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退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类之“嗅觉退化”
gongshiliang 2010-11-28 15:59
人类之嗅觉退化 很多研究嗅觉的专家正在积极探索人类进化过程中退化了的嗅觉问题,其中有个问题是,为什么人不能闻到自己的体味(身体发出的气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由基因确定的体味,但这种体味自己闻不到,只有别人能闻到。这是因为大脑有一种设定的功能:为了使人不致受到自己体味持续的过分刺激,大脑始终在执行一项任务,当持续性气味信息持续到一定时间后,鼻子就关闭嗅觉功能,所以人就闻不到自己的体味。而在感觉别人的体味时,鼻子通常不会进行持续嗅觉,也就不关闭嗅觉功能。 在人体的五大感觉中,就重要性而言,嗅觉通常被放在最后一位,然而嗅觉却是人体最古老的感觉。很多动物是依靠嗅觉而生存的,比如寻觅食物、追逐异性、避开危险等。对人类来讲,嗅觉是一种原始的感觉,通过不断的进化,人类变成了定居生活的高等动物,耕种、饲养牲畜等,生活质量大步提高,食物安全多了,不需要通过嗅觉去确定某一植株是否有毒,因而发生嗅觉退化,比如有人提出,人的大部分体毛都褪掉了,而体毛对嗅觉起过作用。还有人提出,动物除了鼻子外,另有一个嗅觉器官:犁鼻器(鼻中隔底部软管状凹进部分,拥有接受所谓的信息素的特殊受体)。由于在其他方面的高级进化,人已不需要用犁鼻器去感觉能引起逃跑、进攻、确保繁殖后代等反应的信息素。所以人的犁鼻器在胚胎发育到第26周时,便开始萎缩。但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嗅觉没有退化,有的人具有高灵敏的嗅觉。 如果说人的嗅觉曾经退化过,那也是人类整个进化过程的规律。研究发现,人的嗅觉器官不仅仅是鼻子,男人精子中具有某种嗅觉受体,也能感觉到铃兰的香味。前列腺细胞能对堇菜属的气味作出反应,因而启发人们通过这种气味去抑制前列腺癌。人们还发现人身上具有能对新鲜海风作出反应的肠细胞。还有一种看法:在DNA中尚有许多未研究清楚的物质,可能隐藏着退化了的、所谓的伪基因,这是意外的潜在基因和备用材料,必要时可重新激活而发挥嗅觉作用。有个别人的嗅觉能力特别强,能分辨几千种乃至上万种气味,可能与此有关。因为很多人平时过分依赖视觉和其他感觉功能,人身上现有的嗅觉能力往往只用到50%,所以我们应首先开发我们身上的嗅觉遗产,要经常锻炼我们的嗅觉能力。国外有专家主张在小学里开设嗅觉课。 尽管嗅觉是人类最古老的感觉,然而我们经常对很多气味叫不上名字,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有时候只能说像什么气味。有一位气味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国际气味语言,准备创造15000个词来表示世界上所有的气味。比如pikon表示狗屎的气味、tarnek表示飞机起飞时散发的气味、fre是夏天沥青路面下雨后的气味 【作者:陈钰鹏,转引自《新民晚报》 2010-11-27-B6 版,原文题飞机起飞的气味】
个人分类: 自说自话|6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解的性质的一种猜想
武际可 2010-11-20 09:58
对于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解的性质的一种猜想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10790 次阅读|6 个评论
放弃与前行----退化中的进步
BaoHaifei 2010-11-2 08:46
放弃与前行 ---- 退化中的进步 鲍海飞  2010-11-2 以前,从电视或者报道中看到,某些外国人,在使用筷子的时候总是显得笨手笨脚,我们在笑,他们也在笑。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工具,他们居然使用不好!但是今天我忽然发现,这也许不是一个我们值得笑和自豪的事情。其中还真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 在人类行进的历史长河中,不是人类没有动物奔跑的快,而是人类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奔跑;不是人类没有锋利的牙齿,而是人类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放弃了血腥的撕咬。周口店的古猿人头骨化石,突出的前额骨和牙齿就可能表明,人类曾经也同狮子豹狼等猎物一样,有着坚硬的头颅和锋利的牙齿,但是人类在历史进化的长河中逐渐退化和放弃了这些。于是,人类奔跑没有虎狼快,牙齿没有狮豹锋利。 当人类在学会和运用木棒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表明人类在放弃某些东西。放弃了爬行!在放弃中,人类却一步一步挺直了腰杆。 随着腰杆的挺直,站得高了,望得远了,于是地平线逐渐进入了人类的视野,而和原始的动物逐渐分清了界线。 放弃了爬行,挺直了腰杆,于是带来了人类感观感觉系统的变化,所谓的传感与感知,同时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火的使用,无疑会加速这个放弃的过程。人们的口味和外在于是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放弃了生食,采用了熟食。山洞的居住,于是让人们逐渐放弃了游牧,学会了定居。 远古的时候,不同地区的人都在使用着长长的木棒或者石头进行狩猎,同样会使用短而细的木棒、树枝作为筷子用来夹东西而被使用,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今天的某些西方人,为何使用不好这个简单的杠杆工具,其原因也许狠简单。这是因为他们有了更好的工具选择。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使用金属的刀子更锋利,叉子更好用,并且左右两只手同时使用。其实,反过来看,我们的筷子一直延用到今天,是因为没有学会放弃。而西方早已经放弃了这种今天我们依然颇引以为自豪的杠杆系统。 当我们今天,手握着一支笔,不会写字的时候,这无疑是在放弃中的进步表现。我们已经习惯了双手操作键盘了。我们不是扬鞭策马,而是手握方向盘了。烛光被电灯取代,活字印刷被激光照排取代,擀面杖变成了压面机。这无疑又是我们一个在进步中的放弃,在放弃中的进步。 当提笔忘字或者思想空白时候,不要懊恼,这也许正是在某些方面悄悄进步的时候。 记忆在摆渡中度过,记忆在谷歌中度过。 某些的退化恰是进步的表现。
个人分类: 随想|368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任继周:中国草原在退化
TUGJAYZHAB 2010-5-20 22:47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5/232238-1.shtm 中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 “草业袁隆平”任继周:中国草原面积缩小了品质变坏了 任继周(192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 ,国家草业科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他的主要科技成就是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在我国率先开展了高山草原定位研究,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研究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新指标-畜产品单位。研究提出了草原季节畜牧业理论,已为我国牧区广泛采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水平。 任继周:中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 视频完整版 【导语】他一生研究的学科几乎不为大众所知,他一生从事的事业直到很多年后才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他作为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一直在为改变中国传统的“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而奔走呼吁。本期大师,中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被称为“草业袁隆平”的任继周院士。 中国草原面积缩小了 品质变坏了 【解说】我们今天要探访的人物,是一个在普通人的认知辞典里很少收录的学科领域的大家,他今年86岁,作为 草业科学的第一位中科院院 士,至今仍在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四处奔走。