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橡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橡胶,橡胶:贫穷并不美丽,但是脱贫的过程却也是。。。
热度 15 janenana 2015-12-28 12:10
20年前,我随我奶奶和叔叔坐着农用拖拉机在新开泥泞的热带雨林中前行,去看奶奶的发小,她的老伴刚刚去世。我们左弯右拐在山地雨林中蹦跶了三个小时,来到只有寥寥几户人家的基诺族山寨。村子里的房子都是用竹子盖的小木棚,只有四面的墙和茅草屋顶。但是站在悬崖旁边往下看可以看到日落染红的云海,和云海里淹没的树木,犹如东方淡彩上面加一抹重重的橙。西双版纳平日里炎热湿气也重,但是到了九月天,空气变得清凉又清甜。奶奶的好朋友拿出家里仅有的五个鸡蛋,给我们炒了一盘菜和一个鸡蛋汤。饭后我们去看了我爸爸的“老庚”(同龄朋友),他家有两个小孩,也是住在竹条子编的小屋棚里。我记得屋子非常的小,我们以前傣族寨子里,家里再怎么穷,家里的火塘都在屋子里面。家外面的火塘一般是用来烧猪食的。但是爸爸老庚的屋棚实在太小了,火塘在外头,黑黑的炭火上面冒着些烟火。打开屋子的门,看到四面的竹墙。屋里的”地板“是裸露的红壤,因为人来来往往走得多了,看起来也结实平整。屋内的一角,竹架子放着一条深红色的毯子,已经破旧也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6年前,我家里要盖房子,需要一些木头,爸爸就找了他的老庚。爸爸说他们家现在改了新的楼房,还买了小汽车开着。4年前我去做野外调查,测量橡胶园的产量,我舅舅开个大摩托车载我去我爸爸老庚家的寨子。20多年前我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20年后开着摩托车虽然一路也颠簸,但是30分钟之后我们就到了寨子里。奶奶的好朋友已经不在人世,她坐落于悬崖边的小竹楼也已经不在。我记得当年我站在她的小阳台上,看着悬崖下面的连着地平线一眼望不到边的森林被笼罩在云海下面,夕阳快要落山,云海被渲染成金黄,橙红,然后暗紫。平静的云海,那望无边际的热带雨林里面一定是风起云涌的凶险---那是我们说的生物多样性。我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坐班车从勐伦到景洪,有一段路要经过悬崖,清晨或者傍晚也会伴着浓浓的雾气,连着树林里升起的,就会连成一片云海。那时候西双版纳不管四季下午都有一层薄薄的雾气,把白天的闷和热一扫而光。下午和爸爸妈妈在地里种菜或者除草,下午等到夕阳下山雾气升起来的时候,妈妈就回把她的头巾披在我身上。我就像一个小女侠一样披着我的“斗篷”看着最后的蝴蝶采采花蜜,看着夕阳下山,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傍晚我们在升起雾气的河边洗澡,在雾气和夕阳混合的朦胧中,鱼儿跳出水面吐泡泡,此起彼伏。高处芦苇花映着夕阳闪着金光。 6年前,我再回望夕阳,雾气,云海,已经少有,当然今天也是。我们种上一排排的橡胶树,收入高了,生活变好了,但是景观也变了。20多年前,我去小学上学的第一个星期还没有鞋子穿。下课要帮爸爸妈妈喂猪。我5岁的时候第一次做饭,因为够不着灶台,要站在小板凳上才能够得到锅。我小时候下课碰到旱季,就要跳两个大水桶去帮妈妈挑水,喂猪的,自己喝的,洗澡的洗菜的水。妈妈成长的过程中,少盐,少油,她一度营养不良,结婚的时候被怀疑没有足够的脂肪不能够生育。我爷爷在我五岁的时候心脏病发去世,因为那时候没有快的交通工具送他到镇上的医院及时抢救。我们那时候时常没有电。住在竹楼和木房子里,雨季的时候,屋外大雨,屋里小雨。下雨天,奶奶,外婆或者妈妈就回把家里所有的印着牡丹花的铁盆一字字拍开来,屋顶漏下的雨滴,敲打铁盆叮咚作响。我记得我弟弟小时候的梦想就是长大了,能够一口吃一个水煮鸡蛋,和洗上热水澡。因为以前我们都要小心翼翼在我们家母鸡棚里偷一个鸡蛋,煮了,妈妈用缝衣服的线从中间划开,说我弟弟拿的那一份是“多”的,我的那一份是“大”的,不然两个人每个人都想要最大的那一份。冬天洗热水澡,上一壶水开了,等到下一壶开了水就凉了,能洗一个热水澡是奢侈的。 全球适宜种植橡胶的地方 在回忆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当我做博士课题的时候,采访40岁以上的少数民族村民,他们都不愿意回到贫穷的过去,因为现在的生活不用挨饿,爱学习的孩子可以去学校上学,因为现在有更好的医疗条件,我们更少看到被疾病折磨的亲人。橡胶带来了新房子,新电视机,汽车,摩托车,带来了生活的新面貌,带来嘴角的微笑和眼里的自信。但是另一头“橡胶的种植使得中国仅有的热带雨林逐渐消失“,”西双版纳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正在随着雨林的消失逐渐消失”---媒体说,杂志说,科研出版物说。橡胶是天使也是魔鬼。单一种植的橡胶林像活跃的肿瘤细胞,不只在西双版纳,海南,还在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缅甸,非洲南美洲蔓延蔓延。世界上每一个被橡胶经济“脱贫”的部落,社区,民族都上演着西双版纳一样的脱贫致富的故事。我们富有了生活富足了,但是这些“好”和“幸福”是另外一方土地上的不幸,那些为我们“美好”的生活牺牲的美丽雨林,那些野生动物,那些平静的云海下面的风起云涌和盎然生机。 很多人都会觉得热带雨林的破坏和我有什么相干?“如果没有橡胶做的机器活塞,人类就不能推进整个工业文明”---我想这个应该是突出橡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作用上最重要的第一段话。我们骑车,摩托车,自行车,飞机,起重机上说有的轮胎都是橡胶的制品。动手术用的橡胶手套,避孕用的安全套也是橡胶制品。我们穿的防水防雨防滑的胶鞋,攀岩鞋还有雨衣都是橡胶制品。我们节日吹的气球,家里用的密封盒子都有橡胶的成份。橡胶树上流出来的胶乳叫做天然橡胶,橡胶制品多达7万多种,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开矿起重机轮胎 (图: Richard Barnes ) 机场上的飞机轮胎划痕(图: Richard Barnes ) 每一个媒体,政府,非政府,科学家,村民,游客,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都喜欢在争斗还没有开始的就选择好自己的战地,我们歌颂扶贫,我们歌颂人人平等,安居乐业,歌颂不断上升的GDP。但是转到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恶化,转到热带雨林消失,我们就开始指责对方,西方社会指责东方,穷人指责富人。“热带雨林的消失是xx的责任。””保护热带雨林是XX的责任。“”谁是应该为生物多样性消失买单的人?“”一定是x不是我“。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方法,却不是解决问题。 贫穷是不为外人所知的痛苦,但是脱贫却是每一个人的过失。关键是平心而论,我们到底愿不愿意承认,自己也是元凶之一?! 图: Anthony R. Ives
个人分类: 工作博文|7620 次阅读|24 个评论
西双版纳生态发展的未来在哪?
