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战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转型升级战略 2008
pikeliu 2009-12-7 10:31
http://www2.cas.cn/html/Dir/2008/11/07/16/27/14.htm 郭铁成: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转型升级战略 科学时报 2008-11-7 国家科技公共投入机制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改革先研发、后产业化的研发模式,在研发的起点就引入最终用户,用企业机制运作研发项目,研发、生产、经营一体化。凡是有国家需求的项目,都要实行此种改革。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科技发展状况的判断是3句话: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这3句话非常恰当,完全正确。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我们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 党的十七大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科技工作而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弄清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科技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和措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得力支撑。 我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科技发展已经处于新的历史起点,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地说,主要有3点。 第一,我国科技投入产出总量开始进入高位、高速增长期。进入新世纪,科技发展加快,特别是确立自主创新战略以来,科技投入产出总量呈现高位、高速增长态势。近两年,我国科技投入产出总量除美国、日本外,已经与一些发达国家相当,有的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2006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8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研发人员150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22万人,均居世界第二位。按当年汇率计算,2006年我国研发投入(3003亿元)次于美、日、德、法英居世界第六位,2007年,达到3664亿元。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69.4万件,授予专利权35.1万件,都处于世界前几位。2006年,我国的SCI、EI和ISTP论文总数达到17.2万篇,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我国科技发展的总量大,速度也快,近年来主要投入产出指标增幅都大大超过GDP增幅,也大大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增长率。近5年中,我国研发投入的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07年专利申请量增长20%以上,专利授权量增长30%以上,受理百万专利的间距时间仅一年半。 科技投入产出总量高位、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30年来首次出现的,意义重大。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这种态势还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然后在总量上将超过次级发达国家。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转变科技发展方式,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此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 第二,我国科技引进已经处于高端区域。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几乎百分之百都是引进的。在短短的30年里,我们通过开放和引进,完善学科布局,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带动传统产业改造,迅速接近国际科技前沿,进入了引进的高端区域。2007年,技术引进合同中的技术费占合同金额的76.4%;其中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引进合同金额占全部金额的66.0%;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线引进合同金额占全部金额的26.1%。而改革开放前期的技术引进,以设备为主合同金额所占比重高达80%,而以技术为主合同金额所占比重只有20%。这说明,当前引进的重点,已经不是设备和生产线,而是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许可这种高层次的软技术。2006年,国家863、支撑和973三大科技计划引进人才2734人,包括国外专家34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81%、中国工程院院士的54%、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的72%均为留学回国人员。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留学回国人员在校长中占78%,在博士生导师中占63%,在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研究基地(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占72%。当前,已不是引进一般人才、进行一般性学术交流的问题,而是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的科技人才和团队。 引进的高端区域也是引进的临界区域,这个区域之上,就是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无疑,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不断加大引进力度,但在临界区域,引进的难度加大,而且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是无法引进的。要把临界线向上推进,必须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否则高端区就可能变成中低端区,陷入低水平引进、重复引进、高耗能高污染引进。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 第三,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仍处于第三量级。在现阶段,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简单的数量差距,而是一种级差。如果把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大致划分为3个量级,最高级是美国。无论是从量的角度还是从质的角度,美国不仅绝对领先我国,而且也遥遥领先其他发达国家,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左右,但却雇佣了世界近1/3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发支出占了全球研发支出的1/3。第二级是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而我国则处于第三级。虽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较快,但同美国、日本等国相比,主要均量指标和质量指标都要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2005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为17.5人,约为日本(2004年)的1/8,法国(2004年)、德国、俄罗斯的1/7,英国的1/5;我国研发经费支出额占38个国家研发经费总额的4.3%,而美国占38.8%,日本占17.1%;世界主要国家研发人员经费的匹配基本都在10万美元以上,美国18.8万美元,日本16.4万美元;而我国只有2.2万美元。2004年,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仅占全球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的1%~2%;美国、日本每百万人口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分别是中国的13倍和57倍,日本每10亿美元GDP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是中国的11倍。2006年,我国拥有的三方专利是美国的1/38、日本的1/35;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是美国的1/13,日本的1/7。1996年至2006年,我国发表的全世界高影响力论文总数是美国的1/24。 因此,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科技发展状况的判断是三句话: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这三句话非常恰当,完全正确。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我们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有4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创新结构不合理,重大原始创新不多。 缺乏重大科学发现。很多领域基本原理没有突破,学科体系建设没有进展;与国际权威的科学奖一直无缘,国家科学技术奖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奖项也经常出现空缺;世界一流的重大成果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廖廖无几。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和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进入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担任主席的仅1名,在二级组织担任主席的仅占1%。 缺乏重大技术发明。很多领域关键技术、重大装备不能自给。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国产品牌占有率八五时期不足10%,到了十五末期仍不足15%。我国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科学仪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装备,目前主要依赖进口。我国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70%要依靠进口;石化设备80%进口;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设备95%以上需要进口;光纤制造设备100%进口。2007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全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22%和9.1%。在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国内仅占47%。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集中在中药、软饮料、食品、中文输入法领域,这四类专利共占79%。 二是产出结构不合理,作为生产要素的科技成果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拥有专利成果330多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据教育部2005年的一项报告,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10。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为15%,专利转化率为25%,专利推广率在10%~15%之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03年)》的数据显示,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者应用于生产的项目数,人均为0.78件;其中成果转换为产品或者应用于生产的项目数为零的占74.5%;作为商品的科技成果少。我国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仅为5%;2007年我国技术合同成交额2226亿元,仅占GDP的0.9%。 很多科技成果不能成为生产要素,没有创造经济效益,这说明我国科技产出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研发投入拉动的,而不是生产消费拉动的。相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70%~80%可以进入生产领域。据美国科学院2005年《站在风暴之上》报告,85%的美国人均收入增长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提升。 三是科技发展不平衡,创新活动覆盖率较低。 区域发展不平衡。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研发人员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1.2%、21.8%和17%;根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提供的2004年数据,东、中、西部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分别占全国的76.4%、14.2%和9.4%。2004~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创新活动的,东部占70%,中部占19%,西部占11%。区域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科技发展不平衡。县域科技发展落后,农村科技发展更落后,农、林、牧、渔、业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者仅占本产业就业者的0.23%,90%以上的科技资源集中在城市。 产业科技发展不平衡。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就业者集中分布在教育、金融产业、科研单位、公共管理、信息产业以及文化卫生领域,所占本产业就业者比重除文体娱乐业35%以外,其余均在42%以上;而制造业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就业者占本行业就业者的比重,仅为6.38% 。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2005年,4个高技术和中高级技术行业研发投入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55.6%;在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的行业有5个,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基础研究、能源环境、传统产业以及长期创新基础平台等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 四是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研发不平衡,内资企业创新效能较低。中国现在的工业增加值当中,超过1/3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进出口贸易总额50%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在一些重要城市,外资所占的份额非常大,有的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甚至更高。到2007年上半年,外资研发机构已达1200家。据推算,目前全国外资研发人员在20万人左右,占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20%左右。根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提供的2004年数据,外资研发经费支出占我国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7.1%。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中,外资占27.3%。2005年,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居前10位的企业中,内资企业仅有3家;在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内资企业只有1家。2006年,三资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高于内资企业的申请量,等于我国企业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申请量的总和。 高科技产业研发活动逐渐被外资企业主导。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数量占36.5%;研发经费超过44.1%;产值达72.1%,新产品产值占69.1%;新产业销售额占68.7%。在近年来的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中,三资企业占近90%。高科技领域中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国企业(包括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60%。 我国科技发展转型升级战略 要解决科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促进科技发展转型升级,从数量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从投入拉动型向生产消费型转变,从单纯科研型向研发经营型转变。 一、制定和实施国家研发战略。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时,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为2.5%。若GDP每年增长7.18%,按2007年不变价格计算,2020年我国GDP将达到61万亿元。届时,研发经费将超过1.5万亿元,这是2007年研发经费的4.2倍。近两年,政府一些管理部门和企业科技管理部门都已经感受到研发经费高速增长的压力,有的企业反映对突然增加的研发经费不知所措,制定国家研发战略迫在眉睫。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看,在数量上完成强度为2.5%的研发投入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研发战略,确定研发优先次序,进行研发布局;同时改革研发体制,合理配置、使用研发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和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应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专项、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统一政府科技预算,合理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与发展的投入比例;社会公益研发和商业研发的投入比例;研发与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比例;中央与地方的投入比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研发投入的比例;大学、公益院所、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等重大比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科技资源,用经济杠杆、政策杠杆、法律杠杆调控研发布局。 由于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要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继续引进技术,但更重要的是开展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发、战略高技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是优化研发结构的方向。特别是要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和内资研发投入比重。 未来12年,我们要基本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基础研究强弱和自主研发能力的高低,而不在于跟踪模仿水平。如果到了2020年,我们的基础研究投入比重还是比较小,水平还是比较低;如果外资企业研发经费和产出超过了内资企业,创新型国家就建不成。 二、制定和实施国家科技振兴产业战略。由于我国不少产业,特别是一些重要产业缺乏,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科技工作从边厢进主路,走中央大道,奔赴产业振兴的主战场。 把产业集群作为科技振兴产业的支点。组织产业集群中的产学研力量,围绕转变增长方式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开展技术创新,建立产业链,形成产品市场,建设充满活力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中国科技500强。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善我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地位。 三、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转移战略。在我国的技术结构中,短缺与过剩共存。一方面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短缺,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技术存量、专利存量过剩,不能向需要技术的企业和地区转移扩散。国家应把现有的技术转移专项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 把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扩散放在突出位置,根据广大中小企业、传统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重大需求,建立转移扩散机制,开展技术经营。加强对科技发展的统筹协调,结合产业转移开展技术转移,以技术转移为主导带动产业转移,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沪津新区和其他高新区在技术转移扩散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外资在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技术转移扩散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技术转移。 实现转型升级战略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有最终用户的科技公共投入机制。国家科技公共投入机制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改革先研发、后产业化的研发模式,在研发的起点就引入最终用户,用企业机制运作研发项目,研发、生产、经营一体化。凡是有国家需求的项目,都要实行此种改革。 目前很多科技项目,是有需求的,而且是迫切的经济社会需求,迫切的国家需求;但研发、生产、经营三者脱节,研发出来以后没有最终用户。原因在于,需求在凝练形成项目后,项目的承担单位与使用单位往往错位,承担项目的单位不用技术,用技术的单位不承担项目,结果是有需求却没有用户。在国家科技主体计划中,企业项目数平均在30%以上,但其中的不少企业实际是研发企业(所谓开发类院所),不是科技成果的最终用户口,所以不少成果仍然是有国家需求而没有最终用户。要改变这种情况,在立项时就要进行技术先进性和孵化可能性分析、生产用户分析、市场前景分析。对于技术孵化无望、没有市场前景和最终用户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这样就可以大量消灭那些需要转化的成果,而不是等这些成果出来以后,再去提高转化率。消灭需要转化的成果,是解决成果转化率不高的根本办法。 二、设立产业集群创新重大专项。科技项目是政府最基本的科技政策工具,但产业集群创新重大专项不是单纯的科技项目,而是由科技部门主导、科技部门与经济部门共同制定和实施的产业创新项目,是科技与产业捆绑式的专项。这样的项目就在产业中,没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问题。 该专项的目标是五个一: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一批经济增长点,推出一批知名品牌,培养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造就一批高竞争力的科技企业。该专项不采取课题申报立项机制,而采取会商立项机制,即在现有的省部会商、部际合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科技为主导扩大和深化会商机制,打破地区、单位界限,成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全国委员会,统一负责项目会商、论证、立项、预算、监管。项目由生产用户单位提出,经地方或行业管理部门确认后,提交全国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平衡、统一立项。项目牵头单位为同一产业集群中的科技管理部门或经济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综合部门;项目参加单位为同一产业集群的众多企业和大学、研究院所。 三、对基础研究实施积极的投入政策。必须改变企业只搞开发、不搞基础研究的状况,重点支持企业的基础性研究和竞争前技术研发,以及大学、院所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对大学、院所自投的基础研究经费给予永久性免税;对企业基础研究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有的可以由企业承担50%资金,国家配套50%资金。鼓励产学研共同投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发达是创新型国家的本质特征,也是所有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基础研究不发达,只能跟踪模仿,无法形成新的产业及其技术轨道。 2006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中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19.5亿美元,仅为美国的3.2%、日本的10.7%,甚至韩国基础研究经费也是我国的1.9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长期保持在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左右,相对较低的日本也在10%以上。2006年,美国出台了《美国竞争力计划》,主要目标是让美国基础研究领先于世界,在未来10年基础研究投入翻一番。 四、以开发类院所为主体建立我国的研发产业。开发类院所第一步改革的定位是企业。经过30年改革,我国开发类院所面向市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专门力量。开发类院所下一步改革的定位应是研发企业。要以开发类院所为主体建立我国的研发产业,拓展企业技术创新内容。但是,现在开发类院所的生产结构不合理,技术性收入仅占10%左右,产业化收入达70%~80%之多,研发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实体产业发展的贡献不够。必须改变开发类院所技术收入畸低和产业化收入畸高的结构,对开发类院所承担的通用技术研发给予财政补贴,或对研发成果实行政府收购;对技术交易免税。 五、成立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该机构负责促进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种技术从科研单位向企业、区域的转移扩散,以及企业间、区域间的技术转移扩散,制定技术经营政策,负责技术市场监管,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开展企业技术需求调查,组织技术转移可行性评价,跟踪调查技术转移后的使用情况。公益型技术和共性技术,由政府资助企业推广使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或对最终产品实行价格补贴、政府采购,培育成熟的市场。 六、建立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研发投入联动增长机制。目前,出现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研发中心的态势,外资研发经费还会有很大增长,这是值得欢迎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建议我国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研发投入采取2∶1的比例,即外资企业研发经费占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的1/3左右,不宜超过40%。应在这个比例上实行盯住的研发投入机制,内资企业研发经费与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挂钩,二者共同增长、协调发展。实现这一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促进内资创新主体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各级财政也要为投入的盯住机制提供保障。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战略之美,边走边想
luobiao 2009-12-3 23:31
战略之美,边走边想 看了不少战略管理的论文,参加了一些答辩,课堂内外,很多MBA学员也愿意把公司战略管理的一些问题与我交流,适逢邓老师约稿,我想还是写点我对战略的一些看法吧,权作一次交流吧。 我执教战略管理课程,研究方向是管理控制,说到底也与战略高度相关,就是战略的实施和控制问题。 实事求是说,我没有上过战略管理的课程,可能正源于此,我不得不阅读更多战略教材、案例,甚至不得不设身处地,从自己以往的工作实践中去观察和体悟,反而,我在研究上没有那么多框架约束。还是通过三个自问自答来分享我的一些观点吧。 为什么要制定战略? 我的答案是事过境迁、力有不逮。 我第一次深入思考战略这个词,是在接受奥美广告大中华区总经理宋秩铭的一次培训课程,他说: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当企业的资源和发展企图心存在矛盾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工作,当时顿觉醍醐灌顶。战略的套路我们很熟悉,但为什么要启动战略,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垄断企业需要制定战略吗?从经营的角度,看不出这种需求,为什么很多垄断企业还热衷于制定战略呢,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种未雨绸缪,或者说功夫已在经营之外,就好比一个拿枪的和一个拿刀的犯得着去比划吗? 回归原点思考问题是一个好习惯,我们都知道战略最早是个军事术语,如果没有明确的对手,我们确实无从谈起战略,即使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先者,假想敌也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出发点,松下幸之助的冰山论,华为任正非的冬天论、马云的过冬说,从事后来说,无疑都是在为自己寻找一个改变的理由。环境变化了,企业的资源能力与环境不能很好地匹配了,因此需要重启战略分析的过程,为自己的企业量身定制一套资源配置的方案,打造一个系统的变革方案。从这个角度看,战略是思维决策之美,是行业洞悉之美,是一语中的之美。 什么算好的战略制定? 我的答案是有思路实用性。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战略管理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的分析框架,我们总是习惯于这样的战略分析框架:在战略分析中对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分析、对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启动SWOT联立分析来制定战略,并将所制定的战略划分为:公司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最后对战略实施和控制问题进行简要说明。这个体系完全没有问题,但错在不分轻重缓急,不分企业规模、阶段,将这套体系乱用一气,甚至连战略的参与主体都搞混淆了。曾经有个学生告诉我,一家合肥本地的企业集团,年营业额数亿,愿意花几十上百万树一个高炮广告,却只愿意花2万块钱请一批本科在读生为自己的企业做了一次五年战略规划,我不太清楚这家企业主的思考历程,也不了解这批学生的实力,但确实,按照上述框架,战略是可能造出来的,但您敢用吗,当然,我琢磨着也不会去照本宣科的。 什么算好的战略呢,不妨看一下世界陆军的两大名枪AK47和M16。AK47强调可靠性,全枪零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能适应各种恶劣的作战环境,主要目的是短距离的火力压制;M16强调打得准,认为步枪的基本功能不是火力压制,而是精确打击,因此在结构上相对复杂,在制作工艺上存在极高壁垒。两种枪械都发展成各国陆军争相模仿使用的枪支,好的战略能有固定的标准吗?但不管如何,我们从战略的设计开始,我们就能从中读出设计者的用心之处,读出这种战略主张的独特性,读出其实用为主的魅力。香港靠自由港的转口贸易和金融优势成就小龙地位,韩国依靠银行输出的高财务杠杆发展出一批优势企业集团,我们不能说孰优孰劣,只是由衷地感叹:它们的战略殊途同归。 大概,这就是战略的大器天成之美,环肥燕瘦之美。 战略实施很重要吗? 我的答案是:这是个伪问题。 战略不是过家家,一次总体战略的转型,企业的资源配置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山西的煤老板转型开农场,不是煤炭市场不好做了,而是农产品市场即将面临通胀带来的巨大机遇,相应地,过去企业内以煤炭采掘为主的人才结构需要调整,资金的退出和新进入机制需要设计,甚至失败的风险要需要预先考量,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实施问题。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份纸质的方案如果没有领导殚精竭虑的推广,只能成为一摞废纸,战略实施能不重要吗? 不少教科书告诉我们,战略制定的不好,战略实施做得好,至少是一次中等的战略管理过程,据此,形成一个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二维矩阵。我也曾这么说过,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不是这么回事,一个善于将创意转化为盈利的企业,怎么可能在战略制定中很失败呢?换句话说,一个企业的战略制定非常严谨,又怎么可能出现战略失败的局面呢?无数企业战略失败的案例都在告诉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你首先考虑的不是成功后的辉煌,而是失败后的惨淡,这样任何决策都会变得严肃、谨慎。往往事实也总是如此:战略制定得好的企业,执行的力度会较强,战略制定得失败的企业,执行往往谬之千里。还记得,当年很多人在评述麦肯锡兵败实达电脑的例子,我当时就只有一个想法:这个战略的失败不在于实达的执行力,完全是麦肯锡没有给实达一个适用的变革方案,进一步说,麦肯锡就不应该搅这个瓷器活。从实施能力上看,这大概可以算成战略的内外统筹之美吧。 美的东西都是有共性的,至此,似乎可以给出一个自己对美的战略的判断思路: 企业是一个有独特使命的组织,尽管这种使命和商业模式都是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但在一定的阶段内是相对稳定的,那么,你做任何战略转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对对这家企业是不是合适。谷歌说不作恶,收费的任何工具服务大抵是不太可能成为战略主体的一部分。 环境的变动是任何战略启动的一个出发点,大变动需要大思路,小变动需要小思路,细微变动需要实施来调整。当环境没有任何变动时,我们就随遇而安吧。 在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中,大抵不是一次性分析所能解决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变动都是渐进的,你所要做的是抓取其中的关键变动要素,只有这些要素切实影响了企业的现有生产经营格局时,我们才可以将其视为机遇和威胁。 企业的资源能力决定了战略的高度和深度,一家企业能做成什么样的战略,完全取决于资源和能力的水平,规模小可以有梦想,但不能去做梦,规模大可以有空间,但不能去空耗,甚至我们可以观察到,大企业的毁灭动能比小企业要大得多。资源能力分析其实就是一种战略匹配度的分析,什么的资源能力就老老实实做什么样的战略。 战略的制定过程不是简单的要素罗列和SWOT分析,我们更喜欢看到一种闪耀着智慧的力量在其中。条条大路通罗马,未必精彩的东西你一定要去做,思路放宽点,出其不意的东西往往更能制胜。 战略的实施能力其实早就注定了,我们看到太多的优秀设计,德隆国际2002年就开始布局钾肥基地、重卡基地,实施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却依然走不出富贵险中求的怪圈,说到底就是能不能驾驭这么多产业的战略实施。GE给外界的感觉总是闷声发大财,有的时候缺乏一个好管家,再好的设计也没用。能找到一些实施的突破点已经足够了,何必面面俱到呢? 当然,不见得所有优秀的战略都必然会付诸实施,就像多数获奖的广告都是飞机稿(企业主根本不愿意采纳的稿件),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可能不光思路会宽一点,立意会高一点,而且实施的可能性会强一点,也许这就是战略的曼妙之处吧。 仅以此,聊作课余杂思。 补记:写这种文章纯属胡乱承诺之痛,也算一个开头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纺织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
bohong 2009-11-30 16:40
