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有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参观上海蔡元培故居有感(一)
黄安年 2010-7-29 21:34
参观上海蔡元培故居有感 ( 一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7 月 29 日发布 著名教育家和民主革命家蔡元培的故居在上海有 , 嘉兴有 , 北京也有。像蔡元培这样的知名人士要恢复他的故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迄今家人还在向物业公司追讨 622 平方米花园中。物业公司称从目前能够查找到的最早的文件、档案来看,均无法证明东侧的 622 平方米面积原为蔡元培故居的花园。虽然故居东侧的平房与其他房屋并不建造于同一年代,但这一地块由物业公司使用至今,有关方面已经取得了合法的产权。看来公司将使用权和产权相混同。在上海无偿剥夺业主房产强占迄今而拒不归还的事例恐怕成千上万,包括笔者已故父母在上海的住房。像蔡元培这样的知名人士经健在的女儿(上海市政协委员)多方努力 , 才有此结果,何况一般的小人物收回房产比登天还难。即使国际文化名人张爱玲在上海的故居也有其名而无其实 , 因为那所确实无疑的故居现在成了他人居住的私宅,拒绝参观。其实 , 这私宅就看你政府怎么处理了 , 我不相信那中共中央二大会址和毛泽东在上海的旧居,一直是党产所保存 , 在那白色恐怖年代是根本保存不了的,而现在保存得比当年还好上不知多少倍?这里完全是政府的努力作用所致,也是弘扬主旋律的需求。如果和它挂不上够,再怎么努力也是不管用的。 话说回来,上海蔡元培故居的开放毕竟有了一个好的开头,相信政府钱袋子充裕了 , 作为第一步 , 会慢满清理扩大归还名人故居的名单的,第二步需要将在今天看来当时的不当没收的房产,在新的条件下妥善处理,总不能稀里糊涂地占为已有 , 化私为公。 7 月 3 日上午,我来到位于华山路 303 弄号蔡元培故居,仔细参观了个把小时 , 里面有的可以照相。有的则不可以。即时拍摄了部分照片,共 ( 一 )26 幅 , (二) 14 幅。 附有关资料 : **************************** 上海蔡元培故居 这是一幢欧式小洋房。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 1937 年寓居于此,一生致力于科学与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其 74 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上海蔡元培故居是一幢三层英式花园洋房, 1937 年蔡元培先生入住,是他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亦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蔡元培故居。 2000 年,上海静安区人民政府在故居底楼开设了上海蔡元培故居史料陈列馆,二楼、三楼仍由蔡元培子女居住。 2006 年年底,有关方面通过房屋置换,解决了蔡元培家人的住房困难,也腾空了故居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展出 120 余件珍贵文物。故居的陈设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样。 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时局动荡,因病疗养中的蔡元培举家迁入法租界,租住海格路 175 号(今华山路 303 弄 16 号)花园洋房内,这是蔡元培先生在上海的最后居所。在这里,蔡元培一边养病,一边进行抗日救亡运动,领衔致电九国公约会议,抗议日本摧毁中国文教机关的暴行。 11 月下旬,蔡元培离沪赴香港。蔡元培病故后,故居由其夫人及子女居住,蔡元培遗留的大部分藏书及手稿得以保存。 1984 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该处故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 年 12 月,蔡元培故居陈列馆落成并开放。 上海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毕生提倡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为我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上海蔡元培故居是一幢三层英式花园洋房,是蔡元培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亦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蔡元培故居。 现一楼辟为故居陈列馆,二楼、三楼居住着蔡元培先生的子女,故居的陈设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样。陈列馆建筑面积 210 平方米,展览分为三大部分:一、从刻苦攻读到教育救国;二、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三、志在民族革命,醒在民主自由。同时还展示了他生前使用过的打字机、行李箱等文物。陈列馆对学生团体预约参观免费,学生个人参观半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子女免票,同时可对青少年举行 18 岁成人仪式、入团(队)仪式等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和帮助。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8A%E6%B5%B7%E8%94%A1%E5%85%83%E5%9F%B9%E6%95%85%E5%B1%85 *********************8 上海蔡元培故居向物业公司追讨 622 平方米花园 华山路 303 弄 16 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蔡元培故居,从二层露台望出去,这座欧式小洋房的围墙内外是两道风景:墙内圈着一方恬淡的绿地,墙外则是两间简单的平房和随意堆放着的建材。 从 2004 年起,对于围墙外 622 平方米是否原属于蔡元培故居的花园,是否应该恢复历史原貌,蔡氏后人与拥有产权的物业公司产生了争议。政协委员也曾多次就此问题递交提案。日前,民革上海市委会向上海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党派集体提案,再次提出恢复蔡元培故居原貌的建议。 蔡氏后人:东侧原为故居花园 父亲是在 1937 年租赁了这所房子疗养,当时这里叫做海格路 175 号,也是父亲在大陆最后的居所。昨天,早报记者在华山路 303 弄 16 号见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女儿蔡睟盎老人。 蔡氏后人表示,除了三层小楼和南侧小花园外,故居东侧的 622 平方米地块原为故居的花园草地,一直与 18 号的花园相连。故居花园曾陆续被占用,后来除南侧归还外,东侧的 622 平方米面积一直占用至今,由华园物业公司 ( 原静安房管所 ) 陆续搭建平房,并又砌起了围墙。蔡睟盎回忆说,被占用的地块先后被作为停车场地等用途使用。 昨天,早报记者看到了一张蔡元培夫人周竣早年拍摄于故居的照片,从照片的背景上可以看到,故居与东侧 622 平方米的空地确实连为一体,没有现在分隔的这道围墙。蔡氏后人提供的一份出版于解放前的地图复印件显示,东侧空地属于海格路 175 号范围内。 物业公司:已经取得合法产权 昨天,早报记者联系到华园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对占用故居花园的说法表示了异议。 物业公司表示,目前华山路 303 弄 16 号及周边均为租赁公房,从目前能够查找到的最早的文件、档案来看,均无法证明东侧的 622 平方米面积原为蔡元培故居的花园。虽然故居东侧的平房与其他房屋并不建造于同一年代,但这一地块由物业公司使用至今,有关方面已经取得了合法的产权。 规划部门:损整体风貌须整治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到,蔡氏后人此前曾多次致函有关部门,反映故居东侧 622 平方米面积被占用的问题。 2004 年 3 月,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以挂号信的形式给予蔡元培先生的儿子蔡怀新复函。在这封编号为 2003-1648-0266 回信中,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表示,在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和实地踏勘后,规划部门会同市文管委召开了由静安区规划局、房地局、华园物业公司等单位参加的协调会,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sp; 处理意见指出,由于故居花园东侧 622 平方米地块地处衡山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核心保护区范围,蔡元培故居文物建筑建设控制区范围以内,其环境现状与故居及华山路 303 弄整体风貌形成强烈反差,必须进行整治,并提出该地块整治后必须全部恢复绿地。 政协提案:建议扩展故居陈列馆 从 2004 年起,上海市政协常委、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蔡建国,曾多次递交,建议从保护文物、尊重历史、提高城市品位的大局出发,将被房管部门所占的蔡元培故居的花园归还给故居。日前,民革上海市委会首次以党派集体提案的形式,再次提出建议恢复蔡元培故居原貌。提案认为,目前故居东侧杂乱的状态与华山路 303 弄整体风格形成了强烈反差,影响了故居历史文物的原有风貌。提案同时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征得蔡氏后人的支持,逐步扩展陈列馆在故居中的面积,并广泛征集相关文物。 蔡元培上海故居 华山路 303 弄 16 号的住宅是蔡元培在沪居住的最后寓所, 1937 年 10 月,蔡元培先生由上海市愚园路寓所迁至此处。日军侵占上海后,蔡先生移居香港,并于 1940 年 3 月 5 日病逝。 从 1942 年起,返回上海的蔡元培先生的女儿和母亲、弟弟一起居住在此, 1984 年华山路 303 弄 16 号被正式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2 年初,静安区投资人民币 80 万元,对蔡元培故居进行了整体修复,并收集、整理了蔡元培生平资料,在一层开辟了蔡元培故居陈列馆。 ◇解决方案 拟建蔡元培图书馆 早报记者了解到,在收到政协委员的提案后,静安区也曾多次进行协调。 静安文史馆馆长杨继光表示,此前区文史馆对蔡元培故居东侧 622 平方米地块曾多次作出修整方案。但由于归属权没有最后认定,因此多处出现工作受阻现象。杨继光透露说,目前静安区文史馆设想是,今后在该地建造蔡元培图书馆。并在其中安放蔡元培文选及生平介绍图书,他认为这种规划将和蔡元培故居整体风格非常贴切。 http://news.54owner.com/html/shownews.asp?article=N000015139pageys=1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8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冲突
zhangchunyu 2010-7-21 11:24
冲突 每天我们都在冲突中过,想干一件事,可是左思右想,又是犹豫! 上班有许多事要做,可是不想干,可是又觉得对不起领导对不起父母,就是在这想干不想干之间、想做不做徘徊,往往一天就过去了,干了什么?没有!想明白了?没有! 每天我们都在冲突中徘徊,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我们每个人都羊成了习惯,只要认为该做的事情,就立刻将它付诸行动,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这种冲突在脑子仪,把头脑中的斗争、冲突统统消除掉,这是你拥有财富,得到幸福的关键所在! 我一直有犹豫的毛病,这也是让我摆脱这个大脑冲突的时候,也是给自己的一个决心。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3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游西南联大办学旧址有感
jinhejiang 2010-6-11 17:00
沧桑历史中华魂,千里长征科教能。 残垣土建诉古今,龙七客栈犹人生。 兴俺寺里大家秀,义碑营造国徽神。 朱闻龙头论家国,梁林才貌结佳缘。 七旬白发也疯狂,为看偏厦攀墙入。 昆华图文显辉煌,只言此处人已非。 遥看新区高楼立,大师天地待百放。
个人分类: 个人原创|3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通过博士答辩了
zhangchunyu 2010-6-3 17:17
终于我 通过了 博士答辩! 当我站在讲台前,面对着答辩委员会的全体专家,听着宣读我的博士答辩通过的诀议,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终于,五年过去了! 终于,漫长的论文写作过去了! 终于,我博士毕业了! 忽然有点不知道干什么的感觉!忽然生活一下子没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一种从没有过的失落感! 想一想,研究课题的过程是很漫长,而又是多么有意义,当这一切过去了的时候,我又想这一段时间过得太快了!人生总是由一个过程又一个过程而组成的,这个过程结束了,紧接着下一个过程到来,又会有新的目标!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3314 次阅读|5 个评论
读《刘祚昌史学文集》有感
黄安年 2010-4-26 06:38
读《刘祚昌史学文集》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6 日发布   集结一部《刘祚昌史学文集》是刘祚昌先生生前的遗愿,他在 2006 年 3 月 10 日的突然病逝,按照他原来的计划 , 在《杰斐逊全传》出版后 , 即着手编辑自己的文集,以此作为他学术一生的总结。但是当书稿完成之后 , 他太累了 , 也太晚了。在他去世后 , 留下了大量未来得及整理的文稿,其中有的仅仅是未曾发表的草稿,十分凌乱,难以辨认。编写文集是一件十分艰巨和浩繁的工作,许多稿件需要整理和修改,编写体例和注释规范需要重新修订 , 在祚昌生前这一切未能来得及做 , 是刘先生生前的最大遗憾。(《刘祚昌史学文集》后记,杨碧华, 2008 年 1 月 10 日 , 人民出版社, 2008 年 7 月 , 第 708 页)    不过如果先生健在,这部自选文集是否还是现在这个样子,谁也无法说清楚。因为先生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撒手人间 , 他只有一个初步的自选文集目录 , 杨碧华师母对先生自选文集构想并未参与 , 先生所在的学科组是否清楚先生的编辑意图我们不得而知 , 加上先生历来对按照出版社计划来编撰文集不感兴趣 , 何况先生没有留下自序说明编撰的来龙去脉。尽管无回天之力,在先生遗孀杨碧华师母力主及山东师大科学组的协同努力下 , 《刘祚昌史学文集》终于在 2008 年 7 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算是了却了先生生前的遗愿。 《刘祚昌史学文集》收录了:《北美殖民地时代的议会制度》、《美国内战期间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略论托马斯杰斐逊的民主思想》、《孔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初探》、《我是怎样研究美国史的》等 29 篇文章。其中美国史文章 18 篇 , 中国史文章 8 篇 , 另有未发表文章 10 篇 , 附录 4 篇,本书附录介绍了刘祚昌先生一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 评价了他的封笔之《杰斐逊全传》。 刘先生在完成《杰斐逊全传》写作后 , 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全传的出版 , 二是整理他的文集,在美国,先生在和我的通话时每每提及。还说 , 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 谁知先生未及整理好自己的文集就离开了我们。为了尽快完成刘先生的遗愿,杨碧华师母心急如焚,因为靠她个人无法编就先生的文集,即使全部个人出资也难以完成。 刘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时 , 在我的记事本上写有 : 2006 年 3 月 12 日 , 星期日 ,Danbury, 天阴雨,昨夜为刘祚昌先生 10 日突然去世而心情不好,半夜起来写好唁电。今天上午又和刘先生的太太及女儿晓红通了电话,下午晓红给我发来了电子邮件,我回了电子邮件。 我的唁电内容如下 : 晓红 : 以下是我沉痛哀悼刘祚昌先生的唁电 , 已经发表在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上 : 沉痛哀悼刘祚昌先生 刘祚昌先生家属: 惊悉刘祚昌先生因病于 2006 年 3 月 10 日 7:25 分 ( 美西时间 ) 在西雅图医院逝世,十分震惊,不久前我和先生刚刚通过电话,先生谈笑风生,言犹未尽,如今却离我们而去,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刘祚昌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美国史研究界和世界近代史学科的学术奠基人之一。刘先生 60 多年的学术成就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美国史和世界近代史的教育和研究,他为人耿直,仗义执言,德高望重,是学术界的楷模。他的《美国内战史》、《杰斐逊传》、《杰斐逊全传》、《世界史(近代史)》、《世界通史(近代卷)》等学术著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晚年他对杰斐逊的研究更把中西文化想溶合获得丰硕成果并推向世界,他是中国杰斐逊研究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学者深度研究美国杰出的学术领军人,他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精神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国的世界史和美国史学术研究事业。 刘祚昌先生的逝世是我国美国史学界和世界近代史学界的一大损失,我谨向刘祚昌先生的家属 表示深切的哀悼。 刘祚昌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黄安年 于 3 月 12 日 5 时 美国康涅狄克州丹伯里 有关刘先生文集编辑一事,笔者提出过建议协助编辑的适当人选 , 最初为先生家属所接受,但笔者所推荐的人选怕 沾惹是非而 婉拒 。 2006 年 3 月 22 日晚上刘柞昌遗孀杨碧华师母 来电话,谈及刘先生书稿整理一事,并说已和邢佳佳 老师 通过电话,她委托邢来操办此事。 以后又获悉山东师大学科组的同事已经开始启动编辑先生文集事宜,这样也就放心了。 2007 年 3 月 8 日上午邢佳佳为文集中准备收录我写的纪念刘先生文章一事来电话。此前 3 月 7 日下午,还有电子邮件给我 , 内容是 : 黄老师: 您好,前不久我把您的书评打印出来给师母看了,师母说您写得很好,要我替她转告对 您的谢意。我们也拜读了您的大作,您表达了我们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以及我们认识高度所不能及的东西,我们受益匪浅。 另外,师母想把您在刘老师去世后写的那篇纪念文章放入正在编辑的刘老师文集当中, 不知您是否同意。如果同意,劳驾您发一份到我的邮箱里来,我打印出来后与其他稿件一起排列,交出版社。 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邢佳佳 我在 3 月 9 日回复: 佳佳: 你的电子邮件我刚刚看到。 现在发给你需要的文章,请见附件 黄安年 9 日 15 : 15 分 记得 邢佳佳 这次电话中 , 还谈到为山东省 2007 年的评奖在 4 月进行,她说 , 如果我的评先生《杰斐逊全传》的文章公开发表 , 要赶上评奖是最好不过的了,目前尚无其他较好的文章。由于杨玉圣教授的鼎力推荐,《社会科学论坛》 2007 年 5 月上半月期出版了我的 评《杰斐逊全传 纪念刘祚昌先生逝世一周年》一文。 2007 年 6 月 2 日我收到邢佳佳老师的电子邮件: 黄老师: 您好,山东社联的评奖活动已由原来的 3 月份改到 6 月份,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已经送交的您的书评电子版打印稿换成杂志的文字稿,不知您为刘老师写的书评是否已经发表?能否告知详细的杂志名称和发表时间,我好去复印,然后送到社联。谢谢。 祝您健康、开心。 邢佳佳 我随即回复如下: 佳佳 : 评《杰斐逊传》 纪念刘祚昌先生逝世一周年 一文已经发表在《社会科学论坛》(社会科学版) 5 月上期第 113-121 页。请你告诉我,你的详细地址,我寄给你一份转刘师母。 黄安年 当晚,我又 收到邢佳佳回信: 黄老师: 您好,邮件收到,十分感谢。师母已经于 5 月 11 日 离开济南,在北京短暂停留后回到西雅图,准备后年再回国。走之前在济南查体,健康情况不错,我们为之欣慰。 师母十分看重您为刘老师写的文章,也非常感谢您给予她的帮助,我会把文章已经发表的消息转告师母的。 如果您有多余的杂志,烦请您寄一本过来,我可以把整本杂志送交社联,这样更符合他们对送审材料的要求,谢谢您。 您最近身体可好?多保重啊。 佳佳 6 月 3 日晨,我回复: 佳佳 : 我会在今天下午寄给你杂志的,问师母好。 黄安年 3 日 6 时 后来文集收录我的评论文章,正是转自 《社会科学论坛》的 , 至于《杰斐逊全传》是否获奖,笔者不得而知。 6 月 20 日下午 2 ; 30 分陈海宏教授来电话。 3 : 23 分王玮教授也来电话,要求把原定发表的纪念刘先生的文章改为在网上的发表读杰斐逊评传的文章,我同意了。同日晚收到佳佳老师来电子邮件: 黄老师: 您好,寄来的杂志已经收到,谢谢您。 有一件事还须征求您的意见。师母想把您为刘老师写的书评编入刘老师文集中,替换原来那篇纪念文章,不知您是否同意,劳驾您百忙中发邮件告知。 祝您健康、开心 佳佳 原来那篇纪念文章指的是笔者的 《鍥而不舍 严谨治学 深切怀念刘祚昌先生》一文,(载《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6 年第 1 期,第 2-4 页) 21 日晨我回复: 佳佳 : 昨天下午王玮已经来过电话说到此事 , 没有问题 , 已经说定用我那篇纪念长文《竭尽心智探索杰斐逊民主思想和实践 为纪念刘祚昌先生一周年而作》,下面署名《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版) 2007 年第 5 期发表时时删节。 黄安年 2008 年 1 月 22 日接佳佳电子邮件说 : 文集校对已基本完成,很快就可以送到北京去了,等书出之后,我一定按照您的地址寄到北京去。 我接回复问 : 文集什么时候可以出版 , 如果赶在刘先生时时纪念日前就好了 , 不然也要在美国史年会开会为好 , 刘师母怎么样 ? 文集出版后 , 望能将序言、目录发给我 , 能否在学术交流网上登一下? 1 月 26 日 , 接佳佳电子邮件说 : 师母身体很好,仍然承担着照看孩子的任务。前几天曾发邮件给我,商量文集照片的安排。 文集现已交由王玮作对后的校订,争取在刘老师逝世 2 周年之前出版。到时我会将序言和目录发到您的邮箱里,王老师说可以发在学术交流网上。 其后一段时间 , 笔者获悉该书稿在出版社还未发排 , 于是同过邓蜀生先生从侧面了解原因,老邓了解后告诉我 , 据说是赞助费尚未到位 , 我将此情况通报了 , 邢佳佳转刘师母。后来获悉,资金到位后 , 出版速度也加快了。 我在收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集后于 10 月 21 日上午和邢佳佳通了电话,询问能否将文集中相关内容的电子版传来 , 发表在学术交流网上。 10 月 31 日 , 接 邢佳佳电子邮件说 : 我这里没有刘老师文集最后的电子稿定稿,王玮老师说他也要找出版社才行,等出版社发过来再发给我,只好等待几天了。王老师非常赞成您的建议,让我谢谢您。但是其后一直没有收到任何电子版资料。 笔者以为《刘祚昌史学文集》的目录编辑顺序如果按照写作发表时间 ( 未发表稿也和公开发表文章一起按写作时间 ) 编排,也许更能够体现先生的学术思想。文集收录了文革前 1953-1965 年间的 4 篇文章,而依据所附录《论著要目》该有 7 篇,这 7 篇中有 6 篇是论述美国内战时期的。如果将文革前的论文悉数收录岂不更好。 收入先生的文集中绝大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论文,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按世界史美国史,中国史两组)列出篇目,也许更有助于我们研究先生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而杂感中的三篇文章及漫谈读书、我的治学之路、学习历史与提高人的素质合在一起集中反映了先生的治学思想,发人深省。尤其是《我是怎样研究美国史的》( 1986 )和《我的治学之路》( 1999 )集中阐述了先生撰写《美国独立战争简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美国内战史》、《杰斐逊传》、《杰斐逊集》、《杰斐逊全传》等著作的经验总结 , 具有学术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刘先生的著作、译著、主编教材有 10 种之多 , 作为先生的史学文集收录其中若干先生所写的序言(前言)或为他人所写序言(如为我的《美国的崛起》所写的序言战术了他的美国近代史观)也许是不错的选项。 此外,先生的文集如果附有一份学术活动大事纪要将会有助于读者对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因为先生的学术报告、治学经验讲演和参与学会活动的学术见解同样是史学思想的一部分。笔者记得 1987 年 10 月 26-30 日 ,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举行了纪念美国宪法诞辰 200 周年中美学者学术讨论会,那次会上 26 日下午是刘祚昌先生在会上发言,那个发言似有书面讲演稿,不知为何没有收录。书中收录了未发表的文章 11 篇 , 遗憾的是没有注明时间而其中有些文章依据所叙内容是可以判断其写作的时间段的。例如《我的治学之路》写于 1999 年;《学习历史与提高人的素质》写于 90 年代末;《漫谈读书》写于 90 年代后期;《于细微处见伟大 忆朱自清先生的一件往事》写于 1995 年等。 这些建议仅供参考,这丝毫无损于《刘祚昌史学文集》一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对学人的启迪。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真的潜伏”有感
黄安年 2010-4-25 16:27
