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非理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106从自信心看合理的非理性
ggjjhh 2016-2-12 11:01
从自信心看合理的非理性 艾尔弗雷德·米尔/文 高金华/编译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哲学教授艾尔弗雷德·米尔在英国《哲学家杂志(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2004年第2期(总序第26期,季刊)发表《合理的非理性(Rational irrationality)》一文,认为非理性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意义。 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托马斯·吉洛维奇对在大学教书的人们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有94%的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要比其他同事表现得更出色”。难道这些大学老师都有毛病?表面上看是不太正常。然而,吉洛维奇还有另外的报导:“在一项对中学高年级学生的广泛调查中发现,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在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方面自己处于平均水准之上”,并且“25%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1%的佼佼者”。显然,如果这些答卷都是认真填写的,那么在这些老师和学生中间有相当多的人高估了自己。 理性和非理性是评价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一对范畴。如果艾伦坚信自己比99%的同伴生活得更惬意,但事实上在他的同伴中间有20%多的人日子过得比他好,这里是否有非理性因素呢?对于自信心的评价有一种常识性的观点(有人称之为“证据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理性的自信应该恰当地建立在容易找到的证据之上。从这种证据观点的视角来看,如果艾伦生活惬意的自信不是以这类证据为基础的,那它就不是一种理性的自信。 我引证的这些统计数据表明我们具有一种倾向性:相信那些我们期望它们是真实的命题,即使有一个不偏不倚的评论能够根据容易获得的证据说明它们是错误的。关于这种倾向性的一个可信的推测是:我们期望某种事情是真实的心情有时会使我们相信偏见。一种信念如果偏斜到如此程度,它就不可能恰当地以证据为基础。 加拿大沃特卢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齐瓦·昆达在1987年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她让被测试的大学生们阅读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断言咖啡因对女性健康有害,忠告女性尽量避免摄入咖啡因。这篇文章指出,咖啡因对女性的危害是能够引起一种可能导致乳房癌的疾病,咖啡因引起这种疾病的机制是强化一种名为cAMP(环磷酸腺苷)的物质在乳房内的聚积。(科学试验的真实结论是咖啡因能增加体内的cAMP,但cAMP具有抗癌作用而没有致癌作用,译者注。) 因为这篇文章对男性没有切身的利害关系,他们被作为一个对照组,以便比较女性和男性对这篇文章的不同反应。 根据测试设计,被调查者要表明他们是否相信咖啡因和这种疾病之间的联系以及咖啡因和cAMP(环磷酸腺苷)之间的联系。经常大量喝咖啡的女性确信这种联系的人数显著地少于那些平时喝咖啡较少的女性。换句话说,在平时喝咖啡较多的女性中间相信这篇文章的人数极少,而在平时喝咖啡较少的女性中间相信这篇文章的人数较多,两类女性对这篇文章的认同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男性对照组的统计结果是:在平时喝咖啡较多的男性中间相信这篇文章的人数略多一些,而在平时喝咖啡较少的男性中间相信这篇文章的人数略少一些,两类男性对这篇文章认同程度的差异很小。从男女对比来看,相信这篇文章的男性要大大多于平时大量喝咖啡的女性。 在上述实验中所有被测试者看到的是同样的信息,而这种信息仅仅对大量喝咖啡的女性有警示作用。对测试结果的一种可信的推测是:她们对这篇文章的较低的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她们期望“喝咖啡已经损害了她们的健康”这一结论是虚假的。的确如此,在另一项测试中适度地报告滥用咖啡因对健康的危害性(不分性别),大量喝咖啡和少量喝咖啡的两类女性相信这一论据的人数比例则没有多大差别。由此可见,对被测试者的警示越小,怀疑论据的动机也就越小。 为什么大量喝咖啡的女性相信那篇文章的人数要少于其他人?一种容易检验的可能性是因为她们看到文章中所认定的那些联系对自己有切身的威胁,这些妇女(或她们中的一些人)蒙发了一种动机,要对这篇文章采取竭力批判的姿态,比其他被测试者更积极地寻求怀疑文章价值的理由。另一方面,由于这篇文章的威胁性,她们(或她们中的一些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就不象其他人那样认真,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无论就哪方面来看,这些女性以“期望什么是真实的就相信什么是真实”的方式形成自己的信念,而不是恰当地以证据为基础。依据关于理性信念的证据观点,这些信念都是非理性的。 如果我上面叙述的这种被动机扭曲的自信是非理性的,我们应该力图避免这一切吗?没有必要。有一种现象叫做“忧郁的现实主义”。在对个人的积极品性和消极品性的认识上,沮丧的人们显然要比那些不沮丧的人们更精确。究竟沮丧是这种精确度的原因,还是精确度是沮丧的原因?这是一个尚无定论的问题。那么,你想让自己陷入沮丧以便能够更精确地估价自己吗?或者力求精确地估价自己而不怕陷入沮丧的危险境地吗? 在生活的很多方面,有一点自视过高不但无害而且有益。你高估自己惬意心境的一个潜在的效果就是你比从前对人更友好、愿意交更多的朋友、从而在社交场合更萧洒。这听起来是好事,不是坏事。同样,根据有益的逻辑推理,我高估自己教学能力的一个潜在的效果就是与其他活动相比,我在课堂上更感到轻松自在。当然,如果我认为自己正在从事出类拔萃的工作但事实上我正让学生们厌烦得要淌眼泪,我就极少有改进工作的动力——这又是一件坏事。但是,在适度的自我高估与严重的自我高估之间毕竟是有差别的。 “我们应当努力使自己摆脱所有被动机扭曲的自信”是不切实际的主张,自信与动机是难以分割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非理性的自信是允许存在的并且是有益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没有义务根除它。此外在人生的重大设计中,难道我们必须做和值得做的事情就是要花费时间绞尽脑汁地使涉及我们多么聪明、多么有魅力、多么可爱、多么美好和多么风趣等等的自信心与客观事实完全一致吗?实际上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严重地错估这类事情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在现实生活中,理性和非理性没有绝对的界限。假设你获悉有一种心理诊疗技术,它能够使人们确信自己具有哪些积极个性和消极个性;假设你也知道只有这种心理诊疗技术才能消除你对自己的偏见,但为此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比如它可能会使你少活十年。如果你签约接受这种心理诊疗,那么这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吗?显然不是。 译自:英国《哲学家杂志(The Philosophers'Magazine)》2004年第2期(总序第26期,季刊)发表的《合理的非理性(Rational irrationality)》一文。 原载:《社会科学报》2004年5月3日第7版。(编辑:张海莹)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1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快慢道(上)
热度 8 fouyang 2015-1-29 20:09
1996年的一天,三十个纽约大学的学生参加了心理学家巴格教授组织的一场心理测验。他们的任务是把给定的一些词组拼成句子。在完成三十个句子后,受试者就可以离开教室回家。 其实真正的测验是在教室外面。一个伪装成学生的助理暗暗地记下了每个学生从教室走到电梯口需要的时间。结果发现,一组学生平均用了8 . 28秒,而另一组用了7 . 30秒。 为何有此差别?因为第一组学生拼句用的词组中含有与老年有关的词组如“退休”,“皱纹”,“僵硬”等。在事后访谈中,没有学生表示注意到了拼句活动与老年有关,也不相信那些词汇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但事实上,接触有关“老年”的词汇让这些学生的的行走变得迟缓。 这种现象也被其它很多实验证实,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启动效应( Prime effect )。一些未反映在意识里的外界刺激,能影响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的思维和认知过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过程。最近几十年来,对于逻辑之外的思维活动,人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不仅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也给科普作品提供了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题材。这方面,由本行的专家,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卡纳曼写的科普读物《思考,快与慢》 (“Thinking,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aman, 2011) 就是其中比较出色的一本。(我觉得书名翻译成“思维快慢道”更好。) 