近期,应各个层面的要求,参与编写各个层面的纺织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汇总了的部分内容。在发展纺织工业的顶层设计层面,有如下的一些方向和内容。 战略目标 (一)总目标 综观现代工程科技发展途径、发展前沿、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等,纺织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必须实现一下几个层面的突破: 1、纺织工程科技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层面。在软物质、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以及现代生物、信息、纳米、新材料等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上,重构现代纺织工程科技基础理论体系,以支撑纺织工程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2、纺织工程科技应用研究层面。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适应低碳经济时代需要的纺织产业的要求,开展生物质纺织纤维材料、高性能纺织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新型纺织工艺及其标准、生态染整工艺及其标准、高效环保低能耗网络信息化纺织工业装备、高技术纺织品、新型功能与智能纺织服装设计制造等现代纺织工程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以支撑我国纺织产业由大变强。 3、纺织产业工程技术升级层面。从纺织产业龙头企业到产业聚集区,全面推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适应低碳经济时代需要的纺织工程科技新技术、新工艺。全面推行纺织产业工业园区建设,集中排污、治污;以纺织服装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为抓手,推动纺织服装工业各工序技术进步;着力开发大型自动化节碳减排装备、成套精密测控设备。按照纺织工程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合理的纺织工程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二)2020年目标 纺织工程科技应用基础理论方面。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文艺术等多种角度考虑现代纺织和进一步发展的新现代纺织工程科技基础理论问题。以工程科技的发展规律阐述不断创新的纺织工程科技新技术。初步建立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纺织工程科技应用基础理论体系。 纺织工程科技应用研究和技术升级方面。纺织纤维材料技术、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和纺织清洁生产技术、服装设计与加工技术、高技术纺织品与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纺织工业装备技术、纺织服装产业信息化技术领域领域2020年工程科技发展目标见下表: 纺织工程科技领域 2020年发展目标 纺织纤维材料技术 1、突破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物质纺织纤维工程化科技瓶颈 2、实现T800以上高性能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工程集成,低成本碳纤维制备新技术与工程集成 3、解决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温陶瓷纤维及其前驱体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及其制备的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及其制备工程 4、解决高效低成本轻质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增强体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制备工程 5、实现高性能玻璃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工程集成 6、研究非碱减量法仿真丝涤纶纤维制备技术与工程,仿棉涤纶纤维的分子结构、凝聚态结构和表面结构的设计、调控及其制备工程,仿棉纤维素-涤纶皮芯复合纤维的共聚物分子链结构、界面结构的设计及其制备工程 纺织加工技术 1、研究现代纺织制造技术,在新型纺织生产技术理念与理论、纺织产业链升级整体技术方案、新型纺织生产链升级改造技术及系列支撑装备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上实现高效率、低能耗制造。 2、实现新型纤维材料优化设计及其信息化纺织加工技术,包括新型天然纤维材料制备及其环境友好加工、新型纺织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关键技术研究。 3、实现纺织品设计和制造技术间的集成,形成纺织数字化制造体系,在远程纺织品设计和远程制造上形成规模效应; 4、在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上取得突破,实现各种混纺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技术和装备体系。 生态染整和纺织清洁化生产技术 1、完成印染行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5省的印染企业全部进入工业园区。 2、部分实现印染和纺织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及利用,不盲目新增产能,在产能基本不变的基础上,经济效益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20%以上。 3、研发系列大型自动化节碳减排印染机械设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自动化节碳减排印染机械设备。 4、到2020年,东部5省的印染企业全部采用节能减排生产装备,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中西部的印染企业完成设备升级或改造。 服装设计与加工技术 1、开展现代服装科学与技术研究,初步形成现代服装系统设计的架构,满足我国载人航天、公共安全和个体防护的需求,以及快速、个性化时尚及创意设计等领域的迫切需要。 2、研发舒适性及功能防护服装,引导新型高性能纤维及多功能材料的开发,研制各类产业需求的功能防护性与舒适工效性相结合的高性能服装、以及具有医学监护和信息处理功能的智能服装。 3、开发绿色、生态、环保服装,研究相关科技,使制造服装的全过程以及穿着服装、洗涤服装实现生态循环,保护绿色地球;保护人们健康安全,保护环境。 4、开展仿形传感器及其控制器、具有三维空间缝纫臂装置等立体仿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全自动缝纫系统(立体缝纫)。 5、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异地交互功能的e-MTM系统和基于e-MTM系统的服装敏捷制造,建成人体自动测量、款式设计、可变式人体体型数据库等。 6、对应快速、个性化时尚和品牌构建等领域需求,研究基于服装品牌文化的品牌特征化视觉元素符号设计系统,建设时尚与创意产业公共研究平台。 高技术纺织品与产业用纺织品技术 1、布局建设医疗卫生用、土工布、过滤用、高性能复合增强材料、农业用等产业用纺织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研究聚酯、聚酯皮芯复合纤维非织造布叠层结构,开发新型车用纺织品 3、研究开发应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航天航空(飞机制造)产业用的高性能树脂基多轴向经编增强复合材料等特种纺织品。 4、开发用无纺布法工业化生产草皮,用纺织加工的方法,对桔杆材料进行无二次污染加工利用,用于草皮、花卉、蔬菜等工厂化生产的基质材料,可降解包装材料,建筑板材等。 纺织工业装备技术 1、开展无梭织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对织机结构进行动力学优化设计,以适应高速运动,提高织机入纬率和可靠性、开发高速引纬技术、智能化电控系统技术、送经张力补偿等织造工艺技术,研发宽幅、大卷装、适应特殊要求的织机,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新型整经机、浆纱机、染桨联合机等,以适应无梭织机发展和配套的需要。 2、开展新型织造机械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整经机卷绕速度,解决大功率可调速直接传动技术等;解决无级调速大功率传动技术,气动加压、油压制动技术,经纱张力自动补偿技术等;解决浆纱机运行状况和上浆工艺参数的在线检测及控制技术等;研制三维织机样机,为三维织机的后续发展和产业化建立理论和产业化基础。 3、开展新型化纤机械技术研究和开发。研究开发高性能纤维产业化生产专用成套装备,通用纤维加工工程全流程数字化生产集成装备,生物质纤维专用集成规模化新型清洁化生产加工装备,纳米纤维及产品规模化制备装置。 纺织服装产业信息化技术 1、促使纺织行业信息化由局部推进逐步转向整体推进,由单项应用转向综合集成,逐步形成体系。 2、数字化纤维与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化纤工艺数字化集成软件、纤维规模化生产仿真技术、差别化及功能化纤维智能设计与加工系统;研究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可视化虚拟编织技术,实现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加工设备的智能控制。 3、数字化智能化纺织技术。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图像、多相流体等核心技术,实现纺织品加工过程的智能检测分析、控制等,实现纺织加工工艺的智能化,为建立高效优质加工体系提供智能保障。 4、数字化智能化染整技术。重点突破印染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节能降耗生产智能调度技术、印染系统的智能识别与控制技术、印染废水处理的智能化系统,实现印染行业管控一体化。 5、数字化纺织装备与网络化制造技术。研发高效低耗数字化纺织装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型纺织机械多单元协同控制和综合管理应用技术,研究将RFID、智能化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网络制造技术等应用于纺织装备制造。 6、数字化服装技术。开展服装功能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和工程化技术的研究,重点研发舱外航天服暖体假人多工作模式的仿真系统与测评技术;具有防火隔热、防毒抗菌、防水透气等复合功能服装的数字化设计、评价与加工技术等。 7、数字化纺织管理和商贸技术。加大推广企业应用ERP、MIS、CAD、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重点推广骨干纺织企业的ERP管理体系。建立纺织行业信息化工程监理机制。制订纺织行业电子商务行业标准与数据交换规范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34 次阅读|2 个评论
GPS攻防
nanoworm 2009-11-19 09:57
引子 前一段时间去海南开会,带着GPS images tracker到处走到处照相,到了一个还算有名旅游区吧,突然发现GPS找不到卫星了(大约距离旅游区25-30公里处开始没有)。折腾了几次不行,最后放弃。太奇怪了,很困惑。为啥呢?现在想明白了,稍微说一下。 正文 GPS 科普请参考(http://www.pcadvance.cn/digi/dcdv/shesch/2008-03-24/1116.html)网上很多。这里只想说说为啥GPS找不到卫星,后来打听了据说海南有 |`-:_ ,----....____ | `+. ( ````----....|___ | \ _ ````----....____ \ _)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地。原因很清楚明了。 GPS给出的是坐标信息,但是GPS坐标需要与地标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制导信息。所以即使有卫星地图和GPS信息,如没有比较准确地标信息作为GPS精确校准,用来作为制导误差还是蛮大,至少丛现在Google earth中来看制导信息至少偏差在50米左右,当然如果是二战精度已经可以了,现在精度大约差了50倍以上,现在制导精度可能本身需要更高,打击精度才能更高。 GPS原理是接受GPS卫星信号,根据Oribit软件可以随时知道当前位置中GPS卫星及其运动轨道(这些轨道大约每半年会修正一次)。那么很明确,GPS卫星发射频率和接受频率会相对固定,只要使用一个大功率的干扰机就可以实现完全阻隔GPS信号接收,如加入微扰也是可以的。 发展 1 能否更加有创意的使用GPS信息,除了驴友们给出的GPS tracker信息外,是否能发现GPS盲区?或者如何能很好制造GPS盲区。 2 GPS卫星如进行大范围变轨,GPS信息准确程度是否能够保证不变。 3 理论上使用三个GPS卫星可以测量位置,但为了比较准确一般使用多个,个人娱乐工具GPS image tracker一般是5-6颗卫星,能否使用近地轨道卫星与远地轨道卫星结合测距 展望 。。。。。
个人分类: 感受|3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应该反思自己的空军战略
忆江南 2009-11-14 10:57
大家或许不了解这样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新西兰空军只有 3000 人,从没发生战争,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五个空军战略规划圈:首先一个圈是新西兰,第二圈是我澳大利亚,第三圈是东南亚,第四圈就是整个的亚洲,第五个圈是全世界。 空军战略格局不时引发笔者思考。 六国空军司令在谈本国空军发展战略时坦言空天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英国空军空战司令部司令 莫兰上将 有时候,从战略层面去劝说人们接受空军的重要性,要比在战术层面打赢战争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在未来,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的空军尤其需要有更加灵活的心态。 在后伊拉克和阿富汗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准备应对人道主义的冲突,这就需要建立信任,尤其在世界的关键地区,各国协同作战的能力要得到加强,并且要分享在人道主义救援和和平支持行动方面的经验。而我认为,中国进行的积极的军事外交,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各国之间加深理解。 日本航空自卫队参谋长 外园健一朗上将 减少各国空军之间的摩擦,使各国的军事部门能通过合作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这种建设性的和合作性的态度,决定了日本空中自卫队的角色。 第一个角色,制空。日本自卫队一直奉行防御政策,我们和美国空军合作,我们有F15战斗机、预警机和其它的武器装备,并且致力于进一步加强空军的作战能力。 而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另两个作用,是改善国际安全环境,贡献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包括自然灾害和流行疾病。 今年5月通过的《领空基本法》,使我们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在太空采取行动,以保证国际社会和日本的安全。外太空将是各国空军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所以日本航空自卫队正研究、制定和规划这方面的政策。 德国空战司令部司令 普劳格中将 我们着重加强以下能力: 首先是无人机。信息科技为主导的情报分享体系,将使我们达到实现空中防御的目标。 非常先进的第四代战斗机,将会成为我们机群的主力,并且使我们能够为未来的政治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到2015年,空中打击的任务将会被移交给我们的风暴机群,使得我们能够执行多功能的任务。我们计划购买180架新型欧洲战斗机。 我们还有代号为流星雨的部队,主要是中程空对空导弹。 我们非常注重太空的利用,德国空军自认为是使用太空的推动者。在未来的行动中,我们的目标是不仅是获得制空权,而且要在自由使用太空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军事行动。 法国空中力量司令部司令 昂代尔中将 像大家理解的一样,法国的空军正在发生非常大的变革,尤其是在今年夏天开始,我国的国防部和军队发生了非常大的机构上的变化。2014年在巴黎,我们将有一个统一空军、海军、陆军的大楼,这里面既有国防部,也有总参谋部。而各军种之间的空中指挥在9月1日已经开始建立。 我想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我们不仅在机构上作出了精简,我们在兵力上也要大力精简。我们要撤销8个空军基地,而且要大量的削减歼击机。在作战基地方面也会有大规模的削减。我们已经向北约提出了要求,希望东部城市里昂能成为未来覆盖南欧的作战中心,而且我们还会有一些新的军事装备,比如A400M军事运输机,虽然它在交付方面有些延迟,但是首飞将在年底实现。 我想我们应该展望未来机载核武器,使得我们的核武器能够变得更加可靠。现在我们就在新的战斗机方面作出更多的研究,无人驾驶战斗机也会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澳大利亚空军司令 宾斯金中将 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空军力量的关键就是发现、变化和反应三个能力。 我们都处于一个复杂而不可预测的安全环境中,为了让我们所处的环境变得和平、繁荣和稳定,澳大利亚空军将竭尽所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是一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空军,所以在未来,澳大利亚空军将从1980年代以技术基础为显著特征,转型成一支能够适应21世纪需要的网络化远征军。 目前,全世界的常规部队都在努力适应战争的快速变化,或者说,应对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时候如何进行战争。在这种情况下,空军也需要改变,真正要做到集中控制,分散实施,并通过这一办法,有效解决各种冲突。 白俄罗斯空军防空军司令 阿扎连诺克少将 近年来,发达国家不再追求拥有更多数量的陆军,而是把重点转向在军事冲突中夺取海空优势,将其作为打击行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天空以及宇宙空间开始成为武装斗争的主要战场,而空天军事行动正在发挥全局性作用,人们对于空军空天攻击手段在军事冲突中的地位、性质和手段,都有了全新的看法,空军在国际安全体系中的作用,在可预测的未来还将不断提高。
个人分类: 军事观察|2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已完成对中国部分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转
sunapple 2009-11-11 09:22
日本已完成对中国部分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    《三井帝国在行动》读后感         近期读书,思绪颇不宁静,《黄金保卫中国》一书揭示了中美之间的金融博弈,中国的真实财富被美国人肆意掠夺;《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日本对中国经济重要产业的战略布局。 60 多年前,无数铁血男儿浴血奋战,把日本军事侵略者赶回他们的老家,今天,我们的政府把日本那些穿西装的军队奉为上宾,帮助他们在中国经济重要产业上实现了经济占领。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在付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民众健康等巨大代价获得 GDP 增长的同时,经济主权和金融主权却在逐步丧失,外国资本已成功地控制了中国的众多产业,许多中国企业沦为跨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却仅仅是居于跨国公司利益链的最底层,即使是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上,也不得不处处仰人鼻息。 且看《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日本三井财团对中国重要产业的精妙战略布局: 在钢铁行业,国内的龙头老大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一直离不开三井财团关联企业的帮助,三井财团的利益点恰恰就在于帮助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得了对中国钢铁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其关联企业一起向中国钢铁产业链各环节一步步渗透,发挥着产业组织者的核心作用,逐步将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整个三井财团的大经营体系中。 按书中所述,宝钢企业已成了日本财团在中国利益链的一份子,其主要生产设备和核心技术均来自三井财团所属企业新日铁,甚至部分钢板母材也一度从日本进口。对日方高度依赖的宝钢,在核心技术上没有掌握多少话语权,在前进的道路上与日方财团的步调始终保持着一致。 注意近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新闻,媒体屡有中国钢企遭日本暗算之语,本书告诉我们,中国钢企屡遭日本企业实属必然,而宝钢的身份在其中很微妙,有意或无意地做了日本财团的帮凶。 2005 年和 2006 年,中国参加国际铁矿石谈判都是由宝钢出面谈判,平时 16 家国内大钢厂组成智囊团与宝钢进行商议,共同组成谈判队伍,实际上中国谈判方的底牌无意中通过宝钢全部交给了日本三井财团。作为国际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中国为铁矿石生产商输送了源源不断巨额利润,同时也尝到了铁矿石涨价的痛苦。 而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却是以三井为首的日本财团的战略合作伙伴,日本财团直接或间接占有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公司的股份。 所以,几乎 100% 依赖进口铁矿的日本在 2005 年 71.5% 的涨价中却毫发无损,其主要原因是日本拥有海外大量的铁矿石资源,虽然涨价也使日本的钢铁企业利润受损,但上游铁矿石的利润却可以弥补钢铁企业的损失,于是,铁矿石连续涨价多年仍未落幕。今年早些时候发生的力拓间谍案揭露出,中国钢企近年在铁矿石进口上多支出了 7000 亿人民币! 从宝钢的案例,日本财团在中国钢铁产业的战略布局可见一斑:以行业龙头宝钢为切入点,深入到中国钢铁产业的各个领域,从而对中国企业和利润了若指掌。同时,三井财团在生产技术和设备、钢材物流,客户管理、原料贸易和物流等方面,却不遗余力地确保自身的优势,三井财团的成员和关联企业,在财团的框架内积极协调,共同确保对中国钢铁行业的主导权。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在钢铁行业,宝钢和三井关联企业新日铁、浦项制铁相互之间在对方国家投资与经营的状况,中国市场门户大开,而日本和韩国,对宝钢的欢迎相当有限! 在高新技术产业,三井物产通过对四通集团的扶持,带领财团所属松下电工等企业,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而四通在客观上却成了三井财团带动日本企业进入中国这一产业、拓展中国市场、升级产业结构的跳板,与巨人同行的四通却没能跟上巨人的步伐,最终丧失了所有筹码,失去了对原合资企业的控制权 在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企业之一的上广电,并不如媒体宣传的那样成为真正的中国民族产业的支柱,而越来越成为日本财团的摇钱树。更确切地说,它已被成功地纳入日本的财团体系之中,成为其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得力代言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广电是三井财团培育起来的。在上广电发展的过程中,三井财团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缺什么就给什么,但对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却牢牢掌握在手中,以进行对上广电的实际控制。 这些年来,上广电从日本引进技术,一直重复着合资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甚至形成了技术上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再去引进的怪圈。在此过程中,三井财团借助上广电这棵摇钱树,将大量的成员企业引进中国,并分散在上广电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在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引进,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广电在生产加工、配套产业链、物贸、金融和咨询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被日本牢牢绑定,在产业战略上只能跟在日本的设备供应商后面亦步亦趋,不得不按照日方定好的路线前进。利用这一点,日本财团就可以通过上广电对长三角的区域经济,甚至整个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施加深入、广泛和持久的影响。 而日本财团的这一战略已基本实现。三井 - 住友财团通过相互协作,利用统合战略将上广电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后,不仅谋取了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利益,而且,借助上广电不断向中国信息产业的更深和更广的方向延伸。从行业协会到 3C 标准联盟,上广电无处不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可以感受到来自上广电的巨大影响 在高速铁路行业,据媒体报道, 2007 年 12 月 22 日,首列国产时速 300 公里 和谐号 动车组列车 (CRH2-300) 在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中国南车董事长强调:时速 300 公里和谐号动车组是由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是中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它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 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 300 公里动车组的国家。 这个报道曾让不明真相的国人看着热血沸腾,但日本媒体却一点都不给中国人面子,在 CRH2-300 下线前的早些时候,日本媒体毫不客气地把中国的和谐号称为异乡的新干线。我们号称自主产权的和谐号动车组,只不过是从日本进口相关的部件,喷涂上自己的标签而已! 而我们国家真正自行设计,真正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 中华之星 电动车组( DJJ2 型电力动车组),在 秦沈客运专线 上进行线路运行考核,累计安全运行 53.6 万公里后,仅仅因为铁道部对中华之星的技术性能和安全性不放心的意见而被强行下马,中华之星总设计师刘友梅认为极大地伤害了我们科技人员的自信,也损害了政府部门的诚信形象。中华之星高速列车夭折了,中国刚刚自主建立起来的高速列车技术的系统集成平台被扼杀了。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改革开放 30 年来,类似自毁长城,挥刀自宫的事例还少吗?在以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以市场换技术的思想指导下,我们自己放弃了许多关系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技术的积累和研发,过分相信国际合作,相信他人,过分轻视自己的开发能力,导致本来已经走到国家先进水平的产业和技术停滞不前,高速铁路机车如此、汽车产业如此、大飞机工业如此 阅读本书,我的思绪是不平静的,本书是作者在三井物产中国总部工作多年的观察结果,却足以让我们深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引进外资取得 GDP 增长的同时,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给外国资本让渡了多少利益?我们的产业还安全吗?我们还有经济主权吗?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0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智慧地球”和“感知中国”战略
xupeiyang 2009-9-21 13:15
http://finance.eastmoney.com/090917,1107,1190605.html 物联网横空出世 中国欲引领第3次信息革命 在浦东国际机场围栏的外有一道无形的网,这个网由埋设在地下的传感器组成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来认识一种新兴的技术,传感网。去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以后,在他和工商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被美国人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今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了中科院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也提出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并形象地称为感知中国中心。而支撑智慧地球和感知中国战略的就是目前被广为推崇的传感网技术。那么传感网究竟是什么东西?   传感网: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知的   机场禁区,请迅速离开,机场禁区,请迅速离开。   当记者刚刚接近浦东国际机场的围栏时,栏杆上的高音喇叭就提醒记者迅速离开。   浦东国际机场周界防入侵项目高级项目经理谭小军:这是个预警区,在预警区里人走动的话,它那边就会通知你,友善的提醒你,这个是禁区,你不要进来。   原来在机场围栏的外面有一道无形的网,这个网由埋设在地下的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不仅能够分辨出是人还是动物在靠近栅栏,而且能够精确地进行定位,一旦有人靠近栅栏,系统就会自动发出善意提醒。如果来者不听警告,继续靠近栅栏,那么第二道防线就会报警。   谭小军:在围栏上面我们布了传感器,就是一种倾角的,一种是挂壁的,就是它是记住了这个围栏的一种姿态,和围栏的一个振动,就是只要你一动的话,你拍一下的话,它其实已经感知你了,当你两下之后,你看我爬的时候,它感觉就不一样,它就是声音很大的响,它两下之后,它无论如何都会报的。   在铁栅栏里面,还有第三道电子传感围界,只要人员进入到机场的铁栅栏里面,报警系统也就相应提高到最高级别。这些传感器结点与机场控制大厅紧密相连。正是通过这些无形的传感网络,机场控制大厅就能够迅速对出现的报警情况进行处理。   谭小军:它可以通过几个传感器的协同感知,知道你具体在哪里,像那个报警区我们是分片区的,你这个地方一响,机场里面显示屏上的红块马上就亮,闪烁闪烁,当你一点击进去的时候,它就有个视频,视频马上出来,知道能干什么。   谭小军告诉记者,他们将在20多公里长的浦东机场围栏及其周围安装10万多个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这些没有生命的铁栅栏就能够主动地防止非法侵入。表面看这是一堵普通的砖墙,但是里面却布置着传感器,只要你一拍打墙体,控制大厅就能够感受到。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涛:这个系统应用以后,它最大特点在什么地方,它能告诉你目标是什么,在哪里、干什么,那么再报警,它不仅是识别目标是什么,同时识别出你的行为方式,你比如说接近栅栏的时候,你是人还是车辆,那么我能知道你是人在爬栅栏,还是风在吹栅栏,还是鸟停在上面的晃动,把它加以区分。   互联网我们都知道,但传感网是什么,说实话,在今天之前,我和大家一样,也不太清楚。不过,看了前面的节目,我感觉传感网就是把无数个智能传感器布成网络就成了传感网,这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听起来好象距离我们的生活远了点,很难想象这个东西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但是负责中国传感网研究的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刘海涛主任,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传感网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应用图景。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涛:那么将来如果身上带着很多传感器结点,我能对你的体温、心电、脑电,对心跳、脉搏等身体参数进行监测,那么有没有病情隐患,我把参数直接传到你私人医生的计算机里,他随时监测你,到底会不会有问题,那么提前告知,你会有什么前期的病灶、先兆。   刘海涛告诉记者,随着传感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未来传感网将和目前的互联网、通信网组成一个更加庞大、复杂的网络,那时候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刘海涛:今后我坐在家里头,我通过计算机,通过手机我就能看到,我想去的这些旅游景点大致的风景怎么样,我还能看到瀑布,听到瀑布的水声,我能感觉到那个地方温度是多少,湿度是多少,氧气浓度是多少,是不是空气很新鲜。   你用传感网以后,你布在农田里头,我就知道这些农民施了农药没有,用了化肥没有,用了多少,是不是在安全系数之内的,那我看到这个东西以后,我能够追踪我这块菜的历史,从种下去到一直成熟,到放在我家里饭桌上。 刘海涛告诉记者,未来传感网将和目前的互联网、通信网组成一个更加庞大、复杂的网络。   传感网是一个怎样的网络?   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知的,这是刘海涛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在未来的智能家庭里,会大量使用传感网。比方说家里煤气泄露了、电器发生故障了,或者有外人进入家里了,通过传感网就可以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我们的手机上,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手机,在办公室就可以提前把家里的空调、电饭褒打开。在未来的智慧地球中,汽车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说了这么多,确实挺让人向往的。那这个传感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络呢?   传感网也被称为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涛:那么传感网和物联网的关系是,物联网是从产业和用户角度来说叫物联网,从技术支撑角度来说,它叫传感网,我觉得最恰当的叫物物互联、感知世界,你反过来也行,感知世界,物物互联,那么这两个是最能够代表传感网的一个特点和它的定义的。   传感网和目前的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我们想在互联网上了解一个物品,必须要通过人去收集这个物品的相关信息,然后放置到互联网上供人们浏览,人在其中要做很多的工作,且难以动态了解其变化。传感网则不需要,它是物体自己说话,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在的互联网相互联接,让其开口说话。可以说,互联网是连接的虚拟世界,传感网则是连接物理的、真实的世界。   刘海涛:比如说我坐在这个地方,我能把我的眼睛、鼻子、耳朵、皮肤,把它延伸到我网络覆盖的地方,我从北京延伸到上海,我从上海我可以延伸到全球,是这个意思,你坐在这里能感知世界发生什么事情,现在互联网的时候坐在家里头,通过看新闻,看消息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那么今后我是通过这种传感网感知到世界发生了什么,它是个本质差别。   不过目前在世界各国,传感网还处在研究和示范应用阶段,一些关键技术还在研发过程中。目前主要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绿色农业和工业监测等行业应用,针对家庭的还仅限于健康监测和智能家居等方面。   刘海涛:传感网你比方现在我们的应用,在机场也好、公安也好、交通也好,都是局部的应用,那么这个局部的应用,今后肯定会走向一个广域的应用,广域应用以后,它真正把传感网的信息服务,包括了感知、传输和计算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真正地把它推向大众化应用,像手机一样的,成为无所不在的网络。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告诉记者,他们准备把无锡打造成一个传感网的示范城市。   未来的物联网或将影响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中的格局   看来以后我们这个演播室也可以实现智能化了,当我坐在这里的时候,传感器就会告诉摄象机、灯光,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光圈、景别和亮度,一个人就可以把好几个人的工作完成了。说了半天,可能有些人还是不明白传感网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来看这个图,这是埋设在马路上的传感器,它们能感知马路上汽车的速度,当全部马路上都有了这些传感器之后,我们就能知道在哪里拥堵、在哪里畅通,这些传感器形成的局部网络如果和互联网、通信网连接在一起的话,就形成了未来的物联网。其实它不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且他会影响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中的格局。   以传感网为代表的信息获取技术,被很多国家称为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我们和世界保持着同步的研发水平,这将改变我们在前两次信息革命浪潮中落后的局面。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涛:那么传感网这块,因为它都是刚刚开始,中国应该说是跟国际基本同步的,传感网的发展,或者物联网的发展,给咱们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也被称为就是由于物联网和传感网的发展,可能会引发整个信息领域一个重新洗牌的机会,那么这一点给咱们中国下一步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目前国家已经把传感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今年9月1日,国家发改委派出工作组,专门来到无锡高新区,听取关于传感网的相关汇报。会后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巡视员綦成元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巡视员綦成元:那么大力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想的话,对于我们国家落实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建设创新国家,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在国际上经济发展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仅仅是在智能电网和机场防入侵系统方面的市场就有上千亿元。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   刘海涛:因为传感器它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学科,你很难想象,就说哪个信息领域里面跟它没关系,因此它的快速发展,它大规模的运用,它一定会带动着当前信息产业各个领域的一个飞速发展。   前面我们了解了物联网的由来,其实,在IT产业里有个十五年周期律,就是说信息技术每隔10-15年会发生一次重大变革,催生出新的市场、新的业务模式和新的产业规律。2000年前后互联网掀起了新经济热潮,如果按照这个周期算,我们此刻正站在下一次技术革命的门槛上。现在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定相应计划,希望抓住物联网这个战略机遇,刺激经济复苏、占据竞争优势。我们就来看看中国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现在走到了哪一步?   无锡美新半导体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加速度传感器和地磁传感器的微电子公司,也是全球首家将微电子系统和微处理电路集成于单一芯片的惯性传感器公司,记者看到,基于微纳技术的传感器已经小如米粒。   美新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阳:这个是3个毫米乘3个毫米,这个是磁的传感器,其实里头的传感器本身不到一个毫米,里头传感器在制造的限宽也是在0.18毫米的线宽里头,相当于我们头发丝的1%的这个线宽。   目前美新公司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等产品,在传感网技术的带动下,他们正在研制成本更低、性能更高、体积更小的传感器。   赵阳:我们正在研发的是把几种不同的传感器,单片集成在一个芯片里头,以后就是在3乘3这么小的一个芯片里头,我们可以集成加速度传感器、磁的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然后再加上无线的传送电路,所以它本身是一个完全聪明的系统。   去年11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与无锡市签定了技术合作协议,共同在无锡高新区成立一个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中心,这里成熟的微电子和半导体产业集群将为传感网的发展提供好的平台。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书记周谦:我们已经通过引进和培育,在无锡高新区已经集聚和培育了超过40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这一领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他们包括基于微纳米技术的传感器,包括行为网络架构和嵌入式的软件,包括无线射频技术传输等等。   目前江苏省和无锡市正在制定感知中国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和产业规划,力争通过5年的时间,建成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发展和标准制订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实现产值500亿元。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无锡要建设好感知中国中心,使得无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传感信息技术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从而带动整个中国,乃至全球的传感产业的发展、应用和技术上的创新。   杨卫泽书记告诉记者,在建设物联网产业园的同时,他们准备把无锡打造成一个传感网的示范城市。   杨卫泽:就是一个智慧的城市,一个感知的城市,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城市,比如说可能我们经过,晚上半夜经过一个黑暗的一个胡同,但是这个胡同,你走到那就变成亮灯,等你过去了,它就灭灯。   半小时观察:谋划物联网   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指出,当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大规模发展时,我们因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走过一些弯路。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特别是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相融合。   温总理这番话里,我注意到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谋划。回顾信息产业的每一次跨越都不是技术上的偶然发明,而是国家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如果没有里根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就不会诞生英特网,如果没有克林顿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就不会有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在信息产业发展的历程中,这条规律比摩尔定律、十五年周期律更具有决定意义。透过表面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我们应该看到它背后真正隐含的是一个国家寻求战略优势的集体意志,这才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现在,无论美国提出的智慧地球,还是中国提出的感知中国,都把物联网或者说传感网产业放到一个宽广的坐标系中来考量。我们在憧憬着未来世界美好前景的同时,更应该思考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和角色,把宏伟的目标转化为细致的规划、积极的行动。 http://www.secu.com.cn/news/view/200909/2163190.shtml 物联网: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还有多远? 2009-09-21 09:27  来源: 慧聪安防网 作者:王娟 近日,物联网概念在股市受到热捧,横空出世的物联网概念红透了股市的半边天,与物联网相关产业芯片设计、感应器、射频识别等企业股票连续多日涨停,有的股票甚至已经走出了6个涨停板。一个物联网,搅得股市热血沸腾。物联网这个生僻的名词一时间也变得众人 近日,物联网概念在股市受到热捧,横空出世的物联网概念红透了股市的半边天,与物联网相关产业芯片设计、感应器、射频识别等企业股票连续多日涨停,有的股票甚至已经走出了6个涨停板。一个物联网,搅得股市热血沸腾。物联网这个生僻的名词一时间也变得众人皆知。