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爱丁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电影中的科学家之:《爱因斯坦与爱丁顿》与冲突的呈现
热度 10 zhangjiuqing 2017-3-12 20:11
电影中的科学家之:《爱因斯坦与爱丁顿》与冲突的呈现 电影《爱因斯坦与爱丁顿》由企业影片公司、 BBC 和 HBO 联合制作, 2008 年首播。 虽然电影中的主要人物爱因斯坦家喻户晓,主要内容 1914-1915 年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 1919 年爱丁顿证实广义相对论的故事也广为人知,但就影片本身而言,与另外几部表现科学家生活的影片如《美丽心灵》(以约翰 · 纳什为原型)、《模拟游戏》(以艾伦 · 图灵为原型)、《万物理论》(以史蒂芬 · 霍金为原型)相比,得到的艺术评价不是特别高。电影缺乏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悬念,演员的表演也中规中矩,内容上还有不少史实错误。 在我看来,单就影片艺术呈现科学家在科研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冲突而言,这部影片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这些冲突有些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有的是科研工作中科学家特有的。要理解这些冲突,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 冲突 1 :自然的不确定与理想的观测条件 电影以 1919 年西非的 普林西比岛上几个人架设观测设备的画面为开端,一个戴着眼镜的、清瘦的高个子中年人 ——爱丁顿,吩咐大家小心安装印有“皇家天文学会”的望远镜,和爱丁顿一起的另一个科学家是稍胖的戴森,站在半山腰。通过滑轮,人们把设备从山下拉上山顶,进行安装。 电影 镜头切换到晚上:外面下雨了,戴森急匆匆地进到棚内,告诉爱丁顿,由于气候潮湿、储存不当,很多的照相版被损害,只剩好八张可用。如果明天不天晴的化,所有的照相版可能都会损坏。爱丁顿则安慰戴森,明天下午两三天中天气会变好,他们将观测到 “现实世界中的诗意”,证实爱因斯斯坦的理论是对的,人类对世界运转法则的认识将改变,两人成为天文学领域中最幸运的科学家。戴森祈愿道:但愿雨在那个时候能停。 大自然现象是科学研究中难以控制的实证对象,对于科学家需要的理想观测而言,运气是否垂青是化解冲突的唯一途径。对于某一个最佳观测点而言,错过一次日全食,人们就要再等几百年。 冲突 2 :科学荣誉的分享 电影镜头切换到瑞士苏黎世,爱因斯坦面带微笑躺在游船里。到岸后爱因斯坦和他的两个儿子汉斯、埃杜瓦在游船上游玩。爱因斯坦向岸上扔袜子,为儿子讲解与相对速度相关的物理学知识:在船上扔袜子,船的速度加上扔的速度,就是袜子的速度;但是在从光上发射一束光呢,是光速加上船速吗?汉斯回答是的,爱因斯坦说不对。汉斯问为什么不对,这也正是爱因斯坦暂时不能回答、正在寻求答案的问题。 1914 年,正式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前一年。 当爱因斯坦带着儿子跑回家中,爱因斯坦的妻子米列娃已经准备好了餐桌。此时的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已经很难在科学中进行沟通了。米列娃抱怨爱因斯坦宁愿和孩子们谈他的科研,也不愿和妻子交流,爱因斯坦问道:还有布丁吗?这样的回答米列娃十分失望。她想要离开这个家,乘坐电梯下楼去了。爱因斯坦光着脚丫,从楼梯冲向楼底,拦住米列娃不让离开,米列娃在哭声中道出了自己的心中不满: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你说我们将一起分享这项研究,一起成为物理学家。现在呢?你在说谎。爱因斯坦回到说自己没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研究。言外之意,没有人能懂我现在的研究,你当然不会例外。 这个时候,德国一个元老级科学家马克斯 · 普朗克下了火车,匆匆向爱因斯坦的家中走去。当爱因斯坦和普朗克拥抱言欢之时,没有和米列娃打招呼,米列娃更加难受:你已不认识我了,甚至连我的名字都不记得了。这代表着科学界对米列娃科学贡献的遗忘。 电影在后面补充了另一个镜头,表现了米列娃确实无法跟上爱因斯坦的步伐。当她看到爱因斯坦写在纸上的演算水星引力的草稿,说道:这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研究方法,你现在用越发复杂而陌生的符号公式来表达你的理论了,你离我越来越远了。 冲突 3 :家庭与事业的兼顾 普朗克知道爱因斯坦在引力研究方面渴望突破,但九年来进展甚微,柏林能够为爱因斯坦提供比苏黎世更好的研究帮助。普朗克代表德国科学界、代表柏林大学邀请爱因斯坦接受教授职位、普鲁士科学院会员、高薪酬。爱因斯坦自负地回答说自己不需要什么帮助,在金钱、地位和荣誉面前,暂时拒绝了普朗克的邀请,原因是爱因斯坦的家在苏黎世,他不能抛弃家庭。普朗克的回答是:要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必须有所牺牲。 好在普朗克提前为爱因斯坦准备了去柏林的火车票,这给爱因斯坦改变主意留了一手。虽然此时爱因斯坦和妻子的关系已亮起了红灯,需要在一起进行修补,但爱因斯坦还是选择了事业,和家人拥抱告别,登上了去柏林的火车。但爱因斯坦答应儿子汉斯,一旦研究结束,他将回到儿子身边,回到家庭中。 在广义相对论得到验证的前夕,爱因斯坦从柏林回到瑞士的家中,不是为了与米列娃和好,而是完成对儿子的承诺,即他会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讲给他们听:太空是有形状的,充满了曲线和凹痕。