读 真的潜伏 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5 日发布 这又是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的事 , 说在身边是因为近日获悉的这位中共历史十大卧底英雄 之一 , 是我孩子同学和挚友的外公 , 接获电子邮件,她称如果你有闲看过电视剧《潜伏》,附件里是一个中共党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潜伏,惊险惨烈得多。他是我外公。前几年我才看到消息,外公被誉为中共历史十大卧底英雄。我对外公竟所知无几。 前两天我们刚刚和她通过两次电话 , 那时她尚未提起此事。 2008 年 12 月 20 日我的博文《新近获悉老同学身边的事 》中提到老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同学华克芳老同学在校时知道是革干子弟 , 但更多信息不得而知 , 最近《环球人物》报道《蒋介石身边的红色女谍沈安娜》 , 才知道沈安娜就是华克芳的生母 , 有如此传奇式的人生经历。这类事例在老吕同学中还为数不少,值得记住。 h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930 我生长在江苏扬子江中的扬中县 ( 该地归属几经改变 ) ,抗战时期国军、共军、和平军势力相互交织和渗透,笔者幼年时期对潜伏奥秘有所闻。如果缺少有力人证 , 也许某些深度潜伏人士就难见天日了。 附: ************************ 刘仲华 (1899 1970), 曾用名刘子华, 1899 年生,山西省原平市沟北村人。崞县第一位共产党员。曾在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议 , 历任政务院参事、北京市地政局局长、房管局局长和园林局局长等职。曾被选为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政协常委。于 1970 年 4 月 21 日 含冤病逝,终年 71 岁。 刘仲华 (1899 1970) 本名刘廷英,字子华,仲华是其别号。 山西 崞县 ( 今原平 ) 人。 19 岁时由崞县高小考入省立一中旧制中等科第 22 班就读。 在 省立一中 读书时,廷英以胆大急性著称。五四运动之后,他深受青年革命运动的影响,常与王振翼、贺昌等在一起畅谈革命志向。 1920 年 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团组织看到廷英思想进步,便积极培养他,安排一些活动让他参加。 1921 年 10 月省立一中进步学生在团组织的策划下,组织成立了青年团的外围组织青年学会,廷英即是这个组织的中坚力量和组织者之一。 全国解放后,历任政务院参事、 北京市 地政局局长、 房管局 局长和 园林局 局长等职。曾被选为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政协常委。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 1970 年 4 月 21 日 含冤病逝,终年 71 岁。 刘仲华 - 投身革命 在山西省立一中读书时,因受 五四运动 影响,就组织了青年学会参加了领导驱逐反动校长和教育厅长的斗争。因此受到阎锡山军警的追捕,从太原奔赴北平,投奔了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 北京大学 ,在图书馆找到了一份誊写资料的工作。当时,李大钊任馆长,两人都心怀革命,自然息息相通, 1923 年由 李大钊 和 李彪 介绍,加入 中国共产党 。 1921 年中共建党时 , 只有党员 50 多人 ,1923 年初 , 他入党时 , 也不过 300 多人。第二年 , 他在李大钊的派遣下,到上海大学从事学运工作。 1925 年参加了五卅运动 , 同年秋 , 被派往河南等地为党募捐经费。 1926 年初 , 到五原地区续范亭部任军政教导团。同年陪鹿钟麟赴苏联参观考察军事。 回国后 , 到冯部做政治工作 ,1927 年夏 , 奉命到河南四望山游击队。后经 河南省 委指派 , 前往安徽太河县杨虎成部、阳县高桂兹部 , 亳州方振武部 , 向党内同志传达中央指示 , 建立皖北特委 , 任军事委员。并任方部中共前委书记 . 组织当地农民 , 发动武装暴动。 1928 年 , 到上海 , 在 周恩来 、 聂荣臻 的领导下 , 在军委从事情报工作。 刘仲华 - 白区工作 重建组织 1933 年临时中央在上海难以立足 , 不得不迁往 中央苏区 , 在上海成立中央局,领导国统区的工作并和共产国际保持联系。 1934 年 3 月 , 到 1935 年 2 月间 , 上海中央局接连遭到六次大破坏 , 到七月停止工作,大部分同志撤出上海。 1935 年春节前,上海的地下党组织遭到空前规模的大破坏,三十六名中共党员被捕。 3 月, 刘仲华 肩负重任从原上海中央局军委系统干部组建了上海临时中央局,任书记,王世英负责军委系统的工作, 刘仲华 和南汉宸、 王世英 等一起,积极开展情报工作和国民党部队军运工作。继 潘汉年 之后续写了中共特科工作九死一生的危险工作。后中央军委与中央局合并成立军政委员会 , 由五人组成 , 刘仲华 负责。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 他和许多重要领导干部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 , 有力地支持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 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抗战开始后 ,1936 年 , 他接受第三国际驻上海代表的指示将工作移交王世英后 , 取道法国赴苏联却接到不准入境的通知 , 他回国又受到党组织的不接纳 , 从此失掉党的关系。 刘仲华 - 打入桂系 辅佐宗仁在 中央红军 内部, 1931 年 1 月至 1932 年月,组建了 14 支无线电小分队。同时,中央军委二局(今总参二部和三部前身)还有一支 毛泽东 和极少数中央领导单线联系的秘密情报部队。在当时,不仅其他红军部队,就是中国所有的其他部队都无法和这支部队的特殊性和战斗性相比。 1932 年初,中央红军成立了侦察局。不久改称情报局,即军委二局,局长由中央军委谍报科的曾希圣担任。后又由李克农担任。打入 国民党 内部的秘密党员,均由李克农亲自领导,单线联系。广州、武汉失守后,广西成为中国西南抗战的大后方,桂林成为联络西南、华南、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新四军、东江游击区及南方数省党组织与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以至于延安联系的中转站,更是国内通向香港、海外的唯一通道上的咽喉。海外支援国内的抗战物资,主要通过这条通道运进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于 1938 年 12 月在桂林设立了桂林行营,白崇禧以副总参谋长身份坐镇桂林,统一指导长江以南几个战区对日作战。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也不是一般的办事处,它是中共南方局的派出机构,对内是中共南方局 桂林 办事处,根据中央及南方局指示,肩负着联络湘、赣、粤、桂及香港、海外各地党组织的任务。李克农以南方局秘书长的身份,坐镇桂林全权负责,对外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当时 , 打入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议的 刘仲华 , 他在红军长征前就在上海负责党的地下工作,同时,周恩来、李克农又派到白崇禧身边的有绝密人物谢和赓及神秘人物刘仲容。经过严格的考察,刘仲容获得了李宗仁的信任和重用。他不是共产党员,但在共产党员 刘仲华 的领导下,已参加了党的秘密地下工作,由 刘仲华 单线联系。李宗仁对 刘仲华 的身份是了如指掌的 , 但他对 刘仲华 却很赏识、器重 , 常常和 刘仲华 在一起谈论国内外形势 , 通过 刘仲华 与李先念的新四军取得几次联系 , 商定和沟通一些共同抵御日寇的部署。 1946 年还带他到北平与叶剑英取得联系。 当时 , 有很多有文化的青年从敌占区来到五战区, 刘仲华 就向李宗仁建议把这些流落到五战区的青年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活动。李宗仁接受了 刘仲华 的建议 , 开办了战时青年干部培训班。除了 刘仲华 经常到战时青年干部培训班讲课外 , 共产党员匡亚明、张维、赫惊涛也经常到训练班讲课,使这批青年接受了抗日爱国的思想 , 走上了抗日爱国的道路。 刘仲华 - 北平和谈 1949 年 春, 解放军 以摧古拉势向麻城、罗田、英山、望江、安庆、无为、巢县、泰州之线大举推进,迫近江边,蒋介石保留国民党总裁身份下野,3月13日, 李宗仁 代总统正式宣布任命何应钦组阁的第二天,他把 刘仲华 和刘仲容都找了来,要他们转告毛泽东先生,说他是诚意和平的,希望中共相信他。据他说,蒋现在已经完了,无论军队、政治、经济、党,都崩溃了,大势已去,就是特务也不足虑了。这次拉上何应钦就是明证,何是主和派,用何可以控制军队,并便利今后的军队改编与裁减。他希望中共给他一段时间,用政治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要在和谈时或和谈前渡过江来,那样他只好一走了之。他甚至半威胁半诉苦地说什么:我很害怕把一个好好的局面搞乱了。现在和平民主力量已经有了战胜封建死硬势力的基础,只要不打仗,和平前途绝对可以乐观。相反,如果解放军渡江,那么不要说蒋介石会重新出来,白崇禧也会打的,美国、日本都会放手支持蒋,那样的局面是我所不愿看见的。不管二刘怎样向李宗仁解释,对中共无论如何不能以不渡江来作为条件,解放军渡江只会对宁沪杭一带的蒋系军队形成威慑,而不会威胁和平,李宗仁始终不改变态度。即使在中共中央得知此一情况后,专门去电上海转告李宗仁:不要惧怕我军渡江,李也还是不做答复,并且要黄启汉转电中共中央称:正当和平初现,和谈将开之时,致使此间人心惶惶,影响和谈进行甚大,务请从事考虑制止,并酌予后撤。为免生枝节,中共中央这时还真的一度下令前线部队暂停向计划中的花园及其以南之孝感、黄陂、黄安、阳罗、黄冈、麻城、浠水等地前进。中共中央这时已决定要联合李、白,故而不惜迁就李宗仁的上述要求,但对李宗仁、白崇禧的表现也早有疑惑,特别是因为李宗仁身处南京,未必能有多大作为,而白崇禧控制着大批军队。 三月二十四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已宣布由 张治中 、 邵力子 、 黄绍 、 章士钊 、 李蒸 五人组成和平谈判代表团(二十九日又增加刘斐,并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南京政府的代表团在二十五日到达北平。下一日,中共中央正式通知国民党政府:谈判从 四月一日 开始,地点在北平,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是周恩来、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 四月一日 又增加聂荣臻),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为什么国民党政府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和平谈判的要求呢。次日,他派黄启汉、 刘仲华 飞往北平,表示愿以最大努力促和平之实现,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项条件作为谈判基础,并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暂时停止进攻。二十七日和二十八日,叶剑英在北平西郊连续接见黄启汉、 刘仲华 ,并把同他们谈话的情况报告那时还在西柏坡的中共中央。 二月一日 ,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彭真、叶剑英电,要黄启汉、 刘仲华 告诉李宗仁:如果他真有反蒋反美、接受八项条件的诚意, 抗战开始后, 刘仲华 经张任民介绍,到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李宗仁手下担任高级参议。 以非党员的身份做共产党员做的统战工作。促使李先生在一定时期内接受了我党的抗日政治纲领。他也因此和李宗仁结下了很好的友谊。他很快和李克农单线联系。并和周恩来领导的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取得联系、并与陈少敏、王炳南等同志建立工作关系。李宗仁对 刘仲华 的身份是了如指掌的 , 但他对 刘仲华 却很赏识、器重 , 常常和 刘仲华 在一起谈论国内外形势 , 通过 刘仲华 与李先念的新四军取得几次联系 , 商定和沟通一些共同抵御日寇的部署。北平解放前夕,他受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委托,再上北平,与叶剑英商谈李的和谈诚意,沟通两党之间的联系。之后,他参加了李宗仁组织的国共和谈代表团,担任首席顾问。奔走于南京、上海、北平之间。为两党的和平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做了许多举足轻重的工作。 刘仲华 - 文革迫害、含冤而逝 全国解放后 , 刘仲华 历任政务院参事, 北京市地震局 局长、房管局局长、园林局局长等职。曾被选为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届人代会代表,第四届政协常委。 1953 年,北京市委决定,报请中央组织部批准,接受他重新入党,因有周恩来、聂荣臻证明,无入党介绍人。这是他三十年前入党后的重新归队,尽管历史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但他从无怨言。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林彪、四人帮和康生的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 1970 年 4 月 21 日 含冤病逝 , 终年 71 岁。 刘仲华 - 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粉碎四人帮后 , 党为他的一生作出了公正、全面的评价 , 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 并恢复他自 1923 年的党籍。使多年的沉冤得到昭雪。 1980 年 5 月 24 日 , 在 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 , 举行了隆重的 追悼会 。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聂荣臻、彭真、邓颖超、万里、蔡畅、朱蕴山、史良、季方、王昆仑、林乎加,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政协送了花圈。朱蕴山、季方、王昆仑、林乎加等以及他生前好友共五百余人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林乎加主持,市委秘书长、市政府副主席高戈致悼词。悼词中简略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最后说: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刘仲华 同志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不畏艰险、坚贞不屈、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刘仲华 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明磊落的一生。他坚持原则、遵守纪律、艰苦奋斗、平易近人、深受党和群众的信任,他实事求是,无私无畏、敢讲真话、刚直不阿,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对人民对利益高度负责的优秀品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88888 刘仲华 (18991970), 原北京市园林局局长   曾在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议的刘仲华   曾用名刘子华, 1899 年生,山西省原平市沟北村人。崞县第一位共产党员。   青年时在山西省立一中读书,受 五四 运动的影响,组织了 青年学会 ,参加了驱逐反动校长和教育厅长的斗争,为阎锡山的军警追捕,从太原奔赴北平,在北平大学图书馆做临时工,期间于 1923 年 2 月,由李大钊、李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在李大钊领导下进行工作。 1924 年受党委托到上海大学从事学生运动, 1925 年参加了 五卅 运动。同年秋,被委派河南等地为党募捐经费。 1926 年初,到绥远五原地区续范亭所办的军政教导团。同年 10 月,陪同鹿钟麟参加了赴苏军事参观团。回国后,在冯玉祥部队秘密发展党组织。 1927 年夏,奉命离开冯部到河南四望山游击队工作。后经河南省委指派,前往安徽太和县杨虎城部、阜阳县高桂滋部、亳州方振武部,向党内同志传达中央指示,建立了皖北特委,任军事委员,并担任方振武部中共前委书记,组织当地农民,准备发动武装暴动。 1928 年到上海,在周恩来、聂荣臻的领导下,在军委从事交通和情报工作。 1935 年,中央局机关大部被破环,六七月间,中央军委与中央局合并成立军政委员会,由刘仲华负责。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同敌人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保护了党的许多重要领导干部,获得了许多重要军事情报,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1936 年,他接受第三国际驻上海代表麦克道纳夫(苏联人)的指示,把工作移交给王世英,取道法国去苏联。到法国后,却接到中共赴苏代表团 不准入境 的通知。回国后找王世英接党的关系,王以 上级组织不让与你发生关系 为由,予以拒绝。从此失掉了党的关系。   抗日战争开始后,刘仲华经张任民介绍,到李宗仁部队,担任李的高级参议,以 非党员 身份做李的统战工作,促使李在一定时期内接受了我党的抗日政治纲领,由此他也同李结下了私谊。当时,许多文化青年从敌占区来到五战区,刘仲华就向李宗仁建议把这些流落到五战区的青年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活动。李宗仁接受了刘仲华的建议,开办了战时青年干部培训班。   北平解放前夕,他参加了李宗仁的国共和谈代表团,担任首席顾问,奔走于南京、上海、北平之间,为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做了许多举足轻重的工作。   全国解放后,历任政务院参事、北京市地政局局长、房管局局长和园林局局长等职。曾被选为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政协常委。 文革 中遭受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 1970 年 4 月 21 日含冤病逝,终年 71 岁。 在 1953 年,北京市委曾决定,并报请中央组织部批准,接受他重新入党。粉碎 四人帮 后,党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对他的一生作出了公正、全面的评价,并恢复他自 1923 年以来的党籍,多年的沉冤得到了昭雪。 1980 年 5 月 24 日在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林乎加主持了追悼会。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聂荣臻、彭真、邓颖超、万里、蔡畅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组织部、统战部,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政协送了花圈。朱蕴山、季芳、王昆仑等领导同志及其生前好友 500 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人民日报》于 5 月 26 日报道了追悼会情况。 http://baike.baidu.com/view/677038.htm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3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零死亡”奇迹》有感
黄安年 2010-4-22 09:33
读《零死亡奇迹》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2 日发布 读了《零死亡奇迹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近900师生幸免于难》报告 , 令人深思。 如果不是 4月14日清晨5点40分,一阵轻轻的晃动把值班副校长严力多德从梦中摇醒。 如果不是两年前汶川的悲惨场面在他的脑海里闪过。会不会还有大震?当务之急赶紧转移学生。想到这,他立马翻身起床。 如果不是严力多德冲出宿舍,和其他4位也被惊醒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楼前会合。安全起见,马上挨个叫学生起床。 如果不是 学校880多名学生,550多名走读,330多名住校。老师们嗓子喊哑了,把住校生全部叫起来时,每人累得满头大汗。学生们集结在操场上,老师们挨个点名。直到确认住校生一个不少时,他们悬着的心才落下。 如果不是 第一民族中学历来重视安全教育。汶川特大地震和湖南湘潭学校踩踏事件发生后,学校曾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多次演练的经验,给了老师冷静沉着,带领学生科学合理避难。 如果不是 地震中,学生们不仅听从老师指挥、保护自己,还在危急时刻相互救援,共渡难关。 那么 , 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近900师生幸免于难,能够创造零死亡奇迹吗? 问题在于 , 感到4月14日清晨5点40分,一阵轻轻的晃动的,其他4位也被惊醒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楼前会合。,就是说 , 该校全体教师全被惊醒了。既然如此,其他单位呢 ? 地震监测站呢? 这5点40分距离 7点49分大地震爆发有足足两个小时零九分时间,其他人尤其是地震监测当局是如何判断的 , 如何鉴定那 一阵轻轻的晃动和大地震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准确判断 , 这是不容易的。 如果,如果,如果,一系列如果没有再发生在这两小时之间,这就是我们需要冷静总结这次大地震中各种经验和教训。 附报道 : ********************************* 零死亡奇迹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近900师生幸免于难 新华网青海玉树4月20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王雁霖、余晓洁 地震突如其来,玉树几近废墟。 在夺去2000余条生命的青海玉树大地震中,位于巴塘草原废墟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5名老师和880多名学生全部生还。 校园零死亡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学校的师生们414当天经历了怎样的生死考验? 天未亮,老师叫醒了所有学生 4月14日清晨5点40分,一阵轻轻的晃动把值班副校长严力多德从梦中摇醒。 不好,可能是地震!严力多德微微一颤,两年前汶川的悲惨场面在他的脑海里闪过。会不会还有大震?当务之急赶紧转移学生。想到这,他立马翻身起床。 玉树4月的清晨乍暖还寒。简单披上件外套,严力多德冲出宿舍,和其他4位也被惊醒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楼前会合。 安全起见,马上挨个叫学生起床。严力多德的意见得到大伙一致响应。 此时,初三(六)班18岁的孤儿德嘎扎西还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中,压根儿没有感觉到那次轻微晃动。 咣咣,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老师的叫喊声将他惊醒。他瞄了眼表,还不到六点,心里顿觉奇怪学校规定每天六点半集合在操场跑操,今天怎么早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少人还想赖床,不情愿地嘟囔着。老师们连吼带拽,把睁不开眼睛,还迷糊着的学生从床上硬生生地拽了下来。 学校880多名学生,550多名走读,330多名住校。老师们嗓子喊哑了,把住校生全部叫起来时,每人累得满头大汗。 生活老师多吉才仁不放心,检查了两遍,生怕有一个孩子漏叫。50岁的多吉才仁是退役军人,1982年建校起就服务这所学校。退休后舍不得离开同学们,被返聘为生活老师。 多吉才仁手部残疾,但他行动特别快,一个人叫醒了100多个学生。 学生们集结在操场上,老师们挨个点名。直到确认住校生一个不少时,他们悬着的心才落下。 强震来袭,带领学生紧急转移 为了让躁动的学生安下心来,老师让孩子们一律在操场上读书。 学生们回去取了书,席地而坐。不一会儿,琅琅书声在这个特别的清晨响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离上课的时间越来越近。 走读学生陆续来到了学校,他们也被禁止进入教室。到了7点半,三栋教学楼和四排宿舍之间的空地上,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 只有初三年级一些特别勤奋的学生因备战中考,在教室里温课。 7点49分,突然一阵地动山摇,四排与学校同龄的平房宿舍楼顷刻坍塌,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楼塌了一半,另两栋2000年后建的教学楼建筑状况略好,但也成为危房。 操场上的学生们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蒙了,哭喊声响成一片。一个女生吓坏了,看宿舍全塌了,拼命往教学楼里跑。幸好被布桑老师看到,一个箭步追过去,一把把她拉回来。霎时间,教学楼外墙的墙砖直落下来。最近的一块大石头离女孩的后脚跟只有10厘米。 这时的教学楼里,砖瓦噼里啪啦地砸落,楼梯也开始晃动起来。地震了,赶紧撤,同学们不要慌,不能挤!严力多德冲进楼里,把吓得大喊大叫的初三学生护在胸前,推出教学楼。 校长布周才仁赶到学校后,立即组织880多名学生向校外后山上转移。 那些不情愿早起的学生这才意识到,老师们叫他们起床,是为了他们的生命。 如果不是老师和校长,我们待在宿舍里肯定没命了。德嘎扎西惊魂未定地说。 学校地处峡谷,距离禅古电厂的水电站仅几公里,万一水坝倾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地震平静下来后,校长和老师并没有立即组织学生返回。 直到下午1点多钟,确定水坝安全后,老师才带领学生排队返回校园,并一起找木条、彩条布搭建起简易帐篷。 被老师们从死神手里夺回的880个孩子感受到了无限安慰和温暖。 好险啊!看到学生们都死里逃生,布周才仁长舒了一口气。 平时演练,灾难之中相互救援 布周才仁说,在遭受地震重创的玉树县,学校能创造零死亡的奇迹,并非偶然。 第一民族中学历来重视安全教育。汶川特大地震和湖南湘潭学校踩踏事件发生后,学校曾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多次演练的经验,给了老师冷静沉着,带领学生科学合理避难。 让人动容的是,地震中,学生们不仅听从老师指挥、保护自己,还在危急时刻相互救援,共渡难关。 地震发生时,身体不好的回族老师冶秀风在与校园一街之隔的家里休息。没等她明白怎么回事,半个身子就埋在了废墟下,头部被乱石砸中血流不止,顷刻昏迷过去,恰巧被跟随老师转移上山的德嘎扎西看到。 快来人啊,政治老师被埋了!德嘎扎西叫来同学,一同将冶秀风刨了出来,轮流着把她背到了山上。 老师穿得太薄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十几个孩子便把校服脱了下来,给冶秀风披上。而在学生们救助完冶秀风后,几个大一点的学生还主动到附近的第二完全小学,帮助援救他人。 18日,第一民族中学复课,成为灾后第一所复课的中学。临时教室一顶顶绿色的帐篷,在废墟边上拔地而起,琅琅读书声再次响起。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4/20/c_1245422_3.htm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3701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刘绪贻著译总目》有感