对于我们的到来,任老很高兴,他希望能够抓住一切可以宣传草业科学的平台,来推动全社会对这一学科的重视和关注。 主持人:您觉得您在咱们中国,草业的整个发展和未来当中您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任继周:我从事教学、科研,已经六十多年了。只为认识草业科学的本质做了一些工作,就这些认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觉得很不够,很惭愧。就我经历的这一段时间里头, 我们中国草原遭受了最大的破坏,其严重程度历史上从未见过。面积缩小了、品质变坏了。 现在有人正在写一个草业发展史,我说这一点你们一定要写出来,不然的话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以粮为纲,牧业大寨县,我们老这么办能行吗?所以,评价我的作用,只能说很惭愧!……眼看着事情发展、变坏,无能为力,还有什么功劳可言?你知道我这个人是低调的人,也不愿张扬也不愿多说,真正坐下来谈话我就谈这些事,我把我心里那些话谈出来,我也不抱太多的希望。我为什么跟你说这些话呢?也是希望逐渐逐渐地教人了解这个正确的道理是什么,我们的责任就是这个了。所以人家找我谈,我从来没有吝惜过时间,我总是尽量安排,我认为这是责任,别的没啥。 我们国家粮食情结太重 食物情结淡薄 【解说】整个访谈的过程,“以粮为纲”是任老提到的最多的词,这是中国自秦汉以来延续至今的农业发展结构,在他看来,也正是这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传统观念和单一的谷物农业系统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粮食安全问题。 任继周:你们年轻人不大知道,过去劳动的时候,我一个月50斤粮还挨饿,吃不饱,总是饥饿感,营养不平衡。几亿人口都拼命吃粮食,粮食怎么能够呢?现在多少呢,你们的口粮不会超过15斤。如果畜牧业发展了,牛奶、肉多了,吃口粮的量就下来了。现在城市的消费量多少呢?城市人口大概是每人每年78公斤。一个农村人口相当于三个城市人口的口粮消耗。城市化正在发展,减下一个农村人口可以养活三个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吃的粮食为什么少了呢?吃肉、吃奶多了,副食多了。这哪里来的呢?饲料、牧草。如果饲料不解决,粮食是不会安全的。为什么呢?粮食够了,肉不够、奶不够也不行。“三鹿奶粉”事件怎么发生的?就是没有奶牛吃的优质牧草,才出那么大的乱子。如果说是粮食安全,那应该把畜产品纳入粮食安全的范围,自然家畜的饲料、饲草也要纳入计划,我们的粮食才安全。 现在实际上我们粮食不是不够吃,是饲料占了很大一部分,人吃的跟家畜的混合在一起了。这样不行,你费了很大劲,开了很多地,实际上大部分没用。耕地面积我们不过12%,草地面积比耕地面积大3倍,如果把草地也像耕地那么管起来,增加产能是多少食物?我们现在提出“食物当量”,就是粮、果、菜、牧草、饲料等折合成一个标准。按食物当量计算,草地农业系统比这个耕地农业系统多得多了。 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的粮食安全,还不是食物安全。一说粮食安全就种粮食,不把动物生产放在粮食安全的规划之内,因此也就不把草地作为农田来管,就是管一个耕地,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我一直为这件事呼吁,可是传统太深厚了,就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粮食情结太重,食物的情结淡薄,食物不就是粮食啊。我搞草地,草原生态研究所目的就在这里,要改变这个农业结构。现在看起来,不容易改,因为传统太深厚了。 从西安到兰州:坐了二十一天汽车 【解说】草业科学是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衍生而来,草业这个名词也是直到1984年由钱学森提出,才被广泛采用。而实际上, 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任继周就已经开始了中国草原生态的研究,是中国现代草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1948年,任继周从中央大学畜牧专业毕业,随后就被当时在兰州创办兽医学院的盛彤笙先生招致麾下,从此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草业科学的研究工作。 主持人:那你1950年去兰州的时候,那个时候目标就已经很明确了吗? 任继周:很明确,非常明确,我就是搞草的。我老师调我去的,盛彤笙老师向 王栋 老师要人,要他推荐一个人,王栋先生就把我推荐过去,问我愿不愿意去,我说我去呀,我很愿意。 主持人:那个时候你是带着妻儿一块去的吗? 任继周:一块去的,是很困难的,我从西安到兰州坐了二十一天汽车。车到处抛锚,特别上山下山,车老抛锚。后来兰州、西安两头都不知道我到哪去了。两方面都着急。盛先生在兰州打听,我岳母在西安打听,找汽车公司要人。后来,我写了一个短信,让过路汽车把信带到兰州给我发了,告诉盛院长,盛先生知道我困在什么地方,转告西安方面,大家就放心了。 主持人:您在路上都这么困难,那您对将要面临的一些事情都做好准备了吗? 任继周:思想有准备,这一路对我倒是非常好的学习教育。大家都知道西北很土,我从南京来,我从小上学都在长江流域。到西北以后就感觉到走这一路,二十一天,对我是一个大的磨炼。睡老乡的炕,坐在墙根底下等车,我对西北的黄土经过二十一天磨炼,不怕了,不仅不怕了,反而感觉挺亲切了。 我们国家粮食情结太重 食物情结淡薄 【解说】整个访谈的过程,“以粮为纲”是任老提到的最多的词,这是中国自秦汉以来延续至今的农业发展结构,在他看来,也正是这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传统观念和单一的谷物农业系统的存在,带来了一系列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粮食安全问题。 任继周:你们年轻人不大知道,过去劳动的时候,我一个月50斤粮还挨饿,吃不饱,总是饥饿感,营养不平衡。几亿人口都拼命吃粮食,粮食怎么能够呢?现在多少呢,你们的口粮不会超过15斤。如果畜牧业发展了,牛奶、肉多了,吃口粮的量就下来了。现在城市的消费量多少呢?城市人口大概是每人每年78公斤。一个农村人口相当于三个城市人口的口粮消耗。城市化正在发展,减下一个农村人口可以养活三个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吃的粮食为什么少了呢?吃肉、吃奶多了,副食多了。这哪里来的呢?饲料、牧草。如果饲料不解决,粮食是不会安全的。为什么呢?粮食够了,肉不够、奶不够也不行。“三鹿奶粉”事件怎么发生的?就是没有奶牛吃的优质牧草,才出那么大的乱子。如果说是粮食安全,那应该把畜产品纳入粮食安全的范围,自然家畜的饲料、饲草也要纳入计划,我们的粮食才安全。 现在实际上我们粮食不是不够吃,是饲料占了很大一部分,人吃的跟家畜的混合在一起了。这样不行,你费了很大劲,开了很多地,实际上大部分没用。耕地面积我们不过12%,草地面积比耕地面积大3倍,如果把草地也像耕地那么管起来,增加产能是多少食物?我们现在提出“食物当量”,就是粮、果、菜、牧草、饲料等折合成一个标准。按食物当量计算,草地农业系统比这个耕地农业系统多得多了。 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的粮食安全,还不是食物安全。一说粮食安全就种粮食,不把动物生产放在粮食安全的规划之内,因此也就不把草地作为农田来管,就是管一个耕地,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我一直为这件事呼吁,可是传统太深厚了,就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粮食情结太重,食物的情结淡薄,食物不就是粮食啊。我搞草地,草原生态研究所目的就在这里,要改变这个农业结构。现在看起来,不容易改,因为传统太深厚了。 从西安到兰州:坐了二十一天汽车 【解说】草业科学是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衍生而来,草业这个名词也是直到1984年由钱学森提出,才被广泛采用。而实际上, 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任继周就已经开始了中国草原生态的研究,是中国现代草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1948年,任继周从中央大学畜牧专业毕业,随后就被当时在兰州创办兽医学院的盛彤笙先生招致麾下,从此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草业科学的研究工作。 主持人:那你1950年去兰州的时候,那个时候目标就已经很明确了吗? 任继周:很明确,非常明确,我就是搞草的。我老师调我去的,盛彤笙老师向 王栋 老师要人,要他推荐一个人,王栋先生就把我推荐过去,问我愿不愿意去,我说我去呀,我很愿意。 主持人:那个时候你是带着妻儿一块去的吗? 任继周:一块去的,是很困难的,我从西安到兰州坐了二十一天汽车。车到处抛锚,特别上山下山,车老抛锚。后来兰州、西安两头都不知道我到哪去了。两方面都着急。盛先生在兰州打听,我岳母在西安打听,找汽车公司要人。