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知识之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类历史的时间箭头三、“从石器时代……到某某时代”
热度 4 lvnaiji 2018-3-24 09:32
吕乃基 物质维度,一直以来都作为进步的尺度。面对社会现实的复杂多变,螺旋式、波浪式、旋转门、进一步退两步、乃至“内卷”,至于以某某“主义”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更是争议不断;而物质水平的提升则简洁清晰,直截了当。以物质水平来定义发展阶段也较少异议。例如以材料区分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能源区分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以信息区分的互联网时代,以及“第三次浪潮”,等等。 本文开头述及,有没有超越物质维度的时间箭头?上文的分析,知识与价值观的递进,由动物到人,只是一种抽象,实际上都离不开物质水平的提升,反之亦然;国家的实力更是如此。 有必要在对种种物质尺度做进一步梳理,以揭示物质层面的发展中所隐含的时间箭头。 1. 科技黑箱 在知识的视角,技术的产品和工艺流程就是集成了各种知识的科技黑箱 。黑箱,其原意用在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意为对于一个复杂对象如人脑,不必打开黑箱,由一组或多组输入与输出关系及其变化,探测黑箱本身的内部结构。在技术领域,可以把各种技术产品和过程视为黑箱,消费者也不必打开黑箱,不必理解其中艰深的科学技术,只需按指南操作,即可得到所希望的结果。诸如手机、傻瓜相机等就是这样的科技黑箱。 集成、凝聚了特定知识的科技黑箱以其操作规则“规训”(福柯)消费者。科技黑箱拥有“支配活动身体的微分权力”或“微观社会关系中的规训权力”,“这些限制遍布在我们的相互关系和对事物的处理中,并且渗透到最琐碎、最普通的活动中” ,而且还是一种律令:非此将造成后果,至少不能成功或降低效果。因而对使用者形成“促逼”(还有来自其他使用者的促逼:不使用或不会使用将被边缘化)。 在此意义上, 技术就是权力 。在规则不经意间而又随时随地的“规训”之下,主体的行为举止渐次与科技黑箱相吻合,按规则行事成为消费者的常态。熟练的消费者甚至并不感受到科技黑箱的存在,对于他来说,科技黑箱就是“透明”的。如同习武之人所达到的境界:“身剑合一”。透明,并非消费者通晓科技黑箱中的知识,而是他充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接受了科技黑箱中的知识,或者说,后者成为主体的一部分。科技黑箱是“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马克思)。 固然,每个个人在每个场合都可以做出自己独特的选择,然而,伴随着所有这些选择的共同和持久的因素,无疑是技术及其提供的产品,也就是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除了人以外,任何物种所具备的一切特征均先天地包含在胚胎 ( 种 ) 以及该物种所绑定的环境之中,其生成无非就是通过不同阶段的发育,展示物种在此环境中具有的特性。而人的代具性 则决定人必然随技术的发展并获得自身的属性,这就是所谓 “ 后种系生成 ” 。“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城市的动物”,以及“人是理性的动物”,等等,或许作为这一切基础的是: 人是技术的动物 。 正因为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从技术——科技黑箱的发展中提炼出人类社会的时间箭头。 2. 由嵌入经非嵌入到嵌入 科技黑箱是知识的物化。与知识一样,科技黑箱也有嵌入与非嵌入之分。古代的发明创造的科技黑箱是嵌入和孤立的,嵌入,指特定的科技黑箱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语境下使用,他人在不同的语境中难以使用;孤立指各种科技黑箱彼此间没有或很少关联。 但在所嵌入的语境中,以现代眼光看似极其简陋的科技黑箱(实际上可能蕴含了高深的知识),在原始人的操控下,却难以想象地实现了目的。在此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包括对周遭世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联系前述意会知识)等等,却得以充分展现。在人全身心的投入中,原始的科技黑箱连同其对象及其不可分割的语境也就负有了价值,具有神秘的“魅力”。这种体验和能力很难在主体间共享。 反过来,原始人也就被特定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锁定,难以与其他部落交往,难以走出特定的语境。《狼图腾》中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点。 近代以降,特别在两次工业革命后,标准化、大批量、可替代和统一规格的科技黑箱被运送到世界各地,其特点是非嵌入和普遍适用。瓦特称他的蒸汽机为“万能机”,可以与所有的工作机相结合。 由此所带来的首先是古人原有独特的生活语境,不仅经由科学在认识上抹去差别,祛除价值和魅力,而且经由“改天换地”在实践上抹去差别,以构建一致的语境:环球同此凉热。“大庇天下寒士俱开颜”,杜甫的理想凭藉现代科技正在成为现实。 在传统社会,语境几乎拥有对于生活的全部意义。在标准化科技黑箱的推进中,原始语境被抹平甚至抹去。在《狼图腾》中有这样的情节,在吉普车和特等射手的追杀下,头狼和主力不到一小时就被干掉,“完全超出陈阵和额仑草原狼的想象”。“草原上狼的神话在先进的科技装备面前统统飞不起来了”。“狼图腾”顷刻瓦解。 借助非嵌入的科技黑箱,各个民族得以脱离其语境,走出冰封极地和热带丛林,江河湖海和崇山峻岭。非嵌入的科技黑箱打破了独特、狭隘语境的束缚,向氏族、部落、民族展示了广阔的世界;割断了形形色色历史事件的牵挂及其对当下的律令和制约(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祖宗的规矩”,霍桑的“红字”),吉登斯称之为“脱域”。 技术并未停止其脚步。高技术所提供的科技黑箱呈现出日渐嵌入、多样化和彼此关联的特点,由此便影响主体及主体间的关系。 “现在就是最高”(黑格尔)。会聚技术涉及自然界演化的最高层次——大脑和意识运动,必然将研究自然界演化过程所经历各个阶段的各门学科,包含生物学、心理学、细胞学、脑科学、遗传学、神经科学、语言学、逻辑学、信息科学、人工智能、数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 各种个性化、嵌入的科技黑箱,如个性化电脑和嵌入式软件,适应个人独特的需要,适用于特定的语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嵌入的科技黑箱建立于标准、协议的基础上,既各有个性,又彼此兼容,各异的嵌入软件的共同基础是物理层。互联网则提供了高层交流的平台。嵌入的科技黑箱在任何语境间游弋。各异的语境不再构成障碍,反倒成为追求的时尚。虚拟现实技术跨越时空,穿梭于过去未来之间。 面对多样化个性化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科技黑箱,主体在更大范围更频繁地作出选择,获得更多自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介入、操控,进而修改科技黑箱,因而拥有更大自由。主体既可以“沉浸”于特定的语境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可以随意变换时空,到另类语境去感受一番。在互联网上,各具个性的主体以各种方式彼此关联。 科技黑箱,从远古和古代的嵌入和孤立,经近现代的标准化、大批量、可替代和统一规格,到后现代的个性与兼容;这三个阶段可以说就是知识之树和价值观演化历程,在物质层面的体现,反过来也可以说,科技黑箱三阶段是知识之树和价值观演化历程的物质基础。 黑格尔的哲学可以概括上述不同角度的“三阶段”:第一阶段“杂多”,第二阶段“内部无差别的一”,第三阶段是“内部有差别的一”,再进一步归结为“正反合”。 3. 沿量子阶梯和运动方式提升 从根本上说,科技黑箱的演化,经历由无机 - 有机 - 生命 - 意识(人工智能)的历程,在总体上再现人的生成过程。由无机 - 有机 - 生命,可以说是人类前史,由生命 - 意识,即由动物到人。 相应于量子阶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形式有六种,即基本物理运动(包括机械运动、热、电磁运动)、宇观物理运动、微观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以及意识。它们的关系大致构成了由简单到复杂运动的序列,近代以降,科技黑箱大致即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进化。 古人所制造并使用的简单工具主要是机械技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机和各种热机又登上舞台。机械、热机和电机成为人工自然的主要部分,它们相当于简单物理运动。 18 ~ 19 世纪,无机化工产品如酸、碱和有机化工产品如染料、药物、炸药等逐一问世。 20 世纪,各种“人造”纤维、新型材料相继上市,化工产品在人工自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50 年代初生物学革命后,生命科学获得很大进步。目前,由生物工程生产的生物制品正在成为人工自然中新的组成部分。电脑的发明与一往无前的推进,正在越来越深入地进入意识运动领域。 近代以来,人工自然的进化大致由机械、热机、电机,经由化工产品到生物制品和电脑。这是一条由简单运动形式到复杂运动形式的发展路线。人工自然由基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意识运动的方向由低到高推进。 每次科学革命就在于人类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发生跃迁,随后发生的技术革命则将所获得的新知识集成、“封装”于科技黑箱之中(见文献 2 ),为更多的人共享、使用,并作为下一次科学革命跃迁的平台。 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力学、微积分和初步的热学知识,蒸汽机即将其封装起来。 19 世纪电磁理论和热力学得到发展,随即是电机和内燃机。染料和炸药集成了有机化学的知识。 20 世纪上半叶,量子力学、凝聚态物理学和数学得到发展,继而生命科学获得突破,然后由电子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等进行封装和集成。本世纪初,由认知科学、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所组成的所谓“会聚技术”开始登上舞台,在更高的层次封装知识。 随着科技黑箱层次的逐一升高,也就是由低到高将相应的经典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知识渐次封装于科技黑箱之中。 这种层次由低到高的“封装”有着源于自然界的深刻基础。在已知的物质层次上,夸克对于质子、中子“封闭”,核反应的能级不会影响到夸克,所以核物理学不必虑及夸克。质子与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原子和分子中核与电子的关系封闭,凝聚态物理学、无机和有机化学不必考虑质子和中子。再往上,原子、分子中核与电子的相互作用对于生物行为基本上是封闭的。社会生物学家们一般并不需要多少量子化学的知识。 进而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近年来的发展表明,一些基本的经济规律、管理规律也正在并已经经历这一变化,如以集成为主要标志的 CIMS ,以及梳理流程的 ERP ,将企业运行中关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的知识按一定的目的黑箱化。 最新的进展是,人工智能逐步把人的智能黑箱化,区块链把人际关系(从物质层面到知识层面如产权,到智能合约)黑箱化。 相应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层次,有学科和知识的层次,进而有科技黑箱的层次。类似于自然界中低层次物质对于高层次物质的封闭性,人工自然整体上具有同样的性质:低层次知识对于高层次知识的黑箱化,正如计算机的物理层对于应用层的封闭或黑箱化。 在高端前沿的科技黑箱面临 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 在空间尺度上有纳米(各种量子效应)/微观(原子、分子、细胞)、个体(脑组织区和全脑)、集体和社会四个层次;在复杂程度或不确定性上,有从感知、知识、思维、性格、意志、价值,一直到高度不确定的情感这样的系列;以及在功能上要满足马斯洛从认同直至自我实现这样高层的需求。 科技黑箱一路跟随人类的足迹至今,成为人类由动物到人的阶梯,人类向前的每一步,又创造了新的科技黑箱 。必须指出,科技黑箱的演进只是在“一定意义上”作为人类社会的时间箭头,并不等同于人类社会的时间箭头(下文将讨论这一点)。科技黑箱的下一步或将开启属于其自己的时间箭头。笔者将另文探讨。 吕乃基,论科技黑箱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12 。科技黑箱可以用于认识和实践中,前者如各种科学仪器,用于诊断的手段设备等,其遮蔽和去蔽的功能大致等同于认识过程。本文主要讨论科技黑箱用于实践中所发生的遮蔽和去蔽。 约瑟夫.劳斯著,盛晓明等译:《知识与权力》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241、259 西蒙栋,《技术与物体的存在形式》 ,转引自:姚国宏,一个古老哲学传统的转向 姚国宏,一个古老哲学传统的转向, http://only.njau.edu.cn/philosophy/review/reviewshow.asp?id=60140
个人分类: 科技|4326 次阅读|8 个评论
人类历史的时间箭头(一)小结——普适价值的价值
热度 1 lvnaiji 2018-3-13 17:28
吕乃基 1. 知识之树的三个部分和价值观的三个阶段 人类的知识之树,其源根须深扎于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萌芽于混沌之中。其挺拔的主干 —— 非嵌入编码知识取代了杂乱无序的根须,在主干之上,枝繁叶茂,这是个性与多元,互相纠缠、兼容,形成庞大的树冠,这是人类的命运。 自古以来,人类的价值观在宏观上经历三个阶段:古代的血缘共同体价值观、近现代的契约共同体价值观,以及近几十年逐步形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三个价值观前面的定语,既是持有相应价值观的主体,也是三个阶段价值观各自的落脚点。这就是价值观演化的三个阶段。价值观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并不全然抛弃上一阶段的价值观,而是将其作为自己的初级阶段包含在内。 知识之树的三个部分和价值观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历史、现在与未来。第一阶段,知识之树的 “ 根须 ” 和 “ 血缘共同体价值观 ” ,既关系到起源的独特性,又可一言以蔽之:我从哪里来。第二阶段,在普适价值,知识之树主干的基础上确立彼此间的契约关系,确立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我在哪里,我是谁。第三阶段,知识之树多元与兼容,枝叶与树冠,个体与人类合一,个体与人类命运与共,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我到哪里去。 这就是时间箭头。时间箭头是对人类历史的抽象,世界各国沿曲折的道路发展,没有什么国家严格按三个阶段的节奏前行。然而时间箭头又是参照系,为各国的发展指明方向。实践出错,不等于理论错误;正如桥梁塌了,不能指责牛顿定律一样。 当今世界的一大特点是,处于价值观不同阶段的各国共存于一个地球,这是空间上的关系;在一国内部,实际上也是三个阶段共存,既有在地域上发展不平衡,这是时间上的纠缠,协调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张力。空间上的关系与时间上的纠缠,一国内部的纠缠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往往交织在一起。 历史证明,凡是顺应时间箭头,发展就较为顺利,否则就艰难曲折。真可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天 ” ,不是强者,不是肌肉,也不是话语权,而是时间箭头。时间箭头,就是人类社会的 “ 道 ” 。 2. 第二阶段(普适价值)的特殊重要性 知识之树的主干与价值观的第二阶段“契约共同体价值观”,在人类历史的时间箭头上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契约共同体价值观的核心是作为非嵌入编码知识的普适价值。 普适价值是持不同价值观的文明或个人之间,彼此沟通的底线,或者说“最大公约数”。 所谓“文明的冲突”,其一,处于第一阶段的大小主体彼此间的争斗,无正义可言。一言以概之,“春秋无义战”。即使已经进入 20 、 21 世纪,尚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昨日还属同一阵营,“兄弟加同志”,甚至“鲜血凝成的友谊”,今日就翻脸不认人,乃至兵戎相见,这样的事例难道还少吗? 其二,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争。处于第一阶段的个人或国家可能得逞于一时一事,但终将在与第二阶段的争斗中落败。落败,从根本上说, 不是败于某国某方,而是败于历史的必然性。 上述两种情况的共同点是,在不同价值观之间没有“最大公约数”,也就是普适价值(非嵌入编码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民族,彼此间之间不存在逻辑的桥,没法“说理”。譬如 ,“我们不再奢望通过讲道理来说服西方舆论改变对中国的态度。……中西之间在某些方面的‘舆论和解’几无希望”。既然如此,看来唯有比拼肌肉(GDP,人多势众),退回到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从而为已进入第二阶段,持有普适价值的国家和民族所不齿,乃至群起而攻之。 至于有些想进入或已经生活在第二、第三阶段国家的难民或移民,既想分享相应的物质财富和社会保障,又不愿接受普适价值和受契约的约束,社会矛盾与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国家也好,个人也好,最终只能在以普适价值为核心的契约关系基础上相处。 由此可以得到一点推论: 普适价值是人类社会区分于动物世界的分水岭。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已经把普适价值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当选后,美国的所作所为有沿时间箭头倒退的迹象。 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103157.html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把事情做好 让某些外人去哭吧 http://news.sina.com.cn/o/2018-03-13/doc-ifysffrk6441744.shtml
