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思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保持对新思想的敏感性才可能得诺奖
热度 7 qsqhopeiggcas 2020-10-10 10:54
在国外某大学饭厅,几位在一张饭桌上吃饭的 人士,不时小声交谈,偶尔比比划划,常 出现这样的场景: 场景 1 :我今天有个新想法,你们有兴趣听听吗?其他人异口同声的说:想听,快说吧。 场景 2 : 我发现过去的某理论有缺陷,且已想出了改进的方法。还没等其说完,有位美女教授抢着说:太好了!明天去我们哪儿讲讲。 场景 3 : 我看海报得知某知名教授要来化学系讲座,门票 200 美元一张,我已买了一张。其他人立马问道:还有票吗? 以上场景并非虚拟,而是我根据 石毓智先生的文章《斯坦福大学何以后来居上?》【 1 】加以描绘的。 在这篇文章中,石先生谈到:“ 观察人们吃饭时谈论什么,是了解他们内心里在想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的最佳窗口。 连吃饭的时间都不愿意浪费的人,就是一种执着,这是干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我对这些人吃饭时谈论什么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他们谈论的几乎都是与自己的研究、学习、工作有关的事,没有听到一次是有人在议论别人是非的,也没有人传播社会上的八卦新闻,甚至像体育、政治这些大众话题也几乎听不到。他们是把吃饭作为工作时间的延伸,相约的往往不是私人朋友,而是与研究、学业有关的人士。他们在吃饭中间交流信息,激发灵感,寻找合作契机。整个饭厅几百号人同时吃饭,但是一点不觉吵闹,大家都是在平静交谈。 ” 只有短短 120 年历史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已有近 30 人获得诺奖,无论与世界名牌大学相比还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能与之争锋者鲜见。这是为什么呢?从上述场景或石先生的观察可见一斑。 结合石先生这篇文章的观点,我认为科研人员要做出高创新性乃至原创成果,需做到以下四点: ( 1 )富有 捕捉新思想的敏感性;( 2 )善于吸纳新思想;( 3 )经常思考最根本的问题;( 4 )沿着可行的新思路执着探究。 如此,即使平庸的人也可能做出高创新性成果,而那些天资好的则极有可能做出原创成果从而成为科学大师。 我也曾留意过国内科研人员在食堂吃饭、朋友聚会时的聊天话题,几乎以八卦、是非、扯淡等为谈资,鲜有涉及学术方面的;即使偶尔想围绕某人的新思想深聊几句,因其他人不感兴趣时常被打断而难以为继。更可悲可叹的是,相关科研院所明明知道某些人有新思想和突破性成果,也不会邀请其进行学术交流,而是会邀请能为单位带来利益的大咖讲老掉牙的工作。这些均反映出其骨子里并不热爱科研、对学术没有激情,如有的把科研当成了谋生的职业,有的把科研当成了升官的阶梯,有的把科研当成了 攫取 名利的工具。 每到诺奖季,我国学界的“诺奖焦虑症”就会复发一次,分析“病因”的文章见诸于各种媒体。为“对症下药”,我开出的“药方”是:( 1 )改善科研环境;( 2 )有志科研人员保持定力【 2 】把科研当成事业,且按上述四点静心攻坚克难。照此,我国科研人员频得诺奖的前景可期。 参考 【 1 】斯坦福大学何以后来居上? https://www.sohu.com/a/276159086_659080 【 2 】 保持科研定力才能行稳致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49710.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50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安全研究的3种新观点
After50 2019-9-1 20:15
安全研究的 3 种新观点 吴超 / STIPC 【本文摘录自:吴超 . 安全研究的预设和途径及新观点 . 安全 , 2019, 40(8): 32-37,42. 】 安全科学的发展,首先是安全理论的创新;而安全理论的创新,首先是安全观点和概念的创新。下面罗列近年提出的 3 种有代表性的安全研究新观点: 1. 吴超和杨冕提出的新观点:安全研究对象应该是各种安全现象(包括非安全现象和事故现象) 在 2012 年,吴超和杨冕就提出安全科学要系统研究各种安全现象(包括事故现象) ,由于安全科学是大交叉综合属性,这就决定了对安全科学的研究可以和需要从多视角切入,这正像地球,需要从多视角看待和研究它。并且首次提出的安全多样性等安全原理,之后还专门对安全多样性等原理进行深入研究 ,认为安全多样性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存在,包括安全物质多样性、隐患多样性、安全状态多样性、安全过程多样性、安全功能多样性、事故类型多样性等,这些多样性既有安全系统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又包括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多样性。各类安全多样性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普适性规律称为安全多样性原理。 安全研究对象是什么?在生产安全领域较早的典型说法是以事故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思想是事故是生产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事故得到抑制,大家所处在的环境就安全了。