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亚马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亚马逊要推虚拟货币?
pkuzeal 2013-2-8 13:39
在今年五月,亚马逊将推出自己的虚拟货币,亚币,可以在美国用于在 Kindle 上购买 App ,游戏以及在 App 内的内容。作为诱惑,公司宣称将免费发放“数千万美元”的亚币。 作为 App 的开发者象往常一样可以得到 70% 的亚币销售收入。 这不是“ Bitcoin ”(一种点对点的虚拟货币),亚马逊并没有发行一种虚拟货币(至少目前还没有),而仅仅是采取一种方法推广 Kindle 上的内容并让用户免费尝试。 公司最近针对 App 开发者推出了一些功能,例如在 App Store 中购买实物产品,而目前亚币只能用于 Kindle Fire 适用的游戏及 App ,在其关于亚币的 FAQ 上这样写到:在安卓及 Kindle 设备上销售的 App 及游戏同样可以用亚币购买。 同样的亚币对于实物货币也没有折扣,一个亚币相当与一美分,因此 2.99 美元需要 299 亚币。目前尚不知亚马逊在免费亚币使用完后如何将亚币销售给用户,但亚马逊宣称其将“迅速而又有效地使用户通过亚马逊帐户获取亚币” 汉式婚礼
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字内容生态与出版业的颠覆性创新
热度 4 renxiang 2012-11-2 12:12
互联网巨头都意识到,硬件终端只是开启消费的钥匙,内容资源只是维系消费的纽带,而对消费者(end users)资源的直接掌控才是决胜关键。这些资源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用户行为偏好、用户对平台的路径依赖以及用户之间的口口相传。摆在传统出版商面前的严酷现实是:在数字内容生态中的生存能力将决定其未来,传统模式与理念需要彻底革新。无论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在数字内容生态中都不适用于出版商;未来的商业模式只能是合作、开放,盈利必须依赖不断创新,而不是从现有资源中榨取最大利润。 在2012柏林数字创新者峰会上,德国Siegenheim Cie.咨询公司的合伙人Siegenheim 语出惊人,“传统出版商已经错过了在数字内容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机。虽然他们仍希望通过彼此间的合纵连横来抗衡互联网巨头,但这种策略为时已晚。出版商只能通过与四大巨头的合作、协商、整合来寻求机会。” Siegenheim所指的互联网巨头包括谷歌、苹果、亚马逊和脸书。这些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巨头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内容生态(Digital Content Ecosystem),正在颠覆英美传统出版业。 英美出版业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产业结构,以麦克米兰(Macmilla)、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西蒙舒斯特 (Simon Schuster,在CBS旗下)和哈勃考林斯(Harper Collins,新闻集团所有)等为代表的出版巨头占据了行业主导地位。但是,这一垄断格局造成了诸多深层次问题:独立出版商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行业 竞争活力不断下降,出版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日益萎缩,书价居高不下,图书阅读对青年一代失去吸引力,等等。这些广受批评的问题,为移动互联革命提供了广阔 的颠覆性创新空间。 2000年前后,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先后进入出版领域,并相继建立了完善的、独立于传统出版体系之外的数字内容生态——无论苹果的APP商店,谷歌安卓的Play Store,还是亚马逊的Kindle平台。与互联网巨头崛起并行的,是英美传统出版体系的衰退:实体书店倒闭潮愈演愈烈,纸本图书的销售额与利润整体下滑,以《大英百科全书》为代表的纸本经典退出历史舞台…… 自2011年起,西方跨国传媒集团陆续开始大规模重组,传统出版业务成为被精简、压缩和剥离的主要部门。此起彼落,在互联网巨头的阴影下,曾经利润丰厚的英美传统出版业正在陷入衰退。 取而代之的将是数字内容生态——一套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全新体系。它不但是软件与硬件的整合,也是内容与渠道的整合,更是创作者与消费者的整合。这一新体系 带给出版业的冲击,超越了多数出版商的理解和预期。这种冲击不仅是对渠道霸权的争夺,它将彻底改写出版业的商业模式、运营方式及产业文化。在互联网巨头 中,亚马逊与出版界渊源最深,对传统出版模式的颠覆最为直接。 亚马逊的数字内容生态 早在1995年,亚马逊网上书店就开始投入运营,但是直到5年后,才迎来高速成长的黄金发展时期。亚马逊建立了具有颠覆性的零售商业模式,它最大限度地去 掉中间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整体物流与管理效率,最终实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商品流通体系。这一当时极具前瞻性的模式在纳斯达克备受追捧。 亚马逊的网上书店业务有3个核心理念:首先是实体书店难以达到的低价;其次是通过信息技术和高效物流来实现“长尾效应”,完美匹配数百万图书品种和数以亿 计的读者需求,这也是基于实体库存的线下书店难以匹敌的;其三,对读者行为与偏好的分析与个性定制,为读者购买提供最大便利。通过这些竞争优势,不到10 年时间,亚马逊网上书店挤垮了曾是西方书业“主渠道”的实体连锁书店,成为新的渠道霸主;同时,它也颠覆了传统出版业的行业生态——图书定价居高不下、书 店零售业享受高额折扣的结构成为了历史。 Kindle的推出是亚马逊理念在数字时代的必然。除一般的电子阅读优势之外,借助Kindle, 亚马逊的意图是边缘化出版商——在其成功边缘化实体书店之后。这种边缘化战略体现在3个主要方面:首先是亚马逊建立电子书的代理定价体系,不足10美元的 低价最大限度发挥了数字出版的经济效率优势。而出版商实质上沦为了数字出版产业链薄利的底层供应商。在2010年,亚马逊平台上电子书销量首次超过了精装 书,这此消彼长的变化,使出版商丧失了产业价值链的主导地位:因为在英美出版业,精装书承载着最新、最优秀和最具附加值的图书内容,是出版商的主要利润来 源。其次,亚马逊推出了大量免费电子书,将出版商在公共版权领域的图书业务彻底边缘化。 这些免费电子书让Kindle用户可以享受免费“内容午餐”,因而成为推广Kindle产品与平台的最佳手段。第三方面是直接出版体系(Kindle Direct Publishing)。它将作者的自出版(self-publishing)与Kindle推广平台整合起来,以此建立了作者、内容与大范围读者之间的 直接互动,边缘化了传统出版的把关人角色。对亚马逊来说,KDP的意义还在于,它提供了数十万册1美元左右的低价流行读物,极大地丰富了Kindle平台 的内容资源,让读者可以以极低的成本,享受电子阅读的乐趣。21世纪是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时代,亚马逊通过免费低价内容,占据了读者的阅读时间,成功地从出版商手中抢走了最宝贵的读者“注意力”。 在Kindle电子阅读器时代,数字内容生态的模式就初具雏形了——Kindle平台的个人图书馆、维基百科链接、网页新闻内容的推送以及X-ray(图书内容智能扫描系统)。随着Kindle Fire平板的推出,亚马逊强力整合数字内容资源,从此,电子书与数字报刊、数字音乐、电影电视、游戏等等数字内容共存于一个生态体系中,成为维系Kindle用户使用与消费的一种资源。从用户角度来讲,“书”的概念将逐渐淡化。 数字内容生态体系从两个基本层面上颠覆了传统出版业:其一,知识不再以单一的图书形式存在,而是以数字内容体系存在。正如Kindle平台,读者可以通过 个人图书馆从海量图书中挑选感兴趣的章节阅读;通过知识链接从一本书跳跃到维基百科或者其他图书;通过智能内容扫描选择性阅读,打破图书的线性叙事结构; 可以在欣赏音乐电影之余浏览图书,也可能从电影观影、新闻浏览中切换到图书章节的阅读,等等。其二,“出版”的附加价值将很难体现。传统出版是以单体 “书”为核心载体的,作者对内容的组织与展示,编辑对内容的挑选加工,发行部门的宣传推广,以及书评人的品评推荐,都是基于某某书来进行的。一本的书名和 版权成为读者认知的核心,也是商业模式的基础。但是,这一传统模式将被颠覆,因为内容将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而存在。 建立数字内容生态并不是亚马逊的专利,另外两大巨头——苹果与谷歌同样乐此不疲。虽然3大平台起点不同,在商业模式、内容资源结构上也各有千秋,但是,从 近几年的发展轨迹来看,其整体模式日益趋同,对传统出版的颠覆也大同小异。一方面,三巨头都旨在建立横跨手机、7寸平板、10寸平板这三大终端的硬件体 系;另一方面,整合数字音乐、视频、出版物、应用和游戏,形成全方位的内容生态体系来支撑和维系其硬件平台。目前,全球80%的移动互联流量和54%的互 联网广告市场份额被4大互联网巨头占有(加上脸书) 。 可以说,对出版产业而言,无论是数字发行,还是在线广告,互联网都已占据了垄断性地位。