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素食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素食

相关日志

5月9日中午12点半湖南师大理学院二零三教室动物保护与素食文化
热度 8 jiangjinsong 2012-5-8 22:00
5月9日中午12点半湖南师大理学院二零三教室动物保护与素食文化座谈。 今天中南林业大学的座谈效果不错。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61 次阅读|26 个评论
素食的关键在于动物保护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5-8 07:01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3:素食的关键在于动物保护 素食的关键在于动物保护,离开了这个关键谈动物保护,容易搞乱。 因为一般来说,肉食往往导致动物被杀害,所以从动物伦理学的角度看,是否素食就涉及到了一个伦理抉择的问题。 哺乳动物吃母乳,既是生理上的必要(除了人类用其他乳品替代),也不涉及对动物的伤害。 传统社会中喝一点牛奶,对动物也不会构成多大的伤害。 只是现代建立在大规模工厂化养殖基础上的乳品工业,对所谓奶牛构成了严重的伤害和虐待,喝牛奶才涉及到伦理问题。 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哪位素食者说孩子不可以吃母乳的。 把吃母乳归在肉食中,这条线划得很奇怪,难以理解。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42 次阅读|17 个评论
素食vs.肉食——说吃之前把线画好
热度 26 jinsblog 2012-5-7 04:55
喜欢吃的人很多,无论荤素,这很自然。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吃更重要呢? 到了学期末大家都累了的时候,在博客上讲点关于吃的故事挺好。不过要从科学、健康、环保、道德的角度来对待它,那我们就得严肃一点,最起码把相关的术语做一些定义,大家清楚在讲什么,否则讨论起来就会是一锅粥,谁都讲不清。 素食者都喜欢说爱因斯坦是吃素或倾向于素食,举出一堆例子来,还把素食和他的聪明挂上勾。可是一旦说到阿道夫 . 希特勒也是个素食者,素食者们就极力反对,谁都不愿和这个魔头沾上边。关于希特勒是否是素食者的正反方内容,维基百科上有,其中的一些参考书也可以去翻一下。台湾佛教网络论坛的公开讨论区中有中文的相关内容,看起来可能更方便点(链接1)。 一种理念能否流传要看它有没有道理。如果它没有道理,一个好人喜欢它,并不能证明它有道理;如果它有道理,一个坏人喜欢它,它也不会因此就破功。爱因斯坦和希特勒大概都不是真正的素食者。但对饮食问题的讨论来说,到底什么是肉食者或素食者,有必要弄清楚,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下面是我整理出来的分类: 肉食者 - 或者说肉食动物。这是指以肉类,尤其是以脊椎动物的肉,为食物的各种动物,比如狮子老虎。 植物中也有以“食”动物为生的,但我们可以把它们排除在这个名词涵义覆盖的范围之外。 杂食者 - 指从植物到动物都吃的各类动物。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杂食动物。比如绝大部分亚洲人,他们的食物结构中,大部分是植物,少部分为肉类、奶制品和蛋类。而欧美人以及来源于欧美的人群(比如南美洲的人)、一些游牧业为主的人群,他们的食物结构中,肉食含量会不同程度的较高。但他们仍然都是杂食者,因为他们的主要食品中,还包括了面包、土豆、大米、玉米、各种豆类、蔬菜、水果、干果等。 部分素食者 - 在英文当中,有两个概念,一是 vegetarian ,二是 vegan ,过去这两个概念混用,或者说前者包含了后者。而现在的使用中,前者比较宽泛,相对于部分素食者,后者相对于严格素食者。部分素食者除了吃植物性的食物外,也会不同程度的吃某些源于动物的食品,比如,鸡蛋,牛奶,奶酪,酸奶,等等。 因此,也有了以下的一些区分: 1) 蛋奶素食者( Ovo-lacto vegetarian ):食用蛋、奶类制品,但不食用动物的肉和海鲜。 2) 奶素食者( Lacto-vegetarian; lactarian ):和蛋奶素食者类似,但不食用蛋类。 3) 蛋素食者( Ovo-vegetarian ):与奶素食相反,食用蛋类,但不食用奶类。 鱼素者 - (Pescetarian) :食用鱼类 ,鱼子, 或海鲜,但不食用红肉类,禽类 。对于鱼素者是否是“素食者”有争论,所以我把它单独列出。 我个人不认为这是素食,尽管我知道爱因斯坦喜欢吃鱼子酱。 严格素食者 – 大体上是英文中的 vegan :不食用动物的 肉以及动物来源的食品 ,比如蛋类,奶类,甚至不食用蜂蜜。 其中的 生食者( raw veganism) 是将所有食物保持在天然状态,即使加热也不超过摄氏 47 ℃。食果实主义者( fruitarianism) , 仅食用水果和果汁或其它植物果实。 根据不同的原因, 严格素食者又有以下一些不同类别: 1 )生理 素食者,因为自身生理原因不能食用动物性食物; 2 )基于道德观念的 素食者 ,他们反对以任何理由吃动物来源的食品; 3 )环保素食者, 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而不吃动物来源的食品。 后面两种情况,也可称为观念 素食者。 宗教素食者 - 因为宗教原因而吃素者。在不同宗教和教派中,对食物的讲究不同,比如有的可以吃“三净肉”,有的则不能吃肉,甚至 “不得食五辛:大蒜、葱、韭、薤、兴渠” ,这里就不细分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约一半,他们都不忌食肉类,但有各自的讲究。这可以从《古兰经》和圣经《旧约全书》中读到。在我有限的宗教饮食知识中,我觉得印度的耆那教徒对素食的要求最为严格。 根据上面的分类,我们至少可以有下列一些观察: 现生人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肉食者。 现生人群中,和肉食者最为接近的也许是传统的爱斯基摩人,他们以海生哺乳动物、鱼类、鸟等为主要食物。如果按有些人把鱼也算作素食,那他们也不是全荤。在我了解到的亚洲人群中,蒙古人吃的肉大概是最多的,那里的牲口数量和人口数量是 14:1 ,人平均年消耗肉达 200 磅(见链接 2 ),加上奶制品,动物蛋白摄入量相当的高了。和蒙古同行在野外考察,我们吃饭都是分开的。我们煮点罐装的豆、意大利面,加点罐头肉类就行了。但他们一定要吃肉和奶制品。在戈壁滩那样干热的环境中,有时几天见不到一个牧民人家的情况下,不知他们是怎么弄到并保存自己的食品的。他们的传统食品中有很大比例的奶制品,也吃土豆之类的东西,但很少吃蔬菜。 人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素食者。 我们知道,现生的哺乳动物包括单孔类,有袋类和有胎盘类三大类群。在自然状态下,无论长大后是吃草的牛羊还是吃肉的虎狼,它们在幼年时,都必须靠吃母奶生活、成长。因为只有母奶能为他们提供必须的营养。人是哺乳动物中灵长类的一个物种,自然也需要吃奶才能长大。 婴儿需要母乳,这是自然法则,也就是说,动物性食物是哺乳动物,当然包括人,生存和成长必不可少的食物。 