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硕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名XX学生逆袭的故事
热度 2 zywsict 2019-9-25 09:43
一直以来,语文功底就不好,但是也从没觉得过痛。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又不靠它吃饭,况且,自己一个理科生,文笔不好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抱着这种心态每次要交作业总是通过复制、粘贴来完成,反正能够交差就行。 久而久之对写作越来越反感,文字表达能力越来越差。 直到有一天,我拿着转博申请书找导师签字,导师看后。我被导师批得一无是处,他说我写的东西,逻辑不清、语句不通顺、甚至连词语的搭配都有问题,连小学生都不如。 那个时候,心里那个叫委屈啊,但更多的还是不满。不管怎么样,自己再怎么不堪,毕竟也是通过寒窗苦读考上研究生。他居然说我连小学生都不如,就这样,我的伤疤被赤裸裸的揭起,并被撒上了盐,那种痛是刻骨铭心的痛,是钻心的痛。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觉得连呼吸都是痛的。 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对老师的话从来不当作耳边风,会认真反思并加以取舍。虽然我从不要求自己有多优秀,但我也绝不甘于落后。 想想老师说的也有道理,再看看其他同学,要么就挥墨如土,一气呵成,要么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而自己每次写点东西都只能靠复制与粘贴,没有网络甚至连自己的想法都说不明白。想想自己,再看看别人,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而此时此刻,我的那股斗志再次被激起,于是,我痛下决心,立志要改变这种状况。 刚开始时,我计划每周写一篇随笔来练练手。逼着自己做不喜欢,甚至反感的事情,我深切体会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尽管非常的痛苦,我还是坚持下来。 每到周末,我都不得不坐到电脑跟前,就犹如难产的孕妇似的,任我怎么努力地憋,也还是不能顺产。我在键盘上寻寻觅觅,可是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始终冷冷清清,最终只能以凄凄惨惨戚戚收尾。有的时候好不容易憋出几句话,要么牛头不对马嘴,要么就全篇像是记流水帐。人家写散文,那是形散而神不散。而我写得是形散神更散,就像一地鸡毛,无厘头,混迹不堪。 随后,我又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模仿的征程。可是,美文看了不少,但一到自己写的时候,又难以下笔了。后来我实在没办法,就干脆背上一段话,等到自己写的时候,就十分潇洒地飞舞着键盘,一股脑地敲上去。那种感觉啊,可真是酣畅淋漓啊。可是那毕竟只是借鉴别人的。 此后,我又开始看书、摘抄、做读书笔记。紧接着,开始背美文美句,背古诗词。我的记忆力算是挺不错的,每天积累下来,渐渐地可以说出那么几句优美的语句。 但是,要写好一篇文章,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背是背了不少,但一到自己写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压根就用不上。 纯粹的背诵,并没有真正体会和领悟那种意境,当然会用不上。于是,我又找了好些经典美文,认真研读。学习他们怎么谋篇布局,怎么组织语句,上下文怎么过度与衔接。写文章之于我,真的有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 慢慢地,随着我的不断深入练习,我逐渐地开始上手了。为了与博友交流与互动,我陆续的发表了一些博文。也许是我如水般的坚忍与执着,让上帝动容了 。于是,很幸运地,我的两篇文章被中国科学报博客版发表。 在收到中国科学报的稿费时,觉得过去所有的付出都值了。虽然稿费只有区区100元,但那每一分钱都是我用汗水浇灌的。 那种感觉暖暖的,带着一丝丝甜意,缠绕在我的身上,牵绊在我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所以很多事情不要说你没天赋,很多时候,只是你的努力没有达到拼天赋的程度。不是看到希望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这就是我,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心动魄,但却坚毅如水,它不试图改变任何东西,但在如终如一的坚持中,一切都改变了。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或搜索ZYWHQU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00 次阅读|5 个评论
硕博之选
freton 2010-3-24 16:43
选择了就无所畏惧,无所后悔。 此条路上总会有坎坷波折,不顺不快,但相信自己能跨越这座让自己成长的大山。 现在不一定有特别好的研究点子和思想,但这一切是在不断磨练、不断积累中获得的。 需要勤奋,需要静心,需要执行,需要灵感。 高考,1977。 大学,2004。 毕业,2008。 硕博,2010。 硕博,2010-03-26,我笑而相对。 方运潭 记于2010-03-24
个人分类: 个人心语|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硕博连读几年的心得体会-做实验写论文篇
热度 1 cutefay 2009-7-17 11:45
