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exactly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exactly

相关日志

新年絮语
hcrm 2012-1-1 11:56
跨进新年的第一天,我在它的起点完成了一篇文章,是前晚给儿子讲的故事。 之所以要赶着写完,在这样一个节点发出,我想是有着特别原因的。 算起来,我的人生已过了一半多,进入了第三十九个年头。要说活明白没有?我看未必! 有时感觉,我老不如我母亲,幼不如我儿子,他们都爱憎分明,知道人要有个性,别人才会尊重你。 我不知道,我前三十八年是怎么活过来的?好象大段大段的日子里,我根本就没使上劲,总是在比划太极的套路。我看到,父辈中很多人便这么虚度了一生,几乎什么都没留下,除了几个子女。 人在什么时候才会想想人生?大多数是等到快要死了,忽然觉得就这么没了,心里很不甘!可是,你再怎么怒不可遏,也已然无济于事,或许这便是前人所说的“老大徒伤悲”吧? 死去的人,再也没法告诉你,人该怎样活着?他们的一生中,大部分时光也都浪费了,并没有什么可借鉴的。 我们应该尊重这样的人生价值么?如果我们好高骛远,我们或许会被自己的人生架空,我们的临终将十分狼狈。 不能优雅地活着,毋宁优雅地死去,确乎也算对平常人生的补偿。然而,即便如此低的要求,在大多数人都难如愿以偿,这才是人生最可笑的地方! 妄谈人生,会远离现实的生活。很多人以为,还可以回来,其实这也是一种奢望。 人生的妙处,是让选择错误的人,走错误的路,还浑然不觉。而所谓走对路的人,极少有伙伴同行,因为没人想过得平淡。 善于折腾的人,大都过去折腾别人惯了,末了折腾起自己来也会上瘾。这是人类整体的悲哀,死于折腾的人,数量正在成倍增长,抑或就此罢休。 儿子已进入了梦乡,我也得安睡了,阿门! 2012 年 1 月 1 日 二时许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历史大势
houerfei 2012-1-1 00:49
历史大势 一、大历史观 1999 年 6 月的一天,我无意中发现黄仁宇先生写的《中国大历史》,如获至宝,甫一读完,即产生一个感觉: 历史是呈螺旋状发展上升的,螺旋状的横截面越来越大,整体上呈现出三维的样子,如果横向剖切某一节点,其横截面则是二维的。 我很认同黄先生提出的以“大历史”( macro-history )的宏观视界去评判历史和预测未来趋势,于是,黄先生写的书我陆续都买来读了,其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可以说是形成我的历史观念的一个根源之一。 此后,因其它的知识、实践和个性使然,我总是习惯于以宏观的视角去学习、观察、思考、规划和行事,并逐渐形成自己的 大历史观:评判一个事件或一段历史,不能孤立地去分析,而是既要考虑形成此事件或历史的纵截面的原因、也要考虑横截面上的原因,否则就容易断章取义。 老人家也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以这样的观念去看待历史事件,会比较容易汇总推断出该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内因外因或内外部环境、未来的走向,甚至,发现历史的趋势、规律或必然。 2008 年欧美本以为通过阻挠奥运圣火传递、歪曲中国维护西藏统一,有助于让中国乱象环生,可是即便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人反倒是更加众志成城,美国佬对此不理解。倘若他们以大历史观的视界去观察中国、或从图 1 里发现不同之处,也许他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其拙劣的表演无法摧毁中国人的凝聚力。不过这也难怪,与 5000 年相比,区区 300 年实在难以形成大历史观念,距离唐朝君臣讨论“水”与“舟”的辩证关系大约 1000 年后,“五月花”号才起锚呢。 图 1. 中美两国灾害中的士兵与灾民 二、动态平衡 《半导体物理》里介绍,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由于交界面处存在载流子浓度的差异,电子和空穴会自发的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并最终达成动态的平衡。 物理上,扩散可以这样定义:物质分子总是存在一种趋势,即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动,直至达成均匀分布。 化学里介绍过渗透,当利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的溶剂(如水)会自动地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直到化学位平衡为止的现象。 还有溶解平衡,达到平衡时,宏观上溶解和结晶两个过程都停止了,微观上溶解和结晶这两个过程并没有停止,只是二者的速率相等罢了,这个平衡也是动态的。 微观世界如此,宏观世界仿佛也如此,大唐盛世之时,人们向往于“扩散”到大唐帝国,美利坚发达时,人们向往于“渗透”到美国。假设,我中华未来再度辉煌于世界,那些曾经的华裔移民们是否又会向往于“海归”呢? 这些理论好像比较抽象难懂,举一个相对容易理解的实验:取一个下端开口的瓶子,开始的时候把下端的口堵住,向瓶里倒水,这时瓶里的水会越来越多;然后把下口打开,瓶中水的高度就会下降;调节倒入水的流速,会使瓶中水的高度会保持不变。此时瓶中水的进出仍然在进行着,但瓶中的水量保持不变――如果把这个瓶子作为一个系统,宏观上会感觉系统此时达成了平衡。 好像可以这样总结上面的现象: 一个封闭的系统,有着自发地达成平衡的趋势;当系统受到外来因素影响时,平衡会被打破,趋于再达成一个新的平衡;当系统内部因素发生变化时,系统也会发生新的反应,并向着新的平衡过渡――这种平衡,不是静止不变的或者说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三、二元混沌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基本粒子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同时又告诉我们不确定关系(或“测不准关系”、“不确定性关系”),即在任意时刻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都有一个不确定量,这与牛顿力学所设想的“经典粒子”根本不同。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不管是微观世界里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电子空穴、溶解结晶,还是宏观世界里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粒子的人的――人性的善与恶,好像都是成对出现的,都是 二元化 的。引申一下,把思考问题和观察现象二元化,就是:既考虑到主体的视界,也考虑到客体的视界,或者说考虑到相关联两个主体的角度。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当我们要定量地区分界定二元时,除非我们先假设很多的前提条件,否则 很难量化确定 ,与“不确定关系”相符。比如说,谁能量化界定出某个贪官的人性中的“善”与“恶”的比例是多少,当作为领导的他面临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这样的大灾害时他人性中的“善”“恶”比例是多少,当他贪赃枉法时“善”“恶”比例又是多少?而当我们 兼具质性思考和量化分析时 ,我们 对 二元化的 整体系统 (比如说粒子、人), 才多少可以做出解释或预测 ――听起来象混沌,感觉上象太极图,见图 2 。 图 2. 太极图 国家内部力量,好像也可以二元化,比如分成鸽派和鹰派;世界各阵营,好像也可以二元化,比如分成和谐的力量和不和谐的力量。在我们国内,对国家内外格局的解读也存在二元化现象。有一元解读,是颓废的、犬儒的、无根基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向下拉的――不顾事实基础,四处出击,抓住每个机会到处敲打,自我贬低,自废信心,哥本哈根自反中国,高铁硬说是“被高铁”,谷歌事件跑去献花,对于有中国立场的学者不惜造谣围剿,甚至公开替美国叫好,对中央出台的东西可劲搅浑水,仿佛中国已经走向悬崖深处;还有另一元解读,是积极的、建设的、深深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向上走的――洞悉趋势,明确中国立场,果断提出新的思想,为中国解决现有问题和矛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前者对于国际大国对弈,凡对弈对手发出的各种招数,必做内应,对于国内问题,实与利益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自作悲情,无限上纲上线;后者对于国际迷局,站在中国立场,熟悉各国政治体制、领导人性,透过现象观察本质,从容看待,对于国内问题,冷静分析,理出逻辑线条,利益关系,抓住利益推手,该批评的批评,该鼓励的鼓励,以建设性的态度破解。前者从来都是发泄,灌水、浑水是他们能做到的最高境界(因此别称“水军”?);后者向来理性、建设,字斟句酌,心怀大爱,为中国贡献自己的才智。前者最后必然走向对整个民族、整个中华文化的全面否定,走向自杀的道路;后者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顶梁柱,为中国的子孙后代在世界上成为文化的领导提供根基。中国不需要前一种人,中国需要千千万万后一种人。 四、中央集权 1、中国为什么是中国? 西方攻击中国政府中央集权、独裁专制、不民主,很多“砖家”也愿意把吏治败坏、贪污腐化、滥用职权、官僚主义以及其它一些不公平的、无序的现象都归因于此,并借机提出中国应采取西方式的民主体制、政改也要照抄西方政治体制。如果从历史的角度上理解了中国形成的过程、明白了中央集权的缘由,估计很多人就不会盲从于西方和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砖家”了。 首先,从地理位置 看一下 世界 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的黄土高原,东西千余千米,南北 700 千米 。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 日月山 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跨 山西 、陕西、 甘肃 、青海、宁夏及 河南 等省区,面积约 40 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上黄褐色的土壤之纤细,可供原始的工具耕耘,同时又极易被水冲走。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经过 5500 千米 的路程后流入渤海。黄河流域面积 79.5 万平方千米,覆盖着黄土高原的大部分,见图 3 。 图 3. 黄土高原与黄河流域示意图 黄河象一条巨龙两次盘旋穿越黄土高原,其结果是黄河的流水中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其含沙量甚至有过 46% 的记录,所以黄河经常淤塞河床,并且黄河的水量在枯水期和洪水期的幅度变化又大,于是乎“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堤防溃决、河水泛滥、灾害肆虐,有记载:“凡水淹之处,茫茫无际,只见房顶树梢露于水面,特别在决口门处,洪流倾泻,房塌树倒,人畜漂没,一片惨象”。 其次,看看处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中国的气候。 由于世界屋脊的阻隔,大西洋气流从北面与北冰洋气流会合形成了“西北冷空气”,而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上行气流形成了“西南暖湿气流”。两股气流的交会融合,象两条巨龙在搏斗,今年你强我弱、明年就可能我强你弱。两龙相斗之处,便有可能淫雨为灾;两龙未及之处,便有可能大旱云霓。 天上的两条龙、地上的一条龙,所到之处,周天寒彻,灾害频生。有史料记载:“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的黄河,从有史料记载以来一直到 1938 年花园口扒口的 2540 年中,黄河共决堤 1590 多次,主河道经历了二十六次大改道和迁徙。亦有史料记载: 1911 年之前的 2117 年内,共有水灾 1621 次、旱灾 1392 次,平均每年有灾荒 1.392 次。甚至于有史书总结:“六岁必有灾害,十二年必有大饥馑”。 古人曾期待“圣人出,黄河清”,可孔圣人也出了、老人家也出了,黄河还是没“清”。治水之难 “难于上青天”, 绝非倾一两个圣人之力所能为,必须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指挥有关人众、动员所有资源、组织大规模水利建设和跨地区救灾赈济。可是在鲧治水时期,部落林立,各行其是:大水来临,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管它冲向哪个部落呢,只要淹不了俺部落就行;什么?跟俺民主协商,要淹了俺部落以保全别的部落,那不成,凭什么啊!没办法,谁让那时太“民主”了呢,鲧只好这里堵、哪里堵,堵到头来也没把水治好。禹看到了老爹的失败之处,接手之后,先挥舞青铜器东征西讨,会诸侯于涂山,防风氏迟到,奶奶的,拉出去砍了(其时,也许大禹心中默念:兄弟,对不住了,哥哥也没办法啊,要不然这帮鸟人总想民主协商治水,这要商量下去,哪个猴年马月才能治水成功?你也知道,我老爹就是在他们的民主协商体制下治水失败身亡的,哥哥先借你人头一用,功成之日,哥哥我定当为你平反、亲自祭祀。后,大禹果为防风氏平反昭雪,并亲自拜祭。此举似与曹孟德借运粮官脑袋一用有异曲同工之妙)。自此,中央权威树立,天下统一号令,上下游统筹规划,变“堵”为“导”,洪水顺流而下,“以四海为壑”。由此,中央集权下,由中央政府调配平衡各地利益,为整体计,有的地方会吃亏,有的地方会受益,经一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 不论治水还是赈灾,倘若进行民主讨论,投票抓阄,只怕是会象台湾议员大打出手那样,万一“商量”个几十年也没出结果、甚至几千年没结果,那华北平原会不会至今还是个蛤蟆统治的地方呢?而且,也不能搞地方分权,否则不同区域群体只考虑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难免自行其是、以邻为壑。 因此,在频繁的治水、赈灾中,必然会促成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大禹即是一面治水,一面挥舞青铜兵器南征北讨,地平天成的同时,铸九鼎以安名分,“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中央集权建立。 但此时及之后一段时间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后的中央集权体制有所不同,概括而言,夏、商、周的体制是所谓的“方国共同体”,其特点是联盟与共主。至周之时,采取了分封制,各方国地位的确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分封进行。一旦完成分封,各自就国,享有充分的政治自主,但对天子有从征与纳贡的义务。这可以比作,虽是中央集权,但中央政府将权力大幅下放。这样,方国共同体组合速率极快,一旦共主覆亡,各方国与新共主之间很容易形成新的政治链接。不论是商汤伐桀的鸣条之战,还是周武克商的牧野之战,都可以说是一战定天下,这在以后各王朝的嬗代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与之相对应,则是各方国的独立性随着诸国间以及方国与王畿间发展的不平衡而演化为离心作用。夏、商、周三个王朝的覆亡都是缘于内部方国势力的膨胀与中央王朝的失控,问题出在内部法定的方国。周的分封制更使中央权威降低,之后,出现春秋战国的分割局面,大河上下的统一调度分崩离析,渐趋于“以邻国为壑”的状态。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塞渠毁坝,邻国有灾,正求之不得,何谈就食赈灾,百姓生活自是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回到现在,某些人士鼓吹要中国搞什么联邦宪政,是不是跟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有点儿相似?倘若中央政府听从了这些人物的建议,按照我们老祖宗早就有过的经验,是不是就可以预测我们中华民族将来可能会分崩离析、亡党亡国、最终又被西方殖民或控制呢? 再次,观察一下中国的国防。 从中国的东北向西南,有一条所谓的“十五英寸等雨线”,见图 4 ,当中的一段,与长城大致吻合,往西南方向则大约隔开青海和西藏。在这等雨线的东南,年均降雨 15 英寸 是常态,百姓安于农业耕种,曾做过蒋介石政治顾问的 Owe n · Lattimore 评价之:“中原农业茂盛,人口繁殖”。在等雨线的西北,则是游牧民族,这些马背上的牧人既放牧、也抢劫,时不时地会越过等雨线,对中原百姓劫掠侵袭。 图 4. 