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文社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旧日的足迹 - 权力感悟
热度 1 techne 2011-11-6 22:02
回想起来,自己当初渐入人文社科领域,应当是从对尼采的阅读开始。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当初尼采给自己内心带来的那种强烈的震撼。 一 当一个人感到内心的空虚时,他总要选择一些东西来作为他的支柱。 于是,有人选择了卿卿我我的爱情 有人选择了一般等价物:金钱 有人选择了麻醉和酒精,甚至有人会选择毒品 而另一些人,他们选择哲学,思想和精神。 二 真正的强者,勇于粉碎自己旧日的偶像,去创造一个全新且美好的未来。 三 人的一生,失败何止止于几次。重要的是要坚强,要敢于面对失败,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你的脚下是数不尽的层层台阶。你低下头,别人都更高;你弯下腰,瞬间便苍老;你若跪下,卑微的不如一根芥草。 四 决定一个人地位的是实力,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一个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去当国王,只要他有这种实力。换句话说:一个三岁的孩子不能当国王并不是因为他只有三岁,而是因为他没有当国王的实力——而大多数人往往认为他失败的原因在于他只有三岁——难道大多数人不是种愚蠢和错误吗? 五 看看尼采是怎么说的:“强壮的就是美的……最大的恶是同情弱者,还有更甚者,那就是基督教。” 六 什么是实力?每个人都自以为是,年长者自认阅历丰富,超人一等;商人手中握有财富,挥金如土;政客大权在握,呼风唤雨……每个人都自命不凡,自以为手中握有实力。 七 实力就是权力,一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可怕力量,由此你可以去征服,统治,支配你周围的人;甚至单枪匹马地,孤独地面对世界,实现欲望的满足,让自己享有特别的成就感。
个人分类: 诗情话意|13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申报通知
tangminqian 2011-11-4 13:00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http://www.sinoss.net/2011/1103/37331.html 教 育 部 司 局 函 件 教社科司函 272 号 关于 201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发〔 2004 〕 16 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今年继续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组织实施。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别及资助额度   本次项目分为:( 1 )一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 8 万元;( 2 )二类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 2 万元;( 3 )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每项资助经费原则上为 1 万元。   一类、二类课题可根据课题指南(详见附件)提出的重点研究方向申报,也可在符合课题立项宗旨前提下,结合实际自拟题目,并在课题名称后用括号注明所依托重点研究方向的序号。   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由高校专职辅导员(指在院系一线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在编在岗人员,包括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总支书记等)自拟题目申报。课题应立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设计研究题目,切忌空泛抽象。    二、申报条件    1 .本次项目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申报;每所高校最多只能参与每类课题的 1 个项目申报;各类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如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可单独申报 1 项。    2 .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的申报;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 1 )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专项任务项目)负责人;   ( 2 )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 2009 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 3 )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等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 4 )申报 201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三、申报办法   本专项以高校为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和程序如下:    1 . 2012 年度本专项采取网上申报方式。    2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www.sinoss.net )(以下简称社科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程序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3 . 11 月 3 日开始项目网上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已启用 2012 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申请者可登录社科网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并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申报系统统一上传申请书的电子文档。   其中,申报辅导员骨干专项课题的高校专职辅导员在填写《申请评审书》“申请者本人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栏时,请同时填写个人工作实绩。    4 . 2011 年已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以 2011 年的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并及时核对单位信息;未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请登录申报系统,登记单位信息、设定登录密码,打印“开通账号申请表”并加盖管理部门公章,传真至 010-58803011 、 58809876 。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操作。 有关项目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社科网,联系电话: 010-62510667 ,手机: 13366596901 、 13366596902 ,电子信箱: xmsb2012@sinoss.net 。    5. 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 11 月 21 日,申报单位须在此之前对本单位所申报的材料进行在线审核确认,在线打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报一览表》(以下简称《申报一览表》),连同《申请评审书》纸质件各 1 份加盖公章后,于 11 月 25 日前寄至:北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 37 号教育部北楼 407 室,思政司思政处(邮编: 100816 ),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刘志坚, 010-66096658 ;传真: 66092064 。    四、其他要求    1 .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 B 表不得出现申请者学校、个人等有关信息,否则作废。    2 .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3 .各申报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附件: 201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类、二类课题指南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附件 201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类、二类课题指南 一类课题: 1 .围绕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开展辅导员技能标准研究 2 .统筹开展高校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发展研究 3 .围绕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总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培育高校校园文化创新项目研究 4 .围绕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开展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5 .围绕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开展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研究 6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决策部署,探索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工作模式,研究学校在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7 .新形势新任务条件下的高校保卫机构、保卫队伍建设创新研究 8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9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校园网凝聚力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创新研究 二类课题: 1 .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培养模式研究 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3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4 .研究生心理状况研究 5 .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研究 6 .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研究 7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8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及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0 .