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随笔之116:《大学》“神州大地一净土”
热度 1 uvard 2012-4-30 20:57
大学 神州大地一净土, 矮楼苍松鹊枝头; 教授学者传授解, 继往开来创一流。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9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豪华的各级政府大楼与可怜的私人救助站
热度 9 lin602 2012-4-29 10:44
近期从‘中央电视台’看了许多起动人的故事,都是讲的一些个人完全用自己的钱收养被遗弃的孩子,其中许多是残疾人。为了养活这些人,这些家庭走入贫困甚至难以坚持。经常看得心里非常难受。 再看看各级的政府大楼,越来越豪华,近期网上有消息,江苏一个基层的小小政府办公楼,建好几年,现在要重新外墙装修,要花近千万元,为了是美观。 美国总统可以到中国的许多地方政府大楼中办公,甚至镇办公楼就可以了,而且一点不比他的白宫逊色。只是安全保卫与绝密措施加强点就行了。 真是好笑,本来收养遗弃孩子与残疾人是各级政府的事情,为什么没有人管,要普通公民用自己的钱来收养呢? 是政府没有钱吗?不!缺的是心!
3498 次阅读|14 个评论
随笔之三十五:《平安》“看病难贵挤”
uvard 2012-4-4 19:51
平安 医院大楼立, 医患赛云集; 看病难贵挤, 期盼多安逸。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梅校长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热度 4 zjwumei 2012-3-26 10:33
今天又看到了这句话…… 至于法制及系统管理这里就不重述了,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同样适用于高度专业性的医学,作为从国内的体系到北美的体系的经历者,医疗行业除了大楼仪器设备,更重要的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大师的专业精神,而没有独立自由的体制和意志,现代化的大楼仪器设备终会陈旧而淹没于历史的尘埃。。。 吴云鹏: 对于国内医患血案的再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2525do=blogid=551752 “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正是这句话,正是这句话!如何来理解?为什么不说普通话,不用白话文 所谓大学者 ,如何来定义一所大学呢?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不是说有大楼的学校就可以称之为大学! (前两句翻译的可能不够准确,精确的译文请各位指教),但是这两句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没有什么更多的想象空间。 有大师之谓也 ,怎么理解? 咱们先分解一下,“也”可以最先去掉;然后就是“之谓”,大意“是称之为大学的标准”。经过这么一番精炼之后,保留下来的就是最关键的标准了: “ 有大师 ” 看到这三个字,就 : 首先,这句话貌似没有主语呀 !可能的主语还很多,比如大学?社会?家庭?国家?各种皆有可能。继续看,大师是谁? 备选答案暂时就想到了两个:教师、学生?也就是说宾语也是不确定的。最后,如何定义“有”? 一句话的谓语很重要 ,所以先把“有”确定下来,否则要走的路就太远了。 当采用“有”最常见的意思“拥有 ”时 : “ 有大师 ”就变成了填空题“( )拥有( ) ” 我们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排列组合,采用先确定主语,然后逐步分析的几乎穷举法): 【参考答案1】( 大学 )拥有( 大师 ) 主语明确,大学。 接下来,谁是大师? 把暂时想到的答案,配置进去 就出现了两种可能: 1.1 大学拥有大师级的教师 。接下来,又出现了多种可能: 该大师级教师是华人,由本校自产,由别的大学生产,由海外一般大学加工,由全球两位数之内名校加工;该大师级教师不是华人,由本校自产,由别的大学生产,由海外一般大学加工,由全球两位数之内名校加工;该大师级教师在该大学工作的时间,以1年为标准时常,以天为最小单位,又可以有很多种划法,360天、180天、90天…… 1.2 大学拥有大师级的学生。 该大师级在读学生,该大师级学生成名于它校,它校是本国学校、外国学校; 该大师级学生成名于本校:大师初成的时间为本科、研究生;是土生土长,还是半路投靠;华人,非华人;所受教育,纯原味,还是中西合璧…… 如果进入某种定式思维,就很容易将教师联想为任教的教师、正在实验室里挑灯夜战的教师;同样也很容易将学生理解为在读的学生……咱就单说那些毕了业的学生,难道他们就因为就因为毕业了,从此就和这所学校一刀两断了么? 其它组合还有,( 社会 )拥有( 大师 ); ( 家庭 )拥有( 大师 ); ( 国家 )拥有( 大师 )。貌似这三个组合和大学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的谓语真的很重要 ,所以先把“有”确定下来,否则要走的路就太远了。 如果 “有”意思变成了“使……拥有 ”时 ,主语顺延思路应该就是“大学”,于是: “ 有大师 ”就变成了填空题“大学使( )拥有( ) ” 我们再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排列组合,采用先确定主语,然后逐步分析的几乎穷举法): 大学使(大学)拥有(大师);大学使(社会)拥有(大师);大学使(家庭)拥有(大师);大学使(国家)拥有(大师)…… =============================================== 如果,按照1.1和1.2中采用的方法进一步展开……就会得到各种各样的标准 如果,按照“拥有”和“使拥有”,貌似除了有更多的标准之外,还会有一些争论。