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前沿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是科学家演讲:用视觉艺术捕捉前沿科学的精彩瞬间
热度 1 rubyland 2020-1-14 22:20
丰富多彩的科学封面图像,不仅可以提升论文引用率,更能拉近科学与公众的距离。不过,为Nature、Science、Cell系列期刊设计封面图其实是个不小的难题。怎样将看起来陌生又遥远的前沿科学,变成一幅幅活泼灵动又充满艺术感的图像作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的王国燕老师为大家带来分享:《用视觉艺术捕捉前沿科学的精彩瞬间》。 观看完整视频请点击链接: https://v.qq.com/x/page/d0898d7031s.html 大家好,我是王国燕,来自中国科大的科技传播系。我和我的团队一直致力于用视觉艺术来展示前沿科学之美,协助科学家们用图像来讲故事、做科普。 一图胜千言。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Science,Cell(也称为CNS三大刊)里面的论文,可能在大家看来很深奥,离我们非常遥远。可是它们的封面,每一期都是一幅幅非常生动的科学艺术作品。这些科学艺术作品用图像讲故事,能够把冷冰冰的科学变得有温度。它们除了作为封面之外,也能够用在科技新闻和科普的文章之中,拉近前沿科学和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 我们首先来举一个例子。大家看一看左边这张学术图片,它讲的是生物体内的细胞吃掉自身杂质的一种自然现象,叫做“细胞自噬”。在科研人员看来,这张图片可能已经非常精致和清晰;可是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好像不太能看明白它讲了些什么。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表现形式,比如说右边这幅漫画:画面中一个很呆萌的细胞坐在那里,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调料粉,正在津津有味地准备把自己给吃掉。它的身后是一个书架代表基因库,它表达的是科学家们从一个庞大的基因库里面发现了两种非常重要的蛋白激酶,可以有效地促进细胞自噬。 所以同样的内容,如果从学术图片切换到我们熟悉的、生活中的场景,一下子就变得容易理解了,也更为生动有趣。 我们在做的事情,就是运用色彩、材质、形象甚至故事,把每一篇抽象的CNS论文变成一张张生动的科学图像。 科学图像的创作过程,其实挺像是给科学成果来创作电影海报。记得最初一次Nature的封面设计,是在十年以前。2009年的时候,潘建伟院士有一篇论文即将发表在Nature photonics上,需要一张图片来做封面。可当时中国还没人能做好这件事情,于是他建议我们科技传播系来攻克难关。 在他的建议之下,我和系里的很多师生进行了大量尝试: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运用了各种资源,做了很多很多的设计稿。最终有一稿能勉强交给Nature,就是中间红色调的这一张。 交上去之后,经过当时感觉非常漫长又煎熬的等待和期盼,最后潘建伟老师的文章成功地发表在Nature的封面上,成了封面故事文章。然而遗憾的是,最终采用的这个封面图像不是我们当初提交的那一张,而是Nature的美编重新绘制了一张图,就是右边蓝色的这一张。 这两张图很相似,但又有不同。由于实验是在长城上做的,我们原来画面中下面有一个长城,是把一张照片进行了素描化处理。但可能是考虑到版权问题,Nature的美编把这个长城重新进行了绘制,并且把画面调成了蓝色调。这样整体感就更强了,也显得很干净。 这个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图像才能够发表在Nature的封面上? 经过了一番探索,我发现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因素—— Nature的美术总监叫凯莉·克劳斯(Kelly Krause),她之前也是Science的美术总监。她曾经说过,一个好的设计一定要具有视觉冲击力,任何人看到图像的第一眼就会被它深深地打动、牢牢地抓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形象上和形式上的生动,可能比科学上的严谨还要更为重要。 从第一次创作到现在,整整过了10年,我们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前沿科学可视化团队。到今天为止,我们总共为中国科学家的61项成果设计过上百幅图像。 我很享受科学图像创作的过程,因为我喜欢科学,也喜欢和科学家交流——在这些成果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之前,我就成了第一个被科普的对象。科学家会告诉我这些成果是怎么来的,用了什么特别的技术,取得了哪些关键性的科学创新,它们未来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应用空间,甚至整个科研的过程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在交流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这些画面最后被我的团队成员们变成一个个漂亮的设计。 我们创作过很多的手绘故事,这是其中我比较喜欢的一张,NK细胞促进胚胎发育。画面中是一个早期的胎儿,他正在被一群NK细胞们照顾着。它们有的在撒营养因子,有的在拽奶瓶,还有的在查找资料,研究怎么样才能当一个好保姆,很故事化。当陈磊沿着这个思路拿出设计稿的时候,我当时第一眼的感觉就是“完美”,果然这个设计最后成为了Cell的子刊Immunity的封面。所以一个好的设计,首先打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打动别人。 很多中国科学家都希望能够把中国元素用在国际前沿期刊的封面上,这大概也是出于一种爱国情怀。去年有一个成果,肿瘤细胞的恶性病变被阻断。同样的内容,我们创作出两个不一样的故事:肿瘤吊床(如图左)和哪吒闹海(如图右)。 文章的作者非常喜欢哪吒闹海的设计,因为这是精心打造的一个中国故事;从绘制的功夫上来讲,也是花了左边那张图好几倍的功夫。但是最后Cell编辑的选择却恰恰是左边的这一张。所以说从期刊的角度来看,有没有用到中国故事、中国元素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一张图像要能够直接、清晰、准确又生动地表达科学内容。 我们的设计第一次登上Nature的封面是在2012年的时候,用到了一个中国元素,太极图,成果是光子的对立互补特性。光的本质是波还是粒子?有人证明过它具有波动性,也有人证明过它具有粒子性,可是之前还没有人能够同时证明它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同时观测到光子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两种特征,一下就发了一篇Nature。 这个设计,用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互补的概念。我们用一个透明的水晶球来表达光子,它被分成了两半,形成了一个太极的阴影,传达出具有对立互补的特征。此外,西方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玻尔手绘的家族族旗也用到了太极图案。所以说,对立互补、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可能已经超越了国界。 亚纳米拉曼成像是一篇Nature成果,同时也是某一年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成像的分辨率比纳米还要小,所以叫做亚纳米。我们模拟实验的微观环境,创作出了微观摄影风格的设计(如图左);又因为卟啉分子在绿色激光的渲染之下有中国古代玉如意的感觉,所以我们又创造了另一个方案(如图右)。 我们把这两幅图在交给Nature作为封面备选的时候,同时也交给了国内外的很多媒体用于科技新闻报道。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国内媒体普遍采用玉如意的图像作为配图,而国外的媒体则全部采用了微观摄影风格。从此也可以看出,审美是存在一些文化差异的。 给研究对象直接做“美颜升级”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的手法。人类疱疹病毒是一个特殊的研究对象,病毒本身是没有颜色的,而我们通过3D渲染赋予了它不同的色彩和质感,让画面看上去显得更加逼真和生动。 还有另外一种创作手法叫做“无中生有”,是把看不见的东西变得可见。比如前不久的一个成果,宇称时间对称。这个成果方方面面都非常抽象,看不见,摸不着。那怎么办呢? 我们尝试着从它的实验方法中去寻找设计的线索,创作了一对跳双人舞的小人(小明和小莉),来比喻科学家在此项研究中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通过引入一个自旋辅助比特实现了量子调控。 再比如,宇宙中有一类星体叫做“磁星”,它具有很强的磁场。但是距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没有人见过它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根据一些非常微弱的线索,再加上补脑想象,形成了这样的画面:一颗由两个中子星合并而刚刚诞生的磁星,正在释放着大量的X射线。 最艰难的一次设计,是前年的冬天。当时下着好大好大的雪,我团队里的3D设计师马燕兵骑电动车摔倒,严重骨折住院了。而在这之前,我们刚刚答应了帮助曾杰老师的成果来做设计,快要过年了,时间本就非常紧张。 其实对我来说,多做一个或者少做一个设计,无非是多一次少一次经验的事情;可是对于作者来说,往往意义很不一样,因为这往往就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或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和耽搁。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十二分的用心去做好每一个设计。 这次的设计很特别,它似乎只适合用3D建模来完成。燕兵因为受伤,至少有一个月都不能恢复工作;而我的团队比较小,每个人分工各有不同。团队的其他成员和新上岗的3D设计师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尝试,但是效果都不理想,过不了我们自己这一关。所以很无奈,我对作者表达了歉意,这也是多年以来唯一一次我主动想要放弃设计。 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曾杰老师做了一件很冒险的事情:他要求Nature的编辑把文章的发表时间往后推迟了一个月,一般人不敢这样。这样就给我们赢来了宝贵的时间。 燕兵出院以后立即投入工作,进行了最后一次尝试,提交了方案。正是多了这最后一次的尝试和努力,多了这最后一个月的等待,这个设计不光发表在Nature的封面上,更是作为Nature官方主页的进站画面挂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给论文带来了极大的关注度。 看了这么多的科学图像,也许有人会问:这些图除了好看一点,除了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登上Nature封面风光一下,又有什么用呢? 我和英国合作者曾一起做了一项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封面故事和封面图像的使用可以让论文的引用率放大到两倍以上。 科学图像除了能够提高论文的引用率之外,还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我们国家正在努力成为世界的超级科技强国和大国。我们产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同时也需要努力做好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培根曾经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它的上下语境是,“不光取决于知识本身,还在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我们一方面呼吁科学家重视科普的力量和价值,另一方面也在协助他们,让科学更吸引人,吸引更多的人。 前沿科学的艺术设计就像是一个钟摆,来回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摆动,寻找着一个平衡点。我们努力地想要把前沿科学探索发现过程中最美的瞬间用艺术作品展现出来,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领略到前沿科学的魅力。谢谢大家。 演讲嘉宾王国燕:《用视觉艺术捕捉前沿科学的精彩瞬间》 来源于果壳网: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54304
个人分类: 科技传播|37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信息学报与前沿科学(立此存照)
geneculture 2018-10-4 18:39
2005编委 (拼音排序):鲁晨光、张学文、邹晓辉 2006编委 (拼音排序):陈雨思、鲁晨光、张学文、邹晓辉 2005首届编委(拼音排序): 鲁晨光 ( 广义信息论 创立者)加拿大 邹晓辉 ( 融智学 创立者)珠海 2006新增编委(拼音排序): 陈雨思 ( 同态学 创立者 )成都  
个人分类: 信息学基础研究|1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著作的启迪
dsm9393 2017-8-1 16:42
