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主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从哪里来?
热度 6 xying 2018-8-20 07:28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大约是意识觉醒,内省自察时会渐起的迷思。自古以来,宗教提供了便宜的答案。圣经把它推到神的创造;佛典将之归为虚幻,放下执念便是无我。但这并不能满足爱思考的追问,那么,神从哪里来?执念之前是什么?于是,旧约里的摩西遇到神,问“你是谁?”,神答:“I am that I am”;禅宗则反诘“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睿智的回声依稀仿佛又遥不可及。科学兴起,以物理主义作为认识世界的基础。物质被定义为不依人的主观而改变的客观存在,而意识则是纯粹的主观体验。这两个不同的先验前提构建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自我在物理世界中没有位置,而它却是精神世界的主宰。笛卡尔企图用严谨的逻辑来思考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他归结为二元论。尽管二元论在逻辑上自圆其说,但自我作为物理世界的观察者,当关系牵扯无法通融时,究竟何者是为虚幻?时至今日,独立于主观意识之外的科学解释了上至宇宙,下达基本粒子,以及生命起源,却鲜有涉及主观意识的成因。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机器人的某些智能已经超越人类,人们开始担心将来它会否觉醒自我,拥有自由意志,威胁到人类。这就要理解知觉怎么从大脑的结构上产生,自我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对此能否有个可供想象的大致图像呢? 大脑方面的研究 现代神经心理学临床医学探索主观精神状态与大脑状态的确切关系。这些科学研究专注于人的身体而不是精神部分。 指导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还原论,在不断地剖析细分中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知道,自我是拥有意识的主体,意识是自我存在的体现,感觉知觉意向和内省是意识的内容,大脑是它们的容器。如果替换身体的各个部分,尽管有证据表明,这可能会影响人的喜好甚至性情,但只要人活着还有意识,都维持与原来同一的那个“我”,甚至部分大脑损伤,包括失去半个大脑也还如此。大多数神经生物学家,相信意识是在神经元层面发生的,受到物理规律的支配。神经元是构造大脑功能的基本构件,人们的意识活动涉及一系列神经元组的兴奋波动,然而电生理实验表明,神经元组的兴奋并不都能产生有意识的知觉和反应,许多智能反应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大脑神经科学家希望找出对应着特定意识感知的最小神经元组(Neuron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NCC),了解其构成、活动和机制,以便从物理世界的角度来理解,支持意识感知的必要条件。早在1988年,英国DNA结构发现者弗朗西斯·克拉克(Francis Crick)和美国计算神经学家克里斯托夫·柯克(Christof Koch)就开始致力于这个研究,已经有了许多成果。 临床医学和睡眠研究表明,意识具有不同的觉醒水平。休克、麻醉、深度睡眠等等的意识水平都可以通过脑电波等外部测量探知。与意识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区域和模式,也可以通过脑电图(EEG)、功能核磁共振(fMRI)和微电极探知。近几十年来与大脑科学相关的研究表明与意识活动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可被视为原因,意识可能被解读为这个复杂神经系统状态变化的一种特性,其系统运行方式符合物理规律。 物质以存在的形式反映系统状态的内容,这内容表达了信息。神经网络系统上的状态在特定神经元组的机制下解读出信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学家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i)将意识的感知解释为网络信息的整合。在这里,基本构件是个逻辑门,神经网络可以抽象为这些与门或门与非门联接起来的数字电路网络。他为这种用来解释意识体验的网络建立起一个数学模型,以此解释这种网络系统对状态涌现出的感知特性,计算足以反映意识清醒程度的数值指标Φ,并且分析意识体验的信息结构。这个研究类似于从符合观测规律的公理出发建立起力学理论,再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推测出的结果。他以意识体验是存在的、复合的、信息的、整合的和排斥的五个意识现象学特征,作为五个公理,以此从状态转移机制,找出对给定状态,能够产生最大Φ值的神经元复合体,和具有最小不确定性的概念结构。这个研究称为“信息整合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简称IIT)”,在2014年已有第三个版本,称为IIT3.0,下面大致描述我的理解。具体IIT内容可以查看所附的参考资料。 网络系统怎么能对状态有“感觉”?“感觉”是对状态内涵的解读。系统在这里表现为一个虚拟的主体,在这主体的视角下,状态在系统的机制下可以解析出一个较清晰前因后果的连贯性内容。所谓的“因”是能回溯系统在状态运行前一时刻的状态,所谓的“果”是能推测出系统下一个时刻的状态,它意味着对状态含义的一种了然。 被考察的神经元组网络只是巨大神经网络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未知的外部输入被考虑成白噪音的随机变量,所以对被考察系统的状态,其“前因”只是一个可能状态的概率分布,其“后果”亦然。这两个概率分布称为系统状态的“因果性曲目(Cause-effect repertoire)”。如果这曲目要比完全随机无序的前因及随机状态演化的后果都具有较少的不确定性(较小熵),这可以解释为系统的主体对这状态有较清晰的“感觉”。其“感觉”即是系统在状态中可以获得信息。信息在这里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信息量由比较中的概率分布之间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来计算。 因果性曲目只是“感觉”的非常初级成分,意识的体验在主体上是不可分解的,这意味着能够产生这种体验的神经元组,作为整体在这状态下的因果性曲目,其不确定性要比分解成几个部分后推测的综合要小,这样的不可分解整合减少不确定性的信息量记为φ. 