卡纳曼把人的思维活动分成两个系统,不妨称为“快道”和“慢道”。“快道”往往是立即,自动的反应,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是“直觉”的思考功能。而“慢道”则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得到结论,是我们通常称之为“理性”或“逻辑”的思维方式。例如,从别人的表情和动作去判断他的情绪和意图,是“快道”的职责。而心算多位数乘法就是“慢道”的任务了。外来的信息就这样通过“快道”和“慢道”平行通过思维过程而汇合在终点,也就是决定和认知。我们也可以把“快道”和“慢道”称为“直觉系统”和“分析系统”。【注1】 从生理上说,“快道”和“慢道”并非属于大脑的不同部分;它们只是大脑工作的不同模式。但两种操作还是有着可以辨认的生理特征。例如,进行“慢道”操作时,人的瞳孔会放大,时间长了心跳也会加快。在疲倦时,特别是血糖水平较低时,人的“慢道”能力会下降,而更多地使用“快道”的模式。 “慢道”是以逻辑为基础的,从文艺复兴以来我们对它已经了解很多。但“快道”却一直是一个迷。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对于逻辑之外的意识活动,特别是“直觉”的认识加深的过程。所以这篇文章主要就来讲讲“快道”的奥妙。 如果思维是一个繁忙的公司,“慢道”就是公司的总裁。它负责所有最困难,最重要的决定,也对下属有否决权。但公司的绝大多数事务都不会摆到总裁的书桌上,否则公司运作肯定会瘫痪。同样,思维的大多数任务是由“快道”完成了,而我们理性的“自我”(主要由“慢道”操纵)参与的只是极少一部分。 “快道”以超高的效率为我们打理着日常“俗务”,有了它我们才能生存。但是,“快道”思维也带来不少偏差(也就是我们的认知与现实不符)。很多偏差对于理性的“慢道”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因为“慢道”并不介入大多数的日常思维过程,这些偏差还是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人类进化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面对的都是一个简单的世界,其中物体的数量(食物,野兽,同伴等)比较小。所以人脑没有自然处理统计问题的功能。而“快道”的偏差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对统计性质的误解上。 “快道”对数字还是敏感的,它可以很靠谱地估计出平均值。但它对其它统计性质,特别是分布范围,就很没有感觉。例如,有人说小的学区中,学生成绩超好的学区比例高,说明小学区教学质量高。这听起来很合理。但熟悉统计规律的人就知道,即使学生成绩分布是一样的,小学区因为学生样品少,相对涨落自然就大。所以成绩超好的小学区多只是一个统计现象。同样,学生成绩超差的小学区比例也是高的【注2】。另一个让直觉抓狂的统计现象是“回归到平均”( regressiontoward the mean )。如果具有随机因素,那么超常的表现很可能是暂时的。例如,成绩超好的考生在下一次很有可能退步,收入超多的人在下一年很可能收入减少,等等。样品与涨落的关系和“回归到平均”都是统计学里的粗浅道理,对“慢道”的逻辑和分析过程来说不难理解。但是,这个理解有违直觉,所以“快道”就往往会想歪了。 小概率事件也是“快道”的软肋。即使数字摆在眼前,人们对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的概率差别也没有直观感觉。相反,我们对这类事发生的可能性的估计往往受着情绪的左右。如果一件事对我们有很强的情绪影响(如恐怖袭击,空难等)或者我们能清楚地想象发生时的细节(例如我们拥戴的球队赢球),我们就会高估它发生的可能性(术语为可得偏见)。相反,对于没有亲身经历和形象描述,只有统计数字的事情(如某种罕见疾病),我们就会忽视。怎样应付小概率事件本来就是个困难的问题,我们快道的缺陷更是雪上加霜。我们应对灾难的公共政策往往摇摆不定(例如在枪击事件后,控制枪支的呼声会很高,然后又不了了之),此乃根源之一也。 讲到小概率事件,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个例子就是空难与车祸的对比。从统计上说,一个人卷入车祸的概率要比卷入空难大得多。但很多人还是更惧怕空难。这是上面说的可得性偏见的一例:空难引起更强的公众注意和情绪反应,所以它的概率被高估了。然而,这个例子还显示了另一个事实,就是人们往往盲目乐观而忽略统计事实。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开车比“平均司机”安全得多,所以车祸统计不适用于自己。这种盲目乐观不仅在开车问题上。统计显示,新开公司十有八九会倒闭。但这也挡不住前赴后继的创业者。就连精通“思维偏见”的作者卡纳曼也不能免俗。有一次他和同事合作写书,大家都有充分的信心可以打败统计,比“平均作者”出书速度快得多。但结果呢?他们用的时间比平均值更长!虽然在个人层次上,这种忽略统计的乐观往往带来损失,但从整体说,人类的多少进步都是由那些盲目的“楞头青”完成的。所以,这也许是进化给我们的一个礼物呢。 在统计上的种种偏见,其深层根源之一就是“快道”的世界观是基于因果关系,而不接受随机因素的。所以对于上面说的涨落和回归正常现象,快道总想提出因果解释。小学区的成绩好是因为官僚层次少,好学生成绩下降是因为骄傲,等等。这个“因果偏见”的好处是简化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框架,而使得“快道”能够处理大多数的日常现象。但它也很会误导我们的认知。道金斯就曾提出,这个“因果偏见”是导致人们相信上帝的原因之一:在我们对自然现象了解不够时,“上帝”为了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终极“原因”。不仅如此,“因果偏见”对我们的日常运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为这个“因果偏见”,人们往往扭曲了对于已发生的事实的解释。例如,在出了问题时,人们会检讨是哪个错误的决定导致了灾难性后果。但事实上,也许人们已经基于当时已知的信息做出了最好的决定,但还是有很多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了灾难。以现在的知识去检讨以前的决定是不公平的。因果偏见的恶果还不只是追究过去。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我们对预测未来充满信心。而事实上,即使是专家,对于未来的预测大多是错误的,而我们往往会忘记甚至“修改”错误的预测来臆造“完美”的预测记录。特别是,我们会忘记“回归正常”的统计规律,而期待目前出类拔萃的人或单位在未来仍然如此。 MBA 教程常常选取特别成功的公司作为案例研究。但十年后,这些公司大多数都默默无闻了。了解事情的随机性和它遵循的统计规律,认识到“因果关系”的局限性,能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现实,对自己的认识更谦卑。同时它也能提供对于“专家”和“大师”的免疫力。可惜的是,当“快道”执政的时候,这些非常难做到。 “因果偏见”是“快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简化。另一种简化就是“替代效应”。当“快道”不能回答一个问题时,它会用一个更简单的问题来代替。研究表明,政治候选人获胜的可能性与他们“看起来是否有能力”很有关系,不管其政见如何。又如,看起来可爱的动物(如海豚)能募到更多的保护基金。对于更抽象的问题,“替代效应”更为明显。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大学生)被要求回答两个问题: A )你觉得最近多快乐? B )你上个月有几次约会?当先问 A 再问 B 时,两者的回答基本不相关。但如果先问 B 再问 A ,得到的答案却几乎完全相关!这说明,在后一种情况下,受试者是用更简单的问题 B 替代了问题 A 。因为“快道”处理感情的能力比处理逻辑强,这种“替代”的结果往往是感情取代了“理智”。所以,当我们指责别人“感情用事”时,要记住此乃人之本性。 【注1】在卡纳曼书中称这两个系统为“系统一”和“系统二”。这里称为“快道/直觉”和“慢道/分析”,以求更加明确形象。注意“直觉”和“分析”的学术定义与本文中可能有所不同,这里只是借用这两个标签。 【注2】关于分布和涨落,这里有一篇很好的文章:“中国的效率与男人的智商” 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327 思维快慢道 ( 上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863865.html 思维快慢道 ( 中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865970.html 思维快慢道 ( 下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867704.html 有关博文 ×××关于经济活动中的非理性行为××× 诡异的数字暗示:参照效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10533.html “诱饵效应”和“心理相对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285750.html “免费”的代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666111.html 千里送鹅毛的心理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665790.html 从“破釜沉舟”谈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266839.html 心态是衡量快乐的一杆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63851.html ×××心理学其它题目××× 如何避免决策误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743527.html 人脑比电脑到底强在哪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65953.html 完整大脑与后信息时代 《 A WholeNew Mind 》读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00210.html
个人分类: 书山有路|5634 次阅读|11 个评论
法律咨询:该舆论援助被逼犯错的武汉大一学生吗?