跨学科著作的启迪 ---- 读" 太赫兹光谱与成像"一书有感 都世民 近来在院图书馆看到新书"太赫兹光谱与成像",作者是:(芬)卡伊 —埃里克,佩波宁 (K-E , Peiponen) ,(英) J .阿克塞尔,蔡特勒 (J . A , Zeitler) ,(日)桑田五之神诚著; 崔万照等译,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2016.6 。原 书名 .W.iC:Terahertz Spectroscopy and Imaging 。 这是一夲跨学科、新学科的新 书。全书分 23 章,由 13 个国家, 55 位不同学科 知名 专家共同创作完成。 全书参考文献共 1760 篇。 跨学科特点 太赫兹 ( Terahertz , THz) 科学技术作为 衔接 经典电磁理论与光学 理论的桥梁 ,具有比 微波 高 1-4 个数量级的 带宽特性 与比光波高的 能量转换效率 。 太赫兹科学技术作为 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具有非比寻常性的交叉前沿研究领域 ,发展到今天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高度,在 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学、材料科学、电子学和环境科学等 方面展现了广阔而诱人的应用前景 ,并将 推动 基础科学研究、生命科学、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反恐和新一代 IT 技术 产业的大力发展 。 这夲 书有 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共同特征。 对太赫兹研究的各个方面的前沿动态把握非常到位。对从事太赫兹研究的人员难得的经典。对每一位读者,应该能从中得到启发。这本书可帮助刚跨入太赫兹领域开展学习与研究的人员建立起基础而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概念。这类书不多见。如果中国有科学家能以生命科学为中心,组织 —部跨学科的专著,能包括中医理论、 航天生命探索 、 生物医学、电磁学、光学、材料科学 ……。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我国 跨学科的专著已经有,例如 10000 个科学难题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编排。 跨学科著作 淡化了学科边界 "太赫兹光谱与成像"这夲书不是科普书, 不同于一般概述性著作,专业性非常强,以光谱学和成像两个典型研究领域为中心,覆盖了多学科、多维尺度、全方位的研究内容 。 55 位专家分头撰稿,然后统稿。必然会出现不少问题: 1) 名词概念的一致。这很困难。例如 , 这夲 书 不同章节对太赫兹 ( Terahertz , THz) 频率范围界定不一致。 第2章 太赫兹光学 太赫兹是介于光和微波之间的一段频谱,其频谱范围为 300 GHz- -3THz (波长 1mm - 100 μ m 有时频率会达到 IOTHz )。 第6章 太兹辐射的相空间处理 太赫兹 ( Terahertz , THz) 辐射发生的频率介于毫米波和红外线之间(这是最近的观点,包括的频率范围从 100GHz 到 1OTHz ,对应的波长为 30 μ m 到 3mm 。应改为: 3mm--30 μ m 。 两 章界定的频率范围不一样。 2) 名词"极性"、"极化"、"偏振",含义在不同学科使用时可能会有问题。 3) 名词"振动"、"共掁"、"谐振" , 不同学科描述外加场对天线、细胞、分子的作用。 4) 名词"极化方向"、"取向"、"旋转" , 是不同学科描述外加场的方向和物体感应后的某种取向。 2) 公式符号不一致。 3) 跨学科写作的问题 - 第 16 章生物医学成像是香港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与计算机工程 作者 Emma MacPherson 写的"安全性" 问题,实际上是讲电磁生物效应问题。由于作者对这一老问题不太了解,这种效应包括电离效应和非电离 致热 效应,前者是累积的, 后者是 非累积的。产生电离效应对研发者和被研发者都不 安全。至今对 电磁生物效应是否致癌无定论。太赫兹电磁生物效应能否带来新契机?受关注。新的成像方法给电磁生物效应研究带来新观測手段。 笔者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Vol.11,no.6,2013 年 12 月 . ¨太赫兹波与生物医学的现状与未来"—文,作者是第三军医大学冯华等。该文作者是了解 电磁生物效应,列举了 太赫兹 电磁生物效应新成果。对基因毒性和细胞凋亡及死亡率进行了研究。这个问题涉及面宽,包括高能武器、及其它各种电磁生物效应有了新思维、新方法、新工具。对比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同一问题"安全性"的论述,会有明显的差异,有碰撞也有融合。这是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进入微观世界的门户在哪里? 《前沿科学》(季刊 ) 2017-2 第 11 卷,第 6 期 . 总第 42 期。 2013 年 12 月。刊文:"致中国物理学界建议书",作者王令隽。" A Proposal to the Physics Community of China "。作者简介:王令隽,美国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终身教授,加拿大《物理文献》 (Physics Essays) 杂志理论物理审稿人。后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岗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宇航局国家实验室从事激光物理、固体物理、重离子物理、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的客座研究。 文中指出:"国际理论物理学在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两个方面都已陷入不可克服的困难而不能自拔。这种困境不可能短时间改变,而这正是中国跳出泥潭,大踏步前进,赶超西方实现科学强国的难逢的历史机遇。" 文中又指出:"近代微观物理的严重问题,是理论与物理世界空前的脱节。一方面,理论物理学界不断地传出振奋人心的喜讯:各种各样的 “基本粒子”和“暗物质”不断地被“发现”,五花八门 的“最终的万能理论”不断地被提出,“上帝粒子”也宣称已经找到,并获得了诺贝尔奖;另一方面,和这种振奋人心的喜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理论物理在脱离物理现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科学上任何其他学科的影响基本为零。" 王令隽教授指出:"核物理是我们进入微观世界的门户。如果我们对核物理都没有透彻的理解,要想了解更深一层的奥秘,是绝对不可能的。" 上述观点与笔者前文讨论的物理学科边缘化有关联,是从另一视角切入讨论。笔者从另一视角再思考: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诸多学科都依赖于已有软件进行更改参数和环境条件的仿真或模拟研究,大量的研究生论文没有试验数据,可能师生都认为仿真或模拟结果就是没有问题的成果。人造电磁黑洞就是这样的成果。事实表明没有物理试验,其结果可能判定是不正确的。 生物学是研究微观层面,生物学与化学结合紧密,但与物理学结合甚微。笔者奇怪的是,王令隽教授指出:作为基础科学的粒子物理成了一个与其他学科没有任何关系的自产自销的自我封闭的体系。粒子物理的目标和功用逐渐潜移默化,从致力于对核物理的研究转变为对 “最终的万能理论”的星象学追求。为此目标加速器越做越大,所需经费指数上升。建设一个大型加速器成了国家级甚至跨国项目。为检验大统一理论所需的加速器比太阳系还要大。这样的超大型项目,抢夺了大量研究资金和人才资源,使核物理、受控热核反应、凝聚态;物理、能源物理、低温超导、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等的研究经费日益捉襟见肘。笔者赞同上述观点。 探索生物电磁场 "太赫兹光谱与成像"这夲书有一句话:"太赫兹光的能量远远未达到电离的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安全的。另外,大多数系统的功率量级小于 1 μ W ,百万倍小于人体产生的太赫兹辐射 (IW) 。"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很关键。揭示人体有 太赫兹波辐射,而且强度不低。 笔者从另一跨学科的专著" 21 世纪 100 个交叉学科难题"中,见到一文:"生物体的电磁场及其作用",作者张锦珠和宋文淼,前者是中科院生物物理学专家,后者是中科院电子学专家。在这篇文章中指出: 1992 年就有论文阐述细胞间有光通信。 1888 年创造的心电图, 1924 年创造的脑电图,应用的电信号频率都低。 1968 年提出生物大分子的键对电波的共振以来, 太赫兹波研究的兴起,为 生物体的电磁场的研究增加了力度。然而现在的研究都缺少对人体机理的研究。如果生物体有电磁场,就要找到辐射源,并且要搞清楚辐射源产生电磁波的机理。如果生物体有电磁辐射波,就要找到辐射天线,并且要搞清楚辐射天线的机理及其型式。 总之,这夲著作给读者以创新性启迪,有系统性,有实际应用,还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以供查阅。是 具有非比寻常性的交叉前沿研究领域 ,发展到今天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高度,在 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学、材料科学、电子学和环境科学等 方面展现了广阔而诱人的应用前景 ,并将 推动 基础科学研究、生命科学、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反恐和新一代 IT 技术 产业的大力发展 。值得读者重点关注。
个人分类: 博客|3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试论林金院士有关光速的科学工作
yangxintie1 2016-10-20 22:48
试论林金院士有关光速的科学工作 黄志洵 l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24 ) 注:有的公式未来得及输入,详细内容请下载面链接的原文观看 试论林金院士有关光速的科学工作.doc 摘要: 林金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杰出科学家;他于 1935 年 4 月出生, 2016 年 2 月不幸因病逝世。林金教授是卫星导航技术的著名专家,他那独创和新颖的基于火箭测量的重新定义空间、时间的见解和方法,在科学界受到关注并得到高度赞扬。林金教授还是国际宇航研究院院士。 “ 利用光的往返定义时间 ” , 1905 年 Einstein 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狭义相对论( SR );林金洞察于此,对之作深入的思考。 2004 年林金在论文中说, Lorentz 解释他自己的变换式( LT )时仍用绝对空间、时间,但 Einstein 却用同时的相对性解释 LT 。现在我们应重新审视 1905 年 Einstein 以光速不变假设为基础的关于同时性的定义 —— 当光信号由位置 A 传到位置 B ,并立即返回到 A ,则有 时间关系式 tB-tA=t ’ A-t ’ B 。 …… 但在 2009 年林金团队发表一篇论文,报道他们对 Einstein 光速不变假设的判决性实验检验,它是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高精度 TWSTT( 双向卫星时间传递 ) 设施上完成的。通过对比单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和双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的测量机制证明:在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双程光信号中的 “ 往 ” 和 “ 返 ” 两个单程信号通过的时间必然是不相等的。在所报告的实验检验中西安临潼地面观测站和乌鲁木齐地面观测站的铯原子钟分别通过鑫诺卫星和中卫一号卫星进行双向时间传递。因此林金教授证明可以用航天技术手段来作 “ 时间 tA” 和 “ 时间 tB” 的实际的直接比较。 林金还指出, “ 超过光的速度不可能存在 ” 是从 SR 的 Lorentz 因子提出的,太阳系外载人深空宇宙航行的发展要求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他就自主惯性导航提供的一个新理论来分析惯性导航的时间定义和测量机制以及超光速运动。火箭自主惯性导航理论的启发性在于,一个动体可以自己测量自己相对一个惯性系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置,作为动体上自带钟固有时间的函数。自主纯惯性导航系统是基于引力场的一个基本性质;即使这个世界上没有光、没有电磁场,纯惯性系统照样工作,照常自主定位、自主测速。在一个假想只有引力场、没有电磁场的世界中,为何 3×10 8 m/s 会成为动体速度的极限?!宇航员建立了自主精确描述火箭和宇宙飞船在给定惯性系中作任意加速和减速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只要开发出新的动力源,宇宙飞船的航行速度不存在上限。 林金教授关于光速问题的有关理论和实验工作,不仅是出色的,甚至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仅以此文向他致敬和怀念。 关键词: 光速不变假设;超光速; Lorentz 变换;自主惯性导航 1 引言 林金, 1935 年 4 月生, 1952 年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后考取北京留苏预备部。 1953 年至 1957 年在苏联乌拉尔工学院机械系学习, 1957 年转入苏联国立乌拉尔大学物理数学系, 1958 年毕业。回国后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第一专业设计部从事航天事业。曾建立“外干扰完全补偿理论”,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设计,获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奖。 1969 年至 1972 年在广州军区军垦农场劳动期间,理论思想获得突破,发现航天导航测量原理 ( 惯性导航和无线电导航 ) 和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理论 (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 之间的内在深刻联系,开始作跨学科的时间和空间理论研究。 1980 年至 1983 年在美国 Houston 大学物理系继续时间和空间理论的研究,对“超光速运动”、“双生子佯谬”等问题提出了挑战传统理论的新观点和理论。 1990 年以来结合航天导航定位测量中的前沿问题进行再思考研究,发现美国全球定位系统 (GPS) 和苏联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NASS) 中星载和地面原子钟之间时间同步方法上存在理论缺陷,相对论修正有漏项。 2003 年 1 月获“一种相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子钟时间远距离对准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2006 年 4 月 18 日在美国获得“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OF CLOCKS ”专利 ( 专利号: US 7,031,417 B2) ,详细阐述了用卫星对钟的理论和方法。专利可用于提高世界时间计量精度,改进全球卫星授时和定位系统,从而避免了 Einstein 狭义相对论用单程光速对钟中所用的往返光速相等的假设。后研究涉及光速不变原理假设等关于时间和空间理论的基本问题,于 2009 年完成了对 Einstein 的光速不变假设的判决性实验检验。 