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云计算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云计算

相关日志

“云计算”与智能交通
wenjb 2011-5-23 21:17
“云计算”与智能交通 最近,开始关注“云计算”与智能交通的相关话题,由于涉足智能交通信号控制领域有一段时间,总思考着在这一领域贡献一己微薄之力。 原来仅仅满足于研制一台真正属于国人的协调式控制交通信号控制主机,也花费了不少心血,现在信号控制机基本完成,调度灵活,支持诸多流行ITS协议,基于C/S的ITS信号控制系统方面也略有成绩,但是总是无法对固有思维有所突破。交通信号控制基本算法,如单点定周期配时算法中以停车线为参考断面的TRRL法、ARRB法、HCM法和以冲突点为参考断面的冲突点法,基本解决了单点定周期配时问题,加上单点感应算法、行人相位配时算法和基于混合交通特性的配时算法基本清除的阐述了单点的控制配时算法的优化。 但是,对于大型城市和日益发展的中小型城市,车辆饱和度与日俱增。区域路口的协调控制与诱导方面的研究仍停留在比较古朴的阶段。有线控(绿波)、动态绿波概念的提出,有引进的SCATS、SCOOT等系统,依然无法缓解城市日益糟糕的交通。于是,在下弱弱的想我们的交通流量统计方法是有出入?我们的城市整体规划方案存在问题?是不是可以引入将新技术引入该领域作可行性探讨? 最近讨论得相当火的“云计算”以及免费的Hadoop平台能否在ITS领域一展身手?我看到有人发表少量的论文在讨论这个问题,当然有正面的论述,也有大唱反调的说辞。正是因为如此,在下也想探究一下此方面的可行性,说不定会有所新的发现呢? 先写个开篇,欢迎各位前辈斧正。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三)
热度 2 ywan 2011-5-21 01:24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三)
“通讯即服务”是另一个云计算的发展方向。尽管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说法,但它基本上是指将传统的通讯方式,包括电话,传真,视频,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等等集合在一个用户界面上,由云计算服务商提供云端统一服务。用户只需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使用各种服务。其实“通讯即服务” 可以看作“软件即服务”的特别应用,并且以 VoIP 的形式存在至少十几年了。尽管中国在 VoIP 市场发展方面还有政策上的限制,在美国它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所有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商都提供 VoIP 的捆绑服务。在个人消费者方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 VoIP 服务,目前的家庭 VoIP 服务可以提供传真, 911 紧急呼叫等服务,已经和传统的电话没有什么区别。企业方面开始的更早,从 2000 年开始,随着 VoIP 技术的成熟,众多企业已经发现 VoIP 不但价格低廉,而且能够提供集各种通讯于一体的服务,所以,到目前为止,以 VoIP 为基础的通讯已经成为美国众多企业的主流。 通讯即服务从技术来看,主要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费用便利。其运算量不大,但是企业的一个必要开支,而云端统一可以给企业节省大笔开支。 跟传统的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 PSTN )的程控电话比较,基于互联网的 VoIP 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两者都是基于分级的数字网络进行传输,两者也可以互相通信 – ATT 等电信公司一直在利用现有的公共交换电话网来与互联网接入商竞争,比如通过 ISDN , DSI 等技术来让使用者可以用现有的电话网使用互联网服务。不过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其传输方式。公共交换电话网是在通讯双方之间建立起一条虚拟的信道,一旦信道建立起来,就会保持不变直到通话结束,所以通讯质量可以得到最低保证。而互联网则是将语音通过 IP 分组交换方式,与其他互联网信息一样,切割成碎片,发散出去,完全依靠通话双方之间的路由动态传输,传输路径随时都有可能改变,包含语音的 IP 包到达的前后顺序也没有规律,所以早期 VoIP 在通话质量上得不到保证,如果使用的人多,就有可能出现声音模糊,语音失真的现象。 最近十年, VoIP 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这大部分得益于包括主干网和接入用户端的互联网的带宽的显著提高。比如现在北美的家庭用户的互联网实际上载带宽都在 5 兆以上,下载带宽可以经常达到十几兆。在这种情况下,动态路由对通话质量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至于企业用户,带宽就更高了。所以以 VoIP 为基础的“通讯即服务”成为可能。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最近微软花了 84 亿美元收购了 Skype 这件事。 Skype 是 2003 年创立的一个 VoIP 小公司。 eBay 在 2005 年以 26 亿美元将其购买下来。本来是想用它的服务使 eBay 的买卖双方可以互相通话。可是显然事与愿违,使用 eBay 的交易双方根本就没有电话沟通的兴趣,再加上 Skype 一直没有盈利,所以就成为 eBay 的一块鸡肋。 到了 2009 年,为了挽回投资, eBay 想将 Skype 上市赚钱,可以因为 Skype 知识产权纠纷,不得不取消原计划。最终, eBay 将 Skype 的 70% 的股份以 20 亿美元卖给了私募基金以及和 eBay 有知识产权纠纷的公司。当时来看,似乎 eBay 在整个过程中挽回了一些损失。可没想到,几天前,微软以 84 亿的现金价把 Skype 买下,这下, eBay 可能要后悔当时以仅仅 20 亿美元出售 70% 的股份了。 那么 Skype 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微软肯出大价钱买呢?我想主要是其 13% 的 VoIP 市场占有率。另外, Skype 的独特 VoIP 技术可能也是一个因素。在没有防火墙的情况下,所有的 VoIP 技术都可以让通讯双方通过分组交换技术建立起联系,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但如果通讯双方或者有一方在防火墙后面的话,一般的 VoIP 技术(如 SIP )就需要一个专门的代理服务器来做中转(这就跟“翻墙”一样)。这对 VoIP 运营商来讲,维护这些代理服务器就意味增加了运营成本。而且,随着用户的增多,需要维护的代理服务器性能和数量也会成倍提高。 Skype 的 VoIP 技术避开了建立专门的代理服务器这一步。它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装在客户端使用程序的估算,将一些带宽多的客户端计算机升级为“超级节点”,然后用这些超级节点来做临时的“代理服务器”。当然,所有这都是动态的。每时每刻,某个节点都有可能被升级或解除升级。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第一,避免了维护专门代理服务器的成本;同时,随着用户的增多,超级节点的数量也会增多,所以不会受到用户增多所带来的通话质量降低。所以相对于一般的 VoIP 技术, Skype 的技术处于更加分布状态,费用更低。 微软购买 Skype 可能有多方面考虑,将其融入“通讯即服务”的微软云计算服务可能是最直接的策略。另外, Skype 还可以被整合到微软其他的产品中(包括微软手机系统, xbox 游戏机等),提升微软在互联网方面的形象。另外,防止其竞争对手获得 Skype 可能也是主要动机。无论如何, 85 亿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不知道微软是否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从这笔交易中真正获利。
个人分类: 互联网|3375 次阅读|3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二)
热度 2 ywan 2011-5-19 03:51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二)
“ 数据库即服务 ( Database as a Service ) ” 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新的云计算服务项目。它出现的晚是因为很多前面提到的云计算服务项目可以将其完全涵盖。比如使用 “ 基础设施即服务 ” 的用户可以通过虚拟机的方法在自己的空间里生成数据库,而 “ 软件即服务 ” 则不需要用户考虑具体数据库的设计。除了这个原因,即便用户使用某一个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独立的 “ 数据库即服务 ” ,该服务仍然需要跟其他应用程序相联系,进行数据传输。如果该应用程序是在异地云端的话,基于互联网的海量数据传输可能存在不稳定的和延时问题。所有这些都是的 “ 数据库即服务 ” 不是那么具有吸引力。不过尽管如此,包括亚马逊(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 RDS ),微软 (Microsoft SQL Azure) 在内的各大公司还是相继推出了自己的 “ 数据库即服务 ” 来与其它现有的云计算服务搭配。而一些小的创业公司, 如 Fathomdb.com ,则在稍微早些时候推出了独立的 “ 数据库即服务 ” 。 需要说明的是, “ 数据库即服务 ” 里的 “ 数据库 ” 其实是专指 “ 关系数据库 ” 。 “ 关系数据库 ” 是当年在 IBM 工作的 Codd 最早提出的,不过 IBM 为了继续从其更原始的数据库系统中赚钱而将该技术冷藏了。后来埃里森和他的同伴根据 Codd 的理论开发出了甲骨文数据库系统,并成立了甲骨文公司,这才使关系数据库发扬光大而最终完全占据了企业用户市场。在关系数据库里,数据没有冗余存储,各种数据之间有固定的依存关系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来检验数据的可靠性。这些都使关系数据库比传统数据库要有效率的多。 Codd 也为此在 81 年获得了图灵奖。 该数据库自 80 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到各种企业中作为主要的数据存储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准。尽管近两年基于对象的数据库等新的数据库形式开始出现,关系数据库仍然是主流。所以,云计算目前在数据库即服务之一块,主要是试图将关系数据库云端化。 最早推出 “ 数据库即服务 ” 的是小公司。比如芭芭拉就直接使用亚马逊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建立了 FathomDB.com 。用户可以通过 FathomDB.com 建立自己的关系数据库,然后通过网络服务来存储调用其中的数据。用户只要每小时付 2 美分就可以运行使用 256MB 内存和 10GB 的存储空间的关系数据库。亚马逊和微软随后在 2009 年推出了自己的基于关系数据库的 “ 数据库即服务 ” 项目。不过到目前为止,其用户还都是中小用户。 相对于 FathomDB.com 这种单独的数据库即服务商,亚马逊和微软提供的服务可能更具有竞争力,因为用户可以在使用这两个公司提供的其他服务的同时也使用这一服务。这样可以在运行上更有效率。
个人分类: 互联网|3646 次阅读|3 个评论
“云计算”本质上就是集群协同计算
geneculture 2011-5-16 03:08
所谓“云计算”就是 集群协同计算。 它实质上是一种具体的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注1:协同智能计算系统是狭义融智学的研究对象。 注2:附录1和附录2分别是本人标读的英文和中文译稿的全文。 附录1: 英文稿的全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4143do=blogid=443987 附录2: 中文译稿的全文 商业周刊: Google 及其云智慧 这项全新的远大战略 旨在 把强大得超乎想象的计算能力 分布到 众人手中。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亚为信心十足的 Google 应聘者们出的一道题。作为 Google 公司的高级软件工程师, 27 岁的比希利亚留着一头卷曲的长发,他希望了解这些大学本科生是否已经准备好以 Google 人的方式去思考。“告诉我,”他问道,“如果有 1000 多倍的数据量,你将怎么办?” 真是个奇怪的问题。假如他们真的跑回学校,愚蠢地想要去处理容量多达 1000 多倍的细节信息,那么学校的服务器恐怕会被拖累得慢如爬虫。   比希利亚将在面试中阐释他的问题。他告诉应聘者,要想在 Google 发展,就必须学会从更宽广、更宏观的角度来工作和思考。 他描述了 Google 全球运行的计算机网络。的确,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搜索需求的即时回馈;而当形成集群,它们则能更快地处理浩如烟海的数据,其检索答案或指令的速度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台单机 。绝大部分硬件设备并非安放在 Google 公司园区,而是在园区之外,没准就在地球上 某个大型冷却数据中心 里高速运转着。 Google 内部 把这种大规模计算机集群称作“云”。 在 Google ,工程师编程过程中碰到的一大挑战便是 如何驾驭“云” ? 提高它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大幅领先于小型计算机群。比希利亚表示, Google 的新员工通常要花费数月才能习惯 从这种角度思考 。比希利亚认为, Google 的新人 所需要的是高级培训课程 。 2006 年秋季的一天,当他在会议间歇偶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米特时,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他将利用自己的“ 20% 时间”(即 Google 分配给员工 用于独立开发项目的时间 )来启动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将在他的母校华盛顿大学进行,着重引导学生们进行“云”系统的编程开发,他设想把这个项目命名为 Google 101 。施米特很是欣赏这一计划。在接下来的数月中,比希利亚的 Google 101 计划不断发展和深化,最终促成了 Google 与 IBM 在 2007 年 10 月开展了一次雄心勃勃的合作 --- 把全球多所大学纳入类似 Google 的计算“云”中。   随着“云”概念影响的扩大 , Google 在产业中的足迹必然会远远超出搜索、媒体和广告领域,从而使这家 IT 巨头得以涉足科学研究甚至更新的业务领域。 在这一过程中, Google 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计算机。 “我最初以为(比希利亚)不过是想在教育上做点事情,这当然也不错,” 施米特最近一个下午在 Google 总部回想道,“ 9 个月后他 拿出了新战略(即‘云’计划) ,太出乎意料了。”随着自身的不断拓展,“云”计划将为学生、研究人员和企业家们 提供 Google 式的无限的计算处理能力 ,不论是通过 Google 自身的设备或是通过提供相同服务的其他厂商。    Google 的“云”到底是什么?它是由几十万甚至大约 100 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 这些机器单个而论的话,其性能并不比家用台式机强大多少。但是这个网络存储的数据量惊人, 能容纳不计其数的网络数据拷贝,因此搜索速度能够更快,在眨眼之间便能为数十亿的搜索提交答案 。 