后来,我写了一个短信,让过路汽车把信带到兰州给我发了,告诉盛院长,盛先生知道我困在什么地方,转告西安方面,大家就放心了。 主持人:您在路上都这么困难,那您对将要面临的一些事情都做好准备了吗? 任继周:思想有准备,这一路对我倒是非常好的学习教育。大家都知道西北很土,我从南京来,我从小上学都在长江流域。到西北以后就感觉到走这一路,二十一天,对我是一个大的磨炼。睡老乡的炕,坐在墙根底下等车,我对西北的黄土经过二十一天磨炼,不怕了,不仅不怕了,反而感觉挺亲切了。 在土匪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的监督下做调查 【解说】安顿好家儿老小之后,任继周很快就投入到研究工作当中。处于初创期的草原研究,设备缺乏、资料稀少,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任继周花了很长时间走遍了西北草原,采集第一手数据,那些科考岁月在今天的娓娓诉说中,仍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巨大艰辛。 主持人:那么在兰州你是怎么样开展你的草原研究的呢? 任继周:到兰州以后,盛先生给我一间办公室,挂个牧草研究室的牌子,镶在门板的玻璃上。什么也没有,没有设备。我是5月到的兰州,6月就出去考察去了,把甘肃省都走到了。那个考察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甘肃是个狭长的省,东南西北跨越1500多公里,生态类型丰富多彩。这简直就是草原类型陈列馆。使我大为惊喜。什么交通工具都用了,有时坐马车。马车一天走也走不远,走不快,看见路边上有些值得注意的草就跳下来,采集标本,跟着马车走一段。下半天休息,我就可以在周围访问,调查了解,这是最好的一个交通工具。到藏区去要骑马,那就困难了,因为我从南京来不会骑马,骑的马还不是一般的马,藏民有时候考验你这个共产党干部,给你挑挺调皮的马。这次调查下来,我成了差不多的骑手了。 那个时候治安不好,山里冷不防有土匪和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我们一段一段地走,由藏民的民兵护送,晚上住在各种小店。那个小店很有意思,每天三毛钱,多半是回民开的,管早饭、管晚饭,三毛钱,吃面片子,连汤带水的。我的胃也不太好,当学生时落下胃下垂的毛病,我喜欢吃干一点的,所以我就捞着干一点的吃。第二天人家就告诉我,你不能这样捞着吃,你捞干的,人家就吃稀的了。当时我不知道。菜是什么菜呢?是腌韭菜,腌韭菜不是盐腌的韭菜,而是咸水井里的苦水腌的。韭菜是光苦不咸。 到了一个段落的时候,比如有头人招待招待,或路过城镇,我们就吃点好的补一补。就是这么一站站走,到了甘南,住在县政府里头,县长告诉我晚上不要出去,有人打黑枪。那个时候人民币是不能用的,用银元、铜板,所以晚上我们就关在屋子里,白天上路的时候就由这些民兵保护我们。有的地方,草原调查的时候,我下马做调查,保护我们的人手里牵着马跟着我们,警惕地四周张望,这马不能拴在那里,有情况你得赶快上马就跑,来不及解开缰绳。 主持人:那您当时不害怕吗? 任继周:怪得很,一点也不怕,感觉很自然,没事。这个调查我一直做得很细致,很好的。有的时候骑毛驴,非常有意思,驴子跟马不一样,它溜边走的。这边是山,山岩磨你的腿,磨你的行李,另一边就是万丈深豁,它不在这边就在那边,弄得人提心吊胆的。还有,它走累了,就地卧倒,不论泥里水里,连人代行李就倒在哪里。 主持人:那做这些草原调查,在当时的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任继周:一个是资料,还有一个就是虱子。后来我就用666粉,666粉大家都知道,有残毒。我就用666粉泡线衣、线裤,穿上,不脱的,回来的时候再换一套。虱子碰到666粉就死了,我就可以安心睡觉、工作了。我身上不知道有多少666粉的残毒,后来是什么敌百虫、敌敌畏。杀虫药换代,我跟着换代。我每一次下乡都把衣服泡了这些杀虫剂,晒干了穿上的,所以我身上应该有各种残毒。人家说危害很大,但是我现在86岁了也还这么活着,亚健康状态下活着,估计身体里头残毒很多,不知什么时候爆发了,什么后果现在还不知道。 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试验站建站始末 【解说】在完成了西北的草原科考调查工作之后,任继周感觉到除了流动调查,定位研究也是草原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他的努力之下,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试验站建立起来。 主持人:那您能否谈一下您关于创建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试验站的情况? 任继周:好。 主持人:您创了很多的第一,这就是其中之一。 任继周:最初我们在一个沟里头,叫马营沟,搭了两个帐篷做实验,研究生跟我,还有实习的学生住在里头。帐篷是帆布帐篷,不像现在设备这么好,高山上夜间很冷啊。最初搭行军床,床底下冒凉气,不能睡,后来就干脆不要床,地下铺上灌木,灌木上铺上草,打地铺,在这上面倒睡着了。我们做实验需要蒸馏水,我们去的时候是六月,那时候还结冰,蒸馏水瓶子睡觉的时候抱在被窝里头就不会冻裂。我和学生自己做饭,菜刀、菜板没有,拿剪刀剪,我们做实验用剪刀,我们就用剪刀剪菜自己做饭吃,煮面条,煮疙瘩汤,买羊,吃羊肉。山上有狼,有熊,有时我们早起,看见帐篷周围雪地里有熊的脚印,狼嚎更是常事。 后来就在沟里头盖了几间房子。这就是我们最初的试验站, 1956年建成的 。1954年我到那里去,1954、1955住了两年帐篷,试验站1956年就建成了。距离那里十来公里有一个火车站,乌鞘岭车站,去火车站要趟马营沟的河水过河,那水里有时漂着冰的,把棉裤卷起来,棉裤卷不到那么高,实际上棉裤也湿了。早上四点钟就起来上火车站赶火车回兰州,天不亮就上路,为了避免与狼、熊遭遇,我们就用手电筒的光柱,晃来晃去,请它们回避。我在学校课程是礼拜一、二、三,礼拜四、五、六和礼拜日就在去草原站的来回路上,卖票的都认识我了。有一次忘了带钱,没法买票,他说我给你垫上,你走吧。这个路我跑得很熟,沿途一共12个站,慢车嘛。一个个站我记得清清楚楚,从哪儿到哪儿。这是第一个草原试验站。 主持人:那时的定位研究,大家会在地方定点研究而且很长期的观察,相应做一个系统的累积。 任继周:那个时候没有自记仪器,必须按时自己记,一天三次,早、中、晚,下雪也得记。所以我们这个站做的工作是很不错的。这是第一个站。后来宋平同志在甘肃省当书记的时候听说了,专门到站上去看我,利用一个礼拜天。宋平同志去了以后,我们站就不再是黑站,给了编制,也有了经费。这时,建站已经熬过二十三年了。 好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生产根本 【解说】任继周的草原研究调查工作顺利展开,但是他的心情却一天天沉重,研究越深入,他对草原逐年遭到破坏的情况就越痛心,他意识到建立草原农业生态系统是保护草原的根本之道。 任继周:我是1950年来到西北的,眼看草原一年一年变坏,我就感觉到很有责任,很苦恼,这怎么办呢?因为国家是以粮为纲的,到处开荒,搞大寨县,大寨县在牧区就是达到百万牲口的县,这就是牧区大寨县的硬指标。这可不得了,都这么发展家畜,不管你养的家畜出不出畜产品,只看头数,太危险了。我触动很深,搞了好几件事都是针对这个的。 第一个就是季节畜牧业 。不要常年养那么多家畜,到了秋高马肥的时候把它拿出去送入市场。冬天养最最少的必要的基本的繁殖母畜,育成畜。另外能卖、能淘汰的尽量淘汰,减轻草原负担,这个可以提高生产力五倍。过去冬天饿死的,比送入市场卖得还多,白养了不说还费了劳动力,还破坏了草原。这个季节畜牧业提出以后,造福牧区很大。 还有一件事,改变头数指标,以畜产品单位为指标 ,头数很多,但是拿不出产品等于白养了。不管头数,只看这块草原你出多少畜产品,我们就创造了“畜产品单位”。看你最后的产品,最终的畜产品怎么样,这个我觉得也是一个很要紧的事。可以把各种畜产品折合成统一的单位。这个畜产品单位国际上都公认,都用这个。 归根结底草原生态系统出了问题,真要搞草原问题,防止草原退化,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草地农业的生态系统,任何事物在系统里头才能起作用,离开系统,最好的措施也不能发挥作用。这个系统分四个大部分,原来的系统是两部分的。系统出问题,不光是穷,还糟蹋自然资源,到处开荒要粮食。草地农业系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既保护自然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也能提高粮食生产。。 主持人:据说你当时还发明了燕尾犁。 任继周:对,因为高山上寒冷潮湿,千百年来形成草粘土,二十厘多米厚,像毡子一样的。草根絮结,土是黑的,弹性很大,但是不透水,不通气,草就长不好。把草地要变好怎么办呢?就得划破,划破以后只要透水、通气,雨水能下去,有空气能进去,牧草会长得好。 我是从鼠洞得到了启发,老鼠破坏了草毡,鼠洞周围草就长得好。我后来搞了划破草皮的实验,谭震林副总理知道这个事,他命令八机部,那时候搞农机的八机部,试做这个划破草皮的机器。后来他们就做了实验,燕尾犁,不翻土,划破草皮不破坏草原,就是增加通气、透水。 这个东西到现在还有,不把草原翻了破坏,它就是增加通气措施,牧草就增产5倍以上。 