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云计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华中农业大学应该抓住机遇大量发展生物信息学中的计算机技术这一学科,以带动学校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发展
lry198010 2009-10-5 23:55
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目前是一个值得万象更新的时代。以下一代测序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测序能力的提升,给了生物学家们无限的遐想。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个体或育种材料的基因组序列的测序将成为医生和育种家的常规分析策略。海量数据的获取,对数据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这种挑战一种机遇。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遇,以生物数据分析为对象,发展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技术的学科,将是极大的优势。我觉得计算机技术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1)新一代测序技术下的数据分析软件的集合 (2)开发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分析软件,这种软件可以是独立开发的,也可以是修改已有的软件 (3)研究高性能计算集群和并行软件的开发技术 在提供支持资金的同时,需要: (1)这个基金一定要给一部分经费用于共同研究生的培养,也就是说联合研究生的培养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领域大事记(2001-2009)
libing 2009-9-20 22:03
2001年到现在, 云计算 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重要的事件、产品对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从而展望未来。 2006年,Sun公司推出基于云计算理论的黑盒子计划; 2006年3月,亚马逊开始向中小企业出租其冗余的空间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后来逐渐扩展至计算、数据库等一系列服务。 2007年,Sun Blackbox在云计算中发挥重大作用; 2007年7月,亚马逊公司推出了简单队列服务(Simple Queue Service,SQS),这项服务使托管主机可以存储计算机之间发送的消息。 2007年10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内基美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史丹佛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这项计划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援(包括数百台个人计算机及BladeCenter与System x服务器,这些计算平台将提供1600个处理器,支援包括Linux、Xen、Hadoop等开放源代码平台)。而学生则可以透过网络开发各项以大规模计算为基础的研究计划。 2007年11月:IBM推出蓝云(Blue Cloud)计划,为客户带来即可使用的云计算。它包括一系列的云计算产品,使计算不仅仅局限在本地机器或远程Server Farms,通过架构一个分布的、可全球访问的资源结构,使数据中心在类似互联网的环境下运行计算。 2008年1月,Salesforce.com推出了随需应变平台DevForce,Force.com平台是世界上第一个平台即服务的应用,Salesforce抛开了让客户觉得太过科学性描述的云计算,而推出了商业云(Business Cloud)的概念。 2008年2月:IBM宣布将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为中国的软件公司建立第一个云计算中心。 2008年4月,Google推出了它的Google App Engine,它允许开发人员编写Python应用程序,然后把应用构建在Google的基础架构上,Google会提供多达500MB的免费存储空间。不过,Google会按每CPU内核使用1小时收费10-12美分,每1GB存储收费15-18美分。这个月,Google又宣布计划提供托管型企业搜索(hosted enterprise search),并且可以为企业用户进行定制。 2008年6月:IBM宣布成立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该中心将帮助大中华地区的客户设计和部署自己的云计算设施和程序。 20087月30日,惠普、英特尔和雅虎在周二共同宣布,三家公司将共同创立一系列新的数据中心惠普/英特尔/雅虎云计算试验台以推广云计算技术。 2008年8月3日,美国专利商标局(以下简称SPTO)网站信息显示,戴尔正在申请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商标,此举旨在加强对这一未来可能重塑技术架构的术语的控制权。戴尔在申请文件中称,云计算是在数据中心和巨型规模的计算环境中,为他人提供计算机硬件定制制造。 2008年10月,Google App Engine就宕掉了几个小时,引发业界对云计算安全的讨论。 2008年10月27日,在洛杉矶举行的专业开发者大会PDC2008上,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Ray Ozzie宣布了微软的云计算战略以及云计算平台Windows Azure。The Azure? Services Platform (Azure)是一个互联网级的运行与微软数据中心系统上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它提供操作系统和可以单独或者一起使用的开发者服务。 2008.12,Gartner披露十大数据中心突破性技术,虚拟化和云计算上榜。
个人分类: 云与服务|5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德毅:超出图灵机的云计算
libing 2009-9-20 11:24
2009年7月19日,第七届北大CIO班结业典礼暨云计算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坛隆重举行。 19日上午,北京大学CIO班教务办公室主任姚乐主持结业典礼。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子舟教授致辞。山东东阿阿胶信息总监沈渴望、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甲佳、湖南亚华乳业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长杨晓云、艾欧史密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IT总监陈红先后代表学员发言。 19日下午,部分北大CIO同学会成员、部分特邀CIO、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用友公司应用集成事业部总经理张帆、EMC公司全球副总裁范承工、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姚宏宇等围绕云计算时代的IT应用展开对话,深入探讨云计算这一热门话题,就云计算的演化路径、实施策略等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先生应邀发表了题为《超出图灵机的云计算》的演讲,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而成。   很高兴今天有这么一个座谈的机会,而且在北大百年讲堂里面,可以把一些问题稍微讲的松一点。我是在部队工作的,我们部队里面CIO叫做首席信息官。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CIO,正在往这方面的努力。这个实际上是美国国防部首先做起来的,CIO到底有什么职责和职能,我想大家都明白。姚老师说咱们的北大CIO班已经办了第七期了,这个大家在课上肯定已经讲过。   现在问题是CIO难当在哪里呢?因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太快。所以,你得跟得上技术和产业。我们讲全球的信息化,或者我们国家的信息化,应该讲两句话,一个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这个大家都理解。第二句话是对全社会各行各业全方位的渗透。所以,这一句话把我们信息官搞的很辛苦。   我今天讲一讲云计算,希望大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再往前走一步。图灵机大家都知道,是我们计算机的一个理论模型。1936年产生的,是一个天才的数学家图灵,他说数学问题可以用一种模型来表述它,也可以做一些解。后来冯若伊曼就把计算机按照图灵的模型做出来了,之后1944年和1945年的时候,全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出来了。所以不管在哪一个机群或者是网络,还是网格还是并行和分布的,基本上都是在图灵机上干活,所以我们都把它叫做面向图灵的技术。现在我说beyond就是说它被超出了。有的同志看到我的题目爱把它写成超越了,我比较计较,超越就叫做跨过去了,超出了,因为云计算里面仍然有相当分量的图灵计算。但是它比图灵技术更广泛。所以我今天想讲一讲它超出了哪些地方。下面我讲五个问题:互联网改变了计算机和软件的工作模式;网络科学十年形成了对互联网的新认识;超出图灵机的云计算;云计算的基本任务;云计算对信息产业的影响   第一,互联网改变了计算机和软件的工作模式   年轻人爱看未来,我们老头子就爱看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历史照亮了未来发展的道路。我们想一想从图灵机1936年24岁的天才数学家图灵写了这篇论文之后,我们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冯若伊曼先生他要求图灵一起来做冯若伊曼的计算机,把它物化了,说你这个模型是理论的,能否把它物化成一个物理的东西。后来到1968年就开始有软件工程的思想。大家想软件就像一个产业了,但是事情没有按照原先的三个大事件的轨迹往前走。到1969年美国国防部率先组建了一个网,叫做ARPANET,ARPANET不久被作为原形变成了Internet,84年到现在25年。所以现在是互联网的天下。后来又过了五年,我们大家对互联网不满足了,觉得互联网对我们老百姓离得太远,又有人发明了一个万维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搞了一个超文本。所以,现在大家都在万维网上工作,特别不是搞IT行业的,因为信息是互联网的载体。所以基本上是在万维网上工作。   1998年有两位全球著名的科学家发现网络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研究,我这里打了七个点,这七个点就是图灵机到现在,有几个重大的事件,甚至七个点对应了七个人,因为他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实际上不止这七个点。大家看到后面有一大堆的里程碑,一个一个台阶往前走,所以要把这七个里程碑再细分,就有20几个里程碑。时间比较紧,我就说三个里程碑.我们耳熟能详的,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都经历了的。所以你要把七个里程碑再往宏观来讲的话,就是三个里程碑。   我们看看历史照亮未来发展的道路。这三个里程碑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回顾历史,我们当年有三个速度大家应该记住,一个是通讯发展的速度,一个是存储器发展的速度,一个是微电子或者是集成电路发展的速度。通讯发展的速度我们把它叫做吉尔德速度。吉尔德先生说互联网的带宽每六个月翻一番,存储器的容量或者是存储器的性能价格比每九个月翻一番。微电子、集成电路或者CPU的性能价格比大概上是十八个月翻一番。我们知道这个社会应该是和谐发展的,通讯发展的非常快,六个月翻一番,集成电路是十八个月翻一番,存储器是十二个月翻一番,这个社会就要打破平衡了。我们国内很少有人说这个事情。正因为如此这三个翻一番,所以,我们这个社会就进入了网络时代或者是信息时代。但是通信比存储发展的快,存储比集成电路发展的还快,大家知道吗?   我想讲一个例子大家听一听,2000年的时候,我们计算机进入了各家各户,我们的端口速度是100MBPS。我是搞通讯出生的,我们当时搞程控交换机在一个城市里面,每一个端局的端口速度就是100MBPS。100M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1500个化路端局,现在变成一家用了。所以,我们人类在享用通讯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像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们以前部队离休干部都是小号,现在已经没有小号了,已经都是大号了。大号才一个化路,我们以前没有办法的时候,用一个东西并级,那就是说通讯的带宽不够,现在给一家1500个化路,这不是很奢侈吗?所以我们发财了,我们通讯是发财了,大家都没有想过这件事情。   再看看无线进入3G时代,2MBPS走在路上,我们一边走路一边看图片,一边走路一边发邮件,一边走路一边听MP3。MP3里面的东西在哪里弄来的?在网上,因为通讯传输速度快,所以我们在享受着通讯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在这样情况之下,计算机发展也是很快的,所以IT公司就在想,怎么办,我们把通讯给用足了。我想举一个例子,我们一个人,因为工伤事故两个手断了,这就麻烦了,结果他就非常的刻苦他就拿两个脚来写字,这就叫做平衡性的发展。结果字写的很漂亮,人们发现他的脚潜力很大,现在我们通信、存储、计算机当然都是应用了,刚才我说了十八个月翻一番也很厉害。但是通讯发展更快,所以,网络就出现了。这不是很简单吗?网络出现了,我们就可以把很多事情拿在网上来做,而不一定在你自己家里做。   这时候我们在家里做事情有什么问题,我们来看看图灵技术有什么问题。小伙子图灵他24岁写了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做《论可计算机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中间有个词不太好念,什么原因呢?图灵发表这篇论文的时候,他用的是德语单词,所以我们现在好多做研究的他不看经典论文,他不一定对论文产生的背景了解。他为什么用德国单词呢?他这篇论文是回答德国大学家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著名的23个数字难题之中的第10个问题,问题涉及逻辑的完备性,即是不是所有数学问题在逻辑上都可以解的。这篇论文说: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问题在逻辑上都是可解的,有一些数据问题是不可解的。哪些问题是可解的呢?他给了一个例子,也就是我们说的图灵机模型。他说一个自动计算机的理论模型,这样的论题可以做一些事情。可以把推理作为一系列简单的机械动作,被称作为图灵机的模型,有许多等价描述。歪打正着,图灵机模型到上世纪60年代却转变成用来说明可计算能力的模型。   因为他的贡献之大,过了30年之后,人们决定设立图灵奖,用图灵的名字来说明计算机里的重大问题。所以从1966年开始就有图灵奖。到现在为止有几十位图灵奖获得者。几年之后冯若伊曼要求图灵说我们把它物化一下,我们来做一个模型,做一个物理的计算机来实现你的模型。果然实现了,所以我们把计算机的诞生认为是冯若伊曼先生的结果。冯若伊曼说计算机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但是冯若伊曼比图灵又近了一步,他认为程序可以存储起来,存储的程序和一个数据没有差别,我们把存储的程序按照地址顺序进行操做,这就是机器指令。所以他的进步也很大,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慢慢的计算机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在每一个层次上都能够进行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过程是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选择数据结构、设计算法、编程等等。这些问题我想大家都清楚。   Robert EKahn和Vinton GCerf他们两位因为在TCP/IP协议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他们在2004年荣膺图灵奖,2005年获得美国总统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又过了五年,伯纳斯李将超文本引入互联网,创建万维网。他发明了两个东西:传输协议和超文本协议,有了这两个个东西以后,我们发现英特网上面有万维网,于是所有的东西都连在了一起。上面一直到GPS,下面到手机。