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经济增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之后经济增长的瓶颈究竟何在?
热度 2 周可真 2011-12-13 03:14
《 中国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 》( 2011-12-12 11:19:26  来源 : 中国网 ) :[ 内容提要 ] 12 月 12 日 ,中国社科院正式发布《中国 产业竞争力报告 (2012) NO.2 》。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指出,很多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瓶颈问题,中国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他还指出,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位居榜首 。 在有 108445 人参与的情况下,网易福建省网友 ip : 117.136.*.* 2011-12-12 11:31:21 发表的“ 我是第一个听到他放屁的人吗????????????? ” 的评论被 顶数达到 21579 ,超过参与人数的 20% 。在 3130 条跟贴中,几乎不见对这篇文章持赞同意见的评论。这个现象值得重视,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成就得不到国民普遍承认的现实情况,这种现实情况所表明的是当今中国贫富两极分化极其严重以及富者占极少数而贫者抑或至少自我感觉生活未有明显好转者极为普遍。该文称“ 对中国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全球是位居榜首,但是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 ”,并认为“ 我们解决中等收入陷阱能否成功,最后取决于战略的转型能否成功 ”,即“ 从过去强调我们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开始逐步向进口替代型战略转化 ”的转型能否成功。 然而, 面对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成就得不到国民普遍承认的现实情况,笔者以为, 中国 经济增长的瓶颈其实并不在于产业的 结构性问题,而是在于国民收入的结构性问题 。如果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与极少人的收入之间的差距大到按人均收入水平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而绝大多数人却自我感觉其仍然生活在低等收入国家的程度的话,那末,国民收入的结构就大成问题了,以至于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对改善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从而失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兴趣和期待,而这种消极态度必然会反映到政治领域,从而失去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消极态度作为当今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心理,才是 中国 经济增长的瓶颈所在,因为这种心理 在一定条件下是必定要转化为一种普遍性的消极的国民行为的,而这种消极行为必将导致中国发生一定程度的社会动荡,从而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构成巨大威胁。这是中国的执政当局不能不考虑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果我们的政府对于这个问题及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从而处置不当和不力,中国陷入深重的社会危机就是迟早的事,甚至为期不远矣。 尽管当今中国有些人对西方的人权似乎很感兴趣,但是按其文化心理来说,绝大多数中国人其实并不关心自己的人权有没有得到改善,而只是关心自己的生活与过去相比有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以及自己的生活条件与别人相比是否大差不离了。 总的说来,中国文化至今仍然是一个以“生”为“性”(“生之谓性”)、为“德”(“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贵生”文化和追求贫富均衡(“不患贫,患不均”,“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中和”文化。如果看不到中国文化的这种特殊性,不顾与这种特殊文化相辅相成的国民文化心理,一味追求“与国际接轨”(实质是与西方接轨),企图在短期内要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状态,使之跟西方人的文化心理状态“接轨”,这不仅是没有可能达成其目的的痴心妄想,而且必然要导致“失人心”而“失天下”。 附: 网易福建省网友 ip : 117.136.*.* 2011-12-12 11:31:21 发表 我是第一个听到他放屁的人吗????????????? · 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picclijun : 2011-12-12 11:31:39 发表 我对不起国家啊,看来又一次给国家拖后腿了。。。。。。。。。 · 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atan1hao : 2011-12-12 12:37:23 发表 55 岁的周润发宣布死后将捐出 99% 的财产,什么都不想带走。作家顾晓军评论道:千万不要捐到大陆来,不要害了无辜的官员。 2. 发改委成立至今只做过两件事: 1 )涨价, 2 )替涨价辩护。 3. 目前中国有效的反腐手段有: 1 )夫妻反目; 2 )家中被盗; 3 )意外事故; 4 )情人举报; 5 )网民诅咒。 4. 国外奶粉热销中国的原因: 1 )没有三聚氰胺; 2 )如果有,可以索赔巨款; 3 )如果索赔不成,不会进监狱。 5.1955 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韩国的 3.2 倍,日本的 1.1 倍。但经过 50 多年翻天覆地的增长, 2008 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日本的 3% ,韩国 7% ,但韩国、日本从来没宣布自己经济怎么翻番,只有中国是天天说自己翻了很多番。 6. 中国人固有一死,或死于地沟油,或死于石灰面粉,或死于结石奶粉,或死于毒疫苗,或死于危房,或死于拆迁,或死于日记,或死于酒色,或死于宝马车轮下……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7. 中国不一定是和邻国土地争端最多的国家,但肯定是和本国公民土地争端最多的国家。 8. 在谈所谓大国崛起之时,请扪心自问:你的收入崛起没有、你的住房面积崛起没有、你的护照免签国家数量崛起没有、你的食品安全崛起没有、你的医保社保崛起。。没有,如果都没有,那么大国再崛起关你 P 事。 9. 日本人冈本真夜 1997 年的一首歌无耻地抄袭了我们 2010 年世博会的会歌,太可恶了 !!10. 什么是奇迹?我建了一座豆腐渣大楼,然后雇了 150 个短工装修,很多人说这房子容易塌,我充耳不闻。结果「哗啦」的塌了,把他们埋在废墟里整整八天八夜,我找人挖开塌坍时,有一百多人活着。这是个奇迹,更奇迹的是我他妈不但无罪,还成了救人的大英雄! 11., 统计局宣布:中国城市人均月收入已突破 9000 人民币大关。拖祖国后腿的同志们请自觉转发。” 看到这个消息我不禁黯然神伤,我无颜转发,仔细算算,我何止才拖了祖国的大腿,我都拖到祖国的大腿根部了,对不起,祖国,我扯到你的蛋了!! · 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想往天空 : 2011-12-12 11:32:39 发表 不要娱乐大众了 · 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水晶之韵0 : 2011-12-12 11:36:07 发表 肠子都要吐出来啊 · 顶 网易山东省网友 ip : 182.46.*.* 2011-12-12 11:36:53 发表 尼玛,不意淫能死? · 顶 网易广东省河源市网友 ip : 112.91.*.* 2011-12-12 11:35:59 发表 网易中国网友 的原贴: 1 我对不起国家啊,看来又一次给国家拖后腿了。。。。。。。。。 我对不起国家啊,看来又一次给国家拖后腿了。。。。。。。。。 · 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chiugyun : 2011-12-12 11:33:40 发表 这么说我们还是初级阶段吗? · 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pyy555 : 2011-12-12 11:30:01 发表 忽悠 · 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pyy555 : 2011-12-12 11:29:20 发表 pp · 顶
个人分类: 时评.政论|246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曲恒昌:教育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吗? ――日本的启示
tangminqian 2011-3-17 13:22
本文登载于《比较教育研究》, 2000 年第 3 期 北京红绿青蓝教育科技中心 首页 蓝色忧郁 理论建树 曲恒昌 http://www.rgbb.ws/article/1004/2060/3064/940.html 一、问题的提出 在几乎所有国家都在标榜“科教兴国”、“教育兴邦”,几乎人人都将教育视为一种生产性投资的今天,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奇怪的、不合常理的问题呢? 事实上,这一问题并不奇怪:早在 70 年代,西方的一些激进学派的学者,就针对第三世界国家五六十年代的教育大发展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地位平等等事实,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并依据“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以及国家教育决策失误等予以解释。其主要论据是,教育主要是一种筛选、分层的工具;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将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或主要是将人变为社会化人的工具,而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因而,教育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但是,在 80 年代以前,教育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的例证似乎只能在发展中国家找到;至于发达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战后教育的迅速扩展和提高,是其经济增长的基石。特别是日本,更被各国专家学者视为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的典范,有关论著层出不穷,对“日本经济神话”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然而 90 年代以来,尽管继美国之后在世界各国中第二个迈进高等教育普及阶段的日本,高等教育仍继续快速发展,但其经济为什么却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呢?难道教育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连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也不适用了吗? 二、两个时期,两种现象 众所周知,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通过教育,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生产技能、分配技能、管理技能提高了,从而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受教育者的人数越多,质量越高,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就越大。质量高低是相比较而言的,通常包含两个层次的比较,一是同一教育层次的人相比,例如,初中生与初中生比,高中生与高中生比,那些知识技能含量高的,质量就更高些;二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相比,例如,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专科生与高中生相比,大学本科与专科生相比,等等。人们通常认为,前者高于后者,因为前者的资本含量即凝结在他们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比后者更多。因此,教育经济学家认定,高层次学生的质量更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大。舒尔茨等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阐明的就是这个道理。简言之,经济增长速度与受教育者人数和层次呈正相关。这一结论对 80 年代以前的日本确实是非常适用的。 日本极为重视教育。战后初期,它克服种种困难,加大教育投入,只用几年时间便于 1949 年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由于日本在 1955 年经济起飞前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毕业生人数变化缓慢,且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比例也很小,因此在探讨日本教育的经济功能时,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定数,不再加以考虑,而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高中阶段以后,特别是高等教育上。 在 80 年代前,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是相当明显的。请看以下数据。 1955 年至 1970 年,日本高中在校生从 259.2 万增至 423.2 万, 增加 63.3 %,高等学校在校生从 60.1 万增至 168.5 万,增加 180.4 %; 1960 年至 1970 年,国民经济实际年增长率高达 10.9 %。(注:由于 50 年代末的高中生到 60 年代才参与经济活动,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故此处统计时将高中生提前到 1955 年。) 1970 年至 1980 年,高中在校生从 423.2 万增至 462.2 万,增加 9.2 %,高等学校在校生从 168.5 万增至 222.4 万,增长 32.0 %;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 4.5 %。 1980 年至 1990 年,高中在校生从 462.2 万增至 562.3 万,增长 21.6 %,高校在校生从 222.3 万增至 263.2 万,增长 18.4 %;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率为 4.1 %。 (注:以上经济增长数据取自《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在校生数据取自日本《文部统计要览》, 1998 年版。) 上述统计数据清楚表明, 50 年代至 80 年代,随着国民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日本经济始终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尽管 70 年代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 然而, 90 年代以后,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不复存在了。 90 年代后,日本已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其毕业生进入各类高等学校的比例大为增加,目前已超过 50 %,因此,在考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也可将其视为一个定数,不再单独列出,仅仅考察高等教育即可。 1990 年至 1997 年,日本高等学校在校生从 263.2 万增至 310.3 万,增长 17.9 %,平均年增长率为 4.34 %,远远超过八十年代的 3.03 %。但是,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增长率几乎为零, 1997 年和 1998 年竟连续两年为负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 0.7 %和- 2.6 %。 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时期的这种“正”“负”关系,用图表展示也十分鲜明。假定三个高中毕业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于一个高校学生,即三个高中毕业生折合成一个高校生。由此,我们将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简化为全部高校在校生当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用下图展示: 附图 { 图 } 尽管以这种方式表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似乎过于简单化,但在 90 年代以前,它基本上反映出二者之间的本质关系及其大致走向,但九十年代后这种正相关的关系却消失了。 三、对日本“反常现象”的思考 关于 80 年代以前日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日本的学者,以及包括我国学者在内的其它国家学者都曾做过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分析。对此,人们深信不疑。现在的问题是,同样是日本教育( 80 年代中期后改革得甚至比以前更好些),为什么在以往能加速经济的增长,而近十年来似乎却起不到这种作用了呢?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时代变了,而教育,除了数量外,其它更本质的东西变化不大,即教育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做相应的变化,致使教育的经济功能没能有效发挥。所谓时代变了,主要是指 80 年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逐步从工业化社会步入信息社会,即现今人们所说的知识经济社会或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变化的影响是全面的、巨大的、深远的,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进而影响到整个教育领域。 