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逻辑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方法和思维习惯上所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解决方法
cunlijia 2012-5-15 20:42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饭吃也要学化学
热度 6 skdhf 2012-3-10 23:05
看到“ 臭小子,想学化学今晚就没有饭吃 ”这篇博文,我第一念头就是没饭吃也要学化学,这不只是对该博文标题逻辑性的叛逆,我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也许我不学化学,而是学了别的专业,我一样会喜欢它,但是没有一个学科能向化学一样结合了科学的严谨,艺术的想象和现实的满足。化学不光自身充满魅力,它也能给人带来切身的利益,让我们知道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用。有人一说到化学就想到污染,想到毒药,想到三聚氰胺,想到添加剂,想到等等不好的东西,但是,这些都不是化学的错,关键看它被谁利用,怎么利用。我顶化学,因为它就是未来,就是希望。
430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从审稿人角度谈如何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xpzhanghit 2012-3-4 13:36
学者马剑 我觉得作为投稿的作者,知道或者了解该期刊对审稿人的审稿要求很重要,只有了解期刊对审稿人的审稿要求,你才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否合适投稿到或者发表到该期刊。当然,每个期刊的审稿要求或许不一样,而且每个审稿人审稿时把握的尺寸或者审稿重点也许不一样,但是,作为严谨的学术论文发表,大多期刊对学术论文都有起码的要求,这个要求就体现在期刊如何要求审稿人审稿的或者说对投稿稿件的要求。 如果大家仔细看了这些高质量期刊对审稿人审稿的要求或者说直接点,就是对稿件的要求,我想大家心里都有底了。结合我个人的审稿经验,我个人认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应该具有下面十个要素: (1)原创性 (2)创新性 (3)题目合适 (4)好的摘要 (5)论文组织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6)图表清晰可靠 (7)英语表达好,语法拼写等错误少 (8)精选参考文献 (9)LETTER要求投的文章要适合该期刊 (10)可读性,好的文章通俗易懂,有影响力 我审稿时看稿件的顺序是题目、摘要、图表、前言、参考文献和正文,我觉得题目、摘要、前言、图表、参考文献很重要,实验部分我觉得其次。大部分期刊的基本要求:原创性、创新性、图表、论证、组织、写作、参考文献。 一般国外期刊至少两个审稿人,也有三个甚至还有六七个的,审稿人会有不同的审稿方位和审稿重点,所以按照审稿人意见逐条仔细修改很重要的,当然主编根据多位审稿人的意见,进行综合后给出最终决定的,所以你在写作时要从审稿人的角度去写作尽量方方面面考虑到,语法、语言组织、论文逻辑结构、图表表达,实验结果配合理论、仿真等会更好,如果是快报,当然可以只给出实验结果也行。只有实验数据的文章,除非创新性很强,一般不会发表在高档期刊的。也许有人认为差一点的杂志档次要求应该低一些,实际上,如果你认为档次差一点的期刊要求低一些,这对你会有害处的,不管档次高低,高标准要求自己是最好的,而且现在低一点档次的期刊投稿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在这么多文章中脱颖而出并被录用,高标准是关键因素。 至于期刊的审稿周期,我审稿的期刊都要我一个月内审完,我都提前十天审完,如果审稿人一个月内没审完,可以申请延期。当然很好的查询审稿周期方法是:下载该期刊最近五六篇文章,查看摘要下面或者页尾的文章时间信息,会有submit、revise、accept和available online等信息,算算相关时间就能估计该期刊的审稿周期了。 现在来谈谈英文文章的写作和注意事项: (1) 题目: 概括性强、体现创新性、精炼 题目写作注意事项: 英文题目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目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例如: The fabrication of …。短语型题目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题目一般不应是陈述句,因为题目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目具有判断式的语义;况且陈述句不够精练和醒目,重点也不易突出。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目,因为疑问句可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题目中的缩略词语:已得到整个科技界或本行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才可用于题目中,否则不要轻易使用。另外,还要注意题目字数的限制,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目字数有所限制,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总的原则是,题目应确切、简练、醒目,在能准确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目词数越少越好。 (2)摘要: 与结论不重复,体现整个文章的结论和思想,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应用等。 摘要写作注意事项: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A.英文摘要的时态: 时态运用也以简练为佳,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和其他复合时态基本不用。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讨论等。涉及到公认事实、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等,当然也要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过程)。需要指出的是,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尚不能确认为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而只是当时如何如何;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少用,但不是不用。现在完成时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过去完成时可用来表示过去某一时间以前已经完 成的事情,或在一个过去事情完成之前就已完成的另一过去行为。 B.英文摘要的语态: 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 主动语态: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  被动语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证明。事实上,在指示性摘要中,为强调动作承受者,还是采用被动语态为好。即使在报道性摘要中,有些情况下被动者无关紧要,也必须用强调的事物做主语。 C.英文摘要的人称: 原来摘要的首句多用第三人称This paper…等开头,现在倾向于采用更简洁的被动语态或原形动词开头。例如:To describe…,To study…,To investigate…, To assess…,To determine…,行文时最好不用第一人称,以方便文摘刊物的编辑刊用。 D.避免一些语法错误:  冠词。主要是定冠词the易被漏用。the用于表示整个群体、分类、时间、地名以外的独一无二的事物、形容词最高级等较易掌握,用于特指时常被漏用。这里有个原则,即当我们用the时,听者或读者已经确知我们所指的是什么。例如:The authorfabricated a new ...The machine is operated with solar energy.由于现在缩略语越来越多,要注意区分a和an,如an X ray. 数词。避免用阿拉伯数字作首词,比如8 turn solenoid inductor…  单复数。一些名词单复数形式不易辨认,从而造成谓语形式出错。尽量使用短句。因为,长句容易造成语义不清;但要避免单调和重复。科技期刊涉及专业多,英文更是不易掌握,各行各业甚至表达方式、遣词造句都有区别。多看英文文献,也会有助于我们英文写作及水平的提高。 (3)引言: 主要研究进展,有代表性的同行研究工作,自己与他人工作对比的优势和不足,前言的参考文献选取代表性的、重要的文献。参考文献选取要有代表性,除非那种特殊专业,我觉得参考文献不要参考会议的文章,尤其那些不知名的会议文章引用。文献要尽量全面客观:不要对相似文献避而不引,或者只引别人早期的工作,这会让人感到你对该领域了解不够,甚至是有意回避,就有学风问题的嫌疑。不能过低贬低别人的研究工作,要考虑自己和别人工作的时间差,不在一个时代的研究当然不能说自己比前人好,所以英语用词要注意些,客观些。 引言写作注意事项: 好的引言相当于文章成功一半,最重要是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关系。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其次:文献的总结回顾。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再次: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明局限要客观。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引言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最后对引言检查。 (4)讨论: 这部分主要描述研究课题的具体内容、方法,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条件,并如实公布有关数据和研究结果等。讨论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实际上,审稿人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审稿人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本研究有什么意义?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审稿人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 (5)图表:清晰直观、代表性 清晰直观是基础,要让审稿人和读者不看正文就明白要表达的意思,代表性无论是自己实验结果还是和别人工作的比较,都要体现重点,无关的数据不要罗列在图表。合理解释每一个参数,合理说明每一个步骤。审稿人没时间考虑细节。程序和参数的合理化显示出你知道你在做什么,而不是凑数据。 没理由要找理由,有理由要强调。 (5)逻辑性: 我审稿时碰到作者的结论性错误,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期刊的那篇,后来我给他指出错误并给他参考文献,不要轻易下结论,这很糟糕的。我就觉得这个作者文献还是看少了,特别是理论性的东西,所以他下错误结论。后来在修稿中改正了。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的那篇,我认为作者没有好好解释实验结果,图中曲线的解释不是很好。比方说,1,2,3,4条曲线不同尺寸(1mm,2mm,3mm,4mm)出现轨迹差不多,但是第5条曲线(5mm)在x轴前半部分和其它四条轨迹差不多,但x轴后半部分曲线确异常,作者只是给出结果,但没解释,我审稿时就提出,怎么解释5mm的曲线后半部分与其它四条曲线不同,那6mm的曲线又会是什么样子?5mm是一个关键尺寸么?所以在画实验数据图时,特别注意异常点和异常曲线,要解释异常的原因,如果涉及到尺寸的曲线,还要考虑关键尺寸或者临界尺寸。 不要指望审稿人疏忽,还是要方方面面考虑文章,毕竟发文章是严格的学术活动。 (6)语法: 写作时注意语言精炼准确,使用长句时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可以完全避免的。我觉得我审稿的文章,语法错误主要出现在介词、从句、对比语句和长句杂糅的错误。使用长句时注意不要让读者困惑或者产生歧义。介词比如in和on的混用,还有of和with的混用,对比语句主要是将A和B两事物,比如实验结果做对比、比较或并列,但出现了语法错误,长句杂糅主要体现在一些从句中,比如定语从句、非限制定语从句等缺少必要的主语、谓语或者其它句子成分。 有些研究生说说目前的感觉是没有一篇文章很顺利,说很郁闷,我认为郁闷是暂时的,后面会好起来的。特别是发第一篇外文,那种感觉我想每个研究生都会兴奋的。所以为了那种感觉,多多努力:)。郁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吧:(1)没有课题或基金;(2)与导师关系搞僵,开展工作受阻;(3)选题不好或者偏门;(4)生活拮据,为经济受累,无心做科研;(5)实验不顺,理论不懂;(6)写作不行;(7)投稿老是被拒;(8)软件不会使用,模拟仿真等不会。等等。 下面就后面的郁闷解决提些我个人的建议: 1. 多看看文献,了解同行工作,掌握研究方向动态,找出自己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指革命性的,这个很难。我认为创新可以这么划分吧,革命性创新、革新性创新、理论性创新或技术性创新、实验上创新。革命性创新是那种划时代的,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影响革新性创新比革命性创新次之;后面创新影响大体逐渐减弱;如果在文章中涉及理论部分,就要参考文献了,有些文献会给出相关理论的,免得犯了错误:在文章中轻易下结论。模拟、仿真那一块可以查看有没有相关文献,看人家用什么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然后学习该软件。 2. 不怕据稿,总结审稿意见,找出自己工作不足,再补充数据、理论、提高写作等。拒稿越多,说明离中稿就越近了。要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实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是会发生的。 3. 多请教别人或者去学术论坛,学习投稿、写作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4. 学好一些必要的相关科学软件,比如画图软件,模拟软件、计算仿真软件等。图漂亮、理论好、论据足、模拟仿真实验对比,算是发好期刊的基础了。 5. 认真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投稿须知的英文表述有多种,常见的是Instruction for Authors、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Authors' Guidelines、 Guidelines for Authors、Advice to Contributors、 Advice to Authors、 Information for Authors等。几乎所有的英文生物医学期刊都定期刊登投稿须知,尽管各期刊投稿须知的内容不尽相同、细节繁简不一,但目的都一样—帮助作者更为成功地投稿,使论文发表过程更为简捷而有效。阅读并遵循投稿须知的意义:了解刊物的重要信息,如办刊宗旨、征稿范围、栏目设置、投稿要求、审稿程序、从投稿到接受或退稿的时间、发稿率、发行量等。指导论文写作并加快论文发表:(1)用较少的时间决定拟投文章的栏目及格式(如行间距、可接受的文旁边界、纸张大小、参考文献及图表格式)。(2)加快审稿过程。(3)减少退修次数。(4)文章发表后,很少或无错误。简言之,认真阅读并遵循投稿须知,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容易、更快捷、更准确的发表。阅读投稿须知越仔细、越认真,投稿的成功率越高。
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中西思想比较
热度 1 aaron300 2011-10-15 23:25
我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和现代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是理性,一个是契约。这两个因素才保证这些制度的实现。理性使得人们在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时候更为客观,同时也保证情绪性、信息充分型和非逻辑性等不能干扰决策,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契约精神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如此才能在平等的地位进行互相制约。 而我国却恰恰缺乏这两个,相对应的形成的是:一是感性,二是儒家的“义”。前者来源易经的思维,主张形象思维,由此而形成感性精神。我在此所说的感性是相对于理性的,但并不必然表现这个人不会去思考,不会去判断的弱智。而只是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情绪性、非逻辑性和是否需要充分信息等因素的干扰。表现在决策的时候由于情绪的影响而导致决策的随意,由于非逻辑性而对因果进行分析,同时在决策时不考虑信息的充分与否,而只在乎自己是否能够做出决策。另外一个“义”来自于儒家,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义礼对规则的把握是最为严苛的。义强调的是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或许是权利与义务的错位,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我对你有百分百的权利,而没有义务的,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我对你可能有百分百的义务,却没有权利。这两种情形却不能简约的。因为前后因果关系的。就好比我们在强调君臣义,夫妇顺,父子亲等问题上,做臣子的必须绝对效忠君主,因而君主有百分百的权利,而没有义务。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君主要做一个明君,臣子有百分百的权力,而君主却没有。权利双方是一种不平等的地位,然而总的归结还是拥有权力的人地位更高些。
20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资料保存
deepblue1969 2011-9-14 17:33
有什么依据能否认“绝大多数中医药的有效性吗” 没有! 那博主这个文章立意何在呢? 经验科学可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上升到更完善理论高度。在这之前你能否认经验科学的正确性吗? 这篇论文逻辑性感觉让人摸不着头脑,本不值一驳。但是被置顶,只好说两句了。 博主的曾祖父母、祖父母,之所以能延续生命而让博主生存于世,与“绝大多数中医药的有效性”是密不可分的。这里面只是为了说理,绝没有无聊的人身攻击,因为我和博主世代在中华大地生存的。 中医药发端于2000多年前,当时的经络、针灸理论,在今天的英国、德国(?)等地已进入医疗保险,并被很多国家接受为一种合法的治疗手段,这些西医药的发端地人变弱智了,采取一种被认为无效的方法?那也应该归因于西医药吧。 倒是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拿碧玉当垒土,或盲从,或贬低,而不是去研究、探讨。要是屠呦呦当初也跟这些人一流,哪会有今天讨论的题目吗。 所以静下心来,少点哗众取宠,多点踏实肯干,中华文化还是有很多精华的东西有待挖掘的。
2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收到“以理服人”的评审意见!