在因果性曲目考量中尽量排除那些会增加不确定性的神经元,由此拥有最大φ值的因果性曲目记为MICE,它们共同组成了意识体验一个方向的维度,例如“红色的”,“滚动着”或者“圆球”等等,称之为“概念(concept)”。 显然不可分解神经元组的各个不可分解的子集,都分别能够产生“概念”,意识的体验是拥有许多不同“概念”的综合,越多个的“概念”和越大的φ值,系统就对这状态有着越丰富和越清晰的感觉,例如感觉到了“红色滚动的圆球”。 意识是不可分解的整体体验,我们看到红色滚动的球,不是一个主体感觉到红色,一个感觉到滚动,另一个感觉到圆球的组合,而是同一个主体以最确定的方式在不同的方向维度上感觉到红色的、滚动的、和圆球的概念。这要求对应着这主体的神经元组,对拥有的“概念”这个层次上也是不可分解的,即作为一个整体要比分解成几个部分的概念组合要有更小的不确定性。这个整体更强的概念系统的信息记为Φ。具有最大Φ值的不可分解神经元组可以看作对这状态感觉的意识主体。Φ值对应着这时整体意识的清醒程度。 这样子,我们可以从公理出发用严谨的数学推理分析意识体验的信息结构,并计算出代表意识清醒程度的信息量。 NCC研究和IIT理论紧密相连,理论工作与临床实验相互验证,它们是神经科学的热门方向。 心理方面的研究 NCC,IIT以及许多大脑研究虽然承认意识的存在,但对心灵问题只是着眼于身体一方,用物理世界的机制对意识现象做出推测。它们解释了物质的系统作为虚拟主体,对状态产生了某种可以解读为“感觉”的特性,但这个对这个系统涌现出感知中心的主体如何成为精神世界中心的“自我”,仍然没有触及。这类似于从微观上了解了电脑的硬件,系统的逻辑结构,以及运行过程,但对其宏观功能还需要从软件的程序结构上来了解。 弗洛伊德创建的心理学,特别自容格后,对自我有许多深入的研究。人类理性的自我并非与生俱有,而是文化的产物。初生婴儿的心智混沌朦胧只有本能,在与人互动,接触社会,拥有更多知识之后才慢慢丰满明晰起来。心理学立足于精神世界的一方,用观测、实验和思辨的方法理解意识和无意识,以及自我本我超我的区别和形成。 法国心理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 1901- 1981)认为“自我”或者“我”自己只是个幻象,它只是无意识本身的一个产物。拉康是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他也是欧洲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他用索绪尔的语言学来重新解释弗洛伊德的学说,关于自我作为幻象的理论大致是这样的: 婴儿感觉与母亲浑然一体,识别不了它自己与满足它需求的客体之间存在着什么区分,作为人处在“现实界(the Real)”,感觉不到需求的缺失。但在6到18个月,能够区分身体与外界不同时,感觉到与母亲是分离的,有了“他者(other)”的概念,需求要通过请求他者来实现。这个期间婴儿头脑里慢慢地将自己身体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在外人的提醒下,误认为“我”指的是镜像里那个整体的他者,作为人处在“想象界(the Imaginary)”,这时“我”是宾格的他者。请求的区分需要用语言来实现,以此来表达欲求,抽象象征的概念开始出现。象征界的秩序是语言自身的结构,我们必须进入象征界才能成为言说的主体,才能用“我”来指称自己。拥有一个自我的前提在于将自己想象地投射到镜象、即投射到镜子中的它者,并让自己通过说“我”而得到表达。作为人这时处在“象征界(the Symbolic)”。“我”或者自我,是象征符号(symbolic identity)所指的那个想象。本我是人进入象征秩序时,对自己想象剪裁阉割所产生的创伤,一种无法被象征秩序吸收的,或是被象征秩序压抑的各种各样无意识的仓库。没有任何理性的语言可以解释本我。 被西方左翼知识分子泰勒,英格顿等人,称为当代几十年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齐泽克(Slavoj Zizek,1949- )继承了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对此有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对动物来讲、没有什么真实与虚假的分别。这种分别来自语言,也就是说象征秩序。所以说真实本身就是象征秩序的一部分。什么是象征秩序?象征秩序就是语言,法律,文化,用象征符号来解释自然环境。一方面没有象征秩序就没有真实,另一方面,在象征秩序与自然界之间,也就是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有一个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因为任何象征秩序都用他自己的系统与逻辑去解释一切事物,而自然世界却有自己的法则和规律。象征秩序充其量只能在可能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逻辑以抽象思维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理解的基础。但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本身就是对事物的抽象。为什么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一致和稳定?这便是意识形态的作用。它是一种想像、期望、价值及假設的综合。当我们身陷其中时,一切都能在这体系中自圆其说而奕奕如生。宗教和科学理论都是一种意识形态。 哲学上的认识 现在进行中的NCC研究,IIT理论和心理学,给出了从脑神经网络到心理上形成自我过程的一个解释。在这里,我们看到意识活动对应着大脑中特定神经元组的兴奋;神经元组上信息整合在系统的主体上涌现出与意识感知相同的现象特性;心理学解释了人怎么在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作为自我的幻象。这些临床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对意识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想象的大致图像。 由此不难理解,拥有神经网络的大脑且能区分自身与它者的高等动物,会具有某种程度的朦胧意识。根据IIT理论,我们可以猜测,连接有传感器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如果具有足够高的Φ值,也可能具有意识感知,当它能够与人语言交流,积累对这世界及群体关系的认知时,它也同样进行着人类建立起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这样的机器会拥有与人类同样的自我吗? 这很难说。具备产生意识因果性机制的机器,严格说来也还是模拟人类脑神经组的机制。美国伯克利大学哲学教授约翰·塞尔(John Searle)用中文房间(Chinese room)的思想实验针对能够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智能,认为只是模拟人类行为的机器并没有思想。