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也就是传感网的通称。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物联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9年,它最初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在和工商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物联网概念又一次走入大家的视线。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来无锡微纳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温总理指出在物联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物联网一夜之间成为热词,物联网开始走红。随后24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访台的首场公开演讲上也对物联网大加阐释;紧接着26日在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09年夏季报告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又表示,国家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 物联网的前途如何? 中央领导人的关注,企业的推动,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物联网立刻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红人。于是,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的说法就诞生了。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著名信息化专家高新民非常自信地预言:未来10年内,顶多十几年的时间,物联网一定会像现在互联网一样高度普及。高新民分析,感知中国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肯定会有更多突破。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一旦物联网大规模普及,无数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加装更加小巧智能的传感器,或者直接升级换代,给市场带来的商机大得难以估量。具有微型计算和通信能力的各种物件设备通过联网,使商业系统、社会系统与物理系统融合,形成一个个全新的、智慧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网络群,包括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医疗等。据预测,到2011年,内嵌芯片、传感器、无线射频的智能物件可能超过1万亿个。它们在人类上网同时,也能通过物联网相互感知、交换信息。而据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元级的通信业务。 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还有多远? 目前,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工信部的一份内部材料也认为,随着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迅猛发展,物联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应用领域广泛拓展,带来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很多人眼里,我国推广物联网的条件业已具备:我国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城乡;安置在动物、植物、机器和物品上的电子介质产生的数字信号可随时随地通过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传送出去;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数以亿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变得可能。 但是目前推进物联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譬如,如何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等。物联网普及需要三个前提条件:其一,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包括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固话宽带的普及;其二,需要带宽消费的普及与升级,消费者习惯并且认可物联网这种模式也需要很长时间;其三,物联网的推广不是几家运营商的事情,需要相关政策扶持,明确产业链的利益关系,并且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从目前的现状看来,这些条件并不是那么成熟。因此,目前物联网还停留在很初级的层面,离实质性的大规模应用还很远。这一点,安防行业内的人士深有同感。美国alien公司亚太区技术总监林卓先生就曾经表示说:我个人认为物联网目前离我们还比较远,至少目前还在探索和实验阶段,距离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苏州优频科技总经理朱红宇博士就表达的更为直接: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更多是处于炒作阶段,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理一段历程,需要生厂商、集成商、用户方的多方认可,技术的设想要转化为现实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几位行业人士的观点可以看出,物联网这个概念是对高技术产业提出的一个方向,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现阶段的物联网还处于炒作阶段,离真正的实质性的应用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物联网产业价值的实现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物联网的市场前景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不须多言,但是物联网真正要发展起来,需要政府大力扶持,这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另外,物联网不仅是技术问题,建设物联网的过程中将涉及产业规划、管理、协调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范。我们相信物联网的美好明天,但是这一天的到来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成的事情,政府和企业除了做好宣传推广外,还需要下大力气在解决物联网普及过程中的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除了脚踏实地,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http://tech.mop.com/net/2009/0914/0000272854.shtml 我国物联网标准建立将涉及万亿 温家宝指导工作 2009-09-14 00:00:00   来 源:比特网   比特网(ChinaByte)9月14日消息在近日工信部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   传感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随着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迅猛发展,传感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应用领域广泛拓展,带来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传感网在国际上又称为物联网,据悉,这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温家宝指示要攻破核心技术   奚国华在致辞中指出,今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占领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保证我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的竞争力。要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发展传感网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扎实做好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传感网更好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奚国华希望标准工作组密切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传感网的标准研究,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传感网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力争主导制定传感网国际标准。   奚国华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业务政策,加强对传感网的产业指导和政策引导,努力为传感网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专家:传感网将带来万亿市场规模高科技市场   此前,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8月24日在台湾访问时的一次演讲中曾提及物联网概念,并系统阐释了物联网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奥巴马就职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物联网就是这些所谓智慧型基础设施中间的一个概念。   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专家预计,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我国已初具标准体系   据悉,我国对物联网的发展也高度重视,并将此称为传感网。   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我国相关机构和企业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话语权,传感网发展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在电力、交通、安防等相关领域的应用也初见成效。《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据悉,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而9月11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标准工作组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移动等国内传感网主要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单位,将积极开展传感网标准制订工作,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旨在通过标准化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关键字: 标准工作组 标准体系 标准提案 比特网 指导工作 温家宝总理 建立健全 核心技术 物联网 标准制定 江蘇無錫中醫院一名護士正在為病人佩帶健康監測腕帶 http://www.c114.net/news/550/a444907.html 奚国华:澄清物联网概念 正名应叫传感网 9月21日消息, 工信部 副部长 奚国华 今日在2009通信展上和腾讯科技对话时表示,传感网和物联网是两个名字一个概念,为方便交流宣传,传感网是官方用名,物联网可作为小名使用。 奚国华还透露, 传感器 网络 标准工作组已于上周成立,统筹规划传感网的标准研究,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传感网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力争主导制定传感网国际标准。 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三大运营商物联网业务全部登上通信展 物联网概念股火爆 产业或比互联网大30倍 物联网概念横空出世 海虹控股引领5个股全线井喷 计算机:物联网是未来信息革命的方向 关注9股 物联网概念股缘何逆市大涨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5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韩囤积中国稀有战略金属资源现状曝光![转贴]
sunapple 2009-7-10 12:19
铟: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80%。主要用于平板显示器、合金、半导体数据传输、航天产品的制造。主要伴生在铅锌矿中,2005年我国原生铟产量也只有410吨。铟它是一种伴生的金属,它只是锌精矿里面的含量都是用PPM(百万之)计算的,非常的少,不能再生      钨:我国世界储量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为85%。主要用于硬质合金、特种钢等产品,并被广泛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信息产业,被称为工业的牙齿。钨能耐高温,所以钨合金被大量用在机械、武器工业中。比如枪、炮的发射管中都会用到钨的合金。军事方面用做穿甲弹的弹丸,都是用比坦克装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钢、碳化钨等材料制成的。钨合金的机械性能与贫铀相差无几,而且贫铀的缺点反而是它的优点。没有放射性,钨的化学性能也非常稳定,甚至在1000℃以上的高温下也不会氧化,而且硬度也不会明显下降。这点对防破甲弹的高温金属射流十分有利。钨的硬度极高,主要用于钢铁金属的合金,加入钨后钢的硬度会有极大的提高,在金属加工领域的刀具材料高速钢就是含钨的合金。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钨的话,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金属加工 能力 就会出现极大的缺失,直接导致机械行业的瘫痪,所以称之为战略金属。此外在照明领域也必须使用钨做为灯丝         钼: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供应量的24%。用于炼制各类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超级合金,在军事工业中应用广泛,被称作战争金属。      稀土:我国储量居世界第一。供应量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用于制造复合材料,镁、铝、钛等合金材料,被形象地比喻为工业味精,这个大家说的最多,都知道,就不用说了      锗:储量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全球的50%。主要用于夜视仪、热成像仪、石油产品催化剂、太阳能电池等生产,并被广泛用于光纤通讯领域。      此外钽、锶、锑、镉、铱、铋、铑、钛、镍、锆、铬、钴等等及镍铬、镍铬硅、镍铝、钛铝、铁镍等等,在欧洲这些很多都是战略金属在国防建设中也有广泛的用途.有些已经用于宇宙飞船的制造及军事应用.如金属钽不仅在火炮上有大用处,而且是以后宇宙空间探索必要的材料,其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至今科学家还在研究, 钽合金的特殊用途目前仍在研究、开发。如劳斯阿莫斯国立研究所开发出含有熔融钚并含有20wt%钛的钽合金。这种合金用于要求材料密度在11.0g/cm3以下,对熔融钚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及在 800~1200℃的高温中能持续数小时的耐氧化性。被选用的T-222合金(Ta-10W-2.5Hf-0.01C)正在被研究用作冥王星探测器发电装置的材料。目前T-111(Ta-8W-2Hf)合金被用作在宇宙空间使用的包裹热力发动机热源的强化结构材料。可以看出,稀有金属的供应是发展原子能、宇宙探索,国防建设,电子计算机、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所必需的条件.      本人花了许多时间,找到这些资料,还有很多没有找出来,实在是时间所限,只为尽一份心力,希望大家再补充.         据统计,近年来国际铟消费量每年都在以30%的速度递增,日韩等国已经出台了具体措施,加强包括铟在内的许多小金属的战略储备。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安泰科信息有限公司冯君从:日本是在去年年底宣布,要增加14种战略金属储备,其中就包括铟,有钨、钼,锗等等这些金属,每年要增加这个储备,韩国是今年3月份,也公布和日本相应的一些类似的一些 政策 ,也是增加国家 政府 ,国家的储备日本 经济 产业省前不久组织了由稀有金属供应商、稀有金属用户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的研讨会,共同研究确保钒、铬、锰、钴、镍、钼、铂、银、铜、钨、铟以及稀土等31种稀有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对策,并将研究结果作为政策课题纳入预定于今年5月提出的国家能源资源战略规划。   据了解,日本的稀有金属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其中,日本每年消费总量90%的钨从中国进口,截至2005年10月,其国家储备为293吨,这些稀有金属大部分储存在日本茨城县的国家储备基地。日本产业界认为,政府计划将铟和稀土列入法定战略储备物资的原因除了其稀少之外,主要还因为这些资源控制在中国手里。如果不趁早储备相当数量的铟和稀土,很容易受制于人。        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就曾说: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88%,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 美国 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        日本产业用稀有金属过分依赖进口,不能保证稳定供应,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在稀有资源供应上受制于人(中国),除了官民齐动手,大量囤积从中国廉价购买的稀有金属外,并已经着手研究相应技术,开发替代材料。      众所周知,中国是稀有金属资源大国,尤其是许多制约着现代高科技发展和军事用途广泛的稀有金属蕴藏量在世界上所占比例很大。金属锆主要用于核工业反应堆、航天航空工业和武器制造,其中全球90%的锆在中国加工;铟主要用在液晶屏等高端的领域,全球80%的铟都产自中国,70%的铟出口日本;中国拥有世界稀土资源的88%,2005年我国稀土出口总额3.1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1.8亿美元,占总金额的58.27%,排在首位,出口美国0.3亿美元,占10.26%,排在第二位。此外,钨及钨制品出口总额7.3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2.3亿美元,占31.67%,排在首位,出口美国0.88亿美元,占12.10%,排在第三位。其它稀有金属如铍、铬、锗、镓(含铟)等稀有金属出口总额为5亿美元,其中出口日本3.1亿美元,占61.8%;出口美国0.55亿美元,占10.94%。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采矿权的下放,各种稀有金属矿和煤矿一样陷入了开采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致使我国的大量战略稀有金属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一些个人,单位,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和个人得失,对稀有金属开采滥挖乱采,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锻或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换取的资金得不偿失。        以铟为例,这种稀缺资源全球储备也不过若干吨,其中80%都出自我国。虽然在全世界来看,铟都属于稀缺资源,但我国的铟资源却相对比较丰富。1995年我国超过法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截止到目前原生铟年产量占到了全球的80%以上。不过,我国的铟开采出来却大多销往了国外,特别是日韩。日本的消费量占到全球的70%,所以中国基本上90%以上都是出口,而且铟主要是用在液晶显示屏.目前中国哄采铟的厂子过百,出售竞相压价,它的合理价位应该在3000-5000美元,而国际价格仅1000美元上下。当年竟然贱卖到50美元一公斤,连采矿成本都不到!一个专家说起来就忍不住流泪。同时,日本正在利用我国稀有金属生产、出口管理上的漏洞,化整为零,用比国际更低的价格,加紧分批从中国各个小厂零星采购铟。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资源匮乏,到那时就该中国人反过来去扳别人的下巴了。           铟如此,稀土、钨等一大批稀有金属资源又何尝不是在这样毫无节制和管理地滥采贱卖呢!        拥有紧缺资源就拥有话语权。稍微留心的人都知道巴西、澳大利亚在铁矿石资源上卡中国脖子的事,人家满天要价,宝钢等中国企业十分无奈。而我们身在宝山,却把稀有金属弃若蔽履,由于这些行业的管理者目光短浅,为了蝇头小利和眼前利益,任意抛洒,廉价竞售,不惜在外商面前竞相压价,连定价的话语权都统统拱手相送!让美日等国拣了大便宜,以极低的价格轻易就大量攫取到了我国特有的稀有战略资源,进而大量囤积。        稀有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华 民族 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命脉。在为了GDP增长而引进外资时,我们是为那些不断被更新和淘汰的所谓知识产权付出了高昂代价的,可是在不可再生的,卖一点就少一点的,甚至可以用以制作精确制导武器来攻击自己的稀有金属资源面前,有人却鼠目寸光,浑浑噩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不到它们的巨大战略价值,毫无战略头脑,毫无忧患意识,放任自流,眼睛只盯在一点点薄利上。真是仔卖爷田不心痛,连国家的发展和安全都不顾了!      加强储备、对一些重要的有色金属的开采、生产和出口进行调控,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着手做的事情。比如说美国,尽管他们有相当多的矿产资源的储量都位居全球首位,但他们却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矿产储备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美国封存了大量矿山,转而从国外进口矿产品。这样一旦国际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激增的时候,美国就有可能抛出储备,打压价格.           美国、西欧、日本多年来一直对我国实行严格的军售限制,只要是有可能改善中国军事装备的任何技术、设备和资源都要受到苛刻的管制,其狼子野心就是要阻止中国强大起来。而我们却在把能对战略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稀有资源争相推出国门,为居心叵测的反华势力储备积聚能掉过头来攻击我们的战略资源大开绿灯,为什么我们不能学那些卡中国脖子的国家那样,制定法律、法规,对稀有金属,尤其是关系着战略资源的稀有金属严格控制开采权,严格限制出口呢?        美日等国未雨绸缪,早已在为今后的激烈竞争甚至战争处心积虑地进行战略物资囤积了。我们是麻木不仁还是立即采取措施?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50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的宿命:为独立而战
huangwd99 2009-4-24 22:22
中国的宿命:为独立而战 http://www.anti-cnn.com/forum/cn/thread-100639-1-1.html (此文由前文《中国还能独立多久》修改补全) 战略独立 我这里说的独立,当然不是主权独立,而是战略独立。 什么是战略独立?在当今的全球村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完全的独立,包括美国,或者说美国对世界的依赖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全面广泛。但是美国显然具有无与伦比的战略独立能力。战略独立不排除很多方面对外依赖和需要,也不是说一切事情都你说了算,不跟人商量,实际上绝大部分日常事务都必须通过谈判妥协解决。战略独立的含义是能够参与国际军事经济政治各方面游戏规则的制定、修改和执行,在涉及核心利益的战略问题上能够与任何对手进行平等的谈判、竞争或冲突,有不被人绑架挟持的自由和选择。 美国政府在布什上台之后经常公开谈论行动自由,那是单边主义,要求比战略独立更高一层。我们认为行动自由不但是不现实、不可持久的,而且即使可以实现也是不明智的,因为在不把对方全部肉体消灭的前提下,你的行动自由就是其他所有人的行动不自由,而这必将招致反感、反对乃至不择手段的反抗(比如恐怖主义),最终还是自找苦吃。和平共处是人类生存的总体最佳选择,即使这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无奈的。 中国尚未独立 中国的主权独立从秦朝建立中国这个概念之后就没有丧失过(外族侵略之后也还是中国皇帝),但是战略独立从晚清(最晚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开始就丧失了。毛泽东时代在珍宝岛之后可以说获得了战略独立(毛泽东说的民族独立实际上就是战略独立),但其代价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之后,战略独立不再是中国执政者的首要关心,现在回顾起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起飞、体制转型、融入国际社会等等巨大的成功和进步,其代价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己的战略独立。 回顾中国二百年以来的近代史,历经多次内外战争和政权更替,但她的国际活动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主线,那就是追求战略独立。晚清时期,为了抵御西方殖民的不断进攻蚕食,皇室不惜倒向曾经是天朝藩属的日本求助;民国抗日,那是连主权独立都岌岌可危,于是中国向美国和苏联求助;内战时期,蒋介石为了安内而不得不倒向美国,但他却一直不是美国称心的盟友,到退居台湾也仍然如此;中共政权建立之初,不得不仰仗苏联,但也正是苏联不允许中国保留战略独立的态度逼得北京反戈相向,不惜向精神敌人美国示好(不过在示好的同时也通过越战向美国宣示自己维持战略独立的决心和能力);苏联解体之后,北京意识到美国同样不允许自己保留战略独立,于是借俄国内外交困的时机与其寻求平等的伙伴关系。。。 在列强林立、风云变幻的当代世界,中国十几代人、数届政府在不断互相争斗指责的同时却在无意识中追求着一个共同不变的目标:战略独立。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中国历史和文化不允许当权者选择唯一的另外选项,那就是永久性附属于某个列强。作为一个大国,世界不可能允许中国像瑞士那样独善其身。作为一个在夹缝中生存的弱国,中国在任何时刻都不得不与某个列强结盟,否则连主权独立都随时可能丧失。作为一个大弱国,别人不可能象小国那样把你当成自动无害处理,长期、放心援助帮助而不防范,即使你愿意成为忠实附属。 现在,中国处于自从西方崛起以来离战略独立最近的地位。 但这也正是最危险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不读书不看报的JoeSchmoe都能清楚地看到你逐渐成型的实力并为你未来不可知的潜力而担忧。近年来西方逐渐表面化的反华情绪到最近的藏独事件达到新高潮,虽然其具体时间、方式和契机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从总体和长一点的时间尺度看却是必然的,而且这也不会是西方担心和抵触中国的巅峰,以后的冲突必然更加激烈和表面化,未知的只是方式和时间。这种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和抵触的根源和意识形态、种族甚至历史都无关,那些都是表象和借口,而是源于人类最根本的部落本能 设身处地想一下,遥远的地方有13亿人,能吃苦、干活而且不乏才能,原来有悠久辉煌的历史,中间落魄一段之后,最近二十年持续迅猛发展,无论世界上出现什么危机都不受影响,你能不对他们担心抵触吗? 这种部落本能并不一定是普适的,在任何一个个人身上都不一定表现,但在统计意义上则毫无疑问是存在并影响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国际政治的根本动因之一。 所以,除非中国崛起的势头停止,否则她面临的各种阻力和压力必然随着她的崛起而不断增加,直到超越某个临界点,也就是现有列强最终无奈地承认现实,停止无谓的压制,接受中国加入游戏规则委员会。 本文的用意绝非鼓吹战争或与西方(美国)或者任何国家的对立情绪,恰恰相反,是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寻求避免或至少最小化战争的途径,因为只有抛弃一厢情愿的幻想、认清现实、避免被误导或操纵、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化,才能及早做好战略准备,在和平选项作废之前促使各方选择和平,或者在和平无望的情况下及早做好应变准备。 本文的目的也不是提出解决方案,那个题目太大,而是分析现实。 具体分析起来,中国的长远发展面临着两个战略性瓶颈: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中国就没有战略独立的资本。正因如此,今后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在这两个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在自然限制以外的人为限制和挑战。 能源安全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第七大生产国(与墨西哥大致不相上下),目前一半左右依靠进口。国内产量近年有所增加,但远远赶不上需求增加的速度。往前看,政府对燃油价格实行政策性压制(补贴)的做法没有改变的迹象,所以只要中国经济不进入衰退,即使石油价格继续上涨或高居不下、欧美经济萧条,但中国人不觉得痛,那么对石油的胃口就会继续增加,而如果经济继续增长的话则会有额外的需求压力。最近中国发现了几个储量可观的大油田,并在西太平洋大陆架、深海甚至世界各地全方位加大勘探、收购和开采力度,但这些努力都是不久前才开始,几年之内不可能见到显著效果。所以,如果经济不出现长期衰退的话,至少在五年之内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不可能减少,而且大于50%这个水平完全有可能一直持续到能源结构转型。 一个以加工、再加工出口和石油进口为生的国家,除非有足够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硬实力)保障自己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公平利益和对石油资源的公平获取,否则必然处处受制于人,即使大部分时候看上去一切照常,但一旦出现危机或遇到战略要害问题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屈从别人修改游戏规则。这就是丧失战略独立能力的经典表现和结果。 横向比较一下呢?美国75%靠进口,美国人喊能源安全狼来了已经喊了多年,但其能源安全的危险远远小于中国,因为它对石油资源的获取不受钱之外的障碍,而石油结算的钱是美元,也就是以美国政府信用担保的支付保证支付什么呢?美元。所以从宏观和长远经济角度看,石油对美国来说是免费的,除非石油结算和美元离婚或者美元回归金本位两者都是中短期(几年)内的不可能性。长远看当然这个风险不是零,但是在美国的单极地位全面崩溃之前,它都一直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金砖四国中的俄国是主要石油输出国和近几年来油价上涨的主要受惠者,虽然其生产量有下降趋势,但其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尚未勘探,随着气候变暖和油价居高,俄国石油储量很可能大幅增加。巴西最近在其近海发现巨大油田,开发之后将成为主要生产国和净出口国。 纵观世界,争夺石油的就是几个需要进口的大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其中前三者基本可以归为美国,因为在可见的将来之内和现有国际架构之下,日本不可能获得战略独立,欧盟也不会被美国剥夺石油获取权。 当然,和中国争夺石油的并不只是美国印度,中国陆地邻国所有富油国、东海(日本)、南海(东南亚诸岛国),关于石油的争夺都可能恶化,而且可能首先恶化。但这些小国的争夺和美国性质不一样,他们现在之所以很强硬,只是因为中国还不够强大或者没有充分使用其实力,等哪一天他们承认中国地区强权的地位了,自然就会闭口不谈武力,而是转为政治或商业谈判了。二十年来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马来西亚也转变不小,这些变化的原因很简单,但影响和意义却颇耐人寻味。 所以,从能源安全角度看,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内,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安全冲突主题就是中国、印度和美国对石油资源获取能力的竞争。不是东西对抗,也不是南北极化,更不是意识形态的正邪决斗,而是中印美老百姓抢石油。 这将是一场赤裸裸的并因赤裸而丑陋的争夺,正义、公平、道德等词汇将进一步沦为空前廉价的娼妓,人性的丑陋将无处可藏,而且因此使得虚伪达到震耳欲聋的音量。 因为它丑陋,所以值得尽一切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恶化;因为它重要,所以值得付出一切代价去赢得。 中国政府和有关精英界必须把能源安全放在这个框架之内分析和对待,只有如此才能摆正其他战略决策和运作操控、看清时势。在这个框架之内看,美国打伊拉克、意图颠覆伊朗、以战略性长期支持以色列为基础的中东政策、拒绝中海油收购Unoco、直到近年油价在供需平衡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飙升等等看似不一定相关的现象便都一目了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油价飙升并不一定是有组织、有意识的什么阴谋操控,即使有人试图如此也不一定能居天之功为己有,但市场心照不宣的共同假设就是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为什么中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多年、印度高速发展近十年,而油价直到近两年才飙升呢?简单说,是因为世界现在终于接受了现实和中印经济将可能持续发展的未来。如果世界对中国和/或印度的石油需求量预测降低,石油泡沫马上就会破灭。但是,即使不归结于阴谋论,油价飙升的直接结果还是干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这个框架之下,中俄再次合作具有特殊意义。当然,俄国和美国欧洲日本一样,也会有对中国崛起的天然担心(几年前江泽民和俄国签约放弃领土要求、划定边界,很可能是无奈但却明智的选择,非此不能获得俄国人的基本信任),而且苏俄过去两百多年对中国的侵略和压制也给中国人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两个相邻而且强烈寻求独立的大国不可能长期信任、平等结盟。但是,在美国承认中国战略独立地位之前,和俄国建立某种性质的战略合作关系是中国的唯一选择。我在《中美结盟共治天下》一文中提出中美结盟是最佳的长远目标,但是通向它的路上恐怕必须经过中俄结盟。也正因为这个看似矛盾的长短组合以及俄国地广人稀、油气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中国需要在俄国和欧美的争夺过程中乐观其成,最近格鲁维亚独立中国低调中立、对前苏联分化以及现在北约和俄国的争夺三缄其口,这都是相当高明的做法。换言之,中俄结盟只能是便利联盟,双方都不可能进行真诚的长期战略合作,而俄国需要中国的前提是其自身利益和安全不断受到威胁。中国不一定主动增加俄国的需要,但是对别人增加这个需要的努力也大可不必横加阻挠。 粮食安全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比能源好得多,进口保持在总消耗的5%左右,但是放眼未来却不乐观。人口在继续增加,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减少,而且气候变暖很可能在今后几十年之内造成多次世界性粮食危机。为什么最近一个月稻米价格突然发飙?中国冰雪灾和太平洋持续不散的LaNina,说白了就是吃定你中国人、印度人。我不认为这里有什么阴谋(直接造成玉米价格上涨的美国国会玉米酒精法案另当别论,见下),但这就是中国粮食安全漏洞被投机者看破和抓住痛脚的直接结果,也是今后更大危机的热身预演。 反观美国,根本不存在粮食安全的隐患。对农业巨额补贴是美国持续执行几十年的长远战略,加上人口密度低、耕地面积大、气候资源条件优厚、机械化程度高,美国早已成为世界粮仓,在所有主要谷物和多种其他农产品方面都是世界头号或主要出口国。这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基本支柱之一和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隐性资本。之所以是隐性资本,是因为这张牌不能轻易打,否则会显得很不道德。但是,近几年油价飞涨,以ADM为首的农业工业抓住机会,加大游说力度,于是05年国会通过并由布什签署法案,要求2012年之前美国汽油必须含有10%的生物燃料,实际上就是法律要求加政府补贴发展玉米酒精。有关玉米酒精的分析争论很多,目前在科学界已经达成的主流共识是无论从总体能源消耗还是温室气体排放还是经济角度看,玉米酒精都是弊大于利,而且与其他谷物(包括水稻)和食用玉米(包括畜牧业)争夺耕地,从而导致食品(包括肉类)全面涨价。目前的食品涨价、水稻涨价,和玉米酒精法案直接相关(巴西产的蔗糖酒精比玉米酒精便宜很多而且环境及耕地副作用也小得多,但是美国通过保护性关税阻止其进口)。 美国对农业实行长期补贴、基本建设的支持性投资,而且不惜因此与包括欧洲在内的所有国家动用政府最高层进行谈判、施压、保护农业,这是其社会工业化、良性社会经济结构(中产阶级)及长期国家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因为如果人口大部分需要把大量消费用于食品的话,就不可能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刺激生产和创新、促进人口都市化和非农业化,而如果把农业和其他商业活动同样处理、不进行政策性保护和补贴的话,国家必然严重依赖粮食进口,从而丧失最根本的战略独立。注意补贴的对象不应该是消费者,而是生产者,因为补贴消费者只能在国内而且对国外来源同样补贴,而补贴国内生产者则能提高他们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美国的长期农业补贴的附带效应是给全世界提供了相对廉价并稳定的粮食来源,虽然这并不是有关政策的出发点。但是,这场由玉米酒精法案造成粮食涨价和供应恐慌也提醒我们记起一个被大家遗忘或不愿提及的事实:粮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依赖于美国的根本点之一,而且世界没有任何手段防止美国因为自身利益考虑(包括因为利益集团游说的贪婪和政客的愚昧,而不一定是阴谋)而以此作为国际政治中的砝码和杠杆。 石油的很多用途并非生活必需,其需求量有比较大的弹性,而粮食则弹性极小。随着粮食期货市场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大和投机因素的增加,加上气候变暖的关心和了解程度增加,今后世界粮食市场的波动肯定会加大。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农业收成必然对粮食价格产生巨大影响,一旦世界对中国农业收成看衰,粮价必然大涨,结果是中国总体经济和社会稳定遭受双重冲击。如此事关重大的国家安全问题,靠一厢情愿地希望别人不利用这个杠杆操控压制你显然是极为幼稚和不智的。 关于中国农业问题,已经有过很多公开讨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也有很多片面乃至愚蠢的说法。这里挑出两个比较流行的愚蠢说法略加评论。 1。耕地商业化。保护耕地,对于中国这样人均耕地少、产量低的人口大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必守底线,这和小国在宏观战略层面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看不到这一点就简单没有资格谈论粮食安全问题。但是保护耕地的问题应该和所有制、保护农民利益等其他问题分开讨论,而不能作为其他政治论点的绑票、工具,因为政治论点很难分清哪些有多少利益驱动的成分。粮食安全是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的整体生存问题。无论是实行耕地私有制还是维持现有的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制,无论耕地是否允许名义上的商业化,最终结果是占用耕地必须严格限制。在这个前提之下,当然不应该简单政策性禁止农民转让耕地,而是应该从基本建设(水利、运输、育种等)、成本和销售等各方面进行投资、补贴、教育培训和其他支持,使得农业活动成为在个体层面上有合理经济收效的职业。 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的交易过程可以商品化,以至于在太平盛世看起来和一般的、教科书上的抽象generic商品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农产品中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在现实中不可能或很难替代的部分产品从根本上讲和经济理论中的商品存在本质性区别。这个区别在平常不会体现出来,但在它体现出来的时候(灾难、战争等)你再明白就晚了。能不能在太平盛世看到这个区别,这就是商人和战略家、学究和智者的区别。 农业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当作简单的经济活动对待,而是必须作为国家安全的支柱之一来处理。 超越政治 中国社会因为近代历史和国际环境的原因,其决策过程和理论研究乃至大众文化都普遍存在泛政治化的弊病,结果是很多超越政治的问题被形形色色的理念群体或利益集团人为政治化、庸俗化,造成了无数不必要的误导和错误。但是,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实力逐渐增强,国际政策和很多社会政策的研究必须超越狭义政治,回归到大历史和人性的层面和理性的角度,否则便难免继续过去二百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历史,再次错过历史契机。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只是中国国家战略中的两个部分,远非全部,本文只是希望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把有关国家战略的思考和讨论推到超越政治的高度。
个人分类: 转载|13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到底谁在抛弃中国?