与许多传统的超级计算机不同, Google 的系统永远不会老化。 如果网络中某一台机器落伍(通常在使用 3 年后),工程师们就会把它淘汰,而代之以性能更强的新款计算机。 这意味着,“云”几乎就像生物一样能长生不老。    向“云”规模的数据处理迈进 标志着 我们在信息处理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从最基本的层面讲,“云”的发展就如同 100 年前人类用电的进程演变,当时的农场和公司逐渐关闭了自己的发电机,转而从高效的发电厂购买电力。 Google 的高管们很早前就开始展望 这一转变 并 为之进行筹划准备 。 以 Google 设备为核心的“云计算” 完全符合由该公司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10 年前 提出的远大构想 :“构建起跨越全世界的信息,供人们随时随地访问。”比希利亚的想法 刚好为实现这个构想 开辟了一条道路 。“没准他脑子里早就有数,只是没告诉我,”施米特表示,“我开始没有意识到 他将试图改变计算机专家对于计算的固有想法。这个目标太伟大了 。”   单行道   对于小型公司和企业主而言,“云”意味着机会,在密集型数据处理领域这一竞技场中,它就像是一道标准线。 今天,掌控“云”系统的互联网巨头中,只有少数几家拥有吞吐海量信息并开展相关业务的资源。 我们的文字、图片、点击和搜索 全都是这个产业的原材料 。一直以来, 很大程度上这是一条单行道 ? 人们产出数据, Google 、雅虎和亚马逊等公司 则将 信息转化成观点、服务,最终变成收入 。这种状况已开始发生改变。 2006 年, 亚马逊 向付费用户 开放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调动新的参与者加入“云”计算 ,而无论其规模大小。一些用户只是简单地将数据库存储在亚马逊,另一些则使用亚马逊的服务器搜索数据或建立网络服务。 2007 年 11 月, 雅虎 也将一个 电脑集群(即小规模的“云”) 开放给卡内基 - 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 微软 同样通过开放 服务器群 来加深与科学研究团体的联系。市场调查公司 IDC 的 高级分析师弗兰克·金斯 表示: 随着这些“云”的发展,“新兴的网络公司将有望造访这些服务器 。这就 如同在播撒 Google 种子 ”。随着搜索新材料和药品的数据处理实验室把工作室搬到了“云”上,这些新公司很多将会出现在科学和医药领域。    要想让“云”发挥出潜能,与此相关的编程和操作就应该与使用互联网一样简单 。分析家称,这给“云”搜索及其相关的软件工具打开了增长的市场,对于 Google 及其竞争对手来说,这可谓唾手可得的业务。 Google 将为用户提供多少存储容量,或以什么形式、什么价格提供,对于这些,施米特 都不会明说 。“通常来讲,我们 开始时会采取免费策略 ,”他表示,并强调大客户“应该很有可能负担一些费用”。那么这些“云”能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呢?“无限大,”施米特表示。 随着“云”策略的展开,更多人看到 Google 随时做好了成为下一代计算的主导力量的准备。 “ Google 渴望占据“云计算”市场中相当的份额,或成为每天都与普通人打交道的‘云’,”施米特说道。那么有什么样的商业计划呢?就目前而言, Google 仍将继续植根于核心业务,这一业务给它带来了滚滚的广告收入。 从投资角度来说,“云”计划在初始阶段不过是像雷达屏幕上显示的一个小光点。它在远处盘旋,目标很大却烟雾弥漫,很难拼凑在一起,但仍充满着无限可能。 就在那次比希利亚趁机和施米特谈论 Google 101 时, 改变计算和科研的现状 还并不是他的主要意图。他自己说, 当时真正想做的是返回学校。 与公司里很多已拿到博士学位的同事不同,比希利亚 刚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就被 Google 录用,他甚至没读过硕士研究生。 因此 他渴望从 Google 的日常工作中抽出时间换换脑子。在 Google ,比希利亚每天都需要从公寓搭乘班车长途跋涉到公司,然后开始 10 小时的搜索运算法则的编写工作 。 他想回到西雅图,哪怕每周只有一天,回到学校去和他的教授兼导师埃德·拉佐斯卡一起工作 。   在突发灵感想到“云”计划并直接和老板详细讨论之前,比希利亚并没多加考虑。他和施米特 已相识数年。他 5 年前刚入职 Google 时还只是一个年仅 22 岁的程序员,其工位就在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附近 。比希利亚回忆说,他走进办公室时被一架飞机模型所吸引,这让他想起母亲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从事的空乘工作。自然而然地,他与话语温和、有学者派头的施米特 聊起了数据计算,那种感觉就像在大学一样 。后来虽然比希利亚搬到了其他办公楼,但两人仍然保持着联系。在他们第一次讨论“ Google 101 ”计划的那一天,施米特 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把项目缩减到比希利亚能在两个月内完成的规模 。 “我实际上没太在意他的话,”施米特回忆说,但是他想尽快给这位年轻的工程师发出反馈。他说,即使比希利亚失败了,但“他很聪明,一定能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要顺利启动“ Google 101 ”计划,比希利亚 必须把项目的来龙去脉和 Google “云”的些许魔力透露给合作对象,同时又不能深入“云”本身或揭示出核心机密。 这些机密会激发计算机学家无穷无尽的思考, Google 对此守口如瓶,毕竟这台“超级计算机”是公司运营的支柱,它能自动处理搜索、放置广告、传递电子邮件等业务。 计算机在从事这些工作,而包括比希利亚在内的上千名 Google 工程师仅仅只是“服侍”着它。他们“教授”系统新的技术或为它寻找新的主攻市场,同时在其中添加新的集群 , 2007 年一年就增加了 4 个新的数据中心,平均每个成本达 6 亿美元。 在搭建这台“计算机”的过程中,在搜索领域名声大震的 Google 随时准备扮演计算机业的新角色 。不久之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曾期望国家实验室能启动数据计算方面的前沿研究。如今, IBM 负责开放系统开发的副总裁 丹尼尔·弗赖感叹 :“ Google 现在做的事情 10 年前只有在国家实验室才能实现。”   那么,比希利亚如何让学生们访问这台机器呢?最容易的方案当然是直接从学校连接专线到 Google 服务器。然而公司并不准备彻底放手让学生们随意访问这台装有授权软件、存储着私人信息以及运营着 106 亿美元业务的计算机。 比希利亚因此购买了价位适中的 40 台计算机 组成集群 。他 发出订单 后 开始琢磨 如何给这些服务器付钱。 就在卖家组装电脑集群时,比希利亚告诉 Google 的几名经理将出现一大笔账单。之后他“拿着花销报告从下到上请示了一通,结果没人反对”。说到这里,他又加上自己喜欢的一句格言:“请求原谅比寻求批准容易得多。”   狂热的学习者 2006 年 11 月 10 日, 排成阵列的计算机群 出现在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教学楼里。比希利亚和几个技术负责人 得想办法 把将近 1 吨重的机柜抬上 4 层放到机房里。他们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准备在第二年 1 月开始上课。   比希利亚的母亲布伦达说,她的儿子似乎 从小就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他直到两岁才开口说话,但很快就开始成句成句地说。最早的一次是家人开车行至离家不远的华盛顿吉格港时,一只小虫子从打开的车窗飞进来,只听到从后排座传来比利亚的声音:“妈妈,有一件物体在我嘴里。” 在学校里,这个男孩没完没了的提问和飞快的学习进度 惹恼了老师。父母看到他很伤心、很受挫,便把他带回家教了 3 年。比希利亚说,那段时间 他失去了很多小伙伴,但是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生意人 。他对冰岛野马兴趣浓厚,并在十六七岁时投身到养马行当。他的父亲吉姆回忆道,一次,他们开车一直向北行驶到马尼托巴买了马匹,却并没有考虑如何把它们运回家。“整个旅行就像塞维·蔡斯电影里的场景,”他说。比希利亚 学会了用计算机为他的贩马事业和父亲的豪华游艇业务制作网页 。比希利亚 断定 计算机比养马 更有前途 ,因此义无反顾地 报考了 华盛顿大学,并 选修了 尽可能多的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相关学科。    2006 年年末, 当比希利亚 往返于 Google 大厦和 西雅图 之间筹备“ Google 101 ”计划时 ,他 运用生意人的技巧,招募了一支组织松散的志愿者队伍。他和学院的实习生一起设计课程,还在 Google 公司位于学校附近的华盛顿州 科克兰德分部 拉拢部分同事,让他们抽出 20% 的时间来帮忙教课 。比希利亚听从了施米特的建议,把“ Google 101 ”集中在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 容易上手的方面 。“我基本想的是, 什么课程 我能 在两个月里教会他们 ,同时又真正有用和重要?”他回忆道 。最终他的答案是 MapReduce 。比希利亚十分推崇 MapReduce ,这是 Google 数据计算的 核心软件 。 公司 著名的 搜索运算法 为 每一次搜索 提供信息 , MapReduce 则传递出速度。它把 每个任务 分解为 成百甚至上千块 小任务,然后 发送到 计算机集群中 。眨眼之间, 每台计算机 传送回 自己的那部分信息, MapReduce 则 迅速整合 这些反馈并形成答案。 虽然也有一些技术具有同样的功能,但 MapReduce 速度更快且显示出几乎可以解决无限任务的能力 。提到 MapReduce ,比希利亚 变得十分兴奋和狂热 :“我记得刚毕业时来到 Google 学习 MapReduce ,这的的确确 改变了我对计算机科学乃至所有事情的想法 。”他把该软件称为“非常简单却极其卓越的模型”。 这个软件是由其 华盛顿大学 校友杰弗里·迪安开发的。因此 通过回到母校教授 MapReduce ,比希利亚会 将这个软件 和“这种思考方式”带回源头。   只有一个阻碍。 MapReduce 曾经安全地“沉寂”在 Google 主机中 ? 而且不允许外界使用,对于“ Google 101 ”项目也一视同仁 。 Google 曾拿出一部分相关信息与他人共享,以开发开源版本“ Hadoop ”。 当时的想法是在不泄露核心技术的前提下,推动自身的标准成为“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开发 Hadoop 的团队属于一家名为 Nutch 的公司。说也奇怪,这家公司现在归入雅虎麾下,雅虎希望依靠 MapReduce 的衍生产物 给自己的数据计算 提供一点 Google “云”的魔力。 好在 Hadoop 仍然保持开源状态,这意味着 Google 团队能对其加以应用并 可免费安装在 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集群中。   “ Google 101 ”一出现在冬季学期的课程安排中,学生们立即蜂拥而来选修这门课程。 起初比希利亚和 Google 的同事们尝试自己教课,不过后来他们及时地把这一工作转交给华盛顿大学的专职教员。“他们的讲解更加清晰,”比希利亚表示。 接下来的几周里,学生们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程序来适应 Google 计算机,并雄心勃勃地设计开发 网络规模 的项目,这些项目 涵盖了 从 维基百科 的 编辑分类 到 互联网 垃圾邮件的鉴别处理 等各个方面。 2007 年的整个春天,有关这门课程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他大学的院系也开始要求参与“ Google 101 ”计划。很多人 迫切渴望了解“云”的相关知识和计算能力 ,特别是 在科研方面的计算 。实际上在每个领域,从各种传感器、分析设备以及先进的测量工具产生的 大量新数据 浩如烟海,让科学家们大伤脑筋。这些数据可能用于开发新药品和疗法、制造新的清洁能源、甚至预测地震,然而 绝大多数 科学家 缺少设备来 存储和筛检 这些“数据宝藏”。 “我们真是被淹没在了数据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助理主任周以真( Jeannette Wing )表示。    IBM 的慷慨    对 Google 计算能力 的巨大需求 倒是把比希利亚难住了。他能完成第一批 计算机集群 的采购安装已经算是很幸运了,可是他能像这样一次又一次、最终在 每个计算机学院 都装上一个 微型的 Google “云” 吗?当然不现实。 为了把“ Google 101 ”计划 扩展到 全球各地的大学,各 参与方 必须要 接入到共享的资源 中。因此比希利亚需要一个更大的“云”集群 。幸运之神随着 IBM 董事长彭明盛突访 Google 大厦而降临。这天成了“ Google 的彭明盛日”,一位 IBM 的研究员表示。那是一个冬日,如果要在 Google 园区里来场沙滩排球可能会有点寒冷,不过 彭明盛中午在 Google 的餐厅 体验到了 传说中的 免费大餐 。随后,他和他的团队与施米特以及包括比希利亚在内的十几名 Google 工程师 座谈交流 ,他们在白板上写写画画、讨论着“云计算”。 IBM 一直希望 部署“云”系统 来为企业客户 提供数据和服务 。与此同时,在彭明盛的领导下, IBM 已经成为 Linux 系统等开源软件的领先倡导者。这可是蓝色巨人在软件战役中的重点,尤其是在对抗微软的战斗中。 如果 Google 和 IBM 在“云”上合作,它们可能共创这种基于 Google 标准(包括 Hadoop 版本)的“云计算”的未来 。    Google 当然已在这个项目上 先行一步 ,即比希利亚的“ Google 101 ”计划。就在会面的当天,比希利亚 小小的实践 成为 由两家技术巨头的首席执行官支持的一项重大计划的开端 。当彭明盛那天下午离开 Google 时,比希利亚和 IBM 公司的丹尼斯·全就被指派组建 Google-IBM 的联合 大学“云”的原型 。在接下来的 3 个月中,他们在 Google 总部并肩作战。(比希利亚说,从那时起 “云”计划从“ 20% 时间”变成了他的全职工作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 把 IBM 的 商用软件 和 Google 的 服务器 进行整合,并装配大量包括 Hadoop 在内的开源程序 。 2007 年 2 月,他们在 加州 山景城向高层领导、同时通过视频向位于 纽约 阿蒙克的 IBM 总部人员 首次展示项目原型 。丹尼斯·全 用手机从“云”集群中下载数据 ,让在场人员赞叹不已。(比希利亚说,虽然与核心项目关系不大,但这的确是场很精彩的演出。)    “ Google 101 ”计划获得了通过。这一计划是首先将“云计算”用一年时间扩展到全美的多家大学,之后在全球部署。 各所大学将会继续开发“云”,创建工具和应用程序,同时培养出大批的计算机科学家来继续建设和管理“云”。那些开发者应该能在 Google 这样的网络公司找到工作。施米特 喜欢把这些 数据中心 比作极其昂贵的 粒子回旋加速器 。 “物理界只有几台粒子加速器,”他说,“每一台都十分重要,因为你如果是个顶尖的物理学家,你需要在有粒子加速器运行的实验室工作。那才是创造历史的地方,那才是诞生发明的地方。 所以我想, 假如你把‘云’当作由 小型计算机群 组成的 超级计算机 ,那么从科学观点讲,我们拥有 最能吸引人才的那种计算机 。 ”   随着商用和科学数据量日益壮大, 数据计算能力 转变成一种 战略种资源 和一种 资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 雅虎研究主管 普拉巴卡·拉加万 表示,“世界上不过有 5 台 真正的计算机 。”他意指 Google 、雅虎、微软、 IBM 和亚马逊这几家公司。他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哪家能有 相似的实力 把“电流”转化为 数据计算能力 。毫无疑问,各种 商业模式 都会进化。 Google 及其对手能与客户合作、或许是通过 交换计算能力 来取得数据的访问权。 它们可以在“云”中引入合作伙伴进行次级项目的开发,比如公司在 2007 年 11 月宣布的清洁能源计划。行业分析家表示,随着 大型数据中心 电费开支每年以 2000 万美元的速度上升,也只有 Google 能够以其 智力资源和服务器容量 来承担重任,以图在寻找 创新能源 方面取得突破。 