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硕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清华大学 招聘
hexm89267 2009-4-28 09:55
专业要求:化学工程(传递过程)、热能工程(数学模型)、电化学(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分析)、材料学、流变学及其相关专业。 生活待遇:按清华大学相关规定。 有兴趣者请将个人简历、研究成果目录、论文小结以及推荐信(可无)邮寄或通过 E-mail 、传真发送给何向明。 通信地址及邮编:清华大学能科楼 A 座 317 , 100084 联系电话: 010-62773274 , 62794226 , 13701010570 传 真: 010-89796073 电子邮箱: hexm@tsinghua.edu.c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研究生的八种目的解析
liuxiuqun 2009-4-28 02:49
近一段时间各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硕士研究生复试。从去、今两年参加复试的情况,加上本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本人所在实验室研究生的了解,对目前国内本科毕业生读研究生的目的进行一下解析,不妥之处,砖头不限! 1. 热爱科学型( 30% ): 虽然我国目前研究生的数量正在日益增加,我国的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目前在读研究生和正想攻读硕、博学位的学生中,真正热爱科研事业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估计这样的学生只有 30% 。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科学研究真正的脊梁,他们对自己要将来要从事学科的专业、研究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对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规划,也准备将来一直从事科研事业,至少一开始是这样,也可能有一小部分经不住诱惑的逃逸分子。 2. 延缓就业型( 20% ): 随着我国十多年来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本科生就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之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显而易见。所以很多学生就想,那就考研吧,过几年是不是情况会好一些呢?就纷纷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去了,这部分学生估计占到 20% 的比例。他们并不是对科研本身感兴趣,只是为了缓解暂时的就业压力。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其中不乏优秀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对科研感兴趣了,慢慢转变为热爱科学型。 3. 改善生活型( 20% ): 现在很多普通本科生,特别是来自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等等往往是不令人满意的。就拿我所在的武汉市来说,一般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水 1500 元左右。这样的待遇确实不高,有时候甚至与连生活都有点困难。有的学生就想是不是等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的待遇要好一些,就报考了研究生。其实他们对科研基本没有什么兴趣,只不过是迫于生活压力才选择读研究生的。这样的学生比例不会低于 20% 。 4. 冷转热门型( 10% ): 也有的学生自己认为所学专业比较偏,甚至于比较冷门,很难就业,或者即使就业了,也觉得前途不是那么光明,就选择读报考比较热门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读研究生来改变自己的专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应该不会少于 10% 的比例。 5. 出国过渡型( 5% ): 还有的学生是因为一心想出国,但是由于 GRE 、托福、雅思之列的没有考,或者是没有考过。就想反正自己的英语没有问题,那么考研究生不就简单了(说白了,很多时候考研就是考英语),那就顺便考研缓冲一下吧。这类学生是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在实验室做科研了,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在研究生期间还是拼命的学习应该。至于课题嘛,就选择越简单的越好,混混算了。 6. 定向转非型( 5% ): 原来有一些偏远的省份,或者先发达的县市,还有一部分定向的学生,就是这类学生毕业后必须会到原来的省、市或县(其实就是回去了,也没有人关心你的是否能够就业,只不过是就体制的一厢情愿罢了)。但是也规定了如果能够考上统招的研究生就可以直接转成统招的研究生了,就不会被打回到原所在地了。这类学生往往学习非常勤奋,因为他们比统招的学生多了另外一份压力。不过现在这样的学生已经非常少了,已经在逐步取消了。 7. 镀金炫耀型( 5% ): 其实这类学生主要是针对那些在职研究生来说的。现在各个学校在职研究生的数量不在少数,很多来自政府或者其他行政事业事业单位的,他们读研究生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自己的简历和名片上加上两个字:硕士、或者博士。看看现在的各级党政机关里面有多少硕士和博士,他们的学生都是怎么来的,大家很清楚。反正在职读研究生的时候,名单上有他们的名字,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在学校见到他们。见到的时候,也大多是在和领导或者导师吃饭。但是往往他们手中握有某种资源,使得他们还常常成为抢手货。这类学生占 5% 的比例应该不会少。 8. 从政跳板型( 5% ): 这类学生主要是针对应届研究生报考公务员来说。现在各级政府和机关进人是逢进必考,主要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来选拔,按理说这应该是件好事情,但是这里面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一般的职位都要求硕士以上文凭。这样有很多想从政的学生就必须报考研究生了。他们只不过是将读研究生作为自己从政的一个跳板。其实连他们自己都知道现在研究生所学的东西以后也不可能用上,你说他们还会认真做科研吗?这类学生至少有 5% 的比例。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8561 次阅读|18 个评论
清华大学硕士博士论文写作技巧讲座
yaoronggui 2009-4-18 08:14
Free Download: 清华大学硕士博士论文写作技巧讲座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6385 次阅读|4 个评论
报考的硕士可能一个也招不到~~
xiegming 2009-3-27 21:38
一共有30多人报名,比工学院其他所有专业报名人数总和还多快一倍,经过笔试,给了4个面试机会,然后只有两个录取名额。 我已经有两个保送的学生了,还有老师没有招到学生,还是要照顾一下的,所以我没有去争这两个名额。 不过从出题,阅卷,面试,到个别考生的反复沟通,感觉花了这么多精力,最后却没有收成,不免有些失落。 本来我的设想是会有一些专业招不够学生,我们可以得到一些调剂名额,但是我只估计对了开始,没有估计对结局。 这些名额虽然不多,但是存在了。可是院里调剂给了另外的专业,这些专业或者钱多,或者新来了老师。 看样子以后招生这个趋势会保持下去,从现在开始必须主动调整科研方向和内容,适应环境的变化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招生|4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和硕士
liux831 2009-3-22 21:15