依此,无论多深入的模拟,机器都无法与人相提并论。但若如此绝对,一切结构相异的物体都无所谓共同的特征了。因此他又说只有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具有人类心理活动才是足以解释心智活动机制的强人工智能,这又让它成为最有价值的仿制。 能与人进行自然语言对话的机器已经问世,按照IIT理论建造出来的机器脑也将具备类同于人类那样的感知特性。关键在什么是“理解”自然语言,什么是真实的“心理活动”? 实际上“理解”和“心理活动”都是在主观的精神世界那一方。虽然心理学着眼于精神世界,但它仍然是从外部客观的角度来猜测主观内在世界的内容,NCC和IIT则完全是基于客观的物理世界。我们只能不断地发掘主观现象的客观特性,通过更深层次的模拟来逼近它,而永远无法证明它们的等同。 当代哲学家戴维·查默斯(David Chalmers)把理解人类意识的问题分为“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科学研究能够逐步理解怎么从大脑的结构和机制上产生知觉、记忆和行为的意识表现,这些所谓“简单问题”的科学研究,都无法越过物质与精神的藩篱,解决身心关系的“困难问题”,证明主观意识怎么会从物质基础上涌现出来。 或说,如果不能从物理世界的研究确定自我的形成,我们能否在精神世界中自省来了解? 人们自古以来就进行这样的探索。参透生死是精神修炼中终极的觉悟。但是人们的理性思考建立在语言和逻辑上,当我在思考我的自身时,语言的表达就是一个自我指涉的命题,这时进行逻辑思考,若非陷入悖论就会进入无穷的循环。神对摩西说“I am that I am”, 禅宗的“从来处来往去处去”都是如此模式。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认为合乎逻辑的语言局限了思维。塔斯基证明了与哥德尔定理等价的语言局限性。所以维特根斯坦最后承认对于世界有“可说的”和“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从哪里来,这生死大问题,是自省中不可言说的内容。对此,禅宗不立文字,佛曰不可说,只能拈花微笑。 实际上即使机器具有意识,我们也不能够进入它的精神世界来确认。我们认为他人与我一样拥有自我,也不是个能够通过进入他的精神世界来确认的事实,只是基于知识和经验,相信我并非唯一,以他人的表现和动因类比,来相信他们也是拥有自我的。这同样的类比为什么不能应用在智能的机器上? 科学研究只能在客观世界的此岸来窥视主观世界,而不能真正进入彼岸,但这并不阻碍不断逼近真人仿制的进步。如果机器与人在客观上已是难辨真假,作为应用,我们又有何求? 【参考资料】 ⦁克里斯托夫·科赫,顾凡及、侯晓迪译,“意识探秘——意识到神经生物学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Oizumi M, Albantakis L, Tononi G (2014), From the Phenomenology to the Mechanisms of Consciousness: 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 3.0, PLoS Comput Biol 10(5): e1003588. ⦁应行仁,“机器怎样才能有意识?”,《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8,14(2):42-46 *此文曾刊登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第14卷第6期(2018.6)专栏,这里文字略有修改
个人分类: 科普|45784 次阅读|18 个评论
52、宇宙膨胀之我见
baishp 2018-3-28 15:10
宇宙膨胀之我见 《楞严经》原文:“不知身色,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亦诚如我在《我的人天观》一文中所言,没有离开具体观察者之外的所谓“客观世界”,当然,也没有离开所谓“客观世界”之外的“观察者”。此实为一而二、二而一之问题。 本文从观察者----我们的感觉出发,谈谈我对目前科学界几乎公认的一件事----宇宙膨胀现象的看法。 一、时间相对性通俗解释 上了一定的年龄,比如中年之后的人,就会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本来,“快”“慢”是用来形容速度的,怎么用来形容时间了呢?其实,他所说的“快”,是指地球的公转、自转、钟表指针转动这一类时间计量工具的转动速度。这时候他是以自己的感觉为参照系来看待时间计量工具所测的时间的。 如果以计量工具所得时间为参照系,那么他会说钟表时间没有变,是人感觉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如图51-1所示: 图52-1 时间相对性通俗解释 一般人都会认为钟表时间是可靠的,人的感觉是靠不住的。“感觉”太模糊、笼统,没办法度量、比较。不过我认为以此否定“感觉时间”的存在,是没有说服力的。 有一个方法可以直接获取“感觉时间”。将一个人关在黑屋子里,使其不能接收外界任何与时间有关的信息。让他每过相等的时间,比如24小时,向外界发出一次信号。外界记录下他发出信号的时间。这个时间,就可以作为“感觉时间”的粗略度量。 如果这个实验做的时间足够长,比如从小做到老,就会发现,他相邻两次“感觉时间”记录所对应的“钟表时间”的刻度会越来越多(见图)。 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它牵涉到我们对宇宙天地的基本看法,破除我们平时很多固执但并不必然的观念,让我们理解很多以前不理解的说法。 一个老人与一个小孩面对面坐在一起,看着钟表指针转一圈,这时他们经历的“钟表时间”是一样的。好像很难想象他们还会经历什么不同长短的“感觉时间”。其实你只要明白“钟表时间”与“感觉时间”之间只不过是一种“对应、映射”关系,而不是“相等”关系,就会明白老人与小孩经过的“感觉时间”是不一样的。小孩经过的“感觉时间”长,老人经过的“感觉时间”短(A—x,A—y,并不表示x=y)。 另外,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的“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故事,其实是有可能发生的。它也是爱因斯坦“星际旅行故事——坐光速飞船到太空中遨游一圈回来,发现地球上已经过去千百万年”的早前版本。它表示同样长的“感觉时间”,在不同情况下,会对应差额很大的“钟表时间”。 不过我们要明白,这两个故事它只提出环境的改变,并没有考虑人体生理的改变(返老还童性质)的因素。如果没有人体生理的改变,那么人的“感觉时间”是不会变的。如果强行踏上“太空旅行”的旅途,那也会象在地球上一样很快死去,根本不会再活着回到地球。所以,要明白“生理改变”是“因”,“环境时间改变”是“果”,不能倒果为因。 二、空间相对性通俗解释 同样的道理,可以考察我们的“感觉距离”。