在这个过程当中,工程师为了画图方便,就把网络用手隔一下,像云一样,用云作为LOGO表示网络资源,这个早就有了,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现在我们到了一个无处不网、无时不网,人人上网、时时在线的时代。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电的地方就有互联网,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云计算。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所以我们是否还在一台电脑上做事情?就好像爱迪生发生电的时候,每个人自己搞一个发电厂,在发电厂自己发电自己用。有人建议发电厂为什么不搞大一点?那就是上网了,所以说云计算并不新奇。   我刚才讲了,通讯的发展速度、存储器的发展速度和计算机的复杂速度,我们大家都很享受这个发展速度。但是有一个问题更严重,信息的复制量开始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每18个月产生的数据量等于过去几千年的数据量之和。这一句话在当时还不敢讲,信息的速度比通讯的增长速度还快。联合国科教委组织说三个月翻一番,如果三个月翻一番和六个月翻一番这样信息发展太快了。所以人们一开始迷茫了,我们掉到了信息的汪洋大海里头了,因为那个是六个月翻一番,这个三个月翻一番,这怎么得了?这就是人们的一个诅咒信息的东西,这个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东西垃圾太多了,大家都在抱怨。像我们部队的指挥所里面我们不需要这么多,你阻碍了我的决策。所以现在有一个词叫做数据挖掘或者信息挖掘,网络化数据挖掘。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信息,人们需要最感兴趣的最需要的信息。   所以,这样一来的话,电脑已经不稀奇了。所以这个历史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所以现在出来了这样一个很时髦的话语,30年前电脑被送进千家万户;20年前,网络被送进千家万户;现在服务被送进千家万户。   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北京大学要搞绿化,那我们北京大学的校长说要成立一个绿化队,雇30个人,给学校所有的树、花浇水、灌溉、除草。绿化队的队长说:不行,30个人不够,学校这么大,要雇100个人。后来慢慢发现绿化可以社会化,我们可以在北京找一个园林公关公司给他签一个合同,给他提一个要求,开会的时候你必须给我摆花。所以园林公司就全给所有大学服务了,这个大学校长很高兴,以后就可以把员工省了。这叫做园林社会,为什么要搞园林队呢?如果每家都搞一个员工队的话,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力资源。但是有了园林公司的话,我们就可以省很多事。所以云计算一点都不复杂,我们安安心心做我们的事业,做我们公司的主渠道的工作,所以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有可能了。   我简单讲三个例子在我们计算机领域里,电子邮箱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家很时髦,每个人的名片上都有邮件地址。邮箱大家正常的想法是挂在自己家门口,后来慢慢人们发现电子邮箱不能挂在家门口,要是挂在家门口的话,要出差到外面邮件就看不到了。所以慢慢就把邮箱放到网络上了。gmail现在是免费邮箱,千千万万的人都用免费邮箱,但是邮箱的空间无限大,这样一来电子邮箱好像是一个免费的货物,但是他在做其他的生意把大家都吸引过来了。所以电子邮箱放在家门口就好像是绿化的需求,不一定要有自己的速度,也就是来回传递,到我这来要有最好的状态。   第二个例子就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我们看到Windows发展的历史。Windows操作系统的演化,由于Windows面向太多的企业、服务器和个人等不同应用,成为千人一面的操做系统,软件规模越来越庞大。操做系统对硬件配置要求越来越高,电脑耗能成为全球变暖的祸首之一。所以,这样一来操作系统到了今天。   用户不需要千人一面的操做系统,用户需要的是便宜、简单、省电、多元、个性化的端机;很快的上网速度;个性化、轻量化的操作系统成为大势所趋。   第三个例子是个人网页,我们以前建一个网页要多长时间。十多年前我们建一个网页可能需要一个礼拜,现在一个小孩子甚至是一个中学生可能拿一个鼠标点击一下建一个网页就只需要一个下午。 这是什么原因?是软件的发展。现在哪个公司的软件是自己写的?很多公司都不是自己写的。   当然通信和网络还是一个问题,如果网络不是一个大问题的话,如果沟通不是一个大问题的话,我们应该怎么使用互联网?怎么样使用计算机?所谓网络就是IP连接,把所有的集成连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科普的定义。管理问题是计算机跟计算机是怎么样交互,我认为有三种:1、消息传递;2、数据交换;3、程序调用。所以,程序调用表现出来的新鲜的事物,如果不是固定的速度的话,我觉得也要有三个东西需要研究:   一是计算机病毒,能够通过修改其他程序并把自身拷贝包含在其中而感染这些程序的程序,在计算机之间传播。   二是网络蜘蛛,在万维网中各站点爬行,捕获网页内容。   三是网络机器人,网络机器人就是这台机器控制另外一台机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看到互联网完全突破了图灵机的描述范畴。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以交互为中心,此计算机可以影响彼计算机的运行状态和物理距离几乎无关;CPU只是网络上一个个自治节点中的可计算部分;结点可以是异构的;结点之间可存在弱耦合的关系。   互联网的促成,集中统一的调度,顺序的、确定性的输入,不能描述互联网的工作机理。互联网成功实现了一群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有博客、播客和派克、威客。博客成为面向公众的个人信息发布系统,还衍生出移动博客、图片博客、群体博客等。威客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我帮人人,人人帮我。   互联网是什么?它一定不是一台图灵机,互联网成为人人感知和认知不可或缺的装备,使得人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挣脱了时间和距离的束缚,得到极大的延伸;互联网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不可或缺的装备,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质量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社区是什么?社区成为网上从事某种专项事物的人群,或者从事某种专项服务。我特别想讲的是社区的思想,最好的社区,可大可小,专项可粗可细,而且这个社区是无穷无尽。社区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人工智能中无法解决的常识知识的界定和表达问题。   这是我讲的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和软件的工作模式。   第二,网络科学的十年形成对互联网新的认识   在1998年在资产杂志上有一个作者,他发表了一个模型,叫做小世界模型。他认为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网络具有小世界的特点。不到一年,另外一个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发现二八定率。一批物理学家们很快转入对网络科学的研究,并又回到物理学家的门槛,这一批人很可敬可爱。   网络是无界的,网络是一个无厘头。怎么样理解一些网络?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大家,理解一些包括互联网和社会关系网在内的这些网,如果它具有以下几个假设的话,它往往表现得很好的疏离度。   互联网不是交响乐,没有总指挥,没有人为它规定开始、中间和结尾,在互联网发展史的任一时刻,都有协议和规范来定义它的架构,可是这一架构从来没有完整的规划,没有所谓的顶层设计。万维网亦然。   如果具有以上性质的话,包括互联网、万维网在内,常常具有小世界现象的,无标度和不均匀性、脆弱性和鲁棒性并存,级联失效和连锁崩溃。   所以,真正推动网络发展的,我认为应该是青年人,是一些70后们。好比举一个例子,Google的这个笑嘻嘻的小伙子,他发明了一个算法PageRank算法,因为这个算法,所以Google的搜索引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间这个小伙子他发明了HITS算法,现在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工程研究院院士。右边这个小伙子,他发明了GN算法。尤其是乔恩克莱恩伯格2006年获得信息学领域最杰出数学成就奖。所以可以看到70后他们是推动网络前进的主力军。 任何人,作为网络的端用户,其端机上的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和网络上的资源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无论用户是在进行网络计算、对等计算、还有信息搜索,哪些事情由端机承担?哪些事情由边缘网承担?我们看两个极端状况,一是,网络上没有任何信息资源,网络仅仅实现即时的交换,回到传统通信的交换时代。二是,所有信息资源都在主计算机(虚拟机)上,端机仅仅是人机即时交互,回到传统的主机/终端模式。   然后迅速提出一个网格计算和云计算。我们看看网格计算的区别:依托专网或互联网,将部分处于不同地域的、资源参加的计算机组织起来,统一调度,利用闲散的计算资源,组成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形成超级计算能力。   云计算:广大用户依托互联网上某些结点强大的信息资源,包括存储资源、计算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管理资源、为我所用,强调需求驱动、用户主导、按需服务,即用即付,用完即散,不对用户集中控制,用户不关心服务者在什么地方。所以这个可以叫做One for many。   有了云计算,广大用无需自购软、硬件,无需将自己的软硬件系统交给他人托管,甚至无需知道是谁提供的服务,只关注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或者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不再需要一开始就花费大量的投资来购买部署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和聘用维护人员;不必担心因为高估自身业务受欢迎的程度而过度部署造成资源浪费。买单买什么?买知识产权(许可证)?买硬设备?买软件?买配制?买电?买电子垃圾?买服务:通信带宽、存储空间、计算能力成为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   中小企业是云计算的最大受益者,用户应用成本的降低以及应用自由度的增加,是云计算带来的基本驱动力。很多地方都在说云计算就像水电一样,水电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基础设施,信息是不会损失的,但是要求服务的时候我们是很仔细的。所以,信息的传输是双向的,不像电一样,你是发电的,我是用户,我只是耗电的,并不发电。但是在互联网当中,可能每个人都会产生信息,双重角色,是个性化、工业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看到由于通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由于人的介入,网络是怎样超出了图灵机的模型的呢?   第三,超出图灵机的云计算   从初始字符串到终态字符串,可认为是确定空间点到点的映射,无法解决不确定性问题;通过时钟频率把模拟量近似为数值量,并解决了读写磁头等动作的快慢,等粒度的细分决定了数字化程度,至于这样的近似是否可行,数值量如何返回模拟量,均不在图灵模型考虑之内;图灵模型中没有考虑输入输出的形式化方法,输入输出、人机交互没有出现在计算过程中。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Google上打一个云计算,他给我们的答案是一样的,你打和我打都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是要知道你是一个退休干部,你只是想了解什么是云计算,给你500个解你可能都觉得多了,我可能是一个云计算的开发商,我可能要五万亿都不够,你怎么知道我们俩个用户之间的角色不一样,你给我们安排不同的方案?这叫做粒度计算。整个图灵的模式根本就没有人介入,输入和输出根本就没有,现在网络时代要把输入输出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形式,所以图灵太局限了。   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计算机科技工作者不小心把图灵设成了一个可计算的模型,实在是有点悲哀。因为图灵说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问题都在图灵上可解的,有一些是可解的,例如图灵模型。我们现在原有的人把图灵当成了老祖师爷,认为他解决了图灵技术的问题。图灵要是活着的话肯定很不高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30年来,我们软件IT产业是怎么变化的,现在我们从软件定制到软件产品到企业解决方案,然后面向大众的成套软件,然后到网络增值服务,最后到云计算。从以产品带服务向以服务带产品方向发展。以前我是给你卖软件,给你做培训服务,叫做以产品带服务。现在我们以服务带产品,我替你杀病毒,以服务带产品。现在手机也是发展到了这个程度,你只要买几百块钱的花费,我把手机送给你。所以,以服务带产品的时代到来了。   软件工程危机归根到底是图灵危机,由于我们过渡的关注CPU,忽视了人机交互,忽视了机器行为通过人群的参。图灵模型作用的扩大化,尽管图灵命题主要说的是数学的弱点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图灵机不能够做什么,如停机的不可判定问题。但是计算机科学家们却逐渐开始讲图灵机用来说明可计算能力的模型,进而作为一种解决所有计算问题的模型,把图灵机作用扩大化了。   我们看看图灵在发明了图灵模型之后,他自己做了一些什么事。图灵自己也认为图灵机并不适于作为解决计算问题的通用模型。包括图灵和图灵将获得者米尔纳,他们开始尝试试用交互机来扩展图灵的模型。所以这种情况已经很多了,包括图灵本人的尝试。   所以,今天我来给各位CIO讲一个公式,希望你们能够记住,网络不等于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不等于图灵机。   超图灵计算模式,Wegner、Leenwen等人提出基于图灵机的交互机器模型,如Site机、交互机、多流交互机、持续图灵机等,企图扩展图灵机使其具有动态输入和输出能力。尽管已经证明这些模型的表达远远比图灵机强,但是他们是描述单个交互机系统,而不设计符合系统。实际上在图灵模式出来以后,很多人都在研究,但是都没有好好的用互联网这样的一种形势。   网络计算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网络、环境或日常工作中去,让电脑笔记本消失,人们注意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   1991年施乐公司前首席科学家Mark Weiser提出普适计算思想。例如,他在办公室门前建造了一个喷水池,用喷水量和水柱高度来模拟显示网络上的当年全球股价的走势。   关注大众人机交互,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游戏,我们举一个例子,好比说我们在网络上做一个游戏,有人说你看到这个图片有什么感想?我们两个人猜问题,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上是一个小孩子在一个车上戴着一个帽子,好像在做一个游戏,实际上你是对这个图片在做一个图片标注。因为现在网络上我们需要的是图片的处理,图片处理就要进行标注,标注是谁标?是大家来标。比如说我给你一幅图,你说这个图是讲什么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场景,有的说是海滩、有的人说是大海,有的人说是人群,也有的人说是谈话,也有的人说是天空。如果这个图片要正好是卖铃铛的人,他肯定会想到这是一个铃铛。但是更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海边的谈话。   所以,云计算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利用大众的人,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是在做游戏吗?不对,你是在做程序的开发者,你是在编程,你是在帮他的忙。深圳有一家公司专门提供MP3的下载,你下载五首音乐,我就收你一点点小钱,但是你下载了五首音乐以后,我看这五首音乐都是谁的粉丝,我马上给你推荐这五首音乐的人。然后你看这还有好的,我要,然后又点了几首。这个公司一个老板六个员工,一年八亿人民币。你以为是你在做他的用户吗?不对。你点了这五首歌,我就知道有人对这五首歌很关注,你在做社会标注,我马上把你的标注拿出来作为一分子放在我的库里面。于是别人跟你这个步骤相关三首歌的时候,我就把另外两首歌也推荐给你。这个做法多聪明。   