用于研究的“云” 会是什么样子? 微软 负责外部研究的副总裁 Tony Hey 介绍,他们 把“云”建成 大型的虚拟 实验室,应用新一代 管理程序 配以适当人工来 管理数据 ,分级别适度开放给研究人员。 他说,授权用户将开发出新工具、补充新数据,并与各地同事广泛共享。据他预测,在这些新的实验室中,“你可以通过 分析 从别人那里汇集来的 数据 赢取诺贝尔奖”。位于加州 Almaden 的 IBM 研究运营部门负责人马克·迪安表示, 短短几年内,商用和科学用途的 结合 将产生“云”网络,我们尽可放开想象 。“与这个相比,”他说,“现在的网络微不足道。我们将会嘲笑 现在的网络实在太小 。”然而, 如果这个“太小”的网络对于 Google 帝国发展都已经足够大了,那么没人能预测巨型的“云”网络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机会 。 2007 年 11 月的一天,比希利亚刚刚从中国回到美国,还没来得及倒时差。他在中国的几所大学介绍了“ Google 101 ”的计划。他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 不仅要和 IBM 共同建立“云”集群,还需要处理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 - 梅隆大学以及马里兰大学等 6 所高校“云”计划启动的相关事宜 。此时,他把一位摄像师请到会议室,线缆和灯光占满了整张桌子。他将录制一段有关“云”教学的宣传片,这段视频或许会 选择在 YouTube 网站 发布。   埃里克·施米特走了进来。 52 岁的他几乎比比希利亚年长一倍,与爱徒清瘦的体格相比,他显得强壮不少。比希利亚 把他引到摄像机面前并解释 这个宣传计划。他们会录制采访中的音频,再拍几个施米特的单人正面镜头。比希利亚把这些镜头称为“ B 级胶片”。施米特同意了计划并落座下来。他 想到了更好的主意 ,他告诉摄像师 拍下全景 而省略单人镜头。的确,他和比希利亚 忙得怎么有时间单干 呢? 本文来自 CSDN 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news.csdn.net/n/20080319/114470.html 1. Google 及其 云智慧 文件格式 : PDF/Adobe Acrobat - 快速查看 第六十六期 . 2010 年 10 月 30 日 . Google 及其 云智慧 . 作者:斯蒂芬 • 贝克( Stephen Baker ) . 译 / 赵斌 . 【编者按】 “ 云 ” 的想法,是创造一个平台,让所有大型的信 ... ccga.pku.edu.cn/cms/uploads/soft/201103/79_20101253.pdf 2. 商业周刊: Google 及其 云智慧 - 云计算 2011 年 2 月 10 日 ... 商业周刊: Google 及其 云智慧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 这项全新的远大战略旨在把强大得超乎想象的计算能力分布到众人手中。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克里斯 ... www.flatws.cn › 教程资料 › 程序开发 › 云计算 - 网页快照
1 次阅读|3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一)
热度 2 ywan 2011-5-13 23:54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一)
存储即服务 ( Storage as a Service, DaaS )是除了前面所述的三大云计算服务之外比较流行的第四种云计算服务方式。存储即服务的最经典的使用案例就是纽约时报的技术人员用亚马逊的 EC2 ( 基础设施即服务 ) 和 S3 (存储即服务)来为其一百多年的文章生成 PDF 和提供全文检索。 这事情发生在 2006 年,亚马逊刚推出 EC2 与 S3 不久,纽约时报正准备把其从 1851 年创刊到 1922 年之间的已经失去版权的文章全部在网站上公开,让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和搜索。事实上,纽约时报从 1851 年到 1980 年的近 1100 万篇文章已经被生成图像文件并以 PDF 格式存储。只是每篇文章的各个部分是分散在不同 PDF 文件里的(美国一张报纸的文章往往跨几个版面)。所以需要把这些 PDF 文章碎片拼凑起来,生成新的完整文章的 PDF 。然后,读者就可以通过检索找到文章,直接下载 PDF 文件阅读了。 这项工作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做,是可以完成的,不过需要雇佣专门的公司花一大笔钱。于是纽约时报的技术人员想到用 EC2 和 S3 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开始,他们将一共 4TB 左右的原始 PDF 文件集合上载到 S3 存储起来。然后使用 EC2 服务在亚马逊的云端生成了 4 个虚拟机。这四个虚拟机通过他们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生成的一个包含免费的分布式计算软件 (Hadoop Documentary) 的映像启动。这样,他们就可以象控制一个实际的 Linux 集群一样来通过自己的个人电脑远程控制由四个虚拟机组成的集群。结果他们发现,这个方法居然有效,位于EC2的这四个虚拟机可以有效地通过网络获取和处理存贮在 S3 的碎片 PDF 文件,生成完整的 PDF 文章,再通过网络从EC2存储回 S3 中。 接下来,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决定增加虚拟机的数目。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一共用了 100 个虚拟机,运行了 24 小时, 成功地生成了 1100 万篇文章,共计 1.5TB 的数据,所有这些文章被完整地存回了 S3 。 整个项目的花费 ( 不包括图象上载的传输费用 ) 只有 240 美元! 这个项目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纽约时报目前继续使用亚马逊的 S3 服务来存储其文章。感兴趣的人可以在纽约时报的搜索栏里试着输入“ Li Hung-chang ”(李鸿章),你会发现,有 1800 篇文章,而且所有文章都可以下载阅读!这些报道了李鸿章的各种政治活动。一点不亚于对现代中国领导人的报道。可见 150 多年前美国对中国的观察和了解跟我们对对方的观察和了解是远远不可比拟的。 上图是从纽约时报网站下载的1896年2月24号一篇关于李鸿章访美的报道 目前来看,存储即服务的总的来说是比较受中小企业的青睐。最近的一个调查发现, Fortune 1000 的公司往往都有自己的存储设备,不需要通过云计算来存储数据。而且,远程存储海量数据的成本往往比本地存储要高。所以对存储即服务的兴趣不是很大。但中小企业,尤其是网络营销公司,往往非常需要这种服务。因为这样可以免除购买存储设备,节省了大笔费用。当然,如果服务出现问题,代价也是巨大的。亚马逊的 S3 服务曾经在 2008 年 2 月 15 号清晨出现技术故障,结果导致美东地区的用户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无法获得数据。到当天下午四点左右,才全部恢复正常。类似的情况就像供电服务出现中断一样,影响是巨大的。但这也是使用云计算不可避免的代价。我们只能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这种情况出现的越来越少。
个人分类: 互联网|4022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计算环境及其合适的安全保障
geneculture 2011-5-11 03:03
云计算世界(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的合适的安全保障( proper security measures ) 附录1: Data Security in the World of Cloud Computing July/August 2009 (vol. 7 no. 4) pp. 61-64 Lori M. Kaufman , BAE Systems DOI Bookmark: http://doi.ieeecomputersociety.org/10.1109/MSP.2009.87 Today, we have the ability to utilize scalable,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within the confines of the Internet, a practice known as cloud computing. In this new world of computing, users are universally required to accept the underlying premise of trust. Within the cloud computing world, the virtual environment lets users access computing power that exceeds that contained within their own physical worlds. Typically, users will know neither the exact location of their data nor the other sources of the data collectively stored with theirs. The data you can find in a cloud ranges from public source, which has minimal security concerns, to private data containing highly sensitive information (such as social security numbers, medical records, or shipping manifests for hazardous material). Does using a cloud environment alleviate the business entities of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ensure that proper security measures are in place for both their data and applications, or do they share joint responsibility with service providers? The answers to this and other questions lie within the realm of yet-to-be-written law . As with mos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regulators are typically in a "catch-up" mode to identify policy, governance, and law. Cloud computing presents an extension of problems heretofore experienced with the Internet . To ensure that such decisions are informed and appropriate for th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the industry itself should establish coherent and effective policy and governance to identify and implement proper security methods. 1. L. Wang et al., "Scientific Cloud Computing: Early Definition and Experience," Proc. 10th Int'l Conf.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HPCC 08), IEEE CS Press, 2008, pp. 825–830. 2. J. Urquhart, "The Biggest Cloud-Computing Issue of 2009 is Trust," C-Net News, 7 Jan. 2009; http://news.cnet.com8301-19413_3-10133487-240.html . 3. J.B. Horrigan, "Cloud Computing Gains in Currency,"12 Sept. 2008, http://pewresearch.org/pubs/948cloud-computing-gains-in-currency . 4. S. Singh, "Different Cloud Computing Standards a Huge Challenge," The Economic Times, 4 June 2009; http://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Infotech/ Different-cloud-computing-standards/ articleshow4614446.cms . 5. "US Federal Cloud Computing Market Forecast 2010–2015," tabular analysis, publication: 05/2009. Index Terms: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governance, it all depends Citation: Lori M. Kaufman, "Data Security in the World of Cloud Computing," IEEE Security and Privacy , vol. 7, no. 4, pp. 61-64, July/Aug. 2009, doi:10.1109/MSP.2009.87 http://www.computer.org/portal/web/csdl/doi/10.1109/MSP.2009.87 附录2 : SURVEY BY IEEE AND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DETAILS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STANDARDS Enterprises Eager to Adopt Cloud Computing, bu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Demand Security Standards Compliance Contact: Karen McCabe, IEEE-SA Marketing Director +1 732-562-3824, k.mccabe@ieee.org Robert Nachbar, ZAG Communications for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1 206-427-0389, robert@zagcommunications.com RSA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CALIF., USA, 1 March 2010 - IEEE, the world's leading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CSA), 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formed to promote the use of best practices for providing security assurance within cloud computing, today announced results of a