主持人:任老,您创立了草原的气候一土地一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那么这个分类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公认的两大草原分类体系之一,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分类体系? 任继周:这个也是从系统的观点来考虑的。任何草原它都是一个生态系统,分布全球的草地资源,有什么发生学联系?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有什么关系?我们这个分的方法,就 可以把全世界的草原纳入一个系统,以便认知,管理。经过我和我的学术集体的努力,建立了这样一个分类系统。 依据我们这个分类系统,世界上已经知道的,以及以后发现的新草原,都可纳入这十个草原大类中。这个分类系统我觉得是非常根本的,将来的草业科学全世界发展的,势必使用我们这个分类系统。 草原的问题在草原以外 【解说】近些年来,任继周提出并一直在大力推广和宣传农区和牧区相结合的系统耦合理论,他认为,这种系统耦合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草原保护的和谐发展,能够真正意义上对中国传统的农业发展结构带来积极的改观。 任继周:系统耦合这个东西古代就有,只是我们不注意。我到山西看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他们第一桶金子,不是走西口就是下关东得来的。走西口什么意思,农牧区的耦合,下关东也是农牧区耦合。过去的茶马市场,或茶马古道,都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系统耦合。从承德、包头、玉林、临洮、雅安到大理这一条线,农区牧区交界的地方有一系列茶马市场。那时候茶马市场是中国的开放区,淘金者的乐园,是发财的地方。山西那些巨富不是发山西的财,他们是搞两个系统耦合造成的经济效益,茶马市场就是古时的系统耦合。我在河西做系统耦合的实验,祁连山的山地、张掖的绿洲、北山的荒漠,这个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加以适当管理,使系统耦合,研究做了十年,大概可以提高生产水平三倍,美国可以到六倍到十倍,因为他的社会服务系统较为完善。我们是差一点,三倍,但是三倍也客观了,系统耦合的作用很大。 现在搞草原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系统耦合,或者注意不够。就草原说草原,吴敬琏考察内蒙以后说过一句话,“草原的问题在草原以外”。我理解就是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与外界的系统耦合 (上一次由PLANTA“知识就是力量”于2010-5-19 周三, 23:47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参考博文《探讨草原文化的科学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219
个人分类: 草原文明|21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由“量”的物理学到“质”的物理学
lvnaiji 2010-5-12 16:12
吕乃基 在发表 质 的物理学和 量 的物理学 后,游客任津娴的评论是,看了这篇博文,第一感就是好像是个开头,是不是在吊我们的胃口呀?博主只能勉为其难,继续前行。不知任津娴看完这篇后是否会有结束之感。 19 世纪被称为近代科学的收获季节。有所谓三大发现。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仅未被恩格斯看好,还在某种意义上受到批判。实际上,从提出至今的科学发展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 其一,这一时期,由星云假说、地质理论、直至进化论组成了 19 世纪的进化浪潮,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其中的不谐和音。 不谐和,首先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虽也有观察依据,但或多或少都有某种对于发展、变化、或进化的信念,无论这种变化是机械的还是辩证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却绝无观念指导,完全是根据实验和实际经验,再经推理而得出。 其次,在其他领域中的成果都持有发展与进步观念,或者支持这种观念时,克劳修斯却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得出了相反的、退化的观念。 虽然是一种不谐和音,以及虽然克劳修斯从中得出被批判的推论,热力学第二定律却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在牛顿力学以来相对于同期发展观、历史观的各项成果而言第一次通过严密的实验和推理过程揭示出时间的不可逆性。其次,热力学第二定律深刻地阐明自然界变化的另一方面退化。只有进化而没有退化的自然界不是真实的自然界,唯有将进化与退化结合起来才构成自然界完整的演化过程(请见 演化:进化与退化 序 及系列),麦克斯韦妖不能负此重任。当代自然科学如耗散结构理论等正在建造沟通进化与退化之间的桥梁,以全面地勾画出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完整过程。 其二, 19 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被认为是辩证,实质上是抹去各种能量间质的差别,标志着在由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由质的物理学向量的物理学的转变中达到高潮。玻尔兹曼曾说,要问我 19 世纪是电气世纪还是什么世纪,我的回答是, 19 世纪是机械论的世纪,言下之意或许正在于此。正是在此机械论的世纪,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热与其他形式能量质的差别,其他形式能量可以 100 %转化为热,而热却不行。在近代科学革命数百年的道路上,在量的物理学的范式蔚然成风之际,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有电磁理论等)开始突破机械论的框架,在新的高度上复归质的物理学,博主以为,这就是方兴未艾的复杂性科学。
个人分类: 科技史|5756 次阅读|7 个评论
安徽小山村——在“演化”系列之外,又在系列之内
lvnaiji 2009-12-16 07:45
吕乃基 南大的肖玲老师发来一组照片和配套的文字,征得她的同意上载。 震惊,乃至无语。竟然有这样的 深切的同情。 如果博主未写这一组文章,或许就止于此。然而收到邮件正好是在博主专注于写作和发表演化系列之时。冥冥之中,是为了印证这一进化与退化的系列,还是为此构成了某种背景?我意识到,系列,提供了观察安徽小山村(指称照片和文字所反映的村民,特别是儿童的生存境况。不仅是实际上的安徽小山村)的一个视角,让我得以从初始的震惊和同情,转向深层和理性的思考。(请参见博主的系列文章演化:进化与退化。) 安徽小山村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 循环,进化与退化同步发生。但是,安徽小山村,还没有在进化的道路上甚至上升一步,或者说没有任何进化的机会,仅仅是在几乎最低的生存线上活着,以及活过。既然根本没有进化,那么又谈何退化?如果不是退化,又能否在此基础上构建进化? 演化是螺旋式推进的,其要义是循环。安徽小山村,这些儿童,他们进入循环了吗?如果说没有,记得若干年前,有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安徽小山村,位于演化的何方,被安置在社会的何处?然而成为巨大反差的是,即使他们被社会遗忘,却依然热爱祖国。 如果说进入了循环,当然只能是初始循环。然而,这样的初始循环,又怎能托起后续的循环? 如果说城市是系统,东部是系统,安徽小山村是环境。那么,系统从这样的环境汲取了什么负熵?是把青壮年从其家庭抽走,从小山村抽走,从农业抽走。农民工及其家庭、所在的小山村被扭曲。还有如此严重和频繁的工伤事故!为了满足世界工厂的开工,工人没有组织工会的民主权利,无法集体和资方讨价还价。主流经济学家力挺市场,称没有工会的中国经济比美国还自由。(博主曾发表两篇关于市场经济的文章: 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 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 经济启蒙与近代科学精神(二) 。看来还是对中国特色认识不足)这是否就是普利高金所分析的耗散结构,这样的耗散结构是否可持续? 当安徽小山村将热爱祖国刻在心中之时, 记得他们,热爱他们。 让安徽小山村也进入螺旋式演化之中, 使系统与环境得以共同演化, 给予安徽小山村以进化的机会。 安徽小山村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670 次阅读|6 个评论
演化:进化与退化——之五(结束语):哥本哈根,你离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竟然如此遥远?