完成讲述后,爱因斯坦再次离开了家,回到科学事业之中。 电影中还一个场景是, 普朗克因为儿子死在战场上而悲痛不已。普朗克问爱因斯坦是否也爱自己的儿子?爱因斯坦坦陈比起爱儿子,自己更爱科学,因为科学将人类带离迷惑、愚昧和恐惧以及因人类情绪引起的后果。 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也表现在爱因斯坦与艾尔莎的交往中(后面有对艾尔莎的介绍)。因为爱因斯坦喜欢独自一人沉浸在科研中,艾尔莎自觉多余而离开了。后来 爱因斯坦病了,去艾尔莎那里,艾尔莎拒绝了爱因斯坦在一起的要求。因为爱因斯坦在工作的一大段时间,没有去艾尔莎那里。 冲突 4 :战争中的爱国精神与伦理 1914 年, 英国和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双方。爱丁顿是英国贵格会成员,其宗教信仰是维护和平,所以他不愿去上战场打仗。爱国精神和信仰发生了冲突,爱丁顿闷闷不乐。天文台的领导奥利弗 ·洛基 爵士答应爱丁顿不去参战也可以,给他的任务是研究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理论中的错误,以反证英国科学的伟大。 影片用了不少镜头来呈现战争时期的人性冲突。骑车回家途中,爱丁顿看到几个英国人正在对一家德国人施暴,便上前阻止,自己被打得鼻子出血,还是把这一家人带回了自己家保护起来。爱丁顿的人生信条是,任何一个生活在英国的人,不应该在英国不受欢迎。因为没有上战场,接纳了德国人,爱丁顿被同胞称为叛徒、懦夫、国家的耻辱,一个中年男子把唾沫吐在爱丁顿脸上,爱丁顿只是默默地掏出手帕擦掉了唾沫,保护这家德国人逃离。 爱因斯坦面临更大的挑战。包括普朗克在内的德国科学家,面对一笼鸽子被毒气毒死的试验场面,面无表情。他们知道,毒气将应用于战场对付敌方的士兵,目的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保护更多的德国人。爱因斯坦痛苦地离开了试验现场。普朗克告诉爱因斯坦:自己的儿子一事无成,为了报国参军作战,赢得了作为德国人的自豪感。普朗克自己也为军队研究炮弹轨迹。 也就在这一天,一个人告诉爱因斯坦,他的德国国籍获得凯撒皇帝的批准。他拿出一份有德国赫赫有名的 93 位知识分子签名的声明书,普朗克劝说爱因斯坦也在这份声明书上签名。这份声明会告知世界特别是英国,德国的知识分子将全力支持德国政府的战争行为。签上这份声明,意味着爱因斯坦作为第 94 位知识分子,得到德国知识界的最高认可。不签字意味着什么呢,他在德国的薪酬可能会不保。爱因斯坦依然拒绝在声明上签字。后来, 由于强烈的反战言论,爱因斯坦也被隔离,禁止进入大学的科研大楼,无法获得外界的通信,只能求助于普朗克。 爱丁顿认为科学研究与战争无关。洛基拿出报纸上的德国 93 人签名的声明书,回答说:德国的声明上,普朗克,科学家;伦琴,科学家;哈伯,科学家。这清楚表明,德国科学界是没有去区别对待战争和科学的。洛基提议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将全部德籍科学家从会员中除名,且禁止英国会员与德国学者合作。因为德国人用科技杀害英国人,自己的儿子死于战场,死于德国的毒气。爱丁顿反对这个提议,他认为杀害这些人这场毫无意义愚蠢至极的是战争,而不是科学,驱逐德国学者也无法换回死者的生命,追求科学真理应该超越国界,超越仇恨、愤怒与恐惧。 冲突 5 :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 在影片中,爱因斯坦到柏林大学后遇到除普朗克之外的第一个德国科学家是弗里茨 · 哈伯。哈伯正在研究氨气,这种氨气将是以后制造毒气和炸药的原料。在交谈中,哈伯问爱因斯坦:如果没有实际用途,研究还有什么用?这让爱因斯坦难以直接回答。 普朗克引荐爱因斯坦与科博尔先生会面。科博尔先生是爱因斯坦职位的出资人。科博尔对爱因斯坦说你迟到了,他用相对论阐释了自己迟到的原因:一个运动的物体会增加质量,增加质量会减小速度,一个优秀科学家会见一个肥胖的实业家会迟到,是由理论决定的。爱因斯坦对实业家的轻视傲慢和对理论的自信,在回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说完话后,爱因斯坦立即起身离座了。这种行为举止让普朗克和科博尔都十分难堪。 科博尔认为资助爱因斯坦的研究并不能赢取战争。普朗克从中斡旋,对科博尔说:你手中的应用科学家已经足够多了。爱因斯坦是个理论家,理论家能提供的武器是推翻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关于宇宙运行的错误理论。普朗克使科博尔相信,对于正处于对抗英国的德国人来说,拥有这样一位科学家来研究出能推翻英国科学的新理论,大概也是一种现实的应用吧。 冲突 6 :个人情感中的男同性恋与婚外恋 电影正式开始的场面是 1914 年 的剑桥,爱丁顿与伙伴们打网球。爱丁顿为一个网球是否出界争执,体现了他的固执与坚持个性。但让他震惊的却是他的好友威廉准备参军的消息。 影片中,爱丁顿除了自己的妹妹温妮之外,没有其他女性朋友。他和威廉交往很深,两个人经常一起骑自行车郊游。按照他们的计划,到 1914 年圣诞节,两位完成的里程数覆盖了整个英国。但是战争将要中断了他们的计划。威廉参军了,要去法国战场。 爱丁顿暗恋威廉,想要表达对威廉的情感,却又说不出口。威廉却误以为爱丁顿想要说的因为两个人的信仰不同,爱丁顿不愿意让威廉参军。威廉送给爱丁顿一只怀表作为友谊的象征。他们分手的画面,是阴云密布的天空下,威廉推车离开。威廉离开英国的时候,爱丁顿决定到车站送行。但阴差阳错,爱丁顿未能在火车站和威廉做面对面的告别。火车开动了,爱丁顿骑着自行车拼命追赶,但终究还是未能和威廉对上一眼,说上一句话。后来,威廉死在战场上了,死于德国科学家研究的毒气。威廉送给爱丁顿的那只怀表,不断出现在爱丁顿的研究和生活中。这一段爱丁顿对威廉的同性恋关系,只有爱丁顿的妹妹温妮知道和理解。 