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西北地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 刘国纬:我对空中调水的几点看法
zlyang 2018-11-24 11:08
刘国纬:我对空中调水的几点看法 2018-03-03 http://www.vccoo.com/v/91rn28 https://tieba.baidu.com/p/5857486288?red_tag=2006650328 1983 年 7 月间,我收到水利部科技司发来一份文件,其中附有时任中国投资银行行长乔培新先生和青海省省长黄静波先生等 20 人联名向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提交的《关于从空中调剂、调动雨量作为重要科研项目列入<长远规划>》的提案(提案第 0960 号),要求我在两周内对该提案写出意见。大约在 1995 年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时任上海大学校长的钱伟长教授也提出了叫作“改天换地计划”的类似提案,水利部国科司也要我写一个供答复参考的书面意见。 这些提案的主要意思是,在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一带炸出一些缺口,把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引入中国西北地区,以期增加西北地区的降水,改善干旱环境。我注意到,此类想法也常常见诸报端和一些人士的议论中。 于是我觉得似有必要把当时写的几点答复的要点意见追述如下。 ▋提案放眼东亚大陆和海洋,试图从根本上改善中国西北干旱环境,视野宽阔,极富想象力。其实,早在明代以周文王和周武王讨伐商纣为背景的小说《封神演义》中已有了“呼风唤雨”的描写。 从地质学得知,在距今 250 万~ 340 万年的上新世,青藏高原尚未隆起,那时中国西部地区高程在 500~1000 m 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这已为大量出土的三趾马化石所证实。继后随着青藏运动使青藏地区隆升,尤其在青藏高原隆升到达海拔 3500 m 高度以上时,我国西北地区才变成干旱沙漠环境。可见西北干旱地区的形成的确是青藏高原的形成与不断隆升所致。 ▋就现代来看,要想通过在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些缺口引进西南气流的设想,至少有以下几个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值得研究。 首先,倘若炸开了足够大的缺口,对中国现代季风环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而对中东部地区的气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 ,在青藏高原不存在时,东亚大陆冬季的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印度低压均不存在,因此近地面现代冬夏季风也不存在,东部的季风也不存在。当青藏高原上升达到 2000 m 左右时,出现了与现代季风环流相近的高低压分布。在昆黄运动时期(距今 120 万 ~60 万年),青藏高原上升达到 3000 ~ 3500 m ,此时西风以爬越高原的气流为主转变为以绕过高原的气流为主,西风在越过高原时发生分流,并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当共和运动期间(距今 15 万年),青藏高原上升到 5000 ~ 6000 m ,冬季风进一步加强,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燥,并影响到中国东南部。可见,青藏高原对中国现代季风的形成、发展有重要作用,并进而控制着中国西北和中东部的气候。因此,在喜马拉雅山炸开缺口会对中国中东部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其次,倘若通过控制被炸开缺口的规模和布局,使既不致对近地层季风产生显著影响,且西南气流可部分进入西北地区,则仍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西南气流在向北爬升输送的过程中,其所携带的水汽将大部分作为雨雪消耗在沿途,很少能达西北腹地,这已被流经横断山脉的怒江、澜沧江等河流所证实;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北纬 40°~45° 间的西风急流带(也称咆哮西风带),进入这一地带上空的水汽随西风气流“穿堂而过”,致雨(雪)的效率小于 10% 。因此,难以实现期望的效果。 最后,工程巨大且后果难以预测。毋庸置疑,如此大的工程恐非核爆炸难以实施。然而,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是我国地震高发区,巨大的爆破可能引起强烈的地震,波及的区域广大,带来严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而且,这一切皆是难以事先预测和控制的。 ▋综上所述,通过在喜马拉雅山地实施爆破工程以达到引西南暖湿气流入西北地区,改善西北地区干旱环境的设想,虽极富想象力,但其科学问题和可行性是值得超长期慎重研究和论证的。 【参考文献】 张兰生,等. 中国古地理.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刘国纬. 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相关链接: 2018-04-09, 张德二: 1983 年“空中调水计划”的追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7950.html
1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晓霞博士论文: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史研究 ——以西北联大为例
kexuechuanbo 2014-12-4 15:51
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史研究 ——以西北联大为例 分页下载 分章下载 整本下载 在线阅读 CAJViewer下载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 免费订阅 RenderYbylHtml(); 【作者】 李晓霞 ; 【导师】 姚远; 【作者基本信息】 西北大学 , 科学技术史, 2013, 博士 【副题名】以西北联大为例 【摘要】 科学教育史是教育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在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运应历史文献梳理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科学教育史分析与考证法,对近代西北地区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以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为核心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历史考察与研究,以期理清西北地区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其科学教育体系结构,科学、公正地审视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在其特殊区域、特殊时期所做的历史贡献。