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Seminar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3年7月10日 SEMINAR文献
CAU05077 2013-7-11 17:46
ng.2570 A detrimental mitochondrial-nuclear interaction causes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 刘耀光教授实验室论文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关于学术报告
热度 32 nyouyou 2013-1-18 13:00
这篇博文,还是抛砖引玉啊,探讨一下对于做学术报告的经验。 我第一次做学术报告理论上就是本科毕业答辩吧?我的本科毕设是在当时位于上地的Novo Nordisk(诺尔诺德)公司北京研发总部(现在好像分成了Novo Nordisk和Novozyme两个部分)完成的。昨天一个毕业后在Novozyme(诺维信)工作的学生告诉我她们收拾东西的时候,还看见我十几年前的文件夹了,我自己都着实兴奋了一下。而这种跨国大公司对于presentation是很讲究的。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指导一诺的孟夏博士耐心地告诉我们该怎样准备ppt,比如 不要用太多花里胡哨的模板占据ppt的版面啊,字体最好都用粗细一样的(比如 Arial 、 Comic ,不要用 Roman 这种的),每一页的title位置都要一样,每一个主题下的字体、颜色要匹配, 等等,总之就是要注意怎样让下面坐的听众接受到你最想表达的信息。很遗憾的是,我尽管当时听了,但是架不住喜欢用很炫的模板,这个习惯直到几年前才慢慢纠正过来。再翻看自己以前的slides,颇有些惨不忍睹。 我做报告有个特点,自己越紧张越激动,发挥越好。基本上每一个内容,第一次在公共场合讲都是效果最好的,越往后就讲得越乏味了。但是这个特点如果用不好,也会很惨。还记得进了一公实验室之后,第一次在组会做工作汇报的时候,被老板不客气地批了一顿,什么逻辑混乱、跳跃性太强,让人不知所云 (其实吧,现在想想那是我的优点啊,发散性思维嘛 )他告诉我们: 如果最开始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讲,不妨给每张slide都写好script,自己在家里练一两遍先。 这个方法我试过两次,一次是在系里retreat的时候做报告,一次是自己的博士答辩。效果真的不错。不过后来可能讲得多了,经验也多了,也就不需要这样了。不过在此提醒一些同学:有些同学可能很担心自己讲的时候忘掉什么,于是一张slide上密密麻麻满满当当写满了字,这是最让人头晕眼花的一种ppt,至少我是非常不喜欢的。 好了,上面都是引言,下面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问题,也就是报告该讲什么? 我自己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得瑟 第二阶段:照顾所有人 第三阶段:看什么人说什么话 我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进化出更多阶段。 最开始的时候,总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懂、很牛、很内行,于是总喜欢用各种术语,还懒得解释,巴不得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个报告相关的内容一股脑地倒给听众。结果哩,有一次我讲完了,一个我毕业委员会的教授过来说:Nieng,讲得很不错,只不过你一直说的那些Dark、Dronc、Drice都是什么呀?我听到最后都糊涂了 后来,根据我自己听报告的经验,发现结构生物学是很不容易讲的一个领域,一不小心就让人眼花缭乱。于是我又开始尽量避免讲太多专业,总想先灌输一大堆背景来科普一下。这个后果呢,就像我有几次做的,2/3的时间都用来科普了,把自己的东西压缩得很厉害。这可能是讲课后遗症。 目前,我开始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报告类型做不一样的报告了。最喜欢的是我们本领域的symposium,比如Cold Spring Harbor Aisn sympoisa系列、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系列、Keystone symposia系列,下面坐的就是你的小同行,大家想听的就是最新进展,最好是没发表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就尽情地“得瑟”好了,甚至留些问题,等着和大家讨论。而如果是某些学校邀请,听众程度不一,那就以科普教育为主,反复强调一两个重点,让在座的人别浪费时间,好歹有些收获。 现在比较困惑的是如何给跨学科的听众讲。去不同学科做报告的目的就是想找人合作,讲得简单了吧,达不到目的;讲得深了吧,时间不够,好像激发不起思考。我试过几次,自己都不满意。不知道是否有高人可以指点一二?不过就我自己听跨学科报告的感觉,比如一个小时50分钟都没听懂,但是有10分钟的内容听懂了,在脑子里扎根了,以后不知什么时候就蹦出来有用了。 做报告是在发表论文之外,最重要的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传递给大众的方式之一。真是需要花时间想想如何达到最佳效果。共勉。
45877 次阅读|34 个评论
Seminar: By Zhenhua Dai, Ph.D.
hucs 2012-9-25 17:47
Seminar Transplant Tolerance Induction in Mouse Model (Targeting T-memory and Promoting Treg) Zhenhua Dai, Ph.D. (著名校友)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Tyler , TX, USA 时间: 2012 年 9 月25日 3 : 00PM- 地点: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院)(医学院南院内) 主持人:闵卫平 教授 副院长 院(所)长
个人分类: 博士学习|3027 次阅读|0 个评论
When a speaker goes over time...
热度 1 zuojun 2012-9-20 13:40
Who's fault is it? I am not talking about going over time for 5-10 mins. I am talking about going over time for more than 20 mins! The speaker should respect his audience, so should the seminar chair. When it's one-hour seminar, the speaker should leave 15 mins for the audience. If you cannot do that, then at least do not go beyond one hour...
个人分类: Thoughts of Mine|2797 次阅读|1 个评论
特色的实验室seminar
热度 5 liu2004m 2012-7-2 17:11
所在的日本实验室是一个比较大的实验室,教授,副教授,助教,博士后,学生加起来超过了50人。实验室里固定不变的节目就是每周六的seminar。在实验室里,每一学期,每个人都需要做一次seminar reports。每一个学期开始,实验室的助教就会把schedule做出来,征得教授同意以后,然后通过邮件通知大家。大家在得知各自的报告日期后,就得着手准备和自己的报告材料了,毕竟是半年一次的报告,没有什么较好的进展,也不太好蒙混过关。 实验室的seminar比较特别,每次都是教授领头开始做每一个学期的seminar reports,教授领了头,副教授,助教们也就理所当然地也要做半年一次的报告。教授在日本的影响力比较大,常年可以拿到很多大项目,做报告的能力也是非常的出色。每次都能把一些浅显的东西讲得十分深入和重要,复杂的东西讲得简单明了,而且还不失风趣幽默,令人印象深刻。每次他的报告都像是一次现场教学的“如何做好学术报告”。 此外,实验室的seminar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提问。不管是教授自己的报告,还是其他人的报告,教授都会要求大家提问题,都希望大家踊跃提问题,大家问题越多,seminar结束越快。当大家提问不踊跃的时候,教授甚至会点名道姓要求你来提问题,直到教授感觉问题差不多了的时候,教授才会结束这一个报告。 因此,从这个实验室出来的人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很多副教授、助教、学生,走出这个实验室以后,都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教授、副教授或者助教,有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东大小有名气的教授了;而进入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发展的人,都很快成为了部门leader。而其中的中国留学生,据我所知,顺利当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已经有三人,以后也许还会有更多。他们大都思维活跃,报告精彩出色,这大概都是耳濡目染的结果。
3904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海洋局一所学术报告 in Qingdao (Laoshan)
热度 2 zuojun 2012-5-12 21:33
海洋局一所学术报告 题 目1:Oxygen Minimum Zones in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Zuojun YU, International Pacific Research Center, Hawaii University, USA 题 目2: On the currents and transports connected with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in the subpolar North Atlantic Xiaobiao XU, UniversityofSouthernMississippi, USA 时 间: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上午9点开始 地 点: 科研楼8楼会议室 欢迎参加
个人分类: My Research Interests|239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大气科学前沿系列讲座 (today)
zuojun 2012-5-3 09:04
2012年05月03日 Oxygen Minimum Zones in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大气科学前沿系列讲座 主讲 :Dr. Zuojun Yu International Pacific Research Center Hawaii University 时间 :2012年5月3日,星期四,10:00-11:00 地点 :物理楼北576 主持/联系 :孟智勇,zymeng@pku,edu.cn
个人分类: My Research Interests|2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报告】Oxygen Minimum Zones in the Northern Indian Oc
zuojun 2012-4-28 20:28
【 报告人】 虞左俊 博士 【 报告人单位】 夏威夷大学 【 报告时间】 2012 年 5 月 7 日(星期一) 10:00 【 报告地点】 LASG 科研楼 303 会 议室 【报告简介】 Oxygen Minimum Zones in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
个人分类: My Research Interests|2072 次阅读|0 个评论
Modelers do model, scientists do science
zuojun 2011-8-31 15:47
I don't remember exactly how it was phrased, but that was carved on a plaque and put on the wall in a big office at Scripps (one of the top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e US for oceanography). Since I was trained as a modeler (and a scientist), I decided not to apply to a post doc position there with that group when I was about to get my Ph.D. (a long time ago). Even though my memory is getting pretty bad these days, I still remember that plaque, especially today after coming out of a seminar. The speaker is a very smart, and successful modeler. He just loves his model a bit too much.