黄安年 2010-4-7 20:28
读《刘绪贻著译总目》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7 日发布 说刘 绪贻先生著作等身,一点不假;说 刘 绪贻先生著作与日俱增,一点没错;说 刘 绪贻先生活到老、写到老,完全准确。细看刘先生 著译总目发表的时间顺序,我们不难发现,在先生 75 岁以后也就是 1988 年以来所发表的著译总目大大超过了 75 岁以前的数量(用水绿式表示 1988-1999 ,用红式表示 2000 以来)。刘先生退而不休,笔耕不缀,退休后的研究领域不仅继续深入美国史,而且扩大到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时论、散文、随笔、杂文等,进入学术自由王国阶段。 2003 年为祝贺刘先生九十华诞,东来、玉圣和我主编了《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的文集,书后附有玉圣初编的《 刘 绪贻教授主要论著目录 》,当时辑录到 2002 年 , 其后刘先生不断增补,我每次收到他寄来的总目,就感到又丰富和增多了不少,这些都记录了这位令人敬佩不已的年过九十的学术老人辛勤耕耘。 刘先生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固然是由于他终日伏笔的惊人毅力、活力和创造力,也和他坚持健身强体、科学用脑,健康长寿的生活规律有关。就在最近和他的几次通话中 , 我明显感受到这位快到 97 足岁学术老人的听力、表达力、关注点均惊人的好,他收发电子邮件运用自如,今年 3 月出版《萧声剑影 — 97 老人 刘 绪贻口述自传 》(上卷)出版后,现正有条不紊地从事下卷的口述自传写作。在刘先生身上,我们看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精神境界,健身强体、科学用脑乃是延续学术生命的必要前提,谱写学术生命的新篇章需要老有所为的奋斗不息精神 , 有了这种精神、学无止境、奉献无终点。 刘先生没有博士生导师、资深教授的桂冠,他亲手创立的我国 1964 年最早的两个美国历史研究室之一武汉大学历史系研究室团队在刘先生退休后也日渐衰微而不再存在,所有这些并未能终止刘先生个人对学术事业的奉献 , 刘先生没有梯队、没有项目费、没有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指标、没有助手、没有目前许多在职研究者的种种优惠待遇,然而,刘先生后续的成就却远非目前许多掌握优越资源学者所能比拟,两相对照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这份总目远非先生学术成就的全部,就我所知刘先生对创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并在初期( 1979-1990 )的奠基时代和其他老学者一起领导研究会健康成长,打下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刘先生在著书立说同时 , 开展和参与了一系列学术活动 , 使广大同仁受惠;刘先生的不少文章在网上流传使得更多网友受惠;刘先生培养的弟子许多已经成为栋梁之材,这些同样是先生学术成就的组成部分。 虽然我们不忍心看到刘先生还如此辛勤耕耘,但是每每看到先生新作面世,我们总是倍受鼓舞,和先生相比 , 我们这些“ 70 岁后”小字辈,为何不紧随其后呢? 刘绪贻著译总目 (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理论著作、散文、杂文及隨笔、时论) 甲、历史学 一、专著 1. 《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 —— 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 2. 《美国现代史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4—1987 年版 。 3. 《战后美国史( 1945—1986 )》,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 4. 《富兰克林· D ·罗斯福时代》,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 5. 《美国通史丛书》(六卷本),人民出版社, 1989 — 2001 年版 。 6. 《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7. 《美国研究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 8. 《战后美国史( 1945—2000 )》(本书为《战后美国史( 1945—1986 )》增订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 9. 《美国通史》(六卷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 10. 《美国通史》(六卷本),中国出版集团 · 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 。 二、译著 1. 《芬兰史》(上、中、下 3 册),湖北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 。 2. 《中东简史》 ( 上、下两册 )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 3. 《世界史编年手册》(古代中世纪部分),北京三联书店, 1981 年版 。 4. 《 1900 年以来的美国史》(上、中、下 3 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选编》摘要转载)。 5. 《新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1983 年印行 。 6. 《被通缉的女人》(塔布曼传),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 7. 《注视未来 —— 乔治·布什自传》,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 8.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和平共处》,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 9. 《多难的旅程 ——40 年代至 80 年代初美国政治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 。 10. 《富兰克林 · 罗斯福与新政( 1932—1940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年版 。 11. 《美国的八大冤假错案》(刘末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 。 三、论文及其他文章 1 .奴隶贸易,载《读一点世界史》(一),湖北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2. 近年来美国黑人暴力斗争理论的发展,《江汉历史学丛刊》, 1979 年。 3 .从合法斗争到非暴力群众直接行动,《美国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 1980 年版。 4 .从蒙哥马利到伯明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论丛》第 1 辑, 1980 年版。 5. 日本的美国史研究机构,《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0 年第 12 期。 6. 战后十年美国黑人运动的起伏,《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年第 2 期。 7 .最新的美国现代史 —— 《美国时代》,《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1 年第 3 期。 8. 罗斯福“新政”对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作用,《历史教学》, 1981 年第 9 期(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美国史论文选》全文转载)。 9 .《美国政治制度史》序,载曹绍濓《美国政治制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10. 保罗 · 康金的《新政》 —— 一本最优秀的对罗斯福“新政”的简明批评性著作,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译丛》, 1983 年第 1 期。(刘绪贻著《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11.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 1983 年第 2 期。(北京三联书店 1983 年版《美国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哲学社会科学近期学术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20 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 · 史学卷》下册全文转载) 12 .《美国现代史丛书》序,《历史教学》, 1983 年第 12 期。 13.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与马列主义,上海《社会科学》, 1984 年第 2 期。(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转载时,将题目改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两个新规律”) 14.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寿命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4 年第 5 期。(刘绪贻著《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15.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与马列主义,《兰州学刊》, 1984 年第 3 期。(本文较“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与马列主义”一文扩充篇幅近一倍,原为提交意大利贝拉焦国际学术会议“外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史”的论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 1984 年第 7 期全文复印,第 16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 1984 年《中国历史学年鉴》、 John · R.Moore , The State of American History Studies in the People ’ s Republic of China 摘要转载) 16 .世界现代史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历史》, 1984 年第 5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 1984 年第 11 期、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全文转载,第 16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摘要转载) 17 .开创美国史研究新局面的有效途径,《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4 年第 5 期。 18 .美国史,《中国历史学年鉴 · 1984 》,北京三联书店。 19. 《历史的视野》,《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4 年第 7 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0. 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 1985 年第 1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迎代、现代史》 1985 年第 3 期全文复印) 21. 在贝拉焦学术会议上,《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5 年第 2 期。 22. 现代美国社会里的阶级斗争,《湖北社联通讯》, 1985 年第美 7 期。 23 .试论 1980 年罗纳德·里根竞选的胜利,《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年第 4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报刊资料选汇 · 外国政治、国际关系》 1986 年第 6 期和《世界迎代、现代史》 1986 年第 8 期全文转载) 24. 中国美国史研究概况,《史学月刊》, 1986 年第 5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 1986 年第 11 期全文转载。该文英文版载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Newsletter ,题为 American History Research in China ) 25 .试论赫伯特·胡佛及其政府对付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政策,《历史教学》, 1986 年第 11 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6 .里根上台执政的社会历史背景,《美国研究》, 1987 年第 1 期。 27 .里根经济学与经济政策,《湖北社会科学》, 1987 年第 7 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8 .《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序,《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7 年第 9 期。 29 .美国新右派初探(与胡金平合作),《美国研究》, 1988 年第 4 期。(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0 .《战后美国史》引言,《世界历史》, 1988 年第 5 期。 31. 乔治·布什的外交政策思想与中美关系的未来,湖北《社会科学动态》, 1989 年第 7 期。 32.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四次战略调整,《兰州学刊》, 1990 年第 1 期。 (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33.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联邦最高法院斗争的性质,《历史研究》, 1990 年第 4 期。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34.1932 年美国总统选举及其意义,《世界历史》, 1990 年第 5 期。 (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35. 《多难的旅程》译者序,《多难的旅程》 (1990) ,中译本。 ( 同上 ) 36. 美国 1929 — 1933 年经济危机;“新政”;罗斯福, F.D. ;美国民权运动;尼克松, R.M. ;水门事件;里根, R.W.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 (1990) 。 37.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美国研究》, 1991 年第 1 期。 ( 此文与以 下 7 文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38. 英、美学者论“新政”的国家理论,《世界史研究动态》, 1991 年第 2 期。 39. 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看划分两次“新政”的意义,《世界史研究动态》, 1991 年第 9 期。 40. 田幼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性质、成就及其意义,《美国研究》, 1991 年第 4 期。 41. 洛克腾堡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与“新政”》一书评介,《世界史研究动态》, 1992 年第 1 期。 42. 罗斯福“新政”与黑人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2 年第 1 期。 43. 罗斯福“新政”、劳工运动与劳方、资方、国家间的关系,《美国研究》, 1992 年第 2 期 44. 美国 1932 年《反禁令法》是怎样诞生的,《历史教学》, 1992 年第 5 期。 45.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丛书》总序,《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丛书》,上海文汇 出版社, 1992 年版。 46.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否有自己的经济理论,《史学月刊》, 1993 年第 1 期。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47. 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一:对“新政”的评价,《世界历史》, 1993 年第 1 期。 48. 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美国研究》, 1993 年第 1 期。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49.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 1993 年第 3 期。 50. 小罗斯福时代美国学校教育的危机与变革,《九江师专学报》, 1993 年第 4 期。 ( 此文及下一文均由《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51. 不能这样谈历史,《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3 年第 2 期。 52. 一本求真求实的《法西斯新论》 ( 与桂立合作 ) ,《兰州学刊》, 1994 年第 3 期。 53. 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美国研究》, 1994 年第 3 期。 ( 此 文及下文均由《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54. 喜闻雏凤清声——评杨玉圣《美国历史散论》,《美国研究》, 1994 年第 3 期。 55. 罗斯福与中国抗日战争,《长江日报》“长江周末”版, 1995 年 5 月 12 日 ( 增订版载《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5 年第 3 期 ) 。 56. 《女性的崛起》序, 1995 年 8 月 8 日《中国妇女报》 ( 有删节 ) ,全文载《世界历史》 1996 年第 3 期和《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 57. 《法西斯体制》研究的重要贡献,《世界历史》, 1995 年第 6 期。 58. 法制和“自我约束”,《读书》, 1996 年第 3 期。 ( 此文及下文均由《 20 世 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59. 评《中国可以说不》,《今日名流》, 1996 年第 6 期。 60. 《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序,《世界历史》, 1998 年第 3 期。 61. 可贵而有效的支持,《世界历史》, 1998 年第 6 期。 62. 有计划地把“再就业工程”和环保、公共等工程结合起来——罗斯福“新政”对再就业工程的借鉴,《武汉经济研究》, 1998 年第 4 期。 63. 人权的演进与我国人权的保障, 1999 年 1 月 4 日《长江日报》。 64. 威斯康星州历史学会的启示,武汉《文化报》, 1999 年 7 月 8—14 日。 65. 第一批官费留美生与中美文化交流 ( 与林婕合作 ) ,陶文钊、陈永祥编《中 美文化交流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9 月。 66. 一个苏联人心目中的小罗斯福总统,《黄河》, 1999 年第 5 期。 ( 《 20 世 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67. 美国第一个女总统候选人,《湖北日报》“世界博览”版第 62 期。 68.20 世纪世界史中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载 2000 年 9 月 14 日《太 平洋学报》。 ( 张健民主编《武汉大学历史学集刊》第五辑全文转载 ) 69. 《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序,《学术界》, 2001 年第 2 期。 70. 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湖北《理论月刊》, 2001 年第 4 期。 71.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史学月刊》, 2001 年第 3 期。 72. 世界遗产与爱国、爱人类、爱世界公民意识——《世界遗产》评介, 2002 年 2 月 7 日《中国教育报》第 7 版。 73. 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历史教学》, 2002 年第 10 期。 74. 《美国通史》总序,《博览群书》, 2003 年第 1 期。 75.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诞生记,《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3 年第 2 期。 76. 我看美国新经济,《读书》, 2003 年第 3 期。 77.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史学月刊》, 2003 年第 9 期。 78. 六卷本《美国通史》诞生记,《世界历史》, 2004 年第 1 期。 79. 美国宪法与宪政,《博览群书》, 2004 年第 10 期。 ( 张健民主编《武汉大学历史学集刊》第五辑全文转载 ) 80. 中西法治观和法治体制比较及意义,《社会科学论坛》, 2005 年第 9 期 (A) 。 81. 《牧畜王国的兴衰》序,周钢著《牧畜王国的兴衰:美国西部开放牧区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1 月。 82. 西方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博览群书》, 2006 年第 5 期。 83. 论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学术界》, 2006 年第 5 期。 84. 我研究美国史的经历,《书屋》, 2007 年第 2 期。 85. 孔子是个反动派,《新京报》, 2007 年 7 月 13 日《书评·漫读》版 86. 我冲破了世界史研究的一个禁区,《北京日报》 2007 年 8 月 6 日《理论周 刊》。 ( 注:此文是《北京日报》某编辑在未与我通气的情况下,摘录我的论文并以我的名义撰写,发表后经我认可的 ) 87. 西南联大的奇迹,《社会科学论坛》, 2008 年 2 月 ( 上期 ) 。 88. 读《“封建”考论》,《读书》, 2008 年第 12 期。 四、译文 1. 黑人历史研究的新方向,《美国历史研究资料》, 1979 年第 1—2 合期。 2. 富兰克林· D. 罗斯福与总统权力的扩张,《美国历史研究资料》 1979 年第 1—2 合期。 ( 与陈泽伦合译 ) 3. 内战前美国技术与工业的发展,胡志宽译,刘绪贻校,《世界历史译丛》, 1980 年第 5 期。 4. 美国农业制度的演变及其意义,王锦瑭译,刘绪贻校,同上。 5. 日本的美国史研究概况,《美国史研究译丛》, 1982 年第 1 辑。 乙、社会学 一、专著 1 .《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 2 .