热度 8 zhanghaohao 2011-8-29 16:11
第一位专家: 项目立项依据不充分,重点不够突出,方案实施可行性欠佳。另外,此类涉及临床大样本验证的研究需要研究能力良好、主持能力强的研究者主持,申请人在此方面尚显欠缺。不予资助。 我们的研究中,临床样本收集后,只需要做DNA的提取,然后用已建立的方法做检测。在标书的基础部分,我们已经做了一些病例。说收集大样本就要高级职称的人来做的理由,很牵强啊。 第二位专家: 本项目具有创新性,而且课题组已有了取得了很好的前期基础。 (1)本项目研究内容层次分明,但内容对于一项青年基金项目来说过多,项目经费不足以支撑所有指标的完成;(2)研究方案描述过于简单,不够具体;(3)预期结果未见描述。建议修改, 明年申报。 研究内容写少了呢,说你不严谨,没有逻辑性,写多了又说你完不成。这个实在难以掌控。既然第一条说我研究内容层次分明了,我的研究方案是很具体的,具体到做什么实验,用什么方法。每个研究内容,我一般都是设计三到四个实验,从几个层面进行证实,还要怎么个具体法?预期结果在研究目标里写得很清楚啊。无语了。 第三位专家: 有一条是这样的。申请人虽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阐述尚清楚,拟证实其实验设想,但未提及该项目可能涉及到的研究难点,对完成该项目的可能性未作阐述。 其他是一些具体的实验建议,我觉得这个专家还算比较靠谱,虽然也没有同意资助,但是给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 希望专家给些实实在在,能以理服人的评语。
24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获奖有感
xiaoxue6228 2011-8-1 22:29
获得了一个航天新人奖,很开心,但这不是我想谈的,我想谈的就是如何ppt答辩,答辩的人至少有50个人吧,我去现场看了一下,答辩的ppt参差不齐,我本人也是不擅长ppt的,所以这次事关重要,很早就做了准备,答辩要求5分钟,专家提问10分钟,我想怎么会这样呢?很少有论文答辩5分钟,所以我准备的时候在7分钟左右,要求5分钟,不见得就得5分钟,超一点应该也没有关系,以前我记得我的ppt答辩的时候文字特别多,而且逻辑性差,说的非常宏观,这次在我们老师的指导下,我的ppt简短精悍,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内容具体,二是有很强的逻辑性,概括起来就是一用事实说话,二有逻辑,有骨架,有图片,有数据,也就是说不空洞而且能让人看懂,多谈自己做过什么东西,而且要有一定的专业性,这个很关键,把简单的东西说复杂这就叫专业,把复杂的东西说简单这就叫职业,所以这次获奖不是一个偶然,而是经过努力的一个结果,工作1年半了,做到这样真是很不容易,以后的路还很长,很喜欢跟人打交道,但是做技术又不需要这样的能力,或许我适合做市场吧,但是这总归需要人带一下吧,而且这样靠谱吧?呵呵,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顾虑,而且有太多的不舍,但是人啊,总得看开一点,往大方向走,总是前怕狼后怕虎迈不开步子,不是我的风格,从ppt中学到的这点在以后说话中,要学会运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科技导报》写稿
kejidaobao 2011-4-22 09:18
我曾给《文汇报》、《新民晚报》投过稿,但都石沉大海。后来,我发现写博客不用审稿,即时发布,自由自在,便以写博客的方式整理思想、记录东西。 2009年8月,我在科学网博客上写了篇“在美博士后的生存状态”,没想到被《科技导报》副主编苏青看中,他让我修改后在《科技导报》“走向职场”栏目刊登。我认为这篇博文虽然点击数高,但信笔写来,没有严密逻辑论证,还有些观点可能引起争议。不过该博文的内容值得重视:现在很多人出国留学,国内记者不可能背着摄像机去美国报道留学生的生活,而给读者介绍些国外情况可以使准备出国的人有个概念,国内的老师也可以更了解留学生。于是我推倒重来写了“在美国做博士后”,注意避免过多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想,而是从申请博士后、科研生活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做些介绍,强调知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   2009年9月,我写了篇博文“职业发展,乐趣无穷”,苏青先生读到,又让我修改后在“走向职场”栏目刊登。我认为这篇博文的主旋律是好的,但比较松散,读起来有点轻飘飘,于是重新写出了“在申请教职中‘再造’自己”。我介绍自己作为一位海外留学生,在谋求教职的路上做了这个、做了那个,在以为自己一枪命中的时候反而失败了!但是我毫不泄气,不但修炼自己的内在,而且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并勇敢走上国际学术讲坛,在这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机会接踵而至……虽然读者和我处于不同的环境,但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做好准备,如何用心做事,是相 通的。 我回国后,父亲有个熟人的儿子正在念大学,找我咨询些出国的事儿。由于面谈不同于写正儿八经的约稿文章,我眉飞色舞地即兴发挥,说出了很多观点。对话后,我把观点整理成博文“申请出国的‘迷思’”,又被苏青先生看中,经精心修改后发表。随着回国后教学、科研和参加学术活动的进行,我逐渐适应了周围的环境。我有感而发写了篇博文“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被《科技导报》编辑张杰青看中,我精心修改后发在“读者之声”栏目。看着博文变成了“铅字”,梦想成为了现实,我心中很是喜悦。感谢《科技导报》给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观点、心得、经历的平台。 在写稿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关注起这份中国科协主办的会刊,并阅读了《科技导报》的各个栏目,尤其是“主编心语”、“走向职场”和“读者之声”栏目。2010年5月,在苏青先生的推荐下,我成为“走向职场”栏目的主持人。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我常看些职业发展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并且积极组稿、认真改稿。这些经历,都使我能有机会和《科技导报》一起成长。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研究员 马臻 (本文转载自《科学时报》2011年4月1日B2版)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之声|2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一天——参加青年课堂大奖赛说课预赛有感
mafei863 2011-3-31 22:45
教学: 今天下午5:00 参加 青年课堂大奖赛院系内部说课预赛,听了LGY老师的说课后,颇有感触:L老师整个过程知识讲解清晰,重难点把握恰当,时间控制合理,语速适中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但听下来后发现更多的是知识的堆积,向学生一味的灌输知识层面上的东西,总感觉少点什么。思索良久,忽然感觉: 整个说课过程没有灵魂,没有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感悟来传授知识变为智慧的过程; 仅仅做到了第一层:传业。此时,也愈来愈发体会到曾仕强教授说的“中国人不太注重知识,而是比较注重道理”的涵义,一开始我对他的这种言论表示怀疑,但后来的一次学生谈话转变了我的看法:他的所有课程基本都是自学的,并且考试成绩还不错。到底我们作为教师,大学4年本科我们要留给学生什么?是知识,书本上有学生课后可以自学的。所以,应该是超越书本之上的东西,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过程的思维方式,我们讲课时穿插的教学理念。 科研: 今天中午吃饭时LP说去年申报的省科技厅项目立项了,我估计这是评讲师以来最大的收获。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加油! 工作: 收学生SDF本科论文,该学生因上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上学期没有完成,到了这学期开学初期却没有尽力,所以一直推到现在仍没有大的进展,将会错过两次答辩机会。 生活: 下午LP去广发银行还了透支余额,随后到门面店看了整体橱柜,大衣柜推拉门等等。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2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太效应”与“美人效应”
热度 1 duke01361 2011-3-30 13:04