survey of IT professionals that reveals overwhelming agreement on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standards. "It's clear from the survey's findings that enterprises across sectors are eager to adopt cloud computing - but that security standards are needed both to accelerate cloud adoption on a wide scale and to respond to regulatory drivers , - said Jim Reavis, founder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 Cloud computing is shaping the future of IT , but, as this study shows in a variety of ways, the absence of a compliance environment is having dramatic impact on cloud computing's growth." Hundreds of IT professionals, many of whom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implementing cloud-related projects, participated in the joint IEEE/CSA survey. Among the survey's findings: Ninety-three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the need for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standards is important ; 82 percent said the need is urgent. Forty-four percent of respondents said they are already involved in development of cloud computing standards, and 81 percent said they are somewhat or very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development of cloud security standards in the next 12 months. Data privacy, security and encryption comprise the most urgent area of need for standards development. The ISO 27001/27002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tandard is a key regulatory driver of standards compliance, as are Data Breach Notification, PCI/DSS (Payment Card Industry Standard), EU Data Privacy Legislation, SOX (Sarbanes-Oxley Act) and HIPAA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 The use of public, private and hybrid clouds will rise over the next 12 months. The survey found that, while public clouds are most popular, private and hybrid implementations are quickly gaining in adoption. The rate of using and providing software, platform an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SaaS, PaaS and IaaS) will increase consistently in the next 12 months. The survey showed that PaaS and IaaS are set for the sharpest growth.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as the world's leading organization focused on cloud security, and IEEE, as a global leader in standards development across an unmatched range of industries, are the obvious partners to establish the baseline on the current and intended usage of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as well as the need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round cloud security standards," said Judy Gorman, Managing Director, IEEE-SA. "The insights revealed in this survey will prove valuable in informing how the cloud community moves forward." In addition to the announcement today at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Summit at the RSA Conference in San Francisco, the Computer Security Alliance and IEEE will also present the survey's findings March 16 at SecureCloud 2010 in Barcelona. About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is 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with a mission to promote the use of best practices for providing security assurance within Cloud Computing, and to provide education on the uses of Cloud Computing to help secure all other forms of computing.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is led by industry practitioners and supported by more than 25 corporate members .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see the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website . About the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The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a globally recognized standards-setting body within the IEEE, develops consensus standards through an open process that engages industry and brings together a broad stakeholder community. IEEE standards set specifications and best practices based on curr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he IEEE-SA has a portfolio of over 900 active standards and more than 600 standards under development.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the IEEE-SA website . About IEEE IEEE is the world's largest technical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Through its more than 375,000 members in 160 countries, IEEE is a leading authority on a wide variety of areas ranging from aerospace systems,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o biomedical engineering, electric power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Dedicated to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IEEE publishes 30 percent of the world's literature in 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fields, and has developed over 900 active industry standards. The organization annually sponsors more than 850 conferences worldwide.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the IEEE website . http://standards.ieee.org/news/2010/cloudcomp.html
个人分类: 计算与通信|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种简捷安全的云端计算方案
geneculture 2011-5-10 07:27
一种简捷安全的云端计算方案
一种简捷安全的云端计算方案 邹晓辉 1 , 2 , 邹顺鹏 1 (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083 ;2 . 信息技术研究所) 摘 要 在云端的基础框架中,从终端到云端的各通信节点 , 无论联网还是离线,都存在安全隐患或风险,因为,在标准软硬件环境下为确保各节点的通信顺畅,所有未经过加密的用户个性化数据对通信节点都是一览无余的。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利用系列“孪生图灵机”构成“多胞冯氏机”的间接计算方案,即:一种基于双语自动转换的间接形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机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基于双列表而展开的。该方法不仅找到了安全的形式化路径,而且,其终端服务的基本程序和交互界面也非常地简捷而高效,能克服云短计算的不足,可解决 云端计算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某些 安全隐患。 关键词 间接形式化;数据安全;云端计算 The Simple and Secure Approaches for Cloud Computing Xiaohui,Zou 1, 2 ;Shunpeng,Zou 1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Beijing 100083, China;2.Sino-U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个人分类: 专利技术|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
热度 1 ywan 2011-5-10 06:21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
也许除外“ 谷歌”与“亚马逊”,最有可能在“平台即服务”方面赢得一定市场份额地位的就是“微软”了。因为过去 30 年里“客户 / 服务器”模式曾经遍布几乎所有企业与家用电脑市场。而基于 x86 的各类视窗系统仍然占据目前大部分电脑之中。所以,将大多数程序移植到微软的 Azure 云端平台似乎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而且对很多熟悉微软编程环境的程序员来说,在微软的“云端平台”编程也将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只不过,“微软”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谷歌”和 “ 亚马逊”。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和企业“基因”有关系。“谷歌”和“亚马逊”是萌生于互联网,成长于互联网的企业,熟练运用“云端平台”对他们来说是轻车熟路的“看家本事”。而“微软”则没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所以,“平台即服务”的发展趋势到底如何?谁会胜出?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水落石出。 “ 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 ” 是第三种流行的云计算服务方式。相对于前述两种完全是依赖互联网交互的模式来实现, IaaS 既可以通过互联网,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实现。前面提到的 “ 私有云( Private Cloud ) ” 就是一种 IaaS 。 “ 私有云 ” 将企业内部的硬件资源通过虚拟机方式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的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如果企业使用第三方提供的虚拟机环境来实现部分或全部企业计算需求,则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 IaaS 。 “云计算”成形以前,企业传统上多是租赁专门提供数据服务的第三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资源来满足自己的计算需求。企业通常要与服务商签订“服务协议(SLA)”以确保享有良好的服务质量(比如服务器应满足 99.999% 的上线率)。云计算的模式出现后,这种租赁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和可分割了。比如,以前一个企业可能要租赁两台服务器来满足需求,可是这两台服务器并不能充分利用。通过云计算 IaaS 的方式,这个企业可以不必再租赁服务器,而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来为处理器,内存等关键资源的实际使用率或者使用时间来付费用。在这方面,目前亚马逊的“弹性计算云( Elastic Compute Cloud , EC2 )”提供的服务最为多样化。 亚马逊的 EC2 可以让用户通过 Web 服务来创建自己的虚拟的服务器,并且可以选择内存,中央处理器,存储,以及分区大小等参数来优化该服务器,使得服务器能够更好的运行用户特需的服务。在费用方面, EC2 提供了不同的收费方式。除了根据实际使用运算量收费,或者是支付固定费用之外, EC2 还提供了一种“实时费用”的付费方式。在这种付费方式中,用户预先向亚马逊云计算中心提出自己的计算需求(跟前面一样,包括内存,处理器,等参数)和愿意为此支付的最高限价格;而亚马逊的“云计算中心”则迅速测算其适时空闲的云计算资源情况并根据整体需求给出实时价格。一旦用户的最高限价格高于实时价格,该用户就可以自动根据实时价格获得相应资源使用权进行自己的计算工作。 通过这种三合一的方式,亚马逊几乎将所有可能的云计算 IaaS 付费方式都包含了进去。也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用户的价格承受能力。