这一模式的演进还并未结束,在2012年,微软推出Surface 平板电脑,正式加入移动互联战局;同时,微软参股巴诺书店,也试图在数字出版领域有所作为。可以说,这场移动互联对传统出版业的颠覆才刚刚开始。 数字内容生态对出版业的冲击 去媒介化(Disintermediation)是数字内容生态系统的商业实质。所谓去媒介化,即通过强大的、整合性的一站式平台,最大限度去除内容产业的中间商和中间渠道(intermediaries),从而形成内容服务与用户之间的直达通路。 从数字内容创造到读者阅读之间的时滞会越来越短:数字传播的高效率使出版内容可以跳过书店物流等环节,迅速直达读者;直接出版和自出版模式进一步消除了编 辑加工的时滞,使作者与读者可以瞬时直接对话。亚马逊、谷歌和苹果等数字内容生态体系都是面向全球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这种空间最小化打破了地域区隔 ——英美独立出版商可以在全球市场为其小众读物寻找读者,这在大出版集团垄断的年代是无法想象的;通过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中国大陆的应用开发者可以从海外市场赚取每年10亿元。去媒介化带来的成本最小化使亚马逊的低价优势成为现实,它也给消费者与巨大实惠。成 本最小化正在转变内容产业的商业模式,薄利多销,甚至免费换人气正在取代以往昂贵的内容产品定价体系。据Gartner的统计,无论是苹果安卓商店,还是 其他应用平台,接近90%的下载来自免费应用,或者限时免费应用 。即便是收费应用,其定价也远远低于传统媒介时代。在这样一个旨在为消费者省钱的生态体系中,免费及低价商业模式将是主流。 去媒介化得以实现,有赖于移动互联网所建立的跨平台协作(Interoperability)体系:内容资源以及内容传播消费可以横跨多个平台、不同终 端,并通达不同的人群。所以,传统意义上的、立足于单一平台的中间媒介,其影响将减弱。这是移动互联对出版产业形成巨大冲击的根源。出版的商业实质,就是 知识传播的中间商,这也是整个出版产业的价值链本质——它们并不创作内容,只是将优秀内容筛选、包装并分发给读者。传统出版依赖单一的纸本渠道,出版商、 书店扮演核心角色,并以此赚取巨额利润。但是,在三大巨头构建的数字生态体系中,传统价值附加活动正在被边缘化。 随着作为媒介的出版商、书店的消退,真正掌控价值链霸权的将是消费者。无论谷歌、苹果,还是亚马逊,其所做的,并不是建立新的渠道霸权,而是建立一套使消 费者利益最大化、让消费者的集体智慧发挥作用的机制。亚马逊最早启用了购买者评论与评级系统,安卓市场和苹果应用商店的排名计算也是基于消费者的总下载量 和总体反馈,这是消费者霸权在数字内容生态的集中体现。消费者集体选择将决定内容的命运,消费者的个性化搜索将决定内容的可见度,消费者之间的社交网络将 成为内容传播与推广的首要渠道。这种集体选择不是通过出版商、编辑和书店来实现的,而是汇总了千万消费者的个体行为。 与消费者霸权相对应的,是互联网巨头的“用户至上”理念。亚马逊在2012年9月初的新产品发布会,可以说是贝佐斯关于消费者理念的主题演讲——“我们不 在消费者购买产品时赚钱,而在他们使用产品时赚钱。”“只有当消费者赢了的时候,我们才赢了!”“我们不是以合理的价格,而是以任何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 来生产终端产品。”…… 这些都是数字内容生态与传统出版业的本质差异。维系消费者关系,掌控消费者资源,甚至不惜以利润为代价,这是传统出版商业模式所不可想象的。与谷歌苹果相 比,亚马逊用户至上的战略最为激进。苹果注重的是消费者体验,进而通过昂贵的高性能硬件赚取巨额利润。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看,苹果的利润率高 达29.7%,但利润多来自于硬件销售,仅iPhone就贡献了高达70%的利润,而来自iTunes和app store的内容服务利润不足5% ;谷歌的利润率为27.1%,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广告,Play Store的数字内容还难以产生利润。亚马逊采用硬件薄利、内容补贴的策略,它对来自数字内容的利润依赖度最高,而其同期利润率只有可怜的1%。从历史上看,亚马逊在2000年曾有过-50%的巨额亏损,直到2003年才实现盈利,但一直是微利 。可以说,三大平台都难以通过贩卖内容来获取巨额利润,这是数字内容生态的显著经济特征。 无论哪种模式,对消费者的争夺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核心。正是这种争夺,使安卓阵营的两大巨头——谷歌与亚马逊——开始分裂。在亚马逊2012年新近推出的Kindle Fire HD 中,内置的搜索引擎从谷歌变为微软的Bing, 谷歌地图也被诺基亚地图替代;同时,用户将无法通过 Kindle 新平板访问谷歌应用商店。这一改变,标志着亚马逊不希望继续用自己的低价平板为谷歌做嫁衣裳。在数字生态体系中,多数中介都将从产业链被移去。互联网巨头都意识到,硬件终端只是开启消费的钥匙,内容资源只是维系消费的纽带,而对消费者(end users)资源的直接掌控才是决胜关键。这些资源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用户行为偏好、用户对平台的路径依赖以及用户之间的口口相传。 出版商的对策 面对汹涌的数字化大潮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强势入侵,英美出 版商的应对之策多是防御性的、被动的、甚至是倒退的。比如,六大出版巨头与苹果密谋操控电子书定价,这一企图由于美国的司法介入而搁浅,出版方不得不赋予 数字代理商自由定价和打折的权利;再比如,麦克米兰曾经抗议亚马逊的强制低价策略,结果亚马逊在Kindle平台下架其出版物,出版商只能无奈让步。摆在 传统出版商面前的严酷现实是:在数字内容生态中的生存能力将决定其未来,传统模式与理念需要彻底革新。无论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在数字内容生态中都不 适用于出版商;因而,即便是六大出版巨头,也无法再垄断内容资源,或者挟渠道霸权以令诸侯。未来的商业模式只能是合作、开放,盈利必须依赖不断创新,而不 是从现有资源中榨取最大利润。 虽然旧出版体系和商业模式正在被颠覆,传统出版业在移动互联时代依然拥有巨大商机。但能否抓住机会,关键在于出版业自身的革新与重塑。近些年,英美出版业和研究者作了很多实践创新与理论探索,总结起来,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国业者关注: 首先,亚马逊、谷歌与苹果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给出版商提供了绝地反击的机会。由于三大平台没有采取统一的电子书格式标准,兼容问题给读者带来了极大不便。 苹果的epub格式无法在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上阅读(除非非法破解),同时亚马逊的mobi格式也未获得另两大平台的支持。从近期发展看,为了争 夺消费者资源,大平台的排他性竞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会在格式兼容、阅读同步等方面造成更大问题。对独立于平台体系之外的出版商而言,这恰恰提供了差异 化服务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三大数字内容生态的模式日益趋同,其对独占性内容的需求将越发强烈,也必须重新思考与出版商的合作方式,这将改变以往亚马逊 独大时出版商的产业链弱势地位。 其次,由于拥有一流作者和编辑队伍,即使在数字内容生态中,英美传统出版商制作优质内容的能力依然首屈一指;长期以来,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也使英美出版业获 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体系必须提高效率,这样才能依据消费者的意愿对内容定制和定价,而不是从生产者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换言 之,慢工出细活的传统内容生产模式必须在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以及空间物流成本方面寻求突破。自金融危机之后,英美出版业的营销与流通部门成为裁员的重灾 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出版商正在审视和提升自己的“效率”,去除已经落后于时代的环节和部门。另一方面,优质内容的制作能力必须与数字时代整合。以培生 (Penguin)为代表的老牌文学出版公司大举进入自出版领域,为用户创造内容提供专业指导、专业包装与推广,并对这些服务明码标价,这标志着传统出版 业的积极转变。谷歌在2012年8月收购了约翰威利父子公司旗下的旅游指南出版商Frommer。此举战略意图明显——将Frommer的优质旅游内容与 谷歌地图等应用整合,让Frommer生产优质旅游内容的能力创造新的价值。这展示了内容能力与移动互联深度整合的商业前景。 第三,品牌优势,而非内容版权,正在成为出版商的核心资源。从三大平台的内容消费看,著名传统出版品牌,无论是顶级作者,还是一流报刊,依然是最热门商 品;在三大平台之外,成功建立网络付费墙的,也多是顶尖新闻出版品牌。在数字内容生态中,面对海量的用户创造内容,消费者所信赖的,是品牌出版商生产优质 内容的能力。那些拥有百年历史的英美出版品牌,其价值并非数字内容生产者可以替代的。