深化高校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工作研究 11 .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研究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3 .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 14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研究 15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研究 16 .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 17 .在高校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 18 .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 19 .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研究 20 .大学精神培育凝炼研究 21 .大学博物馆(文化馆、校史馆)等文化载体建设研究 22 .大学校史校训校风总结凝炼研究 23 .高校统战工作研究 24 .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进校园研究 25 . 平安校园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创新发展研究 26 . 平安校园建设的内涵、主要任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7 . 当前高校稳定工作的“属地管理”的制度性规定及工作内容和方法研究 28 . 高校内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的现状、办法和工作绩效评估研究 29 . 影响高校稳定问题跟踪研究 30 . 高校安全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31 .高校 教师和学生依法表达诉求的实证调查及优化建议 32 .高校 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33 . 高校校园安全技防、物防、人防建设研究 34 .高校学生使用微博、社交网站及移动上网状况、影响评价及学校跟进工作的办法研究 35 .高校学生文明上网研究 36 .高校学生网上诉求表达和现实行为方式研究 37 .针对网上不良行为的教育和处理问题研究 38 .增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微博客影响力研究 39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40 .网上影响高校学生问题跟踪研究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1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跻身国际一流
ssglwu 2011-11-3 08:17
吴国林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跻身国际一流 —— 专访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宁 2011-02-25 11:21:54 作者:陈菁霞来源:中华读书报 http://www.sinoss.net/2011/0225/30973.html 王宁 教授是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很高声誉和广泛影响的中国人文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并于 2010 年 11 月当选为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他除了在国内著述甚丰外,还在国外出版了两本英文专著并发表了近百篇英文论文,其中收录入 SSCI 或 AHCI 权威数据库论文 40 多篇,在中国的人文学者中名列前茅。 2003 年,本报曾就 “ 人文社科期刊怎样进入国际权威领域 ” 这一话题采访了他,刊发( 9 月 3 日)后产生很大的反响。七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究竟取得了多大的进展?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何才能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跻身国际一流?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王宁教授。   收入 SSCI 和 AHCI 数据库的期刊不一定都是重要的权威期刊,但所有公认有影响的权威期刊都没有遗漏。   读书报: 2003 年 9 月本报曾刊发您关于 SSCI 和 AHCI 的访谈(《人文社科期刊怎样进入国际权威领域》),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后来,您就此话题多次在国内和港台高校做巡回演讲。现在,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务院学位办都已经将 SSCI 和 AHCI 作为评估一个学科国际水平的重要标志,很多院校对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也给予高度关注。时至今日,您在这方面有何新的考虑或看法?   王宁:七年前,我之所以接受贵报采访,发表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是因为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人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加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步伐?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使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迅速地进入国际前沿?中国既然是一个文化大国,为什么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仅为少数人所知?中国同时也是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大国,为什么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发出的声音如此微弱?这是由于西方中心主义仍在作祟呢还是我们自身的水平确实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两方面原因都存在的话,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国门进而产生广泛的国际性影响?等等。由于我经常在不同的场合提到上述问题,贵报特约记者葛涛对此产生了兴趣,请我就上述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我首先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的前沿?这方面的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和出版机构有哪些?我们如何才能跻身这些刊物?由于我在那次访谈中主要是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专门涉及专著的国际出版,而我所从事的人文学科研究恰恰更为重视专著的出版,所以引起了一些海外学者的争议。我下面要重点强调另几个方面的评价标准,以弥补上次的缺憾,同时也利用贵报回应国内外同行学者的质疑。   我认为,尽管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存在着较大争议,但在今天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国际评价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关注专门收录单篇论文的国际公认的两大检索数据库: 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 AHCI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希望自己能有文章在收录其中的来源期刊上发表。但遗憾的是,仍有不少学者乃至一些学术机构的负责人至今对这两大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的概况不知道,更谈不上以此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了。这无疑不利于我们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我并不想再重复对这两大数据库作介绍,只想更新一下我所掌握的最新数据。   根据我的了解,最近几年里,研制 SSCI 和 AHCI 的汤姆森 - 路透科技集团多次对这两个数据库的来源期刊进行增补和删减,因而截止到 2010 年,收入 AHCI 的来源期刊已经达到 1542 种,收入 SSCI 的来源期刊达到 2855 种,这其中有不少是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期刊,甚至包括个别中文期刊。对中国学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别人就要去研究你。作为一个直接的结果,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不少高校实现了零的突破。因此我们就不能仅停留在满足于在这些来源期刊上发表一般性的论文,而 应该瞄准本学科的顶尖期刊,力争在那些期刊上发表高质量且有着较大影响的优秀论文。 作为人文学者,我们同时还要争取在国际著名的出版机构出版学术专著。因为评价人文学科学者的学术水平,专著应该占有更重的分量,而国内恰恰在这方面有所忽略,这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很少有国内学者在国际著名出版机构出版专著,另一方面则由于目前国内专著的出版比较混乱,一些出版社只要得到资助根本不严格审查书稿就匆匆付梓,从而导致人们对专著的质量很难把握。   读书报:有学者认为,收入 SSCI 和 AHCI 数据库的期刊不一定都是重要的权威期刊,您对此有何看法?确实,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依靠自己的外语实力(主要是英语写作的能力),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但从影响因子来看,这些文章的被引用次数仍然很低,这是什么原因呢?另外,能否请您开列一个更具有权威性、影响力更大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的目录,以便中国学者有针对性地去跻身其中?   王宁: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评价机构都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观公正,更何况是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但我想强调的是,收入 SSCI 和 AHCI 数据库的期刊一定是在本学科领域内有一定影响的期刊,因为参加评审这些期刊的除了汤姆森 - 路透科技集团的工作人员外,更主要的是同行专家的意见。而且这两大数据库始终是一个动态的:有些权威期刊经过专家的推荐和出版机构的申请进入了,也有些质量滑坡而被排除出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这样说吧,所收录的期刊并不一定都是重要的权威期刊,但所有公认有影响的权威期刊都没有遗漏。这可以在我下面开列的这份顶尖期刊目录中见出。