个人分类: 人文|4124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类历史的时间箭头 一、知识之树与价值观的演进
lvnaiji 2018-3-10 09:21
吕乃基 波普尔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在某种意义上,世界 3 是世界 2 的“映射”,文如其人。可以由知识——世界 3 ——的演进,辨析人类社会本身的演进。 知识的历程犹如一棵大树,人类早期的知识如大树的树根,近现代的知识如大树的树干,后现代的知识则如大树的枝叶和枝叶组成的树冠。 人类的价值观在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血缘共同体价值观、契约共同体价值观,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分别关系到起源,我从哪里来;对此刻的定位,我在哪里,我是谁;以及我到哪里去。 人类价值观的三个阶段大致对应于知识之树的三个部分。 1. 远古与古代:知识 “ 树根 ” 与血缘共同体价值观 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神话、童话等等可归于想象,是一类特殊的知识,既可以是可交流的编码知识,也可以是属于个人的意会知识。编码知识又可分为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两类。 远古时期没有编码知识,只有意会知识,在意会知识中又包含有相对客观的部分和主观的部分,前者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后者有种种独特的甚至神秘的体验等,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想象。随后,意会知识中的客观部分逐步转化为编码知识。 远古和古代的知识有两个特点:其一,都带有浓厚的地域因素,与氏族、部落所处的地理条件和相应的生存方式紧密关联,知识的典型是传说、图腾和价值观等。知识属于氏族、部落,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其二, “ 三个世界 ” 不分,知识与知识的源泉(世界 1 )、与主体自身的想象和愿望(世界 2 )不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意会知识。由远古到古代,知识嵌入的程度有所下降,由氏族、部落到民族;客观的意会知识逐步转化为编码知识。 随着商业发展、战争和征服,以及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发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融合。约从公元前 5 世纪后的千余年间,世界上逐步形成四大文明圈(亚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期),相应的也就是四大知识体系: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儒家文明,同期还有尚没有与这四大文明相接触的其他文明。 这四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属于整个文明的知识体系: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如特定的神话,相对于更久远和个别的文明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然而他们的继续扩张都遭遇到来自自然环境如沙漠、高山、海洋特别是其他文明的阻碍,在当时已达到各自扩张的极限 ,各自的知识体系都难以穿透其他文明的壁垒。这是因为他们依然是与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只有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方能穿透所有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基础。 远古和古代的知识各有千秋,但在价值观上却有共性。 各氏族部落生活环境各异,各有自己特定的图腾崇拜和相应的价值追求,彼此间本无优劣高下之分。远古与古代因生产力低下,必须以 “ 举部落之力 ” 方能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或开拓疆域以获取更多资源,或抵御其他部落以守护自家的资源,例如黄帝战蚩尤。因而对内以共同体的利益约束和凝聚个人,个人融化、淹没于共同体之中。 这是人类最初的价值观,一言以蔽之,强调其成员的共同起源,乃至彼此间的血缘关系,故称 “ 血缘共同体价值观 ” 。 个人从属于具有共同起源的群体,捍卫这一共同体。 这是远古和古代人类的价值观,虽然由氏族到部落,血缘有所淡化,但民族国家这一称谓,依然强调了 “ 民族 ” 。 有必要指出,在 “ 血缘共同体价值观 ” 时期,世界各地或多或少出现了超越共同体而面向人类,乃至面向宇宙的价值观;体现在中国,是面向 “ 天下 ” 的胸怀,以及天人合一。这样的价值观同样体现在在基督教(四海之内皆兄弟)和佛教(普渡众生,一沙一世界)之中。 知识的源泉如同大树的树根,深扎在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知识的源泉越是久远,其根须就越是细微,乃至难以察觉,及至动物的“意识”。这一时期的价值观亦然。 血缘共同体价值观强调“我从哪里来?” 重要的是频频回首,以强化“共同起源”。 2. 近现代:知识“树干”与契约共同体价值观 近代之后,一种不同于四大知识体系的新的知识体系兴起 , 这种知识体系具有如此巨大的穿透力,不仅能够越过海洋、山脉或沙漠的阻拦,而且能穿透地域和历史的浓雾。 新的知识体系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以及以此为内容或背景的文学艺术作品等。 科学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人类生成之前,至少是人成为社会中的人之前的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而对于各民族、对于四大知识体系基本上具有 “ 放之四海而皆准 ” 的影响。 技术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背后的科学,并且以 “ 黑箱 ” 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技术产品的标准化特别是效用则更具穿透力,在文化的四个层面中物质层面最容易改变,由此也反过来说明这一点。 同期的文学艺术大师,从薄伽丘到歌德、巴尔扎克,从达 · 芬奇、米开朗琪罗到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有穿透力,首先在于揭示了人类的本性或者说具有 “ 典型 ” 性;其次,这些作品都具有基本的形式,即使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如此。 “ 这些伟人及其伟业不仅是永恒的,而且就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也是难以逾越的。这是因为他们处于知识的有序或一元阶段,他们是珠穆朗玛峰;而现代趋于混沌或多元的艺术只是无数的不断生成中的山丘。 ” 精英文化,是作者们以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原料,经过自己的咀嚼而去除根源,提炼出人类最深邃也是最普遍的本性(类似于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本原和始基),将此贡献出来,作为大众的精神食粮和效仿的典范。 “ 经典 ” 一词,充分说明了非嵌入编码知识在空间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在时间上具有久远乃至永恒的光辉。 非嵌入编码知识所向无敌,所有这些穿透力的共同特征,就在于新的知识体系不嵌入,因而可以为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个人所共享和接受。这就是 “ 知识的力量 ” ,确切地说,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源于非嵌入。 经典物理学研究为各种物质所共有的基本物理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因非嵌入而渗透到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即 “ 大物理学主义 ” ;科学因其非嵌入而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被称为 “ 唯科学主义 ” ;经济学研究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行为,因非嵌入而渗透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被称为 “ 经济学帝国主义 ” ;数学则是最抽象的学科,撇开了对象及其语境的所有特殊性,因而被称为 “ 科学的王冠 ” ,渗透到一切学科之中。 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的穿透力,是因为它们符合人 —— 不论其处于什么文化之中 —— 的本性中最基本的底线:个人本位和对个人合法权益的追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则是对满足这一基本底线最适当的制度安排。人在 “ 自然状态 ” 所拥有的权利,就是天赋人权。在天赋人权的基础上,摆脱各种传统权力和关系束缚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契约关系。 非嵌入的知识体系成为人类一切知识体系共同的 “ 底 ” 。 至此,人类知识之树终于在条条根须之上生长出了主干。游离于该知识体系之外的属于各个民族的知识体系 —— 由或多或少嵌入的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以及想象组成,如果不想被抛弃,就必须在此非嵌入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重建。传统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新的生命。 现代化,由知识的历程这一特殊视角来理解,就是去除一切历史的和背景的因素,去除由这些因素而粘着在知识上的习俗、价值和意义,以揭示不受时空影响的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知识,以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取代原有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 站在知识的历程这一视角,贝尔的 “ 意识形态终结论 ” 和福山的 “ 历史终结论 ” 。其实质就是非嵌入编码知识基本上扩散、渗透到了全世界,逐步成为各国和各民族共同的底线或基础。后文将述及,这一过程不仅远未 “ 终结 ” ,而且还会反复。 “ 非嵌入 ” 不仅涉及认识论和知识论,而且贯穿于实践过程。 吉登斯 在现代性理论中提出 “ 脱出 disembedding” 概念,指从相互作用的地域性关系和特定的社会角色关系,以及从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跨越而被重建的关系之中提取出来的社会关系。 脱出的程度或与时空关联的程度和模式决定了一个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和样式。对此, 当下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国家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体会,五味杂陈的当是中国人。 契约共同体价值观:我在哪里 近代以降,经由文艺复兴运动、近代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的梳理和澄清,个人逐步走出血缘共同体,得出人作为“类”的“本原”或“始基”——个人本位,天赋人权。天赋人权所具有的价值,就是普适价值。在普适价值基础上建立人际的契约关系。以契约关系规定公权与私权,私权与私权的边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理顺共同体内部整体与个人,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张力。 需要指出,天赋人权并非排斥个人属于形形色色的共同体,只是共同体的成员并不强调特定的共同的血缘和“起源”,而是抹掉国家与民族的特殊性,强调有社会之前的“自然状态”(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思维实验”),重要的是相互间特别是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契约关系。一方面民族犹在,血缘价值观犹在;另一方面,在血缘价值观之上于一定程度上迭加,或部分转化为契约共同体价值观。 在西方,血缘价值观的载体主要是家庭,甚至家庭中也渗透契约价值观;在东方,血缘价值观依然扩展到全社会,陌生人也称兄道弟。因突出个人与共同体的契约关系,近现代的价值观可以称为“契约共同体价值观”,简称“契约价值观”。 有必要指出,市场经济不仅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且承载价值,承载了个人本位、契约,以及底线之上自由的发展空间。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在契约共同体价值观中,个人价值观既得到张扬,又经由契约关系与他人及共同体相处,这就是“我在哪里”的含义。契约,涉及信息的透明和对称,由此提高了个人判断和选择的价值,以及提高了个人的自由度和共同体发展的动力。在此意义上,作为普适价值,契约共同体价值观可以穿透形形色色血缘共同体的边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在原有血缘共同体将个人锁定于共同起源之中时,持契约价值观的国家因充分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而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路径锁定,以及由于对外依然面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边界条件的其他共同体的竞争或合作,在外部压力下,依然有必要强调同一起源与血缘以一致对外。因而在价值观的第二阶段及之后的漫长岁月,无论是一国之内还是国际关系上,血缘价值观与契约价值观都将长期共存。 启蒙运动之后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血缘价值观与契约价值观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历史。 契约价值观与知识之树的“树干”——非嵌入编码知识——密切相关 。 契约价值观的核心是天赋人权基础上的个人本位,以及个人之间、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契约关系。显见,契约价值观建立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之上。契约价值观本身既是认识论范畴的非嵌入编码知识,同时也进入实践领域。一旦排除血缘价值观的干扰,在契约价值观的引领下,人们更容易接受非嵌入编码知识。 作为知识之树的主干,非嵌入编码知识支撑知识之树,化解根须的 “ 不可通约 ” ,为枝叶的兼容,为人际的契约关系设置 “ 最大公约数 ” ;最重要的是,为个人和人类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非嵌入编码知识因其 “ 非嵌入 ” 而必将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众多特殊性中的共性,这一过程不会终结。契约共同体价值观则为非嵌入编码知识的传播保驾护航。 3. 当代:知识之树的枝叶、树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 非嵌入编码知识是知识演进的一个阶段,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出新的嵌入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在树干上会长出枝叶,众多枝叶成为树冠。 一方面,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正在进一步扩展并提升其水平。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发展逐步走向其自身的反面,如科学中提出了非线性、对称性破缺、不可逆、测不准等一系列否定性概念,以及随机涨落、分岔、突变、混沌、模糊等与原有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从而为各种 “ 初始条件 ” 和语境的介入敞开大门。 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的知识正在走向新的综合,出现了综合的知识如三论和新三论。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随着种种危机的加深,生态学的发展,以及随着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论述全人类的知识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关于全球化的热烈讨论也表明知识由个人和国家层面上升到人类层面。 另一方面,非嵌入编码知识在向其他领域渗透的过程中,逐步与新的语境和生存背景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嵌入编码知识。例如物理学与其他科学的结合,经济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新的语境和生存背景主要不再是自然,而是与自然相融合的人类社会。知识,既贴近个人和变动不居的由兴趣和爱好所形成的人群,嵌入个人与人群所处的多姿多彩变化多样的语境和生存背景,同时又是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注。 知识之树在其主干上长出了支干,支干上又长出了更小的枝,然后再长出叶片 …… 叶片重重叠叠,分不清彼此间的界限,形成枝繁叶茂的树冠。 非嵌入编码知识度过了内部高度一致铁板一块的阶段,进入了相对宽松,同时也更为活跃的时代。新的嵌入编码知识具有生命化、个性化、地方化、柔性化和世俗化等特点,具有无穷的包容性。与生物的进化一样,多样化保证知识的完善与发展。