我们想想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我干了一辈子,我就是搞人工智能的,我也写了一本书跟人工智能有关的。因为我们应对的就是把人类智能用图灵机能够理解的算法和语言符号填到图灵机里面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工智能工程师们就是图灵机的奴隶,很悲哀的。   通过群体标注,图片如此分类;社区常识决定不同社区不同标注;对文本进行群体标注会如何?对视频图像进行群体标注又会如何?通过标注可否实现跨媒体检索?因此,互联网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用群体智能来捕捉图灵机智能。因此,云计算要是超出了图灵机计算,云计算的可能性更大,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   因此一个新的理念出现了,大众既是软件的使用者,也是软件的开发者;既是服务的消费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图灵没有考虑过这样的群体智能产生的模式。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想到了。我想我们的CIO都参加的大会很多,我建议你们多看看维基百科,不要光看Google,Google是老百姓看的,CIO要看的至少是看维基百科。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云?天空中大量云滴构成的云,远观有形,近观无边,千姿百态,漂移不定,有时如朵朵棉花,有时一泻千里,或淡或浓。   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云计算一定是基于网络的。网络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个虚拟的、丰富的、按需即取的数据存储池、软件下载和维护池、计算能力池、多媒体信息资源池、客户服务池,提供一个人与人沟通的便利点。   我列了一个图表说明什么叫做云计算,我把它列举用水的生态循环。在地球上有很多的水库,Google也有水库,就是数据中心,或者叫做搜索引擎,它需要蒸发,蒸发形成就是服务的发布。服务可以聚合,而且聚合的大小与云滴可大可小,但是有用户需求的时候,又落到地面上。所以,人是调剂水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个社会群体。。云计算是调节它的信息资源相互服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   人工生命之父克里斯兰顿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说,生命的本质在于物质的组织形式,而不在于物质的自身。把这一句话用到网络上就是,信息资源网络的本质在于信息资源之间的组织形式,而不在于承载信息的图灵机自身。云计算的提出有可能导致软件工程的重大变革,突破图灵机模型的束缚:不在于单台图灵机上的软件,而在于网络上软件之间相互作用。因此,引发对计算机CPU核、操作系统、交互这三者关系再认识。   软件的网络化性质比单台图灵机上软件单元的性质更强烈地影响着网络软件的整体行为和特性,甚至出现涌现,如计算机病毒在全网的突然泛滥等。有了软件的几种服务之后,版本的概念消失了。因为所谓的版本是作为产品卖出去打一个包。因此软件将没有版本的概念,采用永远在用的软件开发模式。谷歌的Gmail,Gdoc已经采用。这种模式淡化了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服务商可以无数次在线更新软件。   因此,我们在云计算里面运用了三句话:一是,Saas改变了操作系统、中间件等作为产品配制在客户端的传统,软件可以租用;用户端可以零安装、零维护、零剩余。   二是,出现同一个应用软件系统,同时租给许多不同用户使用。   三是,PaaS:比如说亚马逊的一个虚拟计算单元,相当于1.2Ghz的Intel Xeon的32位处理器、1.7GB内存、160GB存储器,付费为每小时0.1美元,在S3上存储1GB的数据每个月只需0.16美元。   第四,云计算的基本任务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感知、存储、处理、发布、传播和租用;这个资源当然云包括计算在内。网络化数据挖掘:用户主导、面向领域的跨系统、跨媒体、即时定制的服务或者服务组合。其实我们已经感受到,现在手机上都做了定制服务,说你要什么单程的时刻表吗,定制一下,要航班和气象吗,只要定制一下就可以了。因为通讯相对来说便宜,再说,你通讯不用,他赚不到钱,他当然鼓励你多发短信。   目前,太多的定义和太多的解释,使云计算成为皇帝的新衣。迫切需要业界的合理布局。所以,我们成立了云计算专家委员会。李开复、张亚勤等等这人都来到了云计算组。他们在做一些什么呢?   第一个是虚拟计算。   第二个是变粒度和粗粒度计算;云滴在不同粒度上提供服务,云滴的弥散性雾;云滴的聚合云团;对服务资源不同层次的管理和动态扩大,从不同的粒度上对云所提供的服务资源进行处理,形成面向不同社区用户、不同使用目的、表现形态各异的云滴和云。WEB服务聚合,分布在网络中的WEB服务是云计算中的一个个云滴。这样一来,云计算用户才能选择不同的服务。   第三个是:不确定性计算。不确定性有多种:随机性、模糊性。好比我们通过索索引擎进行搜索,同一个云计算关键字,我们有几千个几万个搜索结果,这就是搜索结果的不确定性。   第四个是:软计算。根本上是定型定量转换计算。自然语言理解:词计算、语义计算、文本计算、语音计算等;语构、语义、语境理解;图形图像理解;流媒体理解。我们要在内容层面上做产品,而不是一天到晚卖服务器。   也许,目前人们体积的云计算还仅仅是冰山上的一角。   第五,云计算对信息产业的影响   影响一:信息产业面临重新洗牌。   大量的中小企业软件开发商面临着工作平台、工作对象、工作方式的重组;在云计算的大潮中是做大做强还是被淘汰?要么做大做强服务,成为大款;要么傍大款,依附发展。你想淘宝网的发展,淘宝网的发展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在家里就可以做买卖,现在很多人在家里就可以赚钱。   如同电力时代高压传输问题解决之后,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核电厂的建立一样,信息时代做大做强的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存储中心、软件中心、计算中心的建立,势必成为未来云计算的基本要素。   影响二:软件产业结构面临调整。   云计算使得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成为可能,改变精细化了大众需求,催生新的市场和新的服务业;软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基于内容的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基于内部服务更加集中化、专业化的同时,也更加碎片化、精细化。   影响三:软件开发的组织方式面临改变。软件频繁地被重用和重组;   影响四:大众普遍参与形成群体智慧。   影响五:网络端设备多元化、个性化。网络环境下泛在的计算:端产品IX更加简洁、多样;泛在的计算将成为重要趋势。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云与服务|7342 次阅读|3 个评论
云计算杂谈(090909)
热度 1 ymin 2009-9-9 17:15
云计算杂谈 闵应骅 最近,云计算是个热门话题。在Google上搜索云计算可得600万查询结果,而搜索cloud computing则可得2千7百万。可见,它在国内、国外都很热。国内官方、学会、杂志都在大谈云计算。我觉得,这里面有许多误会,需要澄清。 (1) 什么叫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提供动态可扩展和虚拟资源的服务提供方式,把应用服务从公司的计算机数据中心移到因特网上。三个层次:SaaS(软件作为一种服务),例如Google Apps; PaaS(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把平台给别人用;IaaS(基础结构作为一种服务)把基础结构交给云,用虚拟计算机和存储,Amazon就是这么做的。提供大范围的可靠的服务。学术界10年前就提出来了,现在是付诸实现。Prof. Ramnath K. Chellappa 1997年提出云计算,认为计算的边界可以不是技术局限,而是经济合理性。 虚拟化包装应用、操作系统结合ABI(应用双重接口)于一体,在你选择的任何平台上运行,只要它有虚拟机的运行时间。它可以用REST API形式的HTTP,而不用CORBA或者IDL。这就使计算从桌面进入到客户端/服务器计算以后,再进入到云计算。 (2) 云计算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云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方式,并不是一个新的计算模型。它所用的技术包括虚拟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可信计算、信息安全,都是一般性的技术,并不单独针对云计算。请注意,这里说的信息安全,并不是指PC机的信息安全,而是指虚拟机上的信息安全。这和PC机上的信息安全可以说是两回事。 正因为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在ACM的数字图书馆里257,584文件中找cloud computing,只有3,026 文件,而且都是在一般的杂志上,而在Transactions上找,则为0。所以,云计算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事实上,美国已经有许多大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 (3)云计算的问题是一个推广使用的问题 现在你建一家公司,可以不买服务器,不买电话,不买软件执照,完全依赖电子邮件和因特网的服务,把资源控制当作一种服务。所以,可以节省投资。你也不再需要很有经验的系统管理员,节省运行经费。 过去,为自己公司运行自己的服务器、开发应用软件很费钱,三年还要更新一次。软件这东西很特别。你要是办一个饭馆,你决不会自己种菜、自己发电、自己排污水。软件有太多的人介入。你看汽车业,他们有许多层次的转包商,各层提供不同的服务和产品。我们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种效率水平。我们已经大大减少了数据中心的投资,过去Bechtel的服务器利用率只有2.3%,而虚拟化以后提高到60-80%。过去的机房要35000平方英尺,现在只要1000平方英尺。一个内部服务器的运行,每月要花费800-1000美元,如果用Amazon EC2,每小时使用只要花0.1-0.15美元,不用时间不花钱。过去的那种自我服务已经移到提供虚拟化的计算机、存储器和网络资源。纽约时报60年来的报纸上线,把4万亿字节数据存入S3,星期日运行,只花了25美元。 一个公司要用云计算,第一阻力来自IT从业人员。公司的变化20%是技术,80%是管理。一般来说,公司的CIO对它不会有兴趣,因为公司的IT部门要减员,而CEO也许会有兴趣,因为它省钱。 就我们中国的情况来说,电子商务都没好好搞起来。每个单位都还在建机房、买服务器、联网,自己开发应用程序。这种状态,我看离云计算还比较远。但我们常常愿意买些新东西来试验试验,学习学习,当然也无不可。但一定要以取得效益为目标。 云计算对中小企业IT管理是很合算的。但是,说云计算对其他技术大局决策的中央IT也很好,就不见得对。云计算其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一群大的IT公司说它很成功,而是中小公司、新的供应商,或者是部门一级。例如数据仓库,公司并不经常用,也许两周用一次。用云计算,他们就不需要自己持有该数据仓库。就像你是买个小汽车,还是打的士,就看你觉得怎样更合算。
个人分类: 计算机|4183 次阅读|8 个评论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实验室对云计算的定义
libing 2009-8-15 21:45
一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一个提供便捷的通过互联网访问一个可定制的IT资源共享池能力的按使用量付费模式(IT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服务),这些资源能够快速部署,并只需要很少的管理工作或很少的与服务供应商的交互。云计算提高了可用性,由五个主要特点,三个交付模式 ,和四个部署模式组成。 二 主要特点 按需自助服务。消费者可以单方面部署资源,如服务器和网络存储,资源时按需部署而不需要服务供应商进行人工交互。 通过互联网获取。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 并可以通过标准方式访问,以通过瘦客户端或富客户端推广使(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等。 独立于地点的资源池。供应商的资源被池化,以便以多用户租用模式被所有客户使用,同时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可根据客户需求动态分配和重新分配。客户一般无法控制或知道资源的确切位置。这些资源包括存储、处理器、内存、网络带宽和虚拟机器。 快速伸缩。资源可以迅速和弹性地部署,以便快速扩展和快速释放。对客户来说,可以获取的资源看起来似乎是无限的,并且可在任何时间购买任何数量的资源。 按使用付费。对资源的收费是基于计量的一次一付,或基于广告的收费模式,以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比如计量存储,带宽和计算资源的消耗,按月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收费。在一个组织内的云可以在部门之间计算费用,但不一定使用时机货币。 注:云计算软件通过着重于无国界、低耦合、模块化和语义互操作性的面向服务来充分利用云计算模式的优势。 三 交付模式 云计算软件即服务。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服务商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各种客户端设备上通过瘦客户端界面访问,比如浏览器。消费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的底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甚至单个应用程序的功能,可能的例外就是需要设置一些有限的客户可定制的配置设置。 云计算平台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是将客户用供应商提供的开发语言和工具(例如Java,python,.Net)创建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的底层的云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但消费者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应用的托管环境配置。 云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是出租处理能力、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消费者不管理或控制的底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但能控制操作系统、储存、部署的应用,也有可能选择网络组件(例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 四 部署模式 私有云。云基础设施是被一个单一的组织拥有或租用,该基础设施完全该组织管理。 社区云。基础设施被一些组织共享,并为一个有共同关注点的社区服务(例如,任务,安全要求,政策和遵守的考虑)。 公共云。基础设施是被一个销售云计算服务的组织所拥有,该组织将云计算服务销售给一般大众或广泛的工业群体。 混合云。基础设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私有,社区或公共)组成,每种云仍然保持独立,但用标准的或专有的技术将它们组合起来,具有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例如,可以用来处理突发负载)。 每个部署模型实例有两种类型:内部或外部。内部云存在于组织的网络安全边界之内,外部云存在于网络安全边界之外。 原文: Peter Mell and Tim Grance --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boratory Note 1: Cloud computing is still an evolving paradigm. Its definitions, use cases, underlying technologies, issues, risks, and benefits will be refined in a spirited debate by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These definitions,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will evolve and change over time. Note 2: The cloud computing industry represents a large ecosystem of many models, vendors, and market niches. This definition attempts to encompass all of the various cloud approaches.