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悖论:由于这两大数据库,特别是 SSCI 强调影响因子,而有些专业化很强的人文学术期刊由于读者面窄且短时间内很难有被引次数,因而自然会被遗漏。因此我认为,评价人文学科的来源期刊 (AHCI) 的质量,我们不能仅看其在短时间内的被引次数。至于中国学者的论文为何被引次数偏低,我想可能是因为中国学者的论文大都发表在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刊物上,这些刊物主要面对的是国外汉学家,那个群体是很小的,而国内广大读者则很少问津,这就造成了这些文章同时失去了两方面的读者。   至于你要我开列一个更具有权威性、影响力更大的主流国际学术期刊目录,这倒是一个难题,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我本人只是一个专事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人文学者,虽然近十多年来对这两大数据库有所研究,但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那些刊物。现根据我本人的经验和阅历,仅开列一个收入 AHCI 数据库的人文学科类的英文刊物的目录,供国内同行们参考。   文学研究    New Literary History (新文学史), Critical Inquiry (批评探索), Poetics (诗学), PMLA (现代语言学会会刊),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现代语言季刊)   语言学    Language (语言), Linguistic Inquiry (语言学探索), Journal of Linguistics (语言学学刊), Linguistics (语言学)   哲学    Journal of Philosophy (哲学学刊), 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学哲学),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美国哲学季刊),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东西方哲学)   历史学    Social History (社会史),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经济史学刊),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当代史学刊), Rethinking History (重新思考历史)   艺术与美学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美学与艺术批评学刊),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 (英国美学学刊), Art History (艺术史), Oxford Art Journal (牛津艺术学刊)   考古学与人类学    Archaeology (考古学), Cambridge Archaeological Journal (剑桥考古学学刊),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人类学与教育季刊), Cultural Anthropology (文化人类学)   跨学科人文研究    Daedalus (代达罗斯), Cultural Studies (文化研究), American Scholar (美国学者), Representations (再现), Semiotica (符号学)   我开列出的这个目录并非出于自己的主观爱好,而是有一定原则的。首先,主办这些期刊的机构具有权威性,例如《代达罗斯》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主办的期刊,集中了一些人文学科的顶尖学者担任编委和主编;《符号学》则是国际符号学协会的会刊,其学术水平自然不言而喻;《美学与艺术批评学刊》是美国美学协会会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声誉;《现代语言学会会刊》本身就说明其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次,这些期刊主编的影响力和作者的影响力,例如《新文学史》和《批评探索》虽然开始时是文学研究期刊,但是至今国际人文学界的所有一流学者几乎都在上面发表过论文,正是由于刊物的巨大影响力,《新文学史》的前任主编拉尔夫 · 科恩于 1983 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86 年当选为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平心而论,作为一位专事 17 、 18 世纪英国文学和文类学研究的专家,科恩如果不主编《新文学史》是很难享有如此盛誉的。再者,上述这些期刊都代表了当今国际人文学科主流和前沿水平,虽然眼下很少有中国学者能够在上面发表论文,但作为一个奋斗目标,我们都应该为之而努力。这样,中国的人文学科就能真正影响国际学术主流并占据重要地位了。   两大数据库并非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的惟一标准。我们除了应当继续重视在 SSCI 和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者对自己成果的国际影响的评价还应当有另外三条标准。   读书报:有些学者认为,中国学术光靠在 SSCI 和 AHCI 上发表论文还不够,对此,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王宁:确实如此,尤其是人文学科更应该重视专著的价值。因此,我觉得上述这两大数据库并非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的惟一标准。我们除了应当继续重视在 SSCI 和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者对自己成果的国际影响的评价还应当有另外三条标准:第一,是否能在国际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专著或编著,哪怕是用中文撰写的著作被别人翻译出版也说明其国际影响。第二,能否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或应邀作大会发言或主题发言。第三,能否被选为国际著名的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或被国际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因为要获此殊荣必须经过同行专家的评议甚至投票才能做出决定。如果将这三条标准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一并考虑,就可以得出一个学者的学术是否真正达到国际水平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相对客观的标准。   当然,实施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战略还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共同努力:( 1 )组织学术造诣深厚且英文写作好的学者集体攻关,力争在上述公认的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数量可观的原创性论文,并使有分量的学术专著跻身国际权威性的出版社;( 2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翻译队伍,通过与国外学者的合作,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译成英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国际权威出版社出版,从而根本扭转目前中国翻译出版界的 “ 逆差 ” 局面;( 3 )努力打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精品刊物和精品出版社,由国家资助少数权威出版社,不以盈利为目的,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跻身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行列。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优化现有的 CSSCI 来源期刊,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和影响,争取在今后五年内,通过中外合作,向汤姆森 - 路透科技集团推荐 100 种用中文出版的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至少说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将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从而根本改变目前这种 “ 自说自话 ” 式的独语现象。   读书报:如何判断哪些是有影响的国际权威出版社?您是否根据您自己的写作和出版经验以及目前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的现状,开列一个权威出版社的单子,以便中国学者能够有目标地瞄准这些出版机构,尽快地将自己的著述在国际学术界出版?此外,您能否介绍一下这些出版机构对书稿采取评审的过程和步骤?   王宁:好的。由于我本人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学术机构的项目评审,同时也为国外一些高校的教师职务晋升担任外审,我可以参照欧美一流大学对教师职务晋升所使用的一个惯例。他们的做法是,圈定一些权威的出版社,只要在那里出版专著,就可以申请终身教职(副教授)或正教授。当然,这也仅仅是具有把著述送审的资格,最后能否得到晋升还要看同行专家评审的结果。我所开列的这份出版机构的单子主要限于欧美,或主要是英语出版物,并不包括其他语种的出版机构,仅供国内同行参考。    1. 北美: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哈佛大学出版社), Yale University Press (耶鲁大学出版社),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MIT Press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加州大学出版社),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康奈尔大学出版社),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Duke University Press (杜克大学出版社),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多伦多大学出版社), Legas Press (莱格斯出版社)等。    2. 欧洲: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牛津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剑桥大学出版社), Routledge (路特利支出版社), Blackwell (布莱克威尔出版社), Sage (赛奇出版社), Mouton de Gruyter (莫顿 · 德 · 格鲁特出版社), John Benjamins (约翰 · 本杰明出版公司), Springer (斯普林格出版社), Brill (布里尔出版社)等。   当然,我们还可以列出更多出版社的名字,但能在上述出版社的任何一家出版学术专著,即使对于西方学者来说,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上述出版社都有严格的同行评审机制,也即不管是谁的专著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评审阶段:( 1 )提交专著的写作计划( proposal for a book ),一般来说 4-6 页,不包括参考文献,其中要说明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 )与已经出版的同类著作相比,这本书有何创新和特色, 3 )潜在的读者对象和市场, 4 )字数及交稿的日期。