因此,在讨论吃什么的时候,需要分清年龄段,否则就没有办法把事情讲清楚。当我们说严格素食者时, 我们实际上是在说“成年严格素食者”。从吃的角度看,人之初,要吃奶,性本恶。对母亲来说,哺乳是一件劳累、甚至 痛苦 的事情,但没有母亲会因为劳累 痛苦 而拿豆浆或果汁去灌自己刚生下的婴儿。当然,例外总是有的,以后有机会再讲。人长大成年后,可以选择成为素食者,但无论追寻什么样的理想,不要忘记自己是靠吃动物母亲的奶长大的。 现代人群基本上都是杂食性的。 杂食不是一种主义,而是自然选择出来的人类饮食习惯。大部分的亚洲国家,比如中国,老百姓的主要食品和能量来源是淀粉,包括大米,麦子,玉米,土豆,豆类等。在他们的食物中,蔬菜水果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毫无疑问,大部分的人也不同程度的吃肉或来源于动物的食品。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动物性食品在日常饮食中的分量也在增加,我唯一有的数据,是 70 年代我念中学时,每个月有半斤肉的供应,而现在出野外回来,饿了,一顿吃的肉我过去两、三个月都吃不上。 我们现在对吃什么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杂食人类和“成年观念素食者”之间。具体的议题是:在拥有充分食物的前提下,因为各种健康、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等因素,自然形成的杂食人类是否该向严格素食者转变。这种转变是否具有道德、伦理上的意义。如果要转变,该以什么形式最好。当不同的社会、文化标准出现冲突时,比如环境因素和动物保护出现矛盾时,我们该怎么处理。 我自己是很随意地过平常日子,没有特别地理想化我的饭菜,随遇而安,有什么吃什么, 我很满足现在能把饭吃饱的日子。 通常喜欢简单点的东西,可口点最好,而最可口的味道是食物本身的味道。我的观点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每个人有权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等选择合适的饮食(不浪费,不过分,避免吃野生动物),以健康为主,兼顾环境等因素,尊重他人以健康、环保、动保、宗教等原因而选择的饮食方式。 1. http://tw-buddha.com/forum3/index.php?s=7e1a6c554ad63ff11990f85eb9c3cf04showtopic=9116 2. http://www.eurasianet.org/node/61212
个人分类: 以食为天|10200 次阅读|54 个评论
关于人类吃素还是吃荤
热度 18 wangdh 2012-5-5 12:24
关于人类吃素还是吃荤 1 、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属于灵长类,猿、猩猩、狒狒是人类的近亲。 我们共有一个地球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世人的关注和认识。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包括物理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所以人类需要保护和爱护的除了物理化学环境,也要保护生物环境,也就是除了人类的其他生物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 、人类既然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生物物种,生存是第一位的。衣食住行,是基本生理保证。人类在自然界中有自己的生态位置,有自己的生态功能。在食物链中、食物网中、生态关系中,人类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人类的特殊性,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也具有特殊性。 3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在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生理、行为、形态解剖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进行了相应调节。食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人类生存,健康生存,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这些都来自与食物。要获得食物中的营养和能量,人类的消化系统(消化生理学)就需要与食物相匹配。动物的食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生态关系)。大自然是和谐的,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是和谐共存的,虽然有弱肉强食,这属于自然选择。早期人类属于狩猎和采集型的,男子狩猎、女子采集果实等,这些生活习性对于现代人类的食性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人类应该属于一个杂食性物种。 4 、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改观。现代人类重视生活质量,重视心身健康。饮食结构、生活方式,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生殖需求,是有生物学基础的,有些可以改变,有些估计不是很好改变了。 转载一篇新闻报道,肉食曾经帮助人类迅速扩散。 *************************** 2012 年 4 月 21 日的《参考消息》: 缩短哺乳时间,生育更多子女 食肉帮助早期人类迅速扩散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4 月 1 9 日报道】科学家说,食肉果腹帮助早期人类更迅速地在世界各地扩散,并且对人类进化构成了深远的影响。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说,高质量的饮食使得母亲可以较早地给孩子断奶,从而生育更多子女,这意味着人类族群更快地发展壮大。 这项研究对比了 67 种哺乳动物,其中包括人类、猿、老鼠和虎鲸。研究结果显示,食肉与较早断奶之间存在联系。 他们发现,在所有这些物种中,当幼仔的大脑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幼仔便停止吃奶。但与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相比,食肉动物更加迅速地达到这一阶段。 这份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埃利娅 · 普索尼说: “ 食肉使得哺乳期缩短,从而使生育间隔缩短。这肯定对人类进化构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 在自然生育的人类群体中,平均哺乳期为两年零四个月。这与我们人类的最长寿命没有多少关系,人类的最长寿命大约在 120 年左右。 与我们的近亲相比,人类的哺乳期就显得更短了:黑猩猩的哺乳期为 4 至 5 年,而最长寿命只有 60 年。 研究人员此前曾试图通过关于育儿方式和家庭规模的社会和行为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哺乳期相对较短的原因。 但隆德大学的研究团队如今证明,所有物种的幼仔在大脑发育到特定阶段后便停止吃奶。食肉动物由于高质量的饮食而较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提前进入这一阶段。因此,人类和类人猿之间存在的哺乳期长短差异似乎是由这样一个事实导致的,那就是: 作为物种,人类是食肉动物,而大猩猩、红毛猩猩和黑猩猩是食草动物或杂食动物 。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10260 次阅读|25 个评论
