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梵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悲恸] 自杀,往往是他杀
热度 8 zlyang 2020-10-15 13:05
自杀 ,往往 是 他杀 https://www.womenworking.com/wp-content/uploads/2019/04/grief-wp.jpg “ 所有的自杀都是他杀 ”,网上这句话会不会过于绝对? (1) 公元前484年,伍子胥用宝剑自杀。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七十五岁(75岁)。 (2) 公元前278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当时六十二岁左右(62 岁 )。 (3) 1954年6月7日,阿兰·图灵(Alan Turing)吃下一个含氰化物的苹果,自杀了。四十二岁(42 岁 )。 2013年12月24日,在英国司法大臣克里斯·格雷灵( Chris Grayling)的要求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图灵颁发了皇家赦免。 (4) 1890年7月27日,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中枪,7月29日在提奥(Theo van Gogh)的怀中去世。三十七岁(37 岁 )。 有人说:梵高是被一位16岁的孩子雷内·萨克里坦(René Secrétan)用手枪打死的。网传梵高说: “Do not accuse anyone. It is I who wanted to kill myself.” “不要指控任何人,是我自己想要自杀的。” 其实, 自杀,往往是“ 被 ” 逼 迫的活不下去了,所以才 自杀 。 自杀 , 往往 是“ 被 ” 自杀 ! 参考资料: 伍子胥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8D%E5%AD%90%E8%83%A5/28115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1%88%E5%8E%9F/6109 艾伦·麦席森·图灵-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9%BE%E4%BC%A6%C2%B7%E9%BA%A6%E5%B8%AD%E6%A3%AE%C2%B7%E5%9B%BE%E7%81%B5 文森特·梵高-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6%A3%AE%E7%89%B9%C2%B7%E6%A2%B5%E9%AB%98/349237?fromtitle=%E6%A2%B5%E9%AB%98fromid=143831 2018-09-24,揭秘梵高死亡之谜: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今日一一道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2501963381540195wfr=spiderfor=pc 梵高不是在麦田里开枪自杀的,而是在某个农场受到了枪击,开枪的人是当地的一个16岁的孩子,名叫雷内。这个孩子经常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欺负梵高,比如在他的咖啡里放盐啊,把蛇放到他的颜料盒里啊。那天,雷内向旅店老板借来了手枪玩,在路上遇到了梵高。也许雷内又像往常一样激怒梵高,梵高的脾气本来就有些古怪,也许一时暴跳如雷,想打这小子一顿,雷内下意识地拿起手枪,叩响了扳机。悲剧很有可能就这样发生了。梵高当时一定很痛苦吧,他丢下了画具,踉跄地想回到旅馆。雷内和他的小伙伴吓坏了,可能赶紧把手枪和画具处理掉了。也许梵高对这些孩子也多有偏袒,不然警察也不会找不到真相。 2018-07-29,梵高被杀,128年前的今天去世!梵高说了一句话大家都泪奔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29/22/3411248_774278785.shtml 2015-12-22,梵高死亡之谜: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https://cul.qq.com/a/20151222/031785.htm 2018-10-25,文汇记忆 | 梵高死于自杀?大数据告诉你,这不可能!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05/10/50120487_813176278.shtml 杭州比高电影院大河店,2017-11-29, 梵高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https://www.sohu.com/a/207429781_753455 疑点三,则来自梵高中枪后的另一位医生,马苏里。 马苏里医生几乎信誓旦旦地肯定,梵高是被谋杀的。 通常人们想自杀,要么对准头,要么对准嘴,要么对着自己的心脏,没有人会朝自己的胃部开枪。 子弹射入的角度也太低,除非是自杀者伸直腿,用自己的脚趾扣动扳机。 再来,一般近距离射击,子弹会穿透身体。但梵高中枪后子弹还在身体里,说明他是被远距离击中的。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 有人朝他开枪。 推荐阅读: 华春雷,2019-02-14,《自然》发文揭开大科学背后的沉重真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10327-1162214.html 但是令人深思的事实是, 那些科学领域中的 不知名的 独立学者或小团队 , 却在科学和技术的最前沿的天际线上在拓荒和耕作. 他们在选择研究课题上, 往往 更重视真正的难题和最尖端性问题 , 因此, 他们才真正承担了科学前沿区的最大的风险性, 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工作, 才 维持了科学的后驱力, 维持了科学的生命力 . 但是, 他们却往往得不到舆论的关注, 没有记者的注意, 无法被聚光灯照射, 在资金上也往往更困难 . 这就是该论文所揭示的 当今科学界原始森林中的沉重的生态真相. Lingfei Wu, Dashun Wang, James A. Evans. 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Nature volume 566, pages378–382(2019), 2019-02-1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wpisrc=nl_sciencewpmm=1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exploring and amplifying promising ideas from older and less-popular work. Large teams develop recent successes, by solving acknowledged problems and refining common designs. Some of this difference results from the subs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small versus large teams tackle, but the larger part appears to emerge as a consequence of team size itself. 相关链接: 2018-10-06,像梵高一样(梵尚摄):卡片机傻拍2018(13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9369.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4762 次阅读|19 个评论
梵高《春日花园》:浪子归家的礼物背后是怎样的艺术梦想?
kexueren07 2020-4-27 10:15
英剧《神秘博士》片段: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1868642/ 今年3月30日,梵高诞辰167周年当天凌晨3点15分左右,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东南30公里处的辛格拉伦博物馆内一幅题为《春天纽南的牧师花园》((TheParsonageGardenatNueneninSpring,以下简称《春日花园》)的梵高作品被盗,引起广泛关注。4月22日,荷兰警方公布了一段博物馆监控拍摄到的视频,画面显示,小偷是以砸碎巨大玻璃门的粗暴方式闯入博物馆并径直走到梵高的这幅画作前的。警察在警报鸣响之后赶到了现场,但为时已晚,小偷已带着这件此行唯一的窃取物销声匿迹。 《春日花园》是1884年5月凡高在他父亲当时供职的教堂所在地——靠近荷兰布拉班特省埃因霍温的一个小镇纽南居住时画的。1884年左右的纽南,总人口数仅2560,虽然叫小镇,更像是村庄。当地的房子多数为茅草屋顶,农田、荒地、树林、土路,以及远处地平线上教堂幽灵般的灰色塔楼是主要的风景。但这些并不使天性质朴的梵高感到失望。他热爱农民、田野风光、乡村生活,信奉“神透过人生那些平凡的事物,教你认识更高深的事物”。在纽南的两年里,梵高把一个废弃的洗衣房改造成工作室,凭借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对世界的深情,以这些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人和物象创作了200多幅油画、难以计数的水彩和其他作品,占他一生作品总量的近1/4,真正开启了他的画家时代。他认为自己画得最好的作品——《吃土豆的人》,也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不同于梵高 1886 年到达巴黎后,调色板开始被印象派点“亮”而形成的那些耀眼作品, 《春日花园》整个画面里深沉郁暗的色调、苦涩滞重的笔触、北方乡村凋敝的景象和人在宗教天空下压抑的感受,是典型的梵高纽南时期风格。其创作基调可以概括为“严肃的悲哀”,这是梵高自童年时代起阅读的文学、宗教、历史、哲学等著作带给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他追求以粗朴、猛厉的方式,描绘做祷告的人、织布工人、背柴的女子、炉灶旁的农妇、村舍与荷锄归的农人等庄严、粗犷但真实的人和事物,表现社会下层的境况,而不是美化现实。