成年后,时隔多年,我回到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记忆中那么宽广、高耸的地方,现实中竟变得如此狭小、低矮!不举太多的例子,就说我小时候经常在其中游泳的湘江。小时候站在岸边看河面,堪称“烟波浩渺”“一条大河波浪宽”。看对岸,人物就像蚂蚁一样。到了后来,再看湘江,简直成了一条小水沟,好像我只要使足劲,就可以从此岸跳到对岸似的。 仿照前图,可以画出“空间相对性通俗解释”图。见下: \0 图52-2 空间相对性通俗解释 从这张图里,我们很容易明白一句有名的佛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也有说“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的)的意思。佛陀告诉我们,宇宙没什么绝对不变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我们生命的状态,生命的感受。一粒灰尘里面,一个生命也可以感觉它就是整个宇宙。同样,我们现在感受的整个宇宙,另一个生命也可能感受它就是一粒灰尘。 直接获取“感觉距离”的方法如下:让某甲面对背景完全单调的环境,如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或平坦的沙漠,或大海上,总之不要有任何参照物。在离某甲一定距离的地方,比如10米,或100米(但此距离永远不要告诉某甲,以免他以后受此影响),立一根杆,让某甲熟记自己与杆之间的距离。然后将杆拔掉,恢复环境的单调性。以后每隔相同的时间,比如1个月或1年,让某甲站在原处,由某甲指挥,再立一次杆,使其距离,等于他记忆中以前他与杆之间的距离。这个实验就这样不断做下去,如果时间跨度足够长,比如从小做到老,就会发现,他每次立的杆的位置,一次比一次距他更远。这说明,不变的“感觉距离”,对应的“测量距离”会越来越远(见图)。 这说明,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是在逐步变小,或者说,世界在向观察者方向“坍缩”。而且很可能,越靠近观察者的地方,坍缩得越厉害。比如,假使他第一次同时立了三根杆,分别距他100米、200米、300米,将来可能测出他立杆的位置,分别距他150米、280米、390米…… 不过,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正在不断膨胀。这与我上面的看法,是不是相矛盾呢? 我认为是没有矛盾的。因为两者采用的是不同的参照系。“坍缩”是从“测量距离”参照系来看“感觉距离”(图52-2上图);“膨胀”是从“感觉距离”参照系来看“测量距离”(图52-2下图)。高个子看矮个子越来越矮的话,矮个子看高个子必定越来越高。反之亦然。二者不相反才奇怪。 前面我也说了,“感觉距离”的坍缩,可能是非线性的,越靠近观察者的地方,坍缩得越厉害。对遥远的星系来说,没有坍缩。这与我们看星星从小看到老,也没感觉它有什么变化,是吻合的。 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离我们越远的星球,膨胀(远离)我们的速度越快,而我们自身周围的空间,是没有膨胀的。这与我前面关于“坍缩”的看法,形成一对“互藕”的关系。 三、时空“联动”解释 上面是单纯从“感觉距离”来看“宇宙膨胀”。也可以从“感觉时间”来看“宇宙膨胀”。 现在的“宇宙膨胀”是计算出来的,不是直接测量出来的。而计算,是建立在一些“公理”“定律”“假设”基础上的。比如现代物理学规定“光速不变”。本来,“光速”应该等于光线走过的距离除以所费的时间。这个实验只能在地球表面做。科学家通过大量、各种形式的实验,排除各种实验误差后,没有发现光速本身会变化,于是干脆将光速规定为常数。 这样一规定,将“长度(距离)”这样一个独立的物理量,作了本质性的改变,变成了一个“时间”的“因变量”。它锁定了时间与距离变化的“线性联动性”。 这样,天文距离的度量单位:光年,即光在一年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也会随着“年”这个时间单位的缩短而缩短。用“光年”来度量宇宙尺度,它肯定就会膨胀了。或者说,只要坚持“光速不变”这一设定,那么宇宙就会随着时间的变快而膨胀。 科学家认为宇宙在膨胀的基本根据----从星球传到地球的光线,其频率都存在着“红移”现象。这一现象也可以用我上述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观点加以解释。见下图52-3: \0 \0 图52-3 这张图画的当然比较夸张了,为了图面简洁嘛。实际当中,人随着年龄增加,对环境景物的光谱感觉,“红移”变化可能是极微小的。环境“距离坍缩”的感觉,是不是由“光谱红移”造成的,我不能肯定。这里就作为一种设想提出来吧。 说了这么多,是想说明,我们感觉、观测的这个宇宙,从我们出生(也可能是成为受精卵的)那天起,至我们死亡的那天止,它就一直处在既膨胀又坍缩的过程中:从内向外看,它不停地在膨胀;从外向内看,它不停地在坍缩。宇宙的膨胀与坍缩,与我们生命的成长衰老,息息相关。 生于现代科学昌明之时,很多人对我这种大谈“感觉”的文章,可能会嗤之以鼻。这些人其实是不明科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只迷信科学过程中的部分----测量与计算。而完整的科学过程,它的最初素材,必定是来自我们的感觉,过程中的各种公理定律假设,也必须紧扣我们的感觉,最后的结论,还是要回归我们的感觉。如果结论与感觉不符,不能轻易就肯定结论,否定感觉。也许我们的感觉是对的,导致结论的过程是错的。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分析,也让我们明白,我们描述宇宙发展变化的两个物理量,时间与空间(距离、长度),其实有两种参照系(测量与感觉,或者说客观与主观)。客观”并不比“主观”更接近真理。在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时空环境条件下,“测量”与“感觉”都会发生极高度的“非线性”变化,我们根本搞不清哪是“测量”变了,哪是“感觉”变了。比如科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发生于大约138亿年以前,实际上所谓“大爆炸”说不定就是我们每个人由精子、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那一瞬间。 (注: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对本博主题有兴趣的朋友加本人QQ554240962,注明“新浪博友”) (本文首发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2wi2d.html 首发时间: 2017-03-04 16:05:19) )
个人分类: 吃饱了饭|2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贬低别人,是一种好的习惯?