肉食父母压制孩子的自愿素食
热度 8 jiangjinsong 2012-5-3 22:16
肉食父母压制孩子的自愿素食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512 :肉食父母压制孩子的自愿素食 今天甚至還常聽到,某位朋友的孩子知道肉是動物的屠宰產品後便拒絕吃肉了。可惜這種本能的反抗會遇到非素食父母的巨大阻力。面對父母的反對,大多數兒童無法堅持據不吃肉,因為父母為他們準備飲食,還教育他們要不吃肉就不能長得高大強壯。希望隨著營養常識的普及將有更多的家長認識到,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孩子可能比他們更聰明。 彼得·辛格,动物解放,青岛出版社, 2004 年, 198 页。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4212 次阅读|22 个评论
吃肉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2-5-3 21:25
吃肉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11:吃肉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我們對動物的觀念在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形成,從幼年起就吃肉,對於這種態度具有決定性影響。有意思的是,許多兒童起初不願意吃動物的肉,父母們錯誤地認為肉食是健康所必需的,因而極力勸說他們,兒童才養成吃肉的習慣。不過值得強調的是,不論兒童的最初反應怎樣,在我們懂得自己吃的是動物屍體之前,早就已經吃肉了。因此,我們吃動物的肉是長期形成的習慣,並由社會的趨同壓力造成的偏見所促進的,絕不是我們在知情的情況下有意識做出的決定。 彼得·辛格,动物解放,青岛出版社, 2004 年, 196 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081 次阅读|36 个评论
为什么佛教徒不吃肉?
热度 15 SeaDau 2012-5-3 12:15
前段时间看了几篇博文,关于素食的讨论,我看了后,也产生了一点浅薄的想法。我今天又看到刘旭霞老师的《我的吃素食的朋友》。我想,在吃素还是吃荤的问题上还是有相当的争议的。 真正触动我对素食的讨论想法的是田松博士的《 每天素一点 》,我赞同其将素食者的分类为: 佛教素、健康素、环保素、伦理素。后面三种情况,我们一般都比较好理解。 那为什么佛教徒不吃肉呢? 原来并不知道其中缘由,一般人印象中,出家、信佛好像是万念俱灰,看破红尘之后的举措。因为,信佛似乎与吃斋等同,信佛苦修行啊,不但要念经还要有许多的戒律。 本人不是佛教徒,自然不明其中究竟,但最近有幸认识几位学佛的家长,在有意无意的闲聊中,有所接触,仅皮毛都算不上。 佛教遵循的是:因果报应和生命轮回。佛教的入门要从《十善道业经》、《太上感应篇》开始,感恩和行善,是根本的法则。由于因果报应,有因必有果,今天种什么“因”他日(甚至来生)就会结什么“果”,由于生命是轮回的,所以,该“果”也会决定你的来生的命运。另外,《地狱变相图》告诉世人,灵魂是不灭的,往“生”后要到地狱接受严酷的层层刑拷,受尽折磨,才能转世。并不是所有的人最后都转世为人,所以,你修行不到,很可能就堕入飞禽走兽道。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吃荤是很正常的,吃素太过辛苦,以及常年吃素恐怕营养不良,尤其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下一代。前些年,不是讨论过,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二十年前高出多少等,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日本人最二十年来的生活水平提高,奶摄入量、肉摄入量是原来的多少倍等等。正因为此,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都在千方百计地从饮食上入手,下大力气,希望孩子健康、高大。 我的想法也是一样的,不吃肉,孩子怎么长身体呢?我把这个疑问提出来,佛教的家长回答我,你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明白了,你就不会吃了,哪个什么。。。。。 我一下就想到了轮回。 回来后,我真的有二个星期一点都不想吃肉,好一段时间缓不过劲来。 所以,我想佛教徒不吃肉,绝对是出自自身的自觉性,信仰决定了的。 虽然,似乎理解了,佛教徒不吃肉了。但是不吃肉,如何解决营养供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曾有一位家长告诉我,某某孩子,认识吧,那是“胎里素”,在娘肚子里就没吃过肉,生下来后,也不吃肉,一样长得比妈妈还高吧。 有一个女孩(外国人),住在我们隔壁,我们每次做饭,她就站在门口看着,我每次都请她尝尝 Chinese Food ,她都拒绝。后来,她才告诉我,她是素食主义,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那是生命。当时,我顺口说了一句,植物也是生命啊。她一时没反应过来。 另外,我在科学网上看到一篇博文(原谅我没记住是哪一篇了)提到,大象和牛是草食动物,我想这是最有力的证据了,动物吃草,居然也能长成庞然大物。 所以,我想吃素应该是不影响健康的,从植物的食物中,应该是可以获得足够人体所需的营养的。人类之所以,有那么多丰富的食物,那是人类聪明啊,懂得换着花样满足自己的口欲,甚至吃得稀奇古怪。有朋友送我一本《莲海真味》,里面全是素食的菜谱,你会发现素食并不只是青菜豆腐,素食一样是丰富多彩、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我把这本书送给了一位国内健康素的朋友了。 饮食是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或一个理念就可以废弃的。从进化论来看,人是猿进化来的,猿猴是素食吧,怎么进化后的人类却吃荤了呢,这是人类的智慧,懂得从大自然中,挖掘食物。那么,推行素食是不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呢。我想不是,这是人类的一种觉悟。当我们面临饥饿威胁的时候,积极地寻找和开发各种可以维持生存的食物,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积极地改进。那几千年的饮食习惯,怎么说改就改的,我们不能“一刀切”,借用佛教的一句话“ 随众性喜 ”,就是说,倡导是一回事,大众是否接受是一回事,人家还没觉悟,爱吃肉呢。 所以,吃素,吃荤,是在各人的选择。我们都应该更科学地、理性地对待它,尤其,在食品安全频出问题的今天。
