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胡文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李希凡、张庆善、胡文彬、吕启祥影照(2015年5月18日)
黄安年 2015-5-19 10:32
李希凡、张庆善、胡文彬、吕启祥影照( 2015 年 5 月 18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5 年 5 月 18 日 发布 继 3 月 11 日 , 李希凡、张庆善、胡文彬、吕启祥合影后, 5 月 18 日下午 再次聚集,商讨启动《红楼梦大辞典》修订版事宜。这次商讨是在 1990 年版《红楼梦大辞典》主编冯其庸先生委托下和另一主编 李希凡先生亲自参加下进行的,与会的胡文彬、吕启祥是 1990 年版的编委,张庆善是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兼《红楼梦学刊》社社长、主编。 照片 7 张为即时拍摄的。 1 , 2 , 3 , 4 , 5 , 6 , 7 , ****************88 合影在希凡先生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5 年 3 月 11 日 发布 张庆善、胡文彬、吕启祥曾分别不止一次去过李希凡先生家看望 , 但今天上午 9 : 00-12 : 00 汇集在希凡先生家讨论共同关注的学术基础性工程,还是近年来的第一次,下面是李希凡、张庆善、胡文彬、吕启祥四人的合影照片。李希凡先生是冯其庸、李希凡先生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 1990 年 1 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两主编之一、胡文彬、吕启祥两人是 1990 年版《红楼梦大辞典》的编委,张庆善是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社长、主编。这次讨论是在冯其庸、李希凡两位先生的建议和希凡先生的亲自参加下进行的。 1 , 2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873763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1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胡文彬、刘福林著《红楼两地书》提要
热度 1 黄安年 2013-12-10 16:09
胡文彬、刘福林著《红楼两地书》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2 月 10 日 发布 书名 : 红楼两地书 ---- 胡文彬、刘福林讨论《红楼梦》通信集 出版社: 中华文化出版社(香港) 责任编辑 : 戚若愚 装帧设计: 张宏 发行 : 中华文化出版社 印制: 中华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开本: 1/32 880X 1230 印张 : 11 字数 : 285000 印次 : 2013 年 7 月第一版 , 2013 年 7 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 40 元 页码: 347 页 ISBN : 978-988-16752-3-1 《红楼两地书》序 王祥夫 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惟有《红楼梦》总是让读书界与学术界既不得安宁而又一次次得到无法比拟的阅读快感,其魅力便在于此。在中国,几乎是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不会不知道《红楼梦》这本书,而研究者也因此而层出不穷、日出新巧。胡文彬先生是海内著名的红学家,其学见正入正出,数十年来以其深不可测的学力深入《红楼梦》,其所著之深度和广度和数量令人感佩深深。想当年在大同下华严寺山门的青石台阶上第一次见到胡先生,其风范和神彩是顾盼风生,与人谈,时时间以爽朗的笑,或亲手和别人一起搬动一大摞的会议资料,都让人感动。胡先生像是喝酒亦好,举杯说话,声震厅堂。记得有一次大家登车要赶去什么地方参观,胡先生是最后一个登车,犹站在车门口问:“还差谁?”多少年过去,往事如昨,犹历历在目。 说到《红楼梦》研究,近几年是“热闹”到极点,也“繁荣”到极致,做学问的死敌是“哗众取宠”,而时下学问之风却恰恰大多只重此四字,而且驾“电视屏幕之快车”御风而行。而这本红楼梦对话集的态度却是一如朋友在那里的闲谈,你一句,我一句,是坐以论道,平等而开怀,虽属师生之间的对谈,却一如文殊问疾,满天花雨。与胡先生书信往来以谈红楼的是刘福林先生,福林先生既是评论家,而散文这几年偏又写得好,以退休之年与胡文彬先生执弟子礼,想必会对学问有更好的问探。这本以书信往来的红学对话集让人想到当年京剧泰斗的谭鑫培与后起的梅兰芳的同台演出,其情切切的扶持与细细的学习探问的气氛让人感动。这本书的学问态度是谈,而不是讲演,更不是老师为学生批改论文的态度,所以好看,所以想必会对喜欢《红楼梦》的读者大有裨益,是有什么说什么。虽是对谈,但都是学问,其学其问是既不考证影射,又不故弄玄虚,书中的一问一学大多只在“琐屑”之间,说其“琐屑”是因为对谈的内容大多都是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小问题。是小问题小学问,对读者和喜欢《红楼梦》的研究者们来说真是一如小米子粥一样的给人以滋养,既无硬拿《红楼梦》来对证清史的让人一头雾水,更不喘粗气头朝下拿大顶,天桥武师傅一样地招徕。 这本《红楼两地书》,其可贵之处正如胡先生在其中的一封信里提到:“《红楼梦》中的植物和植物文化是小说文本中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写一篇博士论文(专书)绝不会无话可说。 ( 1 )《红》中的植物种类达 200 余种,在古今中外小说中都是最多的。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点缀’环境,但仔细阅读这只是一个‘面’上描写,只如此看那就辜负了作者的匠心,没有读出其中三昧。 ( 2 )《红》中以花喻人(特别是女儿们)之美,喻人生命之短暂,惜花即是惜人,这从黛玉《葬花辞》可以得到证明;同时,作者还以花的品格(古人有花十二品之说)喻人的品格,松竹梅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还以花写人物的追求和他们的命运,这在判词、海棠诗社、菊花咏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 3 )以花草树木为人物命名、取号,其中有隐喻者也不少,都有待解读。 总之,《红楼梦》中的植物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移植’。前两天,应湖南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院生物科学家刘世彪教授之要求,为他的一本新书《红楼梦植物文化赏析》写序,除了仔细阅读他寄来的书稿以外,我还读了上海书店 2005 年 8 月出版的《红楼梦植物图鉴》(作者潘富俊,台湾学者)与蒋光章写的《曹雪芹具有丰富的植物学知识》一文(收入《“红学”起始莼鲈乡》一书)。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具有专业性的知识。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要真正读懂《红楼梦》这部小说,解得其中味,多具备或了解一些小说之外的跨学科的知识(如戏曲、园林、绘画、服饰、医药……),是非常必要的,对品读《红楼梦》是有帮助的。因此,我一直认为红学研究应该敞开胸怀欢迎那些真正的专门家参与到红学研究中来,这样一定会提高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水平。这是研究的需要,也是大众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说句心里话,我对那些远离文本十万八千里、喋喋不休的‘祖籍’之争,还有那些十八代祖宗的所谓考据以及那些‘大话’‘戏说’《红楼》,渐渐失去了‘敬意’! ”这段话,既可以说是胡先生治学的根本所在,也可以看出胡先生为人为文的正入正出,是从文本出发而再回到文本,这也便是这本《红楼两地书》的好处所在。对读者而言,这是一本能够引导读者深入领略《红楼梦》之好的“红研读物”,这本《红楼两地书》会让你明白怎样更好地去理解一部古典小说。 我以为,再过一万年,如果地球还不爆炸,《红楼梦》也只能是一本小说。 《红楼两地书》后记 (2012-04-19 14:56:55) 我和胡文彬老师的《红楼两地书》终于画上一个句号了。我们的通信持续了 1 年 3 个月,共计写了 171 封信,重点讨论了 60 个《红楼梦》中的人物,涉及的其他人物无计。