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生,单纯,人品??
w357768473 2010-12-25 09:38
前些天,报了驾校,去学了几天车,教练直接当着同学的面说:王运啊,你自己不抽烟也罢了,你瞧瞧,别人都买中华烟送我呢,你是学生,我先前也不计较,现在我说出来了,你应该表示了吧?就算是拜师了! 我:哦,我不知道,不知道还得送烟。 他:我现在说明了,你再不表示,就是你为人不行,人品不行了。 我:那好,我下午去买。 昨天,面试,院长询问了些专业情况,后来说:你为人如何?人品咋样? 我:还好啊。 他:你说好?我凭什么相信呢?如果你要是人品真好,导师为何不提前向我推荐呢? 我:我导师又不认识你,也不认识你们单位的人。 他:你导师谁啊?我来打个电话,问问你导师关于你的情况。 之后,他真打电话问了,后来又说:你导师对你评价很好啊,来说说你做哪些项目吧? 我:我做了。。。项目,有的是孙校长的项目。 他:你们孙校长,我认识啊,他为什么不推荐你给我呢? 我:我又没和他说,我来这边。 他:你怎么不和他说呢? 我:找工作还是尽量靠自己吧?我也不喜欢麻烦别人。 他:哈哈哈,学生还是太单纯了,你最好让他打电话把你推荐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04 次阅读|1 个评论
网海泛舟(1):文章极处见性情
pww1380 2010-11-23 13:42
网海泛舟(1):文章极处见性情 作者 杨文祥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菜根谭》此言极是。人品与文品俱臻极致,相得益彰,始生境界。 参考文献: 1. 刘洋 . 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 - 《菜根谭》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6483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352 次阅读|1 个评论
向您学习并致敬:王克非教授求学经历感言
carldy 2010-8-4 02:20
这几天关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房内读书写文章,看累了,就眯眯眼养养神。 因为文中涉及到一条参考文献,需要核实一下王克非教授一篇文章的出处及页码,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主题词,竟然搜出了一篇让我感怀不已的人物传记。 这里怀着敬佩的心情,转录与此,愿天底下爱读书的人,能永远抱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这样,一定能到达学术自由境界。 北京外国语大学 王克非 (1954.10-),男,汉族,北京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至1986年在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参加湖南省首届高教自考英语考试,获优秀毕业生奖,评为湖南省青年自学模范。1986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师从许国璋教授,1989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兼在职博士生,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任副教授,1997年晋升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和翻译研究,著作有《中日近代对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摄取》、《翻译文化史论》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50篇,译文译著约30种,编著9种,其中《中国翻译研究专号》(英、法文)(两主编之一)在加拿大出版,论文为国际权威检索SCI收录。近年开设翻译理论、翻译与文化、英汉比较与翻译等硕士生课程。主持和参加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委科研项目,1998年获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招标研究项目。自1990年起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副主编、1999年任主编(之一),自1994年《外语与翻译》创刊起兼任该刊高级编审。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副所长、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大项目负责人)、北外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和语言学博士点的翻译与英汉对比研究方向负责人;另有多种学术兼职。于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下文内容摘自网站: http://granthu2003.blogchina.com/blog/5712113.html 他,被许国璋特招 2006-01-17邵会莲 只因多出条拐杖,他在求学的路上无数次跌倒,又无数次地爬起,饱尝甘苦。他以单薄却顽强的力量,向不公平的命运抗争:不能进学府读书,就校外自学;未读过本科,也敢直接报考研究生。 最终,他感动了著名学者许国璋。力排众议,许先生将这个不符合体检标准的青年收为弟子。他以加倍的努力回报老师的知遇之恩:攻读硕士、博士期间即发表多篇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博士毕业翌年获评副教授,三年后晋升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而今他已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多部,完成数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成绩斐然。 这位许国璋特招的残疾青年,就是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界首席学术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主编王克非。 动荡年代起步自学 文革中的长沙。学生一会儿进厂学工,一会儿下乡学农,教学很不正常。自幼因病致残的王克非还常被母亲牵着四处求医问药,整个初中阶段,他坐在教室听讲的时间不到100天。 初中就这样念完了。当同学们奔向农村的广阔天地时,拖着病腿的王克非哪儿也去不成。老父亲向学校求情,好不容易让儿子插班上了高中。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克非奋起直追。因初中耽误而一度落后的这个插班生,高中毕业时以6门功课596分(总分600)的优异成绩,一跃成为年级第一。 当时上大学要有两年工农兵实践。王克非这样既不能当兵,也不能务工、务农的残疾青年,只能望学兴叹。高中毕业后,他在家闲置了三年,但未虚度。时值文革,许多书籍被禁,他就想方设法借书;古今中外,无所不读,各科笔记做了10多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读书之余,兼习琴棋书画,还偷听美国之音的中级美国英语,边听边写,以笔记代课本,无意间提高了听力。 在那个不学ABC,照样干革命的年代,王克非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信念,迈出了自学人生的第一步。 首次报考高分落榜 1977年冬,中断十一年的高考恢复了,百万莘莘学子跃跃欲试。考前两周,离开中学已五年、正在地质队工作的王克非也决定报考。当时他远在野外,既无老师指导,又无复习材料,而且白天工作,只能晚上挤时间看书。但是一想到终于有了考进大学的机会,他顿时精神百倍,倦意全消。 考试那天,地质队开了辆解放牌大卡车,拉了50多人进城赶考。结果只有一人进入复试,那就是王克非。自学的积攒使他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其实刚拿起试卷时,几年没进考场的他也有些紧张。每遇难题而心慌时,他会自我镇定地暗暗说:这间教室可能只有一人能上大学(因当年高考录取率极低)。我不拼,上大学的就是别人了。于是咬紧牙关考下去。 成绩出来了,他四门考了321分,平均分超过80分。当时清华、北大在湖南招生平均分数为73分,以他的成绩,上大学应是十拿九稳了。 然而,体检一关亮起了红灯。因右腿残疾,他被医生判定不合格。当年省招办规定,德智体都合格才向省外推荐,省内志愿湖南师范学院,因为要培养教师,体检标准更高王克非与大学痛失交臂。家人安慰他:明年再考吧。他却深感委屈:考得再好不也得落榜?残疾是我能改变的吗?! 所有年轻人都翘首向往的大学,一度离他那么近,却又那么遥远。 考研路上五度受挫 王克非又回到自学的道路上。中学读过的列宁传记一直激励着他:当年列宁因家庭原因被沙俄当局逐出大学后,就在家中自学,以校外生身份参加彼得堡大学毕业考试,获得全优证书。知识可以自学。没有列宁的天分,却可以学习他的精神。他计划自修大学课程,将来报考研究生。 1980年11月底,他插班进入湖南师院外语系的教师进修班。当时学的是许国璋英语第三册,相当于外语系的二年级(或79级)。临上该班前,他努力自补前半学期的课程;后半学期结束时,他已在班上名列前茅。寒假里他借来许国璋英语第四、五册和高年级学生的笔记,恶补一个多月将其学完。开学后除继续上原来班级的课外,又加选78级的课。为了实现自己计划中的报考世界史专业研究生,他再给自己加码,选修历史系的相关课程。那段时间里,他总是上完这一班的课就匆匆赶去另一班听课,三门课程同时修。他说他当时就是恨不得把时间放大两倍三倍,把进修的一年扩充成两年三年。 这些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等于是一般人数倍的气力!当时他还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搞布展,在地质研究所做科技情报翻译,所在单位离大学很远,他每天早去晚归,来回要赶乘六趟公共汽车。无论寒冬酷暑,人们都能见到这位拄着一根拐杖奔波于求学路上的青年的身影。二十年后他回忆起当年,眼前好像又浮现出一大群人蜂拥着挤上一辆公车的场景,浮现出顶风冒雨在泥泞的路上高一脚低一脚踽踽而行的情形。他说他那时多么羡慕住在学校里全心读书的同龄人呀!1981年,国家恢复硕士研究生考试。按自己的规划奋斗了一年的他,选报东北师大丁则民教授的美国史研究生。不料,考研与高考是同一体检标准,他被校方拒绝。考研的航船没等扬帆就抛锚了。 第二年研究生报名时,王克非又跃跃欲试。这一次他想投奔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觉非教授,希望名字上的相近能带来好机缘。然而他还是没得到准考证,尽管曾恳求体检医生笔下留情。 不断报考,不断遭受身残带来的打击,一般人早就心灰意冷了。王克非却没有。他回忆说:报上一登出研究生报名的消息,看到那么多好学校、好专业、好老师,能不动心吗?那是挡不住的诱惑啊!于是心头又燃起希望的火焰。接着就选专业,填志愿,报名,体检,碰壁。年复一年,火焰燃了又灭,灭了再燃。 自强不息拼得机遇 终于,在邓朴方等人努力下,1985年国家放宽了高考体检标准。五年来第一次领到准考证,王克非格外激动。他报考了上海某名牌大学的外语专业,但结果依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写作一科竟得0分!其实这门百分试卷只要能过30分,他的总分就能上线。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那年的写作题目是A university degree doesn?t mean the end of learning (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这叫没读过大学的青年怎么写?杜撰一个大学经历吗?他想起高尔基的《我的大学》,心中有了底,便结合自己这些年来艰辛的校外自学经历展开论述,一气写满数页试卷纸。可是判卷人却认定这是跑题,一分未给。 那年8月下旬的一天,王克非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等教授招收研究生的公告。在湖南师大赵甄陶教授的鼓励下,他斗胆给素昧平生的许老写了封表达求学欲望的信,并如实禀告了自己的学历和身体情况。