12415 次阅读|31 个评论
富兰克林的糊涂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5-2 09:42
富兰克林的糊涂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5:富兰克林的糊涂 富兰克林16岁起就开站吃素,在一次航海旅行中他发现剖开的鱼体内有较小的、整只被吞下肚的鱼。他顿时开悟:既然一种动物吃另一种动物是自然之理,那么人类吃动物也是自然的。从此他放弃了他的素食习惯。 我不知道富兰克林是真的那么认为,还是为自己放弃素食找借口。从伦理学论证的角度看,他的思路显然是很糊涂的。 人类是有道德自觉性的动物,至少有道德自觉性的人类成员在行为时需要考虑道德责任和义务,而非人类动物是没有道德自觉性的。指责非人类动物不遵守伦理道德是毫无意义的,以非人类动物不遵守伦理道德为借口,回避人类动物应该遵守的伦理义务是荒唐的。这里存在一个体现人类尊严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关系。那就是非人类动物不需要履行道德义务,却仍然享有人类动物必须尊重的道德权利,即人类动物对它们具有道德义务。 在这种不对等关系中,人类动物是道德主体(moral agent),而非人类动物是享受道德关怀的道德客体(moral patient),许多人混淆这两种身份,就会犯错误。富兰克林兄的问题就出在这儿。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5194 次阅读|15 个评论
素食不是信仰的问题,而是伦理学论证的问题!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5-2 00:39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4:素食不是信仰的问题,而是伦理学论证的问题! 许多人对于宣传素食很不耐烦,他会说吃什么怎么吃是个人的自由,与伦理道德无关,别人管不着。你素食是你个人的信仰,不要喋喋不休劝别人相信你这一套。这种看法貌似很符合自由主义立场,容易被人接受,其实是很out的说法。 实际上,吃什么怎么吃,与动物关系甚大。而动物伦理学的新发展,对于将动物排除在伦理道德关怀之外的传统做法提出了挑战。 详细的论证涉及诸多因素,简单地说,大致思路是这样的:如果人们接受“人类可以素食而保持健康”这一事实,接受“非人类动物可以感知痛苦”这一事实,接受“非人类动物也有自己的利益”这一观点,接受在伦理学上“不同物种成员的利益必须同等考虑”的原则,那么就必须接受“非人类动物”也是我们伦理学关怀对象这一结论,我们就有必要尽量避免给非人类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屠杀,素食问题就是动物伦理学的结论。 功利主义和权利论的具体论证有所不同,在具体观点上也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思路有其一致性。在各种特定因缘之下,素食伦理对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类动物提出什么样的具体要求,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分析,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这是个学理问题,是个基于事实的论证问题,而非信仰问题。 你可以反对素食主义,但是前提是必须要反驳素食主义的伦理学论证。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5199 次阅读|5 个评论
为了动物保护而素食者不要害怕别人把你当做怪人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5-1 23:42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503:为了动物保护而素食者不要害怕别人把你当做怪人 要是真有人认为你怪,请记住,你绝不孤单。世上所有最优秀的改革家,那些首举义旗反对贩卖奴隶,反对民族主义战争,反对工业革命时期逼迫童工每天工作十四小时的残酷剥削的人们,一开始都被那些从上述恶行中获取利益的人嘲笑为怪人,改革家们反对的就是他们的恶行。 Peter Singer, Animal Liberation:A New Ethics for Our Treatment of Animals,The New York Review,1975,199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882 次阅读|6 个评论
蒋劲松老师报告:《深层素食主义》
热度 14 jiangjinsong 2012-4-30 11:29
蒋劲松老师报告:《深层素食主义》
3 月 30 日,清华大学 蒋 劲松教授在燕晗山大家堂做了一场《深层素食主义》的报告。这场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市兄弟学校的老师、部分学生家长、深圳市环保人士和我校的老师共计三百多人。 蒋教授从深层素食主义的基本理念谈起。他说:“我们平时吃饭的时候,吃什么,不吃什么,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少有人反思饮食对个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深层素食主义就是向传统的饮食进行挑战,对传统的饮食文化进行反思。” 蒋教授从深层素食主义与浅层素食主义的对比中讲到什么是深度素食?从深层生态学与浅层生态学的比较中阐述了生态的内在价值和怎样对待食物。他认为,提倡素食主要有以下理由:首先素食可以减少动物的死亡与痛苦。人类为了口腹之欲,日复一日的虐待、宰杀动物,这在道德上是无论如何是难以辩解的。 其次吃素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 从《素食者膳食指南》一书中已经科学的解释了素食是有益于健康的。书中讲到摄入的肉食越低,对身体越健康。蒋教授还从人的生理结构分析了人的身体更适合素食。第三个提倡素食的原因是肉类的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大量的饲养牲畜破坏了植被,破坏了生态循环。 第四个素食的原因是现在世界性的饥饿与不公,肉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还从物种间的亲属关系,普世的不杀生观和宗教的观念上谈了为什么提倡素食的理由! 蒋教授从动物解放运动和动物权利等方面讲了“素食”为何要“主义”?