全球化不反对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和多样,促使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这就是知识之树的树冠。 这就是 21 世纪知识。知识源于每个个人活泼泼的生活,源于所有细枝末节的叠加,也就是源于全人类,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引导。 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到哪里去 在价值观演进的第三阶段,超越个人,超越大大小小的共同体,逐步形成了人作为 “ 类 ” 的价值,也就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 简称 “ 人类价值观 ” 。人类价值观可以区分为 “ 主体间 ” 人类价值观,以及 “ 天人间 ” 人类价值观。 “ 主体间 ” 人类价值观,旨在以人类的名义,处理和协调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三个半世纪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平等和主权原则, 150 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70 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 60 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等,即旨在处理共同体之间的纷争。 1863 年,红十字国际委员诞生。经过 150 多年发展,红十字成为一种精神、一面旗帜 。欧盟是欧洲(主要是西欧)的一些国家沿这一方向在现实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6 年通过决议草案,进一步保证互联网自由以及人们在互联网上享有与现实生活中相同的权利。这被互联网活动人士视为一次重大的胜利。 “ 天人间 ” 的人类价值观,主要共同应对科技双刃剑的负效应,如生态危机、气候变暖等,今后或许还要考虑人工智能的影响。 这两种 “ 人类价值观 ” 彼此纠缠在一起,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就是典型的一例。 知识之树的枝叶、树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密切相关。 在人类历史的这一阶段,知识为价值筑底,充实价值的内涵和说服力;价值引导知识的积累、增长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知识就是价值,价值也就是知识。 本部分内容得益于钱乘旦先生关于 “ 资本主义为何兴起于西欧 ” 的讲演。 吕乃基,论“科技黑箱”,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 12 吕乃基,河流与山峰,东方文化周刊 1997.20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1-19/8128824.shtm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1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WTO到TPP——科技哲学的视角(一 理论框架)
热度 6 lvnaiji 2017-1-8 08:02
吕乃基 笔者曾试图由科技哲学的视角探讨由WTO到TPP的含义(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2016年3期)。特朗普当选,看似已经(至少在一个时间段)宣判了PPT的死刑,当然也就顺便宣判了这篇本来就无足轻重的文章的死刑。然而不然。 TPP 究竟是不是洪水猛兽?特朗普放弃TPP,中国是不是“最大赢家”? 此文(在局部有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摘 要 :本文试图从知识论和科技哲学的视角审视由WTO到TPP的演化。在科技哲学的理论看来,全球化伴随着熵增,而WTO则导向熵减。由功能耦合所构建的全球产业链,让世界从恐怖下的和平到相互依存的和平。金融危机瓦解了全球产业链,世界陷入分岔点,竞争、动荡和不确定成为主导,各国竞相争夺未来世界的主导权。在奥巴马大力推动下,TPP几近达成一致,意味着美国本来可能在为未来的全球产业链制定规则上迈出一大步。由WTO到TPP,是WTO的扩展和提升;在更深的层面,也就是知识之树的树干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扩展和提升。一旦阐明由WTO到TPP演化的事实和规律,阴谋论不攻自破。中国宜认清潮流,打牢基础,以开放促改革;而美国无视当今世界由处于不同语境的国家组成这一事实,以高标准一刀切,也会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利影响。中国在发展轮轴-辐条自贸网络的同时积极准备加入TPP,参与今后规则的制定,从而在知识之树的主干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文约12000字,一次上载,恐难以卒读,故分四次。 第一部分是开场白和理论基础,后者虽较为抽象,但作为全文的理论基础,十分重要。二、三两部分分别考察WTO与TPP,在比较中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最后第四部分落实到中国。 2015 年10月5日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一时间舆论哗然,夸大其词者称中国将被彻底孤立,故作镇静者曰对中国影响甚微,水来土掩者言山人自有妙计,甚或寄希望于协议遭本国政府搁置,更有阴谋论者斥美日诸国围堵中国,亡我之心不死。各种论者 皆持一面之词,说及了TPP与中国关系的某一侧面,却多未及其余。 全球化时代,作为世界上经济总量第二、货物国际贸易世界第一的国家,怎可能被“彻底孤立”?TPP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纸媒还是互联网,皆被卷入其中,反应之热烈乃至激烈,这一现象本身就足以说明TPP,即使尚未成为现实,将对中国影响之大之深。轻描淡写者可以休矣。见招拆招,只是被动之举,并且停留在现象层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局面,于事无补。寄希望于不被通过,就更为可悲了。 以上三论的共同点是,从利益着眼认识,从利益着手应对,满眼唯有一个“利”字。不是不言利,而是不能止于利,需揭示“利”背后的事实和规律,方能顺势而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至于阴谋论者,较之唯“利”者又退了一步:划清“敌我”。实际上封闭了自己的心灵,关上认识与通往世界的大门。揭示事实和规律,审视各国的行为与事实和规律偏离的状况,方能厘清何为阴谋。 有必要拨开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遮蔽,从本体论切入,还TPP以本来面目。 本文试图以科技哲学的理论审视1995年成立WTO到2015年12国达成TPP的历程,揭示由WTO到TPP演变的实质。从本体论入手不是不计利益,而是在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上为中国制定应对之方略提供依据。 一、 理论框架 知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控制论可以为认识由WTO到TPP的演变提供理论支撑。此处并非全面涉及这些领域,只是从中撷取部分内容为我所用。 1. 知识论与熵 在知识论中,综合了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和波兰尼的“意会知识”,把知识作为本体 来理解,讨论知识的类型和存在方式,以及知识的演变过程。 远古,部落所拥有的知识与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可分割,深深扎根于历史和语境之中,是意会知识和嵌入编码知识,是一种原始的混沌,其中同时包含了“人的三大关系”(梁漱溟),包含了真善美/假恶丑,蕴含了一切发展的线索。因生活环境和方式各异,各个部落的知识(例如图腾)之间难以通约、交流和共享,因而对于人类整体来说是一种原始的混乱。经过漫长岁月的通商、交往乃至战争,原始的混乱渐次整合为所谓“四大文明”,然而彼此间依然难以交融,十字军东征等连绵不断的战争就是明证。根本原因是嵌入编码知识与主体及其语境难以分离,权力确定嵌入编码知识的主导地位,嵌入编码知识论证权力的合法性,知识与权力合二为一。正因为此,所以嵌入于一国、一个民族的编码知识,难以为生活在其他语境中的人们所接受。混沌与混乱,这就是传统时期的知识状况。 在知识论的视野下,现代之所以成为“现代”,在于出现了可以穿透历史迷雾,打破各民族之间屏障的非嵌入编码知识。非嵌入编码知识与特定的主体和客体无关,与特殊的语境无关,其主要内容是科学技术、启蒙运动理念,以及市场经济。非嵌入编码知识是这样一种知识,顺之未必昌,逆之必然亡。仅有科学技术、普适价值和市场经济并不足以成功,然而一旦违背,则必然走向衰败和灭亡。在非嵌入编码知识向各国各民族的推进中会发生两类情况,其一,非嵌入编码知识与所到之处原有的嵌入编码知识发生冲突而触动背后的权力,因而遇到重重阻力;其二,凭藉非嵌入编码知识率先现代化的国家掠夺侵略依然处于传统中的国家,在后者对前者的反侵略中,必然动员处于传统之中的嵌入编码知识,抵御现代性亦即非嵌入编码知识。虽然非嵌入编码知识的传播充满曲折甚至倒退,依然不可阻挡地走向世界。知识之树,在传统的根须上,长出了粗壮的树干,那就是现代性,这一过程就是现代化。现代社会的知识状况是有序与一致。 后现代意味着知识之树在主干之上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复杂性科学为核心的后现代科学正在兴起,强调地方性知识、SSK,以及隐喻、直觉思维和实践转向;高技术层出不穷,满足个性化与高情感的需求。以普适价值为底线,一方面是形形色色的社群此起彼伏,各有自身嵌入的编码知识,微信群就是例证;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高端的金融和服务业会呈现出蓝牙和分形,在特殊的语境下处理与特定客户之间的特殊业务,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发重要。每一个枝叶都或多或少包含了真善美,既是认识也是行动,这是后现代的混沌。因为这些枝叶拥有共同的树干,因而彼此间可以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之树枝繁叶茂之时,树的主干还在继续长高,在普适价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关于生态和科技的社会影响等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有序与混沌,后现代社会的知识是传统与现代知识的综合。 知识之树生长的三个阶段大致对应于黑格尔所论的“杂多-内部无差别的一-内部有差别的一”。在根须阶段,传统的嵌入编码知识因彼此不可通约,因而是“杂多”;随着非嵌入编码知识出现并向全世界渗透,亦即知识之树的主干阶段,相应于“内部无差别的一”,在此基础上的嵌入编码知识,知识之树的枝叶与树冠,相应于“内部有差别的一”。 熵,是热力学的核心概念,已经广泛用于物理学以外的领域,用于人文社会科学。显然,在知识之树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即熵减的过程,由不可通约的根须到一致的主干,由“杂多”到“内部无差别的一”是熵减,由主干到枝叶,“内部无差别的一”到“内部有差别的一”同样是熵减,在一致的基础上走向彼此相关的多样。于是, 与知识之树的生长一致的事件、过程即熵减,反之即熵增。 以上描述的是具有典型性的知识之树,在现实世界,由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一,树的品种多样,出土时间前后不一,生长周期有长有短,形形色色的知识之树共同组成了知识的生态。 2. 功能耦合及其演变的分岔图 在控制论看来,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其内部各子系统的功能彼此间处于较为完善的耦合状态,一个子系统的输出就是其他子系统的输入,而其他子系统的输出又正是该子系统的输入。 然而,任何功能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必然有负面影响,子系统之间的功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耦合,或多余或缺少的不能耦合的部分,一开始无足轻重,久而久之便积淀下来,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加之系统每时每刻还会发生随机涨落,以及处于更大及不可控的环境之中,发生内外功能耦合的冲突,因而系统的功能耦合是暂时和有条件的,在一段时期后必然会走向耦合的瓦解,被耦合于其中的所有功能释放出来,寻找和试探新的耦合机会,这一过程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一旦越来越多在空间“游荡”的功能遇到新的耦合对象而稳定下来,就好吸引更多游荡的功能,进而形成更大且更为牢固的耦合关系,新的系统诞生,走出分岔点,步入新的相对确定的演变阶段,直至下一次瓦解。 复杂性科学关注事物的演变过程,事物的演变并非必然,而是充满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例如循环、协同、涌现,等等。分岔图,作为耗散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揭示演变过程中发生的分岔。 在两个相邻的分岔点之间,演变过程相对确定,虽然存在偶然性,但以必然性为主,对应于子系统间较为完善的功能耦合。耦合的瓦解便进入分岔点。在分岔点上,新的演变路径不确定,虽然存在记忆和路径依赖或锁定,但以偶然性为主,吸引子可以起引导作用。 随机涨落可能酿成巨涨落,此时此地蝴蝶翅膀的扇动可能在遥远的彼时彼地掀起风暴。经过多种因素的博弈,系统走出分岔点而进入新的相对稳定的演变阶段,形成新的功能耦合。依据各种因素的权重及彼此间博弈与合作的关系,分岔点具有或长或短的窗口期。 上述两点, 知识之树涉及演化的内容和形式,是核心与本质,功能耦合与分岔图关系到系统存在与演变的机制。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1007/14006175_0.shtml#_zbs_duba_jsws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_ 百度百科 http://news.ifeng.com/a/20151007/44788725_0.shtml#_zbs_duba_jsws http://finance.qq.com/a/20151016/032400.htm http://www.jijinb.com/36495.html 吕乃基,三个世界的关系——从本体论的视角看 ,哲学研究 2008 , 5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56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知识的历程(下)
热度 7 lvnaiji 2016-10-11 16:47
吕乃基 本文的(上)与(中)分别讨论了古代的意会知识、想象和嵌入的编码知识,以及近现代的非嵌入编码知识。 到20世纪初,知识之树已经长出粗壮的树干,知识的历程没有终结,知识之树在继续生长。 三、现代: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虚拟知识 非嵌入编码知识只是人类一切知识体系共同的“底”。 “底”不是限定,更不是终点,底线只是起跑线,人类还要由“自然状态”上升到社会状态,科学、技术、生产和经济最终要接受价值观的引导。在非嵌入的编码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出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 知识之树,在树干之上,枝繁叶茂。 当前,一方面非嵌入编码知识正在进一步扩展并提升其水平。科学、经济学和启蒙运动的观念进一步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及渗透到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当代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的知识正在走向新的综合,如三论和新三论。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随着种种危机的加深,以及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在启蒙运动提出的关于个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将个人综合起来,论述全人类的知识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例如气候变暖、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命运,等等。当前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也表明知识由个人和国家层面上升到人类层面。 另一方面,非嵌入编码知识在向其他领域渗透的过程中,逐步与新的语境、新的生存背景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嵌入编码知识。已经看到物理学与其他科学的结合,经济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新的语境和生存背景是自然与社会的融合;不仅是传统和历史,而且是目的和未来,同时又是在走向后现代之际对传统和历史的频频眷顾;不再是部落或民族的语境和生存背景,而是个人和变动不居的由兴趣和爱好所形成的人群的语境和生存背景,同时又是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注。 这一过程大致包含以下层面:其一,指责非嵌入编码知识对其他领域的入侵,颠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唯一话语权。 其二,追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由来,例如由库恩的“科学共同体”,到对实验室知识创造机制的研究(SSK),指出其中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其三,指出非嵌入编码知识在认识论上不可能,在本体论上只是一种简化的抽象,并没有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相对应的真实客体。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其自身的反面,如科学中提出了非线性、对称性破缺、不可逆、测不准等一系列否定性概念,以及随机涨落、分岔、突变、混沌、模糊等与原有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从而为各种“初始条件”和语境的介入敞开大门。