lvnaiji 2009-12-14 07:31
吕乃基 前面讨论了自然界的演化是一个螺旋式推进的过程。同时,随着高级循环的产生,低级循环并不消失,而是作为高级循环的基础继续存在。正是在这一点上,演化与存在,自然与自然界统一起来。 通常,人们混用自然和自然界两个词,然而其意义不同。自然,是演化,是过程,是一连串的自然界;自然界,既然有界,就在时空上确定下来,指的是此时此地的自然。例如,一百亿年前的自然界就不同于现在的自然界。自然不断突破此刻的界,演化出新的自然界。 演化与存在,自然与自然界在宇宙时零秒时合为一体。作为奇点,自然尚未演化。此刻的自然界既是演化的源头,又是全部的存在;既是古代哲学家所构造体系始基演化说的出发点,又是万物之本原。始基,是自然的起点;本原,是自然界最小的和不可分割的要素,实际上就是自然界本身。 演化的最高阶段,人,既体现了 137 亿年自然演化的全部成果,又包含了自然界所存在的全部层次。在奇点和现在之间,演化所达到的各个阶段,就是存在着的自然界的各个层次量子阶梯。 演化,揭示了存在着的自然界如何不断地突破自己的界而生成新的自然界,这就是自然。英语 Nature ,我不知其词源为何,翻成中文是自然和自然界,既区分了存在与演化,又将二者统一在一起。这就是汉语之妙。 再看自然。然乃过程,自然,即自己发生的过程!这就是汉语。还有什么词汇比这更令人叹为观止? 之二谈到螺旋式演化,之四考察了时空和量的关系。层次越高,物质的量越少。螺旋式推进的自然,演化至今所呈现的自然界,就是一座无可比拟的金字塔,人类有幸踞于这一金字塔的顶峰。 大自然,以其全部的时空,全部的质量和能量,以及所有的偶然性,一句话,以其全部的生命,托起了人类。人类,又应以何种行为善待生他养他的自然,应以何种行为方配得上这一上帝所赐予的地位? 天上的星空并不反对人,心中的道德律难道反对星空?哥本哈根,你离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竟然如此遥远? 科学并不反对人,科学文化并不反对人。蜻蜓点水般搞点哲学看来会导致无神论,但若是认真地搞起来,则会适得其反,导致宗教(培根)。博主不想介入有关争论。渺小而卑微的人类难道不应敬畏自然? 打完这几行字,一股股气息在身上游走。博主一时丧失思考能力。 此刻,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合二为一。 演化系列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赏光与评论。
个人分类: 科技|6294 次阅读|3 个评论
演化:进化与退化——之四:时、空、量
热度 1 lvnaiji 2009-12-13 07:34
吕乃基 进一步考察自然界螺旋式的演化过程,考察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可以发现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存在某种关系。 在时间上,在大爆炸后的初始循环耗时极长,至今尚未完成一个周期,或者说未必有周期。随后是恒星几十亿年的生命周期,接着是有机物、生命,循环周期逐渐缩短,节奏越来越快。 在空间上,初始循环占据全部空间,而后循环的空间渐次缩小。但与此同时出现了新的情况。初始循环对于后续的所有循环是唯一的,恒星的一生就多种多样,地球上的化学进化几乎不可胜数,而后的生物多样性更是绚丽夺目。这些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快的循环彼此交织在一起。 先前发生的那些大规模和长周期的循环一直伴随着后来的各种循环,充任其舞台或作为舞台的舞台。 所谓数量,此处主要指质量。宇宙中的绝大部分质量和能量都集中在初始循环中。在初始循环的最高点亦即高一级循环的起点,宇宙弥漫物质中只有小部分成为星云,其中小部分形成恒星,大部分在收缩时被吹向空间。在恒星的末期生成的核素中,只有少数被抛到空中,大部分成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在被抛到空中的物质中,只有极少量能成为第二代恒星的行星,极少数是类地行星。在地球上只有极少量物质形成生命所需要的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即使仅限于银河系,演化到这一层次的物质,其丰度仅占银河系质量的 10 -19 。在种类繁多的生物中,位于食物链高端的生物,其质量只是整个生物质量的极小部分。总之,在自然界的螺旋式演化中,发生得较迟的高级循环,进入循环的物质的量就越少。从每一个循环的进化与退化环节来看,在少量物质进入高层之际,大部分物质退化到低层。舞台上的大部分物质以冗余和随机涨落的方式,成就了少数物质的脱颖而出。如果说,生命,是自然界,以其全部的质量和能量,以其全部的时间和空间所开放的奇葩,所创造的奇迹,那么最后出现的人,几乎就是自然界演化的神迹。 其实,上述推论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由在不同层次奋斗并在其间循环的无数个人所组成和推动。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间奋斗在底层,然后逐级向上,做到比尔盖茨这一级别又有几人?张艺谋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只能在类似于自然界演化的初始循环,在社会的最低或次低层次。大学,一个也不能少?研究生、博士生。在少数人奋斗到顶层时,大多数人依然在中下层奋斗。大学扩招,或许只是把金字塔做大,而金字塔的层次依旧。即使科学网,不论是编辑部推荐、网友推荐,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脱颖而出而一再出现在首页者仅占博主的少数或极少数,大量的博主,用官方媒体喜爱的话语来说,是在默默地耕耘。有人抱怨游戏规则,其实,换一种规则,到头来依然如此,有幸登顶者寥若晨星,大批博客的更大批的博文托起了这些晨星。海量博文的随机涨落,为由各种角度的筛选,为少数博文作为演员的进化提供了舞台。
个人分类: 科技|3900 次阅读|4 个评论
演化——之三:进化与退化(下)
热度 1 lvnaiji 2009-12-12 08:00
吕乃基 讨论进化与退化关系的另一个视角是普利高金的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金(还有多种译名)的耗散结构理论为人所熟知。博主的多篇文章都有所涉及。本文还要引以为学术资源。 比较生物进化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前者进化,后者退化。生物学和物理学难道遵循不同的规律?关键之一是,前者开放,后者封闭。在开放的情况下,系统就可以从环境中吸取负熵以克服自身的熵增。 在生理上,人的一生,前 20 年是吸取负熵发育成长,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中间 20 年,大致是体内的熵增与吸取的负熵平衡的时期。如日中天。其实,太阳本身在其演变的道路上也正处于引力与核反应均衡的时期。 40 岁之后,体内不能耦合的成分日渐积累,如自由基,干扰机体正常运行。虽说有昂立一号之类,终究难以克服体内的熵增。 在计划经济年代,强调共同富裕,强调一碗水端平。在当年贫穷到被爱情遗忘的日子里,本来碗里的水就不满,若端平,就谁也喝不到水。改革开放的要义之一是,把中国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另一部分为环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碗向一部分倾斜,让这部分先喝上水。 于是,深圳、东部,就先富起来。细细想来,这些地区之所以先富起来,缘于在政策感召之下,西部的人才源源不断流向东部,然后是资源和钱财,是分配下达的上市指标。更有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留在东部,带回家的是可怜的工资。随着负熵的流入,东部迅速腾飞。东部也就是系统的发展,以西部也就是环境的落后为代价。 回顾历史,以及放在更大的层面上,从地理大发现至今,发达国家的发达以不发达国家的不发达为代价。例如,从 19 世纪到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棉花、白银流到英国等国家,流回来的是加上剪刀差的制成品和黑色的鸦片,中国的劳工、人才流过去了,流回来的是八国联军。这种情况如果一再加剧,环境一旦不能再提供负熵,就会反过来危及系统本身的运行。当今世界的一些事件或许就与此有关。 在更大的视野下,人类社会作为系统的发展,必然要从自然界吸取负熵,也就是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要想避免环境的退化,或者就如伏尔泰评论卢梭所言,回到四足走路的岁月。 系统的进化以环境的退化为代价,人类的进化以自然的退化为代价。既然如此,又如何谈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界在人类起源之前一直在演化,同时也一直和谐。何也?究其原因有二,其一,自然界本身区分为两部分:舞台与演员(见本系列之一),分别主要承担进化与退化之责,其二,循环(见之二)。退化的产物,成为进化的源泉;进化的顶点,又孕育新的循环。生命的起源,在于一系列循环构成的超循环。演员与舞台,系统与环境,以及循环演化,或许就是 武夷山 老师在对序的评论:阴阳和合。但是人类起源后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却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一路高歌猛进。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狂妄心态的写照。开环、线性,是人与自然关系不能持续的原因。当前提倡循环经济,实际上在有人类之前,自然界的运行一直是循环经济。 张星元 老师的系列文章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所谓循环经济,不过是师法自然而已。 道法自然,是道得以长久的根本之计。
个人分类: 科技|5007 次阅读|4 个评论
演化——之三:进化与退化(上)
lvnaiji 2009-12-11 09:13