画的色调主要受荷兰海牙画派画家的影响,梵高的表妹夫莫夫是那个画派的领军人物,凡高在海牙时曾跟随他学画。但尽管辛格拉伦博物馆馆长德罗姆和众多媒体都说:“这是梵高最美的作品之一”,对比凡高一生中诸多同一题材的创作,这幅画除了空气、光影的感觉接近凡高喜欢并模仿的巴黎郊外枫丹白露森林附近巴比松画派的风格外,却说不出太大的特色——不是说没有亮点,凡高日后作品里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如果想表达款款柔情,只要在崎岖不平的土地上加上一抹轻柔的绿色就够了”这样运用线条和色彩抒情的能力,以及他在描绘树木细长枝干方面的非凡技艺,在这幅画中已初现端倪。画面上,饱受冬日摧残的树桩、扭曲的未被修剪的灌木枝条、枯黄的草叶、树根旁新出土的嫩芽……画家充满耐心、不知疲倦地刻画木桩的每一道纹理、树叶的每一涡卷曲、每一缕穿透乌云的阳光、氤氲空气流动的质感……他看起来用上了曾向提奥提及的“从煤中提取的褐色颜料与沥青”,从而使画面色彩显得丰沛、浓郁。 被艺评界赞誉为“对世间万物的本质以及不同季节中光的模式高度敏感的画家”梵高,面对大自然的调色板异常雀跃。 即使在圣雷米疗养院里,作为大自然象征和家园记忆的花园,依然是梵高创作的主要题材和他孤独心灵的依托。 春天到来的时候,他被允许在他称之为“花园”的医院空地里度过时光,重新开始描绘身边的世界。 在生命接近尾声时写给弟弟的信里,他说: “ 我的心回归到我的出生地,在花园,每条路径、每棵植物、花园以外的田野景象、邻居们、墓地(我同名哥哥的埋葬之处)、教堂、我们后花园的厨房——墓地旁有一棵高高的金合欢树,枝上有一个喜鹊的鸟巢……现在没有人记得这件事了,只有妈妈跟我。” 如果与梵高一生中众多花园和植物题材的作品相比,被盗的这幅弥漫着宗教式微时代自然和人心双重荒芜感的《春日花园》显然不如他的《冬日花园》《秋杨林荫道》等作品更洋溢生命的活力,也更符合他本人“绘画应该带给人生存的力量和喜悦”的主张。与其说这幅作品在艺术风格和水准上具有重要地位,不如说,它因对理解画家本人不同生命阶段所具有的诠释作用而值得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梵高早年的生活中,因为对职业和爱人的选择,经常冒犯家人的情感,也遭到的来自家人的拒斥。 1884 年 1 月 17 日,命运给了自称“像条野狗”的他一个机会,让他得以跳出这个恶性循环:梵高的母亲在一次外出途中下火车时,不慎滑了一跤,摔伤了臀部。在儿子科尔的陪同下,她很快被用马车送回纽南,接好了受伤的骨头,并被绑上了很大的石膏夹板,需要有人守夜。之后的两个月里,为了让母亲能早日康复,梵高废寝忘食地照料母亲,如同当年他曾经为博里纳日受伤的煤矿工人以及生病的妓女西恩所做的那样。空时,他带着画夹来到牧师公馆后面母亲的花园里,回归到令他感到舒心并充满慰藉的植物和宗教意象上,并将画作作为礼物拿给病中的母亲看。这些行为使梵高博得了双亲的赞赏,也使他这个长期游离于家庭之外、羡慕雀鸟有巢(梵高画过许多鸟巢)的浪子终于在自己家中找到了被接受的感觉。因此,画面前景中背影侧对远方教堂的穿长袍女子也许可以猜测为梵高的母亲——一位虔诚加尔文教牧师的妻子、梵高想要取悦的病中亲人;也有人觉得一身黑衣的女子像一个刚在教堂里参加完丈夫葬礼的寡妇——学画初期喜欢模仿的梵高 在书信中曾经提到英国黑白艺术家鲍顿(Boughton)的作品《寡妇的田地》。英国黑白艺术倾向于表现整体效果、简化形象、不描绘细节的风格,在这个人物形象中也有所呈现。 即使远方的教堂具有一种无形的召唤,梵高还是让近景人物的眼睛朝向了观众。“我更想画人的眼睛,而不是教堂啊,因为人的眼睛里有教堂没有的东西。”他曾经这样表示。彼时, 尼采已于几年前发出“上帝死了”的宣告,宗教与信仰在梵高心中也正渐渐分离。1885年2月,纽南当局决定撤毁年久失修的公墓钟楼,并变卖其中的教会财产时,梵高发表了令他的牧师父亲齿寒的评论:“这些被遗弃的东西告诉我宗教信仰是如何在衰退——无论它们原来修得多么牢固。”梵高更关心的始终是宗教的精神、真实的人,而不是教堂、教会等宗教的形式。这也是在低地国家北方乡村长期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培养起来的一种务实新教精神。画中人的眼睛里到底有什么教堂里没有的东西呢?那东西和春天这个季节的关联,是否也如同梵高的另一幅画作《冬日》中缺了一条腿的主人公“人生之冬”与冬季的关联那样,具有象征性(从小生活于充满象征性传统的文化中,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解读《圣经》含义的梵高,在许多画作中都寄托了独特的象征意涵)?除非这幅画有机会重新回归公众的视野,否则,仅凭网络上模糊的影像,这估计将成为一个只对少数人揭晓过答案的永恒之谜了。 事实上,并非仅仅因为疫情带来的闭馆,使辛格拉伦博物馆馆长德罗姆所说“梵高的艺术作品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看到和分享,为整个社会带来享受,带来灵感也带来安慰,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困难时期”显得有些愿望高于现实,绝大多数梵高作品真迹被博物馆束之高阁也决定了普通人难以与本雅明所说艺术真迹中包含的“灵韵光辉”有缘。注意,这里的“高阁”是真正的高阁,而不是像梵高的母亲当年因为看不上自己儿子的画那样把它们一股脑儿扔进的阁楼里。原因当然主要是珍贵,以及由于贵重带来的保存安全考虑。 1987 年的3月30日傍晚,凡高的未签名版《十五朵向日葵》副本(也是他唯一一幅仍在私人手中的《向日葵》)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卖时,短短几分钟里就创下了当时名画拍卖的最高纪录,以2420万英镑(合3990万美元)的成交价被日本保险巨头——东京新宿的安田火灾海上保险公司拍得,成为该公司设在东京总部42楼的东乡青儿纪念馆/安田葛西美术馆最珍贵的藏品。而根据梵高的侄子文森特·威廉的儿子乔安的回忆,直到20世纪30年代,藏有签名版《十五朵向日葵》副本的这个家庭还认为“完全可以在无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离开房子几天,而不用担心会有什么窃贼”。 据英国《卫报》估计,此次被盗的《春日花园》价值约为5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4390万。比起《向日葵》《唐吉老爹》等梵高的名作,这个价格并不让人惊叹,但对于任何一个想要以此谋利的人,也足称一块巨大的“蛋糕”。而选择在梵高的诞辰纪念日行窃,又使这个行为蒙上了一层可能为“梵高粉”或“雅贼”所为的神秘色彩。 倘若联系当年卢浮宫 《蒙娜丽莎》的被盗与失而复得,保证了画作在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内得到了广泛的报道,失窃成为画作成名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则也不排除有人借事件炒作画价的可能性。 在凡高短暂而孤独的一生中,他的作品乏人问津,生活全靠弟弟接济,画向日葵的时候要计算颜料的用量,1887年在巴黎时,还曾写信向纽南镇长求赞助纸张。为了成为艺术家,他付出了健康、青春与自由,乃至生命中的一切,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生比拉着满车客人去游春的马都不如”,但他只想做“一种不会消失的人”——画家,虽然他早已预见到,当画家死后,人们就会出大价钱来买他们的画。 今天,当艺术掮客像穿着阿玛尼的老鼠一样迅速繁衍,踩着像凡高这样生前不名一文的艺术家的骨骸,穿梭在从纽约到伯尔尼再到东京的市场,用天花乱坠的广告演出所谓“上流社会”的闹剧,凡高会希望看到这些钱多到不知道该怎么花的人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身边,成为阶级地位的象征、证明他们精神卓越的光环吗?当然不会。在他看来,“真正的爱花者,喜爱并亲手栽培花朵,而决不像郁金香花商那样光做买卖”。毕竟,“真理在于:我们只能让我们的作品说话。”   有的人偷走一幅画,有的人偷走艺术的整个内核。春天的花园并非天然繁盛,它需要将艺术作为信仰的布道者,去播种希望。
3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梵高:四季的艺术家
kexueren07 2020-3-31 23:50
      梵高的童年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度过,他的父亲是荷兰改革教派的牧师。他的大家庭居住在位于市集中央广场的牧师住宅里,母亲在那里开垦了一个花园。在他三十岁出头的时候,梵高画了一幅关于花园的钢笔画,画的是多节的树木,这些树木虽然还没有叶子,但却充满了活力和戏剧性。他在描绘树木细长的枝干方面的技艺是非凡的,几乎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一条曲线。他试图卖掉这些画,但是,就像他的其他作品将反复面对的命运一样,他不得不面对艺术界的拒绝。   梵高在他的个人生活和他作为艺术家的作品中都需要真实:“夏天的割草机和农家女孩,夏天的天空很大,冬天的黑壁炉旁的天空也是这样。”去感受——他一直是这样,并且一直会是这样。他不是仅仅为了享乐而享乐的享乐主义者,只是对世间万物的本质以及在不同季节中改变的光的模式高度敏感。   或许是他对自己童年时代所处乡村的美好回忆,把田野里的一捆捆玉米变成了某种永恒荣耀的象征——不然他为什么要反复地把这些东西带进他的作品呢?1888年夏天,他在法国南部花了两周的时间在阿尔勒周围画麦田。 在其中一幅麦田画中,三捆麦子彼此靠在一起,略微偏离中心,似乎在画布上跳舞。麦束被设置在地平线与蓝绿色天空和云交界的地方。   从1889年5月起,梵高成为圣雷米一家精神病院的病人,他处于危险状态,不愿与任何人交流。然而到了9月,他慢慢地恢复了健康。透过窗户,他看到了一片片金色的麦田、群山、柏树和橄榄树,他觉得有必要再次伸手去拿起帆布和颜料。他再一次兴奋地看到阳光下成熟的麦田,反复地描绘医院窗外被随着不定的秋风鼓荡而移动的景象,给风景增添了生气(其中一幅现展陈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随着春天的到来,他被允许在他称之为“公园”的医院空地里度过时间,并开始描绘他从周围看到的一切。他俯视草地上的草,注意到蒲公英和繁花盛开的花朵在布满皱纹的树皮之间。回应树皮曲折的纹理,他用橙色、蓝色、棕色、黄色和白色绘制了粗糙的几何图案。特写镜头下,你永远无法辨认出这些树木的颜色,但梵高对大自然的调色板异常雀跃,并与我们分享他对春天的感觉。                                     原作by肖恩·希恩 由本博主翻译
3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海霞︱致敬我的瘦哥哥--梵高生日快乐!