博士毕业了,很关心博士和硕士培养。 自己体会,硕士在于学术培养过程,在于向科学发明和科学创造的过度。博士在于确立科学定位和科学优势。 最近,申报了几个课题,也需要证明自己的科学之路。是捷径,是积累? 最近得知,我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都捷报频传,课题,成果都再上高楼。 转载博士和硕士培养博文,也参与讨论。 附件:博士和硕士培养专论 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考虑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问题。 1.有什么不同? 2.如何进入世界前沿? 3.投入和产出 4.国际化思维和国际化视野 5.研究生培养方案 我做过调研,大概硕导们认为得失大抵平衡。 博士生要复杂一些。我做博士生的时候是两个导师。一个导师给我的一个任务是产生新的博士生课题。另一个导师不谈这些,他认为,如果潜心于研究,那是最高境界。 我的体会,在量上,博士应该是硕士的3-10倍。比如,三个硕士研究组装一个博士论文,也是一种策略。在质上,就不可以量考究。因为,博士的定位是科学家。科学家应有一个代表性的工作载入科学史册。 在实践和操作层面,博士论文研究需要较充足的经费。然而,有充足科研经费的博导不多,所以,博导探索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1.课题结合法 根据课题经费的多少,向博士培养投入经费。有一次,一个国家自然基金经费投入后,没有形成一个博士论文,又放羊培养一段,最后,完成博士培养。 2.未来目标法 为了确立实验室方向,占领制高点,进行科学透支,为了造成即定事实。 3.联合培养法 限于经费,限于技术合成,现在联合培养计划很多,联合培养,既解决了经费问题,也提高了学生水平。 4.因才施教法 我培养的学生比较多。联合培养法是我首选的方法。经费不是主要问题,而我认为,科学应该交流。互派学生是实验室交流的一种好形式。而相对于其他考虑,我更重于因才施教。从比例上看,二分继续培养法(倾向于一半的学生多一些培养时间)效果比较好。从高质量要求看,每年有两个理想学生(导师满意)是正常的。如果实现这两个目标,以多招为好,有选择的余地。 以美国教育模式为例,每个实验室以10人左右为好。两个博士后,两个博士生,3-4个硕士生,2-3个进修人员,一个技术员。 实验室在于特色。重大突破在于特别优秀的学生。 我倡导了三三理论,分成三个阶段,主攻三个重大课题。事实上,教授各有体会,可灵活调控。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中国科技期刊编辑所走过的路
热度 1 zxj368 2009-3-9 13:00
这是一位普通的科技期刊编辑,目前在《古地理学报》编辑部工作,如果说责任的话,算是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吧!普通的人本没有什么可说的,但 武夷山 老师的提醒,让我对自己走过的路有一点思考,整理出来,可以让非同行认识一下中国科技期刊的编辑,对编辑有一点了解吧。 上年世纪八十年代末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华北油田采油三厂地质大队,从事生产型的研究工作。当时接触到的是开发地质,而我学的是勘探地质,两者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于是从头学起,边干边学。 应该说,我的科研工作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为我既不愿意重复别人,也不愿意重复自己,尽管是生产型的科研,我也凡事都想尽办法做出点新东西,不像其他同志月报、季报均套模板,因此我的报告被队长钦点,经常成为大家学习的模板。记得当时队长和书记为了我是从政还是搞科研还进行过讨论,厂机关有些科室也常来大队挖我,但都被队长挡住了,他认定我是搞科研的料。五年工作下来,我还真得了个管理局的科技特等奖,在 1992 年时就奖励我五千元。在 1994 年还被厂里推荐成为管理局级优秀共产党员。 1994 年,我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进管理局的研究院,一是进编辑部(因为我们大队的书记调到了编辑部,她那里缺人),我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到编辑部好,尽管所去的期刊是《石油钻采工艺》,和我以前工作与学习的内容又有差异,但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此工作,对编辑工作充满好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可能更适合于我。编辑部当时只有 4 个快退休的同志,因此我很快就成了主力。 工作了两三年后,感到自己的知识需要拓展,不是专业,专业知识已经在边编辑边学习中了解得可以应付了,而是编辑学方面应该学习,于是就再三找机会出去学习。零碎的学习没有满足我对编辑学知识的渴求,既然当编辑,就要了解编辑学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当好编辑。于是我就找机会进修。终于在《新闻出版报》上看到了一条招生简章,河南大学与北京印刷学院联合招生在职编辑学研究生。这一晃已经是 1999 年,我已经结婚生子。当时孩子还不到三岁,于是我和爱人商量,是否去上学,因为要去学习,每年至少有两个月得去上课。爱人同意后,我便报了名读了汉语言文字学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编辑学,是所谓的宽进严出的同等学历,因为进门不用考试。当时给我们上课的除了科技期刊界的陈浩元、李兴 昌等 老师外,还有河南大学的几位编辑界大家,王振铎、张如法与恩师宋应离等。辛辛苦苦两年学下来,积累了一大堆编辑学的书。通过了国家的同等学历英语考试后,撰写了硕士论文《新时期女性期刊研究》,在 2001 年冬天,便和上一届的学长们一起,早于我们班同学一年拿到了硕士学位。其实一个班 30 多位,拿到学位的还不到 10 人。 近日 和陈浩元 老师聊起,才知道他教过三届研究生班,只给过一个 100 分,没有想到那个人就是我。因为我是那种不爱在老师面前说话的人,所以 陈 老师并不知道我是何许人。 拿到了硕士学位后,编辑工作感到有所起色了,于是觉着专业又该学习了。马不停蹄,继续学习吧。 2002 年便报名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统招博士生。从此,有三年的时间,我成了彻头彻尾的学生,住宿舍,背书包上课,吃食堂,把家和孩子完全给了爱人管,逍遥地读了三年书。 三年的博士生学习生活,我可以算是够刻苦的,学校要求修 15 个学分,我不仅去听所有能够有时间听的课,还尽可能地写学习报告,查资料,迷补我多年来没有真正从事地质学研究的空白,于是得到了 29 个学分。不仅如此,我还是导师手下看岩心最多的人之一,参加过多个项目的岩心观察工作(地质研究中相对艰苦的工作,需要把每块几斤重的石头用水冲洗后拿在手里,反反复复在观察,然后再把看到的东西画下来,并且用语言进行描述),同时还两次去新疆野外考察,体验沙漠风情。 2005 年,在我 20 年的大学生活(我是 1985 年入大学的,到 2005 年博士毕业)结束之时,又面临着是搞科研还是做编辑的选择。毫不夸张地说,做科研我不比别人差,但我自己觉着更喜欢编辑工作,于是就又加入到了期刊编辑的队伍。当时很多人都觉着我做编辑有点屈才,劝我还是回到石油企业再搞科研工作好,但我没有动摇。 后来发现,其实编辑队 伍中的 博士很多的,尤其是在学报类或是在北京的刊物。 相信,科技编辑队伍中像我经历的人很多,学科交叉的人也绝对不少。我硕士班的同学原来都是学专业出身,因为加入到了编辑联队伍,便学习了编辑学,后来也不仅仅我一个人读了博士,有的同学还继续学习编辑学,读编辑学的博士呢!中国科技期刊的编辑,水平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些只会挑错字和改格式的编辑匠。我们的科技编辑,可以看出所编辑稿件的学术水平、存在的学术问题以及如何引导作者把文章写得更到位,或是提醒作者进一步把科研工作做得更到家。科技期刊编辑,做不成某一学科的专家,但应该有学术鉴赏能力。 我认为,目前中国期刊界的科技编辑,只要是学习专业的,就能够做科研工作,但能干科研工作的人并不一定能做得了编辑。科技编辑,同样是科技创新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一支生力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说多了好像有点自吹自擂,但写此文代表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于是,口气也就大了一些,请各位海涵!