食色性也 “马太效应”缘自圣经-马太福音;“美人效应”则来自潘学峰先生对人类社会中人际互动的一种观察总结。 “马太效应”主要指财富、机会、权势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转移,描述的一种此消彼长的运动规则;而“美人效应”是指人群中不同个体精神世界分野与突破精神分野的一种运动趋势背后下所隐藏的规则。马太效应的具体事例可以去读圣经 旧约-马太福音;下面我给大家举几个“美人效应”的例子: 捡近的说:当“我”下意识地感觉发贴的贴主食美女或美男(针对女性),那么“我”会无法控制地产生一种“搭讪”的冲动!如何看待这种无意识的情绪转化为意识情绪,并作出相应的行为? 虽然在网上无法看见这些行为,但你却可以分析语言的逻辑性被情绪扰动的波形振幅之大小,就可以了!在情绪扰动下的语言文字缺乏理性、深度和逻辑! 如果一个帖子的跟贴很多,而且大多数的言不达意,那这种现象本后的规则就是“美人效应”在发挥作用。 还有一个例子: 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可是以前我都是不找零钱的”,美女接着说到。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66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学术论文个人的浅见,分享在这里。
zhangenzhan 2011-3-24 22:03
我的导师给我修改第一篇文章后,我自己的一点体会。感谢导师耐心的指导与辛勤的哺育。 2011.3.23日晚论文教改个人总结。大家定比我做的好。 1、写论文来不得半点的糊弄和凑合。有个端正认真的态度,追求尽善尽美。 2、每个字词、句子的应用与表述是不是恰当,是不是专业,是不是必要等,都需要仔细思考,做到字斟句酌。 3、摘要的简洁性、逻辑性、层次性、科学性、准确性、完备性等要体现的淋漓尽致。 4、全文的整体性、有机性,要全力以赴。 5、图表要做的明了、清晰、标准,表达意思要准确、完全。 6、引文的可靠性、必要性、权威性,要做到精挑细选。格式要完整。
个人分类: 车辆定位|2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机合成经验
nikem1 2011-3-8 06:15
(source: http://www.bokee.net/newcirclemodule/article_viewEntry.do?id=476410circleId=102861 ) 合成研发是一项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合成高手,是造势的高手,他能 够造成一种态势,使内行觉得他必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论,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这些 状况不仅仅来源于他有多少理论知识,具有多少经验,是否已经是他研发的这个领域的专 家,而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他的研究过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正如孙子兵法所说的,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 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就和现在大多数人 骑自行车 一样,我们很多人都以它作为交通工具,但是我们学会自行车 都是自发的行为,真正可以称作会骑自行车的有多少人呢,有几个人因此而受过正规训练 呢?科研的训练实际上也一样, 回顾我们的科研生涯,发现不论是在哪儿,科研的素质多 数还是依靠自己的揣摩与环境的影响自发形成的,零星的训练是有的,但是系统的训练至 今没有见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导师或在一个好的氛围中工作是极其重 要的。 有机化学网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做好研发的最主要的因素为:1、查阅资料的 能力,2、实验过程中应变的能力,但在研发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两项重要素质具体系统研 究和训练过的又有几位呢?学校所上的那几堂文献检索课在真正的科研中如果不能经过实 战训练又能够起多少的作用呢。就和“知己知彼”的战争原则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能 够运用自如以至百战百胜的又能有几人呢。 有一个研究人员曾经问我,“你帮我看看我的实验是怎么回事,前几个月反应还好好的, 一天就能完成,这几个月我没做这实验,结果现在做,反应三天仍旧有原料没反应完,工 艺条件是完全一样的,重复了几次都是这样。”我说,你把实验条件跟我说一下,当他说 到是室温反应时,我明白了,很可能是温度的问题。我说,“你把现在反应温度升到当时 的室温看看现象。”结果,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合成人员来说,可 能并不是很困难的,不过,不管合成人员的经验如何,如何通过逻辑性的方法,使问题能 够必然快速地被找出,或者如果不是温度的原因,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问题必定可以 得以发现并解决,却是我所感兴趣的,关于这方面的探讨,我会在后面的篇幅中做一些更 详细的介绍。但是,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就是“观念一变,世界全变”。因此,我们还需 要重新回到枯燥的一些合成观念的探讨上。 在战争中,战略上可言必胜的应该可以说不少,在战术上可说必胜的就非常少了,而在战 斗中可以百战百胜的,肯定没有,但从战斗或战术的失利转化为战略的胜利却是完却可能 的,这就存在一个概率问题;就和买彩票一样,概率在那摆着,只要你持续不断地买,不 论你能中多大的奖,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输的。做研发也是一样,在单个项目上谈每项目必 胜是不现实的,可以研发出来,但是可能会比别人慢,但是,在一个长远的发展中在这个 行业中的必胜却是完全可能的。在这就涉及到一个选题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困扰 我们大多数科研人员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之 一。 方向性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作为研发人员,我觉得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在操作,也不是设 计路线,而是在选题,题目要是选得好,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不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工厂,都是一样的,选择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题目并坚持做下 去,通过这个题目向外逐渐衍生到整个行业,我想是最稳妥也最理想的方式,我曾经听到 过不只一个老教授叹息自己的选择,说他自己年轻的时候最可惜的就是没有在一个领域深 入地做下去,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结果最后在哪个领域也不是很有权威,其实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那些老教授混得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是他们仍旧觉得他们的地位和他们 的实际水平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选题问题。其实在 这个方面也很容易用常理来理解, 在一个项目上做了一阵后,就会对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了 解,随着做出一些成绩,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而这时如果不是寻思如何去进一步扩 大自己的影响力,然后以获取更多的机会,而去跟风进入其他领域,必然又是一个重新开 始的过程,一个别人重新认识你的过程,当这种现象重复几次后,自然,时间也就不多了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少数。 现在企业的多样化经营战略也容易犯同样的问题 。因 此,我是主张将研发人员应把研发当成一个系统的过程来考虑,研发不仅仅是研发本身, 而是需要考虑与研发相关的任何可以促进发展的因素。因此,研发人员不应该仅仅是在实 验室内闭门造车,而是应该与在这个行业的人员(包括贸易、生产、研发人员等)建立起 联系,如有可能进一步走出国门,然后从各种行业信息中寻求可以供选题的机会,我想, 有时候,对你来说很可能仅仅是一小步,就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效果,因为,在 这个行业中 ,你成为了最前沿的人,你所看到的机会要远超过没有这方面积累的研究人员,别人要出 同样成果,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因此我建议现在还在学习期间的学生,如果有时间的话,不要只关注你的化合物的合成, 去了解它的背景,它的作用,它的发展方向,谁对它感兴趣,与这个行业的人员建立起联 系,扩大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知名度,这样从这个领域中,你可以寻找到很多的机会。这样 ,你的研究才不至于仅仅是为了应付学位,而会成为你安身立命的手段。 选题问题一直是我所最看重的,是战略层面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题无论对企业 还是对研发机构都是最首要最慎重考虑的,因为 方向对了,成绩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方向 错了,不论多么努力,多么有能力,也会一事无成。 