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规范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专题讨论班:规范场与弦论初步(第3讲)(张驰)
GrandFT 2015-4-12 17:20
题目:规范场与弦论初步 第3讲 主讲:张驰 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星期一下午2:0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1. Wilson圈与Lie代数初步 2. 弦上的约束与光锥坐标 参考书目: Peskin《The introduction of Quantum Field Theory》 Joseph Polchinski《String Theory》:I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1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规范场与弦论初步(第2讲)(张驰)
GrandFT 2015-3-31 17:13
题目:规范场与弦论初步 第2讲 主讲:张驰 时间:2015年04月01日 星期三下午2:0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1.从U(1)到SU(2): Yang-Mills场 2.从点粒子到弦: Polyakov 作用量 参考书目: Peskin《The introduction of Quantum Field Theory》 Joseph Polchinski《String Theory》:I E. Bick F. D. Sreffen (Eds.) 《Topology and Geormetry in Physics》——Aspects of BRST Quantization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1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规范场与弦论初步(第1讲)(张驰)
GrandFT 2015-3-22 21:07
题目:规范场与弦论初步 第1讲 主讲:张驰 时间:2015年03月23日 星期一下午2:0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1.从U(1)规范到电磁场 2.与广义相对论的类比:仿射联络与曲率张量 参考书目: Peskin《The introduction of Quantum Field Theory》 A. Zee《Einstein Gravity in a Nutshell》
个人分类: 量子场论|1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统一路-3-规范理论之诞生
热度 16 tianrong1945 2015-3-11 08:28
3. 规范理论之诞生 - 再谈外尔 建立和发展规范理论的物理学家,对美都有一种独特的欣赏方式。杨振宁多次在文章和演讲中感叹物理及数学之美,外尔特别欣赏自然界的对称美,他上世纪 50年代初在普林斯顿大学作了一系列有关对称的演讲,后来写成一本名为《对称》的科普小书,广受读者欢迎。 外尔早在 1929年曾经提出一个二分量中微子理论,但这个理论导致左右不对称,因而破坏了外尔心中的对称之美,最终被他抛弃了。20多年之后,李政道和杨振宁重新考察这个理论,继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的实验所证实。李杨二人因此而得到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但这时候的外尔已经来不及表示遗憾,因为他在两年前就去世了。 外尔对黎曼几何的重要推广,应该是他对仿射联络空间的研究 【 1 】 。 首先回忆一下我们在 黎曼几何系列 中学到的几个概念和名词: 1. 流形上每个点的局部邻域可当作是一个欧几里德空间。 2. 每个点的切空间上可以定义一个度规张量 g ij 。 3. 有了度规张量 gij 后,可在黎曼流形上定义列维 - 奇维塔“联络”。 图 3-1 :曲面上的联络 比如说,曲面就是 2 维的流形,它看起来像是由每点附近的一个个小平面粘贴而成,如图 3-1 。而为了在黎曼流形上作微分运算,我们在相邻点的切空间之间引进了列维 - 齐维塔“联络”的概念,具体地说,就是一定坐标表示下的克里斯托费尔符号Γ i jk 。克里斯托费尔符号Γ i jk 可以从度规张量 g ij 及其微分的计算而得到。然后,再以度规和联络为基础,定义协变微分、平行移动、曲率等等。从上面的过程看起来,时空中度规张量 g ij 的角色似乎很重要,爱因斯坦建立场方程的目的就是要求解它。 然而,外尔在研究黎曼几何和广义相对论时发现,黎曼流形上的平行移动及曲率的计算实际上都只与克里斯托费尔符号有关,也就是说只与“联络”有关。换言之,计算曲率不需要用到度规张量,只要有了联络就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对流形的内蕴几何而言,联络是比度量更为基本的东西,度量实际上是不需要的! 打个不一定很恰当的通俗比喻,裁缝要用许多小方布块缝制一顶帽子,或者是类似于如图 3-1b 所示的某种曲面形状,他只要有许多小布块(切平面),以及他如何将它们互相连接起来的方案(联络),就能够缝制成他想要的任何形状了,并不需要在每个小方块上用不同的尺子(度规)量来量去。 既然联络的概念更为基本,那么就可以将度规,也就是度量的概念从所研究的空间中抽去。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看看,有度量的空间(或几何)与没有定义度量的空间(几何)有什么区别。数学家已经给这两种几何对象取了名字,我们也不妨使用它们:没有度量的叫仿射空间,定义了度量的叫度量空间。欧几里德空间和黎曼流形都是度量空间,因为它们定义了度规。 “仿射”一词所表达的意思可以从图 3-2 中所列出的平面上的各种几何变换的直观图像而得到。 图 3-2 :各种 2 维的几何变换 如图 3-2 所示,平移变换只是将原图进行空间平移;欧氏变换加上了坐标旋转,但长度和角度保持不变;相似变换引进了尺度的放大和缩小;仿射变换则角度和长度都可以改变,但平行线仍然变为平行线;投影变换则更加放松了条件:不再保证平行线仍然平行。 由上所述,我们对仿射一词有了一点简单印象。进一步说,可以将平面上的仿射变换看成是连续施行有限多次平行投影而得到。再举几个简单例子来说明欧氏空间和仿射空间的区别:欧氏空间中定义了度量,可以作平移和旋转,但是线段的长度和相互夹角不改变,仿射空间中没有了度量的限制,长度和角度均可改变,但平行线仍然是平行线。因此,在仿射几何中,所有三角形都与正三角形等价,所有平行四边形都与正方形等价,所有椭圆都与圆等价。但是,平行四边形与不平行的四边形不等价,椭圆与抛物线不等价。 因此,外尔发现曲率等与空间的度量性质无关,只与联络有关,从而提出了仿射联络的概念。外尔认为张量分析应该建立在仿射空间的基础上,而无需假定度量,即不是一定需要首先定义度规张量。联络是比度规张量更为基本的几何量,它不仅仅是人为引进的数学结构,而且具有真实的物理意义。外尔的这些思想,为微分几何建立了更广泛的理论基础。之后,嘉当( E.Cartan )发展了一般的联络理论与活动标架法。再后来,纤维丛与示性类的引入,陈省身开创的整体微分几何研究,物理中杨 - 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的发展,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等等,使微分几何与理论物理互为促进,两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少突破。 下面再回到外尔对规范场理论的贡献。 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规范场?什么是规范变换?尽管规范一词是从外尔几何中的“长度收缩”,或“度量标准”英译而来,但总的来说,这个词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最初是来源于经典电磁学中矢量势的使用,经典电磁理论中,四维矢量势 A 作如下规范变换时,电场 E 和磁场 H 保持不变(公式 3-1 ): 其中 λ 是一个任意函数,这说明对于描述同样的电磁场,四维矢量势 A 不是唯一的。