《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 ——1948 年文集》,武汉出版社, 2001 年版。 3 .《中国的儒学统治 —— 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迁的典型事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5 月。 二、译著 1. 《美国社会发展趋势 (1960—1990) 》,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 。 三、论文及其他文章 1 .人口问题与智识阶级, 1941 年 4 月 26 日重庆《大公报》。 2 .知识生活的偏向,上海《观察》第 3 卷第 19 期, 1948 年 1 月 3 日。 ( 此文及以下 14 篇文章均收入刘绪贻著《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 1948 年文集》,武汉出版社, 2001 年 9 月。 ) 3 .风雅里的悲剧,上海《观察》第 3 卷第 24 期, 1948 年 2 月 7 日。 4 .狭路相逢,上海《观察》第 4 卷第 5 期, 1948 年 3 月 27 日。 5 .两种克服自然的方法及其冲突,上海《观察》第 4 卷第 10 期, 1948 年 5 日 1 日。 6. 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以后,南京《社会建设月刊》, 1948 年 5 月 1 日。 7 .人性的压抑与了解,上海《观察》第 4 卷第 13 期, 1948 年 5 月 22 日。 8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上海《观察》第 4 卷第 16 期, 1948 年 6 月 12 日。 9 .退无以守,进必以战,上海《观察》第 4 卷第 19 期, 1948 年 7 月 3 日。 10 .锦上添花的代价,上海《观察》第 4 卷第 23 、 24 期, 1948 年 8 月 7 日。 11 .知识·生活·宇宙,上海《观察》第 5 卷第 3 期, 1948 年 9 月 11 日。 12 .计划生育节制与儿童福利,上海《儿童与社会》第 1 卷第 4 期, 1948 年 9 月。 13 .道德的眼镜,上海《观察》第 5 卷第 7 期, 1948 年 10 月 9 日。 14 .富贵之道,南京《世纪评论》第 4 卷第 16 期, 1948 。 15 .工业化的利弊,上海《观察》第 5 卷第 10 期, 1948 年 10 月 30 日。 16 .长指甲里藏着什么 ? 上海《观察》第 5 卷第 16 期, 1948 年 12 月 11 日。 17. 化整为零的研究方法,天津《益世报》社会学副刊, 1948( 具体日期待查 ) 。 18. 社会学浅议,湖北《社会科学动态》第 30 期, 1980 年 10 月 20 日。 19 .社会学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发展,《江汉论坛》, 1982 年第 2 期。 20 .建设精神文明与社会控制,上海《社会》, 1982 年第 4 期。 2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问题,《人与社会》, 1990 年第 1 、 2 合期。 22 、一本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农村社会学,上海《社会》, 1991 年第 4 期。 23 .《社会调查研究通论》序,《社会调查研究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 24 .大力促进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年第 4 期。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3 年第 2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C4 《社会学》 1993 年第 3 期全文转载,题目改为:开展改革开改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改革开改的社会学研究》全文转载,题目改为:积极开展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 ) 25. 美国社会史新著《美国社会发展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 1992 年第 8 期。 ( 《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 26 .莱文·伦布克论美国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3 年第 1 期。 27 .为什么要研究交际学 ? 《长江日报》, 1995 年 1 月 27 日下午版。 28 .社会学工作者的机遇与使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1995 年第 2 期。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全文转载 ) 29. 研究交际学的重大意义(《交际学丛书》总序),李元授主编《交际学丛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 30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武汉《社科信息》, 1997 年第 2 期。 31. 世纪之交中国的社会发展必须与全球化进程接轨,《长江日报》, 1997 年 3 月 31 日下午版。 32. 从人的两重性看妇女特性,《长江日报》, 1997 年 4 月 1 日。 33 .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长江日报》, 1997 年 7 月 17 日第 7 版。 34 .个人自律与有效监督,《长江日报》, 1997 年 8 月 1 日。 35. 既得利益:新一轮改革的阻力, 1997 年 10 月 23 日《长江日报》第 7 版。 36. 大学毕业生的异化, 1997 年 11 月 24 日《长江日报》“社会中来”版 37 .知识分子的特殊使命, 1998 年 2 月 14 日《长江日报》“读报观察”版。 38. 再大声响应蔡特金一次, 1998 年 3 月 9 日《长江日报》“人与社会”版。 39 .假想的社会发展趋势, 1998 年 9 月 5 日《长江日报》第 7 版。 40.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几条规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1999 年第 1 期。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中国优秀创新成果通报》 2001 年第 1 卷全文转载 ) 41. 为湖北省、武汉市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旧话重提,《武汉文史资料》, 1999 年第 1 期。 42. 中国的儒学统治是怎样开始的,《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年第 4 期。 43. 从社会变迁到社会发展——我的社会学研究历程,《时代的回响——新中国武汉地区社会科学评述》,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44. 计划经济荫庇下高校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学术界》, 2000 年 1 月 1 日。 ( 注:编者未经作者同意换了题目,现在改回来 ) 45. 西汉早期中国社会的重新分层,《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2000 年第 4 期。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先秦、秦汉史》 2001 年第 2 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转载 ) 46. 《农村社会学》序,李守经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47. 必须有效监督一把手, 2003 年 4 月 3 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49. 大学生的学习目标, 2005 年 5 月 6 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50. 忆先师吴文藻与师母谢冰心,《社会学家茶座》, 2007 年第 3 期。 51. 博学、济世、风趣的社会学家潘光旦,《社会学家茶座》, 2007 年第 4 期。 52. 天助自助者——忆先师费孝通教授,《书屋》, 2007 年第 8 期。 53 重视实证研究、胸襟开阔的陈达教授,《社会学家茶座》, 2007 年第 5 期 54. 为什么要出版这本 60 年前写的《中国的儒学统治》,《书屋》, 2007 年第 12 期。 55. 给第四代新儒家提个醒——我再版 60 年前旧作《中国的儒学统治》之因由,载 2008 年 6 月 30 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版。 ( 注:此文是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别人根据我的文章并以我的名义撰写,发表后由我认可的 ) 四、译文 1. 亲职社会学,武汉市《社科信息》, 1988 年第 5 期。 丙、文化人类学 一、论文及其他文章 1. 文化脱节与民主政治,重庆《大公报》, 1941 年 6 月 4 - 5 日。 2. 文化的渐变与剧变,上海《时与文》,第 2 卷第 24 期, 1948 年 3 月 26 日。 ( 此文及以下 5 篇文章,均由武汉出版社 2001 年版《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 1948 年文集》全文登载 ) 3. 民族性与文化,南京《世纪评论》,第 3 卷第 3 期, 1948 年。 4. 从“镜中自我”里看民主,南京《世纪评论》,第 3 卷第 23 期, 1948 年 6 月 5 日。 5. 中国需要全盘的变迅速的变,上海《时与文》,第 3 卷第 14 期, 1948 年 7 月 23 日。 6. 装饰性的文化,南京《大学评论》,第 3 卷第 3 期, 1948 年。 7. 看不见的牢狱,北平《自由批判》,第 1 卷第 8 期, 1948 年 11 月 1 日。 8. 浅谈城市人类学,湖北《社会科学动态》, 1990 年第 5 期。 9. 一种新生的太平洋文化, 2003 年 6 月 26 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儒学,长沙《书屋》, 2006 年第 6 期。 丁、理论著作 一、论文及其他文章 1. 人民自己做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论“民本”不是“民主”,上海《时与文》,第 3 卷第 20 期, 1948 年 9 月 3 日。 ( 武汉出版社 2001 年版《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 1948 年文集》全文登载 ) 2.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原理需要发展,上海《社会科学》, 1986 年第 8 期。 (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史论丛》、《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0 年版《中国当代论文选粹》、北京汉苑文化中心与世纪之光丛书编委会 1999 年版《世纪之光》、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年版《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荟萃》等全文转载 ) 3. 美、苏学者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及两者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1989 年第 1 期。 4. 论当代资本主义新特点 ( 答魏风问 ) , 1989 年 2 月 23 日《湖北日报》第 4 版。 5.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及时代局限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1 年第 1 期。 6. 讲究唯物辩证法 防止思想僵化, 1997 年 5 月 1 日《长江日报》第 6 版。 7. 一个常被人忽略的道理, 1997 年 12 月 9 日《武汉晚报》“读报隨笔征文”版。 8. 改革政策的理基础,刘绪贻主编:《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9.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贡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8 年第 2 期。 10. 防止思想僵化需要制度保证, 1998 年 4 月 5 日《中国改革报》第 8 版。 11. 打破反腐禁区, 1998 年 5 月 6 日《中国改革报》第 6 版。 (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中国政治发展年报》全文转载 ) 12. 说教和强权证明不了真理, 1998 年 9 月 21 日《长江日报》第 12 版。 13. 民主,就是让人民自己作主, 1998 年 11 月 24 日《长江日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版。 14. 假实践不能检验真理, 2000 年 8 月 21 日《长江日报》第 14 版。 15. 道德与个性, 2000 年 9 月 4 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6. 道德与法律, 2000 年 9 月 11 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7. 道德与科学, 2000 年 9 月 18 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8. 道德须重建, 2000 年 9 月 25 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9. 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01 年 9 月 26 日《长江日报》第 13 版。 20. 现代新儒学评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等读后,《学术界》, 2002 年第 6 期。 21. 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2002 年 12 月 31 日《长江日报》第 14 版。 22.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2003 年 8 月 21 日《长江日报》第 11 版。 23. 分清民本与民主思想, 2004 年 3 月 4 日《长江日报》第 11 版。 24. 从宪法到宪政的有效制度保证, 2004 年 7 月 22 日《长江日报》第 11 版。 25. 儒学的精华与糟粕, 2006 年 4 月 6 日《长江日报》第 12 版。 26. 辨析一个习惯性的提法 ( 注:此文原来题目是“论统一思想的可能性”,现在题目是责任编辑改的 ) , 2008 年 2 月 25 日《北京日报》“理论周刊”版。 ( 据责编及友人通知,《文摘报》、《报刊文摘》、《中国简报》都已转载此文 ) ( 注:上面列入历史学的“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与马列主义”、“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看划分两次‘新政’的意义”、“ 20 世纪世界史中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世界现代史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列入社会学中“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几条规律”等文,也都可列入理论著作 ) 戊、散文 1. 在社会缝隙里自得其乐的美国人, 1990 年 7 月 15 日《长江日报》第 3 版。 ( 杨玉圣、辛逸、胡玉坤编《我说美利坚》全文转载,但将题目改为:在生活的夹缝中逍遥 ) 2. 情比桃花潭水深——忆丰子恺先生,《光明日报》, 1991 年 4 月 2 日。 ( 据徐以骅教授电告,有 4 种美国中文报纸转载此文,其中可能有纽约《侨报》,但只接到居于纽约的表侄女王媛寄来的一份剪报,上面没有关于发表此文出版物及发表时间的记载 ) 3. 冰心生活情趣, 1993 年 7 月 29 日纽约《侨报》第 35 版“副刊”。 (1999 年 3 月 29 日《武汉晚报》全文转载 ) 4. 寄给大洋彼岸的思念——忆我与柏生的友谊,《长江日报》 ( 具体发表时间待查 ) 5. 永恒的诺言,《长江日报》, 1995 年 2 月 20 日。 6. 几位清华教授轶事, 1995 年 2 月 22 日《武汉晚报》第 6 版。 7. 文坛祖母冰心与她的“傻姑爷”, 1995 年 11 月 18 日《楚天周末》第 3 版。 8. 西南联合大学的几副春联, 1996 年 2 月 14 日《长江日报》下午版。 9. 自称“湖北佬”的世界著名作家聂华苓,《武汉春秋》 1996 年第 2 期。 10. 马约翰教授轶事, 1996 年 8 月 16 日《武汉晚报》第 5 版。 11. 撩人的黄昏后, 1996 年 10 月 26 日《楚天周末》。 ( 编者末经作者同意改过题目,现在改回来 ) 12. 国际书缘, 1997 年 8 月 3 日《长江日报》“读书”版第 195 期。 13. 美国教授的赠书信, 1998 年 3 月 6 日《长江日报》第 6 版。 14. 安徽白猴,《长江日报》, 1998 年 4 月 19 日。 15. 敢将椽笔续《离骚》——记诗人聂绀弩,《武汉春秋》 1998 年第 4 期。 16. 更有意义的纪念, 1998 年 5 月 2 日《长江日报》第 7 版。 17. 我和汉口四官殿的一段情缘, 1998 年 6 月 24 日《武汉晚报》第 10 版。 18. 与储安平缘悭一面, 1998 年 11 月 9 日《长江日报》“晚晴”版。 19. “黄鹤楼公园不宜企业化”之我见, 1999 年 1 月 26 日《武汉晚报》第 2 版。 20. 难忘那个野味香, 1999 年 1 月 26 日《武汉晚报》第 9 版。 21. 渡江涉水的木划子, 1999 年 2 月 26 日 —3 月 4 日武汉《文化报》 A6 版。 22. 奉命竞选教授会主席, 1999 年 5 月 13 日 —19 日武汉《文化报》 A6 版。 23.86 老翁缘何健? 1999 年 5 月 29 日《武汉晚报》第 7 版。 ( 编者未经作者同意对题目有所改动,现在改了回来 ) 24. 灵魂给肉体加鞭—— 86 岁感怀, 1999 年 6 月 21 日《长江日报》第 14 版。 25. 黎明前的觉醒与搏击——忆解放前夕我的地下斗争生活,《武汉文史资料》, 1999 年第 6 期。 26. 平生幸伴东湖住, 1999 年 1 月 8 日《长江日报》第 8 版。 27. 千姿百态的养生之道, 1999 年 8 月 7 日《武汉晚报》第 7 版。 28. 《十面埋伏》的魅力,《好书》杂志, 1999 年第 7 、 8 期。 29. 多情人不老, 2000 年 6 月 21 日《长江日报》第 14 版。 30. 白山黑水拾珠, 2000 年 9 月 6 日《长江日报》第 14 版。 ( 编者曾改换题目,现在改回来 ) 31. 我谈旅游, 2000 年 12 月 12 日《长江日报》第 15 版。 32. 硝烟弥漫闯花旗,《武汉晨报》, 2000 年 5 月 28 日。 33. 清清的香 淡淡的甜,《武大校友通讯》, 2000 年第 2 辑。 (2001 年 3 月 20 日广州市《老人报》摘要转载 ) 34. 深切怀念丁则民教授,《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1 年第 1 期。 35. 绛帐春风——忆请华大学社会系几位教授, 2002 年 2 月 20 日《中华读书报》第 3 版。 ( 兰州市《读者》 2002 年第 9 期、纽约《侨报》 全文转载 ) 36.89 岁断想, 2002 年 4 月 24 日《中华读书报》总第 397 期。 (2002 年第 1 期《美国史研究通讯》全文转载 ) 37. 年近九十学电脑, 2002 年 11 月 10 日《长江日报》第 6 版。 38. 怀念周鲠生校长, 2003 年 11 月 29 日《武汉大学报》第 58 版。 39. 桃李无言 下自成溪——忆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黄河》, 2003 年第 2 期。 40. 从“哲学王”到法治国家, 2005 年 8 月日《长江日报》第 12 版。 41. 著书不为稻梁谋,载 2006 年 4 月日《武汉大学报》。 (2006 年第 3 期《学术界》杂志全文转载 ) 42. 深切怀念密加凡同志,《江汉论坛》, 2006 年第 10 期。 43.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所认识的李达同志,《武汉大学学报》 ( 人文科学版 ) , 2007 年第 2 期。 44. 管理民主 学术自由——西南联合大学民主制 ( 注:此文被编辑删得太厉害 ) ,《新京报》 2007 年 11 月 23 日《西南联大特刊》。 45. 痛悼冯承柏教授, 2008 年 1 月 7 日《南开大学报》第 4 版。 ( 《春思秋怀忆故人——冯承柏教授纪念集》全文转载 ) 46. 绛帐春风,《和谐》总第 3 辑,武汉出版社, 2008 年 6 月第 1 版。 47. 留美杂忆,《武大校友通讯》, 2008 年第 1 辑, 2008 年 7 月第 1 版。 48. 愧对慎之,《领导者》,总第 23 期,香港财经文摘有限公司 2008 年 8 月版。 ( 截止 11 月 6 日,国内已有 9 个网站全文转贴;仅在天益网站,已被阅读 3332 次。美国的《民主中国》杂志也全文转载。 49. 我所知道的吴宓教授,《社会科学论坛》, 2008 年 12 月 ( 上期 ) 。 己、杂文与隨笔 1. 高等教育也要打假,载 1996 年 2 月 26 日《长江日报》 ( 编者曾将题目改为:“百年树人”关系民族前途,将原题目用作副标题,现在改回来。此文发表时用笔名鲍光 ) 。 ( 《学术界》 2000 年第 2 期全文转载,标题为:“百年树人”关系民族前途 ) 2. 旅居美国威州麦迪逊城礼记,《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7 年第 2 期。 3. “微小暴力”掩盖下的“公地悲剧”, 1997 年 6 月 23 日《长江日报》第 11 版。 4. “天道”何时“酬勤” 1997 年 8 月 25 日《长江日报》“社会中来”版。 ( 《中国改革报》全文转载,具体时间待查 ) 5. 白居易还应有一“愧”, 1997 年 9 月 17 日《武汉晚报》第 6 版。 6. 人民不是生来就怕“公仆”的, 1997 年 11 月日《长江日报》第 4 版。 7. 论“生财有道”, 1997 年 12 月日《长江日报》“专版”。 8. 冲破“帕金森定理”, 1998 年 1 月 5 日《长江日报》“人与社会”版。 9. 从“人狗奇缘”谈起, 1998 年 3 月日《长江日报》“人与社会”周刊。 10. 回忆不一定都能净化人的心灵——与季羡林先生商榷, 1998 年 4 月 4 日《长江日报》第 7 版。 11. 当官不是做“老爷”, 1998 年 4 月日“长江日报”第 13 版。 12. 谨防“利令智昏”, 1998 年 5 月 18 日《长江日报》第 12 版。 13. 怎样纪念校庆, 1998 年 10 月 10 日《长江日报》第 7 版。 14. 一曲严肃的闹剧——克林顿绯闻案之我见, 1998 年 10 月 30 日《长江日报》第 5 版。 15. 富了方丈穷了庙, 1998 年 11 月 23 日《长江日报》第 13 版。 16. 严重扭曲的亲情, 2000 年 5 月 17 日《长江日报》“人生百味”版。 17. 有感于母鸡的承诺, 2000 年 11 月 13 日《长江日报》第 15 版。 18. 谈谈美国,载邓丽兰《美国!美国?美国……——世纪之交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19. 论清官,《学术界》杂志, 2003 年第 6 期。 20. 商鞅的悲剧, 2005 年 7 月 7 日《长江日报》第 12 版。 21. 不要再毒害孩子了,学术批评网。 (2006 年 2 月 23 日《长江日报》“求知”版全文转载,但将题目改为:应该怎样看待儿童“读经” ) 22. 刘绪贻教授谈大陆新儒家等问题, kttp//www.Confucius2000.com 。 庚、时论 1. 饲虎,武汉市《正义报》,具体日期待查。 2. 狂澜,上海《观察》,第 5 卷第 17 期, 1948 年。 3. 紫荆花一定会开得更鲜艳——香港的今天与明天, 1997 年 6 月 30 日《长江日报》第 11 版。 4.20 世纪回顾与 21 世纪展望, 2000 年 1 月 1 日《长江日报》第 6 版。 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斗争回顾与展望, 2000 年 12 月 13 日《长江日报》 第 13 版。 6. 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成绩与问题 ( 与陈海妮合写 ) ,《长江日报》 2005 年 3 月 10 日第 13 版。 ( 实际上,在其他各类论文和文章中,有不少是为评论当时时局而写的,亦可列入此类 ) 附注 1. 从 1949 年到 1964 年发表的有关工会和高等学校教研工作的文章约 40 篇待查补。 2. 诗词与信札未列入。 3. 中学时代和在重庆工作时期 5 、 6 篇文章未查到。 2008 年 12 月 31 日 (感谢刘绪贻先生惠寄)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社区医院的病床空位多
黄安年 2010-3-2 16:16
有感于社区医院的病床空位多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 日发布 位于天通苑一区 9 号楼天通公园对面的北京昌平区天通苑中医医院是家设备较为齐全的一甲医院,同时又是急救中心,可以局部满足天通苑东区居民的住院需求。 三楼是患者病房 , 有单间的四间 , 三人间和七人以上间共九、十间 , 如果住满则可以总共容纳近 50 个床位 , 据说平时基本上是满员的,但是春节后来这里住的显著减少了。 昨天我们的朋友 D 先生因为患高血压住院,单人间已满 , 于是住进了有三人床位的房间,其实三人间只有两人住 , 旁边的三人间也只有两人住 , 其他病房全部是空着的 , 也就是说所有病床只有八人 , 即使这样,医院为了管理方便也不愿意开放其他空间病房。今天我们来到医院看望这位朋友,看来住房的医疗条件也是不错的 , 如果不是什么疑难病症需要专门科目来解决的 , 这里的居民何必舍近求远呢。从我家里到医院也就是 5 分钟的路程。 天通苑这类级别低的医院不少 , 连个二级医院都没有 , 如果尽快建成了三甲医院,加上整合地区所有医疗资源和人力,那么这里的医疗力量和资源是不可轻视的,这对于以老人占相当数量的天通苑地区的居民及其家人来说 , 也是十分盼望的。 十分盼望的。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37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感于《祝贺伍铁平、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座谈会记录》发表