emlyn 2008-12-1 17:33
(这篇文章被转载了很多次吧,都不知道源自哪里了,反正我这里是转来的) 虽然我一向标榜远离政治,对所谓的世界大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失望。但最近的很多很多事情,还是让我觉得有某种东西如梗在喉,不吐不快。我厌恶评论,因为评论家大多只是坐而论道的好手,一旦起而行之,则捉襟见肘。      站着说话不腰疼,固然很惬意。我知道有一天我也许会因为我说的这些而打了自己的嘴巴。但我还是决定要说,就如鲁迅先生所说,如果一个房子里的人要闷死了,你把他叫醒固然很残忍,但,如果你把所有的人都叫醒,又怎么没有可能把房子打一个洞来透气呢?      我知道,也许我也不能把这座房子建的更好,但希望我说的话,能够给别人一些启示或者思索,这些启示或者思索中,也许就有建房子的高手呢。      一、我今天要说的是,到底谁在抛弃中国?      这个问题看起来太大,几乎无从说起。我还是从细微处说起吧。昨天在网易商业报道上看到一个贴子,内容是这样的。      房改是把你腰包掏空,教改是把你二老逼疯,医改是要提前给你送终。      很好玩的一个贴子,却很真实的反映了我们改革的一个现实。中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要走向美国,还是变成下一个拉美?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句话让我们生出很多美丽的遐想,好像我们真的再这样埋头苦干很多年,就一定能赶英超美,过上欧美人的幸福生活。但是现在,在我们看来,也许赶英超美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遐想,也许中国貌似强大的经济外表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也许歌舞升平之下已经危机四伏。      二、为什么要提拉美?      在我们的主流视野里从来都没有拉美,在我们的概念里,拉美这个名词不比非洲高等多少。我们是不屑于提拉美的,那里滋生着一切资本主义的毒瘤,贫富分化,社会动荡,政治独裁,经济畸形发展,拉美人在独立以后,瞎折腾了200多年,还是处于第三世界。我们怎么能把自己和拉美比?      拉美人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大概是在去年,我们在谈论中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势时,第一次提到这个词,后拉美化。有人对当时世界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瓜分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说中国汽车如果不能走自己独立发展的品牌之路,而企图以市场换技术,最后只能如同拉美的汽车市场一样,沦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厂,在食物链底层,抢食一点点残羹冷炙。永远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与他们并驾齐驱。而更重要的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投资必将不会长久,因为一旦出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市场,跨国巨头马上就会进行产业转移,到那个时候,中国汽车业就会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而我今天要说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汽车业,而是中国的整个未来。我们要走向何方?是发达的欧美,还是混乱的拉美?      郎咸平在华工演讲的时候,对大学生们说,30年以后写信给你女儿的时候你可能会写,你在别国当保姆的日子还好吗?如果信托制度一直缺乏,那么改革将会把我们带到菲律宾而不是美国。台下的大学生莫名惊诧。      其实我觉得倒真没有什么可惊诧的。这个道理连我都能想明白,我们中国的那些精英阶层,喝过洋墨水,读过哈佛剑桥的,谁能不心知肚明呢?但是愿意把它讲出来,讲给我们懵懵懂懂的大众和青年学生的,估计只有郎咸平一个人了。      有些东西是得多用脚趾头想想。上帝给我们一个脑袋,不是为了让我们整天琢磨同事有没有比我多发多少工资或者邻居的老公为什么比我能挣钱的。记得在中学学世界近代史的时候,曾经就有一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和美国差不多,到最后发展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历史书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帝国主义的掠夺。我一直觉得那是狗屁,如果一对小兄弟一起长大,有一天哥哥对弟弟说,从今天开始,你归我管了,你挣的钱归我,做弟弟的能愿意?据说拉美国家独立以后,很快就变成了美国的后院。不过这是结果,可不是原因了。之所以美国能把他们当后院,还不是因为几十年之后,当哥哥的已经比弟弟强大了好多,敢于对弟弟说,你挣的钱要是不给我,看我不揍你。      当然,我当时是想不明白的。我面对这样的答案,也不过就是在心里说句狗屁,除此之外,是断然提不出反对意见的。但现在,我敢说,也许真实的答案已经被我们发现,并且他正在困扰着我们的中国。      拉美与美国的差距在于,它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富再生体制,套一句比较主流的话,它缺乏一种财富积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一个简单例子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的差别。      第一种情况: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而第二种情况是这样的: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其实就是拉美和美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也许今天美国人应该说,感谢华盛顿,他为美国缔造了最现代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感谢亨利.福特,他一手缔造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拉美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的大独裁者创造了掠夺性的经济体制,以一种豪强的姿态疯狂瓜分着社会财富,而使整个经济虚脱,再也无力发展。      四、亨利.福特的启示      这里我们有必要再提一下亨利.福特。古今中外所有的商业人物中,亨利.福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人能出其右。正是他用他的T型车一手缔造了最初的中产阶级,并将美国社会第一个引入了现代社会,(欧洲在这一点上,比美国晚了几十年)。亨利.福特说我要让我的工人能买得起我的T型车,于是他给工人发高工资,他还创造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汽车大幅降低,于是,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最大的汽车公司,于是有了钱的工人可以买汽车,可以买房子,可以做其它的消费,于是中产阶级诞生了。于是在完成西部扩张,在领土上已经没有回旋余地的美国发现了另外一个金矿,迅速成长的中产阶级带动了巨大的需求,支撑起庞大的国内市场,继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美国从来都是一个依靠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而中国空有12亿人口,却居然内需不足,不得不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你说这不是咄咄怪事。你以为你是弹丸之国的日本哪?靠外向型经济就能样得膘满肠肥?12亿人口,谁能养活中国?除了你自己。也难怪现在全世界都在指着你,说你对人家倾销。      五、中国的问题      说到这儿,该说到我们中国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会内需不足,为什么我们会没有强大的中产阶级?我们的财富到那儿去了?我们到底还有多大的持续增长能力。      中国用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资本原始积累。这里边姑且不说什么权钱交易,制度漏洞,不劳而获。没有一个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干净的。但关键就在于,在积累完成以后,我们该怎么做,是继续任贫富分化发展呢?还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现代社会,创造纺锤形的社会结构。      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的改革是不是正在走向一个反面,以疯狂搜刮普通大众并不多的社会财富来继续换取虚高的发展?今早上看到一篇文章,比较中国和新加坡的十大差距,具体的不说,因为小国毕竟比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好管理得多。但是,让我深思良久的还是新加坡的体制中所投出来的平等思想,那种对普罗大众的关怀。而我们,这种声音除了矫揉造作的官员作秀以外,我们看到了哪些实质性的东西?中国从来就没有平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有没有也很难说。我们只有所谓精英和庶民。当所有的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花一辈子的时间才能买一个安身之所的时候,当一个家庭的一个孩子上学就要掏空家里的一切积蓄的时候,当你在股市上投了钱就相当于捐款,被那些国企老板用什么MBO名正言顺的中饱私囊的时候,当一个农民辛苦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大款吃一段饭的开销的时候,你指望大家不去省吃俭用,疯狂存钱?你指望银行里里几万亿的存款能够转化为巨大的需求?你指望消费品市场能够持续火热?你指望有点闲钱的人能够去做更有用的投资而不是作为热钱去炒房?你指望本来就不多的社会财富能够更快更合理流动?我们很穷,因为我们钱本来就不多,却被装在了很少的人的腰包里,我们本来就不富裕,却在银行压一块,在房子上压一块,在股市里套一块,我钱看起来不少,但是就是转不动,都是死钱。于是,少数人手里的钱只能去买LV、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因为除了这个,他们也没什么可买的了。      有些人还跳出来粉饰太平,说什么奢侈中国。哪个大国的经济能靠几个奢侈品品牌带动起来,再说奢侈品跟你有啥关系啊?你瞎激动什么啊?你要是中国也有几个顶极奢侈品品牌的话,跟着起起哄也还可以。那不过是让法国、意大利多赚点钱而已。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我们的农民还没有富裕起来,就已经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吐干净了血,我们的中产阶级还没有诞生就已经横遭劫掠,我们到哪儿找内需?我们除了出口,让全世界来养活我们以外,有什么办法?所以,全世界都说你倾销。是啊,12亿人,谁养活得了你啊?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的改革走入了这样的一种境地?教育收费,房价高企,股票圈钱,上帝啊,这是啥决策啊。哪个已经富得流油的国家在当初这么迫不及待地从自己的人民手里捞钱?      我们的精英阶层都到哪儿去了?为什么这种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们就想不明白?精英阶层到哪儿去了?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精英阶层有两个去向,一个被收买了,一个被扼杀了。      郎顾之争已经让所有的人都对内地的经济学家失望了。为什么整个内地的经济学家会败在一个叫郎咸平的香港人手里?只有一个问题----良知,不是大陆经济学家太笨了,而是他们已经被收买,良知泯灭,除了为主子叫几声以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作用。于是我们的官僚、资本、还有知识界人士就结成了联盟,制定着进一步瓜分财富的计划。于是我们的普罗大众就失去了话语圈,就算惨叫几声,也不会被人听见。      这是被收买的,还有被扼杀的,就是青年。      想起鲁迅先生所说,最有希望的就是我们的青年。但是,又是教育,教育,中国教育,被这些精英把持的中国教育,一方面掏光你的钱袋,另一方面让你接受填鸭式的知识,除了会背几个单词之外,几乎剥夺你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啊,这招真好,真是斩草除根了。郎咸平对大学生说:我们这一代人不懂法制,也没有良心。我们这一代是要早点被淘汰的,把权力交给你们,你们才是未来。唉,也许郎先生真的不太了解中国的内地,他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孱弱肩膀,也许根本就担不起这个担子。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你该怎么办?保护你自己。这是每个人首先想到的答案,要么离开它,要么让自己变强大,因为别指望go-vern-ment保护你。记得五年前我就说,中国在进入一个急剧分化的时代,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它分化完之前拼尽全力挤入上层而已。现在我依然说这话:变强大,只有变得强大,你才能保护你自己,保护你想保护的人,你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的人所听到。
个人分类: 爱国主义|1913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热度 1 guyz101 2008-11-16 19:33
我们处在一个怎样的时代? 顾又彰 2003年10月 2008年10月修订 二次大战后,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整个人类文明进程遇到了深刻的挑战,人类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思想理论上和实践上还没有达成共识。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工业革命后的世界人口爆炸趋势与基督教(新教)精神为文化内核,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为推进器的现代资本主义文明高歌猛进之间的矛盾。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国际形势已经预示着这种矛盾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人类自身力量难以逆转这个趋势!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危机与发展机遇并存的世纪,且主要是危机。这种危机的本质是西方文化主导的现代资本文明与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过程内在规律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思想根源是现代人尤其是新教精神支撑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自身和人类整体缺乏清醒认识,主流社会对人和人类的形而上问题缺乏理性思考,比如,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人类的使命是什么?代替对这些形而上问题进行理性思考的是一种称为“天职”的非理性宗教精神。正是这个精神哺育了一个充满贪婪活力而没有灵魂的资本主义机器,从而使争夺生存空间、争夺自然资源、争夺市场空间、争夺科技和经济主导权成为主导当代国际形势变化的根本因素。上世纪的残酷场面本世纪很可能以一种新的格局再现,这也是美国等大国为什么对世界上存在的恐怖主义和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如此敏感的原因,也是美国为什么对先行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决进行战略遏制的根本原因。 上述矛盾的能量经摩擦和爆发而消减后,世界将会迎来一个文化大变革大重组的时代,基督教文化主导世界文明发展的时代将会成为过去,人类将会进入东西方文化融合所主导的新文明发展时代。 事实上,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进程在思想学术领域几百年前已经开始,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种种问题的暴露,西方社会产生了对其自身文化基因进行反思的种种思潮,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宗教思想表现出空前的兴趣和热情。 随着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呈现出一种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上世纪中叶以来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学科:“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非线性科学、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等;以及一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如计算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进化计算、实验数学、人工生命等。上述学科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生命的本质回归。上述科学领域有层次上的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尚未成熟,还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存在争议。但它们已被为数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是当代重大科学发展前沿;2)它们在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方面已经表现出巨大潜力和实践上的有效性,这也令许多人感到既兴奋又困惑;3)它们看上去没有经典科学中那些高深理论,往往源于直觉和一些哲学思想,似乎缺乏如西方近、现代实证科学具有的令人感到“塌实”的一系列定律和公理以及严格的理论体系作为其科学基石;4)这些学科在最深的层次上都是面向信息和抽象意义上的系统,在研究和应用领域上广泛贯穿并超越传统科学技术领域,且高度依赖计算机和哲学思辩。上述特点已能揭示出这些学科属于一个正在诞生的新科学范式,它采用的是基于复杂性原则的整体有机论思维方式,超越了十七世纪诞生的以基于简单性原则的机械还原论思维方式为核心的近代经典科学范式。但目前为止,在这个新科学范式本身的“科学性”和上述新学科的“科学”基石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个新科学范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及浓厚的哲学和文化色彩。上述新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最广泛的交叉性和横断性,并且哲学味道和技术味道均很浓。也许在基于实验观察、理论演绎和机械还原论思维方式的西方传统实证科学范式下,永远找不到这些新学科的真正“科学”基石。当新科学范式下的科学基石真正建立以后,以上述学科作为先导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将会到来,使其迅速成熟并与经典科学一起使人类能够认识和解决单独靠传统经典科学无法真正认识和解决的一些根本性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比如:生命和生命体的起源、本质和运行机理;大脑的奥秘;社会问题的科学描述;精确中长期气象预报;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精确预报;超复杂人工系统建立;复杂流体及凝聚态物理的计算机仿真;材料失效机理;新概念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生命系统的建立……。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经典科学范式下的现代理论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生命科学的最新前沿进展也把其自身推到了认识和思维的尽头,并迎来了一丝人类新世界图景的朦胧曙光。 一场主要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为文化内核,以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为物质基础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已经处于爆发前夜,西方发达国家或许已经走在前面,而中国人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起点。在这个战略性努力中,中国人的一个当然楷模就是世界级科学家钱学森。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科学界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所谓现代科学技术的跟踪和发展中,并且主要固守于传统科学思维方式,没有真正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大约50多年前就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科学家在开辟科学发展新道路,自觉、不自觉地在奠基未来科学新范式,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中许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情有独钟。上面列举的一些学科几乎都是西方科学家开创的。当然,钱学森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的科学哲学界对此也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五”计划已经把“复杂性科学”列为战略性重大创新领域的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不是孤立过程,而是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和思想文化发展内在必然性密切相关。科学的发展更多地溶入了文化因素,历史进程涌现出的文化思潮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成为上述新学科和新科学范式发展的精神动力,反过来也会引起未来哲学思想的突破和创新。 上述方面的深刻变化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因此,21世纪将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这种变化也将体现在哲学和宗教思想,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科学的世界图景等诸多方面。 可以这样说,东方思想、学术和文化是建筑师,西方文化(包括近、现代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是结构工程师,他们携手合作才能为人类建起一个安身立命的天堂建筑。没有建筑师在场,不能任由结构工程师乱来。 中华民族只有勇敢地面对世界,掌握未来世界文化和科技制高点,才能真正实现崛起,成功贯彻毛泽东主席对中国人的教诲:中国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而中华民族是否能够掌握未来世界文化和科技制高点最关键的环节是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其核心是实现高端人才培养的文化性、全面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2799 次阅读|3 个评论
后2008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态势初步分析
guyz101 2008-11-16 18:27
顾又彰 2008年11月14日 1、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新变化 2008年已经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会因发生的几件重大事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载入史册。中国国内方面:1)年初南方的严重冰雪灾害;2)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3)台湾地区选出新的领导人,两岸关系缓和并呈现积极的变化;4)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国际方面:1)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首当其冲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采取的应对行动已经事实上部分抛弃了他们奉为经典的自由市场理念;2)世界各国联合维护世界金融稳定;3)世界各国纷纷寻求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中外关系的深层对抗态势发生微妙变化;4)奥巴马当选美国新一任总统,所受到广泛关注和支持的程度历史罕见。 综合上述情况,初步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做以下几方面的展望。 ( 1)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奈通过重大灾难的演示得到更加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和接受。人类文明发展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人类的自我保护将更加深入人心。人类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类的自我保护上,面对人类共同挑战是今后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2)西方国家对资本主义精神、自由市场信条的反思和反动将由思想学术界发展到社会和政府层面。新的国际金融秩序、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和军事秩序将经历重新洗牌。因为人们忽然发现,全球化趋势不仅仅是经济和金融上的,而是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新的全球化趋势将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融合为基本特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谅解与合作将加强。然而矛盾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只是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弱化了,而源于生存利益和生存空间之争的矛盾会得到强化。如果国际社会的组织力量无法遏制这种矛盾的进一步恶化,矛盾的爆发则不可避免。值得相信的是经过痛苦、复杂甚至残酷的过程之后,人类社会必将迎来更加和谐的曙光。 (3)美国和中国将更加容易取得合作和谅解,意识形态的分歧趋于缓解。长期由美国主导的台海局势将变得由两岸互动和博弈来主导。中美的矛盾冲突将更大程度体现在自然资源占有和消耗的不平衡上、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上、贸易的不平衡上和全球市场份额不平衡上,这些矛盾未来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4)中国将在全球事务上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和权威性。中国地缘政治和军事环境将得到改善。中国与美国、欧洲、澳洲、非洲、中东的合作关系会得到加强。但世界会强加给中国更多的责任义务,也会产生新的矛盾。中国要从这些矛盾和压力中摆脱的唯一途径是建立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影响力和威慑力,同时强化文化辐射力。中国的军事存在将扩大范围。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在建设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取得实质性进展,老百姓富裕程度大幅度提高,同时资源消耗控制在适度范围。 (5)美国未来的变化将是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变化的关键。这一次奥巴马和美国民主党的执政将会对美国进行实质性的变革,而这种变化会朝着理性和善意的方向发展,但可能不会一帆风顺。美欧关系变数增加,而与其他地区的矛盾暂时可能趋于缓解。美国传统的霸权形式即军事强权和金融掠夺会被遏制和弱化,主动联合中国维持其霸权地位的动机可能出现。 2、世界军事对抗格局的新变化 以上从偏于乐观的方面分析了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在肯定乐观目标的前提下应该看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个民族主动纠正自己的文化信念、生活哲学和发展模式非常不容易。因此未来几十年老矛盾可能加剧,新矛盾不断发生,军事对抗的格局更加复杂化。乐观的预期以经历更加悲观的现实之后才达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经历二次大战后,人类的历史才步入一个更加文明的新纪元。 首先传统的军事对抗格局继续存在,大国之间的矛盾时有激化,冷战时期的格局有可能再现,且呈现出多极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美欧、美俄、美中、中俄、中印之间。各大国在非洲和中东的争夺也有可能白热化。这个层次上的冲突将主要以军备竞赛和军事威慑的形式存在。不过一旦发生现实的军事冲突,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其次,由于世界各大经济体维持体量和战略纵深、保持独立性的要求更加强烈,大国对内部分离主义势力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对周边小经济体的兼并欲望会变得强烈。小经济体集中区域可能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趋势。因此,内部冲突和地区军事冲突的问题会更加突出。随着大国军事存在的撤离,非洲、中东、巴尔干地区、朝鲜半岛、独联体地区可能成为自由主义火药桶。
3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魅力月球-多彩行星
moxj 2008-11-4 21:00
记得前两天写了篇关于探月卫星的日记.今天本来想做点有关行星及太空的学习,但鉴于月球对我们的重要意义――除了我们关心的科研外,关于能源和军事的意义被更多的人关注.所以这篇日记先从月球开始做点学习笔记.如果大家喜欢,今后几天将继续对相关话题在此做介绍. 美国已经制定了在 2008 年前将无人驾驶的探测器送上月球的规划。在 2015 年至 2020 年之间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在那里建立太空基地。并以此为跳板, 2030 年后:将宇航员送上火星乃至更遥远的宇宙空间。 (也许将来在月球工作的人比现在在煤矿的还要多) 美军方人士认为,虽然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中国进行太空探索完全出于和平目的,但美国人对中国发展太空技术仍表示担忧,害怕中国将太空技术用于军事目的。中国一旦实现登月,就能更有效地侦察与监视地面目标,协助指挥控制地面军事力量,维修轨道卫星和组装大型空间军事设施,而且可以拦截与摧毁卫星和导弹。这将动摇美国的军事大国地位,对美国的军事力量构成现实威胁。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说过一句名言: 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 他们最近提出: 谁控制了月球,谁就控制了环地球太空; 德国《科学》周刊认为,美国急于再次实施登月计划,是为了月球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在地球资源越来越枯竭的今天,月球和其他星球已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关注的目标。 如果我们能够垄断这种能源,我们就不必担心沙特阿拉伯人了,并基本上可以控制能源的价格。   (月球上丰富的氦3很引人关注) 此外,月球含有 60 多种丰富的矿藏,极具开发价值,现在美国再次准备登月,也是想抢在中国之前在外太空的行动中占得先机。 2006 年 10 月,美国新版《国家太空政策》出台。该政策称: 国家空间政策的目标是加强国家在太空的领先地位 如有必要,美国有权不让任何 敌视美国利益 的国家或个人进入太空。 月球对我们人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它的关注也非常之多.有关月球起源的假说就非常之多.比喻主流的分裂说、俘获说等. 然而我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现在兴起的比较行星学不止在于我们对宇宙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是帮助我们研究自己的过去.然而由于 我们的星球随太阳系而形成,地球和其他行星之间有类比的地方,更多还有由于演化分异而造成的不同.同样对于银河中的小小太阳系,它和别的恒星系有类比的地方,但也像地球一样可能是不同演化序列中的独特一支.如此无穷,也许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和我们极其一样的伙伴.但在这众多的演化序列中可能会有相交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家园――另一个地球.        有关行星、月球及其它介绍,在网络和书店能找到的最近先不做介绍了.如果您感兴趣,欢迎留言.以后我会和大家继续讨论.博主更盼望相关专业的同学给一点指导.(个人学习笔记,相关资料没有找到原始资料标注,请勿转载)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5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能源战略之路就有多远
moxj 2008-10-31 21:08