因此,就得出安全科学是事故预防的科学。显然,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人们在实际开展事故预防工作中,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例如: 1 )预防事故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安全工作。比如,信息安全、安全伦理、隐私保护等,日常很多工作用安全很容易囊括,但用事故预防就显得比较有局限性。 2 )未发生的事故是未知的,如果事前能够知道何时某一确切地点或人会发生事故,那预防事故就变得非常简单,也不太容易会发生事故,但现实中事故还是经常发生。由此可以反过来说,事故具有不确定和未知性,进而可以说,安全的研究对象为不确定的事故,而这正是风险研究的说法,即安全科学以事故为研究对象其实还是没有确定的研究对象。 3 )如果安全科学不研究安全而去研究事故,那安全科学就可以称为事故科学,因此,与安全科学是事故预防的科学本身存在悖论。 4 )事故预防还是不够的,当发生事故时,人们还需要有应急处置、事故恢复、事故处理、事故教训等工作,即使局限在事故预防科学领域,仅仅开展事故预防工作还是不够的。 5 )事故的范畴包括什么?这很难界定。比如,安全感、心理创伤、制度缺陷、落后的文化、错误的理念等;比如,战争、灾害、流行病、恐怖活动、信息泄露、职业卫生、可靠性等,人们不习惯将这些问题归类到事故预防之中。 6 )还有一个更明显的事实,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从安全的人、人群、企业、公司、组织、社区、工程、装备系统等等中,去学习其中的安全经验、方法及原理或好的做法,在大量的非常安全的系统中,有很多规律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弘扬光大。这些大量的安全现象,我们过去还学习得很不够的。 2. Hollnagel Erick 的安全 I 到安全 II 的新观点 。 2012 年和 2015 年,南丹麦大学 Hollnagel Erick 教授发表了从安全 I 到安全 II 的研究报告,之后也发表的相关的论文。安全 II 是针对传统安全观的不足,提出了安全要系统全面分析看待问题,要发挥人的积极作用,要开发系统的正向安全涌现性。安全 I 和安全 II 的比较,见表 1 。 表 1 南丹麦大学 Hollnagel Erick :从安全 I 到安全 II 的比较 比较项目 安全 I 安全 II 安全的定义 尽可能不出现失误的事物 尽可能处理好各种事物 安全工作 某时对某一事物的响应或反应 主动的、连续的、尝试性的做各种事物 管理原理 发生了或被列入为不可接受风险 预测发展和未来事件 安全管理的人因视角 主要是由于人的过错倾向或危险源,并且被认为是绑定的 人是系统韧性的资源,人使许多潜在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事故调查 事故是功能失效,事故调查目的是辨识原因 事故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借鉴偶尔的失误,使事物如何做好 风险评价 目的是调查事故原因和影响因子 为了查清不可能监控得到的可变行为和条件 研究侧重点 事情出错的规律 事情做对的科学 3 . Sidney Dekker 提出的安全新观点 2019 年元月,《 Safety Science 》挂出了一则关于 “Safety Differently” 的专刊征稿信息 。 Safety Differently 主要是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安全科学研究组的 Sidney Dekker 教授提出的,该课题组近年对 Safety Differently 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研究,专门网页 见 http://www.safetydifferently.com/lean-and-safety-differently/ 。 1 ) Safety Differently 新观点是为改变组织中如何重新定义安全、人员的角色和组织的三个关键要素而开展工作的新名称, Safety Differently 新观点主要是要改变我们看待组织、员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我们所能获得的潜在解决方案的方式。因此, “Safety Differently” 首先是视角的改变,我们可以用新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目标来做事情,当然 Safety Differently 并不否定以前有用的安全工作方式。 2 ) Safety Differently 是安全理论发展的一个未来范式, Safety Differently 的本质与 Safety-Ⅱ 和韧性工程相似。 Safety Differently 新观点要求人的知识、洞察力和知行合一来改善安全绩效,而不是试图阻止事情出错,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事情进展顺利,并增强组织感知和应对他们所面临的不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 综合上述, Safety Differently 也许可以翻译为 “ 安全变革 ” ,主要是为了转变传统安全范式,提出安全新概念、新范式、新思路等,并用于实践,转变安全实践方法。 