我们课题组有个现象:硕士毕业考过来的博士生中有些人能够按期毕业,而硕博连读的学生则很少有按期毕业的。按理说,硕博连读的学生从入学第二年就开始做课题,按照正常毕业状态,还比博士生多一年的做课题的时间,为什么还比博士生难以正常毕业呢?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博士生比起硕博连读生更具备科研的基本功。因为博士生经过硕士阶段的科研生活,知道该怎么样查文献、做实验、写论文,已经有一定的经验,而硕博连读生刚进实验室的状态就跟普通的硕士生一样,要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摸索科研的门道。 另一方面,硕博连读生往往会觉得自己要在课题组混的时间长着呢,不像博士生那样更抓紧时间。这种状态下,往往一晃,一年就过去,再一晃,已经过去两年了,两年过去了可能才知道该抓紧时间了。 我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迟迟没有做实验,原因是总觉得自己看得文献和资料不足,不知道该怎么做,怕自己做不好以至于做了也是白做。结果看了将近半年的文献。查了半年的文献感觉自己还是心里没底,就开始尝试做实验了。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实验候才发现,仅仅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很多自己看了半天文献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东西,稍微尝试一下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而有些觉得文献上报道的很简单的东西,做起实验来才发现原来细节里很有学问。并且,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发现一些文献上没有报道过自己也没有料想到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遇到这样的现象,就可能要修正原来的研究方案,来着重深入研究这个现象的机理。所以,科学的实验本身是一种探索,是永远也不可能规划好的。 通过这样的一些实验经历,我总结到的做实验的经验是:不一定要等到实验方案每一个步骤的设计都很完美的时候再做实验,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当自己对这个实验有了大体的规划以及知道基本的实验操作之后,就可以先尝试着做一些实验,从尝试中可以慢慢地完善具体的实验方案。然后随着自己实验的进行,根据实验结果随时调整自己的实验思路与方案。 做实验之前最好是设计比较系统的实验方案,例如所测的数据最好是不同梯度条件的一系列的数据。数据具有比较性才更有科学意义。我以前做过的很多实验数据都不能用在论文里,原因是数据不系统,经常这系列的数据中还差几个数据,有的时候,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即使就差一个数据,也要把这一系列的数据从头到尾重做一遍。这就是所谓的冤枉路,所以,在实验设计的时候如果能够设计得系统一些,就会事半功倍了。我做第二个课题做得很顺利也是因为我从第一个课题中总结出这样的一些经验,让我第二个课题少走了很多冤枉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一个课题也不是无用功的。 做完实验之后,实验数据应该及时总结分析,随时发现问题和新的现象,有利于下一步工作。我是个懒人,经常做了一两个月的实验数据才集中整理一次,这样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后果:整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某个实验不完善或者实验结果有争议,结果导致自己又要多做不少工作 关于发论文,坦白地讲,这方面我的经验还真是不怎么足。在这里把自己微薄的经验写出来有些贻笑大方了。我的第一篇SCI论文是我们所一位院士帮我修改的,从语言到内容方面,那位院士给我了非常详细的指导,这让我的第一篇论文很顺利地就发表了。我非常感谢他,他对我的指导意义不仅是帮我修改了一篇文章,还教会了我如何写论文,更重要的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他的那种严谨治学、艰苦朴素以及关心青年一代成长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去学习的。 关于撰写论文,我的经验是:一定要专门找出某段时间,静下心来写,集中精力完成。如果是每天写一点,并且写的时候还经常有一些杂事干扰,不能抽出大段时间写的话,会严重降低效率。这点我深有体会。我一个月之前开始写一篇英文论文,是先写成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在word里共十六七页。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前三个周的时间因为我每天都要排练节目,并且还有一些杂事,所以三个多周的时间才翻译完了一半,后来忙完了演出,我集中精力开始写,两天时间就把剩下的一半翻译完了并且还把整篇论文修改了一遍。这就是效率的差距啊!其实我觉得做实验也是一样的,最好能够专门有段时间集中精力来做,效率才更高。 总之,我觉得做科研要做好,一是要多思考,二是要静得下心。无奈我两个都做不好,所以我科研也就搞得很平庸了。 友情链接:我硕博连读几年的心得体会课题选择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742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19828 次阅读|25 个评论
硕博连读几年的心得体会-课题选择篇
热度 1 cutefay 2009-7-16 00:17