十五英寸 等雨线与长城示意图 到公元前 3 世纪,游牧民族的威胁已相当严重,其时已有将北方小国所筑土壁相连成城塞的国防必要;至秦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防线――长城终于筑成。等雨线的东南既以农业为主,则中国是农业社会,从国防上讲,也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系。始皇帝统一中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参照大禹治水定九州的格局,实行郡县制,确保中央对地方如臂使指,集中抵御外敌侵略、集中调度水利建设和跨地区救灾赈济,构成中国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完整逻辑。 此外 ,从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观察,我们仍然需要一个中央集权体制,自秦至清,无论战乱灾患、朝代改变、民族融合、经济交流、政治交往、宗教信仰,各朝各代仍然采取中央集权制。也无论各朝代对地方政府采用什么组织架构――如秦的郡县制,汉的由初期的郡县、分封并存到后期的州郡县三级地方机构,魏晋南北朝的既有州(及“侨州”)郡县三级制度、又有军民“双轨制”、又有胡汉分治、还有与州郡平行的封国制等五种情况,隋唐虽采取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地方体制却总的来说是由州县制发展为府州县制,宋的府州县制,元明清的省府(州)县制――中央集权从来没有被放弃,只是形式创新上有所发展和过渡。 秦汉是第一个发展期。这一时期,制度草创,元典辈出,无论是组织体系、管理机构,还是官吏队伍、运转机制,几乎都是从头做起,也几乎都传之后世,为后世师法,“百代皆行秦政治”。 魏晋南北朝是第一个过渡期,或调整期。从表象上看,帝国运转失灵,疆域日蹙,四分五裂;但从内部机制看,则是以中枢政体变迁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的新的强化,是政治变迁的“蝉蜕”期。 隋唐是第二个发展期。从帝国政体、行政运转,到疆域扩展与国家实力,都登峰造极,独步世界。 五代宋辽金是第二个过渡期。这是又一次新的组合和调整期,体现在以地方体制调整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的又一次强化。 元明清是第三个发展期。这一时期是古代社会中央集权的成熟期。 中国,之所以是中国,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吗? 5000 年的历史,炎黄的子孙,虽风云变幻,仍绵延不绝,流传下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文明。为什么中央集权的中国没有断绝文明,而“民主”国家的西方文明却没能流传下来呢? 2、所谓的西方民主 很多人提起西方民主,好像感觉这两个字很“神圣”、能包治百病,又仿佛视“民主”为社会发展的“终端”,而不管“民主”是否能真正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先阿 Q 式的跟着喊两嗓子。那么,我们也聊聊西方民主的由来。 西方文明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显然没有中华史书丰富,连西人都搞不清西方民主是源于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流变,还是缘起于中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但流传至今的西方古代典籍,如希罗多德的《历史》、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记述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这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西方将近现代西方民主追溯于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一个原因,实际上,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时代。 地中海和爱琴海沿岸一起沐浴着大西洋来的季风,这近距离的、同一大洋的气流即使有大变化,十年八年的也难得一回。欧洲也没有巨大的、容易泛滥的河流,按理说,农业生产条件相对稳定。但是农业生产资源却极度贫乏,希腊、罗马甚至包括尼罗河三角洲和两河流域的平原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黄淮海平原大。整个古希腊地区的地形支离破碎,受到海洋的分割,山地又基本都是裸露的岩石,不适宜谷物生产,而且由于处于地中海东北部,这个地区夏季炎热干旱。古希腊地图参考图 5 。两河流域的文明又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之间隔着面积巨大的阿拉伯沙漠。因此,整个地区的各部落从狩猎、采集阶段到农业阶段的交流难度就很大,部落和民族间信仰和文化的差异也很大。当这一地区的民族进入农耕文明时,其人口繁殖的加快,很快就与农业资源匮乏产生矛盾。于是,以暴力占领其它文明民族的生活地区、掠夺异族的财物和奴隶就成为为了生存而无法避免的选择。 图 5. 古希腊 地图 希腊依靠帝国统治形成了沿地中海、小亚细亚、黑海的文明。 15 万雅典公民和家属依靠 10 奴隶、 200 万人口的殖民地所贡献的贡金以及垄断 2000 万人口范围的海上贸易来生存。斯巴达依靠直接奴役 10 万倍于自己公民数的“黑劳士”生存。亚历山大以后的马其顿东方希腊国更是依靠剥夺其它民族的剩余劳动生活。国家公民的实际生活方式是:主要从事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以及从事艺术、政治;闲暇时泡泡澡、看看戏。生产、农业、手工业甚至商业都是奴隶做的。“为什么享受民主的公民数量如此之少?因为公民们根本不劳动,只管打仗征服和体育训练,连经商都是奴隶干的事情”(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那么“享受民主的公民数量”少到多少呢?“最多不超过人口的 1/12 ”(林中泽《早期西方文明史札记》)。 人,不论是什么人、哪里人,说到底首先要生存。 靠什么生存或者说生存方式上,古希腊与同时期的中国截然不同:中国基本依靠本民族自己从事农业劳动来养活自己,希腊则是主要依靠暴力抢劫其它民族来生存。这个打仗抢劫过程,可以细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组织抢劫,一个是保障抢劫者能得到基本的战利品分配(分赃),即组织、分配。组织抢劫,是不讲民主的,雅典、斯巴达、马其顿等帝国在对外战争的组织活动中从来都是少数人甚至个人专断的;分赃时,就要有一个分赃规则,立功的、战死的、受伤的、逃跑的及其它情况分别怎么分,因为打仗抢劫是整个民族的生活手段和财富来源、且战士又是平民构成的,战利品如何分配就关系到平民的利益,分配不当,就不可能长期进行成功的掠夺战争。长期以后,又形成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分配的事情可以一事一议,最好的方式就是投票决定;另一个特点是:财富的增长主要靠战利品,靠分配土地和奴隶来实现的,分配中的比较平均导致国家公民的财富也相对平均。那么,具有投票权和财富平均的公民就有相对平等的政治权利。 并且,由于下属的第三等级构成了希腊重装兵的主体、第四等级构成了希腊海军,他们在对外战争中起到关键作用,希腊的统治者就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利益。从瑟秀斯、梭伦开始,经庇希特拉图,最后至克里斯梯尼,是整个希腊对外掠夺的高潮期,这个过程中,希腊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改,彻底完成了由氏族社会进入到以平民为核心的社会体制,即所谓的民主社会。 此后 ,十字军东征从穆斯林手里抢来了古希腊和罗马的典籍,西方人了解了他们的前辈――索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民主哲人的精髓,于是文艺复兴也开始了。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民主”洗礼,又一次征服与掠夺的血腥历程也开始了,而新的民主政体随着新的征服和掠夺同步向前。 这之后 ,葡萄牙、西班牙、日不落帝国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称王称霸,新的征服与掠夺方式也逐渐演变成了殖民主义。比较出格的是,由于西班牙的努力屠杀,印第安人的数量从 15 世纪的 5000 万锐减到 17 世纪的 400 万;比较有特色的是,鼎盛时期,英国在各大洲都有殖民地。 在这中间,“海上马车夫”的伊丽莎白女王和她的枢密院大臣们,遵从民主的原则,与阿姆斯特丹的小商贩们按照各自的投资比例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赚取相对应比例的投资回报,一不小心就开创了现代式“公司”的先河。 再往后 ,我们就有切身体会了。民主分配卖鸦片获取的利润,民主分配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还可以挂个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如果表示不服, ok ,那就“八国联军”“马踏紫禁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看你服不服。什么,还不服?学了半吊子民主、把烧饼贴到围裙上当国旗、跟武大郎“剪不断,理还乱”的小日本直接发动侵华战争。 提起二战中德法英俄的争霸恩怨,其实对于我们来讲,那是王八咬了乌龟的尾、乌龟踹了王八的嘴――希特勒不是东西,丘吉尔就是好鸟了?是谁下令在德国实行专门以平民为目标的地毯式密集轰炸?是谁下令对英国殖民地的库尔德族扔毒气弹?还不都是老丘吗?这些行为跟希特勒比,也就是彼此彼此、五十步笑百步吧! 唉,这可都是西方民主国家做的事情啊,就是当今,这些西方民主国家还都有殖民地呢。 接下来 重磅登场的,是曾经的英属殖民地、英国的大侄子、当今世界最“民主”的美利坚,这个有着“黑奴”、“屠杀印第安人”烙印的国家在一战前带头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搞得欧洲揭不开锅了、干脆大打出手、任谁都当不成老大;二战时先是两面投机卖武器获取经济利益、接着瞅准时机亲自上阵,既抢了地盘、又拢了人气、更旺了本国经济,于是一飞冲天,成为世界新的老大。这个老大比较横,瞅谁不顺眼就打谁,跟中朝干了(也许是因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愣是没有打赢连裤子都快穿不上的中国)、跟越南打了(不让过 17 度线,那就不过,俺美利坚大豆腐,说不过就不过)、把南斯拉夫炸了(顺便把早就看着不顺眼的那个国家的大使馆炸了,如果没啥脾气,那就继续调戏,中国的对应是“我忍”、“我继续装”),直到现在还把伊拉克、阿富汗占了,呆在人家家里赖着不走,真是“哪里太平哪儿有它”,不知道为什么它的屁股就那么大,国土面积全球第 4 都盛不下,难道是可乐喝多了、或者汉堡吃多了?要是有敢叫板的,那就冷战,让丫解体;即便低声下气了,那也不定什么时候大爷高兴了,就来个金融风暴、洗劫一番,如此方不失美利坚民主本色。什么“民主”、“人权”、家里藏东西比如“化学武器”都可以是到别人的地盘上溜溜、上门兴师问罪的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词”那玩的叫一个溜儿。 对于这些西方的民主历史,不要被英美控制的世界媒体洗脑,还需自己研究清楚、区分对待、辨别是非、验明正身。 西方各国的民主历史和进程 或许有着分别的特色,象“布朗运动”式的不规则,但又好像 都免不了“抢粮、抢钱、抢地盘”的“三抢”原则, 不知后世可会有大导演,也拍个《三抢拍案惊奇》什么的,说不定会火。我们跟他们是地不同、时不同、国不同、病亦不同,自然应该因地制宜、因国而异、看病下药,那种来历不明的药引子,用了也只怕会走火入魔。事实上,中国曾经不仅效仿过西式民主,甚至还试用过西式政治体制呢: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模仿典型的总统制,想建立西方式的近代政治制度和民主体制,最后的结果是将总统拱手让出;袁世凯则假总统之名,搞“洪宪王朝”;曹锟更有意思,选总统时,为议员们的选票开了价, 5000 块袁大头一张,但后来被报纸爆料说曹三傻子刚用 10 万块大洋买了个妓女做四房姨太,于是议员们义愤填膺、“一个小婊子居然值 20 个国会议员”、真是斯文扫地,是可忍,孰不可忍,曹锟只好平息众怒,将选票价格由 5000 块提高到 1 万块,最后,曹锟先生赢得了 593 票中的 480 票,高票当选了伟大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设立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等,更是有模有样的三权分立式的西方政治体制,不过 1949 年很快来到了,“一唱雄鸡天下白”,中正遥叹大陆红旗展。看看这曾经的“实验”吧, 即便再吃一个豆子,免不了还是那个豆腥味儿:不是丢了性命、就是丢了江山。 五、小小寰球 这个星球,看起来挺大,六大板块七大洲,可在世界警察眼里就跟自己家里似的,美国大兵们坐着大船可以到任一大洋里“一起吹吹风”,这不,美军的大船刚刚到黄海里“三缺一”、差点儿凑一桌。我们呢,全球近 20 %的人口“蜗居”在约 6.4 %的陆地总面积上,不但不见世界盟主发扬发扬民主、人权风格,哪怕是租点儿土地或海洋的给咱们用、或者多转移点儿中国人到美国“民主”去,反而到处都是美军的收费站,想买点儿石油补贴补贴家用,都得小心翼翼地穿过人家的势力范围,谁叫人家是“带头大哥”呢,连海盗都知道投机、知道只要唯“大哥”马首是瞻那就钞票大大的有。这些年我们腰杆硬了,解放军叔叔也前出亚丁湾护航了,要还是十几年前那个实力,保不住有多少个“银河号”被“临检”、保不住有多少艘船被劫持呢。可见,“发展是硬道理”啊! 可是,“有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眼瞅着美国、欧洲这些“民主”国家生活条件优越,中国也想学着给国民改善改善,人家却不乐意了,不过中国今非昔比、不再是刚进地球村的土包子了,话不能说得太砢碜人,于是委婉地告诫中国:你们要“低碳”。其实若把“委婉”翻译成“直接”,其含义就是:你们这些穷鬼、乡巴佬只能过贫穷落后的生活。私下里,他们的议论就刻薄多了,默克尔不是抱怨嘛:中国人居然开始喝牛奶了、印度人居然开始讨论一天要吃两顿饭了,天哪,这会引起世界粮食紧缺、会影响欧洲人生活的!可是中国人好像没听懂,还吭哧吭哧地发展,黑牛仔按捺不住,干脆通过电视镜头全球直播:“如果 10 多亿中国人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听听,好像他就是地球村长。那人家对自己怎么要求的呢,美利坚欠着五、六十万亿美元的外债,每年 GDP 的 12 万亿美元,吃喝拉撒都不够,债是越欠越多,也没见其有节俭的意思。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低碳点儿,为世界省点儿粮食和能源呢?难道是守株待兔、印钱印习惯了、或者当寄居蟹当习惯了?仿佛是一幅漫画,画中一辆豪华大巴,大巴上坐着美国、欧洲国家等少数已发达的国家,还有不少座位空着,中国、巴西、印度等国家正在往大巴上挤,车上的这些国家开喊了:挤什么挤什么,没座了,你们低碳去。唉,只许欧美的懒汉过度消费,不许亚非的穷人脱离贫困。不过也别少瞧了人家的忽悠,人家在口号上可是立足点很高的:低碳,是为了拯救世界,拯救人类,是普世价值――不过,要求印度人民一天只吃一顿饭、要求中国人民不要喝牛奶了,不知道算不算是西方的普世价值。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在世界霸主的邀请下,中国参加了一个游戏,名字叫“全球化”。在游戏中,中国吃了很多的亏、付了不少的学费,只是二、三十年后的今天,游戏的话语权,有一半落在了中国。刚刚过去的 10 年中,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是 10.5% ,而美国是 1.7% 。英国《经济学人》预测: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会达到每年 7.75% 、通货膨胀在 4% 、每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 3% ;而美国同期的经济增长是年均 2.5% 、通货膨胀是 1.5% ;按照这个发展速率,在 2019 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果这种趋势在继续乐观的、不出意外的、并且中国内部问题没有形成大障碍的前提下进行下去,那中国的经济总量约在 2030 年接近美国的两倍。我们自己要有清醒认识,这是乐观积极的预测,而且仅仅 GDP 第一未必代表着就是强国了,满清末代时期的 GDP 好像还保持世界第一呢。 