开始的时候,由于考虑给报纸连载,文字上没有完全放开。后来报纸改版,不能再继续连载下去,好像没有了束缚,反倒可以直抒胸臆,每封信的字数也有了较大变化,使信的可读性更强了。比如关于贾宝玉的讨论,我们就写了 12 封信。讨论袭人的一封信,我写了 2600 字。 我认真阅读《红楼梦》的时间并不算晚,可以上溯到上世纪的 70 年代。可是由于在企业里工作很忙,孩子又小,后来在企业里做领导,个人的业余爱好就更没有时间了。 2001 年我内退之后,开始有了自主权,我又回到了《红楼梦》研究,并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也参加一些全国性的《红楼梦》学术活动,认识了一批全国知名的红学专家。我与胡文彬老师的相识就是于 2003 年 10 月在北京召开的纪念曹雪芹逝世 240 周年纪念会上。那一年的活动主要安排在北京的大观园,最后一项安排却是到大同参观访问并与大同红学会的成员交流座谈。在北京期间,我没有机会和胡文彬老师交谈,到了大同,胡老师是领队,主要由大同红学会会长邹玉义陪同,我也没有和胡老师交谈。但是有一次吃完饭后,我和胡老师同在宾馆前厅的沙发上休息,他忽然问我:“你怎么没有发言?我对你其实是很注意的。”我不知道胡老师为什么对我很注意。我想可能是他看过我的文章。可是我当时的想法却是想拜他为老师,稍为犹豫了一下终于没有开口,话题也就岔开了。那时候我已经读过胡老师的 5 本书,特点是篇幅短小,见解新颖,表达文雅,在学术文章越写越长,差不多都成裹脚布的年代里,可谓惜墨如金,是一种“浓缩”的学术。那一次我为没有留下他的名片和电话之类,有一点怅然之感。 2010 年 10 月我的红楼梦评论集《幸福的女奴们》出版,我又想到胡老师。既然他曾经对我很注意,我应该寄给他一本,请他批评指正。果然他的反映与别人大不相同。他收到我的赠书后立即打来电话,一方面祝贺,另一方面指出我对贾府称“贵族”不是很准确,他们实际是由军功起家的“世家大族”。这时正值他的《感悟红楼》也出版时间不长,又给我寄来了赠书,并附有一封鼓励的信。我读过《感悟红楼》中的“小人物谈”部分后,觉得有话想说,就与胡老师商量,能不能书信讨论《红楼梦》中的人物,然后结集出版一本《红楼两地书》。这个创意是受鲁迅、许广平《两地书》的启发而来的。我的建议得到了胡老师的支持,我们就开始做起来了。在我们两个是兴趣很浓的,开始的时候常常是一天一封信,有时候一天两封信,个别的时候,胡老师一天写了 3 封信,这可苦了胡老师的女儿力元。因为胡老师不会用电脑,他的信都需要女儿力元下班给他输入电脑后再寄给我。我经常发现力元给我寄出的信是在夜间或者凌晨。她在我和胡老师之间,比红娘要辛苦得多。到了 2011 年 1 月,我受公司返聘写《公司志》,大体上才变成一周一信,力元也有了喘息的机会。 我与胡老师在学术上的差距是明显的,但是我们在讨论中却是平等的。我可以做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候批评老师可能还有点“放肆”,但是应当承认这里面有几分“作秀”的成分。因为我喜欢汪洋恣肆的文章,喜欢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可能是由于受了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诗的影响。然而胡老师并不生气,反倒夸我的每封信都是一篇好文章。这不仅使胡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也使我们二人常常期待对方的来信。这一年多,写信、读信给我们带来多少幸福与慰藉! 现在我们的《红楼两地书》终结了,不知道胡老师此刻心中是什么滋味。我心里既有完成任务后的喜悦与轻松,好像又有一种“告别”的感觉。是几分留恋、几许失落、几多惆怅?说不清楚。然而我又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因为我们毕竟不是“永别”,我们还会用其他方式保持我们之间的友谊与联系。胡老师喜欢说:“青山在,人未老!”只要“人未老”,便后会有期。 刘福林 2012 年 2 月 10 日 初稿 2012 年 6 月 8 日 修改 作者小传 胡文彬, 1939 年 10 月生于辽宁省盖平县九区瓦盆窑村(今大石桥市黄土岭乡和平村),祖籍山东黄县(今龙口市)。 1961 年,毕业于抚顺市一中,同年 9 月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读书, 1966 年毕业。 1968 年入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 20 年, 1987 年 2 月转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平生酷爱《红楼梦》,沉酣一梦,久而不觉,痴而不悟。近年著有《冷眼看红楼》《读遍红楼》《红楼梦人物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红楼梦与台湾——跨越海峡两岸的记忆》《感悟红楼:一个红边梦痴的阅读心语》等数种。而今虽步入古稀之年,仍然寄情于书,笔耕不辍。 青山在,人未老! 照片 18 张翻拍自该书 , 感谢胡文彬先生 惠赠 ,并提供 书序、目录、后记、及作者自述电子版 。附文 作者吴营洲乃杂文月刊主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红楼两地书》里的胡文彬 2013-09-12 来源: 合肥晚报   与胡文彬先生虽然“认识”有年,却始终“缘悭一面”,对他所有的了解,均来自他众多的红学著述,以及一些报刊记者对他的采访。我所“看到”的他,不是在书斋里勤奋耕耘的背影,就是在讲坛上或“正襟危坐”或“侃侃而谈”的长者形象,然而近日收到他惠赠的《红楼两地书》,通读之下,对他又有了些新的认知。 《红楼两地书》是胡文彬先生与大同刘福林先生就“红学”人物方面进行交流的通信集。正如刘福林先生在书中所说的:“……读书是一回事,书比较系统,也比较严谨;读信又是一回事,信比较随意,比较亲切……” 这些信札,虽然他俩在写之前就是以“公开发表”为目的的,落笔时自然会有所“顾忌”,得考虑“社会影响”、“他人感受”、“正能量”等等,但读过之后,依然感到这些信札仍是他们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仍是他们多年来读红心得及人生感悟的坦诚交流,而且时不时地或在不经意间,便会看到一些那种属于“悄悄话”、“唯有友人间才会说”、有点“原生态”性质的文字,令人备感亲切、真实…… 胡文彬的生平简介先前我是知道的:1939年10月生于辽宁省盖平县九区盆窑村(今大石桥市)人,祖籍山东黄县凡姆角(今龙口市)……但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他小时候的一些个人经历,及历经红尘后的某些所悟所感—— 他读小学时,“很苦”,也“很刻苦”:每天放学要上山打柴,供全家一年的“烧柴”,之后再在小油灯下温习功课…… 他长到六七岁后,时常跟在母亲的身边,到三四十里路外的亲戚家“告贷”,宛如刘姥姥的孙子板儿。板儿那种怯生、好奇、顽皮的样子,让他感到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回味…… 他辽南的山区,有道“秀才岭”,有点像“太行、王屋二山”,阻隔着“外面的世界”。因此,走出“秀才岭”,是当地人祖祖辈辈的希望。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把他一家人领出了那道岭。他的父亲是位泥水匠,八级大瓦工,油建工人…… 更为幸运的是,在他的童蒙阶段,遇到了他的“启蒙师尊”——小学时的班主任王福恩老师。2009年10月,胡文彬专程赴辽宁探望王福恩老师。当他在一个山沟沟见到八十余高龄的老师,并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惊喜得满面泪流…… 胡文彬是个读书人,他196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曾任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新华文摘》编辑室编辑,1987年2月调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任副所长、研究员……因此在他的骨子里,有着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士子情怀,这些在书中时不时地便会流露出来。在此不妨顺手摘抄一段: ……我很努力,小学毕业(1955年夏)便被保送到盖县四中,从此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工人家庭中,告别了我魂牵梦萦的故土。如今回想起来,广大农村的孩子们并不比那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愚笨,只要给了他们条件,他们同样可以成为国家的良材。加强农村的教育,不要使那些可以成材的幼苗枯萎了。农村教育应该成为今日的教育重心、中心。救救孩子,首先应该是救救那些挣扎在农村的孩子!开放改革好,但期盼能对农村的孩子们“开放”,“改革”首先能“改革”农村的教育。给他们一点力,他们就会为国家、民族贡献出自己的才智和力量!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期盼和呼唤,因为我们经历过,是一个永恒的梦想啊! 当然,这本书既然名为《红楼两地书》,其主要内容自然是谈《红楼梦》的。该书的后记称:“我们的通信持续了1年3个月,共计写了171封信,重点讨论了60个《红楼梦》中的人物,涉及的其他人物无计。”窃以为,对任何一位《红楼梦》爱好者来说,这本书都是“饕餮大餐”。 原标题 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9/12/content_2105232.htm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16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胡文彬著《感悟红楼--一个红边梦痴的阅读心语》提要