林金历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12 所研究员、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首席科学家、 863 计划 409 主题专家组顾问;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6 年 2 月林金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 81 岁。 林金院士是一位严肃认真、刻苦努力的科学家,也是我和多位专家的好朋友。笔者写作此文,不仅是为了纪念,而且是致力于弘扬他的那些堪称优秀的科学思想。本文是抛砖引玉之作,请学者们指正。 2 找出传统理论的短板是创新的前提 林金既是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专家,又是研究基础科学理论(例如狭义相对论 SR 和广义相对论 GR) 的学者。其著作体现为一系列论文和讲义,照说应当全读并深入思考后才能对其科学思想作出评论。然而笔者还做不到这一点,故只能抓住少数重点作介绍和评论——这虽不理想但仍好过无人去做从而被忽视和湮没。 林金晚年科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是研究 SR 的某些假设和论据——必须指出他研究 SR 不是出于简单的个人兴趣,而是来自航天实践的需要。教科书中的许多说法让他(其实也让许多人)迷惑,并促进了他的思考。例如究竟怎样看待著名的时空变换公式—— Lorentz 变换?正是这个变换导致出现了因子 sqrt(1-v*v/c*c) ( 是 动体速度, 是光速 ),并造成 SR 对客观世界的许多奇怪解释。正如大家所知,在经典力学( CM )中,联系两个惯性系之间的坐标变换是 Galilei 变换( GT ): x’=x, y’=y, z’=z-v*t, t’=t ( 1 ) 式中 Z 是动体在 K 系中的 1 维运动方向(坐标), t 是 K 系的时间; Z’ 是动体在 K’ 系中的 1 维运动方向(坐标), t’ 是 K’ 系的时间; v 是 两惯性系之间的相对速度,这里假定速度矢量 v 的方向与 z 轴平行。显然, GT 的特点 是 不同参考系的时间相同( t’=t )。 1887 年 A.Michelson 和 E.Morley 发表文章,宣布为寻找光以太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而做的干涉仪实验得到否定的结果。随后出现了各种解释,例如 H.Lorentz 从数学上发现,若动体在运动方向上以 sqrt(1-v*v/c*c) 的比例收缩尺寸,则 MM 实验中的两束光线的路程就相同——两束光的相位关系不变,实验结果就是负的。“长度收缩”实际上是当时的物理学家面对 MM 实验而作出的反应,但他们并不放弃绝对静止的以太( ether )。……进一步研究导致出现 1904 年提出的 Lorentz 变换 (LT) : x’=x, y’=y, z’=(z-v*t)/ sqrt(1-v*v/c*c), t’=t/ sqrt(1-v*v/c*c) ( 2 ) 在 LT 中不同参考系中的时间不同( t’ 1 t );当然,若 v « , LT 简化为 GT 。 林金的著作表明,他对 LT 非常重视,并有自己的解释。他指出,通常认为只是在相对运动速度( v )可与光速( )相比拟时, LT 与 GT 才有显著区别。但如细察 LT 公式,就可看出更为本质的是两个公式( z’ 和 t ‘)分子上的修正项,即 v* D Z/C**2 。若时延 足够大,即使 v 低到 1m/s ,也会有较显著的修正效应 。可见,林金特别着眼于 LT 公式的分子,而非分母(分母中因子 sqrt(1-v*v/c*c) 往往最引人注意);他的思考和观察是深入的。为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林金举出一个实际例子:设 D Z=36000km( 同步卫星高度 ) , v=1m/s ;又已知 3 × 10 8 m/s ,代入后算出 v* D Z/C**2=0.4 × 10 -9 s=0.4ns 这不是卫星授时定位可以忽略的值;因此现在可把 LT 方程写作: D Z’=( D Z-v* D t)/sqrt(1-v**2/C**2), D t’=( D t-v* D z/C**2)/sqrt(1-v**2/C**2) ( 3 ) 现在我们回溯 1905 年 Einstein 定义同时性的方法并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著名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靠前部分中, Einstein 说:“如果在空间的 A 点放一只钟,那末对于贴近 A 处的事件的时间, A 处的一个观察者能够由找出同这些事件同时出现的时针位置来加以测定。如果又在空间的 B 点放一只钟——我们还要加一句, ‘ 这是一只同放在 A 处的那只完全一样的钟, ’ —那末,通过在 B 处的观察者,也能够求出贴近 B 处的事件的时间。但要是没有进一步的规定,就不可能把 A 处的事件同 B 处的事件在时间上作比较;到此为止,我们只定义了 ‘A 时间 ’ ,和 ‘B 时间 ’ ,但是并没有定义对于 A 和 B 是公共的 ‘ 时间 ’ 。只有当我们通过定义,把光从 A 到 B 所需要的 ‘ 时间 ’ 规定为等于它从 B 到 A 所需要的 ‘ 时间 ’ ,我们才能够定义 A 和 B 的公共 ‘ 时间 ’ 。设在 ‘A 时间 ’tA 从 A 发出一道光线射向 B ,它在 ‘B 时间 ’tB 又从 B 被反射向 A ,而在 ‘A 时间 ’t’A 回到 A 处。如果 t_B-t_A= t’_B-t’_A ( 4 ) 即 t_B=1/2*(t_A+t’_B) ( 4a ) 那么这两钟按照定义是同步的”。 ( 注:以上引文中的公式编号为笔者所加。 ) 既然光速不变原理来自静止以太理论,而 MM 实验却否定了以太,那么 光速不变原理是否还应存在 就成为问题。况且 LT 关系式只对相对以太静止的参考系才成立,故该系成为优越参考系( preferedframe ),与相对性原理不符。…… Einstein 的作法,不但保留光速不变这个假说,而且提高其地位。他曾说:第一步要拒绝以太假说;然后为走出第二步,必须使相对性原理容纳 Lorentz 理论的基本引理,因为拒绝这条引理即是拒绝这个理论的基础。以下即此引理:真空中光速为常数,并且光和发光体的运动无关。 在§ 6 中我们将此引理上升为原理。为简单起见我们以后称之为光速不变原理。 在 Lorentz 理论中此原理仅对一个处于特殊运动状态的系统成立:即必须要求系统相对“以太为静止。假如我们想保留相对性原理,我们必须容许光速不变原理对任何非加速度运动系成立。” Einstein 又说:“根据经验,我们还把下列量值 2*AB/( t’_A-t’_B)=C ( 5 ) 作为一普适常数——空虚空间的光速。利用在静止系中的静止钟来定义时间这一点是本质的,我们称现在适合于静止系定义的时间为 ‘ 静止系时间’。” ( 注:以上引文中的公式号为笔者所加。 ) 通过以上回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Einstein 怎么看待光速,怎么看待时间;并了解 SR 理论中那些基本判断的来源。但是很明显,在这当中有一些需要用实验证明的假设。在 Einstein 1905 年论文中还没有这样的实验证明,因而 Einstein 把自己的作法称为“借助于某些物理经验”的假设。百年来人们大多立即接受之,未考虑这当中会不会有问题。根本之点在于, Einstein 提出了一种 使用往返双程的光信号定义 。 tB-tA= t’B-t’A 这个假定成立的式子表示:光在“往”和“返”同样路程时所需的单程时间相同,亦即“光速与光的进行方向无关”。这样一来,“光速不变原理”(或“光速恒定性原理”)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理论假设。但是,这当然是一件尚待实验证明的事情。 总之,作为 SR 的两个基石之一的光速不变原理,只是 Einstein 为了保留原来基于静止以太的物理方程的数学形式,而 用定义作为一种处理手段 ;即定义光信号通过“往”和“返”两个单程的时间相等,并引进了“静止系”和“静止钟”时间概念。对 Einstein 的方法和结果,林金一直存在怀疑,长久以来都在考虑设计一个实验并实行之,以现代技术所能有的高精度方法作直接的实验检验。 3 为检验光速不变性假设而进行的大尺度实验 前面我们已经通俗地说明了林金院士的一些科学思想,当然这距离详尽叙述还差得远。笔者不是航天导航技术专家,也不是授时专家,在理解和转述上也会有困难;但在写作本文时笔者很受感动——为了中国科学家的顽强和大无畏精神,为了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始终谦虚自律从不作宣传。……在以下的文字中,笔者将使用“光速不变性假设”( hypothesis of light-speed constancy )这一专用词语来代表 SR 的一个基石,另一基石是相对性原理。 2009 年 1 月,林金等 在《宇航学报》发表了论文“爱因斯坦光速不变假设的判决性实验检验”,对他们团队利用航天高新技术在大尺度距离上进行实验的情况作了详细报道。实事求是地说,笔者对林金的工作一直是重视的,近年来我多次邀请他在我们组织的学术活动中作报告就是明证。但对他的这篇文章却没有仔细地拜读,对其价值估计不足。在最近(即林金逝世几个月后),我曾询问一位资深物理学家对此文的看法;这位朋友不仅作了肯定评价,随后又用“绝无仅有” 4 个字作为读后感——他的态度给我以深刻印象;现在我们就来作介绍和评述。 用林金的说法——一般认为,航天导航技术只是应用科学的一个分支,只能把基础科学的已有成果应用于航天导航。然而,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林金对航天导航的基本测量原理作深入研究后发现,为了达到卫星导航单点实时定位的针尖准确度必需对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理论 ( 即 SR 和 GR) 的某些概念和结论作根本性的修正,从而实现对时间和空间的基础理论做出创新的推动。 如所周知,世界在 1957 年进入了航天时代。 1967 年第 13 届国际计量大会采用 Cs 133 铯原子的跃迁周期作为时间的原子标准 ; 1983 年第 17 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长度米的新定义:米是光在真空中在 1/299792458 秒的时间间隔内运行距离的长度,光速 =299792458m/s ,定为精确值。时间技术 ( 原子钟及时间信号远距离传递 ) 加上卫星通信技术 ( 导航电文 ) ,使得 单程光 ( 电磁 ) 信号成为现实 。于是具备了实验条件来检验 Einstein 在 1905 年论文中的假设定义等式 tB-tA= t’B-t’A 是否真实成立。 2008 年林金等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原陕西天文台 ) 的 TWSTT( 双向卫星时间传递 ) 设施上完成了对 Einstein 1905 年的同时性定义的判决性实验。实验观测数据证明,在存在相对运动情况下, Einstein 假设的等式是不成立的!实验检验的原理是基于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单程光 ( 电磁 ) 信号同时性定义。检验原理通过对比单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和 Einstein 双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的测量机制证明:在 A 和 B 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把双程光信号分解成“往”和“返”两个单程光信号的信号传递时间是必然不相等的。在林金等的实验中,西安临潼地面观测站和乌鲁木齐地面观测站的铯原子钟,分别通过鑫诺卫星和中卫一号卫星进行双向时间传递。观测数据证明,卫星和地面站之间存在的相对速度虽然只有 1m/s 量级,但是由于信号通过同步卫星传递的距离达到 72000 公里的量级,造成西安临潼站和乌鲁木齐站之间“往”和“返”两个单程信号通过的时间不相等,差值为 1.5ns 量级。观测结果验证了林金理论分析的结论,实验中不确定度在± 0.01ns 量级。 这项由航天大系统完成的、在地面实验室不可能实施的判决性实验结果,动摇了 SR 的一块基石。因此林金认为从卫星系统和惯性导航测量原理的视角,应当重新再思考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理论。从卫星导航特有的单向光 ( 电磁 ) 信号视角 应重新恢复 Galilei 变换的地位。……可见,林金团队完成的实验向科学界发出了重要的信息,涉及有关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问题。 从表面上看,只要有一个地面站(当作 A 点)和一个卫星(当作 B 点)就可以做实验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现代原子钟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使得 利用单程光信号进行时间同步成为可能 ,双向卫星时间传递 (Two Way Satellite Time Transfer , TWSTT) 概念正是利用远距离的两台原子钟同时各向对方发射电磁信号 ( 不同钟同时刻的秒脉冲 ) 来实现远距离原子钟时间同步的。现在,林金等采用两台(分处两地)原子钟 Aj 、 Ak ,原则上它们应同时向对方发射光信号。实际上 Aj 和 Ak 为地球上相隔遥远距离并随地球在地心惯性系中转动的观测站,无法实现直接视线方向的观测和通信,所以技术上 Aj 钟和 Ak 钟的双向单程光信号时间同步的观测模型是通过地球同步定点通信卫星 Sn 转发实现的。一个单程信号在 Aj 站 TA (Aj,ti) 时刻出发,沿 Aj 站到 Sn 星的视线进行,经 Sn 星转发后沿 Sn 星到 Ak 站的视线进行到达 Ak 站,获得观测量 TI (Aj,Sn,Ak,ti) ,信号从 Aj 站经 Sn 星到 Ak 站的传递时间为 TT(Aj,Sn,Ak,ti) 。另一个方向的单程信号在 Ak 站的 TA(Ak,ti) 时刻出发,经 Ak 到 Sn 的视线,转发后沿 Sn 到 Aj 视线到达 Aj 站,获得观测量 TI (Ak,Sn,Aj,ti) ,信号从 经 到 的传递时间为 TT (Aj,Sn,Ak,ti) 。……实际的实验,考虑因素很多,例如要考虑地面站和卫星在地心惯性系中的运动对观测方程的影响,以及其他复杂问题;甚至还要考虑 Sagnac 效应。林金团队最终得到了双向卫星时间传递观测方程,原则上单程信号观测量由钟差、 Sagnac 效应和信号传递时间三个部分组成。在实际的单程观测量中要进行钟差和 Sagnac 效应修正,之后才能得到 Einstein 单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的两个基本要素:光信号到达时刻钟上的读数和光信号走这段距离所需的时间。但在双向卫星时间传递中,双方通过通信手段都掌握了双方对发的两个单程信号观测量,双向的单程信号观测量相加时钟差和 Sagnac 效应由于原理上的不对称性自动对消,于是最终得到了单程信号传递时间和双方钟上读数的关系式。 实验数据的搜集,分成两个大组: ① 临潼站与乌鲁木齐站通过鑫诺卫星转发观测数据; ② 临潼站与乌鲁木齐站通过中卫 1 号卫星转发观测数据。国家授时中心对信号传递各环节的时延进行了仔细的标定,并进行了经常性或实时的监测,从多年长期记录的原始观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数据精确稳定。实验观测数据明显证明:双向对发的单程信号传递特征是对称的,在信号传递时间间隔 (0.25 秒量级 ) 内把信号发射站和信号接收站间的相对运动看成是相对匀速直线 ( 视线一维空间 ) 运动的假设 ( 理论抽象 ) 是合理的,信号发射站和信号接收站角色对调后观测到对称的现象。