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ionic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碳离子液体电极”高被引论文:2/3来自CHINA
zhpd55 2011-1-2 10:42
Dec. 2010 - CARBON IONIC LIQUID ELECTRODE 据汤姆森路透科技公司2010年12月公布的基础科学指标(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 )中涉及到的22个主要领域的最新统计结果,在工程领域题为“ 碳离子液体电极 ”研究方面,我国作者的研究成果入选高被引论文的比例高于其他国家,该领域入选的42篇核心论文中伊朗6篇,美国2篇,阿联酋2篇(与美国和英格兰作者合作);芬兰、土耳其、巴西、新加坡、英格兰以及韩国各一篇,其余28篇全部来自我国,其中台湾2篇,大陆26篇。42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为165次,来自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Zhao, F等人200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 伊朗设拉子大学(Shiraz Univ)Maleki, N等人以及北京大学的Zhao, YF等人的论文被引频次位于并列第二(被引频次均为154次),不过Maleki, N等人论文发表于2006年,而Zhao, YF等人论文发表于2005年。 被引频次排列第三的清华大学的Lu, XB等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被引频次为136次。该论文发表于2006年。 其他论文的被引频次均在130次或者以下,最少的有9次。我国入选碳离子液体电极高被引论文的28篇中,台湾地区2篇均来自台北科技大学,而大陆的26篇的作者单位以科学院为主,如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其次是高等学校,除了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之外,还有商丘师范学院。42篇核心论文被引情况图示如下(其中彩色表示是最新发表的论文)。 Title: Electrochemical and bioelectrochemistry properties of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and 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s Journal: ANAL CHEM, 76 (17): 4960-4967 SEP 1 2004 Citations: 165 Authors: Zhao, F; Wu, X; Wang, MK; Liu, Y; Gao, LX; Dong, SJ Addresses: Chinese Acad Sci, Changchun Inst Appl Chem, State Key Lab Electroanalyt Chem, Changchun 130022,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Sci, Changchun Inst Appl Chem, State Key Lab Electroanalyt Chem, Changchun 130022, Peoples R China Chinese Acad Sci, Changchun Inst Appl Chem, State Key Lab Polymer Phys Chem, Changchun 130022, Peoples R China Title: High-performance carbon composite electrode based on an ionic liquid as a binder Journal: ANAL CHEM, 78 (11): 3820-3826 JUN 1 2006 Citations: 154 Authors: Maleki, N; Safavi, A; Tajabadi, F Addresses: Shiraz Univ, Coll Sci, Dept Chem, Shiraz 71454, Iran Shiraz Univ, Coll Sci, Dept Chem, Shiraz 71454, Iran Title: Selective detection of dopamine in the presence of ascorbic acid and uric acid by a carbon nanotubes-ionic liquid gel modified electrode Journal: TALANTA, 66 (1): 51-57 MAR 31 2005 Citations: 154 Authors: Zhao, YF; Gao, YQ; Zhan, DP; Liu, H; Zhao, Q; Kou, Y; Shao, YH; Li, MX; Zhuang, QK; Zhu, ZW Addresses: Peking Univ, Coll Chem Mol Engn, Inst Analyt Chem, Beijing 100871, Peoples R China Peking Univ, Coll Chem Mol Engn, Inst Analyt Chem, Beijing 100871, Peoples R China Title: Composite system based on chitosan and room-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and electrocatalysis of hemoglobin Journal: BIOMACROMOLECULES, 7 (3): 975-980 MAR 2006 Citations: 136 Authors: Lu, XB;Hu, JQ;Yao, X;Wang, ZP;Li, JH Addresses: Tsing Hua Univ, Dept Chem, Key Lab Bioorgan Phosphorus Chem Chem Biol, Beijing 100084, Peoples R China Tsing Hua Univ, Dept Chem, Key Lab Bioorgan Phosphorus Chem Chem Biol, Beijing 100084, Peoples R China Univ Sci Technol China, Dept Chem, Hefei 230026, Peoples R China
个人分类: 新观察|6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Paper story】Chem Eur J:氨基酸离子液体用于手性分离
liuqian 2009-8-19 17:23
Title: Amino Acid Ionic Liquids as Chiral Ligands in Ligand-Exchange Chiral Separations Authors: Qian Liu, Kangkang Wu, Fei Tang, Lihua Yao, Fei Yang, Zhou Nie, Shouzhuo Yao Link: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2557658/abstract 一篇自己期盼已久的论文终于在网上刊出来了,对于可能从事很多化学的同志来说,一篇Chem Eur J实在也算不了什么吧,特别是有关有机、材料和传感器的同志们。但是对于我一个从事毛细管电泳的来说,虽然已有一些JCA、Electrohoresis文章了,但这还是第一篇IF5的文章,惭愧呀~~ 话说回来,这年头,纯做色谱或CE分离的已经非常难在高IF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了,可能比较好的能上JCA,能上AC算是很好的了,要发表在综合类化学杂志上就更少了。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发表在CEJ上,还是因为这是我们实验室CE组和HPLC组两个小组通力合作的结果吧,把原来计划发表两篇文章的内容融合到一篇中,提炼出了一些新的chemistry,才能被CEJ接受。 这个工作主要是把一种新的离子液体——氨基酸离子液体首次应用于手性分离中,发现了一些优于常规氨基酸配体的性质。我们同时测试了在毛细管电泳和HPLC中的分离性能,然后提出了一个导致这种优异性能的可能的机理。 在这个工作中,我本人完成了CE这一块的工作,另外两名同学完成了HPLC的工作,然后由我撰写了论文。写这种交叉领域的文章,还是挺费工夫的。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学习一些新知识然后思考机理写论文,这算是我发表的论文里面撰写时间最长的了。 文章一开始取了一个非常长非常色谱的标题,投到AC——我们觉得应该是最合适的期刊了。结果被AC主编毫不留情地直接reject了,理由是太专业,建议投更专业的色谱期刊。拿到这个结果,我觉得非常郁闷,莫非只能JCA了吗,还是挺不甘心的。于是我改了一个更简短的看起来不那么色谱的标题,正文一字不改,当天就改投了CEJ,一个综合化学类期刊,比AC更“不专业”。看来改标题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主编没有质疑文章太专业,而是送审了。 过了两个月,收到主编决定——直接Accept了!回来两个审稿人意见,一个直接接受,一个小修。结果那个小修的意见被编辑无视了,编辑表示我们投最终稿时可以自己选择修改与否。虽然文章已经接受了,出于礼貌,我还是认真回答了那个小修的意见。 从AC的直接reject到CEJ的直接accept,两个同量级的期刊,迥然不同的命运,可以看出文章标题的重要性啊!标题一定要对杂志的胃口! 欢迎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CE相关|951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