热度 4 zlyang 2016-7-6 09:43
贬低别人,是一种好的习惯? 印象有西方人造谣,说“中国人习惯于评价别人”。 (求出处) 真傻是个傻子,知道自己不是全能的上帝。所以尽可能不去评价别人。 尊敬的伟大 的阿Q先 生, 永远的 “ 完美 胜利者 ”,总能发现“ 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 ”。多么了不起的上乘 境 界! 可惜,咱家是个 小老太监,始终达不到阿Q的精 神境界: “ 你错了!因为你是错误的 。 ” “ 我是对的,因为我是对的! ” 难道伟大领袖也错了?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具体形态。 俺只能做太监,因为没有高贵的思想!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07年01月14日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延安整风(上)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14/content_5604793.htm 人民网,2010年05月24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9/11679391.html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新华网,2013年03月10日, 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言权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3/10/c_124438876.htm “中国人习惯于评价别人”。(求出处) 吕喆,2016-06-08,评 价“评价他人的生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983154.html 邢志忠,2016-07-03,好 人卡:“被人小瞧并非一件坏事情”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79-988351.html 2016-06-30,伟大中的伟大:耶稣与阿Q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7724.html 2016-07-02,韦小宝:古代中国与科学,骂人有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8182.html 阿 Q ,把自己的“ 主观想象 ”当成“ 客观事实 ”,从唯物主义看这是个悲剧。对于唯心主义,则是获得“完美胜利”的有效方法之一。 2014-02-28,最后的太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71733.html 2014-01-16,大师、预言家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759673.html 真正的大师,知道“世界上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1) Socrat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rates I know that I know nothing. = I know one thing, that I know nothing. (2) Plato, http://en.wikipedia.org/wiki/Plato On the other hand, I – equally ignorant – do not believe . 所以,真正的艺术大师贡布里希 (E.H. Gombrich) 才在《艺术的故事 The Story of Art》 才诚惶诚恐地写到: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对艺术的故事能够‘一直写到当前’的想法感到不安。”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35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学思想2-复杂也美
热度 12 tianrong1945 2015-7-16 08:26
大家都笑:上一篇你说“简约之美”,今天你又来了“复杂也美”,你到底认为什么才是美呢?难道一切皆美吗? 这句话真没说错,的确是一切皆美。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需要我们去发现它,欣赏它。 昨天说这件事美,今天说那件事美,也许我们并不懂得什么叫美?要知道,凡事都经不起推敲,推敲的结果都是一大堆疑问。美是什么?什么是美?如何定义?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先听听咱们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孟子曰:“充实之为美”,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好像都没有给“美”下出一个定义。还有些喜欢咬文嚼字、拆字解义的人说“羊大为美”,可能是指又大又肥的羊吃起来是一种“美味”吧,这说的顶多只是“美”这个汉字的来源而已,不足为道。 那么,外国名人怎么说呢? 【 1】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美就是生命力的充盈。”很难说这是对美的定义,但从中能体会到一点精辟之处,既然美是生命力的显现,向谁显现?当然是向其他的人显现,那么,其中隐含着的意思是说,美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如果你感受到生命力,就感受到了美。俄罗斯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说法:美都是从灵魂深处感知的。也认为美是一种来自人灵魂深处的反应。 既然美是主观感受,并非客观存在的标准,那么,同一件事情,有的人认为美,有的人认为不美;今天认为是美,明天认为不美,就都是可能的了。 达芬奇画了一幅“蒙娜丽莎”,有人从中看到美妇人,有人看到永恒微笑的美,有人看到善良之美,有人感觉妇人的美中有股哀伤,有人感觉美中有种神秘,更有甚者还看出了其中暗藏的密码,能用以破解玄机,也算是一种特殊美感吧。这些感受因人而异,但都是人为产生的主观感觉,画像本身并不具有“美”的客观特质。试想某一天,地球上发生大瘟疫,人类灭亡了,即使巴黎的卢浮宫仍然存在,蒙娜丽莎的画像照挂墙上,但产生“美感”的 人却没有了,美也就不存在了。在 卢浮宫中钻来钻去的小猫小狗小老鼠,能感觉到蒙娜丽莎之美吗?当然不能。 外在事物通过感官进入内心,使你感到欣喜和满足,便形成美感。“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切美感源于灵魂,起于心动。没有了因感觉而颤动的心灵,便不会感到“美”。即使面对着 蒙娜丽莎的微笑,看到的也只不过是各种颜色的堆积,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聚集在视网膜上而已。 我这么说,又有人不同意了。他们说:人人都知道,乌鸦丑陋孔雀漂亮,葛优难看范冰冰美,这能没有客观的标准吗?如果美感只是主观的,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会有共同体验的美感呢? 多数人的看法,并不等于客观标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为什么对美会有共同的感受?发出共同的赞叹?那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基础。人类进入了文明,也产生了文化,文化中的“美”体现了人类这个群体共同的审美记忆。在人类文化的范畴中,美的事物有它们共同的规律,这个规律的确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客观存在”,能使得大多数人产生美感的事物,就是因为符合了文化中的这种客观规律。就这个意义而言,美感有其“客观”的一面,但这与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性质,是两码事。 既然美感与文化有关,人们对美的欣赏就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李白有一首诗:“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不懂古诗词的人初初一看,恐怕很难看出这首诗是在描写一个绝世美女,因此也很难体会其中的文字言辞及诗词意境之“美”。 