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华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泸州医学院的更名:第二个回合,还没有结果
热度 12 rongqiaohe 2016-1-28 13:12
2015年5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 【第一回合】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坚决反对“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理由是:尽管 “华西”早就 不 想 要 “四川医学院”这块牌子,三十年前( 1985年) 就从“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了,但是,看见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毅然决然要讨回“四川医学院”的名益权(虽然讨回来,自己也不用)。 【结果】 国家教育部认可了“华西”的述求,把刚刚改名的“四川医科大”,又改为“西南医科大”。 【第二回合】 刚刚改名为“西南医科大”之后,“第三军医大”重庆附属医院之一“西南医院”,又提出反对意见。泸州医学院改名为“西南医科大”侵犯了“西南医院”的名益权。 这一回,我们翘首国家教育部,看看我们的国家教育部,是否能够顶得住地方势力的又一次挑战?
个人分类: 评论|2965 次阅读|28 个评论
混乱的大学更名
热度 50 jiangming800403 2015-6-22 21:44
日前,川内两家兄弟医学院校——川大华西医学中心和泸州医学院,为“川医”的署名权争论得不可开交。这实际上也是十多年前我国高校的大重组、大改名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在中国一百余年的高校发展史上,大的高校重组改名大概发生过三次。第一次是抗战时期的高校辗转迁移。第二次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以部门(条条)管理为主的“统招统分”的高教体制,拆分综合性大学建立专业院校的“院系调整”。第三次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与中央政府机关改革相配套的新一轮高教体制,其结果随着中央政府中行业管理部门的裁撤和职能调整,是除部分大学归教育部等中央部门直属外,大部分院校下放给省级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当然后两次重组改名之间也是否定之否定的关系。 伴随着高校属地化管理、合并重组、升格,产生了一轮大学更名的热潮,从而产生了许多张冠李戴、鸠占鹊巢和旧瓶新酒。当然,高校命名也显得相当系统和单调。“省级行政区域专名 + 专业(行业)类名 + 大学(学院)”这类模式在高校命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古城西安,先后存在过“西安工程学院”和“西安工程大学”两所毫无关联的大学。“西安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地质部直属院校“西安地质学院”,后参与组建“长安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是“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更名而来,再以前是纺织工业部三所直属院校之一的“西安纺织工学院”。这两家高校一家是地质勘察和找矿,一家是纺织与纺织机械,简直风马牛不相及。但九十年代都属于难兄难弟,这也是他们改名工程类高校的根本原因。 农、林、水、地、矿、油号称六大艰苦专业,从九十年代起,建国初创办的地质类高校不是改名就是被合并进综合性大学。如原地质部直属院校中,除了北京地院改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以外),长春地院先是改称长春科技大学,后参与合并组建新吉大;西安地院改名“西安工程学院”,又参与了长安大学的组建;成都地院成为了现在的成都理工大;最有意义的是原河北地院居然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和经济,这个跨度有点大,石家庄经济学院最近又要升格为大学,会叫什么名字呢?(改回了河北地质大学)原直属于核工业部的华东地质学院也相继改名为华东理工学院、东华理工大学。 九十年代纺织工业部撤销前后,纺织类高校也成建制改名,如中国纺织大学(原华东纺织学院)改名为东华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参与组建新的青岛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升格改名为天津工业大学,西安纺织工学院先后改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和西安工程大学(当然西安科技大学已经被原煤炭工业部直属的西安矿院抢注了),武汉纺织工学院改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当然后来升格为大学的时候,又改回了纺织大学,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所纺织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参与组建苏州大学;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现为浙江理工大学。 