有关的编辑人员经过与同事商量,若对该选题感兴趣,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2 )提交已经写成的 2-3 个样章,由编辑送交两位同行专家评审。一般通过同行专家的评审后,有些出版社就会与作者签订意向性合同,但即使这样的合同也说明, “ 出版社有权在作者的书稿达不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终止本合同 ” ,这就迫使作者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3 )全书完成后交稿,并由编辑再次送给两位同行专家评审,这次若顺利通过,就可以签订正式的出版合同。即使这样,作者还要从全书的格式和文字上作局部调整,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来说,还须经过以英语为母语的编辑人员的文字和编辑加工,直到完全符合出版要求才提交付梓。有时,一位作者辛辛苦苦地写完了自己的书稿,但却在第二次同行评审中出局,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但如果你确信自己的著作有价值,也不妨换一家稍次一点的出版社重新评审,若通过评审照样能够出版,只是周期也许太长了,且影响力和销路也达不到著名出版社出版的效果。   因此,就我本人而言,我宁愿等上一两年甚至两三年,也要把自己的专著交给著名出版社出版。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这样的特殊情况,某个学术名人十分走红,出版社便约请他将自己正在撰写的书稿或已发表的论文编辑成集提交出版,但即使这样,也依然需要经过同行专家的评审,只不过这些名人可以提供自己所信任的评审专家人选,因而可以顺利通过评审。但是我们都知道,能够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学术界脱颖而出成为知名学者的也十分不易,至少他们在学术生涯的早期已经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这类同行专家的评审,因此他们往往更加尊重自己的学术声誉,而不大可能把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书稿交给出版社出版。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部英文书稿的出版周期会短至二三年,长至三五年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是为什么在英美大学,人文学科的评审专家更注重在权威出版机构出版的学术专著的原因所在。   读书报:有人说,人文社科领域在国外存在着西方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封杀的现象,您认为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呢?   王宁:这种现象是肯定存在的,因为任何涉及艺术与人文类以及意识形态色彩较强的学科,其科学性和客观性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标准,因而难免带有一些人为的因素。这也是为什么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诺贝尔奖往往会得到学术界比较一致的公认,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诺贝尔经济学、文学和和平奖则常常引起较大争议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在承认国际评审的相对客观性和权威性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其不完备性和缺陷。我自己就曾碰到过这种情况,我的第二部英文专著《翻译现代性:全球化与中国的文学和文化视角研究》 (Translated Modernities: Literary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ization and China , Legas , 2010) 原计划由一家英美顶尖出版社出版,第一轮和第二轮评审都已通过,但该出版社一定要我交了全稿后才肯签合同。结果在最后终审时,一位敌视中国的汉学家以很不友好的口吻要我对全书作出重大修改,把已经发表过的章节一律抽掉,并带有挑战性地问道: “ 这么有名的出版社怎么能出版一位中国学者的论文集呢? ” 当编辑把这封匿名评审报告转给我时,我立即感到已经不可能在该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了。于是我立即换了一家加拿大的出版社,匿名评审者碰巧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位比较文学教授,他很快就看完并主动提出担任客座编辑,随后并邀请国际权威刊物《符号学》的主编为我的书作序。大半年后,那家英美顶尖出版社的编辑得知我在该社出版的多家学术期刊担任编委,并在那些刊物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而且第二个匿名评审意见还比较好,于是她致信我询问书稿的情况,并说我如果愿意作适当的修改,该社还是会考虑出版我的专著。我立即回信告诉她,该书即将在加拿大出版,但我很欣赏她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愿意将正在撰写的第三部专著交给他们出版。所以我认为,即使碰到意识形态封杀的情况,也不可能把一部书稿一棍子打死,只要确信自己的书稿有价值,换个出版社照样可以出版,只是出版周期会拉长。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有限不能说完全是一个语言的问题。   读书报:自从教育部和学位办将 SSCI 和 AHCI 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之后,很多学校一窝蜂,认为凡是收录 SSCI 和 AHCI 的都是优秀论文,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王宁:我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也许在实施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化战略的初始阶段还行,因为毕竟所发表的论文是经过与国际同行竞争的,至少水平不会太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还应该看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力和学术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冲击人文社会科学的顶尖期刊并试图跻身其中。所以,在当前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对这两大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进行再分类和再评价,我上面开列的重要权威期刊目录就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读书报:有人认为,中国的人文社科无法走向世界是因为外语不好,您认为呢?   王宁:确实,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造成的,但是我认为,这不能说完全是一个语言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是不是已经提出了目前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话题;第二,我们能不能把它准确流畅地用符合国际规范的学术话语表达出来,还是仅仅在部分层次上跟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当然最后才涉及到语言的问题。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逐渐走向强势时,国际学术界也不得不设法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国,这时汉语的强势地位就会逐步显示出来。当然,我们自己如果不能用外语写作,就只能等待自己的著述被国外汉学家发现进而翻译成外文发表。由于所受到的学术训练不同,不少中国学者的著述在学术规范上的缺陷,如引文的不规范,出处的模糊等,导致汉学家不愿花很多时间去翻译他们的著作。   读书报:对于搞传统学术研究的学者,是不是可以不强调用外文发表文章?   王宁:一般如此,但我倒有另一种看法,我曾在一篇纪念钱钟书先生的文章中指出, “ 在打通中学和西学方面,在将西学恰到好处地应用于解释中国的文化现象进而提出自己的批判性见解方面,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同时代都少有人能与钱钟书相匹敌。我甚至有时想:假如钱钟书生前充分发挥他的英语写作专长,把他对西方学术同行的批判性见解直接诉诸批评性的文字,进而在英语世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肯定能引起一些理论争鸣,那样,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进程就会提前几十年。这样,我们的人文学术在国际学术界也不至于被人认为患了 ‘ 失语症 ’ 了。在这方面,应该是他的一个无法挽回的局限。 ” 我想,一位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若能自己用英文著述并在国际出版机构发表,至少他无须等待别人去翻译他的著述。因为我确实看到,国内一些古典文学造诣很深的学者到国外访学时,不得不屈尊师从一些水平远不如他们的汉学家。我想这种现象应该得到根本的改变。中国的人文学者至少应该掌握国际中国问题研究的话语权,而不应该听任汉学家的评判。(本报记者 陈菁霞)
个人分类: 杂记|2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灵魂 一夜 走 多远?
dongzg101 2011-10-24 04:53
灵魂一夜走多远? 已有 105 次阅读 2011-10-23 08:57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 关键词:多 我是相信还存在四维空间的,也就是相信还存在另一个和我们同时使用我们所感知的物理空间的另一个空间存在。 我是相信灵魂的存在的,奶奶去世时哥哥比电报早一小时知道,姥爷去世时我在千里外的北京也是一夜之间知道的。 后来我科学推算了一下,灵魂的速度?好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大概也就是十几公里每小时吧。好像不太快。 中国的速度早已超越了这个速度,小车80-120公里/小时,高铁200-300公里/小时。 结果,很多人在忙碌中,不小心把灵魂落下了。
1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放下,放下!不要等到跳下才放下!
dongzg101 2011-10-24 04:42
放下,放下!不要等到跳下才放下! 已有 31 次阅读 2011-10-23 23:39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记得小学时,要求用“与其...不如...”造句,俺一高兴就在作业本上留下了“与其好死,不如赖活着”,第二天得了个大红叉。自己哈哈大笑一番,还拿着大红叉给同学看。 该放下的就放下吧,累了思考一下放下点什么,其实,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记得去年我的一个读了三年的博士生选择退学,我劝了劝,但没有阻止。我只是帮他分析,但不能带有倾向性。做老师的,私心有的,但更多的是负责的态度。不适合没关系,路有很多,谁能保证选择的路一定适合呢?其实他做出决定时已经思考了很久了,为了他的这句话我信任他的选择。 做老师的,最担心的是“跳下”。刚刚看完跳下的博文,就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说孩子(俺的博士生)找不到了,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还好,喝醉了躺在宿舍里。搞得我到现在一点睡意都没有。 我想,或许他最近压力太大,或者家里有什么烦心事,还好,选择了酒。喝酒就是为了放下!
1160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文社科领域学术大师为何缺乏?