正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和约翰·奇斯比特等人指出的那样,在工业化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和稳定性,相应地,社会只需要少数“精英”进行发明创造,而绝大多数人只需努力学习,掌握技能技巧,在主管的监理下熟练地进行操作,即可使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因此,社会和企业管理人员“不满意或持批评态度的个人特征是创造性、独立性”;赞扬和倡导的个人特征是“坚持不懈、忠实可靠、始终如一、与单位保持一致、遵守时间、稳妥、推迟满足和机敏老练”等。 在工业化社会,各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正是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这些要求来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 日本工业化大生产的特点极为鲜明。战后以来,钢铁、化工、汽车和交通运输等重工业和家电等超大规模生产企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这种生产方式所赞许的正是鲍尔斯等所描写的那种具有技能技巧、埋头苦干、忠实执行主管指示的人。战后,日本大力投资教育,实行教育体制、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的改革,基本上就是按照垄断资本或者说按照这种生产方式的需要进行的,从而培养出它所需要的具有上述特征的各级各类人才和熟练劳动力。即是说,这种教育与当时的生产方式是相适应的,协调的,因而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反映得淋漓尽致,成为人们称道的典范。 然而, 80 年代末,日本继美国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工业化经济不同,知识经济不是建立在大规模使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人的智力的充分开发和人的创造性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与此相应,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活动的特点不是大规模而是小规模、不是大批量而是小批量、不是稳定而是多变、不是标准化而是多样化、生产组织单位不是车间而是班组, 新的生产方式要求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必须不同于工业化时期的人员,不能满足于服从和操作,必须具有开创精神和开创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一句话,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不能只是极少数“精英”,而应是大多数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普通民众。相应地,教育只有改变传统的观念、理论和模式,创建新型教育、培养新型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和需要,才有可能承担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器的作用。但是,强大的传统力量、政府的短视和失误,以及教育中固有的缺陷和不足,使日本教育的改革进展缓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造成教育与经济的错位,损害了经济的发展。 日本是个善于学习外国的民族。在古代,学习中国,推进封建制的发展;在近代,学习西方,搞明治维新,“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战后,学习美国,成为“经济巨人”。总之,日本学习外国大获成功。然而,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如果处理不好也可能走向反面。事实上正是如此。学习外国的成功,逐步使日本陷入了某种盲目性,学习渐渐变成了“仿效”。正如日本学者永井道雄所言,“学习就是仿效,已成为明治以后的日本文化,并将此通过教育普及到全体国民” 。 如果说在古代和近代,甚至在八十年代以前,学习、“仿效”外国,均有其积极意义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仿效”和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就远远不够了,甚至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在新时期,新知识产生和应用到生产活动中的速度比以前大大加速,新思想、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必然要掉队。况且,开创性很强的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均实施核心创造和技术的严密封锁。在这种形势下,经济活动中立足于“仿效”他人的发明创造和技术,而不是自身的开拓创新,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必然是轻视和贬低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而鼓励、支持墨守成规、始终如一、忠实可靠、稳妥等性格特征的培养。这样的学校教育,难以培养出千百万具有开创精神和开创能力的人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必然一败涂地。因此,如果说 80 年代以前,日本从仿效中尝到了甜头,那么,进入信息时代,它必然品尝苦头。 大量事实证明,一旦某种做法、某种传统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惰性,要改也难。由于仿效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尽管近年来日本政府和教育界也大力倡导教育改革,但仍因受“仿效”的羁绊而进展有限。 战后以来,日本政府在加大教育投资、实行教育经费来源和办学形式多样化、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日本政府决策的某些失误也极大地损害了该国基础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失误之一是,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政府将科研的重任推给私人企业,其拨款仅占整个科研经费的大约 20 %,大大低于美、德、法等国大约 40 %的政府拨款。日本企业的科研经费主要用于技术开发而不是基础研究,从而使整个基础研究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其发展。例如, 1997 年,日本科学论文指数只有 81 ,不仅远远低于以色列的 376 、美国的 144 ,而且比世界平均水平指数还低 19 %。 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日本高科技的发展。 失误之二是,政府对作为高等教育核心的国立大学的研究投入过少,导致国立大学长于人才培养拙于科学研究,难怪日本大公司普遍认为国立的大学是公司、企业内部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的提供者,而不是完成科学研究的地方。 失误之三是,长期以来,日本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阻碍着公立大学与私人公司开展联合研究,直到 1983 年,国立大学才被允许与私人公司开展不同形式的联合研究;时至 1989 年,日本才废除了一项禁止国立和公立大学参与私人公司风险投资的法律;自此以后,这些大学才能公开接受私人产业提供的科研捐赠。 由于日本企业对国立大学的研究投资受阻,因此,日本许多大公司为了获得先进科研成果,便将资金投入美国高等学校。例如, 80 年代末,密执安大学商学院和法学院分别从日本三井人身保险公司获得了 300 万美元和 120 万美元的研究资金;加州伯克利分校 5 年内从日本公司获得 600 万美元的研究经费;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的日本公司捐赠已占该校总投资的 3.5 %。据统计, 80 年代, 日本公司对美国大学的投资平均每年增长 25 %,以至于到 1989 年时,日本公司对美国大学的投资竟超过了对本国大学的投资。 尽管日本公司对美国高校的投资也获得了不少回报,但却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的科研力量,削弱了自己的研究基础,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日本的竞争地位。一句话,弊大于利。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重大失误?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过于迷信“拿来主义”,认为无须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靠着“借鉴”、仿效、“拿来”美国等国的科学技术,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拿来主义在 80 年代以前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进入知识经济以后,便成为一条死胡同。这种失误既是日本政府短视的反映,也是日本传统仿效文化的反映。 日本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模式或特征不适合经济时代的需要,其负面影响日渐突出,阻碍着该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其一,高教结构严重失衡,文科过于庞大,理科过于孱弱。请看下表。 附表:若干国家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在校学生人数所占%数) 1957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90 英文 55.3 53.8 60.5 65.0 48.7 49.9 48.8 理 16.5 17.2 15.2 14.7 24.4 21.6 17.7 国工 28.1 28.9 24.1 20.2 26.8 28.6 33.5 法文 48.1 54.1 60.0 58.2 59.9 理 33.1 27.4 18.6 16.7 21.7 国工 18.7 18.5 21.4 25.0 20.6 西文 42.1 42.9 44.9 42.8 48.8 47.8 理 16.9 17.0 22.1 20.9 15.1 15.3 德工 40.9 40.0 34.4 36.2 36.5 36.8 文 58.6 65.3 66.3 65.4 65.2 65.6 理 8.3 7.6 7.8 7.8 8.0 7.3 本工 33.1 26.9 25.8 26.7 26.7 27.1 美文 54.2 55.2 56.0 54.3 53.3 56.9 理 27.3 27.3 26.0 24.4 19.5 17.3 国工 16.0 17.5 18.0 13.7 19.0 25.9 前文 23.2 23.3 22.8 31.8 苏理 15.5 15.0 14.6 68.2 联工 61.3 61.6 62.4 68.2 注: 1975 年以前的数字为大学本科学科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 UNESCO 统计年鉴( 1965 、 1970 、 1978 — 1979 、 1985 、 1993 年)的数据计算。 显然,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文科过于膨胀,而理科过于弱小,其理科在校生所占比例仅为其它国家的一半,甚至更低。高级理科研究人员明显不足,例如, 1991 年, 日本取得理科博士学位的只有 600 人, 不及美国 9 700 人的零头。 在工业界工作的博士学位获得者仅有 7 000 人,只及美国 14 万人的 1 / 20 。 如此弱小的基础科研队伍, 其实力和成果,怎能与美国、英国等国相抗衡呢? 造成学科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府和社会的急功近利,不愿在花费很多且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的理科和基础研究领域投资,而想走一条仿效、拿来其它国家创新成果的捷径。二是日本实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方针政策,鼓励、支持经费开支远远低于理工科的私立高等文科教育的发展,从而使其过度膨胀,造成了文科和理科结构的严重失调。 其二,学术研究基本上是封闭的、割裂的,不利于培养跨学科创造型人才。战后以来,日本学习美国,加大大学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程教学,努力使学生打下较宽厚的基础,无疑是可取的,但是到高年级后,学生分别由不同的导师进行封闭式的指导,导师之间,不同导师的学生之间缺乏联系,缺乏学科交流与联系,因此,从导师到学生,其专业知识大多比较狭窄,缺乏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跨学科知识创造新能力。 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决策的失误和高等教育种种固有缺陷的集中反映之一,就是日本只能培养出众多工程技术人员,而不能培养出思想家和理论家。据统计,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和高等教育普及率仅次于美国的国家,日本至今只有四人获得诺贝尔奖,而其中两人还是战前培养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英国、德国获得该奖项的分别为 175 人、 66 人和 61 人。日本如此贫弱的基础研究和发展潜力怎样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而不落伍呢? 四、几点启示 探讨 80 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未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将给我们很多启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一定的物资生产发展水平和阶段需要一定的教育与其相适应并为其服务。工业化初期、工业化蓬勃发展时期和后工业化,即知识经济时期,所需的人才和教育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质量上和层次结构上,而且表现在教育指导思想、培养模式、宗旨和目标上。就是说,只有当教育与其所依托和关联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相协调时,才能有效地发挥其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否则,教育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笼统地断言,教育能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不科学的。 2. 要使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改革。这种改革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适合工业化时期需要的不一定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当然,知识经济所需的普遍人才特征,也并不完全适用于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这就要求教育界一定要根据相应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阶段制定教育改革方案,并加以实施。 3. 教育决策部门在制定教育改革方案时,必须对所处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有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在一个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大国,还必须对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情况和需要有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改革方案。改革应有前瞻性和适度超前,这是因为教育领域惯性力量极大,改革周期又较长。日本在 80 年代末才开始重视并改革不合理的阻碍大学基础研究的法规,但为时已晚,至今成效并不明显,这是深刻的教训。 4. 日本高等教育“失效”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大环境有碍于其作用的正常发挥。 80 年代后,日本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是,日本政府和企业界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制定这种经济所需要的特定战略,反而大肆炒作房地产,大搞“泡沫经济”,固守已经过时的金融体制和政策,从而使日本经济部分走上了违背时代要求的道路,陷入了困境。在这种大背景下,教育显然无回天之力。这充分证明,较好的政治经济社会大环境是教育经济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5. 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和调节应及时合理。政府对教育和经济的干预和宏观调节必须是及时的、切合实际的、合情合理的,否则,后患无穷。 80 年代以前,日本政府对其经济和教育的干预基本上是成功的,促进了二者的协调发展。然而, 80 年代以后,政府原有的某些已经过时的法规政策不仅没有及时做出调整,甚至出台了一些有背时代的举措,从而不利于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总之,笔者的结论是,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政府和教育界应该努力创造这些条件,以促使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塞缪尔·鲍尔斯,赫伯特·金蒂斯 .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 见: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 . 薛伯英等译 . 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1990 年 .334 托夫勒 . 第三次浪潮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永井道雄 . 日本的大学——产业社会里大学的作用 .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2.53 冯昭奎 .21 世纪日本面临的挑战 . 世界经济, 1998 ,( 10 ) 亨利·埃兹科维茨 . 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 .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8.217 ~ 219 赵崇华 . 国际校企合作的一个新动向 . 外国教育动态, 1991 ,( 5 ): 43 冯昭奎 .21 世纪日本面临的挑战 . 世界经济, 1998 ,( 10 )
16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贵州三产比重猛增,喜还是忧?