在这儿的规范变换一词,便反映了电磁系统用 4 维矢量势来表述电磁场时的这个冗余性。 另一个例子是电路中电压的概念,也反映了系统的某种冗余性。大家都知道电路中“接地”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其原因是因为绝对的电压值不是真正起作用的物理量,两点之间的“电压差”才具有实在的物理效应。这点从观察立于高压电线上的鸟儿可以得到验证:鸟儿虽然身居“高压”,但因为双脚间的电压差很小而无危险。电路中 “接地”的目的,便是用一个整体的电压平移变换来消除“绝对电压”的冗余性。 根据我们在上一节中的介绍,外尔为了统一引力场和电磁场,在黎曼度规上乘了一个任意的尺度因子,这也导致系统有了某种冗余性。然后,他又引入了一个 1 次形式,让尺度因子和这个 1 次形式按照一定的规律同时变换来消除冗余性。这个 1 次形式就是电磁势,这个变换也叫做规范变换 【 2 】 。但外尔的规范变换除了 1 次型的电磁势如公式( 3-1 )一样变换之外,还包括了黎曼度规尺度因子的变换: g ij → e θ( x ) g ij 。 综上所述,规范变换有经典的和量子的,也有整体的和局部的。整体规范变换的实例之一是刚才说的电路接地的问题,经典规范变换在经典电磁理论中与电磁势的冗余性有关。另外,按照外尔的用法,规范变换和规范场的引入(无论经典的或下面将谈及的量子的),其目的都是企图处理两种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但作用的方式在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中有不同的解释,见图 3-3 。 图 3-3 :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中的电子用不同的方式感知电磁场 从经典理论的观点,带电粒子感受到的是电场 E 和磁场 B 。矢量势 A 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而引进的数学工具,且矢量势不是唯一的,在 A 的规范变换下,电场和磁场保持不变。换言之,经典的带电粒子只认识电场磁场,不知道什么规范不规范。量子理论中的电子的特性就不太一样了,在它们的眼里,电场磁场 E 和 B 已经退居第二位,电磁势 A 出面和它们直接打交道。外尔的规范理论中已经包含这个概念,后来发现的 AB 效应 从实验上证实了这一点。 当初,外尔企图统一引力和电磁力的尝试没有成功,后来, 1929 年,在福克( Fock )和伦敦( London )的启发下,外尔带着“量子”这个新武器,再次返回到这一课题。这一次,外尔将其原来的理论作了如下两点改变: 1. 规范变换不是作用在度规张量 g ij 上,而是作用在电子的标量场 f 上 ; 2. 原来变换中尺度因子的指数上,乘了一个 i ,也就是 -1 的平方根。 第一点改变说明,研究的问题是电磁场和电子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原来企图解决的电磁场和引力场的相互作用。第二点改变说明,外尔原来想引入的不可积标度因子,改变成了电子波的一个不可积的“相”因子,在上述两点改变下,规范变换成为以下由两个变换组成的联合运算: f → e iQθ( x ) f , A→A− iQ∂θ( x ) 。 这儿的 Q= q/(hc) ,与粒子的电荷 q 有关,物理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采用一种特别的单位,称之为自然单位,其中令普朗克常数 h 和光速 c 都为 1 ,因而 Q=q ,规范变换可表示为: f → e iqθ( x ) f , (3-2) A→ A− iq∂θ( x ) 。 (3-3) 公式( 3-2 )中 f 是电荷为 q 的某种带电粒子场,( 3-3 )的 A 是引进的电磁场的电磁势。两个公式所表示的情景与图 3-3b 所画的一致:电子场 f 与电磁势 A 一同变换。 在变换( 3-2 )和补偿变换( 3-3 )的同时作用下,如果能使得物理规律保持不变,这个变换被叫做规范变换,人们也常常将( 3-2 )叫做第一类规范变换,( 3-3 )叫做第二类规范变换,引入的场 A 则被称之为规范场。 改进后的外尔规范理论,已经不是原来的尺度变换理论,而变成了“相因子变换”理论。它没有了爱因斯坦所批评的“钟和尺”不确定的问题,被成功地应用于量子电动力学中,为实验所精确证实。 由此而添加的规范场 A,也 正确地描述了与电子相互作用的电磁场 。在量子理论中, 电子场 f ,或者是 波函数 f( x)表示的是电子的几率幅,它的绝对值的平方是电子在时空中某一点出现的几率,而复数相位的绝对大小没有物理意义,有意义的只是不同时空点之间的相位差,它影响到几率波的干涉效应。将几率幅乘上一个相因子 e iqθ( x ) ,意味着几率幅的相位变化了一个角度 q θ( x ) ,对计算几率丝毫没有影响。因此,如果这个相因子是与时空位置 x无关的,即 θ 是整体不变的常数 ,便完全不会影响物理规律。也就是说,系统的拉格朗日量在整体规范变换下是不变的。但是,如果推广到局域规范变换,即 θ( x ) 是时空的函数的话,就必须引入一个 A ,使得在作 局域规范变换时, A也相应地变换,才能保证系统的拉格朗日量不变,也就是物理规律不变。 图 3-4 :规范场是时空上的纤维丛 按照图 3-4 ,再将“规范变换”的图像总结一下。经典理论中,每个时空点电磁势 A 的数值被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但仍然保持场强不变。想象这些 A 的数值在时空点上堆成一个高塔,或称之为“纤维”。电磁势的值在纤维上滑动,经典电子感觉不到这种滑动,如图 3-4 a 。但在量子理论中,电子运动用它的波函数(几率幅)描述,几率幅遵循一种整体对称性:波函数可以相差一个任意相因子 e i q 而不改变物理规律,这叫做整体规范对称,见图 3-4b。如果将整体规范对称推广到局部规范对称,也就是 相因子的指数 q 是时空的函数 q (x)的情况,便得到图3-4c。这种情况下,当电磁势A的值在 纤维上滑动的同时, 电子的场变量 f( x)在复数平面上转圈,两者的总效应保持物理规律不变。 参考资料: 【 1】 GeorgeTemple, 100 Years of Mathematics, Duckworth, London, 1981. 【 2 】 H.Weyl, “ Space-Time-Matter. ” 4thEdition, Dover, New York, 1952 上一篇:外尔的无穷小几何 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 最小作用量原理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22101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宋文淼先生谈相对论和在流体力学
yangxintie1 2015-1-2 10:17
新年好! 现在这里是2015年的新年的第六个小时。在过去的一年里,你给我写了很多信。特别是有一封信中,你所表达的在德国作访问学者时,对于那里的信教的教友们的仰慕之情,更是令我感动。其实我更本质的也只是一个信仰的仰慕者,只是由仰慕而渐渐地转向追求。(.....略去部分另文登载) 我只想告诉你,科学的道路是无限广阔的。哲学的领域里也是熙熙攘攘的,只要有人信着神的话语。神的话语确实是像罗素所说的,超越古希腊的理性和逻辑的,但是祂绝不是不实在的。它是属于“神话时代”的,是哲学和科学的根,因为神话时代才是人类历史的“无限”,比人间民族国家的历史,长远得像“无限”那样的恒久。科学和哲学都是属于有限论域的,只要努力去把握那个有限论域的,科学都是有用处的。 你让我看看相对论在力学中的应用。我不是不想看,而是没有精力,真正没有精力了。 我在研究麦克斯韦理论以前,看过一些力学,麦克斯韦理论就是从力学中来的。但是发展到电磁波和“光”,电磁理论有了完全不同于“力学波”的属性。“电磁波”和电磁场是独立的,或者说是分离的。力学波和场也应该是可分离的,但是分离的和不分离的两部分的属性是不一样的。电磁波和力学波最大的差别就是它是能够在真空中传播的,而力学波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数学的理论和物理的实在相分开。