当然,在选题之后,进行研发的过程 中,一些必要的观念和方法也是必需要训练的。随后,我将就研发过程进行探讨: 研发结论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设计和实验出来的。因此想要得到好的实验结果,必须以 预测为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建立起分析体系,实行规律研究,以确保得到所需结论。 在这我借用了GMP的概念,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 现在所提及的研发更多的是注重于工艺的研究和改进,如果要加上路线的设计的话,还需 要加上文献查阅,将是很大的一个篇幅,因为在国内大多数的研发还处于工艺的改进上, 因此以此作为重点来进行讨论。 在研发中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性的观念是我们究竟应该研究规律还是应该研究收率,哪一种 是高效率的研究方式?或许有些研发人员会回答,当然是研究规律了,可是,当我看到他 们做实验的时候,我发现,实际上他们是在研究收率。 一般研发人员的研发过程,在资料准备齐全并设计实验方案后,开始进行实验,很多的合 成人员依照实验方案或文献把实验仪器支起来、物料按照规定加入并开始运行后,就进入 了漫长的等待期,或者看书,或者聊天等,直到按照文献或设计反应完毕,然后开始进行 检测,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实验,变化一下条件,得到另一个结论,然后他可能会比较这些 结论,得出一些规律,整个流程就是这样,在检测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究竟会 怎么样,现象与GMP一样,所以我说他们的结论是检测出来的。因此,在检测之后,如果结 论与所想象的不太符合,他们就会比较迷惘,不知道是操作问题还是原料问题还是反应问 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反应过程中的问题又有很多,再做一次并得到结果的时间通常要几 个小时,所以为了寻找原因,根据以前一些经验的臆测就开始了,依照这个程序的话,我 想对于他们要寻找出原因将是一个很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每一次反应与处理时间又是那么 长。而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某一次偶然反应情况很好,但是随后几个月却怎么也重复不 出来,后来不知为什么又可以了,但是无因因素的存在通常对以后的中试和大生产埋下了 隐患。这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做化学实验的时候理论很重要的原因吧。 研究收率的痛苦往往会在中试和大生产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因为他们的效率注定在比较短 的时间内不能够将问题研究透彻,所获得的通常是小试工艺的最佳条件,但是中试放大因 为设备等原因往往工艺条件会有所变动,而在放大的过程中如果稍出些麻烦,一下又很难 找出原因,往往不敢继续下去,我看到很多中试都是因为这种原因而被迫放弃。其实他们 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只是可惜,中试大生产毕竟不象小试,可以做一些效率低的研究, 中 试或试生产每一锅料下去通常几万几十万,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谁也不愿冒这险 。我所 做的第一个上大生产的项目是给一家完全没有化工经验的厂家上的,中试20天,试生产一 个星期左右就完成了,现在想来过程有些粗糙,不过之所以没有什么大问题出现,和当时 研究规律的观念指导是很有关系的吧(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其他因素在里面)。 最近有个合成人员问我,“我后处理得到一堆粘忽忽的东西,怎么办呢?”我说,“你如 果不能发现原因,那么你的实验流程肯定有问题,你在反应过程中进行监控了吗?”“没 有。”“后处理前检测了吗?”“没有。”“那么你不知道原因是在反应还是在后处理是 吗?”“对。”“下次你打算怎么做?”“我想是实验问题,可能收率不高这样吧,我想 调调实验条件。”“你有把握吗?”“没有,我看别人有一个类似反应用另外一个条件, 效果不错,我想用那条件试一下。”“你这样只是撞大运,效率太低,做出好的结果是偶 然的,而得不出好结果是必然的,你的流程有问题,你看这样行不行,下次做的时候,首 先,你最好进行 实验监控 ,这样,一旦实验结果不好,立即停了它,免得浪费时间,然后 , 在后处理前留个样,即使不留样,也要做一个检测,然后将反应物分成几份,分别用几 种方法做后处理,再检测结果,这样的话,你一天的工作成效相当于别人一个星期的工作 。而且每一步你都会看得很清楚,我想就不会出现找不到原因的事情吧。” 其实,我觉得实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指导,很多人的问题往往还是出现在实验本身, 理论的缺乏实际上可以用设计实验来弥补。只要实验的流程正确,发现问题并得到好的结 果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研发绝对不是一项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可惜现在很多研发人员 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多数的研发习惯是自发形成的。 更正一下,“实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指导”更正为我们在学校所学的那些泛泛而谈的 教科书上的理论对实验的指导意义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在一个实验中个性是主 要的,那些教科书上所谈的知识过于粗略与普遍化,如果不能运用的话,试想有多少人可 以记得那些枯燥的理论呢?其次,因为研发的流程要求我们在实验前需要查阅各类相关资 料,其中自然也应该包括这些教科书的内容(这些应归于资料查阅的基本功问题),所以 ,在我们的头脑中记忆那么多的反应和理论可能不会有所想象的那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 常可以见到某些普通技术人员在某一方向上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研发效率很 高,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他们的学历却很低。当然,如果涉及到选题问题,那么 具有广泛的基础无疑还是占优势的。 此外,我还将上面课题的后处理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实际上在上面的处理中,还可以从 另外一条路来进行,就是如果有产物的纯品的话,那么将产物依照后处理过程处理一遍, 然后看看产物性状是否变成粘忽忽的,这样可以证明是否是溶剂选择问题造成的结果,如 果不是,尝试在纯品中加点反应液,再试一次,这次主要可以考虑是否是产物含量问题。 这样,通过层层实验,就接近事情的真相了。而这些操作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我想 问题可以很快找到答案。 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很多时候找不出原因,是因为很多研发人员, 将假设仅仅停留在假设上,而没有想到设计一些实验去验证,没有验证的假设永远只是假 设。对待理论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未经验证的理论可以指导实验,但是,在脑袋中一定要 有一个概念,这是未经验证的,这样,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就可以反应过来。 因此我想到对待理论的态度究竟是证伪还是证真,哪一种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呢?我认为 科学研究的办法一般是证伪而不是证真,即假定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然后依据这个 观点来进行实验证实。证伪的好处在于怀疑,因为无论所得的何种结论,它们都有建立的 基础,既然如此,基础的局限性导致得出的结论也一定具有局限性,如果假定判断是错误 的的话,就会不断设计各种实验来验证这种错误存在的可能性,这样就可以不断以严谨的 方式来拓宽这个结论的应用范围,而由于整个认知系统是开放的,一旦存在异常,就可以 很快做出反应,所以对于由不完全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如果采用证 真的手段,当假定判断为真,设计几个实验验证后,就会出现认为结论理所当然为真的情 况,并从心里接受然后默认它,而行事准则也会不自觉地依此而行,当有异常出现时就会 出现不自觉地抵制现象,从而丧失机会。历史上科学发展的很多事例都表明了这样一个道 理,以至于有人认为要想改变一个观念,除非换一代人(量子力学等)。因此, 从合理性 的角度而言,证伪比证真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理论的缺乏实际上可以用设计实验来弥补,这一条可以这么来理解,比如我们都知道温度 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但是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条,他只知道温度是一个影响因素,只知道 设计实验,那么他怎么办呢,他只需设计两个实验,分别在高温和低温下试一下,然后看 看反应情况就可以了,而且他所获取的信息,如副反应的情况等,比书上的理论要大多了 。