huailu49 2011-3-16 11:32
日前翻阅《中国统计年鉴2010》,突然发现地处西南的贵州省2009年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48.2%(比2008年大幅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比老牌直辖市天津和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省份都要高,这确实令人意外。 这些年似乎流行这么一种观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就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越发达、现代化程度越高。按照这个观点,贵州无疑可以加入发达省份的行列。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比如人均GDP)加以审视,您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贵州“三产比重奇高”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工业化水平滞后,严重地压低了第二产业的比重,而让天平的两头此消彼长。对此,贵州的主政者无疑是清醒的。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贵州省就提出: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同年11月,贵州省政府又印发了《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 贵州历史上交通闭塞,进而导致观念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然而毕竟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发展潜力和空间都很大,只要政策对头,上下同心,坚持不懈,相信会有一个不错的前景。
个人分类: 产业结构|3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云楼 正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windlight 2011-3-7 08:44
正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南云楼 互联网构筑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却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它既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又是现实世界的扩充。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今天,与互联网相关的经济占据美国经济总量的60%强,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接近一千亿元人民币,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更是庞大。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内核,没人能够剥离。无论是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诞生、新大陆的发现、宗教改革及工业革命,以及有线、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动力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每一次信息技术的改进,都改变着人类的思考与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方式,没有人能够逆转。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人类对便利产品的需求。自由经济效率的密码是通过“看不见的手”以价格信号调整着全球资源,获得相对恰当的配置方式。互联网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最便捷的产品供需信息,让全球资源的使用效率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商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全球经济通过全球贸易相连。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一定有一个“国际货币”维持着全球贸易的开展,这个货币不是美元、就是日元、欧元,或者是人民币,等等。经济实力最雄厚、科技创新能力最强大(也即是经济增长能力强大)的国家货币自然获得最大信任,成为最普遍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单位。美元是全球贸易的必然选择。在全球贸易功能上,美元实际上是全球经济活动的一个符号。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美国经济的增长,就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美国经济的停滞,就是全球经济衰退的先兆。08年爆发的金融海啸,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新能源、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根本因素。人类的认知与学习能力决定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将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突进,形成“知识爆炸”的增长态势。只要人类智慧没有枯竭,新能源、新技术就会不断涌现,经济就永不会停滞。 发端于美国的互联网,不仅直接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正处在蓬勃发展初期,未来无可限量。互联网正在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 对全球政治的影响 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一般选择进程。在这个进程当中,信息技术成为关键因素。群体的庞大与地域的辽阔,往往阻碍着社会成员的信息获取与诉求表达,也为非正当暴力控制与信息欺骗提供了空间。信息技术的进步能使社会成员之间沟通便利,为克服暴力威胁造成的心理恐惧与突破信息欺骗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类的政治文明经历了直接民主(古希腊)、贵族共和(古罗马)、君主制(专制)和代议制民主(民主宪政)。亚里士多德认为,直接民主的政治方式只适合于二十万人口左右的小国(我把它称为“亚里士多德魔咒”)。无论贵族共和、君主制还是代议制民主,都是在一定信息技术基础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秩序结果。 代议制民主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政治主流,却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于互联网的威胁。互联网几乎还原了古希腊的雅典市民广场,让全球政治向直接民主方向急速倾斜。施特劳斯所担心的“现代性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的西方愈演愈烈。为对抗这一趋势,美国议院开始考虑执行放开限制企业向政党捐献政治献金政策,以维护精英与大众之间政治实力上的均衡。 而对全球政治影响最大的,是以宗教文化为基础的专制政权的动摇。民主、自由是人的天性诉求,任何宗教文化火传统文化都难以与之抗衡,互联网为社会成员克服恐惧提供了心理基础,也突破了信息欺骗,对抗专制的民主浪潮必然来临。这就是今天北非及中东地区必然面临的社会问题。 维基泄密事件不仅直接点燃了北非民主运动,也让西方国家焦头烂额,一时难以适应。互联网不仅对专制政权提出了挑战,也对当今世界普遍实行的代议制民主提出了挑战。它将深刻影响未来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态。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三十年飞速增长,无疑是改革(释放一部分人的自由)开放(参与全球经济)的成就。自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更是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获得巨大的增长机会。互联网的应用,不仅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庞大的产业集群,也为中国企业与外界联通提供了重要通道。 08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之后,受全球经济主要增长极经济低迷的影响,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经济陡然失速,面临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冲突的尴尬局面。每年数万亿人民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内需,但终究难以为继。没有新能源、新技术领域的突破,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只能搭全球经济增长的顺风车,一如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 互联网的作用是提供信息沟通便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任何对互联网应用的行政限制都是对经济增长的伤害。由此,经济增长与维护稳定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 增加公共投入提振内需与进一步开放互联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选项。互联网不仅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内核,还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前途。 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从沉闷的两千年多年历史延续中终于走进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打破了“亚里士多德魔咒”,让一个地域辽阔、数目庞大的群体通过信息技术的改变回到了古希腊的雅典市民广场。除非有人能不顾经济的全面倒退彻底封杀互联网,否则,社会成员之间更密切的沟通、信息的更充分流通不可避免。这对于中国的传统政治运作方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既保持经济增长又不至社会解体。 早在07年,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中共高层干部汪洋已经注意到这一点,遂要求属下阅读《世界是平》的一书,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管理。应该说,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将改变着传统社会中执政者的行为方式。 这是一个由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没有人可以逆转的新时代,任何人都只能适应它,而不是扭转它、压制它。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接近五亿,手机互联用户超过三亿,这些主要的社会成员在互联网时代所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就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方向,他们在互联网环境中表达诉求的方式和未来行动选择,必须被执政者重视。互联网已经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建构新的政治生态,所有的观察与预判都应在互联网时代做出合适的调整。 结束语 互联网不仅在快速推动着全球经济增长,也在强力改变着全球政治生态。在中国这样的传统社会中,无论执政者、大众还是公共知识分子,都应该正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这关系到我们就在眼下的未来。
个人分类: 知道分子 分享|12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GDP总量全球第二不值得惊喜
simonjo828 2011-2-19 11:38
   不管是人均,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或是经济发展的收益,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界第二只是总量的超越,并不值得惊喜,我们需要客观的判断。   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终于得到了权威确认,日本内阁府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   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关于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的消息就一直被外界关注,尤其是西方媒体更是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大书特书,当然国内也有不少的GDP粉丝,他们也对这个全球第二抱有很深的情结。然而,如果仅停留在总量的表面上,那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实际上,这个世界第二并没有多大惊喜,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世界第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作为普通老百姓能够从这个世界第二中获得什么?其实,随着世界第二的到来,我们的发展问题并不轻松,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发展距离。诚如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所指出,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就凭借高工作效率变得富裕起来,在经济上超过了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然而在最近的30年里,中国经济却快速增长。尽管他们的人均GDP仍然不尽如人意,但13亿庞大的人口数量让中国迅速位居世界前列。文章称,中国拥有11倍于日本的人口,因此人均GDP只要超过日本的1/11即可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日本。如果中国想要击败美国,其人均GDP就要达到美国的1/4,因为目前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然而现在中国的人均收入仅为美国的1/11。   毫无疑问,中国虽然在总量上已经超日,但人均年收入相距甚远。从数据上来看,中国人均GDP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105位,确实差得很远。但是我们疑惑的是,中国的人均年收入有这么高吗?事实上,中国一直就没有覆盖全国人口的人均年收入数据,而只有两个以城乡户籍区分的人均数,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接近50%,也就是说,城镇居民数量与农村居民数量基本相等,照此计算,去年中国总体上的人均年收入应该为12500元左右,约合2000美元。那么这个人均年收入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把人均GDP当成人均年收入了,或者把北京、上海等地人均年收入当成全国人均数据了。   透过数字,我们可以看到,资源生态环境的压力渐趋增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远未完成,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征途漫漫,工业化还处于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同样存在很多问题。此外,从居民收入差距来看,除城乡差距外,地区差距也很明显。据统计,2009年,上海市农民人均收入为12324元,北京为11986元。而甘肃则为3134元,青海为3346元,云南为3369元,均不及上海市水平的三分之一。还有,2009年上海市人均GDP为11320.41美元,而贵州省不及上海的九分之一,仅为1350.98美元。至于看病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等老问题还没有从根源上得到整治,在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民生领域尚有诸多欠账。中国经济总量很大,可本质上还是发展中国家。要真正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得到2049年,人均GDP达到25000—30000美元的水平,这还需要较长时间。   再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看,我们的效益以及利润都还有很大差距。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10.3%,看增速,可观也很乐观,一旦透过增速看效益,难免平添一份忧思。从去年年底的节能减排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资源环境成本透支问题短期内难以扭转。事实上,GDP所能反映的只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则差强人意。从整体来看,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亟待提高,第二产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节能减排降耗任务艰巨,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严重不足,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走在粗放、低效的通道上。   而从经济发展的收益来看,大量的收益以及利润都被国际跨国公司所享有,我国获得的只是一个最基本的人力加工费。海关的数据显示,2010年,在出口贸易中外商一直占到50%以上。可见,不仅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持续转变,效益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因此,不管是人均,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或是经济发展的收益,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界第二只是总量的超越,并不值得惊喜,我们需要客观的判断。   刊于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02月15日
个人分类: 经济评论|3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二五规划】GDP增长,经济增长?