从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原工业部门直属的专业院校改制更名,一般均放弃了较为狭窄的专业类名(如地质、矿业、纺织、丝绸,以及钢铁、冶金等)而采用涵盖能力更强、更加通用的类名如理工、工业、工程、科技等,这当然也是社会发展与时代的需要。但是,这也泯灭了高校的特色,清一色的理工、工业、工程、科技等至少让普通人无法一下子了解学校的特色与优势所在。而且,频繁的学校合并更名,至少在表象上隔断了学校的历史传承,而且经常出现旧瓶新酒、张冠李戴的问题。 如今天湖南衡阳的南华大学(前身是原核工业部直属的中南工学院)与 1938-1952 年在香港、梅州、汕头办学的南华大学(学院、财经高专)真的一点关系也没有。 现在的青岛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大学与民国时期的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南昌大学、以及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办学的上海大学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历史渊源。 原国立青岛大学的主体部分后来成为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并且由青岛迁往济南。今天的青岛大学是 80 年代在青岛市政府和当地群众强烈要求下创办的一所地方院校,后来青岛医学院(青医)、山东纺织工学院(山纺)、青岛师专(青师)并入青岛大学,当然青医可能间接继承了一点老国立青岛大学的血脉。 国立南昌大学的前身是国立中正大学(校名取“大中至正”之意,现在其直系继承者江西师大有一座校门仍然被命名为大正门),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国立南昌大学”(这个很容易理解)、南昌大学,在 1952-1953 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与河南大学一道被肢解,农学院独立成为江西农大,很多院系被调整到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华南理工等中南地区高校,学校本部保留了大部分教学设施和大约三分之一的师资,改称江西师范学院(河南大学本部改组为河南师院、开封师院,但是 1984 年又恢复为河南大学)。而现在的南昌大学是江西大学、江西工大(工学院)以及江西医学院(饶毅教授的母校)合并成立的。江西大学、江西工大都是大跃进前后成立的地方院校。当然,江西大学成立时候并入了江西师院的生物系,这算新旧南昌大学之间仅有的一点血脉。我想江西师大应当与一路之隔的南昌工程学院合并建立江西大学,与江西大学彻底换位,这样应该更有意思。 历史上曾经有过三个上海大学。首先是 1922 年在东南高师基础上改建的上海大学,这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所高校,也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大学,校长、副校长分别是民国元老于右任、邵力子,校务由著名的共产党人邓中夏、瞿秋白负责,上海大学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众多人才,在大革命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大革命失败后,上海大学被查封,原址被改建为国立劳动大学。 第二所上海大学是八十年代上海市创办的市属高校,类似于北京联大。 1994 年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曾经的中科院院属高校)、上海工大,以及上海科技高专合并成为新的上海大学,这也是最早的高校大合并案例之一,但上海工大和上海科大可能比上海大学名气更大、历史更悠久。 西安地质学院使用“西安工程学院”的时期不长就参与合并组建长安大学,“西安工程学院”的名头甚至比不上西安地院本身,所以没有反对工程科技学院(纺织工学院)后来借用“工程大学“的壳。 上海大学、青岛大学、南昌大学都属于旧瓶新酒,但是老上海大学、青岛大学、南昌大学都是几十年的陈年往事,甚至超过了法律的追溯期,随着历史的自然更替在上世纪 80-90 年代,老上海大学、青岛大学、南昌大学毕业的学生已经或即将退休,大体上也不会造成校友认同的混乱,因此似乎也每人跳出来反对重新设立上海大学、青岛大学、南昌大学。 但是“川医”似乎不同,“四川医学院”用了 30 多年,而且四川医学院后期的校友目前仍然活跃在目前的卫生领域。但“川医”之争更多的是老川医、华西人对川大 - 华西合并的一次舆论反弹,“泸医”大体上也属于躺枪的行列。