热度 21 ecoliugy 2015-9-29 15:38
普通、宁静、异国风光的傣楼 前几天,一师兄突然 Q 我,与我探讨西双版纳重建橡胶人工群落的问题,问我可有什么推荐的物种? 没错,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在自己狭隘的生活轨迹里不断比较,即便没有任何实力和能力真正的改变什么,但还是想做个关心社会关注社区生态的孩纸。 西双版纳是中国不多的热带地区之一(另一是海南),也是最早农垦开发的地区。为了种植国家战略资源橡胶,毛主席曾动员他的老乡,以及众多的知青们投身橡胶种植,为国家做贡献。高速大规模的农垦,导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迅速萎缩,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源在尚未被了解的情况下就基本消失了。 “藤蘿缠绕、榛莽蔽翳”、“草木畅茂、山多巨材”的西双版纳热带森林被大量砍伐,到了 1961 年森林砍伐已经异常严峻。很难想象 50 年前,版纳还是那么的落后与原始的时候,森林砍伐已经触动了周总理的神经。 1961 年周总理在景洪直接要求会见一下植物学家蔡希陶。 其间, 周总理说:“这次来西双版纳,一路上看到大家都在开垦,干劲很大,只是一些陡坡上的树也砍伐了。这会造成水土流失,后果不堪设想。印度恒河、埃及尼罗河以及我国的敦煌,恐怕也是这样的结果。西双版纳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如果破坏了森林,将来也会变成沙漠。你在西双版纳做植物工作,你们一定要研究这个问题,要解决合理开垦,保护好自然资源,改造好大自然。要做人民的功臣,可不要做历史的罪人”。周总理早在 60 年前就已传达出保护和发展要协调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的愿景。 然而,协调发展终归不只是提出口号,做出重要指示那么简单。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到了 80 年代,西双版纳低海拔地区的热带雨林基本已经砍得差不多了,当著名的生态学 马世俊 (提出社会 - 经济 -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概念)访问蔡希陶的时候,二人谈及发展与保护的问题,蔡老几乎落泪, 不禁感慨:“没能保住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我们是历史的罪人呐!”(延伸阅读: 蔡希陶的眼泪 ) 现在我们有很多漂亮的词语来形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如经典的可持续发展,如生态承载力、生态弹性( Resilience ),绿色 GDP ,生态文明等等,但在蔡老那个时代,生态学还大多只是描述性的,量量长度,称称重量,连生物多样性、生态位、级联效应等等这些专业术语都还不为国人所知,更遑论像绿色 GDP 、生态足迹这种高大上的概念了。在那个时候,蔡老和云南大学的生态学家曲仲湘提出了“人造龙山林 ” 、 “ 热带经济植物群落 ” 的想法,并深入探究,干了 20 多年,最终以“人工群落”出版。认为,人类应该学习了解森林,探索森林如何高效,多层地生产,人应该努力学习并模仿森林的模式。针对西双版纳的情况,不少科学家可谓费尽心思,提出了不少方法,如经典的人工群落种植模式是,上面橡胶,中间萝芙木(抗癌药,灌木),下面千年健(止痛去风药,耐阴草本);又如上层橡胶,中层金鸡纳,下层砂仁;以及橡胶与茶叶混合种植等多种模式。旨在让老百姓能多增收一点,环境问题能得到缓解。 遗憾的是,人工群落的科学探索无论数据多么漂亮,成果多么重大,评价如何美好,它最终还是失败了。 西双版纳由于珍稀的热带雨林和宝贵的动植物资源,似乎一开始就与生态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不同的时期主题有所差异,但她的发展总是与生态保护牵绕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值此又引来新一轮的 “ 跨越式 ” 发展的时机,让我们再来梳理梳理历史,顺带思考一下现如今西双版纳未来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西双版纳有待开发利用的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四种茄科植物,从左到右依次是:红茄、金银茄、水茄和刺天茄) 橡胶失势 曾几何时,西双版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 正科,副科,不如橡胶树几棵 ” ,连牛哄哄的科长都不受待见。 忆往惜,西双版纳勐仑小镇罗梭江畔的烧烤一条街之上,从日日笙歌、纸醉金迷,到今天的慵懒无奈、重回平静。小镇周围的傣族基诺哈尼族同胞如同过山车一般,从日进斗金般的生活模式,一下又回到了曾经熟悉的缓慢生活。经历了近十年的好时光之后,近两年橡胶价格从最高时期的 30 多元一斤,下降到今天的 10 元左右。割胶是个苦差事,因半夜凉爽,橡胶容易滴出来,胶农需要半夜点着头灯,骑车到山上割胶,天亮之后又得再次上山将其收回家中。由于割胶缘故,胶农大多白天睡觉,晚上干活,生活日夜颠倒,异常辛苦。普通年轻人基本都觉得太苦了,不太乐意干。拜李中堂中泰高铁换橡胶政策所赐(当然也有经济不景气,人工合成技术提升,进口增加等其它原因),版纳橡胶价格一路狂跌,农民辛辛苦苦开垦种植的橡胶一下子变成了便宜货,甚至到了免费给外人收割都没人愿意割的光景。高度集中的国营胶场甚至都不好意思再去向割胶的职工收租。 在极为讲究公平的西双版纳,农民通常是别人咋干自己就咋干。今年,不少人开始砍伐橡胶树,把地出租给种植香蕉的外地人,或者把橡胶砍掉种植柚子、石斛等水果或药材。胶林被更为伤地的香蕉替代,大多没有其它出路的老百姓只能将就维持生计,胶地稍多者只能选择放弃割胶,或等待着新的出路。 在过去几年间大手笔投资橡胶业的老板则亏得一塌糊涂,割胶也不是,卖地也不成,直接把橡胶砍到的话又不甘心。西双版纳州与版纳植物园近几年精心策划半天,才推出来的“友好型胶园”生态建设理念,瞬间便化为泡影。伴随着一片片橡胶园被砍伐用作他用,胶园能否长存还尚不可知,就遑论环境友好不友好了。 以现在的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东南亚丝路和国家不明确的经济状况,泰国老挝橡胶大量涌入,以及老挝今年前种植大量橡胶开始收割,西双版纳的橡胶价格估计很难上去了。中国橡胶产量虽然尚不足需求的 1/4 ,但国家一味开放东南亚市场,对战略性资源缺乏保护保护。西双版纳政府,云南省乃或海南省政府则毫无缓冲应对市场机制能力,价格高时不仅科长,连县长都TM想干它一大片,价格低了则一筹莫展,种橡胶也如过山车一般玩心跳玩刺激。 所以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产业肯定是需要新的出路的。橡胶产业的转型发展,不仅关系民生,人民脱贫,其健康发展更加关系着西双版纳的生态文明建设,再说大一点,西双版纳的橡胶产业发展,甚至关系着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版纳虽然面积很小,但生物多样性几乎占了中国的一半。然而,近几年的一些研究表明,西双版纳由于过去几十年的森林砍伐和橡胶种植给当地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009 年底版纳全境长臂猿消失了,亚洲象每年意外死亡好几头,森林中鸟类物种减少非常严重,罗梭江的鱼类减少了 30 多种,保护区盗猎依然严重,珍稀植物、名贵木材采挖一直没有减少。甚至版纳的野生动植物贸易市场逐步延伸至周边的缅甸和老挝境内,引发 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大批判 ,严重影响西双版纳的国际名声。版纳植物园有位研究鸟类的留学生毕业之时甚至以“西双版纳的第六次大灭绝”( the sixth extinction in Xishuangbanna )为题,在全园范围内做了学术报告。