热度 3 陈龙珠 2013-5-19 07:47
陈龙珠sh :【 这是一个社会悲剧:是无保险机制、不体谅年轻学生经济无助而“ 逼上梁山 ”的吗 ?】 http://t.cn/zH7Cn6G :2013年5月18日晚18时许,武汉一名大一男生因自行车撞倒老人,没钱为其交住院费,在武汉九医院与老人家属发生冲突不敌,将急诊医生劫持。 在这个实例中,大一学生在自行车碰撞老人受伤后,能按老人要求送其回家,并按其家属要求一起陪老人去医院并支付了诊断检查费。在这种情况下,若 老人家属、接诊医院 能体谅这位学生当时的困境(身上没钱了)而先安排老人住院治疗,将对大学生承担医疗花费的追责放到以后再议,这位大学生在情急之时继续能够理智应对,这场悲剧,本可以不会发生的。 后记:武汉大学生劫持医生细节:撞人后被索赔30万元 http://t.cn/zH7jXeK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154 次阅读|7 个评论
天下誰人不是粉?
热度 14 jiangjinsong 2012-2-3 16:55
一向聰明而刻薄的陳安有時也會犯糊塗 他居然會問: 有些韩粉为什么需要韩寒这尊神? 廢話,十足的廢話! 方粉需要方 饒粉需要饒 安粉也需要安! 任何粉都需要一個神 這個都不懂! 不過是不同的粉需要不同的神而已。 不要為自己是粉而不好意思 天下誰人不是粉? 我自然也不例外 我自己在科學網上主要粉兩個人 男博主我粉的是大漠孤魂吳飛鵬 雖然他有時的文章匪氣十足不全面很偏激 我通常都是先推薦一下然後再讀 這是典型的粉絲做法 沒有道理可言! 女博主我粉的是江湖人稱“真曖昧”的YCmm 她的博文我常常是推薦了就走 看也不看 這更是是粉絲們無厘頭不可思議不可理喻的做法! 千萬不要和粉絲們討論偶像的缺點、不足 偶像就是真理 偶像的所有不足 他們絕對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 比如 科學網有許多方粉 但是如果你要他們讀讀這個 鏈接 他們基本上不會讀的 因為這個威脅了他們存在的意義 你不能因為粉絲是科學家就要求人家講道理 這很違反人性的 就像你問我: 你不是標榜你講科學嗎? 爲什麽YC的博文 你看也不看就推薦? 我只會給你一個白眼 以後還是會看到YC的博文就推薦的…… 那被如此狂熱所粉的YCmm呢? 她會粉考槃在澗這廝 這太讓人尷尬了! 如此一來 我變成了小考這廝的二階粉絲 讓我情何以堪? 我覺得吧 粉絲這種關係應該是不可傳遞的才對 這樣大家可以粉得自由一點……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511 次阅读|57 个评论
大学教师间冲突解决的非理性化倾向日甚
热度 17 lgmxxl 2011-2-2 09:36
当大学中师生关系恶化到广受诟病,不惜拨刀相向时,大学中的教师间的关系又暴出让人心惊胆颤的一幕幕闹剧。教师们为了所谓的名利、权力、地位,彻底脱下君子的妆扮,露出“叫曽”的狰狞面孔。当传统的 “文人相轻”蜕变成“文人相残”或者说“文人相杀”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问,大学教师到底怎么了?大学到底怎么了? 人们生活、工作在一起,不可能没有摩擦和冲突。有了摩擦和冲突,人们一般会理性地予以解决。比如采取两人坐下来沟通的方式,通过第三人斡旋的方式,通过组织居间调解的方式,通过上级领导批评调解的方式等。但时过境迁,教师对待摩擦和冲突却更多地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这类方式可以概括为如下特点:第一,把摩擦和冲突定位为“敌我矛盾”,要置之对之死地而后快。最突出的案例是 2011 年 1 月份的九江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杀死院长的案例。从相关的报道看,二人并没有原则的冲突,也没有深仇大恨。副院长还是由院长提拔的。但就是这样,这位副院长却把院长给灭了,并且还来了个 杀人焚尸!第二,攻人之恶,打击对方的最薄弱环节。现在教师们有了矛盾不明说了,而是找机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时刻,找准对方最弱点予以致命的打击。比如当对方评职称时,当对方职务晋升时等。圣人早就说过“无攻人之恶”,可我们一些熟知《论语》的教师们,却违圣人之言了。典型的案例如某些 211 学校、甚至 985 大学的“职称门”、“泄题门”、“辞职门”等。第三,打持久点。教师之间的冲突说到底也不是天大的事,大家在一起共事、生活、工作几十年,有何不解的事呢?说到底也就是评职称、当领导、争项目时的一些小竞争而已。可就是这样的小矛盾,我们的教师们就忍不了了。在报复一次后,往往不解恨,还要循环往复。有的教师间竟然结下世仇。 教师们对冲突的非理性解决方式严重影响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利益。对大学来讲,大学是曾经的“伊甸园”、“象牙塔”,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学者和学生的共同体。可这些美丽的称呼却不得不为“文人相残”蒙羞。对教师来讲,教师是人们心目中的天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园丁、工程师。可“文人相残”的事实,让教师们颜面顿失。对学生来说,这些经典的案例足可以让学生对大学教师这一称号产生疑惑。这还是大学吗?这是教育学生的教师吗?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全然失去。 我们不禁要问, 为何有着滿腹经纶、教书育人的教师、教授们,在面对冲突与摩擦时,要采取非理性的方式呢?这其中的缘由很难说清,但以下几点可能是突出的背景。首先,大学的官本位与行政化种下的恶果。现在大学权力已经与社会权力完全同效力,大学的权力也可以“通吃”了,权力可以为有权者带来利益了。以上这些惊人事件的当事人,均有“一官半职”。其次,教师信仰的缺失。按理说,教师即使不信仰共产主义,作为教师,作为教授,也应该无原则地忠诚于自己的学科。可近年来,大学里功利主义盛行,金钱、权力至上,人们对自己的学科、学术和学术基本没有敬畏感了。本文中杀人的副院长有教授头衔,被杀者只是副教授,即说明这一问题。第三,大学中调解机制、机构的缺失。大学中教育失灵,人们信仰缺失,灵魂被金钱、权力所侵蚀。当人们争权、争利时,大学中却没有调解机制和机构。大学的工会、上级党组织、权力部门好像对人们熟知的教师矛盾熟视无睹,没有预先的预警机制和机构。甚至出了小问题后,仍然是不管不问,有时甚至是火上浇油。 但愿各大学能够从九江学院案例中吸取教训,希望教师仍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盼望大学仍然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伊甸园。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5199 次阅读|31 个评论
心态是衡量快乐的一杆秤
热度 1 fouyang 2010-9-17 08:33
我们都熟悉马克吐温小说里 漆栅栏的故事:汤姆沙耶受罚油漆栅栏。他却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告诉小伙伴们这是一个特权,不是人人可做的。最后,小伙伴们争着送他礼物,换取帮他油漆栅栏的特权。 我还有个故事:有一帮孩子老在一家人屋前玩闹,主人不胜其烦,却无计可施。后来经高人指点,主人对孩子们说:从明天起你们要天天来玩,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孩子们开始时不敢置信,但主人却遵守诺言,每天付钱。过了一个星期,主人说:我现在手头紧张,只能给五毛了。又过两天,更减到了两毛。孩子们气坏了:为了两毛钱来一趟,太不值了。于是,他们再也不来这里玩闹了。 上面这两个故事一正一反,说明了心态的重要:不同的心态,可以把漆栅栏的苦差变成要用礼物来换的乐趣,也可以把玩闹的乐趣变成给钱才肯做的苦差。苦乐之别,在乎于一念也。 这个现象不只是传说和故事,而是经过实验证明的。例如,研究者让受试者听一段诗朗诵,然后提出两个问题:是否愿意付钱来听同样的朗诵?是否愿意听同样的朗诵而接受金钱报酬?一半受试者需要回答第一个问题,另一半回答第二个问题。经过这个暗示后,他们宣布,过几天就有个免费的诗朗诵,问受试者是否愿意去听。 实验的结果是:虽然很少有人愿意付钱来听,但回答是否愿意付錢这个问题的受试者中,却有更大比例愿意参加免费的诗朗诵。显然,提出付钱这个问题,就使得受试者把诗朗诵看成了一种享受。而那些被问到报酬的,却把它看成是苦差了。而且,即使当受试者看到全部的两个问题,而且知道自己要回答问题的是随机选的,这个现象仍然存在。这说明,受试者得到了同样的信息(实验程序)和完整的信息(都通过试听知道朗诵的质量)。但是 回答问题这个行动,却还是影响了他们的心态。 另一个实验也反映了人的心态是多么容易受影响。受试者被要求做20个拼词成句的练习,其中10个句子含有暗示。对一组,暗示的是金钱,而另一组暗示的是社会活动。然后,受试者作出一些关于财务的决定。结果表明,如此轻微的暗示可以明显改变受试者的态度。 我们通常把人看成理性动物,认为人的态度和选择是(至少应该是)客观现实和客观利益的反映。这其实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看法。客观现实是如此复杂,我们只能看一个侧面,而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而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就是心态了。