没想到,北外招生办很快回信说许先生鼓励你报考。隔几天,许老亲自回信,虽只有几行字,却在他久经打击的心中,激起希望的火苗。后来听推荐他的赵教授说,许先生表示:这孩子虽然腿不好,却很有志气。如果他考取了没条件上,我出资让他上学。王克非当时并不知道,许老作为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基础科专业委员,特别钟爱困境中仍好学上进的有志青年,经先生特招入学的不止他一人。 尽管收到了许老和招办的信,王克非却一直犹豫着没去报名。他毕竟只有文革中两年多的中学学历,要报考北外研究生,岂非自不量力、一步登天?9月15日是报名最后一天,未见王克非报名,许先生亲自发来电报,嘱速以电报形式报名。赫赫有名的大教授还这么惦记、鼓励一个素不相识的残疾青年报考,王克非深受感动。他不再犹豫了,当晚赶到邮局发出了报名电报。这封电报改写了他的人生。 此后一段时间里,许老和他通过七八封信。为一个千里之外的陌生青年如此尽心竭力,王克非感受到先生的温暖和爱护。1986年1月,研究生考试开始了,王克非在湖南师大的特殊考场接受了两天四场考试。凭着多年积淀和努力,他不负众望考上了外语界最高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了许国璋先生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王克非深知自己知识上的欠缺,在北外就读的数年中,课堂学习加课外自学,从不敢有一分懈怠。三年后,他完成硕士学业,写出了让先生满意的论文。那天,许先生拉他坐在北外校门外的路边上对他说:当年听说我要招你,还有人说我尽招些残兵败将。言语中流露出慧眼识珠之得意。王克非明白,为了招他这个特殊的学生,许老那几年里担着多大的压力。论文答辩时,先生特地邀请北大的季羡林先生和本校正、副校长等10位专家出席,既是对这场答辩的重视,也表现出对弟子学业上的肯定。 不断自学乐在其中 那些年在考研的同时,王克非还参加了电大考试和自学考试。1984年11月,湖南首次开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凭着长年累月的自学,他所有科目一次通过,成为英语专业首批自考毕业生。前年他到湖南开会,被湖南师大和中南大学这两所与他当年自学有关的大学分别请去给学生作报告。在师大外语学院,他走进十几年前考研的办公室,告诉学生们这里是他起步的地方;师生们为他的坎坷求学经历而感动。在中南大学外语学院,容纳200人的大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连走廊都站满了听讲的人,不得不临时启动楼下的另一间大教室。两所学校都为他感到骄傲。 多年来,王克非一直记得许老为他的书写的序自学得来的知识最可靠。即使上了北外,他也坚持自学:一边做许先生的研究生,一边还为了学业的需要而加学日语,又拿出当年在湖南师大给自己加码拼搏时的劲头。毕业时他不仅出色完成许先生要求的学位论文,还在选修的日本教授的课程里取得好成绩。后来他去日本参加国际会议,当客座教授,撰写与日本有关的论文,都得益于英语和日语两方面的学养。 王克非说,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总要花工夫在上面。急功近利想短期突破不可取。看书一定要看透,学习教材不要东一本西一本;只要从头至尾学下去,任何一本教材都能将你带到知识的彼岸。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学过的许先生的精读课本,他许多都能背下来,课后的练习题没有一道落下。 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特别是那些名气不够大的学校的学生,在哪儿读书都一样,关键是自己要学。在家里自学,同样能上大学、上研究生。如果不继续努力,即使考上了清华、北大也照样不行。其实当年上海某大学的研究生考试出了道好题目,大学毕业确实不等于学习的结束学习是终生的事。 我当年只为争取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就费了那么多周折。现在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好事。他们关键是要有兴趣学习。只要有兴趣,遇到困难就不会打退堂鼓,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搞科研也是如此,写论文若只想着发表后名利双收,就不会有持久的动力;把学习和研究当成苦差事的也很难有成就。 不断自学,乐在其中,这就是王克非教授艰苦起步、自强不息、终于学有所成的人生历程。 (本文发表于2004年5月30日北京考试报) 再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把王教授的几张照片贴于此。 祝愿王老师工作开心。 最后一张图片是表彰王老师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
个人分类: 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6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之旅(二):意志与为学
热度 1 carldy 2010-8-3 07:11
这一次来英国,过中经历了很多屈折,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仔细回想起来,还是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感到庆幸,自己总算走出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怪圈。这为今后自己的治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让自己树立了坚定的信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学读得一篇课文《为学》。 《为学》一文的全称应该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清代四川省丹棱县彭端淑的作品。文章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颇为典范的古文。其思想教育的社会意义深远,选入教材八十多年来,影响了一代代人。文章主题:通过人的天资昏聪能力庸敏,为学存在难与易,但由于学与不学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分析,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为学一首示子侄(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这里摘录一学者对文中的难段(第二段)做一个阐释: 我的天资愚钝,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天份;我的能力低下,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能力。 ﹙但是,只要﹚你天天学习知识,长久不懈怠,直到成功,也就看不出你的天资愚钝和能力低下了。 我的天资聪明,加倍于常人;我的能力敏捷,加倍于常人。 ﹙但是,如果﹚你放弃不用,就跟天资愚钝、能力低下的人没有什么差异了。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曾参传了下来。(既然)这样,那么人的天资愚钝聪明、能力低下敏捷的作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备注】下文引自: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560990 《为学一首示子侄》探讨及建议 四川 丹棱 彭仲文 《为学一首示子侄》是清代四川省丹棱县彭端淑的作品。文章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颇为典范的古文。其思想教育的社会意义深远,选入教材八十多年来,影响了一代代人。现将个人探讨梳理如下,前人分析已明者,除行文需要外,不再重复。如有不妥,敬请读者指正。 一 题解 《为学一首示子侄》作于乾隆九年(公元 1744 年),彭端淑已经四十六岁了。查彭氏家谱,彭端淑同族的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的就达 69 人之众,当时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可见绝大多数子侄不好学,不管天资能力好坏的人都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这篇文章来。作者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文章虽可针对所有的晚辈,然其用语严肃,故只点子侄。 《为学一首示子侄》:这里的 为 可当 求 、 做 解;为学,求学,求知识,做学问。求学的途径主要是在校读书。求学包括识文字,断句读的初级阶段,也包括考取功名,做学问,出著作的高级阶段。从 不逮人 看,应指求学的初级阶段,而 迄乎成 ,又应指高级阶段。所以为学,求学,应为泛指。一首,一篇。示,训示。题意为:写一篇读书求学的文章来训示子侄。题目告诉我们: ( 一 ) 内容很明确,是读书求学(指文的方面);(二)对象明确,是 子侄 ,是晚辈;(三)语气很强,是长辈的训示,很庄重严肃,全文无一句轻松的话。 文章主题:通过人的天资昏聪能力庸敏,为学存在难与易,但由于学与不学的关系,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分析,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文章选材的角度新颖。历史上劝学的文章甚多,但要结合实际,从人的天资昏聪,能力庸敏来训示劝学,还是前无古人的。 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 关于 吾 的指代 全文只有第二段才出现四个第一人称代词 吾 :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古人无标点,理解较难。是代彭端淑自己吗?请看这四个 吾 字,一会儿在说吾资昏、吾材庸,一会儿却在说吾资聪、吾材敏,这显然不是指一个人,而且从史料看,彭端淑是既资聪材敏,又勤奋好学的人,他又不在四个 吾 之列。那四个带 吾 的话到底该怎样理解呢?一般看作表列举,泛指资昏材庸和资聪材敏两种情况,不实指。同时,我认为,还可以看作实指,这些 吾 是分别代子侄中有这两种情况的人,这些话分别是子侄不学的托辞。作者模拟与子侄对话,面对面训示,纠正这两种错误观点,带 吾 的句子是子侄的话,不带 吾 的句子是作者训示,显得训示的语气更强。这正如现在我们面对面教训子女一样: 我学不懂,我学不懂。 但是,只要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读书,认真思考,努力完成作业,按时复习,就没有什么学不懂的。 带有一种教训的语气。再从末段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和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句中的 自 ,结合题目训示子侄分析, 自 应指代子侄, 自 复指 吾 ,所以 吾 也应代子侄。 下面就以 吾 代子侄展开探讨。 三 《为学一首示子侄》的架构 全文共 305 个字,围绕资昏材庸 学 , 难者 易 ;资聪材敏 不学 , 易者 难 对比选材和结构文章。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从 天下事有难易乎 到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从做天下事有难易乎导入话题,再由大到小,从做天下事到为学切入正题,对比、设问、反复,势如破竹,笔力遒劲,干净利索,揭示中心论点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从做天下事到为学,外延变窄,内涵增多,更能突出为学所包含的内容;做天下事包含为学,从做天下事到为学,实是为二僧朝南海张本,后面用二僧朝南海喻为学就顺理成章了。注意:中心论点里的 难 和 易 ,都是从天资、能力方面对为学而言的。 子侄中,有两类错误言论。一类叫苦说,我的天资能力不行,无法学。另一类则骄傲地说,我的天资能力超倍于常人,懒一点没关系。以上皆子侄不学的托辞也。教育子侄,责无旁贷,因此,引出第二段及以后各段。 