在所里硕博连读有好几年的时光,已经慢慢接近尾声。坦白地讲,我是一个对科研挺没兴趣的人,在科研的殿堂里混了几年,不思进取,在科研上没啥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情。在科研的道理上有不少酸甜苦辣的事情,也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没有走那些弯路的话,那么我三年半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硕博连读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这么长时间。我以前从未对自己科研的经历认认真真地总结过。然而最近这段时间,突然又觉得其实做科研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枯燥无聊,科研会让自己产生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也有会让自己有兴趣的一面,也有能够让自己产生自豪感的一面,当然,科研也充满了荆棘坎坷。 因为我大学学习成绩还可以,所以保送到现在的研究所读研。当时对科研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觉得既然能够读研那就读吧;并且学生物的本科出路也不怎么好,从一上大学开始老师们就鼓励大家考研,我们学院每年的保研和考研率是全校最高的。我估计很多人在读研的时候也和我一样对科研没什么太多的想法。读研的时候想都没想就选择了硕博连读,因为我当时觉得既然能够一口气读到最高学历那就读吧,并且家里人也很希望我能够读博士。 我觉得硕博连读这几年的时光里,大部分的时光都在做无用功。我有时候想,如果当初我知道该怎么做比较好,而不做这些无用功的话那就好了。然而做科研的很多门道往往是当自己做了很多无用功之后才摸索出来经验的,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说的话,那么无用功也不是无用功了,是一种实践和体验,虽然它的直接功效是零,但是它却能够给以后的道理提供指导,也算是有点功劳吧。不过,无用功还是应该尽量不做或者少做才好。要少做无用功的话,那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别人的科研经验以及经常自我总结经验。如果我当初也像现在这样爱总结经验的话,那么那些无用功会少做很多。 刚开始的时候导师给我布置一个课题,这个课题跟我大学做的毕业论文的课题的研究方法等比较相似,比起我大学的课题要更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但是这个课题在我们实验室几乎没有任何基础和平台。我想了想,觉得这个课题挺好的,有了大学的基础,做起来应该比较容易。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想法挺天真的。实际做起来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实验室在这个课题方面无论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的基础都没有,从购买实验仪器到摸索经验,都需要我去做,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这个课题最后我还是没有做好。并且,即使硬件的条件能够很快达到跟在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好的课题组差不多,然而软件方面的东西,例如经验、课题思路,是没办法一下子达到的。也就是我做这个课题做得再用心,也往往还是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做得东西创新性不如别人,很难超越在这个领域做得好的课题组。 我们课题组也有自己的优势领域,这个优势领域是我们实验室几代人在这个领域内摸爬滚打很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基础,近年来因为我们这个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课题组也开始做我们这个领域的研究,然而,由于基础不同的原因,他们的研究很难超越我们的。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课题做起来更容易一些,还是选择一个跟自己课题组优势领域相关的课题比较好,研究起来走的弯路会少一些。这是我摸索出来的经验,我觉得这经验对于想轻松一些完成学业的人有效,而对于那些对科研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抱负的人来说,未必是好的选择,尤其是当自己课题组的优势领域处于夕阳领域的时候。 这个课题我做了三年都没什么像样的可以发SCI的成果出来,后来导师急了,我也急了,导师给我换了个课题。这个新的课题是和我们课题组的优势平台相关的,无论是硬件基础还是软件基础都很好,创新性也很好。做这个新课题两年的时间,就有很多可以发SCI论文的数据了,并且工作量也达到一篇博士论文的要求了。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也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个课题,很多时间也都是花在干其他业余的事情上了。 所以,课题选择的重要性我算是深刻体会到了。坦白地讲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样的课题算是好课题,但是我知道课题是有容易做和不容易做之分的。同样一个课题,对于某个课题组来说很容易做,但是对于另外的一个课题组可能却很难。此外,同样一个课题,对于某个人来说可能很容易,而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则比较难。我做第一个课题不顺,做第二个课题顺利的原因,我想除了跟课题组的基础有关之外,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这个人不太适合做太精细的活儿(例如做分子生物学之类的跟很小的东西打交道的活儿),还是适合干一些粗活儿(例如工程性的跟大件东西打交道的课题)。 友情链接:我硕博连读几年的心得体会做实验写论文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993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18723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