个人分类: Thoughts of Mine|2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Blockseminar
huiee 2011-5-9 03:17
blockseminar 2011.5.2-4,国内五一劳动节放假期间,我们去弄自己的seminar啦。 说起第一次听到这个东东,真不知道是干嘛的。后来才知道我们组每年都抽出3天组织这个blockseminar,就是每人一个讲一个小topic,或者几个人一个小组讲一个大的topic,主要是讲一般的general overview,外加上实验室关于这类课题的例子。 一开始是老板讲一下这个实验室的历史由来,聚散离合,合并,分离,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后来就是大的topic,关于biosynthesis,bioassay,screening,proteomics,chemistry等等。 我做的就是那个 Modification of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tic pathways(上一篇说的)。 第二天还去hiking,去山上,看德国城堡,最后在一个大城堡上吃饭,吃的是一只烤乳猪(老板说10周大小),其实味道真的不咋地。由于最近一直在花粉过敏,对于外出本来很是排斥。由于吃药吃的情绪不振,头昏脑胀。一路上还好,空气清新,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登高望远,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群山环抱之中的小村庄,也别具特色,天很蓝,有一种感觉就是很爽,飘着朵朵浮云,远处也有大大的烟筒冒白烟。老板说,山脚下的一个小别墅(房子),要30万欧,汗颜。 中间跟老板谈话,还问我这么看上去upset,尤其是做报告的时候。我说都是过敏惹的祸啊,吃药吃的。然后给我讲了下抗过敏药的机理,啥受体之类的。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不良情绪也感染到了别人,不该啊不该。 从中,至少第一次的时候,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对初学者,就当是training啦。 感谢他们!~
1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 文章
yuzhipeng 2010-11-29 13:31
seminar about SCI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任督二脉
arithwsun 2010-11-8 23:29
任督二脉,是指两大系统,一阴一阳,相辅相成, 以前我用过这个词到教学, 大学建设:教学制度设计的任督二脉 呼吁中国大学,真正实行西方大学已经实行百年的学分制和 导师制,并在设计上进行完善,试图形成制度的后发优势。 今天这篇博文,试言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任督二脉, 试图简要说明其道理所在。也仍然是两个系统, 一个系统是以前博文中所说的: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名正言顺,势在必行 其目的有两个: A1. 实实在在地推动学校内各级讨论班,使之常规化。 A2. 确认学校内科研水准的关键责任人,使之学术声誉为同事所知, 为大众所知。 既然,我国、 甚至一些西方国家 ,都施行了论文奖励制度, 完全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挂钩于A1、A2两个任务。 正如那篇文章中所言,『 哪个学校想胡搞自己的科研奖励评审制度, 不拿出自己最好的人才评奖,只拿领导关系好的出来, 那是自掘坟墓,牵扯到这份上,大多数校长都不是傻瓜,允许胡来。 』 另外一个系统,则是我博文中数次提及的图书馆和专业协会的作用, 建议 B1. 国家级专业协会应该负起建设该专业方向电子图书馆的职责, 供全国会员之用。 B2. 将传统的储备型图书馆,变成即需即用型图书馆, 并向交互式媒体会议的功能配置发展。 A、B两个系统,对于中国科技的建设当然很重要, 但是我为什么将之提高到顶级的重视程度,认其为任督二脉。 首先,学校和专业协会,是国家科技建设的经纬,一实一虚。 专业协会在当今信息社会,负起更多的职责, 会给中国当前的大学布局,带来很多好处,那些普通高校的年轻人, 将享有足够的学术信息资源,从而跟名校年轻人的竞争成为可能。 这种种竞争,校际竞争,年轻人竞争,对于中国科技发展, 会起到深刻的影响。在我的文章 高薪化和低成本化的博弈:从资金运行角度理解大学建设 呼吁中国的大学求贤发展策略,在注重高薪的惯用招术之外, 也应该注重低成本化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 就跟他们使用了低成本化的战略操作,有很大关系。 今天,中国想进步,仍然需要借鉴这一历史经验。 毛主席的高招, 不仅仅是在于发动了人民战争,跟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 他们找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这个辉煌地激动人类最美好感情的旗帜。 这产生了三个好处: a. 虽然军队由知识水平较低的无产阶级, 或者传统说法中的流民们组成,但共产主义思想的魅力, 吸引来智识和人格都很高的知识分子,形成军队的领军人物, 他们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用其对流民们教育, 将流民变成优秀的军人,这在战争年代是可行的, 战争对人性的改变力极大。 b. 共产主义思想,使得低成本运行战略得以在红军中实现,打仗, 不仅拼表面财力,也拼背后的成本。在红军如此的低成本之下, 白匪的经济只能够被拖垮。 c. 人民战争之时,军队干部的提升速度和淘汰速度(生命减员) 非常快,虽然死生无情,但这是有益于干部梯队建设的。 蒋介石和其后人,认识到了a,每言怨之,不知道是否认识到了b, 但是作为中央政府,想要把成本降低,实在不容易, 黄仁宇的只言片语,可以印证之。 模仿这三点历史经验,科技发展的三大目标应是: Alpha. 找到学问和人格(愿意分享智慧、教导后学) 都很高的领军人物,当年的华罗庚,可算一个。 Beta. 让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都愿意在中国当前的低成本战略下运作。 Cc. 创造速度更快的战斗减员机制,同时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 西方大学其实已有类似机制,博士后的危机感很强。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 将产生一批植根于本土的领军人物, 是完成Alpha任务的主力。 协会级电子图书馆,是生成交叉学科机制的载体, 是完成Beta任务的主力。 学校和协会这两大机构一实一虚,共同产生年轻人的上升梯道, 以完成 Cc的任务 。 具体路径为,名校只要开始名正言顺的科研奖励制度, 然后就可自然地引入Tenure Track任轨制度。 协会,只要开始做好电子图书馆,以此基础, 就可以组织交叉学科课题组,网络全国各校的年轻人加入( 所以需要交互式网络会议的配置Webinar)。 这种机制的课题组,人员的淘汰率可以做到很高,新旧课题组, 可以层出不穷,而又不致于对实体结构伤筋动骨。因此, 它相当于一种动态化的增量改革。 这两大机制,既给年轻人提供了战场,提供了机会, 又不让他们旱涝保收,必须面对强烈的竞争和无情的年代替革, 在科研成就上,确实能做到胜者进败者退,而不像现在这样, 不疼不痒,温水煮蛤蟆。 附注: 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的工资级别之差, 如果能小于西方大学的相应比例,才是真正的低成本战略。否则, 只是普通士兵的工资很低,领军人物工资很高, 那是国民党当年使用的战略,曾被证明不好使。 这个工资级别之差中的工资,指固定工资加课时费,工资的含义, 有能升不能降的暗示含义。科研奖励,不算作这种含义的工资, 因为是能升能降,能有能无。领军人物,如果真有本事, 就参加学校的科研奖励挂钩的各级讲座/讨论班, 由学校同行们鉴赏论功即可。 附录: 人民日报:科技体制须二次改革 摘抄: 『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评注:这点比较狠,很多科学家的建议,没有达到这个层次。 我的博文,虽然没有说到这点,但是在做法上实质相同。 如将资源配置,引向校级奖励和行业协会, 前者鼓励凭借代表作建立学术声誉,而非项目申请; 后者鼓励行业协会将资金用于建设电子图书馆或公共实验室, 打破名校的垄断性资源。 目前存在着用项目变相地实行奖励的做法,一些高级别基金,本质上也被科学家认为是荣誉和奖励,实际上,如果真是公示为奖励的名义,想必是到不了那么多钱的 『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 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 说的即是行业协会。其文章只有破题,尚无立题,本文的两个设想, 可以供其参考。 正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科技体制改革使我国科学技术得以从制度创新中获得快速发展机会。 但现在, 我们不能不认真面对现行科技体制日益凸显的种种弊端对我国科学技 术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科技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需要科技体制的二次改革。科技体制二次改革 并非对此前改革的否定, 而是为实现更高目标进行的一次体制的内部变革过程。 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的目标是建构科技系统的整合与优化机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一次以建立科技- 经济内在联系为目标的改革。它所面对的问题是, 原有体制中科技与经济的严重脱节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弊端。 与之不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现行体制内的系统失效。 20年来的改革使我国科技组织呈现多元化 不仅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RD、科技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 而且这些组织较之过去更加具有独立性。 这是科技组织不断分化的结果,由此改变着科技体制的结构。 近年来,科技管理越来越多地采取计划体制的方式,但这种回归 却导致了体制内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 同时导致各部门及其机构为争夺政策利益而愈演愈烈的竞争局面。 所以,二次改革应当是一次解决体制内系统失效的变革过程, 是一次以建构科技系统内整合与优化机制为主要目标的改革。 这显然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 我们知道, 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从改革科研资源的配置方式开始的, 其主要内容是引入竞争机制。但是, 科技界现在所关注的也恰恰是资源分配问题, 主要是资源分配中的过度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例如, 目前的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导致的科技人员跟着项目 跑、围着经费转的局面,显然是与创新的要求相悖的。 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性或意义还在于, 它是可以改变或重构某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这一点对于重构系统秩序的改革目标是很重要的。所以, 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重点在科技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 改革的着力点是科技管理。目前, 我国的科技管理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方式不支持创新或不适用于创新活动。 我国的科技管理体现了这样一种管理方式: 一是通过表达国家意志或国家目标的大规模的中长期规划,或计划、 专项等,有计划地分配资源和使用资源; 二是运用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方式, 强化对科技资源的管理和再分配。但是, 这种管理方式显然更加适用于对常规时期科学技术的管理, 而并不适用于对创新的管理。因为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它所表现出的变化无常使得我们很难对它以按部就班的计划推动方式 而获得。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结构存在缺陷。一般讲, 科技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绩效管理; 二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但在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中, 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 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 并且政府管理的强势并非表现在绩效管理方面, 而是替代科学共同体的管理方面。这是一种政府管理上的错位 现象。 因此,改革科技管理的重点应包括这样两方面的内容: 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前者的重点在于: 探索适用于创新活动的管理方式;后者的重点在于: 政府管理向绩效管理的正位和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的回位 。(作者李真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4902 次阅读|1 个评论