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is a pay-per-use model for enabling available, convenient, on-demand network access to a shared pool of configurable computing resources (e.g., networks, servers, storage, applications, services) that can be rapidly provisioned and released with minimal management effort or service provider interaction. This cloud model promotes availability and is comprised of five key characteristics, three delivery models, and four deployment models. Key Characteristics: On-demand self-service. A consumer can unilaterally provision computing capabilities, such as server time and network storage, as needed without requiring human interaction with each services provider. Ubiquitous network access. Capabilities are available over the network and accessed through standard mechanisms that promote use by heterogeneous thin or thick client platforms (e.g., mobile phones, laptops, and PDAs). Location independent resource pooling. The providers computing resources are pooled to serve all consumers using a multi-tenant model,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and virtual resources dynamically assigned and reassigned according to consumer demand. The customer generally has no control or knowledge over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 provided resources. Examples of resources include storage, processing, memory, network bandwidth, and virtual machines. Rapid elasticity. Capabilities can be rapidly and elastically provisioned to quickly scale up and rapidly released to quickly scale down. To the consumer, the capabilities available for rent often appear to be infinite and can be purchased in any quantity at any time. Pay per use. Capabilities are charged using a metered, fee-for-service, or advertising based billing model to promote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use. Examples are measuring the storage, bandwidth, and computing resources consumed and charging for the number of active user accounts per month. Cloud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ccrue cost between business units and may or may not use actual currency. Note: Cloud software takes full advantage of the cloud paradigm by being service oriented with a focus on statelessness, low coupling, modularity, and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Delivery Models: Cloud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The capability provided to the consumer is to use the providers applications running on a cloud infrastructure and accessible from various client devices through a thin client interface such as a Web browser (e.g., web-based email). The consumer does not manage or control the underlying cloud infrastructure, network, servers, operating systems, storage, or even individual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limited user-specific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settings. Cloud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The capability provided to the consumer is to deploy onto the cloud infrastructure consumer-created applications using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tools supported by the provider (e.g., java, python, .Net). The consumer does not manage or control the underlying cloud infrastructure, network, servers, operating systems, or storage, but the consumer has control over the deployed applications and possibly application hosting environment configurations. Clou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The capability provided to the consumer is to rent processing, storage, networks, and other fundamental computing resources where the consumer is able to deploy and run arbitrary software, which can include operat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he consumer does not manage or control the underlying cloud infrastructure but has control over operating systems, storage, deployed applications, and possibly select networking components (e.g., firewalls, load balancers). Deployment Models: Private cloud. The cloud infrastructure is owned or leased by a single organization and is operated solely for that organization. Community cloud. The cloud infrastructure is shared by several organizations and supports a specific community that has shared concerns (e.g., mission, security requirements, policy, and compliance considerations). Public cloud. The cloud infrastructure is owned by an organization selling cloud services to the general public or to a large industry group. Hybrid cloud. The cloud infrastructure is a composition of two or more clouds (internal, community, or public) that remain unique entities but are bound together by standardized or proprietary technology that enables data and application portability (e.g., cloud bursting). Each deployment model instance has one of two types: internal or external. Internal clouds reside within an organiz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erimeter and external clouds reside outside the same perimeter.
个人分类: 云与服务|6814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存储
Jiyi 2009-7-28 21:29
云存储(Cloud Storage)是与云计算同时兴起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个含义 :①云存储是云计算的存储部分,即虚拟化的、易于扩展的存储资源池.用户通过云计算使用存储资源池,但不是所有的云计算的存储部分都是可以分离的.②云存储意味着存储可以作为一种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若干种方式来使用存储,并按使用(时间、空间或两者结合)付费.显然,这样的表述没有很严密地界定云存储这个全新的概念.此外,云存储(Cloud Storage),存储云(Storage Cloud ),存储即服务(Storage as a Service),基于云的存储(Cloud-Based Storage)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有待明晰的. 云存储的核心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用户使用云存储,并不是直接使用某一个存储设备,而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提供的数据访问服务(Data Access Service).因此严格意义上,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一种服务.云存储提供直接针对最终用户的数据存储服务和通过应用系统的间接数据访问等服务形式,网络硬盘、在线存储、在线备份、在线归档等直接存储服务只是云存储的提供的众多服务形式之一.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的定义
Jiyi 2009-7-28 21:20
维基百科(Wikipedia.org)对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进行搜寻和计算分析,最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的Michael Armbrust等对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包括互联网上各种服务形式的应用以及这些服务所依托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施,这些应用服务一直被称作软件即服务(SaaS),而数据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就是所谓的云, 云计算就是SaaS和效用计算.云分为公共云(Public Cloud)和私有云(Private Cloud).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其原理非常类似于网格计算.它是把存储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产品中的大量数据和处理器资源整合在一起协同工作.作为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可以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种IT 服务.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云安全联盟(Cloud Security Alliance, CSA)的研究报告提出的SPI模型(SPI Model)把云计算的服务形式分为基础架构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三大类。开放云宣言组织(Open Cloud Manifesto)则根据研究的需要把云计算细分成终端用户―云、企业―云―终端用户、企业―云(综合)、企业―云―企业、企业―云(便携式)、私有(内部)云等6种模式。 作为网络时代的新计算形式,云计算是以数据、用户和服务为三大中心为导向的.在功能方面,真正的云计算平台应该能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功能特性. ⑴提供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需要服务提供者架设出规模巨大的全球化的数据库及存储中心,能够实现海量的存储、出色的安全性和高度的隐私性和可靠性.此外,它还应是高效的、低价的、节省能源的. ⑵提供动态的数据服务――包括原始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经过处理的结构化数据,一个优秀的云计算架构一定要有提供大规模数据存储、分享、管理、挖掘、搜索、分析和服务的智能. ⑶提供云计算平台――包括软件开发API、环境和工具.云计算需要真正形成一个有生命力、有黏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个人分类: 未分类|7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度解析谷歌Chrome操作系统的十大未知
zhanghaisu 2009-7-20 22:21
