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同台讲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一次听杜春耕、吕启祥、胡文彬三位红学研究者同台讲演
黄安年 2009-8-7 16:55
第一次听杜春耕、吕启祥、胡文彬三位红学研究者同台讲演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7 日发布 2009 年 7 月 26 日下午 , 辽阳市第三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举办了红楼文化与女娲石学术报告会,会上杜春耕、吕启祥、胡文彬三位红学研究者同台讲演,分别做了红楼梦版本介绍、阅读和鉴赏红楼梦心得、红楼梦文本阅读主题报告 , 会上还有地质学者赵建军女娲石地质学成因和温权董事长厚德昌企业文化与发展远景的报告 ,2 个半小时的报告 , 深入浅出讲述了他们对各自主题的精到见解,虽然和学术研讨不同 , 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在短短的的每人平均半小时的发言中用通俗易懂科学准确的语言让听众了解报告人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这样的学术报告会上 , 我是第一次同台听三位红学研究者的报告 , 还是很受教益的。杜春耕先生的讲演得益于在讲演前的红楼梦版本展 , 而这些版本大多数是杜先生收藏由北京他家中运来的 , 所以得心应手随手拈来 , 如果有多媒体配合其效果一定更佳,当然这一点要求老一代研究者做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文彬是多产多视野的知名红学家,在东北地区的影响非同小可,他的精到论读红楼梦评论自然引发与会听众很大兴趣,如果会上有时间互动 , 恐怕效果就更好了。吕启祥对红楼人物研究多年 , 自有她独到的心得体会。她提出了首先要去功利化 , 戒浮躁心态,不能急功近利,对号入座,求当下有用。其次,要去随意性,就是要尊重作品,尊重原著,切忌主观随意。第三 , 要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看待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比方说 , 作为艺术形象红楼女儿,都是人们所欣赏的 , 黛玉的率真之美、宝钗的平和之美、湘云的洒脱之美、可卿的朦胧之美、凤姐的杀伐决断无论正面负面都有一种痛快淋漓之美,凡此种种,我们可以从看到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局限性。通过深度阅读,情感得到陶冶 , 精神得到提升,人变得较少俗气 , 更加文明和高尚 , 这样红楼梦的无用之用 , 就可能转化为有用之用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认真阅读原著,深度阅读原著,也就会获得对自己有用的感捂。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4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