拥有,指的是自利;使拥有,指的是利他。咱在抽象一点儿, “大学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如果真的讨论到这,你说可笑不可笑? =============================================== 这么多的标准?梅老师,您说的能够称之为大学的标准,到底是哪一条标准,或者是哪几条标准的集合?如果没有明确所指,岂不是成了有标准的没标准,照此发展下去,中国将来还会有大学么? 众位博友,你们如何来理解梅老师这句话的呢?反正我是理解不了了,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并不是人生没有选择,而是有无数多的选择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很多富有激情的年轻人,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在工作,发自内心的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可是到底做到什么程度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呢?对于什么才是有用的人的标准,过来人笑而不语。 至此,特别想问,梅老师当年为什么就不把这句话清清楚楚的说出来呢?古文的确简单,但是如果不能清楚达意,或者容易被后代误解,美从何来呀!前人的智慧不能得到顺利传承,后辈们要错失多少宝贵的精神财富呀。
个人分类: 盲人摸象|7653 次阅读|8 个评论
大学之伟大在于安静地放下一张书桌!
热度 1 lxchencn 2012-2-19 17:28
有人说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也有人说大学之大在于大楼,也有人说大学之大在于大官,我谓大学之伟大在于安静地放下一张书桌! 大学如此之大怎会放不下一张书桌呢?即使放下十万张书桌都不难了,可是还容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吗?学生有吗?老师有吗? 一个分数论英雄的时代,一个金钱衡量一切的时代,一个权位衡量成功的时代,匆匆撞入大学的学子又匆匆地逃离了校园,恨不能一夜之间就投入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还有一张书桌前的学生是安静地迷醉于学习吗? 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一个霸者主宰的时代,一个无法安放学术自由的时代,没有了理想,也没有了梦想,老师你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备课吗?你有安静的书桌跟你的学生交流吗?你有安静的书桌去释放探究的儿时梦想吗? 静一点吧,还要静一点,静静地留下一张书桌,静静地保留你的心灵,自由地享受学习、研究的快乐生活吧!驱去浮华,驱去功利,让大学更伟大一些吧!
3336 次阅读|1 个评论
石庄开讲:人间正道
DynamoChina 2011-12-18 14:44
人间正道20111214.part1.rar 人间正道20111214.part2.rar 人间正道20111214.part3.rar 人间正道20111214.part4.rar 石庄为博士生政治必修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导读之二 人间正道 在中关村教学大楼S101周一到周三,19:00-;周五13:30- 开讲 欢迎批评
2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破窗效应”和学术诚信
kejidaobao 2011-10-26 09:25
文/李 侠 当前中国学术界的诚信机制濒临危机,出现了大范围的诚信赤字。 犯罪学中有一“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s theory),该理论由美国政策科学家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1931—)与美国犯罪学家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率先提出(“Broken Windows”, 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就如同一幢大楼的某个窗玻璃被打破后,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最后整幢大楼的玻璃都会被打破,它反映的是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引导作用。该理论后经完善与细化,以“修补破窗”为题发表,其中心观点是:执法者应尽早识别及紧密留意和控制高危人群,另外须保护守法的青少年,同时要促进居民参与维持公众治安及协调社区内不同的团体处理治安问题。基于上面的简单理论介绍,我们姑且把这种理论用于中国学术界失范现象的分析,中国学术界也正在经历破窗效应。 可以把中国学术界失范现象定位为制度性诚信赤字。首先,中国学术界出现的乱象已非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制度性后果。