爱因斯坦在柏林的亲戚家,重逢属于表亲戚的堂姐艾尔莎。十年前爱因斯坦见过艾尔莎,那时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成了瑞士人。十年后艾尔莎已长大成人。在饭桌上的交流中,爱因斯坦认为国籍对个人的约束,就像以太对光速一样,一点都不重要。当被问到以太是不是意味着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爱因斯坦一时词穷,艾尔莎认为以太意味着自由。爱因斯坦赞美艾尔莎的想象力,艾尔莎和爱因斯坦彼此有了好感。艾尔莎一边弹钢琴一边唱歌的场景,这让爱因斯坦找到了他们两人的共同语言不是物理,而是音乐。他们相爱了。 当米列娃带着孩子来到柏林的时候,艾尔莎和爱因斯坦的恋情被钢琴声中的歌声暴露。艾尔莎为爱因斯坦带来了舒伯特的曲谱,这激怒了正在为孩子们读书的米列娃。米列娃只好带着两个孩子真正离开了爱因斯坦。艾尔莎和爱因斯坦的继续交往已经没有障碍了。米列娃和爱因斯坦的离婚手续是在广义相对论得到证实的 1919 年办的,这也使得爱因斯坦和艾尔莎的婚姻关系合法化。 冲突 7 :理论假设与实验验证 爱丁顿对他的妹妹温妮讲解牛顿力学中的困境:牛顿用万有引力解释了太阳系星球的运动规律,但没有说明万有引力的本质,在痛苦的挣扎中,牛顿只能用上帝的意志来解释引力存在的原因。爱丁顿认为,牛顿描述的世界非常完美,可惜为上帝保留了位置。 爱丁顿被被认为是英国第一个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理论的人:时间不是绝对的,不是处处相同的,是与速度相关的,一个物体的移动速度越快,它的时间就过得越慢。 爱丁顿在向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们介绍爱因斯坦理论的时候,教授们的质询是:他的根据何在?实验证明了吗?理论中有多少能被验证?爱丁顿的回答是暂时没有。当爱丁顿要继续介绍爱因斯坦理论的重点时,教授们打断了他:如果理论不被证实,哪能还有什么重点? 对这些教授们而言,相对论如果不能直接处理那些由牛顿建立起来的宇宙运转规律中的问题,特别是对地心引力未能有新的阐释,将什么都不是。 爱丁顿在思考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爱因斯坦的理论包含着引力问题,这和牛顿的引力理论是矛盾的,两者必有一个是对的,谁对谁错,爱丁顿将追寻真相。 行星围绕太阳的运行中,其他行星运动轨迹的观测数据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论计算都十分吻合,但水星观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有一点被人忽视的、非常小的偏差,如何解释这个偏差?爱丁顿私下写信求教于爱因斯坦。 正是爱丁顿的一封信,激发了爱因斯坦关于行星运动和宇宙理论更深入的思考,有了全新的想法。 在一个人孤独走过街上、被来往汽车溅满泥水的晚上,爱因斯坦似乎突然获得了灵感,完成了描述万有引力和宇宙运动法则的广义相对论的论文。这篇论文在普朗克的帮助下,寄给了爱丁顿。 爱丁顿接到爱因斯坦的回信后,在戴森、温妮面前,用桌布(代表太空)、面包(代表太阳)、苹果(代表行星)演示了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太空是有形状的,太阳使得太空弯曲,行星在弯曲的曲面上围绕太阳运转,光线经过太阳时会发生弯曲。 任何理论需要证实,爱丁顿要做证实广义相对论的第一人。爱丁顿知道 1919 年 5 月会发生日全食,而利用日全食是观测光线是否弯曲的最好时机,观察日全食的最佳地点在西非的普林西比岛。 要检验理论需要筹资。在筹资的听证会上,爱丁顿和戴森对如何测量及其验证进行了演讲说明。特别地,他们为一个英国测量队为什么去验证德国科学家的理论的意义贴上了爱国主义的标签:如果观测到了光线弯曲,验证爱因斯坦理论的测量是英国人做的;如果测量不到光线弯曲,英国人不但证实了德国人的错误,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科学家牛顿的理论大厦。无论怎样,对英国都是有利的。 爱因斯坦计算水星轨道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的水星轨道完全吻合,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接受的最关键一步。 冲突 8 :头脑的开放与偏见 电影中,天文台领导洛基爵士被作为一个与爱丁顿相对立的保守派形象来树立的。除了前面质疑爱因斯坦的理论未能经过验证外,洛基在听证会上问爱丁顿,你的头脑是开放的吗?爱丁顿回到说:思想开放正是自从事科学研究的原因,我自己不会、也不让其他人对科学抱有偏见。爱丁顿反问洛基:我的思想是开放的,那么你的思想呢?洛基也只能尴尬地承认,我的头脑也是开放的。没有一个科学家愿意承认自己是保守的。最后校方同意了他们去非洲测量的计划。此时英国获胜了,战争也结束了。 快到影片结尾的部分,呼应了序幕。下午两点多,雨停云散,两人拍摄了日全食的整个过程,获得了两张清晰图像。爱丁顿回到剑桥大学向大家公开讲述了两张照片的对比和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事实上,洛基的头脑并非是完全开放的,它无法接受爱因斯坦理论是正确的这一事实。他和几位叫年长的听众没有听完爱丁顿的演讲,就愤然离席。洛基对科学的偏见可能是:我更愿意相信那些被更多事实验证的经典理论,不相信只有一个观测事实验证的所谓新理论;我更愿意相信本国最伟大科学家创立的理论,不相信一个来自敌对国家的科学家创立的理论。 柏林的报纸刊登了英国人的观测结果,爱因斯坦受到记者的追捧,拍下了那种吐舌头的著名照片。需要补充的背景事实是,当时德国已经兴起反对德国犹太科学的浪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被德国人广为传播,未受到社会普通公众的过多批判,不是因为爱因斯坦是犹太科学家,而是因为爱因斯坦是德国科学家。在德国科学家内部,以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为代表的狭隘民族主义者,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因为爱因斯坦建立的是被犹太理论污染来的物理学,不承认爱因斯坦是德国科学界的一员。 一年后的 1920 年,两个头脑开放的人爱因斯坦和爱丁顿第一次在剑桥大学见面握手。影片到此结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5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洛伦兹与爱因斯坦:师生相敬的典范