林金团队以 2008 年 2 月 18 日 12 时至 13 时原始观测数据为例作了说明。 现在我们把林金团队的实验作一总结。实验的根本目的是检验 Einstein 的 SR 理论中的光速不变性假设;实验检验的原理是基于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单程光 ( 电磁 ) 信号同时性定义。林金认为通过对比单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和双程光信号同时性定义的测量机制证明:在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双程光信号中的“往”和“返”两个单程信号通过的时间必然是不相等的。在实验中西安临潼观测站和乌鲁木齐观测站的铯原子钟分别通过鑫诺卫星和中卫一号卫星进行双向时间传递。观测数据证明卫星和地面站之间存在 1m/s 量级的相对速度会造成西安临潼站和乌鲁木齐站之间“往”和“返” 两个单程信号通过的时间不相等 , 差值 在 1.5ns 量级;观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在± 0.01ns 量级。 Einstein1905 年以定义方式引进的等式 tB-tA=t’A-t’B ,在有相对运动情况下 不成立 ;实验证实了林金的理论判断。 4 对林金团队实验的理论评价 为了评价林金团队的工作,我们现在对作为基础物理理论之一的狭义相对论( SR )作一些讨论和思考。如所周知, SR 的基础是两个公设和一个变换。第一公设说“物理定律在一切惯性系中都相同”,即在一切惯性系中不但力学定律同样成立,电磁定律、光学定律、原子定律等也同样成立。第二公设说“光在真空中总有确定的速度,与观察者或光源的运动无关,也与光的进行方向和颜色无关”;这被 Einstein 称为 L 原理。为了消除以上两个公设在表面上的显著矛盾 ( 运动的相对性和光传播的绝对性 ) , SR 认定“ L 原理对所有惯性系都成立”;或者说,不同惯性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必须是 Lorentz 变换 (LT) 。现在, Einstein 认为 LT 不仅赋予 Maxwell 方程以不变性,而且是理解时间与空间的关键,即用 LT 把时、空联系起来。 SR 还有 4 个推论 ( 运动的尺变短、运动的钟变慢、光子静质量为零、物质不可能以超光速运动 ) 和 3 个关系式 ( 速度合成公式、质量速度公式、质能关系式 ) ,这些就是 SR 的主要内容。 公设的正确性是靠其预言或假设与实际的符合程度来检验的,它不能直接与实验相矛盾;我们将据此来讨论 SR 的两个公设。先看 Einstein 怎样论证第一公设与实际相符的特性, 1921 年 5 月他在美国 Princeton 大学演讲时说:“所有的实验都表明,相对于作为参考系的地球,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并没有受到地球平动速度的影响;这些实验中最著名的就是 Michelson 和 Morley 所做的那些实验” 。 笔者认为,近年来不是第一公设而是第二公设受到了较多的批评,必须对它的实践检查和实验检验问题做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Einstein 在 1921 年的演讲中是这样说的:“ Maxwell-Lorentz 方程对运动物体中光学问题的处理也证明了它 ( 指第一公设——笔者注 ) 的正确性。没有其他理论可以令人满意地解释光行差、运动物体中的光传播 (Fizeau) 和双星现象 (de Sitter) 。 Maxwell-Lorentz 方程的一个推论是:我们必须认为至少是对于一个确定惯性系 ,光在真空中以速度 传播这一假设已被证实。我们还必须根据狭义相对性原理假定上述原则对其他任意惯性系都成立”。这里 Einstein 是用第一公设帮助确立第二公设,未正面谈第二公设的实验检验。实际上,大多数非 Einstein 所写的解释 SR 的书,都是用 M-M 实验作为第二公设的证明的。 与 SR 的第二公设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真正有意义的单向 ( 单程 ) 光速测量从未在实验上得到解决。值得注意的是,相对论学者并不否认这一点。张元仲 的书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在该书§ 1.2 中说,如果找不到更理想的校钟手段,单向光速就 不可观测 ;只有平均双程光速与同时性问题无关。又说,下一章 ( 指该书第二章《光速不变原理实验》 ) 的各种检验光速不变的实验均只证明了回路光速不变,并未证明单向光速不变,故说“光速不变已为实验证明”并不确实。第二章的前言中说, Einstein 光速不变原理所指为单向光速,即光沿任意方向的传播速度;但 实验所测并非单向光速的各向同性 ,而是回路光速的不变性。此外,该书 1994 年重印本中作者加了一个说明,再次强调单向光速不可观测,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先验的同时性定义,而光速的定义又依赖于同时性定义”。 2000 年 11 月出版的《 Newton 科学世界》杂志发表了张元仲对该刊的谈话:“ Newton 的绝对同时性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Einstein 提出光速不变假设,即用光信号对钟;……说是假设,因它不是经验 ( 实验 ) 结果,因为单向光速的各向同性没有 ( 也无法 ) 被实验证明。要测量单向光速就得先校对放在不同地点的两个钟,为此又要先知道单向光速的精确值。这是逻辑循环,因此试图检验单向光速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如果笔者的理解不错,那么相对论专家也承认第二公设确实没有得到真正的实验验证。现在出现了有趣的情况,一方面认为“狭义相对论是感性 ( 实验 ) 和理性 ( 理论 ) 完美结合的产物,已被许多实验所证明”;另一方面又说 SR 的两个基础之一 ( 第二公设 ) 根本不可能在严格的意义上用实验证明。出路似乎只有一个,即这个“假设”不需要实验证明,只要用这类思辩式语言说一说,人们就必须加以承认。然而,这只是一种愿望,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外对“光速不变”持怀疑态度的大有人在。 至此,我们看到对 SR 第一公设的反对意见很少,对第二公设的怀疑和反对意见较多,因此正确的态度是不仅允许公开讨论,还应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我认为, 2008 年林金团队的实验正是最先检验了“单向光速是否各向同性”,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就回答了相对论学者很久以前提出的问题。当然,对这个实验本身也可以检查(复核)其正确性;如正确无误,则我们似可以说“林金实验动摇了 SR 的基石”(?) Einstein 是 1955 年去世的。 2 年后,即到 1957 年,苏联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Einstein 毕生不知卫星为何物,这不是他的错——他是早期的人,他在那个时代作出了努力。今天情况不同了,卫星技术广泛用于科学研究,此外还有精密的原子钟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学家找到了方法——利用单程光 ( 电磁 ) 信号的时间同步得以实现,我们不必再不断重复地说“单程光速不可测量”。这是林金及其团队的一大贡献,当然实验结果也很重要。简言之,林金团队在 2008 年用双向卫星时间传递( TWSTT )设备,以± 10ps 的精度,完成了对 Einstein 在 1905 年论文中所提出的假设 ( 光或电磁信号以不同方向传播时的所需时间相同 ) 的检验,证明 两处的钟之间即使有很小的相对运动 时该假设也不能成立 。这既是对基础物理科学的卓越贡献,也对航天科技有重要影响。因为卫星导航系统需要从观测量中计算出系统内各原子钟之间的钟差,以便实现全系统的时间同步。卫星导航系统还需要从观测到的伪距中正确计算出真距,以便编制精确的星历。因此,技术上需要对观测到的伪距进行修正,消去旋转、引力势和相对运动的效应以得到正确的钟差和真距。……现有的 GPS 和 GLONASS 系统的毛病在于,只有下行的单向伪距观测量而又漏算了相对运动效应项。 GPS 系统的 Lorentz 变换一次项 ( 漏项 ) 是一项变化的系统误差, GPS 用一个庞大的卡尔曼滤波器把补偿后的残差分摊到钟差和真距的估值中,因此大大降低了 GPS 系统时间同步和星历的精度。 林金说,要提高卫星导航的精度,关键是要真正领会 Lorentz 变换一次项的物理意义和测量机理。要真正理解 Lorentz 变换,还得先理解 Galilei 变换并和现代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原子标准联系起来,这样, Galilei 变换便自然进化到 Lorentz 变换。 笔者认为,林金的科学工作与国防建设直接相关——我们这样讲并非夸大其词。例如,洲际弹道导弹主动段关机点飞行速度如取 6000 m/s ,则地面外弹道测量雷达,按传统测速定位计算方法得到的传统速度 v 和惯性制导系统测得的真速度 v 相比,将会有 d v=v-v* =0.06m/s 的原理性方法误差。如果不将这种测量原理的方法误差扣除,而与测量系统的工具误差混淆在一起,则不可能对纯惯性制导的洲际导弹制导精度做出正确和准确的鉴定。 对 GPS 和 GLONASS 等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由于通常对 GPS 系统的相对论效应没有研究定位测速的准确测量原理,所以每一颗 GPS 导航卫星都有正负数十米随视线方向和时间变化的测量原理方法误差。在工程上采用卡尔门滤波统计修正、差分修正、事后处理等方法补偿,也始终做不到对导弹这样的轨道不能重复的飞行器单点实时定位 1m 的精度! 5 林金对超光速运动可能性的论述 笔者很早就注意到,林金也像我那样做超光速问题的研究,而且可能更早。虽然我们在方法、思路方面很不一样,结论却是相同的——认为物体(例如火箭和飞船)在未来以超光速飞行不存在理论障碍,这个观点与 SR 理论显著不同。有趣的是,林金的思考仍然是对 Lorentz 变换作仔细的推敲。……林金生前虽未做过(或参与过)任何超光速实验,但他对“火箭和飞船是否可能以超光速飞行”作过理论上的探索和论述,很早就引起了我的重视。 现在先回顾 Einstein 为何认为光速 ( ) 是宇宙中的最高速度,不可能超过。 1905 年 Einstein 的文章两次论述了与超光速有关的问题。第一次是在 Pt. Ⅰ 的§ 4 ,这一节的标题是“关于运动刚体和运动时钟所得方程的物理意义”。在文中他讨论一个半径为 的刚性球;注意他取物体运动方向坐标为 ,与本文前面方向为 不同;他说:“一个在静止状态量起来是球形的刚体,在运动状态——从‘静’系看来——则具有旋转椭球的形状了,这椭球的轴是 R,R*sqrt(1-v**2/C**2),R,R 这样看来,球 ( 因而也可以是无论什么形状的刚体 ) 的 方向和 方向的长度不因运动而改变,而 方向的长度则好像以 1:sqrt(1-v**2/C**2) 的比率缩短了; 愈大,缩短得就愈厉害。对于到 v=C ,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从‘静’系看来——都缩成扁平的了。对于大于光速的速度,我们的讨论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此外,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光速在我们的物理理论中扮演着无限大速度的角色”。 第二次论述超光速问题是在 Pt. Ⅱ 的§ 10 ,这一节的标题是“缓慢加速的电子的动力学”。其中他讨论电子的动能: “我们现在来确定电子的动能。如果一个电子本来静止在 K 系的坐标原点上,在一个静电力 X 的作用下沿 x 轴运动,那么很清楚,从这静电场取得的能量值为 eX 对 x 的积分。因为这个电子应该是缓慢加速的,所以也就不会以辐射的形式丧失能量,那么从静电场中取得的能量必定都被积储起来,它等于电子的运动的能量 W 。由于我们注意到,在所考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 (A) 中的第一个方程是适用的,我们于是得 W= ò eXdx=m ò 0 v b ^3vdv=mC^2(1/ sqrt(1-v^2/c^2)-1) ( 6 ) 由此,当 v=c , W 就变成无限大。超光速的速度——像我们以前的结果一样——没有存在的可能。” ( 公式号为笔者所加 ) 。 1922 年 Einstein 在《 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 》书中,只有一处谈到与超光速有关的问题,是在谈 LT 时用脚注说,由于在特殊 LT 公式中含有根号 sqrt(1-v^2/c^2) 项,所以“超过光速的物质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从上可见, Einstein 认为“超光速不可能”的基本理由如下: (1) 由于 SR 认为“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变短”,而变动的程度取决于因子 sqrt(1-v^2/c^2) 。因而,当 = 时,物体成为扁平。故 Einstein 认为,再讨论 的情况,不再有任何意义。 (2) 在分析电子的运动时所得到的数学式表明, 越大动能越大,而且动能的增加亦取决于因子 sqrt(1-v^2/c^2) 。当 = ,电子的动能成为无限大,没有意义。也就是说,电子决不可能加速到光速 ,也就更不可能达到比 还大的速度。 (3) 对物质的运动来讲,由于因子 sqrt(1-v^2/c^2) 的作用,其运动速度亦不可能比光速还快。 总之,关键在于这个因子( sqrt(1-v^2/c^2) )的影响,可以说处处都有它的踪影。追本溯源,“长度收缩假说”和“时间膨胀假说”都来自 Lorentz 。当然根本点在于 19 世纪末的物理学家急于对 MM 实验作出解释,提出动体(动 R )在运动方向会缩短其长度: l=l0*sqrt(1-v^2/c^2) ( 7 ) 而且速度越快尺缩越大。虽然“运动的尺变短”(尺缩效应)的概念最先来自 Fitzgerald 和 Lorentz ,但 SR 把它继承下来;但在实验方面从未有人证实过。 。另外, SR 有所谓“时间膨胀效应”(也叫“时间延缓效应”),其基本方程为 dt=dt’/ sqrt(1-v^2/c^2) ( 8 ) 显然 dtdt’ ,代表运动的钟走慢了,亦即时差 dt 变大了。…… SR 中还有一个“质增效应”,是说动体的质量随速度加大而增加: m=m0/ sqrt(1-v^2/c^2) ( 9 ) 由此又推论出“光速不能超越”的著名论断;这也从未在中性物质(粒子或物体)身上以实验证明过。 其实,早在 2000 年林金 即指出:因子 sqrt(1-v^2/c^2) 的出现是数学处理手段导致的结果,不是决定时空本质的物理实在。因此,对于 SR 的一系列推论(尺缩、钟慢、质增及光速不能超过)都是可疑的,要重新审视。这个观点是众多专家学者 ( 如笔者、宋文淼教授、曹盛林教授等 ) 所认同的。林金说,仔细研究 LT 的数学结构和物理内涵,可以看出其中更为本质的是分子上的一次项。他用卫星导航中的单程信号测量机制和相对性原理对比 Einstein 的“往”和“返”程信号测量机理。把 Einstein 的双程信号分解为“往”和“返”两个单程信号,分别测量“往”和“返”两个单程的信号传播时间。正是由于 LT 分子中一次项的作用,理论计算表明“往”和“返”的两个单程信号的传播时间不相等。