个人分类: 互联网|4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云计算的三种基本类型(IaaS、PaaS和SaaS)看“云”的本质
geneculture 2011-5-9 13:28
从云计算的三种基本类型(IaaS、PaaS和SaaS)看“云”的本质
从 云计算的三种基本类型 ——基础架构、平台和软件即服务(IaaS、PaaS和SaaS) 看“云”的本质 。 “云” ——基础架构、平台和软件即服务(IaaS、PaaS和SaaS)评议 附录1 : 走近云计算:解密 IaaS 、 PaaS 和 SaaS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0/1028/A20101028764747.shtml 总的来说,我认为 云这个概念 其实就是 任何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服务 。这个概念可以包括与标准商业应用相关的服务——例如 CRM 、 ERP 、营销线索生成、办公室生产套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但是 这个概念还可以延伸到软件开发和基础架构等技术服务领域;这是云计算最近的一种新发展方向 。   在这个行业里,对支持业务的数据和业务处理的需求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这导致了 能源消耗量 的激增以及对数据中心 容量需求 的增长。 云计算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思路 ,使用云计算的模式,企业无需为数据中心扩容、基础架构硬件和软件的采购以及应用软件的采购投入大量资金。   你也许会问你自己, " 我 如何利用网络,将我的 基础架构 扩展到云计算上?我该怎么把网络当做一个 平台 来建设我的 软件 和产品呢? 我该如何使用云计算来运行我的核心业务流程? "    云计算的分类   为了便于理解云计算下一个层次的问题,我想先按照下面的划分方式介绍一下云计算的类别:    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基础架构 即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硬件和软件资源 。 IaaS 可以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和 / 或信息资源。 最高端 IaaS 的代表产品是亚马逊的 AWS ( Elastic Compute Cloud ) ,不过 IBM 、 Vmware 和惠普以及其他一些传统 IT 厂商也提供这类的服务。 IaaS 通常会按照 " 弹性云 " 的模式引入其他的使用和计价模式,也就是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都 只使用你需要的服务,并且只为之付费 。    paas ( Platform as a Service , 平台 即服务)提供了基础架构,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同时却不必购买开发、质量控制或生产服务器。 Salesforce.com 的 Force.com 、 Google 的 App Engine 和微软的 Azure (微软云计算平台)都采用了 paas 的模式。这些平台允许公司 创建个性化的应用 ,也允许独立软件厂商或者其他的第三方机构针 对垂直细分行业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    SaaS ( 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是最为成熟、最出名,也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一种云计算 。大家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软件分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软件安装在厂商或者服务供应商那里,用户可以通过某个网络来使用这些软件,通常使用的网络是互联网。 这种模式通常也被称为 " 随需应变( on demand ) " 软件,这是最成熟的云计算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已经证明可靠的支持服务、强大的可扩展性,因此能够降低客户的维护成本和投入,而且由于这种模式的多宗旨式的基础架构,运营成本也得以降低。 Salesforce.com 、 NetSuite 、 Google 的 Gmail 和 SPSCommerce.net 都是这方面非常好的例子。    paas 、 IaaS 和 SaaS 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这三种模式都是采用外包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管理、维护服务器硬件、网络硬件、基础架构软件和 / 或应用软件的人力成本。 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它们都试图去解决同一个商业问题——用尽可能少甚至是为零的资本支出,获得功能、扩展能力、服务和商业价值 。当某种云计算的模式获得了成功,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进一步模糊。成功的 SaaS 或 IaaS 服务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到平台领域。    选择云计算的标准流程   对于那些在考虑使用云计算,或者喜欢云计算的 CIO 或者商业执行官们,我的建议是和其他的业务或技术投资一样,按照标准流程考察选择。   首先,应该从一个业务案例开始,这一点非常重要。计算投资或者改变对财务的总体影响。   在考虑云计算项目的时候, 网络带宽 需求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并且弄清楚你需要在网络上传递的数据有多大规模,以及对于特定服务的网络响应要求。    安全性 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你需要知道你的安全需求,以及你所在公司内部的能力同云计算供应商的能力之间孰高孰低。   对于任何开发和变革,最好能够从风险的角度进行一下衡量。我非常喜欢研究解决方案,同时也习惯于在作出重大的决策或投资之前,进行 试用 。   如果你计划采用的商业服务云计算是核心业务项目,那么一定要仔细考察 云服务 供应商,它的组织情况,它的业务稳定性。例如,这家公司是否盈利?这家公司是否处于增长期?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是否健康?   如果你是计划在供应链管理和 EDI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项目上使用云计算技术,那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考察 供应商 整个网络的规模。规模大、扩展性好、质量较好的网络能够比较容易地提供更快、更高质量的服务 。在为生意伙伴增加预接入的时候,这种可扩展性也能够提供同样的价值,帮助企业适应业务的增长和变化。   你一定要了解你的 供应链服务的流程和组织情况 。他们是否疲惫?是否真实?是否专业?评估他们的服务供应模式,他们整体的能力,以及他们作为服务商为企业建立业务的实际案例的情况。   最后,你应该做的最重要一件事是考察该应用的 持续服务和支持 。例如,绝大部分的 SaaS 应用都是按照采购服务的方式来销售的,对于客户来说,这非常好,因为这意味着供应商必须为你提供持续的价值和支持。这种采购方式买的不仅仅是某种技术的使用权,还包括提供客户支持、变革管理以及总体商业价值的专业人士的服务,这些服务渗透到每一天、每个星期,每个月,始终存在。   作为一名供应链云计算的客户,你应该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 供应商在满足客户的服务水平协议要求方面的水平如何 。很多云计算供应商都是全球性的,它们所有的业务夜都是全球性的,但是考核评价单个用户的状况仍然同等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这个工作能够让你了解你的云计算供应商是否能够达到你的 SLA (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的目标,比如正常运行时间要求、处理速度要求、支持响应速度要求等。对于核心业务系统来说,这些更为重要,一定要确保该供应商能够达到你的业务要求。 附录2 : 云计算的本质: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 http://www.iot-online.com/ITjishu/yunjisuan/2010/1003/4457.html 从本质上讲,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它可以将强大的计算资源通过互联网分配到普通大众手中。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为企业降低 IT 系统部署和运营成本。 关键词: 云计算 (926) 时间 :2010-10-03 23:18 作者 :IOTer 点击 :178 次   现在,云计算已经成为信息 通信 产业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它被誉为 Web2.0 时代的下一个金矿。 2009 年以后,几乎所有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 IT 企业和通信厂商、运营商、 SP 都 先后出台了云战略 。并且,从 2009 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在 2010 年以后,不同领域的云计算产品、方案逐渐落地,业内掀起了一场云计算“浪潮”。企业网高级分析师表示,在信息 通信领域,没有哪项技术能像云计算这样同时赢得如些广泛的认可 。 是什么力量让云计算拥有如些大的“魅力”?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企业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尽管云计算早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模型被提出,但在产业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产品和方案也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有些系统根本不能兼容、互通。 IBM 和微软是云计算领域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厂商,他们的云产品就有着很大的差别,面对的主流客户群体也不完全一样。 IBM 更强调基础架构层面的建设,而微软在应用层面则更具优势。但毋庸置疑它们都是云计算。 那么,道底是什么力量让如些多的厂商都将目光聚焦在云计算上面?云计算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上海移动视频运营中心刘松鹏在 2010 CECC 中国企业通信大会(秋季)上指出,从本质上讲,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它可以将强大的计算资源通过互联网分配到普通大众手中。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为企业降低 IT 系统部署和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云计算可以为企业带来全新的服务能力。 上海移动视频运营中心刘松鹏 笔者非常认同刘总的观点,在谈及云计算时,大家可能更多地关注其规模经济效益,关注绿色计算,关注灵活性,但事实上云计算为企业带来的“全新服务能力”才是它的最大价价值。云计算是从一个更高角度思考问题,它不只关注技术层面的内容,如何高效地提供服务是其最核心的优势。云计算打破了 IT 和通信的界限,将一切信息化基础设施与企业业务直接挂钩,并注入高效、低成本、高灵活、即付即得等理念。透过云计算我们看到互联网产业与通信产业的融合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内对云计算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很多业内专家都认为云计算将拉开一场新的产业变革。将成为互联网和通信产业下一代演进的关键。乔治敦大学教授 尼尔森在美国 未来学 年会的研讨会 中表示, 未来“云”将比“网”重要 。这种趋势正令许多传统 IT 业巨头越来越重视它们本不熟悉的云计算领域。 纵观整个 ICT 产业发展历程,每一次计算模式的变革就会引发一场产业变革。同时也会造就一批“名星”厂商。主机时代, IBM 风光无限,称霸一时;互联网时代,微软、 Intel 则是名副其实的行业主导者。但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将有可能给产业带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在云计算时代谁是未来的霸主仍未可知,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录3 : What i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s a provision model in which an organization outsources the equipment used to support operations, including storage, hardware, servers and networking components. The service provider owns the equipment and is responsible for housing, running and maintaining it. The client typically pays on a per-use basis.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nents of IaaS include: http://searchcloudcomputing.techtarget.com/definition/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
个人分类: 计算与通信|0 个评论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标准
geneculture 2011-5-8 18:33