热度 1 黄安年 2010-11-22 08:06
胡文彬著《感悟红楼 -- 一个红边梦痴的阅读心语》提要 黄安年辑胡文彬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22 日发布 书名 : 感悟红楼 -- 一个红边梦痴的阅读心语 著者: 胡文彬 出版社: 白山出版社 责任编辑 : 邢志有 韩光 装帧设计 : 王婷 责任校对: 彭和群 印刷 : 沈阳市委机关印刷厂 发行 : 白山出版社 版次 : 2010 年 9 月第一版 印次 : 2010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 170X 240 印张: 27 字数 : 415000 字 页数 : 417 页 定价: 48.00 元 印数 : 2500 册 ISBN 978-7-80687-790-6 这是著名红学家胡文彬撰写的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最新出版的一部 , 如他所云 虽步入古稀之年,仍然奇乐于书,笔耕不辍。 他在本书卷首心语中称:感悟红楼,是从走近开始的,但还必须走进。不走进,难以产生心灵的撞击,只有用心去撞击,方能由感入悟。书中分 小人物谈、 文本抉微、 梦边考信、脂批疏证、校红唾余、方言构成与演变等七卷 辑录了短文 141 篇 , 并有附录两篇。作者在后记中 谈到收入在本书中小人物谈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认识,新的思索!收入本书的梦边考信,则是我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京城或外地各大图书馆读书时记录的有关曹家家世的资料,觉得尚有补充和参考价值,故整理成文,公诸同好分享。 校红唾余,是 2007 年参加新校本三版修订过程中写的校勘手记,有一些篇目是近来才依据当时记录的卡片内容补入的。 作者简介 胡文彬,祖籍山东黄县(今龙口市), 1939 年 10 月生于辽宁省盖平县九区瓦盆窑村(今盖州市黄土岭乡和平村)。 1961 年,从抚顺市一中毕业后,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读书, 1966 年毕业。 1968 年入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 20 年, 1987 年 2 月转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后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平生酷爱《红楼梦》,沉酣一梦,久而不觉,痴而不悟。近年著有《冷眼看红楼》、《读遍红楼》、《红楼梦人物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红楼梦与台湾跨越海峡两岸的记忆》等数种。而今虽步入古稀之年,仍然奇乐于书,笔耕不辍。 青山在,人未老! 本书目录 卷首心语 卷一 小人物谈 拿草棍儿戳老虎鼻子眼儿 邢 夫人之愚 桃未芳菲杏未红 邢岫烟之穷 开到 荼 ? 花 事了 麝月之了 一语成谶:金钏掉在井里头 金钏的情与烈 看的透,做的绝 玉钏儿之尝 心痴意软,终吃了这亏 尤二姐之软 设计害人反成拙 宝蟾之毒 抓尖逞强,狐假虎威 秋桐之逞 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赵嬷嬷的揭秘之道 早吓的都丢在爪哇国去了 璜大奶奶之变 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回去等我 周瑞家的显与弄 明里不敢怎样,暗里来算计了 马道婆的道与法 箕裘颓墮皆从敬 贾敬的空 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 贾赦的色 一样丧事两样情 贾珍的奢与孝 内惧外浪皆自惹 贾琏的惧与浪 春已尽,剩有者番花信 贾兰之兰 亏你还是一个爷 贾环之赖 一块未经幻化的元石 石呆子之呆 这王爷,鸣锣张伞而来 北静王的那张伞 恃墙逞强终为患 贾蔷的蔷与墙 水边月下多假勤 贾芹之勤 中有微怀一瓣香 林如海之影 枉劳苦口指迷津 秦钟之劝 诚心守仁则成形 薛蝌之诚 假作真时真亦假 甄宝玉之假 善赖则荣 赖大之荣 小儿常情,千里伏线 板儿的缘与圆 喜的他屁滚尿流 封肃之俗 世路难行钱作马 邢德全之叹 同在医门,各行其道 张太医之论与王一贴之油 卷二 文本抉微 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 贾母怒态中透露的信息 一缕笛音来,凄凉寂寞心 贾母闻笛感凄清 微步动瑶英 林黛玉的走态 看教鹦鹉念新诗 花蕊 夫人《宫词》与鹦鹉学诗 贵妃没后巡游少 从元春到贾妃、元妃、贵妃 抱琴非本意 抱琴与元春的婚姻悲剧 箫声悠悠风月冷 佩凤吹箫故事解疑 莲疏藕折香风起 《红楼梦》中的藕官与菂官 深宫桃李飞成雪 茜雪非雪 借问谁传义女铭 宝珠与瑞珠名字之谶 柳枝弱而垂流 柳嫂取姓寓意 风花一去杳不归 呼唤珊瑚 绕床三匝呼一掷 贾环的赌相 羞见 邢 夫人 邢 夫人之称出自李白诗 卷三 梦边考信 公所感,可以思矣 曹寅题徐元文《感蝗赋》原文 桃叶闲情恨未空 朱彝尊给曹寅书 贵于盐运,败亦盐运 曹寅与《两淮盐筴志》 留得珍籍惠后人 曹寅刻《楝亭十三种》 千呼万唤始出来 题曹寅《太平乐事》之立亭 以壮观其卷轴也 曹寅题《众爵齐鸣图》文录自徐渭《画鹤赋》 曹寅笔下的老货 读《续琵琶》杂录 康熙南巡中的曹寅 读宋荦《迎銮日记》摘记 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读《圣驾五幸江南全录》录异 四虫皆吏道所致 李煦题徐元文《感蝗赋》文 辽东之曹皆祖魏武 读薛福保《曹氏族谱序》 渡海料是情缘深 读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曹寅传》 卷四 脂批疏证 作者读过《麻衣相法》 脂批引《湘山野录》文字 孔子曰:求仁得仁,又何怨? 脂批引《论语述而》文字 翻贤贤易色一句筋斗 脂批引《论语学而》文字 诸儒皆画鬼者也 画神鬼易,画人物难出典 是作微露。卸春掛之萌耳 脂批中的标点问题 何等气魄,真有射石饮羽之力 脂批引《吕氏春秋》文字 孙悟空七十二变 读《路史后记》小识 看官者意为是否? 脂批中大江东去杂识 吴道子画顶上圆光 脂批引杨慎《画品》文字 久读黄庭世念疏 王梅隐史事补遗 官断十条路 脂批引俗语例 老杜作诗,点石成金 脂批引《列仙传》语 掩耳盗铃,哄人而已 脂批引《吕氏春秋》语 横云断岭,开门不见山 脂批开门见山另样用法 不是冤家不聚头 脂批引《坚瓠四集》语 应天为南直隶 脂批引《在园杂志》又一例 人心之褊浅可知 脂批引《牧民忠告》语? 多官,今是多多也! 脂批评多官与多浑虫 书房伴读,累累如是 脂批中的伴读略解 狱神庙不是狱、神、庙 脂批中的狱神庙解 坡公听鬼之遗事 脂批引明人笔记例 世有以假象作掩护者 脂批引《谢天香曲》句 整瓶不动半瓶摇 脂批引《镜花缘》语? 小儿易哄? 脂批引俗语释例 孟子率成大儒之名 脂批用孟母三迁之典 五陵少年轻薄客 脂批五陵心意解 求人难于擒虎 脂批用《琵琶记》中语 风马牛不相及 脂批引《左传》语 老鸦窝里出凤凰 脂批引方言俗语释例 金盆虽破分量在 脂批引俗谚直解 朋比为恶,看官着眼 脂批引狐群狗党语说豉 否定,要实事求是 关于一条脂批的纪年 证据,在《引言》中 程伟元、高鹗见过脂批 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 脂批引造化主论源 卷五 校红唾余 拗不应改拘 平复与平服 一片夏云起,千山飞雨来 一滴与素习 咕咕唧唧与咕咕嘟嘟 姑娘还是婶娘? 是定不是订 既有不足,何必六足 千年松根、茯苓胆,是两味药 三百六十两是衍文? 从忌针说起 消索还是萧索? 疾忙与急忙 陇水还是泷水? 耽耽应改眈眈 影响与影儿 从颇颇说到调拨与挑拨 恶梦与噩梦 赔不是还是落不是? 