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产业,是以巨大的环境牺牲换来的。 版纳橡胶林未来如何变化?生产如何提高?多样性能否在现有社会条件下维持?作为中国最好的热区,最具有民族风情的边疆,最伤人的支边垦殖之地(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妈妈),最具战略资源的橡胶产地,西双版纳的橡胶转型值得中国所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学者深思,更值得政府反思。 部分沟谷雨林林下残存的砂仁 失败的砂仁种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作为科学院下属的边疆科研机构,或许是最想建言献策,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子的单位之一。近几年尝试与州政府合作,搞“友好型胶园”,重新尝试在橡胶林下套种大叶千斤拔。这玩意生长快,可做药材,鲜叶还可喂养动物,根上还可以固氮,改善土壤。还有一些品种,如珍稀木材苗木,以及颇有潜力的可可树套种等等。可惜社会变化太快,橡胶种植随着价格一路陡降而崩塌,老百姓都无心种植橡胶了,那么还友好什么呢。 事实上,自老一辈来到版纳,他们便开始了对版纳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索。版纳植物园创建人蔡希陶教授,曾与云南大学的生态学家曲仲湘合作开始探究森林群落,想模拟森林设计多层多种的种植模式,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内提出过很多种方案,其中最为流行,最接近成功的当属林下种植“砂仁”的种植模式。 砂仁乃一种姜科植物,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喜林下弱光环境下生长。砂仁果实香气浓郁,有甜,酸,苦,辣等多种味道,不仅可以做佐料,而且可以广泛用于药用,可以健脾、消食。中医学里认为砂仁是“开脾胃之要药,和中气之正品”,肾虚、归气,砂仁是最好的。 西双版纳曾经疯狂在林下推广种植砂仁, 1963 年自引种广东阳春砂仁,到了 80 年代后期,产量已达全国产量的 70% 以上,很多家庭主要收入基本靠砂仁。砂仁种植曾经风风火火,红透西双版纳。但随着更为值钱的橡胶种植兴起,曾经一度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砂仁产业很快落幕,退出了西双版纳的大舞台。现在依稀在西双版纳残存的沟谷雨林中,方可以看到一些砂仁,但后人毕竟很想象当年砂仁种植的盛况了。若无人指点,后人基本无从知晓。从数据库里众多的研究文献看,当年砂仁也是经历了一个鼓吹种植,无序扩张,然后产生生态问题的过程。刚开始老百姓怕卖不掉不愿意种植,后来都种到保护区内部去了,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曾几何时,砂仁被认为是破坏热带雨林的头号杀手。为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家和政府研究来研究去讨论来讨论去,最后砂仁悄无声息地就消失殆尽,几年之间就彻底被老百姓放弃了。 今年橡胶不值钱,很快就在街边看到收整砂仁的场面。似乎曾经被丢弃的砂仁,又开始有了复苏迹象。不禁让人思考,为何以前砂仁种植没有起色?甚至广为推广的林下砂仁种植失败了呢?想来版纳的农业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背景之下,还是一种极为盲目的种植模式。在经济大发展的洪流之下,老百姓种植什么作物通常受到市场价格的引导。什么贵就种什么,土地不划算就干脆弃耕算求。以前没什么值钱的作物,砂仁相对好一点就种植砂仁,而曾经的 云南省药材市场,乃至全国的医药产业不如今天这么强大,种植砂仁只能是略微增收,并不能致富。因此,昔日砂仁种植的失败,无非只是版纳农林发展的一个插曲罢了。别说砂仁,就是西双版纳极为有名的香蕉、柚子、勐遮大米、版纳糯玉米等等在当地响当当的“品牌”都几乎消失殆尽。 曾经“失败的砂仁种植”,在橡胶失势的大背景下,又悄然复活,这提醒我们西双版纳该重新为版纳谋划新出路了。 南糯古茶园远看像森林,近看是茶园。 祖先为何就可建立复合的农林系统,而我们不能? 西双版纳的鬼神崇拜、原始崇拜和佛教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力促生态文明建设 (西双版纳的鬼神崇拜、原始崇拜和佛教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力促生态文明建设。西双版纳应该重新思考,定位宗教与民族的作用,找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点。) 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 胶林下的可可,据说可可是未来较有潜力的方向之一 版纳的未来 解放前的版纳,依托茶马古道,茶叶是山区的第一生产力。生活在山顶的布朗族和半山腰的哈尼族、基诺族、彝族等都是依托茶叶为生,依托山地农业;坝区傣族则基本是稻作农业,种稻过活,生活都异常艰苦。直到橡胶的引入,过去的这个十年,西双版纳人才迎来了第一个真正脱贫致富的“橡胶财富”时段。期间,或局部种植过棉花、砂仁、木薯、柚子、蔬菜等各种东西,终究比不过橡胶那么给力。橡胶带来财富之迅猛,让版纳焕然一新,家家户户盖新房,购家电开小车,羡煞旁人也。随着橡胶价格陡降,版纳人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西双版纳该如何才能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同时又能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呢? 首先,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到版纳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以后版纳农产业会很多元化,不会像现在这么单一,这么脆弱。一旦铁路修通,热区水果,药物,花卉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西双版纳具有非常多的生物资源,品质绝对全国一流,农林业可趁机多元化发展,摆脱以往过于单一的情况。特别是此次西南大通道建设,铁路将打通西双版纳与内地的联系,西双版纳独特的农林产品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销路将更加广阔。版纳无论种植什么,菠萝、柚子、柠檬、糯米、 薏仁、芒果、以及各种特色蔬菜,土鸡刺猪竹鼠蜂蛹等,只要品质好,其市场肯定没问题。 其次,版纳应该建立一些自己的农业品牌,西双版纳资源众多,很多产品口感独特,但除了普洱茶几乎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品牌,除了种植生产之外,西双版纳特色的包装设计和加工理念全无。优质的品牌可帮助产品走得更远,如勐遮大米、瑶区小耳朵猪、各种小系列的产品(小糯玉米、小苦瓜、小米辣)、及热带水果,都需要包装,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去。对此,版纳近几年物流企业发展迅猛,政府也应该积极作为,响应国家互联网 + 政策,或可以景洪直到乡镇,省去县城这一环节,加快物流速度,为热区物产赢得销售时间。 第三,药物种植潜力巨大。砂仁在版纳的重新崛起,我觉得并非只是胶价不行的一个替代行业,而是整个云南乃至全中国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云南省这几年药材、花卉、以及依托种植业的旅游发展迅猛。西双版纳应该着手尽快选择出一些能够在橡胶林下种植的好药材,特别是一年生,周期短,见效快的药物资源,尝试着先局部改善橡胶林的生产能力。