热度 22 yuliping 2011-10-23 15:48
前段时间,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那主要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事情,在人文社科领域,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是什么原因呢? 一、相对人数与时间的因素 第一, 解放前成名的一些大家由于时间的原因,正逐渐消失。 第二,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些学者,相比解放前的一些大家,人数要多一些,相对影响要小一些,加上一些学科学者知识老化,难以形成影响。 第三,改革开放以后培养的一些学者,虽然是学术中坚,但影响力尚不如改革开放前培养的学者。 第四,知名学者较多,互相相差不大,结果都难以形成一流学者。 二、学术传承的原因 由于文革破坏,很多学术研究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即使如古典文学这样的经典也是如此。文革期间,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教条。至于经济学、管理学,改革开放前后基本理论、环境相差巨大,换句话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与管理学。 正是改革开放给人文社科带来活力,促进人文社科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绝对是真理。 在人文社科很多学科,真正开始进入学术研究的黄金时代还是改革开放以后, 30 年时间,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一流学者难以很多。 三、海归学者的影响力扩大尚需时日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留学生学成回国,水平较高,但他们所学与中国国情有个适应过程,个人适应所在单位也有个过程,发挥影响力尚需要时间,这里暂且不讨论“桔在淮南则为桔,桔在淮北则为枳”的情况。成思危、林毅夫这样的大家毕竟少数。 四、学者个人的修为 一些学者尽管水平较高,影响较大,但不能免俗,拥有千万甚至上亿资产的不在少数,一些学者从法律角度也许财产来源正常,但从道德层面不好评价,必然降低其影响力。学者的人格魅力应该是一流大师的充分条件。 五、学术环境有所下降 学术评价制度诟病众多;社会浮躁,学者不能免俗,难以潜心研究;学者独立性越来越差;形式越来越规范,内容越来越苍白,如此等等。 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103 次阅读|25 个评论
令人纠结的“研究”
热度 1 libseeker 2011-10-9 10:45
当前,面对“研究”二字,处境复杂,思绪纷乱,纠结不已。 上半年折腾了2011年教育部项目申报,下半年开始了2012年教育部项目申报。对上半年的申报失败,进行了观察与反思。下半年的申报,经过一番优劣势分析,纠结多时之后放弃了。本人重点思考的一个题目,虽有一定研究基础,但该选题研究价值评判可能存在大分歧,极可能成为仅对增大分母略有贡献之外,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关于研究啥?当前的个人态度是相当消极的。人文社科类研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查新”环节。研究价值通常夸大其辞,研究内容通常浅尝辄止,研究方法通常华而不实。本人概述此类研究为天鹅肉吃法研究。研究的视角多样,可以是烹调方法系列、烹调器具系列、营养价值系列……研究成果蔚为大观。可是这天鹅肉诸多研究者没吃过,想吃天鹅肉的人大概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绝对,智勇无比的人们吃上天鹅肉凤毛麟角。当然本人断不敢全盘否定人文社科类研究。鲁思·本尼迪克特是人文社科研究者学习的榜样,值得人文社科研究学习与借鉴。她的《菊与刀》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6月)研究的结果,其实相当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属于应用对策研究课题(涉密),研究周期3年,研究报告10余万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对日本文化进行分析后向美国政府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菊与刀》成书于1946年,至今已时隔65年,依然保持热销。 关于成果发表。个人感觉成果发表越来越困难了。图情领域为例,虽然期刊资源在飞速增长,季刊改双月刊、双月刊改月刊、月刊改半月刊,出版提速,体态增肥,但似乎原未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硕士点博士点多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了,各级各类从业队伍壮大了。还有就是期刊被各级各类机构分成若干级,有意无意,诸君能看得上眼的大为缩水。据《情报资料工作》编辑透露:“我们刊物每年收到的电子稿件近4000篇,大家知道我们是双月刊,每期只有112页,每期所刊发的文章在25-32篇左右,可见淘汰率有多大了吧。”。我“乐观”地算了一下,录用率4.8%。另有一些发表门槛比较低的刊物,版面费不菲,而且发表了也不一定“有用”,甚至有“负作用”。此外,投稿的过程通常是令人忐忑的。先不说各家刊物投稿方式及反馈时间不一,让人捉摸不定,就说撞大运了——录用了,看到交版面费的通知,您还得权衡权衡“值不值”。 关于研究的机缘。我对此感受愈来愈深刻。有一段时间,我写东西的速度比较快,而且比较受欢迎。因为那时,工作环境相对较好,接触的是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思考的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有较多的对外交流开拓了视域,此外可以说是全身心的投入。人到中年,面对的问题复杂多了。自从吾儿降生之后,很难找到整块时间来做事情。精力是一个“要素”,能力又是另一个“要素”。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科技、日益提升的国民教育水平,才更疏学更浅,越来越“无能为力”了。 结合前人与他人的见解,特此将“研究”简化一下。希望籍此“净化”研究,舒缓纠结。“研究”包括学术研究及学术论文写作。学术研究是借助已有的理论、知识、经验对科学问题的假设、分析、探讨和推出结论,其结果应该是力求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是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选题要有新意;内容要有创新;结构要完整;文辞要合理;逻辑要清晰;参考文献著录要规范。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25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建立家庭-国家-全球的开拓进取的新文明模式
dongzg101 2011-8-24 07:58
建立家庭-国家-全球的开拓进取的新文明模式 已有 48 次阅读 2011-8-23 12:25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 关键词:东方,西方,全球,传统,未来 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是欧洲文明的轴线, 5 百年来的全球化形成了延伸到环太平洋的全球化文明。中国的山东、河南、湖北、四川构成东方文明的轴线,而非洲 - 中东 - 欧亚大陆是人类及其文明的发展历程。 东、西方文明在环太平洋的再次相遇,将诞生的未来的全球文明模式 - 公元前约 500 年诞生的希腊、以色列、尼泊尔、华夏经典文化的再度整合。 儒家、道家、禅家精神,从社会、自然、心灵与西方现代文明精神的融合,将造就未来全球文明的精神与灵魂。 联合国的成立,新中国的建立,经历改革开放,大学城、创业园、产业区的建制是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和谐型社会的伟大创举,以北京、上海、香港、武汉、成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教育、科技与产业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走向世界创新中心的新文明模式。 (个人日记)
1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球公民原则
dongzg101 2011-8-23 22:02
全球公民原则 已有 76 次阅读 2011-8-23 08:34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 关键词:个人日记,中华民族,全球公民 全球化,当向东方航海探险的葡萄牙航船启航之时,已经走向了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文明之道路。 中国,早已经是世界的中国,全球社会的中国,无论如何想回避现实,面对全球化只有被动与主动的区别,只有主动才能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国际地位。 走向全球公民道路,欧洲人从东、西、北拓展到环太平洋已经实现了欧洲人的全球公民之路。 中国人,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公民的同时,也要成为一种全球公民,我们可以只认可中国国籍,如论是否已经加入其它国籍,如果所在国家对等在法律上认可中国的双重国籍,中国也可以同样认可对方的双重国籍,国家平等是国际社会的第一原则。 中国,应该作为全球华人的母体,全球华人无论出生或成长在哪里,都应该努力将中国本土建设成创新与发展的华人世界中心,有如全球犹太人与以色列国的那种模式。 等,待续。 必须分清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产业创新的边界,不能都搞成一锅粥,中国大学应该成就华人世界的灵魂中枢,成就精神领袖和灵魂的工程师,研究机构应该成为学术创新、知识创造的信息涌泉,创业园应该成为技术发明和新兴产业的开拓先锋。 (即时记录个人日记)
1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好或坏的专业,只有好或坏的研究(脚印贴)
热度 1 罗岚 2011-8-19 22:51
好或坏是指对科学的贡献,热门是短时间应用程度。 走到获得博士学位,绝大多数研究者没有转换过专业,因为博士学位不是那么容易跨专业拿到的:即使通俗的字面专业有些不同,也是把硕士的研究应用到博士领域了。总结接触到的研究方向,硕士类通常具备攻击的特征,而博士研究应该是造福一方的类型:所以很多仅仅限制在国内核心专业本质上是硕士学科。所谓博士阶段,是各个学科融会贯通的过程。做到博士,有时候对人文社科有些看法:琢磨人还用博士研究?待到博士后一个人最孤独的阶段 (现在深刻感觉辜负了清华大学实验室里那个座位,但是 OUT 了就肯定不用座位了,不后悔!),深刻体会周围的社会和人心、人性:理解为什么自然现象到社会现象存在即合理! 。只要是可以呈现、存在的事物,应该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对生命科学也远望观察了很久,DNA 和信息科学的融合研究从理论到应用都看到结果了。 所谓研究,和大多数快速进入社会的本科生掌握的应用技术有些区别。还是坚持认为:有攻击和限制的专业仅仅是硕士学科!博士后给了博士们一个转变研究方向的机会,但是对必须继续走研究道路的博士,这个机会在天掌握,只有听天由命。所有专业通过正确的研究路线,可以展示精彩的结果;同样,剑走偏锋的研究可能给文学艺术提供素材;但是对自然科学、人类生活的贡献在时间、实践、事件的证明后,好的研究得以延续,坏的研究沉淀消失。 NIST (美国国家标准局)对坏的研究也持肯定态度:坏的研究为好的研究提供规避条件 。 狐狸精的由来请参见: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1685do=blogid=471002from=space 。
3132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部项目申报记
热度 5 libseeker 2011-8-11 09:15