梯己不误,体己也对 掰与扮哪个香? 才然无错,何故删然? 催水还是炊水? 疼遍红楼 足的已够,不必再闹 一顿把,何必扒 料不误,略差一点 小器不误,何必改小气? 搅家精 , 别无参证? 闲为仙人扫落花 擤与醒音同义不同 待不可代 睄了车与瞧了车 嚼舌根与咬舌根 颜其额与题其额 袖子不简洁文雅? 挣扎得太辛苦 《楚江情》不是《楚江晴》 白冷着不是白日冷着 飘人与瞟人 番乃翻之俗字 木璧与隔壁 字乃避讳之义? 丕极是谁之原笔? 扇与搧,哪个也不是原笔! 不耐烦也无可奈何 偕鸳乃偕鸾之误 残年,亦雪芹原笔 出则与出处孰明?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卷六 方言构成与演变 一、《红楼梦》方言构成的考察 二、《红楼梦》方言演变的轨迹 三、《红楼梦》方言研究与校勘 附录: 在马来西亚大学举办《红楼梦》与国际汉学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 后记 本书 卷首心语 《红楼梦》是一个艺术的世界,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欢乐也有泪水的真实世界。当我决心走进这个有几分遥远又十分亲切的世界的时候,我并不是要找出对这个世界一切事物的解释和答案。因为我知道一切解释,正如一切事物的开始,一定是隐藏在无限之中的,所以它总是让人们感到有几分神秘,即使它也有袒露的那一部分也是如此。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曾经这样说道:我希望能认识那个不可知的事情之所以是不可知的,并不是因为我的理性这样要求是错误的(我的理性要求是对的,因为离开了它,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而是因为我认识到我的智力的限度。他的谦虚令我感到惭愧,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太伟大了,而是这个世界太过于奥妙无穷了!一个人即使毕其一生的精力,也只能知道这个世界中的一点点而已。 但我绝不因为自己的愚拙而放弃追寻一切不可知的东西。我必须找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必须分清真理和谬误。(托尔斯泰语) 感悟红楼,是从走近开始的,但还必须走进。不走进,难以产生心灵的撞击,只有用心去撞击,方能由感入悟。我走进《红楼梦》是为了找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分清真理和谬误。至于每个人最终能够感受到什么,能够悟出多少,那要看自己的缘份和智慧,重要的是我们去悟的过程所获得的种种心灵启示! 今年 农历六月二十二日 (西历 8 月 2 日 )是家慈九十周岁诞辰。母恩难报,怀念之情从未稍忘。今值本书付梓之际,特将本书呈献给我亲爱的母亲大人,期盼她老人家在遥远的天国里得到一丝宽慰! 2010 年 3 月 22 日 写于京华饮水堂 本书后记 在完成《红楼梦人物谈》一书的写作出版以后,我对小说中的一些小人物产生了兴趣。他们地位虽然卑微,但他们的理想追求和人格自尊并不比那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低下。仔细阅读文本,我发现许多小人物说出的话看似粗俗浅薄,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撞击力。于是我将品评的视角转到小说中的小人物身上,一篇篇写下来,不知不觉竟又写出 30 余篇(其中 10 篇已收入《胡文彬谈红楼》一书内)。如今将余下的 20 篇翻检出来重读一遍,仍然觉得他们很可爱,有一种另样的审美价值。或许出于这种偏爱,我把这一组小人物谈收入在本书中。我想这些小人物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认识,新的思索! 收入本书的梦边考信,是我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在京城或外地各大图书馆读书时记录的有关曹家家世的资料,觉得尚有补充和参考价值,故整理成文,公诸同好分享。其中表达的某些意见,不过是一孔之见,毫无争胜前贤时彦之心,倘有言语过当之处,诚望读者先进指正赐教。 本书最后一部分校红唾余,是我 2007 年参加新校本三版修订过程中写的校勘手记,有一些篇目是近来才依据当时记录的卡片内容补入的。在这次校勘中,我集中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重读已出版的早期抄本影印本和当代出版的多种校注本,以及近百年来所发表的有关《红楼梦》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论文与专著。我深切感受到《红楼梦》语言的魅力无穷,而以往很长时间里却对此认识不足。我知道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门家,所以收进本书中的 50 篇手记只是表达自己对某些文字的关注,提出一些感想似的疑问向专门家们请教。我一向认为,每一位校勘者都是希望为读者提供一部可以信赖、忠实原著风貌的读本。不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人的校勘工作,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绝不会心怀不敬地对待曹雪芹与《红楼梦》。明乎此理,我想校勘出版各种有特点的新版本都应该受到欢迎!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许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丹东《辽东学院学报》、陕西《咸阳师范学院学报》、贵州《铜仁学院学报》、河南《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红楼研究》等杂志先后刊出了其中的一些篇章,在此谨申谢忱。我要特别感谢吕启祥学姊的先生、著名美国史专 家黄安年 教授,承他们的俯允将本书中的个别篇章发表在他的网页上。小女力元在工作之余为我打印校对书稿,我深感宽慰。今天本书即将交由白山出版社出版,对邢志有社长、董志新总编辑慨然接纳出版和对书稿付出的辛劳深表敬意和谢意! 当本书结稿之际,时逢我枉入红尘七十年。岁月蹉跎,慨叹良多。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红边梦痴,所感所悟都是来自于《红楼梦》,我深深地感谢曹公雪芹带给我的快乐与感悟! 2010 年 4 月 10 日 写于京华饮水堂 (感谢胡文彬先生惠寄作者简介、目录、卷首心语和后记) 附图 20 幅笔者由翻拍自该书。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6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勤耕博采 宏图大观——试说文彬治“红”
黄安年 2009-10-27 17:08
勤耕博采 宏图大观试说文彬治红 黄安年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0 月 27 日发布 按 : 这里发布的是吕启祥文《 勤耕博采 宏图大观 ---- 试说文彬治红 》,写于今年大暑中伏 , 首发在《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10 月第 11 卷第 5 期 , 第 90-94 页。刊物正式发表时加上了提要和注释等,请见影印件。 ******************************* 勤耕博采 宏图大观 试说文彬治红 吕启祥 翻开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红楼梦与台湾》,这是作者胡文彬赠我的一系列红学著述中最近的一本。他编著出版的红学书籍迄今总共约在四、五十本之数 , 我因受赠而大多齐全。我尝对他和周围友人说 , 这些书 , 该归拢起来,建一个胡文彬文库。这并非玩笑,是认真的。当下 , 我无意为这一新著置评,更无力为这文库述总 , 只想就长期以来得读文彬的诸多著作 , 谈谈个人的感受和印象,试图从中概括胡文彬治红学的若干特点,虽不见得全面和深入 , 却是真实诚心的。 我以为,胡文彬的红学著述,概而言之有以下数端值得看取 : 一谓历史的视野,二谓资料的整合 , 三谓人文的关怀 , 四谓文采的追求,五谓编次的精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对红学的痴迷或曰对红学的执着。 手边这本书,因其新鲜而方便,不免较多地拿来作例,文彬当能宽容我的疏懒,未能一一翻找文库。全面准确的评述,自有年轻的学人来作。在这里我只能举其一隅,当然亦有窥一豹见全般之意。 首先说历史的视野。 文彬是学历史出身的 , 历史的眼光成为他考察《红楼梦》及红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视角。