一方面能增收,另一方面保住现有橡胶林,以等待橡胶价格的回涨机会。 第四,保护区乃最后壁垒。西双版纳现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壁垒就是自然保护区,但蚕食保护区森林,盗伐珍贵木材、盗猎和采摘等破坏行为依然很严重。另外,通过调研有价值的都圈起来,作为州县级保护区。西双版纳由于地质山地等因素,不同地的动植物组成差异很大,现有的很多生态保护指标对于版纳都是苍白无力的,版纳的很多特有生态系统和物种都值得保护。另外,保护应该更加基于基础调查,野外种群少的应该优先, money 要花在点上,瞎迁地引种一大堆路边货起不到保护作用。真正成功保护一些有故事的物种,建立版纳当地人和全国人民保护版纳的信心。 第五,要建立基于民族文化、宗教和生态教育的示范。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版纳不同民族文化、饮食、与自然间的关系等,并在景洪建立示范点。生态文明本身并不只是生态建设,人对生物的关注 ,对环境的关注,本身是一种人类对文化和自然的高度认可,生态文明更是一种文化建设,是基于教育水平和个人素质的道德修养,生态文明的前提是人除了关注自己,关注金钱,还关注别人,关注阿猫阿狗,关注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西双版纳无疑是中国这种博爱氛围最浓厚的地方之一,全民信佛的傣族更甚。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版纳浓厚的佛教文化应相结合,走一条像老挝或泰国那样生而平等,追求宁静、幸福的生态文明之路。少数民族也要鼓励教育、保持优秀传统,更要打击版纳肆虐的赌博之风,只有一个心态正常的地方,才有资格谈论生命平等,才有资格讲生态文明。
13421 次阅读|33 个评论
小胶鞋敌不过大轮胎
热度 2 huailu49 2015-7-21 16:52
据说目前我国橡胶用量的 70% 都被轮胎工业吃掉了,这里面既有天然橡胶,也有合成橡胶。相比之下,胶鞋的橡胶消耗量只占 5% 。 可在当初,情况可不是这样,合成橡胶使用也较少。 1949 年我国有各类小胶园 2800 公顷,橡胶树 120 万株,年产天然橡胶约 199 吨。到了 1951 年,我国成立了由叶剑英负责的天然橡胶产业的专门机构——华南垦殖局。 1952 年, 20 多万解放军官兵开赴海南和广西开始天然橡胶的军事垦荒。到了 50 年代末期,我国橡胶工业初具规模。 1984 年,我国的胶鞋产量为 5.72 亿双,居世界第一位。 说不清橡胶是何时开始短缺的。 橡胶短缺最初的标志,就是在市场上再也买不到原先那种经久耐用的胶鞋了。现在商店里充斥着大量看起来很美的胶鞋,穿不到一年鞋面就开裂漏水了。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各种鞋底以及其他日用橡胶制品上,用不了多久就断裂了。原来,在橡胶里掺了比例不等的塑料。 橡胶为什么短缺?这要问问咱们飞速发展的汽车工业、轮胎工业。 只要看看国内各地整日拥堵的市区道路,以及晚间停满私家车的居民小区,就会明白天下的橡胶都去哪儿了。 当年日本人拼命打下东南亚,攫取那里的橡胶资源也是重要目标之一。 据统计,目前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菲律宾、柬埔寨九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94% 。 二战期间,由于日本占领了东南亚天然橡胶产地,大大激发了美苏等国加快合成橡胶研制和生产的步伐。 目前中国合成橡胶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四,产量位居世界第三,消费量和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进口量约占国内市场消费量的 40% 以上,主要用途也还是轮胎。
个人分类: 书斋夜话|2614 次阅读|4 个评论
天灾人祸胶农苦
热度 1 Elephantd 2013-7-23 23:18
快到十二点,主人的儿子割胶回来休息。洗漱,吃饭,坐下,拉家常。九十年代,胶农黎明前两三小时出去割胶,待受伤的胶树哭泣流泪三四小时后,胶农去胶地里收获乳白乳白的胶汁;两千年时,割胶的开始时间提前到夜间三点钟,为的是让胶树多哭一阵;现在割胶的开始时间提前到午夜十点,天一黑,胶树就要哭泣。 无情的胶主人!谁知道,胶主人也有失意的时候。 热,女主人自言自语地说:要下雨了。真的,夜间三点,瓢泼大雨,倾盆而下,直达天明。由于是关门节,村民也 “ 正常 ” 地劳作,但没有去收胶汁了 : 大雨,冲刷走了胶树乳白的眼泪。 当坐下来与主人话别时,就说不完了! “ 大雨,胶水白白流了! ” 女主人说。 “ 损失大了,你们有什么办法不让老天夜里下雨? ” 男主人接过话头。我哪有这个能耐,只能投以同情的叹息。 “ 最近几年,傣历年前,天干,到关门节,雨又大。无法过了! ” 说到橡胶带来财富,男主人生气了。 “ 去年,开始,胶价 28 块一公斤,想等等,结果是 25 、 22 ,最后 21 块就卖了。今年,开始 14 块,现在 13 块,看来还要少!不知道找谁,能问个明白! ” 是呀,大面积毁林种胶,把西双版纳弄得百孔千疮。胶树一直在哭泣,一直在流淌乳白的泪水。 ​大雨来了,泪水白流了,价格低了,胶农白苦了!是谁,控制着上苍的雨水?是谁,控制着地上的胶价?是谁蹂躏着美丽的西双版纳?
2914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双版纳傣村之晨
热度 1 Elephantd 2013-7-23 23:13
多想再睡一会儿,却睡不了。“喔,喔……”,公鸡醒了,“叽哩,叽哩”,“咯,咯,咯”,小鸡也在鸡妈妈的招呼下,东头跑,西头窜。还有树上的野斑鸠,带着其他鸟瞎掺和。 “啪嗒,啪嗒”,是女主人切猪食的声响……熬夜,双臂还有些麻木,翻个身,再躺一下。…… “嘟,嘟,嘟!”有摩托进楼下院子的声音,“噔,噔”,上楼的脚步声,是主人儿子割胶回来了。 傣族的房,分卧房、客厅两大区域。主人家的客厅很大,再用一大排沙发分两部分。沙发后,是聊天、做饭、吃饭的地方,可以穿拖鞋;沙发前,很干净,是看电视的地方,到此就只能光着脚了,外人可以穿袜子,电视与沙发之间,有客,就打地铺。 我就睡在这里。不言语,也无人理,但总不恰当,不礼貌。 还是,get up!开始又一个劳累的白天。
2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双版纳傣村之夜
热度 4 Elephantd 2013-7-23 23:10
曾经以种水稻为生的傣族,而今成为橡胶农。具体表现是:辛苦,有钱,村寨环境恶化。 我住在老村长家。 1990 年,竹楼,有手扶拖拉机; 2003 年,换了新房,添了摩托; 2013 年,有摩托 5 辆、轿车 1 辆。来了老根,很高兴,儿子到隔壁打小麻将去了!小孩,已经城市化,老人依旧贫穷!这是现实! 入夜,下雨。电视,网络,都没有昆明水灾的信息(被封了? ) ,我到阳台上听雨,黑,但宁静。女主人忙出来,为我开了灯。这是多高的待遇!从露上溅起的雨水,扑到脸上,凉凉的,芭蕉叶嗒嗒的响声,浸入我的骨头我的肉体。我,溶化了,变成雨滴,落到阳台上,打击芭蕉叶,又溅向了干净的空中。身处纳板傣族村的我,仙了,飘飘然! 版纳的雨,还在下,只是小了些。打电话与在景洪散逛的夫人说了些家常,才发现有 MRD 接收要发表的小文要做最后的校定。不得不加夜班!怕影响他人睡觉,把电脑搬到阳台上。女主人见了,送来糯米香茶一杯,外加一壶开水,说他们家要睡了,要我早早休息!感动呀,除了给我开灯,又送茶! 男女主人都与我同年生,说得来。其外孙女刚刚小学毕业,学习很好,可以在西双版纳任选自己喜欢的中学。全家笑得合不了嘴。傣族已经很有钱了,孩子读书一般都不好,但有一个成绩好的孩子,全家都高兴。我也为他们高兴。 文章校定完了,雨也停了。万籁俱寂的傣族村寨,都是梦。蟋蟀在鸣唱,主人在呼噜。我想入睡,没有了睡意。下楼 … 高 高的天空,乌云还浓,慢慢移动。张开我骨瘦如柴的双臂,想飞,像在飞。飞到有人想我的地方,飞到有人让我想的地方 …… 清醒了些,悟出,我还在傣乡!上楼!