其次,对于当下中国学术界的诚信存量的目前判断是:我们的诚信总量已经处于赤字阶段,这与财政赤字概念很类似,但它比财政赤字的危害更大,而且也更难治愈。构成制度的要素有3个,分别是: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这三大要素对于个体行为的约束力量按上述三者的排列顺序由强变弱。换言之,制度所具有的强大规制性力量,对个体行为起到强制性的规训作用,由此形成了群体之间的规范性行为以及与制度相关的文化-认知模式。一项制度失灵,首先是从制度的规制性力量的毁坏开始的,那么,它将不再对组织内的个体形成有效的威慑与引导作用,由制度衍生的其他要素也随之开始衰落,最后制度整体失灵。目前中国科技界出现的问题就是制度的规制性力量开始失去作用,如果不及时处理,那么构成制度的其他要素也会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依次倒掉,逐渐不再发挥作用。基于这种理论分析,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科技界,这几年出现的重大学术不端事件,当事人都是科技界的精英,他们一次次挑战制度的规制性要素,就如同一幢大楼的几块玻璃被胆大妄为者率先打破,然而这些打破窗玻璃的人由于自身的位高权重,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惩处,巨大的现实收益与微不足道的潜在惩罚成本,结果导致仿效者逐渐增多,结果破窗现象开始蔓延。这就是中国科技界出现大范围失范现象的内在机制与成因。 我们还需要对科技界的诚信总量进行一些简单分析。对于一个共同体而言,科研诚信总量是一个历史性的诚信累积之和,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它是一个集体性的宏观总量,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体成员的诚信量累积形成的。一个群体所具有的荣誉是历史累积形成的,它需要不同时代的人都为之添砖加瓦,否则,如果只消费历史遗产,那么历史遗留下来的声誉总量很快就会被挥霍一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历史遗产一旦形成,就不再是单纯的私人财产,而是公共财产,每个人都有权去分享它的荣耀,也有责任去维护与捍卫它的声誉。捍卫科研诚信不仅仅共同体成员的权力,也是神圣的责任。制度的作用,也在于保护这种历史财产不被某些人挪作他用,从而造成共同体整体利益的损失。科技界之所以能够有序运行得益于历史积攒下的诚信总量。如果制度不能有效地保护诚信机制,历史积攒下的诚信总量就会沦落为公地悲剧的命运,每个人都得益于它带来的好处,而不愿去为它的积累做贡献,学术界是以拥有学术资本的多少作为分层依据的,科技界积攒学术资本的途径就是通过艰苦的工作与激烈的竞争来获得整个社会的承认。这个过程是很漫长也很艰苦的,个别违规者为了在竞争中快速胜出,通过采取学术不端行为,以此达到快速积攒学术资本的目的,从而实现赢者通吃的局面,但学术资本的有效性是以诚信机制做背书的。如果违规者得不到及时处理,那些诚实工作的人就处于利益受损的不公平竞争状态。我国科技界诚信赤字的破窗效应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效的监督与惩处机制几乎完全处于失灵状态,诚实工作得不到有效保护。 中国不缺各类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机构,如各个层次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科研诚信办公室等,所缺的是这些机构履行职责的工作状态。这些机构为何整体处于不作为的失灵状态?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这与中国的特殊政治架构有关。比如,中国大学与研究机构的主要领导都是上级任命的,他们与上级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资源分配的权力垄断模式,造成利益切割不干净,导致学术界的监督机构几乎形同虚设,这才是当下中国学术界破窗效应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科研诚信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有一个具有共性的经验,即学术不端事件一旦被发现,就相当于自杀。违规者的违规成本将远远大于违规收益。中国科技界当下最荒谬的地方在于违规者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成本,这种境况如何能遏制科技界的破窗效应呢?还有多少诚信库存经得起如此挥霍? (节选自科学网博客2011年10月1日博文)(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3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央视大楼的寓意
胡业生 2011-10-9 11:24
