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榕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游黔记之兴义老榕树
Mech 2019-9-7 08:48
《 万峰林 》下来,在家据说是布依族风格的饭店。饭前看有一次性手套,以为有小龙虾。其实那手套是用于吃布依族风格的手抓饭。手抓饭颜色漂亮,吃起来也就是炒饭。还有万峰林蛋炒饭,小火车曾路过蛋炒饭一条街,吃起来真没有我自己炒得好吃。菜都不错,但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 饭店旁有榕树,貌甚古。干粗枝展,桀骜难以入镜。手机拍摄几张照片。 游黔记之开场打油 游黔记之贵阳某文化创意园区 游黔记之安顺陡坡塘瀑布 游黔记之安顺黄果树大瀑布 游黔记之安顺黄果树景区 游黔记之兴义万峰林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2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越生长越柔软的事物
pingguo 2015-5-13 21:37
爬山的路上,见到这株古老的榕树, 它的一半死掉了,另一半活得想象不出的茂密。 我奇怪路上的行人为何对此不以为然。 去的时候,它处在绵绵的细雨里, 铁黑的主干被柔软的雨丝缠绕。 想要体会这一点,我必须成为两者之一。 爬山时,我在想有没有越生长越柔软的事物, 归来时,我看见它沐浴在古老的月色中。 2015-05-13
个人分类: 诗歌|1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榕树下的恋情
热度 2 罗帆 2014-5-2 21:36
榕树是高大乔木,树冠舒展,枝叶茂密,气根垂地,造型千姿百态。它拙重厚实又不失浪漫,风吹过,树枝和气根轻摇,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风格。 在桂林夜游榕湖,漫步在榕树下,只见古朴粗壮的树干,青翠葳蕤的树冠,苍劲柔韧的裸根,在五彩的灯光下若隐若现。微风轻拂,树枝摇曳,灯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相互映射,形成色彩斑斓的幻影,令人仿佛置身于梦境。 在古南门前,有一株千年古榕树,盘根错节,如虬龙静卧,古劲苍奇。据说树高 18.6 米,冠幅直径达 32 米。这棵榕树是宋代榕溪阁前两棵榕树中的幸存者,树龄在 800 年以上,如今依然枝叶婆娑,浓荫蔽日,成为桂林八景中的 榕城古荫 。 夜已深沉,偶尔可见一对恋人的身影。他们迷醉在古老的榕树下,唱着青春的恋歌。 想起阳朔城南的大榕树,在电影《刘三姐》里,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抛出了传情绣球。
个人分类: 旅途掠影|4674 次阅读|6 个评论
神秘的花花世界
热度 14 saraca 2014-1-7 21:45
图1:高榕Ficus altissima的专性传粉小蜂。 隐秘的花花世界( The secret of figs) 引言 植物开花大多为了炫耀花儿的美丽或芳香,吸引昆虫来拜访。然而,绚丽多姿的植物界中却有一类植物反其道而行之。它们虽有柔嫩漂亮的花朵,但花儿被隐藏在密封的球形榕果内,不为外界所见。令人称奇的是,其传粉昆虫——榕小蜂天生就有一种神奇的本领,能嗅到空气里榕果中雌花开放时的味道,于是“养在深闺有人识”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花开为了谁? 试问,花开为了谁?肯定有植物学 家回答:招蜂引蝶,传播花粉,繁衍后 代。通常,虫媒植物为了传播花粉,大多 生着一幅花型大而漂亮的面孔,生怕尺 寸太小、花貌平平而被传粉昆虫忽略, 如荷花、牡丹、菊花、兰花等。有的虫媒 植物花色艳丽,气味浓郁,常见的如蜜 源植物紫云英、槐花,浓香扑鼻的夜来 香、晚香玉,甚至是散发恶臭味儿的疣 柄魔芋、以臭闻名的热带雨林植物大花 草等。这些靠虫媒传粉的花,似乎都有 个担心:可千万不要成为花丛中的“灰姑 娘”而受虫儿冷落呀! 你知道吗? 丰富多彩的自然界,还存 在着这样一类植物。它们将自己的花朵 悄悄地隐藏起来,用厚实而肉质的花 序托将花儿包裹其内,从花芽萌动、开 放到结果,都在一个封闭幽暗的环境中 完成。外界不能一睹其开花的风采,虫 儿也看不见花开时的绰约风姿。它们呀,就 是植物界唯一一类具有隐头花序的植 物——榕属 (Ficus) 植物。 榕属又名无花果属,桑科 (Moraceae)常绿乔木或灌木。之所以 称榕属植物的花序为隐头花序,是因为其结构类似于 向日葵的开放式头状花序。可不知为什 么,造物主将这一圆饼状的头状花序内 陷合拢,成为一个球形密封的隐头花 序,如人们熟知的无花果。