Seminar:“头脑风暴”的孵化器——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所seminar剖析
sqdai 2010-9-3 05:49
【按】 2009 年 7 月,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在烟台大学召开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会。下面录入的是我和我的学生在这个会议上交流的一篇稿件。此稿缘起于 2008 年 9 月我所申报著名上海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过程,那时,我应所里年青领导之约,对原申报书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此次申报最终获得成功,力学所 seminar 已成为上大的著名校园文化品牌)。此后,我们又进行了一些调研、思考和分析,对原稿进行了较多的修改,形成了如下的会议论文。此次重发未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更新。欢迎各位博友批评指正。 Seminar 头脑风暴的孵化器 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所 seminar 剖析 戴世强 陈然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 200072 ) 冯秀芳 (宁夏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银川 7500021 ) 摘要 本文试图从力学史和方法论的角度阐释 seminar 的功能及其对学术交流和产生 头脑风暴 的作用。首先简述 seminar 形成的历史和已有成效;接着通过剖析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所的 seminar 活动,具体探索这种学术交流平台的长期效应、对发展力学和其它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有效开展 seminar 活动的经验,以期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这种做法,并从中领悟 钱伟长 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 seminar (以下简称为力学所 seminar )已经持续举办了 24 年有余,在上大校园里尽人皆知,已成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在国内外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它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力学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经学校领导的普及推广,目前 seminar 已辐射到全校,正在对上海大学的教学、科研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简要地回顾力学所 seminar 的指导思想、成长历程、具体做法和主要效果,试图从力学史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其做一番剖析,并从中领悟 钱伟长 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 先进文化,代代传承 seminar ,指的是大学师生举办的研讨会或研讨班(也有称为讨论班的)。世上自有大学之日起,就有了 seminar ,而真正成为校园文化,则发端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其中尤以当时享有盛名的哥廷根大学办得最为出色。哥廷根大学的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学派的创始人 Klein 和 Prandtl ,把该校的 seminar 的效用推到极致,形成了 Prandtl 的学生 von Karman 所推崇的 哥廷根的自由民主的学术气氛 。随后, von Karman 把 seminar 带到了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 Caltech ),出现了著名的 von Karman 客厅 seminar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传人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陆士嘉、范绪箕等人回国之后,又把 seminar 传到了中国,带到了他们各自的单位。早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钱伟长先生就在北京举办了 薄板大挠度问题讨论班 ,所产生的科研成果荣获 1955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1956 年,中科院力学所成立之后,钱学森先生立即组织了高超声速流动 seminar (讨论班),一开始只有 16 人参加,后来规模变大,个数增加,在我国近代力学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郭永怀先生在他创建的中科院力学所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中,也开展了有声有色的 seminar 活动,大家集中攻读留比莫夫的专著,经常争论得脸红耳赤,由郭永怀先生做 老娘舅 ,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 seminar 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专题主讲人,接着是无拘无束的广泛讨论乃至激烈辩论,气氛自由而民主。这样的讨论实际上是 头脑风暴的一种形成过程。凡是盛行 seminar 的校园或基层,就不会存在万马齐喑的科研教学局面,有的是生机勃勃的讨论、不拘一格的切磋、喜出望外的顿悟,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积极的校园学术文化。正因为如此,哥廷根学派出了 20 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而积极开展 seminar 活动的 Caltech 的诺贝尔奖得主有近 50 人。 其实,如果我们不是数典忘祖的话,古代教育家孔丘给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授课,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进行丰富多彩的专题讨论和激烈争辩,这不也是一种 seminar 吗?只不过没人提到过这个词汇而已,整部《论语》实际上是一份 seminar 记录 。 最近,本文第一作者参观了长沙的岳麓书院(简介可见 ),获益匪浅。岳麓书院是一所著名书院,名列我国古代最佳书院之首,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 年),此后绵延不断,时有兴衰,目前成为湖南大学国学院。可以认为,这是一千年前我国的一个著名的古老学府,办学水平至少达到现今的大学研究生院的水平(不过学科较为集中,只有人文科学)。直至 1903 年之前,有 52 位学者名流担任山长(即院长,因为书院地处岳麓山麓,故名山长;其它书院也位于山林,故这个称呼有普遍性),其中最有名的山长当推张栻 (1131-1180) ,他是南宋杰出的理学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 1165 至 1180 年期间任岳麓书院的山长,而更有名的理学家朱熹( 1130 - 1200 )对岳麓书院的发展也起过很大的作用,那段时间是该书院的全盛时期之一。这里只说说书院的 seminar 活动。参观岳麓书院时,我们发现它有高等学府的所有要件:办学方针、教学制度、学生分等(大致相当于现今的学士、硕士、博士)、学规;图书馆、办公室、教室、宿舍等等,而最令人注目的是它的会讲制度(即 seminar 制度)和它的会讲厅(相当于力学所的 seminar room )。最著名的一次会讲是 1167 年 9 月的 朱(熹)张(栻)会讲 。那年,朱熹从千里之外的福建崇安赶到长沙。由于朱熹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前来听他讲学者甚众,以致 一时舆马之众,饮池立涸 (那个池塘还在,不算太小),开创了岳麓自由讲学的风气。朱张的学术讨论非常热烈,持续了三天三夜,朱张在会讲厅分坐 主讲 、 副讲 之席,厅内外挤满年青学子。二人分别宣讲各自观点,师生在一起激烈争辩,最后以朱熹接受张栻为首的湖湘学派的学术主张告终;而后,张栻也根据朱熹的观点修正了自己的主张。因此,朱张会讲闻名遐尔,成为历史上的一段学术佳话。 因此,我们说,坚持举办至今的力学所 seminar 是先进校园文化的传承。 创办艰辛,坚持更难 1983 年元旦,钱伟长院士履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旋即着手筹办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1984 年 5 月 16 日 ,国家科委发文批准成立该所,当年 11 月 1 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上海市副市长刘振元出席成立大会,并宣布由钱伟长校长兼任所长。在成立大会上,钱伟长所长提出办所的三大宗旨: 研究所为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上海市经济建设)服务,从实践中提炼课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再回到实践检验,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在出成果的同时,不拘一格培育一流的优秀人才; 请进来,打出去 ,强化学术交流。并指出,要以国内外的优秀研究单位为榜样,尽可能学习吸收它们的学术理念。 特别提出要学习 Caltech 。 根据 钱伟长 先生的治学理念,力学所 seminar 应运而生。早在力学所正式成立之前的 1984 年 4 月 7 日 ,力学所举办首期 seminar , 钱 先生身体力行,亲自主讲 弹性力学中的广义变分原理 ,他没带讲稿,娓娓而谈,从弹性力学变分原理的基础和发展简史谈起,论及他此前 20 年在广义变分原理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该成果获 1982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报告非常精妙,赢得满堂喝彩,上海工大的师生从未听过这样的报告!但是,一开始,他推动组织 seminar 的主张碰到了障碍 认识上的障碍。应用数学和力学所白手起家,统共只有十来个人,连 七八条枪 也没有,人员主要来自上海工大机械系力学教研室,除了个别教师,谁也没搞过科研,也不知道 seminar 为何物,接着的 seminar 响应者寥寥。这可急坏了 钱 先生,一方面,他在所里反复强调 seminar 的重要性,讲 von Karman 客厅 seminar 的故事。他说: 新的科学思想往往是在浓厚的学术气氛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突然爆发出来的 (钱伟长, 1984 年)。另一方面,他从英国搬来 救兵 ,请他的老朋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Jeffrey 主讲 seminar ,请刚刚 招募 来的助手潘立宙、卢文达、蔡树棠、孙厚钧等教授做示范报告,从上海工大机械系力学教研室中选两位科研拔尖人物做主讲人,还从上海交大、上钢一厂等单位请来了高人来做报告,所里的教师从这些 seminar 中尝到了甜头,纷纷上阵。于是,在研究所正式成立之前的半年中,举办了 15 次 seminar ,局面艰难地打开了。 