从而丰富并发展科学史的研究,指导西北地区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为西北大开发的战略调整提供新的工作思路。本研究基于近代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相关的原始期刊、文献史料及二手文献的调查、解读及其分析,从中选择抗战时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地质学、工学、农学等学科,全面研究其学科发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生培养与管理以及学术演讲与科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代西北地区高等科学教育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清末民初高等科学教育的萌芽阶段;二为民初至1937年间高等科学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三为抗战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高... 更多 还原 AbstractFilter('ChDivSummary','ChDivSummaryMore','ChDivSummaryReset'); 【关键词】 抗战时期 ; 西北地区 ; 西北联大 ; 高等教育 ; 科学教育 ; 【文内图片】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网络出版投稿人】 西北大学 【分类号】N09-4 【下载频次】299 攻读期成果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李晓霞,姚远:我国西北地区工程教育肇始与演化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2-9-26 09:50
李晓霞,姚远:我国西北地区工程教育肇始与演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7):26-30 摘要: 通过原始文献分析和考证法,全面审视抗战期间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发展,探讨近代西北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肇始与演化。抗战时期国立西北工学院立足本土,以其全面的学科与课程设置、雄厚的师资队伍、逐渐完善的实验设施以及从严治教、通专并重、讲求实际,经验与学理试验三者并重的科学教育观念,逐渐构建了独立而完善的工程教育体系,迅速提升了西北工程教育的总体水平,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国立西北工学院不仅首开西北高等工程教育之先河,奠定了西北地区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而且极大地推动了西北乃至中国工程学科的发展,其教育理论紧密联系中国工程实际,从而加快了西方科学教育在中国西北本土化以及整个西北科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国立西北工学院; 工程教育; 科学教育; 抗日战争 欢迎点击阅读全文: 李晓霞,姚远:我国西北地区工程教育肇始与演化——以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发展为例.pdf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2|2738 次阅读|2 个评论
长久少雨带来的安全意识淡化
热度 2 陈龙珠 2012-5-16 21:50
陈龙珠sh : 连续少雨年份多了,许多人就忽视了河滩的原本功能;2003年暑假我在陕西时曾提及黄土窑洞的安全隐患:少雨年份偶尔短时大雨无妨,但雨水若逐渐增多,连绵雨天水就会渗透黄土窑洞顶而造成坍塌 @ 浙大龚晓南 :新京报:一次小降雨何以酿成一场大祸。记者调查发现,原因有三:一是许多农民在河床里建房;二是防洪设施落后,导致洪水四处泛滥;三是预警信息未能及时传递给村民。真不知河床里建房几时休?在河床里建房是无知,还是无畏,还是无奈?每次见到河床建房报道都感到心痛,在河床里建房的农民真是可怜!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3200 次阅读|2 个评论
姚远:首开西北民主与科学先河的《学丛》
kexuechuanbo 2010-10-30 08:38
作者:姚远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10 21:32:24 首开西北民主与科学先河的《学丛》 1911年10月22日,陕西首先响应辛亥革命起义,西大人刚刚放下刀枪从战场归来,就于1912年3月由陕西大学堂等五学堂合组成西北大学,又于1913年7月1日创刊《学丛》(又名《西北大学学丛》)。开设有论说、讲演、杂纂、纪事四大栏目,现见有170余篇学术论文和学术报道,内容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农学、科学技术国际会议报道等。它虽然寿仅两载,但却意义非凡:一是首次向我国偏僻的西北地区系统传播了西方民主制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潮,以及科学强国的理念;二是填补了我国西部或北方地区新闻出版事业中大学学报这个新门类的空白。 《学丛》尤为强调效仿日本以科学技术强国。农科学长郗朝俊在分析近世日本何以由弱小变为强盛时,即在《学丛》第二期撰文指出:其一是以农立国,而且择籽、化壤、肥料、疏苗、筑堤、闸防、水旱之类,皆利用新法,故能一町之田再收,一岁之禾屡获,区区三岛所出足,供举国之耗费而无虞不足,我固将学步;其二是日本工艺朴拙,器具苦窳,与我同病,自圣彼易博览会后,痛惩前愆,力图补救,因开劝业、共进等会鼓励进行,迄今日出品之精良,工业之进步,几与欧美并驾齐驱,而彼都人士,尤于电、光、气、化、采矿、冶金、机器等科发其理想,加意研求,内以振国民技艺之精神,外以动世界各国之视听,其效果我所急宜取法;其三是日本于医学一科,法尚新奇,术精解剖,本诸实验,不泥古方,会通海内外之见闻,甑拔中法、西法之美善,全体部位无不校风寒燥湿淫,无不辨各物生性,无不识经络脉理,无不本仁心以行仁术,人物生灵均获永寿,我所宜极力精研者。另外,也对有关应用化学、古生物学、天文学、医学、园艺学、心理学实验、无线电、飞行发动机、铁道安全、火灾救援等内容的国际科技会议作了集中报道,西北大学也在1906年、1914年两次派出留日学生,这显示了我国地方大学在创建初期就具有面向世界办学、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重视国际科技学术交流的姿态。重要的是,这酝酿了五四运动前夕偏僻的西北地区知识阶层浓郁的民主气氛与科学气氛,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中具有石破天惊的拓荒意义。 1914年《学丛》停刊以后,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先后有《西大学报》、《西北学报》、《西北学术》、《西北月刊》、《西北大学校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等刊一脉相承,延续至今,已届95春秋。 《科学时报》 (2008-9-11 科学 文化)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1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谈科研中的“顶天立地”