对出版商而言,面对互联网巨头的渠道强势,品牌优势比内容版权更重 要,因为大平台可以低价掠夺内容,但是无法抢走出版商的品牌。这意味着,传统出版以贩卖内容为核心的、封闭性的商业模式亟需深刻革新。出版商不能像守财奴 一样,死守着现有的内容资产,花费巨资建立DRM,靠阻断知识自由流通来强迫消费者购买。相反,利用品牌优势,立足于开放模式,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关 系,进而以用户(而非内容)为中心构建自己的数字内容生态——才是在浩如烟海的数字内容中脱颖而出的取胜之道。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英美出版商正在变得更加开放,战略变得更具进取心,模式上也开始拥抱颠覆性创新。这些转变是英美出版业在数字生态下重新崛起的关键,它们也应成为我国出版业应对数字化的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http://innovators-summit.vdz.de/ http://innovators-summit.vdz.de/ http://tech.sina.com.cn/s/2012-09-12/13467609750.shtml http://info.ec.hc360.com/2012/09/121410583492.shtml ; http://www.cioage.com/art/201007/88928.htm http://digitalpublishingaustralia.org.au/2012/05/04/is-amazon-com-a-not-for-profit-company/ 本文刊于《出版广角》201211期,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纸质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452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被吸血蝙蝠咬可免疫狂犬病
crossludo 2012-8-22 13:15
被吸血蝙蝠咬可免疫狂犬病   吸血蝙蝠看起来并不可爱,被它咬却可以对狂犬病免疫   据“Live Science”网站近日报道,过去人们认为,除非立刻得到治疗,否则狂犬病的致死率是100%。全球每天死于狂犬病毒的人超过55000人。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有少数秘鲁人对这种通过动物传播的疾病具有天然的免疫力。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者发现,在秘鲁偏远的亚马逊地区,每1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不经过医疗就可以抵抗狂犬病。   因为吸血蝙蝠足以使他们产生对狂犬病的抵抗力,却不会杀死他们。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定期接触这种疾病,也许可以使人产生天然的抵抗力或免疫力,”美国疾病管制局国家新兴与人畜共通传染病中心的Amy Gilbert说。“这意味着,可以发明某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狂犬病仍然是致死疾病的地区挽救人类的生命。”   狂犬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感染后的几个小时内注射疫苗就可以避免这种疾病。   “在某些地方,狂犬病是一种地方病,也没有疫苗,那里可能也存在某种抵抗力,”美国赤道医疗和卫生协会的James Kazura说。研究人员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计划把研究扩展到其他感染狂犬病的人群,以确定这种抵抗力的产生机制是否适用于更广泛的地区。过去的研究成果表明,有些人可以自然产生狂犬病抗体,例如加拿大的因纽特族猎人。   在对秘鲁人进行研究的时候,Gilbert和同事想考察蝙蝠与人类的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狂犬病,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新出现的疾病。研究者意外地发现,在92个被调查对象中,有6人有狂犬病抗体,虽然他们从来没接种过狂犬病疫苗。   研究者考察的两个秘鲁社区的很多人因为吸血蝙蝠而感染狂犬病,所以研究者推测,这些人是因为被蝙蝠咬而获得狂犬病抵抗力的。   同样令人惊讶的是,研究者发现了人类也具有自动免疫,偶见宿主通常不会把这种病毒传染给其他人。而研究者过去不认为偶见宿主能形成免疫力。   实际上秘鲁人并没有掌握客服狂犬病的秘密,他们大多数人似乎对这种疾病一无所知。   “他们很少做我们推荐的一些行动,例如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或者去医疗机构,”美国疾病管制局的Brett Peterson说。“他们似乎不了解狂犬病的危险和适当的预防方法。” “我们获得的一些新数据可能会影响人们对预防狂犬病的看法,”他补充说。   研究者还说,秘鲁人不太可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狂犬病抵抗力的。但是,威斯康星医学院的小Rodney Willoughby指出,研究这些天然具有狂犬病抵抗力的秘鲁人的遗传因素,可以发现产生这种抵抗力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原因。拥有对狂犬病毒的抗体并不意味着你就不会得狂犬病。   “尽管在这些人体内发现了狂犬病抗体,我们并不认为他们就得到了足够的保护,”Gilbert说。“抗体是一种免疫反应,所以你可以说他们有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还不足以得到完全的保护。”关于这样的抗体能在多大程度上避免狂犬病,研究者们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她说,“任何人接触了狂犬病毒都应该寻求医疗意见和治疗。”
个人分类: 科研考古|2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去亚马逊买书吧
热度 5 yonglie 2012-6-28 08:53
据说,四库馆臣为了讨乾隆欢喜,抄书的时候故意在显眼的地方留几个错误,等皇上御览时能过过纠谬改错的瘾。不过,四库全书的错误确实很多(除了“故意”的),因错而受处分的,数以千计。乾隆四十三年,曾指示“内阁严饬总裁等嗣后务宜悉心校勘毋再因循干咎”,五月二十六日上谕:    朕博搜载籍,特命诸臣纂辑《四库全书》,弆藏三阁,又择其尤精者为《荟要》,分储大内及御园,用昭美备。所以多选誊录,宽予限期,以期校成善本,嘉惠艺林。昨办书期届五年,将校对、誊录诸人,优予议叙,用示劝扬。惟是进呈各书, 朕信手抽阅,卽有讹舛,其未经指出者,尚不知凡几 。既有校对专员,复有总校、总裁,重重复勘,一书经数人手眼,不为不详,何竟漫不经意,必待朕之遍览乎?若朕不加检阅,将听其讹误乎? 【下面是处分规矩,不抄了……】 没想到,我也有机会“御览”出一点问题——翻那个四库本的《离骚图》,在《怀沙》一章,发现到“伯乐既没,骥将焉”就没了,留下几行空白,后面还有十二句呢! 大概抄书人吃午饭去了,然后就忘了?或者他相信屈子写完怀沙就跳江了,所以不忍抄完?出版说明只说“据《四库全书》原版影印”,却没说是哪一部四库,不知乾隆爷是不是御览过。 我也琢磨,是不是影印漏了几行?这个可能性很小——仿佛对着写满字的一页书拍照,照片却只显出两行字,不是忒奇怪了么?但我确实遇到过那样的印刷奇迹——曾经买过一套精装缩印的宋本《容斋随笔》,却发现 91 页背面不是 92 而是 258 ……幸好有换的。 于是我让卓越重新拿来一套,还真送来了;打开那页看,还是空白了那些行,看来是真的抄漏了。 起初在卓越买书,很担心送来破损的书该怎么办。后来放心了,因为它允许一个月内换货和退货——至于理由,有如下一些选项: 与期望的不符;买错了;发现更便宜的了;不想要了 …… 能以这些理由当理由的服务,对我来说就没有不满意的理由了,也可以说“卓越”了。 刚才打开信箱,又收到卓越发来的“购物体验调查表”,老是那几个问题,后两个是:未来三个月还会在亚马逊买书吗?当然会了;会向他人推荐吗?这会儿正在就落实这一点。
个人分类: 随想|4384 次阅读|6 个评论
想出手购买的书最终罢手,怪店家虎头蛇尾
热度 3 hailang0 2012-6-16 14:31
最近从国学网站上看到了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 京东和亚马逊开始对决:你 300 立刻减去 100 元,我也继续干! 但未料想到今早连续准备了两个订单,最后还是被迫放弃! 先说 360buy 网上倒是有不少好的套装书,我下单一下子就超过了三百,可是填了收货信息之后,发现没有什么地方显示我这订单可以减免 100 的享受优惠。奇怪!我赶紧去发布促销广告的数典论坛咨询。一问,活动昨晚就截止了。我更是不解:明明说是 16 日 23 点才结束嘛,今天不是 16 最后一天么? 后来发现是自己错了。原来犬子昨天摧毁了我们设置密码的电脑防御设置,一键恢复到了 2010 年的时日,系统比应该显示的日子晚了一天! 京东没辙,俺就冲到亚马逊去捞摸便宜吧?谁料单子填好之后,才发现 amazon 随便可以减免的优惠礼券密码,输进去之后,被告知已经失效! 好家伙!要熄火都一起来啊?! 于是我在网上宣布的决定: 这下子我的钱袋子想捂紧一点也没辙啦! 最终以个人的“自食其言”告终。——但这个怪不得我,谁叫商家像秋后的蚂蚱,长不了呢?