吕乃基 可以把自然界螺旋式推进的演化过程用下图示意:请见之二最后的课件。 由图可见,自然界的演化实际上由相反相成的两个部分组成。螺旋式推进过程的一侧,即图示的下侧,沿物质层次逐步升高。这是一条物质系统日益复杂,组织化程度愈益提高而熵降低的路线。这就是进化。此处的进化概念比达尔文进化论中之进化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指整个自然界中物质层次由低到高的推进过程。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进化,就是熵减。 在螺旋式推进过程的另一侧,即图示的上方,是一条物质层次逐步下降,物质系统愈趋简单、组织化程度下降即熵增的路线。这就是退化。同样,此处的退化概念也比进化论中的退化概念具有更深刻、更广泛的含义,指整个自然界中物质层次由高到低的下降过程。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退化,就是熵增。 进化与退化是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两个相反的方面,二者密切结合,不可分割。每一方的运行是对立面之所以发生的条件。二者的结合构成了自然界完整的演化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在螺旋式推进的过程中,在之一中提及的演员逃脱循环而进化,而舞台则退化。 有必要为退化正名。退化不是如通常理解的单纯是消极、被动和退步,而是有其独特的作用。正是进化和退化结合起来才组成循环,从而使演化得以进行。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进化在退化的基础上进行,或更确切地说,进化以退化为代价或条件。 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由此组成的螺旋式推进方式告诉我们一个普遍规律:万事万物的进化和发展都不是单一和直线型的,都必然地与某种退化联系在一起,与退化构成某种循环。在一些事物达到高层次之时,另一些事物正在向起点回归。 在社会中也是如此。例如企业破产,旧观念认为这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实际上,正如超新星爆发一样,企业破产,把被垂死企业捆绑在其中的生产力要素释放出来投入市场,为生机勃勃的新企业所吸纳,成为一次新的循环的起点。若死撑在那里,只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有例如干部的只上不下等,都违背了事物的演化规律。像创造进化一样创造退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个人分类: 科技|5992 次阅读|1 个评论
演化:进化与退化——之二:螺旋式推进的演化过程
热度 1 lvnaiji 2009-12-10 08:23
吕乃基 自然界的演化是螺旋式推进的。 在宇宙大爆炸后逐一生成夸克、质子和中子,由核与电子组成的简并电子气、氢原子和氦原子,以及氢分子。在这之后,并不紧接着生成更高层次的物质系统,而是形成星云,由于温度升高,氢分子复又分解为氢原子。恒星在走完由形成到衰老的路途后,残核视质量不同分别形成由简并电子气构成的白矮星,由中子组成的中子星,以及黑洞。后者的内部组成虽尚不清楚,但无疑是较中子层次更低的物质形态,可能就是夸克。由此可见一条物质层次逐一升高,而后又逐步下降的路线,大体上构成了一个循环。 这不是一个封闭的循环。在恒星的熔炉中练就了一直到铀的一系列元素,随着超新星爆发被抛射到空中,成为第二代恒星的原料,这是恒星的代代循环。同样,这一循环也不是封闭的循环。在形成包括太阳在内的第二代恒星时,也生成了各种星际化学物质可能是生命的胚芽,以及形成了包括地球这样的行星。 在地球(或许还有其他类地行星)由于种种特定条件,开始了新的循环,逐步由原子生成各种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米勒在 1953 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其中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逐步形成更复杂的物质,如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其中少数成为最原始的生命,由此开始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将发生分解,或成为各种生物的养分。同时,生物的进化每一步都要淘汰多少生物,在多少代代相传后方形成新物种,其中的一支最终通往人类起源。 古希腊哲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已注意到事物的循环运动。凡是现存的事物都要在某种循环里再生,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新的(毕达哥拉斯)。然而,循环并非是闭合的圆圈,正是这一点,自然界才得以在循环中演化发展。每一循环都是先发生沿着一个或几个物质层次向上的过程,逐一生成较高层次的物质系统;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大部分物质发生沿物质层次的下降,少部分进入新的循环。先前循环的最高点成为后续循环的起点。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就是这样循环地、螺旋式地向前推进。 请感兴趣的朋友 务必 看下面的课件,以有一个整体和形象的印象。 宇宙演化演示课件(修改)
个人分类: 科技|6364 次阅读|3 个评论
演化:进化与退化——之一:舞台与演员
lvnaiji 2009-12-9 07:26
吕乃基 本系列以宇宙的演化来说明进化与退化的关系。为此,有必要先简要叙述宇宙的演化历史。 大致可以由 3 大环节来描述迄今 137 亿年自然界的演化史,每一环节的演化大体上都由两部分的演变组成。通常认为,量子阶梯是自然界中万物的核心构架,实际上,与量子阶梯相伴的还有另一个阶梯。本文标题所说的演员与舞台,即分别对应于作为核心构架的量子阶梯,以及与之相伴的另一个阶梯。揭示后者的存在及其与量子阶梯的关系,有助于全面认识自然,以及相应的学科建设。 一、 宇宙起源和基本粒子生成 按目前基本上达成共识的暴涨宇宙论和热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起源大致经历以下阶段。在宇宙时零秒时,存在温度极高、质量与能量密度极大的奇点,因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而发生暴涨和大爆炸,在而后的几十万年间,随着温度渐次降低,经历了强子、轻子、辐射和物质时代,生成了夸克、轻子、强子、氘核、氦核(太初核合成),以及氢、氦原子和氢分子等。 在这一过程中,极早期宇宙是舞台或熔炉,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是各种基本粒子。后者在极早期宇宙的熔炉中逐一生成。 二、 恒星演变与核素生成 跨入物质时代后,因引力分布不均匀,宇宙尘埃在密度大处彼此吸引逐步形成星云,后者进一步收缩,温度越来越高,生成恒星。恒星内部的一系列核反应产生的能量顶住万有引力,同时由氢和氦生成了碳、氧、氮、硅一直到铁的各种核素。而后发生的核反应不仅不能产能,反而吸收能量,于是恒星发生坍缩和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时温度和压力极高,在极短时间生成包括铀在内的一系列核素,并抛射到空中,成为第二代恒星的原料。太阳即第二代恒星。 恒星的末态视其质量大小走完不同的道路。与太阳相仿者成为白矮星,以简并电子气的斥力抵御引力;大于 1.4 个太阳质量(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简并电子气也挡不住引力的吸引,形成中子星,以中子简并压平衡引力。质量若大于 3 个太阳质量,即成为黑洞。 在恒星的一生中,生成了一系列核素。恒星为核素的表演提供了舞台,核素经由各种核反应或维系或推进恒星的演变。在舞台最后复归沉寂之时,核素退场,复归于核素的前身:简并电子气、中子和夸克。在第一个环节极早期宇宙与基本粒子的关系,在第二个环节转化为恒星演变与核素生成的关系。 三、 地球(太阳系)演变与生命起源 在约 46 亿年前,地球随着太阳系的形成而诞生。地球质量不是太大因而不至于演变为恒星(木星似乎有这种可能?),也不是太小而留不住水和大气;不是距太阳过近而温度过高,也不是过远而太寒冷。在地球内部逐步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在外部形成大气圈和水圈,开始生命的化学起源,最后形成生物圈。 地球(太阳系)是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温床和摇篮,反之,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又在地球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进而改变了地球,典型事例就是由还原性大气转变为氧化性大气。前述两个环节中的舞台与演员,在此转化为地球(太阳系)与元素、化合物、细胞,以及生物的关系。 在上述 3 个环节中有一个共同点,每个环节中都有一方充任某种时空背景和物质基础,为另一方提供舞台和竞技场。舞台和演员,在相互作用中协同演变。由于舞台与演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因而相关的学科之间也会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地质学和化学进化的关系,以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地球科学(可能还有比较地质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等,在这些结合点上,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汪品先院士要求将地学和微生物学、生态学结合起来。有人提出盖娅假说,提出地球生理学。 由演员组成的系列:基本粒子、核、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子阶梯。与此同时,舞台也构成了一个系列:宇宙、天体、地球。有趣的是,量子阶梯的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而舞台系列的空间尺度却由大到小。前者的极小与后者的极大在奇点重合(参见: 始基与本原,极大与极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9524 )。