大可:央视“大裤衩”的N种寓意 2011-10-09 01:45:01 浏览 107623 次 | 评论 40 条 朱大可 央视“大裤衩”的N种寓意 荷兰人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议,并因火烧副楼和“色情隐喻”而变本加厉起来。所谓“色情寓意”的揭发——主楼是一个女性的臀部朝外趴着,而辅楼是与之对应的男根,一举激怒了民族主义者,他们将其视为对中国人的莫大羞辱。这是建筑卷入意识形态纠纷的最新例证。 在建筑师眼里,环状结构的央视大楼是一个单性生物,它折叠向上之后再扭曲回来,插入自身,从而可以自我繁殖和生生不息,朱涛认为,将电视制作的所有部门都囊括在一个连续的巨环中,令它们可以自我运转不息。此类阐释似乎对库哈斯最为有利,因为它表达了建筑自身的结构逻辑。库哈斯本人也证实了这种意图。他宣称,他的“第一个理念”,就是要通过一个环行设计,把电视台的复杂功顺畅地加以衔接;而他的第二理念,则是试图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令人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获得不同的感官经验。 与建筑师的立场相比,“甲方”(政府)的意图显得更为宏大,那就是要表述资讯业龙头老大的权力意志。北京已经涌现大批这样的建筑范例。鸟巢、水箱、巨蛋和大裤衩,构成了21世纪初北京新建筑的四大金刚,它们分别从体育、文娱和资讯等侧面,宣告着大国盛世的信念。上海则以世博中国馆、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和世界金融中心,与北京遥相呼应,形成一顶官帽和三枚阳具的奇特格局。在高楼与巨厦的激烈竞赛中,北京和上海的权力叙事竞赛变得热火朝天。这是西方资本和本土官僚的盛大联欢,它要以辉煌的造型和庞大高耸的体量来营造威权主义地理。 正是这种强悍的意图遭到了民众的普遍质疑,而“色情说”为此提供了意外的武器。可惜,这项批判的武器,只是基于一种错误的认知。有充分证据表明,建筑中的一部分,正是起源于对身体的模仿。并且总是成为生殖器崇拜的历史标本。从迈锡尼、古希腊到古罗马,大规模的组合立柱,就是对阳具造型的直接模仿。在中国(仰韶文化)和叙利亚一带,最初的圆形建筑属于母系社会,而矩形建筑则是男系社会的产物。生殖崇拜始终是建筑的基本母题。 在东亚地区,这种生殖崇拜还扩展到其它器物体系之中,例如,玉佩就是女阴的符号,而玉剑则是男根的象征。出现于更高级阶段的玉琮,则是男女合体的圣器,代表阴阳交合的最高境界。中国人最热衷的麻将牌,就是按男根(宿)和女阴(洞)设计的博弈游戏。生殖曾是华夏民族最炽热崇高的母题,否则本朝就不可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帝国。 从巨环、权柄到身体(“大裤衩”),上述解读的多样性,源于库哈斯建筑的暧昧特点。但是,尽管库哈斯宣称其设计“没有隐藏的含义”,却不能完全忽略其原初灵感。在我看来,正如民众馈赠的绰号所暗示的那样,央视大楼完全可能起源于对男女身体造型的灵感,并藉此暗示人口超级帝国的现状。但这跟民族侮辱毫无关系。恰恰相反,在分崩离析的语义围剿中,它更像是一个暧昧的寓言,含混地喻指着民族国家的身体神话。 在我看来,央视主楼的问题并不在于它的外立面,而是在于其内部空间的颠覆性。它的本性是一座雕塑而不是建筑。在这样的斜楼中,“居民”的视线被“非垂直线”所切割,极易引发生理性的失衡感,进而感知到倾斜、不安和危机四伏。这种危机经验将颠覆正常的居住诉求。库哈斯的环状结构逻辑,无法化解这种危如累卵的心情。 而另一方面,这也许正是国家主义宣传机器的隐喻。它不仅要承担建筑师标新立异的后果,而且还要承担资讯集权主义被解构的宿命。央视副楼大火事件,散发出更加诡异的气味。一场精心预设的焰火庆典,居然在瞬间转为一场大火,价值连城的数据库化为灰烬。而民众在四周袖手笑观,仿佛是一次幸灾乐祸的集体狂欢。甚至许多央视成员都无法掩饰心中的喜悦。这是关于建筑的悲喜剧,也是关于权力的历史寓言,它揭示了国家主义资讯体制的未来。 央视大楼的两个建址,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变迁意味。它的原址东邻革命军事博物馆,跟军事集权保持逻辑关联;西接国家科技部,显示其对现代传媒科技的依存;北衔世纪坛的日晷,令其可汲取来自“时间”的力量。而新址则全然不同,它位于城东的商务中心,足以与市场经济接轨,却中断了跟旧邻的亲密关系。这无疑是一种转型式位移,央视将因此逐步丧失原有的威权地理优势,披上更具消费主义色彩的外衣。 这座交织着天才和荒谬、梦想与荣耀、权力跟罪责、真理和谎语的建筑,正在改写北京建筑和中国传媒的历史。没有什么建筑物比它更具文化象征意味了:扭曲佝偻的躯体,与其说是女人的蹲姿,不如说是中国身体所呈现的痛苦表情。在威权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双重统治下,央视大楼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呻吟。这是中国痛苦指数的伟大标志,也是纽约自由女神的反转性雕像,屹立在首都北京,犹如一个凝固于新纪元的梦魇。 杰夫上传并管理 3 上一篇 朱大可序余世存《中国男》:帝国遗… 下一篇 朱大可:哭墙上的眼泪与教义 近期相关评论 !-- 查看早期评论/a-- 添加评论 藏愚 美国十问========= 一问克林顿:你最大的成就是当了总统? 答:不!最大成就是当了总统玩了莱文斯基这般的妞; 二问小布什:美国石油都是你家的? 答:不!世界上的石油都是我布什家的; 三问老布什:美国可是人民当.家做主?答:不!人民敢做我布什家的主?天大笑话! 四问奥巴马:据说美国政客尽皆口蜜腹剑?答:不!即便我的心肠,也象肤色一般的“黑”,绝对表里如一!; 五问肯尼迪:据说美国是人.间天堂? 答:不!咱们只是离天堂最近,象我一样,最易上天堂; 六问里根:美国是法.制天下? 答:不!咱们这有钱横.行天下,有钱即便杀我总统,也胜似闲庭信步; 七问美国人:美国可是民主国家? 答:不!咱们是华尔街那1%替在做国家的主,人民是被“民主”的国家! 八再问美国人:你们可爱国? 答:不!这里不是咱祖国,咱只来淘金、参与掠..夺世界的; 九问拉.登:911是你策划的? 答:不!那是小布什捣的鬼,他在为入侵伊拉克找借口; 十问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你是最反.美的? 答:不!美国与10亿伊.斯兰为.敌,伊.斯兰才是最反美的!当今反.美风行世界,谁不反.美,谁就是大傻.B!