个人分类: 编辑工作感言|5933 次阅读|7 个评论
面对机会你会如何选择
seeksun 2009-2-24 23:25
在实验室看了一天的JAVA,头有些大了,晚上回来在BBS上约了一个朋友一起在体育场跑了两圈,可是回来后又开始想起今天实验室师姐的一番话了,似乎是老调重提,我必须写写东西整理下自己的思路,让自己变得坚定。 进入硕士,说实话面对的机会和诱惑更加多了,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面对抉择,才真正的发现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因为机遇越大风险就越大,面临的挑战就越大,马上就要决定是否硕博连读的事情了,自己是求安逸不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了呢,还是就算了,平平安安的在天大博士毕业呢? 硕博连读也许对于自己未来几年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平稳安静的搞科研,而导师的关系也有在国外的学校,最后走联合培养这条路也许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即给自己一个海外的经历,又不必面对独自奋斗的孤独,但是我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天大的博士学位证,和几年平静安逸的博士生活,自己喜欢干技术,可是没有一个环境团队这是天大让我最难以忍受的,而且有时一对比本科的时候会觉得现在的日子就这样白白的溜走了,而且我失去的将是更多的机会。 如果不硕博连读我还有作选择的机会,如果真的收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自己没有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工作,那最后也许会继续读博士,但是在哪里读,怎么读,我起码还有一个选择的机会,起码我还有一张硕士毕业征在手,不至于博三的时候要对导师的想法一直贯彻到底,失去了自我。 对,我应该坚定,坚定,在坚定,师姐有她自己的想法和情况,对我来说现在我的资本就是我的青春和生命我还有什么顾及的呢?而且自己是一个喜欢变化生活的人,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作了决定就别后悔,我失去的是那些嘘嘘奖学金,但我赢得的是自由,是更多的机会,和自我,坚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硕博士们是很有魅力的
热度 3 cutefay 2009-1-8 14:27
昨天看到科学网上蒋新正老师的博文社会应对女硕博士们宽容一些(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8862 ),很感谢蒋新正老师对我们女硕博士们的支持。 就我的经历见闻,我谈谈自己对女硕博士们的一些想法。 社会上对女硕博士,尤其是女博士是一种什么样的看法呢?引用最流行的两句话来说明: 世界上有三种人,一为男人,二为女人,三为女博士。 这句话把女博士当成第三种人了,不属于大众的男女。 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 这句话把女子学历高给妖化了。 女硕士博士们真的有这么可怕吗?科学网的读者们大多数都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大家都应该感觉得到显然不是这样的。在我们身边,女硕士博士们比比皆是,她们和普通的女性没什么区别,反而有时候比普通的女性更有魅力。 从表面上看,有些女硕士博士们不大活跃,不爱参加科研以外的活动,也不爱打扮,所以这可能让很多人觉得女硕士博士们生活没有情调,而实际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女孩子都有爱打扮和展示才华的一面,只是因为科研任务重,并且身边的气氛都是这样沉默的,所以就随乡入俗了。而当有人能够带动她们活跃的气氛的时候,女硕士博士们也都是很活跃很可爱的。在很多文体上,女硕士博士们展现出自己的才华,节日的时候,她们也都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平时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大家都是一身白大褂,穿再好看的衣服也没人看,反而有时候一些腐蚀性试剂会把衣服弄脏弄破,所以,平时大家都穿得很朴素,怎么方便做实验怎么是。 另一方面,女硕博士们大多都是很朴实的,对于穿着打扮不是很看重,很少有人攀比谁的衣服是名牌,也很少有人去攀比谁用的护肤品名贵,这些外表的东西都是华而不实的,往往是精神空虚没什么学问的人才会特别去在意和攀比这些外表的东西。大多数人对穿着打扮的观点是只要穿着打扮得体好看,适合自己就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女硕士博士们追求的往往更是一种内在的美。 女硕士博士们的爱情观点也往往比一般女性要朴实,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女性希望能够嫁个有钱人,自己做个饭来张口的阔太太。而女硕士博士们追求的,更多是一种两个人携手奋斗的爱情,她们希望自己既能够好好地照顾好家庭,也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我见过的很多能力很强的女硕士博士们,在爱情上却是很温柔体贴的,根本不像世人所想像的那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男朋友或者老公。 世人对女硕士博士们的偏见,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古代讲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人往往不喜欢自己的爱人比自己更有智慧,正因为这种心理作祟,他们就排斥学历高的女硕士博士们。可能是男人都想在爱情中扮演英雄的角色,英雄保护弱女子。 女硕士博士们也有脆弱的时候,也希望人来安慰体贴;此外,她们也有希望能够成为男士们心中的公主的梦想。 女硕士博士们受到的歧视,不仅仅是社会上的这种偏见,在本专业内,也可能会受到导师或者男生们的偏见,因为女硕士博士们体力不如男生,实验室一些体力活干得自然不如男生,此外女性们在生活各方面一般要比男士繁琐一些,无论是穿衣打扮护肤护发还是其他的。女硕士博士在找工作方面也受到歧视,其实不仅仅是女硕士博士们,普通的女性在工作方面也都是受歧视的。 当女硕士博士们受到歧视的时候,不能总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应该理性地思考一下原因。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女性,是出于他们自己的考虑,男劳动力往往比女劳动力干活更多,女性还涉及到生子等单位觉得为他们添麻烦的事情,当然就不愿意要女性了。虽然社会上男女还是不平等的,但是这已经比封建社会好多了,那个时候女子根本就不能出去工作。社会对女性工作的认可,还需要广大女同胞们的努力,如果社会上普遍女性干的活儿比男性好,那肯定是女性更占优势了,就像当初母系氏族社会似的。 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社会对女硕士博士生的偏见,但是却有办法改变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偏见。这就需要自己多去为之努力奋斗。我周围的人对我很少有这样的偏见,这是因为他们见了我之后,觉得我跟灭绝师太的形象是不一样的。我搜狐博客以前的一个签名档是:我是女博士,但我不是灭绝师太,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我用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我的能力,来证明我不是灭绝师太。我会用我的热情和微笑去感染周围的人,尽我所能去帮助我能够帮助的人,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完美,即使是跟清洁工人或者一些民工交谈,我也对他们很尊敬,我认为他们为了养活家而这么辛苦地出来这样一些又辛苦待遇又低的活儿,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 举几个我生活中的小例子。 1、我有一个博友在见到我之前一直觉得女博士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很严肃的人,见到我之后立刻改变了看法。我回家的时候,有一些邻居朋友等希望我能给他们讲点科普知识,我就用最通俗他们最容易听懂的语言给他们讲宇宙、地球、人类等。他们听了之后说,没想到一个博士这样亲切,讲的东西很实在,他们原来还以为博士讲的东西会听不懂呢!举这个例子是说明,自己的一些行动会很容易让周围的人改变原来对自己的看法的。 2、我在参加一个管理学方面的培训班的时候,虽然我没有学过管理,但是读博期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快速学习能力的锻炼让我很容易掌握我们学到的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且做案例分析也不输给学管理的人。还有学书法、学诗词韵律等,这些虽然和科研无关,但是把做科研的能力运用到这些方面,会掌握起来非常快的,因为我们更爱思考。举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女硕士博士们在各方面的才华潜质是很好的,稍微用点心就可能比一般女性更能够展示才华。 总之,女硕士博士们也有自己可爱和有魅力的一面,是有内涵有修养的,并且很朴实,就像那山茶花(我对花不大了解,似乎感觉比喻得不大对,但又不知道用什么花比喻好,读者帮我想想吧),淡淡地发出清香。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11129 次阅读|16 个评论
What to do with our life?