其实,吴超和杨冕、 Hollnagel Erick 和 Sidney Dekker 各自提出的上述三种新观点在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提出的时间也都比较接近,都是为了发展和拓宽传统的安全思维与安全范畴等,都认为安全需要更加积极的发挥正面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吴超, 杨冕. 安全科学原理及其结构体系研究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11): 3-10. 吴超. 安全科学原理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Hollnagel, Erik, et al. A Tale of Two Safeties . 2012. Hollnagel Erik, Wears Robert and Braithwaite Jeffrey. From Safety-I to Safety-II: A White Paper . 2015. 10.13140/RG.2.1.4051.5282. Safety Science. Call for Papers for Special Issue Safety Differently . (2019.1)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safety-science/call-for-papers/call-for-papers-for-special-issue-safety-differently Safety Differently. Lean and Safety Differently (2019-1-15) http://www.safetydifferently.com/lean-and-safety-differently/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3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简史(45)
罗非 2017-10-29 10:31
电力、基因学、伊斯兰激进主义 到了 2016 年,除了由个人主义、人权、民主、自由市场组成的自由主义一揽子方案之外,我们似乎没有什么真正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案。 2011 年曾有一波社会抗争运动席卷西方世界,比如占领华尔街或西班牙的 15–M 运动,但它们都并非反对民主、个人主义或人权,甚至也不是反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正好相反,它们是责怪政府未能达成这些自由主义的理想。这些运动要求市场必须真正自由,而不是被那些 “ 大而不倒 ” 的企业或银行控制和操纵。它们要求真正有代表性的民主制度,能够照顾一般大众,而不只是照顾有钱的游说者和有势力的利益团体。就连那些用最严厉措辞抨击股票交易所和国会的人,也无法提出另一个可行的世界运作模式。虽然西方学者和运动人士最爱挑自由主义一揽子方案的毛病,但至今仍未能提出任何更佳的选项。 对自由主义来说,中国造成的挑战似乎要比西方那些社运抗议人士更为严峻。虽然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所开放,却仍然既非西方式民主国家,亦非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中国成为 21 世纪经济巨人的脚步。只不过,这个经济巨人却投下了一个非常小的阴影:甚至包括中国人自己在内,现在似乎没人知道中国究竟信什么。中国仍然信奉共产主义,但行动上更为务实。这种状态,就让中国在面对从硅谷出现的种种新科技宗教时,成了一个希望无穷的栖息之所(科技宗教将在后面的章节讨论)。然而,这些信仰长生不死与虚拟天堂的科技宗教,大概还需要一二十年才能站稳脚跟。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也尚未真正对自由主义提出替代方案。对于破产的希腊人来说,已经对自由主义模式感到绝望,但想靠着模仿中国找出替代方案,也不现实。 那么,试试伊斯兰激进主义如何?又或是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弥赛亚犹太教、复兴主义印度教?一些人不知道自己信什么,但宗教的原教旨主义者却过于知道自己信什么了。在尼采宣称上帝已死超过一个世纪之后,上帝似乎又要重临人世,但这只是海市蜃楼,上帝确实死了,这不过就是摆脱身体那一瞬间的事而已。伊斯兰激进主义对自由主义一揽子方案并不构成严重威胁,因为虽然他们满怀狂热,却并不真正了解 21 世纪的世界,对于我们身边种种新科技带来的全新危机和机会也提不出什么看法。 宗教和科技总是跳着一支优雅微妙的探戈。双方互相推动、互相依赖,不能与对方离得太远。科技之所以有求于宗教,是因为每种发明都有许多可能的应用方式,而工程师就需要一些先知做出关键的决定、指出需要的方向。因此在 19 世纪,工程师发明了火车、无线电和内燃机。但 20 世纪证明,运用同样的工具,也可以创造出法西斯主义、社会主义政权或西方自由民主政体。没有信仰,火车就不能决定要开往哪个方向。 科技也常常限制我们对宗教的想象,比如侍者递上菜单,多少就会限制我们想吃什么。新科技杀死旧神、催生新神,所以农业时代的神和狩猎采集时代的神不一样,工厂工人想象的天堂也与农民不同。有了 21 世纪的革命性新科技之后,出现前所未有的宗教的可能性,绝对远超让中世纪的信条起死回生。伊斯兰激进主义者可以继续像念咒一般复诵着 “ 伊斯兰就是答案 ” ,但只要宗教与当今的科技现实脱节,恐怕连民众所问的问题都无法理解。等到人工智能在大多数的认知工作上超越人类,就业市场会有何改变?