有不同的心态,就会把同一件事看成享乐或是苦恼。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生活就会多些乐趣,少些苦恼。 有段时间,我工作的公司业绩不好,随时可能裁员。所以很多同事整天愁眉苦脸,提心吊胆,做事唯恐出错或得罪老板。但是有位同事却不同。虽然他的经济情况与别人相若,但他自信能降低生活标准渡过难关,也自信凭他的能力能找到新的工作。所以他情绪开朗,也能坚持原则和尊严。这样不但他自己过得快乐,而且业绩也好,赢得大家尊敬,反而成为最安全的雇员。可见,心态的作用,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 影响人们心态的,常常是金钱。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路过的行人帮忙搬家具。如果提出付些小钱,愿意帮忙的人反而比不给钱时少。原来,人们心里有两套参照系:社交和市场。在社交参照系里,助人为乐是普遍的行为模式。而在市场参照系里,人们对自己劳动的价值有个估量,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就觉得吃亏了。如果提出给钱(甚至只要提到钱),就会转变人们内心的参照系,而改变人的心态。当然我们的本职工作都是有金钱报酬的。但是我们是把每天的一举一动都和金钱联系起来(如职位稳定,升迁机会,包装简历等)呢,还是在工作行为中得到社交上的满足(作出贡献,帮助团队,赢得尊敬等)?这个选择,也许就决定了我们的心态和快乐的程度。 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迷失的可能。比如,把社会公认的目标(权力,名声,财富等)看得太重。尽管知道自己内心并不喜欢,但如果触手可及,还是不舍得放弃,以至慢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又如,过于害怕损失。对于已有的东西不肯放弃,而影响了争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所以,建立好心态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关注。心态是有生命的。需要营养和维护,才能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的忙碌中,千万不要忽视了它。 上面那个同事的例子还表明,好心态也需要物质基础的。在不得温饱的时候,是谈不上舍弃钱财追求社交满足的。这个物质基础一方面来自我们的能力和奋斗,一方面也来自我们对自己生活优先配置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降低对于绝对财富水平的要求。人到中年以后,我们在事业上,财力上都有了一定基础,建立好心态的空间就更大了。但是,更大选择空间也就要求更高的智慧,否则更容易迷失。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认识自己,注重心理健康,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4585 次阅读|3 个评论
钟摆(续2)
lvnaiji 2010-9-2 09:30
吕乃基 惭愧, 钟摆(续 1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618 创收视率(点击率)新低。识时务者为俊杰。点击量低倒也罢了,关键是没有评论!投下去的砖块没有泛起涟漪。转眼又想,博主有言在先,再说总还有 115 人捧场,要对得起朋友,于是想勉为其难,再贴出续 2 。 当代学术思潮,其总称或许就是后现代。是否为新 一轮的 浪漫主义? 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与以往浪漫主义的区别 : 首先,在对自然的关系上,洛可可风格和 19 世纪的浪漫主义主要都表现为对原始人或农业社会中的人与自然那种关系的留恋,而当代社会文化思潮则是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对未来的向往。 其次,二者虽然都突出人的地位、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但以往的浪漫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包括当代学术思潮的早期,即 19 世纪下半叶的有关哲学)所强调的主要是人作为一个类的情感、意志、生命力,而当代社会文化思潮则更加突出个性,将个人推到舞台的前沿。 再 次,当代的非理性主义也不同以往。历史上非理性的首要特征不是别的,而是如其名,纯粹是对理性主义的否定。与各种否定性思潮一样,只要不同于否定的对象,一概拿来,这是一种没有明确方向与目标的情感的发泄。参见 近代科学革命,那里发生了革命?(走出中世纪之五) 。当代非理性主义固然仍有先前非理性主义的这种特点,但也显现新的因素,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等,以及具有批判的深度,非理性主义感情的宣泄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冷静的思索,有了理性的含义。 由此又引出了当代社会文化思潮与历史上浪漫主义的第四点区别,也是二者之间关键的不同点。在历史上浪漫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都是走向自己的反面走向新的一轮古典主义。后现代思潮目前所显示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它将不断地消解,消解任何体系或固定的模式,并进而造成不断反叛的心理基础。弗洛姆以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反叛上帝,以及普罗米修斯窃火反抗为例,指出他们的反叛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人。不服从乃是自由的最初行为,是人类历史上的开端。人的精神和理智都是依赖于不顺从、不屈服而发展起来的。如果说不服从的能力形成了人类史的开端的话,那么,顺从就很可能引起人类史的终结。 于是,在弗洛姆看来,不断地消解,这是对历史负责,而不是历史上浪漫主义的一时冲动,然后就耗尽,走向秩序与克制。 将后现代思潮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究竟是不是 新一轮的 浪漫主义或又一次钟摆?如果是这样,它岂不是也要与以往的浪漫主义一样,有朝一日会走向新的古典主义?社会在必要张力(库恩)的作用下波浪式前进,人们将注定生活于二元分裂的世界之中? 或者,它是某种赋予了新特点、具有新内容的浪漫主义,将一路消解下去?人类的前景未免过于迷惘,难卜凶吉。 或者,它实际上就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是渗透了古典主义因素的浪漫主义,或其中有浪漫主义灵魂的古典主义,从此人类史将开始某种新的历程,只有和谐统一,没有矛盾冲突?抑或不再有作为类整体的钟摆,而是在微观也就是个人的沸腾和张力之下演进? 文化有没有自身的规律,什么是它的规律?文化有没有自己的走向,它又将走向何方?也可能钟摆将突破几百年甚或 2500 年的模式,向着远古的混沌作辩证的复归? 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 . 175 ~ 177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659 次阅读|4 个评论
钟摆(续1)
lvnaiji 2010-8-30 16:36
吕乃基 日前不经意间发了 钟摆 一文,受诸位网友评论的启发,还得有下文。 其一,发条。斯特劳斯的《原始思维》把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理解为两条并行而不是前后相续的线索,也就是并非原始人非理性而现代人理性,更不是理性是进步而非理性就是落后。原始思维本身兼具理性和非理性。自希腊开启理性之后,总体而言,西方文化在二者的张力之间前行,张力,为西方文化提供了动力。张力来自人的内心,因而也就是文化的动力在根本上来自于人。先是由希腊罗马古典时期的理性到中世纪的神秘和文艺复兴人和自然的解放。近代以降,钟摆突然加快了节奏。博主理解,就是近代兴起的科学为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钟摆拧紧了发条。科学的理性、客观、机械,以及由此激起人的反抗和非理性膨胀,在理性、规律、必然性和大工业的规训下(福柯),又回到理性的轨道,然后再一次反叛。由钟摆的加速,与近代以降人类文明的提速,二者的同步,耐人寻味。 理性与非理性,是存在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以及永恒的发条(类似的发条还有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和对本能的克制,见 文明 是否应该满足本能? ),科学拧紧发条。 其二,如何理解中国的中庸?中国自古以来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因而也就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非理性(和信仰),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没有走出原始。对中庸的强调(以及对本能的遏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去势。君不见阴盛阳衰随处可见,从足球到妻管严,再到《婚姻》保卫战中的三位男士。但一来违背事物发展的本性波浪式或螺旋式,二来失去了事物发展内在的动力必要的张力。 眼下,后现代科学正在粉墨登场,由此又会对钟摆产生什么影响,且听下回分解。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889 次阅读|1 个评论