一方面“普遍认为 云计算 最没有问题的就是 技术 ,...” 另一方面又说 “云计算 标准 不成熟,甚至还没有走到第一阶段,...”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样思考的人们难道都不知道“技术”和“标准”其实就是一个范畴吗? —— 邹晓辉: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技术和标准 附件1 : 云计算标准仍处初级阶段 市场认识不足成最大挑战 http://labs.chinamobile.com/news/51395 源:飞象网 作者 : 孙慧 2011-04-07 11:14:26   分享到 139 说客分类:分布式技术 标签:云计算 内容摘要:在本届峰会上,还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参会者普遍认为 云计算 最没有问题的就是技术,而外围挑战则多多 。来自塔塔通信的 Amit Sinha Roy 认为, 云计算目前最大挑战是如何得到市场的正确认识,云计算企业必须学会去“教育”市场 。 “云计算标准不成熟,甚至还没有走到第一阶段,需要时间去演进。” 和云计算炙手可热的行业地位相比, HP 云解决方案及基础架构 市场部副总 Steven Dietch 的这席话多少让人有些沮丧。    标准统一可能性微乎其微   针对云计算标准的讨论由来已久,在日前马来西亚举行的“ 2011 春季亚太媒体高峰会议”上,云计算也作为重要主题受到热烈讨论。无论是塔塔通信、惠普、思科还是阿尔卡特朗讯,这些 云计算领域的新老面孔 都热切地向媒体 展示他们的理念和产品 。但 一谈到标准,却又显得闪烁其词。    “云计算标准 还处于较早阶段 ,现在涉足的厂商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些标准,让他们都遵循一个标准,这种可能性很小。” BROCADE (博科)副总裁 John McHugh 坦言。   思博伦亚太区总裁张京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云计算 离大规模普及还有较长时间,运营商虽然也有应用,但在实际的部署上非常谨慎,考虑到标准和安全问题,目前也只是提供一些区域性的私有云。    云计算在标准方面的滞后 ,也和没有正式的云计算联盟或组织系统推动有关。不过飞象网获悉,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开始着手云 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国际标准组织 DMTF ( 分布式管理 工作组)的云管理工作小组正致力于云 互用性标准 的制定。而年初刚刚发布 云计算战略 的华为,也继 AMD 、思科、惠普、 IBM 等之后成为 DMTF 的第 14 位董事会成员,参与 云计算标准 的探讨。    最大挑战是市场认识不足   在本届峰会上,还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参会者普遍认为云计算最没有问题的就是技术,而外围挑战则多多。   来自塔塔通信的 Amit Sinha Roy 认为,云计算目前最大挑战是如何得到市场的正确认识,云计算企业必须学会去“教育”市场。   持这一看法的显然不只是塔塔通信。    BROCADE (博科)副总裁 John McHugh 在接受飞象网采访时透露,公司已经在亚太地区投入了一亿美金进行用户培训和产品演示,“教育”用户接受 云计算这一新兴技术趋势 。   问及为何在亚洲地区投入重金时, John McHugh 解释道,亚太地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用户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强,欧美地区传统 IT 设施已经比较完善,接受新技术的再造成本更高。据 John McHugh 预测,未来几年亚太地区云计算市场的增长速度会较欧美地区快约 50% 。   而作为塔塔通信的战略产品,云计算近年来也被投入了大量资金。按照塔塔的计划,未来 3 ~ 4 年内整个塔塔集团的云计算收入要达到 2 ~ 2.5 亿美元,而 2010 年,塔塔通信全球年度收入也不过 24 亿美元。 附件2: 云计算理论 (Cloud Computing) 是分布式处理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 (Parallel Computing) 和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 计算机科学 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理论是一种新兴的 共享基础架构 方法,云计算理论可以将 巨大的系统池 连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种 IT 服务。 云计算理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这可是一种革命性的举措,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 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 低廉 。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云计算理论的蓝图 已经呼之欲出:在未来, 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从这个角度而言,最终用户才是云计算的真正拥有者。 云计算理论的应用包含这样的一种思想,把力量联合起来,给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使用。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云计算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软件和数据的能力。 对于云计算, 李开复( Google 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钱庄。 最早人们只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有了钱庄,很安全,不过兑现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发展到银行可以到任何一个网点取钱,甚至通过 ATM , 或者国外的渠道。就像用电不需要家家装备发电机,直接从电力公司购买一样。 云计算理论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变革——由谷歌、 IBM 这样的专业网络公司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访问,把“云”做为资料存储以及应用服务的中心。 云计算理论目前已经发展出了云安全和云存储两大领域。如国内的瑞星和趋势科技就已开始提供云安全的产品;而微软、谷歌等国际头更多的是涉足云存储领域。 http://labs.chinamobile.com/know/35690 附件3 : 2010_Grail_Research_Cloud_Computing.rar 2010_Grail_Research_Cloud_Computing.rar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九)
热度 1 ywan 2011-5-8 06:41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九)
Salesforce.com 是 1999 年成立的,起初埃里森也是投资者之一。一年后,贝尼奥夫发现甲骨文公司也在开发类似的服务,于是将埃里森“请”出了该公司的理事会。随后, Salesforce.com 与 IBM 联手给美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配套服务:对于采用 IBM 方案的中小企业,五个以内的销售人员可以免费使用 Salesforce ,然后企业每增加一个销售人员,只增加 50 美元的年费。通过类似的合作方式和价格竞争, Salesforce 逐渐获得了中小企业的青睐 ( 包括当时的谷歌在内 ) 。该公司最终于 2004 年上市,并随后通过并购等方式迅速发展起来。 在 Salesforce.com 通过“软件即服务”的模式起家的同时,该公司也开始尝试新的“云计算”模式。事实上,从 2002 年起,他们便开始开发“平台即服务 (PaaS) ” 。到 2007 年,这种名为“ Force.com ”的“平台即服务”云计算服务被正式推出。 如果说“软件即服务”是通过互联网给用户直接提供软件使用的话,那么“平台即服务”则是给用户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增加或改造软件的服务方式。比如,一个用户对其软件有特殊需求,而这种需求别的公司可能没有,那么该公司可以通过 Salesforce.com 的 Force.com 平台来给自己编写这个软件程序。这与传统的微软视窗使用者和视窗程序开发之间的关系是类似的,只不过对 PaaS 来说,所有的开发都通过云端进行,而且很多传统开发头疼的问题,比如不同的系统平台,硬件的限制,和系统峰值需求等等,都不必去考虑。 云计算中“平台即服务”的出现可能是受了“平台战略”的启发。早在 2000 到 2002 年间,包括 eBay ,亚马逊,谷歌在内的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平台战略,也就是提供 API ,让第三方程序员可以调用自己网站的各种资源并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发出新的基于本平台的程序,或者将自己的服务延伸到其他网站。比如,一个网上营销公司可以通过亚马逊提供的 API 将亚马逊网站提供的所有体育用品显示在自己的网站上,并使用亚马逊提供的支付平台来收钱。这样,如果有顾客从自己的网站购买东西,自己可以和亚马逊分享利润。 显然,云计算的“平台即服务”是将这种服务进一步扩展, 亦即顾客不必去开发与 Salesforce.com 有关的东西,就可以“随心所欲”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并且可以利用 Force.com 提供的更方便的开发环境(包括现成的模块 – 比如每个销售人员的销售数据分析等)还可分享 Salesforce.com 强大的数据库。当然,“平台即服务 ” 也有使用条件要求,就是往往需要顾客熟悉某一个开发平台的特殊开发环境。比如,如果使用 Force.com ,就必须熟悉 Salesforce.com 自己的开发语言, Apex 。 其他类似的,比如使用谷歌的 App Engine, 则需要熟悉 Python 或 Java 。亚马逊的 EC2 似乎更灵活一些,它提供的是一个虚拟机环境,顾客可以选择任何开发平台和语言,但其“方便”的同时是提供的现成的东西“有限”,这更接近于下面要提到的第三种云计算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
个人分类: 互联网|399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八)
热度 1 ywan 2011-5-6 10:57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八)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看一下目前“云计算”的几种使用方式了。先列个清单吧,以英文名为准,中文的翻译除了“软件即服务”之外,都是根据统一模式“硬”译的: · 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 · 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 · 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 · 存储即服务( Storage as a Service, DaaS ) · 通讯即服务( Communication as a Service, CaaS ) · 设备即服务( Hardware as a Service, HaaS ) 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大概是最早从云端出现的服务概念。在美国提起 SaaS ,业界里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 Salesforce.com 与其 CEO 贝尼奥夫。事实上,谷歌的 Gmail 以及 Google Doc 等服务都是 SaaS 。 微软推出的, Microsoft Live 也是。 SaaS 其实就是“云计算”的最高层面,应用程序层面,给用户提供的一种应用程序服务。象 Hotmail.com 这样的基于网络的大型商业电子邮件系统应该可以看作是早期的 SaaS ,只不过我们基于传统习惯没有意识到而已。 贝尼奥夫创立 Salesforce.com 的起因要追溯到他在甲骨文公司给总裁埃里森做副手时所受到的启发。据他自己讲,是在一次去北京的飞机上,埃里森跟他谈到:甲骨文数据库应该通过网络让用户使用,这样可以随时维护不用担心不同版本的问题。又有一次,他在负责关于销售人员自动化(也就是 CRM 的前身)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这种软件需求量很大但费用很高,最便宜的单人使用版本费用也要 1500 美元。与此同时,作为使用者的销售人员们则时常抱怨软件缺少这样或那样的功能,结果,维护、修改、升级费用常常是使用费用的十倍甚至更高。可是公司为了销售不得不忍痛付出。为此他不断思考研究,终于发现如果以甲骨文数据库为基础,搞一个低廉使用价格(每人 50 美元)的网上 CRM 系统应该是一个有前途的主意。因为,这首先可以让销售人员随时上网使用该系统,不必担心没有装软件,其次,如果出现了有好的和新的功能,可以被很快编入系统,立即使用,而一旦被编入系统,其他销售人员也可以使用。这样系统的价值会不断增加, 于是 Salesforce.com 就诞生了。
个人分类: 互联网|437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七)
热度 3 ywan 2011-5-5 10:07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七)
谷歌的硬件设计除去前面提到的“标准化”创新之外,在单个服务器的设计上也是别出心裁。过去由于商业竞争和技术秘密封锁,这些具体设计细节都没有得到曝光。到了 2009 年,谷歌才第一次将一些细节透露出来,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其单机服务器的 UPS 电源设计(见下图)。 典型的“数据中心”或者是“服务器农场”都是将 UPS 电源与服务器分开设置。往往是一台或几台高功率 UPS 为上百台服务器提供不间断稳定电源服务。这些 UPS 往往被分置在不同的房间里。由于 UPS 本身的转换能耗和空调能耗,这种设置 UPS 的方法效率不高。而谷歌则独具匠心,将一个简单的微型 12V 直流电池电源与单机服务器的主板直接“捆绑”在了一起。也就是说每台服务器都有自己的单独的 UPS 电池。这就使得 UPS 这一块儿的节能效率从不到 90% 升至 99% 。同时,由于这种简单的 UPS 电池成本低廉,谷歌花在 UPS 上的成本并不高。 谷歌的云计算软件方面还有很多独创之处,这里就不一一多说了。 下面谈谈“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异同。 很多人说云计算其实就是网格计算的发展。对这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在设计哲学理念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 网格计算”的哲学理论基础是“联邦分享”。其最初想法应该是从电网的联网节能衍生出来的。美国的各大电网起始的主要目标是所辖本地区供电。可是当本地区的用电量不高时,剩余的电力就浪费了,显然全国各大主要供电公司不难发现应该通过联通电网的方式来分享电力和平衡用电需求。 而“网格计算”的主要目的恰恰也是研究如何将分散的、未能充分利用的异种计算资源整合在一起使用,互补需求。比如,中科院也可以和国内某几个高等院校搞一个网格计算项目,将各自的计算资源通过“网格计算”的技术整合在一起来分享资源,这样每个格点可以通过同时使用其他格点成员的计算资源来处理一些原来自己处理不了的过大计算量的项目。网格计算要求每一个加入网格的计算资源都“明确规定”可以贡献出的资源的限度和使用政策。这样,当某个格点需要索取其它格点的资源时,也不会影响其他格点的正常运行。 而“云计算”的哲学基础则是“大一统”。它要求所有的计算资源都遵从统一调配。没有(亦不允许)各自独立的计算资源有自己的使用政策和要求。所以“云计算”在某种意义上讲更象一个独立的发电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各大云计算中心之间可以通过网格计算的理论和技术来分享其他资源多余的计算能力。这或许是两者可以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吧? 当然,这两者都用到虚拟机技术来将底层的硬件透明化,从而方便上层应用程序的使用。