在“全球化”游戏前段,按照二代(或黄先生所称的 XYZ ―― Xiaoping 、 Yaobang 、 Ziyang 的首字母简写)“少说话、多干活、没人拿你当哑巴”的“劳模 + 老实人”的精神指示,我们充分发扬“一不出头(要韬光养晦)、二不动手(只口头抗议)”的风格,只管拼命往前驱赶经济马车,老美开始也有些大意轻敌、或者被忽悠住了,颇有些“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独孤求败感觉;等到回过味来,想对中国动手术时,白胡子老公公(不知道穿上圣诞老人的服装时会不会像圣诞老人)、牛人拉登给世界盟主送了份大礼(可惜那天不是圣诞节),“ 9.11 ”让美国人再次调转枪头往中东方向去了,拉登大叔是真给力啊!天幸中华,我们终于赶上来了,可以擦把汗喘口气、环顾左右亮亮嗓子了;天佑中华,我们四个现代化中的国防现代化得以弥补了――这个过程,估计在老美眼里,再次混沌了:我的娘哎,这眼睛一睁一闭,中段反导成功了、歼 -20 首飞了、巨浪 -2 连射了、航天就不用说了、在建核电站也 27 座了;那要眼睛再一闭一睁, 3 艘航母就搞出来了、北斗全球覆盖了、海外驻军了、欧亚高铁了、月亮上的传说没准也成真了――这 东方龙 “看似无招胜有招”,看架势是 要全方位夺“势”搞定 我的 “美元本位制” 啊。没了军事超霸全球的实力,“美元本位制”何“势”之有;没了“美元本位制”,世界盟主宝座丢了不说,我美利坚是否还是美利坚都难说了。 TMD 你中国是要往我美利坚的腚眼上捅啊,太不地道、太没人性、太不“国权”了――美军的军事超霸实力就是“美元本位制”的“势”、为“美元本位制”保驾护航,军事实力与“美元本位制”正是老美超霸全球的二元法宝。如果把美国比作一个粒子,那军事实力与“美元本位制”就好似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图 6. 歼 -20 ――与“美军独霸天空 30 年梦想”争锋的利器之一 小小寰球,不仅缘由“全球化”,更是因为有了高铁。世界上 70 %的人口与人类活动都在欧亚大陆上,当贯穿欧亚 17 国的高速铁路建成,从北京搭火车到伦敦市中心的英皇十字车站仅需 48 小时,见图 7 ,欧亚将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带: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图 7. 欧亚高铁线路示意网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条 东起长安、横贯新疆、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这座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走向 大陆文明 的康庄大道。 很久以前, 一群群靠着船坚炮利的海盗拉着民主的大旗、建立了所谓的 海洋文明 、控制着海上通道,一直到现在。 不久的将来, 一列叫作“高铁”的火车,将重续 “丝绸之路”,并连通欧亚非,更重要的是,开始文明的惊艳之旅、 回归 大陆文明 。用 大历史观的视界 来看的话, 世界就像一个动态系统,一个旧的文明平衡被打破,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明平衡;然后,新的文明平衡又将被打破,趋于建立下一个新的文明平衡。 想当年,帝国主义最喜欢在中国修铁路,今天,我们也礼尚往来,用“乾坤大挪移”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们推广高铁的口号是“和谐社会,共同发展”,凡是愿意跟我们一起走的“兄弟”,我们让他“共同富裕”,不象老美这个世界霸主,自己吃肉,汤都不让别人喝。如果概括归纳的话,美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是“金融、军工 / 航工、石油”。今天,经过“金融危机”的科普,各国已经感悟, 无论美式“金融”带着什么面具、变着什么方法,其“抢劫”的本质是至死不渝、始终如一的; 同时,当中华利器一而再、再而三打破美军一超的神话时,当“低碳”的高铁逐步挤占“高碳”的波音的生存空间时,当欧亚大陆高速铁路运输网冲击美军控制的海洋运输通道时,只怕三匹美式大马连瘸驴都不如了。 届时,估计这个星球上就可举行“世界霸主落幕欢送会”了,欢送会的主题可以先暂定为“啥叫王道,啥叫霸道”。先声明:如果到时候“痛打落水狗”的国家太多,以至于“天下围攻”美利坚的话,那可跟我们中国没啥关系,因为我们一直信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做的“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顺便叨两句:不知道到“欢送”老盟主的时候,曾经说过“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鼻屎大”的国家,还会不会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那些“凡是美国的就是好的,凡是中国的就是不好的”的“两个凡是”派人士会不会再不自打耳光。聪明的都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 可是,凡事都有个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倒掉的。很多事情是二元混沌的,盟主的退位过程可以一元定性,却难以进行另一元的量化确定。事情中间的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体现出包容与对抗、吸收与排斥、斗争与妥协、夺取与让步、进攻与防守、甚至和平与战争等二元化现象,但是合纵连横的博弈、天下的历史大势、文明重心的转移,却摆脱不了必然性。如果象某些经济精英满嘴乱喷(有的好像还分辨不清自己的国籍)那样,对这个“必然性”进行预测的话,或许 2030 年前后将是一个节点、一个分水岭 ――如果老美自己能一直挨到那时都没有四分五裂的话。窥斑识豹,还从高铁看起, 五年 的谈判规划、 十年八年 的修建、 五年 的发挥功效、欧亚整合,期间再加上崛起者强身健体也得有个过程,还有围观者的心口不一、火中取栗、投机倒把、朝三暮四,以及没落者的不甘与反抗、甚至狗急跳墙--南海找事、黄海找事,以及接下来还会搞其它花样百出的挑衅,但是终究你们的日子“一天天坏下去”、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最终只会是“反抗,失败;再反抗,再失败”的轮回。“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做事做人做国家要把握个度,而我们又追求“大同”、讲究“中庸”、“以和为贵”,真到了世界盟主空缺时,中国恐怕还是忘不了“民主集中制”。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老美即便从老大的位置上退休,也一定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国家内部虽将矛盾重重,但对一部分国家还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对它曾经的狗――倭国。倭国虽然对美国一副小鸟依人状、恨不得大喊“美国大人原子弹扔得好、扔得妙、扔得呱呱叫”,但其内心无时无刻不想挣脱狗链子,当看到主子要倒掉、链子好像松了时,这位昔日的奴才是有可能跃跃欲“跳”的。对日本的内部力量,可以二元化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识相派”,一部分是“不识相派”;前者看得长远、注重长期和国家整体利益、即便是装也得装出忍让的样子,后者注重眼前利益、成为部分利益者代表、又臭又硬。如果日本对外的整体合力,是“识相派”占了上风,那日本与中国、美国的斗争程度会缓和些;如果是“不识相派”占了上风,忍不住夹缝中的夹板气,那地球就有可能破纪录了。进入 21 世纪 20 年代后,中国国力将不断加强,在世界上的布局也将有声有色的由量变到质变发生绽放、开花结果,我们“最可爱的人”也肌肉发达、有劲没处使,如果内部没什么大的问题、或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也强烈要求,而小日本又不识相、不知悔改还“又熊又不老实”,那么,这条“臭虫子”被“雄鸡”一口吃掉就不可避免了,见图 8 。此时,倭国的老主人以及其它“民主”国家不但不会救它于水火,甚至连袖手旁观也不会,而是趁火打劫、私吞日本在欧美的各种资产和“小金库”、抢占因日本企业退出而形成的市场真空,更有可能,在战前中美等大国已沟通好战利品的瓜分细则。 图 8. “臭虫子”挑逗“雄鸡”的下场 “大国之侧,岂容他国酣睡”,“从此不敢称雄长”也就罢了,要是“金乌隐匿白洋中”,唉,现在污染这么严重、战火之后污染更重,这自诩 “太阳升起的地方”在海底下 还能看到太阳升起吗? 六、防微杜渐 打铁还得自身硬,看看我们自身的“亚健康”,明明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可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发现:贪官污吏遍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缺失、住房教育医疗成为三座大山、什么都涨价就是工资不涨……再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上观察:社会很浮躁、人们很焦躁、官商勾结、商人无良、好像人人都很不爽、处处都在抱怨、对政府总是不满、和地方之间好像也有矛盾……为什么存在这些现象呢,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研究物理、化学时,往往会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基本的粒子,比如原子,人就是国家、社会的基本粒子,前文亦已提及,人性的二元化:善、恶。如果“善”占据主导,人的表现就是善良的、正义的、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爱国的、助人的、开心的等等;如果“恶”占据了主导,人的表现就是自私自利的、损人的、消极的、悲观的、卖国的、焦躁的、贪婪的等等。人又是生活在国家里的,国家的机构、政策、宣传等就会对人的人性产生引导和影响,引导错位、影响负面,就会导致人性“恶”的一面失去限制而放大,就会社会浮躁、人们焦躁、埋怨社会、对前景感到悲观、自私自利、利益至上、不讲奉献、贪污腐化、安逸享乐、奢侈浪费、浮夸欺骗、徇私枉法、一切以“金钱”为标杆和目标、社会犯罪率上升等等。因此,国家的基本粒子有问题,那一定是国家某些地方不合理、不科学了,“守牧之责”也。 今年恰是结束帝制 100 周年。这 100 年,可以按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国的 30 多年,第二阶段即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的 30 年,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到现在的 30 年。 100 年前,中国还是君主制,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其社会状况、官僚体制、政府机构等与现代社会截然不同。 第一阶段: 辛亥革命,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人权贵,但对平民阶层的生存条件和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处于传统地方社会领导地位的中层机构投向革命后反而更加巩固了地位。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打倒了中国高层机构,却基本没有改变中层机构和低层机构。之后的军阀割据,社会管理机构的重建更是无从谈起。北伐胜利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 组织了新的中国高层机构 ,还未来得及完善中层机构和重建低层机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爆发。 第二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新型的农村社会, 建立了新型的中国低层机构 ,这个低层机构不再是金字塔型的,而是水平的,其优点是可以进行量化管理。高层机构则模仿改造了国民党创建的模式。当时,中国是一穷二白,既要发展农业、也得发展工业、还得应对战争,政府机构的重设更无类似的历史经验可借鉴,要创建一个连接高层机构与低层机构、亘古未有的、而又必须适应中国社会的中层机构,可想而知有多难,从 1956 年的撤掉大区、到后来的发动文革,都存在着 摸索构建 一个合适的 中层机构 的尝试。 第三阶段: 改革开放后,邓公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四个现代化”。如果说毛主席时代,中国是农业、工业社会,那二代之后,中国就是农业、工业、商业社会,并且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在美国的金融攻势下,商业成分在中国社会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进程的变化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猛烈。当前的 中层机构 也基本与改革开放前没什么不同,只是法制和经济等方面 得以完善 了。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城市化和前些年的国企改制,中国 低层机构 已经 有所变化 。 综上而言, 中国基本建立了新的高层、中层和低层机构,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之快,这种机构越发地 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匹配、机构的更新改善速率总是低于社会前进的速率 ――刚有些要达到平衡的可能,却又开始越发的不平衡了。长此以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社会、官员、人民、舆论、安全等各方面的把控程度和引导能力将越来越低,人性“恶”的一面也就越来越失去限制,种种丑恶现象将会更加层出不穷。这个过程,越来越远离平衡,而当一个社会严重失衡时,就会自发产生需要重新调整的驱动力,历史上各朝代两三百年的兴而衰、治而乱的循环往复不就如此吗?新的平衡需要建立。 我们来看 历史上王朝轮换、中央更迭的规律和动因, 虽然各朝代社会背景不同、矛盾也各有特色,但却仍然 有其共有的规律性和驱动力,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点:其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分布和架构不平衡,其二是贫富差距过大、或者说社会不公平过大,其三是贵族政治制度持续太久 ――前者导致高层和中层机构矛盾过大,中者导致中层和低层机构矛盾过大、并进一步加深高层和低层机构的矛盾,后者是高层内部矛盾激化、并进一步瓦解中低层对高层的向心力――这些矛盾从内部涣散了国家的凝聚力、打破了整个国家系统的动态平衡,从而发生改朝换代,如果还有外部因素,如满清遇到的列强势力介入,那平衡被打破的速度就会更快、即朝代的灭亡就会更快。 其一 ,对中央与地方权力分布的平衡把握,委实很难,老人家在 1956 年的《论十大关系》中对此矛盾有所阐述。一方面,要给下面一定权力,要发挥地方官员的自主性,让他们有动力有能力处理地方事务,少干扰中央政府的精力;另一方面,权力又不能放得过大,以便能够监督监察官员操守,防止贪污腐败、官员鱼肉乡民、地方矛盾激化、地方势力坐大和地方不听号令。如果中央权限过大,对地方官员太多制肘,中央各部门就会以“已成之法”、“祖宗之法”对地方官员限制,令地方官员不敢负责、屁大点儿的事也要向中央请示,地方的自主性被限制,是一抓就死,整个高中层机构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如果中央过度放权,地方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又造成一些官员恣意妄为、贪赃枉法、徇私舞弊、鱼肉百姓、造成大量群体性事件,是一放就乱。改革开放后,为了盘活地方经济,中央给地方下放了很大的权力空间,确实搞活了经济,但也出现了前文提到的那些现象,甚至于有翅膀硬了的地方政府,就开始不把中央政府放在眼里,为了地方私利而不顾全国家整体利益、要挟中央出台于其有利的政策,甚至让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胡来擦屁股,一旦中央政策对地方政府小算盘不利,则“得诏令,但挂壁”:你中央上有政策、我地方下有对策,“政策出不了中南海”,颇有些地方割据、尾大不掉。而 100 年前的中国各朝政府,在建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一直是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及组织模式上“摸着石头过河”,不论是秦汉时期的郡政制、自魏晋自宋的州政制、还是元明清的省政制,但贯穿这三个阶段的主线是: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地方权力的削弱。 其二 ,中国自古是一个传统的以农为本的社会,大部分农民但凡有个“一亩三分地”、能生存下去,就不会走到“民不聊生”、“路极无君子”的地步。