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化选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田松:我爱繁星胜过日月
fqng1008 2019-8-31 22:25
作者简介: “科学的历程”微信公众号联合主编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理学(科学史)博士。 于我而言,至少在 2000年之前,科学这个词已经开始褪色了。在自然坦然地走向反科学的立场之后,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信科学,你信什么呢? 这个问题本身耐人寻味,可以做多重解读。在每一个问题之后,都隐含着一些预设的前提。比如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反问句。就连我只上过中学的母亲都知道下半句, “都什么时代了,不相信科学,还相信迷信吗?”仿佛这世界上只有两个选项,不是科学,就是迷信。以至于我不得不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科学的迷信与迷信的科学》,论证科学本身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迷信,同时也论证,被我们称之为迷信的传统之中,有着古人超越科学的生存智慧。 在这个问题之后,还隐藏着某种一元论的观念。这种一元论,我相信是西方古典哲学长期浸润的一个结果。窃以为,西哲有毒,其毒有二:一曰寻求普遍性,寻求单一因果,寻求单一原因和单一解决方案;二曰过于重视文本,轻视社会现实。这种观念实际上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话语的一部分。解毒的药方也简单,就是人类学。首先,人类学的基本方法是田野,文本次之;其次,当下人类学的理论前提是文化多样性,文明之间只有差异,没有高下。一旦走向多样性,从日月走向繁星,科学主义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们常说 “科学的时代”,这其中固然有事实描述的成分。但是,在这个描述之中,同样隐藏着价值判断。科学,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东西。于是社会行动的方案也便简单得出奇,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发展科学、传播科学就可以了。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这里,照亮那里。 但是,科学的光芒是否只负责照亮,是个问题。或许,科学的光芒在照亮一块地方的时候,遮蔽了另一块;或许,科学的光芒所照亮的地方,原本并不在黑暗之中,而是被另一种光芒照亮着;或者,科学的光芒太强,不只是照亮,而且烧毁了什么,甚至,烧毁的比照亮的还多。所有这些,从反省科学的角度来看,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从这个意义上,由我来参与以 “科学的历程”为名的微信公号的编辑,同样是颇有意味的。这个公号采用了另一位主编吴国盛教授之成名作的书名,难免也沿袭了那部著作的时代色彩。虽然《科学的历程》的编史学纲领并非是强科学主义的,甚至已经有了浓郁的非科学主义的成分。但是这个书名,依然彰显着科学的重要,暗示着科学的正面意义。同样,今天继续使用这个名字,对于公众而言,会读出同样的潜台词。而这样的一个微信公号,竟然由我这样一位持有强烈反科学立场的人参与编辑,的确是时代的巨变。 我曾经开玩笑说,我们反科学文化人的反科学,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是,科学不是什么都好, “科学是双刃剑”,有负面效应;第二步,“只有科学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之外的如艺术、哲学、宗教……;第三步,“没有科学也是可以的”;第四步,“有了科学是不好的”。即使反科学文化人,大多数也只是走到了第二步,对于后两步,并不能赞同。 2013年和2014年,我在《读书》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警惕科学》和《警惕科学家》,完成了对科学总体评价的颠覆。对于更多人来说,这样的立场是难以理解的。最直接的问题当然是:除了科学,还能相信什么? 这个问题,正如我在对牛奶进行彻底否定之后,经常被人问的一个问题:不喝牛奶,喝什么? 不喝牛奶喝什么?世界之大,难道一定要每天都喝某一种东西吗?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以选择喝什么,也可以选择不喝什么;你可以喝这个,也可以喝那个。为什么全世界所有人一定要每天都喝同样的一种什么东西呢? 不相信科学,相信什么呢?科学只不过是众多解释世界的形而上体系中的一个,既不是最早的,也不会是能够持续到最后的。人具有充分的地域性,也没有必要全世界所有人接受同样的解释世界的体系。去掉一元之后,去掉单一的解释方案和解决方案之后,人类获得了充分的可能性。 反省日月,乃现繁星。 这是我当下的立场,也是我的编辑原则。 2016年2月15日于海口骑楼老街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谓“被鲁迅”?