3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师、大楼、到大门
热度 31 lix 2011-10-8 13:59
张海霞 博文 管中窥豹:加州理工学院缘何名列第一 ? 值得一读。 我想到,当年谁谁谁,说的:大学非大楼之谓也,是大师之谓也。几十年过去了,教育投资增加不少,但不幸,好多钱都用来修大门去了。我觉得大师、大楼、到大门是递降的趋势。 老邪参观云南师大,看见西南联大那些破房子,忍不住流泪。不好意思,我们现在条件好多了,但是只有威严漂亮的大门,里边却只有钱学森之问。
个人分类: 历史杂谈|8951 次阅读|30 个评论
纪念911
热度 1 duke01361 2011-9-10 07:55
又是911!911发生的时候我正在爱丁堡大学达尔文楼的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一位现在荷兰的女技术员找到我办公室告诉我:Pan,有人用飞机把美国世贸大楼给撞了!死伤惨重!我第一反应是:谁这么不小心?又开飞机撞上了大楼?!怎么搞得?!后来才知道那是恐怖袭击!纪念911! Is 911 again ! 911 occurred when I was busy in my office in Darwin Building in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 d utch female technician who is now in netherlands went to my office and told me that : Pa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hit by flown on to it ! Many Casualties ! My first reaction was : Who is so careless ? And a plane hits the building again ? ! Later I learned that a terrorist attack ! Commemorate the 911 !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4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挂“真维斯楼”牌,让别人说去罢!
热度 11 boxcar 2011-5-28 16:24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前几天,发生了一起沸沸扬扬的清华大学“真维斯楼事件”。在神马都提速的时代,这起不大不小的事件也演化得非常快,从挂出牌子到悄悄摘掉牌子在很短的几天内就完成了。不过,网路上的热议由于暂时没有新的热点话题,所以还没那么快消退掉。趁着这个话题还由点儿余温,赶紧写篇博文,参与议论一下。 在我看来,这次虽然是“真维斯”出钱赞助了清华大学,但它还是应该感谢清华大学。因为,通过这个事件,扩大了“真维斯”品牌的知名度,至少有一个原来不知道这个牌子的人——我(一个买衣服从来不看商标、也素来不知道时尚为神马的家伙),现在居然也知道了这个牌子。而且,我还在今天为了这事儿专门写篇博文,无疑也会在我的博客读者人群中扩大了真维斯的影响。因此,清华大学勇敢地挂出“真维斯”的牌子,随后又果断地摘掉,无论如何都是给真维斯做出巨大的贡献的。 清华大学该不该挂出“真维斯楼”这个牌子?依我看,应该挂!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原因是,“得按合同办”(——电影《甲方乙方》台词)。如果人家掏了钱,与你谈妥了给钱的时候还赠送一份冠名权,要给某栋建筑物用自己的品牌命名,为此还签署了合同或者协议的话,按照现代社会的规则,就得认真履行(不是旅行)合同,把牌子挂上去。当然具体挂多长时间(一般不会是 3-5 天吧? )、挂多大的牌子、挂在神马位置等等细节问题,双方可以就此深入磋商。如果觉得这事儿不妥,怕挂出了牌子会有非议、怕人骂街吐口水,那一开始就别轻易接受捐赠,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把“糖衣”吃掉、随手再把“炮弹”扔回去的“好事儿”。 看我说这段话,估计一大票子过来围观人要来拍我的板砖了。。。。。。。且慢!我还有后话。 挂“真维斯楼”的牌子有何好处么?当然好处多多: 其一,想当年,梅贻琦老校长曾有“大学 - 大楼 - 大师”之高论。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史表明,作为一所“大学”,“大楼”和“大师”都是不能缺少的。现如今,在社会上很多人面对很气派的一栋栋“大楼”慨叹“大师”的远去和呼唤“大师”到来的时候,一所大楼的名字能够用“真维斯楼”来命名,在俺这个“撷英”(清华大学的蒋繁体字老师给命名的)人士看来,无疑是一个壮举。它充分体现了要“大楼”和邀“大师”两种理念的和谐统一。而且,这栋楼、这个斯(师),还不是一般的楼和师,是“真维”的,其寓意之深远,内涵之丰富,大可以和“清华”二字媲美,端的是非常有文化。如此好名字若弃之不用,反而去冠以“一二三四”这种简单枯燥的乏味数字或者 ABCD 之类无聊的洋文字母,都将是极为不妥的。 其二,在清华大学这所长期以理工科和尖端科技见长的最高学府中,如果有一栋大楼,它的名字不是用“火箭”、“超声速”、“基因”之类时髦高技术名词命名,而是以当下中国赖以在国际市场上赚取外汇的内衣品牌来命名,本来可以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真维斯楼”这四个字,前三个字“真维斯”和后面的“楼”字,将时刻提醒进出或者经过这栋大楼的清华学子们,当今中国的 GDP 的增长、国家经济实力的壮大,靠的还远不是所谓的尖端科技,而是很传统的纺织工业产品和盖大楼搞房地产攒下的辛苦钱,这足以让有心人为之警醒,然后知耻近乎勇,发奋努力去学习和工作,在不远的将来改变这种局面。 其三,“真维斯”有许多很好的撷英,可以是“真唯思”——真理 + 唯物主义 + 思想;可以是“振为思”——振奋 + 作为 + 思考;可以是“震威施”——震撼 + 威风 + 施展才华;但不可以是软绵绵的“珍帏丝”,更不可以是胆小畏缩的“真畏斯”之类。。。 总之,应该勇敢而自信地挂出“真维斯楼”的牌子,让别人说去罢。