可是看看历史,有多少次农民革命运动!“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公平过大,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宁、不和谐、以及更多的群体性活动,国家的凝聚力、社会的稳定性、经济发展的动力势必受到严重的影响-- 把人民的财富都转变成一幢幢水泥混凝土, 穷人越发的没有钱,富人越发的不愿做实业而去投机房地产, 能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有什么贡献,对 社会的长治久安、 国力的提升和国家的强盛有何益处? 再恶性循环下去,恐又逃脱不了 历史周期率 的怪圈: 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最后穷者起来革富者的命。 可是,仅从自身角度思考而不是二元化思考的很多人看不到这点,试看,新《劳动法》的出台受到多少“少数先富起来的人”及其代理人的严重阻碍,新《拆迁法》又受到多少地方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抗议而至今难产? 其三 ,贵族政治制度持续太久产生的危机更是殷鉴不远。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科举制度,离现代社会最近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首创于隋代,发展于唐代,鼎盛于宋明,衰落于元清。科举制下的政府,选官依据于考试成绩,这样一来,世袭家族的势力就遭受到了打击。从宋代开始,宗室干政的现象日渐稀少;到了明代,宗室集团干脆成为了土财主,丧失了干预朝政的能力,譬如嘉靖上台,完全是朝廷大臣的研究结果,其间宗室们甚至很难进行一下公平竞争。所以,宋明之后,中国再没有产生出任何篡位谋国的权臣,世家大族现象,基本从中国绝灭。反观清代,宗室做官的现象非常普遍,国家中枢机构塞满了皇亲国戚,神经中枢所实行的,仍然是世袭制度,甚至都到了 1911 年 5 月,还搞出个“皇族内阁”。贵族制度死灰复燃所带来的严重政治后果最显著的,就是八旗子弟三代不能战――既然可以坐享其成,还战个什么劲儿?这种机制纵容了人的惰性,助长了人性“恶”的一面。其治国能力,就更不要提了――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海战,《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虎门条约》、《黄埔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满清时代,哪个“民主”列强没有欺凌蹂躏侮辱过中华?满清时代,也是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多的朝代,史无前例,纵有千万的内因外因、千万的借口,仅仅一句“辫子长、见识短”是不够的,其实行的贵族政治制度是绝对逃脱不了干系的。相信这百十来年的历史我们不会健忘,可历史好像又再重现,虽然形式有所不同。看看眼下的“官二代”现象,“今年人事不招聘,招聘只招官二代”、甚至党政一把手签字把还没毕业不够资格参加考试的学生安排进入“逢进必考”的行政衙门,看看从省级到县级,进入公务员系统的人有多少比例是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 低层出身的人没有了向上流动的机会, 甚至失去古代那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幻想, 必将产生类似中层世袭、低层亦永远只能为低层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尤其当“官二代”、“官三代”们不能“牧之”之时,社会离“群雄并起”还会远吗? 七、居安思危 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目前的社会进程,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好各方面的国家战略规划,配套相应的机构和体制,并以战略目标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推进、落实和调整。这里,大胆提一个概括性的想法供参考讨论,即: 围绕“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进行“调整政府架构、构建社会现代化、加强安全管理、复兴中华文明”四大改革 ――简称: 一个“中心”、四点“改革”, 后者正是实行前者的具体举措。 1、一个“中心” 以我们的办事能力,在“十二五”规划的未来五年中,国内高铁线路基本形成规模,将形成数个“ 3 小时经济圈”和十几个“ 1 小时经济圈”,参考图 9 。 图 9. 未来将形成的“ 3 小时经济圈”和“ 1 小时经济圈” 首先 ,可以根据新的经济圈适当调整新的行政区划,比如,“ 3 小时经济圈”设为一个大省,“ 1 小时经济圈”设为一个地级市。这样既可减少行政设置,降低行政支出,加强中央权威,确保政令通畅;又可提高效率,协调、整合各区域经济,将各区域的功能模块化、有效搭配、有效组合,打破之前的各省独立王国、自立山头、画地为牢、不相合作甚至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之所以,不把“ 3 小时经济圈”设为大区来协调各省,是因为设置了大区就又多出一级官僚机构,“繁”上加“繁”。 其次 ,高调反恐甚至进行适当规模战争。进行区域调整势必引起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或抵制,尤其中央权威性或向心性不足时,为有效加快进程,不妨“斩将以立威”――只是这个“将”是恐怖分子或某个阻碍我们崛起的周边小国,反恐亦可进入别国境内“剿匪”。同时,这也可以提升国家的凝聚力,锻炼军队的实战能力,展示我们的国防能力,加强我们的震慑能力――西方不是优胜劣汰、软的欺硬的怕嘛,也是时候给世界上的朋友们亮亮肌肉块了,既免除“老虎不发威,还当是病猫”、又可给“统一战线的兄弟们”鼓鼓士气。挟雷霆之威进行区域调整,再有不从者,人民的口水就能淹没他。 2、四点“改革” 其一,调整政府架构。 首先 ,除上文说的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外,还要优化各级政府机构,避免政出多门、甚至“政策打架”的现象。 其次 ,建立一个适应、匹配当代社会发展的高层、中层和低层管理机构,避免形成阶层分化、产生阶级对立甚至阶级斗争,同时优化管理程序,确保基层即便僵化、“愚蠢”也能高效、有效地执行高层的政令。 再次 ,做好官员的“选官”、“治官”和“培养”。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我们不仅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还缺乏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选官”跟教育体制脱不开关系,应重新思考调整当前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加强人才储备;优化公务员招考,真正实现能上能下和一定的流动性,实现避免省级及其以下部门在招考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举贤不避亲”。“治官”就不用说了,古往今来,所有中央领导都头痛的,别忘了我们党的一大法宝:“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结合互联网进行反腐和监督,就看敢不敢用了。现在的人才都愿意往大城市流动、地方上又流行招录“官二代”,则地方管理上少不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因此,还要加强对基层官员的“培养”工作,免得一些本来就因管理不善而下台的官员居然会“回收利用”。 然后 ,减少行政支出,中央统筹、对比、控制地方行政预算。一方面减少、节俭使用各方面费用,一方面裁减冗余人员,并做好监督监察。现在,尤其是地方政府闲杂人员太多,完全可以在不影响职能发挥的情况下裁减大量人员。 最后 ,进行税务改革。合并国税、地税,统一收取,统一支付,包括土地出让金。从分税制运行情况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明显上升。 1994 ~ 2009 年,中央财政收入平均占比上升至 52.5% ,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占比下降至 27.7% ;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占比下降至 47.5% ,地方财政支出平均占比上升至 72.3% ――地方政府享有的财权仅为中央政府的 90% ,而事权却是中央政府的 2.6 倍。说明我们的分税制在明显提高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一定的事权与财权不统一、收支不平衡等问题。另外,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省、市将财力层层向上集中,按理该相应将一些职能和责任上收。但实际上却是财力集中的同时,职能和责任不断下放。目前,县级政府需要承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诸多责任,许多还是承担主要责任和“无限”责任。因此,要进行税务改革,完善地方财政管理,规范收取和转移支付机制,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 其二,构建社会现代化。 在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第五个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让人民生活有幸福感。具体包含:均贫富,落实“先富帮后富”、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提升社会公平,依靠群众和互联网进行反腐倡廉、严打腐败,打击房地产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打击官商研勾结祸国、真正提升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益的产业结构,严打商业不良行为,打击官僚主义和不作为,减少沿海和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收入不平衡,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保障工作福利,取消各种乱收费、尤其是教育冠以各种名目的乱收费,分区域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提前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等等。 其三,加强安全管理 我们在崛起中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一定是空前的、防不胜防的,粮食、金融、信息等领域都存在全局性的安全挑战。 首先,粮食安全。 先讲一个大豆的故事。中国大豆的栽培历史已有 5000 多年,素有“大豆故乡”之称。在 1995 年以前我国是大豆主要出口国, 1996 年以后成了大豆净进口国, 2005 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截至 2006 年底,全国 97 家开工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中,外商独资或外资参股的企业多达 64 家。 2002 ~ 2004 年,中国企业连续三年遭遇国际粮商和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之后,跨国粮商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控制了中国 60% 以上的实际压榨能力,垄断了中国 80% 的进口大豆货源。中国大豆主要是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大豆以转基因大豆为主,为何进口转基因大豆进来之后却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呢?根本原因是,出油率比国产大豆高 5 %左右,能带来更多 经济效益 ,且美国等大豆主产国,对豆农有可观的农业补贴,这让豆农在出卖大豆时有廉价出售的“本钱”,提高了价格竞争力。于是,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东北豆农们“ Out ”。 目前看,转基因大豆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有:一是让我们的豆农失业、把我们的豆农赶出了这个领域;二是让我们对他国产生了依赖,要是人家板起脸来不卖给我们大豆,我们就很有可能一段时间内只能想象豆腐的味道了;三是对我们的身体、甚至对我们后代的影响――很多物理、生化的实验,往往不是短时间内能收集到足够的、有效的数据的,还要有足够多的样本,中国的十几亿人口,样本数取多少合适呢?实验几十年合适呢?啥,几十年?当然,谁知道这转基因会在 5 年、 10 年还是 3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导致样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基因突变呢? 不知道有没有听过全球十大公害事件之一的日本“水俣”事件。在日本南部九州湾有一个叫水俣的小镇,这里居住着 4 万居民,以渔业为生。 1939 年起,日本氮肥公司的生产废水一直排放入水俣湾,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这种汞在水体中,被水中的鱼食用,在鱼体内转化成有毒的甲基汞。至 1956 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发现人也患了这种病,患者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步履蹒跚,继而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再然后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据报到,仅水俣镇的受害居民,即达万余人。 图 10. 水俣病患者的手和水俣病纪念雕塑 从“水俣”事件里可以看出,“水俣”病患者是积累了近 20 后才发现患病的,这个量变过程实在有点儿长,可惜水俣镇居民们又不能未卜先知,同理,我们现在也难以预测转基因食品对我们的身体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或危害,万一改变了我们的基因,让我们的后代变回“北京人”,那可不妙。而且,首当其冲的,引进转基因食品既伤害了我国农民的利益,又让别的国家控制我国成为可能,已经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粮食安全、损害了我们的国家利益。 其次,金融安全。 如果不是 2008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攻势露出破绽,不知道现在国内还会有多少个鼓吹“国际接轨”和金融鸦片的经济“精蝇”没有露出马脚、被继续顶礼膜拜。这些“精蝇”披着“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国金融业”的虎皮、打着“打造中国的能够取代纽约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大旗,忽悠中央政府“放开资本账户管制、放开自由兑换管制”,妄想实现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无管制下的自由浮动”,其本质是想打破中国金融体系的防护机制,其目的是开门揖盗、为西方鬼子进村带路。 在金融安全上,我们要防范的不光是西方那些心怀叵测的经济“砖家”和在象牙塔里吐象牙的学究,还要更加留意海外中国人经济“砖家”们。不要以为他们出生在中国,再拿个耶鲁或哈佛的学位,或在这些学院任教、或在某些大投行如高盛之流做亚太总裁,甚至换上“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的马甲,就会因为血缘关系而为中国利益思考。也许对这些在中国金融界有些影响力的人士来说,为西方金融寄生行业奠定继续繁荣的 20 年未来,是他们的毕生理想。 再次,信息安全。 这里所讲的安全,主要是指信息舆论安全,即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传播的危害社会和国家的舆论信息。希拉里联手 Google 跟我们硬来,不但没得逞,反而让我们以及其它国家认清“鬼子不但进了村,而且深入程度惊人”,其在中国已潜伏吸收了大量蓝色“余则成”,很多论坛和网站上的“美分党”及“水军”极尽遥相呼应、造谣歪曲、攻击辱骂之能事。