当时,力学所的物质条件相当困难,在西部校园一隅的小楼里办公,使用面积不足 300 平方米 。没有报告厅怎么办?在临近的女生宿舍边上盖了个简易活动板房(现时的上大这种校舍早已绝迹),可勉强容纳百人。初期的力学所 seminar 就在那里进行,坚持了两三年。 1985 年力学所请来了 36 位外宾,包括 Jeffrey 、 Rychlewski 、 Grimshaw 等院士级的学者, Jeffrey 主讲了力学所 seminar 之后说: 这是我做报告的最简陋的场所,也是参加过的最活跃的 seminar 。 力学所的成员觉得,在物质上,他们是贫穷的,但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因为有这样好的 seminar 提供 精神食粮 。 创办艰辛,坚持更难。建所初期, seminar 活动常受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冲击。这时, 钱 先生反复强调 seminar 活动的意义,他指出,讨论可以产生很多有益的思路,产生思想火花,产生 头脑风暴 ,这是创新的一个很重要条件。创新必须交流,关起门来是不能创新的,而 seminar 是内外交流的最佳形式之一(参看 )。他还规定,每周四下午应该成为雷打不动的力学所 seminar 时间,不准排课,不准开别的会。至此,力学所 seminar 就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一直坚持了 24 年。 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指导思想确定以后,必须采取踏实的行动。在 钱 先生的脑袋里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框框。他强调, 力学研究必须从基础研究做起,不然就没有后劲;力学研究必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结合,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力学研究必须开拓视野,广泛调研,不然就成了 聋子 瞎子 ,占领不了学科前沿领域。 他指出, 请进来 ,要请 高人 ,各行各业,只要与力学挂钩的、有一技之长的,不管校内校外,都要请。 根据钱校长的思路,迄今举办的 670 余期力学所 seminar 中,共请了 840 余位主讲者,大部分来自所外,其中海外学者 200 多人,知名的中外院士有: Jeffrey (英),谈镐生、 Launder (英)、周恒、钟万勰、 Rychlewski (波)、卞学璜(美)、 Grimshaw (澳)、王光远、吴耀祖、梅强中、鲍亦兴、黄克智、胡文瑞、章梓雄、李家春、杨卫、朱位秋、徐建中等。本所师生踊跃参加,累计参与者超过 54000 人次,并另做了 200 多场报告。在 seminar 上提问者众多,讨论气氛异常活跃。至今,力学所 seminar 远近闻名,所外学者以到力学所做 seminar 报告为荣。 全所 seminar 的内容大致分为四类: 1) 力学学科各分支的最新研究动态俯瞰 ( overview ),这类报告通常由知名学者来主讲。例如,钱伟长的 动态松弛法 ; Jeffrey 的 非线性波的传播 ;陈文芳的 非牛顿流体力学的现状与发展 ; Moffat 的 涡旋与湍流 ;蒋咏秋的 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朱位秋的 非线性随机振动与控制的哈密顿体系 ;戴天民的 连续介质力学近代进展 ;黄筑平的 多孔材料的力学 ; Rychlewski 的 波兰空间技术与力学 ; van Dyke 的 流动显示简介 ;柳兆荣的 细胞生物力学简介 ; OMalley 的 非线性奇异摄动 ; Vasilieva 的 抛物型方程的奇摄动 ;日川晴雄的 边界元法的发展近况 ; Gallagher 的 有限元法的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蔡树棠的 剪切湍流模式 ; Hastings 的 混沌探索 ;郑衍衡的 高速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算法 等等。这些报告给人以宏观大视野,对把握学科前沿方向极为有益; 2) 力学学科应用的近期进展 ,一般请相关领域的资深工程专家或学者来主讲。例如,项海帆的 中国桥梁工程 60 年 ;钱冬生的 悬索桥和斜拉桥的构造、力学性能和施工要领 ;李家春的 西部水土保持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章梓雄的 维多利亚港的波浪问题 ;韩曾萃的 钱塘江治理和开发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杨国伟的 航空航天中的流固耦合研究新进展 ;周文波的 双圆隧道技术研究 ;傅德明的 上海地铁与盾构隧道技术 ;狄勤丰的 石油工程特征 ;汪海的 缝合与编织 飞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中的一种新技术 等等。这类报告在力学应用角度给人以启迪,促使本所的科研与国民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密切结合,更好地实现 钱 先生的办所宗旨; 3) 方法论与学术思想探索 ,一般由关注方法论研究的学者主讲。例如。谢定裕的 应用数学过程和治学之道 ;谈庆明的 力学与技术科学 ;余志的 观察与思考的若干问题 ;戴世强的 关于科研方法的思考 等等。这些报告给听众在治学方法上以启发,通常很受欢迎; 4) 本所师生的近期科研进展, 包括研究人员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研究报告、博士后人员进站出站报告、博士生开题报告等。所里规定,科研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经常在 seminar 上报告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是鞭策,对别人是启发,有时还能纠正谬误、引领方向。 全所性的 seminar 通常起 鸟瞰 的作用,在了解科研动态、把握科研方向方面功不可没,但是演讲和讨论通常不拘泥于细节,无法对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诠释。于是,除了讲座型的 seminar 以外,全所涌现了十几个小 seminar 。本所 1985 年在钱伟长所长领导的改革中取消了研究室,实现 课题组长负责制 ,近年来所里人人有课题,于是各课题组自发地形成 邦联 ,举办定期的小 seminar ,通常在晚间进行,由业务科排序,以免 争抢 教室。这样一来,每天晚上所里灯火通明,教室里争论之声不绝于耳。这类 seminar 经常就科研选题、论文进展方面进行报告,对科研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务实的细致讨论,浓厚的民主的学术氛围在所里自然形成。 力学所组织 seminar 的具体做法如下: l 尽可能有计划地在固定时间进行。瞄准国内外力学学科的带头人和力学应用的 领头羊 ,视需要和可能,诚邀他们前来主讲。然而, 计划赶不上变化 ,需要经常视情况做变通,例如安排临时来访的外宾做报告。 l 尽可能抓住 过路才神 。上海地处交通要道,学术会议频繁,知名学者时不时地路过,我们称之为 过路才神 ,一获得信息,就请他们来演讲,这样可以大大降低 seminar 的成本。 l 尽可能发挥 seminar 参加者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经常重复钱伟长所长对学生的教导: seminar 中应该不断提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不提问题才是愚蠢的。 提倡 seminar 上没大没小,争论中只服从真理。所里还要求导师把研究生在 seminar 上的表现作为考核他们的一个指标。因此,外来的主讲人,对本所 seminar 中听众(包括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和水平常表示惊讶和叹服。 l 尽可能实现 seminar 的多样化。我们认识到, seminar 只是学术交流的一种载体,不能搞形式主义。对 seminar 的作用认识不足,为搞 seminar 而搞 seminar ,必定不能持久,更不能显效。 群策群力,事业腾飞 在钱伟长所长的率领下,全所人员群策群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我所的力学学科已成为国家 221 工程 建设学科(其中流体力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优势学科;已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1 名青年学者获得教育部长 江特聘 教授岗位; 2 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6 人次入选上海市 曙光 计划、 启明星 计划、 浦江 计划等人才计划;承担了 400 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5 项(重点项目 4 项);高水平论文的产出率每年超过 100 篇,人均 SCI 论文数居全校之首,先后获得省市部委科技奖 40 余项。我所在国内力学界已赢得了较高的声誉,成功地跻身于国内知名的力学教学科研单位之列,在国际力学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应归功于钱伟长教育思想和治学理念的指导,而 钱 先生所倡导的力学所 seminar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不说创业时期 seminar 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世纪之交,它更成了促进力学所科研二次腾飞的巨大推动力。 在世纪之交,力学所的发展遇到了一个 瓶颈 :发展速度趋于降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中标率骤降,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增长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科研的发展,本所的科研课题逐渐老化,更新速度不够理想。钱伟长所长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他适时地召集了所内副教授以上的业务骨干的专门会议,让秘书捧来了一大堆《应用力学评论》杂志,分发给大家,让大家分头阅读有关的综述论文,着重考虑各自的课题更新问题,并指出,应该邀请国内名校的名教授来做专题报告。所内年青领导闻风而动,决定利用力学所 seminar 这个平台,做好这篇 文章 。于是,借新世纪展望的势头,请来了一批国内著名的学科带头人,在 seminar 上做了系列报告,上面提到的报告中,有不少是那个时期做的。 接着,所里一批中青年学者利用 教授沙龙 和 博士沙龙 ,对这些报告进行消化,针对自己的科研实际,明确了课题更新的方向。几年下来,所内科研人员或多或少更新或丰富了自己的科研领域,情况迅速地发生了转机。近五年来,我所每年平均获得 8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率增加到 40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人数超过总人数的 90 %,各类科研经费达到人均 30 万元 / 年,这对以理科研究为主的研究所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而且,发表论文的档次也在年年提高。力学所科研的这一 二次腾飞 ,不能不归功于钱伟长所长的睿智和 seminar 这一平台。现在,力学所的师生都明白了,科研要实现创新,必须对学科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必须时时进行科研大方向的探讨,其中, seminar 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稳扎稳打,不断创新 通过力学所组织组织 seminar 活动 24 年的经历,可以有如下认识: 1) seminar 确实是创建先进的校园学术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培养新一代学术创新团队个个人的重要途经。不仅可以大大促进校内外、所内外的学术交流,而且可以不断点燃思想的火花,为产生 头脑风暴 创造有利条件,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温床; 2) 组织 seminar 活动必须有先进的学术理念做指导,稳扎稳打,持之以恒,求真务实,追求长期效应,而不是图一时的热闹; 3) seminar 活动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追求灵活多样的模式,既要有讲座型的,更要有研究切磋型的,应合理调配,使之各得其所。 近来,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所的科研人员正在思考:如何使力学所 seminar 更上一层楼。他们打算使 seminar 更加有效化、多样化。