Source: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Library/CarbonCycle/carbon_cycle4.html  首先解释一下写这个题目在很大程度是在精神层面,也是指在足够长的时间有这样的观点.具体生产还要以数据为依据.   看到题目中的能源这两个字,也许首先我们就会想到煤、石油之类的能源.确实我也是想聊这个话题.我之所以挑选了上面这张图片,就是想对所聊的能源作一个类似的比喻.    有关煤和石油的概念和形成原因这些这里就不多探讨了.系统的说一遍要引用很多资料,而且标注等都对本短文没有什么意义的.我只想讲一个想法而已. 首先说明一点.从现在开采所收集来的资料来看.石油的有机成因已经主导了油气成因理论.那么可以和煤一样做如下的思考.世界上的煤是怎么分布的呢?石油的世界分布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不均匀呢? 下看下下面的图表也许可以少说很多话 http://222.81.35.138:8080/viewstaticres/SysContent4/d1/dd3/ddd28/69340152228/snap/nengyuanziyuan.htm (new page 3) 那么首先从最关注的战略资源石油引入这个想法吧.现在的情况看来石油的分布是及其不均匀的.中东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气生产基地.无疑有利的地质状况是保存石油最主要的条件.所以在地质历史上形成的油气或有可能形成的油气被破坏而引起不均匀是不可忽视的.但即使破坏也会留下痕迹.设想我们可以从这些痕迹反演理想的情况.这虽然对生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利用开始的图片来做类比. 不必要说太多了.学过一点生物知识的人都知道地球上的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而且这些生物除去自身活动能量损失所能保留下来的太阳能也是可以宏观计算的.那么现在提下我的想法大家就很容易明白了.短文开始的图片里可以看到全球碳循环及其通量和各部分碳库储量.那么在理想的状态下,同样是由有机碳组成的煤和石油是不是也可以建立这样循环图呢?无疑地下能源由于不可见,现在我们所给出的分布图不见的就是将来分布图的大局.所以用这样的思想指导我们今后的勘探投入也许是有意义的.说的复杂了必然错误太多会误导专业和这些比较远的人.所以到这里就先结束. 另外,很早就存在的油气无机成因理论在未来技术的发展下必然也会有很大的突破.而且从比较行星学那里也许我们可以知道地球早期的和演化过程的更多知识,这些也为新的能源理论奠定了基础.况且除了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外,新近研究的可燃冰也会有很大的突破.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有兴趣,你可以留言.在实验之余的休息时间我愿意整理相关资料做一名介绍它们的志愿者.即使今后的比赛网里只有你一个读者了.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3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数字移动电视产业化运营的战略思考
kinglandom 2008-10-25 15:34
关于数字移动电视产业化运营的战略思考本文作者陈文和先生,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移动电视产业化运营战略SWOT目前、在我国,上海,北京,南京,湖南,广东,甘肃、河南等 地都在进行数字移动电视运营的试验、一些还没有试验的地方也在跃跃欲试.笔者认为、移动电视产业运营更多的是基于战略上来考虑的.因为大多数省市在实施之前都做过周密而详尽的可行性研究,从投入产出来看,在 时间达到盈亏平衡点是不太可能的.就连最早启动的上海移动电视,也不敢轻言实现盈利,也在不断调整经营思路.但是,考虑到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开展移动电视的确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下面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用SWOT的分析方法分析移动电视产业化运营. S(Strengths,优势)移动电视之所以能够兴起,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技术优势技术的进步是根本因素.纵观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制式,包括日本的ISDB-T,欧洲的DVB-T及清华提出的DMB-T方案,它们均具有质量高,码流大,支持移动接收的特点.而且OFDM调制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宽带传输最佳调制方式,数字电视系统已经能在1Mbs的带宽上传输3Mbs以上速率的信息.数据增值服务的经济规律表明,传输数据的速率与增值收益应成正比、提供的速率(信息流)越高,收益也越高.因此技术的先进、使用户是在共享高速率,而 不是分享某一频带资源,低速率地获取信息. 资源优势地面无线波段是支持移动接收的黄金频率,这一段频率80%都在广电系统手中、大约有450Mbs的带宽是用于模拟电视节目广播、而用于移动通信的频率只有25Mbs带宽.同时广播电视自成系统,自成网络,因此系统频率,网络资源的优势明显. 成本优势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低.数字移动电视平台的建设,主要是在城市原有电视发射塔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原有模拟电视发射机和电源部分等是通用的.在原有覆盖范围内都可以接收,发端到用户没有任何投入.而且数字化前端设备与任何一种宽带网的前端设备的成本相似,用户接收附加设备也不高于其他宽带终端产品. 市场优势技术,资源和成本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市场的优势.移动电视信息到人(移动接收),永远在线(广播模式),信息个性化(高传输容量)的特点、势必得到用户的青睐.它必然把满足人们方方面面需求的视频信息服务纳入系统中、使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外,政策风险也是一种劣势.如果政策上强制不允许开展移动电视项目,这种风险很大且具有不可预见性. 启动移动电视的机遇在于市场的驱动和产业的驱动.在我国,电视机的保有量和生产水平已多年名列世界第一、移动通信用户数也跃居世界第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信息消费市场前景之远大.移动人群是广播电视业不容忽视的领域,它隐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有需求就会迫使供给的产生,便会产生强大的市场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最原始,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如果移动电视没有市场、需求也就无从谈起了. 产业的驱动力是另一种强大的力量.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风起云涌、无线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人们苦于不知如何推动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时候,移动电视是较好的切入点.一旦启动移动电视,有线,无线将互相推动,加快数字电视产业化的进程,使数字电视整个产业链全面启动,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移动电视不由自主被产业的数字化驱动着. T(Threats,威胁) 移动电视的威胁、首先来自于各种类型的业务.一般地说,用户使用了一种宽带接入模式,会有一种习惯定式,一旦成为惯性消费、便轻易不会改变,这势必加大移动电视的进入壁垒.由于经济条件,消费意识,消费习惯,信息源质量,产品开发周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目标客户成为现实客户存在变数,对用户的竞争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可小觑. 其次是竞争者.与以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话网和以太网技术路线为代表的众多运营商相比、移动电视这只初生牛犊,其运营商的名气和资金相差悬殊,进入市场的难度无疑增大.特别为了支持具有民族知识产权的大唐电讯TDS-CDMA,国家指配了很宽的频带,其主要目标是移动多媒体业务,这将对移动电视业务产生强劲冲击,确实不容小视.虽然其市场化并成为规模为时尚早,但不能不把它看作最大的潜在的威胁. 第三、当有形介质的传输网激烈竞争之时,无线传输技术也在加快发展,如LMDS,MUDS,MVDS等点对点、点对面,无线与其他网络结合的模式,都有商家在研发,试验. 广东省移动电视的发展SWOT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析广东省移动电视的起步.现广东省生产总值和人均消费水平高居全国第一位;人口8000多万,列全国第三位;受大专教育以上人口比例位居全国第二;居民对文化信息种类和内容的需求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拥有对数据服务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存市场.只要有丰富的信息源配和质量高,价格适中的接入终端产品、并对文化消费人群进行引导,就可以启动多媒体数字信息消费市场、变潜在市场为现实市场.由此可见、移动电视在广东省不仅具备广泛的用户终端硬件支持基础、而且用户也有很强的心理和经济承受力、其消费市场将非常巨大,这个市场会以强劲的势头速度发展壮大. 从产业运营的风险来看,运营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某些企业可能继续与公交公司合作,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安装VCD播放设备,提供移动图像;二是各地建立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三是移动通信公司的移动多媒体业务.运营风险关键在进入市场的时间,如果太迟进入,就会让竞争对手抢占先机、先入为主.归根到底,规避风险的对策还是一个字:快、赢得用户,以快制胜. 从运营策略来看,应以高技术,低价位策略参与竞争、并以快捷,方便,低价的优势做好启动市场的准备,这必然受到机构客户和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最后占有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特点和成本的优势.移动电视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胜出的概率也较大. 总体看,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是电视广播的一个发展方向,即使现在不搞,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出台后也要搞. 在移动电视上投入的设备目前能用,在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出台后,只要对信道编解码板进行改造也能用,这个费用在实际运作中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国家制式出台前、把受众对象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乘客这一特定的群体上,今后变更系统制式不会影响百姓家庭.因为发射,传输,接收自成一套封闭系统,与百姓家庭无关.接收部分的投资几乎没有风险.对于个体的移动用户来说,建立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大额的投资发生在终端接收设备上,而这部分投入与实际经济效益成正比关系.没有市场、即没有安装接收设备的必要、就不存在这一大笔投资;安装了大量的接收设备,即有了广阔的市场、就会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商机匆匆,转瞬即逝!以移动见长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不把握时机、及早行动,今后将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在制式未确定的情况下,实施数字移动电视产业运营是必须的,也是战略决策的需要所决定的. 原文链接: http://www.wenkoo.cn/wendang/guanyu-shuzi
个人分类: 思想碰撞|3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的新闻舆论
huangwd99 2008-10-14 19:39
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的新闻舆论 来自 http://www.zuguow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59316 熊蕾,原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副社长,高级编辑。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为1988年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杰弗逊学者。长期从事中国新闻对国外的报道,除编发他人的英文特稿外,本人在美国、英国、法国、印度、新加坡、菲律宾、韩国、泰国等几十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特区的报刊发表过政治、科学、文化、社会等各种专题的英文特稿和深度报道数百篇。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的新闻舆论 熊蕾 我多年来从事的工作是向国外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力争一个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国际舆论环境。做这个工作做了25年,随着我们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我们的国际舆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国际上愿意了解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另一方面,国际舆论格局中西强我弱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改变。我们仍然不能完全或者完全不能掌握国际舆论的主动。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强大的舆论攻势的影响下,我们相当一些所谓的知识精英学者教授、媒体从业人员,甚至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价值观念也在和美国趋同。种种事实表明,我们现在有一些有相当地位和话语权的人,唯美国人的马首是瞻,说不清究竟他们肩膀上长的是美国人的脑袋,还是他们的脑袋长到了美国人的肩膀上。著名的中国兵法家孙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观点。不战而屈,靠的是什么?当然有实力的作用,但更有舆论的作用。现在大家都在讲软力量,舆论,媒介,就是一种软力量。美国的当权者很重视这种软力量,也很善于运用这种软力量,很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我既不懂经济,也不懂法律,更不懂战略,对国际政治或者国际关系也没有研究。但是从我的切身体验,我对美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很感兴趣。所以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切磋。从我收集到的美国的这些公开资料来看,美国对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这个目标的策略手段,相当下功夫研究。其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体现在他们对心理战的重视和运用上。 心理战 美国对敌人或潜在敌人的心理战,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多的实践。在美国当代的军事行动中,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都出动了心理战部队,并且公开声称心理战在这些军事行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美国对心理战的运用并不限于战争或者军事行动。美国心理战行动网页直言不讳地说: 如今,心理战行动是美国政府用以确保国家目标的各种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活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那么,什么是心理战呢?美国国防部对心理战的定义是: 有计划地利用宣传和其他心理行动,以影响敌对的外国团体的舆论、情感、态度和行为作为首要目的,从而支持实现国家目标。 对心理战行动的定义是: 心理战行动是有计划的行动,向外国受众传达有选择的信息和指标,影响他们的情感、动机和客观推理,最终影响到外国的政府、组织、团体和个人的行为。 请注意这里强调的有选择的信息和指标。这是什么意思呢?美国心理战行动网页上的解释是: 美国军事心理战行动的最终目标是,向外国受众传播支持美国政策和国家目标的真实信息,使敌对的、中立的和友好的国家和力量确信,应当采取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的行动。 这里边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美国的国家目标是什么?我们来看看美国人自己是怎么说的。 1950年4月14日,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遵照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授意,向总统提交了一份《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与计划》的报告。当时这份报告被列为绝密。现在解密了,在网上就能查到。报告说: 一个自由社会的目标是由其基本价值观念和维持使这些价值观念繁荣发展的物质环境的需要来决定的。因此,克里姆林宫对美国的挑战,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事实上,都不仅是针对着我们的价值观念,而且针对着我们保护这个环境的物质能力。这个挑战既是和平时期也是战争时期的,所以我们和平时期和战时的目标都要考虑这一点。 针对所谓克里姆林宫的挑战,报告提出了三点应对原则,包括: 1、我们必须强大起来,包括在我们的国民生活中肯定我们的价值观念,在发展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方面,都要强大。 2、我们必须领导自由世界建立一个成功运作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只有得到国内外对我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实际肯定,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完整,真正挫败克里姆林宫的图谋。 3、但是,在肯定我们的价值观念之外,我们还必须有这样的政策和行动,就是使苏联体制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达到这个变化的第一步,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挫败它的图谋。 52年以后,2002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开篇就说: 20世纪自由和极权主义之间的大争斗以自由力量的决定性胜利告终这也是国家成功的唯一可持续模式的胜利:自由、民主和自由企业。 今天,美国享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和巨大的经济及政治影响力。在保持我们的遗产和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将打击恐怖主义分子和暴君,捍卫和平。我们将在大国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和平。我们将在每个大洲鼓励自由和开放的社会,扩展和平。 从这些陈述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虽然从1950年到2002年,在52年的时间里,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目标中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并没有改变。凡是有悖于美国式的社会制度,凡是有悖于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凡是有可能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抗衡的潜在力量,都会被认为是对美国的威胁不仅针对着他们的价值观念,而且针对着他们保护这套价值观念的物质能力。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不能容忍这样的制度、意识形态和力量存在。这是他们说在桌面上的话。没有说出来的呢?那就很难说了。比如,所谓自由民主的标准,并不是确定的。像委内瑞拉的总统查韦斯,明明是民选的,但是他不讨美国人的欢心,美国就不容他,他的总统位子就老不安稳。从乌克兰到中亚,所谓的颜色革命几乎就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规定,要打败对美国的威胁,我们必须动用我们军械库中的一切工具军事力量、更好的国土防御、执法、情报等等。但是,他们认为,心理战作为人类军械库中最古老的武器之一,对战争的成功几乎和人力及武器的使用一样必要。 美国心理战行动网有一个专页,收集了古今各方名家论心理战的语录,也显示出他们对心理战的重视。 关于心理战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有这样一些语录:列在第一条的是孙子兵法《计篇》中的: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第二条也取自孙子兵法,是《谋攻篇》中的: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是拿破伦的话:世界上只有两大力量,剑和心。从长远来看,剑总是被心所击败。 克劳维茨的话:心理的力量对卷入战争的各种因素有决定性的影响。消灭敌人的勇气和消灭他的军队同样重要。 这句话不知道是出自谁,但是他们很推崇,经常引用:俘虏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心和灵魂就会跟过来。 美国将军格利非茨的话:敌人的思想和其领导人的意志,是远比其部队的躯体更重要得多的目标。 美国1987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军事大灾难》的书中援引的戈倍尔日记中的一段话,也收集在这些语录中,挺有意思: 用不着谋求知识分子的皈依。因为知识分子从来都不皈依,而是永远倒向强者。就跟大街上的人一样。因此,给出的理由必须没有加工的痕迹,明白而有力,能引起情感和本性的共鸣,而不是理性的共鸣。真相并不重要,它完全从属于策略和心理。仇恨和轻蔑必须针对具体的个人。 可以说,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心理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战略上,美国心理战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敌人的思想和其领导人的意志。这种战略上的心理战,都是国家行为。心理战就是攻心之战,攻的是人的思想。这样的心理战,是离不开舆论传播的。 传播学与心理战 美国心理战行动网页说,心理战行动或心理战,就是了解关于你的目标敌人的一切,他们的信仰,好恶,长处,短处,以及弱点。一旦你知道驱动你的靶子的是什么,你就可以开始心理战行动了。 攻心靠舆论。怎么造舆论?最好的手段就是传播。他们认为,心理战行动可以从广义上定义为有计划地使用传播手段来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在目标群体中创立支持达到(美国)国家目标的行为、情感和态度。传播的形式可以是简单地通过口头隐蔽地扩散信息,也可以通过任何的多媒体手段。 现在传播学很热门,我们有很多传播学专业的设置。传播学的鼻祖在美国,而传播学的诞生,就是美国进行心理战的一个结果。传播学和心理战,密不可分。对于如何运用舆论传播的手段有效地进行心理战,美国政府和军方投入了很大力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希特勒德国的宣传攻势,美国军方拿出了大笔研究经费,动员了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公关学等各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就是传播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的建立。现代大众传播学理论公认的奠基人,韦尔伯施拉姆,40年代初在华盛顿任战争情报处和事实数据处处长,他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美国军方的研究经费,为进行心理战而建立起大众传播学的。所以我们说,传播学的创立,是美国心理战的一个直接成果。战后施拉拇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建立起传播系,在1950年招收了第一个传播学的博士生。传播学自此成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热。 对心理战行动的运用,美国有具体的要求,就是:树立有利于美国及盟国的形象;向目标受众提供信息,使其按美国的意愿思考;扩大展示实力的效果;评估民意;使敌方受众有行动的选择,也就是劝降;克服传播中的各种障碍,如新闻审查、文盲或干扰阻断等;瓦解敌方士气,削弱其斗志;利用民族、文化、宗教或经济的分歧;支持欺骗行动。 这些对心理战行动的要求,决定了美国从事心理战行动的人员的条件:他们必须是大众传播的行家,能以印刷媒体、视听媒体和多媒体等各种媒介进行传播或者说宣传,并达到心理战行动所要求的效果。 在美国,从事心理战的组织和人员,数量很难估计。公开的资料只提到美国军队的现役心理战部队第四心理战群,它的总部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来格堡。我1988年去美国国防部访问过,得知当时在五角大楼工作的军队和文职人员有2万3千多,其中专门做公关的有5000多人。所谓公关人员,其实就是和心理战行动有关的舆论传播工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治宣传工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机构中,并没有专门的政治宣传部门,尽管他们实际做的工作和我们概念中的政治宣传工作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也绝不标榜他们做的是政治宣传工作,而且非常回避宣传这个概念。为什么?因为在美国和西方的文化中,政治宣传是个贬义词,会引起公众心理上的极大反感。他们把所有自我标榜做宣传工作的人都等同于希特勒,等同于纳粹德国的戈倍尔,也就是等同于欺骗,从内心里拒绝接受。可是他们接受公关、接受心理咨询的概念。这种心理在今天我们中国的社会上也很普遍。好多人对政治宣传很抵触,很逆反,不愿意接受。根据传播学原理,如果受众对你的传播有了先入为主的反感,你的传播就很难收到任何效果。任你怎么说,他反正不信。而对传播,对公关,受众这样的逆反心理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另外,作为传播者,一说是在宣传,自己主观上就难免居高临下的态度和生硬的灌输方式,这也会影响传播效果。而如果说是做传播,做公关,他就不由自主地站在和受众平等的立场,想方设法说服受众接受自己的推销,传播效果会比宣传好得多。所以,美国的政治宣传工作,是按着传播学的方式和理念来做的。他们诋毁我们发布的消息,就用一句话:那是共产党的宣传!我们发布消息的可信度和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除了美国军队的心理战部队和五角大楼的公关人员,美国新闻媒体也是美国政府舆论攻心的重要工具,在美国的心理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政府主办的美国之音,是美国心理战行动的当然参与者。另据西方媒体揭露,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与美国军方配合也很默契。第四心理战群有一个专门的业内培训,就是在CNN总部进行的,由心理战部队选派军人到CNN总部,作为正常雇员参加新闻报道工作。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方让记者嵌入一些参战部队做报道,更收到了为这次战争大造正面舆论的积极效果。当时,他们把600多名记者嵌入美英联军中。调查表明:嵌入记者的新闻报道比非嵌入的报道对军方说好话的更多,报道更正面,对军方人员传达出更大的信任感。 作为中国新闻媒体,嵌入式报道并不新鲜。我们的军事记者可以说历来就是嵌入在部队里的。为什么在美国就引起很大的注意?那是因为,我们公开声明,我们的新闻是党和政府领导的,而美国的新闻,则标榜自己是自由的,独立的。现在,你的媒体从业人员嵌入到军事行动部队里,你的新闻报道还能自由独立吗?我从美国的几个研究报告中读到的结果是,很难。除了《纽约时报》采用嵌入式报道在其战争报道中不到40%以外,其他美国有影响的印刷媒体,其战争报道的一半以上来自嵌入记者,《今日美国》更达到百分之百。这样的报道营造的战争舆论,很明显是有利于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协助美国政府和军方进行心理战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好莱坞。美国军方没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厂,像我们的八一电影制片厂那样,也没有我们那样齐备的部队文工团。但是,五角大楼和好莱坞的关系极其密切。据美国一位军事史学家披露,美国军方与好莱坞的合作关系已有100年的历史。军方与好莱坞的互动,创作出700多部故事影片,包括不少我们熟悉的所谓好莱坞大片,树立了众多生动的美国男女军人的正面形象。这些形象,从《巴顿将军》到《拯救大兵瑞恩》和《珍珠港》,无不张扬着一种颇具个性的英雄主义。而且似乎满足了不同时代美国官方的需要。比如,70年代到80年代,好莱坞推出了一大批以越战为背景的银幕上的美军英雄,从《第一滴血》到《兰博》、《野战排》,不了解历史的人看了那些电影,还以为美国在越南打的多么漂亮,忘记了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不得不在1975年从越南撤兵的历史。这些影片,不仅能鼓舞美军的士气,也使美国公众从越南战败后的低迷状态走出来,重新振奋了精神。可是好莱坞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听到什么爱我美国,振兴美国之类的口号。9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社会呼风唤雨。而这时好莱坞又推出了《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等宣扬美国军人人道主义形象的影片。这些影片,很少政治说教,艺术感染力极强,他们对树立有利于美国及盟国的形象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舆论导向 舆论攻心,导向的作用自然非常重要。在美国,我们极少听到舆论导向的说法。但是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舆论,尤其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舆论,是相当一致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比如,我们很少能够在美国媒体上看到有关古巴的积极正面的报道。所以,有一个在中国新闻媒体工作多年之后又到美国和加拿大去学习传播学的朋友说,美国媒体的舆论一律,和我们的舆论一律其实也不相上下,只不过他们在舆论一律的时候,还是标榜着新闻自由。而在他们舆论一律的背后,就有无形的舆论导向。那么,在美国,承担舆论导向的主体是谁呢?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美国新闻媒介的消息源,我们就不难发现,美国新闻报道的消息源,一半以上来自美国政府机构,其他则来自有权势的利益集团和企业。所以,承担舆论导向的主体,是美国当权者。他们并不说让新闻媒体担任他们的喉舌。但是他们以提供新闻的方式,使他们的观点通过新闻媒体影响公众,左右舆论。这种导向和我们的区别,用我那位朋友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中国的舆论导向靠的是控制,控制舆论和媒体,而美国当权者的舆论导向靠的是操纵,操纵舆论和媒体。美国官方的这种舆论导向,在危机时刻尤其明显。在这种时刻,他们的高层官员往往亲自出马。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后,美国总统布什马上发表谈话,说,这种恐怖行为是对自由和民主的攻击!美国进入了战争状态!美国要向恐怖主义宣战!这就马上给这个事件定了性。而官方的调子,立刻成了新闻媒体的标题和报道基调。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各主要新闻媒体对911事件的报道,基本上都是这个调子: 开始对付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得干掉他们,即使他们没有直接卷入这件事。(CNN,9月11日) 对这种不可想象的21世纪的珍珠港事件的反应应当简单干脆杀掉那些杂种。冲他们的眉心给一枪子儿,炸得他们粉身碎骨,如果需要的话毒死他们。至于那些庇护这些蠕虫的城市和国家,把它们炸平了拉倒。(《纽约邮报》,9月12日) 被一种正义的愤怒激发起来的美国向来是正义之师。支持本拉丹那样的人的国家需要狠揍。如果我们荡平了一部分大马士革或者德黑兰或者随便哪里,那只是解决了一部分。(《华盛顿邮报》,9月13日) 对阿富汗实施核打击的时候到了。(《里士满时报快递》,9月13日) 现在不是讲究把直接卷入这次恐怖袭击的具体的人找准的时候。我们应当侵入他们的国家,杀掉他们的领袖,让他们皈依基督教。我们过去就没有拘泥于只找出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军官加以惩罚。我们对德国城市进行了地毯式轰炸;我们也杀了平民。那是战争。这也是战争。(《国家评论在线》,9月13日)在美国当权者的引导下,这些报道和评论,把美国烘托成正义的化身,也堂而皇之地把美国带入了向恐怖主义宣战的战争状态。既然是战争状态,而且是理直气壮地打恐怖主义,捍卫自由和民主,那还不是全体人民同仇敌忾?在这种情况下,谁要发出异样的声音,那可真是大逆不道。所以,从这些报道看,美国官方在911之后的舆论导向,相当成功地凝聚了美国的人心,很快地把老百姓的情绪统一到政府和当权者所希望的轨道上。有一个材料说,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国防部用15种文字总共发了350万字的新闻稿。这也显示了美国军方引导舆论的力度。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非常重视影响舆论,经常在媒体上露面解释政策。这是美国国防部网站上公布的他在2002年8月21日到9月19日期间参加的媒介活动,有接受不同电视网和通讯社记者的采访,也有一些会议、会见和演讲的消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同电视网和媒体的采访,他是分别进行的。这样频繁的活动,想不对舆论产生影响,都办不到。 这样的舆论导向,尤其是危机时刻的舆论导向,有什么作用呢?首先是影响美国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在美国的媒介上,我们看不到舆论导向之类的话。可是美国政府领导的想法却几乎都能通过新闻媒体体现出来。他们不是用行政命令来让媒体听命于他们,他们完全是通过向媒体和公众提供他们想提供的情况和观点,来左右舆论。拉姆斯菲尔德911之后在媒体的频繁亮相,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所有这些亮相中,媒体对他的报道都是有实质内容的,甚至是有个性的,这就很容易打动受众。其次,影响国会和政府的议程设置。媒体的舆论声势造足了,国会就会通过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国防预算的增加。比如2001年10月美国国会匆匆通过的《爱国法案》。这个法案赋予执法机构很大的权力,包括对可能无辜的嫌疑人做有罪推定,不经任何程序就可以拘捕嫌疑人等。但是它没有经过充分讨论或辩论就得到了通过。第三,影响美国公众的政治倾向。从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公众的政治倾向可以说急剧右转,美国在海外的军事行动总能在美国国内的民意测验中获得很高的支持率。像2003年打伊拉克,在国际上有很多不同意见,但是国内的支持率仍高达半数以上。现在,打伊拉克4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才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反战运动。第四,不仅影响美国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也影响了全世界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包括我们中国的很多媒体,几乎也是这样。