黄安年 2010-2-27 18:42
有感于《祝贺伍铁平、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座谈会记录》发表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27 日发布 为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两位语言学学者伍铁平教授、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 2008 年 7 月 11 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文学院联合举办了祝贺伍铁平、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座谈会。 2010 年 1 月出版了伍铁平先生新著《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在新著附录中收录了《祝贺伍铁平、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座谈会记录》全文 27000 字,读了全文使笔者感到这样的华诞座谈会的意义不仅在于与会同仁表达了对两位先生为人、为学、为师等方面的敬仰之情,对伍铁平先生从事学术批评、学术打假以及学风建设等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李大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吃苦耐劳精神表达了敬意。反映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尊师重教的优良院风,而且彰现了正直为人、刻苦为学、认真为师的高尚情操,默默奉献,只问耕耘、不计名利的道钉精神和敬业精神 ;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批判和学风不正现象的批评,严谨治学和疾恶如仇、坚强不屈的斗争锋芒;学术为公、不依权贵、坚持真理、学术至上精神。 同样一个北京师范大学,文史难分家 , 但是作为多年在历史学院任教的我 , 对于这类学术座谈会的举行却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文学院能够举行的在历史学院却难以举行,笔者在历史学院某知名教授八十寿辰之际,建议历史学院召开一定范围的学术座谈会,但是院领导的答复却是 : 没有这个先例。伍先生论文集的出版 , 获得了约三分之一出版费用的单位赞助,而这种情况在历史学院是根本没有戏的。李大魁先生说 : 从 1953 年起至今,执教整整 55 年, 2009 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门课都给我排上了。这说明 , 第一先生乐意,第二学院愿意,但在历史学院并不见得愿意安排退休老教师上基础课的。看来同一学校的学院做法不同 , 非不能也 , 是不为也。 祝贺伍铁平、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座谈会记录 为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两位语言学学者伍铁平教授、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 2008 年 7 月 11 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文学院联合举办了祝贺伍铁平、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座谈会。上午 9 点,讨论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院分党委书记、副院长李国英教授主持。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文学院院长张健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在京院校、科研机构近 80 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参加了座谈会。原国家教委常务副主任、国家语委主任柳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江蓝生研究员,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理事会主席姚德怀先生,北京市语言学会原副会长、秘书长奚博先教授等发来贺电或书面发言,还有一些学者向伍铁平教授赠送了字画、花篮、条幅、寿联等。座谈会在真诚、喜悦、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会上,大家踊跃发言,表达了对两位先生为人、为学、为师等方面的敬仰之情,对伍铁平先生从事学术批评、学术打假以及学风建设等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李大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学第一线的吃苦耐劳精神表达了敬意。下面是根据本次会议的录音整理的发言记录。   主持人 李国英(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院分党委书记、副院长):   今天,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祝贺两位语言学家伍铁平先生、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的座谈会。   首先,我来介绍到会的各位嘉宾。参加今天座谈会的有:北京大学中文系郭锡良教授、唐作藩教授、王理嘉教授、苏培成教授,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李大遂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胡明扬教授(北京市语言学会名誉会长)、胡瑞昌教授,中华书局赵诚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黄长著教授(学部委员)、董琨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赵金铭教授(北京市语言学会上届会长)、张博教授(《世界汉语教学》杂志主编),中国辞书学会周明鉴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兼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李福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周利娟教授。参加今天座谈会的还有本校外文学院的周流溪教授、彭宣维教授,文学院的聂石樵教授、邓魁英教授、张之强教授、程正民教授。此外,还有校内外的很多老师,伍先生、李先生原来的学生,以及伍先生的夫人施养淑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 :   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各位同行和老朋友:   今年,北师大的两位语言学专业的老师伍铁平先生和李大魁先生都已经八十岁了。两位先生是我的同行、朋友,李大魁先生还是我的老师。我们发起这个座谈会,一方面是为他们贺寿,另一方面也是请志同道合的同行、朋友一起聚聚,说说心里话。在座的都是伍先生和李先生的老朋友,有些还是他们的老同学,和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事情,在学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对他们都非常熟悉。感谢大家冒着酷暑、在百忙中来参加这个会,我想,这将是一个充满了真诚祝贺和敞开心扉、促膝谈心的会。  伍铁平先生是一位正直为人、刻苦为学、认真为师的学者,他不但在理论语言学上贡献突出,而且最大的特点是非常有正义感, 20 世纪 40 年代他怀着正义感奔向解放区, 50 年代他怀着正义感投入新中国建设, 80 年代他怀着正义感坚持学风建设和学术批评。他不媚俗,不畏权,不顾自身安危,敢说真话,为学坛的纯洁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在敢于坚持原则,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的勇敢精神上,是我们很多人自愧不如的。   李大魁先生早在 1953 年毕业就留校工作,在北师大中文系第二代的教师中,他和邓魁英、聂石樵等老师,是工作时间最早、最长的。从辅仁大学到北师大,他一直耕耘在讲台上。李老师是一位非常平凡的老师,又是一位非常忠诚、不辞劳苦的老师。中国的教育事业是光荣的,但也是十分艰巨的。回顾这大半个世纪,我们遇到多少问题!能够在这条战线上永不退缩,永不止步,默默地做出贡献,只问耕耘、不计名利的老师,是特别值得我们尊敬的。   两位老师都得到学生和同辈们的尊重,得到老朋友们很高的评价。我想代表语言学专业在校的师生,代表在语言学专业接受过这两位老师教育的毕业生,衷心地祝两位老师身体健康。中国的语言学教育需要他们,中国学坛的健康发展需要他们。敬祝他们身体健康,寿上加寿。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 张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伍铁平教授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 1928 年出生,湖南湘潭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 1945 1946 )、清华大学( 1946 1947 )、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后升格为学院, 1948 1950 ); 1950 1962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和黑龙江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学报主编; 1962 1985 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先后任国外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国外语言学》杂志主编、副教授; 1985 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 1987 年 1 月至今任教授。出版专著《语言和文化评论集》( 1987 年第 1 次印刷, 1988 年第 2 次印刷);《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 1994 年)(以上二书均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 1986 年出版, 1990 年增订再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模糊语言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第一版, 2000 年第 2 次印刷; 2000 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 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他主编的教材《普通语言学概要》( 1993 年第 1 版, 2006 年第 2 版)是大学语言文字等学科学生和投考这些学科的研究生的必读书,至 2008 年已经重印 20 次,累计印数近 20 万册,该书 2006 年被评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伍教授离休前曾任国际语用学学会会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中英友好奖学金第一届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高校八五、九五计划语言学规划咨询组负责人、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语言学课题评审组召集人等职。在 50 余年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生涯中,伍教授先后主编过 6 种学术刊物(含更改刊名的刊物),发表了专著、译著和校著 11 种,在国内(包括香港、台湾、澳门)和国外(包括德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波兰)有影响的语言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 500 余篇,约 600 万字。  伍教授是我国第一位从事模糊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较早从事比较词源学和中西语言学说史比较研究的学者,曾 10 次出国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先后在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波兰、泰国、新加坡等国举行的学术会议上做过报告。伍教授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中国语言学会主持)、《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以及美国传记研究所 J.M.Evas 主持出版的《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名人小传词典》等均收录了伍先生的传略和部分著述目录。 1992 年伍先生被国家教委任命为出席首届国际汉语语言学会议(于新加坡召开)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近年来伍先生为维护我国科学尊严,同语言学界的伪科学和剽窃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经过伍先生等学者的不懈努力,语言学批评在中国理论语言学领域艰难地崛起。这是语言学界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对于中国语言科学的健康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伍先生撰写的论文,从学风和学术两大方面对当前我国语言文字学界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批评,甚至是批判。这种无畏的勇气在今天的商品经济时代尤为可贵。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要把这种学术求真精神继续发扬光大。祝伍先生永葆学术青春!   胡明扬(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我跟伍铁平同志认识的时间比较长,接触较多;对李大魁教授知道一些,但不是很了解。这次开会前我查阅了一些材料,知道李大魁先生是黎锦熙先生的学生, 1956 年黎锦熙先生教他汉语语法。还知道李大魁先生研究文字和词汇,同时进行语言教学研究。几十年能够安心在这种岗位上工作很不容易,因为很多学校的语言文字学课都不被重视。中国人民大学的语言文字学课曾经停了很久,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学校想恢复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到这个教研室去。我当时自告奋勇,来兼任这个教研室主任。大家之所以不愿意做语言文字学研究有一定的原因,这种教研室高级职称的名额非常少,评职称不容易,而且日常教学任务很重,经常要批改学生的作文,很辛苦。因此像李先生这样能够安心本科教学非常不容易,这本身就很高尚、很值得敬佩,希望李大魁先生继续这种平心静气的教学。   我要称赞一下伍铁平先生。我第一次认识老伍是在社科院语言所,吕叔湘先生带我参观该所。当时社科院语言所分为五个小组,伍铁平先生在《语言学资料》(后来先后改名为《语言学动态》、《国外语言学》,现在改名为《当代语言学》)编辑部,这样我们就认识了。伍铁平同志懂的语言很多,俄文特别好。当时我们了解苏联语言学的情况,很多都是通过他的介绍。后来,他又研究模糊语言学、语言类型学、语言和思维等问题。我现在时常想,今天俄罗斯是否还研究语言学?肯定研究,并且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可是现在却很少有人介绍,《当代语言学》现在很少发表综述俄罗斯语言学研究的文章。   但是,伍铁平同志选的这条道路本身是一条非常崎岖的道路。为什么?因为中国语言学界从来就不重视理论研究,不重视语言理论的发展。我曾给《语言科学》写过一篇文章《语言理论和语言理论研究》胡明扬:《语言理论和语言理论研究》,《语言科学》, 2006 年 5 卷 1 期, 69 71 页。,其中谈到什么是语言理论研究。我认为,理论研究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不能够一概而论。非得像索绪尔、乔姆斯基那样才算是语言理论研究,其他都不算语言理论研究?这个标准太高,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其实,即使是介绍国外的语言理论研究,这也是理论研究的基础。有不少人瞧不起这种工作,甚至于连高名凯、岑麒祥这样的名家,也因为他们做了不少翻译、介绍工作,而备受歧视,这很不公平。我认为,借鉴西方语言学的语法理论和体系构建汉语的语法体系,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有所修正,有所创新,也会有理论上的贡献。此外,运用语言学理论指导汉语研究,维护语言学的纯洁,批判伪科学,这也是理论语言学的重要任务。   当然,我们现在做理论研究也有一些问题。近来电视上经常介绍一种水果叫做奇异王果。 奇异王果多好听的名字!但其实就是猕猴桃。改个名称,把猕猴桃叫成奇异王果,就在电视上大做广告,成了了不起的东西。我们现在做研究,有些年轻人自命为搞理论的,其实就是把猕猴桃叫做奇异王果。这种理论研究败坏了理论研究的名声。  现在一些伪科学和错误言论的影响比较大。我读到过曾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工作的一位中年女教师写了一本《认知语言学概论》,介绍认知语法,介绍得比较全面,最后一章是她自己写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句话汉语是从汉字发展起来的,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但是,现在仍有人认为汉字就是汉语。可是,这个理论是谁提出来的?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因为搞批斗被关起来的徐德江,他曾被关在内蒙古的监狱里,被袁晓园救出来,所以他感恩戴德。他虽然不懂什么叫语言学,但却喜欢瞎说,而且他的影响居然那么大,上面说的那位中年教师可能是受徐的毒害,说汉语是从汉字发展而来的。这无异于说先有汉字后有汉语!这种理论现在居然流传得相当广,除了徐德江,还有别人也在鼓吹。   伍铁平同志做了很多工作。我和他相识多年,他好多文章都寄给我看。今天我在这里明确地说,你批判人家,批判的内容,我百分之九十九都同意,批得对。至于你是不是应该花那么大力气去搞批评,我有不同看法。我觉得你年纪也不小了,身体也不好,去年两次住院,你不能这么干了,不要太激动。我们这个社会里有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不是你一个人能解决的。对于重要的理论问题、伪科学,应该批。下次你批,我要跟你一块儿干。   伍铁平同志批人家,我特别佩服。人家抄来的,他把原书都找来看,抄的哪一章哪一节,还有里面引的例句哪些翻译错了,他都给核实了,然后说某某人是抄人家的文章,抄的哪篇文章第几页,自己抄自己又是哪一本书哪一章第几页。这要花费很多精力,但这个工作做得非常好!我刚才说百分之九十九的内容我都同意,批得都对,但是,是不是要花那么大力气?请注意自己的身体。   伍先生的功劳有目共睹,我们和后人都会记住。你批得对,一方面还要继续批,但是有些不值得一提的就算了,有些人总爱乱七八糟地胡说。你只负责针对一些大的问题就可以了,比方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如果讲清楚了,也消毒了。   希望你继续努力在这方面做出贡献,但是要注意身体。希望你健康、长寿。李大魁先生也是一样,你继续你的语文教学、词汇文字等方面的研究。学术研究就是这样,你自己喜欢这个,愿意做,走上了这条路,就回不了头了,就一直走下去。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别的不用去管它。谢谢!   苏培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能够参加今天的会,我很高兴,在这里祝贺伍先生、李先生八十大寿,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两位先生的人品学问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在跟两位先生来往的过程中,我也从两位先生那里得到很多的关心和帮助,我很感谢。  我 跟伍先生来往多一些是最近十几年的事,从批判徐德江的伪科学开始。我印象中徐德江是 1995 年把伍先生告到海淀区法院,笔墨官司就打到了法庭。我们尽我们的力量支持伍先生。我记得是 1996 年的 3 月 8 日,在北师大这里开过一个小会,商量如何打这场官司。会议是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和北师大中文系发起的,参加会议的有北大、北师大、首都师大、语言所、人民大学、语用所的专家。我和曹澄方先生代表语文现代化学会,介入了这场斗争。出席会议的专家觉得,一定不能让徐德江这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占了上风。但是,到底名誉权的官司如何打,我们也不清楚。王宁教授去请教了民法专家江平教授。江平教授说:学术上的争论应以本学科的权威专家的论断为准。王宁教授向大家转达了江平的意见。我们想这就好办了,可以去请吕叔湘先生,吕先生是不赞成徐德江那一套的。参加那次会议的还有袁晓园的私人法律顾问,是北大法律系的一位教授,他给我们介绍了袁晓园跟徐德江之间的种种矛盾和斗争。徐德江也是尽量地利用袁晓园的名誉、地位,还搞袁晓园的钱。袁晓园在病危的时候,她总是谈到这件事。听了上面的介绍,也坚定了我们跟徐德江斗争的决心。语文现代化学会批评徐德江的错误观点不是个人的意气之争,而是因为《汉字文化》杂志在徐德江的控制下,发表了许多错误的言论,攻击国家的语文政策。伍先生对徐德江错误言论的批评,我们语文现代化学会是支持的。   十多年前的这场学术争论,伍先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时的语委主任是柳斌,常务副主任是仲哲明,他们都很支持对徐德江错误言论的批评。王均先生 1985 到语委任副主任,主编《文字改革》,后来《文字改革》改为《语文建设》。在王先生主编的《语文建设》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批判徐德江的伪科学,维护了国家的语文政策,扶正祛邪,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许嘉璐和《汉字文化》杂志关系比较密切,《汉字文化》不但几次刊登许嘉璐的文章,而且还刊登十多幅许嘉璐的大小不等的照片,包括他与别人的合影。许嘉璐和《汉字文化》所持的观点不少是相似或相同的。 1994 年 4 月许嘉璐担任语委主任之后,语委对《汉字文化》的态度变了,《语文建设》就不再发表批判伪科学的文章了。对《汉字文化》攻击国家语文政策的言论也不予以回击了。这个变化从《语文建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语文建设》编辑方针的改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模糊了是非的界限,增加了对伪科学批判的难度。 1997 年语委要召开全国文字工作会议。为了开这个会,语委事先开了几次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其中有一次是语委外面的语文工作者的座谈会,我应邀参加了这次会。在会上,语委领导说这次开会没有框框,各位畅所欲言,给语委工作提出意见。既然主人这么说,我就发言了。我讲,语委工作应当批判徐德江散布的种种错误。在会上,许嘉璐表示不接受,说:老苏你不懂,你不知道徐德江是不能批的。语委党组书记说:我们坚持正面宣传国家语文政策,不批评什么人。我说:我不明白,对错误的言论为什么不能批?我也没有看到你们正面宣传了什么。通过这次会,我明白了批判徐德江的阻力,至少有一部分是来自许嘉璐。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当时伍先生批判伪科学难度之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个别人不能一手遮天。海淀区法院拒绝受理徐德江状告伍先生的官司,伍先生获得了事实上的胜诉。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维护国家的语文政策、支持伍先生打假也付出了代价。 1995 年许嘉璐筹组应用语言学学会,可是正赶上民政部要控制全国学会的数量,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1998 年,在许嘉璐主持下的国家语委决定,把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降为二级学会,把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的批准文号改为应用语言学学会。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并没有告知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更谈不上征求我们的意见。那时语文现代化学会的会长是王均先生,语委决定把我们降级后,才通知王均先生。王先生当时就表示坚决反对。我们的学会成立以来,积极宣传国家的语文政策,几年来协助语委做了许多工作,遵纪守法,根据什么要把我们降级?