张海霞 2020-3-30 09:16
【题记】3月30日,是梵高的生日。在这个病毒肆虐、无比艰难的日子里,更加想念梵高,想念他的作品,因为 从他的画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触及灵魂的 绚烂世界,从而真正去体味人生、热爱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活着。 致敬梵高,致敬我的瘦哥哥,祝你生日快乐! 迷上 梵高从 2016年 7 月 9 日 在法国巴黎的奥赛博物馆看到他的《星夜》开始 。 那天是 iCAN 国际总决赛结束的日子,我买的是晚上回国的机票,正好有半天的闲暇,我决定去还没有去过的奥赛博物馆看看,不知道为什么那天人并不是太多,不用排队,我直接就上了五层,据说是印象派的圣殿,其实对我来说无所谓,我不是画家,也不是艺术鉴赏家,也没有偏好哪个人或者哪个作品,我只是想来看看这些名画消磨半天的时间而已。所以脚步不疾不徐就这样开始了,这一层莫奈是主角,有他极富盛名的睡莲和他画的挚爱的夫人,很美,那种朦朦胧胧又充满魔幻一般的光与影的原作,让人留恋往返。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大师的作品。 往下走,到了第二层,一进来是就是高更,画面一下子就变得强烈而刺激,能够明显感觉到作者在作画时那种用力用心用情,看画时的心情开始变得时而激昂时而平静,就这样毫无意识地就转到了第二间展室,一抬头:什么?那是什么? 在转身进来迎面可以看到的墙上是一副的不是很大的画作,但是它单独占据了这面墙,看到它的那一刹那,我浑身打了一个激灵:它不仅仅是吸着你的眼睛不能离开,而是吸着你的魂魄! 它就是梵高的星夜! 无法用语言形容它的美:那粗粝的画布上梵高用他的画笔(不,说是刷子也许更加合适)肆无忌惮地涂抹出了一个梦幻一般的场景,夸张的深邃天空,夸张的朵朵繁星,惊艳的水中灯影,散步的一对老年夫妻,收帆的渔船,房屋、教堂、朦胧的小镇 …… 一切都出现的毫无理由,一切都是浑然天成的存在 一切都没有可循的章法,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表达 ….. 我呆呆地站在这画作前,无法挪开脚步,也无法移开眼神,它的色彩抓住了我,它的深邃打动了我,它的表达方式彻底颠覆了我,它的意境让我不知所措 …… 真的,平生第一次感觉:我彻底被拿下了!就这样我毫无理由也毫无准备地义无反顾爱上了梵高的画! 真的好幸运,奥赛里面有很多梵高的珍品,我一幅一幅看下去,心也一点点地被他用那如吨一般厚重的油彩拉进他的世界里:因为梵高不惜一切地用最极致的颜色、最激烈的线条、最笨拙的方式(一层又一层地刷)来宣泄他内心的冲突和激情!他就像是一个被激怒的战士,画笔就是他的武器,他在这一张张不大的画布上激烈地进行着自己和宇宙的战争,那刀砍斧削一般刻画灵魂的自画像,那多少色彩都不够用的一幅幅麦田,那火焰一般挣扎向上的线条、那海浪一般卷曲狰狞的图案、无论是树、花、云彩还是人物,都在梵高的笔下战斗着、愤怒着、宣泄着,一刻都不能平静 ……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梵高结束生命前的几幅画作,我突然想到了海子,那个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他们不仅仅是人生经历的相似,而是意识上惊人的神似,梵高用他非凡的画作试图告诉我们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灵魂的觉醒与挣扎,仿佛一个知道秘密的人却不能吐露半句天机一样的那种极致的痛苦和扭曲!正是海子的绝笔名篇里所书写的: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 儿子 ,沉浸于 冬天 ,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一个本该很闲适的巴黎午后,我却经历了有生以来第一次最激烈的思想冲突,整个人失魂落魄一般地在奥赛博物馆的二层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不能离开 …… 终于,还是要告别,还是要走,我在楼下的纪念品店里第一次买了两本沉沉的画册:梵高和莫奈,回来的飞机上,一口气就看完了,没有倦意,完全没有,也不可能有;很想写些文字,可是无从下笔,我被困在梵高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在这样激烈的情绪面前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好几天,我都感觉自己浑身空虚,那种无法宣泄的情绪折磨着我,只到有一天,女儿跟我说:妈,你不是喜欢梵高的星空吗?听一听“ Starry Starry Night ”(歌词附后)吧!于是,我才知道有这首美妙的歌曲,那天籁一般的声音,那妙不可言的歌词,每天伴我在上下班的路上心无旁骛地前进、伴着我在黑夜里进行五公里的漫漫长跑,日复一日,但是还是没有机会去写下我这不能平静的心情。 今天,也许是天意,让我在这么不经意的一次会议上去世纪坛,竟然就遇到他们在进行的“印象中的莫奈”展览,终于给了我一个契机来平复一下自己多日的情绪,写出这一个多月来被折磨的心情,尽管语言是如此的苍白,尽管感情是如此的无助,可是,今天,我终于可以写下这段文字给您:在这个你一只眼睛就照亮了的世界里,就像海子说的那样,我亲爱的瘦哥哥,请: 代替天上的老爷子 洗净生命 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 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 烧吧 阿尔的太阳 -- 给我的瘦哥哥 海子 “ 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 ”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 没有月亮 面包甚至都不够 朋友更少 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 瘦哥哥凡 · 高,凡 · 高啊 从地下强劲喷出的 火山一样不计后果的 是丝杉和麦田 还是你自己 喷出多余的活命的时间 其实,你的一只眼睛就可以照亮世界 但你还要使用第三只眼,阿尔的太阳 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 把土地烧得旋转 举起黄色的痉挛的手,向日葵 邀请一切火中取栗的人 不要再画基督的橄榄园 要画就画 橄榄 收获 画强暴的一团火 代替天上的老爷子 洗净生命 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 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 烧吧 Vincent (Starry StarryNight) Starry starry night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With eyes that k no 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Shadows on the hills Sketch the trees and the daffodils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 hills In colors on the s no wy linen land No 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Starry starry night Flaming flowers that brightly blaze 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 Reflect in Vincent's eyes of china blue Colors changing hue Morning fields of amber grain Weathered faces lined in pain Are soothed beneath the artist's loving hand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For they could not love you But still your love was true And when no hope was left inside On that starry starry night You took your life as lovers often do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Vincent,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Starry starry night Portraits hung in empty halls Frameless heads on nameless walls With eyes that watch the world and can't forget Like the strangers that you've met The ragged men in ragged clothes The silver thorn of bloody rose Lie crushed and broken on the virgin snow Now I think I know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aren't listening still Perhaps they'll never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2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森特•凡•高
shimayue008 2019-10-27 22:30
The Sower Vincent van Gogh, Arles, November 1888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巨大的一轮太阳,缓缓没入地平线,映照出黄绿色的天空和粉色的云。一段斜突出的树干旁,播种者手中的种子洒向蓝紫色的土地。他的目光也和种子汇于一处。太阳恰好处于人物身后,如同他身上闪出的神圣光辉。 暑假去荷兰和比利时体验了一把博物馆之旅,每到一个城市基本就直奔当地最著名的博物馆。虽然行程只有四天,但还是看到了非常多让我很有感触的作品,实实在在的不虚此行。阿姆斯特丹久负盛名的梵高博物馆当然一定要去。这个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梵高的作品。这个生前潦倒的荷兰画家,身后用作品让他的艺术延续,并得到了他的国家乃至世界的尊敬和纪念。 上面的这幅播种者,是梵高移居到阿尔勒之后,生命中最后几年的油画,也是我旅行中记忆最深刻的作品之一。梵高在画中对于色彩的运用非常大胆。以地平线为界,油画上下两部分的色彩表现出极大的对比——下方的土地使用了冷峻的蓝紫色,而上方大片的黄绿色使画面这一部分重量轻盈,也表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感觉。这黄绿色的天空大抵是他的想象了,但这却为画面加入了鲜亮的生命的色调。棕褐色的,粗壮的树干硬生生斜插入画面,将画面分割开来。树干的出现在播种者的背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压迫感,而正是这压迫感又使得“播种”这一表现希望的主题不流于轻浮,具有了厚重的现实色彩。而在树干的画法上,梵高借鉴了日本浮世绘的风格。这位荷兰画家倾心于浮世绘,并有一些相关的作品在展出。另外,作为画作主题的播种者,他手中洒出的种子上有着如同太阳般明亮的点点金黄色,而远方天空中鲜亮如同嫩芽一般的颜色与近处冷色调的土地形成强烈反差。这些是不是梵高对于未来生命的希望呢? 梵高创作了若干幅以“播种者”为主题的作品,能看得出他对这个主题的偏爱。