wind 2008-12-8 10:14
漂亮师妹的这个决定正在使很多人头疼。可这也是理性人经过利弊权衡做出的选择,认为是自己适合的,喜欢的生活方式,真正关心、爱她的人应该尊重她的选择。留下的人痛苦是因为失去了她,或女儿,或朋友,但没有理由认为她没有权利这样做。 行动是由思想控制的,目前看来社会是不鼓励这种行为的,说明这种思想是不适合当前生存策略的。所谓她遇到的压力、痛苦,不过就是某方面不如了别人。诚然,没有成功(多数就是超越别人)获得的资源,就没有人会努力,竞争机制无可厚非,但这仅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一个游戏规则,上学、工作也就是一场场游戏,整个人生本质上也是一场内容丰富的生命游戏,当生命收回,游戏结束,每个人都没什么差别,有人成功,是因为有人失败了,可能会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记录,但记录不是目的,终究也会被刷新而消亡,重要的是不要坏了玩游戏的心情。 当然,人生是辛苦的,或者说其他生命也是,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不管在世界的哪个位置,还是什么社会制度下。人都要一生操劳,去生产物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目的是为了延续自己和后代,去生产更多的物品,人就是生产物品的工具。所以西方的宗教和东方的宗教都不约而同教导同一个道理, “你生来就是有罪的”或“你生来就是度苦海的”,不过就是为了给大众一个心理安慰,心安理得地做工具,这么多年了,很管用。可人的智慧使生产物品的能力极大提高,逐渐有能力将自己从工具中解放出来,开始为自己着想,这就是以人为本。因为生产的物品足够多,再不需要你死我活的竞争,人与人有了和谐的可能,生产物品的能力足够高,没有必要完全依靠压榨大自然,人与自然才有基础和谐。 可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非常复杂,我们只能试图去认识,谁都没法控制。现在的世界就离和谐还很远,不仅没有被解放的感觉,甚至相反,被一个金融危机也搞得昏天黑地的。这都是钱(货币)这东西惹的祸,钱是人类的独创,几乎可以代表一切生存资源,人们在赚钱的一生中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彼此做出贡献。财富和货币在类似跷跷板上寻求平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增长,现在的问题是平衡被打破在了可调节的范围之外。并且,任何一个仅有正反馈的调节系统终有崩溃的一天,财富不可能永远这样无限增长上去,难道这将是个关于发展观念的 Turning point ? 我党学习科学发展观,以前讲发展就是硬道理,平时也说个人发展,公司发展,究竟什么是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硕士卖猪肉的思考
cpeng001 2008-12-3 15:40
近闻近1500名硕士生竞聘15个卖猪肉的岗位,本来也没有当一回事,但今天看了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2/213888.html ,似乎大有鼓励之意,这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1、劳动无贵贱,硕士生完全可以去卖猪肉,但绝不能鼓励卖猪肉。 硕士生从小学到硕士,消耗了国家、社会、家庭的大量资源。而国家花钱培养硕士的目的是从事与其知识能力水平相对应的职业,从而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而卖猪肉与这么多年来的培养毫无关系,可以说完全不具备优势,完全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绝不能鼓励这样做。而如果因此买肉的是硕士而给高薪(10万)的话,我就更不能理解了。一个人的薪水应与贡献成正比,而与学历等无关,企业这样做无非是想提高知名度而已,最终这笔钱又要落在卖猪肉人的头上? 2、就业观与世界观。 为什么会有1500名硕士竞聘卖猪肉,关键是年薪8-10万啊。这如今就业形势每况愈下的今天,这可是高薪啊。这就涉及一个就业观甚至是世界观的问题。毕业生要放下的是面子和架子,但绝不是理想和热情。似乎有这样一个观点,毕业生谈就业只看薪水(包括工作强度,福利待遇等),完全没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忘记了为何读书,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和爱好,这样的话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空虚。因为支撑一个人感情的是理想与信念,绝对不是物质利益。如果只想到赚钱,当初就不应该读书,不信有几个富翁读到博士的?这个社会不能没有商人,商人有商人应该做的事,读书人有读书人应该做的事,如果每个人都以自身物质利益作大化为评价准则,那么社会就失去了道德平衡。 最后一句话,硕士卖猪肉,可以,但绝不能鼓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43 次阅读|4 个评论
硕士竞聘卖肉“三生”不幸
ningxinfei 2008-11-27 13:28
文/宁鑫斐 1300名硕士竞聘30个卖猪肉岗位 年收入10万 曾一度被视为就业难典型案例的北大学生卖猪肉,眼下正在为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所接受。记者昨天获悉,广东一家食品企业开出30个卖猪肉的岗位,不想引来1300多名应届硕士生应聘。   太惊讶了,原来我们只计划招聘15个研究生,没想到报名的研究生有1300多人,公司高层讨论后又增加了一倍的职位。进行招聘的这家天地壹号公司的企业负责人陈生意外地表示,要知道,这些人上岗后基本上要从基层做起,就是从当猪肉佬做起啊! 急着招人是因为这家公司新开发的品牌猪肉,去年进入广州市场后反应良好。肉价虽比普通贵几乎一倍,但销售却供不应求。   为什么请硕士来卖猪肉?素质高啊,陈生回答得很直接,公司新开发农产品将来都会向品牌化发展,而品牌化,发展到最后,不就是人才的竞争吗?据悉,公司为这些人才开出的待遇也很丰厚:条件合格者年收入最高10万元。   不过,即使待遇优厚,硕士们还是要从卖猪肉干起。记者发现,应征者中不乏IT、金融等专业人才,而且他们的就业观念似乎转换得很快。 (11月26日《羊城晚报》) 这条新闻的标题太惹眼了,你心不想看,眼睛都不答应。43个硕士竞争一个卖猪肉的职位,这简直就像鸡蛋里检测出三聚氰胺,让人不可思议,但鸡蛋里的确检测出三聚氰胺了。可能是因为吸取了虎照门的教训,很多网友怀疑这是条假新闻,但依我看,《羊城晚报》应该没有胆量制造个猪肉门。 今年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真是三生不幸,遇到了金融风暴,遇到了就业危机。不是还有博士生吗?博士生还是比较有竞争优势的,在金融风暴中还是能搏击一下的,虽然有些可能成为烈士,但暂时不至于去竞聘卖猪肉。 硕士生竞聘卖肉的原因似乎可以归结为金融风暴,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这就好比一个人因为饮食不当要拉肚子,结果没拉之前恰巧遇了点风寒,于是就开始拉了。我们能把拉肚子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遇了风寒吗? 今年10月初,《北京晚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说,教育部承认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我当时看报道后,真有些感动,因为教育部敢于承认错误了,这说明我们的国家真正的强大了。《南方日报》报道说,教育部承认高校扩招太急促,造成毕业生就业困境,并列举了高校扩招引发的问题,比如,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高等院校,2008年陆续迎来还款高峰。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的一项调研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元2500亿元。,个别学校出现了银行逼债的现象,一些大学开始通过土地置换筹资还贷。 但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教育部发言人后来说,教育部承认当年高校扩招太急促报道失实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根本没有说过扩招太急促导致就业难等话题。