他的一部最为厚重带有集成性的著作《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的题记中明言,我的研究目的就是要寻找曹雪芹与他的《红楼梦》自己的血脉、自己的土壤,从而寻找出《红楼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小说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成为不朽名著的独特的文化个性。 所谓土壤、血脉其实就是历史的环境、历史的线索,著者是在努力寻找一个历史的坐标为《红楼梦》定位。任何事物包括天才的作家和不朽的名著归根结蒂都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眼光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就事论事的局限 , 以更为开阔的胸襟获取新知和洞见 。也正是缘于这种相对开阔的眼光,港台海外以至异域他国的《红楼梦》的流传和研究较早进入了胡文彬的视野,自八十年代初期起 , 便为之介绍引进 , 编选出版 , 以后又有《红楼梦》在国外的专著行世。在这方面鲜有第二人作出这样的实绩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其实手边的这部《红楼梦与台湾》也适足以提供这方面的例证。本书也给人以一种历史感 , 虽则由单篇连缀而成 , 仍依循历史的轨迹,由 150 年前的石头渡海直至当今的宝岛红坛,其间凡《红楼梦》被在台人士或台籍人士阅读、评批、吟咏、研究 , 均历历在目。虽则不是台湾红学史 , 亦可看作夹叙夹议亦文亦史的长编 。 还应当注意到在胡文彬自己文集中的许多文章,其写作的时间和缘由往往都在历史的节点上,比如新旧之交、世纪之交、雪芹生卒年的整数、某重要版本发现或行世的纪念日 , 以及某些重要学术会议、学术活动的开闭幕、起结点,等等。我常常惊异于他怎么会记得这些日子,赞赏他善于把握时机,回顾过往,前瞻未来,阐发出题中应有之义。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机敏或细心,不如说得益于他的历史感觉、宏观视野。   其次是资料的整合。 学术研究的基础是占有资料。无砖无瓦 , 何以建屋?这是常识。每一个受过基本学术训练尤其是史学训练的人都会谨记在心。难得的是做得到位、做得持久、做成习惯。从文彬送我的第一本书《红边脞语》起 , 就鲜明地体现出他治学重资料、善积累的特点。在涉红资料的发掘、追踪、收集、整理方面,他不愧是个有心人 , 时时留心、处处留意,目光四射、巨细无遗。从《红楼梦》小说本文的一词一字、作者的家世生平、版本述闻、脂评的典故出处、续作的相关资料 , 以至于一切涉红的故实逸事,都在他的蒐集范围之内。每隔一定时段,都可以看到在他的相关著述中归纳整理、分门别类,惠及同好。正因为有这样的储备和根基,便可以在红学的各个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发言权。有的资料 , 孤立来看 , 似乎细碎 , 一经串联整合,其义显豁,往往能解破某些疑难问题。在端木蕻良和邓云乡二位前辈为《红边脞语》所作的序言中已经讲得很透彻了。  文彬收集追踪资料之勤奋是十分突出的,用前贤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这两句话来形容颇为切合。资料是要去找的,不仅要动手抄 , 首先得动脚跑,跑北京本地的各大图书馆不必说 , 还常听得他去江南某城市或东北某地方寻书访故,出门在外 , 为某一资料绕道、延期,甘费周折。不论是无功而返还是喜出望外,前提都得跑,得付出。更有的文献资料近在咫尺却尘封冷堆 , 无人问津;文彬却能拨开雾障,不辞辛苦,淘出宝来。 2004 年发现曹寅《北红拂记》抄本便是一个切近的佳例。此抄本原在戏曲专家邵锐捐赠文化部藏书中 , 归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接收,既未整理,更无编目 , 且与其他几种戏曲同在一册内 , 几近淹没,而文彬慧眼识珠,竟能发现 , 无怪引起了学界一片惊喜! 发现固然不易,考辨同样重要。如上举《北红拂记》只署鹊玉亭、柳山,要确认其为曹寅作品还须多方佐证。因而发现者下了一番工夫 , 将此本作者、作于何时、有何价值一一厘定 , 才郑重向学界介绍。类此的考据辨析,同样需要耐性与功力 , 目的在于证明所占有的材料的真实可靠 , 这样的材料才有价值 , 才能加以整合和利用。而在考辨中 , 辨伪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伪是真的反面 , 考定为真 , 固然可喜;识其为伪,可免误导,同样重要。比如清代《红楼梦》评点家太平闲人张新之 , 前人曾考定太平闲人为仝卜年 , 又有人提出另一个同名的张新之 , 文彬经多年辛苦追索 , 辨明仝卜年不是张新之,另一为苏州籍的张新之没有评点过《红楼梦》。这些考辨文字就收在新著《红楼梦与台湾》中,澄清了一椿红学史上的公案。 这里,特别要提到脂本《红楼梦》的校注,文彬参加了最早七、八十年代的人文本初版工作 , 在最近的三版修订中,从正文到注释,文彬总揽其成 , 出力最多 , 因而收获也最大。为他今后的研究 , 奠定了更为深厚的基础。 要之 , 文彬治红所体现的朴学传统、实证工夫是很明显的。他的著述中,目录、版本、选编、搜辑占很大比重,这是红学的基础工作。在我看来 , 一本翔实的资料书 , 其价值远胜于那些并无真知灼见的洋洋大著。学术需要积累 , 积累既靠勤奋,亦赖识力 , 文彬可谓两者兼备,成绩斐然。 第三 , 社会的关怀 , 此指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上文说到朴学传统,是指它的积极方面,今天毕竟不是乾嘉时代 , 一个人文学者不能只钻故实,疏离社会。我所认识的胡文彬恰恰是一个十分关心世道人心 , 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平日里他的交游范围广 , 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有所接触和了解 , 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和愤世嫉俗之言时有所闻。可以说,他是一个淑世主义者,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积极入世情怀。这样的品性和个性不能不反映在他的治学和著述之中,大体上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 , 一是对《红楼梦》本身的研读,一是对红学学风的关切。 从文彬最早的红学论文《猛烈冲击封建制度思想家 ---- 曹学芹》(与周雷合写)就体现了鲜明的社会关怀 , 尽管此文有当年谁都不能避免的时代记印,其影响却不容忽视。此后逐渐摆脱了简单生硬的批评模式,真正进入到作品的文学世界 , 文彬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作了无数次讲演和系列讲座,写了多部著作 , 这些著作的主要篇幅,几乎都是用来分析讲评《红楼梦》人物的 , 不限于主要人物、十二钗、女性人物,而是几乎囊括了书中所有的人物。从中我们固然看到了作者对于人的尊严、人的品性、人的特点以及作家如何写人的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讲析,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关注社会的现实情怀 。比如 , 作者感触良深地由元春劝告警示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一再强调贾府教育失败的沉痛教训。比方对男性人物颇为精到的概括 , 贾政之庸、贾敬之空、贾赦之色、贾珍之奢、贾琏之浪、贾瑞之妄,等等,为他书少见。即使是极次要的人物,顺笔点到 , 亦颇有意味 , 如谓邢夫人之愚蠢并不罕见 ,特别是那些觉着自己有地位的人,时常把自己的愚蠢当作聪明。总之 , 文彬谈红 , 有一种人间情怀、现实参照。这是特点,也是优长。 在新著《红楼梦与台湾》中 , 这种社会关怀尤为鲜明,跃动着一颗挚爱宝岛、企盼统一的爱国之心。所谓劫火难烧才子笔 , 两岸同根一家亲,全书各个章节中,不论是说古道今、评书述人、开会纪游,处处洋溢着亲情、乡情、思念之情、认同之情。单看红楼渡海百年情、纵有关山不隔梦、海珠凝泪到今圆这些标题,就可以体察到作者情系宝岛、心怀祖国、沟通搭桥的一片挚诚了。作为学者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坦露无遗。 另一层面则要提到文彬对于红学领域内树立健康良好学风的呼吁和对于不正之风的抨击。这方面的倡导和批评 , 见诸他的许多文章 、序跋、讲话稿以及受访记等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学术商品化、娱乐化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 , 文彬对于出版、传媒业的现状颇为熟悉,尤其关注红学书刊的出版和传播,偶尔向我言及,多所感慨和忧思。