如果出现许多在经济上完全没有用处的人,形成一个庞大的新阶级,会造成怎样的政治冲击?如果在纳米科技和再生医学的力量下,未来的 80 岁就像现在的 50 岁,对于人际关系、家庭和退休基金又有何影响?如果生物科技让我们能够定做婴儿,并让贫富之间出现前所未见的巨大鸿沟,人类社会又将如何? 对于这些问题,在《古兰经》《圣经》《论语》里都不可能找到解答,因为不论是中世纪的中东,还是古代中国,都不会有人懂计算机、基因学或纳米科技。伊斯兰激进主义或许能承诺在这个充满科技和经济风暴的世界提供一个下锚点,但如果想要冲出风暴,就不能只有下锚点,还需要航海图和方向舵。因此,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伊斯兰激进主义或许有其吸引力,但对于失业的西班牙青年或焦虑的中国亿万富翁来说,伊斯兰激进主义却没有一点吸引力。 确实,现在还有数十亿人口虔诚信奉着伊斯兰教、基督教或印度教。但对历史来说,单单人数的意义并不大。塑造历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创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众。 1 万年前,多数人都是狩猎采集者,整个中东只有寥寥可数的少数先驱者是农民,但未来是属于农民的。 1850 年,全球有超过 90% 的人是农民,而不管是在恒河、尼罗河,还是长江沿岸,都没有人知道蒸汽机、铁路或电报线。然而在曼彻斯特和伯明翰,一小群领导着工业革命的工程师、政治家和金融家,就已经决定了这 90% 农民的命运。蒸汽机、铁路和电报改变了食品、纺织品、车辆和武器的生产方式,让工业强国拥有远胜于传统农业国家的决定性优势。 就算当工业革命传遍世界各地,逆流而上渗透到恒河、尼罗河和长江沿岸,大多数人还是继续相信《吠陀经》《圣经》《古兰经》和《论语》,而非蒸汽机。而不管是今日或 19 世纪,世界上的各种祭司、神秘主义者或大师也从没少过,个个都宣传自己握有所有人类困境的解决方案,能处理包括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在 19 世纪 20~80 年代,埃及(在英国支持下)征服了苏丹国,希望让该国现代化、纳入新的国际贸易网络。他们的作为破坏了传统苏丹社会的稳定,民怨四起、反抗频发。 1881 年,地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 · 艾哈迈德 · 本 · 阿卜杜拉宣称自己就是马赫迪(伊斯兰教的救世主),由真主所派,要在人间建立真主的律法。他的支持者击败了英、埃联军,并将联军指挥官查尔斯 · 戈登( Charles Gordon )将军斩首,令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大为震惊。这些人接着在苏丹建立实行伊斯兰律法的神权国家,直到 1898 年才被推翻。 与此同时,在印度,达耶难陀 · 娑罗室伐底( Dayananda Sarasvati )发动印度教复兴运动,基本原则就是《吠陀经》绝对不会错。 1875 年,他创立雅利安社( Arya Samaj ,意为 “ 贵族社会 ” ),致力传播《吠陀经》的知识;但老实说,达耶难陀对《吠陀经》的解释常与自由主义惊人的相似,比如早在西方出现平权思想前,便已支持妇女应享有平等权利。 与达耶难陀同时代的教皇庇护九世对女性的看法就保守得多,但与达耶难陀同样认为有高于一般人的权威存在。庇护九世发动一系列天主教教义改革,确立 “ 教皇永无谬误 ” 这项新原则,认定教皇在信仰问题上不可能出现谬误。这种概念乍看之下可能还以为来自中世纪,但其实是近到 1870 年,才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天主教教义,当时距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已过了 11 年。 而在教皇发现自己不可能犯错的 30 年前,失意的清代文人洪秀全大病一场,病中出现幻觉,看到上帝以一位老人的形象现身,说洪秀全正是耶稣基督的弟弟。上帝接着交付洪秀全一项神圣的使命,要他驱逐自 17 世纪以来统治中国的清朝政权,在地上建立 “ 太平天国 ” 。当时,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现代工业与欧洲帝国步步紧逼,数百万劳苦大众深感绝望,而洪秀全的话则让他们大受鼓舞。可惜,洪秀全并未把他们带向太平天国,只引发了反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时间从 1850 年到 1864 年,是整个 19 世纪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惨烈程度远超过拿破仑战争或美国内战。 就在工业化的工厂、铁路和轮船遍布世界的同时,还是有数以亿计的人,坚信洪秀全、达耶难陀、庇护九世和马赫迪提出的宗教教条。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讲到 19 世纪,并不会认为这是个信仰的时代。谈到 19 世纪有远见的人,我们想到的大概不会是马赫迪、庇护九世或洪秀全,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确实也该如此。虽然社会主义在 1850 年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声势迅速扩大,对世界带来的改变,要远大于在中国和苏丹那些自称救世主的人。如果你也认为全国的卫生服务、退休基金和义务教育十分重要,应该感谢马克思和列宁(以及俾斯麦),而大概不会感谢洪秀全或马赫迪。 到头来,为什么马克思和列宁成功,而洪秀全和马赫迪失败?不是因为社会人文主义哲学优于伊斯兰教或基督教神学,而是因为马克思和列宁更努力地理解当代的科技和经济现实,没有忙着精读古代经典和预言中的梦想。