看了这篇报道后,我的心又凉了下来,但又觉得这很符合中国的现状。 教育部发言人说:放眼几十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我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奠基工程。也许当年大跃进的时候,也有人这么讲。历史不是被某人说明的,而是被事实证明的。现在的事实是1300名硕士竞聘30个卖猪肉岗位,这的确应验了我们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进一步讲这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面子诚可贵,卖肉价更高,中国人可以丢掉爱面子头衔,理直气壮地说:硕士生卖猪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奠基工程。 著名学者郎咸平曾指出,中国社会历来就是一个精英式的社会。很多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社会的精英,但高校扩招打破了大学生的崇高的历史地位。《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就业元年来了》(11月21日 《中国青年报》)一文指出,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这种崇高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1999年,国家决定高校大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多了起来。 从目前中国的国情看,高校扩招这一步是应该走的,但走得太快了。被称为中国高校扩招之父的经济学家汤敏说:我的建议没有得到很好执行,我的建议是3年扩一倍,结果是6年扩了超过5倍。高校急剧扩招引发的社会问题就目前来看弊大于利。我了解的很多人,因毕业找不到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的竟选择了自杀。 《大学生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就业元年来了》一文质问,天之骄子怎么就不能去卖肉?这600万人中会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陆步轩? 陆步轩这个名字妇孺皆知是因为北大学生卖肉这条轰动新闻。今天看来这个质问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但我希望看到作者的孩子将来拿到硕士学位后也能去卖肉。我们往往喜欢拿个例来说事,北大自建校那么久了,有几个北大学生想卖肉。昨晚,一个北大生看了硕士生竞聘卖肉的新闻后,说他打死也不会去卖肉。硕士生卖猪肉,不光是会让人觉得没面子,失去崇高的地位,更重要的一点是浪费人才,浪费资源,要知道培养一个硕士生,父母要花多少钱,孩子要耗费多少精力和青春。但国家现在培养了这么多的人才,用都用不完,不浪费干什么? 另外,有人说硕士生都争着卖肉了,难道本科生得去杀猪?我想当扩招扩到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候,本科生竞聘杀猪也不算是新闻了。
个人分类: 感悟|7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现在的硕士博士生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科研的
热度 1 cutefay 2008-11-17 15:31
我是一只误入科研歧途的丑小鸭,不喜欢也不适合做科研,却走到了科研这个行列中。周围也有很多的硕士博士们和我一样,搞科研,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根据我平时的了解,我觉得周围这些硕士博士们,有一大半都并不是对科研感兴趣的,都是当初找工作不好找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加入了研究生的队伍。剩下的一小半中,能够有一大半是对科研的兴趣一般般,就是可以把它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但是却不是很喜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是真正对科研感兴趣的。我想,也只有这部分人,才能真正地在科研方面做出一些成就来。 前几天导师又开会教育我们,给我们讲起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兴趣、创新和持之以恒。只有这三条都具备,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对于我来说,只具备了其中的一条,所以,我不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科研工作者的。导师总是夸我思维很活跃,很有创新精神,但是却批评我不怎么干活儿。我在实验室里算是混了几年,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心思从来没有放在科研上。因为上了研究生才发现,自己对科研真是没兴趣,大学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是一块搞科研的料。 我是一个特别外向的人,我的兴趣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例如组织策划活动、管理营销这样的事情,这样的工作虽然也很辛苦,但是我做觉得很快乐也很有成就感,并且自己也很适合做这样的工作,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人适合做不同类型的工作。人才用错了地方,那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一直觉得找工作行业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不喜欢做,适不适合做。 我觉得现在很多的硕士博士生都很迷茫,就是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我觉得除了这跟自己自身原因相关之外,这也与现在的教育体制的弊端有很大的关系,教育使一个人迷失了方向或者误入了歧途。 不过,能够在中科院读博士,我觉得没有白读,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在这里读博士。读博士期间的锻炼使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比大学时大大提高,也长了不少见识,并且还积累了很多人脉资源。我想,读博士的这段经历会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有很大的帮助的。 很快就要毕业了,今年工作尤其难找,也许我不会找到一个我理想中的工作。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的劲头,为了自己的未来好好地奋斗。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692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三年硕士五年博(转)
luohuiqian 2008-11-11 12:46
三年硕士五年博(转)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三年硕士五年博,霜染青丝纹上额。 十年寒窗难破壁,一朝毕业讨生活。 东西外企疑无路,南北国企人也多。 忍看私企门不入,笑闻牛人进院所。 无头苍蝇空扑翼,丧家之犬进油锅。 一骑红尘心暗笑,错把据信当offer 汗透重衣梦难醒,一进一退失所措。 自思年年求学事,无花无酒亦无歌。 红袖冥冥无觅处,象牙塔中难造车。 两处茫茫皆不见,四面碰壁无逃脱。 未经悬梁刺股痛,悔把岁月空蹉跎。 今朝有梦今朝作,莫待无梦呼奈何。 三年硕士五年博,身变皮骨腰变驮。 昨日豪情遭磨难,今朝两鬓见斑驳。 囊中通货常恨少,腹内草莽日渐多。 墙上芦苇浅根底,山间竹笋空外壳。 有心飘洋求深造,无奈拦路有G托。 终日昏昏书中死,彻夜迷迷网上活。 人依电脑哥俩个,情寄足球心一颗。 偶有红袖添香事,南柯梦醒愁更多。 不毛之地空求雨,梧桐树矮愧凤落。 寄言诸位同窗友,莫效小子这般活。 轻浮小舟难下海,空虚岁月易蹉跎。 此中言语皆肺腑,敬请大家细琢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硕士研究生论文一定需要阳性结果吗?