个人分类: 读书|316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本如诗的数学小书
热度 5 yonglie 2012-5-8 10:07
一本如诗的数学小书
忽然在亚马逊看到 Milnor 的 Morse Theory ,赶紧下单儿,现在到手了。我原来有过一本从旧书摊儿捡来的盗版(以前是公家行为),有些陈旧,不能“卫生地”躺着看。现在的新本子,还是当年的打印稿( Princeton Press, 1963 ),有点儿影印善本古籍的味道。 这本 1.5 百叶的小书,是我读过的最优美的数学—— Milnor 还有一本更小的《从微分观点看拓扑》,内容更“经典”,所以好奇感要打些折扣——后来在 Hawking 的黑洞定理的证明中,看到它的影子,真是欣喜不已——又证明 Morse 理论的 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 。( Nicolaescu 写 An Invitation to Morse Theory ( Springer, 2007 ),就如是宣扬。) 古代有一个 Cavalieri 原理(即我们的祖暅原理),是考虑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没有考虑它的“形态”(例如有没有凹凸),假如他们想到了,也许会提出类似 Morse 函数的东西——通常误会数学就是把非量化的东西量化,而数学的另一个方向就是不管量而只“定性”,当然定性也是需要某些“量”的。如果一门学科还在讲定量比定性“进步”,那它大概就没有什么进步。 Morse 理论太难了,我也不懂,只是觉得好玩儿——这本书尤其好玩儿,可以像小朋友读唐诗那样随便看看,以后就慢慢明白了。书里有一个图,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Riemann 曲率的基本关系。
个人分类: 数学|5461 次阅读|7 个评论
先睹为快:迟菲等著《密集人群流动规律与模拟技术》
热度 3 liuli66 2012-4-6 16:25
从an那里获得信息,转身就到了亚马逊, 迟菲等著《密集人群流动规律与模拟技术》的摘要、目录、序言等信息,亚马逊那里全都有: 密集人群流动规律与模拟技术 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迟博士从理工科向社会科学转型的成功。 届时AN要买一本,请迟博士签名, 以实际行动支持迟博主。
个人分类: 杂感|830 次阅读|4 个评论
亚马逊的星火,为什么不能燎原 ?
热度 3 yaoqizhou 2012-2-27 22:50
亚马逊的星火( Kindle )改成用触摸屏后,我也跟风买了一个。我喜欢触摸屏,来自于我很喜欢苹果公司的iPod和iPad, 简单易用,反应敏锐。我也喜欢电子墨屏,因为看书时,眼睛不会象看液晶显示那么累。 电子墨加 触摸 屏一定是完美的组合。 心想终于可以做到无纸读文献 。还可以 为保护森林,降低碳排放,贡献一份力量了 ! 俗话说得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到手之后,才发现第一页的设计是那么的粗糙,找功能 就得 找半天。触屏的反应奇慢,翻一页也得等。科研文献 pdf 文件不能兼容,转换成它的格式后就变得乱七八糟的。 3G 版也不能上网查电邮 只能逛它的网店, 而 WIFI 上网给的所谓实验版根本是一个笑话。 这样的 烂货 怎么还好意思拿出来卖!虽然用于看书还可以,但一机多用早已是当今的潮流。有人曾经把亚马逊的 CEOBezos 和苹果的乔布斯相提并论,说俩人都是完美主义,注重细节。在我看来,这俩人 完全 不是一个量级的。 Kindle 触摸屏的多功能根本就是垃圾。 Bezos 在发布 Kindle 触摸屏的同时也搞了个星火液晶显示的峰火( Fire )版。极可能是因为读过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论。 但到目前还没好意思说 放血价的 Kindle Fire 到底卖了多少,而亚马逊上季的收入大跌 58 %。在我看来,什么星火,腐草萤光而已,怎能燎原? 中国地大物博, IT 人口众多 ,而 编程国际竞赛得奖 则 时有所闻。但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iphone 山寨版能模仿得维妙维肖,为什么就不能开发出比 Kindle 触摸版 更 强的电子墨文献阅读器?如有,我马上买一个。想一想 Google 的 Android 可是开源软件, 而 硬件也就是搭搭积木。要不是我心有所属,情 有所锺 ,可真就要下海赤膊一战了 。 扭扭捏捏的 ITWSN ,还在等什么,就是她了!机 会 稍纵即逝啊!
个人分类: 政策评论|6098 次阅读|5 个评论
感谢,并爱上AMAZON...
zlhua 2011-11-8 12:55
哈哈,亚马逊中国的速度还真是快,前两天看到有关他的新闻,还在想是否真的如他新闻中所描述的,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现在看来,的确是真的... 昨天晚上10点多下的DATABASE SYSTEM CONCEPTS订单,12个小时之内,书就拿到我手上了...呵呵,高兴.... 初见DATABASE SYSTEM CONCEPTS(Fifth Edition),很厚实的一本书,总价57.3...单独包装,感觉不错... 感谢AMAZON... 新闻链接: 亚马逊中国宣布启用全球最短域名z.cn 10月27日,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宣布在中国启用全球最短域名z.cn。该域名的启用旨在为中国用户量身制作个性化登录途径,帮助他们更便捷地访问亚马逊中国的官方网站——Amazon.cn,了解和选购其所提供的丰富选品,享受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体验便捷的免费配送服务。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中国总裁王汉华强调:“短域名更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便于大家记忆和输入,这是我们在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之后所做的决定。用户不论使用电脑、手机、或其他任何网络接入设备,均可获得更便捷的访问体验。” z.cn域名启用后,之前使用的域名如Amazon.cn等仍将继续有效。新启用的z.cn及其它相关域名均会指向亚马逊中国官方网站Amazon.cn,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最便捷的方式登陆。 z.cn的启用是继昨日亚马逊宣布其在中国的名称由“卓越亚马逊”简化为“亚马逊中国”,并启动当前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先进的运营中心——昆山运营中心之后,亚马逊在提升中国消费者体验方面又一举措。 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昆山运营中心正式启动 2011年10月27日,北京——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宣布,其在中国最大的运营中心——昆山运营中心正式启动。该运营中心位于上海附近,是当前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先进的仓储物流中心,对亚马逊乃至整个业界均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的启动,将全面提升华东地区消费者的体验,并带动中国电子商务在物流领域实现新的跨越。 昆山运营中心为亚马逊在中国的第十个运营中心,面积逾12万平方米。加上此前同居上海周边的亚马逊苏州运营中心,亚马逊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仓储总运营面积已达16万平米以上,成为领航消费者体验的强大引擎。 亚马逊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马克•奥纳托表示:“亚马逊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并对中国的电子商务充满信心。作为最早在中国投资、布局仓储物流的电子商务企业,我们已在该领域投入数千万美金,并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亚马逊昆山运营中心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为中国电子商务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至此,亚马逊在中国已拥有十大运营中心,总面积超过40万平米。这是亚马逊除美国本土之外最大运营网络,也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面积最大、覆盖区域最广、技术最先进的运营网络,进一步夯实了其在业界仓储物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领袖地位。 