轰炸阿富汗了,炭疽病了,巴以冲突了,要打伊拉克了,几乎美国一刮风,我们这儿就下雨。造成很多新闻媒体甚至政府官员,都围着美国的思路转。关于美国的舆论导向,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们的忧患报道。美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人们普遍认为它的军事力量现在是世界上最强的,没有什么对手。可是他们却常常报道说,美国空军的防御如何需要更多的经费来更新、增加情报、监控和侦察设备;美国军队对打城市战争如何毫无准备,缺乏成功地进行城市作战的能力。这样的文章和分析,一方面会提醒美国军人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就像会叫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他吃得再饱还是喊饿,喊的结果,就是社会的关注,政府和国会都给他拨款。美国的防御战线远远超出他们的疆界,达到欧洲、中东。可是他们还是在大喊大叫他们的安全有问题,喊来了NMD,喊掉了束缚他手脚的《弹道导弹条约》。是不是也有迷惑对手的作用,就不好说了。比较一下美国受到打击、挫折之后媒体反应的措辞与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的措辞,我觉得很有意思。美国受到打击,如911这样的打击之后,毫不遮掩地说:美国愤怒了!美国人被激怒了!而我们,遇到类似售台武器这样的事,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告诉人家我的感情被伤害了,谁在乎?这种传播就很无效。而从鼓舞士气的角度看,表示一个国家的愤怒更积极呢,还是表示一个国家的感情受伤害了更积极? 媒体的自觉 美国新闻媒体在参与心理战行动方面,或者说在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方面,不完全是被动的,而是相当自觉。这是美国新闻媒体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虽然并没有什么主管部门命令他们,要求他们,告诉他们什么可以报什么不可以报,但是他们好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自觉性,使他们成为国家利益的看家狗或守门人。 有人会问,美国不是有新闻自由吗?美国的媒体不是可以批评自己的总统和政府官员吗?对这个问题,需要分析。不错,美国确实有一个宪法第一修正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新闻自由。但是,具体操作起来,有很多限制,比如不得诽谤他人的限制,不得泄漏国家机密的限制,等等,所以实际上,那种自由度,并没有我们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他们对总统和政府官员时有批评,但是这些批评,很多带有党派政治斗争或利益集团的背景,而且无损于甚至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塑造美国的国际形象。比如,当年在中美两国政府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行双边谈判时,中国方面对谈判的情况常常是守口如瓶,中国媒体的报道基调则充满了对加入世贸组织的向往。反观美国媒体,却不断发出鼓噪,生怕中国占了什么便宜。他们死盯着双方谈判的进程和内容,及时报道中国在哪些地方仍没达到美国的要求。这样的批评,对美国政府来说,应该是有益无害的,因为这种表面上针对美国政府的批评,其实对中国保持了一种舆论压力和主动,使美国得了便宜还卖乖。美国政府也可以运用这样的舆论批评来增加他们同中国谈判的筹码。 美国的新闻媒体虽然都标榜自己独立于政府和党派,或各有其政治倾向,但是在捍卫、伸张美国的国家利益上,他们,尤其是发行量、收视率排在前列的那些主流媒介,不约而同地非常一致。综观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东部十三州扩张到西海岸,夺走墨西哥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把印地安人几乎赶尽杀绝,吞并太平洋中的岛国夏威夷,这短短200多年的历史其实是相当血腥的。有人统计,美国独立230年以来,发动过240次战争。所有这些侵略扩张行为,大都获得了美国媒体的舆论支持,都被媒体说得冠冕堂皇,充满正义。80年代出的美国电影《与狼共舞》,是印地安人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出现在美国银幕上。所以,我们在看美国新闻媒体的时候,不能光看到他们所谓自由的一面。好象我们不能报、不让报的东西,他们能报,他们就自由。就拿当年的越战和现在的伊拉克战争来说,美国媒体出现批评的声音,大都是在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与美国众多人的意愿相违背,越拖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越有害的时候才出现的。在战争顺风顺水的时候,媒体的批评就极少极少。媒体的批评,基本上不会违背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历史上的媒介精英的确都很懂政治,也很讲政治。他们最大的政治,就是国家利益。他们捍卫国家利益的自觉性,要比我们中国很多媒体强得多,手段也高明得多。美国媒介精英的代表人物之一,创办《时代》周刊的亨利卢斯曾公开说明,办新闻周刊,是为了宣传美国思想,振奋美国精神,使美国精神席卷全球。早在1920年,22岁的卢斯就在给耶鲁大学校刊写的一篇文章中鼓励他的同代人燃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他写道:当我们在20年后讲到美国时,愿这伟大的名字在全世界至少意味着两点:第一,美国利益应当受到尊重,美国公民有权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贸易和生活,无论美国的商人走到哪里,他们的经济理想都得到承认;第二,但凡有国际争端,都可指望美国来协助解决 后来,《时代》周刊果然从一家默默无闻的杂志,发展成为美国统治阶级最有权威性的代言人之一,对美国政治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个22岁的青年就有这样的抱负,而且将它付诸实施,不管其出发点如何,政治主张同我们怎样不同,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我们敬佩的。今天的《时代》周刊继承了卢斯对美国的忠诚。美国911事件一周年时,《时代》周刊出了一期九一一专辑,其中刊登了一篇文章 ,题为《通向巴格达之路》。文章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并表达了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就是:只要世界上还有不民主的国家,那么这些国家就会成为恐怖分子的支持者。因此,美国打他们,就是打击恐怖主义势力。该文认为,美国已经改变了阿富汗政权,其他国家如沙特,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巴勒斯坦政权,都应该改变。 说服、改变、影响 美国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将心理战的原则浓缩成三个英文词,就是:说服、改变、影响。他们把这三个词作为心理战的行动指南,放在心理战部队的徽标上。这是他们心理战部队的徽标,周围这三个词就是说服,改变,影响。中间这个马头象征着特洛伊木马,意味着打入敌人心脏。美国军方的解释是,它代表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行动和在各种类型的战争中施加影响的能力。闪电和剑表示速度和在任何地方实施打击的能力。 说服、改变、影响的实例很多,但是时间关系,我今天挑选其他一些例子来看看。 例1. 无处不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不象我们中国那么盛行不知给谁看的标语口号。美国人也不把爱国主义教育老是挂在口头上。 可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却无所不在,而且无声无形,潜移默化。 他们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就是首都华盛顿。 从杰弗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朝鲜战争纪念碑、越南战争纪念碑、阿灵顿公墓到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山,美国人可以尽情在这里缅怀他们的开国元勋和为捍卫美国利益而捐躯的人们。 没有人大张旗鼓地介绍这些地方所传达的政治信息,也没有新闻媒体动员人们上这里来受这样那样的教育。但是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到这里来的人川流不息,其中乘坐各种大巴成群结队地来这些地方参观的中小学生,更是引人注目。 这些地方,都刻有名言或警句。在这些纪念性建筑物或雕刻的庄严气氛烘托下,这些名言警句似乎也有了生命,令人印象深刻。 在阿灵顿公墓,环绕肯尼迪墓的石墙上刻着的这位遭到暗杀的美国总统生前讲过的一段名言: 所以,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什么,问一问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我的世界居民同伴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什么,而是问一问我们一起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这话讲得的确精彩。煽情,而且是不着痕迹的思想引导。 例2.美国之音的一条消息。 这则报道是美国之音记者1997年6月5日所发,全文如下: 人权组织自由之家表示,中国政府加紧镇压中国的地下基督教,镇压包括监禁和折磨,自由之家上个月在中国五个省秘密会见了地下基督教的成员,加拿大多伦多基督教学院的马歇尔教授是这批自由之家专家人员的领队,他说,1994年开始中国当局对基督徒的镇压活动在一年前升级了。马歇尔说:人们对我们说,现在对地下教会成员的普遍处罚是三年劳教,地下教会的牧师或领导人初犯时可能被处以这样的刑罚。据保守的估计,中国信奉基督教的人大约有五千万,这个数字是1990年估计的数字的三倍。他认为这个数字的爆炸性增长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局最近大规模镇压基督徒。马歇尔说,这是在中国唯一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组织,这个组织不受官方控制,中国政府非常害怕任何不在官方控制之内的活动在全国展开。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这条消息中很多信息并不扎实确凿。比如: 1994年开始中国当局对基督徒的镇压活动在一年前升级了, 究竟是哪一年?可以是93年,也可以是94年,还可以是96年。中国信奉基督教的人5千万,是否都是地下教会的?没有说。但是这个数据具有强烈的暗示效果。 他认为,这个数字的爆炸性增长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局最近大规模镇压基督徒一句,是一个不知道来源的估计数字的爆炸性增长,报道没有说明这个估计数字的增长是否涉及地下教会,但是马歇尔依此作出的推断暗示这个爆炸性增长是属于地下教会的。最后三句话组合在一起,起到暗示其因果关系的作用。但是仔细想一下就会知道这个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可是,听这条报道的人,不可能有时间做这样的分析,而且由于报道似乎每一句话都有出处,给人的感觉就很客观,容易让人相信。相信什么呢?就是这样的印象:(1) 中国的地下教会在爆炸性增长;(2) 中国政府对它的镇压行动急剧升级;(3) 千百万基督徒正面临严厉处罚。怎么样用最少的信息去最大限度地改变人的想法,这是一门技巧性非常高的信息深加工技术,也可以称之为改变别人思想的技术,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美国之音的这个技术应用得非常成功,在这短短300字的报道中用到的技术有:暗示、逻辑圈套、对语句进行模糊处理、似乎无心的遗漏、对常识的巧妙应用以及看上去象是无意识的错误等等。一位海外人士指出,美国之音其实是非常关心自己的声誉的,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大量中立的消息上做到忠实报道,不做任何直接威胁自己声誉的事,即使在进行信息深加工时也以不直接损害自己的声誉为原则,不使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这样长期积累了公正形象,如此这般,在关键问题上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影响力。 利用宗教的分歧,确实是美国心理战行动的要求之一。美国之音这篇报道,也确实把新闻报道的主观选择性和反观客观性之间的关系吃得很透,玩得纯熟,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就中了他们设好的套。那位海外人士对美国之音这条消息能够成功地误导受众的原因也分析得很正确。就是这种误导,必须建立在多年积累的在受众当中的可信度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这种可信度,它就不可能有误导受众的影响力。正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战案例教科书上所说的: 如果给一个人正确的信息给7年,那么在你认为必要时,他可以在第8年的第一天就相信不正确的信息。你首先要建立起你的宣传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说服敌人信任你,即使你是他的敌人。 例3.蓝登书屋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美国蓝登书屋1994年出版的《毛泽东的私生活:毛泽东私人医生李志绥回忆录》。这本书被当成近距离了解毛泽东和中共高层政治生活的信史,在海外影响极大。尽管书中所回忆的内容,很多活着的当事人都说是编造,但是他们说明李志绥编造事实的回忆,却根本无法与李志绥那本书的影响抗衡,就连国内很多人,也宁可相信那本书,而不相信对它的驳斥。在这里,我没有足够的证据确认这本书是美国对中国的一个心理战行动,但是可以确认的是,它完全达到了心理战行动的效果。很多通过各种渠道看了这本书的中国大陆读者,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这本书,使他们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完全破灭了。让一个国家的公众对当政者和国家的领袖人物产生怀疑,离心离德,不正是心理战行动所谋求的最大目标之一吗?而且,这本书有着相当耐人寻味的背景。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1988年,李志绥初到美国时,曾经跟人说过,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在毛主席身边的那些年月。他开始写回忆录后,最初的两稿均被出版社否定。否定的原因,就是他笔下的毛泽东的形象,不符合美国出版商的要求。如果以上的情况不足为信,那么下面的事实则是确凿无疑的。首先,李志绥作为一个只会用中文写作的中国人,却需要别人把他的中文草稿译成英文,再由母语为英语的美国汉学家润色甚至改写,然后出版一部以英文为母本的回忆录。一个人的回忆录不能以自己的母语为母本,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后来出版的这本书的中文版,都是以英文版为蓝本。第二,据李志绥在英文版中开列的致谢名单,除了两位给他写英文的捉刀人,包括一个华裔教授和一个老美,蓝登书屋另派了9个人帮助此书的写作。此外,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所谓的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自始至终参与了本书的出版,并为他撰写了前言;参加评审英文稿的还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夏威夷东西方中心的一批中国问题专家以及心理医学和人类学家,包括麦克尔奥克森伯格、罗德里克麦克法加尔等八、九位。一个医生的回忆录动用这么庞大和高规格的阵容,所为何来?李志绥有所披露:这些专家将我的回忆与写过毛的那些人的其他记述加以对照,使这本书能够为非中国读者所理解。其结果就是,李志绥参与了很多身为保健医生的人不可能参与的政治决策,包括他就任毛泽东保健医生之前就召开的中共八大,以及庐山会议、尼克松访华等等。第三,蓝登书屋号称世界最大的普通英文图书出版公司,长期致力于出版美国和世界最优秀作家的文学作品。蓝登出的书获得的文学奖和图书奖,比其他任何出版社都多,包括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美国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奖等。没有出版过任何作品的李志绥,连作家都谈不上,更不要说优秀作家了。这样一个世界知名的出版公司如此兴师动众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医生出书,这里面应该是很有奥妙的。 例4.大张旗鼓地纪念朝鲜战争50周年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美国的武装力量节。2000年的武装力量节,我恰好在华盛顿开会,赶上他们开放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并举行航空表演,使馆的朋友带我去参观。我在好多展台上看到了一些传单,介绍并号召人们参加纪念朝鲜战争50周年的活动。我看了那些传单,惊讶地发现,美国正在准备一场规模很大、持续3年的朝鲜战争纪念活动。这在美国是前所未有的。朝鲜战争是1950年爆发的。由于美国并没有打赢这场战争,所以当时回到美国的大兵们,没有像以往出国作战凯旋时那样受到欢迎,而是长期默默无闻。以至多年来,朝鲜战争在美国被称为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但是,到了80年代中期,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美国国会在1985年通过了在首都华盛顿建造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的决议。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垮台和苏联的解体,美国主流媒体开始将这场战争描绘为抵制共产主义传播的正义之战。199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亲自为朝鲜战争纪念碑奠基培土,1995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定43周年时,这座花园式纪念碑正式落成。 这个纪念碑隔着林肯纪念堂和越南战争纪念碑遥相呼应,同样以光可鉴人的黑色大理石幕墙为主。墙边的草坪上,竖立着十几个成散兵队形的真人大小的美国军人雕像。他们一个个神情严峻而坚毅。雕像前的地上,刻着这样几行字: 我们的国家向她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不知道的国家和他们从未谋面的人民的儿女们致敬 1950-朝鲜-1953 在旁边的黑色大理石幕墙上,则刻着一排醒目的大字: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 接下来的一片幕墙上,是许多美国士兵的肖像。园区内还刻着当时参加所谓联合国军的各国的国名。 为纪念朝鲜战争50周年,美国国会授权国防部组织美国朝鲜战争50周年的纪念活动,国防部为此专门成立了朝鲜战争50周年纪念委员会。纪念活动从200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整整50周年那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2003年11月11日结束。这个委员会的网站和它所发的各种宣传材料说,纪念活动的举办宗旨是,向朝鲜战争老兵及其家人表明,一个知恩图报的国家记住了他们50年前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此外还要使美国公众对朝鲜战争的教训、历史和遗产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并且告诉未来的世世代代,美国军方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自由对国家的贡献。委员会的一份文告称,该委员会已经组织了很多活动向朝鲜战争的老兵及其家人表示感谢和敬意。在美国国会和政府的支持下,美国各军兵种连手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同时号召全国各地和各种社会团体、机构、学校积极参与并组织更多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的主调是:朝鲜战争是在联合国旗帜下打的第一次战争。由美国领导的来自22个国家的联合国军队使共产主义陷于停顿。我们那些老兵50年前所做出的牺牲拯救了一个国家使之免受共产主义的奴役,并帮助创造了它今天所享受的和平和民主自由。对于各地应开展什么样的活动,纪念委员会有很具体的建议,如:举行队列表演或游行,出版对某一兵种、部队、战舰或军事行动专门介绍的小册子,表演当时的音乐剧和戏剧等;穿着朝鲜战争时期的军服游行,请老兵讲战争故事,安装一个朝鲜战争时期飞机的50年密封舱,让朝鲜战争老兵的后裔在2050年到2053年开封;以朝鲜战争作为毕业典礼、比赛乃至舞会等节庆活动的主题,用朝鲜战争的领导人、英雄和战役来重新命名街道和建筑物,组织志愿者访问朝鲜战争老兵,种纪念树;办各种类型的展览,收集并展出朝鲜战争老兵的照片、纪念品、书信和日记;鼓励图书馆展出以朝鲜战争为主题的书;复制当时的宣传画、照片、标语等创办一个朝鲜战争走廊;展示朝鲜战争的飞机模型;组织学生去朝鲜战争培训场所、博物馆和纪念地,了解老兵做出的牺牲与成就,鼓励他们去参观军事设施,讨论朝鲜战争的意义及其与当今世界的关系;出版以朝鲜战争为主的问答和填字游戏;就军事战略、联合国声明和经济或政治决策等重大问题开辩论会、研讨会。委员会要求,各部队代表参加社区或州朝鲜战争纪念委员会的代表不仅要积极参与其事,而且要始终身着制服以强化军人身份。与此同时,该纪念委员会开了专门网站,便于公众了解和参与纪念活动。 2000年6月25日下午4点至5点半,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附近,举行了朝鲜战争5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式。开幕式由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主持,克林顿总统做主题发言。应邀出席的有韩国驻美国大使, 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和当年到战地为美国大兵表演过的歌星等。开幕式上有直升飞机和朝鲜战争时期飞机的飞行表演,克林顿还向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献花圈。 朝鲜战争50周年纪念委员会的方网站分为纪念活动的参与伙伴(我们叫主办单位)、主要活动、历史、教师参考、英烈馆、图片、新闻通讯、专访等专项或专门网页。进入人物专访页,你点击谁的图像,就会看到对他的专访全文。所有专访页的上部,都有这么一行字:记住朝鲜战争的老兵;记住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在美国朝鲜战争老兵委员会的网站主页,写着这样的话:一场被遗忘的战争的被遗忘的士兵不再被遗忘了!你不仅没有被遗忘而且你受到了高度的赞赏。 特别使我震惊的,是一本叫《鹅卵石》的杂志。它的宗旨是发现美国历史,发行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也就是9岁到14岁的孩子。它在1999年的秋季,也就是美国的全国性纪念活动开始之前,就和美国国防部合作,出了一期图文并茂的朝鲜战争专刊,用儿童易懂的语言,从方方面面介绍了朝鲜战争。这一期的开头,是主编玛格瑞特乔里安写的编者按: 多年来,朝鲜战争(1950-1953)被称为被遗忘的战争。这场战争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和随后很快发生的越南战争(1954-1973)之间,历史学家和美国人民往往都忽视了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在国家间有着巨大的不信任的时代发生的。曾经一度是盟友的美国(一个民主国家)和苏联(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彼此发生了摩擦。它们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了一个政治紧张和军事对抗的时期,被称为冷战。虽然技术上相安无事,但是两个国家都以为会有武装冲突而建立起各自的军事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被分为两个区域。北朝鲜由苏联占领,南朝鲜由美国军事人员和顾问占领。本来打算这个局面是暂时的,到朝鲜统一时就可以自治了,但是分裂的朝鲜成了两个超级大国较量的实验场。哪一方都不能容忍另一方政治制度的扩散。双方都要支持和自己的哲学相一致的国家。到1948年,共产主义的北韩和民主的南韩都建立了独立的政府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政府。两年后,朝鲜战争开始了。 2000年是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在这期《鹅卵石》里,我们聚焦于这场武装冲突的历史从两年的和平谈判,到妇女和美国黑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到对朝鲜难民的救济工作。通过考察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希望年轻一代不仅会记住这场战争本身,也记住所有那些在战争中服务过、战斗过和牺牲了的人。 这一期《鹅卵石》打头的文章,叫《地平线上的战争》,是个专业记者写的,详细介绍朝鲜战争的背景。语言通俗易懂,没有说教,好象是在用事实讲话,却很容易让小读者得出苏联和中国帮助朝鲜都有自己的私心。比如,通过帮助朝鲜,苏联可以接触朝鲜的不冻港,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北韩高度发达的工业基地。 中国出兵是担心北韩垮台,又希望换取苏联的援助。 联合国说朝鲜人自己应该组成一个临时政府。然后所有的外国军队都应撤退。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观察和监督选举。苏联安置在北韩的朝鲜官员拒绝允许选举。但是1948年5月10日,南朝鲜人选出两百名代表到大韩民国的新国民大会。为北韩留出了代表席位。 一个社会学教科书的编辑和撰稿人为这期杂志写了《被遗忘的战争》,讲朝鲜战争的经过。杂志中还一目了然地列出了美国参战部队的序列;用漫画肖像展示朝鲜战争的主要人物,包括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李承晚、麦克阿瑟、李奇微、金日成、斯大林、毛泽东等;用漫画的形式介绍关于朝鲜战争的一些常识或趣闻,如:朝鲜这个名称的来历和意思。三八线是怎么回事。1950年11月8日,北韩的米格15和美国的F-80C交火,是历史上第一次全喷气式飞机的空战。此外,还有专门的篇章讲朝鲜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工作,美军如何救济难民的;讲朝鲜战争中的女军人,不光有美国女军人,还有南韩部队中的女军人。最后,还有编码解码游戏,填字游戏等,用给出的条件填出和朝鲜战争有关的一些重要的人名、地名和事件,如苏联、麦克阿瑟、鸭绿江、仁川、停战等。 美国孩子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共产主义的憎恨,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因为不是灌输,不会引起他们的警惕和抵触。这才是宣传的高段。人家从来不说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之类的话。可是你们看人家的工作实不实?不动声色就做到9岁到14岁孩子的心里。我们成天喊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曾就朝鲜战争的历史,出过一本这样图文并茂的专门给中小学生看的读物? 特别令人感慨的是,我们当年的对手在举行这样声势的纪念,在这样向下一代解说这场战争的时候,我们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知识精英却在质疑当年中国抗美援朝的必要性,这实在太可悲了。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中国几代人的和平,才赢得了全世界对新中国的尊敬。我们的前辈在那样百孔千疮的情况下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霸权主义图谋相抗衡,好比轻量级拳击手同重量级对手较量,虽然打了个平手,其中谁胜谁负,明眼人不难做出判断。这令中国人在全世界扬眉吐气。然而50年之后,这样一场为中华民族赢得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抗美援朝战争,却几乎在中国成为一场被遗忘的战争。真不知道我们高喊的爱国主义教育究竟教育了谁。 一个美国老牌特工在一本回忆录里,透露了一点他们向中国人攻心的做法。这个老牌特工就是李洁明,James Lilley,他还在耶鲁大学念书的时候就参加了中央情报局CIA,是第一个以公开身份到中国来做外交官的CIA人员,那是1973年,中美两国还没有正式建交,而是互设联络处。李洁明就公开以CIA的身份到美国驻北京的联络处工作。后来又做过驻台湾代表,驻韩国大使,1989年4月走马上任驻中国大使。他在2004年出版了他的回忆录,书名就叫《中国通》。这本书是经过CIA审查的,所以很多细节是删去了的。但是还是披露了一些情况。比如,书中讲到: 李洁明1968年做CIA在香港的二把手的时候,认为在香港的中资机构工作的大陆人是有关中国情报最丰富的消息源。所以他决定从这些人中间招募对象,收集情报。怎么招募的,他没有讲。但是确实有人为他提供情报。他说: 在(中国)官方的政府组织内部的坐探可以给出中国政策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如高层正在准备以及实际实施的反击、退却和进攻等等。 李洁明还披露,通过在香港和新加坡这样一些地方的中国中间人,还有在欧洲和美国城市里的中国中间人,简而言之,只要是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我们就努力激励以民主的原则和自由市场的力量在中国改革的思想。我们还促进对中国的问题做客观的分析。 经过他们的努力,李洁明说,有几个在中国舆论界有影响的人确实开始更多地议论起中国不要再和过去的意识形态,和毛主义疯狂的社会工程结合了,而要以中国历史上的仁爱、集体责任和务实的分析为根基。 这话说得比较冠冕堂皇。其实,他说的就是,在凡是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他们就极力用美国的价值观来取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并且要让中国人相信,凡是不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思想体系,都是疯狂的,有问题的。 潜移默化 美国和西方舆论的攻势,对我们发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也来看几个例子。这是2002年9月1日《北京晨报》的一篇报道,报纸上的题目是《9月11日》吓了威尼斯一跳一部由11部短片组成的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引起轰动。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真吓了威尼斯一跳,报道里的一些提法,我觉得很怪。据说,这是法国一个制片公司从全球各地请来了11位有突出表现的大导演,给每人11分钟来描绘去年恐怖袭击所带来的震撼和灵感。报道说,制片人给所有导演完全自由的表达方式,例如埃及导演尤素福查汗的作品,片中的演员对911的看法令人惊愕。该片还讨论了从越战到入侵索马里的数十年间,关于美国政府对文明的破坏以及由此造成的数百万牺牲者的问题。我注意到,记者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并没有点明越战和入侵索马里都是美国所为,而且对文明的破坏和数百万牺牲者都加了引号。不过,这还罢了,让我注意的是下边这句话:当然,如此偏执的作品毕竟还是少数,在大多数短片中,电影工作者都对恐怖袭击后美国所面临的危机深感担忧。 一部11分钟的短片,因为表现了美国侵略别国造成对文明的破坏和数百万牺牲者的历史事实,就偏执了?对恐怖袭击后美国所面临的危机深感担忧,就不偏执,就正常了?这好像应该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说的话吧!更何况,911之后,巴勒斯坦不危机?伊拉克不危机?阿富汗死的平民比911死难者多多了,它不危机?真不知道这个报纸的记者和编辑是怎样的思维逻辑。再比如《深圳商报》2004年11月7日的一篇特写,《赖斯:从天才黑孩子到政坛女明星》。我不只一次在我们的媒体上,看到这种以积极赞赏的调子正面介绍美国一系列政界人物的文章,如奥尔布赖特、鲍威尔、赖斯。我们不是不可以介绍这些人。问题是我们怎么介绍这些人。这些人再优秀,再出色,他也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不是为你中国利益服务的。他们有很多对中国的态度是很强硬的。人家跟你过不去,你还如此赞美人家,这和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钞票有什么区别?还有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2003年2月1日返回陆地时坠毁,我们的媒体非常及时地报道了这一事件。但是报道的调子,或者立场,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批评。这些批评,我也是在网上看到的,我认为批评得很有道理。概括起来,这些批评的意见主要有三点:第一,对美国航天飞机坠毁表示的关切与同情,是否过度?有人将中国媒体对美国航天飞机失事的报道与一天后哈尔滨一家饭店失火的事故报道相比较,发现我们的媒体对7个死难的外国宇航员的关切与同情,远远超过对死于哈尔滨饭店大火的33个同胞的关切与同情。假如这个事情颠倒过来,中国出了类似的航天事故,美国某地方一个饭店着火死人,美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肯定是本国的灾难。批评者说,中国媒体的这种表现,表明了一种以美国媒体的倾向为倾向的趋势。第二,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是否用于纯科学的目的?哥伦比亚号刚刚出事,美国媒介就援引美国航天局的消息说,这个航天飞机担负着纯科学研究的使命。我们的主流报纸电视,也跟着这样报道。有的媒体还花了大量篇幅来报道我们中国中学生在哥伦比亚号上搭载的蚕宝宝实验,仿佛他们的科学研究真的很纯。但是新浪网邀请军事评论家宋宜昌谈这个事,他用了大量事实说明,美国花这么多钱搞航天飞机,它不可能只用于纯科学的研究。美国官方和媒体释放这种烟幕,是理所当然,而我们中国媒体也煞有介事地讲人家的航天飞机在搞纯科学,那就有些搞笑了。第三,哥伦比亚号坠毁,是美国的灾难还是全人类的灾难?我们的新闻媒体采访了一些老百姓对这个事件的反应。出现在这些公开媒体中的老百姓,无一例外地表示了对美国航天飞机失事的同情和对死难宇航员的敬意,而且我们媒体的调子,无一例外地显示出这不仅是美国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灾难,这些宇航员是为科学殉难的烈士。但是根据学者房宁的调查,对这个观点持不同意见的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网民,相当多。有超过45万网民参加了搜狐的专题调查,其中68.30%不同意哥伦比亚号遇难不仅是美国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的说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这些年中小学语文和历史教科书的改编。我们常常批评日本的教科书修订在掩盖日本侵略的历史。我们的教科书呢?看到报道说,上海修改的历史教科书,淡化了毛泽东、侵略、革命以及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之后100多年的苦难,强调了文明,和谐。还有的语文教科书,删去了写抗日战争小英雄雨来和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还有的学者建议删去教育了好几代中国青年的写抗美援朝英雄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认为这些文章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了。