在全所 seminar 方面,准备请更多的大师级人物(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光临力学所 seminar ,以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还准备请国内应用数学和力学界新一代领军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在小 seminar 方面,想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组间交流,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使之在细致的学术切磋和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总而言之,要把力学所 seminar 创建成为国际一流的校园文化品牌。 路曼曼其修远,吾将上下以求索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师生们正以这种精神不懈地探索和奋斗。 参考文献 von Karman Th., Edson L. The Wind and beyond. Th. von Karman, Pioneer in Aviation and Pathfinder in Space, Boston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7. 中译本:冯 卡门 航空与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4). 戴世强 . 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力学进展, 2003 , 33 ( 1 ): 4 - 20. 冯秀芳 . 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 谈庆明 . 钱学森对近代力学发展所做的贡献,力学进展, 2001 , 31 ( 4 ): 500 - 508. 冯秀芳,戴世强 .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及其对我国近代力学发展的影响,《现代数学和力学( MMM-IX )》(主编:戴世强,周哲玮,程昌钧,郭兴明,卢东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 637 - 642. 郑哲敏,李家春 . 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 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主编:郑哲敏),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 7 - 9 冯秀芳,戴世强 . 郭永怀先生学术思想初探,《古今力学思想和方法》(主编:戴世强,张文、冯秀芳),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5 : 77 - 85. 四书五经(第一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朱汉民,郑明星 . 岳麓书院,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Beveridge, WIB. Seeds of Discovery , London: Heiner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 1980 ,中译本:贝弗利奇 . 发现的种子,金吾伦、李亚东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致谢 本文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批准号: 10702030 )。在本文的成文过程中,曾与本所的一群年青博士(郭兴明、张俊乾、卢东强、卢志明、张田忠等)进行过有益的讨论,麦穗一老师提供了有关本所 seminar 的原始素材,谨此一并志谢。 初稿完成于 2008 年 9 月 26 日 终稿完成于 2009 年 2 月 17 日 刊载于《中外力学思想纵横谈》(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文集),曲淑英、杨正光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9 , 211 ~ 222 页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7810 次阅读|4 个评论
钱学森指出的中国大学根本问题
arithwsun 2010-2-25 14:04
钱学森给中央的信(2005年),在其去世之后得到公布( 2009年底),说明其信中的基本观点, 是得到中央最高层的认可的,并将这种公布, 作为推动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的精神和媒体力量。 钱学森文章中实际指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学体系的根本问题, 是出在精英教育上,失败于此,希望于此。 我在去年的博文 中国的精英教育:人才造血必须大于失血 2009-1-17 17:28:35 1664 11 提出一个发展中国教育的大策略,即,面对海外发达国家( 主要是美国)对我们中国的人才吸血现象,我们必须 『 造血大于失血,我就不信美国有那么大的容量, 可以将所有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吸纳干净。 』 『中国必须造出大量的精英,造到别的国家根本吸纳不了, 让他们搞不清楚,谁是最好的,说不定 他们吸纳的是精英中那部分差点的,中庸的, 而将精英中的精英误留给中国,要多到这种程度。这样, 才够中国自己用。才能为未来的中国留下根本。一个国家的根 本,是那些安于自己祖国的,奋斗了很多年的人,以此观点, 华罗庚、陈景润、邓稼先是,杨振宁不是。』 美国的教育,据同事介绍,其设计是要保证住5% 的精英人才产出率的,只要有这5%, 美国社会就能得到非常好的运作,维持其各方面的领袖地位。这5% 的学生,好的程度达到,高中甚至初中的学生, 就已经学会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更好的,连大学三年级的复变函数、 抽象代数亦有涉猎,程度不下名校同类课程难度。至于大学教育,本科生就在研究性杂志(甚至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也不少见。 中国,现实中,在大学教育层面,精英人才产出率能达到5%吗? 也许,对于精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不管是哪种定义, 就按你喜欢的标准来,你能确定当前中国大学精英人才产出率达到5%了吗? 答案当然会是否。虽然如此,实际上,我对未来很有信心,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教育、 尊重智慧的民族。现在可能暂时没到达,那是方法问题, 技术问题总是容易解决的。中华民族那种追求教育卓越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 几乎体现在每个普通家庭身上,这种根本之力, 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有幸拥有的。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重要的目标, 让中国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能够达到足够的精英人才产出率。 只要这个产出率足够高,我们根本就不会害怕人才失血, 完全有可能抢过这暂时(二三十年)的一关。 中学教育,目前本质上还是高分教育,虽然跟精英教育本质上不同, 但毕竟,高分教育,总比低分教育要好,它还是筛选出了一批意志力强、智力足够、 责任感具备的孩子们。可是论起大学教育,却往往有相当的 六十分万岁现象,考试难度降低,课堂含金量锐减,这种教育下, 连中学的高分教育都不如 , 更不用谈精英化了。 所以,相比于中学,精英教育问题在大学中尤为突出。 怎么做呢,在钱学森的文稿中,借用他求学那个时代加州理工的做法, 指出了培养精英的一个重要法门,从而会导致他所称道的『 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 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这种做法, 其实在诸多科学家传记中都差不多提到过,并大表赞赏,就是讨论班( Seminar)制度。 试问,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论起海归也是人数众多了, 其中不少也已经走上高位,但是哪一所大学,哪一个院系, 有常规定期的通俗讲座(Colloquium)和专业讨论班( Seminar),不多吧,实际上是可谓极少,对吧。为什么这些海归,回国之后,就不再按海外大学的那些规范办法办事,确是一个值得审问的课题。 没有这些,教学和科研能真正上去才怪呢。 所以,论起大学教育改革,不管是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的 9 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把重点放在大学的去行政化上。还是别的什么改法,改了之后,校院系领导们, 是否愿意把精力放在建设规范的大学制度上,比如,校-院-系- 研究组各个级别的讲座/讨论班的建立, 将是检验改革是否生效的一个重要参数。 教改多年,改来该去,在试过了各种口号和各种做法之后, 总有一天,中国大学应该去试一下那些西方大学的规范做法吧。 终于有一天会认识到,这个讨论班制度,对培养未来的精英人才, 功莫大焉吧。 附录: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整理者注:钱老去世以后,许多人问我们:钱老有什么遗言? 并希望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写一篇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 的文稿。我们已告诉大家,钱老去世时很平静安详, 他没有什么最后的遗言。因为在钱老去世前的一段日子, 他说话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 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 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 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 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 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 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理稿发表出来, 也算是对广大读者,对所有敬仰、爱戴钱老的人的一个交代。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 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 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 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 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 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 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 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   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 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 其实这一年并没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 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 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 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 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 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 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 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 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 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 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 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 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 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idea, 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 首先就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idea。 