在 90 年代后期开始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部署院校或者下放地方或者合并组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因此卫生部直属院校大多成为了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部),但川大与华西医大的合并似乎一直别别扭扭,华西医大对并入川大的存在着抵触心理。泸州医学院更名“川医大”事件,可能又刺激了这种抵触情绪再一次爆发。当然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爆发,华西与川大实质性融合已经 10 年,不用说无法脱离川大,即使脱离川大,也不可能用“四川医大”的名字。当年四川医学院升格为大学时候,就已经放弃了“川医大”的名字,而是用了更高大上的区域地名“华西”,当然也更符合历史传承。所以“华西医大”对“川医大”校名的专有权从道理上并不充足,海内外华西校友反对“泸医”更名为“川医大”更多的是对川大与华西之间包办婚姻不满情绪的一种发泄。但是高校合并对普通教师和在校学生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我就一直希望学校能和隔壁的师大合并。而且川医和华西海外校友似乎有“携洋自重”的感觉,四川医学院和四川医大并不是同一个学校,而且英文翻译也不一样,即使普通群众分不清,但是如果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也混为一谈,那可能就太不专业了。 省级行政区域专名 + 专业(行业)类名 + 大学(学院)”这类模式在高校命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当然这类校名中有一大部分是下放到地方管理的前部属院校,如内蒙古科技大(原包头钢铁学院)、辽宁科技大(原鞍山钢铁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原阜新矿院)、辽宁石化大学(原抚顺石化学院)、河南理工大(原焦作矿院)、安徽工大(原马鞍山钢铁学院)、江西理工大(原南方冶金学院)。但由地方院校合并升格(包括大专甚至中专)的也不在少数,如宁夏师学院(原固原师专)、内蒙古民族大学(前身可以追溯到通辽师范学院、哲里木盟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江苏师大(徐州师范学院,江苏最好的大学一般以“南京”而不是“江苏”命名,这一点与陕西很像)。在江苏与湖南,这种类型的高校命名实际上很多。 位于泸州市不远的自贡的四川理工学院也是西南轻化工学院、自贡师专、自贡高专与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但是成都理工大(原成都地院)并没有“川理工”保留意见。就是四川理工学院将来升格为大学,估计成都理工也没有什么意见。 “泸州医学院”到“四川医大”这种模式的大学改名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对“川医”的争夺中,川内的另一家医学院校——川北医学院一直保持沉默,人家可能想与同城的西华师大(南充师范)一样升格为西华医大,与西华大学(在成都)一起成为西华三兄弟。西华——华西,川大是不是还要崩溃一次。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7811 次阅读|83 个评论
科技与传教:来华西士倪维思引种西洋果树
kejidaobao 2013-8-19 20:55
文/任增强 约翰·利文斯通·倪维思(John Livingstone Nevius,1828—1893),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教士。1853年受教会差遣,倪维思与新婚妻子海伦·克恩·倪维思(Helen S.Coan Nevius)于波士顿登船出发,1854年来华。二人先后在宁波、登州(今山东蓬莱)传教,1871年转至烟台。倪维思旅居山东期间,以传教事业为核心,兼做了大量慈善赈灾、兴办女子学校、移植培育西洋优良果树等工作。 倪维思移植栽培西洋果树,堪称近代中西科技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通过倪维思的推广种植,使烟台水果誉满天下,为“烟台苹果”、“张裕葡萄酒”等品牌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倪维思夫人海伦女士1869年所著《倪维思传》以及其中所录倪维思本人于1887年9月14日写给母亲的信件等资料得知:倪维思出生刚18个月时,父亲因意外摔伤而辞世,从此他跟随祖父母在农场长大。他自幼喜好果树栽培,常在自家农场帮忙。大学期间,他常利用假期时间在自家果园里做些果树嫁接工作 。来中国山东后,他发现山东的地理位置与家乡所处纬度相差不多,水果种类不少,但“品质不好,大多口感很差” 。由此倪维思推断“中国水果品质差的原因不在自然条件,因为土壤与气候非常适宜。问题在于缺乏好的果树品种和栽培技术” 。于是,倪维思萌生了改良山东水果的念头。 为寻得优良的果树品种,“他广泛搜罗美国以及欧洲各地适合于山东土壤气候的果树品类,” 由船只经海上运至山东。倪维思还在烟台买下一块地,用以种植繁育来自国外的果树。他将这片果园交给相交至好的中国教友管理,他自己则提供所有的花费,并定期前来传授专业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这一片果园位于倪维思夫妇居住的“南楼”之南,故得名“南苑”,又名“西洋果园”。 