另外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参照另一位大师米勒同一题材的名作《播种者》。 从这幅画中,梵高对于作画的不拘一格一览无余。不光是他具有特色的笔触和大胆的色彩,东洋的画法也信手拈来。其实在他不长的绘画生涯中,他探索了很多传统绘画技法之外的可能性。他的画为主观感受服务。为了想要表达的感受,他可以突破传统透视法或者色彩运用的窠臼。在这一个艺术观点上,他大概会与塞尚以及后辈毕加索有不少共鸣。下面这幅梵高著名的自画像中,他便是在试验当时很前沿的光学和色彩原理在油画中运用的可能性。 说句题外话,我忽然想起著名哲学家郭德纲老师的一个观点,大意是艺术要创新要突破,但是要内行人来打破的。梵高好像就不符合这个标准了。他几乎是自学成才,活着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在当时璀璨的绘画界掀起波澜。另外,巧合的是,和梵高有过一段故事的高更,也是自学。 Self-Portrait with Grey Felt Hat Vincent van Gogh, Paris, September-October 1887 |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尽管生活并不如意,但梵高从来不是悲观主义者。不管是向日葵 ( Sunflowers ) 画出的耀眼黄色,星空 ( The Starry Night,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 里闪烁的星星和流动的云,抑或是播种者 ( The Sower ) 中流露出的坚韧和希望,都在向每一个看到他的这些杰作的人,传递着积极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爱。1890年7月,37岁的梵高走了。如果他能看到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他一直渴望的那种纯真的艺术,同时这样的艺术还感染了这么多人,他应该会快乐吧。
2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志37】鸢尾恰似蝴蝶飞
热度 2 fuleiucas 2018-5-11 09:34
暮春时节,偶然经过一处小院,低矮的篱笆墙内,盛开着几朵蓝色的花朵,宛若飞舞的蝴蝶停留。这就是鸢尾花,在姹紫嫣红中显得非常抢眼。 图 1 鸢尾花 鸢尾属于单子叶植物中的百合目鸢尾科,是一种身高不足半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鸢尾的叶子是狭长的,从根部长上来。茎的顶端着生蓝色的花苞,一般会包着一到两朵花。四五月份开放的花也是蓝色的,花的形状很独特,两轮花被,各有 3 瓣,外轮弯曲下垂,内轮直立,内外错落,乍一看就像一只蓝色的蝴蝶,因此鸢尾花又叫蓝蝴蝶。这花的寿命比较短,往往只能开放一两天,所以又有人叫它“ 朝开暮落之花 ”。鸢尾花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南部,但在北方也可以见到。 像鸢尾花这样蓝色的花卉,在自然界种类算是比较少的,比较常见的还有勿忘我、鼠尾草、蓝色的牵牛花、蓝色的风信子等。不过,鸢尾花也并非都是蓝色的,有一种白色的变种,叫做白花鸢尾,比较少见。至于鸢尾属的其他植物,颜色还要再多一些。 图 2 白花鸢尾 在文艺作品中,偶尔也会看到鸢尾花的形象。荷兰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就有一幅名作《鸢尾花》。这幅作品创作于他去世的前一年,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已然不佳。画作主体是大片的蓝色鸢尾花,只有一朵白花鸢尾,角落里还有一丛野菊。这样的色调和搭配,或许是要表达他忧郁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他还有一幅《插在花瓶中的鸢尾花》,则似乎是他孤独绽放的一生的写照。 图 3 梵高《鸢尾花》 花的特征是判断植物种属的关键指标,鸢尾花的特征不但被用于植物分类,还被用在了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数据集叫做鸢尾花数据集,其中的数据包括了三种鸢尾的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通过它们可以判断某朵花属于哪种鸢尾花。这个数据集已经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经典数据集。试想,当提出这个数据集的统计学家拿着一把尺子,量取一朵朵鸢尾花的花萼和花瓣,然后脱口而出它们的种属时,一定会让身边的赏花人大吃一惊吧!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科学周末》 2018 - 5 -11 ( 4);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阅: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5/411906.shtm
个人分类: 自然志|85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时间的漩涡
pingguo 2017-12-27 16:48
——这首向梵高致敬的诗献给井蛙 一 风吹走闪电,蝴蝶,鸟鸣, 又吹了回来。 这让时间看上去是旋转的, 像一个漩涡。 二 易经中的太极图, 多像一个漩涡, 我称它为人类第一漩涡: 理性与梦境的漩涡, 生与死的漩涡, 阴阳相互缠绕的漩涡。 没有比它更简单, 没有比它更深奥。 三 旋转的银河, 旋转的宇宙, 我不是第一个看见漩涡的人。 我把它说出来, 希望她第一个听见。 四 她在漩涡里迎接日出, 真正的诗人没有别的住所, 无论孤独或幸福, 无一例外。 五 她在漩涡里流浪, 伸手触摸梵高的天空中的漩涡, 麦田的漩涡, 灰蓝与金黄的漩涡。 六 凭空而来的风, 在清晨吹过梵高的头发。 风带着一粒种子, 一串音符, 带着不可知的命运的暗示。 七 让田野里的向日葵, 成为充满人性的向日葵, 让自然之美, 成为充满激情的美, 充满惊险的美。 八 谁能分得清, 哪部分是向日葵的灵魂, 哪部分是梵高的灵魂。 九 灵魂,好似生命的密码, 可以一代一代写下去, 在时间的漩涡里。 十 呈现事物的灵魂, 为的是,获得创造者的灵魂。 十一 喜欢风而去流浪, 喜欢流浪而成为风。 在空洞的月光下, 饮一杯无所事事的酒, 听内心的虫子, 发出可有可无的声响。 十二 风从法国南部阿尔勒, 吹向德国柯尼斯堡, 从梵高的向日葵, 吹向康德的纯粹理性。 或者以相反的方向。 一路上有无数个花园, 因为季节的不同, 有的正繁茂, 有的已凋零。 每座花园里住着一个诗人—— 诗人的位置, 在艺术与形而上学之间。 十三 她是她梦里的一棵橄榄树。 她在风中寻找自己, 当她找到, 她决定与自己和平相处。 十四 为梵高的向日葵浇水, 递给他一杯咖啡。 她的一句叹息, 一滴静止的泪, 足以熄灭他疯狂的念头。 十五 梵高说,对于世界的印象, 除了绘画语言, 他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是关于语言的真谛。 多少诗人为此而来, 为此而去。 十六 向日葵的语言, 在述说一个故事, 一个真实的存在。 梵高的语言, 在述说一个梦境, 一种存在的可能。 一幅是梵高的向日葵, 一幅是向日葵的梵高, 都是他的自画像。 十七 一生做一件事, 爱一个人, 实在是一种幸运。 假如更加幸运, 那就把这份爱投射到星空上, 梵高的星空。 十八 生活的必需品, 只有一样东西, 那就是对生活的爱, 勇敢真诚的爱。 这对于乞丐或国王, 没有差别。 十九 阅读生活, 跟阅读名著比起来, 有相当大的不同。 我们读到苦难, 和在苦难中的挣扎, 未必等于人性。 这观点不是哲学, 也不是宽容, 只是更接近于自然。 说到自然, 生活是最基本的读物。 二十 我们的理性与情感, 几乎是隐形的, 这便是我们的正常之处。 我们这些正常人, 不是没病, 而是处在潜伏期。 二十一 生活是最好的秘方, 治愈心灵, 除了生活没有别的。 二十二 死亡会不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当你用灵魂去生活, 当你用灵魂去死亡。 一百年过去, 什么留在他的生活里, 什么留在他的死亡里。 二十三 死亡与存在的关系, 是时候讨论了, 忧愁与无聊占用了太多的时间。 与梵高一起讨论, 再好不过, 问问他最初的故事与最后的故事, 两者有没有关系。 二十四 死亡,这个谜一样的东西, 在他的内心, 是如何发生, 又是如何完成。 艺术家的死, 首先是精神上的, 必定事先发生在他的内心。 他可以像模仿一片落叶那样, 模仿死亡吗。 二十五 他们在书信里, 梵高和他的弟弟提奥, 讨论艺术与存在, 讨论爱,色彩与光, 从不讨论死亡。 二十六 梵高埋葬六个月之后, 他唯一的崇拜者, 提奥也死了。 他们的生与死相互缠绕, 他们的灵魂有相似的特性。 我说的不是理论, 不是猜想, 而是事实。 语言不是事实本身, 但它应当最接近事实。 二十七 两个无缘无故的灵魂, 凭什么相互缠绕: 是出于相似的梦境, 相似的绝望, 还是,出于变幻的风? 二十八 一只天鹅的死, 缠绕另一只天鹅。 它们的爱, 也是如此。 二十九 黑色的曼陀罗花, 黑色的漩涡, 仿佛时间的终点, 我们终将采摘。 三十 人们到达什么地方, 取决于他们从何处出发。 三十一 当所有的路都走不通, 还有一条路可走, 梦中的路。 三十二 梦的价值在于, 在梦里可以去触碰死亡, 又能将死亡克服。 三十三 我死去的父亲, 在梦里活着, 他与我没有距离, 没有阴阳相隔。 唯一的区别在于, 我将在鸟鸣声中醒来, 父亲听不见鸟鸣。 三十四 我无法在思考中获得死亡, 无法从别人的死亡中获得我的经验。 三十五 谁能用数学语言推导梨子的滋味, 谁能借形而上学演绎玫瑰的芬芳。 谈论爱与美, 谈论生与死, 谈论自然与灵魂, 请与空想家保持距离, 转而向诗人致敬。 三十六 要么表达存在, 要么再现灵魂。 要么沉默, 要么说出爱, 说出梦境, 说出我们将死于何方。 诗人用他的眼睛思考, 用感觉思考, 他需要离他的梦近一些, 离秋天的菊花近一些。 三十七 他看见菊花的确定性, 尽管菊科有无数个品种。 他看见星空的确定性, 尽管有无数颗流星。 这一切的背后, 是时间的确定性, 神的确定性。 他唯独看不见命运的确定性。 三十八 科学家说, 微粒小到一定尺度, 就像幽灵一样,难以观测。 人的灵魂, 远比微粒更为细小。 有两样东西可以用来观测灵魂, 一个是女人的直觉, 一个是诗人的心。 三十九 他想要说什么, 说了什么, 从一开始他就清楚地知道。 他的语言, 在理性与疯狂的边沿, 在存在与虚无的边沿。 与他灵魂缠绕的人, 懂得他的语言。 四十 平庸者渴望认同。 他做的刚好相反, 他忽视人群, 忽视附着于肉身的渺小的情感。 四十一 在他们把欲望称为自然的一刻, 已向命运妥协, 向一堵无形的围墙妥协。 他们的灵魂像一片废墟, 只能获得废墟的平静。 四十二 自然与梦境, 爱与死亡, 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要吐就吐出枫叶的火焰, 吐出向日葵的金黄, 吐出地平线的幽暗。 四十三 我们口音不同, 但我们同是异乡人, 精神世界的异乡人。 我们以各自的方式流浪, 在各自的风里。 四十四 散落的玫瑰花瓣, 容易清扫, 把它们从头脑中打扫干净, 困难得多。 更困难的是, 将它们从梦里清空。 四十五 今天的人们越来越理性, 也越来越疯狂, 这是否是一种进化方式, 达尔文未曾提及。 四十六 真实的人生, 跟童年时想象的如此不同, 总有一个属于幻觉。 谁将停留在生活里, 是我,还是我的童年? 四十七 隔着一百多年的时光, 与他相互对望, 当我看见他的一刻, 他看着我。 我心里想的是, 用梵高的印象唤醒我的印象。 四十八 神的爱,让他获得尊严, 女人的爱,让他安宁。 女人是天使的一部分, 也是神的一部分。 四十九 万物获得光, 获得最初一念, 获得灵魂。 那一刻,是时间的起点。 对我来说, 那是缪斯眼睛里的光, 光的漩涡。 井蛙:诗人,美术评论家,心理学家。由于深受梵高艺术精神的影响,2007年至2010年,她游历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地,追寻梵高的足迹。 2017年12月9日