第二段(从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到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从天资昏聪能力庸敏因学与不学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分析,直接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模拟面对面与子侄对话,先后举出子侄的两类(两个为代表)不学的托辞,有的放矢,以长辈的口吻训示,天资能力差只要坚持学就可以成功,天资能力好如果不学也会失败。作者还怕空洞训示,不能说服子侄,于是再举古代天资差而经个人不懈奋斗,成果最终超过聪明人的最突出的事例,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天资迟钝的曾参传了下来作证。末句用反诘句结束,指出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作用是没有常规的。言下之意,资昏材庸资聪材敏是不能最终决定成功与否的,是因学与不学可以相互转化的,从而强调自己的观点。本段结构如下图: 第三段(从 蜀之鄙有二僧 到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紧接第二段,用形象的语言,举西蜀的二僧去南海的故事作喻,严厉指出,求学的人( 人之立志 的 人 ,是指读书求学的人)要立比贫僧更坚定的志向。富和尚客观条件好而未去成南海,穷和尚客观条件差却去成了,关键在立志,立志 为 就有动力,就会设法达到目的,就能成功。求学的人也一样,只要立了坚定的志向,即使天资能力(客观条件)差,也有 学 的动力,也会坚持不懈,直到成功的。全段用比喻,从学与不学的根源上,深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从 是故聪与敏 到 自力者也 ),根据第二、三段的阐述,得出自恃资聪材敏而不学就要自败,不自限资昏材庸而力学不倦就可以成功的结论,进而呼应中心论点。 这四个段正应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有起有伏。 第一段 起,开启话题,两两对举,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段 承,承接上文,拟与子侄对话,也两两对举,直接阐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 转,文笔一宕,娓娓动听地讲故事作喻,也是两两对举,从决心立志为学方面,深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段 合,两两对举,紧扣 学与不学 ,得出结论,照应中心论点。 第二、三段均用反诘句结束,加强训示语气,紧扣题中的 示 。 全文重点针对绝大多数子侄不明确的问题议论,资昏材庸,学就 不可限 ;资聪材敏,不学就 不可恃 。而议论前者,又是重点里的重点。为了照顾议论的面,其余资昏材庸而真不学,资聪材敏而学者,仅第四段 可限 可恃 四个字带过,真是惜墨如金。全文议论的重点是何等突出! 四 第二段几个句子的理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 :这种句型是常说的 才不及中人 句的翻版的句型,译: 我的天资愚钝,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天份 。有一种叫苦的意味在里面,拟子侄不学的托辞之一。 吾资之昏 : 资 主语, 昏 谓语, 之 作结构助词,用在 资 昏 之间,把资昏这个句子变成主谓词组 资之昏 ,用它来作全句主语, 吾 为 资 的定语。 吾资之昏 是与 人 比出来的,这段两个 不逮人 、两个 倍人 ,四个 人 是同一个概念,是对比的参照对象(标准),只能理解为 常人 , 中人 或 一般人 , 普通人 。如果理解成 别人 是不够准确的。 别人 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里的天资大致就可分为:聪明、一般、愚钝三个等次,我的天资愚钝和愚钝的人比,就失去了比的意义。与聪明的人比,又太高,故只能与一般人的天资比。同样,我的天资聪明跟聪明的人比,也无意义。与愚钝的人相比,又太低。按常理都只能与 常人 比。到底对比常人什么呢?这里不是对比常人的所有方面,不是比劳力,也不是比种田技术或其他手艺,更不是比昏的程度,而是从为学这个角度出发,对比常人读书求学的 资 ,这个句子的宾语部分应理解为:人之资。不逮人之资就是人之资高。不逮,不及,赶不上。全句以 吾资之昏 (犹言吾之资低),对比人之资高。全句是说 我的天资愚钝,还不及常人读书求学的天份高 ,即吾之资低,不逮人之资高也! 吾资之昏不逮人 的宾语部分的内容是压缩省略了的。如将宾语补齐,读起来反倒不精练,不像古文,常人都可以分析出是在比常人读书求学的 资 ,所以没有必要补齐。这正如文雅的人说 我才不及中人 ,没必要说成 我的才能低,不及中等人的才能高 一样。 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我的能力低下,赶不上一般人的能力。材:才能,知识和能力。文中仅指能力,因知识无低下敏捷之说。庸: 庸才 之 庸 ,含能力低下的意思。上句资昏在言天份,本句材庸在言能力。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也就看不出你的天资愚钝和能力低下了。不知:不知道,意为看不出。其,代词,你的。本句和下文中 昏 即资昏, 庸 即材庸, 聪 即资聪, 敏 即材敏,均作名词性的主谓词组理解。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 就跟天资愚钝、能力低下的人没有什么差异了。其:连词,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论断,就。与:前一 与 是介词,跟;后一 与 为并列连词,和,或可不译。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曾参传了下来。于鲁:介宾短语,由迟钝的曾参。于,介词,由、归,不表被动;鲁,迟钝的曾参,引自《论语 先进篇第十一》孔子对曾参的评价 参也鲁 。这里用 于 介出施动者的介宾词组,是不能放在动词后作补语的,后置为 传之于(由)鲁 ,句子不通,按 于 的其他解释理解又有悖文意,并产生歧义。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作者练句和用词在表情达意上非常考究。用宾语前置作主语的句型,突出孔圣人的学说 : 表示对孔子及其学说的崇敬,表示事业之伟大。如果用 圣人之道,曾参传之 ,就与 夏礼,吾能言之 (《论语,八佾篇第三》)句型一样。但是作者觉得没有表达他的意思,要用 卒于鲁也传之 。卒,终于,最终。一个 卒 字表明开始不是,最终是。加上 于 就成最终由(归)。这就蕴含了开始被孔子评价为迟钝的曾参,经过后天个人努力,竟从孔子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由(归)他传了孔子的学说,成就超过聪明人。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还妙用了 鲁 。 鲁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最能以曾参的天资特征代曾参。举例时说曾参迟钝是孔子的定论,也可见作者做人谨慎了。为什么作者不图省事直接用曾参,宁愿不怕麻烦地用 于 介出 鲁 代曾参(还用 也 舒缓语气)呢?为强调 鲁 ,并限制其只能作名词用。可见这个句子显然强调两点:(一) 圣人之道 ,(二) 鲁 。作者原意就是为举出这个典型例子,突出上面两点来训示子侄,这就等于是对自以为资昏材庸的子侄说,你看,赫赫然的孔圣人的学说,最终还是由迟钝的曾参传下来的,你虽然天份能力差,但只要坚持努力学习,也可以成功的。这个句子是作者经过缜密思考,刻意打造的句子,结构规范,重点突出,表情达意准确无误。 五 第二段译文 我的天资愚钝,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天份;我的能力低下,赶不上一般人读书求学的能力。 ﹙但是,只要﹚你天天学习知识,长久不懈怠,直到成功,也就看不出你的天资愚钝和能力低下了。 我的天资聪明,加倍于常人;我的能力敏捷,加倍于常人。 ﹙但是,如果﹚你放弃不用,就跟天资愚钝、能力低下的人没有什么差异了。孔圣人的学说,最终由迟钝的曾参传了下来。(既然)这样,那么人的天资愚钝聪明、能力低下敏捷的作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六 二僧朝南海故事的推测及第三段的议论的理解 故事发生地: 蜀之鄙 、 西蜀 ,即西蜀之鄙。习惯上看(元朝、民国还曾是这样划分的),四川辖区是成渝两地(不包括原西康)。俗话说:巴山蜀水,东巴西蜀。巴,大致是现在重庆市辖区;蜀,大致是现在四川省(除原西康省外)的辖区。所以西蜀之鄙就是指原与西康交界的大邑、邛崃、蒲江、丹棱、洪雅一带。从作者的熟悉情况看应为丹棱县。而二僧呢?现在据丹棱境内的和尚口头流传,贫僧的原型,就是作者读过书的紫云寺的和尚海智,富僧可能是作者足迹所至的兴佛寺或老峨山的和尚,当时说不定还能指其名。中国历史上,天资差而取得成功的、天资好而失败的为学事例就有不少,选一个更恰当的都可以,为什么作者偏要精心选一个二僧朝南海的故事呢?除可用对比的方法外,说得过去的就是个真实的故事,只有选真实的故事作喻,对子侄才更有说服力,才更利于子侄切身领会。那为什么独以和尚为例呢?因作者系大家子弟,小时候对外接触少,在寺庙读书,大量耳濡目染和尚的言行,印象深刻,且这件事既真实又甚为典型。所以从推理上讲,也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写的这个故事,又是一篇经过艺术加工,具有形象思维的文学作品,这更易于子侄接受。从精心选例到写成故事可见,作者舐犊情深,真是煞费苦心。 西蜀之去南海 到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几句点出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文学作品中画龙点睛的议论与议论文中的议论结合起来的,要求子侄为学要立比贫僧还要坚定的志向,隐含不要像富和尚一样,只讲条件,没有坚定的志向,这是成不了功的。这几句不是针对全文的议论,所以应与故事放在一个段才合理。 另外,议论里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 是这样理解的: 僧之富者 : 之、者,助词,助定语后置,苏轼《石钟山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 即是也。 而贫者至之 :因 至 作到讲,为不及物动词,所以 之 ,意义上,指代作用虚化,只起强调 至 这个动作行为的作用;古人读书为唱读,很讲抑扬顿挫,语气上,前后句和本句三句连读,为 扬 抑 扬 ,有抑扬顿挫之感。各版本均有 之 ,可证作者对 之 是用心考究了的,改成他字不妥。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 是个转折复句, 而 表转折,强调 贫者至之 这个正句, 之 又强调正句中 至 这个动作行为。 至 成强调中之强调,正符合文中表达的重点。作者用词练句是多么的精到! 七 建议 从以上探讨可以看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辩证地阐述了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的道理,论点鲜明,论证严密,重点突出,层次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且文字规范,行文畅达,灵活生动,一气呵成,集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且思想教育的社会意义深远,成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为学之醒世箴言,基本无负面影响,堪称短小的议论文之精品。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编写部门,再将全文选入全国统编教材,难易度适宜于初中二年级使用。这个阶段,还能配合学生学写议论文。 作教材,题目改作《为学》也可以, 子侄 不复存在,讲时,有关 子侄 作引申,理解成晚辈、后人。 2007 年 11 月 8 日 于丹棱 二 本文参考书目: 《词诠》(杨树达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6 年 5 月第 1 版)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出版 1981 年 4 月第 2 版) 《古汉语虚词》(杨伯峻著 中华书局出版 1981 年 2 月第 1 版) 《中华活页文选 为学一首示子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 中华书局出版 1962 年 7 月成都 1 版)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99 年 2 月第 1 版)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8 年 12 月第 1 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 年 9 月第 1 版) 《初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1 年 4 月第 1 版) 《彭端淑诗文注》(李朝正 徐敦忠著 巴蜀书社出版 1995 年 4 月第 1 版) 《文言基础知识》(孙钧锡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8 年 10 月第一版) 《古代汉语语法》(康瑞琮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1 年 9 月第一版) 《文言语法分析》(廖序东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1 年 6 月第一版) 《彭仲文诗文选 为学 名篇 堪为典范》(拙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8 年 4 月第 1 版) 【题后记】谢谢关爱我的家人、老师与朋友们。