蒸汽机、铁路、电报和电力造成前所未闻的问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都市无产者形成一个新的阶级,而这些人的体验、需求和希望当然与《圣经》时代的农民大不相同。为了响应这些需求和希望,马克思和列宁研究蒸汽机如何运作、煤矿如何经营、铁路如何塑造经济,以及电力如何影响政治。 曾有人希望列宁用一句话来定义共产主义。他回答: “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 没有电力、铁路、无线电,就不会有共产主义。所以, 16 世纪的俄国不可能建立共产主义政权,因为共产主义需要将信息及资源集中在一个枢纽上。要达到马克思所称 “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 的理想,社会就必须让距离遥远的各种产品都能够方便集中及分配,而且整个国家也要能够监控和协调国内所有的活动。 马克思等人了解新的科技现实及人类的新体验,因此能够针对工业社会的新问题提出切中要点的答案,也能提出原创的想法,告诉众人如何从前所未有的机会中得利。为了一个美丽新世界,社会主义打造了一个美丽新愿景,承诺以科技与经济为工具。于是,这成了史上第一个科技主义,也改变了意识形态话语的基础。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定义和区分彼此的标准是对上帝的看法,而不是生产方式。在马克思之后,比起关于灵魂和来世的辩论,科技与经济结构问题远为重要,造成的分裂也更加严重。在 20 世纪下半叶,生产方式成了热议的主题,让人类几乎忘了自己的存在。即使是最严词批评马克思和列宁的人,也接受了他们对历史和社会的基本态度,更仔细地思考科技和生产,而上帝和天堂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19 世纪中叶,还很少有人如同马克思一样见识敏锐,因此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快速开始工业化。也就是这少数几个国家,征服了整个世界。大多数社会连发生了什么事都还不清楚,也就没搭上这班进步的列车。例如,达耶难陀的印度和马赫迪的苏丹,当时多半还是一心想着上帝,而非蒸汽机,于是遭到工业化英国的占领和剥削。一直到最近这几年,印度才终于取得重大进展,缩小了和英国之间在经济与地缘政治上的差距。至于苏丹,目前仍在远远的后方挣扎。 * 21 世纪初,进步的列车将再次离站,而且这可能是 “ 智人 ” 这站发出的末班车。错过的人,永远都不会再有上车的机会。想上车,就必须了解 21 世纪的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力量。这些力量的潜能远大于蒸汽机和电报,而且不会只用来生产食品、纺织品、车辆和武器。 21 世纪的主要产品将会是人的身体、大脑和心智,懂得与不懂如何进行这些大脑及身体工程的两种人,彼此的差距将远远大于狄更斯的英国和马赫迪的苏丹。事实上,还会大于智人与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差距。在 21 世纪,搭上列车,就能获得创造和毁灭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临灭绝。 100 年前有些曾经最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跟上新科技。苏联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古巴前总统卡斯特罗坚守着马克思和列宁在蒸汽时代构思的想法,未能理解计算机和生物科技的力量。反观自由主义,适应信息时代的能力高出许多。这也就能够部分解释,为何赫鲁晓夫在 1956 年的预言从未实现,为何最后竟是自由主义导致了苏联解体。如果马克思重回人世,他可能会劝他的追随者,多花点时间研究互联网和人类基因组。 伊斯兰激进主义甚至还未能学会接受工业革命,也就难怪对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几乎无话可说。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其他传统宗教至今仍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它们现在多半是守旧的,而不像过去曾经是一股创造力量。举例来说,基督教过去就曾经传播 “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 这种 “ 异端 ” 概念,改变了人类的政治结构、社会阶级制度甚至性别关系。耶稣的 “ 山上宝训 ” 还更进一步,讲到温顺和受压迫的人是上帝最爱的子民,于是翻转了整个权力金字塔,为世世代代的革命提供了依据。 除了社会和伦理上的变革,基督教也曾推动重要的经济和科技创新。天主教会建立了中世纪欧洲最先进的行政系统,并率先使用档案管理、目录、时间表和其他数据处理技术。在 12 世纪的欧洲,最像硅谷的地方大概就是梵蒂冈。教会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经济合作组织:修道院,在 1000 年间引领欧洲经济,并引进先进的农业和行政措施。修道院是最早使用时钟的机构,而且几个世纪以来,修道院和教会学校一直是欧洲最重要的学习中心,协助成立诸多欧洲顶尖大学,例如,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以及萨拉曼卡大学。 今日,天主教会仍享有数亿信众的忠诚和什一税。但天主教和其他有神论宗教,却早已从创造转为因循守旧,而非率先开创新科技、新经济方法,或是突破性的社会思想。