除了空间尺度外,另一点发生转换的是舞台和演员双方的作用强度或主动性。在第一个环节,极早期宇宙的演化主宰一切,充任演员的基本粒子只是被动的生成;到第二个环节,核素以核反应影响恒星的一生;而在第三个环节,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造环境,改造舞台。地质的演变实际上受到化学进化、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深刻影响。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汪品先) 沿着上述思路继续推演,那就迎来延续到今天的第四个环节:地球和社会,以及人类繁衍。人类的所作所为给予其生存和表演的舞台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反省。 记得玻尔曾在上世纪 30 年代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旁观者,每个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用在此处,就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他所处的舞台施加了影响,给其他演员施加了影响,给同样参与的观众施加了影响。 对宇宙演化前 3 个环节的探索,对其中进化与退化关系的探索,或许将有助于应对在第四个环节中于当前面临的危机。
个人分类: 科技|4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演化:进化与退化——序
热度 1 lvnaiji 2009-12-7 10:48
吕乃基 近日,多位博主讨论 evolution 究竟译为进化还是演化,令我想起约在 20 年前的思考(《自然辩证法导论》吕乃基、刘郎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 , 33-46 , 54-61 )。此处不探讨翻译问题,而是提出一个观点: 演化由进化和退化共同组成。演化不等于进化,不存在只有进化的演化。进化只是演化的一个部分,进化必须以退化为代价。退化不是破坏,不是消极被动的东西,而是演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为了进化而创造退化。 因内容较多,拟分为数次上载。大致计划是: 1. 舞台与演员 2. 螺旋式推进的演化过程 3. 进化与退化 4. 时、空、量 5. 存在着的自然界与演化着的自然界 6. 待定 实施计划据届时具体情况而定。因涉及内容深奥,博主在此领域仅拥有粗浅的科普知识,且可能有误。正因为此,虽有朋友数度建议写成论文发表,总感底气不足,不敢造次。科学网相对宽松,且乘讨论演化与进化之际,斗胆上载。若板砖凶猛或反之无人问津,或也会半途而废。若得网友襄助及赏光,或也能使一个观点趋于成熟而得以共享。
个人分类: 科技|7157 次阅读|7 个评论
人性在退化返祖?
dilingjun 2009-10-29 00:02
地层古生物学关于古脊椎化石资料的研究证实,地球上灵长类动物的出现大约在5000万年左右,从狐猴属的半猿猴到埃及古猿历经两千多年的演化,大约在1500万年出现了古类人猿即所谓的森林古猿;森林古猿的一支在175-60 万年前发展成南方古猿,在50 万年前,南方古猿发展成最早的人类-猿人。由此可见,地球形成之后,先有兽,后有人,即人兽同祖,在与自然界的竞争过程中,人类自从学会用火,学会制造劳动工具,人与兽才真正的拉开了距离。在千百万年漫长岁月的进化中,在一次又一次大自然残酷的生死抉择中,人类是在不断的去除兽性、野性,不断的提升人性、善性的过程中才成为大自然中万物的主宰。这就是说,人是由兽进化而来是不成问题的。因而,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亚里斯多德也曾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之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他在动物中就是最不神圣的,最野蛮的。 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克服自身劣根性的历史。为了不让人性中邪恶的一面即动物性的一面跑出来祸害人类、祸害世界,先贤、圣人们创造出无数关于道德的经伦、学说,让人们去除任何肮脏之心和阴险杂念;让那些仍处在不良状态的灵魂恢复健康,修行养德,洗礼造化;谆谆教导人们要善良、无私,要仁义礼智信;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历代先哲圣人的思想陶冶下,人类历史上大公无私,道德高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他们为真善美的人性社会增添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不朽篇章。 人性涵盖了真善美假丑恶等太多的内容。但只有将善良与正义,无私与高尚真诚与博爱融入在社会的模式中,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和谐、更温馨、更太平、更美好。 尽管社会在变迁,观念在更新,然而,激情的年代,纯洁的年代,全国人民学雷锋,干部做焦裕禄;没有混暗丑恶,没有坑蹦拐骗,没有贪污腐败的年代,仍然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憧憬。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充裕,现代人应该更加文明,更加真善美,更加人性化。但近些年来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让人愤怒、让人痛恨、让人咬牙切齿、让人食不甘味、睡不安寝的腐败、丑恶、污秽、卑鄙、残酷等现象。似乎魔鬼播撒下的邪恶种子全都生根破土,人性中被压抑了多年的兽性终于释放了出来:人兽错位、人格分裂;自私自利、化公为私;官员缺德、普遍腐败;奢侈淫靡、卖淫嫖娼好人难做、样板难活;英雄难当、伟人遭咒;坑蹦拐骗取代诚实守信,假恶丑取代真善美;挣钱就是硬道理,有奶就是娘,弱肉强食的动物生存法则竟然成了人生的全部意义。物欲泛滥成了国人改革的唯一内在动力。有多少大人物或小人物为了搞钱,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演绎了多少人性泯灭或丧失人性的现实悲剧或人间惨案;又为了搞钱,有些已经自己完全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或者已经只是个徒有人形外表的行尸走肉或生物意义上的动物而已。 相对来讲,人们是有钱了,生活的确好多了。古人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面对现实,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古人太天真善良了。 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有5000年灿烂文明史的民族,面对强敌入侵他们没有选择退缩,面对天灾人祸他们顶天立地。可是面对物质诱惑,却迅速的退化了。站起来不久的国人刚刚竖起的精神、理想和信仰统统置换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圣贤们留下来的灿烂文明和传统道德受到严重冲击、挑战。美好的人间本不应是这样,这从生物进化论的意义上是讲不通的。真不知道是人性的退化,还是返祖?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231 次阅读|3 个评论
进化思潮中的退化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
lvnaiji 2009-10-20 20:47
吕乃基 在这一时期由星云假说、地质理论、直至进化论组成的发展观、历史观、或进化浪潮中,有个不谐和音,那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谐和,首先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虽也有观察依据,但或多或少都有某种对于发展、变化、或进化的信念,无论这种变化是机械的还是辩证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却绝无观念指导,完全是根据实验和实际经验,再经推理而得出。其次,在其他领域中的成果都持有发展与进步观念,或者支持这种观念时,克劳修斯却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得出了相反的、退化的观念。 1850 年,克劳修斯( 1822 ~ 1888 )在进一步研究卡诺循环的基础上,将其中所隐含的思想明确表为热不能自动地从较冷物体传到较热物体,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1865 年,他又引入一个概念:熵,这在今后的发展中证明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用以描述体系的无序程度。以熵概念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封闭体体系内熵趋于极大值。克劳修斯进而把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广到全宇宙,提出热寂说。 虽然是一种不谐和音,以及虽然克劳修斯从中得出错误的推论,热力学第二定律却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在牛顿力学以来相对于同期发展观、历史观的各项成果而言第一次通过严密的实验和推理过程揭示出时间的不可逆性。 其次,热力学第二定律深刻地阐明自然界变化的另一方面退化。只有进化而没有退化的自然界不是真实的自然界,唯有将进化与退化结合起来才构成自然界完整的演化过程,麦克斯韦妖不能负此重任。当代自然科学正在建造沟通进化与退化之间的桥梁,以全面地勾画出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完整过程。 第三,近代科学革命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由质的物理学到量的物理学(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5759 )。热力学第一定律,被恩格斯誉为打开机械论缺口并体现辩证法的成果,实际上在于抹去各种能量间质的差别,并在由近代科学革命所开启的机械大道上走到尽头;而恰在此时,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休斯由此推出的热寂说受到恩格斯的批判,却揭示热与其他能量质的差别,在新的高度上复归质的物理学。 19 世纪,如果说有什么科学成果突破机械论的框架,那就是,或者至少包括,热力学第二定律。