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 就不怕别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 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 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 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我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 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 核技术,连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 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 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 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 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 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 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 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的思想遭到生物医学界的普遍反对, 但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和整个医学界辩论不止。 他自己就每天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93岁。 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决不随大流, 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 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   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 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 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 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 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 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 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 所以人家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 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 。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 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 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 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 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 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 民主而又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 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 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 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有趣的是,加州理工学院还鼓励那些理工科学生提高艺术素养。 我们火箭小组的头头马林纳就是一边研究火箭,一边学习绘画, 他后来还成为西方一位抽象派画家。我的老师冯 卡门听说我懂得绘画、音乐、摄影这些方面的学问, 还被美国艺术和科学学会吸收为会员,他很高兴, 说你有这些才华很重要,这方面你比我强。 因为他小时候没有我那样的良好条件。 我父亲钱均夫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我学理工, 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我去学音乐、绘画这些艺术课。 我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也对艺术有兴趣, 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 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 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 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 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 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像加州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光是为中国就培养出许多著名科学家。 钱伟长、谈家桢、郭永怀等等,都是加州理工学院出来的。 郭永怀是很了不起的,但他去世得早,很多人不了解他。 在加州理工学院,他也是冯卡门的学生,很优秀。 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常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他聪明极了。 你若跟他谈些一般性的问题,他不满意,总要追问一些深刻的概念。 他毕业以后到康奈尔大学当教授。 因为卡门的另一位高才生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组建航空研究院, 他了解郭永怀,邀请他去那里工作。 郭永怀回国后开始在力学所担任副所长, 我们一起开创中国的力学事业。后来搞核武器的钱三强找我, 说搞原子弹、氢弹需要一位搞力学的人参加, 解决复杂的力学计算问题,开始他想请我去。 我说现在中央已委托我搞导弹,事情很多, 我没精力参加核武器的事了。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郭永怀。 郭永怀后来担任九院副院长,专门负责爆炸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问题。 在我国原子弹、氢弹问题上他是立了大功的, 可惜在一次出差中因飞机失事牺牲了。那个时候, 就是这样一批有创新精神的人把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 卫星搞起来的。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 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 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 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 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 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 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 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 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这是我感受最深的。 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 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的发展。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 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 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392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次Seminar对讲制的尝试
arithwsun 2009-11-5 16:48
将以前博文中言及的Seminar对讲制的想法,试了一次。 详情请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1927 一位为名校资深专家,一位首师大出身的年轻博士后 题目:关于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谈剑桥大学Batchelor教授的看法: 把物理思想注入于数学之中 报告人:温景嵩教授(南开大学) 题目:Navier-Stokes 方程简介 报告人:李明杰(中科院数学所博士后) 后记: 报告非常成功。虽然只来了12个人,但大家都非常专注。在学术交流上,大家收获也很大,比如我们院做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学家,对温景嵩老师所讲的复奇点猜想,竟然所知不多,温老师呢,则对数学家搞的那一套,也重温了以前的经验。 对讲制,看来确实很有益。 讲座也录像和照相了,也保留下温老师的PPT,但是现在Google Picasa被封杀,我也不知道是否有个更好的国内网站可以使用,大家可推荐,这几天很忙,反正存在SD卡里,不会丢。 要特别说明的是,温老师对这次演讲非常重视,在家里就预讲了好几次,我刚开始担心他的内容太多,在1小时内讲不完,没想到演讲非常成功,到底是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的高手。 讲演完后,我们顺便多聊了聊,很感叹。在中国,做学术不易,而要像Batchelor教授给中国的建议(三十年前),推动Seminar,恐怕需更大的努力。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数学|569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建设:探索Seminar研讲制度与科研教学绩效的挂钩效应
arithwsun 2009-10-19 20:01