在这个约3英亩的果园里,倪维思栽培了多种西洋果木:仅葡萄就包括特拉华(Delaware)、戴安娜(Diana)、甘汁(Sweetwater)、黑香(Black Hamburg)、玫瑰香(Muscat)等5个品种;此外还有巴特利特(Bartlett)梨,以及苹果和李子等。倪维思跟大家约定:果园应常备有嫁接用的外国果树接穗,并无偿送给前来索要的当地人。起初几乎无人问津。但几年后,当地人惊讶地发现这些洋水果因口味鲜美,市价竟是本地水果的10倍以上,于是附近村庄里的农人纷纷前来索要种苗,从此大量种植起来。 谈到引种果树的动机,倪维思夫人说:“我丈夫之所以将西洋水果引入中国,是因为他持有一个信念,即一个传教士的职责不仅在于为周围人谋求精神上的福祉,还要关心他们当下的物质需要。” 对此,可作以下两方面的理解。 首先,倪维思引种西洋水果是出于世俗的欲求和个体需要。新教伦理本质上是一种世俗化的伦理观念,作为一名不同于天主教神父的新教牧师,倪维思肯定了世俗生活的合理性。童年长期的农场生活经历对他弥足珍贵,“他在祖父影响下对乡间景色产生了由衷的热爱,乡间生活是他获得快乐的一个重要源泉,” “他常与祖父母和姑姑沿着农场的溪流散步,随时可以饱餐一顿各种新鲜可口的水果。” 而来中国传教之后,他发现中国的水果品质非常差,并在著述中对此多有抱怨,“中国水果在种类上跟美国类似,但大多数却令人难以下咽,尤其是北方出产的葡萄、桃、杏。南方的橘子和香蕉在口感上与美国同类水果则差不多。” 可见,倪维思引种西洋水果以饱口福亦在情理之中。 然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以科技为“婢女”服务于传教这一主业。倪维思来华前后这段时间,在欧美普遍流传着基督教在华传教失败的论调。倪维思在分析基督教在中国传播面临的困境时指出,“部分责任是外国人自己造成的,鸦片贸易成为基督教传播的永久性障碍。还有外国人各种声名狼藉的道德败坏和违法行为均使得中国的基督化变得不可能。” 当然,基督教在华传播还受到中国民众文化心理的抗斥。在倪维思夫妇在华传教之初,倪维思夫人曾劝说一位患病的中国老妇人皈依耶稣,但这位老妇人的反应却是现世功利性的:“如果耶稣能让我恢复健康,我就信仰他。” 与中国人的广泛接触使得倪维思夫妇意识到中国人的实用观,“他们拜神、敬神是出于对神有所欲求。” 对中国文化性格的把握为他们开展传教工作厘清了思路。学者方豪曾论及明末清初天主教的“适应策略”:“一个宗教,要从发源地传播到其他新地区去,如果它不仅希望在新地区吸收愚夫愚妇,也希望获得新地区知识分子的信仰,以便在新地区生根,然后发育滋长,那末,它必须先吸收当地的文化,迎合当地人的思想、风俗、习惯。” 于是,倪维思尝试运用“适应策略”,移植西洋果树,从物质实用层面惠及中国百姓,进而使后者对外国传教士与基督教产生亲近感与皈依感,希冀“这会在各方面得到好处”。 虽然传教作为终极目的并未最终实现,但倪维思在策略上是成功的,他给烟台带来的各式西洋果树,作为独特的“福音”造福了当地百姓,也成就了中西科技交流史上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3CX04001B) 参考文献 Helen S. Coan Nevius. The life of John Livingston Nevius .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1895. Helen S. Coan Nevius. Our life in China . New York: Robert Carter and Brothers, 1869. John Livinston Nevius. China and the Chinese . New York: Harper Brothers, 1869. 方豪.明末清初天主教适应儒家学说之研究 . 方豪六十自定稿.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69.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4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西美丽神话之思考
热度 3 ailincnj 2013-3-22 22:41
华西村的精神领袖吴仁宝已驾鹤西去,也结束了近半个世纪“天下第一村”的神话。读了网上文章《华西村村长去世 “天下第一村”骗局曝光》,本人没感到有多大骗局,只是吴仁宝在实践他自认为的社会主义乌托邦。三年前,我们去华西考察确实留下了很多问号,今天也有感而发。 一、 华西村是不是中国农村的代表?他不种粮,听说大米都是从东北运过来的。华西村只能说是农村搞乡镇企业的代表,或者说是农村如何致富的代表。 二、 华西人有钱,但过得是否幸福?首先,每年放假时间极短,没有太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有钱也好像不能支配,必须存在集体里;再其次,有钱也没法消费,夜幕降临时,没有什么文娱活动,那曲《华西看稀奇》的锡剧就像样板戏一样,华西人念念有词都能唱。此外,除了金塔,找个喝啤酒的地方都没有,到晚上村里冷清清的,村口还有专人把守,我们有二人溜到了农户家里,才得出了并不幸福的感觉。 三、 华西的企业效益有那么好吗?没有深入调查,不敢下结论。但凭感觉,都是些夕阳产业,什么炼钢、扎钢的,不仅污染大,环境破坏严重,还看不到生产火热的场面,大院的钢材锈迹斑斑。 四、 华西能可持续发展吗?当时口号很响,什么今年五十亿,明年壹佰亿,当时我就感到有点大跃进,几十年的累积,怎么一下就翻番了呢?