个人分类: 诗歌|2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我的瘦哥哥
热度 7 张海霞 2016-8-10 19:08
给我的瘦哥哥 今天去中华世纪坛开会,去早了一点,四处转转,发现到处是《印象莫奈》展览的宣传,会议结束后正好就去看了下这个展览,一个非常精心设计的大众展览,采用了非常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不仅有复制品画作,用投影来展示莫奈最精美的光与影的杰作,很可惜没有一副原作来展览,真的好遗憾,原作的那种魔力是任何现代化的手段都不可替代的:我就是这样在奥赛博物馆一下子被梵高的《星夜》抓住的! 今年的 7 月 9 日是 iCAN 国际总决赛结束的日子,我买的是晚上回国的机票,正好有半天的闲暇,我决定去还没有去过的奥赛博物馆看看,不知道为什么那天人并不是太多,不用排队,我直接就上了五层,据说是印象派的圣殿,其实对我来说无所谓,我不是画家,也不是艺术鉴赏家,也没有偏好哪个人或者哪个作品,我只是想来看看这些名画消磨半天的时间而已。所以脚步不疾不徐就这样开始了,这一层莫奈是主角,有他极富盛名的睡莲和他画的挚爱的夫人,很美,那种朦朦胧胧又充满魔幻一般的光与影的原作,让人留恋往返。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大师的作品。 往下走,到了第二层,一进来是就是高更,画面一下子就变得强烈而刺激,能够明显感觉到作者在作画时那种用力用心用情,看画时的心情开始变得时而激昂时而平静,就这样毫无意识地就转到了第二间展室,一抬头:什么?那是什么? 在转身进来迎面可以看到的墙上是一副的不是很大的画作,但是它单独占据了这面墙,看到它的那一刹那,我浑身打了一个激灵:它不仅仅是吸着你的眼睛不能离开,而是吸着你的魂魄! 它就是梵高的星夜! 无法用语言形容它的美:那粗粝的画布上梵高用他的画笔(不,说是刷子也许更加合适)肆无忌惮地涂抹出了一个梦幻一般的场景,夸张的深邃天空,夸张的朵朵繁星,惊艳的水中灯影,散步的一对老年夫妻,收帆的渔船,房屋、教堂、朦胧的小镇 …… 一切都出现的毫无理由,一切都是浑然天成的存在 一切都没有可循的章法,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表达 ….. 我呆呆地站在这画作前,无法挪开脚步,也无法移开眼神,它的色彩抓住了我,它的深邃打动了我,它的表达方式彻底颠覆了我,它的意境让我不知所措 …… 真的,平生第一次感觉:我彻底被拿下了!就这样我毫无理由也毫无准备地义无反顾爱上了梵高的画! 真的好幸运,奥赛里面有很多梵高的珍品,我一幅一幅看下去,心也一点点地被他用那如吨一般厚重的油彩拉进他的世界里:因为梵高不惜一切地用最极致的颜色、最激烈的线条、最笨拙的方式(一层又一层地刷)来宣泄他内心的冲突和激情!他就像是一个被激怒的战士,画笔就是他的武器,他在这一张张不大的画布上激烈地进行着自己和宇宙的战争,那刀砍斧削一般刻画灵魂的自画像,那多少色彩都不够用的一幅幅麦田,那火焰一般挣扎向上的线条、那海浪一般卷曲狰狞的图案、无论是树、花、云彩还是人物,都在梵高的笔下战斗着、愤怒着、宣泄着,一刻都不能平静 ……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梵高结束生命前的几幅画作,我突然想到了海子,那个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他们不仅仅是人生经历的相似,而是意识上惊人的神似,梵高用他非凡的画作试图告诉我们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灵魂的觉醒与挣扎,仿佛一个知道秘密的人却不能吐露半句天机一样的那种极致的痛苦和扭曲!正是海子的绝笔名篇里所书写的: 春天,十个海子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 儿子 ,沉浸于 冬天 ,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那一个本该很闲适的巴黎午后,我却经历了有生以来第一次最激烈的思想冲突,整个人失魂落魄一般地在奥赛博物馆的二层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不能离开 …… 终于,还是要告别,还是要走,我在楼下的纪念品店里第一次买了两本沉沉的画册:梵高和莫奈,回来的飞机上,一口气就看完了,没有倦意,完全没有,也不可能有;很想写些文字,可是无从下笔,我被困在梵高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在这样激烈的情绪面前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好几天,我都感觉自己浑身空虚,那种无法宣泄的情绪折磨着我,只到有一天,女儿跟我说:妈,你不是喜欢梵高的星空吗?听一听“ Starry Starry Night ”(歌词附后)吧!于是,我才知道有这首美妙的歌曲,那天籁一般的声音,那妙不可言的歌词,每天伴我在上下班的路上心无旁骛地前进、伴着我在黑夜里进行五公里的漫漫长跑,日复一日,但是还是没有机会去写下我这不能平静的心情。 今天,也许是天意,让我在这么不经意的一次会议上去世纪坛,竟然就遇到他们在进行的“印象中的莫奈”展览,终于给了我一个契机来平复一下自己多日的情绪,写出这一个多月来被折磨的心情,尽管语言是如此的苍白,尽管感情是如此的无助,可是,今天,我终于可以写下这段文字给您:我亲爱的瘦哥哥,在这个你一只眼睛就照亮了的世界里,就像海子说的那样,我亲爱的瘦哥哥,请 你就开始点这把火, 烧吧! 阿尔的太阳 -- 给我的瘦哥哥 海子 “ 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 ”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 没有月亮 面包甚至都不够 朋友更少 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 瘦哥哥凡 · 高,凡 · 高啊 从地下强劲喷出的 火山一样不计后果的 是丝杉和麦田 还是你自己 喷出多余的活命的时间 其实,你的一只眼睛就可以照亮世界 但你还要使用第三只眼,阿尔的太阳 把星空烧成粗糙的河流 把土地烧得旋转 举起黄色的痉挛的手,向日葵 邀请一切火中取栗的人 不要再画基督的橄榄园 要画就画 橄榄 收获 画强暴的一团火 代替天上的老爷子 洗净生命 红头发的哥哥,喝完苦艾酒 你就开始点这把火吧 烧吧 Vincent (Starry StarryNight) Starry starry night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With eyes that k no wthe darkness in my soul Shadows on the hills Sketch the trees and the daffodils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 hills In colors on the s no wylinen land No w I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Starry starry night Flaming flowers that brightly blaze 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 Reflect in Vincent's eyes of china blue Colors changing hue Morning fields of amber grain Weathered faces lined in pain Are soothed beneath the artist's loving hand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did not know how 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 For they could not love you But still your love was true And when no hope was left inside On that starry starry night You took your life as lovers often do But I could have told you Vincent,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Starry starry night Portraits hung in empty halls Frameless heads on nameless walls With eyes that watch the world and can't forget Like the strangers that you've met The ragged men in ragged clothes The silver thorn of bloody rose Lie crushed and broken on the virgin snow Now I think I know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 aren't listening still Perhaps they'll never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6291 次阅读|7 个评论
梵高《星月夜》及其洋流版
热度 8 zdwang 2013-1-9 17:41
梵高《星月夜》及其洋流版
梵高《星月夜》及其洋流版 荷兰绘画大师梵高(文森特 • 梵 • 高 VincentVanGogh 1853 年 3 月 30 日 ~ 1890 年 7 月 29 日),是 19 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和 表现主义的先驱,他的创作深深影响了 20 世纪 的 绘画艺术 ,其不少作品 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人知,极具艺术价值 。梵高 1889 年在法国南部圣雷米修道院,治病 疗养 期间创作的名画《星月夜》( STARRY NIGHT , 73 cm × 92cm ) , 现收藏于 美国 纽约现代美术馆( MuseumofModerArt , NewYork )。这幅《星月夜》 ,被视为梵高最具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在画中,涡旋状 的 星 座 扫过夜空,其手法大胆,震撼人心。 我们 先 来 欣赏一下梵高的《星月夜》。画评人通常认为《星月夜》表现了 “ 永恒运动的超感觉 ” : 在《星月夜》的右上角,是耀眼的弦月。这轮似太阳般耀眼的弦月,增加了夜空中的庄严与神秘气息。 画的中部,是流动的涡旋光。这样表现星空,除具有装饰感之外,席卷整个天空的涡旋光,也蕴含了画家与命运抗争的悲愤之感。 画的上半部,有多个光晕围绕着的星星。画家以黄、绿、白三色相叠表现的星星,在光晕的包围下,漂流于涡旋光旁,加强了运动的感觉。 画的左侧,是划破长空的丝柏。这如火焰般燃烧的丝柏,与向日葵同是梵高的最爱,它拔地而起直插天空,深深的颜色与星空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涡旋光的流动,使整个画面达到平衡。 《星月夜》的底部,是衬托动态的远景。这些建筑物及山峦,与奔流的夜空辉映成趣,在画面的下端起到了稳定画面的作用。 梵高 1889 年 1 月自画像 ( 51 cm ×45 cm ) 从 1880 年献身绘画艺术到 1890 年自杀身亡, 梵 高短暂的 10 年艺术生涯里 , 以其强烈的创作欲望和超人的勤奋刻苦,创作了近 2000 余幅作品,其中就有 40 余幅自画像。 梵 高以年均 4 幅自画像的频率,真实记载其绘画技法的变迁和思想情感的波动。 在这幅 1889 年 1 月的自画像中, 叼着烟斗的梵高神情有些呆滞 ,但烟斗的 袅袅白烟 ,却非常形象地将涡旋画得很清楚。 