张海粟 本段时间以来,技术网络上充斥最多的消息之一就是谷歌的Chrome操作系统(Chrome OS)以及相关或嘲讽或赞同的评论。Chrome OS结合了Chrome浏览器和视窗型系统特征,运行在Linux内核上。但是关于Chrome OS人们还有很多疑惑,更多并没有说明的东西或许比谷歌已经宣布的这些信息更加重要。而这些疑惑的答案将会最终决定Chrome OS能否作为微软和苹果操作系统产品的真正竞争对手。 Chrome OS的发布同样充满了典型的谷歌风格,各种各样的花絮报道加在一起,大概能够勾勒出其真正面貌。他们已经告诉我们,Chrome OS可以运行在标准的x86和ARM芯片上,同时谷歌正努力使OEM制造商在明年能够将其安装在几款上网本上。在今年晚些时候,谷歌会将其代码将会开源。Chrome OS将能够运行任何网络应用,同时,和Android操作系统之间的功能重叠也比较少。但是,我们对于Chrome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情况仍然一无所知。我们深度解析Chrome OS的十大未知情形列举如下: 未知1:当你离线时,会发生什么事? 若Chrome OS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浏览器中运行程序的话,那么这样的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当没有可用的Internet连接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当然,谷歌的部分应用服务,如Gmail,可以通过谷歌的Gears技术离线使用,但Gears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存在。另一种可能性是,Chrome操作系统将支持即将到来的HTML5标准,HTML5也提供了离线功能。然而,并非所有的Web应用程序将支持HTML5,至少,很难立即支持。Chrome OS同样是运行在Linux内核上的视窗系统,那么它是否将同其他Linux操作系统一样,允许我们安装软件应用程序?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Chrome OS就是要摆脱桌面,转向网络应用。因此,解决离线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其捆绑在上网本上,通过无处不在的无线蜂窝数据服务,保持永远在线的连接。 未知2:不需要更多的桌面软件应用程序:可是照片上传、创建PDF、编辑视频等工作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软件问题。当我们一旦谈论到必须从操作系统转移到云上的时候,人们就会不可避免地反驳说:你不能在云上运行Photoshop!这是事实。但是,在上网本上,我们很少需要运行Photoshop。尽管如此,将Chrome OS应用到上网本上只是第一步,未来谷歌或会进军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领域。那么,Chrome OS将如何处理哪些在上网本上不能处理的任务?如图片处理软件,包括谷歌自己的Picasa,至少目前也无法单独在浏览器中工作,因为其仍然需要的一些中间步骤,如,从相机中导入照片到PC上,然后从PC上在传到网上。将来这一工作流程仍有可能通过Chrome OS基于Linux内核的视窗界面完成吗?但还有更复杂的任务,比如,视频编辑,目前是使用Adobe软件或者微软Office软件。当然,我们知道谷歌对于Office的应对:Docs,但仍存在一个问题,有谁喜欢将办公室文件放弃在本地并最终迁移到云上? 未知3:Chrome OS会定价多少? 大部分人都在猜测Chrome OS是否会像谷歌一贯的做法那样是免费的。谷歌的免费产品包括网络邮件、谷歌Docs,工具(包括即时通讯、日历和照片)和Chrome浏览器等等。但操作系统本身是免费的吗?是否会插入广告?如果不是免费的,那么在Chrome上网本和Windows 7上网本之间的价格差需要怎么制定,以促使大多数对于上网本并不了解的消费者做出有利于谷歌的选择? 未知4:它将支持第三方应用程序的运行吗? 如果要打赌的话,首选答案应该为:支持。但是,对此目前显然还没有更多的细节被透露出来。虽然谷歌宣布今年晚些时候会将Chrome OS的代码开源,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谷歌将允许任何人在Chrome上建立自己的应用服务。也许他们将推行类似苹果的路线,即像苹果锁定iPhone一样,只允许用户安装经过验证的Chrome OS应用程序。这种锁定能确保一切能够正常工作,而对于苹果来说,这一方法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锁定操作系统似乎是违背开放源码的意图,也是典型的非谷歌风格。 未知5:我还能使用旧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吗? 虽然对于哪些习惯于购买最新电子产品的人来说,这个问题可能会较少引起关注,但是硬件的兼容性仍然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当然,由于Chrome OS的Linux内核,操作系统将会包含很多驱动程序。但有具体有哪些呢?因为谷歌没有采用任何已经面世的Linux版本,因此我们不知道它的Chrome OS对于驱动支持的广泛性到底如何。而且,大家也都知道,让大量的制造商为某款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驱动程序,是一款操作系统获得成功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未知6:Chrome OS将支持Firefox浏览器吗? 理论上说,谷歌不太可能在其已经内置了Chrome浏览器的操作系统上支持相互竞争的浏览器。但是,这却面临着典型的反垄断问题。如微软日前所面临欧盟的调查,欧盟要求微软不得将IE浏览器捆绑到Windows上,声称这样做违反了自由竞争原则。可是,当浏览器摇身一变成为操作系统之后会怎么样?谷歌将不得不寻找可供支持的替代品吗?很有可能。因为Chrome浏览器并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必要先决条件,如Firefox的最新版本同样能够支持HTML5,这也就意味着Firefox也可以很容易地运行在线的Web应用程序。 未知7:这是否意味着谷歌和苹果将不再是朋友? VentureBeat网站上指出谷歌和苹果公司目前维持着某种形式的联盟关系。例如,他们的董事会有两名共同的董事:谷歌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和Genentech前首席执行官Arthur Levinson。但是现在谷歌显然已经瞄上了操作系统市场,两者的关系如何继续维持?虽然人们喜欢将谷歌与微软对比,但事实也许是谷歌与微软、苹果两家抗衡。因为在操作系统的市场馅饼上,苹果公司已经切下了一大块优质份额,而这一块正是谷歌操作系统的当前目标,尤其在上网本上和Apple的竞争。不过,至少目前来看,苹果已清楚地表明没有兴趣竞争上网本,它正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高端电脑和便携式微型计算机的形式(如iPod和iPhone手机)。但是,在手机系统上,谷歌已推出的Android正在与苹果竞争,在浏览器方面谷歌的Chrome也形成了竞争。那么,操作系统会是两家公司友谊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未知8:使用Linux的上网本也没卖出,贴上谷歌的品牌后会有所改观吗? 我们大多数人会和开源倡导者们的想法一样,即不断出现的上网本将导致更多的消费者选择Linux操作系统。然而,目前这并没有变成现实。相反,Windows XP是目前上网本中占主导地位的操作系统,而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7,也将推出面向上网本的版本。是什么问题导致上网本在采用Linux操作系统时遇到了困难?根据上网本一个重要的制造商,微星的提法,问题出在Linux本身上。微星美国市场销售总监Andy Tung说,消费者在开始与Linux打交道时会感觉,这不是他们所一直习惯使用的。他们不想花时间学习,最终结果是,产品被退回商店:基于Linux的上网本的退货率至少比基于Windows XP的上网本高出4倍。将Linux操作系统贴上谷歌的品牌,并告诉消费者只要启动浏览器就可以便捷地使用,这到底是谷歌的良好愿望,还是将只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迷惑? 未知9:Chrome OS会进军企业级应用吗? 虽然目前Chrome OS主要面向上网本,但是谷歌将把他们的新技术发展到什么地步?面向大众的桌面应用吗?还是逐渐扩展到小公司,直至大企业?谷歌在与微软的Office竞争中已经表明了他们强大的竞争力。那么,在他们与微软的根本立足点操作系统的竞争上,会进一步深入到商用台式机操作系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可能会面临着微软更加严厉的阻击。也许,让IT人员放弃Office软件,转向谷歌简化的云版本的Docs是可能的,但是让其放弃操作系统会怎么样?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因为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的被设计成和其他众多的Windows家族的应用程序协同工作,包括从Exchange Server到Share Point,以及许多其他应用程序。因此,在目前的客户端-服务器的企业环境中,IT管理员可以创建基于服务器的策略,控制企业所有的操作系统,包括浏览器设置、备份政策、登录限制、文件访问、权限和更新等等,那么,若操作系统是由网络提供的话,你能够控制多少?没有多少。这可能是导致Chrome OS进军企业应用的一个重大问题。 未知10:开源是否意味着谷歌期望网络社区来维护其代码? 在开源的世界里,代码的开发和维护大多采用外包给开发者社区的形式。谷歌宣布将Chrome OS的代码开源,是否表示它将不会完全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若真是这样的话,这将是与微软和苹果公司完全不同的商业方式,当然目前这还是不确定的。虽然事实上消费者只是购买了Linux操作系统,但所有消费者会看到Chrome OS上面用大大的标签贴着谷歌。消费者将会觉得,这是一款由松散的开源社区义务贡献所形成的产品,因此,一旦运行中出了某种错误怎么办?这时可没有Apple Genius Bar的支持,也没有Microsoft支持的热线电话咨询。或许谷歌将会建立某种支持方式?但是不管怎么说,出售操作系统只是第一步,对于操作系统的产品支持更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谷歌打算承担起Chrome OS什么层次上的责任呢? 这些都是目前Chrome操作系统面临的重大未知问题,业界人士从自身的角度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答案。而且随着Chrome OS和云计算的逐渐临近,更多的人会产生更多的其他问题。 编译自 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s/10_things_were_dying_to_know_about_chrome_os.php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5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09云计算中国论坛”在京举行
libing 2009-6-6 20:13
 2009年5月22日,北京,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在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目的是为了解析云计算本质及发展趋势,交流国内外云计算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云计算应用的实践经验。中国移动、思杰、CORDYS、EMC、IBM、Intel、联想、微软和友友新创等厂商参会发表了重要演讲并进行了产品演示。包括政府官员、院士、专家、首席信息官、云计算科研人员、软件工程师在内的1000多名专业人士出席了本届云计算大会。   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国计算机学会、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中国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工业与信息化部娄勤俭副部长先后发言,对于云计算推动产业变革与创新的趋势表示认可,并赞同和鼓励业界召开这样的盛会来探讨云计算的概念、应用与产业变革。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精辟地总结了云计算存在的四大理由:全球数字传输网络有足够的带宽,计算机有超高速运算和超级存储能力,全球存在海量的信息资源,再加上广泛的分布且离散的中小型用户的需求。一个有技术基础,又有市场拉动的云计算服务模式被催生。   工业与信息化部娄勤俭副部长也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云计算的诞生与发展必然:计算能力从最早的集中式,到分布式,到网络环境的发展,人们在做需求单一计算机的计算,到整个计算效能的发挥,这是在推动中计算机计算技术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毅则从史学的角度从图灵计算谈到网格计算,而之于研究和学术之上,云计算才是真正让这个古老而新颖的概念切入百姓的实际生活。   IT产业正从PC走向互联网,IT界的应用未来都将以数据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微软全球公司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博士将IT界的变化总结为三个中心五个基本点,他认为云计算要成功,如果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只是物理资源和数据,不会持久。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微软目前倾力打造的蓝天操作系统就是基于此进行的探索。   同样的,IBM描绘的智慧星球远景同样令人期待,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向大家展示了IBM对云计算的理解。他认为,云计算不光是IT计算,更重要的是平台能力,并且在平台上面可以构建应用。不久前,IBM和无锡政府建立全球第一个商用的云计算中心,为当地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提供了实际的服务。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作为国内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头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认为云计算商业性的背后,运行和维护变成了运营级的管理和服务这将是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和产业链、产业化,从政府、从运营商,从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高校联系起来,对它进行产品化的研究。他提出一个观点:基于开源技术,积极建造开放性云计算平台。对于云平台的开放性,王阳也在演讲中提到必须坚持开放的标准,因为云不只有一朵,多个云之间的互联协作将云计算发挥出更大的效率。大企业内部的云和公共计算平台的融合会有很多好处。联想集团CTO贺志强从复杂的专业技术谈到浅显的成本节约和绿色IT,而云之于联想更大的机遇还在于云计算服务终端所带来的广阔天地。   上午主论坛现场最为活跃和吸引人部分,是主题演讲之后的圆桌论坛。圆桌论坛由澳信传媒CEO王超主持,参加互动讨论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EMC公司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范承工、友友新创系统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姚宏宇和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软件与服务事业部首席研发官杨诚的圆桌论坛。讨论以云计算的本质及其影响为导向,就云计算究竟是什么、云计算对于用户将产生哪些影响、云计算厂商在做哪些事情改变着互联网的发展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间,主持人与嘉宾妙语连珠,Intel杨诚形容云计算:因为不贵,所以珍贵;因为不繁,所以非凡;EMC范承工借用李德毅院士一句充满诗意的话来形容云计算:远观有形,近观无边。再加上现场手机短信互动,极大地调动了与会人员的活跃度,将现场气氛带到了一个高潮。   澳信传媒CEO王超用精彩的论调做了上午主会场的结语:IT产业一直是通过理念的创新创造需求,然后推动产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的创新相比,IT领域的创新是最具有普惠意义的,可以惠及所有的用户。业界各方关注云计算,意味着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正是一个新的创新存活的前提也基础虽然不是很多人都能成功,但是肯定有一批人成功!   如果说上午的主论坛是专家论道,那么下午的分论坛则是将问题和内容细化开来讨论。分论坛包括虚拟化与云存储、云计算平台与服务、云计算与SaaS,这三个分论坛对云计算及其对信息产业和社会的影响进行了专题研讨。   在虚拟化与云存储分论坛上,来自思杰、EMC、英特尔等厂商的专家就虚拟化、高效能云服务器以及云存储做了演讲;而来自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专家则从学术上对目前虚拟化和云存储的发展趋势做了报告;IDC的高级分析师则从统计的角度,对整个互联网大势和云存储的发展现状做了归纳。   在云计算平台与服务论坛上,IBM、微软和中国移动分别就各自的云产品做了技术讲解,包括IBM的蓝云、微软的Azure云计算操作系统以及中国移动的Big Cloud云平台;而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教授则将云计算和当下火热的3G无线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对云平台做了拓展性的讲演;友友新创公司则代表新兴的国内云计算厂商,从独辟蹊径的云计算中间件出发,挖掘云计算更适于国人的另一片市场空间。   云计算与SaaS分论坛将重点放在了应用,由7家企业总经理或主管组成的圆桌会议就云计算的商业机遇展开讨论,并将云计算与SaaS的区别做了剖析。此外还有Cordys公司以及英孚教育公司就SaaS的应用实践做了主题演讲。   在2009云计算中国论坛上,除了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及三大分论坛之外,还有云计算的展示区,各研究机构和厂商还在论坛会场外2000平米的大厅中展示了一些成型的云计算产品,并就实际解决方案做了演示。与会的1000多位来自各届的观众与嘉宾,通过参观展示区对云计算的应用与未来有了更为具象的理解与认知。   本届云计算中国论坛为中国云计算之路铺设了第一块砖。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新发展,云计算的核心却是将某一个或某几个数据中心的IT软硬件资源虚拟化之后,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以租用计算资源为形式的服务,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量来付费,而不再需要象以往那样花费巨额成本来构建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IT信息系统。因此,云计算是虚拟化、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公共计算、WEB 2.0、SaaS等众多新技术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以按需租用IT资源为核心的新型业务模式。这些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将对未来电子信息领域的软件产业以及硬件产业来说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将会波及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架构以及中间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服务在内的诸多领域,从而开创一种全新的IT应用前景。