还谈了作为我们个人要尽量减少饮食行为给动物环境带来危害,每个人努力向素食方向努力等深层素食主义的诉求。为什么说素食关乎道德中谈到,我们应该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分离的,人与动物、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不是优于自然的。 最后蒋教授分析了有人为何反对素食。首先是食肉有象征意义,表示对自然的征服和力量;其次是男性权 力 和狩猎文化的兴起影响。 蒋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听众极大的兴趣,报告结束后,很多听众纷纷围上来与蒋教授探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场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让人们对自己的饮食有了更深的关注和思考! http://www.szyangxiao.net/show.aspx?id=4347cid=4 備註:這是給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與深圳市南山區政府合辦的南山學校做的一次演講。 第二張圖我身邊的是校長李慶明先生,此人很有思想。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5940 次阅读|43 个评论
关于素食的营养,究竟该信谁?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4-24 15:17
关于素食的营养,究竟该信谁?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7:关于营养学,究竟该信谁? 营养学教育的匮乏 当前的医学治疗严重依赖药物和手术,完全不考虑营养和生活方式。医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营养学培训,也不知道营养和健康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985 年,美国国立研究委员会资助的一个专家委员会出具报告证实,根据该委员会对美国医学院校的营养学教育项目数量和质量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医学院校中的营养学教育有很大不足,不能满足当今和将来的医学工作的需要。但这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委员会注意到: 1961 年, “ 美国医学联合会营养食品咨询委员会就已经报道称,美国医学院校中营养学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承认、关注和支持。 ” 换句话说, 40 年前,医生自己都宣称他们的营养学教育是不够的。截止到 1985 年,情况没有得到任何改观,到今天也是这样,仍然有连篇累牍的报道证明美国医学院校中营养学教育是非常缺乏的。 这种现状是非常危险的。医生的营养学不仅仅是不充分,实际上基本没有培训。 1985 年,国立研究委员会的报告认为, 4 年的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医生平均只接受了 21 课时的营养学培训,大概只占两个学分。大多数参加这项调查的学校,其营养学培训实际要少于 20 个课时或者说少于 1-2 个学分。相比 之 下,康奈尔的营养学本科生,要接受 25-40 个学分的培训,大约相当于 250-500 个课时,而一个注册营养师接受的培训要超过 500 个课时。 更糟糕的是,营养学课程主要安排在医学院校教育的第一年,而且是作为自然科学教学的一部分 —— 基础营养生化课程中涉及的营养学包括营养素代谢,或者是涉及某一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生化反应。换句话说,这些课程都没有涉及营养与公共健康问题 —— 例如肥胖、癌症、糖尿病的关系。 你不应该先入为主的认为,医生比你的邻居或同事有更多的营养学知识,对食物与健康的关系懂得更多。现实情况是,医生并没有接受更多营养学培训,他们向体重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多摄入牛奶或是含糖的奶昔作为正餐替代品。也正是这些医生,向那些想减轻体重的患者建议摄入高比例的肉制品和奶制品。也正是这些医生,向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摄入更多牛奶。医生对营养学的无知给病人带来的恶果实际上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很明显,在医学教育中,并没有给营养学足够的关注。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在 “ 医院中缺乏懂营养学的医生 ” 很可能是住院医生营养学培训不够的原因。我怀疑,在这些培训项目中缺乏懂营养学的医生仅仅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招聘这样的医生。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没有人比麦肯道格尔医生了解的更清楚了。 【美】 T.ColinCampbell,ThomasM.CampbellII, 《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 年, 第 299-300 页 。 中国的医学院学生营养学知识比美国好很多吗?他们的营养学观点真的就那么可靠吗?当他们对素食人群的生活状况不去研究,对许多研究成果不去关注,只是一味地受偏见影响,对素食表示怀疑的时候,我们与其相信营养学知识并不充足、完整、全面的他们,还不如相信那些素食几十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人,相信悠久的素食传统展示出来的生活智慧,相信营养学史上最全面的调查“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结果!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6884 次阅读|17 个评论
吃货中国——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4-24 09:54