8月10日看到评审结果公示,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共有4457项通过评审。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一般项目83项,其中规划基金项目36项、青年基金项目47项。本人首次申报,重在参与,未能高中,不悲不喜,有所思有所悟。 我这些年对科研项目格外关注。一是自认为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因为已实际参与完成若干项目;二是有一点研究成果作为研究基础,且需要趁热打铁;三是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愈来愈重要,今非昔比,眼下学术出版费用愈来愈高,以往可以“以文养文”,如今“入不敷出”;四是科研项目有助于负重拼博,加压争先,与时俱进。关注过程中,也注意到于己不利的若干现实。比如若干项目申报门槛(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提高,不少还有限项申报约束;人文社科类项目资助力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较大,其余项目资助力度较少,有的是“便士”项目(资助力度很小),甚至有的零资助(名誉项目);“学院”派(校名含“学院”)的学校资助率较低(2011年,笔者留意的一所二本学校:国家社科基金获批一项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为该校校长,也是该校唯一一项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零立项。)。 我认为今年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本人可以申报青年基金项目。去年有数位熟悉的朋友获立项于我也是一个鼓舞。因而格外重视,精心挑选团队,认真填写表格。申报过程中,得到了3位成功人士(往年该项目成功申报者)的鼎力相助。总体来说,对申报书比较满意,立项概率为50%。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进度较去年快,3月7日发申报通知,8月9日就公示结果了。笔者留意了一下结果,今年立项项目特点是:特别重视文献学项目,情报学类项目立项较多;侧重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类研究立项少。文献学方面的研究项目,属于传统的研究,需要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且能坐冷板凳。就当前来说期刊资源相对更为紧张(发文难),而且读者相对偏少,笔者认为时下文献学项目确实值得优先支持。 学术需要积累,尤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尽可能的实现长效积累。怨天尤人,于事无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8760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语言数据库促欧洲人文社科研究
limer 2011-8-8 20:43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不断影响着所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带有分析功能的数据库和网络数字档案使人文社会科学也受益匪浅,比如相对于借助传统词典,词汇的含义及其变化,新词的产生、普及与接受在大型电子数据库中能展现得更加细致和准确。      欧洲联合项目“通用语言资源与技术基础设施”(CLARIN)旨在以大型数据库电子检索对语言学卡片箱进行补充,并以此大幅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效率。数字媒体对于记录濒危语言的消失也起到决定性作用:权威的语言记录、文本收集和其他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语言传承得以留给后世,在最好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促成濒危语言的恢复。      “以这些虚拟的研究基础设施为基础,我们可以提出全新的课题,获得新的科学认识,”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国务秘书阔阿内丽阿·克外内-提伦指出,“CLARIN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欧洲项目,它将刺激人文社会科学的顶级研究。数字档案对于这些学科的价值不亚于基因数据库之于生命科学。我很高兴德国能够成为这个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7月26日宣布向参与该项目的德国学术机构资助850万欧元,用于其今后三年的工作经费。该项目德国部分由9所学术机构合作完成,图宾根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很里克斯负责组织协调,其他8个合作伙伴为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德国语言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汉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慕尼黑大学、萨尔州立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这些机构的任务包括整理大量重要文本和语言资源,并上传至网络以供研究使用;为跨学科和跨机构合作提供基于网络的工具软件和技术,通过电子数据掌控信息洪流并将其结构化;在愈加复杂的工作流程中协助人文、社会和文化科学各学科研究者等。      早在2011年1月,由德国科学委员会发布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议》已经指出,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是通过顶级课题研究项目寻求面向未来的科学和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前提。
2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大复印资料收录偏好的变化
yuliping 2011-8-1 10:53
以往的感觉,人大复印资料似乎偏好文字为主的思想性论文,因为我的论文以定量研究为主,所以至今只有2篇论文被收录,但现在情况有所变化,2011年1期我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的一篇论文“基于结果一致度的学术期刊组合评价研究”一文最近被收录了,这预示着人大复印资料的偏好似乎有所变化。 究其原因,任何定量研究的实证论文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不管你公式多么复杂,研究领域、研究的脉络、研究的思想总是文字为主的,而这里面体现出作者的思路与功力,也体现出创新。当然,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现在的人文社科研究,越来越重视定量研究,很多期刊甚至以定量研究论文为主,如果不注意收录该领域的成果,那么,人大复印资料就太单薄了。所以,用一句行话来概括,这也是人大复印资料“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体现”。 2011.8.1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领导先上
panfq 2011-7-22 23:49
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课题申报、职称晋升,让领导先上。 以书记要上职称 院长要上职称, 共产党员,先人后己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博客大赛的一点想法
gl6866 2010-6-19 23:50
博客大赛的大幕终于拉上了。可是在看完获奖者名单后,有一个感想,我们知道了这些博主的姓氏名谁,可是对于他(她)们的佳作却无从知晓。这就难免使我有点失望。刊登出谁获奖固然重要,可是还是要让人们知道其所获奖的博文。这样我们没有获奖或没有参加大赛的人也好有个学习的机会。另外,今天读到黄安年先生的博文希望下届青年科博大赛有更多的人文社科学者参与(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6938)也颇有感触,为什么只有自然科学界的人参加呢?难道人文社科以及其他方面的学科就不是科学了?所以我倒是支持黄先生的意见,多多吸收人文社科学子们参与其中,否则会给人一种印象,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科学似的,其他的都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人文社科的学子们的作品未必就比从事自然科学的差,相反他们大概还会更优秀呢。不过要是将自然科学以外的人吸收进来,科学网可要更加费劲了。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348 次阅读|3 个评论
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库
yuliping 2010-5-1 18:29
每年上半年都是各级各类课题申报的高峰期,以江苏省人文社科为例,今年上半年可以申报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科、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软科学、江苏省社科联、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等等,前几年我是逢课题必报的,现在小课题一般不报了,因为有些课题采取限额申报,单位一共只能申请数项,把机会留给年轻同事可能会好一些。 课题指南看多了,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课题都属于重复申报,不光是同一机构不同年度指南存在重复,不同机构不同年度或同一年度的课题也存在重复。这些重复有的是一模一样,有的是变个花样,本质上是一样的。某个课题去年有人报,今年有人报,明年还有人报;或者是某个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有人报,教育部课题有人报,农业部课题有人报,其他省级厅级课题还有人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一个独特的现象。 对于课题指南重复问题,如果指南只是一个宏观领域,这还好办,关键有一些指南是不能变更题目的,如果重复多了,必然导致科技资源的浪费。 其实,一定的重复是可以的,国家社科基金对于某些课题,当年同时资助 2 项是有的,由于不同学者的背景、思路、知识结构、研究方法等各不相同,让不同学者进行同一研究,是骡子是马,出来遛遛,便于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把握,也有利于学术争鸣。但是重复多了就是一种病态现象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建立了科技成果数据库。建议有关部门再建立一个省级以上课题的课题库,里面收录省级以上课题的申请书、课题发表的论文、课题报告、专著、专利(人文社科专利少一些)、鉴定结果、奖励等各种资料,并且按学科和类别进行详细分类,统一公布上网,免费查询和下载。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中国人文社科课题的质量,也有利于降低课题的重复,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繁荣人文社科研究。 建立这样的数据库,建议由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或教育部牵头,联合各大部委的科研管理部门联合来做。为了降低工作量,以往的课题不谈,从现在还没有结项的省部级以上课题开始建库,经过 2-3 年的努力,可以让我国的人文社科研究,从根本上发生质的变化。 建立这个数据库的意义,我的感觉不亚于建立中国期刊网。至于自然科学课题有没有必要建立类似的数据库,这方面我不太熟悉,欢迎讨论。 谨以此文纪念科学网开博两周年。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834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文社科领域学术研究的时代变化