亚马逊昆山运营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包装流水线,以及先进的订单处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仓储物流中心。其设计集中体现了亚马逊全球建造运营中心的经验和精华,并特别针对某些产品的特殊情况进行了优化设计,包括世界一流的商品摄影棚和图片处理平台。该运营中心的启用将显著增加产品的库存能力,尤其是鞋靴、服装和消费电子类产品等领域的仓储。 亚马逊昆山运营中心将显著提升上海及周边区域(包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消费者的网购体验。除更丰富的选品外,也将带来更为便捷的配送服务。上海、苏州、无锡、绍兴、嘉兴和杭州等地的“当日达”服务的下单截止时间均将延长。上述地区用户若在上午11点以前完成订单,他们所订购的产品便可将在当天送达,并且是免费配送。 同一天,亚马逊还宣布了在消费者体验方面的两项新举措:首先,其在中国的名称“卓越亚马逊”今日起正式简化为“亚马逊中国”;同时,在中国启用短域名z.cn,该域名将指向亚马逊中国的官方网站Amazon.cn。 亚马逊中国总裁王汉华表示:“作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亚马逊希望通过简化的名称以及短域名的启用,帮助用户更便捷地访问我们的网站。亚马逊昆山运营中心的开通,让我们的发展获得了来自后端运营系统的‘十’足动力;而短名称及短域名的启用,则从前端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体验,希望通过这种‘端到端’的努力,为消费者打造最好的体验。” 亚马逊中国将继续秉持“天天低价,正品行货”的承诺,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品、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快捷的配送,致力于成为最受消费者信赖的网上综合商城。此外,亚马逊中国也将保持在本土化创新方面的不断投入,以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 王汉华补充道:“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曾明确表示,我们在中国的首要任务是让中国的用户满意。这一直是、也将继续是亚马逊中国关注的重点。” 亚马逊七年前进入中国,见证了中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并有幸与其共同成长。经过持续的努力,亚马逊中国成功完成了从“网上书店”到“网上百货商城”的转化。现在,亚马逊中国能够为用户提供28大品类、260万种商品,除图书音像产品外,还提供包括消费电子、家电、服装服饰、玩具、食品、健康和个人护理产品等在内的丰富选品。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28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信息化 (6)
热度 2 ywan 2011-10-17 23:28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信息化 (6)
当亚马逊网站在 1995 年初创时,贝佐斯想让用户能够通过网站浏览尽量多的图书信息。当时至少有两个渠道可以得到这些信息。一个是国会图书馆,另一个是国际标准书号在美国的注册代理公司 Bowker ,该公司定期发行包含所有已出版的具有 ISBN 号的图书信息, 1994 至 1995 版的光盘里大概有 150 万本图书的发行信息。亚马逊的程序员于是将这些以标准化模式存储的信息载入到他们的两台升阳 SPARCstation 服务器里。几个月后,等到 Amazon.com 准备就绪上线时,它服务器的数据库硬盘里已经存有一百万本图书的信息,共占用 25 兆数据空间,其中最常用的一千本书的目录被存在服务器的闪存里方便随时调用 。 如果没有前面这些已经有的标准化信息资源,很难想象贝佐斯的全球最大书商的梦想能够在几年就可以实现。后来,不光是书籍,几乎所有其它商品都通过类似的方式被植入到亚马逊的数据库。同时,亚马逊开始给所有在其网站上商品加上了自己的标准化标号, ASIN ,这是一个 10 位数字和字母的组合(比如目前预售的亚马逊最新彩色阅读器 Kindle Fire 的 ASIN 号是 B0051VVOB2 )。通过这一标号,与亚马逊有业务往来的网商或者供货商可以直接用它搜寻相关商品的信息,这一举措也为亚马逊日后的平台战略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比较优势资源。 亚马逊最初创业所利用的标准化信息是在国际标准书号和条形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这两件东西是 60 年代众多产业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标准化的产物。除了网络零售业以外,美国目前使用的旅行订票系统,网上银行系统,零售系统等等也都是建立在从那个阶段实现的信息标准化之上。所以我们需要从那个时间段开始来看一下这一当代电子商务的重要基础部分。 美国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1940 年人口普查结果是 1.32 亿, 1950 年是 1.51 亿, 1960 年是 1.79 亿, 1970 年是 2.03 亿。也就是说,在上个世纪 40 年代初到 70 年代初的 30 年的时间里,美国的人口增长了 1.5 倍。而这些新增人口多半都是在 1945 年二战之后陆续出生的,也就是所谓的“婴儿潮”。 “婴儿潮”导致的消费人口增加。到了 60 和 70 年代,战后出生的儿童开始就业,进入消费阶段,每年都有新增的近千万人口进入消费领域。新增人口使整个社会对住房,汽车和各种消费品以及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从 50 年代到 70 年代这段时间是一段蓬勃发展的阶段。社会内需给大大小小的企业增加了很多发展机会。 美国1909至2003年的人口出生率(每千人),其中1946至1964年的蓝色表示战后婴儿潮阶段 经济的发展和内需求增加导致对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能力的需求提高。这使得许多面向消费者的服务性行业在其与消费者接轨的服务环节上首先遇到了信息处理的增长瓶颈。其中,以航空,银行,和零售行业最为突出。拿美洲航空公司来说,该公司在二战后是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由于二战前乘坐民用飞机的是有限的高收入人群,所以该公司传统的订票方法是完全人工预订。随着五十年代航线和乘客人数的增加,这种人工预订的方式遇到了瓶颈。因为乘客都是通过该航空公司在各地的代理预订机票的,当各地的代理们把订票信息通知航空公司时,由于处理时间上的滞后,有可能出现预订人数超过实际载客量的情况。所以航空公司不得不预留一定数量的空位来应付这种情况。可是如果预留的空位过多又有可能造成在最后时刻没能将空位卖出,造成损失。在乘客总基数小的过去,这些现象不成为问题,可是当乘客的人数剧增时,这类问题成了发展的瓶颈。 美洲航空公司最初的解决办法是用先订票,后传送乘客信息。第一步,每个机票代理远程查看航班的座位情况并订票,公司总部的座位信息于是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二步,机票代理将乘客个人信息发给航空公司总部。这个办法有两个主要缺点。首先是由于分两步走,需要将预订的机票和乘客的信息配对,可是最后平均下来有十二分之一的预订信息与乘客信息不能对应,从而产生订票错误。另外一个缺点是速度太慢 – 比如要完成一张从纽约到布法罗的来回机票的预订,需要涉及 12 个员工, 15 个具体订票步骤,总共 3 个小时的工作量!所以美洲航空公司发现他们需要一个订票系统,能够不但及时处理大批预订,而且将其与乘客信息自动联系在一起,并且可以自动将机票库存情况作出调整 。 除了航空公司,美国的银行业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及时处理呈指数增长的个人支票。而零售业则需要处理销售数据和库存信息的更新问题。我们不难看出,所有这些瓶颈其实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快速地处理和响应大量用户同时提出的需求。现在任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知道,这就是“实时系统”。而在 50 年代末的民用计算机领域,实时系统还没有出现。当时民用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处理形式是批量处理,英文叫“ batch processing ”。就是把要处理的计算任务拢在一起,分批地让计算机一起处理。所以如何开发实时系统,在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是一个很实在的挑战。而这个研发费用是由美国纳税人通过一个军工项目买单的。
个人分类: 电子商务|3690 次阅读|5 个评论
为何中国的洋货卖得比美国还要贵?