吃货中国——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6:吃货中国——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 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 蒋劲松 2007-06-07 博览群书   老实说,我对于作者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位愤青时,也同样沉浸在弥漫本书的全盘性反传统情绪之中,今天看来则未免失之片面、肤浅。但即使如此,我仍然要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好书。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举世公认,今天经济繁荣,市场发达,更是在继承、发掘古老饮食文化传统之 上,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全方位引进外国饮食文化,并且加强自主创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与饮食业经济繁荣交相辉映的是,所谓美食家和 “ 写食主义 ” 的异常兴盛。一时间,所谓 “ 酒文化 ” 、 “ 饮食文化 ” 歌舞升平,俨然一副太平盛世再现辉煌的意思。   然而,李波先生这位自称 “ 没有执照的历史学家 ” ,却能独具只眼,在觥筹交错、喧嚣浮华中,洞见一触即发的重重危机,以批判的眼光冷静地审视中国饮食文化中丑陋的种种表现。更有意义的是,在李波先生笔下,饮食文化批判还具有更加广阔深远的文化批判的方法论价值。在他笔下,食欲、饥饿、味觉、器官、咀嚼、烹饪、礼仪、酒、美食家等食文化元素都化为 “ 坐标系 ” 、 “ 显微镜 ” 和 “ 解剖刀 ” ,来窥视和解构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格、国民性 …… 他振聋发聩地提出了: “ 中国人主要靠味觉在认知自己,认同同类,认知这个世界,也是通过味觉来表达这个世界 ” 。这一命题是一个能够产生丰富文化研究成果的富矿。作为一个极具本土特色的研究课题,个人认为倘若能够深入下去,甚至像福柯的 “ 性史 ” 、精神病院研究那样产生出极其丰富成果的研究成果。   作者为2003年SARS流行的悲剧所触动,并进而从对中国饮食文化丑陋积习的反思和批判不断深入到对国人口腔文化的全面批判。出版之后,作者并没有停止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本书从2004年的《吃垮中国 ―― 中国食文化反思》,到2005年修订扩展为《吃垮中国 ―― 口腔文化的宿命》,书名的变迁体现出作者思考深度的不断推进。   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华人历史学家孙隆基先生对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为本书作序。按照他的观点,中国文化之所以缺乏超越性, “ 身体化 ” 、 “ 口腔化 ”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和标志。精神世界的过度身体化和感性化,往往使得中国文化中缺乏形上追求,常常显得那么的 “ 唯物 ” 和 “ 现实 ” 。好处自然是中国文化中少见西方历史上压抑人性的狂迷。那种为了宗教教义分歧而互相残杀的悲剧在中国历史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为了某种形而上的理论分歧而将思想家烧死的惨剧在中国历史上是很难想象的。套一句常说的话,那些理论 “ 能当饭吃吗? ” 这句犀利的反问体现了中国文化务实稳健的特征。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之过度的身体化,使得中国人常常回避死亡的问题,自我欺骗道:好死不如赖活着。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文化的根底在于道家。道家中高明者固然可以领会老子 “ 身为大患 ” 的道理,体悟庄子 “ 死生一如 ” 的境界,但大多数国人念兹在兹的还是庸俗化和歪曲了的道家理念,不是看似虚无缥缈的长生久视,羽化登仙,而是实实在在的能活一天算一天。所以,才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那是要把平时饮食男女的生活全盘搬上天的。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应对之策居然是撒开了吃,可见吃好喝好就是人生的意义。难怪中国缺乏系统发达的追求形而上超验目标的本土宗教,也缺乏系统发达的近代科学文化。   总体来说,在西方人看来,吃仅仅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因此主要关心食物的营养,附加在饮食上的文化内涵并不很丰富。科学和宗教等具有超越性的文化因素则吸引和消耗了西人更多的热情。相比之下,中国人在饮食上就投入了更多的热情了。作者犀利地指出, “ 吃是中国的国教。 ” 正因如此,几乎中国文化的所有智慧都与饮食烹饪密切相关。例如,治大国如烹小鲜,调和鼎鼐既是大厨的烹饪手段,又是良相的治国功夫。清明政治源于公平分肉,尊卑有序、主客和睦的礼仪来自进餐的规矩。   由于中国文化过度感性化,在某种程度上能不能 “ 当饭吃 ” 变成了事物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有意义的最高标准。于是,为了口腹之欲,活生生的生灵就完全沦为 “ 物化 ” 为 “ 人间一道菜 ” 了。书中不厌其烦,一一对比了 “ 十大名菜 ” 与 “ 十大酷刑 ” ,两者的惊人相似,反映出国人在美食诱惑之下的残忍和麻木。酒文化的过度发达,同样往往让国人丧失了直面严酷而丑恶的现实的勇气和理智。不仅如此,国人过度追求感性享受的恶习,使得国人常常毫不顾及营养、卫生,最终走向对身体的戕害,这可说是 “ 身体化 ” 倾向推到极致后产生的自我否定。作者对国人过分沉溺于口腔快感的恶习,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 一个人想要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味觉的囚禁。 ”   中国传统口腔文化,或者更精确地说过度身体化、感性化的弱点,绝非仅仅局限于饮食文化的畸形发展,还体现在沉溺于其他方面的感官享受上。如鸦片传入中国后,近乎 “ 全民皆烟 ” 的盛况,催生了极其精致的烟灯、烟枪艺术。又如,传统文人对情色文化的迷恋,也同样成为古代诗词歌赋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土壤。如明代中国的色情小说性描写细节之丰富多彩、肉欲刺激,较之人欲横流的当代西方也不遑多让。论者多以此归咎于宋明理学之压抑人性与虚伪教条,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但在我看来,从根本上说,这恐怕还是宋明理学为了与佛道二氏争抢意识形态地盘,不遗余力地排斥佛道两教超越性的精微教义,从而将国人的身体化、口腔化推到极致造成的。   最后一章的题目是 “ 素食主义救中国 ” ,乍读起来未免有点耸人听闻,小题大做,但是联系我们当下严重的现实,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近些年来,国内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的相关论争日趋激烈,而物种主义者们最有力的武器居然是人们对于肉食的需求。因此,无论是为了保护动物,还是为了减轻环境的压力,抑或是为了保障我们的健康,我们都有必要返璞归真,洗尽铅华,建立和平、慈善有益于环境和健康的饮食文化。   