真空我们讨论的就只是“纯粹理念”中的抽象的“真空”。就是空间理念的“抽象”。真空中不传播声音,是能够直接感受的。在介质中力学波也是可以分离成纵波和横波的,但是本质上是同时出现和传播的。电磁波中实际上只有横波,没有力学波中的纵波。所以电磁波可以进行数学上的比较严格的分析。它不遵循罗伦茨规范的。所以杨振宁的规范场论是不能用在电磁波和光的研究上的。但是罗伦茨规范在一定条件下应该可以近似地用于某些力学问题,这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在力学特别流体力学中可以在某些近似条件下可以得到有价值的应用,完全是可能的。 这些问题到2015年应该重点的来讨论了。在新年伊始,先不谈那些枯燥的问题了。还是祝你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宋文淼 我很感激宋先生来信!是他在我探讨这一切理论关系的时候支持了我,并告诉黄志洵教授他的意见,黄教授也支持我进行探索,转眼十几年了,是力学在相对论发展中间应用,而不是相对论在力学中的应用,(这种力学把相对论变换当作近似算法一直在用着)。我出活慢,转载宋老师的信,也算是一种感谢,尽管我是无神论和唯物论者,不妨碍我对宋老师的尊敬。他信中关于神的叙述和相对论无关,另文登载. 顺便择录一篇报道:最新研究证:引力场或具流体性质 存在湍动漩涡 http://space.kexue.com/2014/0611/38465.html 对这个又如何解释呢,肯定又会引起新的理论交叉
个人分类: 相对论属于近似|2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振宁先生高调质疑标准模型暨2014年物理学进展之APS观
热度 35 qhliu 2014-12-23 09:07
在科学网创立“杨学”学科者谁 ? 土著是也。 “杨学”者,专门研究杨振宁物理思想之专门学科也。 土著目前共发表有 5 篇 “杨学” 博文: 1 , 研读杨振宁先生复旦谈话记录与“杨学”之创 立 ( “杨学”第一篇 ) 2 , 杨振宁先生惊人一 变 ( “杨学”第二篇 ) 3 , 杨振宁先生论物理创造的诗性体 验 ( “杨学”第三篇 ) 4 , 杨振宁8 月6 日中美物理教育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杨学第四篇) 5 , 杨振宁先生高调质疑标准模型 ( 杨学第五篇) (注: 本文在引用杨先生的原话时,为不至突兀, 行文上 略有增删 。) 一,杨振宁高调质疑标准模型 1954 年杨振宁和 Mills 提出规范场理论。 当时,二人没有想到这个理论会构成了当今物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现在,任何基本的相互作用必须在规范场理论框架内进行描述。尽管李、杨两位先生有些问题上心存芥蒂,在需要的时候,李先生也会毫不犹豫地利用规范场这个理论武器。 杨先生提出规范场理论之后,基本上站在这个理论的侧面,保持对这个理论发展的高度审视。既有高度赞赏,也有温热的评价。 60 年来,莫不如此。 2014 年,杨先生再次高调重复他创造能力巅峰时孕育的想法:怀疑规范场理论基础之上的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是否为一个终极理论。在11月份发表的 题为“麦克斯韦方程和规范理论的观念起源”(英文版发表在 美国《 Physics Today 》, 中文翻译发表于 12 月份中国 《物理》) 一文中 , 他断言: “ 标准模型不可能是终极理论。 首先,标准模型包含几十个参数。 更重要的是,作为标准模型的一个核心部分,“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是一个纯粹唯象的构造, 它在很多方面与费米的“四费米子相互作用 ( four-ψ interaction ) ”相似 。在1934 年被提出后,费米理论保持了近40 年的成功,但它最终被更深刻的 U(1) ×SU(2) 电弱统一理论( electroweak theory ) 取代。 ” 科学网上首次介绍《 Physics Today 》上的文章 : 施郁 , 杨 振宁先生新作: 麦克斯韦方程与规范理论的起 源 。 科学网 首次注意到《物理》上的文章: 陈建辉, 杨振宁新作- 中文 版 中文论文下载: 麦克斯韦方程和规范理论的观念起源 .pdf 二,杨先生的根据是历史、是猜测,更是一个直觉! 通过考证电磁学发展的历史,发现从法拉第到成熟的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经历过两个有趣的过程。 过程之一,从法拉第的模糊的电紧张态概念,到麦克斯韦的矢量势。 “ 在理解电磁感应的摸索中,法拉第引进了两个几何概念:磁力线 (magnetic lines of force) 和电紧张态(electrotonicstate) 。前者很容易图像化,只要在磁体和螺线管附近撒上一些铁屑就行了。我们今天用磁场强度H 来表示这些力线。后一个概念,也就是电紧张态,在他的巨著《电学的实验研究》中一直模糊不清,难以捉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法拉第确实是以几何直觉而非代数公式的方式摸索他的道路。” “麦克斯韦…的主要目的是给予法拉第的不可捉摸的电紧张态一个精确定义。矢量势A 这一概念确实在麦克斯韦一生的思想中处于一个核心位置。”“麦克斯韦也完全意识到将法拉第的电紧张态等同于汤姆孙的矢量势A 这件事的重要性。 ” 过程之二,从麦克斯韦模糊的物质涡旋概念,到位移电流,进而预言电磁波。 杨振宁写道:“ 为了搞清楚麦克斯韦是怎样得到他的位移电流的,我曾经几次试图去读麦克斯韦论文第二部分的最后 11 页和第三部分的开头7 页。我尤其想了解他所说的“由于媒质的弹性”具体指的是什么。我的所有尝试都失败了。”“麦克斯韦大概探索了涡旋网络模型的新特征,并得出了位移电流。” “…很快得出电磁波应该存在这一结论。 ” 规范场到 Higgs 粒子之间,类似于法拉第的模糊的电紧张态概念,或者麦克斯韦模糊的物质涡旋概念。我们看到了 Higgs 粒子,但是还没有抓住它的灵魂。如果抓住了,就将经历在电磁场理论中引入矢量势,以及位移电流在麦克斯韦方程中的地位一样。直接把 Higgs 粒子预言出来,而不是通过一个附加的机制构造出来。 三,杨先生再次提醒如何理解规范场 杨先生认为:“ 今天,大多数物理学家倾向于认为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的原始动机并不是解释迈克尔孙—莫雷实验,而是要理解‘同时性’这个概念的物理意义。 ” 因此,要理解规范场,实验结果不可缺少,但是也要关注理论内在的逻辑,物理学深层次的内涵。这种内涵应该是直接指向暂时还只为上帝所知的宇宙密码。 “ 我想知道,在做出如此巨大的发现后,麦克斯韦是否曾在祷告的时候因为揭示造物主的最大秘密之一而请求宽恕。 ” 四,一个题外类比: 爱因斯坦 vs 杨振宁 对光量子,爱因斯坦思索了 50 年。晚年时,他感概道: “All the fifty years of conscious brooding have brought me no closerto answer the question,“What are light quanta?” Of course today every rascal thinks he knows theanswer, but he is deluding himself. ” — AlbertEinstein 对规范场,杨先生思考了 60 年,他认为一定还有深层次的问题等待发现。 ———————— 美国物理学会(APS)刚刚发布的2014年物理学进展 Notes from the Editors: Highlights of the Year 1,A Dark Matter Sign? 2,Laser Fusion Hits a Milestone 3,Gravitational Waves Shake Physics 4,Useful Silicon Defects 5,First Observation of Elusive Ball Lightning Spectrum 6,Single Photon Transistors 7,Diagnosing Diseases Through Statistical Physics 8,Why Don’t We Remember the Future?