个人分类: 社会|3951 次阅读|27 个评论
办公室旁的大楼
热度 2 wujingzhi 2011-3-23 15:56
仿 yangyq《小屋》 作。 在我们平时没事就去的办公室旁边,有一座大楼,是为研究和实验的科研人员而建的。 当初到学校的时候,那里刚打地基 工人有序地穿梭在工地 路边 几架打夯机 振动和轰鸣着 工地上 洋溢着工人们的吆喝欢笑 半空中 一台起降机伸着吊索 不停地搬运着材料 一阵细雨随风而过 冲走灰尘刷新碎石土 ,高耸钢架, 白围墙的 亮丽,蓬勃而凌乱 的景象 结束这短暂的学习生活之后 虽然大楼已建成 我们却要告别 转身离去时,带走的或许只有淡淡的记忆 在那不远的未来抑或会记起 那片躁动,伴随着成长 是否,你也有一个令自己萌发想象的地方 是否,你也有让自己烦躁不安的地方 大楼 很寻常……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686 次阅读|6 个评论
愿大学的脑袋里不再仅仅“长草”和“建楼”!
wangxh 2010-12-25 18:29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明人的头脑中苦思冥想的东西可以反映到睡觉状态中,就连做梦都可能出现重叠。 也有人看到某些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其它事物,也会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效果,甚至出现许许多多的笑谈或笑料。有的可能一笑而过,有的可就得深思了。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不妨简单赘述 如下: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觉得很受用!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见佛印禅师穿了一件黑色僧袍,人又长得胖,盘腿坐在那里,黑乎乎的一大堆。于是便说: 像一堆牛粪。......故事 估计百分百是假的,编者仅仅为了阐明一个道理而已,硬拉上苏东坡俺估计是为了扩大故事的影响力,也可能有现代标题党之嫌,这是次要的。信佛讲究的六根清净,没有杂念,坐禅时不能思想开小差【俺不懂佛,纯粹猜想哦】。故事还说明,做事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只能做到眼见为实眼睛看到什么,脑袋里反映出什么东西。 许多大学校长是见过世面的,虽不能说周游世界吧,起码去过几个国家的大有人在吧,也曾经拜访过外国著名大学吧。那么他们眼睛里看到了什么呢?脑袋里想到了什么呢?说实在的,其实根本不难,就看看他们回来干什么、实施什么样的改革方案便可略知一二。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毫不客气地说,变化最大的是各校校园的美化:人人都说绿化好,绿化搞起来了;人人都说草坪好,小草种起来了;人人都说大楼好,大楼建起来了......人们说的好多去了,都起来了吗?最重要的好是什么,也了了吗?有的大学竟然贷款数十亿呀,难道只看见草坪与大楼,大学起来了吗?看来有人去著名大学参观学习只能看到草坪与大楼,因为只有这些才能主动映入眼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冷静、客观分析一下,脑袋里只长草的大学也有难言之隐:当领导多年一直在为大学的高速发展苦思冥想、鞠躬尽瘁,根本没有时间想一想大学发展的灵魂是什么。虽然身兼教授、博导、甚至院士,已经多少年不在科研一线打鱼了,手里的活儿也生疏了,脑袋的科研属性估计也锈迹斑斑了......到了著名大学一看,哇,草坪美呀,大楼宏伟啊于是小草和大楼在脑袋里油然而生了。其实,鄙人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这个学期到名校学习期间也在思考:俺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在这里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该传递给学生什么有用的东西呢?经常苦思冥想这些问题,访问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算是给了自己一个答案和交代。其实国内一流大学的草坪也有黑洞,大楼也有很破很久的(俺住的宿舍可能是最不值钱的,应该属于筒子楼吧),但是他们拥有俺用都用不过来的实验设备。还好,合作导师觉得俺可怜,同意倔人继续身不在心在的访问工作,或者派学生去做实验。 真心希望大学的脑袋不再继续仅仅长草、盖楼,好好体会一下梅贻琦先生的大学、大师、大楼之深刻含义,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的建设(一流)大学中去!一位普通教师的思想只能影响很少的学生,几位普通教师的勤奋也只能改变少量的学生,但是一位英明校长的思想可是能够影响数代教师和数十级学生的未来呀!