gjszhangtong 2009-11-15 20:43
一 目前的时代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逐渐融合的时代,这一特征在中国越来越明显,因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加快,经济与文化影响力明显上升,外部世界会更加愿意加强交流,内部也有实力走出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通过文化上互相学习而导致共同性日渐增加。 站在国内背景下面,探讨学术研究与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认为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原因是长期以来经过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对于西方过去主流的学术文化非常了解,逐渐能够做到接轨,至少在形式层面。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思考未来世界的学术文化走向,并将之作为个人行为的指导思想。试图明确未来学术研究的基本价值导向,目的是想使学术研究在越来越开放竞争的世界中,既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又不受或少受社会的负面影响,取得它应该取得的成果。 这里面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在开放社会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员如何才能够既不脱离社会,又能够适当超越社会,保持自己的价值理念,科学地、理性地、连续地从事研究工作,设法摆脱单纯功利思想带来的片面行为和易动摇迷惑的心态。 二 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可能很宽泛,主要是想解析一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人文社科研究。目前所谓的时代变化似乎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全球化和金融危机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之类的。不过,经济因素和广义社会因素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例如最近的一个现象是,据称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关注教育培训产业,认为这个市场会比其它实业更加有发展潜力和投资回报潜力。当然这里不是要谈经济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因此笔者强调的是另外一种影响方式,即由于竞争开放带来了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同时带来了个人进入各种职业的方式的变化,具体也体现在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人员的变化方面。 任何领域只要关注效率,竞争就不可避免。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竞争不断强化,究其根源是除了存在对外的物质资源获取竞争之外,也存在内部资源的分配还有个人地位的竞争。竞争外部资源导致学校管理层提出越来越高的绩效考核标准,竞争内部资源和地位导致学术研究人员在各自发展中做出不同选择。因此无论是源自外部还是内部的竞争压力,都将转化为更加激烈的学术竞争。学术是个宽泛的概念,有很多种选项,所以学术研究者个人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事情。时代变化对于研究者的竞争出发点、竞争策略、竞争过程和竞争结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时代的特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它如何影响到科学研究的价值问题。按照笔者并不完全的看法,国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有比较典型的四种模式倾向,即探究基础规律型、文献累积型、理论联系实际型、社会中立批判型。哪一种方式更好,彼此谁更重要,涉及到研究的价值观,一直都有争论,过去国内由于社会历史因素影响而时常有所偏重,或存在明显的舆论导向。在西方对这个问题比较宽容,学术自由的传统使得这个选择权交给了研究者本人。 目前国内高校中四种倾向的研究活动同时存在。第一,出于学校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和满足各行各业政策咨询的需求,再加上学术研究者个人受到社会重视实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各类研究人员不论是老中青都较多地倾向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式。第二,随着中国社会领域的深入改革,包括知识阶层在内各界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和可能性不断提升,正出现中立地批判社会问题的研究倾向,这一点从当下知识阶层积极与媒体发生关联可以看到端倪。第三,开放竞争给从事纯学术研究的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制造出了不确定性的压力,使得他们产生了保障学术工作不受干扰的要求,反对功利性的绩效评价,倾向于持续的文献积累工作。第四,西方研究人士的价值倾向开始对国内产生影响,前面三种研究价值取向传统上国内就有,而接受西方大学认识论哲学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人,倾向于将学术自由的内涵放在纯粹认识层面,强调通过创新研究揭示事物本质,既反对偏重数量的文献累积型学术研究方式,也不热衷于以干预社会发展为取向的社会批判研究方式,也不喜好选择理论联系实际的功利研究方式。它实质上选择了创新性(开创性)的基础研究。 从观察高校现象中发现,时代变化造成的现实影响之一是,学术研究难以闭门治学。不论是哪一种研究模式,都面临着外部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压力,获得外部强化对研究者而言变得很重要。例如,理论联系实际型、中立批判型不害怕被批评为比较功利,而是期待有及时的社会评价来推动进一步的研究行为。文献积累型则表现出缺乏强力进取心,需要有比较正面的圈内评价来维持。只负责解释现象和规律的基础性研究重视过程,但需要外界对其研究大方向的某种肯定。 由此造成的共同问题是,现在国内高校年轻一代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员,对于需要艰苦和勤奋没有任何怀疑,但对于无法得到正面及时评价包括业绩的评价则难以忍受。对于个人而言可能导致两种选择,一种是转而寻求不完全合理的手段来获得肯定和成绩,另一种是灰心和士气低落。实际上在欧美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年青人因为无法在一个自认为应取得成功的阶段获得实际的回报,而对学术研究工作感觉到失望。看来开放竞争使人不甘寂寞,倾向于与他人比较得失或依赖舆论巩固自信心。 三 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观察,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以上四种研究模式的客观存在。不过,通过了解研究群体的情况并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虽然各种研究模式都已经存在,但是却不意味着它们是主体自觉的产物,往往是研究者在自发或摸索中逐渐形成的个人风格,而不是因为能够把握未来研究的趋势然后做出的选择。以下略微对于提及的四种研究模式做一些现实评价。 各种研究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例如,基础研究型秉持认识论哲学,更加符合西方学术自由本义,选择课题一般上属于能够长久持续实施的项目,但是因为它实质是创新性(准确讲叫开创性)的基础研究,而不只是文献累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都适用,可能由此会限制自己的研究工作范围。 理论联系实际型的优势是将理论研究经过细化、特殊化之后,具体到某一个局部的研究地区、局部的研究对象,又或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合作,获得质性的、局部的研究成果,成果不一定形成一般性理论,也可能就是对研究对象具有意义。其缺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本来是要帮助研究对象在变化的世界和发展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看清发展中的问题,减少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实际情况始终是要快于人们的观察和研究,所以常常呈现马后炮或者是很快失去指导价值。 社会批判型的优点是它自身也许不需要大量的理论储备,而是强调分析评价的能力,只破不立或者破大于立当然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因此短平快效率高。不过其缺点也源于此。曾经有人观察之后说,在媒体上出现的参与社会评论的学者很多是年纪较大的人士,原因也许是批评者往往依靠的不是整套先进的理论,而是一种丰富的经验和公众信服力。要么投身社会批判的就是观点较为激烈的人士,能够引发广泛的社会争论。现在人们在信息开放、知识扩散的情况下,都有相当好的分析判断问题的基础,所以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听取他人的评价。研究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研究者如果沉浸于社会批判,难免将大量本可放到建设性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评论现实上。 基础研究型是过去西方建立起来的核心学术文化,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比较能够得到贯彻,本身好虽好,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常常难以实施。有时人们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开创性的基础研究方向。笔者粗浅地觉得在通常情况下,即使想要发挥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还是可以从侧重社会批判转向社会构造包括理论上的构造,例如西方的那些未来学家托夫勒、费里德曼之类人士采用的预测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式,它的优点是既能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成果,又将眼光放在发展上,不局限于当代正在发生或占主流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你不去研究它照样有许多人具体在完善它,而是试图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方向。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中国的思想文化似乎也有机会处于世界的前列,这样的一些研究的价值慢慢就会凸现出来了。
个人分类: 科技人文|37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文社科期刊能实现开放存取吗?