在梵高《星月夜》问世 115 年 时 ,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 2004 年 3 月 4 日公布 了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 “ V838Mon ” 恒星, 他们称 这幅太空摄影作品与梵高的名作《星月夜》有 “ 异常相似 ” 之处 , 天文学家 将其 命名为: “ 梵高的《星月夜》 ” ,成为了《星月夜》的太空版。 有趣的是, 再过了 8 年, 在梵高《星月夜》问世 123 年 时 ,美国宇航局 2012 年 3 月 28 日又公布了 根据 2005 年 6 月到 2007 年 12 月间洋流运动情况 , 用可视化技术呈现 的 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图像,看起来 要比太空版星月夜更 像这幅梵高的名画。 从这 几幅洋流图可以看出,当年 这位后印象派画家画得 太出神入化了 , 与 全球海洋表层 洋流图多么相像 。 可以认为,这大 自然之母 的 “ 图 画 ” 应该称作为:梵高《星月夜》的洋流版。 美国宇航局 2012 年 3 月 28 日 公布了一个 视频 ,它 浓缩了 2005 年 6 月至 2007 年 10 月间全球海洋表层洋流的变化情况, 从中 可以看到洋流不是以直线或曲线运动,而是不断形成复杂的涡 旋 。 笔者认为,这是动态的《星月夜》洋流版,也是在流体力学教学中形象显示流体涡旋不可多得的视频教材。 美国宇航局 公布的 视频地址是: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121119/Nasa-model-ocean-currents-looks-like-Vincent-van-Goghs-The-Starry-Night.html 参考文献: 1、 王振东, 梵高《星月夜》及太空版《星月夜》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5890do=blogid=247524 2、 王振东, 美妙的涡旋星 系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5890do=blogid=245522 已刋登于《力学与实践》 2012年34卷4期
个人分类: 力学趣谈|325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比拼人文(一)》-----如果这个世界是猫的(转载&增补ing)
热度 5 freefloating 2012-7-25 14:00
如果这个世界是猫的(转) 请教这些的典故……这可是人文啊…… 猫森·梵高 猫瓦戈医生(日瓦戈医生) 007金爪子 APPLE BLOSSOMS(歌剧) INGE(英娥,安德生童话《踩面包的姑娘》,成长的反面教材) 阿拉伯的猫伦斯 (阿拉伯的劳伦斯) 埃及艳猫 爱德猫六世 奥黛丽·猫本 福尔猫斯 蝴蝶夫人 角斗猫 克林猫·伊斯特伍德 乱世佳猫 罗猫欧与朱猫叶 玛丽莲·猫露(好壮的美腿) 猫多利亚女王 猫尔王 猫菲丽亚 猫加罗的婚礼 猫克 呐喊 (蒙克的“呐喊”,改动比较容易,加俩尖耳朵,一条尾巴就行了) 猫乐之声 猫丽皇后 (玛丽·安托瓦内特,法国史上以美貌和奢糜闻名,被砍头了) 猫罗多·巴金斯 猫道夫 莱格猫斯 猫姆雷特 猫姆斯·迪恩 猫娜丽莎 猫森·梵高 猫王与我 (注意国王是个暹罗猫,多细腻,暹罗猫原产地泰国) 美人猫 拿破猫的加冕 拿破猫三世 年轻的酒神猫库斯 破碎的誓言(1857) 日落大道 天猫湖 王座上的拿破猫 吸血猫德古拉 伊甸园 英国病猫 卓别猫 THE KID 卡萨布兰卡 毕业猫 公猫凯恩 基猫显灵
个人分类: 转载装载|5739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梵高的坟茔
热度 3 laozu 2012-5-25 10:46
——范曾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洗尽铅华后的巴黎,少 了 点艳丽,多了些庄严,顺着塞纳河西北行,更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欧维尔实际上是一座距巴黎三十五公里的小镇,镇上惟一的萨都 ( 大宅院之音译 ) ,是昔日贵胄的宅邸,阔大而巍峨。在萨都的平台上远望, 平 林漠漠,轻雾朦胧,只有闪光的瓦兹河不舍昼夜地流淌。一百年前这儿还是淳朴的村庄,生活状貌和巴黎大异其趣。那时巴黎开始有了地下铁路,马路上驰行着方头笨脑的汽车,而辚辚马车声依旧在巴黎唤醒昔日的梦境。那儿有的是智慧深邃的贤哲、风华婉转的艺人,美女们在宴会中、沙龙里光艳照座,鲜花在园圃中、市肆卜幽香袭人。那是一个充满了智慧、豪情和涛意,也充满了虚荣、狡黠和鄙俗的社会。巴黎的艺术家们风云际会,大展身手,其中佼佼者,浮动在社会视线之上,成为熠熠生辉的明星。然而造物不公,它造就了一些更卓绝的天才,却不相应地造就能欣赏他的观众。要等到这些天才死了很多年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和饥饿,他背着简陋的画具和破旧的行囊,远离这座他同样迷恋的巴黎城。我们来到了镇上的一间小客栈,这儿便是梵高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居停。楼下是饭厅,楼上有两间客房,一间六平方米,没有窗户,只有大可盈尺的一扇天窗,也没有壁柜,阴暗而潮湿,住着绝境中的梵高。隔壁一间八平方米,稍显宽敞,有一扇窗户,还有一个壁橱,住着穷 困的荷兰画家歇尔启格,今天他已以自己卓越的才华载入青史,然而他当时同样被社会所忘却。梵高的屋中只能放置一张小床和一张破椅,他根本无法在室内作画。于是苍苍穹庐、恢恢大地便是他的画室。没有钱雇模特儿,他只好对着镜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画自画像。客栈的主人有着乡下人的朴厚,梵高每天花三块五角法郎便可食宿,梵高为人质实和蔼,加上法国人自古以来普遍的对艺术家的垂青,梵高和店主关系似乎很和睦,甚至店主十三岁的女儿阿德丽娜三次给梵高当模特儿。 1954 年她还以高龄健在,她回忆道:“文生先生 ( 梵高的名字 ) 只在中午回来吃一餐饭,十分简单,绝不点菜,我们都很敬重他。” 在欧维尔,梵高留下了他最后的杰作之一:《欧维尔教堂》。教堂外边竖着一块牌子,挂着这幅画的复制品,精通法文的杨起先生告诉我,这上面有诗人题句:“于大师杰构中,请君深悟梵高生前心灵最后一字——上帝。”在欧维尔,至爱的友人高更因误会,与他大吵一次离去,从此音书顿杏,留下的是寂寞、困顿和社会对他的冷漠。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即使当时在巴黎已渐渐成气候的雷诺阿、莫奈、莫利索的拍卖会,也累遭败绩,引起了一阵阵布尔乔亚们的嘲笑、评论家们的诟骂。人们根本不知道梵高,也就是他连被人嘲笑和诟骂的资格也没有。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比被弃置不顾、被彻底忘却更痛苦的了,那是冰冷阴湿的黑夜、是狭窄深陷的冰窖,那是与死比邻的生。梵高爱叼烟斗,抽的是粗劣廉价的烟草,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的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了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一如这烟斗中袅袅的轻烟在人间消失,无影无踪。 一个伟大的天才,当他无法知道自己的艺术具有无限的生命,会永恒地受人热爱的时候,形骸之暂寓人世,那是毫无意义的。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做一次壮烈的抗议。然而他没有倒下,一路流淌着鲜血回到他的卧室,他呻吟流泪,无法说话,只有一声声悲惨的呻吟。据说天鹅之死都选择朝暾初上的清晨,它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地吟哦,向自己曾用美奂的羽翼装点的自然告别。而梵高,这一百年后将用他无量光焰烛照浑浊世界的伟大天才,他弥留之际的歌却这般凄厉惨烈。他死在深爱他的弟弟德奥的怀抱中。梵高一生寡于交游,在他遗体旁的只有他的好朋友、穷苦的医生加歇和画家歇尔启格。神父拒绝为自杀者作弥撒,甚至教堂不给灵车送葬,只有在附近的梅里小镇借来一辆破旧的灵车将梵高遗体送到墓地。他的弟弟德奥为了慰藉他的对艺术以生命与之的兄长,曾和另一位朋友合伙仅仅以几十法郎买过梵高一张画,然而今天这一点点光明和温馨也深埋在梵高的心灵,深埋在这最简单的坟茔之中了。梵高生前曾有一封信致他亲爱的弟弟,信中说:“我相信终有一天,我有办法在一家咖啡馆办一次画展。”今天,所有的雄伟壮丽的画馆,无论奥赛博物馆或大皇宫,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荷兰和法兰西都争称梵高是她的儿子,在巴黎和阿姆斯特丹都巍然耸立着他的纪念馆,而一百年前,梵高的理想却是在咖啡馆一悬他的心迹。印度诗圣泰戈尔说:“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这种“谦卑”,倘若仅是知其当为而为之,那就近乎矫情,而梵高的谦卑来源于他的天真和懵懂,他完全不知道驻于他质朴灵魂深处的不朽天才,胜过了英国女王皇冠上的钻石,梵高只是画着画着,热烈地不倦地画着,那是他灵智的本能,而是否是天才无关宏旨,他不会像毕加索每天清晨懒洋洋地睁开倦眼问妻子:“我是天才吗 ? 我有天才吗 ? ”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正如罗曼·罗兰说:“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他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澹泊。”澹泊者,明于心而淡于欲、清于志而寡于营也。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裸女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 ? 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然而我不知道有哪一位画家能像梵高画得那么动情、那么执著、那么令人神往,这就是天才之所以为天才的原因。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作为一个东方艺术家,我欣赏他是因为他手法的神奇、色彩的高妙、构图的超绝。梵高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所向无空阔的气势和才力俯瞰当代、睥睨千秋,从而在卢浮宫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他有着崭新的惊世骇俗的、前所未有的艺术感觉,有着战栗着的、流动着的、闪耀着的绚烂光彩。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不易解的谜。 本世纪三十年代西方某些评论家不能容忍梵高的离经背道,认为他的画只是神经不健全的产物,殊不知他们自己的神经正因作茧自缚而日见脆弱,受不了新事物出现的震动。这些评论家大体不是胃口欠佳,怪食品不好,便是属于信守狭隘,见过驼背恨马背不肿。再过半世纪的今天,一些对艺术全然无知的神经病学者声称梵高的天才之谜在研究痴呆病患者中找到答案,说什么“这种人尽管可能永远不懂艺术这个词的含义,却能展现艺术才华”。有了这样的伪科学结论之后,他们还不甘心,梵高死后这么多年,他们在没有任何实证和临床记录的条件下断言梵高患有癫痫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病,甚至还有口射病等多种病症,一位可恨的日本耳科专家断定梵高可能有梅尼埃尔氏病……喂 ! 你们这群蝉蛄般嘹噪的科学家们烦不烦人 ? 你们懂 艺术吗 ? 你们饶了梵高行不行 ? 他生前很清醒,对艺术忠诚而痴迷,为人和蔼厚道,对友情很挚着,对弟弟、母亲很关切。“文生先生”在他客栈主人女儿阿德丽娜的眼中有一点点痴呆的痕迹吗 ? 