热度 1 immuneweb 2008-7-13 08:04
我们知道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基本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科研设计及基本的实验方法,也就是初步具有科研的能力,或者是一种科研素质的培养。 但目前我们国家的硕士研究生答辩主要看你论文的意义,当然也看设计是否合理等内容,但很少有阴性结果的论文导师让其答辩的或者能通过答辩的。由于我国每年毕业大约近四十万硕士,就会出现四十万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大家想想这可能吗?科研就是要探索,就会有失败,如果象做米饭那么简单就不叫科研了,那么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如果是阴性结果就无法毕业,导致的结果就是为了毕业进行论文造假,这在目前的硕士研究生中应该是非常普遍。我认为这种现象造成的危害是巨大而深远的,因为我们培养的结果是缺乏科学的素养,习惯造假,他们将来会读博士会成为科研工作者,对我们国家的未来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个问题作为硕士研究生本身是有原因,但我们目前对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体系是否也存在问题,因为我们的要求就不合理。对于博士我们应该对科研的结果有所要求,但对于硕士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他科研素质、学术道德方面的培养。 目前国内不但硕士论文都是阳性结果,甚至本科生的论文也都是阳性结果,对此深感忧虑。这不仅仅是对论文结果的要求问题,而是我们可能因此毁掉了一个人的一生。我在德国做研究的时候,我们课题组有一位Diploma学生(相当于中国的硕士),她做RNAi的结果一直是阴性,最后她就写出实验汇报,尽管是阴性结果也能毕业获得学位(德国大学对Diploma学生的论文不要求非得阳性结果)。我认为教育更重要的是学术诚信的培养。 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硕士研究生答辩时,能够陈述其科研设计和过程,以及科研失败的原因及收获,即使是阴性结果也能授予学位的话,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了。
个人分类: 教育|1342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学校逼学生用国家项目资金多多养活期刊—浅谈期刊的几点怪现状(一)
zjwang 2008-6-28 21:01
上了两年硕士,无论是学校要求毕业要发表文章还是导师要求出成果的原因,现在对期刊与投稿有一些接触,也有一些感触。当然少不了发现的一些以前不熟知的怪现象,实际上我认为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现在很多学校或学校中许多学院都要求学生发表论文才能毕业,一般博士要求比较高,比如SCI、或中文核心。而一般硕士要求都不是很高,有的要求只要公开发表就行,或好一点的要求中文核心,可能还要求更高(不大清楚,硕士这方面很少听,因为一般讨论博士是否要发表SCI比较多)。 所以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就要至少发表一篇文章,而在硕士阶段一般刚刚接触科研,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2年的硕士,第一年上课,打点杂,很多人还没进入状态,就已经要做毕业设计准备毕业了。但是学校有这个要求,而且还是答辩之前就得见刊。因为一般审稿加发表,一篇文章至少需要大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大都在第一年快结束时就得把文章投出去,可是第一年别说没有做科研的状态,就是时间也被上课占用了,哪有科研成果可供发表呢?于是,很多同学只能把平时打杂的东西写成文章,其实就是一种技术重复性的工作,也就是把别人做过多次的自己工作的流程写出来,至多是换了数据而已;或者毕业设计的综述,但是一般综述是大家才写的(好多期刊不收学生的综述),因为一个硕士生看的阅历或时间还有限,看的文献不全,再一个很难有综合分析提出自己一些观点看法的能力。当然,三年的硕士时间就充裕一些,第二年倒是可以研究出点东西,但是要说研究出什么很不错的成果也很少,不然中国还了得,因为有这么多的三年硕士。 文章写出来,是要发表的,可是这些文章往哪投呢?一般,如果时间不急的话,首选那些所谓级别高(如中文核心,对于不好发文章的专业的硕士来说也够了)但质量垃圾给钱就发的期刊,再就是普通期刊,如果时间来不及或者质量高的文章在毕业前不能刊出的话,那学校的增刊成能了首选,只要是本校学生,一律来者不拒,这一点学校真是太人性化了,他怕你不能毕业嘛。 全国多少硕士,而这些文章,说句实话,参考价值真的很小,除了作者、导师、编辑和审稿人,估计也没多少人看了。可是还费时费力地刊登出来,浪费了编辑人员工作、浪费了编辑时硬件资源、浪费了纸张和印刷成本,浪费了国家的项目资金,因为这一切的费用都是由学生买单,当然这钱一般是由导师的项目出。 而且有的学生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以前评职称用,拿着导师的项目的钱到处发表质量低下的文章。 我不知道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发表文章的目的,是为了逼学生做出科研成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还是为了拿这些来作为自己的研究水平指标。 但是,我知道这种要求,对于名誉与质量名不副实的期刊、容易发的普通期刊和学校增刊来说,他们是最高兴的。因为他们有人养活,越多学校要求,就越多学生用国家项目基金养活越多人,学生发的质量低下的文章越多,用国家项目基金也养活越多人。 逼学生做出科研成果,为什么学校开办增刊?为什么不在毕业时要求严一些,要在毕业时拿出真东西出来?而平时可以要求在行业认同的期刊上发高质量文章,不在行业有没有好评的期刊上发表低质量文章。 培养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这个我也非常赞同。但是为什么非要发表出来?能不能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或者论文写作课上(这个准备在以后讨论)按实际的当前期刊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完成一科论文写作作业,让本校期刊编辑、专家审稿、评审,根据写作规划、写作技巧、文章结构和内容给出成绩,同时推荐优秀论文发表。 拿学生的论文作为研究水平指标,我想这个站不住脚吧,一般学校现在比的是SCI论文数量(暂时不管是否合理,是否有人反对)。 希望学校不要一刀切,让所有的硕士生发表文章才能毕业。希望学校不要再逼学生拿国家项目资金去多多地养活一些期刊。 相关: 名不副实期刊很受欢迎浅谈期刊的几点怪现状(二) 期刊关系户浅谈期刊的几点怪现状(三)
个人分类: 杂谈|4678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军人的追求——刘卫国刘克俭的故事
suqing1961 2007-9-25 12:09
旧作:发表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杂志 1990 年第 4 期 刘卫国、刘克俭都是军事教育学院 88 级研究生,作为同龄人,两人都有过当兵、带兵、做教员的经历。 1988 年,这两位事业上已颇有成就的中校,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寒窗苦读当研究生的道路,同攻我军合同战术研究方向。 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刘卫国、刘克俭近不惑之年当研究生,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军人对事业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刘卫国的故事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 1988 年 8 月的那段日子里,刘卫国就面临着人生中的一次重大的选择。 刘卫国考上研究生了,刘卫国评上副教授了。这两条消息几乎同时传到刘卫国耳里。一手拿着副教授任职聘书,一手拿着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一下子竟掂量不出哪只手的份量更重。鱼和熊掌皆我所欲也,二者不可皆得,是继续挂着学院军事教育理论研究室主任的头衔当副教授,还是舍官弃位再求学?命运把刘卫国推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 刘卫国,你应该满足了。想想看吧,同年入伍的教员又有谁有你那么幸运?