wangyk 2009-7-25 06:40
王应宽 编译 2009-07-24 UTC-6 CST UMN, St Paul 博主按:包括人文社科期刊的出版者在内的很多人可能都不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人文社科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的费用同比科技期刊贵3倍多。如此昂贵的成本如果转嫁给作者,即采用作者付费模式实现开放存取,作者能负担得起吗?人文社科期刊认同OA理念吗?能够实现开放存取吗?此前的研究和关注大多在科学、技术和医学(STM)领域的期刊,很少关注和研究人文社科期刊。Mary Waltham 的研究报告《社科与人文学会学术期刊出版的未来》将回答这些问题。博主摘录其观点,编译如下,供同行交流。 人文社科期刊能实现开放存取吗? 根据 2007 年对期刊的一项研究,在人文或社科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的平均发表费接近一万美元,是在科学、技术和医学 (STM) 期刊发表论文费用的 3 倍多。而且, STM 领域期刊采用的很有优势的模型未必适合人文社科期刊。这是通过研究 8 种人文社科领域的旗舰期刊所得出的部分令人瞠目吃惊的结论。 应美国全国人文社科联盟的一个委员会的要求,独立的出版顾问 Mary Waltham 2007 年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发表了名为《社科与人文学会学术期刊出版的未来》的报告( The Future of Scholarly Journals Publishing Among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ssociations )。研究小组试图弄清楚,学术传播领域的迅速演变,特别是开放存取的诞生,将如何影响其联盟中的学会成员,而作为其成员的学会大都基于传统的订阅模式出版其学术期刊。委员会主席兼美国人类学协会的执行理事 William E. Davis 说:早该开展这项属于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了。 研究经费来自梅隆基金会的资助,研究希望分析 8 个学会的旗舰期刊 2005-2007 年的数据,来诊断困扰学术出版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参与研究的 8 个学会团体包括美国人类学协会、美国宗教学会、美国经济协会、美国历史协会、美国政治科学协会、美国社会学协会、美国统计学协会和现代语言协会。虽然 8 种期刊在样本数上不多,但是其中包括了主要的人文社科领域最杰出的期刊,例如《美国历史评论》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美国政治学评论》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等。 即使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出版者本身也对在其领域发表一篇论文的成本如此之昂贵颇为吃惊。 2007 年,在被分析的 8 种人文社科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的平均费用是 9994 美元,而在 STM 领域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的平均成本是 2670 美元,前者是后者的 3.7 倍多。研究表明,成本差异主要源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录用率不同。人文社科期刊论文的篇幅较长,在 19 页左右,论文录用率较低,一般在 11% 。而 STM 领域期刊每篇文章的长度平均为 12 页,而稿件的录用率相对较高,平均在 42% 。文章篇幅长和录用率低使得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同行评审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的成本显著增加。在 STM 领域使用较好的作者付费模型( author-pays model )在人文社科领域不再适用。 在人文或社科期刊发表一篇论文的发表费几乎是 STM 期刊论文发表费的 4 倍。人文社科期刊的发表费太高,而该领域的作者相比更不容易获得基金资助,因此难以负担期刊昂贵的出版费。相对而言, STM 领域的学者们更容易获得各种基金支持,研究经费相对充足,就能够负担相对较低的论文出版费。 研究还发现, 2007 年 8 种期刊发表的内容中,经同行评审的研究成果占 62% ,包括书评等其他学术内容占 38% 。这些学术内容对学术传播体系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出版这些学术内容也并不便宜,也需要付费委托、编辑和制作加工。根据 2007 年的研究数据,平均每种期刊载这方面的成本是 313 612 美元。如果实行作者付费模型,谁为这部分学术内容的出版买单? 研究结果似乎并不支持废除印刷版就可以使开放存取模型经济上可行的观点。所谓的第一副本成本( first-copy costs )占被研究的 8 种期刊各自总成本的 47% 。废除印刷本可以减少支出,但仍然不足以弥补成本。即使学科领域的人们愿意放弃印刷版,出版者仍然不知道如何找到资金来源使出版在经济上可持续。目前,有些期刊的资金来源仍然包括部分订阅收入。 是否意味着人文社科期刊拒绝采纳开放存取理念?绝对不是。研究只是表明,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模式不适合人文社科期刊。要实现开放存取,还需要探索其他适合认为社科期刊的开放存取模型。只是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在被问及出版人文社科期刊的学会是否将致力于探索适合人文社科期刊的 OA 模型时, William E. Davis 回答说:我们将为之努力,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We will, because we have to )。关于人文社科期刊是否 OA 的问题,用东北话说,就是必须的! 说明: 关于第一副本成本,请参阅博文第一副本成本及 OA 成本分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5447 资料链接: Humanities Journals Cost Much More to Publish Than Science Periodicals By JENNIFER HOWARD http://chronicle.com/daily/2009/07/22265n.htm http://www.hastac.org/blogs/cathy-davidson/humanities-social-science-publishing-costs-more-science-and-we-need-more-it-too 本期博文思考题: 1 中国的人文社科期刊论文发表费怎样? 2 中国的人文社科期刊稿件录用率怎样? 3 中国的人文社科期刊可否实现开放存取?
个人分类: OA开放存取|4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