个人分类: 拾穗记|29717 次阅读|50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经典规范场(陈玉柱)
GrandFT 2014-11-14 09:09
题目:经典规范场 主讲:陈玉柱 时间: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上午9:3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提纲: 1,电磁场 2,SU(2) 3,引力场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1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规范场理论(张驰)
GrandFT 2014-5-4 21:06
题目:规范场理论 主讲:张驰 时间: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下午2:0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 这是场论课程配套讨论班的一部分) 题目:规范场理论 1. 电磁场 2. 杨-米尔斯理论 3. 狄拉克相因子 4. 规范群的指定 参考书目:Chan Hong-Mo, Tsou Sheung Tsun 《Some Elementary Gauge Theory Concepts》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2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规范场量子化:电磁场(陈玉柱)
GrandFT 2014-4-28 17:22
题目:规范场量子化:电磁场 主讲:陈玉柱 时间: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下午2:0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这是场论课程配套讨论班的一部分) 提纲: 1.电磁场的路径积分量子化 1.1 光子传播子 1.2 横光子传播子 2.规范场简介—非阿贝尔情况 3.非阿贝尔规范场的路径积分 3.1 法捷耶夫—波波夫方法 3.2 费曼规则 参考文献:Lewis H.Ryder《Quantum field theory》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2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 对称美, 规范场, 文史哲
LongLeeLu 2013-12-13 08:16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 : 对称美 , 规范场 , 文史哲 岳东晓 的论作 , 简洁,美观,大方,完整, 基本物理原理有两个: 1 )最小作用原理 ; 2 )规范不变原理 . 杨振宁玩了一个更绝的叫杨 - 米尔斯场。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用杨米尔斯场的方法全都推导出来了。 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4007-731620.html 古老的世界对称的概念隐藏的物理学基础 . 在艺术与自然,对称美 ; 在科学和数学,系统的对称性。 1954 年,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和罗伯特 ·L· 米尔斯 ( 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 得出结论,所有的基本力量是自然试图保持对称性的结果 . 1957 年众所周知,杨振宁李政道诺贝尔物理学奖获的工作对宇称不守恒。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847277-731582.html 北宋哲学家横渠先生张载( 1020 ~ 1077 ) 说: “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 他认为,由阴阳和合所产生的万事万物,都有对、有仇,即都有矛盾。至于如何化解、解决种种矛盾,他提出了 “ 和而解 ” 的方法。(《正蒙,太和》)肯定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这个观点 原文: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本之虚则湛,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可状,就是可以形容的,可以观察到的事物物质。 “ 对 ” 指矛盾的对立面。 “ 仇 ” 指对立面的斗争。 “ 和 ” 指对立双方统一体的平衡和和谐。二气交感聚而有象,一旦有象便有其对立面,有对立面就会有相反的运动。因而便会有斗争。而斗争的结果便是形成统一体的平衡和和谐。 难道你不觉得 张载( 1020 ~ 1077 ) 谈的那些 带有隐藏的物理学基础 ?你不觉得 杨振宁玩了一个更绝的 中国哲学应用于 物理学 对立统一体的平衡 - “ 对称美 , 规范场 ” ? 宇宙星与星,万物之间,人与人,远之则不恭,近之则不逊。 自然基本力量是试图保持对称性 - 对称美 , 规范场 。 正是: 太阳底下无新事。它是真理, 是一个例子。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 (1) “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 。 (2) 现代人需要有渊博的文史哲知识、另辟蹊径思维的习惯和忠心诚信高尚的情操。没有渊博的知识,所有的思考都是空洞的,没有高尚的情操,所有的思考又是盲目的,三者的完美结合才能被称为有教养的人,才可以在现代的意义上称其为人。 References: (1) 这副对联简直就是王熙凤、探春(王熙凤曾自叹不如探春)和薛宝钗等人的真实写照 . 表达的是儒家的传统入世的观念 (2) 周恩来意思是要成就大事就要和有忠心诚信的人共谋 , 治学要摆脱前人桎梏 , 另辟蹊径。 纽约时报 - 杨振宁催生 2013 年物理学诺贝尔奖上帝粒子 热度 15 2013-10-9 16:35 纽约时报杨振宁催生 2013 年物理学诺贝尔奖上帝粒子 我很惊讶,阅读自由派报纸纽约时报这篇文章 ( 参考# 1) ! “ 感谢上帝,上帝粒子。 ” 鉴于科学网的多篇文章(参考# 2 ,# 3, #4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些琐事的话题: 纽约时报 的 青睐 -- 称杨振宁催生上帝粒子 , 也许是因为杨振宁是一个 ... 个人分类 : Scholarship | 10553 次阅读 | 21 个评论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731582.html (For B-D)
个人分类: Opinion|2354 次阅读|2 个评论
NB 老杨还有机会么
热度 1 liwei999 2012-10-10 02:31
RE:NB 老杨还有机会么,关于规范场的 大约没有可能性了。数学工具与物理世界的对应,有些象“伟哥”对应ED治疗。 作者: mirror (*) 日期: 10/09/2012 09:39:50 作为 物质 的药品早就存在了。问题是这个物质性与治疗ED功效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 在今天,药理上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的,但在当初,并没有这样的场面。如果“伟哥”当初就是为了治疗ED研发的药物,那么人们的评价就会大不一样了。 杨米尔规范场的理论,就好比发现了物质性的“伟哥”。发现“伟哥”具有治疗ED功效与发现杨米尔规范场的理论的有用性也是相似的。问题是这个理论的有用性并不是杨和米尔的发现。这一点很重要。相比之下,黑格斯的理论则不是这样。黑格斯的理论有所谓的 预言性 。人这个物种对 预言性 的东西格外钟爱。可以爱到痴迷的程度。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077 次阅读|1 个评论
黑格斯粒子凸现杨振宁梅开二度再拿诺奖可能性大增
热度 18 laserdai 2012-7-22 22:14