教科书的编写是不是像有些人批评的,是一场悄悄的政变,我们不去评论。但是,一些教授的有关言论却很有些奇怪。上海大学的教授朱学勤说:以前的历史课本重视意识形态和国家认同。新的历史课本较少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当前的政治目标相一致。 这就很怪。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历史,能够与意识形态无关?我们前边讲过的美国那期专给中小学生看的朝鲜战争专刊,和意识形态无关吗?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不认同自己的国家?除了我们中国的这些喝了西洋奶的精英学者,还有哪个国家的历史学家公然宣称历史教科书不应该重视国家认同?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不认同中国,那该认同哪个国家?如果硬要说有不认同自己国家的历史教科书,那就是当年满州国的历史教科书,还有汪精卫伪政权治下的历史教科书。教科书的修改并不孤立。近几年一系列修改所谓红色经典的电视剧,像《林海雪原》,《苦菜花》等等,一个共同的思路就是把英雄人物矮化,糙化,把反面人物人性化,阶级冲突和矛盾淡化,还说这是还原了历史的真实。可能好人不好,坏人不坏,很符合一些人的审美观。但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一旦国家民族有难,中国人还有没有血性,大概就很成问题了。还有一个例子可供参考。最近一年来我们看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再升值。在此之前,美国多次向中国政府施压,没有得逞。但是,我们一个大牌的主流经济学家2005年3月突然公开说,人民币应该在2006年之前升值10%。随后,美国2005年5月公开给中国发了最后通牒式的电函,勒令中国必须在6个月内把人民币升值10%。有海外观察家评论说,这两者不但方向一致,时间表一致,连具体幅度都一致。这个经济学家的主张是通过台湾工商时报发表的。也就是说,既不是在学术研究场合,也不是在政策研讨场合,而是通过台湾报刊直接向美国公开交底:第一,人民币可以升值,第二,升值幅度为10%,第三,升值时间为年内。而这位中国经济学家的官方身份则向美国传达了第四个信息:要让人民币如此如此,凭他自己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外力支援,从外部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美国人似乎立刻心领神会,所以才有了对待战败国的最后通牒式的升值勒令。汇率变动本来是国家的主权,机密中的机密,一旦泄露必然造成国家经济的极大损失。而明目张胆公开勒令它国限期限量变动汇率更是骇人听闻的敲诈勒索。什么叫没有家鬼,引不来外鬼?什么叫里应外合?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再比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我们辛辛苦苦谈判了十几年,要加入这个组织,为的是什么?总不是为了更好地给人家当加工厂吧,让人家剥削我们吧?那么对这其中一些非常不合理的条款,不合理的游戏规则,我们是不是应当力争修改,或者至少保持警惕?我不清楚谈判的过程和细节,但是从我们媒体报道所反映出来的立场、观点看,我们对很多不合理的条款或者是认同,或者是忍气吞声。看不出什么批判的态度,更看不出有改变游戏规则的意愿和勇气。最典型的是对世界知识产权的态度。我们长期被排斥在WTO之外,是因为有很多门槛。一道很高的门槛是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另一道很高的门槛是说中国对知识产权没有保护。我们中国很认真地修改了我们有关知识产权的立法,举办各种关于知识产权的培训班。和国际接轨。一时间,和国际接轨成了我们的流行语。我们动辄与国际接轨,仿佛制约我们的那些国际规则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我们不符合人家的要求,必定是我们不对。我们通过各种培训、讲座努力地学习那些规则,对知识产权尊重有加。我们要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熟悉相关游戏规则当然很有必要。但是我们的媒体在起劲地宣传这些游戏规则的时候,是不是也看到了它们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很难讲。很多千百年来口头流传的传统知识,现行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就根本不能保护,甚至反而保护对这些传统知识的侵权行为。像很多发展中国家土著居民社区的药草知识,是这些社区自古以来的秘密。但是,按现行知识产权法律,要保护这种传统知识,就得先行把秘密公布到某个公共数据库。然而,这种传统知识属于社区公有而不属于哪一个个人,而且这是多少代祖先传下来的,怎么可能由个别人来公布?可是除非这些社区把秘密公开,他们的传统知识不会得到专利制度的认可,也不受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如果有人获取了他们的资源和传统知识,只要发表出来,却可以得到专利保护。原来拥有这种传统知识的社区再使用这些知识产生的现代产品,却有可能侵权。曾经发生了美国孟山都公司企图专利中国的野生大豆的事,幸亏被绿色和平组织发现并打掉,否则我们中国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自己的大豆,说不定会侵了杜邦公司的权,只要我们的大豆符合他专利大豆的性状,比如出油率、饱满度什么的。而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我们从1996年起,已经从大豆的净出口国变为大豆的净进口国,进口大豆90%以上是转基因大豆,我们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占世界转基因大豆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我们的邻邦印度,至今还顶着孟山都等美国公司和美国政府的压力,不给转基因食品进口放行。那么我们作为世界第一的大豆进口国,在大豆价格上有什么发言权呢?没有。没有任何发言权。大豆价格依然由美国芝加哥的一个机构来规定,没有我们说话的权利。这样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最极端的例子,恐怕是原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副教授焦国标。他在2003年4月5日,也就是美国开始伊拉克战争的第15天,写了一首诗,《致美国兵》。不知道大家看到过没有。当时一个在澳门大学教新闻的朋友发给我这个东西,说,怎么北大还有这样的教授,我都不相信是真的。我以为是什么人对这个焦国标不怀好意,故意造他的谣,毁他。但是这位朋友给我链接到焦自己的主页,证明这就是他本人所为。而且后来焦自己直言不讳地为自己这首诗感到自豪。 他在诗里写的什么呢?他说:伊拉克战争的第二天,战场卷来沙尘暴。前线出现胶着状态,你知道我有多么心焦!伊拉克的沙漠风搅天撼地,你背负着小山一样的军包,趔趔趄趄,顶着沙幕前行,你知道我有多么心疼!恶人和恶人的朋友诬你是入侵者,对的,你的确是入侵者,迷彩装的你,是万古死寂荒漠里第一株先锋植物,是万里无垠沙海里第一抹绿色希冀。阿拉伯沙漠里,骆驼就是轻舟。阿拉伯文化里,骆驼是最受爱戴的生灵。如果这个古老民族还有救,那就从心底把骆驼置换成,伊拉克沙漠里行军跋涉的美国兵。于今几乎所有国家的青年,都不再蒙受跨国征伐之苦。美国号称是孩子的天堂,天堂里的孩子却在代全球的同龄人,从军远行,自陷地狱,与战邪恶。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先生说: 战斧巡航导弹带不来民主。我说这要看什么时代:时代在前进,伊拉克的民主,只有靠战斧巡航导弹呼啸携来。你的笨重的军靴,跋涉在伊拉克沙漠的地平线,那是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你倒下了,人类将失去正义的脊梁。如果你的国家跨掉了,人类将回到中世纪的蛮荒。美国兵,请允许我喊你一声brother! 如果招募志愿者,请你第一时间通知我!假如有来生,当兵只当美国兵。假如今生注定死于战火,就作美国精确制导炸弹下的亡灵。 这还是中国人吗?同样是这个焦国标,到了美国以后,又发表议论,责备美国为什么没有在1950年打过鸭绿江,说如果那时打过来了,中国现在也民主了,也繁荣了。这可能是很极端的例子。但是在现在的中国知识界或者说有话语权的人当中,不这么极端的却忘了自己是中国人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前不久有个教授提出不要以龙来代表中国形象。用什么图腾来代表中国形象,这本来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可是这个教授取消龙形象的理由却令人深思,他说,我们不要用龙来代表中国形象,因为外国人他说的外国人主要是西方人,不喜欢龙。这种逻辑,很多西方人都不能接受。有个美国人就说,美国的形象是秃鹰,也有很多外国人不喜欢。外国人不喜欢怎么了?天就能塌了?我和一些朋友感觉,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危的时候了,就是因为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上,我们总会有媒体和专家学者表现出一种以美国的价值观为价值标准的倾向。这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美国舆论的成功,却是我们媒体的耻辱。中国是一个多产汉奸的国家,历朝历代都有不少汉奸。抗日战争时,4亿人口的中国曾涌现出400万汉奸。但是历朝历代的汉奸恐怕都没有今天这样的舆论声势,没有这样大言不惭,振振有辞。我们倒是应当庆幸美国今天的倒行逆施,帮我们擦亮了很多人的眼睛,使他们对美国的舆论产生了怀疑。但是,能否最终挫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阴谋,则要看我们自己的决心、毅力、智慧和行动。
个人分类: 转载|18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不论变成何种制度 都是美国潜在的对手
huangwd99 2008-9-11 21:31
中国不论变成何种制度 都是美国潜在的对手 OZO] http://www.zuguow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2629statsdata=16||47627 美氏 民主 、人权高于主权的理论,正在剥夺我们手中的武器 首先要问,什么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中华文明能历经几千年辉煌而完整延续下来,最有力的保障武器,应该是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统一观,从三皇五帝到满清民国, 中国 无数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最终都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根本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 中国 人超强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全世界各种语言中,大概只有 中国人 才把国与家连在一起,才营造出国家这个血肉相连的抽象词汇。同样,统一台湾,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导弹也不是原子弹,而是几千年来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号召力,也是几千年辉煌传统延续下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毋庸讳言,这种向心力正前所未有地受到来自于民族内外的挑战,这种灿烂文化和大一统的辉煌传统正在受到来自于传统内外的怀疑和批判。 第一节 鼓吹用文化观和民族观来替代国家观、超越国家观 一、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龙应台帮助台独挖到了我们脆弱的基础。 龙应台在《向核心价值迈进超越台湾主义》中,引用了卡尔巴柏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对追求乌托邦的激进主义者提出的警告。 卡尔巴柏认为,乌托邦往往是一种国家想像,这种国家想像在激进者手中变成一个终极标准,来衡量一切行为的善恶。凡是对国家有利的就是善的、道德的、正义的;威胁国家利益的就是坏的、罪恶的、不义的。为国家利益服务的行动是道德的,危害国家利益的行动是不道德的。 龙应台说:这种道德逻辑,听起来多么熟悉。共产党这么告诉大陆的 人民 ,国民党这么告诉台湾的 人民 。令人不安的是,把国家两个字换成台湾主体性读读看:凡是对台湾主体性有利的就是善的、道德的、正义的;威胁台湾主体性的就是坏的、罪恶的、不义的。为台湾主体性服务的行动是道德的,危害台湾主体性的行动是不道德的。熟悉吗?这是民进党的今日台湾。这种逻辑,用巴柏的语言称呼,就是集体主义的、部落的、集权主义的道德理论。 龙应台在批判台湾主体性的同时,也顺便批判了国家主体性,批判了乌托邦般的国家想像。 二、不能因为国家具有侵犯个体人权的功能,就由此否定了国家存在的所有理由。 平心而论,国家作为一个政权工具,在组织抗击外来压力的同时,也具备了对内的镇压功能。历史上的多少暴政都是盗用国家的神圣名义来进行的,如德国纳粹对犹太民族的灭绝,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党人的血腥镇压,中国文化大革命对政治异己的专政,前苏联疯狂的对外扩张, 美国 在反恐名义下的对阿拉伯世界的东征,都是以国家的名义来进行的。在国家名义下的集权主义,往往将国家机器作为残酷的刀斧,剥夺人民个体的权利和生命,甚至将全民族绑架上少数人利益的战车。 解释国家两重功能最好的范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苏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把持了国家大权的斯大林对党的高层领导、军队、共青团、职工会、科学界、文化艺术界、 经济 界等各行各业,尤其是其中的优秀分子,进行了残酷的大清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人。在那个时候,被窃国者控制的国家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仿佛是一个黑暗的地狱。但是,1941年6月22日拂晓,希特勒打响了巴巴罗沙计划的第一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而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家又成了拯救全体人民的盾牌和武器,所有的力量都必须在国家的名义下面才能聚集起来,才能最有效的发挥抗击外敌的作用。正是因为国家的存在和强大,才拯救了苏联,拯救了 俄罗斯 。 个体在一个国家里的命运,常常会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拉扯和撕裂,甚至扮演社稷祭坛上牺牲品的角色,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这种痛苦的疑问: 我爱这个国家,为什么这个国家不爱我? 不爱我的国家,值得我爱吗? 这是个体的不幸,而个人逃避这种不幸,又往往会导致种群承受更大的苦难。逍遥遁世,或者卖国求荣,极少数个体得到了幸免或奖赏,而牺牲的却是绝大多数的个体。 这是国家框架下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两难,这是个无法取掉的极其沉重的十字架,它挂在我们每个人的胸口,只有殉道的精神,才能让我们得到救赎。 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让我们摆脱这种两难,进入更高的人道境界,这就是我们要寻求的真正的民主,也是全人类的未来,尽管道路漫长而曲折,但它一定会到来。 三、美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来都是美国人最冠冕堂皇的口号。 民主派们神往无限的美国,每每在世界某处发生危机时,在电视面前口口声声说得最多的,都是要保护美国在全球的国家利益,而在对手遇到麻烦的时候,美国才会压住内心的兴奋,义正词严的要来捍卫民主的尊严。 中、南美洲接壤处的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便捷水道,可使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程缩短一万多公里,每年都有100艘(次)以上的美国军舰经运河驶往世界各地(越南战争期间高达每年1500艘),但运河区由美国驻军长期控制。为收回运河管理权,巴拿马同美国进行了长期斗争,1977年,迫于巴拿马人民强烈要求及世界舆论压力,美国卡特 政府 曾与巴拿马总统托里芬斯将军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运河营运条约》,答应从1990年起,将运河逐步交还巴方管理,至2000年撤走美军,将运河主权全部归还巴拿马。里根 政府 上台后即想推翻该条约,美巴关系随之紧张,布什 政府 更不愿在其任期内失去对运河的控制权。为推翻在运河主权问题上态度强硬的巴国防军司令诺列加(后任 政府 首脑),延续美对运河的控制,从1987年6月起,美国曾先后三次策动旨在推翻诺列加的军事政变,但均未成功,最后借口诺列加贩毒和破坏民主,由美军直接武装入侵巴拿马。1989年12月20日,美国对巴拿马发动了代号为正义事业的入侵行动,抓获巴拿马总统诺列加,将其送交美国司法部审判,最后判处诺列加40年监禁。 第一,诺列加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公民,他否犯有美国所指控的罪行,应该由巴拿马本国来进行审判,从国际法原则来看,美国无权越过国界直接抓捕并且审判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公民,如果该公民在美国国土上犯罪,美国也只能经巴拿马同意后引渡。 第二,诺列加是巴拿马共和国的总统,美国根本没有资格来进行审判,即使诺列加犯下战争罪或反人类罪,也只能由国际法庭来调查取证和进行审判(如二次大战后远东国际法庭审判 日本 战犯)。而美国的逻辑却是先假设诺列加有罪,然后用武力入侵巴拿马后加以逮捕,再送到美国去监禁,随后才来为审判收集证据,而最后还要让诺列加在美国监狱里坐40年牢。 第三,美国借口诺列加贩毒就出动军队入侵巴拿马,造成巴拿马上千名平民的死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那是不是巴拿马政府也有权到美国去逮捕布什总统呢? 这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其他再漂亮的口号也掩盖不了丑陋的事实。 美国入侵巴拿马事件,是美国打着民主旗号为自己而剥夺他国利益的最赤裸裸的范例,从此以后,只要美国人说到捍卫民主价值,说到国际法,大概上帝也会发笑吧。 国家契约学说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人性是恶的,人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与人彼此离异、敌对,又互相防范、征战不已。不过,由于人人都有保存自己、企求安全的欲望,在理性的驱使下,或者说,在自然法的支配下,人们为了摆脱悲惨可怕的自然状态,甘愿放弃了原来享有的自然权利,彼此订立了一种社会契约,于是建立了国家。 在《利维坦》一书中,霍布斯把人类进入社会、组成国家之前的时期设想为人人自危的普遍争斗的自然状态。在这种战争状态下,人像兽类一样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且短寿。更有甚者,他认为自然状态的威胁随时存在,只要人们一旦脱离了国家,或国家主权一旦遭到破坏,就会立即恢复到互相争斗、恐惧不安的自然状态了。 就像基督教认为人从出生起就带着原罪一样,国家的起源也确实带有某种原罪。 人类的群居和生产工具的使用,带来了物质产品的剩余,剩余产品的分配便使得混沌平等的原始人类中开始出现私有制,而私有制又形成阶级,而阶级最终消灭了氏族社会,形成了国家。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国家就作为一个集团,天然就具备了一种压迫的功能,要么多数人剥夺少数人的权益,要么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权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变革方向,就是国家政权从天赋神权的极少数统治者手中,慢慢向人民大众转移,一个人的国家,变成一部分人的国家,又变成大部分人的国家,最后成为全民的国家,这就是民主的最终标准,也是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最终价值所在。全民对国家权利分享的程度,也就是民主化的程度。 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随着文明的演进,国家的观念会逐渐淡化最后直至消亡,全世界消灭了阶级,消灭了集团──民主发展到最后,又与共产主义殊途同归,倒真成了反对共产恶魔的美氏民主的天大笑话──会成为一个没有樊篱阻隔的大家庭,这是一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仍还看不到这种趋势,看不到国家消亡的征兆(欧盟只是几十个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形成平衡的联盟,联盟消灭不了国家),尤其是今后全球又将面临一个更加危险的新帝国──美国帝国的疯狂扩张,我们更不能放弃国家这一最有力的防御武器。 四、美氏民主派对国家的感情,完全是有奶便是娘的势利嘴脸。 美氏民主派们偏斜的目光,看不见美国在反恐大旗下,不惜编造侵略理由──美国最终承认了情报失误,萨达姆没有和基地勾结,也没有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美国当初攻打伊拉克的理由完全不复存在──无限制的追求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占领他国领土,掠夺石油资源,却反过来要让中国超越国家观念,扮演无私的和平耶稣,把自己钉在别人的十字架上,成全犹大们的阴谋和罗马人的功绩。美氏民主派们一边在赞赏迈克尔.乔丹在中国的商业巡游时要求必须乘坐美国汽车──道奇,垂涎三尺地赞赏美国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爱戴,一边却对自己的国家横加责罚,斥为一无是处,并且振振有辞:美国国家富强,人家当然要热爱,中国落后贫穷,我们为什么要去爱她。 许多民主派的先生们对国家的感情,在这里完全变成了有奶便是娘的势利交换,变成了无耻的市侩嘴脸。 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来看,战争是社会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降临的常态,和平只是战争之间的间歇。到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终于有可能来享受较长时间的和平,但是在和平的枕头下面,我们仍然不能忘记放一把警惕的宝剑。和平是宝剑带来的战利品,而宝剑又必须是和平的守护神。 守好我们的疆域,守好我们的民族,国家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屋顶,民族主义是我们打击豺狼的猎枪,我们只有守住坚固的阵地,握紧了武器,才有资格来谈对幸福的向往,才敢追寻通往真正民主的天堂之路。 第二节、美氏民主的慢性毒药,正悄悄侵蚀着我们的机体 美氏民主正像慢性毒药一样,侵蚀着我们的机体,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抗体,当最后病菌大规模袭来的时候,我们突然才发现,原来我们手里面已经没有救命的抗生素了。 这种危险的场景,中国人在2003年的SARS风暴中已经切身经历了一次。值得感谢的是,我们只是经历了一次近乎演习的生化危机,否则,在国家遭受重大危机的时候,这样一个微小而凶恶的病毒可能就击倒一个国家,葬送一个民族。 我们的敌人撒播下那许许多多的病毒,在暗中等待的就是那一天。 抛弃了现行制度,美国是不是就成了平等待我之民族? 美国播下的最致命的民主毒药,就是给许多迷茫的中国人带来的一个梦幻般的福音:只要中国人民推翻专制,抛弃社会主义,象台湾一样走上民主的道路,美国对中国的所有敌对行为便会改弦更张,美国就会成为中国最亲密的朋友,美国不说倾其所有来帮助中国人享受民主富足,最起码会平等待我,再也不会与我为敌。 所以,美国拦截银河号也好,美国炸中国大使馆也好,美国撞中国的飞机也好,美国给台湾大量军售也好,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也好,美国频频制裁中国也好,这些都不是美国不对,而是中国不好,是中国的制度不好,要是中国放弃了这种 制度,以上所有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 世界上有这么美好的筵席在等着我们入座吗? 在这里,我们不讲正面的理由,还是来看看俄罗斯。 十几年前,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带领人民一举推翻了自己的布尔什维克,然后叶利钦再往前走了一步,摧毁了苏联那庞大的碉堡,顷刻间,一个邪恶帝国土崩瓦解,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幸事,自然也是美国的幸事。 劫后余生的俄罗斯,开始接受西方经济学家的帮助,用休克疗法来建立纯西方的市场经济架构,可得到的却是经济濒临崩溃的结局,人民生活一落千丈,在1988年,美国金融寡头索罗斯雪上加霜,还没忘记给俄罗斯再来一刀。 几乎在一夜之间,俄罗斯放弃了前苏联所有的势力范围,退回到独联体的疆域中去,只是在关键的几个中亚国家内保留了一部分军事存在。而又在十来年的时间里,美国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便完全攻占了俄罗斯让出来的这些地区,一直把坦克开进阿富汗、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炮口紧紧的抵住了俄罗斯柔软的下腹部。 俄罗斯的退却还没有尽头,2000年3月,还处于叶利钦卵翼下的普京试探性的放风说,如果(加入北约)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有可能加入北约。对此,北约秘书长罗伯逊作了一个精辟的表态:俄罗斯加入北约,就像大象要进入浴缸一样,到头来结果是浴缸保不住,大象也没有真正洗成澡。 换句话说,象俄罗斯这种大象,根本就不要想进到北约的浴缸里去洗澡,真要想洗的话,除非俄罗斯不再是大象,而是化整为零变成了北极圈里的驯鹿。 象俄罗斯这样一个基督教文化圈里的欧洲国家,即使推翻了共产暴政,完全实现了民主选举,照样没有资格参加北约的筵席,那象中国人这样的完全没有基督文明和资本主义血统的亚洲黄种人,即使砸开了自己的围墙,可又凭什么来博取美国人的欢心,被请到到德克萨斯克州劳福德小镇的牧场上去吃牛排呢? 即使是日本,在美国和苏联比赛摔跤的夹缝中,偷吃了美国的牛排,结果又如何,关键的时候照样被广场协定踩下去当垫脚石,从投降到今天,一直都被压制得出不了头,变成了美国报销军费的提款机。 如果中国投降,只怕是当垫脚石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去想当战略伙伴。 9.11以后,布什以地球统治者的姿态给全世界划了一条蛮横的界限,要么支持美国,是美国的盟友,否则就是支持恐怖分子,是美国的敌人。 美国在不同的时期,曾经选择过不同的盟友。口头上,美国是民主、自由的代名词,却并不以此来作为选择盟友的标准。蒋介石、吴庭艳、皮诺切特、萨达姆,无一不是专制的暴君,即使是中东富得流油的盟国沙特,也存在着富裕掩盖下残忍的宗教压迫(据报道,一所沙特的女子学校失火,许多少女仓促之下来不及戴面纱逃出来,被宗教警察用鞭子抽回去,最后有十几名没找到面纱的少女葬身火海)。而有些真正的人民选出来的政权,又会被美国用各种手段颠覆,如1973年智利大选,选出总统阿连德,美国中情局却以1200万美元,收买智利陆军司令皮诺切特等人发动政变,推翻了政府,阿连德总统与叛军激战,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美国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最高利益,其他所有形式,都是为遮盖这个本质的假象。 这种观念下的美国,对于自己国内的人民来说是天堂,而对他国人民来说无疑就是地狱。 所以,指望以民主选举来博得美国的欢心,指望放弃现行制度而换来美国的真诚相待,指望美国来成为中国的救世主,无疑是中国东郭先生们一厢情愿的痴梦,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得西方文明最核心的精髓,那就是从生物进化论演变而来的丛林法则,那就是:适者生存,弱者淘汰。 万物霜天竞自由,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生物体,如果想得到生存,得到幸福,永远只有靠自己的奋斗,这个真理适应于植物,也适用于动物,适应于所有的个人,也同样适应于所有的民族与国家。 即使保留现行制度,只要中国在利益上向全面美国投降,美国是不是就成了中国的朋友? 有人认为,美国是一个善意和温和的霸权,如果让美国来统治世界也不见得是一个坏事,这比苏联人、阿拉伯人甚至中国人来统治要好。即使中国不改变现行制度,但只要中国顺应美国的统治,维护美国的利益,不作丐帮帮主而与美国为敌(实际上就是),如果这样,我们就能得到美国的平等待遇吗? 对专制的仇恨,演变到对善意霸权的期待,民主又轮回到可悲的起点,这才是人类的倒退。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一句话,足够提醒我们那些服了美氏迷幻药的朋友: 中国不论变成何种制度,都是美国潜在的对手。
个人分类: 转载|1555 次阅读|2 个评论
汶川大地震后的思索
泰山 2008-6-29 17:04
汶川大地震后的思索 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但是也是个漫不经心的民族,也许过不了一年半载,我们就会把地震给我们造成的苦难忘得一干二净,所有的泪水,激情很快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这样,就是我们对那些死去的亡灵不负责任,对我们的后代不负责任,对我们自己也不负责任。 日本的战略家们显然很快就会从中国汶川的大地震中做出准确的评估,而应用于本国的防震建设。 从有关报道看到,汶川大地震日本的反应速度快得让人惊讶。日本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反应速度如此之快,显然主要有一批有战略眼光的人在起作用。 但是几天以后,日本政府又对此进行了修改,将补强施工计划由五年压缩成三年,考虑到 1923 年的关东大地震已经过去八十多年,日本估计下一次像关东大地震的时间似乎正在逼近。这简直和时间在赛跑。 这场大地震造成无数孩子死亡的人间悲剧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政府究竟应承担什么责任,以后我们怎么制定相关学校,幼儿园,各种公共设施规范,标准、和法律。 我们真正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从立体的角度,历史的、全方位的对这场大地震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做出科学的评估。 如何科学评估汶川大地震和培养、发现具备战略眼光的人才应该提到日程上来 汶川大地震至今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接着产生的次生灾害,包括堰塞湖这样的会造成重大灾难的危险还悬在灾区人民头上,此刻还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躲在帐篷里,苦苦的等待唐家山堰塞湖的泄流。此时谈论这个问题似乎早了点。 汶川大地震给我们思考的领域太多,我们可以从地质学、气象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才学,法律、以及地震科学预测,国家安全等各种角度来思考、评估、讨论。 对这场大地震的评估涉及很多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国家有能力组织这样的评估活动。然而要做好这项评估工作,没有相应的人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把这两件事扯到一起的原因。 我们不能又像唐山大地震后那样,人死了,大难过去了,连份一般的分析评估报告都没有,如果这样,就是我们对那些死去的亡灵不负责任,对我们的后代不负责任,对我们自己也不负责任。 然而大多数专家往往只能从一个角度谈这个问题,或战术方面谈这个问题,这犹如盲人摸象。即使分析的再好,也只是大象的一部分。 要做好这项评估工作,仅靠一般的技术专家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人从立体的角度,历史的、全方位的对这场大地震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做出科学的评估。 我们可以从日本对汶川大地震的反应速度体会出一些东西。 从有关报道看到,汶川大地震日本的反应速度快得让人惊讶。日本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反应速度如此之快,显然主要有一批有战略眼光的人在起作用。 据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许多教学楼倒塌,众多学生遇难,这一消息给日本政府极大的震惊。汶川地震才过去四天, 5 月 16 日 日本内阁就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 学校 危房改造的进程。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 5 年内完成全国 4.5 万栋公立中小 学校 校舍的补强施工。 但是几天以后,日本政府又对此进行了修改,将补强施工计划由五年压缩成三年,考虑到 1923 年的关东大地震已经过去八十多年,日本估计下一次像关东大地震的时间似乎正在逼近。这简直和时间在赛跑。 日本防震 早就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 学校 是第一避难所 ,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 学校 的房子不能倒。最早提出这个原则的人或机构无疑具备长远的眼光,就是这一原则,使得日本人有了对大地震到来的第一防御意识,那就是往学校跑,那里最安全。由此,也形成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使得日本国民地震死亡人数从十几万减到数千,到几十,甚至有人提出零死亡的目标。 查阅日本有关资料,日本自从 1923 年关东大地震后,就不断的地震预防方面下功夫,尤其是 1964 年 7 月开始施行的 7 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更加让人刮目相看,可见日本人比我们棋高一着。 日本的战略家们显然很快就会从中国汶川的大地震中做出准确的评估,而应用于本国的防震建设。 因此仅靠一般的专家不能完成对汶川大地震的评估工作 通过这场大地震,很明显能看出我们社会非常缺少具有战略性的人才,这些年培养的人才大多为战术性人才,这种人才能只在某个领域提出建议,而无法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从全方位都做出判断。 而如果缺乏了具备战略眼光的人才,像这场大地震,对于战术家们,他们在大震中或许能提出中肯的意见,但是一当大震过去,各项工作走上正规后,很多人就会各干各得,不会再去考虑这些事,只有具备战略眼光的人才会不断的反思,总结,从战略、历史的角度寻找大震的起因和应该有的教训。 这场大地震震出了一个人物,那就是桑枣中学校长 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 无疑叶志平校长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 就是这种凤毛麟角的人挽救了成百上千的学生 和 老师的命,光用英雄来命名叶志平校长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缺乏这种具有能看得很远的人。 这说明我们国家也并不是没有考虑很远,能够从很高的层次看待地震的人,可惜的是这种人太少,大多人为庸碌之辈,而这稀有的珍稀人物往往得不到重视。这场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民族是多么浮躁。 几十年的改革,尽管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精明和聪明,但是胆子也越变越小,有关专家大多只能就事议事,这样在遇到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时往往束手无策。 而作为战略家,必须在别人想不到的时候,能够并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战略家能够综合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能够将某个专家不能够直接谈出的问题分析出来,归纳出来,形成一种国家的政策。 假如我们组织一批具备战略眼光的专家,能在唐山大地震后,能够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提出一系列的防震减灾措施和计划,例如在中小学教学中增加防震减灾的内容,制定国家的防震减灾五年计划,并不断的加以修订,对中小学建筑物的防震制定严格的标准,每年举行国家的全民参与的防震防灾的活动等,也许这一次汶川地震就不会造成那么多学生的死亡,而使得我们的学校成了埋葬成千上万年轻学生的坟场。 或许大地震后,我们的理论界会出一大堆论文,由此可以评出一大堆教授,学者,但是这些靠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论文能有多大价值,是不是又成了人们为此博取功名的手段呢?如果最后的结果竟会是这样,那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我们还有多少希望?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个人分类: 雨中漫步|3607 次阅读|6 个评论