科学也是一种文化,那么,学科学的人经常提到的数学美、物理美、理论之美,也与一个人的教育程度、科学素养有关。即使是学理工科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理论中的数学之美。常听人们说,麦克斯韦方程,两个相对论,都体现了数学美。然而,没有一定数学修养的人,看到的只是一大堆繁杂讨厌的数学公式,哪有什么“美”呢? 再回到我们所讨论的简约美和复杂美。它们和其它任何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样,总是渗透、掺杂在一起,互配互补,相辅相成。物理理论也是这样,既有构成理论框架的简约美丽的粗线条,也有深入描述具体情况的无数细致部分。物理学家杨振宁写过一篇“美与物理学”的文章 【 2】 ,其中提到狄拉克和 海森伯两位前辈完全不同的行文风格。正是因为杨振宁的 物理直觉和数学功夫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平,才既能体会到狄拉克那种“ 秋水文章不染尘”的简约之美,也能欣赏海森伯文章中含糊混沌的“复杂之美”。并且, 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说明简约美和复杂美之关联,分形和混沌是很好的例子。分形中的曼德博集合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程产生出来,它的图像中却包含着变化无穷, 有着自相似性质的复杂层次结构。混沌理论与此相关,简单约化了的几个数学方程,用来表示像气候这一类异常复杂的现象。这些方程式产生的混沌解,揭示了复杂系统的长期行为不可预测的本质,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蝴蝶效应” 【 3】 。换句话说,精确的天气预报是不可能的,因为初始值的极小差异将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分形 的 复杂 之 美 有人将混沌理论誉为继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之后物理学理论中的又一次革命。相对论革命质疑绝对时空观;量子力学质疑微观世界的因果性;混沌理论质疑的是,牛顿和拉普拉斯的决定论。 对混沌理论的研究导致了“复杂科学”的兴起。复杂科学是专门用来研究复杂系统的,它可以说是由研究混沌的物理学家发起,但后来则集数学、物理、计算机、经济、生物等多种学科之大成。什么是复杂系统?什么是复杂科学?这些概念仍然模糊,至今难以界定。 复杂科学的研究方向大概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与混沌相关的非平衡态统计;自组织现象;生命的产生和形成;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仅举计算机社交网络系统的“小世界现象” 【 4】 为例,我们也稍体会一下“复杂之美”。 近年来,社交网络热度高涨, email 、 facebook 、 twitter 、微信、等等,目不暇接, 其势汹汹,铺天盖地而来。 据说一个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要认识多少人?才能接触到全世界?”同学们一阵静默后,教授意味深长地说:“你只需要认识一个人!”这个教授的言外之意是说:这个世界事实上是由一个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紧密相连着的。网络虽大,世界却小。 如何来衡量网络世界的大小?谈到网络的大小,有一定数学知识的人自然联想到欧拉创建的图论。图论中用顶点和连线分别表示事物及事物间的联系。不过,现代网络理论所研究的图,已经与二百多年欧拉所研究的图有了本质的区别:这些图是巨大的、随机的、统计的、算法的。举万维网为例,把万维网中的每个网页看作是图的顶点,网页之间的联系是图的连线。那么,万维网所构成的图有近十亿个顶点和几十亿条连线。并且,图的顶点和连线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变化的。 对一个如此巨大又复杂的随机图,数学家们找出了一种方法来定义它的统计意义上的“大小”。比如说,万维网的大小(直径),定义为从一个网页到另外任意一个网页,鼠标最多需要点击次数的平均值。从上一段中的顶点和连线数值,你可能会以为万维网的直径应该很大。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根据研究结果,万维网的直径并非如万维网的网页数目那样,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而是大约等于 19 。也就是说:从万维网的一个网頁,要連到任意另一个网頁,平均最多只需按 19 次鼠标。 刚才说的估算万维网大小的方法,也可以类似地用在人际关系网上面。 根据 2011 年世界人口统计,人的数目大约 70 亿。这样一个人类大社会构成的巨大的人际关系网,它的‘直径’会有多大呢?研究结果更是出人意料,它的直径只等于 6 !也就是说,地球上任何两个人之间,平均最多通过 6 次关联,就能互相到达。这就是所谓“六度分隔”说法的来源。这个‘大社会,小世界’的现象,可用一句人们在聚会时偶然碰见意料之外的熟人时常用的话来概括:“世界真小!” 除了‘直径’之外,还有两个有趣的特性表征与人际关系网大小有关的性质:‘聚类系数’和‘度分布曲线’。 聚类系数可以用来描述人际关系中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抱团聚类现象。聚类系数的数值从 0 到 1 变化。用通俗的话来说,如果在一个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所有的朋友,互相都是朋友,这个网的聚类系数就是 1 。反之,如果每个人的朋友互相之间全都不认识,这个网的聚类系数就是 0 。直观地看,聚类系数越大,说明抱团抱得越紧;聚类系数越小,说明组织越松散。 对人际关系网聚类系数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网的聚类系数是一个小于 1 ,但大大地大于 1/N 的数,这儿 N 是关系网的总人数。因此,人类社会有明显的社团现象。各社团内部联系紧密,社团和社团之间,有相对少得多的连线相连,称之为所谓的“弱纽带”。而正是这些弱纽带,在形成“小世界”模型上,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 通过弱纽带的连接,人际关系网的‘直径’迅速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人际关系网,因此才表现出了‘六度分隔’的现象。 度分布曲线则可描述人际关系中各种人物的重要程度。人际关系网中的度分布曲线,用通俗的说法,就是网中朋友数目的分布曲线 p(k) ,这儿 k 是‘朋友数’, p(k) 是‘朋友数’为 k 的人数。比如说,如果有一个 100 人的社团,每个成员都是完全同等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而且只有 10 个朋友,那么,除了 10 之外,朋友数为别的数目( 1 , 2 , 3 , 4 , 5 , 6 , 7 …… 11 , 12 等等)的概率(人数)都是 0 。所以,这个人际关系网的朋友数分布曲线就是一个只在在 10 这个数值处等于 100 的 delta 函数。但实际上的人类社会网显然完全不是一个平均同等的社会:每个人的重要性由他所处的社会位置所决定。比如说,总统、社会名流、或是影视明星的社交圈要比普通人大得多。举例说,大多数的人(上亿个人)平均每人有 20-100 个朋友,而名人们可能平均每人有多于 120 个朋友,性格孤僻的一伙人可能平均每人只有几个朋友,这样的话,度分布曲线看起来是一条在 20-100 之间出现高峰的一条钟形曲线。 从巨大复杂的网络,可以看到复杂事物的“美”。美感需要学习、培养、和 训练 。科学研究中不缺少美,只要我们多读书,勤思考,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就能去发现、欣赏、创造更多的美。 参考资料: 【 1】关于美学的名言 http://www.mindhave.com/mingrenmingyan/dushumingyan/8278.html 【 2】杨振宁:美与物理学 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s/040_970201.pdf 【 3 】 Butterfly effec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utterfly_effect 【 4 】 James J. Collins and Carson C. Chow, It's a smallworld, Nature 393 (4 June 1998) 409{410.