林金团队 2008 年的“光速不变假设判决性实验”检验结果证实了理论计算的结论。 Einstein 光速不变假设的问题在于引入同时性概念时用定义的方式,定义“往”和“返”时间相等,而这个定义导致了在 LT 的分母上出现了复杂化因子 sqrt(1-v^2/c^2) 。如果用相对性原理和单程光速不变原理 ( 如在卫星导航中 ) ,则 GT 自然进化为 LT , x1’=x-v*t1 和 t1’=t-vr/C*x1/C ,用真速度 vr 代替 Einstein 速度 v ,而分母上的因子 sqrt(1-v^2/c^2) 自然消失。……自从 1905 年 Einstein 发表 SR 以来,围绕 sqrt(1-v^2/c^2) 热议不断;一个世纪后中国航天专家终于 有机会领先美国和俄罗斯完成这项只有在航天宏大实验室才能实现的判决性实验检验 。 作为卫星导航和惯性导航专家,林金对火箭 ( 或飞船 ) 作超光速运动的期望有独特的思考。 2004 年 11 月 26 日 ~28 日,在北京香山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第 242 次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宋健院士建议和领导,主题为“宇航科学前沿与光障问题” (Frontier Issues on Astronautics and Light Barrier) 。会议主题评述报告为宋健院士所作 ( “航天、宇航和光障” ) ;首个中心议题报告为林金院士所作(“宇航中时间的定义与测量机制和超光速运动”) 。笔者也应邀作了第二个中心议题报告(“超光速研究的 40 年:回顾与展望”) 。……宋健在报告中指出,飞出太阳系是人类的伟大理想,这里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要解决,科学界已开始考虑和工作。至于进入银河系,必须加大航行速度,直到接近光速,可能的话应超过光速。目前航天技术已开始放弃狭义相对论的技术基础,即从用电磁波双向时间间隔之半作为距离定义,改由卫星和飞船上用编码报文形式向地面单向传送所有信息;飞船上独立自主的计量、观测、导航和发讯都与地面观测无关。至于 Einstein 说的“不可能存在超光速运动”,那只是猜测,没有实验根据,也不是科学定律。宋健强调说,从 40 年航天技术实践反过来检查 SR 的计算结果,就会发现即使在远低于光速的情况下,自主导航的工程实践与 SR 动力学结构也 发生某些冲突 ,例如发动机推力依赖其惯性速度的现象就从未发现过。 两位长期从事航天科技的老科学家(宋健、林金)都不认为 Einstein 的光障( light barrier )会对未来的宇航形成不可克服的阻碍,这一事实不仅有趣也很重要。林金的报告就自主惯性导航提供一个新理论模型,用来分析处理惯性导航的时间定义、测量机制和超光速运动。他认为,一个运动质点自己可以测量自己相对一个给定惯性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作为质点自带的运动钟固有时间的函数。原理上不需要与外界交换信息,不存在任何信号传递的速度问题。自主惯性导航是基于引力场的性质,即使这个世界没有电磁场、没有光,纯惯性系统照样工作,照常自主定位、测速;既如此, 3 × 10 8 m/s 为何会成为速度的极限?!简言之,惯性导航的宇宙飞船的时间定义即飞船运动钟固有时间;只要未来能开发出新型动力源,飞船的速度不存在上限。……林金还认为,应恢复 光子 和其它微观粒子相同的普通地位,即 有静止质量 ,其速度也不是极限速度。 笔者认为,在回顾林金的论述时,不妨再看看 1905 年 Einstein 对“同时性”的概念怎么说。 Einstein 写道 :“我们应当考虑到:凡是时间在里面起作用的我们的一切判断,总是关于同时的事件的判断。比如我说,‘那列火车 7 点钟到达这里”,这大概是说:我的表的短针指到 7 同火车的到达是同时的事件。可能有人认为,用‘我的表的短针的位置 ’ 来代替‘时间 ’ ,也许就有可能克服由于定义‘时间 ’ 而带来的一切困难。事实上,如果问题只是在于为 这只表 所在的地点来定义一种时间,那末这样一种定义就已经足够了;但是,如果问题是要把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一系列事件在时间上联系起来,或者说——其结果依然一样——要定出那些在远离这只表的地点所发生的事件的时间,那末这样的定义就不够了。” 在这里, Einstein 是说用一只表定义时间的不可能性。然而,正如林金所指出的,今天的纯惯性导航只用“一只表”的固有时间,是完全自主的,不需要辐射或接收任何光 ( 电磁 ) 信号和外界发生联系,所以测量机理十分简单。设想一艘配备有惯性导航仪器的宇宙飞船,飞船相对惯性坐标系 (Galilei 参考系 ) 作加速飞行。只要积分的时间足够长,飞船相对惯性系的飞行速度 ( 加速度表输出脉冲总数 ) 可以超过 3 × 10 8 m/s 。无需设想恒定或随时间变化的引力场,宇航员观察惯性仪表的指示,进行完全自主式的宇宙航行。加速度表先在静止在地面 ( 发射点 ) 的引力场中标定,在飞行中测量火箭推力产生的惯性加速度。加速度表静止在地面实验室做寿命试验,等效于加速度表在没有引力场的宇宙空间作 1g 的恒加速飞行试验。由于 =30612245s=354 天 ( 10 ) 故大约一年后飞船速度超过 3 × 10 8 m/s ,即以超光速航行。……这些就是一位航天专家的简明扼要的论述,其结论与笔者反复阐明的内容完全一致 。 6 讨论 最后,笔者陈述一些与 SR 有关的个人意见。 1922 年 Einstein 曾说:“由于未加论证就把时间概念建立在光传播定律基础之上,从而使光传播在理论上处于中心地位,狭义相对论遭到了许多批评”。另外他还说,对于一个放在某处的时钟和它附近发生的事件而言,如两间之间存在距离,就不能用该钟确定事件的时间了,因为不存在一种“瞬时信号”来比较钟的指示和事件发生的时间。为了提出对时间的定义, Einstein 提出光速不变原理,认为这样一来校准时钟就不会引起矛盾——“在 A 处 ( 时间 tA) 发出的光,经传播距离 r 之后到达 B 处 (r=AB) , B 处时间就可表示为 tB=tA+r/C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样做的合理性, Einstein 说他主要考虑到“我们对光在真空中传播过程的了解比其他任何可以想象到的过程都要清楚”,而这是由于 Maxwell 和 Lorentz 的工作。 笔者认为,虽然 Einstein 在其 1905 年论文的开头即突出地讨论“同时性的定义”,但他确实是“未加论证”(实际上是没有实践证实作为基础)就把“单程光速不变”从假设上升为“原理”,并导致了 同时性的相对性 ,亦即时间是相对的。但是我们知道有那么多的人认为时间是绝对的; 2009 年笔者在一篇文章中说 :“不能把同时性的绝对性仅仅看成是经典物理的 ( 因而似乎是落后的 ) 观点, 20 世纪后期到 21 世纪初形成的时空理论也可能持有这种观点,得出与 SR 相反的结论。”笔者现在仍保持这个看法。 SR 时空观与 Galilei 、 Maxwell 以及 Lorentz 时空观的根本区别在于 SR 时空观的相对性。我们知道,现有的推导 LT 的方法有多种;而写入大学教材的推导方式常常有个前提——不同参考系测得的光速相同。或者说, LT 是由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导出的。由于 LT ,出现了尺缩、时延现象;因而同一事件在不同参考系中观测到不同的结果—— 根本没有判断测量结果的标准 ,而是作相对运动的两个观察者都可以说对方的钟慢了、尺短了,双方所说都可以成立。这种 相对主义的教导 曾经弄胡涂了许多人。 1904 年的 Lorentz 信奉以太论和绝对参考系,在此信念下导出的 LT 被 SR 继承和应用,而 SR 却不承认绝对参考系。 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多位科学家提出存在优先参考系,即认为有绝对坐标系的形成。故 Lorentz-Poincarè 时空观重新受到重视;亦出现了进一步的理论。几年前科学刊物《 New Scientist 》报道的“以太理论高调复出、取代暗物质”,也在提醒我们不宜完全抛弃 SR 理论出现之前的科学成果。如果说现在有向 Galilei 、 Newton 、 Lorentz 回归的倾向,那也是在现代条件下的高层次回归,而不是简单的倒退到旧有的概念。 近年来 Lorentz 物理思想重新受到重视是有原因的。 1977 年 Smoot 报告说,已测到地球相对于微波背景辐射 (CMB) 的速度为 390km/s ;因而物理学大师 P.Dirac 说,从某种意义上讲 Lorentz 正确而 Einstein 是错的。美国物理学家 T.Flandern 于 1998 年间发表引力传播速度 (the speed of gravity) 为 ≥ (10 9 ~2 × 10 10 ) ,同时声称用“ Lorentz 相对论” (Lorentzian relativity) 就能解释这些结果;而 SR 在超光速引力速度面前却无能为力。 1985 年,正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任职的著名物理学家 J.Bell 说,物理学为了摆脱困境,最简单的办法是回到 Einstein 之前,即回到 Lorentz 和 Poincarè ,他们认为存在的以太是一种特惠的 ( 优先的 ) 参照系。可以想象这种参照系存在,在其中事物可以比光快。有许多问题,通过设想存在以太可容易地解决……在发表了这些在当时还是惊世骇俗的观点后, Bell 重复说:“我想回到以太概念,因为 EPR 中有这种启示,即景象背后有某种东西比光快”;实际上,给量子理论造成重重困难的正是 Einstein 的相对论…… J.Bell 的上述言论是他在 1985 年向英国广播公司 (BBC) 发表的。…… 2007 年《 New Scientist 》以“以太理论高调复出、取代暗物质”为题作了报道,说 G.Starkman 和 T.Zlosnik 等正以新的方式推动用以太解释“暗物质”,后者的提出是同于银河系似乎包含比可见物质多很多的质量。他们认为以太是一个场,而不是一种物质;以太会形成一个绝对坐标系,从而与 SR 发生矛盾。也有物理学家认为真空作为一种媒质时就是新以太。……今天当我们回顾整理林金院士的科学工作时,上述情况可供参考。 必须指出,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大步前进,这为开展新的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2016 年 9 月 15 日《天宫二号》空间站升空,在距地面 393km 的轨道上运行;其上带有先进的空间冷原子钟。虽然 20 多年前欧洲科学家就有把原子钟送入太空的想法,美国也有空间冷原子钟计划,但最先实践者却是中国。未来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检验基础科学理论的新实验并在太空中进行,这将比林金团队实验又迈进一大步。 7 结束语 本文是纪念性文章,又是学术论文。由于林金院士的科学工作内容丰富,我们只把重点放在与光速有关的问题上,根据笔者的理解作阐述。其他一些科学贡献,例如他指出西方科学界误用了 Dopller 原理来解释 Hubble 红移,由此而得到的结果(用来作为大爆炸宇宙学的观测证明)是错误的。又如, 2015 年中国航天科技方面召开过一个林金科研成果的鉴定会,鉴定项目名称“高精度卫星轨道基准测量与计算方法及试验验证技术研究”;这也是林金所做的突出贡献。林金还研制了“高精度电子计时器”,测时精度达 10ps 量级。……斯人已逝,但他的思想和工作留了下来,值得我们学习和回味。林金的故事证明了笔者近年来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中国科学家应增强自信心,改变过去那种紧跟在西方科学界后头亦步亦趋的习惯和作法。要搞出自己的东西,要认识到权威和大师也会犯错误。……笔者谨将此文献给林金在天之灵,以及他团队的朋友们! 致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203 所郭衍莹研究员、中国计量科学院沈乃澂研究员支持和帮助笔者写作本文,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MichelsonA A, Morley E W. On the relative mo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luminiferousether . Amer. Jour. Sci., 1887, 34: 333~345 Lorentz H A . La théorieélectromagnétique de Maxwell et son application aux corps mouvants . Archiv.Néerlan. Sci., Exact. Natur., 1892, 25: 363~552 LorentzH A . Versuch einertheorie der elektrischen und optischen erscheinumgen in bewegten körpern (Michelson’sinterference experiemnt) . Leiden, 1895, 89~92 LorentzH A . Electromagneticphenomana in a system moving with any velocity less than that of light . Konin.Akad.Weten. (Amsterdan) , 1904 , 6 : 809 ~ 831 林金,李志刚,费景高,胡德风 . 爱因斯坦光速不变假设的判决性实验检验 . 宇航学报, 2009 , 30 ( 1 ): 25 ~ 32 EinsteinA . Zur elektro-dynamikbewegter Körper . Ann. d Phys , 1905 , 17 : 891 ~ 921. English translation : 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 , reprinted in : Einstein’s miraculous year .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 Press , 1998 ;中译: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范岱年、赵中立、许良英译.爱因斯坦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 83 ~ 115 EinsteinA. 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 , 1922. 中译:相对论的意义 .郝建纲、刘道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 张元仲.狭义相对论实验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初版 ) , 1994( 重印 ) 林金 . 时间、空间及运动的测量原理与时间和空间的理论 . 宇航学报, 2000 , 21 ( 3 ): 13 ~ 23 黄志洵.“光障”挡不住人类前进的脚步——纪念第 242 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 10 周年 .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3 , 20(3) : 1 ~ 16 宋健 . 航天、宇航和光障 .