后来了解,旁边有个胜利村是按市场经济运作,允许有个体经济,发展迅猛,给华西造成了压力。幸好有个上市公司缓解了资金,增加了产值。 五、 家庭式企业模式在中国能推广吗?那是吴老书记退位之时,据说没传给实干 的大儿子,传给了年青的小儿子,可能是出于延续其权力。这种模式受到了广泛争议。所以看到那么好带游泳池的别墅,也很难引进科技人才。 六、 理念上是否有问题?老支书在村口立了个牌子,上写道“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是朴素的农民思想,但去问问贪官谁是为了一日三餐还是一个床位,人的贪欲让其有更高的追求,如子女出国、包 N 奶等。所以,吴仁宝的社会主义不可复制。 不管怎么说,老支书带头致富,成了全国的一面旗帜,还是有功劳的。在此祝他一路走好,去追寻理想中的马列毛。由于南方的农民,思想较为开明,比起大邱庄禹作敏的家族有较大进步,所以他深受人们的尊敬。但愿这位精神领袖的驾崩,过去的华西将成为历史,衷心祝愿华西将会有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 《华西村村长去世 “天下第一村”骗局曝光》文章转载网址: ( http://huangtm0319.blog.163.com/blog/static/1695313112013221101932208/ )
220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七绝 华西 康复科
热度 1 lzl2431 2011-10-1 11:37
七绝 华西 康复科 2011.10.1 过时之论夲无稽,损坏神经不可医。 多少负殘希望绝,喜今康复不稀奇。
个人分类: 稚气纯情|30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今拍案59:新土财的最精明之举:1顿重的大金牛!
热度 7 QFL 2011-9-6 09:24
当今拍案59:新土财的最精明之举:1顿重的大金牛!
据爆料 ( http://news.ifeng.com/photo/hdsociety/detail_2011_09/05/8945930_0.shtml ) : 某村刚建成一幢 “ 新农村大楼 ” ,为世界第 15 高楼,煞是壮观;然而 , 最为动人心魄的还是那楼内放置的 1 吨重的大金牛 ! 与那些购买美国债的愚蠢官僚们相比,该村长或村支书的此举动无疑是相当有眼光的。 他们虽是土财爆发户,但精明至极,算计至深: 在一个物价暴涨的时代,钱存在银行里会打一点水漂,但囤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却无疑是一种最明智的“增值”之举,尽管可能会背上 “ 摆阔 ” 的社会骂名 。正如古语所言: “ 自古不谋万世者 , 不足谋一时 ; 不谋全局者 , 不足谋一域 ” 。 不过, “ 先富带动后富 ” 的伟大理论似乎又一次遭到了严竣的挑战。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当今拍案|1921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华西启示录
sunapple 2010-11-18 09:04
参观华西,看着她的发达经济、富裕生活、和谐秩序、淳朴民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华西应该给我们什么教益?思索再三,所教有四:    民主必须统于集中。导游介绍,华西的发展是以老书记吴仁宝为首的党支部一班人拼搏奋斗的结果,吴仁宝有句名言叫 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 ,道出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是关键。而党支部的建设是靠集体的力量,吴仁宝无论带这个班子,还是待这个班子,都是很民主的,能倾听大家的意见,进行集思广益。同时又提出 听群众的不走偏 ,经常以拉家常的方式走访村民,听听群众的意见和困难,保证了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适时性。但同时,各种意见最终要统一于吴仁宝的意见,按吴仁宝的决策执行。听导游絮絮叨叨地介绍吴仁宝这、吴仁宝那,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华西村的重大决策,从发展的目标方向,到实现目标方向的措施,以及宣传标语口号等等几乎都是吴仁宝亲自制定的,而制定的结果就是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和谐、民风淳朴。这说明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重要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决策,没有集中就无法保证科学决策的正确实施,当然也就达不成时下的华西发展成果,而后者似乎更重要。对照禹作敏执政时与倒台后的天津大邱庄发生的巨大变化更能说明问题。禹作敏执政后期脱离群众,导致他一意孤行乃至触犯刑律,而禹作敏倒台后,大邱庄失去主心骨,一味推行民主而达不成集中或很难达成集中,又迅速地滑落至混乱不堪,以致许多村民反而怀念禹作敏的执政。 华西的经验与大邱庄的教训告诉我们:民主是基础,集中是保障;民主是思想,集中是力量。