后现代的艺术家们则追问:“艺术”究竟是什么?有无纯粹的“艺术”? 其四,要求回到实际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没有现象与本质之分,没有不变的存在,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是“此在”,必须重新认识偶然性。科学正在研究涨落、蝴蝶效应和复杂性,接受伦理学的批判和引导,经济学正在引进心理学,后现代的艺术家则试图打破传统观念中对艺术所圈定的界限,力图把艺术拉向生活本身,与生活平等对话。 在现代化中形成的非嵌入编码知识,随着向生活、个性和平民的开放,其戒律和刚性正在软化,边界正在消融。科学渡过了内部高度一致乃至铁板一块的阶段,进入了相对宽松,同时也更为活跃的时代。这一趋势表明科学一元论或中心论的消解,科学作为一个要素正在融入系统之中。科学、艺术和经济学如同一团不断膨胀的星云,其内部变得越来越松散,其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化生存,人人都可以追求。 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具有生命化、个性化、地方化、柔性化和世俗化等特点,不像非嵌入编码知识这么明确和清晰,而是具有无穷的包容性。知识趋于多样化。与生物的进化一样,多样化保证知识的完善与发展。在知识的体系中,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之上,不存在绝对正确/有用或绝对错误/无用的知识。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各种社交网络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普适价值的基础上。全球化促使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编码知识发生如此深刻转向之时,于现代化过程中被否定的意会知识正在以新的方式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并充满偶然性的对象,必须发展顿悟或直觉能力。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19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主观的意会知识在于如何创造新的客观意会知识,如何将这种知识转化为编码知识,以及如何选择、组合、应用编码知识等。在编码知识充分发发展和普及之时,新的意会知识渐次浮现,其重要性且益凸现。个人、群体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最终将依赖于这种主观的意会知识。 其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对编码知识进行选择以泛舟于知识的海洋,以及如何迅速跨越前人的脚步迈向知识的前沿,要求发展主观的意会知识。 复次,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把以往的意会知识编码化,例如围棋中的“棋感”,化神奇为常理,由此就构成了对人类的“促逼”。人类必须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各种社交网络正在越来越广泛深入密集高强度和非线性的讨论中,形成为形形色色的群体所有的意会知识。 想象的情况也是如此,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开辟新的想象领地。虚拟现实技术把以往的知识加以种种选择和组合而得到新的“知识”。这些新的“知识”未必对应于现实世界,因而是虚拟的,与由古至今的想象有相通之处;然而又与想象不同,是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上,其源泉是以往确凿的知识库,因而是知识。由于IT的广泛应用,虚拟的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渗透日常生活之中。虚拟吃一堑,现实长一智的特点,使得想象或虚拟知识具有越来越浓厚的实践性,并具有明显的私密性。 隐喻是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找到一种与大脑中的想象类似的东西做参照物,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景象更为直观。那些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和象征直观地理解事物,而不需进行分析和归纳。隐喻可以把两种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或符号。 嵌入的编码知识、主观的意会知识,以及“虚拟知识”,都具有形形色色及不同程度的个性。然而这些个性与古代的个性不同,后者互不沟通,相互间难以理解,不可通约;相反,从现在到未来的具有个性的各类知识,由于经历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阶段,拥有了共同的树干,以及由于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在网络的强大沟通作用下正在融合起来,“小型叙事”与“宏大叙事”正在融合起来。 嵌入的编码知识、主观的意会知识,以及“虚拟知识”,这三种知识之间的界限也正在淡化、消失。嵌入的编码知识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它的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如软件编程中的艺术精神,不受拘束的野心和任意驰骋的创造力,难道不是主观的意会知识和想象?反之,主观的意会知识和想象则以不断进化的编码知识为基础。知识之树在其主干上长出了支干,支干上又长出了更小的枝,然后再长出叶片…。叶片重重叠叠,分不清彼此间的界限;枝叶正在伸向空中,融化在空中…。 这就是21世纪的知识。知识源于全人类,同时又源于每个个人,以及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历史没有终点。 知识之树,其源根须深扎于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萌芽于混沌与混乱之中。其挺拔的主干取代了杂乱无序的根须,主干上枝繁叶茂,互相纠缠着伸向各自独特的语境,伸向无限的时空,伸向未来的混沌与兼容。 这就是知识的历程。这就是文明的历程。 中国,唯有接受非嵌入编码知识方能融入人类知识的潮流,而接受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中国,必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更为开阔的胸怀拥抱世界。
个人分类: 人文|4908 次阅读|28 个评论
知识的历程(中)
热度 6 lvnaiji 2016-10-7 07:49
吕乃基 二、近代:非嵌入编码知识 近代之后,一种不同于四大知识体系的新的知识体系兴起,这种知识体系具有如此巨大的穿透力,不仅能够越过海洋、山脉或沙漠的阻拦,而且能穿透地域和历史的浓雾。这种新的知识体系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以及以此为内容或背景的文学艺术作品 ,等等。 科学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人类生成之前,至少是人成为社会中的人之前的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而对于各民族、对于四大知识体系基本上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影响。 技术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背后的科学,并且以“黑箱”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技术产品的标准化特别是效用则更具穿透力,在文化的四个层面中物质层面最容易改变,由此也反过来说明这一点。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的穿透力是因为它们 符合人——不论其处于什么知识体系之中——的本性中最基本的底线:个人本位和对利益的追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则是对满足这一基本底线最适当的制度安排。 同期的文学艺术大师,从薄伽丘到歌德、巴尔扎克,从达 • 芬奇、米开朗琪罗到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有穿透力,首先在于 揭示了人类的本性 或者说具有“典型”性,因而不同于后现代的个性;其次,这些作品都具有基本的形式,即使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如此,因而既不同于古代没有共同标准的作品,也不同于后现代对形式的背叛或走向极端的形式主义。“这些伟人及其伟业不仅是永恒的,而且就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也是难以逾越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他们处于知识历程中的有序或一元阶段 ,他们是珠穆朗玛峰;而现代趋于混沌或多元的艺术则是无数的不断生成中的山丘。”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包含高雅艺术在内的精英文化是作者们以生活为原料,经过自己的咀嚼而去除根源,提炼出人类最深邃同时也是最普遍的本性,然后将此贡献出来,作为大众的精神食粮和效仿的典范。 所有这些穿透力的共同特征,一句话,就在于新的知识体系不嵌入,因而可以为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个人所共享和接受。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确切地说,是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源于非嵌入 。 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认为,“脱域Desemdeding”是指从相互作用的地域性关系和特定的社会角色关系,以及从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跨越而被重建的关系之中提取出来的社会关系。脱域有两种类型:象征符号如货币;专家系统,指的是技能和职业性的专家评判体系。脱出提供现代社会的生活和组织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其人民和全世界的影响。脱出的程度或与时空关联的程度和模式决定了一个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和样式。 由非嵌入知识的这一特征可以得到两点推论。首先,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为什么这一新的知识体系萌芽于西方文明而不是其他文明。西方文明的源泉是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的一大特点是其哲学对本原的探究,揭示变化者背后的不变者,现象背后的本质、存在,以及由此说明现象。近代,笛卡尔与培根从理性和经验两方面支撑起这一传统。正是这一与其他文明不同的认识特点,延续到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演变为对必然性和规律的探求,导致近代科学革命,延续到启蒙运动,“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导致对“自然状态”下人的本性的追溯,得出经济人假设。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或许就是西化” 其次,可以说明学科间的某种关系如“某某主义”之类。经典物理学研究为各种物质所共有的基本物理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因不嵌入而渗透到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即所谓“大物理学主义”;科学因其不嵌入而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被称为“唯科学主义”;经济学研究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行为,因不嵌入而渗透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数学则是最抽象的学科,撇开了对象的所有特殊性,因而被称为“科学的王冠”,渗透到一切学科之中。 这样的 非嵌入的知识体系成为人类一切知识体系共同的“底”。 科学让人类建立在对自然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技术让人类基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启蒙运动揭示“天赋人权”,生产和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人假设设定了人类惟有经济活动时的行为,等等,这就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底线。这种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是理性的、普遍的、刚性的、抽象的,以及非人的(至多是经济人)。 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所向无敌,在全面取代嵌入编码知识的同时也使往日的意会知识和想象贬值。 天体和生命不再是神圣的或有任何独特之处,万物不再用它那诗意的感性光辉向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马基雅弗里冷酷地描写悲惨的谋杀,纯客观的绘画如同僵化的睡美人。霍布斯指责诗歌“不是使用语言的严肃方式”,洛克则要求父母“必须尽最大努力…压制”儿童的诗人气质并“使之窒息”。画家应“首先精通几何学”,而芭蕾舞则被定义为“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 至此,人类知识之树终于在条条根须之上生长出了主干,潺潺流水汇成浩荡江河。 游离于该知识体系之外的属于各个民族的知识体系——由或多或少嵌入的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以及想象组成,如果不想被抛弃,就必须在非嵌入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重建。传统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新的生命。 现代化,由知识的历程这一视角来理解,就是去除一切历史的和背景的因素,去除由这些因素而粘着在知识上的习俗、价值和意义,——由此可以联想韦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以揭示不受时空影响的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知识,以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取代原有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还可以联想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站在知识的历程这一视角,所谓“终结”,不过是非嵌入编码知识已经基本上扩散、渗透到了全世界,逐步成为各国和各民族共同的底线或基础。“哲学之终结,意味着植根于西方-欧洲思维的世界文明之开端”。 当然,无论是哲学,意识形态,还是历史,都没有“终结”。形形色色的“终结论”者并没有看到,知识的历程没有终结,知识之树在继续生长。(待续)
个人分类: 人文|5132 次阅读|27 个评论
知识的历程(上)
热度 4 lvnaiji 2016-10-4 09:17