第 242 次香山科学会议论文集 , 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 2004 林金.宇航中时间的定义与测量机制和超光速运动 .第 242 次香山科学会议论文集 , 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 2004 黄志洵.超光速研究的 40 年:回顾与展望 .第 242 次香山科学会议论文集 , 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 2004 黄志洵.超光速研究的理论与实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黄志洵.论动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06 , 13(1) : 1 ~ 14 黄志洵.超光速研究及电子学探索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黄志洵.现代物理学研究新进展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黄志洵.波科学与超光速物理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4 黄志洵.论有质粒子作超光速运动的可能性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5 , 2(6) : 1 ~ 16 黄志洵.对狭义相对论的研究和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09 , 16(1) : 1 ~ 7 SmootC F. Detection of anisotropy in cosmic blackbody radiation . Phys , Rev.Lett. , 1977 , 39 : 898~902 DiracP. Why we believe in Einstein theory . Symm. Sci., . Princeton : Princ. Univ. Press , 1980 FlandernT. The speed of gravity: what the experiments say . Phys , Lett. , 1998 , A250 : 1~11 Discusseson Light-speed Research Works of Academician LIN Jin HUANG Zhi-Xun (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 Abstract: LIN Jin is a top scientist of Chinese Academy of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He was born in April 1935, die in February 2016.Prof. LIN was one of the leading experts in satellitesp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and experiments, his highlyoriginal and novel approach to the redefinition of space and time based onrocket measurements caused somewhat of a stir among the scientists and wonacclaim. Prof. LIN was an academician of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s Sciences Academy. “The definitionof time is make full use of the light to and fro between two positions”,Einstein constructed the Special Relativity(SR) based upon this idea in 1905. Prof.LIN see clearly on this subject and think deeply. Inthe year 2004, LIN Jin says in the article: Lorentz himselfinterpreted Lorentz Transformation ( LT ) as absolutespace and absolute time, but Einstein’s interpretation of LT is relative ofsimultancity. Now, we must re-examine the definition of simultancity proposedby Einstein in 1905, it based upon the postulate of the light speed constancy —— when to light signal from position propagate to position , and soon back to , therelation of time is = . …… But in the year 2009, LIN Jin et.al. published an article for the crucial experiment in order tochecking Einstein’s postulate of the light speed constancy. It was performed atthe high precision TWSTT (Two Way Satellite Time Transfer) facility of the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y comparison the measurementmechanisms of one way light signal simultaneity and “ to-and-fro ” two way light signal simultancity , the principle of the crucialexperiment has proved : if there exists relative motion , the “ uplink ” and “ downlink ” light signal passage times of the “ to-and-fro ” two way light signal are not equal , so that ≠ . The cesium atomic clocks at Xian station and Urumuqistation transferred and exchanged pps time signals via Sino satellite and ChinaSat-1 satellite. Then,Prof. LIN was proved that the comparison of “time ” and “time ” is subject to direct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by means of space technology. In the opinion of Prof. LIN, “velocities greater than that of light have no possibility ofexistence” arose from the Lorentz factor of SpecialRelativity(SR). The development of manned deep space travel out of the solarsystem demands and answer to this issue. He analyse the definition of time andmeasurement mechanism of inertial navigation and faster than light issue on thebasis of a new theoretical model provided by the autonomous inertialnavigation. The unique point worthy of conscious brooding of the theoreticalmodel of rocket autonomous inertial navigation is that a moving body is able tomeasure its own acceleration 、 velocity and position in a given inertial system as functions ofproper time of the on-board clock in the moving body. In principle, autonomouspure inertial navigation is based on a fundamental feature of gravitationalfield; even if there were no light, n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the world, apur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works as well, autonomously measuring velocityand position. In a world with only gravitational field, and withoutelectromagnetic fields at all, why should 3 × 10 8 m/s be the limit of velocity?! Theastronaut has established an accurate equation which autonomously and preciselydescribes arbitrary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motion of rockets andspacecraft in a given inertial system. As long as new types of power sourcesare to be developed, there exist no limit of velocities of spacecraft. The research works onlight speed problems of Prof. LIN are brilliant contributions, and perhaps it is never to be seenagain. We salute to Prof. LIN, and cherish the memory of this scientist. Key words: lightspeed constancy postulate; faster than light; Lorentztransformation; autonomous inertialnavigation 作者简介: 黄志洵( 1936 -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个人分类: 胆剑篇|5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准备恢复《信息学报》和《前沿科学》并做成双语版
geneculture 2016-1-1 17:14
我们准备恢复《信息学报》和《前沿科学》并做成双语版 science 2016-01-01新年新气象 science 我们准备恢复《信息学报》和《前沿 科学 》并做成双语版 We are ready to resume《 th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the frontier of science》, and to make bilingual version 暂时不公开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黄志洵教授关于“引力波实验”致《前沿科学》杂志的函
热度 1 yangxintie1 2014-6-22 13:45
关于“引力波实验”致《前沿科学》杂志的函 编辑部: 今年3月17日美国物理学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根据位于南极的BICEPS2望远镜搜集的数据,发现了宇宙暴涨的确凿证据,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可能获Nobel奖”。新闻发布会又说“探测到大爆炸后穿过宇宙的引力波”;而且Alan Guth(暴涨理论提出者)还说:“暴涨证据支持多宇宙(multiverse)论”……对此,国内外媒体均作了报道。 我在过去曾写文章对引力波存在的可能性表示怀疑 ;又曾对大爆炸宇宙学表示怀疑 。看了上述报道却不能清除我的疑虑,因为有关实验只是间接地表示某种可能性,并非能让科学家们放心的直接证据。而且,自称“可能获Nobel奖”有引导舆论之嫌,是少见的。 最近(6月13日),宋健院士提醒我注意名刊《Nature》上的一篇文章,是美国Princeton大学物理教授P.Steinhardt所写 。我看了一下,该文认为“过早的过度炒作引力波为宇宙起源和演化有诸多漏洞;而且暴涨模式是根本无法验证的,实际上没有科学意义”。……建议贵刊翻译该文并发表之,以正视听。 我认为,西方科学界有不同意见和争论,是正常的。例如前些日子著名物理学家S.Hawking曾说“黑洞根本不存在”,引起很大震动。……不能低估中国科学界的成绩;但大家都知道国人的所谓科研大多是跟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问题是他们那里矛盾而混乱时我们怎么办?!……是时候了,中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搞出自己的东西;尤应防止一哄而起吹捧某个理论的老毛病。 以上意见供参考。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志洵 2014年6月21日
个人分类: 非线性数理方法|1925 次阅读|3 个评论
[谁愿给我推荐发表] 引力磁、暗能量、G的变化
热度 18 zlyang 2014-6-19 14:01