钟摆
lvnaiji 2010-8-25 11:15
吕乃基 出差 10 日归来,来到科学网,有山中方数日,世间数千年之感。不知眼下热议的话题,只能先顺着出差前的思路,容慢慢回到现实中来。 回顾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文明史,可以发现某种钟摆的摆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或理性非理性。 如文艺复兴第一阶段人和自然的解放,情感的宣泄,第二阶段归于冷静的分析,参见: 在世界史和中国现代史的背景中理解五四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 然后是情感冲动、扭曲、变态的非理性和神秘倾向的巴洛克艺术。作品表现出不安的冲突和动态的力量。壁画中怒立的奔马似乎立即要把前蹄踏进大厅。引起惊讶,这是诗在世间的任务;谁要是不能使人吃惊,就只好去养马 。接着是 17 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受自然科学的进步,笛卡尔哲学,以及法国政体的影响。近代科学精神要求以理性审视世界,自然界遵循规律,具有必然性。笛卡尔倡导思维要如数学般明晰。 17 世纪法国的绝对君权更体现了秩序,要在各个领域建立规范,确立权威,以体现君主制合乎理性的政治理想。最后,再加上文艺复兴的一个方面的影响,即复古,要求中庸、适度、有序,因而对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不满。以上这些就共同构成 17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基础。 这一世纪末的洛可可风格又可看作是对古典主义的背离。洛可可艺术厌烦古典主义的枯燥、刻板,要求轻松和温馨,具有生气勃勃热爱生活的气氛 。洛可可风格使艺术进一步摆脱宗教与传统,走向世俗化。然而这种风格刻意追求纤细、精巧、柔媚,几近无病呻吟,缺乏内在的生命力,终于流于颓废,成为启蒙运动批判的对象。如果说 17 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 18 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 18 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反对只追求形式华丽的倾向。作曲家格鲁克认为,剧情、音乐等等,如果不是出于情势的必要,同表现因素毫无关系,我便认为它毫无价值。我深信,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善的伟大原则 。质朴即自然,而真实,即符合理性。法国著名的芭雷舞编导让 - 乔治、诺维尔认为,与情节无关的独舞和舞蹈片断都应取消,以求自然。情节、音乐、布景等都要保持统一,合乎逻辑,以符合理性。英国诗人蒲柏以诗体说明机械论,既然自然为不可改变的规律所支配,那么要使人类事物也象自然那样有序,就要研究和遵循自然 。 在古典主义盛行之时,卢梭又开浪漫主义先河。卢梭 20 岁后曾在乡间度过 10 年,终身向往有一块田野,一片树林的生活。他留恋人的自然状态,认为原始社会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在 1750 年的应征论文中,他认为科学和艺术所带来的文明进步是社会和个人一切罪恶堕落的根源。一切科学都起源于卑鄙:天文学来自占星术的迷信,雄辩术出于野心,几何学是由于贪婪,物理学源于无聊的好奇心,即使伦理学也来自于人类的自尊,教育和印刷术则可悲可叹。在第二篇论文中他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并寄给伏尔泰。后者以其特有的尖刻答道:我收到了你的反人类的新书。谢谢你。在使我们都变得愚蠢的计划上面运用这般聪明伶巧,还是从未有过的事。读尊著,人一心向往四脚走路,因为我已把那种习惯丢了 60 多年,我很不幸,感到不可能再把它拣回来了。 卢梭的思想为德国的狂飙运动、浪漫主义哲学所继承。参见: 浪漫主义的搏动、冲动与反动19 世纪西方的科学与文化(之四) 。 19 世纪黑格尔的哲学是浪漫主义哲学的顶峰与总结,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但却是终极的封闭的体系。正如火山喷发,岩浆泻下,在时间与空间上距其源头越来越远时便冷却凝固,其外表奔腾流动,但实质却僵化不变,火热的岩浆成了冰凉的火成岩,这就是黑格尔的哲学。参见: 自然哲学的潮汐19 世纪西方的科学与文化(之五) 。于是,源于 19 世纪下半叶的 20 世纪社会文化思潮便可视为在黑格尔的僵化之后的又一轮浪漫主义,又一轮非理性主义。确实, 20 世纪社会文化思潮与历史上的种种浪漫主义有颇多相似之处:反机械、颂扬生命的力、热情奔放、追求变化、标新立异、反对一律、僵化、卑视理性思维、崇尚直觉、灵感与顿悟由此可知,当代社会文化思潮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 毋庸置言,上述讨论只是对文化史极其简略的描述,但毕竟由此可见某种钟摆的摆动。必须指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交替出现绝非单调的重复,而是每次都有新的内容,详细分析这一点不是本文的目标。 此处要提出的问题是,如果确实存在这样的钟摆,那么是谁为钟摆上紧了发条?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 133 、 134 页。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9 。 本采:《旋律史》,第 114 、 123 页。 张宏岛:《欧洲音乐史》第 111 页。 E.M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罗经同等译,第 320 页,商务印书馆, 1987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第 228 、 229 页。
个人分类: 人文|5427 次阅读|6 个评论
人是非理性的
weisenpeng 2010-7-19 20:35
  人类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形成了灿烂的文明,人因而成为万物之灵,靠的主要是人的理性。但是,只要回到具体实践中去,就会发现,实践过程中的无数多种行为中,相当大的部分是非理性的,如果能做一个定量的统计,将人一天当中所有的行为进行分类,判断其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我想其中的三分之二将是非理性的。   在一天当中,本来,我打算早上七点起床,但是由于懒床,我却睡到了八点半;本来,我打算去翻译一篇英文作业,但是由于挡不住诱惑,去玩了游戏;本来,我打算心无旁骛,专心学习,但是总因为看到漂亮女生而分心;本来,我们想多赚钱孝顺父母,但是似乎总是受到懒惰的侵袭,总是觉得对父母有愧;本来,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但是由于贪婪,总有那么些人挡不住金钱和美女的引诱;本来,这个世界充满着美好,人类何不和谐的共存,但是由于任性,总存在着难以化解的仇恨、嫉妒和误解。   理性,是在非理性的基础之上提炼出来的。当人执行理性的理念时,是从非理性开始的。所以即便是在做出英明的理性决定之前,人的思维也是经常处在非理性状态之中的。我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国家有五年计划,但是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会凭着感情用事,执行者会抱怨工作的艰苦,为什么偏偏要我来做这种烂事,然后,才有理性告诉他不能这样做,应该怎么做。   其实,非理性是非常可爱的,人性的闪光处也经常是与非理性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动了真感情,他可以打破一切正常的世俗的规则,甚至可以攉出自己的生命,可是在我们看来,这种行为并不是愚蠢的,反而是崇高的,我们会感动,打从心眼里喜欢上这个人。电视剧里这样的情况到处都是,环珠格格里的小燕子,血色浪漫里的宁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亮剑里的李云龙...他们都做出过不少出于常理的事,但是观众却并不讨厌他们的非理性,没有了还不好看了呢。人的自我鼓励或者别人对你的鼓励也是非理性的,谁知道你到底会不会成功,谁能肯定未来就是美好的,但人却想方设法也要假想出一个美好的结果来激励自己,可是无论激励的结果如何,我们也不会鄙视这种激励本身,因为我们觉得这种非理性也是很可爱的。   人性的闪光之处是非理性的,可以说,非理性更加接近人性的本质。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为什么歌迷们看到偶像歌星时出现的疯狂到令人发指的行为,为什么不同宗教之间有着不可化解的矛盾,为什么共产党人可以经受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考验。                2010.3.8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杯——非理性的狂欢