前几天 黑格斯粒子的新闻热吵 ,遇到同行说,今年诺奖很有可能给这个 上帝粒子 ,我觉得,完全没有可能,就算今年能彻底验证最少要等上两三年才行。 但是,黑格斯粒子的确凿验证,有一层更重大的意义,那就是杨振宁挑头的 Yang-Mills规范场理论,这无疑增大了杨梅开二度再拿诺奖的可能性。 有博主提到, 杨振宁在中国水土不服 , 这的确是实际情况, 别看建国以来国内的理论物理世界几乎醉牛,但是还没有出过任何科学上的小人物,因此 能真正体会到杨先生威猛的人实在还是极少数,至于他的82-28的美丽事情,虽然广为人知,那才只是小小花边新闻。这里不八卦,还是回到严格的学术领域。 先科普一下当年杨振宁拿诺奖的1956年的工作,杨-李的宇称不守恒,比 Yang-Mills方程晚了两年 : 警察抓了犯罪嫌疑人,就需要多次审问,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精神状态下不同审讯人员等等,看看你历次的招供之间有什么不同,结果总的来说就有两种: 第一,犯罪嫌疑人撒谎,因此多次口供之间漏洞百出,或者多个嫌疑人口供根本不一致,这一看就清楚了,马上用刑,事实真相就能出来。这一情况太简单了,跟杨-李的宇称不守恒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如果所有犯罪嫌疑人都老老实实招供,那么一般认为,同一嫌疑人不同审讯次数的招供应该严格一致,多名嫌疑人之间的招供也都严格一致,因为事实真相只有一个,无论怎么叙述都是这一个。这就对应于普通的宇称守恒原理,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跟 亚里士多德 的两个铁球重的先落地的原理一样很得人心。 但是,实际上,同一嫌疑人 在不同审讯次数下的口供之间,总是有个别细节和地方不是严格一致的,不同嫌疑人的招供之间也总是在有些细节方面不够吻合的,深层次原因以后探讨。这就是对犯罪事实描述方面的实际情况,这也照应了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如果审讯人员认识不到这样的事实,犯罪嫌疑人肯定要被上刑而吃尽苦头, 审来审去,总是发现口供不够严密。这就对应了 杨-李的宇称不守恒原理,也就是说,明明是严格的东西,执行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差错,这是女娲造人过程中的设计问题。因此,吴健雄当年花了很大的努力做实验,终于找到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了 杨-李是正确的,因此 杨-李得了奖。 当然, 杨-李当年得奖的工作其实就是一个窗户纸被捅破了。 Yang-Mills方程虽然出世早了两年,当时没有立即看出来有大用,沉睡了多年, 后来随着数学工具的发展和更多牛人的努力投入,从实实在在的空间对称守恒走到了理论方面的对称守恒,这就是 杨振宁挑头的 Yang-Mills规范场理论。 实空间的对称之美和对称不守恒 实空间的对称很直观和容易接受,比如一片树叶是左右对称的,但是正反面就不够对称,出现了破缺; 人是左右对称的,但前后就有不对称性,况且人都是长得明显偏心的,还有个别左右手不一样的,这些都是 对称 破缺 。 地球是圆的,南极北极赤道平分,从核心到大气高空密度逐渐下降,说起来很完美,现在我们很清楚,地球是个鸭梨形状的,表面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是不对称的,火山爆发的地点和时间也是不对称的。 整套理论体系的 对称和不守恒 Yang-Mills规范场理论的最科普级别的解释就是,你口若悬河头头是道的说了一大通道理(理论),如果这一通道理是正确的,应该是对称的,颠过来倒过去都应该是对的。其实就是,自圆其说! 比如,古代寓言中的矛与盾的故事,就违反了规范场理论,所以出现了笑话,流传了千古,还有掩耳盗铃的故事,同样的原理。 再比如,最近若干年来西方投资银行发明的一套套发财的理论,也是违反 规范场理论,所以导致2008金融危机,引发全方位的经济危机,危害全世界。因为这一套套发财理论,颠过来说得通,倒过去就不行了。 社会上,很多人巧舌如簧,稻草说成金条,按照 规范场理论,如果说不通,也是错的,肯定藏了猫腻。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正确的,执行过程中的理论框架,也必须符合 规范场理论,否则也是忽悠一场。 欧盟发展欧元区经济,点子很好,但是各国的财政各自为政,这不 符合 规范场理论,美国稍微一搅和,导致欧元解体就在眼前,请再等几个月。 马克思主义很不错,但是具体理论细节上有很多问题,恩格斯进行了一定补充,就是辩证法,列宁的修正其实是修错(苏联完蛋是最好的证明),下一步的完善就是在辩证法的基础上,引入杨的 规范场理论。 共产主义理论如果永远正确,也必须 符合 规范场理论。 例子太多了,举不完。 杨的规范场理论在现在的科学前沿上的重大意义 扯得太远了,回到科学上来。 从Yang-Mills方程经过发展成为 规范场理论,对人类认识自然,即盘古开辟天地和女娲/上帝造人的设计,是个伟大的进步,把人类的思维带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现在的科学前沿,总体上向着 规范场理论指出的方向前进, 细节上很多现象的本质,都是在支持 规范场理论。 黑格斯粒子,就是 黑格斯 按照 杨的规范场理论预测出来的,现在快要确凿验证了,诺奖准备好了给黑格斯。 前几年诺奖给与几位日本裔,南部等,也是因为朝着 杨的规范场理论指明的方向前进了一步。 超导、超流、超荧光、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超新星等根本问题,已经给了很多次诺奖,但是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理还根本没有弄清楚,这些都需要使用 规范场理论来解决。反过来说,这些领域有志于做大学问的读者,应该好好融会贯通 规范场理论。 还有,宇宙的起源问题和后来的演化,都知道大爆炸理论根本站不住脚,正在等待正确的理论出现。相信一套完美的宇宙起源和演化理论,必须很好地符合 规范场理论。 回头看科学历史,只有三位巨人,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这三位才是帅才,他们的理论大大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方面的思维。 其它人物,就算再牛,也是酱菜(将才)而已。 牛顿告诉我们,宏观物体的运动或者静止,都是可以使用严格的数学公式描述的,因此不管你上九天揽月,还是五洋捉鳖,按照牛顿这一套都能成。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微观世界的事情都是量子化的, 静止是相对的忽悠,实际上不存在的, 一切都在运动,运动就是一切,不管能量、质量,还有时间。时间就是空间,空间就是时间。这听起来有点拗口。 杨振宁告诉我们,不管微观,宏观,还是宇宙观,人生观,世界观,包括 人类社会的统治治理观, 你的一套理论观点如果是正确的,必须要颠来倒去都是正确的,否则就是忽悠。 附注 :关于一套理论的颠来倒去,是说把一套理论先进行数学模型化,然后使用数学工具进行各种操作变换,之后考察结果如何,这就是规范场理论的那些数学性内容了。 再补充 : 有博主和读者认为当年 Yang-Mills方程没有立即得到重视,随着后来的发展才认识到其重大意义的,因此不应该把杨提到那么高的高度,这样的观点是不对头的: Yang-Mills方程毕竟是原创性的头一脚,后来的发展、补充和完善都是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其实,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一开始都是没有被看好的,爱因斯坦当年也就是先提出光是一份一份的,(光子/光量子是后来的后来才补充上去的),后来经过无数牛人的发展才成为系统的量子理论。 推荐再次认真阅读专业级别科普: 岳东晓 : 科普“上帝粒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84007do=blogid=589300 杨化通 : 杨振宁与非阿贝尔规范场(Yang-Mills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9883do=blogid=280225 规范场, http://baike.baidu.com/view/990023.htm
个人分类: 科普|6826 次阅读|52 个评论
科学网当年没有精选的好文(杨-Mills场)
Amsel 2012-7-8 09:51
杨振宁与非阿贝尔规范场(Yang-Mills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9883do=blogid=280225
个人分类: 杂谈|3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规范场理论对基本相互作用是如何出现的解释(二)
chenfap 2012-4-4 11:37
规范场理论对基本相互作用是如何出现的解释(二)
规范场 理论对基本相互作用是如何出现的解释( 二 ) (物理学上的时空与物质 75 ) 一、 与内部对称性相关的规范不变性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振宁先生惊人一变