掰开熟透的 无花果,你一定会为里面成熟的内瓤散 发出的甜香所吸引,同时也会为里面夹 杂的籽儿费解。放进嘴里吃起来甜甜 软软的瓤,正是这头状花序托,而那些 一粒粒的籽儿,就是无花果尚未发育完 全的种子。 无花果原产地中海,西汉时张骞出 使西域,由波斯带入我国,逐渐成为传 统栽培水果,在新疆等地尤为丰产。遗 憾的是,当时只引种了植物,没有引进与 无花果相匹配的榕小蜂。由于缺少有效 传粉,我国的无花果找不到能发芽的种 子,主要靠扦插进行无性繁殖。 图2:高榕Ficus altissima的传粉小蜂,苞片口已经松动。 你是我的唯一 那么,隐头花序植物究竟是怎样 传宗接代的呢?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花 儿与虫儿之间,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默 契——虫儿生来为花儿飞,花儿绽放仅 为虫儿来。隐头花序植物自然也不能免 俗,但它只对一类传粉昆虫——榕小蜂 情有独钟,稳定地形成了榕树和榕小蜂 的协同进化关系。所谓协同进化关系, 是指两个物种之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 中,形成一种相互适应的进化关系, 其中一个物种在形态或功能上的改变, 会引起另一方适应性的进化。 就隐头花序(即榕果)来说,榕树 为榕小蜂提供了产卵繁殖后代的场所, 榕小蜂为榕树的授粉提供了可能。最 令人称奇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一种榕小蜂只为一种榕树传粉,而一种 榕树也只有唯一的一种传粉榕小蜂可 以进入到果腔内传粉或产卵。当然,由 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有极少数的榕 属植物会加以变通,进化为一树多蜂或 一蜂多树的繁殖生物学本领,从而达到 “香火延续”的目的。 事实上,科学家对榕树和榕小蜂 的协同进化研究一般都在热带雨林或 亚热带森林中进行,常人很少有机会亲 自体验。然而,如果你稍加留心,也许会 发现在你身边,探寻这样隐秘的花花世 界并非难事。不信,请跟我来。 图3:Ficus pulima 攀爬于枸骨上的薜荔果。 薜荔果的秘密 初夏的一天,行走于植物园内。不 经意间,惊讶地发现枸骨丛中隐藏 着一颗颗饱满的大果实。它们形似陀 螺或梨果,头尖底平。这不正像一个成 熟的无花果吗?好奇之余,用手轻轻捏 了一下,竟然硬邦邦的,没有无花果那 么软。稍微用力一掰,这胖嘟嘟的果实 就一分为二了。天哪,花序里面竟 如此整齐,如刚修剪过的草坪,平 平整整地排列着许多肉眼未能分辨的 小花。 朋友是研究榕树与其传粉昆虫 榕小蜂的协同进化关系方面的专家,听 我描述一番,又看了照片,告诉我这是 薜荔。自古以来,人们就用其茎叶做药, 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作用。薜荔果 含有大量可食用果胶物质,在长江以南 地区常用来制作凉粉。试想,亮晶晶的 一碗薜荔凉粉,加入少许冰糖和冰块, 不失为盛夏消暑的佳肴。 我把半个榕果放到解剖镜下,这下 就更明白这个隐头花序的结构了。瞧, 果实壁上渗出了点点白色的乳汁,那是 桑科植物特有的乳汁导管组织分泌的。 硕大的果腔内,铺就了一层红色的“地 毯”,其实是一朵朵尚未成熟的雌花。 此时,雌花的柱头早已伸出,亮晶晶的, 温润芳香。这是为了等传粉榕小蜂进 来后,将其子房提供给榕小蜂传粉或产 卵。一旦榕小蜂钻入雌花的子房产卵, 这类雌花就成了不育的“女汉子”,不会 接受雄花的花粉而受精结籽,成为失去 性别的中性花——瘿花。没有榕小蜂钻 入的雌花,接受榕小蜂带来的花粉后, 正常发育受精,最终结籽。 图4:薜荔榕果的隐头花序的内部结构放大图。 图5:薜荔榕果的隐头花序的 内部 结构图。 世代协同繁衍 榕小蜂是如何进出这神秘的“堡 垒”呢?榕果的截平端有一个层层叠叠 的苞片口(图4),苞片口附近生长着许多雄 花。一旦嗅到隐头花序内雌花散发出的 成熟味道,那些身体纤细瘦弱、体长仅 有两三毫米长的榕小蜂就会从稍微松动 的苞片口进入。英勇的榕小蜂为了到雌 花区产卵,利用头顶的一双触角,巧妙 地将一层又一层的苞片顶开,穿过层层 叠叠的苞片缝隙。然而,历尽千辛万苦,能到 果腔内的榕小蜂大多数都已经“缺胳 膊少腿”。不过,这一路的伤痛都无法 阻止坚韧的榕小蜂继续行使其使命。 很快,雌蜂会将产卵器从雌花的柱头 插入到子房内,把卵产在子房。有的雌 蜂还带来了外源花粉,顺便沾到柱头 上,替榕树完成传粉。做完这一切后, 大部分雌蜂会很快死去,被果腔内的组 织分解吸收。 没过几天,榕果苞片口的雄花成 熟了,榕小蜂的后代也孵化出来了。刚 出生的雄蜂光滑利落,无翅无触角,一 辈子(生活史为1到2个月)都不变样地 生活在榕果里。