这样做完全没有道理,这是拉一派打一派,破坏语文工作者的团结,违反社团管理办法。就是要扼杀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催生应用语言学学会。王均先生的反对完全没有用,国家语委起草文件上报民政部,要把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的批准文号改为中国应用语言学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眼看要毁在许嘉璐的手里!我们很气愤!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时,国务院批准国家语委并入教育部,语委办公室忙着合并,没有把上报民政部的文件及时发出去。过了一段时间,许嘉璐高升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逃过一劫!我今天说起这些事情,感慨是很深的。从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呢?   伍先生打假虽然遭遇许多困难,但是得到广大语文工作者的支持,不断取得进展。在这里,我向伍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祝伍先生健康长寿。   对李大魁老师我也要表示我的尊敬和感谢。记得大概是 26 年前,我第一次到李老师家去。当时我还在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当教师,遇到一点问题,跑到李老师家请教。李老师不仅热情地接待了我,还送我一本书,这本书我留到现在。从那之后,每年我们总能见一两次面。李老师领导北京市语文现代化研究会,这个研究会虽然规模很小,也没有经费来源,但是一直坚持到现在,而且每年总能搞一点活动。李老师在反对伪科学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李老师虽然年纪很大,但仍坚持一线教学,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周流溪(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今天正逢伍铁平先生和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我向这两位先生表示热烈祝贺,对他们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祝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伍铁平先生早年投身革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位学者,他在教育战线和科研战线上辛勤工作几十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书。伍铁平先生当时在语言所工作,是我们的老师。他主编的《语言学动态》和更早的《语言学资料》,是我们非常好的学习资料。(伍铁平:《语言学资料》是我和黄长著研究员等一起编的。)   伍先生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伍先生于 1985 年调入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年,我也调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此后,我们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我经常跟伍先生探讨问题,不断向他学习。我有很多认识、观点都是从与伍先生交往中得到的。   伍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但我觉得首先应该提及的是,他在普通语言学方面下的功夫最大,他一直关注这个学科的发展。他主编的教材《普通语言学概要》多次再版,在教育界和学术界都有很大的影响。伍先生的《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对于宣传语言学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   胡明扬先生提到在中国搞理论语言学研究的人不受重视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识之士还是看到了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王力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中国语言学的落后,主要是普通语言学的落后;这个局面如果不改变,中国语言学要获得发展是很困难的。我觉得王力先生的这个观点很重要,我也反复学习和宣传王力先生这个观点。我们中国语言学研究之所以在很多方面徘徊不前,跟我们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本身努力不够是有关系的。当然客观条件也使我们很受限制,不过我们也要检讨主观条件。   伍先生介绍过国外语言学的很多流派和观点,包括苏联的很多语言学的观点。他做过模糊语言学、语言与思维关系、语言类型学、比较词源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一些学科领域,伍先生都起了带头作用。就词源学整个学科来说,除开汉语同源词研究外,中国现在的研究水平还是比较低的。由于中国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得不够,对词源学也重视不够。现在大家能够看得到的《辞源》,并不是词源学的著作,只是阅读古代汉语文献的工具书。当然,它也可以为词源学研究做一些准备。但严格地说,它不是词源学著作。在词源学领域,我们中国学者还要积聚力量,做一些有计划的、有深度的工作才行。这就关系到一些前沿性的研究,如汉藏语言比较,或者是汉语跟别的语言的比较,这些历史语言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跟理论语言学密切相关。尽管历史语言学在 20 世纪不像 19 世纪那样是一门显学,但是 20 世纪后半期,随着人类语言学、考古学,甚至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影响,历史语言学又奇迹般地获得新的活力。在这方面我们中国学者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不一一列举了。   我还要强调一点,伍先生为了研究词源学,辛勤地收集了不下 200 部的大小不等的各种语言的词典,这需要费很多时间和金钱。伍先生研究语言是很认真的,为了一个词准确的意义,为了一个词的出处,他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查证,这点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有些人治学态度非常不严谨。例如,有人拿着普通话的一个读音,就说中国原始社会时候如何如何。普通话的一个读音怎么能用来说那么古远的事情呢?这些人缺乏最起码的语音方面的、语言史方面的常识。   伍先生对于我们后学一些求教的事情,从来都是不辞劳苦、有求必应,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在教育方面,伍先生是一个辛勤工作的人,他对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我的很多学生都曾经得到过伍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伍先生把我们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学生一样呵护和培养,这使我非常感动。   下面我要说一下伍先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成绩。他是一代文侠。(大家笑)对于学界的,特别是语言学界的不正之风,他勇敢地站出来斗争。在这方面,他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榜样。在国际上,学术批评是自由的。任何人写的文章,都不会因为他是什么大人物,就没人批评他,而且批评都是公开的。这一点在我们中国很难做到,但伍先生却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开展学术批评。我跟胡明扬先生一样,伍先生大部分的观点我都是同意的,但不是百分之百同意。我觉得在一些很细小的问题上,我们还可以从长计议。但总体上,伍先生的批判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的很多论点是经得起推敲的。因为他钻研过普通语言学,而且非常严谨,对那些违反普通语言学基本理论的问题,他能敏锐地指出来。   徐德江因为受了伍先生批评,对伍先生疯狂进攻,在他起诉伍先生的时候,我也坚决地支持伍先生。我从吕叔湘先生那里讨来了手令。吕先生一签名,学界的很多人都起来拥护,经过艰苦的诉讼斗争,伍先生事实上胜诉了。对这个问题,学界的朋友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坚决的态度,这个斗争是长期的。今天借这个庆祝伍先生和李先生八十华诞的机会,我对两位先生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向两位先生学习,祝两位先生长寿。   郭锡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伍铁平教授、李大魁先生八十寿辰,我很高兴能参加这个座谈会。这两位先生都是我的学长。尽管我与大魁先生交往不太多,但是对他的学术活动还是有所了解。我与伍先生相同之处就更多了,同乡,又同脾气,而且你是我的学长、老大哥,很多方面我都应该向你学习。尤其是今天看到你送我的这本书《奔赴塞外纪念 5 20 学生运动暨平津学生赴冀察热辽解放区 60 周年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年),才知道你是个老革命。 1947 年你在清华,作为大学生在那里奔走呼号,当时我在湖南南岳,还只是一个中学生,也跟着在队伍里面,大喊大叫。   在学术上,我有很多地方要向您学习,例如您的模糊语言学研究。有时,我有学术文章请您和王宁先生看,你们都是认认真真地给我提出意见。例如我批评梅祖麟的文章《音韵问题答梅祖麟》,载《古汉语研究》 2003 年 3 期。,我感到最惭愧的就是你把我的一个知识性的错误给我指出来。得知问题后,我赶快在《古汉语研究》 2003 年第 4 期发一份声明改正了我的错误。所以,只说一字之师是不够的,你是我多方面的学长。   我最佩服你的也是打假。不过,我也同意胡先生的意见,你现在年纪大了,管不过来啊!有些先生不是搞语言的,他想说什么,你何必去管他。他是名人嘛,但名人也不见得不出错。 今天庆祝伍铁平先生和李大魁先生八十寿辰,我有一个感想。从伍铁平先生、李大魁先生两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这一代人,在语言学方面还是做了一些重要的贡献的。   我觉得,我们当年在北大对高名凯先生( 1911 1965 )、对岑麒祥先生( 1903 1989 ),都非常尊重。王力先生( 1900 1986 )明确地讲过,五四以后中国语言学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进步、一些成果,就是因为能够把外国语言学理论引进来。但是,现在也有一种观念:你们这些人都不懂理论,就只会搞描写。断代语法和专书语法研究,都只是低级的描写,必须是能够揭示规律才是高级的。但是揭示规律总要把基础打好,或者说要把描写工作做好,这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对中国语言学今天所取得的成果,也要有清楚的认识。毫不夸张地说,五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就汉语研究的成果而言,中国是领先的。如果研究汉语要跟国际接轨的话,到哪里接轨?不能到美国,恐怕还得要到中国来。我这个话可能跟某些先生的看法针锋相对。我觉得我们、伍先生和李大魁先生,这些年来,对中国语言学的基础发展,都做了一定的贡献。这个我也跟两位先生共勉,我们还要努力。今年是两位先生的八十大寿,祝你们寿上加寿,祝你们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长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   听了王宁教授和张健教授介绍两位老先生的治学和人品的情况,我深有感触,也向两位先生祝贺,祝他们健康长寿,为祖国的语言科学事业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李大魁先生我不太熟悉,因为专业的原因,铁平先生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我跟伍铁平先生共事六年。他担任《国外语言学》杂志主编的时候,我给他做助手,做副主编;他做国外语言学研究室主任的时候,我做副主任。从 1978 年到 1984 年,我们一直在一起,相互比较了解。尽管后来我们在不同的单位,但是一直还保持联系。他还经常把他的一些文章寄给我看,或者托人捎来。我想我自己的成长也得到伍先生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伍铁平插话:黄长著同志是学部委员,是比较年轻的学部委员之一。)   伍先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治学非常严谨。这一点在学风浮躁的今天,确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伍先生总是不停地读书。记得,许国璋先生曾两次跟我说过,伍铁平的书读得不少啊!他跟铁平先生谈论语言学问题的时候,都感到伍先生对语言学的最新进展非常熟悉。   他另一个特点是从不浅尝辄止。他对不懂装懂很反感,不知道的东西他绝不妄言,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所以他写的文章一定是非常有根据的,绝不是想当然杜撰出来的,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值得年轻学人学习。铁平先生非常谦虚,在不熟悉他的人看来,伍先生学识渊博,一定很狂傲,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是这样的人。我记得有好几年的时间,他写的好多文章,凡有他不是特别熟悉的地方,他一定要请熟悉这方面的同志帮他看一看,提提意见,或者去查原书求证。他的文章也经常让我看,我提出什么意见,他一定会非常认真地考虑。在学术追求上,在钻研学术上,他非常认真,一定要有根有据,绝不乱发空论。   他在进行语言学研究的时候,不仅重视理论研究,对语言中许多具体问题也非常认真地探索。大家都提到他的《模糊语言学》,他最早写的模糊语言学的论文,吕叔湘先生曾审阅过。我记得当时吕先生在他的论文上有一个批示:甚佩。他探索了别人不太注意的一些细小的问题。比方说,英语里的 night 和 evening ,到底从几点到几点是算 night ?几点到几点是 evening ?汉语里的晚上、夜晚,到底怎么分界?我们一般不是很注意。但是,他通过大量的实例比较,探索语言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和需要认识的问题,从而论述模糊语言研究的重要性。这些不是他自己一拍脑门儿就想出来的,而是通过现实生活中大量的语言实例总结、归纳出来的。吕先生是不轻易对别人的文章作这么高的评价的。我们在吕先生身边工作过好多年,应该说他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都知道他的这个特点。但是吕先生在铁平先生的论文上批了甚佩,可见伍先生在研究中确实是功夫下得很深。他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学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   伍先生身上还有另外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胡先生刚才也介绍了一些情况,我也有同感。就是不管别人重视也好,不重视也罢,如果他认准了一个目标,就一定坚持下去,不断地进行探索和追求。铁平先生的这种治学态度和奋斗精神使我联想起顾颉刚先生亲笔写的一句座右铭宁可劳而不获,不可不劳而获。今天我们尤其要重视培养这种好的学风。   伍先生在俄语词源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黑龙江大学开始,他就一直在搜集大量的资料,现在可能基本上已是成品了。但是,众所周知,学术著作有一个发行量的问题,所以一直得不到出版。但是他从来没有泄过气,一直在不断搜集新的例子、新的素材,汇集起来。我不知道这本词源学辞典现在到底出没出,如果没出,那是非常可惜的。这是他一生的心血,而且那些资料都是非常宝贵的,在这方面他很有专长,钻研得很深、很细。我想这样的学术著作,国家还是很需要的。   伍先生跟学术界不正之风进行斗争的精神很值得钦佩。像刚才胡先生、郭先生说的那样,我也写信劝过他。我说学术界的不正之风,靠你一个人不行,还是要靠大家。但是,为了在学术界树立良好的学风,他顶着各种压力,顽强斗争。我们一般人可能都有些私心,第一,担心得罪人;第二,担心耽误自己做研究,所以有时候点到为止,就算了。但是,我觉得他不是这样,他捍卫良好学风的批评精神非常可贵。开展学术批评,在西方可能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在中国确实有一定难度。例如,你要批评某些有权势的人在学术上的缺陷,很可能会有很多风险,浪费很多时间。铁平先生这种捍卫良好学风的精神,这种不畏权势的态度,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当然,因为他已经八十高龄了,我个人还是希望他首先能够保重身体,安度晚年,反而贡献会更大一些。我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向两位老先生恭贺八十华诞,希望你们健康长寿,为祖国的语言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尊敬的伍先生、李先生,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代表首都师范大学从事语言工作的全体老师,向两位先生表示衷心的祝贺,祝两位先生寿上加寿。借此机会,我还要特别向伍先生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最早读伍先生的文章,是 1979 年,当时语言学界正在讨论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那时我还在读大学,懵懵懂懂地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寄给伍先生,题目叫做《思维活动元素剖析》。当时我跟伍先生并没有见过面,但在我们读者的心中,伍先生是一位大专家。结果,伍先生把我的文章看完以后,还写了批语,寄回来。那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后,就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心理学》 1984 年第 6 期)。就是因为这样一个缘分,我有了兴趣思考其他一些语言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从事语言研究工作,比较多的还是关注语言理论、语言哲学。我想趁这个机会,特别感谢伍先生这种提携后学的精神。我经常向您学习,包括现在带学生。您有一篇文章,我复印了,这篇文章谈的问题很具体,提到某某某有五大问题。我常常拿这篇文章给我学生上第一堂课,我为什么这样做呢?就是要告诉学生,做学问不容易,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将来我的学生见到您,可能会说,周老师曾给我们读过您那篇关于治学作风的文章。我坚信,您这种学术作风在中国语言界会产生巨大影响,并且会深深地影响一代又一代。   赵诚(中华书局编审):   我讲几个问题。第一,就是应该如何看待学术打假的意义。有一些做语言理论研究的学者,发表了一些错误的言论。对这种错误的言论,作为一个正直的学者,如何应对?是视而不见,还是指出错误,提醒后学?伍先生进行了批评,有人认为不要批,有人认为批得好。有两次在香港大学开语言学的学术研讨会,会上谈到了伍先生,大家都说批得好。好在哪里?因为那位发表错误言论的人也是个著名语言学者,但是他的错误言论,一般的人发现不了。伍先生发现了,而且指出来了,他错在什么地方,怎么回事,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他们赞赏这种做法。我认为,这是理论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敏锐性,如果你的修养不到那个地步,你就是想批判也批不了,这个敏锐性是很难有的。如果有敏锐性的人不管,没有敏锐性的人想管也管不了,这个损失可能更大。因此,利用自己的敏锐性指出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这对学术界的生态是有好处的。   当然,有人可能说伍先生的口气不够平和,但是,言辞激烈的问题是另一回事。你第一次激动的时候会使血压升高,但你一进入这个领域里去查书、去论证、去考证的时候,这时候一定是很平静的。我们大家都是做研究的,当你在论证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定是全身心地投入,那个时候血压不可能升高。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还有一个好处,能够避免老年痴呆。(大家笑)有一种老年痴呆,就是不动脑筋,抱孙子去了。我见到的实例不止一个两个,他一切业务都停下来了,然后全身心地抱孙子,去享受晚年了,三年脑袋就完了,这个是不可逆转的。但如果你经常高度紧张地思维的话,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得两面看,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   我跟伍先生交流,我的感觉有两个:一个是佩服,一个是惊讶。因为我的专业是比较冷门的(指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本书编者注),我写的东西很多,但一般人不看,伍先生看,看了之后还提意见,他也引用我的文章。这点我感到惊讶,我也感到佩服。然后他给我提建议,要这样,要那样,那么我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有的建议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别的先生也有类似建议,我就把这些建议综合起来。我最近出版的两本书,吸取了他们的某些建议。   伍先生提到模糊语言学的问题,对我们的研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研究常常有一个毛病,词所表示的意义要把它限制住,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其实有些东西是说不死的,它只是针对某一个范围讲的。例如关于时间,伍先生讲了黄昏与傍晚的模糊性,这在我们研究的领域中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有一个词,它的字形画出来很麻烦,就是甲子的那天晚上到乙丑这个时候,就用了这个词。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是八点以后?是半夜?还是凌晨两点?很难讲具体。但是你要把它讲具体,因为这里牵涉到一个什么问题呢?牵涉到天文学的问题,因为商、周时候的日食和月食牵涉到断代问题。如果是在傍晚的时候,比如说七点、八点这个时候是月食,那么,那个词所表示的就可能是在东面一点。因为有些日食、月食在西边看或者东边看是不一样的。伍先生对我们的研究确实触动很大,我们就从模糊性角度考虑词义。这样,有些问题就比较好解释。   还有一个语言类型学的问题。语言类型学的问题跟我们的考古类型学结合起来考虑,把时代的问题跟平面的问题、历时的问题和共时的问题压缩在一起了。这样来看,类型既是平面的,又是历时的。   在学术上,我们还希望伍先生把你敏锐看到的一些问题毫无保留地讲出来,因为我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伍先生你提出来了以后,让我们也就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这种工作实际上已经离开了打假、批判的范围了,而是进一步提高学术素质的问题,还希望您能继续。   另外,不管翻译的东西,还是积累的东西,我们希望伍先生都能够拿出来。我们上学的时候对语言理论都比较感兴趣。当时我学过俄文,但那时我的俄文不是很好,读得又很慢。所以要借助翻译。当时我读了一些东西,比如兹维金采夫著的《普通语言学纲要》(商务印书馆, 1981 年),是从伍先生等人的翻译那里看到的。所以,希望伍先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把这些积累一点一点都整理出来,这对于学术界有好处。   孙敬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离休干部):   我是一个无名小卒,能参加今天这样一个较高层次的祝寿会,我感到非常高兴。(聂石樵插话:孙先生以前是我们系的副主任)李大魁先生是我的老师,他和伍铁平先生都是前辈。对他们身上的一些优良品质,我有切身的体会。他们搞的语言学理论,我不太懂,没有发言权。我从 1958 年进校,李大魁先生就教本科,他现在八十岁了,还在教本科,对自己的一些学术根本不顾,只为本科。他把重心放在本科教学上,我体会,可能缘于他对本科教育意义的认识。因为大学本科是基础教育,要搞研究生教育,没有大学本科培养的高质量人才,那个研究生恐怕是学不好的。我在他身上学到这种精神,就是对个人的学术不过多考虑。   伍先生是我的邻居,我从他的身上体会到一种敬业精神。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培养研究生,他都很认真,包括给研究生改文章,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他自己的研究生不用说了,即便是别人的研究生找上他,他也要认真地去辅导。这不容易。   他的斗争精神也很突出。他在这次打假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是很大的。提起伍教授的这种打假精神,大家都很敬佩。 700 多位教授、教师(李大魁: 708 位)为他打官司签名,我都签了。得道多助,所以,官司就是赢在这一点上。   另外,伍教授的勤奋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最近这几年经常住院,每次住院,都带着一大包材料,在病床上躺着看。北医三院老年病内科病房的医护人员都知道。   他身上体现着三种精神:第一种,诸葛亮式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本科,为他人,做出了奉献。第二种,牺牲精神,拼命三郎,甚至不怕死。第三种,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你不是不相信,你不是不同意,不改吗?