这些方法在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又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实用。这也是我所说的研发 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通过设计实验,才可以真正体现和验证真实的 规律。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研发的重新定义:研发结论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设计和实验出来的。 因此想要得到好的实验结果,必须以预测为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建立起分析体系,实行 规律研究,运用逻辑性的方法,以确保得到所需结论。去体会一下GMP的控制,会有收获的 。 呵呵,我曾经总结了一下思维的三种状态,和你分享一下: 1、 以自己的自发的思维进行判断,其间阅历与知识影响很大。属于低层次的无招阶段。 2、 依据古人或现人规则进行判断。此类优于一然容易教条,学术界很多 3、 应时而变,依据天地规律形成思维判断,寻其根源。为高层次无招。 个人认为处于第二种状态的话,是可以用既定流程来套的,虽然不是最好,但已经比第一 种状态要强很多了。不经过2而进入3不太可能,呵呵,当然这也属一家之言 我也曾怀疑过,不过后来看了看,除气功大师特异功能不是很清楚外,其他方面倒好解释 ,象爱因斯坦,我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和他做同一个课题的话,呵呵,可能就不是他第 一个发现相对论了。 做通一个反应要强于泛泛做十个反应。 我一直认为,研发过程中流程的考虑是重要的,因 为无论做什么化合物的研发,这些都是需要的,就和体育中的基本功一样,只要将这些训 练好了,做其他反应就可以如鱼得水。比如以单个反应为例,反应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多, 主要方面我想就有: 1、物理化学,主要是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 2、有机化学,主要研究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化学工程,主要研究三传一反(即传热、传质、传递,反应器) 4、分析化学,主要为其它三种学科作强有力的支持 如何寻找与我们所研究的这个反应相关的这些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一个关系到资料查阅的 比较重要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反应的进度和深度,因此将这个过程分析清楚并不断训练这 方面技能,我想要比单纯泛泛去读一些书籍,记忆一些机理要有用多了吧。 其次需要了解一些文字背后的含义,并理解每一个学科的应用范围,有机化学知识主要用 于路径设计与合成参考,而其他三个方面在工艺优化方面是非常常用的。 研发在考虑问题 方面是经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的,就以加料方式来说吧:原料A加入原料B中所包 含的需有所考虑的信息我初步想了一下,需要考虑的有: 1、 各个原料的纯度 2、 加料方式,包括正加、反加、并加、滴加、一次加入等方面 3、 加料温度 4、 检测项目和检测点的设立 5、 是否需要使用反应溶剂进行溶解稀释加料,如使用选用什么溶剂合适 6、 物质量的配比 7、 加料器型式 8、 反应器型式 9、 加料时状态,如是否搅拌等 然后应从这些方面进行本质的研究, 如因加料方式不同可能会有浓度(这很容易理解)、 溶剂(B加入A中是以A为溶剂,反之亦然,如果有其他溶剂还需另行考虑) 、反应本身特性 (如双官能团等可能产物就会不一样)、热效应(如剧烈放热反应如何加料好)、反应是 否可以平稳(是否放出气体)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而这 些后果又可以如何利用等,如在加料时有比较强热效应,就需要考虑滴加的形式,这样反 应平稳,不致局部过热,然后就要考虑到其他的可以消除热效应的方式,如反应器型式、 搅拌方式和转速等。这些问题如果考虑不周密,在中试和大生产中就很容易出问题,如热 效应问题,气体排放问题等,在扩大过程中我所听到的就不是一次两次出现过事故。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有一次我接手另一个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多月没做好的项目,指导他继 续做,他的反应收率一直做不好,我在看了些文献并看了他的反应状况后, 告诉他,加大 加热,提高搅拌转速,结果收率一下提高近十个百分点,其实道理很简单,文献所提供的 温度是溶剂沸点温度约接近200度,反应是液固多相反应,所以此反应进行有一定困难,当 时他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回流太小,再加上搅拌慢,反应状况不好是很自然的。 其实我觉 得对于他而言,要找出问题的原因也不是很复杂,如果他能够使用仪器跟踪反应的话,很 快可以知道是反应速度问题,然后看哪些因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不过因为当时 这个化合物是一个比较新的化合物,文献介绍很少,分析方法需自己建立,而且这化合物 在各种溶剂中溶解度都不是很好,研究分析条件很麻烦,再加上他也不是很重视分析,所 以吃苦头是必然的,我发现,很多时候研发遇到困难主要是源于思想和行动的惰性,试想 想,依照文献坐着等结果比忙着研究检测方法要舒服多了。 1.应用合成研究 文献查阅期间注意点是,对每一中间步骤的产物都要进行CA合成查阅,进行归纳;对于要 多路径选择的课题,要综合考虑,成本+反应是否绿色+原料是否易得+等等 反应路径选择已定情况下,第一次要参考文献,进行实验, 了解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对于 每一个现象都要有解释,TLC跟踪;对于操作程序要知其所以然,比如为什么要N2保护,文 献上一般都要,其实实际当中并不需要;比如酸洗,碱洗,为什么要这样. 如果参照文献作出来收率达到要求,那似乎就可以了,其实还不然,在收率和纯度既定的 情况下,竞争的就是成本, 国内的开发人员(如果只是仿照国外工艺做)一定要把成本降 到最底;比如,为什么要N2保护,不保护又怎么样;能用水作反应溶剂吗?反应溶剂的量 难道不能少吗?为什么非要用乙醚或者混合溶剂萃取,更便宜的萃取溶剂不行吗?为什么 要用500ml乙酸乙酯萃取,或许50ml就够了?实验室可以旋转蒸发,能不能常压蒸溶 剂?(按中国的设备,减压蒸溶剂最少要损失20%).反应中回用问题怎么解决,包括催化 剂的回用;是否可用非均相的催化剂,是否还可以降低催化剂的量?甚至包括每一步的生 产次序,白天过滤还是晚上过滤,我了解的一个项目,仅仅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优化, 将能耗降低40%,成本降低20%. 如果参照文献作出来收率没有达到要求,甚至很底.接下去作的不要考虑马上做改变条件 ,而是要先确定一个问题:是反应还是分离的问题,最好能用hplc or Gc定出反应收率; 这一点我是花费半年的精力得到的教训.后来好几个项目,都是解决分离问题,收率一下 子就提高了.当然,很多时候,反应本身就是这么点收率,那么尝试一段时间条件以后, 该体系下的最佳收率就是那么点了,不用做太多条件的.节下来的问题就是,考虑反应的 副反应是什么? 太晚了,明天还要实验,下次有空在继续胡扯. 化学归根结底还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机理也好,假说也好,理论也好,没有实验的支 撑,那什么都不是。在网上常可以看到机理的题目,有很多高手,画起来头头是道,让人 一看很有道理,不过问题在于,他们的机理大多是在实验现象出来以后的一种解释,而更 为重要的是,很多人仅仅停留在解释上,化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每一种解释或假说如果 没有证据,就只能作为一个记忆的工具而已,而且单个证据也不是很充足。因此,我认为 更为重要的一个过程是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这种假设,如果验证后,再如何设计实验去验 证这个假说的适用范围,实际上,如果看多了高水平的文章,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 的特点,就是结构都是很严谨的,每一个说法都是有充足的证据的,甚至有时让人觉得似 乎多此一举,但是科研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才能做出高水平的东西。 很多文章并不需要很高的实验水平,但是可以发在JACS,JOC上,就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 不一样啊。研发也一样,你只有有别人所忽视的东西,才可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研发中所涉及的对各种因素的考虑也是同样的道理,除非有充足的证据,否则就不能够想 当然。实验很多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连窗户都找不到,怎么 可能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呢。