相反,雌蜂有模有样, 头顶触角,身有双翅,尾带交配器,浑 身散发着成熟的气息,吸引异性前来交 配。完成交配的雄蜂,有的立即死去;有 的会咬破层层苞片,让“爱妻”顺利飞出 榕果,然后才永远地合上双眼。雌蜂肩 负着繁殖后代的重任,它们轻舞双翅, 穿过苞片口附近的雄花群,翅膀上会沾 满花粉。飞出去干什么呢?原来另一棵 薜荔树上的雌性隐头花序的雌花开放 了,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吸引榕小蜂前 往。新生的榕小蜂如前辈们一样,将飞 往别的隐头花序,继续“闯关”完成使 命。 当然,上述的薜荔榕果在功能上分 为雌雄异株。也有的榕属植物雌雄同果, 同一个榕果里既有雌花也有雄花。根 据柱头的长短,雌花分为长柱花和短柱 花,这是为了适应榕小蜂而进化出的可 育种子和可产卵的两类雌花。成功闯进 榕果的榕小蜂在黑暗里传粉,产卵后就 地死去,而榕小蜂后代则穿过苞片口的 雄花群,携带着花粉又飞向新的榕果,开 始新一轮短促而精彩的生命乐章! 这可怜可爱可敬的榕小蜂;这天 造地设、结构精巧的隐头花序;这惊心 动魄、亡命天涯似的“闯关授粉”,在全 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千种榕属植物 中,不断上演,生生不息。 图6:可敬可爱勇敢的小蜂。 图7:凭着准确无误的嗅觉,蜂拥而上的榕小蜂。 注:本文发表于《科学画报》 2013.12( 部分图片 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彭艳琼 研究员提供。)
个人分类: 认识植物|13349 次阅读|33 个评论
榕树抱蛋
kd652 2013-10-22 08:35
盆栽的景观榕树,也叫人参榕,因其根部膨胀,又叫地瓜榕: 其根迂回,酷似蛋: 又有一长根似抱蛋状,颇有情趣.
个人分类: 园艺|24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树也可成林
热度 31 lixuekuan 2013-9-15 15:15
常言道:独树难成林,也许说这个话的人没有见过老榕树。 1 2 3 4 5 6 7 8 老榕树是可以独树成林的,榕树的气根接触到土地就可以成为树干,帮助主干吸收土地的营养,为主干支撑巨大的树冠,替主干分忧。 这是当地人说的这树的子孙知恩图报。 当地还有一种藤状树,开始寄生在一棵大树上,等自己的藤长大、长粗后就把当时被自己寄生的大树绞死。 当地人说这树是以怨报德。 当地人说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像榕树的子孙那样为自己分忧,而不是像藤树那样以怨报德。 当地人仅仅是使用植物来喻人,自己的子孙是像榕树还是像藤树那样与自己对子孙的教育关系很大。 教育得好子孙就是榕树,一味地对孩子溺爱与纵容成为藤树的可能性就大。 梦歌星与李将军教子的例子就在眼前。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6254 次阅读|75 个评论
榕树下的迎春歌舞
热度 1 sqzhang 2013-2-8 14:42
榕树下的迎春歌舞
场地准备 乐队就座 中西混合乐队 舞一支 奏一曲 歌一首
253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上天入地:榕树挂果方式的差异
热度 9 ecoliugy 2012-11-14 16:21
上天入地:榕树挂果方式的差异
桑科榕属植物鸡嗉子、聚果榕、菩提树 “ 鸡嗉子结果在土里,聚果榕挂果在树干,菩提树则是生在枝头。为什么榕树挂果方式如此多样?” 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大卫·爱登伯格曾在讲解热带雨林时说,假如人类能够懂得榕树,那就了解了个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实际上不可能如大卫所讲的那么简单,但榕树确实在热带雨林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榕树一年四季常青,挂果巨多,是很多动物的食物。特别是在旱季,榕果成了动物们珍贵的食物。可以说榕树是热带雨林的粮仓。 民间对榕树有很多称呼,大青树和无花果是最流行的两个叫法。大青树言其树体高大、四季常青;无花果说它“只见结果,不见开花”的生物学特征。榕树给人的感觉是古老、巨大、神秘。菩提树因佛教的传播而被引入到中国南方各地,与佛相伴,环绕佛塔,佛韵十足;大青树因古老的自然信仰而屹立在每个村庄庙宇,在炎热的夏日给人荫庇,在萧索的冬日给人葱翠的生机之感;最为令人敬仰和畏惧的是榕树的巨大和古老,如今华夏大地上能见到苍天大树几乎都是榕树。巨大的榕树是人类生生不息,子子孙孙变幻的见证。