民主和集中必须结合起来,没有民主,集中就成了独裁专制;没有集中,民主就成了一盘散沙。这恰证明了毛泽东确立的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性,是对时下右派精英倡导的泛民主、滥自由的最强力批判。 各行其是是干不成事的,人人自由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要奉行的必须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统一下的民主。    德治必须高于法治。听导游介绍华西,有经济上的,有社保上的,有文化上的,有教育上的,有政治上的等等,每项都能介绍很多,可说是滔滔不绝。但从头听到尾,却始终听不到法治这个词。事后想一想,华西的治理其实与法治根本不沾边,甚至有时候还违法 与国家政策相抵触,在计划经济时偷偷搞副业,在市场经济时拒绝土地联产承包和个体单干,完全是靠以吴仁宝为首的一批共产党人凭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思想和意志,在那里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团结和带领村民一步步地干出来的,说到底是德治 共产党人的党性加民众的道德观念,用右派分子造谣的话说,也可称为 人治 。什么法律不法律,华西人并不在意,法律不出台,他们这么干,法律出台了,他们还是这么干。法律对华西而言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效果。当然,这不是说华西人违法干坏事,事实上华西人不仅不干坏事,反而人人干好事,尊老爱幼、邻里和谐、互帮互助,连个小偷、赌徒都没有,更别说杀人放火、爆炸灭门了。道理不难理解,一个注重道德的人会干坏事吗?会触犯刑律吗?这与全国大多数地方正相反, 法治 喊破天,治安却极度混乱,偷盗抢劫、卖淫嫖娼、吸毒贩毒、抢劫杀人等等,乌七八糟。 华西的经验再次印证了孟子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德治高于法治的光辉论断,揭穿了法学家必须 依法办事 、 依法治国 噱头的谎言。不讲法治未必能乱,讲求法治未必不乱,甚而大乱。法治不是治国的良药,更不是唯一良药。    公有制必须优于私有制。 1978 年冬,小岗村 18 位农民开始私人承包土地,即所谓 大包干 农村私有制经济。一贯坚持走资路线的精英们立即包装出小岗村精神,将其刻画成中国农村改革的宣言书,拉开了中国 改革开放 的序幕,随后以多份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这种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为主的私有制经济,至 1987 年,全国有 1.8 亿农户实行了这种经济模式,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98% 。但是,与全国被迫私有制不同的是, 华西人却在老支书吴仁宝的带领下顶住种种压力,逆风而行,顶风而上,真正像精英们包装的小岗人 托孤 一样,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 托孤 悲壮,拒绝了土地私人承包,拒绝了个人单干,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坚持企业集体所有, 进而在集中起来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又一座集体性质的工厂、商企,甚而把周边的其他村庄吸纳进来,进行土地的进一步扩大集中,规划出 山北粮仓(山北土地集中办农业),山南钱庄(山南土地集中办工业),中间天堂(中间土地集中居住) 的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最终把奉行私有制的小岗村远远地落在了爪哇国。经济发展了,华西人开始谋划自己的福利,推行以公有制为鲜明特征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分红三种收入分配方式,村民集体分钱、分红、配别墅、配轿车,实行近乎一切免费的教育、医保、社保、老保等等,对孤寡老人、贫困群众进行集体供养,不抛弃、不放弃任何村民,实现了以人人幸福为标准的共同富裕,再次在幸福上把奉行私有制的小岗村远远地落在了爪哇国。 华西、小岗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不同的发展结果,清晰地表明公有制不仅不像精英们描述得那样糟、那样乱,相反,却把民众真正引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真正带给民众完全意义上的幸福,而没有像私有制那样制造少数人的幸福、多数人的痛苦,甚至把少数人的幸福建立在多数人的痛苦之上。    四、血缘关系无碍大局。精英们,尤其是民主法治思想严重的人,到华西参观,经验先不学,先挑华西的毛病 吴氏家族在华西一脉相承的权力。华西的老当家人是吴仁宝,新当家人是吴仁宝的四儿子吴协恩,另外,吴仁宝的其他几个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甚至孙辈在华西的诸多企业中也大多担任领导职务或重要职务,这在精英们眼里不得了了,称华西是家族式管理、违背民主法治精神。