热度 7 kyt1965 2016-9-28 16:35
洛伦兹与爱因斯坦:师生相敬的典范 一年一度秋,再逢尊师节。 ‘ 师者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韩夫子之‘师说’,是从纯教育的角度讲,其核心是老师如何向学生传授已知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道德信仰。 这里,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如果从科学创新的角度讲,韩公之论可能需要补充:创新的核心是通过实验和思维,发现未知的自然规律。创新的主体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师生团队,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伟大的洛伦兹与诚实的爱因斯坦便是师生关系的杰出典范。 1. 洛伦兹与爱因斯坦 1877 年, 24 岁的洛伦兹担任莱顿大学理论物理学的主席; 1881 年, 28 岁,当选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892 年,建立了经典电子论; 1902 年,与他的学生塞曼一起获得了第二届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辉煌的科学成就,他还参与或主持了国际科学合作。 20 世纪初,洛伦兹已是国际物理界的公认领袖。 爱因斯坦比洛伦兹小 26 岁,当洛伦兹获得 190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爱因斯坦还是一位未出茅庐的后生。 ( 洛伦兹,引自百度图片) 年龄之差如此悬殊,地位之差如此悬殊,成就之差如此悬殊,这些都没有妨碍他们之间的紧密交流。 洛伦兹接待了爱因斯坦以及更年轻的薛定谔的多次造访,并进行了深入讨论。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洛伦兹与爱因斯坦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为了解释迈克尔逊 - 莫雷干涉实验的零结果,洛伦兹根据他本人的电子论,提出了运动使长度收缩的假说,并导出了洛伦兹变换公式。他认为,由于运动,物体中沿运动方向的电子之间的距离稍稍变小,所以,物体沿运动方向的长度稍稍变短了,这是一种绝对的缩短。爱因斯坦虽采用了洛伦兹变换公式,但其理解与洛伦兹相差甚远。 爱因斯坦认为,由于运动是相对的,洛伦兹变换所体现的长度收缩也是相对的;这种缩短,只是一种时空效应,并非是哪一根刚尺真实地缩短了。 应当说,这里的差别是巨大的,根本性的。但是,学术观点的不同也没有阻碍洛伦兹与爱因斯坦之间真诚的学术交流。相反,洛伦兹于 1909,1910 和 1914 年,连续写了几篇文章,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而爱因斯坦对洛伦兹的电子论,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 洛伦兹与爱因斯坦,引自百度图片) Wiki 百科用下列语言描述洛伦兹与爱因斯坦之间的关系: ‘洛伦兹 对于新思想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开放态度’,‘他从不干扰别人的思想’,‘他和他们的关系是靠和善而平淡的基本个性来维持的 ’ 。我个人以为,所谓 ‘从不干扰别人的思想’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说穿了就是 ‘从不以权势压制他人的不同思想’ 。在洛伦兹的葬礼上,爱因斯坦说:“洛伦兹是我们时代最伟大,最高尚的人。” 2. 爱丁顿与钱德拉赛卡 既然有最伟大、最高尚的人,也一定有不太伟大,不太高尚的人。不幸的是,学识渊博、影响广泛、功勋卓著、位高权重的爱丁顿爵士扮演了这样的角色。1913年初,31岁的亚瑟·斯坦利·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天文学和实验物理学终身教授。1914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天文台台长,不久就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19年,在非洲-巴西日全食期间,他和戴森获得‘光线经过太阳附近发生了偏折的证据’,被认为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支持;1923年,他出版了《相对论的数学原理》,自认为是全世界除爱因斯坦本人之外,唯一懂广义相对论的人;从1938年直到去世,担任国际天文联合会主席。 在 1935 年的皇家天文年会上,福勒( W . A . Fowler )的学生, 24 岁的钱德拉塞卡提出了关于白矮星的新理论,认为白矮星的质量存在一个上限,如果超过 1.4 倍的太阳质量,白矮星将会塌缩为中子星。