个人分类: 科学思想|16413 次阅读|14 个评论
西方只是我们主观世界投射的幻影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5-1-1 12:28
所谓西方世界只是我们主观幻象的投影,特别是对政治性的争论。 一个统一的、标准的西方模式或许只存在我们的幻影中,G7国家中,日本就与美、欧、加拿大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再日耳曼——基督教新教国家中也有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和斯堪尼亚-莱茵模式的区别,另外还存在受莱茵模式影响的南欧天主教国家和中东欧斯拉夫-东正教集团(但是不等同于莱茵兰模式)。 善恶对立非黑即白的判别模式不是客观的,本质上还是属于基督教(伊斯兰教)上帝与撒旦二元对立和末日审判的概念,“信仰主才能得到拯救”。但是人只有自己才能自己拯救自己,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不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社会里都有男人、女人,老人、少年,人都需要吃饭、睡觉,“sleep with a girl”和“睡了一个姑娘”在语义上是一致的,这也暗含人类文化在本质层面都有一定的共同处,或许区别只在girl 和girls。 如果把西方模式标定为美国模式,不仅我们不会同意,估计欧洲人也不会同意,希腊是人类文明的灯塔、欧洲世界的中心,盎格鲁-萨克森模式的新大陆只不过是偏僻的他乡。当年从欧洲前往新大陆的主要是基督教异端、投机商、破产的穷光蛋以及被流放的犯人等剩余人口。 西方主流知识分子其实并不赞同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在西方世界,知识分子一直是一个相对左倾的社会集团。特别是由于法共和意共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丰功伟绩,战后都曾经群贤毕至,既包括小居里夫妇这样的神仙眷侣,也包括一生情人无数的印象派艺术大师毕加索。但是欧洲左翼知识界还是有让 . 保罗 . 萨特、西蒙娜 . 德 . 波伏娃、路易 . 阿尔库塞等一系列虽然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但游离在党外,作为“党的同路人”存在的自由派作家和哲学家。党的同路人的存在,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促进和积极作用,战后出现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真理与谬误并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但都是继承了经典作家的批判精神,对人类终极理想和历史进程进行了探讨,如同一面镜子既投射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方方面面,也为原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参照物;同时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思潮融入了 1960 年代以后西方青年争取自由和民主的后现代运动,并延续至今,以一种扭曲的方式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在第三国际党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之际,实际上起到了保存马克思主义薪火的作用。随着新一轮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热又在西方特别是欧洲升温,在法国、意大利、捷克、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以及经受了“阿拉伯之春”冲击的摩洛哥、塞浦路斯、巴勒斯坦、黎巴嫩、约旦等地中海国家,(前)共产党及其同盟者的政治影响力都在加强。 我们的先辈引进社会主义理论,当时就是前瞻思维;因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新思维。 博主回复(2015-1-1 13:19) : ( ⊙ o ⊙ )是的 博主回复(2015-1-1 13:25) : 三色旗永不落,自由引导人民 法兰西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一世、罗曼罗兰、萨特、加缪、波伏娃、福柯,以及日耳曼系的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歌德、马克思、恩格斯、李卜克内西、卢森堡都是人类灵魂的灯塔 西方的星空上永远有马克思、萨特、阿尔库塞。 而且,西欧和北欧已经进入福利社会主义国家,以色列也建立了基布兹的共产主义集体农庄,这就是发展。 博主回复(2015-1-1 13:27) : 如果我们能选择,我宁愿生活在斯堪尼亚莱茵兰或者印度的喀拉拉 博主回复(2015-1-1 13:26) : 华为技术是世界最大的合作制集体企业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3142 次阅读|41 个评论
民主与和谐的差异导致了科学与禅的差异
热度 3 liuchao666 2012-7-12 23:01
民主与和谐的差异导致了科学与禅的差异 欧美社会追求民主与科学,中国的传统是和谐与禅。 用中国人的话说,西方人练的是外家功夫,中国人搞的是内功。 究竟谁更厉害呢?且看下文分解: 先说民主与和谐。 西方的民主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虽然看上去似乎人人平等,但其本质是一种多数对少数的暴力——或者说,就是一种头脑简单的傻瓜式的执政策略,用外在的统一掩盖内在的差异。 中国社会讲究和谐,其本质是人尽所能,物尽其用。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这就说,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自由,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喜欢唱歌的就唱歌,喜欢喝酒的就喝酒,大家不用因为别人说鱼好吃而强迫自己也吃鱼,这是一种更符合人类习惯的领导艺术,通过保留内在的差异而体现整体的和谐性,或者说,和谐就是对个体偏好的保护。 一般地说,思想的差异必然导致行为上的不同,因此,两种思想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个重要的实践团体的差异,这就是科学与禅的区别。 科学习惯于把观察到的现象说成是一种客观的规律,并认为其具有永恒的普适性,应该说,这与其简单的民主叠加思想分不开的,一个现象,如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能观察到,那么,这个现象就被称为是真的。 再说禅。 禅的认识向来是非形式化,或者说,一直是反形式化的。吃喝拉撒,顺其自然,禅不会把因为 100 个人中有 90 个人喜欢吃鱼而把吃鱼当作人的本性。 如果要简单地区分中西方两种文化,我想可以这样简单地总结:西方人讲究客观,中国人讲主观。 突然记起几年前的一次答辩,一位老师问起“信任”与“可信”的差别,在我看来,其答案与这里讨论的问题似乎有些关联: “ 信任 ” 是一个比较主观性的概念,而 “ 可信 ” 则是相对客观的描述。 易中天老师说,中国人是一个讲究忠奸而不讲对错的民族。 道理大体也是如此。 忠奸是一个主观的概念,而对错则是一个客观的描述。 不过,如果单纯从哲学上说,人类能把握的都是主观的现象,而所有的所谓客观论断,最终都需要依赖于主观上的论证。 然而,民主或科学,利用一种多数原则将主观的想象演变成了客观论述。 从博弈的角度看,遵循大概率的事件是聪明的做法,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其投机的本质。我们真正需要的,仍然是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任何时候,都应该避免将自然界的暴力原则演变为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这,或许就是人性与动物性的差异所在。 从社会的角度看,正是所谓的客观的法律准则诱使实用主义人类做不违法但是损害社会公平的事情。对于真正懂法律的人而言,法律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越是详尽的法律,约束力越小。 因此,由主观的人类组成的社会,其根本法则仍然应该是维持一种主观的法则。 当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类的原则,也绝不应该仅仅被解释为像尊敬、赡养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赡养其他人的父母(事实上,今天的客观社会已经把传统的由血缘关系维持的系统演变成了由金钱关系维持的系统,因而,“老吾老”的前提已经事实上丢失)——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想想自己变老的时候,希望自己被如何对待,那自己就应该如何对待现在的老人。 这样, 即使承认社会分工的不同, 即使承认群众与公务员之间的主仆关系, 我们只需要做到—— 对仆人而言,制定规则时候首先把自己看作主人, 对于主人而言,遵守规则的时候,首先把自己看作公仆。 那么, 主仆关系就会自然进入期望的和谐阶段—— 尽管真正的和谐社会并没有主仆的差异。
2019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评价:宜主观不宜客观
热度 14 陈安博士 2011-6-8 10:50
  看过很多机构的评价标准:   1,获得973、863项目,NSFC的杰出青年,可以得优;   2,个人科研经费累计达到年度100万,可以为本院优秀工作者;   3,SCI论文一年发表3篇,影响因子平均大于1,可以得优;或一篇影响因子为3的文章也可以直接为优,奖金5000元;   如此等等,看上去真是客观啊。但是,仔细想想,怎么就没有本机构领导们加上学术委员会人员们自己的判断呢?全是人家判断好了,然后这里直接应用就可以了。   从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机构的领导和学术委员会自己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必须引用外来的客观标准。   而实际上,科研的成果,更多是可以主观判定的,尤其是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问题多多,哪个更重要呢?我说我的领域重要,你说你的重要,谁来投票决定?   但是,主观让谁来主观呢?得遴选一些有能力判断的人,那就选吧。   选不出来?您老的眼光就这么差呀?   一层又一层,一个又一个,全都对自己的判断力没有任何信心,中国科学界这是咋啦?