古老而沧桑的榕树难免让人产生崇拜的心理。 然而在自然界中,榕树的特性不止于此。除巨大、神秘与古老,榕树还有很多有趣而神奇的地方。榕树、大青树、无花果、菩提树等这些说法都只是植物学中桑科榕属的泛称。热带雨林中分布着数量众多的榕树,有的高达几十米,耸立云端,有的只有几厘米,趴在地上,榕树形态各异,令人惊叹。表面上看榕树之间没太多差别,无非是厚厚的叶子,揪下一个叶子的话,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细心的人方可看出不同榕树间的差异。西双版纳植物园便是欣赏榕树最好的地方之一,榕树园收集了上百种榕树,植物园周边还有各种各样形态万千的大榕树可供欣赏。植物园王莲池旁景观“独树成林”,犹如一条巨大的恐龙,是园艺工作人员用高山榕人工牵引而成的。沟谷林中有一株巨大的高山榕与斜叶榕等相伴而生,好似宫崎骏笔下的神秘大树,周身藤蔓缠绕飞舞,似游龙盘旋于雨林之中;绿石林石灰岩上,有一棵高二十多米的劲直榕,粗壮的气生根从空中倾泻而下,深深扎在石缝里,犹如飞流的瀑布,无比壮观;最为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勐仑自然保护区内,一棵高山榕形成了一片森林,此榕树大概有十几根枝干,每棵枝干直径均均超过1m,整棵大树占地约一亩左右,形成独树成林景观,是西双版纳乃至全国的珍奇景观。 榕树的“无花果”也是形态多样,引人入胜。无花果的传粉生物学特性是生物学家的最爱。版纳植物园内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为此着迷不已,成立了专门研究榕树的队伍。实际上,榕树并非没有花,榕树有很多小花,但隐藏在果内,称为隐头花序。古人感官上不容易看出来,所以叫它无花果。榕树的传粉是由专门的工人完成的。一种只有小米大小却有一根长长“尾巴”的虫子(称之为榕小蜂)会将尾巴刺入果实内部产卵,而有些榕小蜂则会蜂钻入榕果中,在榕果内寻找配偶,交配、产卵、发育,并最终发育为新一代的榕小蜂,再去寻找新的榕果,如此循环生生不已。植物界的许多花可被多种虫子传粉,而榕树与榕小蜂在多数情况下却是一对一的关系。在自然界里,这种专一的传粉模式并不多家,广为人知的只有榕树榕小蜂,丝兰和丝兰蛾等少数几对。所以,榕树和榕小蜂便成了科学家研究物种协同进化的模式物种。 榕小蜂成功授粉之后,榕果便会慢慢成熟,由绿色变为鲜艳的红色,有些种类还会变为黄色或黑色。吃过无花果的人肯定都知道无花果的美味。儿时家里有一棵很大的无花果,每年成熟之时便成为我们的乐园。无花果树木一般三四米高,果子挂在枝头。一到果实成熟的时节,树上毛毛虫、介壳虫、蚂蚁、苍蝇和蝴蝶特别多。如今想来采摘无花果是很冒险的事,从树上下来后肯定全身满是疙瘩,奇痒无比。孩提时代的勇敢和对自然的亲和力总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感受和领悟了自然的奥秘。现在思来,无花果树真是个伟大的生态系统,为各种各样的生命提供了食物资源和生存空间。 桑科榕属植物之中,像无花果那样被人类驯化作为水果的物种不多。然而,榕树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种类多样、营养丰富、是众多动物的食物来源。热带雨林之中与人相近的灵长类便是取食榕果的动物之一。小猴子出生之后,必须学会如何寻找榕果,什么季节,在哪里能够找到什么样的榕果,学习寻找榕果的技能才能保证不饿肚子,度过危机。其它如热带雨林的犀鸟、鹦鹉等鸟类、食果蝙蝠、蚂蚁、胡蜂、啮齿类动物、野猪等很多动物都喜食榕果。 榕果不同的挂果方式(地表、树干和枝头) “传统观点认为,榕树枝头果实为鸟类传播,树干果实为蝙蝠传播。鸟类和蝙蝠取食偏好促进了榕果挂果方式的进化。” 多样的动物和复杂的林下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榕树,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挂果方式。有的榕果结在树干上,有的在枝头,有的榕果则到了土壤之中。菩提树粗壮高大,可延伸到林冠层,但果子极小,成串结在枝条上,成熟后变为棕色,是很多虫子和小型鸟类的美食;聚果榕、木瓜榕果实很大,集中挂在树干之上,取食者多为食果蝙蝠;而结果在地表的鸡嗉子榕则是蚂蚁和啮齿动物的大餐。为什么有的榕树果实结在枝头、有的在树干、有的在地里呢?是什么导致了榕果挂果方式差别如此之大? 回答榕树挂果差异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但基于一些榕果与取食者的日常行为观察,科学家找出了一些原因。2009年西班牙几位生态学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巴布新几内亚的40多种榕树挂果方式,发现榕树挂果方式不同是因为食果动物不同而引发的协同进化。