个人分类: 互联网|390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转】【新华网】贝索斯:云计算是亚马逊的一粒种子
wangxzhong 2011-5-2 15:22
http://news.xinhuanet.com/it/2011-05/02/c_121369191.htm 2011年05月02日 09:07:2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4月27日,亚马逊发布了让投资者略为失望的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亚马逊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9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1.3亿美元增长38%;但净利润为2.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9亿美元下滑33%。与此同时,亚马逊对第二季度业绩的预期也不及分析师预期。   “我从不想去弄清楚它(市值),我的工作是建设一个可以长久存在的公司。”作为创始人,贝索斯一直坚持自己的事业发展节奏,为他认为有价值的技术或是业务投入巨资,而不过分担心短期的赢利。“我们不排斥被误解,然后低头专注做认准的事、坚持我们的理念。”    云计算是一粒种子   亚马逊是全球最早提出云计算概念,并将云计算应用于中小企业的领导厂商之一。当然,亚马逊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6年,亚马逊推出云计算业务。但受到研发投入过多的影响,当年股票比2004年下跌50%。   2006年,亚马逊推出云计算的初衷是让自己闲置的IT设备变成有价值的运算能力。当时亚马逊已经建成了庞大的IT系统,但这个系统是按照销售高峰期的需求来建立的,所以在大多数的时候,很多资源是被闲置的。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需要这样的资源,但却又没有钱去做前期的投入。于是在2005年,亚马逊正式推出简单云计算服务(Simple Storage Service,S3),出租闲置的运作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简单地出租业务。它需要技术更为复杂,可应对的体系更为庞大,亚马逊也要为此付出更多的研发投入,保证在技术上的领先。因为拥有大量的商户基础,亚马逊的云计算从一开始就不缺少客户,所以亚马逊不仅是云计算概念的倡导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者。首席技术官 Werner Vogel认为,正是因为亚马逊零售商出身,且长期专注在用户需求上,所以在向大量中小企业提供IT系统基础架构时,体现出比其他高科技公司更好的成本控制力与服务用户的能力,这是亚马逊的云计算当下领先的原因。   2010年,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的营业收入约为5亿美元,或者在其全年342亿美元的总收入当中并不突出,但却已经拥有包括《纽约时报》、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在内的40万家企业客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贝索斯在内部明确说,云计算服务像是一粒种子,我们都知道它将来会成为大树,会对公司营收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这棵大树,贝索斯认为今天的投入都是值得的,哪怕是短期的赢利下降,或是投资者的质疑。    超越网上商店   原定于5月3日发售的内置广告版Kindle提前至4月27日面市。新款Kindle配备的硬件与以前几款相同,之所以更便宜,是因为上面搭载的广告可以给其带来收入,目前客户包括通用汽车、宝洁和信用卡巨头Visa。   Kindle是体现亚马逊创新的另一个关键产品。2007年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这个重新定义了阅读的产品是过去两年亚马逊最畅销的单品。除去免费下载的内容,去年Kindle售出的电子书已超越亚马逊上的纸质书销量。   从云计算和Kindle的创新思路来看,亚马逊早已经超出一家网上商店的定义。人们喜欢将亚马逊称为网上沃尔玛,但贝索斯并不喜欢这种说法。“我们不想成为任何一个公司的‘.com’版本,我们只想做亚马逊。我始终认为,如果你是一个总是关注竞争对手的公司,那就很困难了,因为首先你必须始终试图去跟着它们走;第二,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战略,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在改变。”   销售数字音乐、推出视频点播服务,成为娱乐内容的提供商,直接切入苹果iTunes的领域,推出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开拓了一个全新市场,并将iTunes销售音乐的模式复制到图书领域,1996年在西雅图创业的亚马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涉足硬软件领域、横跨实体经济与虚拟服务的公司。   外界的质疑和股价的起伏从来不会影响到贝索斯,今天的亚马逊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在互联网企业中市值仅次于谷歌和facebook。
个人分类: 【转】产经企业|1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六)
热度 2 ywan 2011-5-2 06:45
亚马逊的云计算,尤其是硬件部分和底层部分,是依靠整合第三方技术建立起来的;相比之下,谷歌的云计算技术则基本上是自己开发出来的,并且主要是适合谷歌自己的搜索功能和相应计算之需求。 在硬件层面上,谷歌为“云计算”的发展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贡献,那就是把数据中心“标准化”了。 前面讲过,以 Linux 集群为代表的廉价“计算机集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从好莱坞的电影制造业到石油数据分析,再到药品开发,蛋白质分析等生物医学行业中。最初这些运算应用都是在被称为“服务器农场”的数据中心处理的。一个“服务器农场”通常是将几千台服务器通过各级网络交换器连接起来,然后用来做各种大型计算或信息服务工作。“服务器农场”用的最多的是做网络服务器使用。一个中型以上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通常需要上百台服务器来满足网上顾客的访问需求。而峰值时段需求可能达到上千台。所以,租用这种“服务器农场”提供的网站驻载服务对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比较省钱。其实这也是云计算的一个雏形,亦是其服务内容之一。 但是传统的“服务器农场”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通常用在服务器计算上的能源开支只占“农场”总开支的 1/3 。其他的 2/3 都被消耗在了空调和其他非计算性功能消耗上。这种趋势在服务器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显的更为突出。因为这需要设计有效地也必然是日益复杂的空调降温系统。另外,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多,调试和更换服务器的维护费用也相应增加,这也使得维护人员费用成本增加了。 谷歌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遇到上述这个问题挑战的公司。所以,也是第一个想到用“数据集装箱”这个“标准化 ” 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公司。所谓 ” 数据集装箱 ” ,就是指把固定数量的服务器安装在一个标准尺寸的“集装箱”(就是远洋运输用的那种集装箱)里,同时,在里面配备标准的高效率的空调冷却系统。这种一体化的设计从硬件角度看,不仅提高了降温效率,而且可以将其外包给最有价格竞争力的公司批量 生产 。从软件角度看,也简化了编程复杂度。这样,每个数据中心不再是一大堆服务器的专门组合,而是一个或数个集装箱的组合。而且维护人员的培训内容也可以标准化。这种标准化设计理念不久就被微软等其他公司相继采用。 在此基础之上,谷歌将传统的以单个服务器为基本单位的数据中心发展成为以“数据集装箱”为基本单位的“仓库型计算机”。然后,通过这个“仓库型计算机”的“系统平台”将底层的硬件部分透明化,而不是像亚马逊系统那样的虚拟化。这大概就是谷歌和亚马逊云计算在技术层面区别最大的地方。
个人分类: 互联网|31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五)
热度 1 ywan 2011-4-19 11:12
除了 Linux 的集群技术,“效用计算”可能是对“云计算”的后来“隆重”登场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如果说“集群技术”为“云计算”提供了硬件基础的话,那么“效用计算”则为“云计算”提供了一个服务定价的雏形。“效用计算”的概念很早就出现了。看过比尔盖茨自传的人大概都记得,盖茨上中学的时候和他的好友艾伦一起用自己积攒的钱购买大型机的机时 , 然后 用 BASIC 编程的那段历史。这种销售机时的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早期的“效用计算”,当然,这是建立在分时系统的大型机基础之上的。当初很多企业采取这种根据计算量和存储空间的使用多少来付费的方式,从而降低成本 –因为购买和维护大型机的费用非常昂贵。 到了 80 年代,由于微型机及个人电脑的出现,企业开始放弃原来的租赁方式,而逐渐采用服务器 / 客户端方式。显然,这会导致企业需要维护日益增多的服务器(台数)费用支出加大,同时每台服务器的利用率非常低,这种令企业并不满意又无可奈何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 90 年代。 到了 90 年代末,随着虚拟机技术的出现,“效用计算”又被再次拾起、重视,这是因为前文所提到的,很多企业被日益增长的(所需的服务器数量)的维护成本搞得不堪重负,而企业对运算量的需求又与日俱增。所以,使用可调整的第三方服务成为一个比较诱人的理想选择。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把“效用计算”和传统的“外包服务 ” 区分开来。虽然“效用计算”和 ” 外包服务 ” 都是把企业的计算服务交给其他公司来处理,但 ” 外包服务 ” 大多是基于传统的服务 / 客户架构来提供的。也就是企业付费给服务商,而服务商提供专门的服务器和存储空间来满足客户企业的计算业务需求。这样,企业可以节省雇佣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和购置相应硬件的不菲费用。而以虚拟机技术为基础的“效用计算”则不同。服务商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随时提供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存储空间,以及计算能力的组合。尽管企业不再享有专门的“一对一”硬件服务器了,可是其实际需求反而更能得到满足,因为服务商可以动态的划拨、整合其所有资源给处于“峰值”需求的企业使用。 90 年代末最早将“效用计算”付诸实践的主要是“升阳 ” 和“惠普”两个公司。两个公司一开始都是将硬件设施直接运到企业,然后根据其实际使用量收费。比如升阳公司的硬件设施就配备了上百个中央处理器,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处理器开启使用。而具体的用量通过网络传到升阳公司作为收费标准。稍晚一些的惠普在 2000 年前后亦采取了类似的方式并且根据实际用量收取 3 万到 7 万的月费用。不过,这些最初的“效用计算”商业模型没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到了 2005 年前后都不得不改变策略 那就是: 尽可能降低硬件成本,进一步降低使用费用。同时,这些公司也发现,这种将硬件运到客户那边然后和客户现存系统并用的“效用计算”模式并不能真正提高客户现存系统的效率。这是因为自身系统与效用计算的租赁系统的系统整合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而“效用计算”最有效率的应用是:解决某一个具体的计算问题,或者是客户全面采用效用计算的模式,摒弃自己原来的系统。 到了 2006 年,亚马逊的“效用计算”模式开始崭露头脚。亚马逊一开始就将市场定位放在了小型用户层面上,尤其是网络创业公司,这就避开了和“升阳”以及“惠普”等公司的正面直接竞争。亚马逊给网络创业公司提供了一个非常低的门槛(每个虚拟服务器每小时 10 美分的租用费用),这使得这些小公司不必提前花费硬件设备购置费,也不必担心因为客户突然增多而导致的服务拥挤。除此以外,亚马逊还提供了批量处理服务。客户可以将需要批量处理的计算项目上传到亚马逊的服务器上,处理完后,再通过网络将结果下载。亚马逊还直接给自己的服务起了“云计算”这一比“效用计算”更加形象、动听的名字。
个人分类: 互联网|3382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四)
热度 2 ywan 2011-4-14 06:28
最早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两个工程师在 1994 年为了研制省钱的超级计算机方案而发明的“ Linux 机集群”的架构。两个人最初的设计方案是把 16 台配备 Linux 操作系统的 486 计算机通过 10 兆以太网连接起来。然后用其中的一台作为主控机来调控整个集群完成计算任务。 与传统的超级计算机不同的是,集群中每台 Linux 计算机均相对独立于其它同一集群成员的 Linux 计算机,它有着自己的处理器、内存和硬盘。显然,这样如果有某台集群成员的 Linux 计算机出问题了,只要把它换掉,然后通过主控机把新机器初始化并加入集群就可以恢复正常计算工作了了。 尽管这种架构从技术层面上跟“多处理器共享内存 ” 的传统架构相比较,传输效率和运算效率都比较低。可是它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其成本低廉,容易“白手起家”。如果采用这个架构,首先公司在硬件上就可以节省七八成的成本。其次,在使用和维护上也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开支,因为它的编程不需要专门的、基于该超级计算机的硬件的算法,只要用已经“标准化的并行算法”就可以。这样,聘用程序员的人工费用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另外 Linux 集群架构还有一个传统架构永远“望尘莫及”的战略优势,就是理论上讲它的计算能力可以无限扩展,这就突破了传统架构的瓶颈。打个(也许不太贴切的 ) 比喻,如果把完成一个大型计算任务比喻成(以最快速度)吃掉一头大象的话,那么,传统的“多处理器架构 ” 就好比是几头狮子,而 “ Linux 集群架构”则是铺天盖地的一群非洲军蚁。几头狮子哪怕再勇猛,也很难在一两分钟内把一头大象吃的干干净净(可以想象:每头狮子吞噬时还要占据部分空间,所以在任一时间内,最多可能只允许有限头的狮子可以同时进餐),而足够量的弱小非洲军蚁则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任务,尽管后者在吃大象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死伤者。 因为有了这个优势。 Linux 集群架构很快得到了推广。 在好莱坞,从《泰坦尼克号》( 1997 )到《骇客帝国》( 1999 )到《魔戒三部曲》、《怪物史瑞克》、《功夫熊猫》、《 Avatar 》等等,无不依靠以“ Linux 集群”为硬件的技术手段来编辑成特技效果。电影的动画和特技效果编辑制作特别适合用“ Linux 集群架构”来运算。这是因为整个的计算任务都可以比较有效的分割为成百上千的相对独立的计算任务(比如每 10 帧页面的生成),彼此间没有关联(在计算过程中被分割的任务之间不需要相互通信或者共享某些变量)。这样,每一个计算任务都可以分配相应的一台 Linux 机去独立完成,然后再逐步整合集成。 有了不断增强的“云计算”能力的保障,好莱坞的特技效果也巧夺天工越来越逼真。以《怪物史瑞克》系列为例:该系列是由一个由 1000 多台 Linux 共计约 3000 个英特尔中央处理器组成的集群来计算动画生成电影的每一帧页面。 2001 年“摄制”该影片第一部,共耗费了 5 百万小时总运算时间;到了 2004 年“摄制”第二部,增加到了一千万小时运算时间 ;而到了 2007 年“摄制”第三部,则使用了两千万小时的总运算时间。亦即,每三年总运算时间量翻一翻,这被戏称为“电影动画技术的摩尔定律”。有了如此大的运算量,在第三部影片中,每个人物的神态,甚至每一根头发的动态几乎都可以被清晰地模拟出来,可谓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个人分类: 互联网|3215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三)