热度 1 BaiKe 2011-2-12 21:28
中国自从1978年以来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物价涨幅、资源能源 消耗也成功获得全球瞩目。 我猜想,当政者把十二五规划的GDP增速调低,是考虑到资源能源终究是有限的!不能 再大肆卖了,留给后代一点吧! 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如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纷纷调低GDP增幅。而中西部地区继续 强调GDP增幅,尤以重庆、四川、广西为最显著。在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的广东省,粤 东、粤西地区也纷纷调高了十二五中的GDP增幅,据我现在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广东省 没有一个地级市或者计划单列市在十二五规划中的GDP增幅低于8%的,最低的如东莞和 深圳也有9%,而省会广州、佛山的经济增幅竟然定在11%和10%。我们不知道,广东如何 把他们的GDP增幅控制在8%的! 对于全国而言,GDP增幅定为7%,显然是与地方省市动辄增幅9%或10%是不相吻合的。 上次全球金融危机,当政者抛出4万亿的投资大单,在中央高层投资拉动的带动下,地 方纷纷大幅融资,于是,中国这个大工地建设继续如火如荼开展。 抛4万亿的投资大单,是以增加印钞工人及其工作时间和增开印钞机来实现的。虽然,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复苏,并让中国成功在国际上做了活雷锋,但这也是促使货币 大幅贬值、物价飞涨的元凶。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推断,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其实远没有两位数,那么这 个两位数的增速怎么来的?如果我们的实际增速是6%,那么剩下的4%由印钞来解决! 中国经济危险已经不远了,为期不远了! 我们不知道十二五规划是否能够顺利收官,或者,十二五规划以后,我们还有没有机会 去实施十三五规划?
2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中: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人与自然和谐
jinshuqin 2010-12-30 09:58
新浪财经讯 中国发展指数(2010)学术研讨暨发布会于2010年12月28日下午3时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13层第一会议室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就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布报告。   马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我今天受课题组委托,向大家做中国在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谈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还应该考虑和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之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在十一五之初所确定的第一个约束性指标,就是污染物总量减排10%,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完成了,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提前一年完成,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指标提前半年完成。十一五的第二个指标,节能指标,虽然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一度出现了紧张得局面,包括刚才提出的拉闸限电等等措施,但是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可以预计十一五节能20%的指标近些年也能基本完成。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数量分布全国,在总量上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达到2500多个,占国土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占到了国土的16%,其中属于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占到96万平方公里,等于国土面积的10%。所以从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来说,超过了耕地总面积,这样的保护区规模和总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建设成就,这样的建设成就即使在世界各国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过去30几年以来,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几乎等于10%,虽然在最初的20年经济的增长率一直有比较大的波动,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最近10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一直稳定的保持在8%以上,即使经历了前不久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个数字依然是在8%以上。   在中国我们取得了环境污染的减排、能效的提高、生态的保护、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目前中国经过20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和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回顾过去的20年,中国取得了多项的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20年以前,就是1990年的时候,中国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了世界第一,这个世界第一至今仍然保持着,在1996年的时候,中国的钢铁产量就达到了世界第一,本世纪初2001年的时候,中国的水污染污化学排放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两年以前按照2008年我们另一项大气污染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依然是世界第一,今年的时候我们的另一项主要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达到了世界第一,这个数字是我们在出席坎昆大会之前我们国家正式宣布的。在我们国家的今年上半年,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GDP达到了世界第二。   所以在过去20年里边,我们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能效提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经济增长一直保持高速,但是把这些数字摆在一起看的话,我们的环境指标、能源指标早比经济指标之前很多时间就达到了世界第一,至今我们的经济指标依然是世界第二,这是放在一起看中国处于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几个转关键指标。   换的角度看,我们的GDP当达到世界第二的时候也只是占到了全世界经济总量的8.3%,支撑或产生这8.3%的GDP我们消耗了大约占全世界20%的一次性能源,我们同时生产了全世界24%的粮食,但同时也排放了几乎占到全世界1/4的二氧化碳,也就是全世界第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们生产的化肥占到了世界总量的1/3,我们生产的钢铁和水泥已经超过了世界总量的一半。这样一种占世界比重的排名或位置,凸显了中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世界工厂。   这种世界工厂的局面或位置、格局有几个主要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发展阶段,中国今天依然处于一个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长期以来第二产业一直是主导产业,一直高高在上主导着我们的产业结构。在国去的30年时间里边,第二产业一直高高在上,从未被第二产业超越过,与此同时是第一产业的急速下降和第三产业的不断提升,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如此,尤其是最近10年以来,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有时还拉大,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发展阶段的现象和特征,那就是第二产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具有长期的战略性。即使预计今后10年到2020年的时候,第二产业依然会占有主导地位。第二产业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消耗资源的产业,这就体现了为什么中国的GDP会有如此大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   另外一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平均水平只达到了46%,这是远远低于时候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字,在中国的主要城市中,36个主要城市和中心城市中,大多数城市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全国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但是依然有一半的城市城市化水平低于60%,就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换句话讲,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或城市化进程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所以增长和发展还要继续快速的增长下去。   中国第三个特征,支持我们增长或者需要我们继续发展的原因,就是高度不对称的经济与环境的区域差异。中国的三大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如果看占GDP总量的话,西部只占全国GDP总量的1/6,而东部占到GDP总量的60%,这是一个非常显著、非常巨大而且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高度不对称的环境区位,在中国的西部煤炭蕴藏量占全国的80%,西部的水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的1/3,西部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的83%,就是说中国的西部经济不发达,但是环境、资源和能源、生态是高度重要的,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东部。特别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地形地貌是西高东低,中国的西部是河流的源头是风向的上游,所以中国西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的不仅仅是西部,是整个国家。所以对于西部的经济水平落后,必然带来环境的影响和全国性的影响。   在中国继续增长和发展的需求之下会有什么样的前景?即使今后10年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考虑中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如果基于当前我们国家提出的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这样一个减排水平的话,10年以后即使是我们经济增长率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就是6%的时候,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再净增长32%48%,如果我们保持过去几年的平均增长速度10%的话,我们在10年以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会增加1倍还多,甚至达到1.5倍。我们只有当GDP的年增长率不高于4%的时候,在当前的节能水平之下,才有可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净下降。所以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的继续增长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和增长速度之下,我们的碳排放水平和其他的污染物水平依然会呈现高速增长的局面。   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在自然和谐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传统的,最经典的、最著名的、最显著的中国的传统工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在人类历史上,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是一个唯一的五千年以来持续稳定健康繁荣的文明,而中国的农业支持和保证了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和生态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同时,中国的农业也是农业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环境多样性的完美结合。   另外一些具体的例子可以体现出,包括中国多达几万种的农业特色产品,就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结晶、精华和最典型的示范。   与此同时,中国的很多古代工程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著名的川西都江堰,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2000年以来,在秦代的时候所建造设计的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非常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作用。   对于中国的这些重要的古代的经验和知识,在今天应当得到非常的重视和发扬,特别是在今天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国家的财力增强以后,完全有可能做大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国家的财政能力已经迅速增强,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已经远远快于GDP增长率,而财政收入的总量在今年预算内收入会突破8万亿,如果加上我们的预算外收入和各级政府手里掌握的资金,政府的资金总量在今年应该超过GDP的50%,这组数据等于今年银行新增贷款利润的2倍以上,对于如此强大的政府财富,今天的中国政府已经有能力保证公共服务的提高。   但是我们在公共服务的提供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方面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如果我们把几个最重要的公共服务和已经实现的财政开支做一个比较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在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年的时候教育的财政经费以后突破了1万亿,同时用于农村的财政资金已经超过了6千亿,与此向比我们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只有6千亿,用于新能源和节能资金只有200亿,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我们在公共服务之间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就是所谓的不和谐,我们重视了教育、重视了农村、重视了三农问题,已经开始解决传统的巨大社会问题,但是同时我们对于资源要给予高度关注,否则我们所说的人与自然和谐就无法实现。   因此我们提出,要像重视教育一样重视环境,要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自然保护区。   谢谢诸位!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2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与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效率的测度模型