当然,作为 “ 没有执照的 ” 年轻作家,相关学术功底难免有所不足,本书是在巨大生存压力下出于责任感的友情客串研究,所以书中也有一些武断的结论、情绪化的宣泄,作者自身固有痛快淋漓之爽,也有利于本书的市场销售,然而却不免多少影响了立论的严谨性和可靠性,也因此影响了本书的思考深度。例如,不应该为了控诉酗酒的危害,而贬低李白诗词的艺术成就;又例如,在揭批中国传统文化沉溺于口腹之欲,普遍不惜虐杀虐食动物的恶习时,不应该忘记中国大乘佛教素食的优良传统。在批判中国文化身体化、感性化的同时,不应该忘记中国文化对超越性存在的消解,也避免了西方历史上类似宗教裁判所、女巫审判的丑恶与罪行。   这种批评与其说是仅仅针对作者李波的,还不如说更是对于体制内 “ 有执照的 ” 研究者的一种鞭策。毕竟, “ 皇上不急太监急 ” 的李波先生已经走出了拓荒的第一步,继续精细地开拓这个领域,应该是具有更好研究条件的专业人士了。当然,我们也期望李波先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通过 “ 路考 ” ,或者学界伯乐能赏识其才华和敏锐,帮助他尽早获得 “ 执照 ” ,提升学术功力,在更为优越的条件下努力深化相关研究。   相比之下,那些 “ 有执照的 ” 专业人士确实太懒惰,太不够专业了。而那些为丑陋的口腔文化唱赞歌的文人,难道真像作者李波先生所挖苦和痛骂的那样,变成了只会胡吃海塞的 “ 马桶 ” ?真的都让资本家们给收买了,只会唱赞歌了吗?难道真的是脑满肠肥,酒令智昏,在罪恶和丑恶面前完全丧失了批判能力,只会助纣为虐了吗?    “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华文化吐故纳新的伟大潜力。李波先生的著作中虽然充满了激进的反传统话语,但是字里行间中所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道德关怀的入世传统。这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其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自我更新的一种形式。在此方面,李波先生并不完全是孤军奋战。实际上,我们知道以北京大学素食文化协会为代表的相当一批 “ 知识青年 ” ,也正在通过倡导和实践素食来身体力行保护动物的崇高理念。他们当然仅仅是中国文化界很少的一小部分,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超越中国传统口腔文化弱点,努力向上探索的一种可贵追求。这种追求,与年轻一代努力建设科学文化,复兴传统文化,推广环境保护动物权利理念,探索心灵奥秘的种种尝试一样,都应该看作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吃垮中国:口腔文化的宿命》,李波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1月版,22.00元)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4518 次阅读|11 个评论
新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4-23 21:43
新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425:新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新的解放从餐桌开始 蒋劲松 一部西方近代发展史见证了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展,从第三等级、黑奴、工人阶级、女性一直到同性恋者乃至动物、及另外一些自然物等等。日益深刻和彻底的各种解放运动,往往都是从颠覆人们习以为常的深层文化传统开始的。例如女性主义、动物权利、环境权利运动所挑战的对象,过去都曾被认为仅仅是私人领域的现象,今天却越来越被认为属于公共领域,涉及到权利关系,具有政治和伦理意味,成为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解放运动的重新界定的领域。以往人们不假思索拒绝考虑的 “ 荒唐 ” 观点,不仅日益成为社会关注并激烈争论的热点,而且正不断成为文明社会普遍接受的具有政治正确性的主流观点。而按照《深层素食主义》的观点,素食主义也许将会成为文化先锋运动的最新且影响深刻的冲击波之一。 作为一本提出统一素食理论的著作,《深层素食主义》从动物保护、环境生态、医疗保健、女性主义等多方面论述了素食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几乎穷尽了所有能想象到的反对素食主义的各种论证,并一一加以反驳,几乎达到了滴水不漏的地步。作者福克斯是专门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哲学教授,涉猎极广,著作等身。正因如此,与坊间常见的宣传素食的劝善读物不同,本书论述全面,逻辑严密,犀利雄辩,台湾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因此誉之为 “ 素食主义百科全书 ” 。 作者认为,我们在餐桌上吃什么食物,绝非个人私事,它与我们的基本价值观紧密相连,关涉到我们如何与他者相联系,如何定义我们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总而言之,我们吃什么说明了我们作为人类是谁,是什么。素食主义帮助我们去确认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区隔于、优越于动物与自然界整体的统治者,从而使我们超越 “ 人类中心主义 ” 的樊篱。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如不加限制,必将导致地球的毁灭。素食主义在今天,一如既往,始终是弱势伦理论述的永恒潜流,不断激发着个人与社会的道德进步。 《深层素食主义》这一书名暗示了素食与深层生态主义之间的深刻关系。深层生态主义对生态的关注,与 “ 浅层生态学 ” 仅仅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考虑生态问题不同,强调的是生态系统内在的价值。与此相同,深层素食主义之提倡素食,不是仅仅从饮食健康的角度来考虑的,更重要的是把着眼点放在道德角度上,将深层生态学的主张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当然首先考虑的是动物的利益,为了我们人类的口腹之欲,日复一日地大量虐待、宰杀动物,这在道德上无论如何是难以辩解的。 除了动物的福祉之外,环境与社会公正同样也是素食主义所关怀的对象。因为,用谷物饲养肉用动物,在从植物性食物转变成肉食的过程中浪费极大,占用和侵蚀大片良田,制造大规模污染,因此肉食给环境带来了不必要的巨大压力。这种工业化的动物饲养,满足的是发达国家和少数富裕人士的奢侈享受,但是肉用动物吃掉了人类本来可以食用的粮食,而欠发达国家和贫困民众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障。因此,肉食制度不仅对动物不公平,也助长了人类社会的不公。 从理论上看,素食与女性主义的内在关系应该是本书最有特色的部分。