枝头果实为鸟类传播,树干果实为蝙蝠传播,鸟类和蝙蝠取食偏好促进了榕果挂果方式的进化( Pnas 2009 )。 植物形态特征与种子散布者间存在极为巧妙的关系。与榕树挂果方式相伴的还有很多特征,如果实的颜色、气味、大小等。最容易被区分的是颜色,有红、黑、绿、灰、黄等各种颜色。从动物的角度看,榕果的存在方式大不相同,与人类的认知方式也差距甚大。众多取食榕果的动物中,鸟类视力好,但没牙齿,鼻子也不灵,偏好小而软,颜色艳丽挂在枝头上的榕果;夜行性的食果蝙蝠则牙齿锋利,鼻子灵敏,灰色调挂在树干上榕果。散布者选择差异驱动榕果挂果方式的进化,这基本上与平日里人们所能观察到的现象相似。 也有科学家不同意食果动物驱动榕果挂果方式进化的理论。取食榕果的动物,传播的是榕树的种子,给榕树带来的好处是,增进了榕树的数量,让榕树更加适合自然环境而已。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吃榕果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榕果的形态功能特征,也不会对榕树的挂果方式产生影响。对聚果榕对比研究也发现,即便是相同的榕树,在不同的地区种子散布者也不尽相同。研究者认为营养和生存环境对榕树挂果方式似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的革新总能给生命科学带来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版纳植物园一科学家通过对63种聚果榕亚属榕树的DNA分析,建立了彼此的亲缘关系,发现榕树与食果动物间协同进化的关系并不亲密,动物取食对榕树挂果方式的选择压力实则很小。之前所认同的协同进化关并不明显 ( Plosone 2012 )。 传统的经典理论和现代的分子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榕树挂果方式因科学的争论和理性的辩驳,日渐清晰起来。科学就是这样的,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一步步走向真理。这或许就是榕果上天入地的挂果方式的故事,所能告诉人们的道理吧。
11084 次阅读|15 个评论
《重逢》(和李叔同《送别》)
热度 1 lixia1962 2012-2-3 07:54
榕树下,池塘边,风筝线连天,玉柳拂面舞翩翩,夕阳落山间。 树已老,塘也枯,伊人半老躯,寒江映月路茫茫,今夜梦中还。 榕树下,池塘边,风筝线连天,若君又踏故乡路,劝君多留步。 树已老,塘也枯,伊人半老躯,春心已随秋鸿去,笑容惟依故。 黎夏 2012年2月2日作于广州黄花岗 《送别》 原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37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自然界(榕树)的狰狞与清凉
热度 1 toloding 2011-12-17 18:29
刘立师的一篇博文记述了南方的南方热带榕树,对其颇有感慨。我读后留言,未能发表成功。记在这里。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079do=blogid=518160 留言原文:“呵呵,我先问候再留言。这种树在南方热带很常见,一开始我非常震撼,何其雄壮的力量,何等顽强的意志,无与伦比的速度,但,这就是自然界的力量,它们本来就生活在这里,只是装点在道路两边略显狰狞罢了。但如果想起热带夏天的热辣阳光,或许它们的峥嵘就是大片大片的阴凉,就是热辣阳光下的清凉。” 榕树的照片可见本博相册。
个人分类: 社会大势|26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所见到的大树
热度 6 Majorite 2011-11-10 16:56
我所见到的大树
我所见到的大树 参天大树,非一日所长。 人才培养,岂能急功近利? 管子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独树成林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4127 次阅读|9 个评论
厦门印象——榕树(无用中的大用)
sheep021 2010-8-27 16:15