胡哥刚刚访问过的廉租户,网上即有谣言散布户主是公务员而非廉租户、和女儿经常国内外奢侈旅游、 77 元月租是造假等,并煽动网民在网上对户主进行人肉搜索。一时间,引发网民污言秽语、恶言相向。其张冠李戴之嫌与当年赖和尚散发的“武警扮喇嘛”照片(很多年前武警参与好莱坞拍片图)几乎如出一辙。用屁股都能想出真相,胡哥再幽默,会做出这种授人口实的事情吗?老胡什么时候做过不靠谱的事情?这些国际的、国内的、甚至遥相呼应的舆论,尤其是一些经过包装的、居心叵测的专家学者的言论,混淆视听、误导网民、扰乱人心之威力,值得我们警惕。中央政府有必要斩其枭首、辨明清白、掌握舆论,并加强宣传、利用好互联网、加强凝聚力,人民才能分辨是非、认清李鬼、拨云见日。 其四,复兴中华文明 科技是生产力,“文明”也是生产力,尤其是“中华文明”。 这里的“文明”主要指精神文明和国家意志。 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是两个“文明”一起抓,可是现在鲜有提及精神文明的,年轻人很多已经不知道“五讲四美三热爱”,“哈韩”“哈日”才是他们的主流。 “老人倒地,没人敢扶”的新闻很多,与此同时,在公共汽车或地铁里给老人让座的年轻人也比前些年多了,可见,根本问题不在国家的基本粒子上,在于国家的引导。我们的信仰、我们的道德观念、我们的价值观,这些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建国之初,在国力军力极端落后的情况下,我们跟世界上军力最强的国家带领的联合国军在家门口外硬碰硬干了一仗,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没被列强打败;几年后,我们划了条线,它就不敢过。那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国家意志、强势精神。这个世界永远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泯灭了尚武精神和坚强意志,就不可能争雄于残酷的民族之林。我们应将富国和强兵绑在一起,经济发展的同时衍生军事强势,不管对外宣传是什么口径,我们内心的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是这样一个境界――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1.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著; 2. 《放宽历史的视界》,黄仁宇 著; 3.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 著; 4. 《半导体物理》,顾祖毅 等著; 5. 《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 著; 6. 《量子物理》,张三慧 主编; 7. 《大国游戏》,井底望天 著; 8. 《道说天下》,邋遢道人 著; 9. 《花开花落》,井底望天 著; 10. 《梦幻泡影》,井底望天 著; 11. 《四面楚歌》,井底望天 著; 12.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齐涛 主编,任怀国 等著; 13. 《中国王朝兴亡周期率》(《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宁可; 14. 《追寻中华文明的起源》(《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李学勤; 15.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任继愈; 16.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著; 17. 《治国古鉴》,田广清 主编; 18. 《东方时事评论》,东方评论员。 : 1、 我试图简短叙述出事情的本质,但历史实在不是几句话就能讲明白的,还要逻辑、理性、严谨等,于是篇幅不知不觉就长了。很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看懂一些事情和真相,不再轻易被洗脑,但是囿于有限的水平和知识量,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 2、 引用较多,不过不是写论文,所以没有清晰标注文献参考 。 3、 题目很大,文中知识点、信息量比较多,每个知识点或许都可以单独成为专题,欢迎朋友们继续拓展和批评指导。 4、 有些物理和化学专业名词或理论,我未做解释,其在专业领域里算是常识了,如果看不懂不妨去网上查查,只要大概性的理解这些微观现象,就应该能感受到那种微观与宏观存在可嵌套的韵味或共鸣;如果去除这些好像含有哲学味道的专业理论,后文亦可独自成文,但我还是希望能拓宽大家的视野。 5、 纵览全篇,历史观、系统论、二元法不过是分析方法,“中央集权”部分是大的纵向展开,“小小寰球”、“防微杜渐”是小的纵向展开,“居安思危”做了横向的建议。 6、 行文至“小小寰球”之时,听闻歼 -20 首飞,忍不住泪流满面,向所有为祖国强盛而贡献力量的人致敬!
3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峰:大学理念、样态和发展
tangminqian 2011-12-30 13:03
高峰的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37do=blogid=465549 大学理念、样态和发展 (在处级干部和高级专业人才研讨班上的交流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这几天听了程书记的讲话、李校长的动员报告、张希贤教授、赵长林教授等四位老师的讲座,并与各位同仁进行了讨论,感觉受益匪浅。谢谢他们的劳动。 我交流的题目是:大学理念、样态和发展。 下面我分三个小部分汇报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一是为什么大学理念这么重要;二是不同理念下大学的不同样态;最后做一简单总结。 一、 重要性 大学理念, University Idea ,有时也称大学的理想,大学精神,也有人使用更窄一些的概念:大学的使命,大学的功用。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定性,二是定位,三是定能,回答的是什么是大学?大学是干什么的这些大学发展的基本问题。 从 2000 年至今,国内学界曾先后两次对大学理念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次大约是 2000 年到 2004 年,掀起了一次小高潮,当时背景是扩招,引起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这次讨论的成果是翻译了一批有关大学发展的高等教育名著,出现了一批关心此事学者。 第二次是 2009 年下半年至今,以高等教育去行政化为引子,关注学术权力的缺失,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对这一基本问题如此关注?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我认为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不足,直接威胁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乃至国家安全。 宋健院士在《工程技术百年颂》一文中,统计了上世纪 100 年全世界工程技术方面的巨大成就,从除草剂到计算机到核反应堆共 75 项,全部都是外国的发明创新。由于外国人至今垄断着核心技术,因而垄断着世界市场,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相比之下,我国 20 世纪 25 项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技术成就,如两弹一星、石油开采等,虽然也很骄人,但与世界 75 项相比,除汉字处理和印刷术、计划生育外,其他都算不上原创性创新成果。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达 3200 万人,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 110 万人,居世界第二;科研经费 1010 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但我们的创新综合指数则排名 28 位,居中等偏下水平。 在当今国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败下来的无疑是科技落后的国度。创新不足就会落后,落后他就会炸你的大使馆,他就会开着航母在你黄海瞎转悠,他就会撞你的船扣你的船长。 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是知识生产的组织,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肩负着理所当然的责任。 我们的大学外壳和结构几乎与美国的大学是一样的,但我们的输出却相差甚远。为什么? 学界认为,我们对大学的基本问题还没有吃透,那就是大学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完成使命?一下子追到了源头。呼吁大学回归知识创造,着重创新人才培养。 昨天晚上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查阅了一些资料,我想从不同大学理念下大学的不同样态这一角度,汇报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二、 不同理念下大学的样态 我的结论是不同的大学理念会有不同的大学样态,大学样态也是不断变化的,又会反过来带动理念的发展。 大学的理念从功能上讲,经历了从知识的传播,到增加知识创造,再到增加社会服务,再到现代大学的多元化和多功能。我把知识的传播和知识创造称为知识逻辑,把服务社会称为社会逻辑,用三个隐喻代表三种大学样态,它们分别是象牙塔大学、十字街大学、无边界大学。 (一) 象牙塔大学 — 知识逻辑 这类大学遵从知识逻辑,奉行的理念是知识的传播和知识创造。 19 世纪法国作家圣伯夫把大学誉为象牙塔,从此后,象牙塔成了大学的象征。英国高等教育家罗纳德 . 伯奈特认为象牙塔是指,大学从世界中引退或从粗俗不堪的现实中抽离出来的一种状态。 对于象牙塔的秉性和特征,布鲁贝克曾给予形象的描述,他说: “研究生院以不受市场和政界的影响为荣,本科生院趋向于成为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式机构,教堂的钟声就是他们生活的节律。” 结合学者们的看法,总起来说,象牙塔大学有以下四个特征: ( 1 ) 主张为学术而学术,反对知识活动中的功利主义; ( 2 ) 坚守学术自由的理想,反对知识活动中的外部干预; ( 3 ) 珍重学者特有的生活方式,反对知识分子落入凡俗; ( 4 ) 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反对选拔人才时的降格以求。 可以看出,象牙塔大学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摆脱了外界的束缚,放弃了暂时的利益,成为保护学者进行知识探索的场所。象牙塔大学的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当代大学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它的留下的痕迹。如: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大学组织的松散结构、与外部保持适当距离的公关策略等。 知识逻辑的象牙塔大学曾使欧洲位居世界科学中心上百年,英国因牛剑而称雄世界。 (二) 十字街大学 — 社会逻辑 这类大学的逻辑是社会逻辑,推崇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与象牙塔大学截然相反,它的价值取向是面向社会,它的行动纲领是走向街头,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寻求自己存在的合理价值。威斯康星大学就是这类大学的典型。 20 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的范海斯校长基于他对美国社会、经济、文化中的作用的新认识,提出了著名的“威斯康星计划”,从这个计划我们可以看出这类大学的理念。计划的内容大致是: ( 1 ) 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重视实用主义人才的培养; ( 2 ) 向广大公众传播知识,建立把大学教育和普及教育结合起来的体系——大学推广部,通过该部在全州各地建立地区推广教育中心,使整个威斯康星州都成为大学校园。 ( 3 ) 委派教师到政府部门兼职,向社会提供专家服务,以帮助政府解决立法、工程、农业等方面的问题。 “威斯康星计划”推倒了大学校园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森严的高墙,学者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教授开始走出大学校门,走向工厂、农村。有人认为“靴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才是好教授”。 十字街大学的问世表明,大学不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主导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0 世纪 60 年代后,大学在科技革命浪潮中表现的更加活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斯坦福 — 硅谷模式”的出现和推广,使大学与社会互动的关系再次发生变化:大学不仅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知识组织,同时也是知识型社会的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知识产业的经营者。大学成了社会的轴心结构。 社会逻辑的十字街大学使得世界科学的中心在 20 世纪下半叶转移的美国,让美国称霸世界至今。 (三) 无边界大学 — 一种新的大学理念将诞生 无边界大学的问世将预示着大学理念将产生新的变化。 英国大学副校长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基金会在 2000 年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无边界高等教育”的概念。参考他们的概念,无边界大学是指大学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成为一种高度国际化的组织;另一方面也指大学在其所属国里超越大学与大学之间人为设定的界限,成为一种资源共享的联合体。 无边界大学有很多形式,虚拟大学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大学,地域的特征消失,学科课程可以在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进行传播和演练,可以听世界上最好的教授上课并交流。已经成为了现实。你在家里随便登录优酷、土豆网、 126.com 、 CICISTUDY 的一个,就可以听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著名大学教授上课并和同学自由交流。世界上已有 1000 多所学校在 secondlife( 第二人生 ) 建立了自己的豪华的 3D 校园,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注册听课,除了自己的肉身是虚拟的外,其他几乎与现实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表现程度更好。 无边界大学的出现,无疑给我们传统的大学理念、大学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什么是大学?大学何为?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怎么样?传统的大学制度大多将不再适用,大学理念面临新的调整。 三、 简单总结和思考 根据以上讨论,总结并加入自己的一点思考如下: ( 1 )按照知识逻辑,大学的样态表现为象牙塔大学;按照社会逻辑,大学的样态表现为十字街大学,但这是两个极端。纯粹的象牙塔大学和纯粹的十字街大学也许在现实中自古就不存在。现实中的大学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点上,有的离象牙塔大学近一些,大学的理念更多的遵奉知识逻辑;有的离十字街大学近一些,大学理念更多地遵奉社会逻辑。 ( 2 )当代大学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功能态势,担负着更多的使命。要社会逻辑并不是要排除知识逻辑,要知识逻辑也不能忽视社会逻辑,另外还要兼顾政府或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剑桥、北大清华无不是这样。 但在理念上对知识、社会、政府的兼顾不是平等用力的。我更喜欢用一个三角形描述当代大学的理念。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知识、社会(或市场)、政府(或政治),每所大学都必然在三角形区域的一个点上,他们协调知识传播和发展、社会需求、政府要求或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侧重,有的偏向某一个角或某两个角,这也是关于大学理念有这么多表述并且争执不下的可能原因。居于三角形的中心,三个方面都做的很完美的大学很难见到。 ( 3 )大学的理念是发展的。社会的发展会引起大学样态的变化,大学样态的变化会促成大学理念的发展。无边界大学的出现,给传统大学提出了挑战,需要重新认识什么是大学,大学何为,如何做。 一点粗浅的认识,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洋 货