个人分类: 千里旅行,万卷阅历 Travelling and reading help yo|46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意外的收获——献给找工作的硕士生
icstu1 2010-7-30 15:56
北京某外企本想招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而当时一名女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在面试时即遭拒绝。但她并没有气馁,一再坚持,主考官拗不过她,就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但是由于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公司的预期,因此人事经理告诉女孩: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   这时。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问:如果你没被录取,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女孩说:请告诉我,在什么地方我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那两块钱是我付的电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也笑了,请你把两块钱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有人说:仅凭两块钱就招了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是不是太感情用事了?而人事经理认为:这些面试细节反映了她作为财务人员应具有的良好素质和人品,人品和素质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   第一,她一开始便被拒绝,但却一再争取,说明她有坚毅的品格。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   第二。她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显示了一种诚信,这对搞财务工作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第三,即使不被录取,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评价,说明她有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上进心。   第四,女孩自掏电话费,反映出她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这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原文链接:htthttp://www.qikan.com.cn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依赖于公德——再与陈安兄讨论学问与人品的关系
周可真 2010-7-23 17:34
陈安博士 标题:我所敬仰的方克立先生   评论内容: 不知道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在婚姻、爱情问题上有点那个啥啥啥的人,算道德、人品问题不?呵呵 居里夫人,拿到现在说,可能整个就是一小三。 如果再把领域扩展到艺术圈,说到毕加索这类人,那就彻底完蛋了,简直就是一流氓嘛,朝三暮四,劈腿,人品大大地坏了,还谈何家呀。同样,科学界也有类似问题。 所以,学问与人品之间,我个人觉得,完全独立,没有丝毫关系。 做学问符合做学问的基本要求,比如不剽窃、有创新等,就可以。与他的生活中的人品就谈不上什么联系了,有些情景下,还可以算得佳话。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完整地反对周兄的看法。 博主回复: 我说的是中国传统学术领域,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问,它本质上是所谓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这种学问是中国传统学术观念中旨在成圣的君子之学,与您所讲的学问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但即使是您所讲的那些学问,是否就完全是如您所说,恐怕是值得讨论的。毕加索这类人在您的伦理观念中可能简直就是一流氓,但在另一种伦理观念中是否也是如此呢?您所例举的包括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内在的例子,都是涉及婚姻、爱情之类,认为他们就是在道德、人品上有问题的人,我觉得您这么看问题是很成问题的。举个例子,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未婚同居被普遍认为是属于见不得人的有伤风化的不道德行为,如今谁还把这类行为视为不道德行为?从时间维度来看道德观念的变化是如此,从空间维来看道德观念的差异应该也是如此,在中国人看来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西方人眼中就未必是如此;在法国人眼中是不道德的行为,在美国人眼中就未必是不道德的行为。所以,您的反对意见以及所举之例,不足以说服我。 这里我再做些补充说明,与陈兄作进一步的讨论。 按照我的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是属于公德范畴,公德是一种公共规则。逻辑则从来都是一种公共规则。习惯于遵守逻辑规则来进行思维的人,也容易按照公德来为人处事,因为在遵守公共规则这一点上它们之间是一致的。一个缺乏公德意识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公共规则意识的人,因而他也难以严格遵守作为思维领域的公共规则来进行思维,这样的人显然是不适合从事科学工作的,因为科学思维一定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这是现代公民社会里道德与科学的一致关系,即为人与为学的一致关系。 中国传统学术主要是经学,经学也就是儒学,而儒家所提倡的道德是宗法等级制社会的道德,这种道德相对于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是属于私德范畴。具有这种私德的人可以做成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学问,或者说,缺乏这种私德的人是难以做成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学问的,这是传统宗法等级制社会里道德与学问的一致关系,即为人与为学的一致关系。 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汉代,以举孝廉的方式来选拔官员,这正是表明了当时有儒学且能履践孝道的人,其学问就能也才能得到官方的认可。隋以后的科举时代,其情况也大抵如此。被摒于科举之外的学者的学问,通常只是为民间学者所认可,官方是不承认的,这种情况只是到了清朝康熙以后才有所改变,像黄宗羲、顾炎武这样的体制外的学者也获得了官方的承认。 不过,康熙以后被官方认可的学问主要是考据学,这种学问与传统的儒学(心性之学)有质的区别,故它所需要的道德也不同于原来的那种道德,因为考据学已属于科学范畴,科学所需要的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公德,它的原初形态就是思维领域的逻辑思维行为,但清朝时候还没有一套形式逻辑的思维规范体系,所以当时的考据学与道德之间是互相脱节的,它既与传统道德相脱节,更与新道德相脱节,在这种情况下,考据学只是在科学归纳过程的收集材料和辨别真伪方面做出了一些成就,却未能形成相应的科学理论,并把它运用到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而形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也说明,一种学问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取得大成就的。清代的考据学虽然属于科学范畴,但因其缺乏科学所需要的道德,所以它不能真正结出科学的硕果。 今天的中国,无论在思维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人们依然缺乏公民社会所要求的公德意识和科学研究所要求的公德(公共的逻辑规则与学术规则)意识,所以至今中国大陆也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出足可获得诺奖的科学成就来。当今中国的学术腐败,本质上是学者们普遍缺乏公德(公共的逻辑规则与学术规则)意识所必然导致的。当然,另一方面,人们对学术腐败的痛恨,多少也表明了中国学术界的公德意识有某种程度的觉醒。然而,应该看到,这种公德意识还仅限于诚信意识,即使是方舟子也只知道提倡诚信而打假。这种意识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思维领域和学术领域,如果没有一套明确的并且得到严格执行的公共规则系统,学者的诚信之德就必然要流于空泛而落不到实处。在现代公民社会,诚信不只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或意识,它更是对一整套的公共规则的严格遵守和执行,人人都严格遵守公共规则来思维和行动了,人们之间的诚信关系就自然而然的确立了。 我曾提出执政党和官员应该忠于宪法,忠于国家,忠于公民,这里忠于宪法是最重要的,因为宪法是现代公民社会具有最高权威的公共规则系统,如果这个公共规则系统都不能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其他一切公共规则就绝难得到贯彻执行,整个社会的公共规则意识或公德意识就难以确立,从而为人们所渴望的诚信之德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我看来,只有实行宪政,使宪法这样的公共规则系统得到全体国民和一切政党的充分尊重,公共规则意识或公德意识才能在我们这个国家普遍地确立起来,思想界和学术界的公德(公共的逻辑规则与学术规则)意识也才能普遍的确立起来,唯其如此,中国才有真正的学术,真正的科学。 要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为人与为学都是一致的,而且它们也应该统一起来,对学者来说,他们的确应该德业双修,才能取得学问事业的成功。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32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论战,勿谈人品;个人恩怨,无关学术