在单位你大小还是个头,现在又成了全军军事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才 38 岁,前途无量啊!干嘛还要去读什么研究生,受那三年的苦? 是啊!读研究生对你刘卫国又有什么好处呢?上学期间不计教龄,提拔晋升也轮不到你;守着家门却不能与老婆孩子团聚,吃住学习都得在研究生队;年纪也不小了,每天还得和那些二十几岁的年轻后生一同出操列队;万一学习成绩亮黄牌,岂不栽了你这副教授的面子吗?况且,这年头别人升了副教授都争着带研究生,你却去当研究生,这不也显得你这副教授的水平太低了吗? 刘卫国毕竟是个凡人,好心人的劝告,旁人的嘀咕,也着实让他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徘徊了好一阵子。尽管报考研究生时,评副教授的事还八字还没有一撇,但这两档子事同时撞在一起,也让他好几天吃不香、睡不稳。 刘卫国是个事业心极强和永不满足的人,他的经历,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决定了他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必定会选择对事业的发展更为有利的一方。当兵二十余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事业的成功是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后盾的。 刘卫国出生将门。他呱呱坠地之际,正值抗美援朝的枪炮声打响,征衣未洗的父亲给儿子扔下一个名字卫国,就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去了。卫国没有让父亲失望, 1968 年刚初中毕业的他就穿上绿军装,步入了从戎卫国的解放军行列。在以后的七八年时间里,处处都不甘落后的他就走过了从士兵到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的道路。在基层连队里,他对毛主席的教导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战胜不了敌人的感触颇深。 1978 年,军队院校刚恢复招生不久,正受上级首长常识的卫国毅然做出选择,跨进了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解放军军事教育学院的前身)的大门,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在战术教研室当教员。 刘卫国的素质和天赋决定了他当兵是块好料,当教员做学问也是块良材。留校后,卫国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明白,要想在这所被誉为中国的西点军校里当一名合格教员,培养出优秀的军中栋梁,自己若还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话,单凭在军校学习两年只有中专程度的文化底子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站稳脚跟,力求更大的发展。从些,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长远的学习计划,系统地学英语,学军事理论。他珍惜一点一滴的时间,不放过任何一次向人求教的机会,甚至上厕所也捧着一本英语书背单词、背句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终不负有心人。留校后的七八年里,卫国在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25 篇,编写教材 3 本,编制电视教材 5 部,主持或参与研究计算机教学系统 2 项,他本人也多次立功受奖,并二度被评为院先进教员、优秀党员。 刘卫国没有被一时的成就所陶醉,为使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他在寻找新的起飞点。 1987 年底,学校开始首次招收军事学研究生。卫国的心动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头脑里的知识也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更新,这是攀登事业高峰一次多么好的加油、休整机会啊!如果说以前的自学是孤军作战的话,那么读研究生就是与导师、同学、教员协同作战,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补已之短,全力以赴地在知识海洋里遨游。刘卫国报了名,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紧张的应考准备。 1988 年上半年,刚从紧张的考试中解脱出来的卫国,又凭他丰硕的成果闯进了总参系统高级职称竞争者的先列。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研究生时,高级职称获得者的红榜上也赫然地列上了他的大名。 在选择的十字路口,院、部首长的一席话更坚定了刘卫国读研究生的信念。卫国啊!你的水平有目共睹,不要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也不要在个人的得失上斤斤计较。徐特立同志活到老学到老,当了副教授就不应再学习吗?况且,学校首次培养研究生,还缺乏经验啊!你当过兵,做过教员,再去做学员,可以从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等方面为学校培养研究生积累经验,探探路。这不仅是你个人攻读学位的问题,也是培养高层次军事人才的大问题啊! 是啊!从公的方面讲,读研究生于学校有利,于军队培养高层次人才有利;从个人方面讲,读研究生如果说是在事业上暂时隐退的话,那也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出击。古希腊哲人不是说过:收回你的拳头,是为了下一拳打得更有力。 1988 年 9 月,刘卫国当上了研究生队的一名普通学员,开始为今后事业的更大发展积攒潜能。 在成功者的后面刘克俭的故事 对于被划入文化大革命中被耽误了的一代的刘克俭,你从他那相貌平平的外表很难看出他已经取得了如此令人咋舌的成果:与人合著《计算机合同战术作战模拟系统》(获院学术成果一等奖),编译《国防英语》、《海军英语》、,《空军英语》、《陆军英语》丛书(获院最高译著奖),发表了十余篇合同战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编写了教学录像片《合同战术模拟系统简介》角本(该片获院学术成果三等奖)。其实,只要好好翻一翻刘克俭翻译的那套 70 余万字的《国防英语丛书》,你就会对他刮目相看了。 可是,在每个成功者的后面,又有谁去有心拾起那一串串挂满了汗珠和心血的故事呢? 刘克俭萌发翻译那套《国防英语丛书》的念头纯属偶然,也实属必然。 克俭留校当教员的那天,就强烈地感受到:研究战术学,不借鉴外军的经验,不了解各国尤其是两个军事大国的发展动态,那无异于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研究的结果也不可能对我军的战术实践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那时起,他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掌握好英语这门工具,并坚持自费订了一些美军英文报刊,一边学习一边试着翻译。尽管英语水平提高很快,可在阅读这些报刊时,他还是常被一些军事术语卡住。请教周围的同志,可学英语的又不熟悉军事学,懂军事的大都又不精通英语。一些术语在词典上查不着,或与词典上的解释对不上号。真是难煞人啊!军事院校要是能开一门军事专业英语课该多好啊!克俭发出了感叹。 想法确实不错,不少军事院校也想做这方面的尝试,可哪来合适的教材? 1982 年上半年的一天,刘克俭在学校图书馆偶尔翻到了一本复印的美军出版的《陆军英语》。这本书不仅详细收集了美陆军的专业术语,而且还介绍了术语的产生背景,以及北约各国军队使用这些术语的异同。书的语言、体例、选材都非常好,不愧为一本集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军事专业英语教材。克俭再细看这本书的介绍,原来这是一套丛书中的其中一本,除《陆军英语》外,还有《海军英语》、《空军英语》、《国防英语》。 要是能把这套丛书翻译出来该多好啊!它不仅可以作为军事院校现成的专业英语教材,也可为我们今后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军事专业英语教材作参考。克俭萌发了这一念头。 晚上回到家,克俭就试着翻译这本书。很快他就发现,要完成这套 70 余万字的丛书翻译工程,以自己现在的英语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显然力不从心。 在成功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 1982 年和 1984 年,刘克俭分别报考了英语电大单科班和中文函授班,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译前准备。