你利用一个刊物来搞一些东西,那我就写论文批判你。这三种精神,很值得学习。他之所以著作这么多,与这三种精神发挥得比较完整、全面有关,值得人学习。   另外,他有一位贤内助起了很大作用,这就是施养淑先生。在没有普及电脑以前,他的手稿基本上都是施先生给他抄的,因为伍先生那个字比较草。(大家笑)恐怕念起来,大伙都有点儿发愁,都是施先生给他抄。家务事,伍教授基本不用操心。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贤内助,他现在的成就不会这么高。李大魁先生也是这样。不顾学术,老教本科,没有他的那个贤内助支持他也不行。所以,我觉得两位先生的贤内助对他们的学术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今天祝愿两位教授长命百岁,也祝愿他们的贤内助长命百岁。   唐作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大家都讲得很好。我很高兴也来参加祝贺伍先生和李先生八十华诞的盛会。很惭愧,我比他们两位寿星还大一岁。但是,特别是伍先生,虽然我比他大一岁,但是他的资历要比我高,他大学毕业要比我早,他的学问要比我高。(伍铁平插话:别,别,别。)他是我学习的榜样。大魁先生也是我的老朋友,我们相识已多年了。两位先生的精神不错,身体很好,的确值得我学习。他们的学问、为人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关于两位的成就,刚才各位都讲了很多了,我就不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我和伍先生最近几年接触得更多一些,他的新著不断地寄给我。三年前我们两人住院,还同在北医三院一个病区里,我们互相关切,常在一起谈心。我就希望过十年以后,我能再来给你们祝贺九十大寿,再过二十年能给你们庆祝一百岁!   周明鉴(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   感谢王宁教授今天给我这个机会,能够给两位先生祝寿,对我来说是个学习的机会。在会上听那么多老先生介绍这两位先生的优良学风、崇高的品质和斗争精神,我受益匪浅。虽然我同伍先生接触的时间比各位少多了,但是我要说三句话:伍先生有深厚的学养,有严谨的学风,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他有敏锐的洞察力,有缜密的思维。伍先生的文章我拜读过很多,观点鲜明、论证缜密,我受益匪浅。第三点,伍先生疾恶如仇、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科技界李四光先生的女婿邹承鲁先生是榜样,语言学界伍先生同样受到学界的赞扬,非常值得学习。这样的斗争精神、疾恶如仇的品格在学术界是非常可贵的。   这种精神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的大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出版界现在有几千个工作室、文化公司。这些人要编书,要出版。它们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剪刀加浆糊。 2003 年的时候,新闻出版总署对各种出版物做了一个检查,词典应该说是重灾区。当时查出了一批,多数是从内蒙古、延边、新疆、青海那边买的书号,便宜一点的,几千块钱就能买一个。挂名用偷的办法比较多,有一本书挂的任继愈先生的名,我打电话去核实,任继愈先生说他根本不知道这事;还有一次挂的卢嘉锡先生,也是用偷的办法。去年新闻出版总署又查了五十多种书,这里有很多新的情况。这些质量参差不齐的书现在不找那些小的出版社了,而找有出辞书资格的名牌出版社买书号,所以欺骗性更大了。至于挂名,现在是要不就拉一大堆官儿来挂,要不就是拉几位学界知名度很高的学者来挂,这些老先生其实并不很清楚这本书究竟怎样。我想如果这些老先生看到书的内容,会撤出来的,那个里面是一塌糊涂,错误百出。去年查的有好几种,因为他们现在找一些大的出版社买书号,我不想一个一个点名,比如人民日报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还有更大的。这些出版社做这种事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必然。经营情况不太好,怎么办?卖书号吧,正好投其所好。那些小出版社已经不灵了,书商就找大出版社去买书号。有的老先生也并不很了解,恐怕多数是出于支持文化事业的良好愿望,就同意挂名了,挂个顾问,挂个审稿,挂个学术委员等,这个欺骗性就非常大。我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敢于坚持正义的人出来揭发,来处理;否则的话,受骗、受害的都是我们的年青一代,对我们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各位都是语言学界的大家、前辈,我的语言学水平是连小学生都不够的。 1957 年毕业后,在机关里干了二十多年,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到了出版社,做自然科学的书,到了 80 年代后期才开始接触辞书,这才跟语言学发生些关系。 1995 年退休以后,接触得更多一些。所以我是初学者,各位都是语言学大家。但是我虽然是个初学者,也有人主动来找我。有一个很知名而且很有实力的出版社,拿一本很有名的辞书的双解版初稿,给了我 10 页,叫我来看。我看完后,给他写了个意见,我说你这里面的错误太多,你必须要做专项检查。我多了个心眼儿,在下面加了一句话,我说我只看了 10 页,没有挂名的资格,请你不要署我的名字。果然,一个多月后这本辞书就出来了。原来不是为了叫我审查,改正错误,而是给你 10 页,给你 1000 块钱,然后就把你的名字挂上。这种事情我想可能各位也会有碰见的,千万要谨慎。现在的书商有的时候打扮成某出版社的经理,或者社长,有些学者也就比较轻信。这样的话,可能一不小心,一世英名就葬送在这个事情上。   目前这种情况非常多,现在有五十种辞书还没有正式处理,正处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相信新闻出版总署会有比较大的动作来处理这个事情。有的出版社一卖书号就是几十个,比如吉林某出版社一下子就出了 70 多本词典。还有一个大出版社,名气也很大,在国内也是顶尖级的出版社,上次查历史词典的时候,社长非常紧张,说我得看看你们查的那 50 种。我说,你放心,我们没有查你们的,我们相信你能够自律,我们希望你自己处理。所以我想这种事情,咱们语言学界恐怕也很多。都是语文词典,像成语词典,现在有三十多种,小学生语言词典、小学生新时代规范词典等不一而足。光挂规范的辞典现在就有七十多种。挂规范的其实很多都不规范,里面是一塌糊涂!又有新课标的,多用的,最新版的。第一次刚出来,马上就印上最新版,教育部门推荐,甚至还有用什么几五规划的。凡是有请到各位挂名的,务必请您认认真真看那个稿子,究竟是不是值得你挂上名字。   我想今天主要给两位先生祝寿,向两位先生学习。所以我想再一次对伍先生和李先生的崇高品质表示敬意,同时祝你们两位健康长寿!   程正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不是做语言学研究的,而是做文艺学研究的。(李大魁插话:程正民教授是中文系老系主任)听了不少语言学界的事情,学了不少东西。今天来开会,主要是向伍铁平先生和李大魁先生表示祝贺和敬意。   我接触伍先生比较晚,应该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有一些接触,因为他与我同住一栋楼里,所以有一些来往。伍铁平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真理的追求。为了追求真理,不屈不挠。伍铁平先生对真理的追求不只是后来的学术打假,他从年轻时代就追求真理。《奔赴塞外》《奔赴塞外纪念 5 20 学生运动暨平津学生赴冀察热辽解放区 60 周年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年出版。记录了他 1947 年为了追求真理,追求自由、民主,参加了 5 20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继而奔赴解放区的经历。年轻时代,他就在追求真理,追求民主,追求进步,后来对学术界的种种不良现象展开斗争,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   另外,为了坚持真理,他不畏权势。现在学界存在一个很糟糕的问题,就是做学问的人总是跟官场摽得很紧,这种现象不好。伍铁平先生不畏权贵,不管你是多大的官,不管你多大的背景,反正我觉得你错了,我就采取科学态度,给你指出来,不怕你打击报复。  眼下一些人因为当了官,他的学术就膨胀起来了。他原本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但可能没那么高,当官以后,膨胀了,好像这方面我是大专家。不许人家提意见。因为官大了,他的话就都是对的。伍铁平先生是不怕这一套的,不管你是多大的官,不管你多膨胀,我就敢跟你展开斗争,敢给你指出来。刚才几位老师讲,伍先生承受的压力很大,敢于顶住它,这点我觉得不容易。   再一点,就是他奋不顾身,进行斗争。他不顾疾病缠身,自己豁出去了。这要付出很多代价,从精神上到物质上都要付出代价。打官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虽然当时王宁教授和系里帮助他,学术界也都支持他,但是他个人仍要付出代价,展开斗争。   如果说,伍铁平先生在 1947 年是一个斗士,一条汉子,敢于顶住压力,跟专制展开斗争;五十年后,六十年后,他还是一条汉子,同样是一个斗士,他敢于跟学术腐败现象做斗争。他始终是一条汉子,始终是一个斗士,这点是我感到非常钦佩的。   李大魁先生是我的老师,给我们上过课。我打个比喻,如果说伍铁平先生是一个斗士、一团火、一把剑,那么李大魁先生则是一头老黄牛。他一辈子在默默地耕耘,默默地奉献,在教学岗位上,在科研岗位上,或者是在他的社会工作岗位上,这种精神让我非常敬佩。刚才张健院长说的话,我有同感。一个学科的建设,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当然我们尊重各个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对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该非常尊重他们。但是,一个学科的发展,还需要很多教学型的老师。在文学院,很多老先生,在背后默默无闻地工作,正是这些老师的努力工作,才使我们的很多学科逐渐成长起来,壮大起来。所以,我觉得确实应该对这些老师表示尊重,表示我们的敬意。   胡瑞昌(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教授):   首先感谢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和文学院邀请我参加伍铁平先生、李大魁先生的八十华诞庆祝会,非常荣幸。前面许多同志已经介绍了两位先生的生平简历以及他们所做的工作和成绩,我就不多说了。   在这个会上我主要想说两点感受。第一,我有时候跟伍铁平先生打电话的时候也谈到,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语言文字学界中的伪科学仍然如此猖獗,而且还有人庇护,这是一种痛苦。我跟伍铁平先生说,批判伪科学可以,但你要注意身体,为语言学多做一些贡献。有些事情你不用管,也管不过来。社会是一个矛盾体,正面的东西是主流,但是反面的东西也会有。徐德江这些人,天天给你造这些伪科学的东西。他们的态度是,你批他,他不理你,他说他的。刚才胡明扬先生说了,有人说语言是从文字里头产生出来的,这是常识性错误!原始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数十万年以前,甲骨文不过三千多年,不到五千年,那没有文字以前,人就不会说话了?!这很明显是错误的。   我最近看了教育部下属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准备出的汉字历史电视节目的征求意见稿,从头至尾,只讲神奇的汉字,汉字的神奇,汉字要走向世界,发挥威力,成为世界通用的文字,汉语将成为世界的共同语言等等论调,名为弘扬民族文化,弘扬中国的传统,却只字不提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所做的大量的语言文字工作和取得的巨大的成绩!这是很大的问题。对此我向有关的方面提了意见,我想他们会考虑我的意见吧。我跟伍铁平先生说,我读你的文章后,再看徐德江的文章的时候,徐文使我的心里有一种痛苦,我觉得很难受。我很难想象徐怎么会如此不懂装懂呢?大言不惭地自诩什么什么家之类!真叫人难以置信!所以我们呼吁,语言文字学界,还有出版界,要提高警惕。同时,我们也要呼吁,管语言文字的有关部门要有所作为,不要不作为,这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使我们想起 1985 年到 1995 年的《人民日报》,作为党报的海外版竟然用繁体字。我们已经于 1956 年在法律上通过了简化字是国家规范的文字,为了讨好别人,却用繁体字出版,还有没有国格?还有没有骨气?是不是中国人?试想假如你到美国去留学,是不是要美国人把英文给你翻译成中文让你去学?没有吧,你都得去学英文。那么要了解现代中国,要学习现代中国,那就要学简体字。现在怎么样?( 2008 年) 7 月 4 日,中国包机开始的时候,我听说,为了迎合大陆的观光客,台湾的一些招牌用简化字,还有一些书店,开始出售大陆出版的简化字的图书。陈水扁不是鼓吹去中国化吗?所以我们要坚持我们的原则,不要说话不算数!这是国家的法律,国家的国格,要坚持,这是我的一点感想。伍铁平打假是很难得的一种勇敢的行为。   第二点,我不担心像徐德江的那类伪科学有多大本事。我担心的是现在我们各个大学对于语言文字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后继无人,这个是最令我担心的。现在补充到大学的也好,补充到语委的干部也好,有些人根本就不懂语言文字学,你说他们怎么去主持正义?他们怎么去主持公道?他们怎么去识别语言文字学中的伪科学、假科学?   今天的盛会,我就讲这两点,一个是政府要有所作为,再有一个,呼吁高等院校要培养语言文字学的后继人才。像徐德江,根本什么叫语言文字学都不懂,他来谈所谓的新思维,谈人类第二阶段的语言学理论,简直是荒唐可笑!好,我就说这些,如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指教。谢谢大家!   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今天是个双喜临门的好日子:两位德高望重的语言学家伍铁平先生、李大魁先生八十华诞。我和我的同事、好朋友、著名书画家唐建教授主要是来向老先生表达晚辈的由衷敬意和祝贺!  在此,首先热烈祝贺伍先生、李先生双双加入 80 后的队伍。同时,作顺口溜一首,向伍先生表示敬意并向先生八十华诞表示由衷的祝贺:五只铁瓶子,砸向大骗子。文章作笔枪,学界英名扬。   我认识伍先生十二年了。当时伍先生发表了两万多字的《反对在学术著作中弄虚作假》,点名道姓地批评徐德江的好友、复旦教授申小龙的抄袭剽窃问题。我当时在《中华读书报》担任兼职记者和特约评论员,于是辗转联系、拜访伍先生。虽然伍先生是语言学家、老前辈,我是晚辈、小萝卜头、蹲史坑(指研究历史本书编者注),但我们一老一少始终保持着密切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学术批评固然非常必要,而且也非常重要,因为学术批评本质上是学术自由的体现,而学术自由恰恰是言论自由的题中应有之意,言论自由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和保障的最重要的公民权利之一。但是,我们是一个缺乏学术批评、缺乏学科评论的传统的国度,在我们这样一个官本位掌控一切、表扬与自我表扬盛行、好人主义当道的关系社会,如果从事学术批评和学科评论,这不仅不为人所理解,而且还往往是绝对得罪人的事情。哪怕本来是正常的学术批评,一旦批评某事或某人,就会得罪很多人。而且,被批评者还往往钻法律的空子,恶人先告状,恶意诉讼。伍先生就是因为发表了《学术界不存在骗子吗?》这样一篇学术批评文章而被人恶意起诉(学术界不是存在不存在骗子的问题,而是存在多少骗子的问题)。两年多的官司,使得年近古稀的伍先生身心疲惫,严重影响了其身体健康。但我相信,历史是公正的。学术史将证明:伍先生的《语言和文化评论集》,王均、胡明扬、王宁、苏培成和伍先生等集体编写的《语言文字学辨伪集》,已经为语言文字学界的学风建设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学术贡献。伍先生不仅批评抄袭剽窃、反对徐德江的伪科学,而且一向无所畏惧,不怕权威和权贵(包括批评季羡林、许嘉璐等)。为了学术共同体的尊严,伍先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顽强地坚持一个人的抗战,壮怀激烈。伍先生学术批评的深远影响,目前已远远超出语言文字学界。我在主编《学术规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出版)、开设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选修课时,都把伍先生的《语言和文化评论集》和他参与编写的《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作为最基本的推荐阅读书目。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北师大文学院,尤其是应特别感谢同样是德高望重的王宁教授,在推进学术批评、加强学风建设方面,王教授是一以贯之的坚强后盾。我至今还记得 2001 年 5 月由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的专题报告会。这个报告会由王宁教授主持、我本人主讲、钟敬文老先生亲自做总结,会后钟老的发言稿整理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谈谈抵制学术腐败》,发表在《中华读书报》《中国青年报》。对伍先生不妥协地反对伪科学的学术正义行为,王宁教授也一直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学术界是一个共同体,像泰坦尼克号一样,如果学术失范行为、学术不端现象、学术腐败问题解决不了,那么作为学术共同体中的一员,几乎没有人可以幸免于难。学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没有理由做旁观者。 一周前, 7 月 4 日,恰好是我在高校从教二十周年的日子。为此,我原来在北师大工作时的老领导、老同事和老朋友、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教授给我一句赠言: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现在,我把这句饱含辩证法思想的人生赠言转送给伍先生。没事,休养生息;有事,有大家帮老先生扛着。 伍先生毕竟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他不应该再冲锋陷阵了,而应颐养天年,享享清福。   李福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首先,在伍铁平老师八十华诞之际,向伍老师及师母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同时,借此机会向王宁老师、李大魁老师、李国英老师及在座的各位表示崇高的敬意。我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和伍铁平老师交往中的几件小事。    1 )尽到为师之责   我自 1991 年至 1994 年期间,在吉林大学读英语专业硕士。大约是在 1993 年冬季开始做论文的时候,我去找伍老师复印材料,这便开始了我和伍老师长达十五年之久并延续至今的忘年之交。因为我的硕士论文是关于模糊限制语的,在阅读国内文献的时候,一个反复出现的名字就是伍铁平,和这个名字相伴的就是当时流传很广,但还没有正式出版的一份资料,即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学》(油印本)。为了得到这份珍贵资料,我按图索骥,终于在北师大找到了伍铁平老师。当伍老师听说我是从长春专程来的,并且是吉林大学张彦昌老师的学生时,他十分兴奋。我给他出示我的学生证、身份证,他根本看都不看一眼,慷慨借给了我许多最新资料。伍老师还亲自审阅了我的硕士论文,担当了我的硕士论文校外审稿人。后来得知,张彦昌老师在解放初期在哈尔滨外专曾经是伍铁平老师的学生。两人的师生情甚厚!再后来,伍老师告诉我,这些年对我的学术指导和栽培是为了替自己的已故学生 ( 指张彦昌老师 ) 尽点为师之道,是他们师生情的延续,是他在尽一点对张老师的缅怀之情。听后,我几乎潸然泪下,思绪万千!我坐在那里好久没有作声。这件事让我看到伍老师的为师之道,以及为师之道的延伸。    2) 力荐出国深造   我 1994 年从吉林大学毕业,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来到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任教。从此,我们联系不断,书信不断,电话不断,我来京开会办事更是每次都要拜访伍铁平老师。他建议我尽早接触国外最新的语言学资料,他也是第一位鼓励我尽早到国外深造的老师。 1996 年教育部推出选派留学的新办法,大致精神是自由申报,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罚款等方针。伍老师是我的推荐人,亲笔写了推荐信,使我获得了教育部公派留学的机会, 1997 年至 1998 年在新西兰留学一年,师从著名认知语言学家 John Taylor 教授。留学期间伍老师还亲自写信把我介绍给了当时在新西兰任教的也是进行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张乔博士,使我有机会同更多学者交流,来拓展学术视野。这件事让我看到伍老师的为人之道,对别人能助则助的大爱精神。    3) 学术打假   在 1993 年与伍铁平老师结识后,以及 1998 年从新西兰留学回来,后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伍老师在打学术官司。我始终认为,学术打假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情,或者至少应该是其他相关部门的事情。一位年迈的刚直不阿的教授,因为站出来大胆地批评了别人,就被告上法庭,去独自面对没完没了的程序,实在不应该。尽管我对伍老师的打假始终支持,可我也曾多次劝告伍老师,要以身体为重,不要再管这些事情了。伍老师对学术打假的态度异常坚决,把这件事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后来随着我对学术研究的深入,我也着实感到在正式出版的论文论著当中,确实存在大量的错误、谬论、严重抄袭等。这些确实对读者、对后人危害极大。这是个别学者缺乏责任心、或者说缺乏学术良心导致的。此时,我也更能理解伍老师打假的巨大决心。我也更希望我们的有关部门能系统整治学术腐败现象。这件事让我领悟了伍老师的为学之道,这种对错误的东西敢于战斗、敢于批判的精神。   认识伍老师有十五年了。在这些年的交往中有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事情。在伍老师安装电话以前,我们都是通过书信来往。我的信写得总是潦潦草草,伍老师总是给我一笔一划地纠正、批阅,回信时给我寄回来。这种纠错的信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十余次。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我仍感动不已。这种治学严谨、督促后生的精神,令我终生难忘,一生受益。想起这些,我万分留恋。再有一件小事,就是师母送给我的她亲手缝的布钱包。这个布钱包有根带子,挂在脖子上,钱包正好放在胸前衣服内,防止被盗。我多次出国一直带在身边,从来没有被偷过(大家笑)。要知道,师母也是一位老人了。她把自己的细心和对生活的热爱都通过一针一线缝入到精美的小包里,让我们喜欢、让我们心疼、让我们感动一生。   认识伍老师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之一,我会用伍老师对待后人的精神对待我的学生,用伍老师对待学术的公正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做好自己的研究。我也渴望能把伍老师的为师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的点滴融进我的一生。   最后再次祝伍老师及师母寿上加寿,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你们的健康是我们的福气!谢谢大家!   伍铁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很简单地讲几句。首先,非常非常感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和文学院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非常感谢大家屈尊来参加这个会议。我是配不上大家这些赞誉的,也配不上这个会议的规模。我记得前几年北师大给启功先生开最后一次祝寿会时,他反复讲惭愧、惭愧。我是一百倍地惭愧,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在一个场合说过,对伪科学的宽容就是对科学的摧残。我事实上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辈子遭遇不幸。大家看到我纪念李广田先生的那篇文章刊《云梦学刊》 2008 年第 2 期,收入本书。,就知道了。可是我现在就是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学术骗子,可以在中国这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语言学界招摇撞骗近二十年,甚至二十多年?事实上,最先打假的是王均先生、苏培成教授、陈章太教授,还有胡瑞昌教授,还有很多同志,他们最先开始跟徐德江进行斗争。王均教授和尹斌庸研究员都等于是含冤而去,都没有看到徐德江的下场。现在我怕第三出悲剧会发生在我身上,甚至发生在我后面的人身上。为什么一个没有资格担任杂志主编的人,居然担任一个所谓学术杂志主编二十多年,招摇撞骗,就是打不倒?这件事我确实不理解。今天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我国语言文字学界的精英人物、代表人物。希望大家一齐努力,不能让学术骗子掌握一个刊物。大家都知道,这个刊物最近骂咱们政府,将咱们政府比作跟日本政府一样,将咱们政府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比作日本侵略军推行慰安妇政策,犯了罪却不承认。对《汉字文化》这么反动的言论的批判见拙文不许肆意攻击《汉语拼音方案》,恶意地把我国政府比作日本侵略者,刊《北华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5 期。该文收入本书。《汉字文化》 2008 年第 4 期走得更远,居然发表北京语言大学退休人员李润新的文章,咒骂批评徐德江的人是恐怖分子,把我们当做敌人,蓄意制造政治混乱。对此的批判见本书所收拙文《痛斥〈汉字文化〉给学术打假的学者恶意地扣上恐怖分子的帽子》。