引力磁、暗能量、 G 的变化 刚才看到 孙学军 老师的博 文“ 牛顿的苹果再登《自然》 ”, 再次冲击了脆弱的我。 我有一篇只采用“主流”实验结果,进行“引力磁”定性分析的稿件。已经投给《 前沿科学 》期刊的“建议与商榷”栏目。 《前沿科学》编辑部 告诉我:“您的稿件已通过编辑部初审。 请您找一位 物理专家 为您写一份推荐意见发来 ,经我刊编委会审核通过后即可发表。” 物理专家的界定: “投稿论文所在研究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同行,至少是教授,最好是博士生导师。” 《前沿科学》期刊的性质,请看《诸平, 2014-05-15 ,科学前沿:对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质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2210-794716.html 。 目前正在请求物理 学家的推荐。其中本网 刘教授 的建议十分中肯,正是这位多次热心相助的教授,我幸运地避免了一个“在历史上,这种理论就被抛弃了。由于物理学并不会把每一个失败的想法写进物理学教材或者历史,所以,大家很难从文献中看出为什么放弃这个理论。” 因此,我的 基本观点 修改如下: ( 1 )假如暗能量是存在的,且宇宙在加速膨胀,则太阳系也应该在加速膨胀。 ( 2 )目前已有基本可 信的天文观测,表明“日地距离在增加”、“月球轨道有额外的加速度”。这定性支持“太阳系在加速膨胀”。 ( 3 )我认为 运动质量之间存在“引力磁”作用,类似大家熟悉的电磁作用。太阳自转、地球等自转和公转的“引力磁”,可以作为太阳系膨胀的原因(或部分原因)。 ( 4 ) Science 期刊 2012 年说(下面为直接引用): Dark energy could be one of three things. It could simply be a property of empty space itself. Einstein’s theory of gravity, known as general relativity, allows for just such a “cosmological constant” that would be aproperty of the vacuum and would stretch space. Or, in a radically different alternative, dark energy could be a new type of force field that occupies space, much as air fills a balloon. That second alternative is known as “quintessence.” Finally, dark energy could be an illusion, a sign that scientists’ understanding of gravity as encapsulated in general relativity isn’t quite right. 这里 “ quintessence ” 是一种力场( force field ),我坚持 的“引力磁”可 能是 “ quintessence ” 的部分成分。 ( 5 )不管是否太阳系膨胀,目前测量牛顿万有引力常数 G 的工作表明: G 在随时间变化。同一原理同一设备测量得到的 G 的变化,是否包含了太阳系天体运动产 生的“引力磁”作用? ( 6 )目前由于太阳、地球等质量分布与内部各层自转的情况不明,因此无法定量计算引力磁。 物理学,归根到底是个实验科学。 所以 真傻 建议: ( 1 )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行激光等精确测距。 该轨道的地面高度约为 3.6 万千米,远在大气层(厚度大约在 1000 千米)以上。 这样就回避了地球自转的困扰:地球自转产生的引力磁不起作用了,也就回避了地球质量分布难题。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假如:①每天的距离在变化,②并且也有加速离开地球的额外加速度,则是太阳自转引力磁存在的证据。 ( 2 )牛顿万有引力常数 G 随时间变化的分析。 ( 3 )改进现有的检测引力磁的实验。 上两个图片吧!感谢原作者! ( 1 ) G 天天在变。 《 Parks HV, Faller J E. Simple pendulum determination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Physics Review Letters, 2010, 105(11): 110801. 》里的图 2 。 http://journals.aps.org/prl/issues/105/11 http://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05.110801 ( 2 ) Nature , 18 June 2014 , Quantum method closes in on gravitational constant 。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ig_tab/nature13507_F1.html Published resultsof measurements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G , over the past 32years. The solid circles denote measurements that employed torsion balances.The three lower solid squares show results that were obtained using a beambalance or two pendulums. The upper solid square is the result obtained by Rosiand colleagues 1 usingthe technique of atom interferometry. The shaded area denotes the one-standard-deviation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value from the 2010 CODATA compilation of physicalconstants 18 . 上帝啊!谁肯帮帮我?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 Cho A. What is dark energy? . Science , 2012, 336(6085): 1090-1091. Hogan J. Welcome to the dark side . Nature , 2007, 448(7151): 240-245. Hand E. Survey tunes in to dark energy . Nature , 2012, 481(7379): 10-11. LI Miao, LI Xiao-Dong, WANG Shuang, WANG Yi. Darkenergy .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Physics, 2011, 56(3): 525–604. 李淼 . 暗能量的理论问题 . 自然杂志 , 2005, 27(1): 15-19. 许槑 . 有关暗能量的一些话题 . 物理通报 , 2009, (3): 1-4. Vikhlinin A. Studies of dark energy with x-rayobservatorie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2010, 107(16): 7179-7183. Weinberg S. Anthropic bound on the cosmologicalconstant . Physics Review Letters ,1987, 59 (22): 2607-2610. Van Flandern T C. Is gravity getting weaker? . Scientific American , 1976,234(2): 44-59.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0. 杨正瓴 . 基础课的精华性 . 高教研究与探索 , 1997, (2): 34-36.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 Williams E R, Faller J E, Hill H A. Newexperimental test of Coulomb's law: a laboratory upper limit on the photon restmass . Physics Review Letters ,1971, 26(12): 721-724. Mohr P J, Taylor B N, Newell D B. CODATArecommended values of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2006 . Reviews of ModernPhysics, 2008, 80(2): 633-730.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and Technology (NIST). CODATA Recommended Values of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Constants . http://physics.nist.gov/cuu/Constants/index.html Chiba T. The constancy of the constants of nature:Updates . Progress of TheoreticalPhysics , 2011, 126(6): 993-1019. Parks H V, Faller J E. Simple pendulumdetermination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 Physics Review Letters , 2010, 105(11): 110801. Quinn T, Parks H, Speake C, Davis R. Improveddetermination of G using two methods . PhysicalReview Letters , 2013, 111(10): 101102. Pitjeva E V, Pitjev N P. Changes in the Sun'smass and gravitational constant estimated using modern observations of planetsand spacecraft . Solar System Research ,2012, 6(1): 78-87. Kapner D J, Cook T S, Adelberger E G, et al. Testsof the gravitational inverse-square law below the dark-energy length scale . Physics Review Letters , 2007, 98 (2):021101. Speake C. Gravity passes a little test . Nature , 2007, 446 (7131): 31-32. __________________ 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目的 不是 建立 或 重复别人已经建立的理论 , 而是呼吁“ 引力磁判决实验 ”: 寻 找 好的 扫把 ,为未来的 大扫除 做准备。 我只感兴趣引力本质的认识进步,而不讲迷信。 看来《 Cho A. What is dark energy? . Science , 2012, 336(6085): 1090-1091.》也并不讲迷信: 任何科学理论都得接受实验的最终检验。 ( 1 )理论自洽性固然不错,但却和“真理(客观规律)”没有必然的联系:看看三次数学危机吧! ( 2 )牛顿-莱布尼兹的微积分, 200 多年不严密,没有阻碍科技进步啊!傅里叶分析也是这样。 ( 3 )南开大学《数学文化》国家精品课程的负责人顾沛教授公开说:到现在,“数学”的 18 个“定义”,没有一个完全合理。 相关链接: 苗妮,中国科学报,2014-03-25,《引力波证据引发理论物 理“大扫除” 》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14/3/290574.shtm 林小春,新华网 ,2014-03-18,《时评:原初引力波发现的四大意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3/290191.shtm 张章,中国科学报,2014-06-04,《两项研究认 为“没有证据支持或反对引力波”》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6/295825.shtm?id=295825 蔡东海,中国日报网,2011-09-23,《科学家宣布发现超光速粒子 或重写现代物理学》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3015.shtm 任春晓,科学网,2012-03-31,《中微子超光速实验两位领导者辞职》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2040.shtm 不希望重复 2014 的“原初引力波”和 2011 年的“中微子超光速”。
个人分类: 基础数学-逻辑-物理|12180 次阅读|47 个评论
前沿科学与着地临床之间的对话
热度 26 何裕民 2013-8-8 09:15
有幸和肿瘤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全球顶级专家,美国医学和工程院院士/某医科大学的校长Quentin先生一起吃饭聊天,他是搞干细胞和基因研究的全球领先人物之一,我是一个治疗肿瘤为主体的中国临床医生,我们两个的视野应该说有天壤之别,但我们却相谈甚欢。 我们在对肿瘤认识及过去治疗的反思等方面,取得了高度一致。都认为过去的人,过于狂妄,一心想征服(conquer)癌症,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他曾经参加过权威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多数时候化疗次数越多,部分逃脱化疗打击的癌细胞蜕变后的恶性程度越高!他把这些癌细胞称为“金刚之身(Diamond body)”,任何方法都对它没效!对它,人类一筹莫展,只有听之任之。 他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喻:老的家庭里总有老鼠,这些老鼠就是坏蛋,它们总要做些破坏,通常,人鼠之间可以保持某种平衡。但若你用尽各种方法,家里 100个老鼠中杀掉98个,还剩下2个,因为你各种毒药的招术都用完了,这2个老鼠逃脱各种打击后,就获得了金刚之身,你什么方法都没用,它有了超强的耐药能力,还反过来为非作歹,咬死你的孩子!破坏力更大,你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关于这个研究,我早先注意到了,它从前沿的科学角度认为:真正对付肿瘤的好方法,能够手术的,争取手术,至于化疗/放疗,千万要适度,不妨采取温和一点的,清扫根基的,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人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越是采取过激的干预方法,往往长期效果越差!这正是我们临床所发现且一直所倡导的,简单说就是“悠着点”。 因为他早年一直生活在海外,对中医药感兴趣,所以专程约我们来聊一聊合作可能性。他对我们从临床摸索出的东西非常感慨,我也想其实这是对的,因为现在研究已经非常明确,癌症以后就是伴随中老年人的一个常态化的现象,我们如果不改变思路,还是“格杀勿论”,也许,我们在与癌症博弈的道路上,走上弯路岔道,且会越走越远。 笔者一直认为癌症的基因研究有碎片化倾向。他也非常赞同我的观点,他还引用了一个中国著名学者的话——“基因基因何其多,有用没用疗效说!”其实,的确如此!例如,据笔者所知,光光和乳癌腺癌相关的基因目前就已经知道了至少有120~130多个,国内某研究组发现的和肝癌转移有关的基因至少有70几个,如果120多个和70几个基因再来个排列组合,那不是天书又是什么?……所以,有研究认为:每个癌症的基因层面都是不一样的。至少在看得见的时代,通过基因研究想攻克癌症,还真是无知者的美好妄想!我们并不反对基因研究,只是说这种研究其路漫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是说对癌症就一无所能,我们可以加强防范,治疗则手术有时是有必要的,至于其他一些方法要综合评估,适可而止,这也是我们临床多年探索出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结果。 这次对话,可以说是一个在天的前沿科学家和一位着地的临床诊疗师之间的有益恳谈与交流,让我们双方都获益及感慨良多! 的确,是到了人们应该改变对癌症看法认识的时候了。因此,美国一批专家会提出“要重新定义癌症。”(参见前面博客文章)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065 次阅读|28 个评论