它们现在主要做的,是对各种拓展科技、方法及思想的运动感到无奈。生物学家发明避孕药,而教皇不知该如何反应。计算机科学家发展互联网,而拉比还在讨论是否该允许正统派犹太教徒上网。女权主义思想家呼吁女性收回自己身体的所有权,而学识渊博的穆夫提还在辩论该如何应对如此煽动的想法。 让我们问问自己: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发现、发明或创造是什么?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候选实在太多:有抗生素之类的科学发现,有计算机之类的科技发明,也有女权主义之类的意识形态创造。让我们再问问:在 20 世纪,伊斯兰教或基督教等传统宗教,最有影响力的发现、发明或创造是什么?你也会发现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这是因为候选项实在太少。在 20 世纪,神父、拉比和穆夫提究竟有何发现,能和抗生素、计算机或女权主义相提并论?细察这两个问题后,如果说 21 世纪将会发生重大改变,你认为会出自何处?是 “ 伊斯兰国 ” ( Islamic State ),还是谷歌?确实, “ 伊斯兰国 ” 也懂得怎么把视频放在 YouTube 上,但除了展示酷刑,最近他们在叙利亚或伊拉克究竟发明了什么? 目前仍有几十亿人,包括许多科学家,将宗教经典视为权威的来源,但这些文本已经无法带来创造力。例如,基督教有些较进步的教派,已经能够接受同性恋婚姻或女性神职人员。他们为什么能接受?不是因为读了《圣经》,或圣奥古斯丁、马丁 · 路德的著作,而是因为读了如福柯( Michel Foucault )的《性史》(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或是唐娜 · 哈拉维( Donna Haraway )的《半机械人宣言》( A Cyborg Manifesto )。 15 然而,不管多进步,只要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就无法坦承自己的伦理来自福柯或哈拉维。所以他们又回到《圣经》、圣奥古斯丁和马丁 · 路德,翻天覆地彻底搜索,一页接着一页、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集中最大的注意力,最后终于找到他们需要的:有些箴言、比喻或裁定,只要解释的方式够有创意,就能代表上帝也为同性婚姻赐福,女性也能领受司铎。然后,他们就能假装这个想法来自《圣经》,虽然其实来自福柯。《圣经》早已不再真正启发灵感,但仍被尊为权威的来源。 就是因为如此,传统宗教才无法提出对自由主义的替代品。传统宗教经典对基因工程或人工智能无法提出任何意见,不管是牧师、神父、拉比还是穆夫提,多半都并不了解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突破。想了解这些突破别无他法,只能阅读科技文章,进实验室做实验,而不是去背诵和辩论古代文本。 但这也不代表自由主义就能安享荣耀、高枕无忧。确实,自由主义在人文主义宗教战争当中胜出,而且在当下,我们也没有其他可行的替代选项。然而,它成功的时候,可能也已播下败亡的种子。获胜的自由主义理想正在推动人类走向长生不死、快乐幸福并化身为神。而由于据说顾客和选民的期望永远都是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将越来越多的心力投入这些自由主义计划。但科学家发现、工程师开发的这一切,很有可能就会不知不觉暴露出自由主义世界观自身的不足,以及顾客和选民有哪些错误。等到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彻底发挥潜力,自由主义、民主和自由市场的概念,可能就会变得像燧石刀和录音带一样过时。 本书一开始,曾预测人类在 21 世纪会尝试让自己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并化身为神。这项预测并不是真的那么原创或有远见,而只是反映自由人文主义的传统理想。人文主义长期崇拜人类的生命、情感及欲望,于是人文主义文明希望让人有最长的生命、最大的幸福、最强的力量,也就不足为奇。 但本书的第三部分认为,为了实现这种人文主义梦想,将会出现新的后人文( post-humanist )科技,从根本上颠覆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相信自己的 “ 感觉 ” ,于是我们在与现代性的契约中虽然得利,却无须付出代价。我们不需要有神来限制我们的力量、赋予我们意义,只要从顾客和选民的自由选择,就能得到所需的意义。但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发现原来顾客和选民从来就没有自由选择,能用科技来计算、设计或击败他们的感觉,一切会变得怎样?现在的整个世界似乎都与人类体验唇齿相依,但如果以后人类的体验也成了可设计的产品,就像能在超市里买到的任何商品,情况又将如何发展? LGBT 是女同性恋者( lesbian )、男同性恋者( gay )、双性恋者( bisexual )和跨性别者( transgender )的首字母缩写。 —— 编者注 这里的公式用的是乘法,因为两项元素需要彼此才能运作。至少在中世纪学者看来,没有逻辑,就不可能理解《圣经》。如果你的逻辑值为零,就算你把《圣经》每一页都读得滚瓜烂熟,知识总值仍然为零。反过来,如果你的经文值为零,逻辑再好也没用。如果公式里用的是加法,代表的就是如果逻辑很好,就算不读经文也能拥有很多知识,这在你我看来可能觉得合理,但中世纪学术圈并不同意。 在美国政治里,常常把自由主义解释得太过狭隘,与 “ 保守主义 ” 相对。但广义而言,多数美国保守派其实仍然属于自由主义。 图39 人脑作为计算机与计算机作为人脑。人工智能蓄势待发,即将超越人类智慧