个人分类: 云与服务|2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
huangfuqiang 2009-5-22 17:19
信息来源于: http://en.wikipedia.org/wiki/Cloud_computing Cloud computing is a style of computing in which dynamically scalable and often virtualized resources are provided as a service over the Internet. Users need not have knowledge of, expertise in, or control over the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in the cloud that supports them. The concept incorporate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and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as well as other recent (ca. 20072009) technology trends that have the common theme of reliance on the Internet for satisfying the computing needs of the users.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usually provide common business applications online that are accessed from a web browser , while the software and data are stored on the servers. The term cloud is used as a metaphor for the Internet, based on how the Internet is depicted in computer network diagrams , and is an abstraction for the complex infrastructure it conceals. 1 Brief 1.1 Comparisons 1.2 Characteristics 1.3 Economics 1.4 Companies 1.5 Architecture 2 History 3 Vendor lock-in concerns 4 Political issues 5 Legal issues 6 Risk mitigation 7 Key characteristics 8 Components 8.1 Application 8.2 Client 8.3 Infrastructure 8.4 Platform 8.5 Service 8.6 Storage 9 Architecture 10 Types 10.1 Public cloud 10.2 Hybrid cloud 10.3 Private cloud 11 Roles 11.1 Provider 11.2 User 11.3 Vendor 12 Standards 13 See also 14 References 15 External links
个人分类: 集群、虚拟、网格、云|39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公用计算:尼古拉斯·卡尔的大转换
zhanghaisu 2009-5-4 21:00
张海粟 公用计算作为互联网上普通用户普遍愿意采用的方式,至少在于以下几条理由: 第一,IT硬件设备的弹性。用户不再考虑何时、如何去定制确定规模的IT设备投资。(需不需要定制网络带 宽投资呢?) 第二,IT软件设备的弹性。用户不再需要使用自己机器上的软件,通过服务的方式获取网络上的特定功能软件。 第三,人智参与的计算。用户的行为在无意中将会给整个互联网络的数据库添加自己的智能。一条搜索、一次链接的点击,都是在告诉互联网搜索引擎:哪些网页对于我而言比较重要。也许,将来的某些时刻,人智作为电脑程序的输入成为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儿。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431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计算就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
liufeng 2009-4-30 00:39
云计算是一个2007年9月开始兴起的互联网新概念,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于互联网,云计算究竟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云计算? 通俗的讲,就是你不用在自己的个人计算机里安装办公软件,游戏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应用放在互联网中的巨型服务器中,无数用户通过更为简单的客户端接受巨型服务器的服务。 这只是一个简单易懂的解释,更详细的介绍请看附录。 2007年10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内基美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 什么是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与控制人的全部行为。 云计算就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 我们在互联网进化论中提出,互联网正在向类人脑的组织结构进化,它将具有自己的虚拟神经元,感觉神经系统,视觉神经系统,中枢神经,自主神经系统等。 到目前为止,美国人还不能清楚的意识到互联网与人脑结构的关系,云计算在本质上就是 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将云计算与互联网的其他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 图中信息处理中心服务器是 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一头它连接了互联网的虚拟感觉,运动,视觉和听觉系统,另一头,它通过互联网的虚拟神经元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交互。 安放在城市、海洋、太空、沙漠、森林等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传感器将构成互联网的躯体感觉神经系统,安放在家庭、工厂、旅游区、交通路口的监视器将构成互联网的视觉和听觉神经系统,远程操控挖掘机、潜水器、家用电器、打印机、手术刀的网络软件将构成互联网的运动神经系统, 光纤、同轴电缆、电话线、无线传输媒介及其内部的信息通道构成互联网的神经纤维,搜索引擎的网络蜘蛛,互联网骨干网的路由构成互联网的自主神经系统。2008年开始兴起的云计算, SAAS正在形成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 云计算不能由一个公司或一个国家控制 如果我们剥去云计算华丽的外表,发现它就是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那我们能够让一个公司或一个国家控制它么?答案明显是不能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它更是一个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不能被西方人提出的新概念迷惑,我们应该站在更高层面上看待互联网中枢神经的控制与争夺。 关于互联网进化论的简要介绍请点击: http://www.intevl.com/book/25693.html 更多互联网进化论内容请访问: http://www.intevl.com 附:维基百科关于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 是分散式計算技術的一種,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過網路將龐大的運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伺服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運算分析之後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透過這項技術,網路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達成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資訊,達到和「超級電腦」同樣強大效能的網路服務。
个人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6864 次阅读|6 个评论
未来软件从业人员:增加还是减少?
zhanghaisu 2009-4-18 23:07
张海粟 软件从硬件产业里面脱胎出来,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可能还要更长一些)。现在的IT界,大量的(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程序员编程已经不再直接和硬件设备打交道了。这也许要归功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大量的开发库的功劳,屏蔽了应用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的硬件设备操作的难题。 一个自然的想法是,将来会不会有一天,现在的软件也会进一步的下沉,它在开发过程中的复杂性会被更高一层的方式所替代呢?其实想一想,我们一直是在这么做的:比如,从面相过程,到面相对象,再到面相构件等等,无非就是要提高代码的重用(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软件的重用,硬件复杂性被屏蔽了,不也就是重用硬件相关吗?)。什么时候会进一步提到功能重用呢? 在功能级重用的模式下,我们直接面临的是业务流程,而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编程界面了:不再为一个字符串的处理而在多个库里面寻找,甚至自己建立一套字符串处理的私人库,也不再将软件的结构设计和代码编程结合起来,用UML或者用例图、时序图费力不讨好地和领域用户讨论。 也许mushup,web服务,网构软件,网络化软件或者web2.0等的方式下能够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功能级的重用。一个特定功能的软件被拆分为几个子功能,在一定的层次上,这样的子功能就能够在网络上匹配到一个已经实现的程序。你需要做的就是把这几个程序在一个类似于网络集成开发环境中点击几下鼠标,拖拽几下这几个实现子功能的程序,ok,你的新的软件就完成了哈。这将是软件的划时代的变化。呵呵。编程实现了自动化,实现了在网络上匹配已经写好的子程序,然后拖拽组合这些子程序的过程:你实际上只关注的是业务流程,对于软件处理的细节,对你而言并不重要(如果你能够找到符合你需要的子程序的话。要是没有,可能你还是会自己去写,而如果你写了在网络上share之后,可能会造福于后面一个和你遇到同样问题的人)。 这时候程序员的数量会增加还是会减少呢? 功能级别的重用相当于软件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皮特德鲁克,管理学宗师认为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于人的需要也越高。程序员不会减少,就如同软件从硬件里面脱离之后,程序员数量没有减少一样。功能级重用将可能会再一次给软件和现实社会的结合带来一次冲击,而这,将会给程序员们带来新的机遇:也许到一定阶段,每个人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程序员了,呵呵,谁知道不会这样呢?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3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到的一篇比较实在的“云计算”解释文章
周春雷 2009-4-9 06:42
云计算这个概念正被热炒,但它究竟是啥?不明白!看到了一篇比较实在的介绍文章:台湾吕维德 云计算七问七答
个人分类: 感想|3974 次阅读|1 个评论
Google的云计算
rbwxy197301 2009-4-2 18:38
转载自:http://safe.zol.com.cn/126/1267636.html(2009-4-3) 问Google的云计算 你真的安全吗? 互联网 09年03月23日 【转载】 作者: Google文档在3月7日发生了大批用户文件外泄事件。美国隐私保护组织就此提请政府对Google采取措施,使其加强云计算产品的安全性。 云计算可以让用户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更新文档,并与他人共享。 如果你是Google文档的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你的许多文件突然出现在别人的账户里,别人可以随便查看,这时,你会有什么感受? 这不是一个假想。3月7日,全球众多的Google文档用户就十分错愕地发现别人的文档居然不期而至。 这些用户打开账户后,发现了不少陌生的文件。事实上,这些陌生文件的主人此时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文件已经共享给了别人。 当天,Google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迅速进行了处理。此后,用户再打开账户时,一切恢复正常,只是多了一封Google的致歉信。 不过,专注于隐私保护的组织这次没有放过Google。3月17日,美国的电子隐私信息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下称EPIC)向监管机构申诉,Google的云计算产品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做的不够,要求对Google进行调查。同时,EPIC要求 FTC(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联邦贸易委员会)禁止Google提供云计算服务,直到后者的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云计算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方面,Google做得最大,已有的云软件包括:Gmail、Google文档、桌面搜索、Picasa照片在线存储和Google日历等。今年2月,Google还发布了Google Voice,它可以把电话声音邮件传输到指定的邮箱。 Google的云是否足够安全,确实值得我们用户好好关心一下。 安全漏洞 3月7日,遭遇信息外泄的Google文档用户都收到了落款为Google文档小组的致歉信。 亲爱的Google文档用户,我们想让你知道你的Google文档账户发生的事。我们已经发现并修改了一个漏洞,它让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你的文件与别人分享。