一位如此不朽的、质朴的艺术天才,生前备尝人间的辛酸,死后蒙受如此不逊的、披着科学外衣的诟辱,实在使人愤怒。当然,不排除艺术界中笨蛋太多,而小有才情者又装痴卖乖,很容易使人们把美术史上简单的问题弄得复杂化。 梵高不懂得“艺术”这个词的含义吗 ? 他太懂了,他爱米勒,甚至临摹米勒的画,米勒是他的偶像,这是由于他质实无华的心灵和米勒相通,梵高与米勒素昧平生,梵高只能遥远地膜拜他。梵高的天真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艺术秉赋不但与米勒不同,而风发的才情更在米勒之上。我们可以认为梵高属于老子所谓的大智若愚的类型,他不太清楚自己的天才,那是由于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于是他干脆不认为自己是天才。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酸、令人恻隐、令人悲痛的情景,又是一种多么令人羡艳、令人神往、令人敬仰的品格。谈到这一切之后,我们回过头再看他所画粗陶或大瓷杯中插的野地摘来的向日葵和蓝色野花,那向日葵像燃烧的一把火,那金黄色的花瓣临风摇曳,那一朵朵葵花或相向喁喁而谈,或低头若有所思,画面空间的分布无与伦比的精审。梵高的激情不是一匹脱缰之马,只是他的马术高明,即使烈如焰火的骏骥,他也能立马歌啸。这些作品不仅充盈着天地的元气,甚或可以说是神灵赋予梵高超人的表现力,那岂仅仅是梵高依物描像,那是他在倾诉爱情,爱情就是艺术家的神灵。人们隐隐地知道毕加索风格的每一次突变,后面都有一个女人使他迷了心窍,那是一种真实的痴迷。而梵高却没有这样的艳遇和幸运,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啊 ! 他爱得多么纯净而雅洁,他画自己慈爱的母亲,看那欲展又蹙的眉宇、那莹然含泪的双眸、那慈祥和蔼的嘴唇。梵高所歌颂的是人间最可珍惜的母爱,他知道普天下只有这颗心里贮藏着他和他的弟弟德奥。在梵高死前一年,他画了一张世称《没有胡须的梵高》的杰作,那是为了祝贺他母亲七十岁的生日,梵高记着这一天,为了他和弟弟德奥,她受苦受难却甘之如饴。他自画这张像给母亲,类似中国的平安家信,告诉母亲,他的牛活处境不似想象的恶劣,而且精神正常,不像传说中的癫狂。我相信当他饮弹未倒的那 一 整天,他觉得这一次的冲动将撕碎慈母之心而最终使他离开人间,我也相信,他所钟爱的一切之中只有一件使他歉疚,那就是他没有钱去侍奉老母,反而以结束自己的生命,带给母亲永远无法慰藉的悲痛。当今天这幅《没有胡须的梵高》在克甲 - 斯蒂拍卖行被那些富商人贾竞相投标、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会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对此,我只想一挥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悲怆之泪。 古往今来的画家,车载斗量,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然而可大分为三: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所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是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着画笔作画。第一类人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第二类人则“朝闻道夕死可矣’;第三类则如《庄子》书中的啮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是一 抔 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比起公墓的所有墓室都寒酸而简陋。没有比冬天于公墓凭吊更使人凄恻 的厂,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一位英国无名的旅游者在一张小纸上画着欧维尔教堂和梵高的像,他写道“感谢您对绘画的挚爱,您的画使我有勇气走向完美的人生。”而一位儿童献上的是一束麦穗和几朵野花,他知道梵高生前酷爱这里的麦田和野草闲花,正是这些平凡的事物,点燃着梵高热烈的、不熄的艺术之火。公墓寂然无声,所有的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梵高学会会长冉森斯先生知道我的来临,送给我一把纪念馆的钥匙,他真诚地说“这是我们送给最尊贵的客人的礼品,您今后就是这儿的主人,您随时可以开门,我们永远欢迎您 ! ”今后这把钥匙将伴着我走遍天涯,我或许不会再使用它,然而它将随时打开我心灵的门扉,让和畅的惠风一扫鄙俗的尘垢,从而满怀着赤子般的真诚走向人生。
个人分类: 漫话|2245 次阅读|5 个评论
向日葵的梵高的向日葵
热度 2 pingguo 2011-11-2 10:31
向日葵的梵高的向日葵
梵高 《向日葵》 向日葵的梵高的向日葵 一 向日葵的形色之上 是一朵燃烧的向日葵 燃烧的向日葵之上 是一朵深水的灵魂 深水的灵魂之上 是生死之外的向日葵 从根茎到花叶,以忘乎 存在的疯狂,顽强存在 二 每一粒金色的光子 是一只颤抖的手 每一只手上的画笔 饱蘸绝望的沉默 一半来自大自然的太阳 一半来自他心中的太阳 太阳的性格多么倔强—— 透视,爱与美的本质 三 肌肤上,流淌金黄的阳光 血液中,旋转阳光的金黄 那里有光子单纯的盼望 太阳摇撼他,同时 他摇撼着太阳 以同等的力量 梵高一生创作了共十幅向日葵。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 20 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来自百度)
个人分类: 诗歌|4061 次阅读|4 个评论
疯子的正常,正常人的疯狂-谈梵高和高更
热度 2 baidawei 2011-7-24 00:21
疯子的正常,正常人的疯狂-谈梵高和高更
有一天我说要去看高更的画展,一个同事说:“David是去比较高更和梵高,因为他喜欢的是梵高,他对高更有偏见,是高更伤害了他喜欢的画家。” 我大吃一惊,他怎么知道,莫非我说了梦话不成。也许什么时候说过,即便如此,当时我也一定是在梦中。 是的,我喜欢梵高,因为他的画都是一个瞬间的印象:一个向日葵,一个布满星斗的夜空,一个走了样子的教堂,一群从麦地里飞起来的鸟。那是我 瞬间即为永恒 的审美观念。高更不同,他大部分的画里有众多的人和灵,有太多的含义。 而且,我觉得这两个人,一个是真诚的疯子力图正常,一个是不真诚的正常人试图疯狂。 梵高的精神疾病,是与生俱来的。在给弟弟的信中,他说:我们的神经问题,一定和我们的艺术家生活方式有关,但也是由于躲不过的遗传。看看我们的妹妹维尔,她从不喝酒,生活也很检点,可是你记得她的一个画照,脸上的表情完全是疯癫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家的过去,精神疾病延续很深。 后来,疾病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可是,梵高从不抱怨。他留下的书信都非常沉着冷静,好像生病受伤的不是他。有一天我读劳拉卡明的《面向世界的脸-关于自画像》一书,她说:不论忍受多少痛苦,赤贫和孤独,梵高就是没有抱怨,甚至不在他的自画像中表现出来。他的自画像里没有自怜。她的话,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使得我不得不把她的一些话译出来。她说: “这似乎不可思议。文森,我们这样亲切称呼的这个人,可以说是艺术史上最不幸,最冤枉,最可怜的艺术家。这个孤独的家伙每次挣扎着想如小鸟那样唱唱歌,可是环境和病症,都像个流氓孩子一样,一个弹弓就把他击落下来。做传教士不成,做艺术销售员不成,谈恋爱也不成。据说生前一幅画也没卖出去。生了病伤了自己却被视为危险人物。最后,在生命的最低点,没有任何朋友,在一片乌鸦的叫声当中开枪自杀。可以说,在所有的画家当中,梵高最接近于为艺术献身的烈士。如果他选择发点牢骚,说点伤心话什么的,我们都会理解。 可是他没有。梵高不想在他的艺术里表现出这个不幸。他的自画像里显出的一点忧伤和不正常是我们根据所了解的背景而想像而知的,他本人则是要把忧伤留给自己,而让作品只有刚强的一面-那力度是可见可碰可感的。虽然越如此,人们越感伤。 看看那幅《一只耳朵有包扎的自画像》:很自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幅画表现的是最痛苦的梵高。他表现了伤残,梵高那著名的,或者说最臭名昭著的自残。那画的题目似乎浓缩了他所有的悲剧,可是这题目不是他自己起的,他无非就是画了张画。在给他弟弟利奥的信中,他仅仅是说:四分之三长度,背景较淡,脸较白,一些头发有点黄,好让它有些颜色的效果。 梵高不经意的这样说,其实那颜色的效果是相当大的!大衣是绿色的,扣系得紧是为避寒,眼睛水绿,墙是黄的,因为那是在阿尔,我们熟知的那个黄房子里画的。“黄色”,梵高说,“是希望的颜色“。所以黄色总是出现在他的画中。在这幅画里,他虽然缠着绷带,可是他的面容是安详的,那是在他熟悉的屋里,所有的东西都在,他很自如。绝对没有去表现他的不幸。 那幅画应当是在1889年的一月画的。在那不久前的圣诞夜,他和高更去看一个画展,然后对伦勃朗的画开始了争议。火气一大,病症一发,梵高把自个的右耳唇割了下来,送给他认识的一个女子。在医院住了些日子才回来。这一段时间里,他给弟弟写了很多信,不光是谈对艺术的梦想和追求,还有他如何希望能得到安宁。可是,事与愿违,房东想把他赶出去,邻里在抱怨,警察在监视,钱在用光,高更还在催着要梵高答应给他的一幅向日葵画。他应当是生活在极其困难当中。 对于那些把梵高看成艺术圣人或烈士的人,这幅画如同是耶稣见证。后来模仿他的现代画,甚至恶作剧似的把他画成血淋淋的样子。但那不是梵高所要表达的。他的画笔比往常要慢,很小心的放上颜色,好像病还没完全好,试着让画板不要抖。没有平常的漩涡,长有力的笔锋。耳朵上的绷带纯属偶然,或者只是个道具,和帽子,衣服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 我觉得,和人们想像的正相反,梵高的画其震撼性不是源于那神经质的成份,而是那疯者偷来的片刻安宁。他告诉弟弟:在那频繁的疾病之间,我是绝对的正常,但是那病一复发,实在是可怕,什么也做不了。不过那让我工作更加努力和认真,就如矿工在井下,时时有危险,所以要赶紧做完。 他的书信永远是清楚的和安静的。直到自杀,口袋里给利奥的信还在鼓励弟弟。他是个真诚的精神病人力图能够正常。 读他的书信,我同意很多人的说法,那就是:即使梵高把他所有的画都打烂,他的信也足够奠定他的历史地位。我们说,克利斯朵夫表现了人类对艺术创造的那种强烈的渴望,那毕竟是小说里的人物。可是梵高:他生动,真诚;境况虽然惨淡,内心仍存希望;他的目光和心力敏捷,造物主呈现给他的一切都能成为创作材料。“Find things beautiful as much as you can, most people find too little beautiful," he wrote to Leo. 在阿尔的一年里,据载他画了200张画,我难以想像。画布还尚未干,他又坐下来写那些极富内容的信。如果再加上疾病拖延的时间,这家伙如果不是铁了心,就一定是个疯子。1883年给利奥的信中说:”我不能奢望活很多年,可是我确信我的责任-我已经在这地球上走了30年,为感谢这一点,我要用我的画留个纪念。” “Man is not placed on this earth merely to be happy; nor is he placed here merely to be honest. He is here to accomplish great things through society...to outgrow the vulgarity in which the existence of all individuals drags on." 2010年夏天,我来到法国南部。在圣瑞米(St Remy),我减慢车速,打量着那些建筑和树木,试图感觉梵高在精神病院里写他那些书信时的心情。在阿尔(Arles),我在一个小饭店里一边吃中饭,一边看着对面的那个小旅馆。然后走进去,看那旅馆内院的黄色,那被梵高加重了色度的黄色。那是梵高到南部的第一个住处,他的心情是好的: “太阳泼洒着鲜艳的黄色,像纯金色的雨,所有的线条都很可爱。” 现在看高更。 高更和梵高一样,也是很晚才入道。原来是个银行家,干得相当不错,很快娶了能干的妻子,置了地产,生了五个可爱的孩子。可是他忽然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才(我想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有写作天才的时候,哼!)于是离家出走。而且他认为西方世界都已被金钱和现代文明所污染,所以一定要到遥远的塔希提群岛去找到原始的东西才行。在那里他给自己建了个号称天堂乐园的房子,找了个当地十三岁的女孩做玩物,画了那些塔希提女子丰满的侗体还有那些神秘的东西。 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没有高更,就没有这些画,艺术实在是少了一笔东西。他的东西还是很震撼人的。所以他是著名的画家之一,当之无愧。 只是,他的东西与我的审美观念完全相悖。他震撼我的东西完全是那些神秘性的东西,而且是拐弯抹角的干:一个女人躺在那,旁边画个死神,或者一只狐狸。他画个自画像,背后还要有个基督像,或者干脆把自己弄成基督。 我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一个不真诚的正常人在试图疯狂。