热度 1 Synthon 2010-7-11 23:44
写这篇博文的起因是杨玲(女)的博文 国际左派的道德 破产? 。杨玲在文中转引别人的话说汪晖挺恶心的,我留言说您可以讲他错,但是讲他恶心,不妥,不是辩论的态度。除非您不想辩论只想人身攻击。。。杨玲言: 如果我把恶心改成让人反感,你觉得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让我反感的同行也有那么几个,但是只要人家的研究做得好,我还是会正面评价他们的研究成果。给我的感觉,你们是把对学者本人的评价和对其研究成果的评价混淆了。 根据杨玲的文章,汪晖事件发展到现在,已经从一个学者的学术道德问题,上升到两派学者之间的恩怨,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两派学者之间的恩怨,借一个学术到底问题爆发出来,那么我们现在讨论这个事件的时候,就要明确,我们到底是在讨论什么?如果想讨论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那么就不要借汪晖抄袭一事来说话;如果讨论汪晖本人的学术道德问题,就不要说什么新左派一贯道德败坏,所以汪晖肯定抄了。 中国有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一旦一个人被批斗,被打倒,他就一无是处,所有他的所作所为,都跟不好的事情联系起来了。对学界的人来说,一旦这个人被批臭,那么他的研究也就一无是处了。这种事情,不仅发生在文革,就在目前也很盛行。这次论战里头的很多言论,其实都是这个风格的。本人以为实在不妥。科学史上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密立根在这个事情里面至少有两个学术道德问题:侵占研究生在文章上的署名权,以及选择性报道实验结果(读者可以参考如下链接:http://www.newsmth.net/bbscon.php?bid=144id=272737)。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其学术成果本身的正面评价。 回到汪晖事情上来,那就是学术道德问题,要按照学术惯例来做。不管多少人联名写公开信,不管写信的人有多大影响,不管公开信是支持他还是反对他,都不应成为改变汪晖抄袭事件的原因。汪晖事件的结论,还是要靠学校邀请独立调查组来调查,在此之前,请大家注意, 在调查结论产生之前,汪晖教授目前的身份是抄袭嫌疑人而非抄袭者 。这一点很重要!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6302 次阅读|7 个评论
读钱冠连先生的“研究型读书法”
carldy 2010-7-4 13:39
钱冠连先生给予我最大的影响是他开启了我大脑深处有关人品向学品的正向迁移的深刻思考。 这里记录的,是钱老师的研究型读书法。 作为德高望重的学者,他用自己的真知灼见,谆谆教导着我们年轻的一代: 研究型读书法 兼论读书量与著述的关系( 钱冠连) 摘录自: http://www.clal.org.cn/personal/glqian/DSF.HTM 一、读什么? 选定经典。何以认证经典身份?学术共同体公认,因而引用率高;通过时间考验,因而有久远隔代的读者。 这一步正,为大正。经典为人类文明的主脉,以此养生,为苦短人生节约了时间与精力,等于延长了生命。这一步错,就虚掷一小段生命。 选对了书,就是一网打尽该领域里最核心、最常用的术语,就是抓住了一个领域里最基本的信息。因为经典必然集中了该领域里最核心、最常用、最前沿的术语, --术语就是一个学科的结晶。掌握了这一套术语,就意味着进了门,就具备了该行业该领域里的专门知识。 二、怎么读? 如磋如磨如雕如刻。经典是这样形成的,也应该这样读才能找回经典的神与骨。读书开始就走上研究的过程。 一写:以每一自然段为单位,读它三、四遍,确信懂了,将每一段的段落主题用汉语或用英语写出边批,以备回头利用。这一写,可算解读开始,不必急,进行下去,就会融汇与贯通全书。没有融汇与贯通,不算真读懂。 二写:对每一自然段,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的感悟?碰出了什么新的思想火花?写下来,留作边批(用铅笔作批,以便日后发觉错了可以擦去重写),以备回头利用,即在日后编写讲稿与著述时,利用这些边批作为创造的线索。这相当于别人做的读书卡。别人的做的读书卡是与原书分开放存,而我就放在书上。放在原书之上最大的好处,就是利用现存的原文的句子、语境、页码,回头利用时不歪曲原文,理解准确,以备将来正式著述时写下准确的出处。这是最宝贵的一写一批,往往伴之以无以名状的激动与写作冲动。但写作冲动我则坚决地压下 (因为整个过程尚未完结)。另外,倘无新的思想启发,就不必强写强批。可是必须有这个训练自己的意识,才能渐渐地做到新的思想感悟多起来。 三写:在妙句、妙例、妙论证旁边,留下自己设计的符号与标志(如将主题句、结论句用红色下线,将自己从未见过的巧妙的英文表达式用全绿覆盖),以备回头利用。 四写:如果有疑问(对原文有置疑或不懂),留下问号,以备回头弄清楚。 最后一步:如果找到英文原本的中译本,逐句与原本校对一遍。这样,既纠正我自己原先的误批,也纠正中译本的误译,对真正弄懂原文,颇有裨益。如我读完 AESTHETICS as Science of Expression and General Linguistics 之后,找到了朱光潜的中译本,读完 Martinich: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aria Baghramian: 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之后,找来了牟博等三人的中译本,对比读了一遍。这样对比读下来,使自己对一本书的解读得到了痛快淋漓地再一次确证,由此更相信自己在第二步所作的新发现是一种真正的新发现。 四写一对照本身近乎研究,因此,这样读法可称之为 研究型读书法 。 一时读一经典,勿旁及。 这样读岂不很慢很慢?这样磋、磨、雕、刻下来,通过四写(四批)一对照, 通篇批语无异于形成了基本成型的讲课、讲座、有创意的论文与专著的提纲 (详见后文) 。 四大提纲生成了,怎能说是慢? 对经典之作,不以时间绝对值计快慢。吸收好与成效高,便是快。不停不辍,就是快。 三、读出什么果? 第一,看得见的果。 1993年之前,选了 AESTHETICS as Science of Expression and General Linguistics 与《科学美学思想史》(徐纪敏,湖南人民出版社)为两部经典读本,先后磋磨雕刻即取研究型读书法,利用两书的边批为基础,演绎出我自己的《美学语言学》(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 1997年之前,在语用学的研究方面,我对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 Verschueren: U nderstanding of Pragmatics 与中国禅宗及刘勰《文心雕龙》,采取了研究型读书法,对 Grice: Logic and conversation, Levinson: Pragmatics , 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近 50 年内世界最重要的 12 本哲学大作第 8 本 ) 采取了粗读,两方面的得益,使我写出了《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此书不是根据一、两本经典演绎出来,它是以几千张卡片的汉语语料归纳出一个体系。 2002年之前,以《宇宙全息律》(王存臻严春友)及《生物全息律》(论文,张颖清)为两种经典读本,演绎出我自己的《语言全息论》(商务印书馆,2002)。 2005年之前,以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为经典读本,发展出《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商务印书馆, 2005) 必须说明,写出四部书(还包括语用学、西方语言哲学与工具性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虽然研究型读书法作出了明显的作用,其他众多的辅助性阅读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读别人的书,写出有自己思想的书,正是研究型读书法的结果。 至此,读者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我藏书少,读书亦少,怎么能够凭着基本上是读一本或两本经典就能引发出、演绎出一本专著(和一些论文)?对此问的回答,将在第五个部分 一定要阅读很多书才能进入著述吗?作出 。 研究型读书法的长处正在于, 一本书读完了,有创意的论文与专著的基本提纲也就完成了。因为此法的第二步就是反复训练如何引发新鲜思想。 第二,看不见的果。 如此一个时期选定一经典,除了上述例举的经典读本之外,我还用磋、磨、雕、刻与四写(四批)一对照的方法(研究型读书法),先后读过老子(及其外围书群的辅读)、庄子(及其外围书群的辅读)、洪应明(明代)《菜根谭》、钱锺书《管锥编》及《谈艺录》(及其外围书群的辅读)、 Russell: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西方哲学名著) , Martinich: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西语哲著名选本) , Maria Baghramian : 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西语哲著名选本),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近 50 年内世界最重要的 12 本哲学大作第一本 ) 。 对于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王宗炎、桂诗春、胡壮麟、刑福义、陆剑明的作品,我都分别用心地读过。精读过这些作品之后,虽然没有演绎出专著,却使攻读者有了语用学与西方语言哲学方面的专门知识,这些知识都浸润在所有论文、讲解中。更重要的是,使攻读者的 makings, quality and disposition 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2006 年末,我选定 Quine : Word and Object ( 12 本哲学大作第 2 本 ) 作为经典,如法炮制,接着找到中译本互校,调整了我的段落主题,纠正了误解,印证了我的某些边批中的思想,也发现中译本不少误译。用了整整两年时间,绝无旁及。我无法预计将有什么可见的成果,但凭我依稀感觉,这个本子读完之后,还可以作一些档次更高的工作。 鄙人跌跌撞撞进 70 ,如果假以十年,我将选定近 12 本哲学大作中的另外 5 本 ( 尽量靠近语言哲学 ) 接着读下去: Peter Strawson: Individuals: An Essay in Descriptive Metaphysics, Saul Kripke: Naming and Necessity ( 以前只读过它的片断 ) , Thoma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 以前不是磋磨雕刻地读 , 要补上 ) , 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 以前当语用学读是不对的,要当哲学读感觉才对路 ), M. Dummett: The Logical Basis of Metaphysics 。 对这些经典的攻读,比喻为吃下去的饭,最后变成了血液。血液向全身机构输送了氧气与营养。但不知道哪一滴血是由哪一口饭变来的。结论是:每一口饭都有用,要一口一口地吃下去。 读过的东西,无成果见之于世,但改变了、拓展了、澄清了人对世界的看法。这种用是大用。大用无形。 四、辅读用在何时何处? 辅读的特点是不必磋磨雕刻,但并不求快。而且以读经典至少是名著为主。 读经典是主读,好比造定人的骨架;辅读好比输给人以血肉。没经典式的主读,就永远别想进专业之门;没辅读,就没有了大视野,没有了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就没有新的发现。大视野与合理知识结构,在我们处理具体学术问题时,准时现身,瞬间出场。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下文将提供我个人的辅读信息作为附录,它绝不是一个语言学学者的必读书目,更不是典范。 