出乎意料的是,这引起了爱丁顿教授的勃然大怒,当场撕毁了钱德拉赛卡的讲稿。 在英国皇家学会那样的顶层绅士社会,爱丁顿的举动,无论如何都是异常出格的粗鲁,在场的听众惊愕不已:‘太糟糕了,太糟糕了’。 泡利等都无法也不敢站出来说话。 本文揣测,爱丁顿如此失态,可能是钱德拉塞卡踩到了爱丁顿的自留地。当时,爱丁顿 53岁,已担任了二十年的剑桥天文台台长,其主要成果正好集中在恒星研究方面,素以恒星研究的权威自诩。一个比自己小29岁的青葱,居然就恒星问题指手画脚。‘好你个小赤佬,钱德拉塞卡,你敢在爷的码头撒野,看本爵活撕了你!’ 我以为,爱丁顿如此失态,主要是缺乏洛伦兹那样的见识和气度。洛伦兹说,‘物理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求简单的、可以说明所有现象的基本原理’。他认为,‘由于人们不能深入地洞察事物的本性,因而把任何已有的认识途径作为唯一可靠的途径加以提倡是轻率的’。按照洛伦兹的观点,‘各种基本的理论途径应该同时由不同的研究者加以探索’。 按照洛伦兹的理解: ‘大自然十分复杂’ , ‘已有的认识都不是最简单、最完善的’ ,所以, ‘应当鼓励而不是压制他人的新思想’ 。 很多年后,钱德拉塞卡评论说: ‘成功的人士对大自然逐渐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态度’,‘以为自己有一种看待科学的特殊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一定是正确的’。 但实际上, ‘作为大自然基础的各种真理,比最聪明的科学家更加强大和有力’ 。 思考 1935 年的爱丁顿 -- 钱德拉塞卡事件是一个可怕的极端,但并非唯一。 在当代某些师生之间,师徒之间,长幼之间,不同学派之间,出现一些‘鸡飞狗跳’的故事并不罕见。某些为师者自以为是当代的‘牛顿’,没有他不懂的;某些为生者自以为是当代的‘吕布’,没有他不敢的;不是作理性的学术争论,而是低俗的人身攻击。 师生相敬,则德学共长;长幼相欺,则德道共伤。在又一个尊师的季节,洛伦兹 — 爱因斯坦的榜样,爱丁顿 — 钱德拉塞卡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 Wiki 百科,亨德瑞克 • 安顿•洛伦兹. 2. 卡迈什瓦尔•C•瓦利,《孤独的科学之路:钱德拉塞卡传》,何妙福、傅承启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8643 次阅读|16 个评论
谁是第三者?
热度 9 wozaikx 2014-12-30 11:31
标题党真的讨厌。讨厌归讨厌... 12 月 28 日是 英国 天体物理学家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爵士( 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 1882.12.28 - 1944.11.22 )的生日。我想到了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有人听到传闻问爱丁顿说,是否全世界只有三个人真正懂得相对论,爱丁顿的回答是“我在想,谁是第三个人?”, 这可能只是个笑话,一传十,十传百。无外乎想说明相对论、特别是广义相对论在当时懂者寥寥。 连胡先生都说,少谈论些绯闻,多研究些问题。那今天就来研究研究... 当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的余暇埋头写论文的时候,硕士毕业于剑桥三一学院的爱丁顿 1905 年到了格林尼治天文台。他在 分析小行星视差的工作中发现一种新的 统计方法,获得史密斯奖,并进而获得剑桥大学的研究员资格。 1912 年,刚好昨天提到的达尔文先生的二儿子乔治 · 达尔文作为剑桥大学天文学终身教授猝然离世,顺风顺水的爱丁顿被推荐接替这个职位。 1914 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天文台台长,不久就当选英国 皇家学会 会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要求服兵役,但由于他信仰 贵格会 ( Quakers ),又是一个 和平主义者 ,居然成功地要求政府免除了他的兵役。爱因斯坦 1915 年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其论文据说通过中立国荷兰的科学家送到了爱丁顿手中。爱丁顿被该理论深深折服,于是开始不停宣讲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解,并撰写被爱因斯坦称为解读相对论的最佳作品《相对论的数学原理》。 当时正值一战,民族主义高涨。德国的一些科学家们联合发表宣言,支持德国军国主义。尽管爱因斯坦强烈反对,但由于他的德国身份,英国科学家也是避之唯恐不及。而英国的爱丁顿和戴森为了推动日全食观测的顺利进行,不得不这样游说皇家天文学会: “ 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这将是英国考察队证明的;如果他是错的,那么英国考察队将证明一个德国科学家是错的,而牛顿爵士才是对的。 ” 作为对免除兵役的“惩罚”,爱丁顿 1919 年亲率领两支探险队中的一支前往非洲 普林西比岛 观测日全食,而另一支 Andrew Crommelin 率领前往巴西。当到 5 月 29 日发生的日全食在两地被拍摄,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太阳的引力会使光线弯曲的预言——因为按照牛顿理论,七姐妹恒星星光经过太阳边缘时,弯曲角度约 0.87 角秒( 1 角秒是角度 1° 的 3600 分之一),广义相对论给出的结果则是 1.75 角秒,而结果基本接近爱因斯坦的结论。    