xuwenlan 2011-12-30 10:35
有把年纪的人都知道洋货在中国的遭遇曾几起几落。近代洋货最被禁锢的就是文革期间了。所以国门刚开的时候,有幸出国的必定要带洋货回来送人,男送刮胡刀,女送短丝袜。脚穿尼龙袜的女士,恨不得在办公室就换上这薄如蝉翼的半透明洋袜。那知道这袜子的短寿与一次性刮胡刀片其实不相上下。 当时国家为了积累外汇,发行了外汇兑换卷。老百姓用外汇换来的兑换卷可以到南京路华侨商店买洋货。而陕西路出国人员服务部则专为归国人员购买免税洋货而设立。如在国外待满一年,可以获得的购买洋货指标是四大件、四小件。什么是大件呢,冰箱、彩电,小件就是微波炉、吸尘器等。当时这些商品即使不免税,即使是国产的,国内也基本买不到。因此归国人员都很看重这个优待,回国行装甫卸就往 出国人员服务部跑。自己买,多余的指标作为贵重礼物让亲友去买,倒卖免税洋货指标的黄牛也应运而生。那时候谁家有那么几件洋电器的,多半是家里有人出过国的。 国家的形势好得很快,出国这样的事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而国内更是什么买不到?洋货不稀罕啦!华侨商店、出国人员服务部早就改弦易辙;外汇卷、大件小件的说法也已消亡!现在以免税招揽归国人员的大概也只有小轿车了。不过中国人的习惯还是要在回国的时候带点洋货回来,刮胡刀和袜子自然不能再带了,那么买什么送人呢,还真费脑筋。一次我在荷兰,想想荷兰是飞利浦电器的娘家,精心挑选了两把飞利浦电动剃须刀,回国一看盒子包装的角落里居然隐藏着 made in China 。呜呜,那我何苦到荷兰买啊! 眼下有没有出国淘洋货的,有啊!君不见巴黎、纽约、东京、首尔的商场里挤满了腰缠万贯的中国人,疯抢着名牌包包、皮鞋、珠宝、化妆品……。 LV 包敞着口没拉链不要紧; CLARKS 皮鞋产自巴西也不要紧,统统买下。就是有一点让我们想显摆的国人有点不爽,为什么这些奢侈品的 LOGO 都窝在不显眼的地方呢。
2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洋人洋相
xuwenlan 2011-12-28 09:33
( 1 )法国人 B 到上海旅游,住在老乡 JP 租借的房子里,一室一厅, JP 住卧室,来客 B 自然只能住客厅了。两个老外和楼下的门卫混熟了,这边喊“笨猪”( Bonjour ,您好),那边就会答“傻驴”( Salut ,你好)。一日 JP 外出,让 B 晚上回家自己掏钥匙开门。半夜, B 在酒吧喝得醉醺醺的,踉踉跄跄拔出钥匙,怎么捅都捅不开门。好个 B 居然还记得去找门卫,因为是商住两用楼,门卫有每套房子的钥匙,很快为 B 打开了房门, B 进门倒在客厅沙发上就呼呼大睡。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B 只觉得人声鼎沸,睁开醉眼一看,几个警察外加一个漂亮的姑娘正围着他,原来 B 走错了房间。这个家只有姑娘一人,晚上睡得也够沉的了,居然不知道半夜三更进来一个洋男人。早上出卧室一看,吓得可不轻,忙拨 110 。面对中国警察,法国人 B 的舌头打结了,“笨猪”、“傻驴”外加一连串的“没戏、没戏( Merci ,谢谢)”。还没戏啊?这个戏可是演得够邪乎的了! ( 2 ) 意大利的小偷世界闻名,意大利人 A 享受着上海的平安无事。一日背了个包逛城隍庙,正兴致勃勃着呢,忽听身旁有人大喝一声,只见两位年轻人扭住了一个拿着他钱包的家伙,原来是便衣警察在小偷行窃时抓了个现场。一会儿警车便呼啸而至, A 和小偷都被带到了警署。为了量刑,警察要了解被窃物品的价值。 A 的钱包里有护照、信用卡、现金,这些都一一记录了下来。那个钱包呢,看起来价值不菲。值多少?民警问。 A 说不知道,因为这是太太送的生日礼物。还没有等民警继续询问,他那边就已经用手机拨通了意大利国际长途。 A 的认真倒也让中国警察有几分感动。 A 就更加感动了,因为太太送的生日礼物失而复得、安然无恙啊。一激动, A 就说起了意大利语,对警察又是 “割拉窃” ( Grazie ,谢谢) ,又是 “ 布恩救了侬” ( Buongiorno ,你好) 。弄得中国警察直纳闷,怎么?这个意大利人还知道中文的“窃”啊,“救”啊的?莫非是在说他失窃的时候我们救了他?厉害,厉害!
2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首届刘光文基金奖励项目评审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chenyuanfang 2011-12-27 12:09
[转载]首届刘光文基金奖励项目评审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首届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奖励项目评审会 12 月 25 日 在河海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水利学会、水利部水文局、南京水科院、长江委等全国水利科研生产单位和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相关高校的十多位专家参加了评审会。评审会由中国科学院汪集旸院士、中国工程院张建云院士主持,河海大学校长、刘光文基金管委会主任王乘教授出席会议。经过专家认真评议和投票表决, 各奖项获奖人员均已名花有主。 由河海大学和水利部水文局共同设立的该基金与中国水利学会联合运作,将以中国水利学会和基金管理委员会名义向获奖者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该基金分设“刘光文奖学金”,面向经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和部分知名高校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研究生,每年评选一次;“刘光文青年科技奖”和“刘光文科技成就奖”,面向我国水文行业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 会议评选出获首届本科优秀学生奖一等奖 3 名,二等奖 16 名,研究生优秀学生奖一等 3 名,二等奖 7 名;青年科技奖 4 名;科技成就奖 1 名。各奖项获奖人员将在中国水利学会等网站公示。 与会专家还就完善刘光文基金管理办法和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扩大该基金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并对举办首届刘光文基金奖励项目颁奖活动方案进行了讨论、修改和完善。
2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是猪变的
热度 8 hcrm 2011-12-25 11:15
最新一期美国《科学》( Science )刊登了一篇论文,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撰写者为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梅新梅菲德教授。据他所领导的研究机构研究表明,人类和猪拥有同一个祖先,人类的基因是由猪的基因变异而来的。 我们怎么会是猪变的呢?不少科学家对此是持异议的,甚至严重质疑《科学》的学术严谨性。 梅新梅菲德教授就此在《纽约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 )发表申明,他和他的研究机构愿意对研究结果负责,他很能理解人们尤其是一些人类学家的反应。梅新梅菲德教授同时表示,作为我们曾经的同类——猪,人类不应该歧视它们,应给予最起码的尊重。 来自加州的国会议员海斯里女士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记者采访时说,她准备于近期提请国会通过一项法案,旨在重新修订《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保证猪享有与人平等的权利。她进一步解释说,法案一旦通过,美国将禁止屠杀牲猪,贩卖猪肉即属违法行为。 为了全面唤醒人类的良知,海斯里女士将提请国会向政府施压,敦促联合国审议通过有关禁止屠杀牲猪的国际公约,在全世界范围内维护猪与人享有的平等权利。 一场“人是猪变的”运动在华盛顿、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敦等各大城市悄然兴起,正有向伦敦、巴黎、柏林、东京、北京等各大都市蔓延的趋势。世界人权组织总干事费利布特郝先生接受英国广播公司( BBC )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人权组织不反对猪或其他动物享受与人同等的权利,但是在没有进一步研究可以证明“人与猪同祖”的情况下,对梅新梅菲德教授及其研究机构的研究持中立态度。 来自梵蒂冈的教皇本笃十六世的发言人则表示,教皇对梅新梅菲德教授及其研究机构的研究深表关切。发言人还进一步表示,梵蒂冈不会像对待乔尔丹诺﹒布鲁诺一样对待梅新梅菲德的“人猪同祖说”,教廷允许科学研究领域有不同的争议,希望更多的科学家致力于“上帝至高无尚”学说的研究,梵蒂冈愿意提供一切尽可能的帮助。 截止目前,美国白宫尚未对此发表任何看法,据说奥巴马总统正在研究对朝鲜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主要是针对金正日死后,如何应对朝鲜局势可能引发战争的变化,美国必须确保韩国和日本两盟友的绝对安全。 才子 2011 年圣诞节于中国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13481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中国科学》杂志社:招聘物理、化学、地学、英文等编辑
热度 3 rensl 2011-12-24 20:07
欢迎加盟《中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 , 主要从事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与发行业务 , 是国内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编辑与出版的专业化机构之一。承担着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系列(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和《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共 16 种期刊的编辑出版任务。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部分学科责任编辑、英文编辑和新闻编辑。 招聘岗位 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责任编辑, 大气科学或海洋科学专业, 1 名; 2.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责任编辑, 力学专业, 1 名; 3.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责任编辑, 高能物理学或天体物理学专业, 1 名; 4. 《中国科学:化学》责任编辑, 有机化学专业, 1 名; 5. 《中国科学:化学》责任编辑, 物理化学专业, 1 名; 6. 新闻编辑,学科不限,英语熟练使用, 1 名; 7. 英文编辑,科技英语专业, 1 名。 应聘条件 1. 应至少具有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从事过科研工作并独立撰写和发表过科研论著;或具有 3 年以上科技编辑工作经验;有国际性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2. 身体健康、勇于进取、正直公允;善于人际沟通。 3. 热爱科技期刊事业,对中英文科技稿件有较好的文字编辑加工能力。 4. 一般应在 35 岁以下,业绩特别优秀的可酌情考虑放宽年龄、学历限制。 报名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填写个人简历 ( 附表 )E-mail 至 : office@scichina.org 。 简历接收截止日期为 2012 年 3 月 15 日 。初筛通过后将电话通知应聘者面试。应聘者请勿直接来电、来访。 《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1 年 12 月 23 日 附: SCP-招聘启事20111223.doc
6094 次阅读|8 个评论
贴以前的文章“圆梦”,再次咀嚼美好的记忆
xuwenlan 2011-12-23 17:03
看到我耄耋之年的导师发表的博文,非常感动。决定登堂入室,这样可与先生再次相聚在课堂里啦。这里姑且把我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作为我博客的处女秀吧!留恋那个科学的春天。 科学院物理所和北京大学近在咫尺,可那曾想到,从出校门到进物理所门,我走了漫长的十二年。当初埋在书堆里的青春最后竟会消失在稻田和车间里。在非常的动乱年代里,祖国抛弃了科学,科学抛弃了我。随着时间的推移,心酸、焦虑、无奈、麻木 ……, 我以为尘埃落定,拥着浸透了泥巴和机油味的衣被,研究物理的梦也越来越破碎。当天空的阴霾终于散去,恢复研究生制度消息传来的时候,我已人到中年。我想圆年轻时的梦。把孩子送到她爷爷奶奶家,捧起了早已束之高阁的大学物理书。白天要干活,晚上就是我读书的黄金时刻;春节放假,我就偏偏带个饭盒,冒雪骑车到远在二十里外地处郊区的工厂,为的是躲避假日的喧闹,找一个宁静的空间。 1978 年,我到了北京西郊肖庄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它设在文革中被割据得支离破碎的原北京林业院内。有一幢大楼和一小片空地。空地上搭着木板房,是教师办公室、医务室。大楼的一、二、三楼是教室和图书馆,四、五楼就是学生宿舍。科学院京区研究所的研究生都在这里。因为是教室当寝室,一个大屋排上了十几张上下铺 , 与大学的寝室一样拥挤。和大学时不同的是室友们的专业五花八门,年龄差距可以论辈,在读研究生前的经历更是大相径庭。我为能又一次过上学生生活而激动。爬上铺、背大书包、排队吃饭、图书馆抢位子 …… 。晚间九、十点钟时,食堂的大师傅们还把炉灶搬到楼下,给大家供应宵夜。热气腾腾的点心、热气腾腾的讨论。物质食粮变成了精神食粮,大楼可以灯火通明到深夜。我们的老师是一流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远涉重洋来教我们统计物理。一门固体物理课请了许多权威讲授,有黄昆、王守觉、王守武等等,理论物理的老师是位对两弹有功勋的彭桓武教授。这些经过了文革的教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酣畅流利 ;我们在台下虔诚倾听、如饮甘露。 有时听说有哪位名教授在上课,尽管课的内容与自己学的专业毫不相关,但我们还是会去看看这些文革前就如雷灌耳,文革中又销声匿迹的学术泰斗。当时的研究生院以其简陋的条件、严谨的学风使稍稍知道点我国教育史的人都不免想起了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 一年半的集中学习结束了,研究生们要进所做论文。物理所的男生都住进了所里搭的临时小木板房。女生就我一人,所里只好把我暂时安排在 26 楼科学院招待所。我和天南海北、来来往往的过路客同住。每天不等天亮,我就骑车到所里去了,深夜回来,摸黑上床。常常不知邻床已经换了旅客,也有早上摸黑穿反袜子的笑话。就这样住了有三个多月。所里终于给我找到了一间小房间,在 88 楼底层,是原来的锅炉房。房间朝北,六平方米,一床、一桌、一凳。夏天蚊蝇热情飞舞,冬天毛巾冷酷成冰。环境虽陋,心情却好,尤其听到陈景润当初也住和我一模一样的房子,就在我上面的三层楼时,梦里也想沾点灵气。虽然我早就完成了人生三大角色: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可此刻世上好象只有我自己。暑假,我坚守蒸笼般的小屋,年幼的女儿已由奶奶托人要带到北京。而我想抓紧时间,减少‘干扰’,就打了有生以来第一个电报,来了个紧急拦截。 我的导师是李荫远院士。出身名门, 56 年从美国回来,一腔爱国热情、一派绅士风度、一口浓重的四川话。当时,他带着四名研究生。每个星期,他都要我们在一起讨论,并轮流做报告。他自己也做。一种平等而又能得到他悉心指导的方式至今使我难忘。李先生是物理学报的副主编。我经常看到他在总审整本期刊时,会亲自去图书馆查某篇文章的引用文献。他在给一个研究生写出国推荐信时,‘锱铢必较’地要问清他在大学里实际的学习时间。‘文革中没念到书的年份不算。’他的身教言教给了我知识和道德的双重收获。以至三年苦读,我最后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以王竹溪教授为首的答辩委员会的考核。 研究生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苦别二十多年的家乡――上海,进了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我终于园了我进科学院研究物理的梦。 中国科学院成立五十周年征文,发表在 1999年8月30日科学时报第一版,并被收入科学出版社2000年编的‘科学殿堂写春秋’一书。