新近发表的拙文《驳斥〈汉字文化〉的部分言论》 ( 刊《外国语言文学》, 2009 年第 3 期 ) 同时对徐德江、鲁川和李润新等人发表的上述反动言论进行了批判。 2009 年 10 月 8 日伍铁平补注。这已经是严重违反纪律,违反法律,是非常反动的言论。这样的言论居然没有人管!所以我呼吁,希望大家共同在自己的岗位上,呼吁改变这种局面。   第三点,刚才杨玉圣教授讲得很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跟咱们国家的官本位有很大的关系。许嘉璐一当上了语委主任,他一个人就可以改变整个语言学界批判伪科学的这个方向。许嘉璐一上台,当语委主任以后,他就授权让人发表一篇文章,(批判徐德江)要就此打住。双军对垒,你让我们这一方就此打住,那不就等于投降吗?所以说根子就在这里,结果是现在我国语言文字学界很少发表批判伪科学和坏学风的文章。我批判伪科学和信口开河的不良学风的文章有好几篇都托人转给居于主管地位的刊物的主编,都如石沉大海。现在有些人缺乏是非观念,没有对反动言论的痛恨。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啊,说老实话,我为我们国家语言学的学风前途担忧。   李大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谢谢各位嘉宾,北师大同窗好友,聂石樵、邓魁英两位教授,北大苏培成、郭锡良两位教授,人大胡明扬、胡瑞昌两位教授,他们都是我的多年挚友,都能拔冗光临北师大向伍铁平教授和我祝寿。   我 24 岁在北师大中文系毕业,从 1953 年起至今,执教整整 55 年, 2009 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门课都给我排上了。(大家笑)也就是说,我 81 岁还得在讲台上。我很热爱教师工作。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我无限热爱教师工作,我愿意把我有限的精力贡献给我们祖国伟大的教育事业。指导我教学有三条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二、实践性原则,理论要结合实践,所以我很重视抓练习这个教学环节;三、趣味性原则,每次上课都能在课堂上出现几次朗朗的笑声,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我还欢迎同学到我家进行义务辅导。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天职。但约法一章,叫空手进家门,所以师生之间的情谊很深厚。 1988 年我带的三位研究生, 1991 年毕业,施正宇被分配到北大,王小宁被分配到清华,马新宇留校。现在他们都有高级职称了。他们跟我始终保持联系。总之,我活得挺开心!此外,我还教过本科生和外国留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到现在八十岁了。有一点,我希望伍先生要向李大魁学习:我这人没心没肺,所以什么心脏病啊,高血压啊,慢性肾盂肾炎啊,都跟李大魁挂不上钩。如今,我还是个乐天派,每天到离退休活动站捅捅台球。我有一个雅号,叫李俊晖,因为丁俊晖是斯诺克国手( 2008 年在华沙斯诺克国际邀请赛上又获得了冠军)。每年春节文学院举行文艺联欢晚会,我总是伴着锣鼓声,翩翩起舞,扭起了秧歌。总之,我活得开心,活得有价值!(鼓掌)   主持人李国英教授: 谢谢李先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愉快。时间过得非常快,原定我们是十二点吃饭,现在已经快十二点半了。非常感谢各位先生冒着盛夏酷暑,参加两位先生八十华诞的座谈会。大家在会上表达了非常多的祝贺、祝福、友情,也总结了两位先生的为人、为学。确实,两位先生身上有非常多的值得我们去总结,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优秀品质。但时间确实是非常紧张,短短半天的时间难以表达我们对两位先生的敬仰之情。最后,让我们共祝两位寿星年年今日,岁岁今朝,青春永驻,快乐健康,万事顺意,合家幸福!也祝在座的各位先生能够沾上两位寿星的福气,心想事成,一切顺利,幸福安康。今天上午的座谈会到此结束 , 谢谢各位! (以上发言根据祝寿会录音整理,收入本书前经发言人审定) (载《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第 460-484 页)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6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归国一周年有感
wanghecheng 2010-2-25 13:05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于姐姐喜获计划生育奖
黄安年 2010-2-8 11:57
有感于姐姐喜获计划生育奖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8 日发布 老吕在广州的姐姐, 20 年前在中国银行广州分行退休 , 今年已经 80 高龄,两个女儿生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今获喜报,姐姐昨天获得中国银行颁发的计划生育奖 1000 多元,这个奖励出乎人们意外 , 想来银行界确实有钱 , 确实不差钱,而且上不封顶,不分在职和退休 , 一视同仁。 我们两人只有一个子女,生 60 年代末,实实在在的是晚育一胎的典型 , 而却迄今未见任何奖励 , 看来政策是因地方及单位而异,也和财力有关。
个人分类: 三言两语简评(07-11)|36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家父诗作》之二:观雪有感
pony1984621 2009-11-14 22:00
今日收到父亲短信一则: 志萍、志飞、路平共鉴: 农历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五 日夜至二十六日,长江以北地区普降大雪,雪来之早、之大,范围之广,都属罕见,余见景生情,咏一诗以记之 : 满树银华枝弯腰, 绿叶素裹真绝妙。 河南九月寒来早, 江北五郡大雪飘。 行人 搂 头雪扑面, 车辆缓慢似娇娥。 天地苍茫成一统, 疑是银河入九霄。 注:河南:泛指黄河以南。五郡:指长江以北五省。 家父简介: 文化人,大专毕业,中学教师,主教地理,供职于乡村,后调入县城,任教数十年,虽踌躇满志,却时运不济,迫于家庭经济压力,不忍丢弃家中几亩散田,起早贪黑,半工半农,以己之力撑起偌大家庭,不知不觉,已鬓丝斑白,年过半百矣。
个人分类: 家父诗作|4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瞻仰普陀山多宝塔有感
黄安年 2009-11-4 17:54
瞻仰普陀山多宝塔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4 日发布 普陀山多宝塔建于元代元统二年(公元 1334 年),塔高 32 米,四面五层,有台无檐,全用太湖美石砌成。是普陀山镇山三宝之一,有介绍称 : 塔上身三层四面各镂古佛一尊,瑞容妙丽,尤以观世音圣像,神态温和凝重,给人以亲切端庄之感。背景为十八罗汉,每个罗汉神态各异。每层挑台置石栏,石栏柱端刻有守护天神、狮子莲花等图案。底层基座平台较宽,挑台面栏柱刻有护法神狮及莲花,四周栏下雕有龙首 20 个,张口作吐水状,造形生动。顶层四角饰有蕉叶山花,极具元代建筑风格。 ( http://baike.baidu.com/view/63740.htm )多宝塔每层都挑台置石栏。双层塔座,底层平台较宽,栏下四角曾雕有可在雨中吐水的龙头。三层塔身,四面均凿龛雕佛,观音妩媚凝重亲切端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气韵古雅。该塔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物。这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座元代石塔。 2006 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称近年来,普陀山佛教协会会同当地政府聘请古建筑专家对维修方案进行论证,修旧如旧重修,迄今仍未完工。康有为曾在塔院内假山石上题留海山第一四字。文革期间被破坏,多宝塔上精美绝伦的佛像被剜去,也成了普陀山美景中的一大遗憾。来普陀山的游客很少对此感到兴趣,在某种程度显示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是个需要宣传解决的问题。往往某些热点景点的含金量并不高 , 而含金量高的却无人问津。 附多宝塔外现场即时拍摄的照片 13 幅。 附网上介绍 ************************ 普陀山多宝塔   普陀山多宝塔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年 代:元   公布时间: 2006 年 5 月 25 日    普陀山多宝塔 多宝塔也称太子塔,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的普济寺东南,海印池附近,多宝塔取《法华经》多宝佛塔之义而定名,是普陀山唯一保持原貌的最古老的建筑物,它与法雨寺中明朝南京故宫惟一存世的宫殿建筑九龙殿、杨枝庵中根据初唐著名大画家阎立本绘的观音画像刻成的杨枝观音碑和佛顶山上稀世物种鹅耳枥树,合称为普陀四宝。它是元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座元代石塔。   建于元朝元统二年(公元 1334 年),塔高 32 米,四面五层,有台无檐,全用太湖美石砌成。塔上身三层四面各镂古佛一尊,瑞容妙丽,尤以观世音圣像,神态温和凝重,给人以亲切端庄之感。背景为十八罗汉,每个罗汉神态各异。每层挑台置石栏,石栏柱端刻有守护天神、狮子莲花等图案。底层基座平台较宽,挑台面栏柱刻有护法神狮及莲花,四周栏下雕有龙首 20 个,张口作吐水状,造形生动。顶层四角饰有蕉叶山花,极具元代建筑风格。此塔系由山僧孚中禅师募资改建,并得到太子宣让王等江南诸藩王资助,遂将塔建成,并在塔旁建造太子塔院。 1919 年,印光法师与住持了余、了清等请无为居士陈性良募捐补修。多宝塔为典型的元代建筑工艺,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属普陀山三宝之一,康有为曾在塔院假山石上留题海山第一 4 字。每到清晨,附近普济寺等古刹传来钟声,更增幽静,这就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宝塔闻钟胜景。   该塔,系宣让王施钞千锭,命高僧孚中购太湖石建造,故又名太子塔。建于元代元统二年( 1334 年),明万历二十年( 1592 年)重修, 1919 年再次修理。四面五层,高 18 米。塔下基座高大,围绕栏杆,雕刻佛、菩萨和供养人像,并饰螭首,形象生动。其上还有基座和须弥座。塔身三重,底层用四根蟠龙石柱。塔壁雕出佛龛和佛像,木兼柱上刻题记。塔顶作宝箧印经塔的形状,四角出山花蕉叶。塔刹呈仰莲宝瓶。是浙江已发现的元代石塔中最为精美者。 http://baike.baidu.com/view/63740.htm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4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秋佳节话博客(水调歌头的精彩视频):4个月开博有感
Fangjinqin 2009-10-3 13:12
中秋佳节话博客:4 个月开博有感 按语: 这篇短文刚发出不久(才36人看到),我就高兴地收到我的好友陈关荣发来:苏轼水调歌头词的精彩配乐视频(据说他也源自别人所赠),共贺中秋佳节.这是宋代大词人苏轼在1076年中秋节赏月时写下的《水调歌头》,我特地转发( 请见附件 ),以飨读者和网友.我十分感谢在节日里总能收到陈老师的珍贵的礼物.我以同样的良好祝愿他和所有网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健康快乐, 万事如意!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今天,正适中秋佳节,刚好是我建博4个月记念日。当初( 6 月 3 日 )在颇为曲折中我开设了博客中心,但是真没有料想到今天还是值得回忆的一个美好的日子,又逢祖国母亲诞生 60 周年之际,也是双喜临门,人逢喜事精神爽!。自从开了博客,确实有不少收获,主要有以下感触: (1) 当初我是博客群体中的一个小弟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交流,截止 今天4 个月来网友阅读量超过了三万多次,平均每月约7、8千次,这是我根本没有预料的结果,同自己以前空白相比,有了一定的进步。看到有些博客阅读量超过了百万,令人吃惊,这是任何出版刊物读者阅读量不可比拟的,可喜可贺!显示了博客伟力之巨大!当然整个博客群体影响更不可估量! (2) 我的 1-2 篇博文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厚爱,大家建言献策,很受启发,感到鼓舞,还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例如,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总结成文,我们不仅向基金委领导直接反映了意见和建议,而且还在公开杂志上发表。 (3) 感受到博客的信息量特别大,内容特别丰富,传播速度特别快,确实使我们的地球(宇宙)真正成为一个地球村了。 (4) 我感到自己在博客天地里,吸收年轻人的活力和智慧,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心态自然变得越来越年轻了.同时,我认为:科学网的博客办得非常好,比其他的网站胜过一筹,可能是国内最好的一个了。我衷心祝贺科学网越办越好!并再次感谢主编当初的邀请。 (5) 中秋佳节之际,令我回忆起二度在美国(首次 80 年代)和加拿大( 90 年代)渡过中秋之夜孤独的心情,深深体会到 王维的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中名句 .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以及 李白《静夜思》: 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等,我 十分惊叹我国古人了不起的 千古 诗词,具有无限魅力,非常深刻地表达了古今中外游子的共同心声! (6) 值得一提的还有王勃的 唐诗: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绝句,我一直认为,是他首先从人文哲学上刻画了人际网络的小世界现象,中国人比现代发现的小世界特性早了一千多年,现在的网络科学发现的小世界效应只不过是利用现代实验手段(计算机、互联网等)和从理论进一步证明罢了。 通过国庆 60 年,展望未来,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将进一步奋发出来,必将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更加辉煌的成就。 苏轼水调歌头词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8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听曾仕强讲座有感
neuliulei 2009-9-24 21:15
今天听了下载的曾仕强的讲座,感触很深。下面仅将曾老师的部分精彩语言与大家分享。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人生最重要的是生活。 生活最重要的是什么?生活最重要的是有人情。 人情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情最重要的是合理。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他对你很客气,你也要对他客气。否则,中国人会翻脸不认人。 中国人追求的是善,善就是圆满,圆满就是艺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感毛泽东改歌名
lih65 2009-8-5 20:45
  1943年10月,晋察冀边区抗日宣传小分队十九岁的曹火星,来到平西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音乐创作,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他借用当地民间流行的《霸王鞭》民歌形式,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满怀激情地谱写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1950年, 毛泽东 亲自修改这首革命歌曲,在这首歌的歌名中国两字前面加了一个新字,即变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是广大劳动群众心中一曲永远不老的歌。尽管这支歌已唱了60多年,但人们对她仍是那样如醉如痴、一往情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经验的经典总结。 邓小平 同志说:自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就证明了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更证明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列宁说:无产阶级专政是对旧社会的势力和传统进行的顽强斗争,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暴力的和和平的,军事的和经济的,教育的和行政的斗争。没有铁一般的和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没有为本阶级全体忠实的人所信赖的党,没有善于考察群众情绪和影响群众情绪的党,要顺利地进行这种斗争是不可能的。列宁所说的这个真理,现在仍然有效。在中国,在五四运动以来的六十年中,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世人公认的事实,没有共产党中国至今还很可能在黑暗中徘徊。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于西方殖民地主义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灾难沉重,满目疮痍。许多志士仁人前赴后继探索救国之路,均未能获得成功。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倒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结束了中国丧权辱国的历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   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国后我们仅用十几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的漫长历程。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氢弹试验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以 胡锦涛 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经济振兴,社会安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上升。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我国还一次次取得了保家卫国和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吃水不忘掘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纪念日,广大人民群众不能不想起党的丰功伟绩。历史以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正确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我们党在中国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并将继续证明!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1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辽阳市宴请参加第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嘉宾有感
黄安年 2009-8-1 16:20
辽阳市宴请参加第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嘉宾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1 日发布 7 月 26 日中午,辽阳市在辽阳宾馆举行午宴,宴请参加了第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嘉宾。在这次宴会上市委书记孙远良同志扼要介绍了辽阳市去年提出实施三大战略举措和实现四个一的奋斗目标。提出要通过河东新城建设开发、芳烃基地建设和沈辽鞍经济带(辽阳段)的建设,用五年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00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00 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 100 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 100 万人,进入全国特大城市行列的目标。( http://unn.people.com.cn/GB/9726955.html ) 上午的开幕式 , 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班子相关成员都参加了,市委副书记杨立宪同志讲了话。当晚他们还参加了开幕式文艺晚会。而 25 日晚上杨立宪同志主持了欢迎宴会 ,27 日晨 , 杨立宪同志一行又专门和来自北京一行专家共进早餐话别。市委领导还亲自检查了在辽阳博物馆举行的红楼梦版本展地 , 要求改在更大的展厅展出,以扩大影响。 开幕式活动仅仅一天左右 , 时间紧凑 , 市委领导从头到尾参加这样的活动 , 不能不说是辽阳市主要领导同志对于文化兴市的重视。文化软实力对于城市振兴是十分重要的 , 一个城市的发展繁荣要靠经济 , 同时也要靠文化 , 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 2400 年历史名城辽阳,对于曹雪芹祖籍的辽阳,对于新近发现具有开发价值的女娲石文化 , 想到这些,政府官员精心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投入精力显然是有价值的。 附第一幅照片是市委书记孙远良在午餐上的讲话,其余 19 幅照片是笔者拍自 25 晚宴会上。 附 27 日辽阳日报报道 ****************************** 辽阳市宴请参加第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嘉宾 2009 年 07 月 27 日 09:57    7 月 26 日中午,辽阳市在辽阳宾馆举行午宴,宴请参加第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嘉宾。   辽阳市委书记孙远良在午宴上致辞。他代表辽阳市委、市政府对莅临本届文化艺术节的各级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举办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对于弘扬红学文化,挖掘辽阳市深厚文化积淀,打造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成功举办前两届文化艺术节的基础上,辽阳市将本次艺术节办成集中发布红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打造成展示辽阳文化建设成果的平台。本届艺术节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的活动之一。本届艺术节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相信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深入参与、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本届艺术节会办得更加成功、更富有特色。   孙远良说,近几年来,辽阳市一直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昭示着和谐建设的良好势头。去年,辽阳市提出实施三大战略举措和实现四个一奋斗目标。要通过河东新城建设开发、芳烃基地建设和沈辽鞍经济带(辽阳段)的建设,用五年时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00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100 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 100 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 100 万人,进入全国特大城市行列的目标。同样深信,在各位领导的关注和各位专家的支持下,全市人民戮力同心,一定能够实现辽阳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   市领导王义信、尚杰洪、杨立宪、韩庆祥、李茂芝出席了午宴。   市委常委、副市长郝春荣主持午宴。 ( 王胜 )   来源:辽阳日报 2009 年 7 月 27 日第一版 http://unn.people.com.cn/GB/9726955.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4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全食有感
malidan 2009-7-22 09:54
日全食有感 凝露悄别,霞光隐。 静观日变。 时明时暗,皆自然。 日拥月,月抱日? 云追日月? 世态漫漫,人事悠悠。 闲看天际流。 贴上科学院人的点评:也可能我对韵味过度关注了。您老的词怎么一点没有韵味呢,读起来就像嚼棉花,哈哈。别受打击呀。 改动如下:     凝露悄别,霞光现。     静观金乌变。     时明时暗,皆自然。     月拥日,日吻月。     中道离合。(注:偏食日月不会完全重合)     浩浩寰宇,人世蹉跎。     低眉独自怜。 注:相片为8点50分在家中楼顶自拍。应是错过了最佳时间了:(
个人分类: 涂鸦诗|5013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