yuliping 2010-10-30 17:55
该文发表于2010.5《科技与经济》。 摘要:文章分析了知识与信息资源的内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机制,探讨了信息技术给信息资源及知识带来的影响,认为知识与信息资源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用生产函数推导出知识与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共同作用的效率测度公式。 论文全文 2010.10.30 俞立平 于江北
个人分类: 信息经济|3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社科院称我国近20年经济增长主要靠房地产
xupeiyang 2010-10-26 09:56
http://news.qq.com/a/20101026/000224.htm?pgv_ref=aio 《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指出,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并非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来获得,而是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 尤其是房地产业膨胀发展。 这样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6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瑞典启示
caoman 2010-9-30 09:27
每次欧洲行,都有新的感受,这次瑞典生物燃气考察之旅,不但增加了新见识,而且触发了诸多启示,涉及环境、教育、经济、社会等方面。 环境方面的启示:中国城市病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了。 瑞典城市环境的显著特点是空气清新、街道清静、建筑精典、绿树成荫。我国城市几十年以前基本也是这般景象,多是依山伴水,传载着中国不同地方的文化。中国30多年的城市建设结果,人均居住面积越来越大,物业管理水平和房价越来越高,空气和水越来越污浊,街道和楼房越来越拥挤吵闹,人造景观和豆腐渣建筑越来越多,城市病越来越严重,总体来看居住条件是好是坏值得商榷。强烈呼吁:城市建设应由开发转向整改,继承与发扬中国建筑文化,建一座楼房立一个百年丰碑,整改一片小区打造一个生态宜居。 在市中心办公楼院里保留如此的原生态 镶嵌在山水和森林中的城市 教学方面的启示:中国教育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 瑞典教育的特点是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中小学生学分的管理较松,对老师的管理较严(如教师节有明确规定多少价值的礼物是受贿),崇尚科学和科学家(诺贝尔塔建立在城市中心最重要的位置,其造形与西方教堂相似,见下图)。中国教育的特点一直是应试为主,以分数论胜负,以论文论优劣,以关系论高低,学习期间好学的兴趣被扼杀逐渐沦为分数的奴隶,工作期间一旦取得一点学术成果很快就委以重任被沦为各种关系会议的奴隶,这样下去怎么建世界一流大学?何时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强烈呼吁: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是试验、是必须、是迫不及待。 我终于到了我梦想的地方,几乎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我至少还有三十年 经济方面的启示:中国发展模式到了非转不可的程度了。 瑞典的发展,已经成功从后工业文明发展到了生态文明,这一点是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的,其主要标志是产业链完整,具体表现为新兴产业涉及各种废弃物的利用,和生态维护的各个方面(包括动物的生存环境),经济增长方式是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发展尚处于后工业文明阶段,表现为资源利用仍然是粗放型的,单位GDP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几倍的现象没有根本扭转,虽然树立了科学发展观,制定了利用废弃物的法规,但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贫富差别越来越大。其根源在于调整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是政治体制的变革。强烈呼吁: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将工作重心从产业结构调整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生产沼气净化后直接给汽车加气 酒店里都配备上了垃圾回收桶 用各种有机废弃物生产沼气和有机肥的工厂 城市建设模式转变是我国各市主要领导人急需做的工作,教育和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历史使命,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投身其中,做力所能及并督促各级领导,不做历史罪人和人生憾事,我们一起行动吧! 原文网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a1d7f0100mdef.html
个人分类: 生态学|2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苏州工业园的蜕变 中国经济增长新模式 中央电视台201003
pikeliu 2010-5-4 08:03
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新模式 工业园的蜕变 工业园区里为何高校云集?从硬件到软实力,苏州工业园的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怎样的新样板?《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们的系列节目《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继续来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转变。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工业园和开发区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直备受关注。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作为改革前沿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如何来把握机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苏州工业园区又将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今天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评论。 我们现场的两位评论员是何帆,以及特别来到我们现场的苏州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杨知评,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电视机前的各位也可以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腾讯今日话题来发表您的观点,稍候的节目当中我们将给予关注。 首先我们就先带您来走进一个跟您印象当中不一样的工业园区。 记者(王彤):看不见密密麻麻的工厂,也看不到忙忙碌碌的工人,如果我不说,你相不相信这里是一座工业园?没错,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苏州工业园。16年前,就是在这里,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合作规划了这样一座面积为28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现在的苏州工业园正在谋求它的第二次创业。 人们常把工业园招商引资比作筑巢引凤,今天如何把凤凰留住,则成了新课题。在苏州工业园园林式的环境,配套以酒店、餐饮、文化休闲场所,就是为了让这里能成为高端人才的宜居地。4、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空地,经过工业园区的转型规划,如今环金鸡湖的这片土地已经形成了两个CBD商圈,仅去年一年这里就开出了,包括超市、卖场、商业街在内的八个大型商业项目。 对企业的服务软环境也成为园区的工作重点,12家外资银行,85家风险投资和担保机构,管理和募集资金规模超过180亿元,成为江苏省金融资本集聚度最高的区域。 记者(王彤):与您刚才看到的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带不一样的是,我现在所在的是苏州工业园的仁爱路,那么在这里的街道两旁云集着14所国内外著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里可以称之为苏州工业园的智库。 记者在这里看到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知名高校纷纷设立科研院所和科技园,使这里成为高端科技人才密集的区域。在这里政府牵头,企业找到新技术,学校培养产业人才,科研人员找到施展技术的天地,实现产、学、研,门对门的合作模式。仅2009年科教创新区就引进了科技项目289个,新增各类研发机构22个,新增专利申请885个。 记者(王彤):过去人们常说,不到虎丘你就不算真正的来过苏州,而现在人们却常说,不到工业园你就无法真正的了解苏州。作为古城水乡的一张洋名片,如今的苏州工业园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改变。 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 工业园区的蜕变 主持人:看完了刚才的这个短片,不知道您会不会跟我一样想到了一个词颠覆,因为它实在跟我们想象当中的工业园区有太大的不同了,我特别想问问杨主任,我们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什么跟其他的工业园区会有这么多的不同,这么大的不同? 杨知评:在苏州应该说老百姓大家有一个共识,如果要买房子,就买到工业园区。去年我们有三分之一的住房是在园区销售的,所以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到,老百姓对园区的这些环境、绿化以及它的便利的交通,以及配套的这种,像邻里中心这样的商业设施非常的认可,这样的发展,它实际上是基于我们早期在整个园区开发之初的这样一个高起点的定位,园区在早期它就是一个新兴的这样一个,有别于老苏州2500年城市,古苏州这样的一个发展,在城市旁边而建的。我们规划了非常完整的一个工业、商业、住宅以及配套建设这方面的一个规划。这也得益于我们当时借鉴新加坡国际这样的一个理念,所以高起点的规划,使我们现在这样开发区具有与众不同的定位和非常好的发展基础。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最近转型升级发展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也在考虑,在我们原来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产业提升之外,我们也非常注重在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像我们商贸、零售、旅游、文化方面的产业发展,也包括我们在现代服务业,包括像物流、金融、服务外包等方面产业的发展,甚至于包括我们现在社会的这些教育,包括民生的这些医疗等等方面的体制,区镇一体化的发展方面,我们都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计划。由此,我们整个开发区不光是高科技开发区,也是一个设施配套非常完善的洋苏州的一个代表,这是我们全方位发展的总的理念,指导下的一个结果。 主持人:何帆你也去过工业园区,有没有跟刚才杨主任提到的很多人一样,想要在那安个家,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那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何帆:我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喜欢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当地的房价,另外一个就是当地的工资水平。到苏州工业园让我感到很奇怪的是,苏州工业园的房价比苏州城区的房价还要贵,就说明那个地方还是很受人欢迎的。我也去过苏州的老城,如果你想体会古老的文化,你想去参观那些园林,那你应该到苏州的老城,但你如果想过一个非常时尚的生活,那你应该到苏州工业园区,比如你要想去酒吧,这里有李公堤,如果你想去购物,基本上在他们的这个购物中心,一线品牌这些名牌都能够买得到,如果你关心孩子的教育,这里有国际学校。它这个跟别的工业园区最大的不一样,就是别的工业园区基本上就是工厂,所以等到下班了之后工厂大门一关,就晚上的时候 主持人:非常冷清。 何帆:对,就黑灯瞎火的了。 主持人:对,你想住在那儿也不方便。 