技术进步中国要有大战略-(转贴)
sunapple 2008-1-18 13:55
技术进步要贯彻国家意志   科技是近现代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政治是技术问题的本质。有人不同意这种将技术问题与国家间政治问题联系起来的观点,认为技术问题本质上是财富增长问题,但历史的逻辑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技术和财富的增长,而是技术和财富在国家政治中的有效运用。   古代中国不仅是当时世界财富而且是世界技术增长中心,且不说对世界进步发生重大影响的四大发明原创于中国,即使是在科学理论上,中国也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时候中国的财富是非常丰裕的,中国的工匠技艺也巧夺天工。但那时富裕的中国人讲究的是养生和玩消费:玩鸟,赏古玩,店内写莫谈国事,当时中国所缺的就是国家意志。这些并未保证中国财富和技术能力的持续增长,这些财富和技术能力随西方暴力侵入而丧失。   相反,在西方,战略产业的兼并重组与国际竞争从来不是市场调节的自发行为,其后都有政府和军方的人为扶持和支持背景。有研究显示,世界最大的 100 家企业的成长与政府扶持有很深的关系。其中,至少有 20 家是或者曾是国有企业,或者是由政府直接出面组建的部分国有企业。至少有 23 家直接从事与国家安全和国际政治紧密相连的石油工业,至少有 11 家靠曾经由国家垄断的通讯产业起家。至少有 75 家的成长直接受益于历次战争中的政府订货,至少有 20 家企业,曾经被政府从破产或被兼并的边缘挽救过来。    民族特质是科技大国形成的基础   历史同样表明,在拥有同等的军事力量的条件下,只有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都保留其民族特质的大国,才能赢得和较久地保持世界科技增长的中心地位。独立完整的主权、统一的民族市场和有独立研发能力的国家战略产业,则是支撑国家的民族特质的三大支柱。国家主权是技术产权的政治保证;民族市场是孵化和实验技术,尤其是国家战略性技术的基地;独立的研发能力是保持国家科技,尤其是战略性科技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的最基本的前提。   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是资本国家化和国家资本化分裂式并进的过程,前者是欧美国家走的国家主宰资本的自主道路,后者是拉美国家走的资本主宰国家的依附道路;前者是融入全球化,后者则被全球化所溶入,一字之差,命运却判若云泥。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悖论就是:通过民族国家道路崛起并成为资本中心的国家,在其资本扩张中总试图削弱资本外围国家的民族特质;而外围国家也正是通过强化其国家民族性而崛起并强力挤入资本中心。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科学技术水平赶上英国, 19 世纪后半叶,德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又赶上法国, 20 世纪后半叶,美国又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增长中心。而造成技术增长中心连环移位的关键原因,并不在于法、德、美等国的全面开放,而在于其政治经济在开放中保留其民族特质   以美国为例, 18 世纪的独立战争和 19 世纪的南北战争为美国争得了独立主权和统一的民族市场,为美国未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中心地位奠定了基础。华盛顿在就职的当天,特意穿着国产布料制成的服装,这使一切后继者,一切后来人的立法者,获得一次深刻的教训,告诉他们怎样才能够促进这个国家的福利。 1820 年到 1902 年,美国制造业产品平均关税税率从 40% 猛增到 73% ,这远远高于当时其他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优势地位确立后,美国关税税率才大幅下调到 44% 。如果美国人没有勇气建国,继而没有勇气在反对英国的霸权中强力保护本国的民族产业,而是走今天的拉美道路,依附于英国资本,那么, 20 世纪的世界科技及其利用中心的地位绝不可能降落到美国。 高投入不代表高竞争力   目前在科技研发中我们比较多地强调科技投入,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统计数据,以说明研发经费投入过低是我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但我们恰恰忘记了科技产品交易中还存在着的制度成本因素。在典型的资本主义制度中,长期形成的产权制度使其交易费用占据了科技产品价格的重要部分。换言之,不同的产权制度下,其知识产权会有不同的成本和价格;产权私有化程度越高,其科技产品的交易成本就越高。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看到,高成本的科技产品往往是缺乏竞争力的。   在建国的头几十年,中国在资金投入远不如西方的条件下,科学技术却获得了难以想像的大发展。在基本没有私有产权交易的条件下,中国不仅将许许多多像钱学森这样流散在海外的优秀科学家感召回国,而且国家在建设之初就获得了科学技术大规模利用的条件。也正是因为中国另辟蹊径,中国才以西方国家不曾有过的速度,建成了由一系列战略产业为支柱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与中国相反,印度独立之初保留私有制度,结果造成国家现代化因其成本尤其是其中的产权交易成本过高而步履维艰,其发展速度落后中国二三十年。   随着中国步入独立自主的国家发展道路并由此崛起后,西方发达国家又引导中国等国家遵守连他们自己也不能绝对遵守的规则,要求你用几乎是天价的成本进入种种国际经济组织,按所谓国际化标准自我约束。而另一方面,他们却不按自由贸易的原则兼并和整合本国战略产业,降低本国交易费用以提高竞争力。因此,我们脑海里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不仅要看到发展与科技投入的关系,更要看到科技投入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在鼓励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中国不能做西方的技术奶牛    科技资源的利用要为国家利益服务,同时也要靠国家利益,尤其是国家战略利益来拉动。正如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科技成果虽多却只是为西方大国服务的科技奶牛一样,如果没有民族战略产业吸收,我们每年统计的专利申请量等数据,只能是一些昙花一现的果实而不是树木本身。这里所说的树木指的就是以国家战略产业为核心和依托的原生性生产力,而不是靠吃外来补药长出的表面浮财。   科技战略的主动权来自实事求是。以中国之实事,研究中国科技发展之是,应是我们研究中国科技利用战略问题的基本方法。研究全球科技资源的利用,不能不结合中国科技需求的特殊性质,不能泛泛地谈论世界科技需求的一般趋势,而不谈中国科技需求的特殊趋势。   在笔者看来,近中期中国科学技术资源的研发和利用,按轻重缓急,将受国防、能源和生态三大领域的需求拉动。首先,国防工业属于战略产业中最核心、最具政治性而非商业性,因此也难以通过贸易完成的部分。更重要的事,台湾问题形势逼人,把我们逼到非自主和快速发展国防工业则不能有效制止台独的关口;同时,中国经济对海外市场和资源的依存度的日益提高,又把我们逼到非提速推进军事,尤其是海军的现代化则不能保卫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的地步。   其次,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另一急迫问题是资源,尤其是其中的能源安全问题。中国能源需求对外依存度迅速扩大的原因不在于中国能源总量不足,而在于石油、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能源的严重短缺。而国际油气资源进口上游地区,基本又为美国等西方海权大国所控制,这种控制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后又进一步强化为经济垄断。在资源问题上西方走的是一条海军保障进口的道路,对目前海军较弱的中国而言,大概在近中期内只能走一条技术增长逐步替代能源进口增长的道路。最后,生态技术也十分关键,说到底生态技术是关于协调生命与环境关系的技术。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后果如果成为毁坏本国人民利益,尤其是本国人民的健康利益的原因,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及相关的科技发展就是失败的。在这方面,中国面临的威胁亟待缓解.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国杰: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
sunapple 2007-9-7 22:07
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自明,但在中国、特别是在大家都在讲自主创新的今天,要不要强调技术转移,特别是要不要强调大学/科研机构对企业的技术转移(本文重点讨论创新价值链上不同环节之间的技术转移,不讨论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已成为一个必须澄清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现在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纠正过去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错误,闭口不再谈技术转移,以为这是全国科技大会的主要精神。最近中央电视台宣传企业的科研成果,往往要突出企业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似乎用了一点别人转移的技术就不那么自主了。在某报的一篇文章中,把科研院所比喻成主力部队(企业)的侦察连和兵工厂,并称这是最佳组合。我认为这种比喻不十分恰当,不能深刻地阐述技术转移的本质内涵。以上这些看法可能没有全面理解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也不符合自主创新的内在规律。 从宏观上讲,自主创新应包含知识创新(或者叫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部分。大学与科研单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的企业过去对研发的投入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央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是激励企业重视研发,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其应有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学和科研单位选择好自己的定位,不要越俎代庖,做一些自己并不很擅长而企业更适合做的开发工作。中央明确要求国家科研机构要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要求科学院成为科技事业的国家队和火车头,要求大学发挥基础与生力军的作用。侦察连、兵工厂显然起不到骨干、引领、火车头和生力军的作用。对技术创新而言,了解市场信息、确定主攻方向的所谓侦察连的工作应该是企业的任务。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技术转移。我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还需要若干年的发展过程,目前大学和科研机构不但不能退出技术创新,而应要求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强核心技术和竞争前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帮助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国家创新体系就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循环流转。科学技术知识流动的效率和方向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除了管理要素之外,当代高技术企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是技术知识和资金,技术知识应当像资金一样流动起来。实际上整个创新链本质上是实现资金和知识的转换。大学与科研机构是Make Knowledge的地方,主要实现将资金变成新知识的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企业是Make Money的地方,主要实现把知识变成钱的技术创新。如果割裂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或一个大学试图自给自足包打天下,整个创新链就断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必定不会有很高的水平,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也不可能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分工与交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理解技术转移的必要性要从理解分工和交换的意义开始,因为技术转移就是把知识当成一种商品进行交易和经营。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国人的思维至今还受小农经济的束缚,习惯于自己从头做起和一竿子做到底,习惯于万事不求人。我们在宣传贯彻自主创新精神时,一定要同时宣传贯彻开放合作的精神,宣传贯彻技术知识要流动,创新才有活力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要从目前的50%降到30%以下。请注意,这一要求不能反过来理解成企业的技术自给率要达到70%以上,因为这里面还包含国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转移。事实上,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规模已相当大。2001年,在国内技术市场上企业已超过科研院所,成为最大的技术供给者。2003年国内共签订技术合同26.8万项,成交额1049亿元,2004年成交额为1334亿元。如果此统计数据准确,我国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的支出已超过企业自己研究开发的支出。但上述统计数据也表明,平均每一项技术合同只有40万元左右,远低于同年对外引进技术的合同平均值1558万元(2004年共签引进技术合同7139项,金额134.5亿美元,合人民币1112亿元)。这说明我国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主要是一些价值不大的小技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企业技术知识的产出水平还不高。 强调企业之间、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之间要加强技术转移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近几年来高技术产品(特别是信息、生物、纳米、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技术复杂性明显增加,产品的技术突破需要不同学科不同方向的技术集成,一个企业已很难独立完成。全球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变化,已迫使企业从内部的垂直集成转变为横向集成,一方面要增强自身某一方面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资源的利用。以几家大的跨国公司为例,IBM公司每年的技术转让收入高达11亿美元,朗讯公司5亿美元,PHILIPS公司4亿美元;相反,微软公司每年购买技术支出15亿美元,惠普公司支出4亿美元,SONY公司支出3亿美元。这说明各大公司都在做技术的大量买入和卖出。 比较美日两国的高技术企业发展,可以发现技术转移的巨大作用。由于二战中日本大企业与军方联系密切,陷得很深,战后日本大学纷纷远离企业,大学一般也不设技术转移办公室。因此,日本只能从美国大学和企业获取技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企业的发展。相反,美国企业和大学、政府科研机构之间有密切合作,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几乎都设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大大提升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在促进国内技术转移方面,美国近几届政府都采取了旨在促进国内技术转移的技术政策。联邦政府设立了许多机构以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流动,如联邦技术转移公司(FLC)、全国制造科学中心 (NCMS)、半导体研究组合(SEMATECH)、以及NSF资助的工程研究中心ERC等。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80年代以来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不是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创造,而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扩散和应用,因而国家创新能力的加强主要是知识扩散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而不是知识创造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是上游连接下游的简单线性关系。创新活动有点像足球赛一样动态变化,每一个运动员都可能进球。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会提炼出科学问题,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科学有时就在技术旁边。从统计上看,科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周期在缩短,但就信息领域而言,真正对一个行业有重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研究,只做短平快的开发研究很难成为行业的领头羊。由于30多年的计划经济影响,我国数十万高素质的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这是我国的一笔宝贵财富,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核心技术,通过高效率的技术转移机制,使企业尽快具有领导技术潮流的竞争力。 二、 技术转移是我国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国家创新体系包括许多方面的工作,从科技发展战略到政策法规等等,但核心是三件事: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若干年内还要加强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三是有效的技术转移。尽管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都很弱,但我国创新体系最薄弱的环节是技术转移。下这样的结论不是主观臆断,多少有一些根据。根据之一是国外对中国的评价。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排名,我国企业获得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的机会与能力,在所评国家中一直排在最后几名。根据之二是我国至今没有一部技术转移法,从事技术转移的专利分析师极少,事业单位成立非营利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还受到现行法律的限制,国家预算也几乎没有考虑技术转移的大量开支。根据之三是我自己做曙光计算机和龙芯CPU产业化的深刻体会。不管曙光机还是龙芯芯片,要把一项核心技术变成占有较大市场分额的产品,除了科研单位自己去实现产业化外,似乎找不到别的技术转移途径,而且产业化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十分艰难。相对于大家公认十分困难的龙芯CPU研制,我们感到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更加困难。通过20年的科研与产业化探索,我深深感受到我国的技术转移确实是最薄弱的环节。 所谓加强自主创新是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样,所谓技术转移本质上是转移掌握某种过去未知技术的能力,使企业能自主地实现其商品化。这里特别要强调能力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我国过去引进过不少技术,但引进生产线的企业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掌握该技术的能力没有转移。真正的技术转移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捷径,我国吉利汽车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的迅速提高就是得益于与国外公司合作中自觉学习获得的技术转移。我们不能指望仅仅通过国家多拨科研经费给企业自己做开发,原来不重视研发的企业就会很快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讲到自主创新和技术转移,人们首先就想到大型骨干企业,似乎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有动力做成技术转移。而事实上,国际上技术转移的惯用模式是先将技术转移到创新型的小企业或中型企业。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80%的新产品来自科技型中小企业。 在风险投资支持下,一小部分start up企业可能通过IPO上市,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更多的小企业可能被大企业兼并,大企业往往是技术转移的最后归宿。大企业对初始的技术转移兴趣不大,一方面是因为营业额几百亿的企业犯不着为几千万元以下的小业务操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大企业是现有技术的既得利益者,如果创新的技术可能影响甚至颠覆其主营业务,大企业一般会首先维持其现有业务。所以大学和科研机构要转移技术,start up公司要发展,只能寄希望于风险投资。但我国的863等科研计划产出的技术绝大多数还不在风险投资公司的视线之内,因为风险超过他们的预期。这就造成所谓科研成果和投资者支持之间的死亡之谷(Valley of Death)。为了躲开死亡之谷,有些人建议大学与科研机构做更靠近市场的研究开发,这种急功近利的思路已对我国创新体系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正确的途径应该是在国家的引导与支持下,加大对技术转移的投入。政府应承担比风险投资商更大的风险,加大种子基金和证明基金的投入,为风险投资培育和提供更多的可选项目,这正是技术转移的关键和难点,也是它的魅力和威力。 三、 技术转移的关键是人的合作交流 由于技术知识存于人的脑子里,特别是一些隐性知识(know how),不能用文字或编码表达,只能通过人的交流才能转移。因此,技术转移的核心是科技人员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也包括按合理程序进行的人才转移。英国知识产权协会主席、以技术转移为主业的国际知名企业-英国技术集团(BTG)前CEO Lan Harvey 最近来华访问时,我曾当面问过他做技术转移的主要经验,他强调了两个95%:95%的技术转移发生在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直接合作研究开发过程中, 只有5%的技术转移通过技术许可或创办新企业实现;更进一步,在这后一种5%的技术转移中,其中95%是技术许可(主要是专利许可,即License),只有5%是创办新企业(start up company)。也就是说,通过创办新企业实现技术转移只占0.25%。由此可见,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办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或其他形式的技术转移模式是多么重要。 最近媒体上有一种观点:产学研合作会导致学科堕落,只有远离市场才能使学术独立发展。这可能是对前一段时期国内科研工作急功近利的矫枉过正的看法。对纯数学、理论物理等基础研究,也许不要强调产学研合作,应更多强调发现本学科的新知识和科研人员的好奇心,但对于应用研究和工程型较强的学科,应当重视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不等于急功近利,而是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 我国技术转移十分薄弱还表现在缺乏促进技术转移良性发展的环境,特别是人员正常交流的环境。企业中技术人员不讲知识产权规矩的跳槽或自立门户,企业之间采取不正当手段互相挖人,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障碍。简单地采取挖人战略,从长远来讲有损于技术转移,也对企业不利。必须通过有关立法和科研人员道德教育形成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正常环境。华为公司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高技术公司。十多年来,华为公司并没有从大学、科研机构购买多少技术,但华为公司的一万多名研究开发人员来自国内高校,其中相当多的研究生从事过863项目研究。这是我国技术转移的成功范例。但华为公司在维护技术转移正常秩序,特别是技术人员招聘和骨干员工另立门户方面也值得总结教训。如何加强和规范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是技术转移工作中必须考虑的大事。 四、 技术转移中应高度重视专利许可 联合国将技术转移定义为系统知识的转移,即从知识的生产者转移到知识的使用者。一般而言,知识可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产权的公共知识,如科学知识,另一种是有产权归属的技术知识。公共知识的传播属于教育和科普的范围,本文讨论的技术转移主要是指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专利、know how和信息的转让行为。有些技术知识也属于公共知识,如开源软件等,但开源软件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规矩,不同于使用教科书的知识。 我国的官方文件和媒体宣传,经常讲成果转化,较少采用国际上惯用的技术转移,这一用词的差异可能反映国人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理解有误区。大学和科研单位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做出来的某种器件、设备或软件原型(称为成果)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制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所谓技术转移,就是把研制者头脑中关于如何做这种器件、设备或软件的知识(特别是过去无人知道的新知识)告诉想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技术转移的关键在于技术能力的获得,即技术转移的接受方能够独立掌握转移的技术并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如果这种所谓成果都是基于公共知识做出来的,这样的成果别人也很容易做出来,对企业来讲就没有多大价值。这就是说,光靠公共知识的扩散不能使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变强。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科研成果,但真正转化成有竞争力的市场产品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成果中包含的独创性的知识不多。其实,企业基于大学或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开发一个新产品,还要做大量集成创新,除了用到此成果中与众不同的新知识外,可能还要用到企业自己掌握的特殊知识,当然还要用到大量公共知识。因此,一个科研成果往往化不出新产品,我们也不要指望科研成果能轻易转化成有竞争力的产品。 科研成果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专利,专利也是新产品的结晶。一个企业的技术实力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其拥有的发明专利的质量与数量反映出来。IBM是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公司之一,2005年获得发明专利2941项,全球排名第一。我国专利申请这两年突飞猛进,2005年专利申请总数达476000件,居世界首位,但发明专利只有15.5万件,国内申请的发明专利只占国内专利24.38%。国内信息领域研发投入最多的华为公司2005年已申请249件 PCT专利,超过其对手CISCO公司,居发展中国企业的第3位,全球37位。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和科研单位重评奖而不重专利,其实获奖的成果并不受法律保护。当然,专利的价值主要看质量,最有价值的专利是必经之路的专利,特别是通过多年基础研究获得的有巨大产业化前景的专利,这种专利有望纳入未来的技术标准。计算所有20多项专利经评选纳入AVS标准的专利池(还要最后确认),专利池授权给整机企业使用,每台终端只收一元人民币,大大降低DVD等企业的专利壁垒,这是我国技术转移的一个成功范例。专利许可和专利授权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内容,因此有些美国大学(如MIT)的技术转移办公室直接叫技术许可办公室(Technology License Office)。 五、通过产学研合作抢占新产业的上游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企业管理学认为,产品和企业发展一般要经过幼童---明星---金牛---瘦狗四个阶段。所谓幼童是指新产品刚上市,市场占有率低,但市场增值率较快,而金牛阶段刚好相反,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而增长率低。技术转移一般发生在幼童和明星阶段,到了金牛阶段,产品已成为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反而很少再投入研发经费或购买技术,如IBM的Z系列主机系统现在是公司的摇钱树,但投入的研发费远小于其他系列产品。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 有些产业的发展也大致经过幼童---明星---金牛---瘦狗四个阶段。总的来讲,信息产业目前处在明星到金牛的转换时期。发达国家对生物研究的科研经费投入已大大超过对信息技术的投入。信息产业中PC等产品已属于金牛产品,而网上搜索、智能信息处理等业务等还处于幼童阶段。我们的技术转移方向应当与时俱进,不能死盯住设备制造业。人们常说要改变中国的信息产业居于价值链下游的被动局面,但PC等产业的核心技术和事实标准已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想冲到现有金牛产品的上游相当困难。信息产业做强的战略应当是抢占幼童产品的上游。三星公司做液晶显示、诺基亚做第二代手机都是采取这一战略获得成功的案例。我国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目前还难以独立承担突破幼童产品核心技术的重任,唯一的出路是产学研结合,通过技术转移方式抢占未来主流产品的上游。问题是我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决心组织全国产学研力量来做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在制定信息领域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时,有些领导和专家提出要以引进、消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这可能是甘居下游的老思路,难以摆脱困境。今天的时代已与上世纪60年代日本打翻身仗时的形势不同,再走引进核心技术后在外围申请许多专利技术,把核心技术包起来的老路可能走不通了。我们除了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走自主创新之路外,别无选择。 六、几点建议 1、把建立三级科研体系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技术转移的地位,使之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弥补我国科技工作长期被忽视的重要环节。这方面内容我过去已写过文章,此处不再赘述。 2、尽快制定非营利机构法,取消对事业单位成立致力于技术转移(孵化)的非营利机构的限制,动员各方面力量做技术转移工作。 3、要求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议大学和国家科研机构多做技术许可,少办公司。根据美国大学的经验,技术转移收入不是大学产生大量收入的渠道(MIT技术许可收入只占研究经费的3%)。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的目的是增进公共利益,不太在乎学校卖技术的收入。 4、加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专利分析师和专利律师。 5、国家设立证明概念基金,用来证明一项新技术是否商业上可行,使风险投资商有更多的可选项目。 6、制定有利于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管理法规,建立一组简单的IP所有权的基础框架。公共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应主要致力于促进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收入,也不应重点支持某个企业独占使用。知识产权政策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大学和科研单位在未来的研究中不受限制;企业应有放心的权利对IP进行商业化。 7、在不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国家要鼓励国内企业和事业单位与外国大公司交换专利许可(cross license),把取得可以与国外大公司平等交换的技术作为国家科研项目的考核指标,真正在国际竞争环境下锻炼我们的科研队伍。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