吕乃基 如所知,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意会(tacit)知识,想象如神话、童话是一类特殊的知识,既可以是可交流的编码知识,也可以是属于个人的意会知识。编码知识又可分为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两类。本文考察知识的历程,特别是编码知识的发展历程,这将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认识人类社会由传统经现代至后现代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古代:意会知识、想象、嵌入的编码知识 远古时期没有编码知识,只有意会知识,在意会知识中又包含有相对客观的部分和主观的部分,前者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如钻木取火;后者有种种独特的甚至神秘的体验等,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想象。在语言和文字形成后,在日常经验继续积累扩充的同时,也开始发生已有相对客观的意会知识向编码知识转化的过程,出现了口诀,如木工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与农时气候有关的谚语,如“日晕风、月晕雨”,等等。 这些最初的编码知识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个别、零碎,彼此间没有联系;其二,处于表象的层面,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是know what,不知现象背后的实体,更不知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其三,带有或多或少主观、拟人色彩,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四要素和四因说,中世纪的炼金术和炼丹术,文艺复兴初期哲学家的学说等;其四,这些编码知识往往用比喻、格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古人不仅通过哲学和科学来认识世界,“而且以诗的、艺术的形式去领悟世界”,在不同程度上还带有意会知识和想象的印记,在今天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上还可见到这一特点。至于咒语、灵符、偈语、禅机等等就更是如此。拟人色彩和比喻都带有浓厚的地域甚至个人因素。最后,除了少数情况(如勾三股四弦五)外,大多数编码知识都是属于个人或氏族、部落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其中的典型是传说、制度和价值观等。各个部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嵌入编码知识,例如图腾,并以此区分其他部落而把本部落凝聚起来。嵌入于各个部落的编码知识彼此间不可通约。人类的知识处于混乱之中。 在嵌入编码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神话和童话等也发展起来。与意会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已经编码,而与编码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既经不起逻辑的推理,也排除事实的质疑,所以是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之外,或者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知识,姑且称为想象。与嵌入的编码知识情况一样,想象也源于特定的生活经历,各部落,乃至每个个人的想象都大相径庭;意会知识当然更是如此。 知识之初如同大树的树根,深扎在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知识的源泉越是久远,其根须就越是细微,乃至难以察觉。知识的源泉如同大河的源头,源于山间的溪流,越往回退,溪水越难以觉察,乃至树叶上的滴水。人类的知识没有与对象分离,与主体分离,以及与语境分离,知识处于混沌之中。 随着商业发展、战争和征服,以及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发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融合。约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世界上逐步形成四大文明圈(亚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期),相应的也就是四大知识体系: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儒家文明,同期还有尚没有与这四大文明相接触的其他文明。这四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属于整个文明的知识体系:嵌入的编码知识、意会知识和想象如特定的神话,相对于更久远和个别的文明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然而他们的继续扩张都遭遇到来自自然环境如沙漠、高山、海洋特别是其他文明的阻碍,在当时已达到各自扩张的极限,各个知识体系都难以穿透其他文明的壁垒。这一点或许是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依据。这是因为他们依然是与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只有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方能穿透所有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基础。( 待续)
个人分类: 人文|3844 次阅读|14 个评论
平心静气看世界(提纲)
热度 12 lvnaiji 2014-6-8 08:50
吕乃基 人类社会历经千年乃至万年,至今纷扰不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环顾全球,世界仿佛陷入某种不确定的状态,“涌现出”种种意想不到的事件。在中国人看来,乱象尤甚,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纷扰似乎都是冲着中国而来。 35 年里,GDP增长只有过三次连续2-3年低于8%,第一次是1979-1981年,第二次是1989-1990年,第三次是1998-1999年——每次都有不难想到的国内国际背景。第四次正在出现。2013年,中国GDP增长7.7%。2014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提出今年的增长目标是7.5%——第一季度,现实的答案是7.4%。金融危机及随后决策的后遗症清晰可见。 有必要厘清乱象,揭示背后深层的原委,从而因势利导,走出迷局。 总体而言,博主试图把当代世界的种种事端分为四大线索:西方发展道路的历史“终结”与延续,全球化与全球产业链瓦解,中国崛起,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这四大线索可以在“知识之树”及其与利益的关系得到进一步说明。 一、 国际关系的层次和发展阶段 (社会中的“量子阶梯”,承上一篇 量子阶梯的 “ 舞台阶梯 ” )地缘资源 经济 产业 金融 知识 文化 网络 二、 西方发展道路的历史“终结”与延续 1. 意识形态终结(贝尔)和历史终结(福山) 2. 延续之一:颜色革命 3. 延续之二:欧债,个人向国家让渡权利 4. 解析乌克兰 三、 全球化与全球产业链瓦解 1. 熵增 2. 相互依存和依存的不对等 3. 全球产业链瓦解 由优势互补到全面竞争 4. 民族主义再度勃兴 5. 两洋战略 四、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 世界工厂的弊病(资源污染 生态 劳工 汇率) 2. 摸不透的中国特色随处皆是的核心利益 脆弱的“中国人民的感情” 3.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中资机构非洲资源 留学生 旅游) 4.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五、 利益与意识形态 1. 内外有别的利益与意识形态 2. 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形态之争(全球产业链中的中国与美国) 3. 意识形态一致时的利益之争(马岛珍宝岛 中越) 4. 意识形态与利益的双重博弈(中日) 5. 俄中关系“刺猬理论” 6. 金融产品与知识流程外包:走到一起的利益与意识形态 六、 人类命运 1. 人与自然生态 气候变暖 2. 人与人工自然 IT 生物技术 3. 国际纷争与人类命运个人-国家-人类 斯诺登 大数据(世界123) 七、 知识之树(历史延续 传统与现代 知识 血缘) 1. 上下之扰:颜色革命的破与立 2. 多样之争 3. 纠缠的知识和利益 4. 整体的树 共存的林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920 次阅读|27 个评论
知识之树上的陈水扁与马英九(知识之树五)
lvnaiji 2009-8-14 19:59
在知识之树上,台湾已接受了作为主干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本已处于由主干通往树枝的途中。然而,为了对抗统一中国的潮流,陈水扁刻意去中国化,凸现台湾本土特色,只得在知识之树上一再下滑,甚至退回到根须,与知识之树,人类文明的走向背道而驰。特别是台湾北部知识层次较高的民众更是难以忍受这种倒退。显然,陈水扁的倒行逆施必然受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唾弃。与此同时,大陆却正在沿知识之树向上攀登。一上一下之比,有目共睹。大陆对台湾的优势不仅在体量、民族情感,而且在知识之树上的走向。已经过去的台湾的选举过程与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今,在选举之后,台湾已经回到知识的主流,回到知识之树的主干并继续向上。陈水扁与马英九的选情不仅关系到独统之争,在根本上是在知识之树上的地位和走向。马英九顺应民意,与人类文明的趋势一致。 于是在两岸的关系上也就出现了新的情况。现在,大陆的优势可能只剩下体量。当然可以继续诉诸民族情感,如血浓于水,但在知识之树上,民族情感依然只是根须,虽然可能是粗壮的根。君不见朝鲜半岛南北之间同一民族深刻的对立,因而在知识之树上的地位和走向才是问题的根本。大陆有必要加快民主化进程,在知识之树上。两岸一致,共同沿知识之树上行。这是中华民族的幸事。中国的统一大业不仅基于共同的血缘,更在于一致的价值观。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之树上的美国——“美国特色”的啤酒峰会(知识之树四)
lvnaiji 2009-8-11 07:32
回首历史,在知识论的视野中,战争大致发生于两种情况。其一,发生于知识之树(请参阅我的知识之树系列,主要是首篇 知识之树-知识论之五 )的根须之间,嵌入编码知识不可通约。一般而言,嵌入编码知识体系之间的战争无所谓正义与邪恶之分,春秋无义战就道出了此类战争的特点。从古代数不清的战争,一直到眼下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大致都是如此。其二,发生于知识之树的主干与根须之间。因主干在近代后生成,所以这样的战争发生于这之后。大大小小的殖民战争,二战后冷战期间的恐怖下的和平及多次局部战争多属此类。上述两种情况往往交叉重叠。 接受了非嵌入编码知识(参阅 什么是非嵌入编码知识 和 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 )之后的国家之间一般就较少战争。 对非嵌入编码知识的认同越多,文明间的冲突就越少。 相对于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知识论提供考察战争较为合理的视角。 9.11 恐怖袭击可归于第二种类型的战争,也就是未接受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地与已接受的美国之间的战争。 9.11 在一段时期内改变了美国。美国在建国之初和而后的发展中接受了启蒙运动的理念,接受并发展了非嵌入编码知识,在知识之树上已经经由主干进入位于树枝的嵌入编码知识阶段。然而 9.11 凸现了嵌入编码知识与非嵌入编码知识之争,把美国打回到主干。在认识论上,非嵌入编码知识只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是关于对象的抽象,而不是对象本身。从科学家的理想气体、启蒙运动的自然状态,到亚当 斯密的经济人都说明了这一点。回到主干的美国把非嵌入编码知识等同于现实,进而作为终极知识,带着这样的一付非此即彼的眼镜看待世界,不是站在美国人一边,就是与恐怖分子为伍。美国数百年的历史,本来没有自己的民族,以民族的熔炉自豪, 9.11 却打出了一个美国民族,美国进一步退回到了根须。于是,一些美国人在某些场合便以狭隘的民族心理,辅之以超级大国的实力处理世界事务。布什期间所奉行的单边主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9.11 至今已近十年,美国逐渐从单边主义中清醒过来,世界的发展也与美国的愿望相悖。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阐明他的外交政策将与布什的单边主义、强调美国利益至上、突出使用军事手段 先发制人 的政策不同。他指出,建国先贤 懂得单凭实力无法保护我们的安全,实力也并不赋予我们随心所欲的权力。相反地,他们知道审慎使用实力会使我们更强大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摈弃布什政府奉行的 非敌即友 外交理念,强调国际合作, 与多年的朋友和昔日的对手一道不懈地努力 ,解决国际问题。 美国文化正经历深刻的改变。 在具体政策上,奥巴马废除布什政府禁止资助堕胎或者方便堕胎行为的海外组织: 禁令破坏了发展中国家有效和安全推行自愿性家庭计划的努力 。世界 250 个医疗和人权团体联名向奥巴马道谢。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新政府也将改变布什僵硬的政策, 采取一种跟世界大潮流一致的态度, 参与《京都议定书》。对于俄罗斯,副总统拜登表示, 现在该是按下重启键的时候了。所有这些变化从根本上说,就是在知识之树上由根须上升到主干,由主干上升到树枝。 上月末,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办 啤酒峰会 劝 和黑人 教授与白人警察。这一劝和的形式颇有中国特色,只是打上了后现代的印记。饭局本来在中国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扮演重要角色,吃饭就是生产力,自从当了副科长,就把肠胃交给党。想不到奥巴马把中国特色的饭局运用如此纯熟,而中国却在群体性事件中屡屡走上对抗之路。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流与山峰(知识之树二)-知识论之七
热度 1 lvnaiji 2009-7-19 19:57
本文发表于《东方文化周刊》 1997.20 ,实际上是十余年前对于知识之树朦胧的理解。开博之初就匆匆上载,此时修改后将其归入知识论,请各位与知识之树联系起来看。 神秘 、 鬼气 、 朦胧 往往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在听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的作品时的感受 , 或者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 : 听不懂啦 , 现代音乐。 音乐界对此也褒贬不一 , 说改变了世界音乐格局 , 开创了中国交响曲创作新路者有之;说脱离现实生活 , 是 皇帝的新衣 者亦或有之。究竟该怎样看待包括中国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在内的现代音乐呢?音乐史和文明史可以为此提供新视角。 从音乐史上看 , 可以认为当代音乐继承近现代音乐的两个基本类型 ---- 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 ( 广义的 ) 。浪漫主义与个性、主观、非理性想象和感情共为一体 , 并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 , 情感要突破形式的束缚。古典主义则要求尊重曲式结构、逻辑、形式规范。后现代音乐尽管流派纷呈 , 各领风骚 , 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灵魂深处的独自、宣泄 , 或下意识的感受;另一类则超越个人乃至全人类 , 以纯粹的形式来表达对茫茫宇宙的领悟。借用画家康定斯基的观点 , 前者可称为主观的抽象艺术 , 后者则是客观的抽象艺术。在某种意义上 , 可以认为前者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 , 而后者则沿袭了古典主义的传统。然而必须指出 , 在与近现代音乐的关系上 , 后现代音乐更多的或主要的是否定 , 浪漫主义尽管要突破形式 , 但毕竟仍有明确的旋律、曲式与和声 , 主观的抽象音乐则全然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古典主义尽管强调形式 , 但毕竟为感情留下一席之地 , 客观的抽象艺术则完全排斥感情 , 有趣的是两极相遇 , 在现代主义的旗帜下 , 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在对近现代音乐否定的道路上走到一起来了。放在知识论的视野中,极端的浪漫主义,是极端嵌入的编码知识;极端的古典主义,是极端的非嵌入编码知识。两极相通,都通往隐性知识。参见 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中国-知识论之二 。 主观抽象音乐与客观抽象音乐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否定近现代音乐明确的旋律、严谨的曲式结构与和声 , 代之以无调性、无曲式与不协和音、无音阶无音准的诵经声。音乐也是一门学科。在学科的意义上,音乐正在由硬变软。共同特点之二是非具象 , 无论是纯主观或纯形式 , 真实的客观世界已悄然隐去 , 不可能从后现代音乐中寻找其表现了什么具体的事物。因而 , 后现代音乐与近现代音乐的关系 , 从本质上说是否定。 后现代音乐在否定近现代音乐时正在向古代乃至远古时期的音乐回归 , 远古时代的音乐 ---- 如果说有音乐的话 , 那只是万籁之声以及人类的歌唱性口语 , 这种音乐节奏不稳定 , 更谈不上结构;没有音阶 , 没有固定音高;除了若干骨干音外 , 其他音都是偶然的 , 摇摆不定、含糊不清。然后有 1/3 音或 1/4 音 , 这是现代人的测定 , 实际上在远古时期 , 与其说是整音的 1/3 或 1/4, 不如说是模糊、不准确。据说中国在史前,有一位伶人建成了 12 音的体系 , 而有确切音程的五音体系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由此可见 , 自远古而近代 , 在音乐 ( 实则更广泛的领域 ) 中有一个从混沌、模糊不清到有序、确定的过程。这一规律还可由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得到说明 , 在生物学中有海克尔的生物重演律 . 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浓缩了生物亿万年的进化史。作曲家的作曲过程也是如此。 1806 年 , 贝多芬在创作热情奏鸣曲最后乐章时 , 先是沿着音阶上上下下喃喃作声或大声叫喊出各种声音 , 却没有一定音准。然后再将处于混沌、模糊状态的音乐上升为有序状态。作曲家个人的创作浓缩了音乐史由混沌到有序的过程。 近现代 , 在有序得到充分发展之后 , 后现代音乐在否定近现代音乐的同时 , 正在向远古的音乐复归。是的 , 我们在现代音乐中又体验到了无调性 (1/4 音、 12 音体系 ) 、无曲式与不协和音 , 但现代音乐经过了近代音乐有序的阶段 , 是在近代音乐全部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因而复归不是简单地再现 , 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 , 或者说是一种辩证的复归。 如果把后现代音乐置于整个文明史中考察 , 也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 当代文明潮流林林总总 , 从整体上大致可以看到三个共同特点: 首先是非理性。非理性表现在各个领域 , 在心理学 , 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梦 , 有柏格森的直觉;文学中有意识流、达达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美术中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科学中有非对称、非平衡、不可逆、随机涨落、模糊数学、突变论和混沌理论;在音乐中有加料钢琴和前述种种。这种后现代的非理性是对近现代理性的否定 , 同时又将理性包含于其中 , 因而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 其次是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含义在于时、空两个方面。在空间上 , 于同一时期存在多种流派。这些流派是平权的,没有主次之分。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精英的衰落和大众的兴起。