何帆:对,但是在工业园区越是到晚上的时候越是灯火通明,工业园区的人会出来消费,苏州城区的人也会过来,甚至四邻八舍的都会过来,以后而且人气还会更旺,我听说5月1号的时候,从上海通过来的城际特快就开通了,19分钟从上海到苏州园区,你可以设想到那时候苏州工业园的晚上会更加热闹。 主持人:真正是吸引了八方来客,今天我们的节目也是被很多的电视机前的观众所关注,我们看看他们对于今天这个话题有着什么样的一些观点,署名叫昆明的网友,他提到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力,实行二次创业。由目前的加工型向科技研发型转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并通过广泛宣传进军国际市场,从而为开发区注入新的活力。 一直以来,我知道苏州工业园是被海内外公认的亚洲顶级的工业园区之一,那么在产业转型和升级这样的机遇和挑战之下,苏州工业园区究竟经历过怎样的一些磨厉,我们一块儿来看一看。 记者(王彤):在苏州工业园里,大大小小的创新产业基地一共有12个,而我身后的这座生物纳米园是2007年才开始投入建成的,别看它比较年轻,这里现在已经成为赶超世界的独门秘笈。 2007年,园区启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向全球新兴行业的精英发出英雄帖。张佩琢,就是当时引进的第一批生物纳米技术的海归人才,他在核酸化学领域拥有三项专利,在园区,张博士从事的小核酸药物试剂的项目研发得到了大力支持。他先后领取了100万元的启动资金,100万元的团队安家经费,100万元的低息贷款核算,以及650万元的创投资金,共计享受到了将近2000万元的科研经费。 张佩琢(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这是我们的中间的产品,基本上看不见,只有一点点。现在的价值这样小的用于细胞水平的量是六百元一个这样的管子,如果说做到动物水平需要的量就要上克了,上克的时候产品单价是一克上万美金。 如今在园区,张博士和他的团队开发的小核酸药物建立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现在他的企业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不出园区都能完成。今年年底前,他和团队将从现在的900平方米的办公区搬到园区提供的面积为12000平米的独立的研发基地。 张佩琢:生物纳米园有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大部分都是学药物,学医学的背景,服务于在这里的企业,给这些企业很多很多的帮助。 园区在生物医药、纳米、融合通信、软件等新产业领域已聚集了2000多家高科技企业,本科以上从业人员占比达到60%以上,成为园区转型升级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一支力量,对高层次人才园区不是一引了之,通过为海归人才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担保、项目等多方位的专业化服务留住人才。近年来,园区管委会每年投入用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资金就超过13亿元。 马明龙(苏州市委常委 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未来的苏州工业园区,首先要建成一个高科技的园区,这个高科技园区是在全球比较有竞争力的,同时也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园区,在这个园区里面高层次人才非常聚集,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地集聚和发展,同时我们还建设一个绿色的园区,能够在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循环发展在这方面能够领跑全国的开发区。 主持人:看到短片当中这位张博士脸上的笑容,其实我一直有一个迷,想要请杨主任在现场来帮我们揭开这个谜底,就是我们的苏州工业园到底靠什么吸引这些高科技的创业型的人才愿意留下来? 杨知评:我们园区应该说很早就意识到,要实现经济的转型,特别是要大力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在这里面我想既要有软的一手,也要有硬的一手,所谓硬的一手也就是说我们要对这些新兴产业的不同特点,它不同的产业需求,要营造它们不同的创业环境、产业环境和生活环境。比如说我们生物纳米和动漫这些产业对你园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动漫产业它对整个动画设计,包括整个图形的这些渲染,整个处理,它需要你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处理中心;另外,对这些动作的捕捉,整个一些片断的设计,要有专门一套设备来为它们服务。我们打造这些不同的载体和平台,为我们每一个创业的团队和这些产业,相当于是打造一个筑巢引凤专门的一个巢,来吸引这些鸟儿,吸引这些凤凰。有了这些专门的载体,我们还建立20多个平台,来为他们提供专业化服务,那么这样的话使这些团队他们只要有一个很小的机构,10几个人,他就可以在园区实现非常快的发展,充分利用这些公共的载体,公共的平台。 当然我们也非常注重对这些创业团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比如说他们的子女要上国际学校,我们也有提供这样的机会,比如说他们在发展当中,他们很多需要风投、创投的参与,这个也是我们借鉴硅谷的经验,因为没有这些创投机构参与的话,小企业很难长大,所以我们很早在园区就设立了工业园区的创投机构,来为这些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这样的助推器。这些硬件的提供吧,专门的巢应该说也是为他们来量身订作的,但也不光如此,我们还要有所谓叫软的一手,就是要做知遇,也要做知己,知遇是我们靠我们的热情,我们把他引进来,但是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我们要了解他的需求,一定要做他们的知己,要知道他的梦想是什么,知道他的需求是什么,为此,我们还专门打造了适应不同产业的,专业的招商机构、招商团队。刚才我们提到这个张博士,实际上我们去招商的生物纳米园的同志,也是学他,一个专业的,也是学生物医药的,我们这些同志去跟他们谈的时候,他们非常了解产业的需求,有这个相见恨晚之感,他们感到你的园区,你的服务,你的团队了解我的需求,了解我的想法,能够为他的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由于这些因素,所以我们在整个的创新型经济和团队的引进方面,我们应该说比其他地方就有了比较独特的方面,所以这些鸟儿,这些凤,才能到我们园区来发展。 主持人:是,我注意到你们筑的这个巢,其实不是批量生产的巢,而是量身订做的巢,对于这些科技人员的吸引力自然就不在话下了。何帆你觉得当他们到来之后,会给这个园区的发展注入什么样的一些活力或者说动力? 何帆:那当然了,我们有一句话说叫一将难求,那么你如果吸引过来一个关键性的人才的话,可能就会带来整个这个产业的发展,但这个人才里头又有不同的人才,有上将、有中将、有下将,上将就是像张博士这样的领军人物,刚刚杨主任也介绍到了,你怎么能够吸引过来呢,因为你得给他提供相应的平台,你得为他修一个,专门这个金凤凰专门修一个窝,然后你得提供。我们现在发现在苏州工业园区负责引进人才的这些官员,也是人才,你懂得纳米,你才能够引进纳米的人才,你得知道纳米不是大米才行。那么还有就是有一些中将,你比如说各个企业里头负责营销的人才,负责研发的人才,那么这些人才有很多都是海归回来的,他对生活的环境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也看到苏州工业园区提供了包括医院,包括教育都有这样的环境。还有下将,你得需要很多熟练的技工,这些熟练的技工他的流动性比较强,这时候你怎么留住他呢,你的工资待遇都要提高。所以我想实际上这个苏州工业园,它做跟别的工业园区做的不一样的就是它走得比较早,当别人都还在招商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意识到我们不仅要招商,我们要招人才,当别人开始意识到人才很重要的时候,他们又多走了一步,就是他们认识到这个人才是不同的,要区分不同的人才,招人才是要走专业化的道路的。 主持人:其实大家看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你们的这种从亲商到亲才的这个转变,也是非常明显的。那么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这些工业园区,未来如何把握住转型升级的机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呢?稍候继续我们的评论。 科技创新释放点石成金的动力,工业园如何实现新转变?《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继续收看我们今天的《今日观察》,今天我们继续来关注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转型和升级,对于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转型升级,我们的媒体也给予了关注。接下来这个短片当中,就集中梳理了一下媒体发表的一些观点,一块儿来看。 要拼速度,比亮点,还要抢新手,谋长远。围绕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转型升级,媒体高度关注。 《苏州日报》文章说,如果安于现状、求稳怕变,依靠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坐等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复苏,就会失去当前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就有可能在新一轮激烈竞争中陷入被动发展、低速发展的困境,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有效破解发展瓶颈。 《新华日报》文章说,从开放型经济到创新型经济,最大的转变首先就体现在对人才的认识、需求和利用上。 《南方日报》对当下产业转型提出两个新问题,一是要注意避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过急,以防造成产业衔接脱节;二是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时,要注意可能产生的产业交替不均衡,以及市场及劳动者难以适应等问题。 主持人:苏州工业园区从它的设立到发展,一直是被大家当做试验田来看待的,如今当转型升级的机遇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也许对于苏州工业园区来说,他们是走在二次创业的路上。那么在这条路上,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呢? 杨知评:的确我们现在转型升级,我们面临二次创业新的挑战。我们以前的开发区建设,或者招商,当时只是一个借助一些优惠政策,借助我们比较廉价的土地,低廉的成本,来进行招商。我们园区很快也认识到,这样的路,是不可能长期走下去。 主持人:对,仅仅靠这个是不够的。 杨知评:因为我们现在从土地资源就有很大的约束,一共才只有2、3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 主持人:越来越稀缺。 杨知评:越来越稀缺,所以老路是走不下去,我们以前比较追求多的是,我们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整个的相关的大的这个数字,但是今后我们的发展,可能更多要从它的水平,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来进一步提升。因为这条路是可以长期发展。所以我们园区不光是在创新型经济,引领这些,以我们创业这些领军人才工程,来引领这些创业型团队的入驻,我们同时也在包括像服务业的打造,金融、物流,商贸这些产业的发展,引领我们这个进一步的来提升消费这方面的水平,我们也在我们整个城市发展当中注重在城市的本身的建设,城市的这些包括交通,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包括这种相关的城市公共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来使我们城市发展本身来适合我们这些老百姓和产业包括高科技这些团队,他的一个生活环境。那么作为这些发展的瓶颈,应该说在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也都碰到过,包括欧美很多国家,所以我们既关注我们自身的发展,在这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像其他的地区,以及国外的很多国家,也学习,包括像新加坡,也包括像硅谷其他一些发展地区,他们已经碰到这些问题,他们已经有了一些转型升级的经验,那么我们应该说还要保持这样开放的心态,继续借鉴国外这些好的经验,来使我们转型升级更加符合我们这样一个规律,更加能够提升我们发展的今后的质量。 主持人:对于苏州工业园来说,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长久的发展的历史了,现在面临着转型升级,何帆你觉得在这条道路上,还有什么样的困难是摆在他们面前的? 何帆:我们知道苏州工业园区,它一开始的时候很有名,就是它是从像新加坡,然后很多其他的 主持人:对,中西合作的一个新典范。 何帆:对,它是向别人学习的,但是学习得多了之后,学的融会贯通了,也就变得创新了。那我觉得中国的这个工业园区,跟其他国家的一些工业园区很不一样,我们看到很多国家它有工业园区, 但是它的形态都非常的单一,他是这种为了出口,为了有保税区这样的功能,但是中国不一样,如果你只是发展出口的话,那你这个工业园区就变成了一块非地,就对当地经济没有什么辐射,那么衡量在中国你的工业园区做得好不好,还是要看你对广大的中国经济,中国解决的腹地的带动的作用和辐射的作用,所以你必须要升级换代,我们知道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基本上靠工业化,但是到工业化我们最后的时候我们提出来一个口号,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那么未来20年,中国经济一个主要的推动的力量,就是城市化,那么现在这些工业园区在帮我们探的一条路,就是怎么才能走一个新型的城市化道路,包括当地的农民你怎么安置,那么这些新进来的专业的人员,包括这些工人,农民工你怎样能够融汇到你原来的城市里头去,包括你在建新的建筑的时候,你怎么样才能够把这些环保的标准,更好地纳入到你的城市的规划里面去,所以这些很多的方面,我想我们都在做探索。 主持人:是,究竟我们国内的这些工业园区到底如何转型升级,我们再来看看网友有没有最新的一些观点。我们看这位网友的观点,叫海春轩,他说突破和改善两头在外的车间式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和规模能级,引导和推动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延伸,努力打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内外销相对均衡、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我们接下来也来看一看,我们今天特约评论员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样的一些观点。 吴敬琏(经济学家):苏州工业园区对于经济发展转型提供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在这一点上,从一开始就具有优势。就是它引进的项目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项目,这叫做软件的引进。这个软件是什么软件呢,是新加坡政府管理经济的全套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管理制度。