lvnaiji 2010-6-24 17:14
吕乃基 每每有人撰文写足球,写世界杯。博主并非球迷,却也耐不住寂寞,跳将出来,说上几句。 同样是体育,同样是球类,以及球同样是圆的,何以足球就成了第一单项运动,拥有那么多观众特别是女球迷,而世界杯的盛况甚至压过了奥运? 首先是足球的偶然性。自然,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偶然性,例如篮球的压哨球。不过,说起压哨球,其一,把全场前面的所作所为几乎一笔勾销,大概就是财主的第三个饼。关键是,进球太容易,压哨才值钱。其二,全过程大概只是一秒,所谓球在空中划过的美妙弧线,只有在电视的慢镜头才看得到。再看足球。首先,全场的偶然性比比皆是,进球谈何容易,每一个进球都是那么宝贵!所以才有解说者激昂的欢呼:球进啦!想想吧,若是以同样的口吻解说篮球:球进啦,球又进啦,球再进啦,球还进啦你还能说什么呢?还激动得起来吗?再说,观众受得了吗?其次,进一个球,或从后场开始组织,或抢断,然后要经一系列倒脚和传切配合,最后完成致命一击,犹如小说或音乐的层层推进,直到高潮。如《雷雨》中最后摊牌,如李斯特《爱之梦》把旋律推到让人透不过气来。看台上的观众情不自禁站起身来,然后,或欢腾雀跃,或颓然跌落。期间关系到多少球员瞬间的判断和脚法、瞬间的气候因素,以及裁判当下的哨声。当上帝看到 C. 罗扛着球奔跑,接着进球那不可思议的场面,相信不仅在人们思考时,此时也会禁不住笑出声来。在这一点上,足球倒与哲学有一拼:重在过程,或者说至少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试想,若是只问结果,那就双方比罚球就是了,这是万不得已。再看篮球,动辄罚球! 比赛过程偶然,观众欣赏偶然,更期盼偶然。他们期盼以弱胜强,期待黑马的出现,若是有什么神秘之师,那就更是吊起胃口。博主想起罗素关于 19 世纪浪漫主义的一段话:对浪漫主义来说,现实的主题太平淡太乏味了;他们只能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那种多少有点靠不住的科学,如果带来什么惊人的事情倒也可以利用 。(有趣的是,此处竟然把科学当作浪漫主义的一道点心!)显然,朝鲜正合孤意。至于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则退居次席甚至边缘化。朝鲜与巴西,以及朝鲜与葡萄牙的两场比赛,观众之多,在小组赛上肯定名列前茅。初次亮相的战绩让全世界的球迷眼前一亮,在如此的期盼之下,第二场的 0 : 7 又出乎球迷之意料,转而为葡萄牙欢呼。 近日,学术界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研究如日中天。遗憾的是没有人研究世界杯上的女球迷。她们的权在何方,又到底在迷些什么?毫无疑问,众多帅哥是一个目标。仅此而已吗?如所知,相当于男性,女性较为非理性。博主以为,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一点,偶然的足球与非理性的女性,为了同一个说不清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足球是游戏的极致。只有在这样的竞技运动中,才可能有人最大程度的解放,才可能有巴西桑巴的随意挥洒。花样滑冰、自由体操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自由,但受到物理定律太多的制约,因而不时让观众担心甚至惊呼。足球,在如此大的时空中,在 22 人的攻防中,再加上一个圆的球,奇迹就是这样创造出来,仿佛超越了物理定律。回过头来再想想朝鲜,为了领袖,为了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又怎能肆意而为?所有强调自由的运动,都与举国体制无缘。 然而,真的可以肆意而为?足球有时空的限定,有规则的制约,无论对球员还是对球迷,男性或是女性,有权还是无权。足球,说到底,释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野性的思维(列维 - 斯特劳斯),而野性的思维必须得到理性规则的制约。正是在足球中,野性得到充分展示。这或许是足球之魅力的根本原因。 最后,博主再冒昧提出这样的建议,在小组赛不以每场胜负,而以合计净胜球论英雄,以此规则的改变,带来队员的全攻全守,在宇宙间的天马行空 顺便告知:笔者本月 26 日上午 8 : 45 在河海大学闻天馆 113 讲后金融危机中国面临分岔点,欢迎莅临指导。 罗素 . 西方哲学史,下 . 217
个人分类: 杂谈|421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诡异的数字暗示:参照效应
fouyang 2010-4-10 06:52
你走进一家拥挤的饭店,服务人员递给你一个号码,请你等候叫到号码时再入座。你看了看号码:97号。你用心地记住了它,免得叫号时错过。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排队流程,还是饭店企图让你提高消费水平的暗招? 提这样的问题并不是阴谋论作怪。1974年,心理学家Tversky和Kahneman报道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让受试者猜测联合国中非洲国家所占的百分比。在给出猜测前,受试者先面对一个由轮盘赌随机产生的1至100的数字,并回答非洲国家的百分比是否高于这个数字?然后,受试者才给出自己的估计。结果表明,这个明显无关和随机的数字,竟会影响受试者估计的结果!接受到10和65的两组人,所估计的百分比的中位值分别为25%与45%。在另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很快估算8的阶乘。正确答案是40320。而两组受试者答案的中位值分别为512 和2250。其区别是,第一组受试者面对的问题是12...8,而后一组的问题是876. . . 1。 这个现象被称为参照效应(anchoring effect)。参照效应是指人们在作决定和估计时基于某些已知值,尽管这些值与面对的问题没有关系。比如,在估计对一个物品自己愿意出的价钱时,受试者先被问到:如果该物的价钱等于你社会安全号的最后两位数,你愿不愿意买?然后受试者被要求给出自己的出价。虽然大家都清楚,社安号与商品的价格是没有关系的。但由于第一个问题,它就影响了受试者对价格的估计。而且,这种影响只是引进一个偏向:参照值(anchor)高的人的平均出价也高。但不是出价数真的等于参照值。 有一种理论说:人们在缺少信息的条件下估计一个数字时,往往从一个初始值开始然后进行调整。而调整的幅度往往是偏小。所以,初始值就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而那个与问题无关但引起人们注意的参考值,就成为了估计的初始值。 照这样说法,对于已经有所了解的估计对象,参照效应就应该减少了。确实,研究表明,让受试者估计自己对一件物品的出价时,如果提醒他们价格的不确定性,参照效应就变强,而如果告诉他们店里的标价(但不是实际售价),参照效应就减弱。 但是即使是很熟悉的事,我们也还是逃不开参照效应。即使在有充分信息的情况下,比如对于摆在眼前的熟悉的物品出价(了解市场价格),或者对忍受一段已经放过的噪音要价(了解主观需求),参照效应还是很明显。而且参照效应一旦形成,无论是新的暗示还是新的事实,都难以消除其影响。 聪明的商人早就知道和利用参照效应。比如商家打折时总是列出更高的原价(list price),尽管从来没以那个价钱卖掉过商品。研究表明,适当选择的原价能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范围的估计和对实际价格之吸引力的感受。 即使原价高得不可信,它对提高消费者对实际价格的估计仍然有正面作用。 另一个例子是卖奢侈品的精品店。 精品店里商品价格高得离谱,普通行人进去后,会发现大多数东西都买不起。但是正因为此,顾客却认定了这是高档店,愿意花比外面高得多的价钱买些小玩意儿。那些离谱的高价,就起到了参照值的作用,使顾客认为现在花的只是小钱而已。而有时候,商家需要打破顾客已有的参照值。比如星巴克(Starbucks)就是成功地把咖啡变成了体验,从而不受其他便宜咖啡店的参照值影响。通常说的市场定位,参照效应就是一个重要的考量。 参照值不仅来自外界,也可以是自己的固有观念。例如,研究表明当人们搬到一个新的城市时,对房屋价格(买或租)以及通勤距离的选择往往接近于自己以前的情况,尽管市场和选择空间有了很大变化。直到一段时间后,才在心理上适应新的市场。 , 另一个例子是:人们对报酬的满意程度,往往取决于工资增加的幅度,而不是绝对值。也就是说,以前的工资值成为提薪后的参照值。 不要以为参照效应只对凭感觉,不理性的人才起作用。实际上大多数有关参照效应的实验都是以大学生,商学院学生为对象的。而且,参照效应与理性并不矛盾。