在时间上 , 任何一个流派都不会长期存在 , 舞台上不存在主角 , 各种角色均如流星般匆匆而过 , 我们不能期望后现代作品有如近现代作品那样有广泛的影响和永久的魅力。然而,多元的整体却显示出一种因个人广泛积极的参与所形成的异常的活力和永恒的沸腾。 最后 , 后现代文明具有突出主体的趋势 , 在近代文明 , 人被物所淹没 , 甚至沦为物。现代文明的各种领域都显示主体的觉醒。例如近代初期的荷兰画派的静物画如同照相一般 , 从中看不到主体的作用。近代后期 , 尤其在印象派 , 在凡高等人的作品中 , 主体的感受得到充分展现。后现代进一步抹去主客体的界限 , 甚至消解客体的存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突出主体走到极端 , 便失去了客体。随着客体的消解 , 主体也就隐去。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不复存在。 以上的情况正是远古的情景 , 在人类之初 , 无所谓理性 , 也无所谓非理性。每一个人都是元 , 又都不是元;物我不分。没有客体 , 也没有主体。文明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后 , 在否定近现代文明之时正在向远古文明回归 , 这不是回到蛮荒时代 , 而是在高度文明基础上的回归。 上述音乐史和文明史的考察可以提供欣赏现代音乐的新视角。一方面 , 根据后现代音乐个性化 , 非具象和非理性等特点 , 不必强求与他人的感受一致与否 , 每个人均可有自己的欣赏角度;不需进行推理和以理性的心理去欣赏 , 只能去体验( body ) , 去感受 , 去领略其意境和气氛。简言之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只有站在否定近现代音乐的立场上才能去欣赏后现代音乐。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必须要产生也必定会产生新的音乐语言 ( 参阅武夷山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2240 ), 音乐与人类的其他创造一样 , 就像一条河流 , 有自己特定的流向或规律 ---- 自混沌到有序到新的混沌。现代音乐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然而 , 艺术史、文学史等和科学史、社会史有着根本的不同 , 在科学和社会领域 , 虽然局部会有反例 , 但从总体上说 , 后者必定包容、超越前者 , 显示出前者的局限、错误、幼稚或落后 , 而在艺术史、文学史中 , 往日的成就如一座座高峰屹立于历史中。沿时间回溯 , 我们向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薄伽丘和歌德 , 对唐诗宋词以及莫扎特、贝多芬等表示永久的敬意 , 这些伟人及其伟业不仅是永恒的 , 而且就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也是难以逾越的。从根本上说 , 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有序或一元阶段。在内容上,所表现的是人作为类的本性,从贝多芬的英雄(顺便说,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号召要服从、拜倒在权力的脚下)、雨果的《九三年》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形式上,是非嵌入编码知识-知识之树的树干 , 他们是珠穆朗玛峰;而现代趋于混沌或多元的艺术则是无数的不断生成中的山丘,伸向未来时空的枝叶。日前,任继愈和季羡林两位世纪老人相继去世。人们怀念大师,而大师不再。怀念大师或许是因为众生尚未确立自我,需要大师的引路;而大师不再,是因为人类已渐次进入知识之树的枝叶阶段。至于也于近期去世的迈克尔杰克逊,虽然他把后现代的特征推向极致:行为之反叛乃至惊世骇俗,对精英的挑战和不可遏止的活力,以及主体意识之高扬: I dont want a life without respect ;依然只是山丘和枝叶,只是匆匆的过客。用季羡林先生的话来说,大概就是 30 年河东, 30 年河西,或许还用不着 30 年。 音乐史、艺术史就是这样的河流与山峰 ---- 由河流可见发展趋势 , 由山峰可见超越时空的光辉。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5430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三部曲(知识之树一)-知识论之六
热度 1 lvnaiji 2009-7-16 21:49
在知识的历程中,科学可谓其中的基频(浙大何亚平语)。因而,把握了基频,那么整个知识之树也就清晰起来。希望各位按知识之树的视角来理解此文,并以科学发展的三部曲来丰富知识之树。 科学发展的三部曲,指由远古至古希腊,由古希腊至 20 世纪中叶,以及由 20 世纪中叶至今。 一、源于混沌 通常的科学史都从希腊说起。把视野向两端扩展,一端由古希腊回溯到远古时期,另一端由 20 世纪初延伸至今。回溯即由欧几里德几何回到古埃及尼罗河畔的丈量土地,由阿基米德力学回到 3 千年前的杠杆取水,由托勒密天文学回到游牧民族仰观天象,一句话,回到最细微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之中。原始科学具有 n 种形态。 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宗教,它们在原始时期并无区别,在主观上,都体现了 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 。这 是艺术以及一切行为和知识的根本和必然的起源 。这种冲动出于不同目的,由不同途径投射到同一领域,也就是人类的各种活动及由此得到的各种成果。科学表明智慧,技术显示能力,文学艺术蕴涵情感,宗教折射恐惧和祈望,让恐惧释怀,祈望得以实现。这些方面的综合,大致就构成了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原始时期人类活动的所有动机都集中到生存,没有分化。有多少种人类的活动,可以说就有多少种科学;在同样的意义上,也就有多少种艺术,多少种。这是原始科学 n 种形态的含义之一。 居住于不同自然环境,从事不同活动,具有不同生存方式,必然形成为部落所特有的隐性知识。在特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图腾,其本意即 他的亲属 ,自然各不相同,鄂伦春人的巫术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的巫术相去甚远。在某种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尼安德特人并不猎杀所有动物,只是特定地猎杀熊和鹿。在古代艺术中,希腊人作品上的线条多为线段,中国人的作品上则喜用曲线。即使乘法表和历法,各地仍有自己的烙印。印度人发明了 0 ,几何学诞生于古埃及人丈量土地的基础之上。如此等等。可以说,在远古时期,有 n 个部落就有 n 种科学形态。这些知识嵌入于特定的部落,嵌入于特定部落所生存的特定环境之中。原始的 天人合一,不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合一,而是特定的人与特定的自然界合一。 这是原始科学 n 种形态的含义之二。 n 种科学形态的以上两种含义,前者在于主体向外界的种种投射,它们本是相通的,随人类活动的不断分化而走上各自的发展道路,以至发生科学与文化的对峙;后者在于不同的客观条件,本来 不可通约 ,随着部落、民族之间的不断交往,随着嵌入于部落中的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不断抽象、提炼为非嵌入编码知识而成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共同基础,以及随着对不同客观条件的不断超越而日益趋同,走向今日如福山所言 意识形态终结 。 总之,科学萌芽于人类早期,萌芽于混沌之中。原始科学具有 n 种形态,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影响,在尔后的发展中各自演变而又相互关联。 在认识论,两个列维,列维-布留尔和列维 - 斯特劳斯,他们各自的巨著《原始思维》和《野性的思维》,阐述了 人类的祖先认识世界的途径和方式,如集体表象、互渗,或者说是未驯化状态的思维。 野性的思维是整合的 ,不仅是客体,而且主客体不分。人类凭籍想象、直觉、灵感和顿悟之类认识自然界,他们的知识 往往用比喻、格言、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咒语、灵符、偈语、禅机等等。实际上直至古典时期,古人不仅通过哲学和科学来认识世界 , 而且以诗的、艺术的形式去领悟世界 ,以全身心感悟世界。 历史观视角主要考察科学活动的规范,以及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远古时期,既然没有独立的科学,也就无所谓为科学所独有的规范,或者说科学的规范与其他社会活动的规范混为一体。一切都是神圣、充满特殊的价值,以及具有魅力。 二、有序阶段 从古希腊一直到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第二阶段。虽然在这一阶段中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环节(参阅 论自然科学与自然史的关系 ),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秩序和规律。早在第一个环节,古希腊人就为整个第二阶段确立了目标和规范,从经验客体的现象上去寻找背后的本体,从而达到认识自然界本质规律性的目标。这正是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之作为古希腊本体论最高成就的最重要之点所在 。现代科学革命以来,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科学家进一步把规律由宏观低速扩展到微观高速和天体领域,由无机物和有机物延伸到生命。有序王国攻城略地所向无敌。科学家的职责就在于由纷繁、偶然的现象揭示普遍和不变的规律,科学的成果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非嵌入编码知识。 在世界各民族中古希腊人的思维率先经历了驯化,其标志就是理性,而理性的核心是分析、主客体分离和逻辑思维。希腊人认定有一个独立于人的存在,而大多数民族仍停留于主客体不分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人保留了原始或野性思维。参阅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 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近代科学兴起,摒弃动辄作全面概括构造体系的方法,走上了分析之路,并由此获得巨大成功。在近代科学革命中,伽利略区分第一性和第二性,色香味等完全是主观的产物,与客体截然无关,仅仅有感觉的肉体中;因此,如果把动物拿走,一切这样的质也就消除了或消灭了。 因而 物体不再用它那富于诗意的感性光辉向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 Body 退场,剩下的唯有理性。经由理性,去除特定对象和语境,去除主体,由此即得到非嵌入编码知识。不仅研究对象,而且研究方法本身也有规可循,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况,以及为不同的个人使用。 随着科学渐次从原始的混沌中分化出来并走向独立,也就逐步形成了科学自身的价值和规范。自古希腊起, 欧里庇得斯在表达他对自然哲学家的羡慕之情时已经隐约提出了自然哲学家当时的科学家的独立及其行为规范 : 他是幸运的 , 他得到了科学知识。他既不为寻找公民权而烦恼 , 也不闯入不公正的事业 , 只是沉思默想自然的永恒秩序 , 默想自然是怎样形成的 , 在什么时候 , 又为什么 。 科学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活动从一般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是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到 19 世纪,科学家也成为独立的社会角色。默顿对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规范作了总结,提出了科学活动的规范 。 虽然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但在总体上符合近现代科学活动的状况。这一时期的科学被称为小科学,默顿规范,实际上也就是小科学的规范。 三、趋于混沌 19 世纪末,庞加勒发现了一些难以驯服的现象,他将之归于非线性。这一极其重要的发现在当时 淹没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光环之中, 庞加勒本人也感到太离奇而束手无策, 之后科学家们又发展出种种线性近似作为保护带来解决非线性问题。随着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分形理论等的向世 , 人们逐步发现 , 始于彭加勒在非线性旗帜下开展的各项研究对整个科学所产生的震撼丝毫不小于 20 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这一方向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偶然性与不确定的地位。几百年来 , 偶然性与不确定性一直被认为是外部的扰动 , 应该避免或忽略不计 , 至多是 为必然性开辟道路 ,而新的观念则认为 , 蝴蝶扇起的气体会在几千公里外引起风暴 , 正是这种随机涨落创造了世界。分形理论的创始者芒德勃罗断言 , 欧几里得几何学是 呆滞 的,不规则性却是活跃的 , 不是噪声 , 而是自然界创造力的标志。还有如混沌、随机涨落、突变和协同,等等,所有这些正在汇成所谓 后现代科学 。 后现代科学正在动摇科学的本体论地基。早在两千多年前 , 古希腊哲学家就为这一本体论地基垒起第一块基石。自然不是杂乱无章的 , 而是有其秩序或规律 . 在变化后面有不变的存在物,在现象后面有本质。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的成果坚定了这一信念。然而后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自然界充满着混沌、紊乱、涨落和不确定因素。所有存在物都在彼此关系中创生、消亡。 问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科学本来应该告诉我们具有普遍性的知识,然而后现代科学认为,每个对象,它所处的环境或包括的主客体关系在内的关系,以及它的由来和记忆都不相同,不具有明确的边界或时段,对它们的研究会有各自的环境和游戏规则。于是科学的普遍性受到了挑战。其二,科学本来应该告诉我们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由此我们方得以把握、控制事物,这就是科学的预见功能。然而蝴蝶效应会引起风暴 , 初始测量所不可避免的误差和计算中舍去的尾数将在迭代中放大,还有各种扰动、涨落 , 这一切使未来是如此不确定而不可预言。于是科学失去了普遍性后又失去了预言功能。两千年前,苏格拉底睿智地说: 我知道我不知道 。后现代科学是否也会说: 我预言我不能预言? 近现代以贡献非嵌入编码知识为己任的科学家发现,他们只能揭示嵌入的编码知识。 会聚这些思考就引向一个深层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规律?自古希腊至今的理解是它们意味着客观、普遍、永恒。新的挑战认为 , 在古希腊所形成的关于不变的存在这样一种先验的本体论所赋予 真 的这样一些属性,只是一种不真实的简单抽象。在后现代科学看来, 真 是混沌、模糊、分岔、突变、非线性、对称性破缺、不可逆 ,是不确定、变化、关系和个性,是主客体交融。我们看到的是不同个体,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环境(语境)之中的个体。后现代科学正在否定自古希腊以来的科学,朝着更遥远过去的混沌作辨证的复归。由于这种复归是建立于有序和规律的基础之上,拥有共同的平台,因而在个性之间不是远古时期的不可通约,而是彼此交流和兼容。实际上,交流和兼容正是后现代个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认识论上,三论、新三论和复杂性科学,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在更高的层次上接近于原始思维。相对论和测不准原理表明,观察和测量结果与主体相关。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如 科学共同体、科研始于问题、观察负有理论,一直到现在的实验室研究、知识建构论、知识社会学等都是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强调主体和环境的作用。因而,科学只能提供嵌入编码知识或者说地方性知识。 至于方法论, 现代科学哲学的各流派已经把康德关于科学何以能够认识自然这一问题消解为是否可能。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和怎么都行的呼声不绝于耳。对于复杂多变的对象,对于与环境和认识主体不可分割的对象,传统的认识方法已不再适用。那么,我们究竟还能不能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或者反过来说,世界究竟可知还是不可知? 问题不在于得出非此即彼的答案,而在于问题本身:究竟什么叫做认识或理解?何种途径才算认识 , 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方可谓理解?从古希腊一直到现代科学 , 所谓认识和理解就是揭示实体 , 把握规律,是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中找出简单、必然、确定的部分 , 用一种古希腊以来所形成的范式赋予自然界以结构,然后将自然界与之相等同起来。现在既然这一本体论地基已经动摇 , 那么对 认识 或 理 解也应该有新的认识和理解。的确 , 面对隐秩序,面对人体和意识 , 而对不确定性关系和分岔、突变 , 不可能进行原来意义上的认识和理解 , 不可能遵循严密的方法论体系,必须赋予认识和理解以及方法以新的含义,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种机械的非此即彼的怪圈中跳出来。 如果知有了新的含义,那么知的方式和途径也应有新的内容。现在尚不清楚这种新的方式和途径的细节(或许就根本没有细节),但已可以 看出两个特点:定性和直觉。科学家发现,对复杂系统进行量化是不可能的。对一个实际问题研究得越细,其解法就越模糊,所以要发展定性的方法。处理非线性问题需要直觉和悟性,而图像将挖掘出关于复杂性变化的不曾预期到的直觉 。这一点似乎与科学网上关于图象与学科之软硬的讨论有关。奈斯比特认为,数字的统治时间已经太久,直觉判断力应重新得到重视。 直觉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有实践意义,学习处理复杂性就是学习更加直觉地生活。直觉是在复杂系统中作出重大变化 , 使系统进化,并且与之一道进化的关键。