haolizhuang 2009-7-24 20:22
闲谈科研中的顶天立地、项目申请等- 中国的那些科研事儿 有幸来到青海,有幸跟随我现在的导师攻读硕士学位。所以,很自然导师的一些情况逐渐了解,也知道了媒体对他采访的文章中关于顶天立地一词,慢慢通过学习,对这个词汇在科研上有了一些理解。在这里就闲聊一下顶天立地在科研上的作用。 在做实际的科研上,顶天可能就是跟踪研究的前沿,把握研究的潮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立地可能就是立足于当地,立足于基层,在所处于的本区域自己研究的领域存在着那些问题,亟待解决那些科技问题,作为一名地方的科研人员更应该解决地方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上所说的就是我理解的科研中的顶天立地。我个人感觉中科院在这方面做了个表率,她提倡各个所的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面向地方需求,又同时提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搞原始创新,发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我觉得她将顶天立地结合很完美,当然这有大量课题和大量经费支撑为前提,有中科院这个大的平台供科研人员施展才华,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中科院要求英语水平很高的缘故了,为了能顶着天,同时将顶天得来的先进方法、先进技术用来解决地方上出现的重大科技难题。而对于像很多的科研单位就没那么多的条件了,项目和经费需要去争取,而且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的发动关系来搞项目,顶天的事情大多都先放到一边了,等拉来钱了再考虑顶天的事儿,有时真的项目拉来了,顶不顶到天在很多科研人员的思想中变得无所谓了。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地方的问题解决的并不是很漂亮,很彻底,这种状况在中国很普遍,也可以说目前中国环境下的科研常态,也可以理解了那么多的论文引用率为零的尴尬场面了,也可以理解国家在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仍很少的状况,这也可以看作为什么多年来拥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没有的原因。当然说这些事情的目的并不是抱怨,而是要追其根源,对症下药。科研必须要顶天立地,前段时间看到科学网上有某个大家发表的言论,说袁隆平没能顶天,文章没多少,就我看来这位前辈可能有点儿不熟悉情况,殊不知袁老在水稻育种方面理论性的突破成就了现在不断刷新的水稻高产记录。袁老的水稻理论也写成论著了,按照 Nature 或 Science 的发表要求,袁老的理论早就够格了只是袁老出论著罢了,那些大牌期刊只能刊登几页的论文,所以没有些人认为的高水平论文也就可以理解了。扯远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对于中科院以及那些大牛学校以外的科研单位如何去做呢,如何跟中科院有一拼,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等等的问题需要聊一聊。 我个人觉得首先要顶着政府的天,将政府的科技规划了然于胸,将领导在科研上的意图摸清楚,对于偏远地方的科研人员来说,既然参与不了科技规划的制定,那就好好将政府文件研究研究,将报纸上的有关消息研究研究,将通过一切信息渠道得到的信息分析分析,看看国家向哪方面投钱。其次要做好立地,也就是毛爷爷所提倡的调查研究,将基层的情况搞清楚,这样写项目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当然,对于基层的了解写成材料上报,还可以影响到国家的政策,这些限于那些大牛科学家们,比如有些院士给九常委上了某一领域的课,就忽悠着国家制定出一个几十亿的科研规划(呵呵,妄加揣测的,国家定经过了高级别的专家论证),不用质疑,这位院士及其相关的团队肯定会捞到不少经费,他的手下有活儿干有饭吃了。当然对于我们这些人微言轻的科研人员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下苦功夫的去积累,去顶天立地,去锻炼方方面面的能力,只有内功、基本功扎实了,又加上对基层的熟知,以及对世界前沿的把握,肯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国家的政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行,当然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是要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的,是不浪费纳税人钱的建议和做法。在青海,有效的掌握政府的动态对申请科科研项目大有裨益,当然也适用于申请国家项目。西北地区一高校申请经费的大牛在青海大学做的报告曾说过,项目要跑,自己要会向国家要,要去北京蹲点,要宣传自己。有些材料显示,这位大牛确实很会宣传自己,很会拿项目,要说他的学术水准有多高,我看不到,也不敢妄加揣测,只是比起 有的专家来说 可能好像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比起 那些国际大牛 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更不要说和美国康奈尔大学那些牛人,和英国那个牛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比了,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当然不能抹杀人家的功绩,给西部这所院校带来了滚滚财源,带来了大把钞票,养活了一大帮诸如我之类的初级科研人员和众多的研究生,也带动当地的某一产业发展起来了。总之,利国利民,你好他好大家好,黑猫白猫逮着耗子的猫就是好猫,在当前中国的科研体制下,这样的做法还是可借鉴的。 初次科学网发博文,未免贻笑大方,请多多担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62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