2897 次阅读|5 个评论
橡胶籽苗芽接苗抹芽技术的改进
热度 3 zixuanjane 2013-5-20 22:00
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芽接苗,芽接苗分为籽苗芽接苗、裸根苗、袋装苗,袋小苗等。所有的这些苗中,都需要抹芽(抹去砧木芽),接穗(即芽片)才能抽出。 籽苗芽接,指播种后待第一蓬叶子略微展开,就开始芽接,一般芽接后20天解绑。 第一蓬叶子稳定, 第二蓬叶开始抽芯,打顶,用抹芽针或锯片抹去第一蓬叶柄内侧的两个芽,一般抹芽7天-14天后芽片抽出。在苗圃管理过程中,因操作技术限制,常常抹芽一次不成功,要陆续抹芽2-5次,同时砧木的一对子叶芽也会抽出。总之,抹芽在整个籽苗芽接苗生产中耗工最多。 今年课题组组织全体同事去抹芽,因我刚来不到一年,前期学习抹芽技术不过关,把第一蓬叶的两片叶子打掉了,这两片叶子为整株提供养分,没了这两片功能叶,根据经验,芽片即使抽出,后面芽接苗也会回枯死亡,怎么办?要弥补过错,我积极去想办法。到目前为止,这些打掉功能叶的植株存活下来了,叶子完整,只是偏小,较常规抹芽成功抽出的芽片(接穗)叶子小1/3,这与我前期用的灌根营养液配方有关。 今天,更改了配方,开始让地上部分生长。 这次抹芽失误,有两点启示: 1.一切皆有可能,只要积极去想办法; 2.难道创新或者突破,都是起源于失败或者失误? 抹芽失误后的抢救工作。也可课题组带来新的启发,一蓬叶子的芽接苗在完全光杆后经适当管理施肥可以成活,那两蓬叶子以上的芽接苗是不是也可成活,如果可以,那岂不是省很多工?现在结果证明是可行的,只要打顶一致,芽片抽出一致,还可以大大减少子叶芽的抽出。 当然,这个过程还有许多要摸索,加油。
个人分类: 科研日记|603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橡胶塑料时分子量分布的变化
lixiangfm 2012-12-14 13:49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4358806page=1 生胶的塑炼分为高温塑炼与低温塑炼。密炼机和螺杆塑炼机的塑炼温度都在100摄氏度以上,属于高温塑炼。开炼机塑炼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下,属于低温塑炼。 在机械塑炼中,能促使大分子链断裂破坏的因素有:机械力作用,氧化裂解作用,热裂解和热活化作用,化学塑节剂的化学作用以及静电荷臭氧的作用。 当在低温塑炼的时候,也就是在开炼机塑炼的时候,主要是机械力来进行塑炼的。这个时候氧的作用是很小的,因为它是在低温的情况下。 当在100摄氏度以上是,氧对于塑炼的作用比机械力作用要大得多的。这个时候,含氧量的作用将显得非常明显。 当天然橡胶在110摄氏度的时候,它的机械力作用是最小的时候,氧化裂解的作用也是最小的时候。也就是说,110摄氏度对于塑炼来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温度,正好是机械力最小,含氧量最小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的塑炼效果是最差的。当温度提上来的时候,含氧量就增高了,那时候塑炼效果又会好起来! 初始分子链分布较宽的生胶,低温塑炼,分子量分布变窄,高温塑炼分子量分布曲线向低分子量平移。 低温塑炼时主要是靠机械力将大分子断链,通过氧的作用使断裂的自由基反应并变成稳定分子链,通过理论计算,断裂基本是在大分子链中间断裂(每10个大分子链受剪切力作用,仅1个分子断裂部位距中心1/3,其余全部在中心区域断裂)。注意,这里有一个前提,生胶分子量分布较宽,长链从中间断裂,变成分子量分布中间的分子,低分子量的基本不变,所以,生胶原始分子量分布较宽的,经低温塑炼,分子量分布变窄。 高温塑炼主要是氧的作用,机械剪切主要作用是随时更新生胶与氧的接触,提高塑炼效果,因此,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链同时断裂成较低分子,其分子量分布曲线整体向低分子量区间移动。
个人分类: 高分子成型加工|2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带雨林呼唤生态文明
热度 5 Elephantd 2012-10-25 20:49
热带雨林呼唤生态文明
1. 困惑 在北回归线附件绕地球一圈,会有惊人的发现:绝大部分陆地都是沙漠,但东南亚半岛北部中国、老挝、缅甸接壤的澜沧江 - 湄公河区域,特别是中国一侧的西双版纳,却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这是自然的造化,更是人类文明的使然。 西双版纳是中国很少的热带区域,因为少就稀奇,因为稀奇,就人来人往。近来,地方政府把西双版纳的发展定位为 “ 热水边情 ” ,即蝶飞凤舞的热带风光,堵截穿城而过的滔滔澜沧江打造水的城市,发扬光大具有异国情调民族风情的泼水节和饱含浓厚田野习气的水稻耕作传统,与山水相连血脉相依的老挝、缅甸联手,建设现代化的边陲生态城乡。每天,四五十趟民用客机,近百辆长途大巴,数不清的卡车、自驾车,还有澜沧江里的轮船,把人、把物拉进西双版纳,又拉出西双版纳。这是繁荣昌盛的景致,这是美仑美奂的画卷。 可是,就在西双版纳土著苦聪人还没有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今天,就在西双版纳这幅美丽画卷刚要展开的时候,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火柴盒式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像宇宙爆炸飘来的残骸,刺伤了婀娜多姿的傣家竹楼。橡胶种植蔓延,雨林不再那么潮湿,热带风光黯然失色,穿城而过的澜沧江露出了早年间的礁石,炎热干燥的春夏,居住山地的一些农民找不到起码的饮水。因此,世界顶级科学刊物《自然》杂志 2009 年 1 月刊登文章,细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因橡胶种植而岌岌可危,国内外科学工作者正在与地方政府协力遏制橡胶蔓延,保护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现实是, 2009 年以来,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面积一路飙升。哪里可以种橡胶,只要管理稍有松动,哪里就出现连片的橡胶种植园。 最糟糕的是,人与野生生物的冲突日趋白热化。野象致人死伤年年有报道,野象糟蹋庄稼毁坏农舍月月在发生。 2010 年, 7 月 7 日 ,两只野象创伤骑摩托的路人, 11 月 3 日 ,一群野象围攻弄死在自家地里摘辣椒的老人; 2011 年 8 月 16 日 ,一头幼象在公路上大摇大摆地弄坏了 1 辆卡车、 4 辆轿车、 5 辆摩托。印支虎曾经活动在西双版纳的热带丛林里,消声灭迹 15 年后偶然露面, 2009 年 2 月却被人残忍地杀害、分食。多年的科学研究,弄清楚西双版纳有不到 5000 种高等植物,可是,人们热衷引进物种,在某个数平方公里的园地里,已经栽种了上万种植物。众多的外来物种,可能储蓄了种质资源,但是飞机草、肿柄菊、矢车菊的入侵,已经给地方经济发展和土著物种繁衍造成巨大的障碍。 为什么如此不和谐?因为缺失生态文明。 2. 生态文明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延续 澜沧江 -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从高山峡谷到低山丘陵再到宽阔冲积平原。西双版纳位于其低山丘陵地段,山间盆地星罗棋布。平缓的盆地为傣族居住,起伏的山丘为布朗族、基诺族、哈尼族等山地民族的家园,莽莽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养活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植物,也为这里的土著民族带来丰富的资源和稳定的环境。这种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选择各自的 “ 领地 ” 分区域定居的格局,使西双版纳这块绿洲得以延续至今。 维系这种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分区域定居格局的,是融合在现实生活中的朴素的生态文明。西双版纳朴素的生态文明,包括了森林神山文化、象文化、森林优先的生态观,以及把这些精神层次的东西融合在村寨景观结构中的社会实践。 首先是鬼神崇拜的龙山森林神山文化。按照土著民族的鬼神崇拜信仰,人生活在由无生命物质、生命物质、人和神组成的自然整体之中。神是威严的,保护着人和人的财产。因此,在建立村寨时,都要在附近选择一片生长较好的原始森林给神居住.即为龙山森林。而且认为,龙山森林里的所有物质都是神或神的伴侣.禁止在龙山森林里狩猎、采集和其它有损害的活动。被追猎的动物,如果逃进龙山森林,人们就放弃追猎。敬畏神的朴素文化和保护龙山森林的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使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和动植物得到有良好的维护。 