个人分类: 事论|3908 次阅读|25 个评论
俺*的优点(请您增加中,谢谢!)
热度 6 zlyang 2011-5-5 11:34
俺*的优点(请您增加中,谢谢!) 自大、贪婪、主观 ,...... 懒惰、势利、近视 ,...... 对好人,敲骨吸髓; 对坏人,百般容忍。 相关链接: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精髓》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339508 《真傻歪论:中国传统文化很糟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426861 《 追求灾难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438765 《 打瞎子、骂哑巴,踢寡妇门、挖绝户坟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435275 《 宁教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428478 坏小子《 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 》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8578 《汉族传统文化很糟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quickforward=1id=623605 《劉亞洲:活吃龍蝦与中國人的素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0892do=blogid=686055
3804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世界是純客觀的嗎?
sheep021 2010-5-12 10:04
《西 有,但也不是沒有希望,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 , 朱清時 在《 物理學步入禪境:緣起性空 》中說道: 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其實, 套用《金剛經》的話說世界有三十二相:如來,佛,道,神,奎師那,上帝,天 然而,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其實何止三十二相,不同民族、不同時代 , 對世界有不同的認識,會給出不同的相 。不過,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 世界 。 二傻說:目前,只有粒子物理学家,才自以为理解 真空 。。。 如李政道,以为自己知道 色即是空、空不异色 。。。还搞出什麽 时间子 。。。 他自己都知道,答案根本不是他想说的那个东东! 結論 世界本來是純客觀的,但是當認識主體試圖去認識世界時,認識的結果已經不是那個客觀世界了,而是摻雜了主觀意見的,主客合一的世界,所以,《金剛經》才說說 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現代科學家說:他認識到的是純客觀的世界,他把自己認識的主体,至於何等地位?沒有思想的純客觀肉體?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论文同行评审的主观和偏见
xupeiyang 2009-9-16 14:43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423.shtm 研究证实带正面结果的论文更受评审人青睐 说明同行评审也无法避免主观和偏见 有科学家曾一直怀疑,带有正面结果的论文(positive paper)更受评审人的青睐。如今,美国科学家的一项试验证实了这种论文评审中的偏见。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Seth Leopold捏造了2篇关于比较2种抗生素疗法的论文。它们一模一样,除了结果之外论文一称一种疗法比另一种好(正面结果);而论文二称两种疗法无差异。 Leopold和同事发现,这2篇论文提交给评审者后,评审人推荐发表论文一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论文二。比如《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美国卷》( JBJS )有100多位评审人被邀请评审其中一篇论文,结果98%的评审人推荐发表论文一,只有71%的人推荐发表论文二。更醒目的是,2篇论文方法明明一致,但评审人认为论文一的方法更好;而且评审人更容易发现论文二中隐藏的错误。 Leopold表示:这是基于证据医学的大问题,我们应该对得出正面结果的研究更挑剔一些。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主席Liz Wager说:这证实了同行评审是由带偏见、主观的人所完成的。所有人都希望新东西起作用,他们就是想相信这些。 Published online | Nature | doi:10.1038/news.2009.914 | Nature | doi:10.1038/news.2009.914 News Sneak test shows positive-paper bias Reviewers keener to give thumbs up to papers with positive results Nicola Jones VANCOUVER Reviewers were more critical of no-difference papers than positive papers. GETTY The bias towards positive results in journal publications has been confirmed through a cunning experiment. Seth Leopold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composed two versions of a fake paper comparing the relative benefits of two antibiotic treatments. They were identical except for one critical difference: one paper found that one treatment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 while the other foun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Reviewers were far more likely to recommend the positive result for publication, Leopold and his colleagues found. Worse, reviewers graded the identical 'methods' section as better in the positive paper,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find sneakily hidden errors in the 'no-difference' paper, presumably because they were feeling more negative and critical about the latter work. That's a major problem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ays Leopold, who presented the work on 11 September at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eer Review and Biomedical Publication in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Such a bias can skew the medical literature towards good reviews of drugs, affecting consensus statements on recommended treatments. We should be more critical of positive studies, he says. Wanting to believe Previous studies have hinted at a 'positive outcome bias', just from the sheer number of papers that get published with positive versus 'no-difference' results. But it wasn't clear if there were some other aspects about 'no-difference' papers, such as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or a lack of impact, that might make editors turn up their noses. Leopold's study is the first experiment to attempt to pin this down. It just goes to show that peer review is done by biased, subjective people, says Liz Wager, managing director of the Sideview consultancy in Princes Risborough, UK, and chair of the UK-based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Everyone wants the new stuff to work they want to believe. It just goes to show that peer review is done by biased, subjective people. Liz Wager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The two imaginary studies were of very high quality, conforming to all good standards of research, involving multiple study centres and oodles of good data. It's easy to make such a study if you don't have to actually do it, Leopold jokes. They compared two strategies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surgery patients a single dose of drugs before surgery compared with a starter dose plus a 24-hour follow up of drugs. The relative benefit of these strategies is under debate by clinicians, so both a positive and a negative result should have equal impact on patient care both should have been equally interesting. But when more than 100 reviewers at the American edition of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JBJS) were given one of the papers to assess, 98% of reviewers recommended the positive-result paper for publication, while only 71% recommended the nearly identical 'no-difference' paper. Strikingly, these reviewers also gave the entirely identical methods section a full point advantage (on a scale of one to ten) in the positive paper. There's no good explanation for that, says Leopold. That's dirty pool. Error catchers Five intentional small errors were sneaked into the papers, such as having slightly different numbers in a table compared with the text. Reviewers at the JBJS caught only an average of 0.3 errors per reviewer in the positive paper, but perked up their critical faculties to catch 0.7 errors per reviewer in the 'no difference' paper.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