热度 46 qhliu 2012-2-20 18:27
杨振宁先生一度认为 把对称破缺机制引入 规范场论的流行做法 没有深刻的物理或数学,也曾经表示 对 希格斯机制 不满意。2012年伊始,先生发表 九十自述, 承认 他以前的看法错了 ! 一,杨振宁先生新作问世 跨入2012 年,杨振宁先生 90 大寿在即,焉能能没有新作? 天下之士无不翘首跂踵之。不负众望,春节刚过,《 杨振宁九十自述: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 (物理,第 1 期 (2012)pp.1-8 ) 刊行天下。粗粗一看,似乎应景文章,平淡无奇。新作弘旨在于利用他个人几乎众所周知的材料,提炼出一些经验规则,为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指导,而这些规则居然有十条之多。 任何规则或者经验如果归纳得足够好的话,以三、四条为宜,最好简洁有力、富有逻辑并朗朗上口。 例如,哲学家 张世英对人生境界的分类就只有四层: “ 欲求境界 ” , “ 求知境界 ” , “ 道德境界 ” 和 “ 审美境界 ” 。 张 先生一直在提炼对这四层境界的表达,例如表达 “ 求知境界 ” 和 “ 求实境界 ” 之间,表达 “ 审美境界 ” 和“诗意境界”之间的细微差别等等。再看杨先生的总结: ———— ( 1 ) 一方面直觉非常重要 , 可是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吸取新的观念修正自己的直觉 . ( 2 ) 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 . ( 3 ) 博士生为找题目感到沮丧是极普遍的现象 . ( 4 ) 最好在领域开始时进入一个新领域 . ( 5 ) 兴趣 ™ 准备工作 ™ 突破口 ( 6 ) 物理中的难题 , 往往不能求一举完全解决 . ( 7 ) 和别人讨论往往是十分有用的研究方法 . ( 8 ) 永远不要把所谓 “ 不验自明 ” 的定律视为是必然的 . ( 9 ) 把问题扩大往往会引导出好的新发展方向 . ( 10 ) 一个研究生最好不要进入粥少僧多的领域 . 其中我觉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 兴趣 ™ 准备工作 ™ 突破口。 ———— 如此繁琐的规则,尽管杨先生有所提炼,有多少人能够抓住要义 ? 在我看来,做到其中的如下一条就算抓住了灵魂: 要有物理的 taste 。请读如下一段: “ 结论:外来的信息如果能够融入个人脑子里面的软件之中,就可能会“情有独钟”,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像是一粒小种子,如再有好土壤、有阳光、有水,就可能发展成一种偏好 (taste) ,可以使这个人喜欢去钻研某类问题,喜欢向哪些方向去做“准备工作”,如果再幸运的话,也就可能发展出一个突破口,而最后开花结果。 ” 从 1987 年杨先生的首发“ taste 论”起 ( 参见《杨振宁文集》 ( 上 )p. 405 ) ,这是杨先生再次强调“ taste 论”,不过有所深化,提出了 seedney( 小种子 ) 论 。这些论点包含不变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二,错失机缘只因为当时不喜欢 但是,就在不经意的文字中,隐藏了一个惊人的讯息: 杨振宁 先生准备接受 Higgs 粒子 ! 注意, Higgs 粒子,是规范场理论加对称破缺的必然后果。杨先生一直认为在规范场理论引入对称破缺进而立即寻找实验验证,是有点急功近利了。 在 90 大寿之际,杨先生改变了他的看法。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思想转变。 请看近4 0 年来,杨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公开评论,从中可以看出杨先生 思想渐 变的清晰轨迹。 1979 年 , 在耶路撒冷《爱因斯坦诞辰 100 周年纪念会》大会报告《几何学和物理学》: ———— 温伯格和萨拉姆在 1967-1968 年把规范场观念和对称破缺观念结合起来 , 构造了一个统一弱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模型。令人注意的是它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 虽然从理论观点看来 , 它只是许多可能的模型中的一个。 我要强调指出 , 正如在统计力学中一样 , 在一个破缺对称模型中缺少完全的对称性是一种低温效应。 用这种观点看来 , 在做通常的高能实验时 , 我们总是探查零度温度的破缺对称规范理论。不管能量多么高 , 初态总是在零度温度准备的。因此 , 完全的对称性从来没有在任何能量时实现。 可是 , 假如我们能够到达一个足够高温的体系 , 我们就会看到恢复完全的对称性。这是令人满意的 , 因为这意味着 , 完全的对称性在原则上可以直接用实验来检验。 ———— 1986 年 ,杨先生 5 、 6 月间到中国科技大学研究院讲学,课余与学生们有过五次座谈,力陈物理学的研究必须接触现象,并劝告年轻人要搞活的物理学。座谈纪录以《谈谈物理学研究和教学》为名,刊于 1986 年 10 月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院学报》,亦可见于《杨振宁文集》 ( 下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p.518) 。 ———— 杨: …… 。 从规范场提出来以后,我对它始终很注意,但写的文章不多。 我始终认为不应当马马虎虎地把它变成现象学( phenomenology )的东西。 …… 。后来人们把自发破称的观念引入规范理论,它既解决了规范粒子的质量问题,又没有破坏对称精神。这是一个重要贡献。这个经验告诉我们,今天许多美妙的纯结构也许稍加变动就能和实验联系起来。这也是做纯结构的人的希望。不过我要警告你们,成功的希望十分小。 问:您对希格斯机制满意吗 ? 杨: 不满意,所有人都这样看。 它有妙的地方,并且和目前的实验吻合,不过没有人相信它是最后的理论。 它的想法太 ad hoc ,没有深刻的物理和数学根据,因此将来会被其他理论代替, 不过目前还很有用处。 ———— ad hoc: – origin L., lit. ‘to this’. formed, arranged, or done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only. 2008 年 , 《曙光集》 ( 增订版 )( 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八方文化创作室出版 ) 。增加三篇重要文章《物理学的未来》、《谈谈物理学研究和教学》、《几位物理学家的故事》。 我猜测在这个增订版中,杨先生一定删除了对提问“ 您对希格斯机制满意吗 ?” 的回答。 我有 《曙光集》,而 这个 增订版还 在购买途 中。 2012 年 ,杨先生的在 《 杨振宁九十自述: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给出 最新思考如下: ———— 我们循着麦克斯韦 (Maxwell,1831 — 1879) 理论的发展方法 , 很快就写下了很漂亮的规范场方程式 . 可是新问题出现了 : 这些方程式似乎显示要有带电荷而质量为零的粒子 , 这是没有见过的粒子 , 也是理论上讲不通的 . 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大半年的复杂而未能解决问题的计算 , 中间还有一段 Pauli 为难我的故事 . 最后我们决定虽然此问题没有解决 , 但整个想法太漂亮 , 应该发表 , 于 1954 年 6 月写了一篇文章寄给 Physical Review , 幸而立刻被接受了 , 于 10 月初发表 . 这篇文章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工作 . 虽然未竟全功 , 但是决定当时发表是极正确的 . 我从而认识到 : 物理中的难题 , 往往不能求一举完全解决 . 关于质量为零的粒子问题 , 后来于 1970 年前后引进了对称破缺的观念而发展成极成功的标准模型 . 我当时不喜欢在基础物理理论中引进对称破缺 , 所以失去了在这方面做贡献的机会 . ———— 三,“杨学”高等思考题三道 一位九旬的老者,还能不断改变自己的思想,简直不可思议。所以,杨先生思想的转变令人震撼。 “杨学”高等思考题 三道 如下: 1 , 1970 年代及其以后,国际上规范场加对称破缺相关研究热火朝天之际,杨先生认为关于规范场论最有生气的研究方向何在 ? 2 ,有人认为是 Klein 在 1938 年首先写下了规范场的方程,杨先生自己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 参看《杨振宁文集》 ( 下 ) 。 p.701, 《曙光集》 ( 三联, 2008)p.379) 。 3,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思考,看来杨振宁先生准备接受 Higgs 粒子。您以为然否? ———— 延展阅读 1, 刘全慧 : “ 杨学”索源: 研读杨振宁先生复旦谈话记录与“杨学”之创立 2, 邢志忠 : 围追堵截“希格斯”之战已进入生死关头 3, 鲍得海 : 上帝粒子 HIGGS 的前生今世 (1), (2) 4,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37093 次阅读|119 个评论