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近年来秦学大行其道 , 借强势媒体覆盖海内外的情势下,率先站出来明确表态予以严正批评的学界人士,就有胡文彬。记得在大观园的一次公开讲座中 , 他以《红楼梦的诱惑和红学的困惑》为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红楼梦》不是密电码,无从破译,不需猜谜。那些嗅觉灵敏的记者很快报道出去,一时间人多气盛的秦学护戴者大有兴师问罪之势。文彬本人明显感到压力,我闻知后竟有一种文革大民主群众运动卷土重来之感 , 这真是中国学术的悲哀。作为一个红学研究者,唯有凭借自身的学术良知和社会责任发言行事,文彬是深知这一点并且不避锋芒身体力行的。 第四,文采的追求。 如果以为文彬是学历史的因而下笔质朴少文 , 那就错了。虽说文史不分家 , 但也要看你主观上是否爱好并且营造一种文学的品格和氛围。《红楼梦》是文学作品,评论和研究她的文字应当力忌干巴巴 , 尽量文学化 , 这是大家的期望,也是文彬的追求。在这里只想谈一点 , 即文彬著述中极为显豁和突出的一点 , 这就是他每一部书的全部章节标题几乎都是诗化或曰诗句化的。换句话说 , 就是他都是用一个七言句来为每篇文章命题。有时连书名都用七言句式,配套成龙 , 《酒香茶浓说红楼》 那同时出的四本就是例子。老实说,早先我对此并不以为佳甚或有些担心,总觉得文章之美是内在的,刻意求工是否会弄巧成拙。现在看来是过虑了。你看一本又一本的书翻开目录页几乎都是排列整齐的七言句,从早年的《红边脞语》到最近的《红楼梦与台湾》都是如此。我首先为这种三十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执着追求所感动,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文彬颇有题不动人不罢休之概。说到这些题目本身,总体上都与每篇文章的内容合辙呼应,虽有优常之分 , 却无游离之虞。比方有一类谈各色人物的 , 自可依傍原著,或借判词、或用诗句、或撷出书中语句,这样做的大有人在,然而文彬仍自有匠心和创意,如贾政一篇题为平庸无能到公卿就很不错。而那些考据性、记叙性、评论性的文章也要以七言标目就不那么容易了,难得的是文彬坚持不懈,有的还很恰当和巧妙。仍以新著《红楼梦与台湾》为例,当头一篇《海天重话石头禅》概说《红楼梦》在台湾的流传及研究 , 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题标举追索张新之生平的过程,以《五云捧出游仙笔》原句标出丘逢甲的题红诗,类此 , 都醒目而恰切。在书评一类中 , 对苏雪林、张爱玲两位作家分别以《只缘身在此山中》、《领新标异惊世殊》作题 , 很有意味。尤其是前者,含蓄而褒贬寓焉,苏先生这位前辈作家是否识得《红楼梦》的庐山真面目,读者自明。想出这样的题目,不仅要把握对象的特点,还要拿捏分寸,并不容易。 追求文采 , 当然不限于标题,也体现在行文之中。文彬擅写短文,一事一篇 , 一思一篇 , 有更多的想法和材料 , 他宁可写成两篇、多篇。这样的好处是单纯、集中、令人印象深刻,亦便于谋篇布局。最大的好处是易为读者接受和理解。标题的追求文采也使读者乐于翻阅、赏心悦目。我想 , 文彬的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 长销不衰 , 与其行文的特色、文采的追求是大有关系的。 第五 , 编次的精心。 编辑之道 , 笔者是外行 , 但知道文彬曾长期从事编辑工作 , 深谙此中奥妙。他之所以能将平时日积月累、广搜博采的资料和日思夜想、深思熟虑的心得 , 变成一本又一本的著述,除去勤奋之外 , 应当说得力于他精心的编辑。换成别人 , 面对一大堆文稿和资料,也许会无从措手 , 而文彬则胸有成竹。他有很强的整合能力,或按时序、或以类从、或着眼于外部相似、或者发现其内在联系 , 总之依循规一定的规则加以编次 , 成为一个完整的东西。他自编的书 , 往往如此 ; 最近这本《红楼梦与台湾》可谓佳例。此书将《红楼梦》在台湾的流传及自清代至当今的研究、对台版红著的一系列书评、两岸开放以来的学术会议、展览、游踪、交往,事不论巨细,人不分远近均包罗其中 , 最后附台湾《红楼梦》研究书目。编次有序,眉目清楚,使用方便。可谓知识性、学术性、工具性兼备。以一斑可以窥见全豹,其余著作编次或有胜于此者,不再列举。 最后 ,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红学的痴迷。 只要放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就可以看出胡文彬于红学结缘之长久和广远了。没有一份执着 , 是不可能达到此种境地的。 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初 , 文彬开始踏入红学这块园地。在七八十年代,他有幸与老一辈红学家如吴世昌、吴恩裕、吴组湘、端木蕻良、周汝昌等相识、请益;当然更与冯其庸、李希凡等长者有共事求教的机缘。有关七十年代中期红楼梦校注组的组建、 79 年《红楼梦》学刊的创办、 80 年中国红楼梦学会的成立,这些在当代中国红学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胡文彬与周雷、刘梦溪等都是亲历者、策划者、奔走出力者,帮助冯李两位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学刊自创刊及前数期由他编发 ,80 年代及 90 年代前期的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他直接参与筹备和组织召开。可以说 , 他个人的学术生涯和当代红学的历程是同步互彰的。 对前辈长者,胡文彬是受教传承者;对许多青年学人和广大红学爱好者,他又是提携指导者。他曾经热心地给许多青年学人提供资料、开启思路、设置课题、撰写序言。以至联系出版。只要翻一翻他的著作 , 就可以看到他为之作序的一长串名单。他还经常为北京和其他地方高校的青年学生开讲座,与之对话、答疑,既是对青年的辅导 , 也为自身带来活力。 这里,还要特别郑重提到胡文彬对围绕《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文化活动所付出的心力及其影响。首先,他是 87 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监制人 , 此剧口碑尽人皆知 , 文彬对该剧自动议到拍摄播出的全过程及其经验教训了然于胸。其次,他对北京大观园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保持文化品位贡献良多。再次 , 他对红楼饮食下过工夫 , 曾在电视台做过多次专题节目 , 对来今雨轩的红楼宴悉心指导 , 成为品牌 。此外,梦酒、茶、泥塑、绢人各类工艺品 , 《红楼梦》题材的书、画、雕刻 总之 , 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化活动 , 艺术创作 , 只要是有助于原著的普及和有益于群众欣赏的 , 文彬都有一份关注和帮助。 笔者闻见有限 , 不免挂一漏万 , 意在说明文彬的红学世界之广阔 , 不限于书斋 , 不囿于著述。 从以上纵向和横向的简约勾勒 , 不难看出文彬不愧为红学的活动家和组织家。当然,更重要的在于由此映照出他心中的红学图景宏富丰瞻、蔚为大观,这是一个值得为之痴迷、为之魂牵梦绕终身相许的文学世界。他那一系列红学著述的产生 , 实在不是偶然的。 今岁文彬年届古稀,学问日趋成熟,心态日益平和。论年龄 , 笔者长于文彬;论学问,他当为我学长。这是实话,毋庸置疑。他本人几乎抵得一部红学小百科。在此 , 笔者权充一次冷子兴,试说而已,失当和不及 , 在所不计了。 行文至此,收结之际,唯祝愿文彬身强笔健、心宽神旺。 二 00 九年岁次己丑 时值大暑中伏 附:照片 7 幅。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3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一次听杜春耕、吕启祥、胡文彬三位红学研究者同台讲演
黄安年 2009-8-7 16:55