个人分类: 心之悟|4690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政府大楼看中国富起来
tarimriver 2010-12-1 17:57
阜阳颖泉区政府大楼 湖州市织里镇 惠州市 常州市 石河子市 临沂市 昆明五华 长兴县 广东顺德 郑州市惠济区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577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大学-共同体的自治
pkustm 2010-8-19 16:24
大学必须放在西方社会自治的传统中才能理解。大学的成立,就是共同体的自治,就像是中世纪欧洲那些自立的行会一样,自己制定规则,并自愿受这些规则的约束。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人人有责任,学生当然也有责任。这一点,当今中国大学的师生恐怕大部分都不理解。比如,我们刚进北大时,一位老师恭喜我们:你们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这就相当于过去的太学生呀!可见,在他心目中,大学的模式还是太学模式。毫无疑义,太学不是个自治的学术机构,是朝廷管理的。太学生们有要求会到上面去提,等着上面解决,更不高兴时还可以抗议,甚至有人说这种行为表现的是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等等。但是,太学生不懂得欧洲行会的那些规矩:万事首先要所有的成员通过既定程序商议决策,未必要等着上面的权威来解决。从本书第六章《大学的诞生》中的描述可以看出,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主要是自生的,从一开始就自我管理。上面的权威只是承认或支持其存在而已。所以,我劝大学别抱怨。现在大家很喜欢引用清华前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大学,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其实,这句话并没有点出大学的实质。大学未必靠几个大师转。 北大批判 薛涌直陈中国高等教育之弊 http://book.ifeng.com/lianzai/detail_2009_11/26/292568_1.s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一流大学”与大楼
boxcar 2010-2-4 20:04
看这个题目,相信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因为当年梅贻琦老校长早就说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按梅老先生的观点,大学的关键是大师,而不是大楼,那些把大学简单地理解为有很多漂亮的大楼是很肤浅的认识。 为什么我这么个后生小子、无名鼠辈居然还胆敢在论述我国现在梦寐以求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大楼相提并论呢?这里面有两个层面的原因,其一是这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很热,中国大学自然不能免俗,也要面对房地产问题,也要拆楼盖楼,这是现实层面要面对的;其二是类比隐喻层面的,说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盖大楼的相似性。 先简单地说几句现实层面的、真正的大楼。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其实还真离不开大楼。因为无论是学生的扩招,还是牛人的引进,都需要实实在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空间,而且这个空间的人均标准还是不断水涨船高的,当然,大学所处地块的地价和楼价增长得更快,所以没办法,大学必须盖楼,而且要盖有很多层、很多房间的高楼。大学要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吸引海内外的各种人才来工作,而人家对大学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大楼,所以大楼还不能都盖成一没特色、二没美感的方块块,而是必须要盖得漂亮,要有大气的外观、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靓丽的外墙色彩等。此外,大学的大楼还必须由良好的建筑质量,应该能凭真本事拿个鲁班奖什么的,这样学生和老师住进去的时候才有安全感,走出来的时候也才会有自豪感。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楼,通常应该设计得更合理、盖得更高、而且还格外的吸引人。总的来说,大楼对大学还是很重要的,盖好了大楼,便于筑巢引凤,维护好了大楼,也便于稳定住了人心。 几句话说完了大楼之于大学的必要性之后,该说说由大楼和大学的比喻了。我们都知道,一个大楼的结构其实很复杂,地下面有地基,地上面要用钢筋混凝土框架,要有楼板、砖头、顶盖以及各种内外饰物。盖楼的过程也不简单,拿地之类的过程且不说,至少要设计好图纸,确定施工队伍,然后打地基、注框架、铺楼板、砌砖头、安楼顶,最后还要做各种内外装修。此时如果我们把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比喻成盖一座大楼,我们就必须关注是不是有一份设计好的图纸、有没有找好施工队伍、各种建筑材料是不是都齐备了,如果还没有,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该急于宣布在什么时间之前就能盖好这个楼。 