这里有一个检讨:对比两个时期的读书,即学生十年付诸文学名著与 50多岁后转攻西方哲学,无论怎么看都不是对口的。这种不对口是普遍的、符合规律的现象:兴趣、志向是可以转移的。另外,那时也曾试过,但很怕数学,因之却步。而50多岁后转攻哲学,完全是因为语用学这个分析哲学的儿子把我带到了他老子的面前。既逼近了(西方的)分析哲学,就入迷了。虽然我的逻辑与数学不强,但其他的读书所得,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中国哲学、美学、中国禅宗、国学尤其是语言学,还是对西方哲学大有助益的。 我的读书状态,可用四句话概括:一、低档书读得少(这是幸运);二、辅读书与经典书读得也少;三、读完一本经典,新的思想也就跟着出来了;四、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阅读比研究型的阅读多得多。 我读书甚少,也有两个客观原因:年轻气旺正是黄金读书时节,不幸的是,正值我 27-37岁之间,文革十年不让读。人生能有几个十年!第二个客观原因是,学外语的人,要用相当多的时间与脑力花在语言形式上(大学二年俄语听说读写刚刚过关,就转攻英语),没有时间多读语言学之外的书啊。 读书欠账,这是我的(也许是我那一代人的)人生帐本上的一大赤字。 五、一定要阅读很多书才能进入著述吗? 之所以不以读书数量少为露怯,是想说明: 读书数量多,虽然很重要,但不是著述的前提。著述的前提是独创性思想的冲动。 比如,有新句子语言使人自己出场、语言是人类最后的家园)、有新理论言语美与语言美的生成机制、语言全息率)的冲动。 读书的意义在于引发读书人新思想或者有助于他形成高素质与大视野。 而研究型读书法的长处就在于反复训练如何引发新鲜思想 。 读书与写作虽然有紧密联系,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奉行两种不同的规律。读书是研究别人如何表述新思想,写作是自己如何表述新思想。 二者相同者,从如何表述新思想着手;相异者有三:读书是体验,而写作是实行;读书是输入、吸收,而写作是输出、显现,输入与输出,吸收与显现的规律不一样;写作的难度大大超出读书,因为写作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与应具备的充分条件苛于读书。 ( 本文不深究) 可以猜想,在远古的条件下,李耳(老聃)在写出《老子》(即《道德经》) 之前,庄周写出《庄子》之前,不要说不可能把他们以前的书都读尽,连多读恐怕也做不到。尤其具有挑战性的是, 未读过的永远比读过的多得多 ,要是等到全部经典都读完了再去著述,恐怕就在事实上取消了著述。因为一个人就是借得十个纪晓岚的记忆力也读不完中国的四库全书与外国的经典。 认识上面这一点能合理地解释,为什么读书数量不多的少年作家、青年科研人员、中年学者也可以写出好的甚至很不错的作品,而读书数量相当多的人,也可能没有独创性思想写作冲动,这就形成了蒙恬所说久读者不被读(据金岳霖转述)的情形。不消说,非常普遍的情形是,读书数量多又有独特思想见地的人写出了非常好的作品。另外,读书也可以只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而不必写作或叙述,这类情形也忒多。一句话, 年纪轻阅读数量不多,虽然也阻碍了写作,但不是写作的首要障碍,写作的首要障碍是缺少独创性思想的冲动。 这又回到了先前的命题:读书数量多,虽然很重要,但不是著述的前提。著述的前提是独创性思想的冲动。 勿叹无可奈何人生短,惟盼有所作为事业长。 附录:辅读情况。 我的辅读,在中学至大学十年间,阅读过不少的中外世界文学名著,包括四大文学古国,即中国的(四大名著在高中时业已读完)、法国的(主要是傅雷的一套译本,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等)、俄国的(相当多的俄语版本,印象最深的是普希金、托尔斯泰与契柯夫等等)、英国的(大部分读过的东西都可在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 里找到)世界级文学名著。大学毕业之后,先后读过的最有印象的文学名著是魯迅全集(文学、杂文、演讲、论述与书信)、郭沫若多种、沈从文两种、冰心两种、巴金多种、 New Testament (三遍) , Best British and American Short Stories ( 两卷本 ), Sherlock Homes , Gone with the Wind ( 上 ) , Scarlett (下)以及在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 中的相当一部分。 此后,我读过一点儿自然科学,从普及式《十万个为什么》到高级的《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到经典的《时间简史》,杨振宁不同时期的报告、演讲与论文(见诸《新华文摘》,如美与物理学)直到最近的《曙光集》(如:对称与物理学),还有一本《离散数学》。 读过一点儿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方面的名著,最令我震撼的是 Van Loon: TOLERANCE, 其余的有:林语堂、齐白石、徐悲鸿、丰子恺、黄永玉、侯宝林。 此外,哲学方面经典之作除上述之外,还读了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Fung Yu-Lan ) , Language and Logic in Ancient China (Chan Hansen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冯友兰两本、胡适三本、 Baltasar Gracian: The Art of Worldly Wisdom ( 英汉对照,辜正坤中译 ) 。在美学方面,读过朱光潜、宗白华、王朝闻、李泽厚、蔡仪以及多年《新华文摘》上一些哲学与美学方面的论文。还读过中国禅宗( 20薄卷, 记得是为了写作《汉语文化语用学》)。 国学方面,我读过季羡林四种,陈演恪三种,王国维一种。 在语言学方面,我读过索绪尔《语言学教程》(中译本两遍)、刘勰《文心雕龙》、《古文观止》、《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语言文献卷)》、吕叔湘两种、王力一种、赵元任两本、罗常培一本、陈望道以及葛传椝各一种以及启功一种,另外,国际语用学学会多年相赠的 Pragmaticst 季刊(选读)。 大约十几年的《读书》杂志上的几乎全部文章,天文、地理、经济、哲学、法律、考古、社会学,林林总总,硬着头皮读。文章看似清谈,却是深刻得鞭辟入里,我一律生吞活剥,吸收的东西在写作《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时,时有出现。 我最差的阅读方面是,逻辑学读得太少,只有一本,且不是经典。因此之故,在语言哲学研究中,一碰到逻辑便发怵,心虚。 ( 2008-9-4白云山下) 谢谢钱老师。
个人分类: 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4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读钱冠连先生(二)
carldy 2010-7-4 13:33
学问路途,有喜有忧。喜的是能得到同行专家的耳提面命,促膝长谈,谆谆教诲,忧的是如何面对那些纷繁芜杂的命题,在没有任何帮助的前提下,如何思考,如何解决? 我一直很庆幸自己能得到许多学者的帮助。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无穷。每每遇到难关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拿出笔记,寻找与各位长者交流中撞击出来的火花。 这里整理的,是钱冠连先生给我的启迪之二。 (系列之一:“ 守护好自己的家园,全力沟通不同家园的门径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684 与钱冠连老师的交往,时间可以追溯到2003年8月火热的长沙:在湖南师大参加“中国翻译理论回顾与前瞻研讨会暨刘重德老先生90华诞庆祝会”。当时我清楚地记得钱老师在小组讨论中,讲述的是《人与人的同一与差异——哲学家对翻译的追问》。笔记告诉我的是: 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关系之中有一个重要的关系是:他们总是处于相互解释(包括翻译)之中。两个人、两组人或更多人一旦进入话语场,便形成了说与听(或者写与读)的轮换,暂时倾听与阅读的那一方,就开始不出声地解释对方,因为如果没有持续的解释,持续的倾听与阅读是无法实现的。 交流双方实际上是一种主动邀请对方解释与愿意解释对方的关系。 凭什么交流的两者能够沟通起来呢? 人与人之间有同一性(质、点、处、面),他们互相交流与互相解释与翻译才有现实的基础。 对翻译的追问,是有不同的方式的。翻译理论家关心的是两种语言转换的机制。另外,他们对人与神沟通的可能性的发现,发展出现代阐释学(Heidegger, Martin, 1982: 9-10)。Nida也从圣经的解释与翻译中得到了启发 哲学家对翻译的兴趣,来自于探查意义如何与world,existence,Being,entity,reality,object挂上钩的。 A. Tarski的真之语义理论中,提出了工具性语言与对象性语言(Meta-language object language)这一对概念。 钱冠连先生曾尝试对这一对概念中“工具性语言”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工具性语言的扩展式,指出翻译就是工具性语言扩展式内的一种,并对这个改造给出了理论上可行性的论证。这样,语言哲学翻译论提供了一个打通语言哲学与翻译理论的平台,语言哲学似可作为翻译理论的源头之一。 Quine首创出radical translation一词:“最原初的翻译”。一个译者,首次深入一个陌生的语言社团,且无第一本词典可资借鉴,也无操双语的人的帮助。哲学家Donald Davidson提出了“radical interpretation”,即“最原初的解释”,是对Quine“最原初的翻译”的修正。这种方法使我们清楚地指出学习、翻译或解释一种语言的要求与前提条件。 经典解释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国近代学者施莱尔马赫说:理解就是从差别走向同一,这是理解的前提条件。 翻译就是以人与人的同一为基础,使他们有差异的语言形式尽量走向同一。但部分的差异仍不可避免地保留下来。 翻译实践家是看到了并抓住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刻差异,并巧于在语言形式的差异中做出安排的人。翻译理论家的工作则是在人与人之间同一的基础上,对如何从语言的文化的差异走向同一的机制做出解释。他们合作完成了对人与人之间的同一与差异的解释。但差异只能理解,不能消灭。 关于理论竞争,钱老师提出“不拆对方台,只是唱出自己的精彩”的建议。
个人分类: 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3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忆许少鸿教授(2)
许少鸿 2010-4-28 12:51
许少鸿教授纪念文集的第二部分。 回忆许少鸿教授(2)
个人分类: 消息|4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品
llgkyy 2010-2-19 10:40
人品是人称其为人的品质,不应以好坏来分,应以有无来定。有人之品 即为人, 无人之品,既不是人,徒有人形而已。想来世间,徒有人形者众多, 人品稀缺,故尤显可贵。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诠释人品”观点的评述(一)
nmghjcfr7075 2009-12-29 16:08
观点阐述: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伟大没有那么张扬,也很少出现在聚光灯下,但却更值得尊重,更无愧荣耀。我们把这种伟大称为平凡中的伟大,也就是人品。人品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事件。从某种重要意义上来说,人品是三个重要的选择:即对行动的选择,是指我们注入生活的能量,也就是自己的意志力;对目标的选择,是指我们设定的终点,也就是人生发展方向和实现途径;对原则的选择决定我们实现目标的方式。 我的评述:人品是评判一个人的隐性指标,但绝对应该是最关键的指标。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研究生的素养