JYH64J98Y99H 2009-8-18 16:37
被鲁迅是个新鲜的语汇,但看完了文章,我反而不明白被鲁迅到底是什么意思。最直观地看,他的文章又被人教社拿下了两篇,被鲁迅就是鲁迅的文章被人从中学教材里拿下了,不禁让人担心鲁迅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地位又将被削弱。不要小看教材,民族的文化传统,国家的意志,教育教学的规律,都是通过教材走近课堂,进入学生头脑的。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将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不然《最后一课》就不会那么感人。再试着往深处去理解,被鲁迅是否意味着鲁迅过去被神化?被政治化?被工具化?一动就有反响。人们不敢轻易碰他,甚至故意借鲁迅的影响去为新教材造势?鲁迅已经被娱乐化了?鲁迅的话题人物角色,注定了他的人生充满了争议。有人不遗余力得褒奖他,有人在明处或暗处咒骂他,被鲁迅到底是褒奖还是咒骂?鲁迅充满了战斗精神与批判意识,敢于砸烂孔家店,与梁实秋交恶,我们都读过他的那篇《乏走狗》,现在梁实秋的小品美文很有读者缘,是否鲁迅要为梁让一让位置?至少是语文教学的位置而非近现代史的位置。同时,中国在世界各地开了众多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儒家归去来兮,说尊崇儒术当不为过,招惹过孔子的鲁迅是否面临秋后算账的危机,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真有点叫人担心。被鲁迅是否就是鲁迅被边缘化?被鲁迅是不是被批判或被批评的委婉说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鲁迅,被鲁迅是否唤醒我们为了中国文化的选择与发展而去战斗?鲁迅其实是一个知识渊博,头脑聪明,智慧过人,见解深刻,风趣幽默之人,被鲁迅是否就是深不可测的代名词?被鲁迅是否是鲁迅被幽默了一回?被鲁迅是个新鲜的、让人浮想联翩的好词汇,可是,我真的搞不明白被鲁迅到底什么意思?也许,我已经理解了被鲁迅,也许,我真不懂得被鲁迅。想想也是,鲁迅我都没有弄懂,被鲁迅我又怎么能弄懂呢。以后,再多看看两本鲁迅的书吧。被鲁迅论争耐人寻味。 语文教学被鲁迅 折射出中国教育工具思维 (转载) 鲁迅永远是一个话题人物。很长一段时间,他是一个神,不得触碰,不得怀疑。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鲁迅渐渐从神坛走入民间,人们也试探着对他说三道四。但几乎每次试探,都会闹出满城风雨。 近日,媒体曝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给原有的鲁迅作品做了减法,《药》《为了忘却的纪念》消失了。消息一出,十多天内,网上网下,民意沸腾,有人甚至连数典忘祖的话都喊了出来。 伴随课程改革,教材篇目调整非常自然。对此,人教版有关负责人表示,鲁迅作品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减弱对学生的思想启蒙和教育力度,更不意味着对鲁迅的看轻。可是网友不依不饶。 这里很自然就出现了两个鲁迅。一个是教材编撰者、语文教师眼里作为课文作者的鲁迅;一个是普通民众眼里的民族魂。 语文教学被鲁迅,是中国教育工具思维的集中体现。晓庄师范学院副教授邵建表示,国人身上浓郁的鲁迅情结,那种鲁迅作品不可触碰的固执,体现出的还是一种意识形态思维,在他们眼里,鲁迅依然是一个端坐在云端的神,而语文教学,只是一个简单的传播思想的工具。 语文教材: 撤鲁迅换梁实秋 鲁迅最新一波话题发端于 7 月 29 日、湖北《长江商报》上的一条新闻。该新闻称,湖北省高一新生今秋起将全部使用人教版新课改教材,最新收入有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等作品。鲁迅作品则做了减法,《药》《为了忘却的纪念》消失,保留《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三篇。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全国比较通用,覆盖湖北、广西、安徽、天津、江西、青海、山东、云南、重庆等地,辐射范围巨大。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伴随课程改革,教材篇目调整非常自然。而鲁迅作品局部下岗,也有给其他中国优秀作家让路的意思。 作为抚育几代人成长的精神口粮,鲁迅作品的大幅波动自然击中了公众敏感的神经末梢。网络顷刻炸锅。搜狐网上,赞多于弹, 2/3 的网友对人教版此次变动表示支持。 福建一网友的发言得到力挺,中学的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话,又拗口,还经常是连标点符号都要背下来的,太痛苦了。我们的教科书太陈旧了,我们上学时的课文与父辈没什么区别,不能再让我们的孩子也读一样的文章了。 对于梁实秋的入选,多数网友表示欢迎。一位网友称,说实在的,读书的时候很不容易看懂鲁迅的文章,倒是梁实秋的文章,特别是散文,的确很有韵味。还有网友认为,梁实秋先生的文才毋庸置疑,仅仅因为一些所谓的政治不正确就被长期拒之于教材门外,实在小气。 当然,反对声也有。鲁迅家乡浙江的一网友称,鲁迅先生是我们的民族魂!不反对梁实秋的文章入选,但绝不能牺牲鲁迅先生!山东一网友也表示,鲁迅乃一代文学宗师,怎可随意从教科书中删除? 一些语文教研员则对梁实秋的到来感到欣喜。《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意味深长,真挚地表达了梁实秋对师长的崇敬感情。 