在作一系列相关决定时,虽然参照效应影响了初始值,但这些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是理性的。例如,由于参照效应,一个人为买酒愿出的价格会不同。但是每个人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品质的酒的出价高低顺序却是相同的。经济学上的流行看法是:每个人对不同的需求有个实用曲线(utility curve),也就是不同的物品和服务对自己的价值。参照效应的理论指出,这个需求曲线是有的,但对于每一类的物品和服务,这个曲线只能决定他们相对的价值。而决定其绝对值的参照点,则很可能取决于某个偶然的,或别人暗中设置的参照值(anchor)。 关于参照效应的最早研究,就是本文第二段应用的工作。事实上,这两个实验只是那篇论文中的一小部分。论文的题目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直觉与偏向》。从那以后,Tversky和Kahneman这两位作者进行了一系列工作,证明人们并非传统经济学中所假定的理性动物。相反,人们的很多决定是依赖直觉的,而直觉往往是错的,特别是涉及到数字或几率时。这个工作使得Kahneman分享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Tversky当时已过世)。 今天,了解直觉和参照在我们决定中的作用,仍然是很有益处的。 参考读物: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Amos Tversky, Daniel Kahneman Science, New Series, Vol. 185, No. 4157 (Sep. 27, 1974), pp. 1124-1131 Stable URL: http://www.jstor.org/stable/1738360 Simonson, Itamar and Drolet, Aimee L., Anchoring Effects on Consumers' Willingness-to-Pay and Willingness-to-Accept, http://ideas.repec.org/p/ecl/stabus/1787.html Ariely, Dan, Loewenstein, George, and Drazen Prelec. 'COHERENT ARBITRARINESS': STABLE DEMAND CURVES WITHOUT STABLE PREFERENC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8, no. 1 (February 2003): 73.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EBSCOhost (accessed September 28, 2008). Lichtenstein, Donald R., and William O. Bearden.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Perceptions of Merchant-Supplied Reference Pric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6, no. 1 (June 1989): 55-66.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EBSCOhost (accessed November 28, 2008). Urbany, Joel E., Bearden, William O., and Dan C. Weilbaker. The Effect of Plausible and Exaggerated Reference Prices on Consumer Perceptions and Price 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5, no. 1 (June 1988): 95-110. Business Source Premier, EBSCOhost (accessed November 28, 2008). http://online.wsj.com/public/article/SB118662048221792463.html Simonsohn, Uri. New Yorkers Commute More Everywhere: Contrast Effects in the Field.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8, no. 1 (February 2006): 1-9. EconLit with Full Text, EBSCOhost (accessed September 28, 2008). Simonsohn, Uri, and George Loewenstein. Mistake #37: The Effect of Previously Encountered Prices on Current Housing Demand. Economic Journal 116, no. 508 (January 2006): 175-199. EconLit with Full Text, EBSCOhost (accessed September 28, 2008).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niel_Kahneman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5715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会进步有赖于非理性的人——萧伯纳
carldy 2010-3-30 23:24
经常看到有人引用萧伯纳的下面这一句话: The reasonable man adjusts himself to the world; the unreasonable one persists in trying to adjust the world to himself---Bernard Shaw( 理性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非理性的人力图让世界适应自己 萧伯纳) 。 结果造就了一批适应世界的所谓理性人士。而那些试图改变世界的人,就成为理性人士讥讽的非理性人士了。 我一直纳闷,萧伯纳在什么场合说这样的话?他说此话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他老人家要教导大伙儿都去适应一成不变的环境?那生活中需要改变的地方几乎没有了,大伙儿都去适应已有的一切就行了,那人类社会的进步从何说起?想想看:如果没有发明汽车、火车或飞机,让我们徒步从福州走到杭州,估计不是一时半会能实现这一目标的。但是不会有人劝导我们,要适应这一现实?因此,我们要感谢那些不甘落后的人士非理性人士。 刚才我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找不到萧伯纳这句话的整个出处。(顺便说一句,baidu的英文搜索功能有限,而google则打不开了,呜呼!可怜我的网络!......) 希望哪位有心人士,能帮忙提供萧伯纳这句话的原出处,最好能附上原文。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6789 次阅读|1 个评论
河流与山峰(知识之树二)-知识论之七
热度 1 lvnaiji 2009-7-19 19:57
本文发表于《东方文化周刊》 1997.20 ,实际上是十余年前对于知识之树朦胧的理解。开博之初就匆匆上载,此时修改后将其归入知识论,请各位与知识之树联系起来看。 神秘 、 鬼气 、 朦胧 往往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在听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的作品时的感受 , 或者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 : 听不懂啦 , 现代音乐。 音乐界对此也褒贬不一 , 说改变了世界音乐格局 , 开创了中国交响曲创作新路者有之;说脱离现实生活 , 是 皇帝的新衣 者亦或有之。究竟该怎样看待包括中国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在内的现代音乐呢?音乐史和文明史可以为此提供新视角。 从音乐史上看 , 可以认为当代音乐继承近现代音乐的两个基本类型 ---- 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 ( 广义的 ) 。浪漫主义与个性、主观、非理性想象和感情共为一体 , 并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 , 情感要突破形式的束缚。古典主义则要求尊重曲式结构、逻辑、形式规范。后现代音乐尽管流派纷呈 , 各领风骚 , 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灵魂深处的独自、宣泄 , 或下意识的感受;另一类则超越个人乃至全人类 , 以纯粹的形式来表达对茫茫宇宙的领悟。借用画家康定斯基的观点 , 前者可称为主观的抽象艺术 , 后者则是客观的抽象艺术。