表面上看,应该没多大困难。图纸可以直接拷贝(如果已获得授权或者不在乎设计师的著作权的话),换句话说可以照搬照抄一些现成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模式。拉一支施工队伍似乎也很容易,有钱就能雇得到人,不说低层次民工级别的,就是雇高水平的牛人大腕,关键也看你出多少钱。如果把建筑材料看成是硬件条件,似乎更容易,除非你非要买人家命令禁运的设备,否则绝对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这样看下来,只要在很短的时间里砸进去足够多的钱,似乎一定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且不会用太多时间,完全可以提速。但,实际情况是这样么?显然不是! 建设的图纸其实没有现成的,各国的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制度差异也很大,在一个国家好用的建设模式,换一个国家可能完全行不通,简单地照搬照抄,只会是邯郸学步或者东施效颦,就如T台上的模特穿的衣服、走的猫步是好看,放到山坡上去秀就是不行,一定要走,则徒增笑料尔。大楼的设计图纸一般需要研究好了当地的地势情况后专门设计,世界一流大学也一样,其建设的宏伟蓝图也不是能以模仿的方式就轻易取得的。真正要建设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总应该先摸清楚自己的基本条件,要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然后要有一个清晰的建设思路,确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等真正开始施工了,还得坚定不移地去做,努力实现图纸上的设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施工队伍很重要,也不能马虎。因为施工的质量会影响大楼未来的安全使用,找一帮没有施工资质、滥竽充数的人来建设,在施工的过程中打着多快好省的旗号在那儿偷工减料,还缺乏负责任的施工监理,就会搞出个豆腐渣工程,轻则经常不断地修这里补那里,甚至在若干年后还得拆掉大楼重建(虽说这拆楼盖楼可以贡献双份的GDP)。显然,要想让雇来的人很好地完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施工任务把活干好,这些人的资质就不能太差,要有真本事,能干实事儿,而不能找一帮只会吹牛的人来搞建设。他们干活的时候,要本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宁可磨砖对缝时被叫作磨洋工,也不能图快急功近利,只有功夫用到了,质量才有保证。监理重点要检查的是质量,而不仅仅是进度,当然,这还要求规划的进度本身就是合理的。如果建设者们自己的荣辱利益是是和大楼息息相关的,那么这个建设质量最需要的责任心才有保证。 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解决,但必须严把质量关,要防止以次充好;如果经费预算没那么充裕,价格因素也必须考虑。千万小心,别被人忽悠花大钱买一堆没用的东西,更要杜绝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腐败行为。 最后,大楼盖完了,总要做些装饰装修,运行起来以后还要注意维护保养。世界一流大学如果有幸建成了,也并非宣布一下、剪彩验收就万事大吉了,此后也需要不断地投入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转,就像保持大楼新鲜亮丽的外表一样,应该让大学始终朝气蓬勃,锐意进去,不断向上,这就要求时时注意维护,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国际上众多一流大学的排行榜大PK中,总是不进则退的,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势头,一流变二流也是很快的。 总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如盖一座大楼,诸多环节都需要注意,而且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身不该是终极的目的,不但要能建成,而且必须争取期保持其地位。
个人分类: 社会|8769 次阅读|17 个评论
我们的大楼啊我们的痛!
xiegming 2009-9-17 22:51
工学院大楼已经酝酿了n年了,07年说完工,结果不行,后来说赶在奥运之前建好,结果没有任何动静。 后来说09年3月动工,又没动。又说7月动工,可这都快10月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们提出的实验室水池已经列入了设计,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有1个2米深的地方做实验了。现在只能在3-40厘米深的水里作实验,鱼还没有怎么游呢就触底了。今年申请的基金也获得了,相关的研究生也确定了,可是不能没有地方做实验啊。 大楼啊大楼,虽然我们不是什么大师,难道我们还不能想要大楼啊。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3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