爱丁顿一组的结果是平均为 1.61±0.30 角秒 , 在巴西那边观测的结果差别较大,分别是 0.93 角秒和 1.98 角秒。由于星光偏折的程度随恒星距离太阳边缘远近而变化,爱丁顿与戴森多次讨论后,对 3 个观测结果的重要性给出评判,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出 1.64 角秒的结果,这与爱因斯坦的预言很接近。 1919 年 11 月 6 日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联席会议在伦敦举行,爱丁顿在会议上公布了观测结果。 11 月 7 日英国《泰晤士报》的新闻头版头条是《科学的革命:宇宙新理论,颠覆牛顿学说》( Revolution in Science : New Theory of the Universe , Newtonian Ideas Overthrown ),纽约时报也载文报道, 从那时起 还不为公众了解的爱因斯坦开始举世闻名,那头乱蓬蓬的卷发也随着媒体的宣传成为了他的标志。 爱丁顿在一战时期的科学工作确实验证了一句名言,昨日梅君—— 巴斯德曾说: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尽管后来有科学家也认为这次实验的误差很大,有人为拼凑之嫌,比如霍金,但爱丁顿为真理呼喊,大义灭亲(指牛顿),倡导科学无国界的精神还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2008 年有一部还说得过去的影片《爱因斯坦与爱丁顿》就以文艺的方式来刻画这段故事,有关科学研究工作的篇幅总嫌太少,对爱因斯坦处理的也有些草率,当然缺不了的是一些绯闻。 另外,后来爱丁顿作为天体物理学的泰斗对年轻的钱德拉塞卡的理论否定也铸成终身大错,有空再聊。 回到本文开始,谁是第三个人呢?一种说法是 最早在大学开设相对论课程 波兰裔美籍物理学家 Ludwik Silberstein… 咳,别问了,你看连爱丁顿他自己都不知道!
6182 次阅读|21 个评论
爱丁顿论科学发现和科学革命
luocun 2010-8-13 10:25
读阿兰图灵的妈妈给她儿子写的传记,里面讲到计算机发明的早期发展时,引用了一段爱丁顿的话,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把原文补全了翻译过来,分享一下。 [摘自《物理世界的本性》第352页(The Nature of the Physical World)。这本书是基于爱丁顿的 Gifford Lectures 。] 科学发现就像把一副巨大的拼图游戏一片片地拼起来;科学里的革命并不意味着已经排好锁定的片片必须给拆掉重来;而是说新的片片拼进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修正我们对整个图案的印象。有一天,你问科学家他干的咋样;他回答说:挺好。我差不多完成这片蓝天了。 改天,你再问天空的进展如何,结果被告知:我又加了好多片,原来它不是天空,而是大海;还有艘船浮在上面呢。 再下一次呢,或许这艘船又变成了一把倒过来的太阳伞;不过我们的科学家朋友仍然对自己的进展感到开怀。科学家有他关于拼图最后会成什么样子的猜测;而且他相当依赖于这些猜测来引导他搜寻其他要拼进去的片片;不过,随着拼图的进行,他的猜测不时被预料之外的发展所修正。这种关于最终图案的想法的革命,并不让科学家失掉他对自己手工作品的信念,因为他知道已经完成的部分正在稳步增长。那些在他背后张望的旁观者,如果把目前部分完成的图案用于科学之外的目的,就必须自担风险。 原文出自: http://www.giffordlectures.org/Browse.asp?PubID=TPNOPWVolume=0Issue=0ArticleID=18
个人分类: 译海苦航|3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全食与广义相对论的验证
陈学雷 2008-7-20 13:23
今年 8月1日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将发生日全食。 日全食是一种极其壮丽的天象,在天文学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近代几乎每次发生日全食时,天文学家都会积极组织对日全食进行观测。这次国内天文界也会组织一些科学观测和科普活动。我和我小组的部分成员不久也将赴甘肃嘉峪关协助组织和参加东亚青年天文会议,日食观测也是这次会议的部分活动内容。 本次日食地图 现代日食观测的主要课题是太阳物理。我们平日看到的太阳圆面是太阳的光球。在光球的外面,还有一层薄薄的呈红色的色球层(红色是由于该层发出的H alpha 发射线),在日全食期间,或平时使用配备H alpha 滤光片的望远镜可以看到。再外面,还有日冕。色球层和日冕虽在太阳光球的外面,却有比光球更高的温度,日冕的温度更可达上百万度(光球温度只有约6000度),其加热机制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太阳物理中未解决的研究问题。 日食期间看到的太阳色球 日冕 不过,历史上最著名也是在科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日全食观测是1919年5月29日英国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戴森(Frank Watson Dyson)、克罗姆林(Andrew Crommelin)等人组织的验证广义相对论的观测。当时,爱丁顿等人分别在非洲西岸的 Principe 岛和巴西的Sobral等地进行了观测,拍摄了日全食期间太阳附近的恒星,并与非日食期间拍摄的同一天区的恒星位置进行对比,测定了太阳引力造成的星光的偏折。