每次去南方,都会对榕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是一种羡慕和憧憬的感觉。 说起榕树,大家都知道其落地生根,独木成林的特点。其实他还有个特点就是不成材,没有粗大笔直的树干,而且 大而无用的植物,用它造船,船会沉;用它做棺材则容易腐朽;用它做门户,不仅出汁而且易被虫蛀;用它烧火煮饭又没火焰。 所以,很难有大用, 正因为无用,没人砍伐它,长成巨树时却能荫庇数亩土地,垂一方之美荫,来万里之清风,成了无用中的大用, 才可以从从容容,长命百岁、千岁、万岁。正如苏轼所言:人家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榕树是名副其实的从容之树。 榕树有很强的生命力,根可以在岩石缝里钻来钻去,用来固土应该很有效,有榕树在,就不会有泥石流了。泥石流频发地是否可以多种一些榕树? 这次舟曲泥石流发生后,我才知道舟曲以前也是个森林茂密之地,号称江南,当地财政的70%曾经来源于林业。现在林子都被砍光啦。可能是因为树木可以卖钱吧。吸取教训,种些无用的榕树如何? 榕树的胡须 榕树是雌雄同株的大家族。但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榕有雌雄之分。胡须飘逸、果实较少的白皮榕为雄树,那叶片大而薄、不长胡子多结果的是雌树。清代《闽产录异》书中亦有雄者须垂地复成树之说,可见关于榕树雌雄之传甚广。 另附佳作一篇: 一粒种籽、一段树枝、一截断根,只要是榕树的,在泥地里、在沙洲上、甚至在石崖的缝隙中,都有可能诞生新的榕树。亚热带的福州城、闽江口的冲积洲给了榕树以温床。既喜欢温暖潮润的沙质土,又能在缺水少土的贫瘠石隙里长大,这特性造成了满目葱绿的榕城。对于榕城人来讲,可以套用鼓浪屿女诗人咏三角梅的诗句: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   福州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榕有雌雄之分。胡须飘逸、果实较少的白皮榕为雄树,那叶片大而薄、不长胡子多结果的是雌树。有人问,福州森林公园那棵红树皮、不长须也结果的大榕树是雄还是雌?无以为答,只好戏说:花木兰。清代《闽产录异》书中亦有雄者须垂地复成树之说,可见关于榕树雌雄之传甚广。其实,榕树是雌雄同株的大家族,全球 1000 种,中国 120 多种,而福建有 20 余个品种。常见的无花果、菩提树、橡皮树(印度胶榕)以及爬藤的薜荔都是榕族成员。   在纪念福州建城 2200 年的时候,曾拍摄过一部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其开篇第一集便名《榕之寿》,里边写道:榕树将气根伸进大地的怀抱,它问地球:世上还有哪座城市,能拥有 16 万株活脱脱的榕树?地球用苍老而浑厚的声音回答:惟有福州! 榕与神   当我们的中原先民迈着疲惫的步伐,万里迁徙来到这里,开始择地而居的时候,首先得到的是古巨榕的庇荫。衣冠南渡的先民没有家,榕树下可挡风避雨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用血肉之躯拥抱过这片榕荫的土地,再用红丝线将闽越国的女子牵进榕树下的家时,他们一定对榕树充满了感激、崇敬。接下来,榕树渐渐被尊为神了,许多神化了的树被人为地保护起来了。福州城至今将神与大树联系在一起,较著名的就有省府路的裴仙君、茶亭的照天君、土山的郭天尊等十余处。所供奉的大多是本地的历史人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生前为当地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而得到人们的崇敬信赖,他们就像榕树一样荫庇着世人,他们的故事传说几乎都含有神话色彩。   比如,南门外茶亭街供奉的照天君,相传是五代闽国人,名叫照天柱。王审知去世后,其后裔争权夺利战事不断,战争给百姓带来了苦难。在一次两军对垒争夺南门的战斗前夕,云游在外的照天柱赶回故里,在南门外、茶亭街一带的榕树上点燃红灯笼,并通知百姓逃离战区。而攻城的军队远远地见到榕树上串串灯笼,疑有伏兵不敢贸然进军,这样就免去了一场战争灾难。而照天柱菑 v 却打坐在大榕树下羽化而去。百姓在树下建祠纪念,榕树也因此被尊为神,同受人间香火,榕树成了照天柱的活庙宇、有生命的纪念碑。这种树庙合一的连缀崇拜现象是福州民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榕与城   不知何时开始,榕树成了官府衙门的保安门卫。原先自由地生长在沙洲的榕树,被种植到衙门口,以体现官方的威仪。那伟岸的身躯与青石狮子站在一起,似乎成了权势的象征物,而且蔚然成风。几乎所有的旧衙门口都有古榕,渐渐地扩展到寺庙、大宅和公共建筑都有了榕树那绿色旌旗般的身影。   中国自古以来文人当太守总要办出一些非常有文化味、有情调的事情来。宋代福州知府张伯玉为抗洪涝灾害而病倒,其后受一老人植榕保水土的启迪,倡导百姓广植榕树。这故事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传说。