有一个研发人员做一个简单的铁粉还原的反应,做了很久也没 做好,他变化了很多条件,温度,溶剂等等,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出原因,当时我建议他 说:“是不是你的铁粉有问题啊。”“我想过铁粉的问题,不过我们一般都在一家试剂商 店买东西,只有这种铁粉,上其他地方买麻烦,不过看来要试一下了。”“你不妨这样做 ,找一个有你还原的官能团的普通化合物,以标准的方法用你的铁粉还原一下看看结果就 可以了,这样你就可以确认铁粉究竟有没有问题,免得下次换了铁粉万一有问题还是找不 出原因。”后来发现果然是铁粉影响反应。呵呵,如果上论坛搜索一下,会发现相当多的 同类的因原料或催化剂、溶剂等造成或研发不成功或生产出问题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之所 以让这些研究者印象深刻,是因为吃了苦头、耽误了时间的,而且,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 ,几乎可以肯定,同样的问题在一部分研究人员身上还会出现。 因此,我考虑:1、反应中的所有影响因素是可以考虑全的。2、逐个了解这些因素的影响 是可能的。这两点是合成逻辑性可能性存在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合成高手,是造势的高 手,他能够运用设计实验,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同时运用一些辅助的措施,从而造成一种 态势,使内行觉得他必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论,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这便是合成研发 的逻辑性。 我觉得这个观念的意义不在观念本身,而在于完成了一个可以不断积累的可持续发展的架 构,余下的工作只是向里面添加内容,依靠这样的方式,我想,在合成研发上应该会有所 突破吧. (source: http://www.bokee.net/newcirclemodule/article_viewEntry.do?id=476410circleId=102861 )
2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形而上学的国家基金申请书
热度 17 yuncai 2011-3-3 23:20
国家基金即将交稿,以下的临阵磨枪的基金申请指南可能对你有用: 1. 国家基金申请书应该多厚? 答:对函评评委而言,基金的厚薄可能没有多大作用;但一本申请书低于17页,有的评审人会说你懒;一本申请书超过50页,肯定让别人烦。 2.申请书中立项依据应该几页? 答:别相信立项依据字数限制在8000字以内的鬼话,写一页你死定了,超过6页,也基本上死定了。但注意逻辑性、创新性!别让评委感觉到乏味、沉闷且没有创新。 3.申请书中参考文献多少最合适? 答:应该多于30篇吧。你国内外一分析,就接近30篇了。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高,只列举国外文献,结果是适得其反,要知道基金的评审人主要是国内专家。你不写上他的贡献,自找倒霉吧。 4. 研究基础与创新点哪个最重要? 答:不要相信国家基金旨在创新。因为中国的民间科学家或中国的科学家吹牛太多了,我认为基金评审人首先看重的是研究基础,其次才是创新。所以,如果你没有国外刊物的好文章,基本上是死噘噘的了。原来国家基金要3年结题,没有研究基础,谁可以在3年内在此项目上发表二、三十篇SCI文章?你就是发表了,你的结题报告十有八九也只是优秀,而不是特优。而优秀海了去了。 4. 研究内容应该多厚? 答:许多申请人的研究内容写的过多,结果给评审人找到了下刀的机会:“国家基金资助额度有限,申请人研究内容过于宽泛,有限的国家基金无法保证申请人完成所有的研究内容,建议申请人提炼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深入研究,明年再申请”。个人意见:当研究内容超过两页时,也就是你的申请书被枪毙之时。 5. 可行性分析应该多厚? 个人感觉:少于两页,也基本上死定了。你不给出你的前期研究结果,至少要给出别人的吧?否则你的青年基金如何保证超过17页?面上基金不少于20页?——要知道,研究内容不能多写,创新点不能多写。能多写的基本上就剩下立项依据与可行性分析了。 6. 写基金最常犯的毛病是什么? 答:没有创新性。因为个人的研究基础不能吹、编、骗,于是许多人在创新性方面遭枪毙。许多天真的申请人认为: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所以我要研究,所以你要给我钱。可是,评委会说,你给我个理由,不给别人钱呀? 7.我发的文章有点弱,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 答:不是。国家基金是每年在申报的基金中选出20%左右。只要你的申请书在20%之中,就可以了。要知道,也可能高手在某一年都不申报呢。所以,坚持,才有胜利!当你连续申报了八年还没中,说不定,上帝之眼看见了,说:给这个范进一个主任基金吧!这样,好歹你也主持过基金了。 8. 国家基金是不是优中选优? 答: 不是优中选优,而是找出写的较差的。要知道,评委同意你申请的理由太简单了,简单地写上“本项目拟用某方法解决某问题,有明显创新性。研究方案科学合理,目标切实可行,且申请人有一定研究基础,研究团队齐整。建议资助”就可以了。困扰函评评委的最大问题是:要找出不同意资助的申请书所存在的问题。就是说, 同意你,不需要给出理由;但枪毙你,却一定要找到一个你很难反驳的理由 。所以,撰写基金申请书最关键的是不要有破绽!
个人分类: 基金|13891 次阅读|19 个评论
超级金庸考题
xupeiyang 2011-2-19 07:21
日前,“超级金庸考题”的神帖在网上迅速蹿红,网友们跃跃欲试。“超级金庸考题”是份很专业的考卷,从相对简单的单选题到提高难度的多选题,从传统的填空题到一板一眼的计算题,从动手性强的作图题到逻辑性强的推理题,从必不可少的简单题、论述题到区分实力的选做。至今出题者还未给出标准答案。 参考资料 1 资料 http://news.shm.com.cn/2011-02/16/content_3385284.htm 2 超级金庸考题挑战知识结构 被称“神帖”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1-02/16/content_3385284.htm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活十讲》(新伦理)边读边写
jddyxcn63 2011-2-18 15:20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蒋勋的《生活十讲》,准备没有太多逻辑性地把一边读,一边写的总结在这里。】 法律是威力什么存在?是为了关心人,它的本质是“哀矜而勿喜”。 法律就是对违法行为的“报复”。法律源于什么?道德、文化、宗教、政治... 真正好的、有文化的规范,是内省的,不是向外指责。 内省能力需要教育。 当人们没有内省能力,忙着指责别人时,他迟早会用不同的方式杀人,甚至法律也是在杀人。 没有内省的制度,是杀人的制度。这几年,强行拆迁导致多少家破人亡的事件,这就是因为没内省的制度造成的。 缺乏自信,就容易被煽动。站在外面看台湾的政治,就是一种鼓噪和煽动的政治。 现在的传媒中,电视台是最会煽动的,为了它那疯狂的收视率,不择手段地煽动。 广告,其实也是一种煽动的手段。没有自信的人,容易被广告左右。 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却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利用电影等倾销意识形态的现象。美国在全世界倾销自己的意识形态,明目张胆的形式可能容易被抵制,但像电影这种潜移默化的倾销方式,却可以营销到全世界。 什么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 “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 当我们从“要花很长的时间期待,很困难地得到一样东西”变成很快速、很容易就取得,而且选择很多,于是有后来的不珍惜。 譬如现在的网络恋情、一夜情,那种情爱关系的混乱。 难,会有渴望、盼望、期待,就会有珍惜,而获得珍惜是幸福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时代快速进步,伦理不断改变,人要在这么不稳定的状况下自处,应该是要找回自己的信仰,在对人、对事的期待与渴望中,重新去体验追求本身代表的那种高贵性,才是永恒不变的。 “新伦理”第一要继承,第二要发展。 如何在越来越快、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多选择的社会中, 维持那份稳定的幸福感,是当今中国伦理学困难。 国民的自信,源自传统文化的力量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实力, 传统文化的力量要从孩童教育开始,让自信成为每个人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
个人分类: 阅读札记|2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活十讲》(文学力)边读边写