爱丁顿等人的观测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一致,这对于广义相对论被迅速、广泛地接受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广义相对论,远处恒星发出的光线经过大质量的天体如太阳时,由于引力的作用将发生偏折,偏转角为 alpha =4GM/c 2 r, 这里G是牛顿万有引力常数,M是天体质量,c 是光速,r 是到天体中心的距离。日全食期间,太阳被遮蔽,这时拍摄的恒星,与平时在夜间拍摄的同一天区的恒星进行比对,会发现星的位置发生变化, alpha=1.74 (sun/) arcsec 其中sun为太阳的视半径,约15-16角分,为恒星到太阳中心的角距离。实际测量的时候,不同的恒星偏折角不同,通过数据拟合,给出在太阳边缘处的偏折角。 牛顿本人在他的《光学》一书中就曾提出在巨大质量附近光线可能偏折。1801年,德国天文学家Soldner 根据牛顿理论预言,当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受到引力的作用会发生偏折,在太阳边缘处星光的偏折角为0.87 角秒(这是把光作为一种粒子在牛顿引力场中运动的进行计算的结果)。爱因斯坦本人在提出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之一等效原理后,也曾于1911年给出过这个值。根据这一思路,可以用初等物理的方法计算光线偏折:假定在太阳表面处有一个电梯自由下落,这时在电梯内的观测者会发现自己失重了:也就是感觉不到引力的存在,因此可以假定在梯内光线会直线传播。但是,由于电梯相对于太阳做加速运动,在太阳坐标系中这就被转化为一条曲线。进行计算后即可得到上述数值。 但是,在建立完整的广义相对论后,爱因斯坦发现在太阳边缘处星光的偏折角是这个数值的两倍,即1.74角秒。为什么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偏折角恰好是牛顿理论的两倍呢?如果我们把太阳附近的时空与平直时空做比较,并选取满足所谓牛顿规范的坐标系(这是一种比较便于与牛顿理论进行比较的广义相对论坐标规范),就会发现时间和空间都发生弯曲。其中,时间部分的弯曲产生的效应就类似于牛顿引力势的效应。但是,空间部分弯曲还会产生效应,这一部分效应对以光速运动的粒子来说大小恰与时间部分相等,这样就使得光线发生了两倍于牛顿理论预言的效应。不过,对于低速运动的粒子来说,其运动则几乎完全由时间部分的弯曲(引力势)决定。 顺便说说,尽管广义相对论已被普遍接受,但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个终极理论,因此关于其它引力理论的探索始终在进行。特别是,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更使一些学者考虑是否可以用修改引力定律来解释。如何检验修改引力模型呢?我的好友,上海天文台的张鹏杰研究员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发现对于修改引力来说,上述牛顿势和空间曲率未必相等,因此通过综合几种不同的宇宙学观测,特别是比较测量引力透镜(日食观测的光线偏折也是种引力透镜,不过观测精度比较低)得到的引力势与空间曲率之和,和其它测量物质密度、本动速度所单给出的引力势,就可以对这样的理论进行检验。 还是回到日食上。爱因斯坦给出这一预言后,德国的Freundlich 曾翻检以前的日食底片,但发现由于没有比对的底片,难以得出结论。1912年巴西日食期间,阿根廷观测队就曾想测量星光偏折,但由于天气未能成功。1914年,德国派人前往克里米亚观测日全食试图进行验证,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也被迫中断。1918年,利克天文台对华盛顿州日食的观测又由于天气未能拍到星光。直到1919年,爱丁顿等人的观测才告成功,他们的结果与相对论的预言一致。不过,尽管如此,作为科学史上著名的判决性实验,后人对爱丁顿等人的观测和数据处理也有一些争议。 为进行1919年的日全食观测,英国共准备了三架望远镜,包括两架10英寸口径的,还有一架是4英寸口径的作为备用。爱丁顿带领的剑桥大学小组在非洲西岸Principe 岛有一架10英寸的,克罗姆林带领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小组在Sobral 使用另两架。由于有云,爱丁顿小组获得的数据不多,只有两张可用的底片。而且,由于当地轮船公司即将罢工,他们只好提前离去,因此他们缺乏在当地拍摄的同一高度同一天区的对照底片。爱丁顿拍了一张另一天区的照片,然后在英国拍摄对照底片。克罗姆林小组的10英寸望远镜是在夜间对好焦距的。当早晨发生日食时,由于温度已经升高,热胀冷缩导致望远镜对焦不准,因此星象大多不清晰。4英寸望远镜得到的底片则效果比较好。4英寸望远镜底片上共有7颗可用恒星,得到的偏折角是1.98?0.16 角秒;爱丁顿小组10英寸望远镜上有5颗可用星,得到的结果是1.61?0.40 角秒。这两组数据是当时爱丁顿等人公布的数据,都支持广义相对论。 问题出在克罗姆林小组的10英寸望远镜数据。这台望远镜也拍摄了许多底片,但成像不太清晰。对这些底片如果象其它底片同样分析的话(即同时测量赤经和赤纬方向的偏离),得到的结果是1.52 角秒。但是,当时的分析者认为,赤经方向更可靠一些,因此只使用根据赤经方向测量的结果,这样得到的数值是0.93 角秒,比较接近牛顿而不是爱因斯坦理论的预言值。然而在正式公布的结果中,只包括了1.61?0.40 角秒和1.98?0.16 角秒,而没有公布0.93 角秒这个数值,因此后来的一些人认为,爱丁顿没有能客观地对待数据,而是选择了支持他相信的相对论预言的数据。 但是,据考证,爱丁顿并未参加格林威治天文台小组的数据处理,后者的数据处理是由对相对论抱中立态度的皇家天文学家戴森领导的。爱丁顿得知处理结果后,的确反对公布0.93 角秒的结果,但主要是因为它与另两架望远镜的观测结果不一致。而且,后来在70年代,天文学家重新分析了克罗姆林小组10英寸望远镜的底片。