第一次听杜春耕、吕启祥、胡文彬三位红学研究者同台讲演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7 日发布 2009 年 7 月 26 日下午 , 辽阳市第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举办了红楼文化与女娲石学术报告会,会上杜春耕、吕启祥、胡文彬三位红学研究者同台讲演,分别做了红楼梦版本介绍、阅读和鉴赏红楼梦心得、红楼梦文本阅读主题报告 , 会上还有地质学者赵建军女娲石地质学成因和温权董事长厚德昌企业文化与发展远景的报告 ,2 个半小时的报告 , 深入浅出讲述了他们对各自主题的精到见解,虽然和学术研讨不同 , 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在短短的的每人平均半小时的发言中用通俗易懂科学准确的语言让听众了解报告人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这样的学术报告会上 , 我是第一次同台听三位红学研究者的报告 , 还是很受教益的。杜春耕先生的讲演得益于在讲演前的红楼梦版本展 , 而这些版本大多数是杜先生收藏由北京他家中运来的 , 所以得心应手随手拈来 , 如果有多媒体配合其效果一定更佳,当然这一点要求老一代研究者做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文彬是多产多视野的知名红学家,在东北地区的影响非同小可,他的精到论读红楼梦评论自然引发与会听众很大兴趣,如果会上有时间互动 , 恐怕效果就更好了。吕启祥对红楼人物研究多年 , 自有她独到的心得体会。她提出了首先要去功利化 , 戒浮躁心态,不能急功近利,对号入座,求当下有用。其次,要去随意性,就是要尊重作品,尊重原著,切忌主观随意。第三 , 要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看待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比方说 , 作为艺术形象红楼女儿,都是人们所欣赏的 , 黛玉的率真之美、宝钗的平和之美、湘云的洒脱之美、可卿的朦胧之美、凤姐的杀伐决断无论正面负面都有一种痛快淋漓之美,凡此种种,我们可以从看到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局限性。通过深度阅读,情感得到陶冶 , 精神得到提升,人变得较少俗气 , 更加文明和高尚 , 这样红楼梦的无用之用 , 就可能转化为有用之用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认真阅读原著,深度阅读原著,也就会获得对自己有用的感捂。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4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胡文彬著《红楼梦与台湾--跨越海峡的记忆》提要
黄安年 2009-8-4 18:18
胡文彬著《红楼梦与台湾 -- 跨越海峡的记忆》提要 黄安年辑自 胡文彬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4 日发布 书名 红楼梦与台湾 -- 跨越海峡的记忆 作者 胡文彬 出版 白山出版社 选题策划 邢志有 董志新 责任编辑 宋 杰 董志新 装帧设计 赵连志 责任校对 李国宽 印刷 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 幅面尺寸 170X240 印张 21.75 字数 350000 字 版次 2009 年 4 月 书号 ISBN 978-7-80687-630-5 定价 人民币 45 元 目录、序、 同见影印件, 图片 18 幅,其中前 17 幅翻拍自该书 , 胡文彬照片为笔者拍摄于 2009 年 7 月 26 日辽阳 作者简介:胡文彬 祖籍山东黄县 ( 今龙口市 ),1939 年 10 月生于辽宁省盖平县九区瓦盆窑村。 1961 ,从抚顺市中学毕业后 , 入吉林大学历史系读书 ,1966 年毕业。 1968 年入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 20 年, 1987 年 2 月转入中国艺术院后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平生酷爱《红楼梦》,沉酣一梦,久而不觉 , 痴而不悟。近年著有《冷眼看红楼》、《读遍红楼》、《红楼人物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数种。而今步入古稀之年,仍然以书为伴,聊谴愚哀。 青山在 人未老。(引自本书介) 感谢胡文彬先生提供 : 目录、卷首絮语、后记 **************************************88 目 录 卷首絮语 卷一 渡海篇 海天重话石头禅 《红楼梦》在台湾的流传及其研究 附录:山重水复疑无路 太平闲人张新之生平追索(一)   柳暗花明又一村 太平闲人张新之生平追索(二) 淡粉轻烟别有名 王兰沚《无稽谰语》读后 留将解语枝,尤是知音伴 孔昭虔与台湾 妙音历尽几多香 唐景崧与台湾 五云捧出游仙笔 台湾诗人邱逢甲题红诗 月旦公评又一新 台湾诗人邱树甲题红诗 吟到红楼独擅场 许南英、谢道隆的题红诗 留与人间永记忆 齐如山与《红楼梦》 卷二 胡适篇 沉酣一梦八十年 胡适: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者 跨世纪的思考 新红学在新世纪红学研究中的地位 站在巨人肩上前行 写在胡适先生逝世 40 周年的日子里 附录: 耕耘播雨,嘉惠学林 《胡适红学年谱》序 继承是为了超越 《胡适论红楼梦》序 说不完的胡适 《胡适与红学》序 卷三 对话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近五十年来台湾红学印象 偏多奇情只缘梦 近 20 年海峡两岸红学交流回眸 红学与世界对话 甲戌红学研讨会开幕记 红楼渡海百年情 甲戌年台湾红学研讨会散记 新世纪,两岸红学走向辉煌 写在海峡两岸中青年红学研究会闭幕之际 海珠凝泪到今圆 赴台《红楼梦》文化艺术展侧记 红楼是梦元非梦 赴台《红楼梦》文化艺术展的几点启示 又逢甲戌寻梦忙 台湾影印甲戌本《石头记》 宝岛寻梦倍辛勤 台湾影印程乙本辨 扫尽浮云梦正长 宝岛归来谈红学史事 卷四 书话篇 这一解,石破天惊 潘重规与《红楼梦新解》 纵有关山不隔梦 潘重规校订《红楼梦稿》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雪林与《试看红楼梦的真面目》 贵在一家言 高阳与《红楼一家言》 红楼一梦谁先觉 高阳与《高阳说曹雪芹》 领新标异惊世姝 张爱玲与《红楼梦魇》 不作豪语但写真 林语堂与《平心论高鹗》 梦里乾坤绝妙文 李辰冬与《红楼梦研究》 惟有痴情价更高 潇湘与《红楼梦与禅》 一卷红楼千百解 杜世杰与《红楼梦考释》 家庭,人类社会的细胞 萨孟武与《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好书满目振精神 余英时与《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女性眼中的女性 梅苑与《红楼梦的重要女性》 版本,红学研究的基石 王三庆与《红楼梦版本研究》 《红楼梦》程刻本研究 徐仁存与《程刻本红楼梦新考》 笔底情深话西游 读林以亮《〈红楼梦〉与西游记》 精妙一时说不出 读关华山《〈红楼梦〉中的建筑研究》 满天风光照眼新 读罗德湛《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李鼎:《石头记》作者说 读皮述民《苏州李家与红楼梦》 基于道而又归于道 墨人与《红楼梦的写作技巧》 梦到君前格外新 读张寿平《红楼梦外集》 细微之处见精神 读王关仕《微观红楼梦》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 读余昭《红楼人物的人格解析》 雍正与红楼梦 读邱世亮《红楼梦影射雍正篡位论》 探的什么秘 黄炳寅《红楼梦创作探秘》简说 细细思量又不同 读王大方《红楼说梦》 《红楼梦》里的同性恋 读陈益源《从〈娇红记〉到〈红楼梦〉》 石头,恒留在文学的世界里 康来新与《失去的大观园红楼梦》 博观约取见通奇 读(美)浦安迪《红楼梦批语偏全》 试探红楼面目新 读张明彦《试探红楼梦》 化外自有梦中人 读刘广定《化外谈红》随想 卷五 游记篇 台湾的故宫博物院 甲戌红学会前的一次参观 胡适纪念馆巡礼 访中研院一日 乡音绕耳,乡情依依 在桃园机场过海关的一幕 思乡与高粱酒 友人赠高粱酒并告其历史 吃在台北 在台湾吃饭的品味 古道绿茶的启示 从马路广告牌上看到的 红楼佳馔宴宝岛 在台北来来大酒店吃红楼宴 雅韵漫舞梦红楼 在台北看云门舞集的演出 台北的交通 一个外乡人眼中的台北 在台北逛书店 离开台北前去购书 摩耶经舍访大千 意外的一次参观访问 同心楼前话同心 这里被戏称为台湾大观园 雨中游石门水库 罗凤珠教授邀游石门水库 圆山夜色 端阳节游圆山 夜赏华西街 端阳节参观台北民俗村 校园漫步 参观中央大学校园 宝岛梦归圆 从一幅题词想起的 在历史巨人身边 台北国父纪念馆巡礼 深夜,灯光依然闪烁 中秋后二日夜游竹仔湖 风吹浪打自不动 雨中游鼻头角远眺 枯枝花开朵朵艳 曹雪芹铜像前枯枝开花 语出肺腑惊宝岛 柏杨细说《红楼梦》 卷六 珍藏篇 方寸天地,两岸情怀 两岸《红楼梦》邮票知多少 红楼佳肴满纸香 两岸红楼宴菜单中的学问 红楼小天地,真情大世界 两岸《红楼梦》藏书票 与时俱进红楼话卡 两岸电话磁卡上的红楼故事 贺岁年年红楼梦 两岸贺卡上的红楼故事 片片寄真情,都是梦中人 两岸《红楼》明信片 后记 附录:台湾《红楼梦》研究书目 *********************************88 卷首絮语   记得,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地理老师教我们识地图,从那个像大公鸡的挂图上我第一次知道在祖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个美丽的台湾岛。