jddyxcn63 2011-2-13 15:39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蒋勋的《生活十讲》,准备没有太多逻辑性地把一边读,一边写的总结在这里。】 人大概到最后才会懂得,重要的不是“要什么”而是“不要什么”。 喜欢这句话。 人是最贪婪的动物,总是在无休止的“我要,我要...”,无论是真需要,还是根本不需要。殊不知,要得越多,生活的“包包”越重。实际上,最后“神马都是浮云”。 每个人的生活记忆中,多多少少有些“假象”存在。对过去美好的思念,常使我们将现实幻化,就好像安上了梦幻的镜头,越看越“真实”。 对过去美好事物的念想,达到幻化程度,会成为一种生活的负担吗? 文学是一种疏离,保持旁观者的冷静,去观看一切与你有关或无关的事。 冷眼看世界,得先能跳出现实,或者站在现实的制高点。 在真与假的坐标区间游离,产生艺术的美。 人生就像是一本永远阅读不完的书,每一次觉得懂了,又会出现一个新的、不懂的东西。 非常同意。所以要不断学习,勤奋读书,以便明白越来越多,把人生这本书读懂。 年青时不仅有很多美好的梦想,也会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和情愫。如初恋时,仰面痴求皓月,传递情思的画面,能够让你幻想一辈子,而且亦久亦美。 哲学是答案,是行为,是人的完成。 喜欢有哲学的文学,而且哲理要比较重。 学数理的人,思维往往偏理性,好哲理,缺乏泛思,缺乏幻想,以至于不能“侃侃而谈”,被视为“干瘪”。 如果你关心的是结局,是答案,是目的,你就读哲学;但如果你觉得人生的过程可能比答案还要迷人,你就要读文学。 反过来思考,读蒋勋先生的书感觉很够味,所以就属于介于哲学与文学之间。 缺憾能产生美。 没有任何一个生命是应该被轻视的。 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不管他们“听话”,还是“不听话”。 假如上天真的可以宽容一切,正义和法律肯定不行。像“童丐”的“乡主”们,是绝对应该受到良心和法律的严惩,无论儿童的来源是什么 。 我常常觉得台湾社会变动得很快。 “神马都是浮云”,大陆当今变化更快。“破旧立新”,还有多少历史痕迹留存? 我会特别就敬佩一些在某个特定领域有持续力的人。 现代生活节奏太快,变化太快、太多,缺乏具有坚持力合持续力的人。 “诗人”听起来是很崇高的。 “诗人”本来就应该代表一种高雅的品味。无论“梨花”诗人,还是“羊羔”诗人,讲究的无非是别样的表达形式。 大学的时候,艾青的诗让我“迷”了很久,什么时候再读一读。
个人分类: 阅读札记|2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握创新-逻辑-文法:两篇英文论文修改的体会
热度 3 lmnercita 2010-8-24 20:33
最近这一个月,花了不少时间修改两篇英文论文,一篇是自己写的,另一篇是同事写的。这两篇之前都因为语言问题被Elsevier的期刊编辑退了回来。之前曾有在相同期刊发表英文论文的经历,所以投自己那一篇时认为过语言关应该没什么问题,所以也就修改了三稿。结果投稿3天后就被退了回来,说明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还需继续提高,远没有达到可以轻松通过的水平。在此补充一下,本人属于国内培养的博士,从未出过国,英语水平一般。 接连在Technical check上栽了跟头,让我不得不反思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甚至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到底能不能写出至少语言可以过关的英文论文?这时领导说,要不找几个公司帮助改一下吧。这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别人的眼光看一下论文。但最后想了想,对于内容最熟悉的还是我们自己,还是先自力更生吧! 对于自己的论文,创新性自认为还是有的,主要是应用领域创新。逻辑上进行了大幅改动,调整了文章结构,增加了图表。内容确定之后,在语法上,花了几天时间,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参考几篇偶像论文,进行了认真修改。再次投出,经过20多天的漫长等待,估计通过Technical check的可能性非常大。(注:今天咨询了Elsevier,确认已通过Technical check,正在主编手上,等待送审。9月9日,论文状态终于改为under review,用了一个半月啊。) 在出差的一周时间里,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感觉对自己文章的修改,还是停留在自己的一点经验上,能否有一套方法可循?在帮助同事修改论文的时候,我查了一些资料。检索了Elsevier的Technical check相关资料,初步总结出三点:创新-逻辑-文法,作为论文润色的步骤。 首先是 创新点 。创新点是论文的灵魂,虽然责任编辑不一定会对我们的创新点提出异议,但最终决定文章是否能发表的是创新点。创新点是统领全文的线索,必须从技术的细节中超脱出来,提炼出创新点,作为Introduction中分析出的空白点和全文落脚点,创新点的解决方案分解为Materials and methods的各种方法,Results中对方法进行分析验证,Discussion中对结果进行比较,升华创新点。这样文章的逻辑结构应该自然而生。 逻辑性 ,就是符合人们思维习惯的结构顺序。责任编辑对于文章的逻辑性,以及由之衍生的可读性非常重视。 从Elsevier网站上看到如下一句话 : Technical Screening is not just a quick spell check. 'We do much more than simply identifying errors in language. We look at the manuscript as a whol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write-up is logical and understandable. This information is fed back to the authors so they have concrete points to focus on for improvements,' says Egbert van Wezenbeek, Director, Publication Process Development.' 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editorsinfo.editors/editors_update/issue25i 因此,要对逻辑性引起充分的重视,反复推敲论文的结构。 文法 。在创新点和逻辑结构确定之后,再考虑文法问题。我认为包括文体和语法。以前我只注重语法,对文体基本没有认识。最近看了号称英文论文写作圣经的The Elements of Style(《风格的要素》),发现文体很重要,我理解文体就是对句子的排兵布阵。自己常犯的错误有:一是 有时会写一整段松散的句子,外加连词 and 、 but ,或者少量 who, which, when, where, 和 while 。 《风格的要素》指出, 如果写作者发现自己恰恰写了如前所述的散句,就应该重写,祛除单调,换成简单句、伴有分号的两个从句、圆周句、或三个不管松散或圆周的子句 只要 所改的句子能够最大程度上反映出写作者的真实意思就行。二是要 删除冗词、冗句。简洁就是美。总结发现,为什么对于语言有问题的论文,退回来的速度特别快,只有几天时间?估计编辑不一定看完全文,可能只是看完题目、摘要,如果发现较多的语法 错误(曾看到有个编辑说法是6个),就认为剩下的文章语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个判断虽然武断,但也成功率颇高。因此要高度重视题目和摘要的撰写,当然其它部分也要认真写喽! 以上仅为个人体会,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10456 次阅读|7 个评论
开会小结
huangdanping 2009-7-20 19:12
上周五小组开会了,是我来所里第一次在小组做报告,相当于开题,顺便提提自己预实验遇到的一些问题。开会后老师对我的PPT从模板的选取,开题的格式以及最后我预实验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对此首先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的PPT的模板就没有选好,字也写的很多,逻辑性不够强,还没有目录,老师说你没有目录别人怎么知道你要讲什么东西呢?开始就要给人看看你的内容有哪些,这的确是很重要。老师还说PPT就是要简单逻辑性强,你在上面可以只列出大概的框框条条,具体那内容自己来讲,这样才能激起别人想听的欲望,而且这样的话别人看着你的PPT并不能知道所有的内容,必须要你讲才行,而我的则相反。 其次对于我报告的内容,老师也说总结的不够,文献量虽然有但是都没有总结到位,但就湿地植物的作用就不止我报告上那一点这一直都是我的缺点,看完文献后,我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一般都是被动的接受文章的观点,所以也提取不出来精华。 最后在我的预实验报告中,我首先就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然后才开始讲自己是怎么开始做的实验,这样那个完全是把顺序弄反了。这一向都是我的做风,就像我很喜欢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一样,而且还要夸大,但是这些优良传统在现在都是行不通的,在以后还要加倍改进。 老师对我一年来的总结则是进步是有的,但是很慢,应该是蜗牛的速度吧。每一次他想让我做什么我都要与她期望我做成的有一定的距离。 我的总结一年来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总是很压抑,也发现自己做事能力不够,主动性不强,一般都是别人要求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做,而刚来的博士师姐则是一个主动出击的人,实在是值得我学习。
个人分类: 科研学习|4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9: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