热度 8 benyang22 2011-8-12 09:17
有国内的朋友向我询问哪样的录音棒好。我也不懂,唯有上网查看。按照他的要求和价钱,我向他推荐 索尼Sony ICD-AX412。 我发现这个型号的录音棒,在美国的亚马逊卖64美元,在中国的亚马逊(卓越)卖759人民币。如果按一美元比6.4元算,中国的价钱是美国价钱的1.6倍。 按理说中国的人均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约十分之一,Sony公司应该把它的产品在中国贱卖,在美国贵卖才是。如何这种关系倒过来,我就不得而知了。更加上这个录音棒很可能是在中国制造的,来到美国还要加上远洋运费。 再随便查一个产品,Polar 的能测心律的手表 Polar FT2,在美国的亚马逊卖78美元,在中国的亚马逊卖699人民币(折109美元)。中国的价钱是美国价钱的1.4倍。 别以为中国就亚马逊的价钱高。淘宝网的价钱也跟中国亚马逊的价钱差不多。 倒也不是所有电子产品的中美价钱都相差这么大。拿Canon EOS 550D 的单反相机,带一个标准镜头的,在美国的亚马逊卖749美元,在中国的亚马逊卖4899人民币(折765美元),两个价钱相差无几。 如果海归回国,挣的钱没有美国的多,物价又比美国的贵,那经济账就算不来了。当然如果为了爱党爱国,那就另说。 ========================================== 附: Sony ICD-AX412 在美国的亚马逊: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04M8STL8/ref=s9_simh_gw_p23_d0_g23_i3?pf_rd_m=ATVPDKIKX0DERpf_rd_s=center-6pf_rd_r=1K7J1D3BDP31PGR599R9pf_rd_t=101pf_rd_p=470938731pf_rd_i=507846 Sony ICD-AX412 在中国的亚马逊: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509DNA0/ref=s9_simh_gw_p23_d0_g23_i1?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1pf_rd_r=1SSSAR9KN6V0ASW25CHVpf_rd_t=101pf_rd_p=58840952pf_rd_i=899254051
个人分类: 多彩社会|43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一)
热度 2 ywan 2011-5-13 23:54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一)
存储即服务 ( Storage as a Service, DaaS )是除了前面所述的三大云计算服务之外比较流行的第四种云计算服务方式。存储即服务的最经典的使用案例就是纽约时报的技术人员用亚马逊的 EC2 ( 基础设施即服务 ) 和 S3 (存储即服务)来为其一百多年的文章生成 PDF 和提供全文检索。 这事情发生在 2006 年,亚马逊刚推出 EC2 与 S3 不久,纽约时报正准备把其从 1851 年创刊到 1922 年之间的已经失去版权的文章全部在网站上公开,让读者可以免费阅读和搜索。事实上,纽约时报从 1851 年到 1980 年的近 1100 万篇文章已经被生成图像文件并以 PDF 格式存储。只是每篇文章的各个部分是分散在不同 PDF 文件里的(美国一张报纸的文章往往跨几个版面)。所以需要把这些 PDF 文章碎片拼凑起来,生成新的完整文章的 PDF 。然后,读者就可以通过检索找到文章,直接下载 PDF 文件阅读了。 这项工作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做,是可以完成的,不过需要雇佣专门的公司花一大笔钱。于是纽约时报的技术人员想到用 EC2 和 S3 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开始,他们将一共 4TB 左右的原始 PDF 文件集合上载到 S3 存储起来。然后使用 EC2 服务在亚马逊的云端生成了 4 个虚拟机。这四个虚拟机通过他们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生成的一个包含免费的分布式计算软件 (Hadoop Documentary) 的映像启动。这样,他们就可以象控制一个实际的 Linux 集群一样来通过自己的个人电脑远程控制由四个虚拟机组成的集群。结果他们发现,这个方法居然有效,位于EC2的这四个虚拟机可以有效地通过网络获取和处理存贮在 S3 的碎片 PDF 文件,生成完整的 PDF 文章,再通过网络从EC2存储回 S3 中。 接下来,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决定增加虚拟机的数目。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一共用了 100 个虚拟机,运行了 24 小时, 成功地生成了 1100 万篇文章,共计 1.5TB 的数据,所有这些文章被完整地存回了 S3 。 整个项目的花费 ( 不包括图象上载的传输费用 ) 只有 240 美元! 这个项目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纽约时报目前继续使用亚马逊的 S3 服务来存储其文章。感兴趣的人可以在纽约时报的搜索栏里试着输入“ Li Hung-chang ”(李鸿章),你会发现,有 1800 篇文章,而且所有文章都可以下载阅读!这些报道了李鸿章的各种政治活动。一点不亚于对现代中国领导人的报道。可见 150 多年前美国对中国的观察和了解跟我们对对方的观察和了解是远远不可比拟的。 上图是从纽约时报网站下载的1896年2月24号一篇关于李鸿章访美的报道 目前来看,存储即服务的总的来说是比较受中小企业的青睐。最近的一个调查发现, Fortune 1000 的公司往往都有自己的存储设备,不需要通过云计算来存储数据。而且,远程存储海量数据的成本往往比本地存储要高。所以对存储即服务的兴趣不是很大。但中小企业,尤其是网络营销公司,往往非常需要这种服务。因为这样可以免除购买存储设备,节省了大笔费用。当然,如果服务出现问题,代价也是巨大的。亚马逊的 S3 服务曾经在 2008 年 2 月 15 号清晨出现技术故障,结果导致美东地区的用户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无法获得数据。到当天下午四点左右,才全部恢复正常。类似的情况就像供电服务出现中断一样,影响是巨大的。但这也是使用云计算不可避免的代价。我们只能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这种情况出现的越来越少。
个人分类: 互联网|4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
热度 1 ywan 2011-5-10 06:21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十)
也许除外“ 谷歌”与“亚马逊”,最有可能在“平台即服务”方面赢得一定市场份额地位的就是“微软”了。因为过去 30 年里“客户 / 服务器”模式曾经遍布几乎所有企业与家用电脑市场。而基于 x86 的各类视窗系统仍然占据目前大部分电脑之中。所以,将大多数程序移植到微软的 Azure 云端平台似乎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而且对很多熟悉微软编程环境的程序员来说,在微软的“云端平台”编程也将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只不过,“微软”在云计算方面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谷歌”和 “ 亚马逊”。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和企业“基因”有关系。“谷歌”和“亚马逊”是萌生于互联网,成长于互联网的企业,熟练运用“云端平台”对他们来说是轻车熟路的“看家本事”。而“微软”则没有这方面的丰富经验。所以,“平台即服务”的发展趋势到底如何?谁会胜出?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水落石出。 “ 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 ” 是第三种流行的云计算服务方式。相对于前述两种完全是依赖互联网交互的模式来实现, IaaS 既可以通过互联网,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实现。前面提到的 “ 私有云( Private Cloud ) ” 就是一种 IaaS 。 “ 私有云 ” 将企业内部的硬件资源通过虚拟机方式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的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如果企业使用第三方提供的虚拟机环境来实现部分或全部企业计算需求,则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 IaaS 。 “云计算”成形以前,企业传统上多是租赁专门提供数据服务的第三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资源来满足自己的计算需求。企业通常要与服务商签订“服务协议(SLA)”以确保享有良好的服务质量(比如服务器应满足 99.999% 的上线率)。云计算的模式出现后,这种租赁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和可分割了。比如,以前一个企业可能要租赁两台服务器来满足需求,可是这两台服务器并不能充分利用。通过云计算 IaaS 的方式,这个企业可以不必再租赁服务器,而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来为处理器,内存等关键资源的实际使用率或者使用时间来付费用。在这方面,目前亚马逊的“弹性计算云( Elastic Compute Cloud , EC2 )”提供的服务最为多样化。 亚马逊的 EC2 可以让用户通过 Web 服务来创建自己的虚拟的服务器,并且可以选择内存,中央处理器,存储,以及分区大小等参数来优化该服务器,使得服务器能够更好的运行用户特需的服务。在费用方面, EC2 提供了不同的收费方式。除了根据实际使用运算量收费,或者是支付固定费用之外, EC2 还提供了一种“实时费用”的付费方式。在这种付费方式中,用户预先向亚马逊云计算中心提出自己的计算需求(跟前面一样,包括内存,处理器,等参数)和愿意为此支付的最高限价格;而亚马逊的“云计算中心”则迅速测算其适时空闲的云计算资源情况并根据整体需求给出实时价格。一旦用户的最高限价格高于实时价格,该用户就可以自动根据实时价格获得相应资源使用权进行自己的计算工作。 通过这种三合一的方式,亚马逊几乎将所有可能的云计算 IaaS 付费方式都包含了进去。也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用户的价格承受能力。