pinjianlu 2009-12-26 11:07
素养就是指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丑陋的中国人》,指出了许多我们中国人的缺点,值得我们深思,我想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进步,都必须正视和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进。这使我想起了我研究生的同学。 我读研的时候,我们实验室有一个河南人,从河南师范大学考过来的。这人平时很爱吹自己考研考了多少分,实际能力暂且不说了,只说他的素养。这里举一个具体事例就能说明问题了,那年正好冬天比较冷,我一放了寒假就先回家了,而他还没走。我买了一个用电的烤火炉放在实验室里我座位的桌子下面,功率虽然不大,但并不是质量非常好,可以24小时一直用的那种,我都是在最冷的时候,才用一下。结果我一回家,他也没和我说一声,就直接拿过去烤,并且中午吃饭去了,也不关。等到寒假结束了,我比他先到校,我发现烤火炉不见了就到处找,原来在他的座位下面,我拿回来插上电源就点不亮了,一看背后,已经烧糊了,而且烧了一个大洞。虽然这个东西不值钱,但是他没和我说就悄悄拿去用也就罢了,用坏了都不通知我一下,不说赔偿了,至少应该道个歉吧?!难道一句话都不想说吗?再说一件事,我一般比较喜欢干净,所以自己准备了一块抹布放在自己位置上,灰尘多了,我就擦干净,每次用完之后我都要把抹布洗了再晾在那里。我想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吧,也不说是洁癖,任何一个有良好卫生习惯的人都会这样的。但是他每次都不会给我说就直接拿去用,用脏了直接就扔过来,从来都不会说一句话,比如谢谢之类的。好象这些人的词典里从来没有对不起、谢谢之类的词语。我在这里并不是想数落他,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这些小事就反应了一个人的素养。 再说我读博时候的一个师兄,比我高一级,在一个办公室里。他平时总喜欢在办公室里大声喧哗,不管别人在干什么,有时候拿着笔记本外放出音乐,我说他安静一些,他却说不关我的事,我也可以这样做的。我想我才没有他这么没有素养呢,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他人的感受。他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打完球了,把沾满汗水的衣服和球鞋扔到办公室里到处都是,吃完口香糖,就粘在桌子下面或者座位旁边的隔墙上面。这些难道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素养吗?他还是江苏人,所谓的发达地区,从小的教育算是比较好的,都只有这个样子,这说明什么?说明了我们的教育就不重视一个人的素养! 我在某师范大学工作的时候,教研室里的一位同事,以前是中学教师,后来读了个研究生就来大学教书了,他常常在办公室里抽烟,弄得乌烟瘴气的,从来不管别人的感受,我说了他很多次,他就没听过,后来还直接威胁我说,他以前教中学的时候常常和同事打架,每次都打赢的,学生也常常被他揍。这难道就是作为一个教师的素养吗? 以上我举得例子还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你注意观察一下你周围的所谓高学历人才,你会发现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也就是说素养在中国已经没多少人去注意了。高学历的人才往往素养其实也不太高的,而我说的这三个人现在还都是高校教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是否真的学高能为师还是未知数,有些人只是嘴皮功夫厉害,但是是否身正能为范才是最大的问题。自己都有这么多不良习惯,教出来的学生又如何?我不敢说他们是误人子弟,至少他们的很多坏习惯会影响到学生,尤其是小学教师。 我自己也有很多不良习惯,虽然我也许不配提素养二字,但我还是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为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素养和形象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尤其是我们的研究生所谓的高学历人才,更应该注意和重视提高自己的素养,因为我觉得高学历人才不但要推动科学的发展,而且还承担着倡导社会人文和民族精神进步的重任。有时候做事能否做得更好,靠得更多的就是一种精神和素养,而不是所谓的智商!聪明的人,素养低,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也就更大。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78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摘】贪欲的反思
icstu1 2009-12-14 15:07
最近看到报刊文摘上一篇短文,题为锁住贪欲(2002年3月13-16日),意思是欲望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世人如何不心安,只因放纵了欲望。 并引用了明末清初一本叫《解人颐》中对欲望入木三分的描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作者接着指出,做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最终丧失自我被欲望所役。所以提出要锁住欲望,认为这样就锁住了贪婪,夯实了堤防。 我并不支持无原则的放纵欲望,但这里想从正面来看待欲望的价值。如上所述,欲望与生俱来,满足欲望是每个人生命的本能。问题主要在于是否在法律、道德、原则之内满足欲望。我认为我们非但不能反对人们正当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且应当鼓励人们应有正当的欲望,且要努力工作去争取欲望的满足,小平同志说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也是对人的贪的本性之一的运用。总结人类奋斗的经验,大凡成功者都有很强的欲望,也正是在欲望的追逐中走向了成功。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实际上也是根据人们的行为规律在制造欲望,然后利用人们贪欲的心理达到推动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我们日常进行的理想教育,企业的战略分析和愿景(Vision)描述都是在制造欲望,并设法促使大家去实现欲望。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欲望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秩序是保护每个人欲望实现的必要环境。问题不在于是否要锁住欲望,而关键在于怎样形成人们追求欲望并实现欲望的有秩序的环境。 一次,与一位西方的经济学家讨论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问题,当与我同行的企业家问他如何看待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时,他说,共产主义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完美的梦想,她的实现基础是假定所有的人必须都是好人,大公无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这种假定下,也就不需要太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当后来发现现实中的人还不象假定的那么好时,各种制度的漏洞就表现出来;而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假定人是有欲望的、贪婪的,因此,为了防止每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来损害别人的利益,故建立了严密的制度保证在个人欲望实现的过程中别人的利益不受侵犯,从而实现了社会的秩序性。从这一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人的假定是一种制度的基础。假定与现实越接近,这种制度越有生命力。回顾我们的改革,我们重新定位我们还需要几十代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共产主义,这实际上是对社会及人的更现实、更符合实际的认识,而基于此所选择的制度也更能促进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总结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基本点,实际上就是从过去大公无私、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认识转换到承认人们的个人利益及各种组织自身的利益,即允许人们满足其实现自己利益的欲望。也正是这一点才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出了巨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生最大的满足来自于对目标的追求,一个人一旦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达到了顶峰,就会有一种空前的寂寞感,也就会让人达到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这种寂寞感所带来的迷茫和绝望会把你送进天堂。所以,人们以至人类社会要学会给自己不断设置追求的新目标,建立新欲望,这样人类生活才有生命力和活力,社会进步才有动力。当然与此同时,人类还应该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在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不损害别人的利益,甚至还会给别人带来好处。这种机制和制度并不是天方夜谭,实际上规范的、讲诚信的市场机制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选择,自然我们还可以探讨其他的机制来规范我们自己及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关系,如法律、道德、制度等,以形成有秩序地实现欲望的环境。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欲望是分层次的,按照马斯洛的分法,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最低层次的生理欲望到最高层次的精神欲望,不同层次欲望的满足所释放出的动力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状况和不同的修养对不同层次需求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尽管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但精神需求往往会产生更大更持久的欲望,因此我们在社会经济生活的管理中要注意欲望的差异性及利用这些满足各种需求所产生的欲望。 《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讲:人生最大的满足不是对地位、收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满足,而是对自己的满足。这实际上是对人的欲望的满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有理想、有抱负、有修养的人都会从中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冲动,通俗一点讲就是满足一种无形的欲望的冲动!是一种人格的升华。 (转自) http://www.sciencenet.cn/blog/ 席酉民.htm
个人分类: B 主题分类信息与解说|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信50多位科学家,因此相信那位科学家的人品
alvinlxu 2009-12-8 19:23