1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度 2 hcrm 2011-12-23 16:27
不管你认不认识我 我还是我 不管你知不知道我 我还是我 不管你喜不喜欢我 我还是我 我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我是一个具象的人 你可以不在意我 也可以不理睬我 甚至不惜诋毁我 可我还是我 我如此高调地强调自我 不代表我自视甚高 不代表我自以为是 不代表我自怜自爱 我只是想让你明白 我不是可有可无地活着 我有我的爱 我有我的梦 我有我的生活 我有支撑我走下去的信念 我有你所不知的困惑 我有你所不识的精彩 不是我不让你靠近我 我不作玫瑰浑身带刺 不是我不叫你理解我 我不作行者踏破红尘 不是我不想你依恋我 我不作藤蔓束手束脚 我永远是那个不变的我 真诚、善良、纯净、开明 而又不失偶尔有些幽默 我不善言辞的表达 永远不及我内心真挚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我 2011 年 12 月 23 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853 次阅读|3 个评论
又到一年除旧时
热度 1 hcrm 2011-12-22 19:45
我是一个很恋旧的人,于物于人皆有感情,所以极难舍弃什么。即将到来的新年,或随之而来的新春,于我并非除旧迎新,只是我生命中平缓地起伏。 后天有平安夜,之后是圣诞节,西方将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之中。身在东方的我,不会被其感染,而 80 后、 90 后甚至 00 后的年轻人,一如自己的节日一样,早就盼望着它们的到来。 节日是什么?是快乐吗?如果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就太可怜了,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称得上“节日”的时日真是太少了。 我很能理解各个民族,发明创造了那么多节日,从东方到西方,从非洲到拉美;从丛林到雪域高原,从海岛到沙漠深处,人们都有庆祝节日的那一天。节日是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时日,这样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以至于年复一年,我们重复地过着同一个节日,譬如 2012 年的新年。 过去五年,我写个人工作总结时,几乎三言两语地一笔带过了。然而,这五年于我的人生,确是一个飞跃,恋爱、结婚、生子,迈入了父辈们的轮回里。我知道,我必须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必须面对现实的柴米油盐似的生活,必须十分有耐心地来养育孩子,把自己的一切需要都放到身后去。这样做,我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它是人生所必须的。 我没有如有些人想像的那样,在忍受生活的煎熬,恰恰相反,这些年我是在享受人生。我比任何时候活得更真切,也比任何时候看得更明白,我能想的我都想到了,我不能想的也都遇到了,我无所畏惧! 我不怕岁月的年轮,催促着我迈向不惑;我不怕生活的压力,打压着我让我承受;我不怕理想的航船,抛开了我驶向远方。我依旧还是我,那个倔犟的少年,仰望天边的云彩,幻想着美好的未来! 我不相信有梦不好,我不相信重情不好,我不相信执着不好,我不相信清醒不好。我恋旧,是因为我的梦还在;我恋旧,是因为我的情依然;我恋旧,是因为我的信念没变;我恋旧,是因为我看得明白。 我从不因为自己,而固步自封;我从不因为自己,而唯利是图;我从不因为自己,而饮鸩止渴;我从不因为自己,而自甘坠落。我从不放弃自己,因为我热爱这个世界,尽管它充满了矛盾和缺憾。 我追求世间朴素的美,那些富贵与华丽,于我如鱼刺哽喉。能够让我情不自禁落泪的,总是心中那根“善”的琴弦。我不惧受到伤害,痛在我是人生最好的一味药,使我有勇气去爱那人世间最可爱的人儿。 我不因为水流逝了,人也随之漂移,我爱恋脚下的这片土地,它是我将来魂魄归息的故里。我所有的快乐不是怀念,而是勇往直前地开拓。 不要以为我恋旧,就不喜欢创新,而我所说的“新”,是我永不停歇的脚步,是探索者独有的思绪。其实,我欢呼拥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个界限不是元旦,亦非春节。 我想丢掉的,永远是烦恼;我想拾起的,永远是责任——这才是爱最真切的誓言。 2011 年 12 月 22 日 夜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31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冬至再记
热度 2 fxf 2011-12-22 13:13
五年前,写过一篇冬至记,纪念在师父家里过冬至、吃饺子的事,那年刚辞职读研,心中五味杂陈,不简单。因此,这篇叫再记。 今年也是个特别的冬至。同宿舍的呼小子昨晚外出,未归;爱人,不见上扣,不见电话,短信也无;朋友,一个消息也没有,天南海北;只有一个不知名的学生,提醒我要吃饺子。于是,无聊也会生出来,先听汪峰,再听刀郎,三听王菲,写下些字,全作意义。 节日,对于我是个虚无的东西。过节,对于我是随波逐流的事。因为,所有的节日,都是我们的一个念想,它和昨日、明日没有区别。即使我们的公元纪年或农历历法,全然只是一个方便,特殊的意义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对于日月星辰来说,它们只是浑然无知地旋转着,管不了人世的爱恨情仇,顾不上你我的辗转反侧。若你愿意,大可把今天公元 2011 年 12 月 22 日,记作 0 年 0 月 1 日。于是,你可以开始你新的人生历程。 窗外,小山上仍有斑驳的积雪,不大不小的庙宇看起来并不孤单,来来往往的车辆闪过一道又一道不同的颜色。王菲唱得真好,好在哪里其实我也不知道,尤其唱粤语时,我一句也听不懂,说她唱得好,主要是因为她的声音空灵吧。也因此,她很适合唱念佛经。 佛祖当年在菩提树下,应该也没有饺子吃。爱人电话过来,让吃些饺子,我敷衍着,决定不吃。其实,吃什么也是个念想。正如我的光头,也是个念想。至今一共光过两次,纪念两件事情,我心里清楚就是,不得宣。佛祖的经文,启迪智慧;佛祖的博大,穿越有无。凡事,就是一个过程,人生何尝不是一个过程。看透的,看不透的,都在过程中滑行。 冬至,不是指冬天到了,而是说冬天到了极致,到头了,在今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从明天开始,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这是我喜欢冬至的唯一原因。在我的意识中,冬至开启了春的回归。春来了,一切就变得暖和了,包括人们越来越冰冷的心。做人,是件难事,人人觉得不容易;觉得容易的,肯定是太难了,失去了判断力。正如浅薄,不是不深刻,而是太深刻了,于是就浅薄了。 想我的宝贝女儿了。女儿说,爸爸的肚子好大,能装下许多好吃的。是的,我得装下许多好东西。人们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觉得这是对天下女儿的侮辱,情人哪有资格和女儿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没想到,今年的冬至一个人在,于是言语也显得荒凉了,其实,心还是热的,尽管屋里很冷,我穿着棉衣,看它怎么地?佛祖说,饿了,就吃饭去,哪怕不吃饺子。是。
个人分类: 关于生活|2967 次阅读|2 个评论
欢迎你到我们单位来工作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2-21 09:39
http://www.imicams.ac.cn/news/shownews.aspx?id=420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学信息研究所 / 图书馆招聘启事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院校”)医学信息研究所 / 图书馆(简称“所馆”)是国家医学信息研究中心、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NSTL )医学分中心、院校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 WHO )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全球卫生图书馆( GHL )中国委员会主任馆、中国 MEDLARS 中心、卫生部医学信息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单位,承担医学信息研究、卫生政策研究、国家医学图书馆等方面的重要任务,是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医学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的重要支撑单位。 因工作需要,现决定公开招聘医学信息研究与情报调研、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编辑出版等专业人才各若干名。 联系人: 刘晓冬 董碧霞 应聘者请于 2012 年 2 月 29 日前提交简历一份(请注明生源、政治面貌、联系方式),并附学校提供的成绩单复印件、英语考试等级证书复印件及其它证明个人能力等材料的复印件。 联系电话: 010-5232863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 3 号医科院信息所人力资源处 邮编: 100020 或将个人简历发往: dong.rs@imicams.ac.cn 请在信封左下角或邮件主题中注明学历、专业及应聘岗位。经审查符合条件者,将电话通知面试时间。未被录用人员的材料代为保密,恕不退还。谢绝来访。 一、医学信息研究与情报调研 7 人 要求: 1. 医学信息学、情报学、计算机及医学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北京市户口者可放宽至大学本科)。 2. 有浓厚的研究兴趣,致力于医学信息研究与情报调研工作。 3. 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能阅读、翻译专业英文资料,能熟练进行英语交流。 5. 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 4 人 要求: 1. 图书馆学、医学信息学、公共卫生、药学及医学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北京市户口者可放宽至大学本科)。 2. 致力于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 3. 能阅读、翻译专业英文资料。 4. 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三、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 7 人 要求: 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2. 有浓厚的研究兴趣,致力于卫生政策研究。 3. 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能阅读、翻译专业英文资料,能熟练进行英语交流。 5. 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四、编辑出版 3 人 要求: 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学信息学、编辑出版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本科限北京户口)。 2. 致力于编辑出版工作。 3. 具有较强的编辑策划、文字加工和组织能力。 4. 具有较高的中、英文写作、翻译水平。 5.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五、管理人员 1 人 要求: 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情报学、管理学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本科限北京户口)。 2. 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能阅读、翻译英文资料,能熟练进行英语交流。 4.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 〇 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 日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1956 次阅读|3 个评论
旗帜鲜明地反对科网“婚化”
热度 12 hcrm 2011-12-20 19:44
不是我这人喜欢唱反调,也不是我这人不“开化”,科学网要创办婚恋网的想法,或许会如它自己所言“庸俗化”,不是说办就能办了的事。 不可否认,如今科教人群的婚恋是一大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稳定。我们很多研究生、博士找不到对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与社会交流渠道不畅,关键是婚恋观存在问题。 一个人书读得高读得多,只能说明他(她)的学识在增长,与个人的品性和修养关系不大。对于爱情和婚姻,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是很难找到真爱和幸福的。 我们向来反对死读书,更不能以“高知”自居。可以想一想,一个自以为是、自视甚高的人,如何能与他(她)人相亲相爱? 寻找爱情和婚姻,要俯下身去,多聆听他(她)人的心声,少强调自我的个性。做学问做学术,需要有个性,这会形成一种风格,爱情和婚姻则不需要。 我们首先要明白,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读研读博面临的压力很大,而且养成了“好面子”的陋习,喜欢在“爱”和“情”方面较真,与人和谐、友好相处都成了难题。 在我所接触的科教人群当中,有两种倾向十分明显:一是龟缩在“象牙塔”里,以“书”待人,什么都拿着一把标尺去衡量;一是放浪于“江湖”之上,以“钱”示人,什么都可以让孔方兄开道。这两种人共同的毛病是“怕担当”。 人生原本在于“担当”二字,在与社会显贵或精英攀比之下,青年才俊或才女们很容易“迷失方向”,他们的心理十分脆弱,因为除了书本,几乎一无所有。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确实需要交流,与社会的人交流,而非同类之间。可以想像的是,一个家庭之中,两个人都做研究,没有人肯为其付出,那个家能够维持吗? 从恋爱走向婚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生境界。恋爱时,我们可以强调“浪漫”,无所顾及的爱得昏天黑地;婚姻中,我们则必须面对“平淡”,谨小慎微地相处相伴。这全因为我们在“人生”的面前,知之甚少,涉世不多。 科学网开办婚恋网的目的,无非是让科教人群有一个平台,能够通过网络彼此认识和交往,最终走向恋爱和婚姻。这似乎有维护“皇室血统”的嫌疑,谁说一个男博士与一个女博士的结合,一定会诞生一个高知的后代呢?我们的基因遗传学中好象没有这样的“优胜”学说吧? 实话实说,我们的科教人群太封闭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近似于“弱势群体”,而且很多人还浑然不觉,这才是我们的可悲之处! 如果要讲婚恋,不要有唯一的指向,应该让这个人群的人尽量与社会融合,一个男博士与一个女职工,一个女博士与一个男员工,或者更多交叉性的结合,可能使双方离爱情的彼岸,婚姻的此岸更近,幸福才能如期而至地来敲开大门。 希望科学网和科教人群能三思而后行! 2011 年 12 月 20 日 夜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4883 次阅读|34 个评论
是笔,还是剑?