诗性、理想气体和规范场
热度 20 qhliu 2011-9-26 06:55
诗性、理想气体和规范场
一.诗性和物理学 物理学研究,常常是一种具有诗意的智力活动。 物理概念如何产生 ? 在爱因斯坦看来,无非一些物理学家缘物起意,乘物以游心的结果。在物理的天空下,诗意的翱翔是物理学家必备的本领。 于是,物理学理论常常就具有了诗性。 不能把建立在有限系统上的一些经验知识,推广到无限广阔的诗性蓝天去。那是一个自由的天空,那是研究和学习物理乐趣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诗性和理想气体 本学期讲授《热力学统计物理》,讲授《热力学》部分时时,碰到一个新命题。这个命题是: “ 理想气体温标不能用到太低的温度区。 ” 我觉得这个表述,如果除掉 “ 理想 ” 两个字,大抵正确 ! 加上有这两个字,完全可能背离 理想气体甚至整个 物理学的本质。正是这 “ 理想 ” 二字,赋予了物理学最基本的 “ 诗性 ” :它既不受无关实验结果的约束、也不受其他理论的桎梏。 (原图取自: http://www.animatedscience.co.uk/ks5_physics/general/Heat/Ideal%20Gases.htm ) 为什么不能说 “ 理想气体温标不能用到太低的温度区。 ” ? 至少有三方面的理由。 第一,热力学的理想气体是一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假设的气体。可能除了一些孤立点外,它在所有温度和压强下都成立。这里是有一个 原理 (Boyle 定律 ) 说: 任何足够稀薄的气体,如果不能用理想气体来近似,一定是不够稀薄、或者实验错了 ! 理想气体是 “ 物理标准局 ” 给出的一个标准。 第二,已知的实际气体温标,由于低温出现液化等原因,的确不能应用到温度太低的区间。但是,这不能归纳到理想气体中。 否则,何“理想”之有 ? 何况,存在永久气体并不违背热力学的任何基本原理。 第三,统计物理认为:物质从低温到高温的历程中,往往会经历凝聚相 -- 量子气相 — 经典气相的变化。由于只有满足波尔兹曼统计的经典气相会符合理想气体方程,就证明了 “ 理想气体温标不能用到太低的温度区。 ” ? 不对! 1 ,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两个理论体系相互独立。 没有任何一个原理说,统计物理一定要给出符合热力学的结果。例如,非热力学极限体系,或者具有长程力的粒子体系,统计力学能否给出平衡态热力学结果,很是可疑。 2 ,实验观测表明,元素周期表中的稳定物质,低温下一定液化,但这根本不是普遍规律。 元素周期表外,说不定还有许多超重元素的 “ 绿洲 ” ,对这部分超重元素的物质,研究还未有穷期。 三.诗性和规范场论 杨振宁先生是规范场论的提出者,请注意杨先生自己对规范场的理解。 首先,杨先生从不鼓励人们寻找 Yang-Mills 粒子。 1960 年, Sakurai 写信逼问 : “ 你常对青年理论物理学家说,理论家至高无上的任务就是建议去做好的实验。然而,你在 1954 年提出的 Yang-Mills 理论时,并没有鼓励人们去做实验去寻找 ‘Yang-Mills 粒子 ’ 。这是何故 ?”( 杨振宁文集 ( 上 ) p.104) 。杨先生无言以对。 第二,对建立在 Yang-Mills 规范理论之上的弱电统一理论、 QCD 等,很多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杨先生一方面认为这些很重要,另外一方面在全盘接受方面表现得有些迟疑。 对这些进展,他的评价是: “ 我依然相信,仍然缺少一些基本的观念。举例来说,引进一个场来使得对称破缺,或许就像费米的 beta 衰变理论,是一个很好的暂时理论,不过却不会是最后的终极理论。 ” ( 杨振宁传 p.177) 。 第三,杨先生对规范理论研究进展最积极反映几乎都在数学方面。 1 ,他高度评价它在几何上的整体性:纤维丛上的联络; 2 ,他肯定 Faddeev 和 Popov 关于规范场量子化的研究; 3 ,他自己发展了从 Dirac 不可积相位因子到规范场的联系。 当然,一个理论的首创者不一定是对这个理论理解最为深刻者。但是,以杨先生的功力,焉会胡说八道 ? 杨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对规范场理论理解,还没有诗性地展开。一味发展它的实际用途,可能并不是深刻理解规范场的正途。 四.物理学研究有时像艺术创造 物理学,是至实也是至虚的学问。理解了这虚实间的关系,才算理解了物理。物理学的最高明的境界是,在至虚求至实,在至实求至虚。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7819 次阅读|47 个评论
杨学第二课:杨-米尔斯规范场
wliming 2011-8-25 11:55
杨振宁一生有很多成就。他和李政道因为发现弱作用过程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杨振宁的更重大的贡献却是杨-米尔斯规范场,因为规范场现在已经成为弱电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以及未来的大统一理论的标准框架。所以,很多人讲杨振宁完全可能规范场理论再得一个诺贝尔奖。要想把这个理论讲清楚并不容易,我在这里做一个简介。 规范场的目的是自然引入相互作用。电磁场是最简单的例子。库伦定律这些基本的实验规律完全可以由规范场给出。思路是这样的:通常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或者狄拉克方程中波函数的相位是不确定的,可以乘多一个任意的常数相因子 ,称为位相不确定性;但是,如果这个相因子与位置有关,也就是说,不同位置的波函数乘上不同的相因子 ,称为局域位相变换,波函数就不再满足薛定谔方程或者狄拉克方程。如果我们要求波函数还要满足,就必须在动量算符中引进规范场A(x)。这个A(x)正好就是电磁场的矢势。于是,电磁相互作用被引入。波函数位相对称性称为U(1)群,是一维的。可见,从对称性群出发就能建立相互作用。所以,杨振宁和米尔斯按这个思路,从同位旋的SU(2)群出发,构造了一个相互作用规范场的模型。因为SU(2) 有三个不可对易的生成元,所以,这个规范场称为非阿贝尔规范场。 弱电统一理论就是这样一个非阿贝尔规范场,从群 出发,构造出了统一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相互作用规范场,预言了W+,W-,Z0 三个传递弱作用的规范玻色子。当然,弱电统一还有一个关键步骤是自发对称破缺的HIGGS机制引入质量。 量子色动力学也是这样一个非阿贝尔规范场,从色对称性 SU(3)出发,构造出了强相互作用规范场。 未来的大统一理论,有人设想应该从 出发,也有人设想从 SU(5)出发,构造强作用、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统一理论,但还没有成功。 再未来的大一统理论,四大相互作用统一的理论,估计也还是要在这个思路上做文章。 戴元本在《相互作用规范场》这本书里对上述思路做个一个精彩的总结。 可见,杨振宁的规范场为物理学勾画了一副美丽的蓝图。 请内行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物理学|3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学”第一课:杨先生对物理学的贡献汇总
热度 4 wliming 2011-8-23 18:28
全慧创立“杨学”,也算是个创举。我一直崇拜杨振宁的智慧,所以对杨学举双手赞成。为了普及杨学,我来抛砖引玉。杨振宁一生的贡献有很多,我在这里列一些供参考。 1. 弱作用宇称不守恒; 2. 规范场; 3. 电磁场的不可积相因子; 4. η-pairing; 5. 杨-巴克斯特方程; 6. 非对角长程序; 7. flux quantization; 请补充 这每一条都很值得科普,希望内行们拨冗赐教。
个人分类: 物理学|1868 次阅读|14 个评论
杨振宁与非阿贝尔规范场(Yang-Mills场)
热度 10 yhuatong 2009-12-21 10:28