大学建设:探索 Seminar 研讲制度与科研教学绩效的挂钩效应 前文 谈起绩效工资改革,绩效的思想是不错的,张五常曾经说过,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源于其弹性的工资制度,其中应该就包括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承包制,计件工资制。工资弹性,在他看来,利莫大焉。 前文反对的是,将绩效改革,引向课时津贴加权制那种常规思路,这样做会产生很多逻辑错误,必然会在实践中带来巨大危害,正像当年的生产大队记工分制度一样。 但是,绩效思想,和弹性化的薪酬制度,确实是一个需要思考的发展方向。国外绝对化的年薪制,确实不见得是最优的,也许通过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将年薪制,即单位中通常的固定工资那一块,和绩效制,即单位中通常那块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那一块,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会产生更优势的制度。 本文,就是希望探索在科研和教学中,如何将 Seminar 研讲制度,挂钩于绩效薪酬,从而在摒弃了课时津贴加权制之后,希望在 Seminar 研讲制度上,打开绩效薪酬算法。 Seminar 研讲制度,对于科研的促进是毫无疑问的,先是上世纪初的欧洲,尤其是德国,开创了 Seminar 研讲制度,成为了当时的科技领袖国。现在,基本上国外大学,各院系各方向都有自己不同层次的研讲制度,级别高的称为 Colloquium, 级别低的称为 Seminar ,都能做到起码每周一次,更在某些时候召开专业会议( 1 周~ 4 周),级别高的称为 Workshop ,级别低点的称作 Summer School 。 这无疑将科研搞活了,成为活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我们国家不少海外留学过的学者,其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得归功于参加了国外的这些科研活动(见 温景嵩老师博文 ,当然,我们会好奇,这么多人回来后,为什么国内科学界的 Seminar 风气和制度,还是未达到国外那种比较规范的程度)。 绩效,绩效,就是投了钱下去,在逻辑和现实上,应该是有效果的。各种薪酬加权制,因为其本身内蕴的逻辑错误,难达此效,因此往往弊大于利,这在实践上也已经通过文革的伟大实验,如生产大队记工分制度所证实了。 而将钱投于 Seminar 研讲制度,则根据以往西方大学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收获是可以预期的。也许,这么多年来,很多人抱怨中国科研教育体制,没产生顶级科学家,根本就在于中国大学未真正实行起国外大学已经成为常例的 Seminar 研讲制度。 本文,希望探索具体的 Seminar 研讲制度如何与大学机制,比如绩效薪酬待遇挂钩的想法,从而创立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 ,明确各层级科研代表人(关键责任人)。这些想法,那篇文章中已经表述过,这里,主要是将其程序化,变成可操作的东西,想法只有细节化到足够的程度,方能真正展开批判和建设。 第一挂钩, Seminar 研讲制度要与大学里的重要机构图书馆要挂钩,将储备型图书馆变成即需型图书馆,将图书馆的纲目型索引,变成网络型索引。第二挂钩,就是校级科研奖励制度,具体如下: 1. Seminar 分为数层,校级,学部级,院级,系级,专业方向级,均保持在每周或每两周一次。 2. 每一级 Seminar ,采取 2 小时对讲制,即 a. 第一个小时,邀请符合本级要求的科学家来研讲,按已有标准实报实销。 b. 第二个小时,由本校教师做研讲。 这种形式和内容,就可以拿来跟本校教师的科研工作量相挂钩。现在,基本上很多学校,实行科研论文奖励制度,根据某种指标(如 SCI )实行相应奖励。有了 Seminar 研讲,就可以加上一条,就是在拿钱之前,不能光上交文章就了事,而是必须在这些 Seminar 上做一小时报告。 奖励额度当然要在已有的科研奖励基础上再叠加,只能升不能降。如,原有科研奖励标准,就对应着专业方向级,或系级 Seminar 研讲。若工作很好,值得获得更高的奖励,则在更高级别上研讲,由邀请来的科学家和听众们(包括学校教授会的相关专门委员会成员)评议,是否授予更高奖励。 这个作用是一箭数雕,前文已经说过,除了促进科研交流外,也从校级这一最基本的层次锻炼了科学家们的科研评价能力,科研品味能力。这种局部化后的能力,反过来会推动整个国家的科研评价能力,科研品味能力。当然,这一过程肯定是会出各种具体的问题的,但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促进我们未来工作的良性问题。 究其原因,就是 Seminar 研讲制度本身,先天具有透明化机制:科学家是要当着公众研讲的,相应奖励,也是全校公布全社会都知道的。一个学校校长,他也许会容忍公开度不强的校级科研项目里面出现猫腻,出现任人唯亲,以劣充优。但是,没有一个学校校长,会容忍校级科研最高奖获得者名不符实的情况发生,他不会容忍自己学校的最高奖获得者,水平上不如同级学校的最高奖获得者。另外,社会和大众,对科研奖励更敏感,透明度程度如此之大,已经足以保证其中产生的问题,会向良性方向发展了。 至于,具体奖励额度,当然由各校而定,肯定不能低于当前奖励额度。有人会问, Seminar 能容纳下这么多的科研奖励活动吗,实际上是可以的,现在很多学校架设了自己的优势专业方向组,这些老师们在自己专业方向组上,每年讲一次或数次,在对讲制下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再譬如,如果一个人文章特别多,可以让他只讲一篇或数篇代表作即可,底层级奖励,可以保持目前这种按文章数目( SCI 权值)奖励的办法,只在专业方向 Seminar 上研讲,但高层级奖励,院级,学部级,校级奖励,则根据其代表作研讲表现,只奖励其一次 / 每年。 现在,再说到,怎么在教学上,跟 Seminar 研讲制度挂钩,这也是本文中最重要的提议。因为,目前绩效改革的矛头,主要就是指向教学这一块。 现在只以一个院系中最大的本科生教学研讲班为例,即,院系级本科生讲座,其形式和内容仍然是采取两小时对讲制: 1. 第一小时,邀请科学家 / 教育家 / 企业家(以后统称学者)做通俗报告; 2. 第二小时,由本系的优秀学生(主要是大四学生)做报告,每次一人,最多二人。内容取材于他们的,优秀本科生论文,本科生科研项目,本科生社会实践。 然后,在这些学生研讲结束后,由来访学者,本科生指导教师和本科生讲座主持教师,还有听众中的教师 / 博士后 / 博士生,评议该同学的研讲表现,这些具体细节,此文就不用讲了。 现在谈怎么跟资金 / 薪酬待遇相挂钩: A1. 如果是本科生讲座的主持教师请来的学者,仍然按以前资金使用办法,即所有费用实报实销。 A2. 鼓励本系老师直接去邀请各方面的学者,本科生讲座的主持教师只做程序上的普通把关,一般不会否决本系老师的选定,并直接拨给此老师对应级别资金 报告人 = 博士 600 元 讲师 800 元 教授 1000 元 院士 2000 元 由该老师包干报告人的所有费用,只要他能把人邀请来就行,至于他怎么分配和使用这些钱,不去管他(但本院系会提供正式的统一格式邀请信给报告人,并在其中解释这种资金使用机制)。 B1. 本系学生的报告,获得评议通过之后,则奖励给他们的指导教师一个具体的工作量,具体数值可由系里资金情况具体来定。 B2. 若本系老师邀请来的学者,是本系以前的毕业生,则拨给此老师的资金,应是 A2 项目中的 n 倍,具体的 n 值,当然得由该系资金情况具体而定。但起码得大于 1.0 ,感觉 n=5 比较合适。(注:对某一毕业生,规定 6 年只能使用一次 B2 规则) 也就是说,一个老师,若邀请来本系的优秀毕业生做报告,则会得到 5 倍标准额度的资金,多出来的那些钱,他是用于资助那些他现在的学生,还是用来再邀请这位优秀毕业生多回校几次做报告,还是干脆他自己花掉,系里不会再管。 通过本科生讲座,促进本科生的科研气氛,真正做到将教学和科研接轨,方是提高教学薪酬的逻辑基础,才能真正将蛋糕做大。绩效改革,在加权制上是做不出什么文章,因为它只是改变切蛋糕的方法而已,往往蛋糕没做大,人的心理倒变坏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将来会出一个问题,这一个个优秀毕业生,倒底应该由哪位老师请,哪位老师因此获得那 5 倍资金呢。实际上,这种问题,是良性问题,正好形成压力,引发将来导师制的实行。 刚开始,自然是先来者先到,那些平常跟优秀毕业生们有固定联系的老师们,会先得益,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如果你想拿这份钱,就多保持跟优秀学生们的联系吧。 后来,大多数老师的积极性被鼓励起来后,就必须通过实行导师制,来解决这种邀请问题。这种导师制,具体是什么,我们不用费精神现在就去瞎猜,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等真正开始做了之后,就会在实践中发现出来。 这些 Seminar 研讲挂钩绩效做法,即使是国外大学也不常见,甚至是完全没有。所以,我们在未做之前,设计的时候,就应充分去考虑其中的可能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难点问题,需要从大框架上来应对,必须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保证住正确的方向,在基本点、关键点上,要有足够的细节程序设计,不能产生逻辑错误。另一类则属于技术问题,可以在以后施行的时候,进行深入细致的修正。 我自己,当然是认为在大方向上这么做是没错的,要不然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但是,毕竟见识有限,说不定别的同志,还是能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本质性错误。 仅立文于此,供感兴趣的同志们商榷。 附注:现在不是没钱,而是怎么使用钱的问题。譬如,一般学校,对于杰青基金获得者,都会配套一笔钱,相当于加一倍。这种加倍法,也许无可厚非,但是不妨回归其科研奖励的本质,在奖励之前,该获奖人需要在最高级别的校级 Seminar 研讲班上做一小时报告。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7181 次阅读|5 个评论
Online Seminars and Classes
zhao1198 2009-8-24 18:21
Online Seminars and Classes We have over 60 online seminars/classes and an entire 10 week course on 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that you can access any time day or night. These online seminars are indicated by the suffix with movies and are easy to view in just about any browser on just about any platform . We encourage you to watch these seminars to improve your skills in the statistical packages and statistical techniques covered. If you are a UCLA researcher working on research such as your dissertation, a publication, or grant related research, we would welcome you to ask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se techniques and how they apply to your research via our consulting services . We do not currently have any live seminars planned or scheduled, but if you join the ATSstat mailing list you can be sure to be notified if we schedule seminars. Complete List of Seminars and Classes Stata Introduction to Stata 10 with movies Introduction to Stata (for Stata version 8 and 9) with movies Regression with Stata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Stata with movies Beyo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Stata with movies Visualizing Main Effects and Interactions for Binary Logit Models in Stata with movies Survey Data Analysis with Stata 8 with movies Introduction to Survey Data Analysis with Stata 9 Applied Survey Data Analysis with Stata 9 with movie and mp3 Survival Analysis Using Stata Graphics using Stata 8 with movies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 in Stata What's New in Stata 8 What's New in Stata 9 What's New in Stata 10 SAS Introduction to SAS 9.2 with movies Introduction to SAS with movies Regression with SAS Logistic Regression in SAS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in SAS with movies Survival Analysis Using SAS Multilevel Modeling using