据说是编户植榕后福州才有了榕城的别称,但现在有人考证出榕城一词最早出现在《全唐诗》中。王审知一生受到过两朝天子的两次册封,第一次是唐末天硝元年,唐昭宗册封他为琅琊王,第二次是五代后梁开平年间,梁太祖册封他为闽王。而两次从京都来闽的册封使都是由福清人翁承赞担任。第一次册封之后,王审知在南台山下新丰市堤为翁承赞饯行,翁承赞因此写下了题为《甲子岁衔命到家至榕城册封次闽王降旌旗于新丰市堤饯别》一诗。只要这标题不是后人加上或改写的,那就说明榕城的别称在唐末已经使用。城里城外,遍地是榕,榕树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占了一定的地位。当然,宋代张伯玉在衙门口亲手植榕,倡导福州百姓在不到 5 平方公里的城内外新植万株榕树,确实为福州历史的榕树文化景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榕树文化史上的一出高潮戏。 榕与文   南宋时,出将入相的一代人杰李纲,曾为榕木赋文评说。榕树是一种大而无用的植物,用它造船,船会沉;用它做棺材则容易腐朽;用它做门户,不仅出汁而且易被虫蛀;用它烧火煮饭又没火焰。所以没人砍伐它,长成巨树时却能荫庇数亩土地,垂一方之美荫,来万里之清风,成了无用中的大用。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福州郡守李拔在今天省府路工交大院的衙门内建榕荫堂并作跋文,继承并发展了李纲的榕树无用有用论,作出了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的评价,他以树自勉,以造福百姓为己任,发扬了中国文人太守的良心和美德。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因榕树而诞生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编入课本,陶冶了几代人。那就是巴金老人的《鸟的天堂》。由于无数的气根扎入土地长成气根柱,而且连成一个独木成林的奇景,纵横 16 亩土地的大树冠便成了千万只小鸟的天堂,大自然中榕树与鸟的亲和感动了作者,他写出来,让天南海北的小读者都感受到榕树的风采。翻开福建省作家的散文集,哪一个有艺术敏感、有眼力的散文作家没有写过榕树?福建省作协曾出版过《榕树丛书》,福州市文联的文学刊物曾取名《榕树》,福州日报的文艺副刊就叫榕树下,今年出版的《福州散文选》( 1978 1998 年)一书,便有与榕树有关的篇什。 奇观奇闻    80 年前,村边桥头的一棵榕树下的两股气根被人顺着旧桥牵到了河的对岸,并在对岸桥头堡的石缝中长成两根直径为 50 厘米 的粗大气根,旧木桥的梁腐烂了,人们将石板铺在气根上便成了树桥,如果再牵两根气根过对岸,便会有两根护栏。在全国各地,这种关于榕树的奇观不断地丰富着榕树的生活和艺术内涵。在福州,有跨河生长的人字榕,最知名的有两棵,一株在西门高峰桥,一株在三保同德路。有榕根成墙的,数不清有多少,最壮观的在马尾罗星塔公园的石砌驳岸上。还有以网状的榕树根编织成雕塑一般的编网榕,最具艺术色彩的在福州四中,它原来抱石抱土生长在越王庙的土墙上,拆除清理土石后便成了一座榕的塑像。普通的抱石榕成百上千,惟有于山上的榕寿岩,因巨岩上刻有大寿字而成了吉祥树。   福州人素来爱榕,植榕,也传播榕。人们还将榕树制作成盆景当作礼品送往四面八方。在台湾,在冲绳,不少二三百年的古榕被当地人称为福州榕。冲绳岛的松山公园内有福州园,高龄榕树尤为繁多,那是明代洪武年间福州人移民琉球后的遗物。清代康熙年间,一艘从福州开往台湾的商船在澎湖列岛的白沙岛海域因风遇难,前来救难的乡人在飘浮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个装有榕树苗的木盒子,经乡绅林瑶建议,种在白沙岛的保安宫前,与福州的庙旁古榕一样, 300 多年来它与庙宇共享了两岸人民的香火。在知青上山下乡的年代,曾有福州知青怀抱故乡的榕树前往南平地区插队。由于闽北山区海拔偏高冬季多霜,历来存活的榕树不多,所以他们栽下的这批榕树尤为珍贵。知青们没留在山里扎根,让榕树在山里扎根,感谢那段岁月乡亲们对知青的关爱和培育。榕树,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了榕籍人的绿色的精神家园。   新的世纪即将来临,我们的城市在新一轮的植榕热潮中,有必要盘点一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老榕的种类、数量、地点、特色,尤其是健康状况。调查树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保护千百年来一代代人培育造就的榕树文化遗产。