相信50多位科学家,因此相信那位科学家的人品 许亮 科学网转载报道了nature.com首页的一则报道,美宇航局一科学家因徇私被罚1万美元,并被判处一年缓刑,原因是他授意将美国宇航局数万美元的合同直接承包给他妻子的公司。 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2/225940.shtm 美国宇航局(NASA)一个已于不久前退休的大气科学家近日被罚1万美元,并被判处一年缓刑,原因是他授意将美国宇航局数万美元的合同直接承包给他妻子的公司。 Mark Schoeberl是美宇航局地球科学部的首席科学家。他于9月17日退休,两个星期之后,被诉与他妻子的公司Animated Earth签订无竞标合同。在2006年至2008年间,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美宇航局与Animated Earth公司签订19万多美元的合同。实际上,Schoeberl和Animated Earth公司之间的关系在美宇航局已是公开的秘密。 目前,有50多位科学家向法庭提交了信件赞扬Schoeberl的人品,并有3名科学家写信请求法庭宽大处理。 媒体上经常看到类似的事情,某人利用职权将合同承包给自己的亲属并从中获利。以往看到类似的事情,内心不免对主人公产生鄙夷,因为这种行为打破了公平竞争的环境,破坏了游戏规则。我们的身边绝不乏这样的例子,并且我们每一个人,也一定都有过成为不公平竞争牺牲者的经历。 但是当我看到有50多位科学家向法庭提交了信件赞扬Schoeberl的人品,并有3名科学家写信请求法庭宽大处理,不由地再次仔细打量主人公Schoeberl的照片,甚至刻意观察他的眼睛,似乎想从他的眼神里找出真实的内心,来判断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但是以人们对科学家这个名词的认识,以及长期以来科学家这个群体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我选择相信这50多位科学家,以及他们写信赞扬的Schoeberl的人品。一个科学家也许会说假话,但是50个科学家不会同时说假话!这是大众对科学家群体的认识,也是对科学家群体的信任。 宁可相信事情的真相是这样: 这位科学家不缺钱,不是为了贪图这十几万元而做这件事; 这位科学家非常爱她的妻子,他像所有的人一样,希望自己事业的成功能对妻子的事业有所帮助; 他妻子的公司恰好完全具备成功完成此合同的能力; 他在妻子的默许、期盼甚至枕边暖风的吹拂下,把合同授予了他妻子的公司。 上面的假设也许就是事情的真相,但必须实事求是地说,这位科学家对此事的处理方法是违法的。看了美国法院对他的判决,罚款若干,罚刑1年并被缓刑了,我觉得这个判决也是恰当的,因为它既维护了法律,又体现了人情。 科学网的读者们看了这则新闻也应当反省了,尤其是妻子的事业和自己的事业有交叉点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把握做事的原则,管好自己的妻子。这是我对男性朋友们说的,因为这个例子中的主角就是男性,当然也可以将性别反过来去说,道理是一样的。 也要对作妻子的说几句,尽管人们能够理解大多数女性都比较感性,会偶尔做出非理性的决定,但是你们要知道,那些不理性的决定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夫君,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上面就是一个让自己夫君受了刑法的例子。作为妻子,要从好的方面支持自己丈夫的事业,不要做不利的事情,不要干预本属于丈夫的事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83 次阅读|3 个评论
什么样的人品得到诺贝尔经济奖
热度 3 zlyang 2009-10-29 13:20
Clive W. J. Granger ( 1934 – 2009 )是诺贝尔经济奖 2003 年得主: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2003 ,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economics/laureates/2003/index.html Granger 2003-12-08 “ Nobel Lecture ”的最后一段是: Over my career and before today, I have met twenty-one Nobel Laureates: one in Physics (Dennis Gabor, 1970), one in Peace (Phillip Noel Baker, 1959), one in Chemistry (Harold Urey, 1934), plus 18 Prize winners in Economics. Without exception I have found them to be both very fine scholars and also having excellent personalities, willing to help a younger, inexperienced worker when seeking their advice or meeting them socially. I hope that I am able to live up to their very high standard. 不知道其他的Nobel Laureates有怎样的人品(Personality)?欢迎大家赐教! 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主编,对德才关系论述为:“ 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 ------------------------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 相关链接: 《“Nobel经济奖”与“时间序列分析”》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7069 ——————————————————— 上面英文的翻译 ——————————————————— 蒋继平 2012-3-19 10:07 在我到今天为止的职业生涯里,我曾幸遇过21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个物理奖得主Dennis Gabor, 一个和平奖得主Phillip Noel Baker,一个化学奖得主Harold Urey,再加上18个经济学得主。无一例外,我发现这些人不仅本身学问精深,而且,人品极佳:当年轻人或者资历不深的人来寻求他们的指点或者进行社交往来时,他们都竭尽所能给与帮助。我希望我也能够达到他们那种水平。 蒋继平《和世界粮食奖得主在一起的一个星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549196 李宁 2009-10-30 14:22 杨老师,按您的吩咐进来看了。我觉得cosismine翻译得还是比较准确的。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其中,有两处可能容易误解:第一是蓝字部分,因为太长,需要分解一下。大师帮年轻人和资历尚浅的同志,是在这些人向大师或者与大师在社交场合见面的时候。第二是最后一句有个短语 live up to,别误解了,就行了。 刘玉仙 2009-10-30 09:25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曾幸遇过21位诺贝尔奖得主,一个物理奖得主Dennis Gabor, 一个和平奖得主Phillip Noel Baker,一个化学奖得主Harold Urey,再加上18个经济学得主。我发现无一例外,这些人不仅本身学问精深,而且,人品极佳:当年轻人或者资历不深的人来寻求他们的指点或者进行社交往来时,他们都竭尽所能给与帮助。我希望我也能够达到他们那种水平。 感谢三位专家!
个人分类: 科研|4376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识不等于人品——科学网博客反映了个人的人品
zjohnliu 2009-9-24 22:53
首先声明:得罪哪位,切勿对号入座! 随着科学网的发展壮大,来此开博的人士越来越多,不少人都顶着专家、学者的头衔。 时间长了,博客内容开始五花八门,再如此下去,恐怕与新浪博客、XX博客别无二致。如何使科学网回到科学的轨道,恐怕是摆在科学网编辑面前的一道难题。 时间长了,便也应了那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时间长了,一些专家、教授的嘴脸也开始显露出来。 重要的是,时间长了,这些专家、教授的博客文章越来越多,对待评论和留言的态度逐渐显露出来。于是其个人人品也昭然若揭。 人们总是想当然认为专家、教授的人品与其学识一样出色,特别是顶着XX学者、XX教授头衔的学者。有人还特意在教授前面加一个一级、二级、特聘、海外、甚至正,唯恐人家不知道他的级别。 时间长了,各位专家、教授之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多。一有观点不合,有人便拉开架势,非致对方于死地不可。你来我往,科学网变成了掐架的格斗场。 科学网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在一次次的掐斗中,各自的人品、性情曝露无疑。有的令人敬佩,有的不免让人唾弃。 科学网博客标题,也渐渐开始以吸引眼球为最高目标,置内容、精髓于不顾,有点击率就是胜利。更有甚者,开始不断转发一些与科学无关的网民关心的所谓社会新闻,有人批评政府为己任。把科学网变成了与科学无关的牢骚场。只可怜了这些读者。 一些随意转载的博文也渐渐失去了科学家应有的科学精神。最典型的就是最近被N个博主转载的所谓XX 大学前校长炮轰中国大学的新闻 ,最后证明完全是子虚乌有。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在如获至宝的从网上淘得这些素材时,是否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求证一下消息来源的可靠性?抑或他们仅仅是为写博客而写博客?看到一篇批评中国大学的文章,立马高兴得得意忘形,不假思索的让自己的博客又多一篇吸人眼球的博文? 我想说的是,不管这篇文章中罗列的中国大学之缺点是否确有其事,盲目的转载未经证实的网上杜撰之作,是否也涉嫌弄虚作假?一些口口声声批评中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专家教授是否为自己这次的行为感到惭愧? 说到学术不端,科学网上转载他人文章而又不注明转载的博主实在不少,同样,这些对国内他人学术不端行为口诛笔伐的专家、学者,或者至少是研究生、博士生,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学术道德已经呈现出了很严重的问题? 写此博文,别无他意,但求科学网更科学而已! 想到哪写哪,仓促而就,若有不妥之处,容我回头改过。 再声明一次,切勿对号入座! 特别声明:非理性评论,恕不理会! 对别人的侮辱和谩骂,只会降低自己的人格!
个人分类: 随想(Essay)|567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论文署名体现人品
zuozw 2009-8-4 00:31
当我们写论文时一般都是知道该如何署名的,按照对论文的贡献大小进行排列。但这些都是理想的情况下,一旦涉及到利益问题时,很多规则被打破啦,出现了很多不规范或越轨行为。其实当你写论文时,如何署名就已经体现了你的人品。 写论文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外界影响。有的人为了能使论文发表,挂上著名人士的名字;有的人为了升职等,挂上领导的名字;有的人为了拉拢关系,多挂几个人或几个单位的名字;有的人为了表现自己,故意隐瞒突出贡献者;有的了为了突出自己是通讯作者和贡献者,强行霸占某个位置(如第一或二位作者) 相反,有的人没做贡献,绝不当作者;有的人默默做贡献,不想做作者;有的人面对诱惑(在高档次论文署名),不够资格坚决不做作者 种种行为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问题。不管怎样署名,我想历史会证明一切。事实永远是事实,始终改变不了。当你再次写论文时你想好了该署谁的名字没有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79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