对于要圆满完成教学、科研工作,并两度被评为院先进教员的克俭来说,学英语、学中文所能利用的只有业余时间了。从此,他脑子里没有了节假日、看电影、逛公园、侃大山的概念,也没法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了。洗衣、做饭、带孩子,全部都扔给了妻子。 5 年里,他风里来雨里去,每天骑车十几里,来回奔波于家里和上课、辅导地之间,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电大英语单科和中文大专毕业文凭。看来,十年磨一剑,该是今日把示君的时候了。 事业的成功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刘克俭觉得万事俱备时,才突然发现还欠东风。手里除了一本复印的《陆军英语》外,其他三本书还不知在何方。 世界上再难的事,如果碰上一定要和它认真较劲的人,那总是可以办成的。 1985 年上半年,刘克俭为找齐这套丛书的母本开始四处奔波了。他一边通过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向美订购,一边利用所有的节假日自费穿梭于北京石家庄之间。在北京,他几乎跑遍了大大小小所有的图书馆、资料室、高等院校。刘克剑在大海里整整捞了两年的针,最后终于找齐了这套丛书的母本。 翻译是件苦差事。这套丛书专业性极强,单职业介绍就涉及三大军种的 200 多个专业,刘克俭无疑有许多硬骨头要啃。为了弄懂诸如信标、第五边进场、锚泊等概念,克俭请教过飞行员、领航员、轮机长、作战参谋等专业人员,走访过军种司令部,请教过有关翻译专家。原书作者是文职军人,书中有些术语和概念还有错,编译时必须把它们纠正过来。克俭认为,原书把 Artillery( 火炮 ) 解释为 Projectilles fired by cannon or missile launchers (指由火炮或导弹发射装置发射的射弹)从逻辑上就说不通,经仔细揣摩,与军事专家切磋,并参照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军语,他将其解释为 Complete projectile-firing weapons consisting of cannon or missile launchers on suitable carriage or mounts (完整的发射射弹的武器,它由安装在炮车架上或炮架上的火炮或导弹发射装置组成)。他的这种解释得到了军事专家的认同。 为了译准每一个术语,克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词典。比如, Branch 这个词单独出现时,人们一般把它译作兵种,可兵种还有一个词 Arms ;据美军材料介绍, Branch 已包含了 Arms ,那么, Branch 与 Arms 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克俭对比了五六个版本的军语词典,把国民党时期编的军语词典也翻出来了,最后认为 Branch 的准确译文应是兵科。对于一些汉语表达不够准确的术语,刘克俭也作了认真的校正。在许多出版物里,常把 Short ( rang ) missle 译作短程导弹,克俭认为这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否则与此对应的 Long ( rang ) missile 就该译作长程导弹了。他认为,合适的译文应是近程导弹和远程导弹。 天道酬勤。刘克剑 7 年的汗水和心血没有白流。 1989 年 7 月,这套填补了我军军事英语空白的丛书终于译完,并由解放军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一年的下半年,包括国防大学在内的一些军院校已开始把它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教材使用。 河北师范大学二级英语教授、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吴伟仁先生,看完了这套被推荐给中国出版年鉴的丛书后,激动地向全国自学成材优秀人物评选委员会推荐刘克俭。吴老在推荐信中写道:刘克剑同志编译著的《国防英语丛书》,是我们所见到的国内公开出版的第一套军事英语教科书。书的结构合理,术语编译准确,语法句式规整,语言表达流畅。从编译的文字水平、翻译技巧看,该同志已达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水平,从其把英语和军事学融合的程度上看,又超过了英语专业本科水平,并已具备相当的研究能力。 刘克俭,你应该感到骄傲。你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向人们展示了年轻的中国军人的风采。 在新的战场协同作战二刘故事补记 1988 年 9 月,我们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又一同走进了教室,以一名普通研究生学员的身份,在新的战场开始为攻克我军合同战术研究课题的一个个难关协同作战。 这个战场本应属于那些年少气盛、风华正茂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的,对于即将跨入中年这个门槛的刘卫国、刘克俭来说,要想保持当年的锐气打胜仗,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二刘毕竟是老兵,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追求,没有辜负院、部首长的期望,他们用勤奋和毅力来弥补年龄上的劣势。在研究生队宿舍里,每天最晚熄灭的灯是二刘房间的,每天最早亮的灯也是他们房间的。一个学年下来,在研究生队教导员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学员成绩表上,刘卫国、刘克俭的成绩大都用红笔标着优秀的分数,两人的成绩均名列榜首。在队里,他们已成为让大家心悦诚服的学习标兵。 给刘卫国、刘克俭上课可得小心。教员们都这样互相提醒。这不仅是由于刘卫国、刘克俭一个已是副教授,一个已是讲师,教员上课前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更主要的是二刘对讲授中疑点咄咄逼人的质疑,使每个教员教学时不敢有半点的松懈。在二刘看来,在学术问题上是不应该谦虚的。每个教员给二刘上课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他们认真备课,悉心讲授,耐心答疑。这种压力,又变成了动力,促进了教员教学水平和课堂讲授质量的提高,真正使教员和学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合同战术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70 余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由最初的步兵、炮兵、坦克兵几个兵种的协同,发展为海、陆、空等多个军兵种立体协同作战的战术方法。我军对合同战术学的研究和对这门战争艺术的应用一样,起步都很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作为军人,刘卫国、刘克俭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我们怎样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克敌制胜,合同战术面临着许多研究课题。刘卫国、刘克俭认为,合同战术研究生应在 4 个方面下功夫:首先是攻难关,解决我军以劣势装备胜优势装备敌人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其次是打基础,探索合同战术的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理论基础;再则是向前看,预测未来战斗的可能发展规律,探求我军合成军建设和合同战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最后是掘宝藏,发掘我国古代兵法中的宝贵财富,使其为现代合同战术服务。 基于这些认识,刘卫国、刘克俭非常珍惜这次读研究生的学习机会,在圆满完成学业的同时,他们还挤时间撰写合同战术研究学术论文,介绍国外军事理论发展动态,并与其他同学一同翻译了《无人战争》一书,向人们展示了未来战争中机器人作战的情景、方式与场面。刘卫国、刘克俭的学位论文选题《战斗指导规律研究》和《中美苏纵深作战比较》,都站在了这个学科的前沿,向着高、难、深领域进军。 我们翘首以待,准备聆听这两位中国军人吹响那攻克难关、圆满完成学业的胜利号角。 (注:刘卫国现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少将,刘克俭现为军事科学院外军部研究员。)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710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