这就是苏州工业园区对于苏州,对于苏南地区转型比较顺利,打下了一个基础性的条件作出了贡献,这一点上,我想对06年以后的转型也是大有帮助的。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 所长):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产业升级都是很具有挑战性的,很显然我觉得苏州工业园区做得不错了,因为它强调它的科技,那么在新一步产业升级里面,它现在强调环保,强调低碳,它这个方向就非常好,所以产业升级无非就是几个因素,一个就是技术,一个就是资本,硬件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是有的。还有一个就是人才,我觉得苏州工业园区比起全国其他的那些区它做得很好,珠江三角洲现在产生升级的困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三十年以前使用农民工,到现在三十年以后还在用农民工,那么苏州工业园区人才这一点我觉得是它进步的真正的动力。 主持人:一直以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都是被大家看作是改革的一个急先锋,那么未来他们如何为我们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更好的动力,我们想听一听两位的观点。 何帆: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园区都像苏州工业园这样走的非常强劲的,现在很多,中国有很多工业园区现在已经走走走,走到最后,走到山重水覆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这个惰性,有这个惯性,就想一条道路一直走到天黑,为什么苏州工业园区没有这样呢?就是它在自己逼自己,在不停地变化。 主持人:不断地创新。 何帆:对,常胜之道,实际上是要经常变化,我想这个是苏州工业园区对其他的工业园,也包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都能够提供借鉴的一个重要的地方。 主持人:杨主任您觉得我们这些工业园区怎么来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来提供服务? 杨知评:我们园区现在在苏州市大盘子里面,整个经济总量大概占到了15%, 外向型这块大概占了四分之一,实际上园区的发展,它本身是苏州发展的一个增长期,我们北部有一个阳澄湖,它是旅游度假的经济发展区,我们当中有一个金鸡湖是我们金融商贸,在苏州今后集聚的地区,南部有一个独墅湖是人才高地,创业高地和科技研发的高地,这些说明就是,开发区的发展,对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是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抓好了开发区,对整个城市来说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今日观察栏目) 2010年3月17日 相关专题: 转型发展看园区 相关专题: 苏州工业园区在北京召开转型发展汇报会
个人分类: Yangtze River Delta|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什么样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flowerofmay 2010-3-20 10:58
中国经济调结构,保增长。调的结构还应该有消费结构。 应该用有效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不是浪费。
个人分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苏增长 步步为营》-- 2010年我国经济工作面面观
hucs 2009-11-28 22:42
《复苏增长 步步为营》 -- 2010 年我国经济工作面面观 胡春松 著 (南昌大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衣食住行医教娱:内需七板块拉动经济复苏与增长
hucs 2009-11-25 12:58
衣食住行医教娱:内需七板块拉动经济复苏与增长 南昌大学 胡春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商场景象看深圳与北京的增长方式
estudy 2009-11-3 20:24
去过几次深圳与北京,我一直有心观察所到之地的经济现象,这样典型的大城市自然不愿放过,只是每次行程都来去匆匆,没有多少收获。不过我倒是留意到这两个大城市虽然都热闹非凡,但它们的热闹是有所不同的。比较而言,北京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是老牌的大都市;而深圳以经济活跃见长,是年轻而朝气蓬勃的新城,就我所观察的领域商业而言,较京城是更为热闹些的。 两个城市商业的热闹可以从几个方面窥视一斑。一个是普天盖地的广告。广告可谓商业发达的一个标志,大都市的商业广告之无孔不入和五花八门是不得不令人佩服的。然而,尽管都是无孔不入广告,也还能分出个层次来,摩天大楼顶端的变幻视频显然较街灯柱上的狗皮膏药更有档次;籍公益话题来打擦边球的广告也明显比直白露骨、情节单调且缺乏明显的广告更高明。在这一点上,以我的观察,在深圳是各种层次的广告都能看得到的,巨幅视频旁附上几个狗皮膏药也有出现。而北京的广告似乎更注重体面,毕竟天子脚下嘛,广告自然不能有碍观瞻。 第二个是商家揽客的积极性。广告当然也是揽客的一种方式,但广告打出去是无论目标消费者与否都看到,再等着有意向者前来,是比较大众化的一种。我这里说的揽客方式是更有针对性的那种,发生在目标群体已经莅临店面或摊位时,例如在超市购物对着购物人群高声叫卖或与前来问津的客户不遗余力地攀谈和过度热情地款待。在这方面,深圳的商家使出的力气显然更大些,所以大势叫卖的景象是可以常见的。而北京的商家则含蓄和文静许多,不但老北京叫的卖腔调全然消逝,营销人员的做派也较优雅,丝毫不会让人产生被死缠烂打的反感。 还有一个就是参与者众多的购物场面。两个城市的购物场所里买家的人数都相当可观,这是无疑,而北京的场面也还是较深圳更井然有序一些。换言之,北京的购物者表现出了更多的优雅和高素质。 我猜想,两个城市这些热闹与繁荣背后的差异可能源于这样几个原因:一则,深圳开放程度更高,北京文化底蕴更深。开放程度高则能够进入城市从事商业行为的主体就更多、更杂,所以无论是从广告、揽客的做法上,还是从购物行为上,各种风格、各种习气都有展现的空间,自然看上去场面混乱些。文化底蕴深则商场是的各种行为也更加优雅和注重得体,各种商业行为更为注重内涵的挖掘而不是只讲形式的翻新。 二则,北京的增长更趋于集约化,而深圳的增长则显得更为粗放。这是与两地科技和教育背景的差异相关的,这一点国都京城自然远胜于南国鹏城,所以中关村以原创而著称,而华强北则以山寨而出名。既然如此,深圳的商家之间竞争更为激烈,既然在内涵不能取胜,只能在形式上多做文章以求生存。 三则,北京的许多商业更有机会获得政策的外部收益。奥运在北京开办,所以这里许多店有机会被设定为奥运纪念品专卖店,而要购买纪念品外地客商也一定首选京城。这样的光深圳是不能轻易沾到的。
个人分类: 经济观察|3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全球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种解释
lxj6309 2009-10-5 12:11
这篇文章写于2001年,曾发于中经网。想想对今日之经济危机及其解决途径也有意义。 上个世纪 90 年代是全世界发达经济(日本例外)尤其是美国经济的最长增长期。在本次经济成长周期中,虽然各资本主义国家 ( 尤其是美国 ) 的经济问题获得了大幅度增长,但与此同时,社会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这种两极分化不仅造成了更大的社会不公正,而且为新的经济衰退制造了祸根。 2001 年是好梦结束的一年。 两极分化,说明广大底层阶级的收入相对下降了(对美国是绝对下降,参见后面所附摘自李培林文章中的数据) ,而社会产品的相当大部分是这部分人消费的,尤其是大量的低档产品。这部分人收入的长期下降必然损害社会的总体购买能力。以美国为例,从 91 ~ 2000 年的 10 年中, GDP 增长了大约 150% ,而普通阶层的实际购买力总量却下降了。有研究发现,以 1996 年 10 月的美元价格计算,每小时最低工资购买力, 1968 年是 7.58 美元,而 1997 年是 5.02 美元。另一方面,上层阶级集团的收入大幅增加,这将产生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该集团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消费也会增长,如更多地乘飞机旅行、更多地住高级宾馆、玩更高级的娱乐游戏。但是,这些人再穷奢极欲 ( 何况大多数富人消费上并不一定非理性 ) ,他们的消费相对其控制的社会财富都是非常有限的 ( 如美国等大富国~占 %) ,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他们要将其收入的大部分用来再投资,这种投资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动力源泉。由于两极分化,这部分人掌握的社会财富越多,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越小,而社会生产力在短期内增长越快。这样,总有一天,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就会达到一种程度,终于破坏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循环链条的连续性,新的经济危机就暴发了。 这种经济运动的过程说明,资本主义要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矛盾,从根本上就是要解决两大阶级的收入分配调节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矛盾解决的方式有两类,一是通过经济危机破坏现有生产力,达到削减富人占有财富的效果,二是通过税收调节,增加下层阶级收入。面对这一次经济衰退,如果像有些人建议的那样,通过减税或降息来解决,那就只能是饮鸩止渴。所以,从资本主义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其政府也必须不断调整税收结构和最低工资标准,以提高社会的基本消费能力。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还必须注意解决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问题 ,否则穷国消费能力的下降也必然阻碍跨国经济的发展,最终阻碍发达经济自身。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经验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这是因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紧密连接性是任何类型的社会经济平滑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的迟缓实质上也是过渡抑制消费使重工业过渡发展的结果。而 1997 年至 1999 年发生的通货紧缩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基本购买力下降的结果。最近两年,政府通过下岗再就业工程、西部大开发工程、工资调整、房改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再次迅速提升了社会一般阶层的收入能力,所以,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趋缓甚至衰退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中国社会最基层阶级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现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新的两极分化就将形成 ,最终阻碍我国的经济发展,并影响社会稳定。 以上结论还说明,所谓的新经济并不能消灭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社会分配积累机制。不过,我们可以相信,新经济将为解决这种矛盾提供新的工具手段,但有待于人们去认识利用它。 注释: 表 3 美国家庭和住户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 家庭收入基尼系数 住户收入基尼系数 年份 (families) (households) 1947 0.376 -- 1950 0.379 -- 1960 0.364 -- 1970 0.353 0.394 1980 0.365 0.403 1990 0.396 0.428 1995 0.421 0.450 注:基尼系数小于 0.2 表示绝对平均, 0.2 0.3 之间表示比较平均, 0.3 0.4 表示基本合理, 0.4 0.5 之间表示差距较大,而 0.5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实际上,美国在家庭财富占有上的差距要比收入差距大得多。美国最详细的住户财富数据来自美国联邦储备局定期进行的消费者财政状况调查( SCF ), 这里的财富是指住户的不动产和金融资产减去未付的债务以后的市场价值。根据这项调查, 1962 1983 年,美国最富有的 0.5 %住户的财富平均每 10 年增长 21 %,底层 80 % 住户的财富平均每 10 年增长 18 %;而 1983 1989 年,前者每 10 年增长 90 %,后者则处于零增长,住户财富分配的基尼系数也从 0.80 上升到 0.84 (参见表 4 )。 表 4 美国住户的财富分配状况 (不同等级住户平均每户拥有的财富) 单位:美元 年份 最富 0.5% 次富 0.5% 第 3 位 9% 第 4 位 10% 底层 80% 基尼系数 1962 6 284 000 1 820 000 451000 169 000 29 000 0.80 (21%) (20%) (22%) (17%) (18%) 1983 9 311 000 2 674 000 680 000 233 000 42 000 0.80 (90%) (41%) (34%) (26%) (0%) 1989 13 704 000 3 276 000 809 000 267 000 42 000 0.84 注:括号里的数字是每 10 年的增长率。美元数字是每个财富等级中平均每个住户拥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减去债务后的市场价值,它不包括消费耐用品的价值和社会保险等无 法转换成货币的金融资产的价值。 资料来源:转引自 Frank Levy, Income and Income Inequality,1994. 90 年代以来,美国家庭收入两极分化达到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程度。 1989 1994 年, 90 %美国家庭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间 20 %家庭的收入下降幅度最大,年度下降 2390 美元,只有 10 %高收入家庭的收入有所增长,而 5 %的最富有家庭的收入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其家庭年平均收入每年增长 17231 美元(参见表 5 )。 表 5 1989 1994 年美国家庭收入的年度变化 单位:美元 家庭收入等级 1994 年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年度变化 1989 1994 年 (+ -) 最高的 5% 家庭 259 093 +17 231 次高的 5% 家庭 107 504 +1 830 第 3 位的 10% 家庭 79 386 -1 669 中上的 20% 家庭 55 792 -2 122 中间的 20% 家庭 36 641 -2 390 中下的 20% 家庭 22 151 -2 073 最低的 20% 家庭 8 875 -866 资料来源: L. Mishel and J.Bernstein, The State of WorkingAmerican, 19961997, Table l. 9, p.60. 