个人分类: 科普|1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美景,令我心情愉悦
Fangjinqin 2015-6-11 13:06
成功 + 美景 , 令我心情愉悦 昨天大清早 , 6 点就起来,为了实现脑子里的一个新思想,我马上上网试验,但是非常遗憾无线网上不去,一直到 8 点以后才上了网。虽然上了,要实现的既定目标达不到。于是,我发 Email 向朋友求助,但是他们也表示不行,帮不了。因此,我不得不下决心自己来解决问题难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一天的想方设法努力,终于问题解决了。我不仅如释重负,而且感到特别兴奋。这就是给我的最好回报。当然,万事开头难,现在开头了,只是走出第一步,下面还要继续下去,虽然不是难题了,仍然需要化时间和精力。更要开拓创新。对此,我是满怀信心了。 也许是昨天的初步成功,今天我正在乘胜追击,果然效果明显。令我心情愉悦。看到今天北京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春风杨柳,于是十点多,我去小区健身场地活动,看到正是春天,胜过秋天的美景,北京燕山远处清晰可见,我仿佛回到当年 50-60 年代的北京。我为之高兴。当然,今后还必须继续努力再努力,让北京天更蓝,云更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让我们祖国风光处处更美好! http://weibo.com/2119523857/profile?topnav=1wvr=6 我深感:一个人做任何事情,必须有思想,特别是搞科研工作更需要有新思想,才能有所前进!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3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雾已散尽?或更加慎重为好
maiyuandaoren 2015-3-6 01:15
今天下午一觉醒来,忽然觉得:还有更简单的证明!证明依据就在上篇 文章之中 。而原先早已抛弃的一个 证法( 因太简单而不敢采用 ) ,其实还有部分价值。特记录如下,请读者评判。
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机关开启:释“异形同源”奥秘
maiyuandaoren 2015-3-4 23:25
博主寄语: 欢迎阅读并参与评判,相信从高中学生到数学爱好者均能从中受益。 希望数学工作者及其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无论如何你们都将是最大受益者。 希望生物学工作者及认识论 - 哲学工作者参与讨论,期待这种讨论能碰撞出新思想火花。 期待能与读者展开交流,无论你 是“草根”还是“大树”。交流话题不限,只是勿忘宪法法律、别带捧场攻击。
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细胞(微生物)的电子信号传送改造
xinhuotiantang 2013-5-21 17:06
细胞 ( 微生物 ) 的电子信号传送改造 彭传明 细胞的电子信号传递简单点说就是在细胞中植入电子芯片,接收和发射信号,起到获得有用信号的目的。 细胞结构微小,一般的机械芯片无法进入,并且细胞对其有排斥作用,无法让细胞(微生物)正常生长。不过利用现代技术微光机械系统倒是有可能性。将带有电子传感器的微机械植入细胞(微生物)中,就好像是用现代材料替换受损骨骼一样。这种技术也可以称为机械细胞融合技术,这一技术的研发很有可能会改变现代机械的运行模式,以及生物技术的更广阔的使用前景。 电子芯片可以采用外部包裹蛋白质的形式进入细胞或者采用更新蛋白以及特殊材料制成,总的来说就是要想尽办法让芯片在进入细胞后不影响细胞正常工作并且自身的电子接收信号以及发射信号不受影响。这一想法的来源来自于生物的基因工程以及细胞的改造技术。当细胞(微生物)植入芯片后可能会缩短其生命周期,以及生物代谢活性的表达,但是细胞(微生物)的数量多,取材方便。 在芯片这方面,以现代电子芯片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纳米级,应该完全能够达到小,巧,实用的目的。生物电子芯片一方面将接收本体(细胞或者微生物)生物活性以及代谢改变的信息和外界传入的语音信息,电子信息,光热信息,另一方面将通过芯片传出收获的信息发送到我们的计算机进行分析。这正是这种生物芯片融合技术的关键地方也是最有用的地方,获取信息,改造生物体的基本特性,以达到某种特殊需求的目的。 细胞(微生物)电子信号传送的最关键的技术在于生物芯片的融合。为达到这种目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芯片制作方面: 1. 在芯片制作工艺方面可以采用特殊的生物制片材料。 2. 在外形上可以以圆形或者椭圆形为主(一方面增大接触面,减少死角;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细胞或者微生物的排斥作用) 3. 在芯片传感器的选用上尽量不要高辐射,搞电子量,高频率的传感器 4. 芯片尽量具有吸电子性以便减少对本体内部直接接触。。。。。。 二是细胞(微生物本体方面): 1. 改造相应基因的表达,减少对芯片的排斥(试验时可以先用酵母菌等其他探究完善的本体)。 2. 采用蛋白包裹技术将芯片包裹在内,外层蛋白定期由本体产生的蛋白进行更新。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运用生物,医药,机械,军事等各个行业,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无机生命体与有机生命体之间的界限,为无机生命体的智能化提供了基础。