科学与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热度 1 benlion 2012-12-12 00:17
1996 年在北京组织国际会议阐述生物系统理论和系统生物工程, 1999 年在德国建立 biosystem network 网站的定义包含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研究几方面, 2003 年国际学术界概念共识形成,但我主攻方向是系统遗传学的细胞发生系统动力学( 1999 年 -2002 年)。 在系统生物学, systematic 方法最早是 C. Nuslein-Volhard 的实验方法, G. Church 的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 2001 年之后 Ideker 和 Hood 论述 systematic 数据测量等,在 9 月国际系统医学会议 *Rudi Balling 的报告是“ Systems Approaches to Parkinson ’ s Disease ”( Luxembourg Centre for Systems Biomedicine ) - “ Systems Approaches ”方法、“ systematic ”实验, Tomita 和 Kitano 开始于 e-cell 课题组是计算机 simulation 方法,生物系统是研究对象可以是一条信号传导路径或是代谢反应链等,比如,代谢系统论( theory )、分子动力学的超循环论等,可以有各种学派;但是,国际上主要研究机构,即使以不同的语言描述和方式表达,依然是理论(如数学)和实验、计算方法与生物系统等几个部件构成的概念。 2 年考察整个系统生物学发展历史,感慨 2 点: 1 )假如我能够有 Kitano ( 2000 年我邀请 e-cel 组的 Tomita 参加 2001 年北京会议)那样的日本 JST 支持,假如我有 Hood ( 1996 年我因转基因会议通信)那样的微软支持,那在 90 年代、 2001 年和 2009 年三次我尝试在中国开展国际最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对中国科技的影响或学术成就将会是如何? 2 )假如我是西方科学家在西方又会是如何 - 这一点可以得出结论 - 因没有 80 年代中国的系统科学热与中医药现代化探讨,也没有 90 年代国际传入中关村的生物(如转基因)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交汇点,而且,事实上自 1996 年至 1999 年国际都没有反应,到 2003 年才形成概念共识 - 可见证于 Kitano 、 Hood 和 Kool 等在 2002 年之前与之后概念的改变。 结论 – 如何才能在中国建立科学与产业(同样至今主流兴趣依然是国际专利到期的技术和现成产品的生产线规模化制造)发展的创新机制? *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612114.html )。
个人分类: 体制|3070 次阅读|2 个评论
前沿与尖端 - 保障、继承与创新
热度 4 benlion 2011-8-8 07:23
建立创新型和创新的过程是复杂体系,创新过程需要具备国防安全保障的环境、国际知识和技术的继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有创新的发展。 一、二弹一星不只是科学技术,也不是一般的知识或实体产业的商品,而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战略军事实力;这不是由创新与否来衡量,就如我已在 “ 也谈创新 - 评论 ” 中所说,而且,当前中国需要更多的拥有国际这类尖端技术 - 需要更多的“二弹一星” - 如,无人飞机、航母、太空船、机器人等。 二、二弹一星是国外的发明 - 创新,当时国人有幸参与了这类当时刚刚发明的尖端技术前沿科学的研究和学习 - 现代就没有这么好机会了 - 所以更强调靠自己;但是,二弹一星的自主研制过程 - 其中,必然有许多(我不是这领域专家不熟悉具体)方面和内容是改进或创新的技术或方法 - 也包括研制的组织管理等方面 - 创新不只是技术,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本身是创新(国际上新增的信息)在二弹一星研制上的系统工程应用也是创新 - 创新有不同层次也有不同领域,等等。 以我自己的学科领域举例: 关于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词汇、系统方法的生物学研究、抗体的系统观、系统的实验测量、组学芯片、分子相互作用的生物系统研究概念等没有一样是胡德提出或所谓之创新,他的创新在于建立第一所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 以及将功能基因组学( omics )称为系统生物学 - 这一点却恰是导致后来科学界在 “ 系统生物学 ” 用词的争议的原因。 合成生物学 - 一个学科的创新,包括,每一个阶段的创新, “synthetic biology“ 词汇的创新,生物分子人工合成的创新(分子进化实验室模拟),用 synthetic biology 表述人工基因重组概念的创新, 1999 年的基因组智能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的概念创新, 2000 年及之后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发表的各种研究论文报道的内容, 2003 年标准部件( biobrick )方法的创新、代谢工程、生物反应器、细胞计算机、人工生命、生物太阳能技术等等许许多多的研究成果创新。 “Synthetic Biology”的词汇,目前国际上追踪到 1910 年法国科学家的一本法文著作,所以,科学历史之所以也是一门科学。 我在 1999 年用 “ 基因组智能( genomic intelligence ) ” 时一点也不知道地球上有这个词汇,但就是今年,我才从 Google 上的书库里查阅到 1998 年就有,还查阅所有资料,我用这个词的新含义或概念是不同与以往文献,在这之前我从来不说 “ 基因组智能( genomic intelligence ) ” 是我提的,现在更只能是说是我用这个词表达了一个新含义或概念。 所以,我以为在科学上的严谨作风就是 - 不要随便说什么东西是谁 ” 创始 ” 、 “ 创新 ” ,而是要有说哪年哪月提出了什么,至今还没有看到更早的记录,用 “ 创始 ” 、 “ 创新 ” 等词汇是需要足够时间考验才能说的话。 创新以发表为优先权,同于专利声请的相类次原则 - 技术上的创新一般是以专利申请与获得批准为依据;但是,创新有关键、重大、开创、一般和改进等类型。 在对以知识产业、实业经济为目的的创新支持上,查阅或检索文献是前提,国内的说法是 “ 查新报告 ” ;但我不主张只限于国内中文文献的检索,如果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话。 创新的前提是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尤其医学、工程、军事、基础建设等许多领域,首先是继承,然后才是创新,继承,有时只是知道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并非是所有细节,细节上的改进也是改良型创新,创新是没有止境的;但是,源头上的创新是决定型领导地位的创新。
个人分类: 2011|9511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宋键等一群敬爱的老科学家童心未灭,为创新探索甘当人梯,创办前沿科学杂志叫好
yangxintie 2009-7-24 11:21
为宋键等一群敬爱的老科学家童心未灭,为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探索甘当人梯,开辟空间,创办前沿科学杂志叫好 看看名单,十八个《前沿科学》编委委员竟然包括国内十二名院士,不是院士的有诺贝尔奖主李政道等,都是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站出来,挺身为那些因背境不博,或与经典思路相异,或议论偏激,很难通过同行评审的中、青年科学家做人桥,支持和鼓励青年一代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用他们宽厚的肩膀,挺起中华民族创新求索的脊梁,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呀! 这里我们崇敬的不仅仅是他们童心未灭,而且是他们对国家民族那种强烈厚重的责任感。这些人已经在科技前沿取得辉煌的成就,本来就可以继续吃老本,吃传统,吃前沿般的生活享受,可是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要引领新一代科学群体像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三峡工程、高原铁路一样艰苦奋斗,重走险滩激流,攀登辉煌巅峰。 从心里预祝这一群老人健康长寿。 +++++++++++++++++++++++++++++++++++++++++++++++++++++++++++++++++++++++++++++++++++++++++++++ 《前沿科学》期刊 《前沿科学》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主管,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和科技日报社主办的科技类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1-5568/N。 《前沿科学》是在前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博士的倡导和领导下酝酿成立的。目的是为我国基础研究前沿探索与发现提供一个阵地,为青年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开辟一个空间。 科学探索无止境,前沿创新待后生。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我国尤其要支持和鼓励青年一代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在大踏步前进的阶段,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才能对人类做出新的贡献。一切妄自菲薄、只能跟别人走的心态和风气必须改变。过低估计我国青年一代的创新能力是没有根据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三峡工程、高原铁路等已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中、青年科学家成果常因背境不博,或与经典思路相异,或议论偏激,很难通过同行评审,不可能有在代表国家科技水平的杂志上发表,从而没机会得到科学界的指点。 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不久前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和科技日报社联合向科技部和新闻总署提出创办《前沿科学》期刊的申请,有关部门已于2006年9月8日批准并正式颁发期刊出版许可证。 《前沿科学》编委会由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和院士组成,其中包括: 宋 健 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工程院名誉院长 两院院士 李政道 诺贝尔奖获得者 陈佳洱 北大原校长 自然科学基金委原主任 院士 程津培 科技部副部长 院士 毕大川 北京前沿科学研究所所长 教授 刘德培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医科院院长 院士 张彦仲 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 院士 朱重远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原所长 院士 李京文 学部委员 学部主席团成员 院士 曾庆存 中科院大气所所长 院士 杨 乐 中科院数学所原所长 院士 裴 刚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原所长 院士 张登义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海洋局原局长 沈致远 美国杜帮公司 院士 谈自忠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 罗伯特?库恩 未来发展研究学家 博士 张景安 科技部党组成员 科技日报社社长 王 越 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 院士 办刊宗旨:宣传国内外最新科学与技术前沿动态,促进国内外相关方面的学术交流,对非共识性问题进行严肃科学研究。 主要栏目:根据本刊宗旨和读者群体的特点,设置百家争鸣、一家之言、海外来鸿、探索、学科动态、科学之谜、童言无忌、抛砖引玉、前沿人物、科研侧记等。 读者对象:读者以两院院士、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中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在政府机构、事企业单位的领导决策层人士、文化教育界人士和中、青年科技爱好者为主。它将成为读者展扩视野、启迪思维、更新理念、开拓创新的良师益友。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复兴路15号科技日报《前沿科学》编辑部 邮编:100038 电话:51501397 51501396 E-mail:hu1365@163.com 联系人:李明启 胡钰 胡菊芹 详细情况可以查询一下网站 http://www.stdaily.com/gb/stdaily/2006-12/26/content_612232.htm
个人分类: 物理前沿|94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