的确,华西的权力相对集中,已经被西方三权分立、普选大选鬼迷心窍的精英们,不相信道德的力量,不相信统帅的威信,只相信人人都有私心,只相信人多不会同心,坚信只有分权制衡才能保证不出问题,只有权力分给不同姓氏的人才能保证权力不腐败,所以他们极端恐惧和仇恨这种权力的集中。然而事实上,华西的 家族式 管理不仅没有出现精英们担忧的问题,反而保证了华西发展方向、发展体制、发展结果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成效性,成为华西发展和华西人幸福的依赖。没有这种精英们蔑称的 家族式 管理,华西或许发展不起来,或许发展后早已败落了。吴仁宝的严以律己和严谨治家,不仅在华西村民中树立了崇高无二的威信,更让吴氏家族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并最终让这种信任变成与村民的互敬、互倚、互托,推动着华西的长足发展和和谐进步。 实践证明,只要信仰所在、道德依存,血缘关系不是问题;而信仰丧失、道德泯灭,民主法治也解决不了问题,腐败照样如同割韭菜,灭了张三,再来李四, 华西之外的民主法治之地一再印证着这个道理,上海如此,北京如此,韩国如此,美国亦如此    华西魅力,魅力华西,思之再三,嗟夫咏叹,闲落此笔,聊飨世人。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所过者化:记“华西”
lanwoco 2009-7-23 15:16
所过者化 ,出自《孟子 尽心上》,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 记得刚读大学,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化学,是本专业的主课,很多课都是在二教学楼。二教大门里侧,有匾书 所过者化 ,进门不可见,出门可见。当时想:嘿嘿,是啊,到这儿就得学化学。后来才知道匾文的出处,回想起来,意味悠长,想必立匾之人的初衷应当不会拘泥于 过化存神 的本义。回想学校的历史,叹于现实的同时又庆幸自己曾今游荡,至今仍然停留在这里。 想必还有人并不了解我的母校,请容许我简单介绍。(很多内容转自照片中国) 1910 年,华西协合大学创建 u 1905 年,基督教各差会决定于成都创办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并由毕启 (Joseph Beech) 、启尔德 (O.L.Kilborn) 和陶维新 (R.T.Davidson) 等人着手筹建。 1910 年正式于成都 华西坝 开学。由于它是由英、美、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的 5 个差会(美以美会、公谊会、英美会、浸礼会、圣公会)共同开办的,故名华西协合大学。 1910 年,设文、理、教育三科,开哲学、英文、中文、历史、经济学、物理、化学、生物、解剖学、教育学等课程。 1913 年设医科, 1914 年设牙科; 1927 ~ 1928 年医牙两科合并为 8 年制医牙学院。 1933 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立案后,分设文、理、医牙三学院。 u 1913 年至 1931 年,毕启为第一任校长。兴办了医科、牙科、药学以及农艺专科、农艺系、乡村教育系、乡村建设系等,以及开办女子学院。修建了众多保存至今的校舍。 u 1933 年,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私立华西协和大学。 u 1931 年至 1946 年,张凌高为第二任校长。任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陆续成立,又增设了农业、染色、制革等专业。任期也是著名的 五大学时期 ,即抗战时期,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农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五所大学以及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集中在华西坝,组建华西联合大学。当时,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顾颉刚、张东荪、吕叔湘、冯友兰、许寿裳、孙伏园 他们成为坝上一道人文景观和各大学共享的宝藏。 u 1945 年,华西联合大学(原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改建为私立华西协和大学。 u 1951 年,私立华西协和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 1953 年,华西大学撤销,先后调整为: u 1950 年,华西大学 ( 农艺系 ) 参与合并组建西南农学院,后发展为西南农业大学,现并入西南大学。 u 1952 年,华西大学 ( 部分 ) 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师范学院,后发展为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u 1952 年,华西大学 ( 化工轻工部份 ) 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化工学院,后发展为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现并入四川大学。 