其次是和平友爱勤劳向上的象文化。西双版纳傣族崇拜象和喜欢象,其独特象文化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象文化即是有关于象的神话、传说、雕塑、织锦、壁画、工艺美术、舞蹈和音乐的地方性文化。象是庞然大物,但性情温顺,心灵善良,从不主动攻击人,也不欺侮其他弱小动物。因而,象文化的核心是和平、友爱、勤劳、向上。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温和友善成了西双版纳世居民族共同的象征。 再次是森林优先的朴素生态观。西双版纳很早就有人类居住,为什么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还保存有大面积的热带森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土著民族有朴素的生态观。居住在盆地的傣族,以水稻农业为生,但一直没有大型水利工程。灌溉用水均来自附近的山林。人们在总结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凝练出森林优先的朴素生态观,其大意是 “ 有山才有树,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米 ” ,人要获得足够的粮食,首先必须保护好山林。这种朴素的生态观使人附于森林之中,也就自觉自愿的投身于森林保护。 崇拜自然、崇拜野象、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是土著民族生活的一个部分。这种传统的生态文明,在村寨景观结构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位于澜沧江东侧骑马山的布朗族村寨最能代表山地民族的村寨景观结构。在骑马山海拔 1300-1400 米 的山头上,有上百年的昆洛、昆满、昆罕等布朗族村寨,村寨附近茂密的原始森林被制定为神山,比村寨略低的缓坡地开辟为板块状的轮歇地,散布在延绵的天然森林之间。人们穿梭在森林与耕地之间,村寨与村寨之间,以刀耕火种旱地农业、和采集狩猎野生动植物为生。 1970 年后,因政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需要,这些村民搬迁到低地,但他们依旧维护和祭奠旧居的神山森林。 傣族居住在平缓的盆地和谷地以水稻农业为生,其村寨景观结构更具有地方特色。在建立村寨之前,人们基本根据四个标准选址。一是有广袤的平地可开垦为稻田,二是要有溪流可供取水和排遗,三是有天然森林作为神山和坟山,四是靠近山麓以避免洪涝。村寨内较高的地段建立佛寺,由竹楼和庭院组成的房舍,一家挨着一家,分布在佛寺前面,房舍外侧栽种龙竹以取竹笋和竹材,栽种铁刀木薪炭林以取柴薪,向外,有两片特殊的天然森林,一为供神灵居住的神山一为安葬亡人的村寨集体坟山,再向外,则是肥沃的水稻田和延绵不断的天然森林。于是,传统的傣族村寨.依山傍水,绿树成荫。 这种温和的地方生态文明,这种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分区域、分地段择地而居的景观格局,使人和野生动植物能够和平共处,持续发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与世无争,享受着与大自然的和谐。 3. 忽略和扬弃生态文明,使发展变成了掠夺 可是,畸形的发展,打破了西双版纳的和谐与宁静。 2011 年 3 月,我们在西双版纳勐养、勐腊、尚勇 3 个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与傣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哈尼族的 60 岁以上的长者进行了座谈讨论。论及昔日的生活,当今的频繁,长者们意味深长地感叹 “ 是人的胆子大起来了,树林小了,野物少了。 ” 1957 年,科学工作者首次在西双版纳发现野象,撰文描述为 “ 象栖丛林中,几乎没有主动侵犯人的现象。换言之,即人不犯象,象亦不犯人。 ” 西双版纳有野象,震惊了全国,经过政府批准,一支捕象队伍,招募当地人引路,在解放军的保护下潜入密林深处。先后折腾了大半年,最后,捕获到 1 头小象运至上海动物园,在此过程中却杀死 5 头野象、打伤 4 头野象。这种在自然保护区里兴师动众的大规模捕杀行动,摧毁了当地居民长期崇信的 “ 不能猎杀神一样的野象 ” 的观念,人们怀疑神灵的威严,一些不法分子更是有恃无恐。此后,直到 2006 年,在西双版纳有 71 头野象被人为杀死,有 7 头受伤侥幸逃脱。尽管,西双版纳的野象,总共不到 200 头! 捕象过程中受伤残废的一头野象,在丛林里游荡,见人就攻击,先后弄死弄伤 9 人。存活的其他野象也学着与人类对抗,史无前例的人象冲突蔓延开了。 莽莽热带雨林是野象的家,而没有控制的橡胶种植却把野象的家扯得粉碎。天然橡胶是稀缺的工业原料,却只能在多湿高热的热带地区栽种。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封锁,中国政府倾力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发展橡胶。大量的外地移民进入西双版纳兴办橡胶农场,土著居民也紧跟其后。不少昔日的龙山森林也被破坏种了橡胶。不仅如此,经过数十年的研发试验,培育出了适应低温的抗寒橡胶品种,促使橡胶爬到了昔日不能生存的高地上。能够种橡胶的地方,基本是野象的天然分布地,野象栖息地自然减少了。为了生存,野象四处流窜,形成肇事。 2011 年 1 月 29 日 以来, 21 头野象离开勐腊保护区向西流窜,出没于近 30 年没有野象踪迹的勐腊县勐伴、瑶区一带,当地人诚惶诚恐,生活难安。 人们总在指责橡胶种植破坏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破坏野象的栖息地,总在论述橡胶种植是市场经济对一个温存、秀美区域的冲击和蹂躏。其实,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政府引导下运行的,并非无序的经济博弈。问题是为什么在有强大政府控制条件下,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却陷入无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面对掠夺与利己意识在西双版纳的蔓延,缺乏生态文明层次上的认识。工业发展的天然橡胶需求催生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促进的是西双版纳本土和外域的 GDP 的增长,损伤的是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遭罪的是依赖热带森林生存发展的野生亚洲象及其他珍稀动植物。 人们热衷于用橡胶换金钱,用便捷交通和奇特景点吸引游客,其实,是一种掠夺。望天树、亚洲象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的标志。 20 世纪 90 年代初,得到国际组织的援助在参天大树之间建立空中走廊用于热带森林研究,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野象频繁出没的地方建立研究野象的树上观测小屋。在利益的驱使下,空中走廊被一再加固成为高价景点,望天树在五花大绑里挣扎,游客却在望天树上雀跃欢呼;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被转变为旅游区、树上观测小屋被修缮为高档宾馆,野象仍然在此频繁出没,野象肇事也就年年在此发生。为了最大的赢利,这些理应严格保护的地方,在商人之间倒来倒去,娱乐了游客,富裕了商人,蹂躏热带雨林,破坏了野象家园,摧残了地方生态文明。 4. 重塑朴素的生态文明 波涛翁 ( 老爷爷 ) 是西双版纳勐仑德高望重的傣族长者,论事都有自己的见解,总喜欢在自家宁静的竹篱阳台上接待客人。当得知我要向他请教传统文化时,他起身回屋和家人一道沏了一壶茶,笑盈盈地回到阳台上,边倒茶边说 “ 这是西双版纳的灯台树,傣话叫卖丁别,清凉止咳,喝喝看。 ” 围绕着环境和社会生活变化讨论了两个多小时,波涛翁语重心长地说: “ 西双版纳到了今天的地步,并不奇怪。因为这里忙着建大房子、修大公路、种橡胶赚大钱,老祖宗的东西被慢慢丢弃了,忘记了。村里的人不爱喝井水茶水,爱喝商店里卖的矿泉水。 ” 他停了停,用凝重的眼光看着我: “ 像你这样的科学家,我接待过不少,到农村调查,为了写文章吧?写文章与种橡胶一样,就是为了赚钱吧? ” 我疑惑了,他已经怀疑世间的诚信。他接着说 “ 你讲的生态文明,不应该仅仅写在纸上,不应该仅仅与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讨论,应该去与领导商量,与县里的、州里、省里的领导商量。我们傣族老祖宗说的、做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们傣族好,也是为了大象、野牛、红脉干 ( 番龙眼-笔者注 ) 好。 ” 我无语了。 是的,融会了朴素生态文明的人与人、人与野生生物,分区域、分地段择地而居的景观格局,使人和野生动植物能够和平共处。而今,人们把生态文明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不仅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生活生产中,却肆意侵犯野生动植物及其家园。重塑朴素的生态文明,是保护西双版纳这块中国最后的热带雨林的出路,最根本的出路。 ( 本文以 “ 重塑生态文明,保护最后的热带雨林 ” 为题 刊于《绿叶》 2012 年 10 期: 39-44)