个人分类: 科技史|865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基因棉退化说明了什么
蒋高明 2009-10-19 10:06
蒋高明   本文于2009年10月19日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最近,记者在江苏省棉花之乡盐城大丰市调查发现:该省转基因棉推广进入第5个年头后,曾因转基因优势而产生的增量随时间延长被消耗殆尽;转基因棉退化于今年集中爆发;除了产量下降外,其质量也出现了严重下降,表现尚不如普通棉(21世纪经济报道,9月30日)。    1997年,中国从美国孟山都公司引进第一代 转基因抗虫棉。在刚引进的几个年头,转基因棉花因以下三条优势受到了棉农广泛欢迎:一是农药使用量下降;二是种植成本下降;三是亩产总量上升。这三条造就了转基因作物神话,媒体和农学家盛赞转基因好处时,至今还作为经典在引用。    然而,好景不长。不争气的是,转基因棉表现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目前发现的新问题也有三条:一是转基因棉质量越来越差,对纺织机器产生了影响,纤维质量不如常规棉; 二是转基因棉衣分率(籽棉向皮棉的转化率)下降到34%左右,低于常规棉; 三是棉铃虫被基本控制后,盲蝽蟓、烟粉虱、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式小害虫集中大爆发,小虫成大灾,用药量反而猛增。     那么,转基因棉为什么会发生退化呢?让我们从转基因原理来回答这个问题。转基因生物技术,也叫基因工程,或称DNA重组技术,是在人工条件下, 把目标基因分离、克隆,打破生殖隔离,转移到目标生物中。自然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只发生在同一物种内,异种之间是很难发生基因交流的。然而,通过生物技术,打破了自然界基因流限制,达到人类期望的目的,如抗虫、抗旱、抗盐碱、耐重金属等。就转基因棉而言,当时主要针对棉铃虫危害,希望在棉花叶片里转入苏云杆菌基因,让棉铃虫采食苏云杆菌基因编码产生的毒蛋白后 中毒身亡。然而,从生态进化来看,物种的基本权利就是生存,希望饿死或毒死一个物种,那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为了保命,目前棉铃虫被迫转吃别的作物,而那些次要昆虫转而为害,农民需要加大农药用量来对付。这显然是打乱生态平衡造成的苦果。     在生态学上,包括生物因子在内,存在着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这些因子有的起主导作用,是主导因子;有些起次要作用,是次要因子。但是,主导因子和次要因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转基因棉当时要控制的棉铃虫是主导因子,而今它们转变为次要因子。如果我们不尊重生态学规律,再去发明抗盲蝽蟓,或抗烟粉虱、抗红蜘蛛、抗蚜虫的转基因作物,那只能是按了葫芦起了瓢,人类在小小的物种面前穷于应付而已。无论是借助转基因,还是借助剧毒农药控制害虫,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由于人为引发了自然界不曾发生过的基因交流,目标物种对转入基因可能来不及适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就会表现出适应性变化。这个变化非常复杂,可能用人类已有的知识难以解释。产量下降,或衣棉率下降等,表现出转基因棉对转入基因的适应反应,或转入基因干扰棉花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结果。另外,因为基因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转移进目标作物的,基因逃逸的概率也远大于正常基因交流的作物,转基因作物稳定性有待时间的检验。     目前人类对待不希望的物种,如昆虫和草本植物,统统冠以害或杂,发明了剧毒的农药或除草剂灭杀而后快,不仅灭杀了有害的生物,也造成害虫或杂草天敌生物灭绝,造成农田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其不良后果是,农药越用越多,害虫也越来月猖獗。现在农民都承认,药物比原来用的多多了,但害虫不减反增。而今,我们用转基因的办法试图毒死或饿死害虫,其结果与大量使用农药一样,持续造成生态系统紊乱。     人类对待其不希望的物种总是以斩草除根而后快,如果我们改灭杀为和谐,会得到什么结果呢?我们在山东平邑县开展了这样一个试验, 在20亩试验田里,停止农药使用,改用诱虫灯让害虫自愿上钩,捕获的害虫养鸡。结果令人兴奋:农田里严重危害花生、玉米等金龟甲等害虫得到控制,就连靠近试验地的庄稼也很少虫害。在对照农田里,农民每亩施加两遍剧毒农药绿英,一次是在种植时拌种,另一次是在花生章程后灌根。不计劳动力和健康成本,每亩花了80元,但害虫照样危害,收获时,每穴里照样有3-5个金龟甲幼虫。他们不得不提前收获花生,以便从虫口里抢粮。   用生态平衡的办法,害虫是越来越少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改善的。但农药贩子、转基因的鼓吹者不喜欢这样的结果,他们要兜售其产品,他们是希望害虫越多越好。害虫越多,从农民那里挣的钱就越多。正如医院希望你的病越多越好一样,几元钱能治好的药,一般是不卖给你的,而想办法让你花几百元为止。转基因打乱生态平衡后,再通过大量农药使用,继续打乱生态平衡,转基因和农药成了棉花现代农业的新二害。   在农业生产上,必须尊重物种生存权利,恢复生态平衡。对于害虫控制,不能将目光仅盯着化学防治上,或转基因技术上,还要考虑物理、生物甚至人类传统知识的贡献。不能像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继续干那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傻事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820 次阅读|7 个评论
社会“进化论”意义重大——读周可真有感
famingkuang 2009-8-1 09:12
首先要恭喜周可真老师,数十年来压在他心头的巨石终于在他比常人多一份痛苦的思索中轰然倒地,从此可以轻松快乐的生活了。而作为喜欢读他文字的我也可以轻松快乐起来了,因为我也因他的悟道而眼界阔然开朗。 中国的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人心是退化了还是进化了?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它决定了中国人的生存质量也决定了整个民族的心态。整个民族的幸福感完全由这个根本问题决定着。 对一个人来说,心态决定一切,对国家民族来说也是一样,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国家和民族。 周老师的文章《 中国人需要打碎退化论世界观的精神枷锁 》( 请点击进入 )里面有精彩的内容,就是评论也不容错过哟。 这篇文章对于周老师来说,意味着思想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我希望它也成为中国人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最后来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话题 下面这个故事对任何人都有借鉴意义: 古时候,一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宇前哭。晴天哭,雨天哭,人们叫她哭哭婆。 有一天,有位老和尚问她为什么总是哭,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的时候,小女儿的布鞋又卖不出去,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 ?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呢 ? 晴天,你的小女儿的鞋店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人们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就不苦了吗 ? 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了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口常开,哭哭婆变成了笑笑婆了。
个人分类: 修心养性|903 次阅读|4 个评论
进化与退化
famingkuang 2009-7-29 09:22
进化 古时候,一西方智者与一东方智者碰到一起。 东方智者:达尔文说人是猴子进化来的? 西方智者:是的。 东方智者:那进化过程中毛肯定是慢慢的变少了?也就是说,毛越少的越进化? 西方智者:那当然了。 东方智者:那我们都把手伸出来,看看谁没有进化好! 西方智者:。。。。。。。 退化 西方智者:狗是不是狼训化过来的? 东方智者:当然啦。 西方智者:那狼变成狗是进化还是退化? 东方智者:退化。 西方智者:知道为什么吗? 东方智者:? 西方智者:那是因为经常趴(跪)着。 西方智者:直立行走是不是人进化的最主要原因呢? 东方智者:那当然了。 西方智者:如果脚不是拿来走路,整天跪着,会不会退化? 东方智者:当然了。 西方智者:那你说我俩谁最喜欢下跪? 东方智者。。。。。。
个人分类: 反思|85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