人教版新课改语文教材执行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温儒敏教授也对公众质疑给予了解释:人教版课本所选梁实秋的文章,主要是讲他的老师梁启超的,所选文本的意义更大于作者本身的意义。鲁迅作品有些很艰涩,比较难读,且语言文白夹杂,带有那个时代的明显特征。即便鲁迅在文学史上地位重要,但其作品的分量确实不必在教材中放得那么重。 网络民意: 民族魂不可删 由于公众大多数都能接受适度删减鲁迅的做法,因而该话题一度冷却。但 8 月 10 在上海虹口召开的第四届鲁迅论坛暨全国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评优活动,再度将语文教材是否应该去鲁迅化的话题炒热。该活动由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上海鲁迅纪念馆和上海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与会者多为在一线执教的中学语文老师。当然,一些从事鲁迅研究的大学教授也在邀请之列。 论坛上,教育一线的语文老师炮声隆隆。来自北京师大附中的一位老师直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这枚炮弹立刻打开了各位中学老师的话匣子。河北沧州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诉苦道:鲁迅作品不是简单就能读懂的。拿《阿 Q 正传》来说,我觉得就可以讲一个月。但现在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允许我们这样做,短短几堂课难以让学生理解。另一位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专家认为,一提鲁迅就想到像匕首,像投枪,鲁迅不轻松,让人感到太严肃了。 老师眼中的鸡肋,在与会教授看来则是香喷喷的鸡腿。 多年来一直参与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原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铁仙在论坛上大声疾呼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拿《为了忘却的纪念》来说,我在编教材时,将它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及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编在一起。另两篇都是举世闻名的为理想斗争的文章,而我们中国的作品中,我认为同样的文章中几乎找不到《为了忘却的纪念》那样深沉到位的好文章了。 习惯了从价格听证会中听话听音的公众,更愿意将此次鲁迅论坛会议看成是一出意在沛公的通气会。依据会场主导的腔调氛围,公众凭直觉判断得出:鲁迅的文章很可能会继续从语文教材中删减,甚至消失。 这种潜在的危机意识,给鲁迅的话头添了一把柴禾并越烧越旺。得知鲁迅作品可能持续锐减,公众情绪突然转向从当初的表示理解转变为不可接受。在腾讯网鲁迅作品淡出语文教材,严重吗的选择中,约 34000 人选择了严重,约 11000 人选择了不严重, 3 比 1 。 多数网民认为: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如果一个民族弯了脊梁会怎样?怎可从教科书中删除?另一个网友的意见则被持这一论点者广泛推崇:鲁迅乃一代文学宗师,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绝非他人可比!好比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中国人怎么能不学鲁迅的文章? 群体性忧虑,迫使人教版负责人急忙出面安抚:鲁迅被剔出中学课本,这是一个伪话题。 鲁迅话题: 间隔性爆发的癔症 尽管鲁迅已经辞世 73 年,但近些年,鲁迅话题从未间断。 2000 年 2 月,作家王朔在《收获》上发文《我看鲁迅》称,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迷信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们不能正视他。该文甫一发表就引发社会巨响。 2008 年,金庸取代鲁迅又引发是否是语文教改堕落的讨论。如今,语文教材压缩鲁迅作品再次引发坊间热议。即便人教版有了不会剔除鲁迅的保证,但几年之后,关于鲁迅,想必又会生出新鲜的话题。 《中国青年报》将此现象比喻为间隔性爆发癔症,认为这些年来,去鲁迅化文化癔症频频发生,本身就预示着我们社会的教育或者说教化出了一些问题。现行教材对鲁迅的解读,依然没有走出窄化误区,依然将其简单地政治化、革命化乃至意识形态化。 《大河网》如此解析公众焦虑:与其说是我们在争议鲁迅及其作品,不如说是我们在争议鲁迅及其作品包含的精神元素和价值表现,是一些精神层面的追求和纠缠在触动我们的神经,因此变得焦躁而敏感。 倒是一些专门研究鲁迅的学者,对教材削弱鲁迅的做法表现出无所谓的大度。拿掉就拿掉呗,多大事啊。著有《 20 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一书的南京晓庄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邵建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开腔便用南京腔亮出了观点。