在当代西方文化中,女性主义一般被视为人类解放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因为它本身关注人类一半成员所遭受的压迫;更重要的是它关注弱势群体,强调多元化,强调他者视角,这些方面对其他各种形式的压迫的揭露和解放都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成为当代解放运动冲在最前沿的先锋。本书认为, “ 物化一裂解一消耗 ” 的三段论压迫结构,在对于女性和动物的压迫和奴役中是共同的。从这一角度讲,素食主义应该是彻底的女性主义的逻辑结论和必然归宿。 本书不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素食主义的各种理由,还从符号、心理、历史等角度多方面深刻地分析了肉食文化流行的根源,说明肉食之所以流行,绝非生理上的必需,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化建构的产物。而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我们已经完全可以不用杀戮和残害动物来实现原先必须借助肉食才能达到的目标。肉食文化已经是一种过时的历史错误。 在现实社会中,素食主义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们,最常遇到的责难还不完全是公然站在物种主义立场上的反对,更多地是一种过度的苛求。例如,植物也是生命,为何厚此薄彼 ? 种植植物的过程也不能完全避免杀害动物,那么素食也是伤害生命。既然吃素了,素食馆为何还做仿荤菜,这不是说明不能完全忘情于肉食吗 ? 不是很虚伪吗 ?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任何一种道德关怀在扩展时都会遇到的责难。例如,当年妇女解放运动初起时,就有资深哲学家将动物权利与妇女权利进行类比,其目的当然不是嫌妇女解放运动不够彻底,要扩展解放的范围,而是以此来否定妇女解放的合理性。对此,女性主义者们今天可以这样回应说,您的批评也许是非常正确的,仅仅解放妇女而不解放动物是不彻底的。但相对于妇女受压迫的状况,不彻底的解放就更显得有必要了。历史发展总是逐步的,如果您真要关心动物权利,您现在肯定也是支持妇女解放的。 同样道理,声称关心植物权利的人,连动物权利和素食主义都反对,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和伪善吗 ? 与肉食相比,素食无论如何是可以帮助少杀害生命的,无论是动物和植物。至于批评某些素食者不能忘情于肉食,这更是不得要领的。这里的关键是,素食者的行动减少了原本可能受到迫害的动物的数量。尽管由于千百年来基于肉食的烹调文化,建构了有利于肉食的味觉,但是素食馆通过烹调技术使得味觉未被彻底改造的人们可以通过素食少伤害动物,还贪馋于肉食滋味的素食者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却做到了保护动物,难道不是一件值得赞叹的好事吗 ? 即使那些没有做到彻底食素,只是戒除某些肉食,或者在某些时候戒除肉食的人们,与其他人相比,在尽可能保护动物方面做得更好,为什么一定要求素食者们一下子那么彻底呢 ? 提到素食与动物保护的关系,同样也是如此。当然更彻底的动物保护,自然以素食和不使用一切动物制品为最佳。但是,古人云 “ 莫以善小而不为 ” ,即使还没有做到彻底食素也是有权利从事和宣传动物保护的。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对动物的奴役和迫害已经普遍制度化,成为社会基本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任何人都不能彻底自外于这种制度,都不可避免地被迫成为迫害动物的一分子。我们只能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选择更有利于动物的生活方式。问题最终的解决,只能依赖于整个制度的改造。本书对于肉食文化及其制度的详细分析,展示了支撑素食运动的深厚学理,也说明了素食运动作为新一波解放运动的伟大意义。 当然,在当今中国保证基本人权不受践踏尚属当务之急的情形下,基于动物权利的素食主义难免有过于超前之嫌,甚至常常缺乏作为辩论对手的资格。素食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在动物保护方面不要说和西方发达国家无法相提并论,就是与许多经济水平不及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差距甚大。然而,人类的历史从来就是不断推翻常识,更新观念的历史。受到攻击、嘲笑、谩骂乃至迫害,是先知先觉者的宿命,但这是任何有价值的新文化为自己开辟道路必不可少的牺牲。写作这篇书评时,恰逢北京大学素食文化周活动举行。北京大学又一次充当了中国文化界的开路先锋,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如其他许多由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倡导的进步思潮一样,在我们这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素食文化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的。    ( 《深层素食主义》, 福克斯著,王瑞香译,新星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版, 22 . 00 元 )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681 次阅读|15 个评论
蒋叔最近发飙 拍一砖 给他败败火
热度 19 laozu 2012-4-23 12:29
素食者可不是吃素的 这话听着咋有点儿别扭 可是很在理儿 看看“素虎”的菜单: 水煮鱼、黑椒牛排、红烧鹿筋、酱爆田螺,等等,还有等等 这家在京城主打素食的馆子,当家菜居然是这些,莫名其妙! 也是蒋叔经常出没的地方 哈哈! 当然,那个当然,叫鱼不是鱼,叫肉不是肉 那为啥还要叫这等菜名? 因此,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 素食者特虚伪 而且担着这种虚伪的名分还特冤 人家吃肉的,吃了也不说,打死也不说 您老啥都没吃着,还满世界说吃肉了 是不是比窦娥还冤! 再二, 素食者特腐败 把一盘子豆腐干做成牛肉味,那得需要多少工序,加多少调味料? 比真吃一盘牛肉腐败多了! 再三, 素食者心不诚 吃着素食,却要品出鱼味来,品出肉味来,这还是素食吗? 这是素食者的追求吗? 打着吃素的名义(吃的也真是素食),但追求的却是肉味——荒唐! 总结三点: 倡导素食就是一场闹剧,至少是在形式上 俺不反对素食,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吃点儿素食挺好,但不要加上一些不伦不类的帽子 说实话,在“素虎”这类餐馆吃一顿素餐都不知道吃的是啥东西,得回忆半天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蒋叔真要倡导素食,先做点儿实事儿,就从京城的素食餐馆开始吧 怀里揣块儿板砖,见一家拍一家 首先要让他们做到 名正言顺
个人分类: 漫话|693 次阅读|2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