正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 19 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要学会在数字化社会中的非数字化生存。 如果说,非嵌入编码知识主要靠理性,那么,嵌入编码知识的获得、理解和交流主要靠领悟、实践和交流。 既然知识嵌入,那么,在构建地方性知识之时,在学派、共同体和特定的实验室里,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以及应用同种话语系统者将更受到欢迎。 竞争性规范将有所弱化。既然各有各的目标、领地和方法,公有性规范受到挑战。同时,也无所谓争鸣和优先。此外,在生命科学中,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有性规范还受到不同意义上的挑战。诚实性规范的情况亦然。这一规范建立于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以及可按严格程序验证或重复的基础上。普遍性下降 , 严格的程序也无法运作,于是诚实性规范的律令或约束力变得淡化。最后,合理的怀疑性本身受到怀疑。问题在于,凭什么怀疑和由什么途径去怀疑。前者是因为每个学派、每个实验室,甚至每个个人的研究对象、初始条件、主体情况、语境等都不一样;后者是由于不存在一致和严格的研究途径。默顿规范似乎风光不再,后现代科学似乎正在走向相对主义。 科学规范的这一变化实际上是科学的对象回归个体、具体、复杂性、语境,回归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及反对方法和崇尚直觉等一系列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转向在历史观领域的表现。回归个体、具体、复杂性和语境并不违背共性,主客体分离和方法论体系是认识过程上的必由之路,这也是默顿规范与后现代科学规范之间的关系,后者建立于前者的基础之上。建立于默顿规范基础上的后现代科学规范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首先,宽容、理解与协作。 科学渡过了内部高度一致乃至铁板一块的阶段,在一体化的同时进入了相对宽松 , 同时也更为活跃的时代。 后现代世界对于科学的描述势必要比如现代对科学的描述限制少得多 ,在另一个意义上也就是软得多 。 后现代科学与其所研究的对象一样 , 也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网络,每个部分既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 又以其他部分的相互作用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正是这些不同意见构成必要的张力 , 推动后现代科学前进。因而宽容与理解并不单纯是道义上的要求,一方面具有本体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认识和实践,因而 也就是后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 与宽容和理解相关的还有各学科间、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和依赖。 宽容、理解和协 作是前述本体论领域的交流、兼容与混沌,方法论领域现代的综合在历史观领域的表现,是对默顿规范中普遍性规范和竞争性规范的扬弃。 其次是创新,创新是对默顿规范合理的怀疑性的拓展,主要是创造直觉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 最后是自律和 他律。自律不仅指科学的社会影 响增大,因而科学家在科研中要考虑到自身的社会责任,而且指在科学内部。由于 诚实性规范的律令或约束力变得淡化 ,在 外部的束缚变得 宽松之时,就要求科学家每一个个体更多地以自律规范自身。再者,由于公有性规范也受到挑战,这同样要求自律。然而这种自律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个研究领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正是基于后现代科学中的每一个局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局部和要素方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和意义。于是,自律必然与他律结合在一起。 宽容、理解与协作 . 创造以及自律与他律 , 前者 涉及学科间和人际关系 , 创造是对每一个个人的要 求,自律与他律则将前二者结合起来。这三个方面难道只是后现代科学的规范吗?我们正在企业界看到双赢与联盟,在虚拟企业中看到信任与合作,在知识 经济中看到创新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选择已摆 在每一个人的面前。后现代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变得宽松,主体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然而主体越独立,越不受制于人,对环境的影响越大,也就必然更深入地参与到系统中去,这就意味着主体更依赖于系统,依赖于系统中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参阅 世界1 的量子阶梯和世界2 的需求层次-知识论之四 。同时,在后市场经济中 , 人不再是一个经济人,伦理道德正介于其中。如果说这些是后现代科学规范的渗透,那么也可以在同样的意义上说是社会其他领域的规范向后现代科学的渗透。科学星云在松弛在膨胀,人类的其他活动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星云也在松弛、在膨胀,彼此间的界限正在消融。虽然每个细节、每个局部仍会有自己的规范(处于变化之中),但是已经很难说什么是科学的规范、经济的规范,或政治的规范。它们已经彼此相通 , 成为后现代人类的共同规范。这正是知识之树彼此遮掩、重叠和渗透的枝叶。 黑格尔.美学.第 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 38 ~ 40 索柯罗夫,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92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周昌忠,西方科学的文化精神, P15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霍依卡,宗教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P21 ,四川人民出版社 l991 布里格斯, F D 皮纳,湍鉴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年, .25 、 11 页 格里芬,后现代科学 ,北京:中央编译出 版社, 1995.32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7040 次阅读|4 个评论
知识之树-知识论之五
热度 1 lvnaiji 2009-7-13 20:05
本文原名论知识的演进历程,刊于科技导报 2003 , 7 。今稍加修改上载于此。沿历史长河考察知识的足迹,是探讨知识论,进入世界3的重要途径。其依据是历史与逻辑的关系,即由历史的东西来认识逻辑的东西。笔者日前上载的 世界 1 的量子阶梯和世界 2 的需求层次-知识论之四 ,阶梯也好,层次也好,不仅是在空间(广义)上的排列,而且是在时间上的进程,分别是自然界和人的生成过程。 一个问题是,以什么视角来梳理历史?不可能从零开始。由零看出去必然是一片混沌。在释义学看来,一切解释都已经作过了解释。这样的视角只能是先前的逻辑,此处就由波兰尼的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切入。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1918 知识之树由本篇及另3篇文章组成,请各位关注并指正。 如所知,知识可以区分为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想象如神话、童话是一类特殊的知识,既可以是可交流的编码知识,也可以是属于个人的隐性知识。编码知识又可分为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非嵌入的编码知识两类。本文 考察知识的历程,特别是编码知识的发展历程,这将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为认识人类社会由传统经现代至后现代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古代:隐性知识、想象、嵌入的编码知识 远古时期没有编码知识 , 只有隐性知识 , 在隐性知识中又包含有相对客观的部分和主观的部分,前者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后者有种种独特的甚至神秘的体验等,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想象。在语言和文字形成后 , 在日常经验继续积累扩充的同时 , 也开始发生已有相对客观的隐性知识向编码知识转化的过程 , 出现了口诀 , 如木工的勾三股四弦五,以及与农时气候有关的谚语,如日晕风、月晕雨,等等。这些最初的编码知识存在以下不足:其一,个别、零碎 , 彼此间没有联系;其二,处于表象的层面 , 只是对现象的描述 , 是 know what, 不知现象背后的实体 , 更不知现象之所以发生的原因;其三,带有或多或少主观、拟人色彩 , 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四要素和四因说 , 中世纪的炼金术和炼丹术 , 文艺复兴初期哲学家的学说等;其四 , 这些编码知识往往用比喻、格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古人不仅通过哲学和科学来认识世界 , 而且以诗的、艺术的形式去领悟世界 ,在不同程度上还带有隐性知识和想象的印记 , 在今天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上还可见到这一特点。至于咒语、灵符、偈语、禅机等等就更是如此。拟人色彩和比喻都带有浓厚的地域甚至个人因素,于是最后,除了少数情况(如勾三股四弦五)外,大多数编码知识都是属于个人或氏族、部落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其中的典型是传说、图腾、制度和价值观等。 在嵌入的编码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神话和童话等也发展起来。与隐性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已经编码,而与编码知识相比,这样的知识既经不起逻辑的推理,也排除事实的质疑,所以是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外,或者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知识,姑且称为想象。与嵌入的编码知识情况一样,想象也源于特定的生活经历,各部落,乃至每个个人的想象都大相径庭,隐性知识当然更是如此。知识的源泉如同大树的树根,深扎在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知识的源泉越是久远,其根须就越是细微,乃至难以察觉。知识萌芽于混沌之中。 随着商业发展、战争和征服,以及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发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融合。约从公元前 5 世纪开始,世界上逐步形成四大文明圈(亚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期),相应的也就是四大知识体系: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以及儒家文明,同期还有尚没有与这四大文明相接触的其他文明。这四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属于整个文明的知识体系:嵌入的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想象如特定的神话,相对于更久远和个别的文明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然而他们的继续扩张都遭遇到来自自然环境如沙漠、高山、海洋特别是其他文明的阻碍,在当时已达到各自扩张的极限 ,也就是各自的知识体系都难以穿透其他文明的壁垒。这是因为他们依然是与特定的自然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嵌入的编码知识,只有最具普遍性的知识方能穿透所有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和历史性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基础。 二、近现代:非嵌入的编码知识 近代之后,一种不同于四大知识体系的新的知识体系兴起 , 这种知识体系具有如此巨大的穿透力,不仅能够越过海洋、山脉或沙漠的阻拦,而且能穿透地域和历史的浓雾。这种新的知识体系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以及以此为内容或背景的文学艺术作品,等等。科学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提供了关于人类生成之前,至少是人成为社会中的人之前的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而对于各民族、对于四大知识体系基本上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影响。技术之所以能穿透屏障,是因为它背后的科学,并且以黑箱 的形式存在和起作用。技术产品的标准化特别是效用则更具穿透力,在文化的四个层面中物质层面最容易改变,由此也反过来说明这一点。(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后文还要谈到)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包含的理念与价值观的穿透力是因为它们符合人不论其处于什么知识体系之中的本性中最基本的底线:个人本位和对利益的追求;市场经济及其规则则是对满足这一基本底线最适当的制度安排。同期的文学艺术大师,从 薄伽丘到歌德、巴尔扎克,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到莫扎特、贝多芬,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有穿透力首先在于揭示了人类的本性或者说具有典型性,因而不同于后现代的个性;其次,这些作品都具有基本的形式,即使浪漫主义的作品也是如此,因而既不同于古代没有共同标准的作品,也不同于后现代对形式的背叛或走向极端的形式主义。这些伟人及其伟业不仅是永恒的 , 而且就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也是难以逾越的。从根本上说 , 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有序或一元阶段 , 他们是珠穆朗玛峰;而现代趋于混沌或多元的艺术则是无数的不断生成中的山丘。 由此还可以从知识的角度理解 高雅艺术。高雅艺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包含高雅艺术在内的精英文化是作者们以生活为原料,经过自己的咀嚼而去除根源,提炼出人类最深邃同时也是最普遍的本性(类似于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本原和始基),然后将此贡献出来,作为大众的精神食粮和效仿的典范。所有这些穿透力的共同特征,一句话,就在于新的知识体系不嵌入,因而可以为所有的民族和所有的个人所共享和接受。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确切地说,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源于非嵌入。 吉登斯在他的现代性理论中提出脱出 Desemdeding 概念,是指从相互作用的地域性关系和特定的社会角色关系,以及从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跨越而被重建的关系之中提取出来的社会关系。脱出有两种类型:象征符号如货币;专家系统,指的是技能和职业性的专家评判体系。脱出提供现代社会的生活和组织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其人民和全世界的影响。脱出的程度或与时空关联的程度和模式决定了一个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和样式。 卢卡奇结合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对物化进行了扩展性分析。他指出,商品之成为普遍的支配社会的东西,是同对象化的人类劳动的抽象分不开的,正是人类劳动的抽象才撇开了具体劳动的差别,撇开了产品使用价值的殊异,使抽象劳动成为衡量一切产品的尺度,也才使产品作为可普遍交换的商品成为了可能。而抽象劳动(同时作为分工的劳动)的出现,恰是对劳动合理化的结果,恰是现代资本主义对之进行分解,计算的产物:一方面,劳动过程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另一方面,在对劳动的这种合理化中,一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可把握的,平均的劳动时间,作为随机械化,合理化的加强而形成的按客观计算的劳动份额被提出来,而它的提出使劳动成为了可精确测量的,抽象的,相同的可比较的劳动 。进而,合理机械化和可计算性的原则就成为遍及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部表现形式的东西,成为塑造现代社会的核心齿轮,一步步把物化现象铺开。 由非嵌入知识的这一特征可以得到两点推论。首先,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为什么这一新的知识体系萌芽于基督教文明而不是其他文明。基督教文明的源泉是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的一大特点是其哲学对本原的探究, 揭示变化者背后的不变者,现象背后的本质、存在。这种努力旨在去除各异的和变化的背景,以揭示可以说明所有现象的本原、始基和第一因。正是这一与其他文明不同的认识特点,延续到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演变为对必然性和规律的探求,导致近代科学革命,延续到启蒙运动,导致对自然状态下人的本性的追溯和经济人假设。