信在开头说。 Google说,出现问题的文件占全部文件的0.05%。考虑到Google文档的用户数量庞大,问题文件的绝对数量十分可观。 据Google宣称,这些文件意外泄露给的对象,限于现在或以前与你曾经有过分享关系的人。泄露的文件限于Docs和Presentations,对于Spreadsheets没有影响。 Google通过一个自动的程序,把受到影响的文件的分享者予以了屏蔽。因而,如果这些文件原本是与别人分享的,用户本人需要手工再去作一次分享的操作。Google则把受到影响的文件为用户单列了出来。 最后,Google作了诚挚的道歉。 但是,隐私组织EPIC对于Google的道歉并不买账。EPIC执行董事Marc Rotenberg在声明中说,Google文档的数据泄露表明,Google安全措施的不足,云计算服务存在风险。 3月17日,EPIC向FTC递交了申诉材料。 在材料中,EPIC说,在本次事件之前,已经发生过数起事件,足以证明Google安全防范措施的不足。 2005年1月,研究者发现了Gmail里的几个安全漏洞,令用户名和密码很容易被盗窃,外来者可以窥探用户的电邮。 2005年12月,研究者发现Google桌面以及IE浏览器的一个漏洞,令Google用户的个人数据很容易暴露给恶意网站。 2007年1月,安全专家发现在Google桌面存有一个安全漏洞,有恶意的人不仅可以远程持续地侵入Google桌面用户的敏感信息,甚至可以控制用户的整个电脑系统。 经常性错误 Google云计算产品出现意外确实不稀奇。一篇作者名为Tim Bass的博客描述了博主在2008年9月15日遇到的Google文档意外。 我是Google的粉丝,Tim Bass写道,我很早就用上了Google文档,并享受由此带来的自由。比如,我记录商业花费时,用Google Spreadsheet,比起用微软的Excel方便许多。因为我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更新,而且直接与公司的财务人员共享。所以最近我一直用 Google文档。 但是,今天,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安全漏洞。在我的账户里,我突然发现了许多不属于我的文件。Tim Bass把几份不属于他的文件复制了出来,贴在博客里。 Tim Bass与其中一个文件的主人联系,结果对方是个泰国人。而那个泰国人也表示,在自己的账户里发现了不属于自己的文件。 几个小时后,一切回归了原状。 EPIC在申诉材料中说,尽管Google一再保证它的计算机云里的文件是安全的,但Google的云计算服务已经受到了数据泄露的侵害。 EPIC说,Google储存和传输文件都是普通的文本,而不是加密的文本。而在其他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中,这些文本都是加密的。 调查Google 云计算服务正在快速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部分。2009年3月的一项研究预计,到2012年,美国本土的公司耗费在云计算上的IT支出将会翻三倍,至420亿美元。 美国人已经越来越多地用到了云计算服务。2008年9月,69%的美国人使用电邮服务、在线信息储存或者使用在线的文字处理软件。 EPIC由此要求FTC发起对Google的调查,要求Google在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前,不得提供云计算服务。 EPIC把Google告到FTC,结果会如何? FTC有几次让IT企业加强了数据安全措施的先例。 比如,2005年,FTC裁定,Choicepoint不能为它的16.3万名用户的敏感信息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2006年1月26日,FTC与 Choicepoint达成和解,要求Choicepoint公司安装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安全程序,并在未来20年,每年都由独立第三方进行安全审计。另外,Choicepoint支付1500万美元的民事赔偿以及500万美元的用户补救。 再比如,2009年2月5日,FTC与Compgeeks.com达成和解,要求Compgeeks.com安装综合的信息安全程序,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未来20年,每两年由独立第三方做一次安全审计。 而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在使用Google的云计算产品时有所保留,不把最隐私的内容放在上面,应是明智之举。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3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网上搬家说起云计算
zhanghaisu 2009-3-31 22:25
张海粟 本来在国内某个技术网站的博客还写的好好的。但是现在已经一周多上不去了。郁闷啦。所以,下定决心搬个家,来到科学网。至少目前,在科学网的体验是非常愉悦的,希望能够一直愉悦下去。感谢科学网辛勤的编辑和网络管理员们,是你们高效而智慧的劳动,让大家可以在这里汇聚、交流,这真是一件很棒、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突然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不是很愉快但是我觉得却很重要的问题。现在博客的使用已经非常之广泛。对习惯于在自己的博客上写写文字的个人来说,博客上的内容与当年的本子上的日记是多么相似。也许区别仅仅在于博客中通常比较阴暗的没有出现,而光明的一面会被尽量地展现,呵呵。但是显然,这些日积月累下来的文字,日后再翻翻是人生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和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而如果你已经在心理预期上把它当做很宝贵的一笔财富之后,突然,承载你的文字的网站丢失了你的文字,而且很难把这些文字再找回来。我们都不希望出现的这种事情,但是偏偏就是出现了这种罕见的事情,谁知道呢?谁也保不准。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数十年的日记毁于一旦,我觉得真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这是不是法律上一个新的待填补的空挡呢?(当然我已经发现了科学网的博客有批量导出文章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悲剧发生的可能)。 而事实上,我们身边这样的危险似乎时刻悬挂着在每一个利用网络服务的网民的头上,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你不觉的这个问题严重的话,我再提出一个相对较新名词:云计算。说它相对较新,因为在2007年底就开始有amazon和google等提出来并且极力推崇。随后在2008年初开始,云计算席卷了整个互联网,包括microsoft、IBM、Oracle等等一切你可以想象的网络或者软件巨头似乎没有谁对于这个概念无动于衷,真是炙手可热啊。云计算,英文为cloud computing,这个网络概念的刮起的风暴强烈程度你可以在google上搜索一下看看有多少条相关的网页。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中文和英文的数字分别是1,160,000和212,000,000 。什么概念呢?你要是搜搜网格计算的话,中文有400,000个结果,而网格计算最早在199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理念上比较相似:至少在应用网络进行计算这一点上是绝对很相似的。 说了云计算又什么样呢?因为云计算是要将来把你现在手头电脑上的一切软件(也许除了浏览器和硬件驱动)全部搬到网络上去,你一切的软件都是从网络上实时下载。你没看错,一切的软件,包括你的office,你的游戏,甚至你的windows操作系统!你现在就可以上google的网站docs.google.com,试试在线的office。当然,你的存储器似乎也是不必要的了,网络上有无穷无尽的硬盘给你使用。只要你有一根接入速度足够快的网线。 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问题终于出现了:万一哪一天这样的服务不再可用了呢?就如同写博客的网站突然弄丢你的文字一样,存储在这些网络中云上的信息资料丢失了怎么办?也许你会说,不对啊,我即使存在自己的电脑上,也会硬盘挂掉啊,也会损失很大啊。是,呵呵,存在自己电脑上的信息丢掉了,你找不到人去打官司。不信你看看包括microsoft的windows、office以及一切的软硬件厂商产品上的免责声明:使用我的软硬件造成的损失与我无关。而且,这也是在法律上、习惯上被大家所认可的。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见谁因为office死掉丢失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文件而将microsoft推上法庭的报道,也没有见到谁因为死机丢掉了自己的游戏币或者网络账号而将Intel或者显卡驱动制造商告上法庭的报道。 可是惨了,云计算的提供者却必须要来考虑这个问题了:如果公共关系部也是一条法律免责声明,说用户存储在我的云里面的一切信息资料是否丢失、是否被盗以及因此引起的损失与本公司无关,那么市场部的同事们一定会抱怨这项条款定的过于精明,使得市场部想极力争取的客户总是拿着这一条来质疑或者嘲讽自己。事实上,现在Amazon的EC2弹性云计算设施就告诉客户,我的设备一年的可用性会达到*%,总之很高,然后如果达不到,ok,我会给客户损失费(当然前提是我们已经谈妥的标准)。再看看我们面对邮政或快递解决货物损失的时候会怎么样。也许云计算里面也会出现某种免责条款。但是显然,在云计算这样的市场中,竞争环境、竞争条件会更加激烈。所以,一条明显的推论是,云计算在安全性、隐私性等上面的政策和技术上的发展会走的更远,只是现在我还不知道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具体政策和技术。也许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新的问题。
个人分类: 云计算|4166 次阅读|2 个评论
什么是云计算
maywuyi 2009-3-17 11:08
我们将出版一本新书《云计算》,对这个时髦的词有些生疏,特将这本书的前言摘录如下: 在云计算模式中,应用程序和文件存放在一个由数千台计算机和服务器组成的云中,这些计算机和服务器都联接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因特网进行访问。利用云计算,你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基于网络的而不是基于桌面的。你可以利用任何一台连接到因特网的计算机来访问你所有的应用程序和文件。 尽管云计算听起来似乎遥不可及,但极有可能你已经使用了云应用。如果你正在使用Gmail或Hotmail一类的电子邮件程序,或者使用谷歌日历一类的应用程序,那么你也是在使用云计算。云计算特别有利于共同协作的程序。例如,与家庭成员分享照片,管理大型组织中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项目。 目前拥抱云计算模式最引人注目的公司是谷歌。谷歌提供了一组功能强大的应用,例如:文字处理(谷歌文档)、演示软件(谷歌演示文稿)、电子邮件(Gmail)、日历/日程安排功能(谷歌日历)。其他大公司也参与了云服务的开发。例如,微软提供了Windows Live web应用套件以及Live Mesh计划,该计划承诺将各种类型的设备、数据和应用连接到一个公共的基于云的平台。亚马逊推出了弹性计算云(EC2)服务,为应用开发人员提供以云为基础的功能。IBM已经成立了一个云计算中心,用来向客户提供云服务和研究。 在计算机行业从桌面到云的转变中,也许微软失去得最多。虽然微软拥有桌面世界,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继续拥有云,这可能是微软的竞争对手们对新技术全力以赴的最充足理由。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个人计算机的终结
rbwxy197301 2009-2-20 11:59
  最近,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为云计算个人计算机的终结(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zm/content/20090108/ArticelD26002FM.htm)的文章,介绍了云计算的一些内容。不久前,美国加特纳数据搜索公司将云计算技术列入2009年值得关注的10大信息战略技术,,亚马逊公司也开始推进云计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以期为医学研究带来强大、灵活和低成本的协作与创新平台。   百度里有人编辑了云计算的条目(http://baike.baidu.com/view/1316082.htm),如果大家兴趣可以去看看。 目录 基本概念和特点 云计算时代 云计算的几大形式 云计算四个显著特点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测试:判断是否是云计算的十五种方法 云计算的20个基本定义 与90's NetPC的渊源 云计算现有几个主要应用 云计算现有几个主要应用   有人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下面是百度里介绍的云计算的几个典型应用:     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下称亚马逊)   是以在线书店和电子零售业起家的,如今已在业界享有盛誉,不过它最新的业务却与云计算有关。两年多以前,亚马逊作为首批进军云计算新兴市场的厂商之一,为尝试进入该领域的企业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亚马逊的云名为亚马逊网络服务(Amazon WebServices,下称AWS),目前主要由4块核心服务组成:简单存储服务(Simple StorageService,S3);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简单排列服务(Simple QueuingService)以及尚处于测试阶段的SimpleDB。换句话说,亚马逊现在提供的是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的存储、计算机处理、信息排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接入式服务。      谷歌公司(Google,下称谷歌)    围绕因特网搜索创建了一种超动力商业模式。如今,他们又以应用托管、企业搜索以及其他更多形式向企业开放了他们的云。   今年4月,谷歌推出了谷歌应用软件引擎(Google AppEngine,下称GAE),这种服务让开发人员可以编译基于Python的应用程序,并可免费使用谷歌的基础设施来进行托管(最高存储空间达 500MB)。对于超过此上限的存储空间,谷歌按每CPU内核每小时10至12美分及1GB空间15至18美分的标准进行收费。最近,谷歌还公布了提供可由企业自定义的托管企业搜索服务计划。    Salesforce   是软件即服务厂商的先驱,它一开始提供的是可通过网络访问的销售力量自动化应用软件。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其他软件即服务厂商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Salesforce的下一目标是:平台即服务。   该公司正在建造自己的网络应用软件平台Force.com,这一平台可作为其他企业自身软件服务的基础。Force.com包括关系数据库、用户界面选项、企业逻辑以及一个名为Apex的集成开发环境。程序员可以在平台的Sandbox上对他们利用Apex开发出的应用软件进行测试,然后在Salesforce的AppExchange目录上提交完成后的代码。    微软公司   在云计算的起步阶段,微软曾经历过不少周折。经过几年的磨合调整之后,这个软件巨头的云计算战略终于走上了正轨。   根据有些厂商的预想,未来绝大部分的IT资源都将来自云计算,但微软却并不这么认为。几个月前,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CSA)雷;奥兹(RayOzzie)曾表示,微软的宏伟计划是提供均衡搭配的企业级软件、合作伙伴托管服务以及云服务。简而言之,微软将其称为软件加服务 (software plus services)。   微软将在今年推出的首批软件即服务产品包括Dynamics CRM Online、Exchange Online、OfficeCommunications Online以及SharePointOnline。每种产品都具有多客户共享版本,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型企业。单客户版本的授权费用在5,000美元以上。针对普通用户,微软的在线服务还包括Windows Live、Office Live和Xbox Live等。   云计算的发展必将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改变我们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同时,它也为情报学的研究提供了更高谈广阔的舞台!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3558 次阅读|3 个评论
什么云计算?