美国 1938 年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建立了全国最低劳动工资标准。但是这一标准不是随物价上涨而自动调整的,而是每次调整都要由国会通过新的法令。美国每小时最低劳动工资, 1956 年是 1 美元, 1981 年增加到 3.35 美元, 1990 年增加到 4.25 美元, 1996 年增加到 4.70 美元, 1997 年 9 月增加到 5.15 美元。但是,由于物价增长的更快, 最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的, 1997 年一个整时工的最低工资一年是 10482 美元,其实际购买力比 1968 年的最低工资下降 33 %。换句话说, 以 1996 年 10 月的美元价格计算,每小时最低工资购买力, 1968 年是 7.58 美元,而 1997 年是 5.02 美元。 以上摘自李培林:近来美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原载原载:《国际经济评论》 19970910 联合国人口基金《 2001 年度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出,世界人口增长仍趋两极分化。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贫困的压力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 报告指出,今年世界人口已经达到 61 亿,预计到 2050 年,世界人口会再增加一半,达到 93 亿。今后增加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 49 个最不发达国家在今后 50 年中,人口将增长 2 倍。在世界人口发展中,两极分化仍然十分严重。占全球 20 %的富国人口的私人消费量占全球私人消费量的 86 %;而占全球最贫困的 20 %人口只占全球的 1.3 %。 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零点四五八,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零点四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据国家统计局二 000 年对中国四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百分之二十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百分之四十二点五的财富。近几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统计资料显示,自 1997 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 1997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是 4.6% ,比上年下降了 4.4 个百分点, 1998 年增长速度回落到 4.3% , 1999 年进一步回落到 3.8% 。 2000 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只增长了 1.8% ,如果没有特殊政策出台,预计全年增长速度可能继续低于上年。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增长,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http://www.cei.gov.cn/template/economist/doc/xrxrxl/200201162425.htm
个人分类: 经济学|4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挥之不去的问题:经济增长之谜(之一)
WjjCassie 2009-8-20 19:38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牛顿 现代人总以为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而能够看得远,并为此沾沾自喜,但须知巨人就是巨人,他们的肩膀不是那么容易就站上去的。 《巨人与侏儒》 引用上面两句看似相互矛盾的话语,只是想表达人类亘古至今在探索经济增长(或国家兴衰)之谜过程中的困惑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孟子》一书,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怎么让国家有利不就是在问如何探求国家发展的良策么?张宇燕在《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 1992 )一书的开篇就说:几乎每一位历史学家均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解开国家兴衰这个谜。无独有偶,赫尔普曼在《经济增长的秘密》( 2004 )一书开篇也说到:什么因素使得一些国家富裕而另一些国家贫穷?这也难怪卢卡斯说: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就不会再思考其他任何问题。 尽管经济增长之谜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令无数学者心旌激荡,但是无论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曼瑟奥尔森的《国家的兴衰》,还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阿夫纳格雷夫的《大裂变》都没能给出令人完全信服的解释。当然,道格拉斯诺斯的《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以下简称《理解》)一书亦是如此,然而思想巨人的伟大之处更在于他能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给人们指出一条如何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道路。在下文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理解》一书的主要内容,同时简要讨论诺思的研究进路是如何到此的;第二部分主要批判该书的核心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书中的分析框架可能存在的漏洞;在本文最后再简要的评述一下诺思本人。 一、人类意识理解经济变迁的新起点 如果对诺思的以前的作品熟悉,如《西方世界的兴起》( 1973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1981 )、《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 1990 )等,读者会很惊讶充满意向性、感知、认知、信念等字眼的文章竟是出自诺思之手。也难怪其他经济学家评价他大胆迈向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乔尔莫可里)、勇敢闯入了大多数经济学家比较陌生的领域(阿夫纳格雷夫)。然而,这也许也恰恰印证了哈耶克那句只是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就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 本书的前言部分,诺思对全书的概括无疑对我们把握这本艰深难懂书的脉络是一个巨大的帮助。诺思认为人类演化变迁 的关键是参与者的意向性 。这种意向性是什么呢?诺思进一步解释是感知,无论是参与者的选择还是决策都是由这些感知做出的。经济学是一种选择的理论,进而,他转入本书的主题经济变迁,认为经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由参与者对自身行动结果的感知所塑造的深思熟虑的过程。这样,下面的问题就是自然而言的,感知来自什么?诺思认为感知来自于参与者的信念,而信念主要指关于自身行动结果的推测。那么,人类究竟是怎样用自己的信念来理解自身的环境的呢?诺思说是通过从当代和历史经验中衍生的心智结构 。这种既与现在又与历史有关的心智结构的形成不可避免的就涉及到个体自身学习的累积和对历史经验累积的继承两个方面。这样,人类如何继承历史经验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诺思认为这种继承与人类建立的支持性框架有关,在扬弃了演化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他认为这种支持性框架是基因遗传和文化遗传 共同作用的结果。到此为止,诺思就把对经济变迁之谜的谜底揭开了,他把原因归结到了文化层面。另外,这个分析思路的一个小插曲是,人类如果对自身行动的结果感知是完全的,那么经济变迁就是一蹴而就的?然而,问题恰恰就在人类意识和结果之间一直存在着一个巨大差距,差距存在的原因是人类感知的不完全和人类所处的非各态历经的环境,这种持续的张力 使得人类永远具有感知自身结果的动力,从而使关于经济变迁的故事能够永远讲下去。 上面一段对全书内容的总结,类似于作者的构思过程。当我们把这个过程倒过来再讲一遍时,就涉及到了本书的各个具体的章节。 (未完,待续) 诺思此处人类演化变迁显然不同于恩格斯( 1883 )所说的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而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迁的一个综合。 诺思之所以注意意向性的重要,若是以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反这一句话为根据,应该是他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思的一个结果。然而,为什么诺思会偏偏反思达尔文,而不去反思马克思或者其他人呢?笔者的一个猜测是由于诺思对人类所处的环境作了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区分。由于物种演化不会遇到处理社会环境不确定性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也许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达尔文。 尽管心智结构的提法使人们有些怀疑诺思是否又回到了《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的观点,但是诺思以前谈心智结构,一般以先存的作为修饰词,而在这本书中是以从当代和历史经验中衍生的,这无疑也看到了诺思对心智结构理解的一个深入。 诺思关注文化的重要性,也许是为非正式约束的来源和演变寻找理论支持。 到底什么是张力呢,韦森《从哈耶克自发社会秩序理论看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一文结尾的脚注中给的解释应该比较清楚,他认为张力是从各自定位于一种无形的社会网络状结构的人(们)在其行事、应付种种社会功能问题时的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和无能为力中体现出来。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第一
lih65 2009-7-29 22:11
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第一 ,而且1979-1981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低于文革时期,在好几个方面都出现了负增长,给整个发展期的速度拉了后腿,在技术方面也出现了倒退。   如果中国在后来的二十多年中能够继续保持1966-1978的发展速度,四个现代化早就实现了,全民共同富裕小康生活更是不在话下。   从表格中可清楚的看出社会主义经济增长速度比资本主义快得多。这些数据说明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并非某些势力宣传的那样无可救药,这些数据解释了为什么那时经济增长快但生活水平并没有相应的增长速度。而某些势力正是利用人民生活水平低为主要理由来说毛泽东时代经济差的,而他们忘记建国后几十年时间是艰苦创业和一个特定的发展周期,如果连创业的艰难都不知道的话,那真的不应该是人。。。。。。   摘自官方资料――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   1953-1981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每年增长速度(单位:%) 项目---(1953-1957)(1958-1965)(1966-1978)(1979-1981) 工农业总产值---10.9-----6.0-----8.5-----6.7 国民收入-----8.9------3.2-----6.6-----5.1 农业总产值----4.5------1.2-----4.0-----5.6 机耕面积-----80.9-----24.9----7.7----负3.6 农村用电量----22.9-----50.6----15.9-----13.5 工业总产值----18.0-----8.9-----10.2-----7.1 轻工业产值----12.9-----8.2-----8.3-----14.0 重工业产值----25.4-----9.7-----11.8-----1.3 原煤-------14.7-----7.4-----7.8-----0.2 原油-------27.1-----29.2-----18.6----负0.9 发电量------21.5-----17.0-----10.8-----6.4 生铁-------25.2-----7.7-----9.4----负0.6 钢--------31.7-----10.9-----7.6-----3.9 金属切削床---15.4-----4.4-----12.5----负17.5 内燃机------76.7-----19.1-----19.5----负10.7 民用钢质船----38.8-----0.1-----17.2-----2.1 货物周转量----18.9-----8.5-----8.4-----5.7 铁路周转量----17.5-----9.1-----5.4-----2.2 公路周转量----27.9-----8.9-----8.5----负2.6 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32.9---2.7-----6.4-----1.4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26.0---2.7-----8.3----负3.7 国家财政收入----11.0---5.4-----6.9----负1.7 国家财政支出----11.6---5.5-----6.9----负0.6 1951-1980年工农业业生产速度平均每年增长(%) 国别-----工业-----农业 中国-----12.5-----4.0 美国-----4.0----- 负 1.6 苏联-----8.6----- 负 3.1 日本-----11.5-----1.7 德意志联邦--5.8----- 负 1.9 英国-----2.3----- 负 2.3 法国-----5.0----- 负 2.5 印度-----5.9----- 负 2.6 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第一,这个数据是可信的,这个是81年的统计数据,当时为了证明改革开放的正确性甚至人为对78年以前数据向少里统计,以后的统计年鉴中78年前的经济状况比这个版本的还要高些。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1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