热度 3 hcrm 2011-12-18 19:38
巧遇江西横峰的一位朋友,他告诉我他去过三清山,还没到过龙虎山。我则恰好相反,多年前游历过龙虎山,三清山只是坐车路过,遥望了一回而已。 鹰潭的龙虎山,于我是有些印象的,除了那山那水,更主要的是一次辩论。当我信步走进一座道观的时候,一位坐堂的道长叫住了我,说看我的相,将来定是靠笔杆子吃饭。 其实,我那时已然在吃这碗饭了。然而,这并非我所情愿的,相对笔和剑来说,我更喜欢后者。于是,我告诉道长,二十年后看我论剑! 那道长自然不信,我便与他下了赌,待看春夏秋冬二十载。 如今算起来,大约过去了八年,我余下的时间仅剩十二个春秋了。不觉有些感慨,诌了四句话: 龙虎山前一鹰潭, 当年道长犹说剑。 至今只见我杀鸡, 不闻才子过江南。 鸡是我前些日子杀的,也写过一篇文章。只是这“江南”,还未驰骋过,尚有些遗憾。 我有一把剑,是短剑,是我第一次上庐山时买的。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这把“中正剑”一直陪伴着我,我时不时会拔出来赏析下剑锋,它钝而不利,比不上我看它的目光。 我在想,十二年的时间里,我能做些什么?丢掉笔,拿起剑?抑或继续收藏这把“中正剑”? 对了,当年那道长还在么?他是否还记得有个年轻人,曾与他有过一番笔与剑的争论?或许他早就忘记了二十年的约定。 为什么是二十年不是十年呢? 二十年是我说的,道长没有异议。算起来,当年的二十年后,我便是五十岁的人了,介于不惑与花甲之间,已是知天命的年岁。 就我目前来说,笔还在手中,剑依然藏锋,差不多让一些人失去了耐心。我还要坚守十二年么?问过了人生几何,还将问些什么呢? 我困顿于笔不止二十年了,甚至更长。很少有人能透过我手中的笔,看到那把藏在鞘中的剑。我经常是到过一地,便自觉不自觉地去寻找剑的踪影,只是从未再去买过,因为没有一把剑能够让我倾心的。 我不喜欢剑刃上沾上鲜血,我喜欢长剑出鞘的感觉,喜欢剑贯长虹的气势,喜欢剑道无形的悠思。 现在,我已然屏住了呼吸,闭上了眼睛…… “二十年后,我握住的一定是剑,不是笔!”我坚定地对道长说。 2011 年 12 月 18 日 夜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343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过独木桥
热度 1 hcrm 2011-12-17 20:02
儿子快三岁了,他一天天在长大,变化也不同寻常,有时令人有些吃惊,如果让我仔细想的话。 不止一次带儿子到商场的游乐园玩,那儿有滑梯、蹦蹦床、塑料小屋、小车等,还有环绕爬行的高架通道。每一次,我都会跟在儿子屁股后面,如他一样缓缓爬行,在塑料圆桶里穿越,使自己尽量保持那颗童心。 儿子每每来此玩耍时,我都有意识锻炼他的胆量,譬如引导他过独木桥。这座桥其实很安全,桥身两旁都有布网防护,即使孩子走歪了,也不会掉下桥去。可对于孩子来说,他并没有这样的链式思维,大都对这根独木板充满了恐惧。 我儿子也不例外,小小的他每到桥头,便不敢继续往前行,准备掉转身子向后退。这时候,我就快步冲过桥去,在桥的另一头守候,召唤儿子勇敢地走过来。 “怕,怕,爸爸!”儿子是真的有些怕,往往还会哭几声。 “宝贝,别怕,你扶着两边的带子走,没事的!”我总是鼓励他迈出那一步。 见想我过去抱他过桥无望了,儿子颤颤兢兢地挪动着小脚,不亚于我们去完成一项重大的任务。走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他又停下来了,哭叫着要我抱他。 “黄曦最棒了!你看你都走了一半,再往前走几步就过来了,加油,儿子!”我仍然在桥的这头鼓励他,希望儿子再次挪动他的小脚。 然而,他立在那儿不动了,确乎到了胆量的极限。于是,我伸出一只手去,让他过来牵我,好“安全”地把他带过来。他还不肯动,渴望我更直接地帮助,但我拒绝了,告诉他这是爸爸能做到的底线。 这样,他往前开始挪动小脚,抓住我的一只手算是过了桥,完成了一次“冒险之旅”。在我的记忆中,他后来胆子是大一些了,最多也是不再颤栗地过了独木桥。 今天,我陪他又来到了桥头,他忽然回头对我说:“爸爸不过来,我自己过去!”说完,他慢慢地,偶尔扶下网带,就这么走过了桥。 我正准备跟过去,儿子冲我喊道:“爸爸别怕,我过来接你!”这话是我没料到的,它竟然出自儿子之口。 我当然很乐意接受儿子的“帮助”,在他的小手的牵扶之下,我缓慢地走过了那座桥,一份无言的感动油然而生。 我能够想像吗?譬如将来我老了,由儿子的手搀扶着,陪我走过人生这座“独木桥”? 感谢你,儿子!又一次给了爸爸温暖和力量。 2011 年 12 月 17 日 夜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28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和儿子一起做纸球
hcrm 2011-12-16 19:46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带回的作业是做纸球,老师说要做十五个,其中五个第二天带去,十个留家练习用。 我从单位带了一些废报纸,吃完晚饭后开始与儿子一起做。我自己摊开一张报纸,给儿子也摊开一张,然后将报纸揉成一团。我压几次就到位了,儿子因为力气比较小,往往压不拢纸团。 “爸爸搞!”儿子将没压成形的纸团递过来说。 这个我没有推辞,关键是要儿子知道方法,有耐心完成布置的任务。 儿子很认真地跟着我做,我们一做就是完成两个,渐渐地就积累了十五个。将报纸揉压成团,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找来宽透明胶和剪刀,开始将“团”变成“球”。如让儿子拿着透明胶,我拿纸团绕着缠,缠满了就是一个具有一定弹性的纸球,这算是真正成功了。 儿子很有耐心地跟我一块做,父子二人齐心协力,看似繁杂的任务便这么轻巧地完成了。我十分满意儿子的表现,真的就一个字:棒! 这时,儿子抓起一个球,使劲地丢给我:“爸爸,接!” 2011 年 12 月 15 日 夜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2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能是一座桥吗?
热度 4 hcrm 2011-12-14 19:49
我说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的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有些甚至还谈不上桶里有没有水,你们信吗? 我相信你们会信的,因为这是事实。另外一个事实是,我身在官场边缘,了解一点“科技界”,知道一点“教育界”,见过一点“企业界”,看过一点“文学界”,听过一点“军事界”,明白一点“演艺界”……而我自己,更愿站在“工农界”——不为别的,就觉得活得虽然平凡,睡起觉来却十分踏实。 我是一个很少失眠的人,很少工作或学习到夜晚十二点的人。我从三岁开始,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一直都在想一些确乎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问题,一直都在写一些不合时宜而又关乎苍生的文字。即便如此,我也没有撕裂自己,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状态。 我很想拆除人们心中那些高耸的“壁垒”,使“界”与“界”之间能够“自由往来”,不必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上。我们原本面对的阻力很大,需要扫除的障碍很多,再加上这些人为的因素,能有多少力量用于探索? 我最知道农民需要什么,我最知道工人需要什么,我不太知道你们和他们究竟需要什么?在这个相对恒定的时空里,我能如一座桥一样架起吗?一头连着此“界”,一头连着彼“界”,还有一头连着人生的“境界”。 我知道你们会说我不能,因为没有什么能证明我能。 一如一位朋友告诉我的,“他们”(指科技界)是很难彼此沟通的,更别说不同的学科之间了。这是行业之“隔”吗?抑或阶层之“隔”? 我越来越发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光年”或“此光年”,而是彼此相连的“光年”。“文学界”强调人性,“科技界”强调理性,“演艺界”强调感性,官场自然强调奴性。这“性”与“性”之间,犹如男女的性别,决定着思维各不相同,甚至各不相容。 我越来越感觉,无论你的出发点多么纯良,人们最终能算计到的,不是打击你,就是替你惋惜。理想的高峰,既然我们都不敢企及,你又拿什么去攀登呢? “他们”(各界都有)宁可相信上帝万能,也不可能相信你行,你能是一座桥吗? 时下有谁还会仔细解读别人?能够让人顶礼膜拜的,那都是头上有“光环”的,抑或手里有真金白银的。我们的农民和工人,那都是在“三界”之外的,他们又有谁能够理解呢?最多是博得“他们”(各界都有)的同情。 谁都知道“人生而平等”,谁也知道“人与人不同”,我也便是这“平等”而“不同”之中,所以我愿是一座桥,把它们勾连起来,可以吗? 我知道你们会说,不可以。你们会反问我:“为什么是你?难道我们不行吗?”对,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你们?这个问题你们仔细想过吗? 我明白,我想架起的这座桥,“他们”(各界都有)也很难赞同,而工人和农民还不知道呢! 2011 年 12 月 14 日 夜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122 次阅读|6 个评论
【小故事 大人生】我给儿子讲故事——之狐狸与老虎
hcrm 2011-12-13 20:21
“爸爸给讲狐狸的故事,我不听猴爸爸的。”儿子强烈地要求道,显然容不得我再坚持了。 “好,爸爸就给你讲老狐狸和小狐狸的故事。”我得现编,又要与他人的不同,还得给儿子以启发。 老狐狸告诉小狐狸:“儿子,你知道森林里,人们最怕什么?”小狐狸摇摇脑袋。 “老虎!”老狐狸有些得意地说:“我们不用怕,它是我们家的亲戚。” 说完,老狐狸带着小狐狸走进了森林。在森林里,它们碰到了小鹿、松鼠、兔子、野猪、大象、猴子……等等,好多动物。 老狐狸无不骄傲地对那些动物说:“你们要知道,老虎是我们家的亲戚,你们要听话,否则——不是我不给大伙面子,老虎发起威来是了不得的!“ “爸爸,我觉得这样不好。“没等其它动物说什么,小狐狸首先说话了。 “我讲的都是事实,它们必须知道这事。“老狐狸争辩道。 “我们不知道老虎在哪儿?你们想找到别处去吧!“其它动物也开始说话了。 “你们竟然这般无理!“老狐狸很是气愤,转而向小狐狸说:“看到没,儿子,不能对它们太宽容了!” 我儿子一直听着,他没说话。 老狐狸带着小狐狸继续往前走,森林里越来越暗了,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 “我怕,爸爸!”小狐狸怯怯地说。 “我也怕!”我儿子跟着说。我抚摸了下他的头:“别怕,爸爸是在讲故事呢!” “怕什么?老虎可是我们家亲戚!”老狐狸给小狐狸鼓气说。 正这时,它们几乎同时看见,不远处一对灯泡似的眼睛正盯着自己呢! “……”小狐狸没敢作声,还是老狐狸胆大,呵斥道:“什么东西,敢吓唬我?!” “嗷……”一声虎啸,半个森林都在发抖。 等第二天,其它动物路过这片森林的时候,看到的就只老狐狸的一张皮了。 “小狐狸呢?”儿子不明白地问。 “爸爸也不知道。”我摇摇头,知道儿子会继续问,忙又补充说:“可能老虎知道吧?” 讲于 2011 年 12 月 11 日夜,写于 13 日夜。
个人分类: 闲话生活|3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