个人分类: 互联网|43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转】【新华网】贝索斯:云计算是亚马逊的一粒种子
wangxzhong 2011-5-2 15:22
http://news.xinhuanet.com/it/2011-05/02/c_121369191.htm 2011年05月02日 09:07:29  来源: 中国经营报   4月27日,亚马逊发布了让投资者略为失望的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亚马逊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9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1.3亿美元增长38%;但净利润为2.0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9亿美元下滑33%。与此同时,亚马逊对第二季度业绩的预期也不及分析师预期。   “我从不想去弄清楚它(市值),我的工作是建设一个可以长久存在的公司。”作为创始人,贝索斯一直坚持自己的事业发展节奏,为他认为有价值的技术或是业务投入巨资,而不过分担心短期的赢利。“我们不排斥被误解,然后低头专注做认准的事、坚持我们的理念。”    云计算是一粒种子   亚马逊是全球最早提出云计算概念,并将云计算应用于中小企业的领导厂商之一。当然,亚马逊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2006年,亚马逊推出云计算业务。但受到研发投入过多的影响,当年股票比2004年下跌50%。   2006年,亚马逊推出云计算的初衷是让自己闲置的IT设备变成有价值的运算能力。当时亚马逊已经建成了庞大的IT系统,但这个系统是按照销售高峰期的需求来建立的,所以在大多数的时候,很多资源是被闲置的。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需要这样的资源,但却又没有钱去做前期的投入。于是在2005年,亚马逊正式推出简单云计算服务(Simple Storage Service,S3),出租闲置的运作能力。   当然,这并不是简单地出租业务。它需要技术更为复杂,可应对的体系更为庞大,亚马逊也要为此付出更多的研发投入,保证在技术上的领先。因为拥有大量的商户基础,亚马逊的云计算从一开始就不缺少客户,所以亚马逊不仅是云计算概念的倡导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者。首席技术官 Werner Vogel认为,正是因为亚马逊零售商出身,且长期专注在用户需求上,所以在向大量中小企业提供IT系统基础架构时,体现出比其他高科技公司更好的成本控制力与服务用户的能力,这是亚马逊的云计算当下领先的原因。   2010年,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的营业收入约为5亿美元,或者在其全年342亿美元的总收入当中并不突出,但却已经拥有包括《纽约时报》、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在内的40万家企业客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贝索斯在内部明确说,云计算服务像是一粒种子,我们都知道它将来会成为大树,会对公司营收有非常大的影响。为了这棵大树,贝索斯认为今天的投入都是值得的,哪怕是短期的赢利下降,或是投资者的质疑。    超越网上商店   原定于5月3日发售的内置广告版Kindle提前至4月27日面市。新款Kindle配备的硬件与以前几款相同,之所以更便宜,是因为上面搭载的广告可以给其带来收入,目前客户包括通用汽车、宝洁和信用卡巨头Visa。   Kindle是体现亚马逊创新的另一个关键产品。2007年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这个重新定义了阅读的产品是过去两年亚马逊最畅销的单品。除去免费下载的内容,去年Kindle售出的电子书已超越亚马逊上的纸质书销量。   从云计算和Kindle的创新思路来看,亚马逊早已经超出一家网上商店的定义。人们喜欢将亚马逊称为网上沃尔玛,但贝索斯并不喜欢这种说法。“我们不想成为任何一个公司的‘.com’版本,我们只想做亚马逊。我始终认为,如果你是一个总是关注竞争对手的公司,那就很困难了,因为首先你必须始终试图去跟着它们走;第二,你必须改变自己的战略,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在改变。”   销售数字音乐、推出视频点播服务,成为娱乐内容的提供商,直接切入苹果iTunes的领域,推出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开拓了一个全新市场,并将iTunes销售音乐的模式复制到图书领域,1996年在西雅图创业的亚马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涉足硬软件领域、横跨实体经济与虚拟服务的公司。   外界的质疑和股价的起伏从来不会影响到贝索斯,今天的亚马逊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在互联网企业中市值仅次于谷歌和facebook。
个人分类: 【转】产经企业|1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六)
热度 2 ywan 2011-5-2 06:45
亚马逊的云计算,尤其是硬件部分和底层部分,是依靠整合第三方技术建立起来的;相比之下,谷歌的云计算技术则基本上是自己开发出来的,并且主要是适合谷歌自己的搜索功能和相应计算之需求。 在硬件层面上,谷歌为“云计算”的发展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贡献,那就是把数据中心“标准化”了。 前面讲过,以 Linux 集群为代表的廉价“计算机集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从好莱坞的电影制造业到石油数据分析,再到药品开发,蛋白质分析等生物医学行业中。最初这些运算应用都是在被称为“服务器农场”的数据中心处理的。一个“服务器农场”通常是将几千台服务器通过各级网络交换器连接起来,然后用来做各种大型计算或信息服务工作。“服务器农场”用的最多的是做网络服务器使用。一个中型以上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通常需要上百台服务器来满足网上顾客的访问需求。而峰值时段需求可能达到上千台。所以,租用这种“服务器农场”提供的网站驻载服务对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比较省钱。其实这也是云计算的一个雏形,亦是其服务内容之一。 但是传统的“服务器农场”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通常用在服务器计算上的能源开支只占“农场”总开支的 1/3 。其他的 2/3 都被消耗在了空调和其他非计算性功能消耗上。这种趋势在服务器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显的更为突出。因为这需要设计有效地也必然是日益复杂的空调降温系统。另外,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多,调试和更换服务器的维护费用也相应增加,这也使得维护人员费用成本增加了。 谷歌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遇到上述这个问题挑战的公司。所以,也是第一个想到用“数据集装箱”这个“标准化 ” 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公司。所谓 ” 数据集装箱 ” ,就是指把固定数量的服务器安装在一个标准尺寸的“集装箱”(就是远洋运输用的那种集装箱)里,同时,在里面配备标准的高效率的空调冷却系统。这种一体化的设计从硬件角度看,不仅提高了降温效率,而且可以将其外包给最有价格竞争力的公司批量 生产 。从软件角度看,也简化了编程复杂度。这样,每个数据中心不再是一大堆服务器的专门组合,而是一个或数个集装箱的组合。而且维护人员的培训内容也可以标准化。这种标准化设计理念不久就被微软等其他公司相继采用。 在此基础之上,谷歌将传统的以单个服务器为基本单位的数据中心发展成为以“数据集装箱”为基本单位的“仓库型计算机”。然后,通过这个“仓库型计算机”的“系统平台”将底层的硬件部分透明化,而不是像亚马逊系统那样的虚拟化。这大概就是谷歌和亚马逊云计算在技术层面区别最大的地方。
个人分类: 互联网|3143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计算的前世今生(五)
热度 1 ywan 2011-4-19 11:12
除了 Linux 的集群技术,“效用计算”可能是对“云计算”的后来“隆重”登场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如果说“集群技术”为“云计算”提供了硬件基础的话,那么“效用计算”则为“云计算”提供了一个服务定价的雏形。“效用计算”的概念很早就出现了。看过比尔盖茨自传的人大概都记得,盖茨上中学的时候和他的好友艾伦一起用自己积攒的钱购买大型机的机时 , 然后 用 BASIC 编程的那段历史。这种销售机时的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早期的“效用计算”,当然,这是建立在分时系统的大型机基础之上的。当初很多企业采取这种根据计算量和存储空间的使用多少来付费的方式,从而降低成本 –因为购买和维护大型机的费用非常昂贵。 到了 80 年代,由于微型机及个人电脑的出现,企业开始放弃原来的租赁方式,而逐渐采用服务器 / 客户端方式。显然,这会导致企业需要维护日益增多的服务器(台数)费用支出加大,同时每台服务器的利用率非常低,这种令企业并不满意又无可奈何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 90 年代。 到了 90 年代末,随着虚拟机技术的出现,“效用计算”又被再次拾起、重视,这是因为前文所提到的,很多企业被日益增长的(所需的服务器数量)的维护成本搞得不堪重负,而企业对运算量的需求又与日俱增。所以,使用可调整的第三方服务成为一个比较诱人的理想选择。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把“效用计算”和传统的“外包服务 ” 区分开来。虽然“效用计算”和 ” 外包服务 ” 都是把企业的计算服务交给其他公司来处理,但 ” 外包服务 ” 大多是基于传统的服务 / 客户架构来提供的。