u 1952 年,华西大学 ( 经济学 ) 参与合并组建四川财经学院,现发展为西南财经大学。 u 1952 年,华西大学 ( 文理部分 ) 并入四川大学。 u 1953 年,华西大学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医学院。 华西医科大学 u 1985 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 四川大学 u 2000 年,华西医科大学并入四川联合大学(由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于 1993 年合并成立,此名仅仅使用了 7 年),成为如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设有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药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华西最为外人道的,除了口腔与医学,就是其保留的建筑,如钟楼、怀德堂、合德堂、万德堂、嘉德堂、雅德堂、懋德堂等。关于这些建筑的建筑学价值,梁思成先生已有评述:如协和医学院与华西大学,仅以洋房而冠以中式屋顶而已。至如燕京大学,则颇能表现我国建筑之特征,其建筑师墨菲,以外人而臻此,亦堪称道。 但是我想,我们关注的不仅应在建筑本身,而在他们所承载的历史与人文。 苏道璞纪念堂 ,也就是存放 所过者化 匾额的地方, 1941 年建成,又名化学楼,英文名 Stubbs memorial building 。由华西协和大学、内迁来蓉的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资兴建,为纪念已故来华英国化学 家苏道璞 博士 (Stubbs C.M.) 。据说梁思成与林徽英在此留下了许多故事。现为第二教学楼,完全保持原址原貌,下面的照片摄于 1945 年,目前正在震后维修,以后补上照片。 平面图 ,应该绘于 1924 年之前。 钟楼 ,建于 1925 年,原名柯里斯纪念楼,英文名 The Coles Memorial Clock Tower ,是由纽约柯里斯捐资建成。 原址,现貌与照片稍有不同,应该修整过。 老校门 ,在府南河边(平面图中的南门外河),解放后就没了,照片拍摄年代不详。 怀德堂 , 1915 年动工, 1919 年建成,又名事务所,英文名 The Whiting Memorial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由美国纽约罗恩甫为纪念白槐氏所捐。 现完全保持原址原貌,为华西校区行政办公楼。 【2009年7月27日】2009年7月25日临晨,已有一百年历史的怀德堂,在震后维修的尾声突发大火,大楼第三层完全烧毁。 合德堂 , 1915 年动工, 1920 年建成,又名赫斐院,英文名 The Hart College ,加拿大(英美)美道会为纪念最早到西南传教的赫斐氏所建。 现完全保持原址原貌,为华西校区第四教学楼,曾今是华西医科大学的外语系与物理系所在,合校后用途不明。 万德堂 ,又名万德门,建于 1920 年,又名明德学舍,英文名 The Vandeman Memorial 。系美国浸礼会万德门夫妇捐建。 原处于校园西部(现人民南路上),由于人民南路工程的需要, 1960 年拆除搬迁至现在的位置(钟楼东)。现为华西校区第六教学楼,我读硕士期间基本就在这个楼里,目前里面仍然设有药学院的一些非主流实验室。 嘉德堂 , 1924 年竣工,又名生物楼,英文名 The Atherton Building for Biology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由美国夏威夷嘉热尔顿兄弟捐建,建成后为生物系、生理系等。 现完全保持原址原貌,为华西校区第一教学楼(成为医学院以来一直是解剖学的教学楼)。 雅德堂 ,又名广益大学舍,英国公谊会捐建于 1925 年,为女子学院所在。 现在华西坝光明路宿舍区内,为大学幼儿园。 懋德堂 , 1926 年竣工,英文名 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 ,系美国赖孟德氏为纪念其子捐建。建成后即为图书馆及博物馆,现为工会所在。 教育学院 , 1928 年竣工,英文名 The Cadbury Educational Building ,英国嘉伯氏捐建,现为华西校区第五教学楼,属于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医科大楼 ,摄于 1939 年,现为华西校区第八教学楼。 医牙学院 ,摄于 1939 年,现为华西第一医院的康复病区。 门诊楼 ,摄于 1941 年,已拆。 新医院大楼 ,摄于 1941 年,已拆。 麻风病医院 ,摄于1945年,已拆。 很多照片转自照片中国,另外还有很多,见照片中国: http://www.picturechina.com.cn/bbs/thread-10231-10-1.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213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