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或许就是西化 其次,可以说明学科间的某种关系如某某主义之类。 经典物理学研究为各种物质所共有的基本物理运动(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因不嵌入而渗透到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其他学科,即所谓大物理学主义;科学因其不嵌入而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之中,被称为唯科学主义;经济学研究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行为,因不嵌入而渗透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数学则是最抽象的学科,撇开了对象的所有特殊性,因而被称为科学的王冠,渗透到一切学科之中。这样的非嵌入的知识体系成为人类一切知识体系共同的底。科学让人类建立在对自然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技术让人类基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启蒙运动揭示人的自然状态,生产和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人假设设定了人类惟有经济活动时的行为,等等,这就是人类知识体系的底线。这种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是理性的、普遍的、刚性的、抽象的,以及非人的(至多是经济人)。 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所向无敌,在全面取代嵌入编码知识的同时也使往日的隐性知识和想象贬值。天体和生命不再是神圣的或有任何独特之处,万物不再用它那诗意的感性光辉向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马基雅弗里冷酷地描写悲惨的谋杀,纯客观的绘画如同僵化的睡美人。霍布斯指责诗歌不是使用语言的严肃方式,洛克则要求父母必须尽最大努力压制儿童的诗人气质并使之窒息。画家应首先精通几何学,而芭蕾舞则被定义为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 至此,人类知识之树终于在条条根须之上生长出了主干。游离于该知识体系之外的属于各个民族的知识体系由或多或少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以及想象组成,如果不想被抛弃,就必须在此非嵌入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重建。传统文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新的生命。 库恩认为,近代科学革命是以新的视角看待以往的一切,是由质的物理学到赫米斯主义或量的物理学 。由上文可知,所谓质,就是各异的个性,就是现象,是嵌入的编码知识,科学革命,即以非嵌入的量贯穿并取代所有的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近代科学革命只是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现代化,由知识的历程这一特殊视角来理解,就是去除一切历史的和背景的因素,去除由这些因素而粘着在知识上的习俗、价值和意义,在这里,我们想起了韦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以揭示不受时空影响的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知识,以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取代原有嵌入的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想象。我们还想起了贝尔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站在知识的历程这一视角,所谓终结,不过是非嵌入编码知识已经基本上扩散、渗透到了全世界,逐步成为各国和各民族共同的底线或基础。 哲学之终结意味着植根于西方 - 欧洲思维的世界文明之开端 。 三、后现代:嵌入的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虚拟知识 然而底线不是限定,更不是终点,底线只是起跑线,人类还要由自然状态上升到社会状态,科学、技术、生产和经济最终要接受价值观的引导。在非嵌入的编码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出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想象。 当前,一方面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正在进一步扩展并提升 其水平。首先 , 科学、经济学和启蒙运动的观念进一步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及渗透到广大第三世界。 其次更重要的是, 当代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的 知识正在走向新的综合 , 如出现了关于综合的知识即三论和新三论。随着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随着种种危机的加深,以及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在启蒙运动提出的关于个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将个人综合起来,论述全人类的知识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例如网络、克隆技术与人类的命运,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的地位,等等。当前关于全球化的热烈讨论也表明知识由个人和国家层面上升到人类层面。 另一方面, 非嵌入的编码知识在向其他领域渗透的过程中,逐步与新的语境、新的生存背景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我们已经看到物理学与其他科学的结合,经济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新的语境和生存背景主要不再是自然,也不是与自然相分离和对立的社会,而是自然与社会的融合;不再是传统和历史,也不是没有时间感的现在,而是目的和未来,同时又是对传统和历史的频频眷顾。更重要的是,不再是部落或民族的语境和生存背景,而是个人和变动不居的由兴趣和爱好所形成的人群的语境和生存背景,同时又是对人类命运的共同关注。 这一过程大致包含以下层面:其一,指责非嵌入编码知识对其他领域的入侵, 颠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唯一话语权。认为古人丰富的情感,各异的价值观,多彩的审美情趣,奇妙的神话世界,以及浮想联翩的想象,等等,全都被代之以非嵌入编码知识。这就是所谓单面人。例如形形色色的反科学思潮,法兰克福学派等。 利奥塔德认为,全部古典认知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知识反映了秩序。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实质就是指过往的秩序和规范、禁忌已失去效力。 其二,追溯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由来,例如由库恩的科学共同体到时新的对实验室知识创造机制的研究( SSK ),指出其中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三,指出非嵌入编码知识在认识论上不可能,在本体论上只是一种简化的抽象。在认识论上, 现代科学哲学的各流派已经把康德关于科学何以能够认识自然这一问题消解为是否可能。 在本体论上,并没有与非嵌入编码知识相对应的真实客体,科学的普遍性和预言功能受到挑战。不存在纯粹的经济人。实际上,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发展也逐步走向其自身的反面,如科学中提出了非线性、对称性破缺、不可逆、测不准等一系列否定性概念,以及随机涨落、分岔、突变、混沌、模糊等与原有的非嵌入编码知识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从而为各种初始条件和语境的介入敞开大门。 后现代的艺术家们则追问:艺术究竟是什么?有无纯粹的艺术? 其四,要求回到实际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没有现象与本质之分,没有不变的存在,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是此在,必须重新认识偶然性。科学正在研究涨落、蝴蝶效应和复杂性,接受伦理学的批判和引导,经济学正在引进心理学, 后现代的艺术家则试图打破传统观念中对艺术所圈定的界限,力图把艺术拉向生活本身,与生活平等对话。 在现代化中形成的非嵌入编码知识,随着向生活、个性和平民的开放,其戒律和刚性正在软化,边界正在消融。 科学渡过了内部高度一致乃至铁板一块的阶段,进入了相对宽松 , 同时也更为活跃的时代。这一趋势表明科学一 元论或中心论的消解, 科学作为一个要素正在融入系统之中 。科学、艺术和经济学象是一团不断膨胀的星云,其内部变得越来越松散,其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在 艺术中,一方面没有哪种见解被普遍认可,没有哪种风格可以被一致追随;甚至在同一幅作品中也不去展示前后一致的风格, 以至于在现代美学的体系中不得不把丑学也纳入其中。 另一方面,艺术不那么高高在上。艺术不再让人产生痉挛感了,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化生存,人人都可以追求。 所形成的新的嵌入的编码知识 具有生命化、个性化、地方化、柔性化和世俗化等特点, 不象非嵌入编码知识这么明确和清晰,而是具有无穷的包容性。 知识趋于多样化。与生物的进化一样,多样化保证知识的完善与发展。在知识的体系中,不存在绝对正确 / 有用或绝对错误 / 无用的知识。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互连网上的上载,以及面向用户的软件和用户自己对软件的修改与创新等也说明了这一点。全球化不仅不反对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和多样,相反,促使最大限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编码知识发生如此深刻转向之时,于现代化过程中被否定的隐性知识正在以新的方式获得新的生命力。首先,由于 高度普遍化、形式化的非嵌入编码知识不仅能为每个人所掌握 , 而且可以为机器所共享 , 自动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正在做到这一点,这就对发展属于人类、群体和个人自己的主观的隐性知识提供了可能。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更为此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网络,以及虚拟现实技术都将推动人类思维的进化。其次,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对编码知识进行选择以泛舟于知识的海洋,以及如何迅速跨越前人的脚步迈向知识的前沿,要求发展主观的隐性知识。复次,面对越来越复杂多变并充满偶然性的对象,必须发展顿悟或直觉能力。反过来,正如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 19 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主观的隐性知识在于如何创造新的客观隐性知识 , 如何将这种知识转化为编码知识 , 以及如何选择、组合、应用编码知识等。一句话:创造编码知识,超越编码知识。这种隐性知识属于人类 , 不可能为机器共享 , 属于特定群体 , 不可能为其他群体共享 , 属于个人 , 不可能为他人共享。在编码知识充分发发展和普及之时,新的隐性知识渐次浮现 , 其重要性且益凸现。个人、群体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最终将依赖于这种主观的隐性知识。 想象的情况也是如此,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开辟新的想象领地。虚拟现实技术把以往的知识加以种种选择和组合而得到新的知识。这些新的知识未必对应于现实世界,因而是虚拟的,与由古至今的想象有相通之处;然而又与想象不同,是建立在规律的基础上,其源泉是以往确凿的知识库,因而是知识。由于 IT 的广泛应用,虚拟的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渗透日常生活之中。显然,这样的想象主要属于个人所有,具有明显的私密性。 隐喻是一种独特的领悟方法。找到一种与大脑中的想象类似的东西做参照物,可以使抽象难懂的景象更为直观。那些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个体,可以通过想象和象征直观地理解事物,而不需进行分析和归纳。隐喻可以把两种差别较大的经验领域融合成一个单一的形象或符号。 嵌入的编码知识、主观的隐性知识,以及虚拟知识,都具有形形色色及不同程度的个性。然而这些个性与古代的个性不同,后者互不沟通,相互间难以理解,相反,从现在到未来的具有个性的各类知识,由于经历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阶段,彼此都建立于此基础之上,由于共同创造并拥有属于全人类的知识,以及由于网络的强大沟通作用而正在融合起来,小型叙事与宏大叙事正在融合起来 。同时,嵌入的编码知识、主观的隐性知识,以及虚拟知识,这三种知识之间的界限也正在淡化、消失。嵌入的编码知识更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它的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如软件编程中的艺术精神,不受拘束的野心和任意驰骋的创造力,难道不是主观的隐性知识和想象?反之,主观的隐性知识和想象则以不断进化的编码知识为基础。知识之树在其主干上长出了支干,支干上又长出了更小的枝,然后再长出叶片。叶片重重叠叠,分不清彼此间的界限;枝叶正在伸向空中,融化在空中。 这就是 21 世纪知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源于全人类,同时又源于每个个人,以及源于活泼泼的生活。正因为此,所以历史没有终点。 维特根斯坦曾将人类文明比作在时间中流淌的河流,河流的岸边一部分是不易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小得令人觉察不到的坚硬的岩石,另一部分是随时随地被水冲走或者淤积下来的泥沙。那些坚硬的岩石就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世界图景,而随时随地变化的部分则是经验世界 。此处,坚硬的岩石是非嵌入编码知识,泥沙之类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和部分隐性知识。相比较而言,知识之树可能更具有解释力。 知识之树,其 源根须深扎于独特的自然背景之中,追溯到遥远的历史体验之中,萌芽于混沌之中。其挺拔的主干取代了杂乱无序的根须,主干上枝繁叶茂,互相纠缠着伸向独特的语境,伸向无限的时空,伸向未来的混沌。 这就是知识的历程 。 以此观点视之,自古至今的战争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非嵌入编码知识形成之前,嵌入编码知识体系间的战争,以及非嵌入编码知识扩张中与嵌入编码知识体系的战争。一旦确实地建立于非嵌入编码知识其核心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在嵌入编码知识体系之间一般就较少战争。刘军宁认为,从人类的文明史上看,在普世价值尚未出现的时代,冲突最普遍,即所谓 春秋无义战 。对普世价值分歧最大的时代是冲突最激烈、对峙最严峻的时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随后的冷战。对普世价值的认同越多,文明间的冲突就越少。所以自从普世价值被发现之后,文明间的冲突已不再取决于殊别价值,而是取决于普世价值的普世程度。换句话说,取决于各个文明对自由、民主、市场、法治、人权、多元、宽容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认同的程度越高,冲突越少;认同的程度越低,冲突则越有可能发生。 在相近的意义上,亨廷顿将文明间的相互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1 )遭遇:公元 1500 年前文明间的交往或者不存在,或者很有限,或是间断的和紧张的。( 2 )冲击:西方的兴起, 1500 年后。西方对所有其他文明持续的、不可抗拒的和单方向的冲击。西方社会之间也在更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作用。( 3 )相互作用:一个多文明的体系, 20 世纪后。《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33 - 42 索柯罗夫,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92 页 本部分内容得益于钱乘旦先生关于资本主义为何兴起于西欧的讲演 吕乃基,论科技黑箱,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 12 吕乃基 河流与山峰 《东方文化周刊》 1997.20 卢卡奇 . 历史与阶级意识 . 杜章智等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2.148-9. 转引自范志军,技术现代性与历史唯物主义 杨大春,反思的现代性与技术理性的解构,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 2 库恩,《必要的张力》,第 54 页 面向思的事情 ,孙周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6 , 61 。转引自杨大春,反思的现代性与技术理性的解构,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 2 吕乃基,论后现代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 7 转引自金林南, 知识的统治与统治的知识,待发表。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601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