55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蔡希陶的眼泪
热度 16 ecoliugy 2012-8-10 23:36
蔡希陶的眼泪
前不久在野外拍照,遇到一位老科学家。他问我有没有在野外拍到过食肉,又储存鲜肉的蚂蚁。相谈中,老先生说,热带尸体容易腐烂,那么像黄猄蚁这类储存鲜肉的蚂蚁是如何保鲜的呢?若是搞清楚了蚂蚁的保鲜技术,可能对热带地区的保鲜提供新的思路。他的话如晴天霹雳,让人联想起若干生物学问题,如躲难、卫生、学习和避免肥胖等有趣问题。相谈中,老先生还道出了一个蔡希陶的有趣故事。 19XX 年,昆虫学家马世骏来到西南边陲的热带植物园,拜访植物学家蔡希陶。昆虫学家马世俊为学部委员,主要研究蝗虫的生理生态和种群动态问题,希望通过研究解决找到科学的治蝗之道。两次登上人民画报封面的植物学家蔡希陶则勇闯热带雨林,寻药物、找资源、开发橡胶,想通过挖掘植物资源,推进国家农林事业,造福人民。两位大科学家不仅是老朋友,且研究上有相同之处,钦佩对方的学识与人格,两人相见甚欢,惺惺相惜,捂手相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风风雨雨之后,两位老人功成身就、桃李满天下。两位老科学家传奇的一生,也正是中国社会沧桑巨变的时代。两位科学界对中国的发展都有自己的思考。 马世俊极为在意生态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际之中,于 70 年代便提出了 “ 社会 — 经济 — 自然 ” 发展模式,被后人称为中国生态环境管理学科创始人。而植物学家蔡希陶则在国家经济急需橡胶之时,研究高海拔地区橡胶种植技术,推动了橡胶在西双版纳及其周边地区的肆意夸张。对于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变,有切身体会。 当谈论发展与保护问题的时候,蔡老不禁感慨:“没能保住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我们是历史的罪人呐!”此时此刻,两人竟泪眼蒙蒙。橡胶巨大的经济刺激,致使大面积热带雨林大面积被砍。历历在目的热带雨林滥,让饱经风霜的蔡希陶留下了滚烫的眼泪。 回想起初入西双版纳之时,行走在茫茫林海之中,时而雾霭蒙蒙,时而大雨滂沱,林间满是奇花异卉,藤条如巨龙飞舞,鸟鸣虫叫,猿啸虎吼声时时从不远处传来,惊惧之中,甚感西双版纳真是壮观。江河之上,白鹭鸶、老鹳鸟群舞而起,定睛看远处竟有大嘴鸟犀鸟从江上掠过。路途中所遇到的森林结构、植物与动物让蔡希陶坚信了心中的信念。中国应该有热带雨林分布,西双版纳的森林应该就属于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凌乱多样,生命形态各式各样。良好的水热条件,和相对稳定的气候造就了丰富的植物、昆虫、蜘蛛等生灵。 热带雨林凌乱多样,生命形态各式各样。良好的水热条件,和相对稳定的气候造就了丰富的植物、昆虫、蜘蛛等生灵。然而从科学的角度讲,仅凭这些因子还不能将其称为热带雨林。典型的热带雨林四季不明显,降水丰沛,森林层次较多,藤本植物生长旺盛,且有一些独特的植物可作为鉴定因素,比如望天树。望天树高可达 80 米,犹如一把巨大的伞,可算作热带雨林的标志。西双版纳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10 月份以后有几个月较为干燥。 1974 年,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海拔较低的地方发现了望天树,证实了中国也有热带雨林的观点。 在热带森林中发现了大量有用的植物。龙血树、萝芙木可做药材;铁刀木、团花生长快,可做木材;以及油瓜等可提炼油料,芭蕉、花卉等其它植物,枚不胜举。其中从巴西引入的三叶橡胶最为奇特。这种可流出白色乳汁的植物,可用以提取橡胶,价值不菲。经过不断驯化和培育,橡胶不仅可在高温高湿的沟谷中生长,还可在高海拔的低温地区生长。高额的经济利益刺激下,当地少数民族、政府公职人员以及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西双版纳,将热带雨林几乎砍伐殆尽。 乱捕滥砍、肆意掠夺、无序开发造成森林急速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发展与环境间矛盾凸显。 1961 年 4 月 13 日,周总理在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的橡胶林里接待了缅甸总理吴努。 14 日周总理和蔡希陶会谈时说:“西双版纳地处回归沙漠带,却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要好心保护,合理开发,可不要任意破坏叫子孙后代骂我们呐”。 中午周总理看望了农垦集团时说:“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国计民生和国防建设都很需要。我们国家能种橡胶的地方不多,西双版纳这个地方很宝贵。这里土地好、气候也好。同志们肩上的责任很重大啊!”周总理一天内割裂了两支队伍,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从谈话中隐去。简单地将发展的责任归给了农垦集团,保护的责任归给了热作所和植物园。大家都忽略了傣族森林与人相处的聪明才智。保护着的声音被完全忽略。正科、副科,不如橡胶树几棵的经典名言在版纳流传起来。橡胶犹如一把失控的野火,烧尽了版纳的热带雨林。 景观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内,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绿色)已近被橡胶林取代(红色) 橡胶犹如一把失控的野火,烧尽了版纳的热带雨林。 保护热带雨林的呼吁与呻吟从来没有断过,每一代学人都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却几乎没有任何效果。难怪乎蔡希陶与 马世俊详谈发展与保护之时,竟无语凝噎,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1978 年,蔡希陶在病床上构思了《关于加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保护的建议》。如今读来,好似现实写照一般。较如今,《关于加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保护的建议》发表已过 30 年,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生物入侵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愈发严重。 曾经被周总理称为最美丽的森林中,现如今已没有动物,没有鸟儿的歌唱,空空如也。过去认为,没钱的话,谈论自然保护是荒唐的。现在却发现不少人开着小车去保护区里捕蝴蝶,或打猎。经济高速发展也未能来拯救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或许在思考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间的关系时,人们应该考虑一下,为什么傣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在过去森林覆盖率较高,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还主动保护自然呢? 少数民族先民是否出于对神灵的敬畏?或是背后有其它更为经济的原则,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也许一切都太晚了,不少人寄希望于仅存的保护区之上。新的报告评估了全球的热带自然保护区,发现保护区周边 85% 的森林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已被砍伐,而保护区内情况也不容乐观。热带生物多样性极高,保护区是众多生灵的最后净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曹雪芹当年的这句诗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失意的写照。若保不住保护区,那么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必然上演。诸多的生物将消失不见。留下的或流下的将只是植物学家蔡希陶的眼泪。
8719 次阅读|25 个评论