1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培养人才与培养新思想
liugc 2010-6-14 21:52
国家又在强调人才了,培养人才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不错。可是,什么叫培养,可能不是人人都清楚,在我们科研行业来看,多数表现为给有一定成绩的人不同程度的物质待遇和科研条件,我觉得这不是培养。从培养本身来说,就是给事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那么,科研环境远远不只是这些,因此,目前所谓的培养是不合理的。 再说说人才。人才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人呢?我觉得有用的人,一定要有有用的思想,没有新好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人才。从这个基本规律来看,与其说要培养人才,不如说首先要培养新好思想。要有新好思想,也要有好的发育环境,也就是说:培养人才,本质是营造新好思想的环境。因此,我们不应该从表面上去培养人才,我们应该重点培养新好思想和有新好思想的人,只有实现了新好思想的人才可能成为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即人才。看看美国是如何成功的?不外乎是培养了有新好思想和有个性的人,我们应该这样做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又想起诺贝尔奖了
wuhongcai 2009-7-28 23:11
想起诺贝尔奖,应该是年末公布各类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想的,可是今天我还是想到了它,那是因为感觉到社会、学术软条件使我们离它越来越远,不由得再议一议。 从四九年以来,我们度过了困难时期,越过了愚蠢、无知和动乱的十年,又经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了,科学研究的基础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好多了,投到科学研究的钱多了,这个时候人们就想到了诺贝尔奖了,还说有那麽可数的几次擦肩而过,说得有声有色,好像真的一样。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硬件建设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国力增强,各种基础改善,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教育事业得到大的发展,各类大学,一流、二流、三流、正规民办、中外合作办、犹如改革开放的鲜花开遍了祖国大地,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年轻人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不容置疑的成就啊! 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现在在 211 , 985 的一些重点大学的重点学科实验室,不比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条件差,有些比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重要实验室条件还好, 211 花钱买的设备,还没有开箱 985 的钱又来了,听说有些都不知道买什麽好了,前次买的设备箱子还没开就直接报废了,条件是何等的好,当然这种情况和我们国家社会贫富差别一样,有人钱用不完,有人却缺钱花,不平衡也是很自然的。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我在 1983 年接待 13 个从瑞典来的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他们到我的实验室参观,看到我动手做的土设备时,他们当中有一位教授对我说,看到我使他想起他在 1932 年在剑桥读博士时的情景。我相信,如果他今天来,这个话肯定是不会说的了。我相信我们中国今天一些重点大学的实验室条件肯定要比国外多年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当时的条件要好得多,得多!因此,今天我们的许多硬件条件是可以做许多国际前沿的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 科学研究的硬件条件是基础,基础改善了,然而,重要的是思想,是新思想,是开拓性的新思想,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的产生,新思想的实践,新思想的实现,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我国社会学术腐败学术腐败的特征是造假,过度包装,科学研究经费分配和布局的问题,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知识分子管理环境,学术氛围,社会急功近利情绪,所有这些都扼杀了新思想的产生,这样说来,诺贝尔奖离我们还是不近的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7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