SAS Using Arrays in SAS with movies Using Arrays in SAS Introduction to SAS Macro Language with movies SAS Output Delivery System Graphics using SAS What's new in SAS 9.2 SPSS Introduction to SPSS version 17 (both point-and-click and syntax) Introduction to SPSS version 17 (point-and-click only) with movies Introduction to SPSS (previous version) with movies SPSS Tutorials . These tutorials are developed and distributed from Texas AM University Beyond Point and Click: SPSS Syntax (using SPSS version 11.5) with movies Introduction to SPSS Syntax, Part 1 (using SPSS version 16) Introduction to SPSS Syntax, Part 2 (using SPSS version 16) Regression with SPSS with movies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in SPSS Graphics using SPSS Mplus and 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Growth Modeling with Latent Variables Using Mplus with movies Growth and Multilevel Modeling Using Mplus with movies EFA, CFA, and SEM Using Mplus with movies New Methods for Latent Variable Modeling in Mplus with movies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Latent Variables (a 10 week course) with movies Professor Bengt Muthn taught this 10 week course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Latent Variables during Spring quarter 2004, featuring the program Mplus, see http://www.statmodel.com . ATS worked with OID and Professor Muthn to record these lectures so you may view the video streams of the course. General Latent Variable Modeling using Mplus Version 3 (Professor Bengt Muthn speaking at SMABS 2004 at Jena University) with movies Multilevel Modeling in Mplus (Professor Bengt Muthn speaking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with movies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Latent Variables using Mplus 3 (guest speaker Bengt Muthn) with movies Latent Class Analysis (guest speaker Karen Nylund) with movies Discrete Time Survival Analysis , (guest Speaker Katherine Masyn) with movies Longitudinal Models with Zero Inflation , (guest Speaker Frauke Kreuter) with movies Introduction to using Mplus 3 with movies Introduction to Mplus - Featur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under construction) Building Your Mplus Skills SUDAAN Introduction to SUDAAN Latent GOLD Introduction to Latent GOLD with movies Latent Class Regression Analysis (also download handouts ) by Jeroen Vermunt from the SMABS 2004 Conference in Jena R Introduction to R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in R Statistica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 with movies 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 Longitudinal Research: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by Judith Singer John Willett with movies Analyzing Longitudinal Data using Multilevel Modeling with movies Multilevel Modeling Multilevel Modeling in Mplus (Professor Bengt Muthn speaking a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with movies Multilevel Modeling using Mplus - see Week 10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with Latent Variables (Education 231e) with movies Multilevel Modeling using MLwiN Introduction to Multilevel Modeling Using HLM Introduction to Multilevel Modeling Using HLM 6.04 ( outline.pdf ) Survey Data Analysis Introduction to Survey Data Analysis Power Analysis Introduction to Power Analysis Intermediate Power Analysis ( with mp3 ) by Jason Cole Advanced Power Analysis ( with mp3 ) by Jason Cole Special Topics Regression Models with Count Data ( with movie ) ( with mp3 ) Statistical Writing ( notes ) Funding Your Graduate Work ( with movie ) ( with mp3 ) Proposal Workshop ( with movie ) ( with mp3 ) Proposal Workshop 2 ( with movie ) ( with mp3 ) Proposal Workshop 3 ( with movie ) ( with mp3 ) Best Practices for Writing Scientific Articles and Article-based Dissertations ( with movie ) ( with mp3 ) Archival Data Finding and Using Archival Data with movies Other Making Movies for Distribution over the Web with movies Resources for Teaching Statistics Resources and Trends in Statistical Computing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Packages Data Management in Unix/Unix-like Environment Here is an example citation for a page with no author listed. Introduction to SAS. UCLA: Academic Technology Services, Statistical Consulting Group. from http://www.ats.ucla.edu/stat/sas/notes2/ (accessed November 24, 2007). Here is a citation for a Stata program written by Joe Bruin. Note that the names have been changed to protect the innocent. Substitute the person's name, program name and program description as needed. Bruin, J. 2006. newtest: command to compute new test. UCLA: Academic Technology Services, Statistical Consulting Group. http://www.ats.ucla.edu/stat/stata/ado/analysis/.
个人分类: Stata|3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建设:Seminar(研讨班)制度
arithwsun 2009-7-22 03:46
科学网-在Batchelor教授的指导下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1155 上面这个链接是南开大学资深教授温景嵩写的,言及80年代访问剑桥大学时所接触到的科研管理优秀经验,我读了好几次了。他的文章特别长,今天重读,关于其中如何促进基础科学的,摘要成两点: 1.Maximumfreedominhandsofgoodpeople!(要选好优秀的人才,然后给他以最大的自由)。 2.一个学术单位的领导同时还应该组织经常的,高频率高水平的Seminar活动,通过搞这种类型的学术活动的办法来推动基础研究学术工作向前发展。 我觉得就本校数学系来说,已经形成了数个一流的研究团队,每周的学术活动,是我当年学生时代,很多国内数学名系也想都不敢想的。我想提出一个进一步深化的建议。实际上,就是像国外数学系一样,将Seminar制度常规化: 1a.每个研究团队都有一个自己方向命名的Seminar,在各种研讲布告上标明。 1b.专业方向的Seminar应该定时定期,最好做到每周或每两周一次。 目前各讨论班还是一锅烩,各教授负责贴出自己的海报而已,也未做到定时定期。 2a.目前国内数学专业方向上,如数论,盘子还小,现有专家人数显然不能达到每周一次,建议不仅邀请知名学者做Seminar报告和Colloquim(全系大报告),同时也邀请全国范围内的博士、博士后、年轻教师做Seminar(专业报告)。这对年轻学者队伍的鼓励、选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2b.可尝试实行对讲制,这对比较大的研究团队(如本系数论组),是可行的。即邀请外面的人研讲一个小时的同时,也安排本系研究组的某一成员(或2-3个研究生分割一小时),做相关的一个报告(可以不是自己文章,介绍他人相关文章亦可)。 上面建议的1a+1b是国外常见的,2a在好些学校也挺多(如Stanford数论组),2b是我构思的,尚未听说过世界上哪个学校形成制度,但是若能实行,相信更可强化Seminar的学术性,使之不流于社交活动的形式化。另外一个全世界上也尚未出现的设想是, 3. Seminar型信息化图书馆体系, 图书馆体系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应该从传统的储备型图书馆,变成即需即购型图书馆,这样可使其运行成本大为降低。 既然是即需即购,科学家们就不像以前一样,订书多为以后不时之需(因为传统模式下,订书流程过长,所以必须采取这种储备型做法),而是想看这本书了,再要求图书馆订购。 这样,就可将读书报告文章的Seminar信息,容纳入图书馆信息体系,比如,每个领域每本书或文章都表明关注的科学家,当其有新情况时,如Seminar,评论,新引文章,即自动通知这些科学家。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6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