也就是企业付费给服务商,而服务商提供专门的服务器和存储空间来满足客户企业的计算业务需求。这样,企业可以节省雇佣专门的系统维护人员和购置相应硬件的不菲费用。而以虚拟机技术为基础的“效用计算”则不同。服务商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随时提供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存储空间,以及计算能力的组合。尽管企业不再享有专门的“一对一”硬件服务器了,可是其实际需求反而更能得到满足,因为服务商可以动态的划拨、整合其所有资源给处于“峰值”需求的企业使用。 90 年代末最早将“效用计算”付诸实践的主要是“升阳 ” 和“惠普”两个公司。两个公司一开始都是将硬件设施直接运到企业,然后根据其实际使用量收费。比如升阳公司的硬件设施就配备了上百个中央处理器,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处理器开启使用。而具体的用量通过网络传到升阳公司作为收费标准。稍晚一些的惠普在 2000 年前后亦采取了类似的方式并且根据实际用量收取 3 万到 7 万的月费用。不过,这些最初的“效用计算”商业模型没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到了 2005 年前后都不得不改变策略 那就是: 尽可能降低硬件成本,进一步降低使用费用。同时,这些公司也发现,这种将硬件运到客户那边然后和客户现存系统并用的“效用计算”模式并不能真正提高客户现存系统的效率。这是因为自身系统与效用计算的租赁系统的系统整合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而“效用计算”最有效率的应用是:解决某一个具体的计算问题,或者是客户全面采用效用计算的模式,摒弃自己原来的系统。 到了 2006 年,亚马逊的“效用计算”模式开始崭露头脚。亚马逊一开始就将市场定位放在了小型用户层面上,尤其是网络创业公司,这就避开了和“升阳”以及“惠普”等公司的正面直接竞争。亚马逊给网络创业公司提供了一个非常低的门槛(每个虚拟服务器每小时 10 美分的租用费用),这使得这些小公司不必提前花费硬件设备购置费,也不必担心因为客户突然增多而导致的服务拥挤。除此以外,亚马逊还提供了批量处理服务。客户可以将需要批量处理的计算项目上传到亚马逊的服务器上,处理完后,再通过网络将结果下载。亚马逊还直接给自己的服务起了“云计算”这一比“效用计算”更加形象、动听的名字。
个人分类: 互联网|3366 次阅读|1 个评论
10大最具智慧毕业典礼演讲
brbaba 2009-12-13 20:57
1. 苹果 CEO 史蒂夫 乔布斯 (Steve Jobs) , 2005 年,斯坦福大学 史蒂夫 乔布斯 精彩语录: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了一句话: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的 33 年内,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当答案连续多次都是 不 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 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 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 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2. 亚马逊 CEO 杰夫 贝索斯 ((Jeff Bezos) , 2008 年,卡耐基 梅隆大学 杰夫 贝索斯 精彩语录: 成功人士关注他们所喜欢的事情,并等待这个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而另外一种做法,即追逐当时的热点则是一条艰难之旅。在 1999 年互联网淘金热时,我看到许多人对电脑、技术并没有真正的兴趣,对真正的商业利益和安心挖掘互联网的价值没有真正的兴趣。你会发现自己与一批有着更多激情的人同场竞技非常危险。 3. 全球最富有的作家、《哈利波特》作者 JK 罗琳, 2008 年,哈佛大学 《哈利波特》作者 JK 罗琳 精彩语录: 你们可能从未象我这样经历过如此多的失败,但生命中必然存在失败。没有人可以永远成功,除非你象根本没有活着一样地小心生活 而这根本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失败。 4. 微软创始人兼董事长比尔 盖茨 (Bill Gates) , 2007 年,哈佛大学 比尔 盖茨 精彩语录: 人类最大的进步并不是表现在科技的发现和发明上,而是表现在如何用它来消除不平等。 5. 谷歌创始人拉里 佩奇 (Larry Page) , 2009 年,密歇根大学 谷歌创始人拉里 佩奇 精彩语录: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很幸运地举家前来这里,我们中有些人有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也许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像露茜 (Lucy) 和我一样,正在梦想着建立自己未来的家庭。和我一样,你的家庭将你们带到这里,你将你的家庭带到这里。请关心你的家人,同时记住:他们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6. 谷歌 CEO 埃里克 施密特 (Eric Schmidt) , 2009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 谷歌 CEO 埃里克 施密特 精彩语录: 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尽可能地与与电脑连接在一起,但也要知道哪里可以关闭电脑。你可能在电脑中打发时间,但生命在于你周围的人。 这些工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使用它们,然后关闭它们,多和周围的人交流。 7. 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 (Sumner Redstone) , 2002 年,凯洛格商学院 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 精彩语录: 如果你在 28 岁时悲叹命运的不幸,你应该听从下面这三条来自一位在过去 50 年中从来没有悲叹过的人的忠告: -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门; - 追逐梦想,但立足现实 - 这与财富无关,而是与成功有关 8. 谷歌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奥米德 柯德斯塔尼 (Omid Kordestani) , 2007 年,圣何塞州立大学 谷歌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奥米德 柯德斯塔尼 精彩语录: 为了保持我的敏锐,我必须象移民一样思考和行动,他们的乐观和动力让我受益匪浅。移民是天生的梦想家和斗士。 9. 1999-2005 年惠普 CEO 卡莉 菲奥莉娜 (Carly Fiorina) , 2004 年,加州理工学院 惠普 CEO 卡莉 菲奥莉娜 精彩语录: 什么才能称得上你们这一代的伟大之处?我认为是使用你们在这里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找到与计算机连接的方式,而且找到与人的连接方式;不仅仅是架设桥梁填补技术间的鸿沟,更是架设文化间的桥梁;不仅仅是使用数字和公式创造,更是使用语言去引领。在这个过程中,填补愚昧与智慧间的差距。 10. 通用电气 CEO 杰夫 伊梅尔特 (Jeff Immelt) , 2007 年,圣母大学 通用电气 CEO 杰夫 伊梅尔特 精彩语录: 通过你的决心让自己脱颖而出,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为生活设定一个目的,你将定义你自己的目标。努力工作并实现你的梦想。 ( 转 )
个人分类: 杂谈|3989 次阅读|2 个评论
承诺当日递送,亚马逊挑战B2C配送时限
pkuzeal 2009-10-18 22:59
在周四上午 amazon.com 在向其客户提供及时满意服务又跨出了一步 引入了当地快速发运服务。如果一款合适的产品在上午十点或下午一点前被订购, 亚马逊将实行当天送抵。首先实行该项服务的包括纽约,费城,波士顿,华盛顿,巴尔的摩,拉斯维加斯和西雅图(芝加哥,印地安娜波利斯和菲尼克斯也即将推出) 这项服务使人回想起互联网兴起的年代, kozmo.com 和 Urbanfetch , 利用自行车递送货品。当然那些早期的 B2C 公司并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他们承受了巨大的物流成本(自行车运输队)而指望客户购买毛利较高的产品例如 DVD 播放机或游戏机,但有时候客人仅仅购买几只笔或一包油灰。 作为知名的分销网络,亚马逊拥有在市中心的物流设施, 它无疑会为当日送抵提供最优的设施和服务,同时它也会想超急递送额外收费。 亚马逊支付 79 美元年费的会员,会发现这个新业务对两日递送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而当日递送仅需为每件商品将额外支付 6 美元;对于非会员,费用则相当高了,买帮宝适尿片大小尺寸的物品须支付运费 15 美元。 (售书商 Barnes Noble 的在线书店也听过当日递送服务,但仅限于曼哈顿地区, 订单超过 25 美元没有额外运费,不足 25 美元则收取 5 美元) 在一项声明中, JP 摩根的分析师指出此项服务是亚马逊为减少在线购物与现实购物区别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亚马逊推出收费会员后有效增加了客户购买频率后,该项服务无疑同样也能提升客户的购买频率。
个人分类: 未分类|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亚马逊、微软和雅虎结盟反对谷歌图书诉讼结案
pkuzeal 2009-8-21 14:05
亚马逊、微软和雅虎的集体力量够强吗?一项关于谷歌图书诉讼解决的联盟成立了,这是针对最近司法部了解谷歌图书诉讼的案件。 微软和雅虎均对外界明确表示已经参与了此联盟,而亚马逊则不予表态。尽管其 CEO 前些日子在公众场合严厉指责诉讼案的了结。 反对结案的人们认为这个交易给了谷歌空子可钻,尤其是对于那些放弃版权的作者们。对他们来说,看到微软在出钱资助反对此案了解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个人分类: 未分类|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