最近网上有不少炒作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争论的帖子。很多帖子在不停地妖魔化杨振宁,大概是要借此发泄对他娶了个年轻太太的不满吧。很多外行,也有所谓的物理工作者们(但几乎也都不懂规范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对杨振宁在建立非阿贝尔规范场方面的贡献也发出所谓的质疑。俺并不是量子场论的专家,不过好歹算是学理论物理专业的,还算懂一点规范场。感觉或许可以给那些完全不懂、但有懂的意愿的大学生们科普一下(要求有电磁学基础)。希望更多的大学生以后少犯那种无知者无畏的错误,跟那些自命为道德家的人瞎起哄。 首先解释啥是杨-Mills场:那是为了描述原子核里的核子们(当时认为就是质子和中子)为什么会被紧紧拉在一起,而不会被正电之间强烈的排斥力而炸开(质子们带正电,是互相排斥的),而设想的一种作用力场。杨振宁和Mills认为这种力场可以用类似于电磁力那样的理论来描述。一般学过高中物理的人就知道,电磁力是由电磁场传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电荷及其运动所形成的电流产生了电磁场,场传出去后可以作用在远处电荷和电流上。于是,他们也设想了一种类似电磁场的别的场来传递核力,那就是杨-Mills场。 这个设想看似比较容易。不过,最重要的是,杨振宁和Mills此时极大地推广了场和荷的含义。他们设想了一种远为复杂的荷(当然不能再叫电荷了)和它们所产生的场: 这些荷和场都不是普通的实数能表示的,它们是一些矩阵 。矩阵的乘法是不能交换的,这种乘法的不交换性叫非阿贝尔的。因此也叫非阿贝尔规范场。对那些学过物理的人应该说明的是:学过量子力学的人知道,量子理论里力学变量可以表示成矩阵。但这里说的场和荷表示成矩阵不是由于量子化的结果,而是在经典物理的意义上它们就是矩阵。当时他们所设想的那种古怪的荷叫做同位旋。于是,他们把描述电磁场的麦克斯韦理论(这里需要有大学电磁学的基础)做了一个优美而且深刻的推广,得到一个新方程,后来就叫杨-Mills方程。当然比麦克斯韦方程普遍得多也复杂得多了。至于推广的方法,是依据了一个来自电磁理论的原理,叫做定域规范不变原理,这个要复杂多了,已远非仅用大学的普通物理基础所能理解的了。 杨-Mills的那篇文章是1954年发表的。那时这个理论中还有几个关键的问题不能解决(比如质量问题,量子化和重整化之类,这是些远为专业的名词,只有研究这个方向的理论物理博士们才学的)。而且在随后的六十年代,物理学界对于用场的观点描述核力是较为悲观的时期,那时别的观点在物理学家中占主流。不过后来,经过几位物理学家近二十年左右的持续探索,解决了所有原来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后来找到了别的不同的荷(当时还不知道呢)分别能产生强力和弱力(核力就分这两种力)。但它们用的数学形式都是类似的,都是杨-Mills理论。不同的是其中矩阵的大小不一样:有2乘2的、有3乘3的;如果所用的矩阵是1乘1的,那它就是以前的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到了七十年代末,就知道自然界的所有基本作用力--引力,电磁力,弱力,强力中,除引力外的其它三种力都能用杨-Mills场描述。 有的物理学家说,物理学基本定律可以写在一件文化衫上(意思是很简洁)。从牛顿时代开始,物理的主要目标就是描述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随着物理学的进化,这个简单的目标又进一步被简化了。因为后来知道物质其实也是场,不过是所谓的量子场的一种。因此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就是描述各种场的运动和它们之间的作用。现在如果要做那样一件物理学文化衫的话,可以肯定地说,杨-Mills方程是一定应该写上的。我想那大概应该包括如下这几个内容: 一个叫Dirac方程的,它描述的是自旋1/2的费米场; 杨-Mills方程,描述引力之外所有的相互作用场(它已经包含了法拉第-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方程,描述万有引力。 或许还应该加个Klein-Gordon方程,它是描述标量场的。 这些大概可以让你模糊地设想出杨-Mills理论的重要性了。 此外,这个方程的数学性质的研究至今还是国际上悬赏最高的几个数学问题之一。比如你可以google搜索千禧数学问题,它们是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 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CMI)于 2000年 公布的七个数学难题。根据克雷数学研究所订定的规则,每解破一题奖金100万美元。这几个问题是: P/NP问题, 霍奇猜想, 庞加莱猜想, 黎曼假设, 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 纳维-斯托克斯存在性与光滑性, 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 有些人提出比如这类质疑:有的说杨-Mills理论后面的很多进展不是他们做的,是别的物理学家做的,怎么还说他们的贡献那么大?还有的说杨-Mills方程最初的出发点是错的,怎么还说那么重要? 前一类疑问很容易解释。确实,杨-Mills理论在物理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包括了前后好多位物理学家的贡献。如Higgs, Veltman ,t'Hooft, Gross,Wilczek, Politzer,Weinberg,Salam等。其中好几位得到了诺贝尔奖,但Higgs还没得。还有数学家,如量子化杨-Mills场的俄国数学家Faddeev和Popov,他们也没得诺贝尔奖,同样杨振宁也不是因为提出杨-Mills场得的诺贝尔奖(似乎诺贝尔奖不倾向给理论的数学基础上的贡献,而愿意给和实验有直接联系的结果,爱因斯坦也不是因为提出相对论得的奖,而是因为解释光电效应实验)。如此多人的贡献,如果整个是由一个人作出来的,那他的成就和爱因斯坦一样大了,甚至可以说是超过爱因斯坦!只有爱因斯坦曾经以一人之力建立了相对论。其它的物理理论,如量子力学,特别是后来的量子场论,都是由很多人,有时是经过几代人很多年的持续努力才建立起来的。不是一人之力能完成的。Anyway,在规范场这个领域,杨振宁和Mills那篇文章的贡献是开创性的。 至于出发点是错的之类的说法(其实是应用的对象不对,当时实验上还没有足够的线索找到那种正确的荷),显然是不了解现代物理学的特点,或者是有意给外行造成误解。这类从一个错误的出发点先猜出数学理论的例子太多了,甚至可以说是现代物理学进步中的一大特色。如刚才提到的Dirac方程,以现在的眼光看,他当年依据的几个出发点都是没道理的。但是,那个方程是对的并且是极其重要的!再比如,量子力学的薛定鄂方程,他自己最初的解释也是错的。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从一开始的物理观点就完全是对的例子很少很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那极少见的例子之一。如果他们做到了那样,那大概也可以说和爱因斯坦一样伟大了。你要知道,在物理学历史上,还很少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其他物理学家能和爱因斯坦相比呢(顶多有个牛顿)!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335 次阅读|12 个评论
规范场才是杨振宁对物理学的最大贡献
wliming 2009-7-26 16:38
杨振宁因为发现宇称不守恒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到世界认同。然而,杨振宁的最大贡献还不是宇称不守恒,而是Yang-Mills 规范场。现代物理学表明,电磁理论,弱电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都可以建立在规范场的基础上,特别是后两个理论完全是在规范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学家甚至坚信,未来的量子引力理论,大统一理论,都将建立在规范场的基础上。所以,规范场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范式。戴元本院士在《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一书中为这个框架描绘了一个路线图,也就是 守恒量---对称性---规范场---相互作用。 可见,杨振宁的规范场是物理学的新起点,完全可以跟牛顿力学媲美。我听到有些资深物理学家说,杨振宁有可能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让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物理学|471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