5423 次阅读|4 个评论
有乌鸦的麦田
pingguo 2011-3-22 11:31
有乌鸦的麦田
梵高 有乌鸦的麦田 一 有没有一种美不靠近绝望 有没有一种色彩不蕴涵疯狂 有没有一种自然远离自然 有没有一种景象不暗示信仰 二 多少人灰暗地走远 在一群乌鸦的下面 怀揣金黄的激情 朝向蓝色之苍茫 他们能够靠岸吗 他们能够回来吗 谁看见过路的尽头 却总是走得比一条路更加遥远 或者选择停留下来 在麦浪中翻滚起伏 让饱满的喜悦化为饱满的忧伤 孤独地迎接另一份相似的悔恨 三 等待最后的晚霞消失 等待未来的夜幕降临 燃烧与熄灭,飞翔与静止 在同一个梦,同一个瞬间 最后的旅行,多像一个季节 到来之前,闪现了一次又一次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生·梵高创作于 1890 年 7 月的一幅油画。通常的解释是,这幅画是以黑暗,严酷的天空显示了梵高的精神状态的困扰,与徘徊不决的通往不同方向的三种途径,与黑色乌鸦架空的预示死亡迹象。 他在给提奥的信中写到:“这是些在乌云翻卷的天空笼罩下的辽阔麦田。为了尽量表现忧伤和我那无限的寂寞,我毫不感到为难 ...... ” 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资料来自百度)
个人分类: 诗歌|9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梵高·星夜·再创作
jiangxun 2010-10-5 12:41
作者:蒋迅 Starry Night Scavenger Hunt 来源: 原作: 梵高 (Vincent van Gogh); 数码加工: Ronnie Warner 原文: APOD 你知道梵高 ( Van Gogh ) 的油画“星夜” ( Starry Night ) 里有一颗彗星 海尔-博普彗星 (Hale-Bopp) 吗?旦愿你不知道,因为它根本没有在梵高的画面上。但是,上面的图片上却有这颗彗星。 上面这幅作品初看起来象是梵高的“星夜”的数码复制品,其实它是“星夜”的一个再创作,你可以在上面 寻宝 。看看你能否找到一颗彗星,一个螺旋星系,一个放射状星团,一个超新星遗迹?找一找 超新星1987A ( Supernova 1987A ) 的光环, 爱斯基摩星云 ( Eskimo Nebula ), 蟹状星云 ( Crab Nebula ), 雷神的头盔 ( Thor's Helmet ), 车轮星系 ( Cartwheel Galaxy ) 和 蚂蚁星云 ( Ant Nebula )。 还有吗? 许多人说“有” :比如有人说看到了“ 爱因斯坦十字 ”( Einstein Cross ),“ 阔边帽星系 ”( Sombrero Gallaxy ), 马头星云 ( Horsehead Nebula ), 女巫星云 ( Witch Head Nebula ),甚至“ 暗物质 ”( dark matter ),等等。这些都是见仁见智了。但我无论如何没有看出此画中隐藏着 维梅尔的蒙太奇照片 ,而这据说是为了庆祝 NASA的每日一图 15周年而特意植入的。 一幅画如此地与天文学相关联,真是奇迹! 最后,李泳写的“ 画家眼中的色彩 ”里有梵高的原作。
个人分类: 航天|1123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与钱:想起了van Gogh
热度 3 zlyang 2010-3-9 10:57
科技与钱:想起了 van Gogh 上面的画,真的很好吗? 文森特·梵高 (文森·威廉·梵谷,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 30 March 1853 – 29 July 1890 ),一位最终成为疯子并自杀的荷兰画家。生前属于丐帮污衣派的无产阶级。 死后,使别人成为富翁。 按照《世界名画拍卖排行榜前 18 名列表》: http://special.artxun.com/news/zhongxifanghuihuashenduPK/shijieminghuapaimaipaixingbangqian18ming/ ( 1 )世界名画拍卖排行榜 第十八名,《向日葵》, 1987 年,作者:凡·高,价格: 3985 万美元; ( 2 ) 世界名画拍卖排行榜 第十五名,《鸢尾花》,作者:荷兰凡·高,价格: 5390 万美元 ; ( 3 )世界名画拍卖排行榜 第十一名,《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1998 年 11 月 19 日 ,作者:荷兰凡·高,价格: 7150 万美元; ( 4 )世界名画拍卖排行榜 第五名,《加歇医生的肖像》,作者:荷兰凡·高,价格: 8250 万美元。 光这 4 幅就是 24775 万美元。 《鸢尾花》在 http://vangogh.com.cn/vdb/show.asp?p_no=651 里的介绍: 中文名称 鸢尾花 英文名称 Irises 创作时间 1889 年 5 月 创作地点 圣雷米 Saint-R é my 类型 画布油画 Oil on canvas 尺寸 71x93cm 现存 洛杉矶 Los Angeles ,GettyCenter 编号 F 608 , JH 1691 《鸢尾花》于 1889 年 5 月完成。同向日葵一样,凡高似乎也喜欢画这种植物。 1892 年,唐基(凡高的朋友)以 300 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凡高最早的赏识者之一。这幅画像许多其他的凡高的画一样,在他死后不断地买卖。 1988 年在拍卖会上,有人叫出了 5300 万美元的天价。“这件事为现代美术家的成功定下了新的标准”(见《凡高的历程》)。 1990 年 7 月 29 日 的《纽约时报》上出现了一则匿名公告。(见下) “公告坚决主张文化和商业之间要保持道义上的距离,并且代表凡高对人们提出严厉的劝告:‘艺术的价值与金钱毫不相干’”(见《凡高的历程》) Vincent van Gogh : Died 100 years ago today. We owe it to memory of his achievement,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it was achieved, to remember the following: artists must search for truth with integrity; dealers must keep in min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art has nothing whatsoever to do with money; critics must recognize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make every effort to be correct in their judgements; appreciators must experience works of art with the same degree of effort and integrity as the artists who created them. Vincent van Gogh 在 Olga's Gallery http://www.abcgallery.com/V/vangogh/vangogh.html 以下图片出自Olga's Gallery,无商业用途。 Vincent van Gogh . Self-Portrait in a Grey Felt Hat. 1887. Oil on card.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Netherlands. 《向日葵》 http://www.vggallery.com/painting/p_0455.htm Still Life: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Oil on canvas, 92.0 x 72.5 cm. Arles: January, 1889, F 455, JH 1668, Philadelphia: The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3985万美元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http://www.vggallery.com/painting/p_0525.htm Self-Portrait, Oil on canvas, 40.0 x 31.0 cm. Saint-Rémy: September, 1889, F 525, JH 1665, Private collection. 7150万美元 《加歇医生的肖像》 Portrait of Dr. Gachet Seated at a Table. Auvers-sur-Oise. June 1890. Oil on canvas. Collection Ryoei Saito, Tokyo. 8250万美元 关联博文 《Grigori Perelman: Millennium Prize of 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与天才的心灵》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994 《傻评外星人来信(二):拜物主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3279 《印象派绘画是认知科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356440.html 祖乃甡《戏说中西画理》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61do=blogid=25643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667do=blogid=300228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本质|1337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梵·高的《椅子》
tongqb 2010-2-28 08:33
这就是梵高的价值连城的《椅子》,他把他的世界交给我们。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75 次阅读|1 个评论
梵高《星月夜》及太空版《星月夜》
热度 1 zdwang 2009-8-5 07:49
个人分类: 科海拾贝|1658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