热度 4 ywan 2011-4-12 07:08
现在的谷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网络公司。据 comScore 的 2009 年的报告,谷歌美国的点击量大概是每天 3.2 亿次。据同年 CNBC 的一个报道,谷歌每天的全球总点击量超过 20 亿次。显然,谷歌的“云端”需要有很强的处理能力才能给使用者满意的反应速度。其解决方案就是把便宜的台式机装上免费的红帽子 Linux 然后联网在一起, 通过并行计算的原理产生与高端服务器相同的效能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搜索需求。 早些时候,由于技术竞争的原因,谷歌的硬件平台架构对外界一直保持保密的神秘状态。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我们只知道谷歌在 2000 年底的 Linux 单机集群大概就有 6000 多台,到了 2001 年 底扩容为 8000 多台了。要知道 Google 在 1999 年底一度为自己的搜索引擎寻找买主,曾经希望雅虎以一百万美元将自己收购。而雅虎不干,不过决定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作为自己的网站搜索引擎,这才使得谷歌在发掘出广告业务之前有了一些资金来扩充自己的搜索实力,所以谷歌才在 2000 年底能够迅速开发出 6000 台单机的集群。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简单回顾一下谷歌的 Linux 集群的由来。这还要从超级计算机的历史说起。 去年,我国的天河超级计算机成为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大概每秒钟运算 2.566 千万亿次。这一世界纪录今年可能要被 IBM 的新超级计算机 Mira 刷新,后者声称运算速度为每秒 10 千万亿次。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讲,不管是天河还是 Mira 可能都比不上谷歌的集群运算速度,据有关专家估计,早在 2008 年初,谷歌的搜索引擎部分计算机集群的运算速度,保守估计亦为 50 千万亿次。 那么谷歌的系统和一般的超级计算机有什么不同呢?应该说,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分支。 在 70 年代的超级计算机主要是在多处理器上做文章,这些处理器分享经过特别设计的各级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系统,所以整个超级计算机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计算机。其内部是不可分割的。为了充分利用其高速运算的功能,需要为这些超级计算机的算法进行特别设计。很多“并行运算”的理论和模型都是从这段时间开始趋于成熟的。 等到了 80 年代,这种发展模式应了摩尔定律的法则,开始走向极限。因为随着中央处理器的增多,其总运算速度开始受制于联接它们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运行速度以及存储器运行速度。为了克服这一瓶颈缺陷,科研人员想尽了各种设计方法,比如有的超级计算机将整个计算机设计成圆形,从而减少了处理器之间的传输距离等等。但总的来说,这个瓶颈难以突破。 到了 90 年代中期,几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出现。首先是廉价的个人电脑台式机及其各种部件的普及化,其次是包括 Linux 在内的大量免费开源软件的迅速传播,还有就是“并行运算”的理论已经非常成熟。这些因素为后来的以 Linux 为操作系统的廉价计算机集群技术奠定了基础。 当然,市场需求是这一新技术得以迅速推广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到了 90 年代,众多生产、科研以及服务领域对高速运算的需求日益强烈。而这时的超级计算机因为价格太昂贵,无法满足大众市场的廉价普及需求,在这个诱因下, Linux 集群计算机架构于 1994 年应运而生。这成为后来(包括谷歌和亚马逊在内的)云计算的服务端硬件基础。而这时谷歌的两位创始人还没见面呢。
个人分类: 互联网|3236 次阅读|6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二)
热度 3 ywan 2011-4-7 23:46
“云计算”的 上半身,或者说用户端, 其实就是计算机虚拟机技术充分使用。从用户角度来讲,总是希望自己的硬件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所以虚拟机技术很快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不过最初的虚拟机技术是以单机服务器为主 – 不管是 IBM 还是 VMware 一开始所做的,都是在单机服务器的硬件资源上提供虚拟机服务。而当企业拥有大量服务器时,这种一个一个的单机利用方式显然还不够理想。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如果能够将所有的服务器资源整合到一起,然后统一使用岂不更好?这就牵扯到了“云计算”服务端部分,或者说“云端部分”。 事实上,这个想法在技术上早已经实现了,这就是包括“分布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在内的,将若干单机通过联网方式合并到一起来产生巨大计算能力的一种系统技术。而这种做法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省钱 — 提高经济效益。譬如,搞天文的科学家们发现他们需要分析从外太空收集的海量信号信息,但却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大型机来进行分析(事实上,即便有几台大型机可能也远不够用的),于是广泛“发动群众”通过分布式计算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 1999 年出台的有名的 SETI@Home 。我当时也下载了一个 SETI@Home 的屏保程序到自己办公室的电脑上,每天早晨一进办公室,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机器昨晚处理了多少个数据包,发现了什么新东西。挺有意思、颇有“成就感”呢。 SETI@Home 的成功之处,在于激发了大家的想象空间,有几个商业嗅觉比较敏锐的人发现此法似乎可以赚钱,于是,搞了类似的客户端程序,一边鼓励群众下载,另一边跟大型制药公司等需要进行海量计算的企业联系。不过,后来发现可操作性有限,主要是众多企业增加了对计算机安全性的考量,他们不希望自己雇员的计算机没事儿时运行这些东西。大学里的计算机倒是不受限制,不过毕竟数量不够,制药公司的项目不像 SETI@Home ,前者还是有比较明确的时间限制的。 同“分布计算”在 SETI@home 项目上的成功相比,“并行计算”在企业里的应用就显得非常成熟。这主要是因为两者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不同。前者研究的是如何将不同的计算机资源联合到一起,这些计算机可能从硬件架构到操作系统软件都完全不同,所以整合后的效率不会太高。事实上,我们的整个互联网亦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型的(无清晰目标的?)分布式计算系统。而后者则可以从比单机更底层的硬件 --- 比如 CPU 上来整合 – - 现在英特尔推出的多核 CPU 就需要“并行计算”的理论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其多核资源。再往上升一点, Wintel 服务器的多 CPU 系统也是“并行计算”的一种类型。众多的软件公司也往往根据企业用户的服务器的 CPU 的数目多少来给其软件定价。 企业自己搞的“并行计算”多半是在单机层面上展开的,这主要是成本低。所以也是一种“分布式计算”,不过跟 SETI@Home 等分布式计算相比,企业的单机往往都是同一型号的成百上千的“克隆”而已,所以,其硬件利用效率要比分布式计算的不同机种整合高很多。在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谷歌”了。
个人分类: 互联网|3920 次阅读|3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一)
热度 5 ywan 2011-4-7 11:42
“云计算”在美国已经炒作的越来越火了。但最近,问了问我周围在企业 IT 里工作的学生,大家的一致反映是“听说过”,“不过自己所在的公司还没有搞”。在休斯敦真正动手搞“云计算”的大概只有几家大的石油公司。我有个本来做“并行计算”的老兄最近跳槽到雪佛龙搞起了“云计算“,据称为“私有云”( Private Cloud )类“云计算”,因为只为公司内部的石油数据分析服务。 那么什么是“云计算”呢?这就要看是由谁来“定义”的了。比如, IBM 和 Amazon 对“云计算”的释义、认定就大相径庭,因为两者的产品发展思路和市场培育理念不同,所以,他们向市场和潜在客户所传播的“云计算”释义也不相同。 IBM 是搞大型机起家,在硬件领域至今仍然靠大型机支撑着市场,所以它的“云计算”必然是以大型机为硬件依托,游说、诱导企业用户购买其硬件,然后在其大型机基础之上,搞个“私有云”什么的。当然,以后若干年该“私有云”的技术支持就是非 IBM 莫属了 — 这其实就是 IBM 的以服务为中心的商业模型。 而亚马逊当年搞“云计算”,则是为了更充分利用其消耗不完的网络资源。大家都知道,象亚马逊这样的网络销售公司,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在感恩节到圣诞节前这段时间应对如潮涌来的网上顾客,通常这段时间里,顾客的点击率会超出其他时间的好几倍甚至上百倍。为了给顾客最好的网购体验,亚马逊在硬件上不惜血本,投入了大笔资金,可是,同时衍生了资源浪费:这些投入的硬件资源在一年的其他 11 个月中几乎是闲置,大概硬件资源利用率也就是 30% 吧 。所以,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亚马逊搞了自己版本的“云计算”。显然,亚马逊希望所有的用户都通过网络来使用它的硬件资源所提供的“云计算”,而它就不可能像 IBM 那样提供“私有云计算”的硬件解决方案了。 同样的道理,谷歌的“云计算”跟亚马逊的模式差不多。而微软的“云计算”的特色却是必须使用清一色的微软软件产品。由此看来,的确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至今搞不清到底什么是“云计算”? 写这篇文章之前 Google 了一下中文媒体所列关于“云计算”的文章。发现百度百科有一个定义;比特网有个专辑。后者广告赞助的意味浓一点儿,罗列了包括 IBM ,亚马逊在内的很多大公司。不过,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云计算公司,这就是 VMware. VMware 是 1998 年创立的一个位于加州硅谷的小公司。该公司默默无闻韬光养晦了六年,到 2004 年被 EMC 以 6.25 亿美元收购 。收购后, EMC 做了一件很明智的事情,就是依然让 VMware 独立地开发其产品。让其以子公司的形式存在。三年后, EMC 将 VMware 的 10% 股份 通过 IPO 上市。上市当天每股股价就从 29 美元飙升到 59 美元。现在其股价为 79 美元,市值为 330 亿美元(仅仅是 1/10 啊!)。现在看来,收购 VMware 大概是 EMC 在整个公司历史上所做的最漂亮的一件事情。否则, EMC 可能早已被其竞争对手淘汰掉了。那么 VMware 到底是做什么产品的呢?其实,它所做的是和“微软”与“甲骨文”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挖 IBM 的墙角。 IBM 可以称得上是“云计算”的老祖宗。最早科研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的“云计算 ”,即 通过客户端的一个显示器与远方的主机进行交互式运算。作为客户端,使用者无需知道服务器在哪里,资源是如何配置的,只要使用就可以了。而 IBM 从 1972 年开始的 System/370 服务器投入启用,就使用了虚拟机技术,使得在一个大型机上可以同时运行几百个虚拟的物理计算机系统单元。这就让客户端的用户如同拥有自己的一台计算机一样的便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装各种程序。曾经看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公司苦于为其远在外地的雇员提供笔记本电脑的重装工作花费太长的周转时间(大概前后需要一个星期)而烦恼,于是,用这种解决方案将所有的笔记本电脑都虚拟化了。这样,一个雇员的笔记本电脑如果再需要重装的话,只要这边的服务器端创建一个笔记本的虚拟系统,雇员那边将笔记本电脑同步一下就可以了,试想,这是何等方便? 不过,因为 IBM 的解决方案总是花费不菲的。所以从 80 年代起,很多公司购入了大量的相对便宜的 Wintel 或者是基于因特尔架构的 服务器。但这些服务器往往只为某单一功能服务,所以有大量的剩余计算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 , 事实上,业界逐步发现,这种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只有 30% 左右。到了 90 年代末,众多企业相继发现其服务器的维护成本(包括用电和空调)太高、已经严重超标!所以如何提高每个服务器利用率就成为重要“当务之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 VMware 横空出世了。就像 IBM 提供大型机的虚拟服务一样, VMware 抓住时机,挖了 IBM 的墙角, 提供了一个为 Wintel 服务器的类似的虚拟机解决方案。企业用户只要将 VMware 的软件安装在其 Wintel 或者是以英特尔 CPU 为基础的 服务器上,就可以像 IBM 的大型机一样,一机变多机,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器资源了。 于是以 VMware 为代表的这些 Wintel 虚拟机软件从 90 年代末开始大行其道“广为流传”。 VMware 的销售量呈指数增长。微软也不失时机地再次使用“复制紧跟”战术,在 2006 年推出了 Virtual PC 以及后来的 Hyper-V 虚拟技术。 至此,“云计算”的上半身已经初显端倪。
个人分类: 互联网|4099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