有几分遥远,又有几分亲近。   后来,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宝岛在我心中愈来愈清晰,阿里山神奇的故事,日月潭美丽的传说,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在吸引着我。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人民长期风雨相望,在漫长的 40 多年间不能往来!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今海峡两岸同胞终于打破了僵局,结束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过去。但是,由于台湾当局的种种阻挠,长时间里又是只来不往。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大陆的人民才有机会踏上这块热土,一睹宝岛的绮丽风光。    1994 年是中国农历甲戌年,时值《红楼梦》早期抄本甲戌本诞生、流传 240 周年。台湾广大红学研究者为了纪念这个在红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版本诞生,邀请大陆 12 位红学同仁前往台湾,参加由中央大学举办的甲戌年红学研讨会。正当这次红学盛会即将召开的前夕,震惊两岸的千岛湖事件发生了。一时间,两岸间正常的文化交流被暂时搁置了,刚刚筹备就绪的甲戌红学会也受到了影响。恰在此时,有人匿名写信给台湾中央大学校长和本次会议的组织者康来新教授,企图阻挠两岸的红学交流。但在两岸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冲破重重障碍,甲戌红学会如期举行。    6 月 8 日晨,大陆 12 位红学同仁从北京和上海分别乘中国民航飞抵香港,并于当日晚 7 时 50 分从香港启德机场换乘台湾中华航空公司 CI0666 航班,越过海峡,飞向台湾。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飞行,飞机在桃园机场徐徐降落。当我们一行 12 人走出机舱,迎着扑面而来的热风,遥望着繁星灿烂的夜空,每个人的心情都分外激动。啊,你好宝岛!我在心中默默地念诵着。此时此刻儿时的记忆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大公鸡还有两只脚呢 是海南岛,一是台湾岛,一前一后在前进,雄鸡高唱,天亮了!   《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我借来说,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果然,四年之后的 1998 年,应台湾庆京集团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邀请,我随中国艺术研究院赴台《红楼梦》文化艺术展第二次踏上了宝岛台湾,并在国父纪念馆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接着, 1999 年又应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邀请,我再次随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三国演义》文化艺术展第三次来到台湾。同以往来台不同的是,在黄静(子瑛)、陈碧玲二位女士的共同努力之下,这次展出一个月之后又移到了最南部的高雄市展出,在这里同样是一个月时间。我生而有幸,三次访台时间恰好为 120 天,经历了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和西方人的圣诞节、新年。从北部的鼻头角到南部的垦丁;从古城赤嵌到香烟缭绕的佛光山;从秀美的竹仔湖到鲜花盛开的梅岭山巅,都留下了我的履痕。我的感受是回到了自已的家,回到了我的童年。宝岛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是那么的亲切,令我流连忘返我爱这块热土!   梦,海峡两岸同一个梦。它是《红楼梦》,也是祖国统一的梦。   仰望苍穹月更圆,梦更甜,好梦成真! 2001 年 10 月 2 日 写于京华饮水堂 *******************************88 后 记   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开始关注《红楼梦》一书在台湾的传播与研究。从那时到现在,三十余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当我整理完这部书稿,编出目录,即将送交出版社的时刻真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不是当年康来新、刘广定两位教授坚持邀请我参加甲戌红学研讨会的话,我或许不会有那么快就踏上宝岛台湾的大地。甚至我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重访宝岛的机会。在此还应该特别提到时任《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张庆善和沈春池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黄静(子英)女史,他们对我的关爱和支持令我感念至深。如果没有他们的安排,我也就没有机会去写本书所收录的那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因为真实的情感来自于真实的体验,即使是那些具体要求有学术品格的文章也是如此。三次 120 天的台湾之行,使我了解了台湾,认识了台湾。人们说两岸的关系是血浓于水,今天我有了最真实、最亲切的感受。所以,在此谨向康来新、刘广定两位教授与那些热诚接待过和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表达我崇高的敬佩和由衷的谢意!   本书所收的文章是我三次访台之后的时间里写成的,大多发表在大陆和台湾的报纸杂志上。本次整理时除了个别文字稍有补订之外,绝大多数一仍其貌,以存真实。实际上,我已收集的资料和拟定的写作计划,还有不少题目没有完成。例如台湾的小吃非常丰富,品尝了不少,心有所感;又如台北的流浪狗问题,台湾作家们写春联呼吁全社会关心,这些社会问题颇值得研究。特别是第三次南下高雄市时在春节和元宵节前夕,恰又赶上台湾的大选,到处是竞选的宣传车,还有拜票、吃席、辨论,仿佛在重温文化大革命似的。透视台湾的选举文化给人一种新的思考即我们到底要一种什么样的民主与自由!   在这段难忘的日子里,高雄市博物馆馆长洪庆峰先生和竭力促成此次赴高雄市展览的陈碧玲女史,他们不仅拨冗陪同我们参观了高雄市的名胜古迹,而且还一道参观了嘉义、台南的秀丽的风光,使我们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三十天。我本想用自己的笔写下此次南行的感言,总因琐事相缠未能如愿,今次整理书稿时深感愧疚。我想来日方长,未来必将补上这些真实的记录。   正如本书的题名一样,是一本记忆而非台湾红学史或两岸红学交流史。我在本书中所提供的一些研究史料不过是自己的一孔之见,倘对台湾红学同道有所助益的话,私愿已足矣!    94 年前,邱逢甲先生在欢呼辛亥革命胜利时写下了一首祝贺的诗,其中有云:    郁郁钟山紫气腾,中华民族此重兴。 江山一统都新定,大纛鸣笳谒孝陵。    94 年后,我们迎来了台湾国亲两党的领袖连战和宋楚瑜两位先生所率领的大陆访问团。他们亲赴南京拜谒中山陵,同样为江山一统、重兴中华民族,展现了新气象和良好的愿景。作为一个大陆普通学人,我只能,默默地祈祷上苍:保佑两岸人民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今天历史给了我们机遇,愿我们两岸人民共同携起手来,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在 21 世纪的腾飞,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愿本书的浓浓墨香,给两岸广大红学爱好者带来缕缕温馨。 2005 年 5 月 15 日初稿 2008 年 6 月 18 日改于京华饮水堂之东窗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7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