在面对五虎山的古螺洲码头上,老榕树沉重的树干上的气根被人用装土的盆、装泥沙的竹节引向大地,生长出支撑老树的气根柱;鼓山镇的永德信山庄,在死亡的树主干横截面上凿了两个洞,填土并栽上两棵小榕树,让老地方育出新树苗,几十年后又是一棵好汉树。在我们的城市里,楼因树挪位,路因树让道,成了习以为常的风景线。街边的绿化带上,将老榕树圈进景区,再在它的身旁种上一排排小榕树,就像一位长须老翁领着一群稚童沐浴在阳光下,而这些榕树小朋友不少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良品种。这是我们这一代植树者的纪念碑,历史会记住,下一代人会记住。 见: 榕树,我们的绿色家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64 次阅读|1 个评论
又见独树成林
IrisXTBG1 2010-1-11 11:02
图一,从最左边到最右边都是这棵榕树榕树,中间是主体枝干,两边是粗壮的支柱根 图二,其中一个侧面看,上图没有显示的部分是此图的最左边支柱根,此图没显示到的部分是上图最右边的支柱根,三大支柱根部分大概成150度扇形 图三,左边的支柱根就是图二为显示的部分 图四,主体树干 图五,其中一个较大的支柱根,即图一左侧支柱根背面,图二右侧支柱根特写,如果不是顶部相连的部分你很难相信这么高大的树干居然只是其中的支柱根。 这棵独树成林位于西双版纳一保护区内,隐藏在森林中,几乎没有游客去过这里。我们到这里的时候一片唏嘘,谁都忍不住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这也是我在版纳看到的第二棵独树成林,比起用来旅游开发的打咯独树成林,这两棵隐藏在森林里的独树成林更有一种壮观。
个人分类: 出门看看|4124 次阅读|3 个评论
霞客行·黔之旅@005--初识天星景区
kingstar 2009-8-30 09:01
黄果树下游6公里的天星桥,是一个新开发的景点,开发前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一旦现身,人们无不为之倾倒。它有相连接的三个片区,即天星盆景点、天星洞景点、水上石林景点。这里石笋密集,植被茂盛,水到景成。有诗赞曰:有水皆成瀑,是石总盘根。 天然盆景区;也就是天星景区较大的一片天生桥上石林。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水盆和漫水坝以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天然的山石、水石盆景。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中,透迄于盆景边石之上。沿小道游览,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前后左右处处皆成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宫。 数生步:一共365块,铜牌铭刻生日,比如4月22日,列宁,还有我。 水上石林: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又长树 远处就是那块天外来石。 溶沟 溶蚀 美女榕,游客必到之处。此乃一棵榕树的分枝缠绕而成,乍一看,就象一个倒立着的裸女刚刚出浴,为了躲避游人的目光,害羞地用手遮住脸,不让别人看到她的真面目。 天星湖 这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藤条奇观、三树一身、群榕聚会。
个人分类: 国家地理|4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树成林
IrisXTBG1 2009-7-15 21:51
这棵榕树位于勐仑镇,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东大门后往勐腊方向不到一公里处,除主干外,还从枝干上生出许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变成了另一棵树,形成了树生树,根连根的壮观景象。一直听说独木成林,但直到前两天在从勐醒回来的路上朋友带我们看了这棵树,我才真正见到了独木成林。一阵惊叹 在西双版纳热带地区独木成林还并不止这一棵,最有名的是打洛镇边境贸易区内的曼掌寨子旁那棵。 拍摄于2009年1月4日下午,西双版纳勐仑镇,Sony 100
个人分类: 花花世界|332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1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