zhxkun 2009-2-20 08:54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在分布式处理(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 Parallel Computing )和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的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一种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获得应用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云是指互联网上的任何可利用的资源,如网络、计算和存储等。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按需获取与使用。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云计算既描述了一种平台,又描述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类型。作为平台,云计算可以根据动态地提供、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取消提供服务器;作为应用程序指的是经过扩展后可通过网络进行访问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使用大型数据中心和强劲的服务器来托管 Web 应用程序和 Web Service 。 二、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三、云计算的研究内容 四、云计算的应用 五、讨论
个人分类: 云计算|34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圈圈坐2/13-丁茗茗
eloa 2008-12-22 13:43
Fujia 发表于 2008-12-20 12:00 Fujia的引子 丁茗茗,电子信息工程毕业,在阿尔卡特先后作为测试工程师和软件工程研究工程师(engieerning process group)工作了5年,后去了互联网界,现在土豆网担任技术部的软件工程和质量经理。 我与茗茗同学初识于松鼠会的MSN群。在交谈中,茗茗同学让我感觉是一个相当轻快可爱的女生,对生活不恭却热情,对朋友不拘但爽朗。当然,她还有另外十分专业的一面。当我们讨论网络信息技术等问题时, 她所表现出来的认真与敬业让人无法不折服。 丁: 我觉得这样的问题对答不好玩儿。这样,我来交代一点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可能会是好玩儿的东西。先交代一下网络一些简单的背景。有一头被称为现代软件之父的软件工程大师,瑞典人Ivar Jacobson博士曾经说过:世界上大概只有一个行业比时尚业更爱赶时髦。B Monkey点头说:而且业内人士自我感觉更有天然的智力和道德优势,更热爱装逼,更反复无常。技术革新驱动差异化的产品开发,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互相烘托,导致放眼望去,一片牛逼闪闪的喧嚣图景(好吧,至少,几个月前,即使user和customer不买单,还有资本市场买单呢)。 我来列几个2008年我心目中的关键词吧: 1,云计算,云计算!其实就是以前你需要什么IT服务,你需要买一个硬件,在这个硬件的基础上买一个操作系统,在系统上还要买软件。。你获得的都不仅是服务,还有这些软件包的实体。你看看这套体系的最大受益方是谁?Intel+微软呀。以前只有大型机的时候,没有个人电脑体系的时候,Intel和微软体系是不存在的! 但是,现在呢,你平时很多应用,不需要软件包!!你打开浏览器就能完成 !当然了,部分计算处理可能还是在本地!到了将来!!! 云掉了!! 连计算都在远端了! 所以Intel+微软的终端体系没得卖了。。就是,随着规模优势的扩大,价格成本终将降为0!我们硬件终端终将降为0!! 这也是长尾理论的作者在他的新书《FREE》里做的展望。然后,不需要操作系统了!!所有的运算处理和服务,都在云端完成!!所谓的云,就是给远端的服务器起了一个好性感好性感的名字!!GOOGLE和AMAZON的野心,就是要颠覆整个个人电脑体系的那个基础啊,因为微软就是基于这个体系生存的!当然了,微软也在说云计算,但大家都公认他的云计算跟别家不太一样。为什么微软一直在往互联网方向的发展和转型上力不从心,根据每个公司都是由基因的这个理论,因为他的基因里没有自我消灭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然后存的图谱啊! 2,智能手机。跟第一条也相关,这不就是没有微软+INTEL的云接入终端么?他们取代的,也是个人电脑终端这个平台啊。 3,虚拟化技术。抄一段吧。借助虚拟化(Virtualization)技术,计算机用户将可在单一计算机硬件中安装多个操作系统(虚拟机),并实现多重任务处理,从而达到节省IT开支和高速处理计算任务等目的。目前企业数据存储、内部网络已实现虚拟化。随着服务器和PC虚拟化理念的普及,传统IT基础设施的部署理念正受到挑战。这个最多的应用是哪儿呢。。。云计算的云端(即服务器端)。。。。 虽然我洋洋洒洒说了三点,但其实都在云计算的泥沼里打滚。。。。 F:关于云计算和智能手机,很有意思.但这些是否是建立在网络非常发达的情况下? 丁:从我的角度来说,带宽的瓶颈不是现在最关键的。因为2008年也是所谓的无线宽带元年。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获得一个高速的接入,从技术上来说不存在什么问题,因为肯定是可以实现的。在我看来,问题可能会是出现在服务器端,就是所谓的云端。 F:主要是指怎样的问题? 丁:这里的问题有两个。1,能耗;2,高负载下的均衡能力。我各展开说一下,能耗问题,其实就当你的云端同时有上万台或者上百万台的服务器时,能源的消耗就是一个大问题。给GOOGLE的云中心(当它的规模优势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个核电站吧!!!事实上,现在GOOGLE就有专用的发电厂。哈哈哈!我想纳米计算机如果能发明出来,大概可以突破这个瓶颈。 F:什么叫纳米计算机? 丁:因为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硅芯片,基础还是晶体管嘛。纳米计算机,哇哈哈哈哈,看 这里 . 丁:2,均衡能力啊,就是当短时间内并发很高,服务器还是很脆弱的,容易挂掉。2008年,AMAZON的云计算中心AWS就挂掉了好几个小时,是著名的失败案例。 F:恩,服务器忙不过来 丁:可以这么理解。你看现在松鼠会流量一高,服务器就撑不住。将来那么多企业的应用都挂在云端,那服务器一瘫,跟天塌了有什么两样。。。 F:关于网络的问题,除了带宽作为瓶颈,其他的诸如网络的稳定性(比如海底光缆之类的问题),有影响么? 丁:网络的稳定性现在基本不是问题了。因为网络归根结底是拓扑的,也就是说,一条通路不行,我们路由到另一条通路上去走。条条大路通云中心。全都瘫掉,这个太小概率事件了。就像平时我们做风险管理,我们不对天降大陨石机械降神这种风险做评估 F:good,但这样一个高度连网的组织,是不是会比较脆弱,比如一旦被攻击,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崩溃? 比如一条道路上瘫掉了会波及其他所有道路? 丁:我现在只评估物理的通路的风险。像你说的这样被攻击。。。恩。。。真的很多年没有出现了哎。有能力做云计算的,云安全肯定是做得很牛逼哒。最好的技术肯定在他们那边,不在个体的手里。个体的人太笨了,真的(丁肇中说的)。 丁:给你举两个云计算中心2008年出现的坏案例。1,Amazon S3 停运。2月15日,亚马逊的三个物理服务器之一宕机数小时,扼杀了亚马逊S3云存储系统。许多像Twitter, SmugMug这样的创业公司,甚至纽约时报 都在站点上看到了错误消息。许多最流行的网站都受到了S3宕机的影响。 使宕机带来麻烦的是开发团队缺乏沟通。亚马逊S3开发团队花了一个小时去查证宕机事件,并且他们直到问题被修复数小时之后才再次回应。许多S3的客户不能接受在宕机期间关闭整个业务。 当开发危机发生的时候, 透明度和大量的沟通是关键。2,Gmail宕机30个小时。Gmail 是最受欢迎的电子邮件提供商之一,有许多的用户来自于Google Apps 服务。许多企业使用 Gmail (不管是免费还是付费的用户), 所以,当这个服务暂停高达30个小时的时候,对于一些人来说它是十分重要的。这次Google不幸的中断事件,影响到了很多人,一些小企业超过24个小时不能访问他们的Gmail,同时,利润也在不断失去。 F: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更关乎市场而非技术,如果所有人的东西都放在云终端运行,一旦这个云终端出现不稳定,比如google这个公司突然经济危机就没了..世界是不是就乱套了? 丁:恩。好问题!提供云服务的公司很安全!!因为!!他们手里会有现金!!现金为王!! 丁:这个问题,我这次参加SD2008的技术论坛时,叶伟(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架构师,好像是,这个我们需要再核实一下)说,因为如果卖软件,我们可能是把软件交给分销商,卖掉了,钱还要流转一阵,才回来。这个风险就很大。而云服务,则是用户付费,然后才使用的模式。类似你交了宽带费才能上网。。。你想想他们是不是在食物链的底端啊。。。一层一层灭掉,最后才灭掉他们。 F:是,这个能解释终端公司能拿到大量的现金,但我的担心是,他们因为自身财政风险评估的问题或者公司本身人员变动问题而导致用户的损失.Google这样的公司不可能握住大量现金吃利息,他们会上市,会有许多投行帮他们做各种投资, Amazon有可能把现金交给Lehman Brothers去投资,然后就没了..一旦公司的财务有问题而导致公司运行的危险,而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单向依赖性极重的网络组织里,客户就会受到影响。 丁:我觉得他们没那么蠢吧。。。又不是中国的什么公司,拿了钱就去炒地产,炒股票。。。 F:扯得远了点。我们回到技术层面.. 这样一个大型联网组织,对于安全控制有什么方法?比如每个用户的信息都要通过云终端去计算,那Amazon岂不是掌握大量秘密..? 丁:这个应该是云计算的提供商考虑的问题,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权限设置要保证这个安全,而不应是我们考虑的。就像如何保证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是安全的,不被营业员拿走,这个是银行业务流程和安全保障问题。 F:good. 格么国内现在的云计算技术如何? 丁:阿里巴巴呀!!!淘宝也是一个典型的云服务提供商!!你看,所有卖家的商品信息,都不在他们自己的硬盘里,都在阿里巴巴他们的服务器上嘛。 F:就是说,我们用户输入的信息,都存在与阿里巴巴服务器上,所有交易是在淘宝网上进行? 丁:对啊。还有卖家,关键是卖家,他们也没觉得不方便吧。我这只是举了一个商业应用的例子,还有更多企业级的应用。 F:我有点confused..那email是不是也算?我们的数据都在邮箱里,也就是在服务商里? 丁:对啊!!云计算的初级应用,就是接入级啊!一点都不玄乎。 F:goooood. 那这种初级应用距离我们想要把操作系统都交给云终端,还有什么距离? 丁:好远好远好远啊。。。。。慢慢走。。。路漫漫其修远兮。。。。15年吧 F:。。。好,云计算到此. 接下来是私人问题,你觉得你2008年最大的专业体会? 丁:专业体会,恩,就是CMMI这个体系背了很多黑锅。这个就是我的本行了,是软件工程方法相关的。 F:请介绍下CMMI,还有具体是什么黑锅? 丁:CMMI的介绍看这个 http://wiki.mbalib.com/wiki/CMMI 。黑锅:很多企业在实施CMMI的过程中太僵硬了。CMMI只是一个框架,它推荐了一些最佳实践,但没有具体要求企业应该如何施用。但很多企业就用最僵硬的办法,比如疯补文档什么的。。。把自己的CMMI等级给提了上去。这非常的不聪明,但这绝非CMMI的过错,CMMI和敏捷开发其实不冲突的。 F:好。回到私人问题.2008年你觉得你的生活里有什么改变么? 丁:换了工作,遇到了一头好上司,是我到目前为止跟过的上司里合作最愉快的一头。我很开心。 F:好,岁末年初的,你对09年有什么期望么? 丁:我想想。。。赚钱!!!土豆IPO,纳斯达克涨到400美元一股,我卷了钱回青岛,买艘帆船,养只俄罗斯蓝猫,天天带她出海玩!还有,我喜欢的一头又美又贱又残暴,温柔贤淑且高端,残忍刻薄且有趣的姑娘(恩,这么多特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很神奇吧!),我希望她肉照吃人照美,收我送她的礼物收到手发软 F:好!!! 丁茗茗最后再补一下:我更多的是从浅显易懂的应用角度去谈云计算的,而对云计算本身的技术,我不是专家,也没有深谈,如果有谬误和不妥之处,还请补充。
个人分类: 其他|1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