在某种意义上 , 可以认为前者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 , 而后者则沿袭了古典主义的传统。然而必须指出 , 在与近现代音乐的关系上 , 后现代音乐更多的或主要的是否定 , 浪漫主义尽管要突破形式 , 但毕竟仍有明确的旋律、曲式与和声 , 主观的抽象音乐则全然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形式。古典主义尽管强调形式 , 但毕竟为感情留下一席之地 , 客观的抽象艺术则完全排斥感情 , 有趣的是两极相遇 , 在现代主义的旗帜下 , 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在对近现代音乐否定的道路上走到一起来了。放在知识论的视野中,极端的浪漫主义,是极端嵌入的编码知识;极端的古典主义,是极端的非嵌入编码知识。两极相通,都通往隐性知识。参见 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中国-知识论之二 。 主观抽象音乐与客观抽象音乐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否定近现代音乐明确的旋律、严谨的曲式结构与和声 , 代之以无调性、无曲式与不协和音、无音阶无音准的诵经声。音乐也是一门学科。在学科的意义上,音乐正在由硬变软。共同特点之二是非具象 , 无论是纯主观或纯形式 , 真实的客观世界已悄然隐去 , 不可能从后现代音乐中寻找其表现了什么具体的事物。因而 , 后现代音乐与近现代音乐的关系 , 从本质上说是否定。 后现代音乐在否定近现代音乐时正在向古代乃至远古时期的音乐回归 , 远古时代的音乐 ---- 如果说有音乐的话 , 那只是万籁之声以及人类的歌唱性口语 , 这种音乐节奏不稳定 , 更谈不上结构;没有音阶 , 没有固定音高;除了若干骨干音外 , 其他音都是偶然的 , 摇摆不定、含糊不清。然后有 1/3 音或 1/4 音 , 这是现代人的测定 , 实际上在远古时期 , 与其说是整音的 1/3 或 1/4, 不如说是模糊、不准确。据说中国在史前,有一位伶人建成了 12 音的体系 , 而有确切音程的五音体系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由此可见 , 自远古而近代 , 在音乐 ( 实则更广泛的领域 ) 中有一个从混沌、模糊不清到有序、确定的过程。这一规律还可由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得到说明 , 在生物学中有海克尔的生物重演律 . 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浓缩了生物亿万年的进化史。作曲家的作曲过程也是如此。 1806 年 , 贝多芬在创作热情奏鸣曲最后乐章时 , 先是沿着音阶上上下下喃喃作声或大声叫喊出各种声音 , 却没有一定音准。然后再将处于混沌、模糊状态的音乐上升为有序状态。作曲家个人的创作浓缩了音乐史由混沌到有序的过程。 近现代 , 在有序得到充分发展之后 , 后现代音乐在否定近现代音乐的同时 , 正在向远古的音乐复归。是的 , 我们在现代音乐中又体验到了无调性 (1/4 音、 12 音体系 ) 、无曲式与不协和音 , 但现代音乐经过了近代音乐有序的阶段 , 是在近代音乐全部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因而复归不是简单地再现 , 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 , 或者说是一种辩证的复归。 如果把后现代音乐置于整个文明史中考察 , 也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 当代文明潮流林林总总 , 从整体上大致可以看到三个共同特点: 首先是非理性。非理性表现在各个领域 , 在心理学 , 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梦 , 有柏格森的直觉;文学中有意识流、达达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美术中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科学中有非对称、非平衡、不可逆、随机涨落、模糊数学、突变论和混沌理论;在音乐中有加料钢琴和前述种种。这种后现代的非理性是对近现代理性的否定 , 同时又将理性包含于其中 , 因而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 其次是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含义在于时、空两个方面。在空间上 , 于同一时期存在多种流派。这些流派是平权的,没有主次之分。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精英的衰落和大众的兴起。在时间上 , 任何一个流派都不会长期存在 , 舞台上不存在主角 , 各种角色均如流星般匆匆而过 , 我们不能期望后现代作品有如近现代作品那样有广泛的影响和永久的魅力。然而,多元的整体却显示出一种因个人广泛积极的参与所形成的异常的活力和永恒的沸腾。 最后 , 后现代文明具有突出主体的趋势 , 在近代文明 , 人被物所淹没 , 甚至沦为物。现代文明的各种领域都显示主体的觉醒。例如近代初期的荷兰画派的静物画如同照相一般 , 从中看不到主体的作用。近代后期 , 尤其在印象派 , 在凡高等人的作品中 , 主体的感受得到充分展现。后现代进一步抹去主客体的界限 , 甚至消解客体的存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突出主体走到极端 , 便失去了客体。随着客体的消解 , 主体也就隐去。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不复存在。 以上的情况正是远古的情景 , 在人类之初 , 无所谓理性 , 也无所谓非理性。每一个人都是元 , 又都不是元;物我不分。没有客体 , 也没有主体。文明在经历漫长的发展后 , 在否定近现代文明之时正在向远古文明回归 , 这不是回到蛮荒时代 , 而是在高度文明基础上的回归。 上述音乐史和文明史的考察可以提供欣赏现代音乐的新视角。一方面 , 根据后现代音乐个性化 , 非具象和非理性等特点 , 不必强求与他人的感受一致与否 , 每个人均可有自己的欣赏角度;不需进行推理和以理性的心理去欣赏 , 只能去体验( body ) , 去感受 , 去领略其意境和气氛。简言之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只有站在否定近现代音乐的立场上才能去欣赏后现代音乐。另一方面,在新的时代必须要产生也必定会产生新的音乐语言 ( 参阅武夷山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2240 ), 音乐与人类的其他创造一样 , 就像一条河流 , 有自己特定的流向或规律 ---- 自混沌到有序到新的混沌。现代音乐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然而 , 艺术史、文学史等和科学史、社会史有着根本的不同 , 在科学和社会领域 , 虽然局部会有反例 , 但从总体上说 , 后者必定包容、超越前者 , 显示出前者的局限、错误、幼稚或落后 , 而在艺术史、文学史中 , 往日的成就如一座座高峰屹立于历史中。沿时间回溯 , 我们向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薄伽丘和歌德 , 对唐诗宋词以及莫扎特、贝多芬等表示永久的敬意 , 这些伟人及其伟业不仅是永恒的 , 而且就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和影响而言也是难以逾越的。从根本上说 , 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有序或一元阶段。在内容上,所表现的是人作为类的本性,从贝多芬的英雄(顺便说,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号召要服从、拜倒在权力的脚下)、雨果的《九三年》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形式上,是非嵌入编码知识-知识之树的树干 , 他们是珠穆朗玛峰;而现代趋于混沌或多元的艺术则是无数的不断生成中的山丘,伸向未来时空的枝叶。日前,任继愈和季羡林两位世纪老人相继去世。人们怀念大师,而大师不再。怀念大师或许是因为众生尚未确立自我,需要大师的引路;而大师不再,是因为人类已渐次进入知识之树的枝叶阶段。至于也于近期去世的迈克尔杰克逊,虽然他把后现代的特征推向极致:行为之反叛乃至惊世骇俗,对精英的挑战和不可遏止的活力,以及主体意识之高扬: I dont want a life without respect ;依然只是山丘和枝叶,只是匆匆的过客。用季羡林先生的话来说,大概就是 30 年河东, 30 年河西,或许还用不着 30 年。 音乐史、艺术史就是这样的河流与山峰 ---- 由河流可见发展趋势 , 由山峰可见超越时空的光辉。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544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