由于使用数字扫描技术,可以把多张底片进行比对,得到的结果是1.53 角秒,也倾向于支持爱因斯坦理论(关于这一历史问题的考证,见Kennefick, D., 2007, Not Only Because of Theory: Dyson, Eddington and the Competing Myths of the 1919 Eclipse Expedition, arXiv: 0709.0685)。不过,以当时的测量精度而言,支持广义相对论的实验证据的确不算很强。 在爱丁顿之后,天文学家们又进行过多次日全食光线偏折观测。总的说来,由于种种困难,精度改进很困难。例如,1936年6月19日的日食(这也是我国首次派天文学家专门前往观测的日食),苏联测得的偏折角高达2.73 角秒,远远高于相对论的预言,而同一次日食日本测得的偏折角在1.28到2.13角秒之间。直到1973年6月30日在非洲的日食,该次日食持续时间长,太阳位于恒星密集的银河背景下,观测者又专门建造了隔热的小屋并对设备的温度加以控制,才得到了比较可靠的结果(1.66角秒)(J. B. Zirker, 1995, Total Eclipse of the Su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即便如此,虽然这一结果足以辨别广义相对论与牛顿理论,但对于辨别广义相对论和一些新的引力理论如Brans-Dicke 理论等,其观测精度还是太低了。 1960年代以后,随着射电天文学的兴起,利用射电方法观测太阳掩蚀强射电源3C273, 3C279 等,可以获得更高的观测精度,并且每年都可以进行,无须等待日全食,因此利用日全食进行光线偏折观测的研究逐渐衰落。不过,由于日冕对射电源的折射效应,这一观测也不是没有系统误差。 这次日食,台里曾询问我是否搞个广义相对论的验证实验。由于这种实验的精度太低,我觉得就第一线的科研而言已没有太大价值。不过,如果是中学生、大学生或天文爱好者作为动手参与的一种高级科普形式,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现在数码相机很普及,因探测效率高,比较容易观测到星光,而且也不容易变形,使用也很方便,与传统的照相底片相比有一定优越性。不过,限于像素较少,无法包括全食的日像本身,而应挑出太阳以外的一个视场,进行差分观测。不过,这次的天区附近亮星不多,因此不太有利。 最后,本次日全食将于2008年8月1日发生,开始于09:21UT,日影在加拿大北部。10:59 UT (18:59北京时间)全食日影在新疆阿勒泰市附近进入我国。11:10 UT(19:10 北京时间)日影扫过位于新疆哈密市东边的伊吾,11:15 UT (19:15北京时间)经过嘉峪关、酒泉东南的双城子地区,此处的太阳高度约15度, 位于巨蟹座(以上据NASA, 2007, Total Solar Eclipse of 2008 August 1, NASA techqnical publicationNASA/TP-2007-214149, available at http://sunearth.gsfc.nasa.gov/eclipse/SEmono/TSE2008/TSE2008.html )。下图为利用Sky Map 软件绘制的日食天区图(假定观测点为东经100度17分,北纬40度58分,即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如观测点在此地区其它地点,天图上日、月位置略有不同)。由该图可见,日食天区的亮星不多,右方圆圈内的M44 星团距太阳也有三度左右, 太远,不太有利于相对论检验观测。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1022 次阅读|3 个评论
星星为什么会发光? 费恩曼讲的小故事
马红孺 2007-9-11 11:30
这也是去年(2006,7)随手写下的,转于此,凑数。 现在,我们都知道恒星发光是因为恒星内部的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太阳光也是这样来的。对地球来说,太阳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核电站,不过这个电站产生的巨大能量只有非常非常少的一部分来到了地球。 知道这一点,也就差不多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二十世纪著名的传奇物理学家费恩曼曾讲过一个故事,就是关于恒星的能源问题。这个故事是他1962年(?)给大学生上课时讲的,下面一段几乎是费恩曼的原话的翻译: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重大发现之一是恒星能源的发现,这个能源保持恒星一直燃烧。一位做出这个重要发现的人,在他搞清楚是核反应保持了恒星不断发光这个事实的那个晚上,和他的女朋友一起出去散步。她的女朋友说:看啊,繁星照耀,真美丽啊!他说:是啊,现在,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的人。她对他笑笑。 她并没有因为与当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知道星星为什么发光的人一起散步而留下深刻印象。孤独是令人伤心的,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据说费恩曼的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教授,他曾经通过观察光线通过太阳时的弯曲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这个小故事和另外一个也是在课堂上做的比喻曾经给费恩曼惹了很多麻烦,一些女权主义者说费恩曼侮辱女性不懂科学,数次冲击费恩曼的演讲
个人分类: 普通物理|19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