我觉得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反倒是你们记者打电话来问我这个话题我觉得奇怪。如果说鲁迅一些文章显得晦涩,我觉得这个说法没什么问题。鲁迅作品是否适合做教材,这得因人而异。鲁迅的有些作品确实灰色,中学生确实不适合阅读。 曾任鲁迅博物馆馆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被亵渎的鲁迅》一书的孙郁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使用了和邵建相同的词汇:不值得大惊小怪。他认为,鲁迅应该不会从课本中消失。但如果消失也纯属正常,因为他的很多作品确实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 我认识很多人教版的编辑,喜欢鲁迅的人很多,他们都很有思想,多多少少都要选一篇的。当然,一篇不选也无所谓,选什么不选什么,每个编辑都有个人偏好,都很正常。 孙郁对中学生不大待见鲁迅也表示理解,鲁迅的思维方式比较怪,是爱因斯坦式而非牛顿式的,而一般人都进入不了爱因斯坦那个层面。他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对庸人表达方式的极限挑战,他希望语言有张力,因而学生可能不太能够接受。 采访中,孙郁还谈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鲁迅的《故乡》和《藤野先生》都被收入了日本语文教材,供日本中学生阅读。所以,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一篇鲁迅作品都不选,那么只能说有些遗憾了。孙郁说。 人教版新课改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也希望公众对此事不要太过敏感,鲁迅作品有些很艰涩,带有那个时代的明显特征。即便鲁迅在文学史上地位重要,但其作品的分量确实不必在教材中放得那么重。在教材改进调整过程中,这样的变化太正常了,不必过于较真。 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委员周令飞也认为,鲁迅许多篇目的入选值得商榷,相信鲁迅本人也会有看法,就连鲁迅先生生前自己也曾说过: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    传统教学: 拜托别曲解鲁迅 让中学生觉得(鲁迅作品)难懂主要有三个因素。一位教育专家分析说,一是鲁迅不少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二是其使用的现代文书面语言和现在的有距离;三是当时出于斗争需要,常常使用曲笔。 孙郁认为很多中学老师在讲解鲁迅的教学方式存在缺陷:多年来,我们是用传统的方式来宣讲鲁迅的。鲁迅是一个战士,其实鲁迅最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自己是黑暗的,是裸体的,认为人是残缺的,是有局限性的。他的作品表现的恰恰是对传统的颠覆。他强调人的局限性,而且他是在悖论里面发现问题。比如,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 1+1 等于 2 ,而鲁迅谈论的恰恰是 1+1 不等于 2 。我们的教育方式恰恰是鲁迅最为厌恶反感的,这种教育方式也使学生反感鲁迅。 孙郁所说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国拥有相当广泛的市场。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就曾发出感叹,孩子不爱鲁迅,病根在教育方式,很多老师一上鲁迅的课,就开始介绍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要孩子们攻克学习堡垒,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大部分是教学中带来的。这样怎么能完整地认识鲁迅的作品呢?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语文教师黄娟读硕士和博士时都将鲁迅作为研究方向。在她看来,导致鲁迅恐惧症的部分原因是,中学教师教学时缺乏个人感受和理解,带有不少先入为主的观念,结果把鲁迅作品讲解得面目可憎。老师应带着个人感受和生命体验来解读鲁迅作品,学生就会特别有感觉。 南京晓庄学院的邵建也强调:首先,鲁迅是一位文学家。 孙郁认为,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着力还原鲁迅,淡化其政治性,强调他的怀疑精神,我们的教育,恰恰是让人不怀疑的教育。孙郁教授说。 对于学生反映的鲁迅文章晦涩难懂的问题,孙郁建议教材收入《故乡》《藤野先生》等几篇易读的散文。至于《阿 Q 正传》这类文章则不建议收录,我在教博士生时,这种文章也要讲很长时间。孙郁说。 邵建认为:孩子可以去大学阅读鲁迅。读鲁迅作品需要阅历,让中学生来读确实有点为难。而孙郁给出的建议是:可以作为课外阅读书。 读书是很私密的行为。鲁迅的文章其实本不需要老师来教,只要亲身用心体验就可以了。孙郁说。 邵建也强调阅读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阅读,就是反复品味。 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许,我们不必非得在语文教材里为鲁迅预留位置,但一定必须在内心深处为他留有一席之地。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