苏胜培教授科研成果成功转让
热度 1 liuxianxiang 2011-11-15 15:37
近日,深圳市博富隆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南师范大学成功签约,双方就湖南师范大学发明专利“一种用作橡胶补强剂的有机修饰蒙脱土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810031848.5)许可实施达成协议,许可实施使用费120万元。      “一种用作橡胶补强剂的有机修饰蒙脱土及其制备方法”是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潇湘学者特聘教授苏胜培博士等的发明专利,该发明直接使用造纸黑液的木质素作为改性剂,代替价格高的有机改性剂,其原料丰富,制备工艺简单,可大大降低橡胶补强剂的生产成本,又能解决造纸废水的排放和环境保护问题。本发明的新型有机修饰蒙脱土能显著提高橡胶的拉升强度、300%的定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硬度和抗老化性能,无须使用炭黑即可获得与炭黑相近的补强效果,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3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谢择民 研究员
xiezm1507 2011-11-4 15:1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原有机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6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1981-1983年到美国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进修。 “特种橡胶制品”和“有机硅材料”编委 研究领域 主要进行有机硅高分子的合成、结构、性能与应用研究。从事有机硅研究与应用已达 40 多年。首次合成了高分子量,高水解稳定性的耐高温硅氮橡胶。对其热稳定机理研究发现这种硅橡胶除了主链有更高刚性外,而且在高温时还能除去体系中的硅羟基和水,使得主链更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用硅氮橡胶作为现有商品高温硫化硅橡胶的添加剂,来消除硅橡胶的主链降解,结果使硅橡胶的耐温性能由 300 ℃提高到 350 ℃。接着又提出用聚硅氮烷作为室温硫化硅橡胶的交联剂,实现非催化交联来解决这类胶的主链降解问题,结果使这种胶耐温性能由 200 ℃提高到 350 ℃,实现了人们长期向往的室温固化高温使用的目标。总之,解决了存在几十年的主链降解问题,并使这类硅橡胶成为国内外最好的耐温水平的硅橡胶。针对现有商品硅橡胶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高耐温兼有耐油或高导热、高粘结强度等。另外还负责和主要参与了系列特种硅橡胶的研制,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而且在性能上也达到或超过国外最好的性能水平。此外在如硅橡胶的主链降解、新聚合方法、增强机理、新结构聚硅氮烷制备及性能研究等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创新性结果。
1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橡胶的一些材料力学术语
outcrop 2011-10-30 01:27
老化系数 抗膨润性 裂解温度 玻璃化温度 脆性温度 磨耗减量 磨耗量 曲挠次数 曲挠剥离次数 附着强度 附着力 抗撕裂性 邵尔A硬度 肖氏硬度 邵氏硬度 定伸强力 定伸强度 弹力 冲击弹性 回弹性 回弹率 永久变形 扯断变形 扯断永久变形 伸长率 扯断伸长率 抗拉强度 抗张强度 扯断强度 拉伸强度
个人分类: 机电工程|2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橡胶的分类
outcrop 2011-10-30 00:10
1、按橡胶的来源来分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2、按橡胶的用途分 通用橡胶 特种橡胶 3、按橡胶的物理状态分 生橡胶 熟橡胶 硬橡胶 混炼胶 再生胶 液体橡胶
个人分类: 机电工程|2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1985年创刊的《橡胶、塑料与再生技术进展》被SCI收录
wanyuehua 2010-10-10 07:28
1985年创刊的《橡胶、塑料与再生技术进展》被SCI收录
1985 年创刊的 Progress in Rubber Plastics and Recycling Technology 《橡胶、塑料与再生技术进展》, ISSN: 1477-7606,季刊,英国(ISMITHERS-IRAPRA TECHNOLOGY LTD, SHAWBURY, SHREWSBURY, ENGLAND, SHROPS, SY4 4NR)出版,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目前在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8年的第24卷第1期到2010年第26卷第4期共46篇论文。 46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45篇、评论1篇。 46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印度25篇,巴西4篇,英国3篇,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各2篇,中国、德国、韩国、挪威、西班牙等各1篇。 2008-2010 年中国学者( 华东理工大学) 以通讯作者在该刊上发表1篇论文。 46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55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印度 科钦科学技术大学( COCHIN UNIV SCI TECHNOL)11篇。 Progress in Rubber Plastics and Recycling Technology 《橡胶、塑料与再生技术进展》投稿指南: 该刊主要刊载橡胶、塑料及再生工业最新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方面的评论文章。内容涉及特种材料的性能、添加剂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目前的新兴材料及其加工处理,包括代码和标签、联合生产、分离聚合技术、能量回收方法、循环使用分析、杂质测定、生产设计、回收技术等。 网址: http://www.polymerjournals.com/default.asp?Page=111JournalType=prprtJIP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购买了《Progress in Rubber Plastics and Recycling Technology 》、《Cellular Polymers 》、《Polymers and Polymer Composites 》等5种2008年1月1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 的使用权,中国读者可以 在网址: http://www.polymerjournals.com/ 免费阅读。
个人分类: SCI投稿|5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一片美丽的雨林,gone with rubber
热度 1 papaya313575 2009-10-17 21:59
彩云之南,其南部有一条流入越南的小江叫李仙江,2003年,朱华教授去考察时,曾被江岸那片罕见的龙脑香热带雨林震惊:两岸山青水秀,特别是接近越南边境时,河岸变得异常陡峭,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原始热带雨林。不时可见高大挺拔的东京龙脑香,以及刚发出新叶的绿黄色热带雨林标识种番龙眼高举着半圆形树冠。时值无忧花花开季节,金黄色的花朵撮撮点缀在浓密的热带雨林树丛中,十分美丽迷人。 江岸美丽的龙脑香热带雨林 垂吊于江岸林缘的藤竹 时隔四年,2007年10月, 当朱华教授再次路过李仙江时, 看到的几乎全是橡胶林, 甚至原来残存于江岸陡坡峭壁的龙脑香热带雨林,都已不见了踪影...... 详细故事见: http://emagazine.groups.xtbg.cn/archives/110
个人分类: 热带雨林|738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