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超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也谈超载
热度 1 szjsyj 2015-9-16 16:30
转课题组闲聊话题(2008年,《昆山城堡》博客文章) 昆山城堡散文集 美国人看不懂的事——也谈超载 看见了吧,干嘛总是想着限制!你把路搞坚实就行了。用混凝土预制块道路基层结构,随便你车装多少货。 据说美国人用卫星图片来分析中国的交通运输能力 , 经过科学计算,判断出我国军队假如从黑龙江调一支 10 万人的大部队和数十万吨物资去西藏,用 1000 辆解放车需要跑四个来回,费时三个月,如遇到突发事件根本来不及。 其实他们根本就闹不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看看我国高速路上飞跑的超载车吧,一辆能顶多少辆,你算的准吗?。真要到了那关键时刻,所有车辆先开到改装厂把轮胎、底盘等相关零部件那么一换,嘿,等他们出来的时候,一个个就像吃了壮骨散、大力丸,使用载荷由 20 吨上升到 40 吨, 40 顿的上升到 80 吨, 50 吨的上升到 120 吨,整个一变形金刚再世。 要不说中国的发展速度怎就比国际平均水平块,中国车就像中国人,潜力大着呢,能量有多大你没法用公式算,那叫超越式发展,总跟在别人身后多没出息呀。 话又说回来,多拉快跑就是物业追求的高效率目标,能多拉为什么要少拉、要限制,既然多拉才能有效益就不要限制,我们应该利用资源、发挥优势,而不是遏制技术进步限制经济发展。不过是找一个平衡点,重载道路建设投资费用与重载车的运输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效益的平衡。 下面先说重载车的优点: 1、 载重大。重载车的承载能力可与一节火车相当, 25~120 吨。 2 、 服务范围远比火车要灵活的多,它不仅可以从工厂到工厂,还能从工厂到商场,这是火车不能作到的。 3 、 配货灵活。可以单车运输,也可车队出行。 4、 运输调度灵活,可以随时改变行车路线。 5、 行驶路线灵活,可以走高速、公路、乡村路。 6、 单位吨公里油耗低,节能、环保。 7、 总重量相同的车队比普通车队使用车辆数量少,因此交通资源利用率高,占用路段长度短,通过时间短。 8、 生产运输成本低,利润高。特别是大型企业,先有很多小公司做部 件,然后再运到总公司装总成。 9、 物业公司成本低,运输同样重量的货物,雇用车辆少,司机少。 10、 货物需求方,进货成本低。 问题: 1、 对现有的道路结构,造成严重损坏,刹车系统不可靠,大大减少原设计载荷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事故率。 2、 公路桥梁载荷设计标准不能适应。 3、 车辆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解决方案: 1、 将道路结构重新按载重量分级, 20 吨以下为轻量级; 60 吨为中量级; 120 吨为重量级。 2、 提出重载车设计、改装标准,制定相关提高载荷与可靠性的办法,严格控制重载车安全质量。 3 、 设重载车专用道路。有针对性的采用特殊道路结构。那东西只走一个道眼,不必在道路全宽加固。火车可以只走两条铁轨,咱汽车是否可以学着点,只走一窄条路。同一条道路可以设计成有不同载荷要求的断面形式。 4、 修订桥梁载荷设计标准,每个城市都建立重载交通系统。 大家看看够不够,不行再添几条。反正是要发现、利用、尽量发挥提高生产力的因素,而不时限制。重载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看我们如何来看待、来引导。总之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性的转变。 5 、所有道路(公路)都按重载道路结构建设,成本太高。那么城市出入口道路、跨大江大河的重要桥梁及道路是否可以按重载道路结构建设呢。哪怕只开辟一条车道也好 ,可以与公交专用线合并使用,白天走公交,晚上走重车 。建议交通部、建设部详细研究可行性并修改相关设计规范适应车辆重载化的发展趋势,而不是限制、约束他的发展。 6、我们架设桥梁是为了天堑变通途,不是只为了好看,不能人为设置障碍。现在领导们审查设计方案(本来纯属技术方面的事,与领导毫无关系)都是看样子,要求什么省内、全国第一、新奇、好看。全然不顾桥梁的基本功能就是联通、跨越。领导本来没有专业能力,却每每在研究技术方案会总结时提出具体意见,领导的意见就是指示、命令,不得不执行,必须改。这类事还少吗。建桥是为了联通,设计桥是为了结实,什么车在上面走不用管,随便走,就是压不坏,那该有多好啊!城市内的一条河上有一座可以通行重载车的桥就好,别断了通道。
个人分类: 思维练习|2582 次阅读|1 个评论
"超载"是门技术活
热度 6 lanxum 2014-3-1 15:17
一位法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式”超载 重要的 GDP !聪明能干的中国人!所以才有车辆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疲劳作业、设备超期服役、废气废水超标排放、企业超能力生产,这些经常都成了事故的导火索。 Alain Delorme 摄影作品:图腾 2010-09-16 08:06 来源:新摄影 http://www.nphoto.net/news/2010-09/16/1c87aa714e3fe7e7.shtml 这组照片是法国摄影师 Alain Delorme 最新的系列作品 ——“ 图腾 ” 。 这些照片拍摄于 2009 至 2010 年的上海。受到移民的影响, Delorme 拍摄了大量 “ 中国制造 ” 的产品的照片,这些产品以非常规的、具有符号象征性的形式堆砌起来。 这些垂直堆放的物品,象征了以不断出现的新建筑为代表的城市扩张。这里, Delorme 以带着幽默和诗意的眼光看待这些搬运工 —— 既是英雄,也是蚂蚁。他们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搬运着轮胎、水桶、座椅、鲜花 …… 与传统的描绘中国人口众多的照片不同,他将焦点置于这些工人个体。单一的工人与大量的产品之间形成鲜明反差。
个人分类: 万花筒|4839 次阅读|16 个评论
回乡见闻录3:超载的大巴车
热度 5 zyzhai 2013-3-13 00:17
回乡见闻录3:超载的大巴车 翟自洋 因未抢到回程的直达火车票,需到九江转乘动车返杭。出站时大巴车上座位已满。离开车时间还有将近3小时,时间应该足够。 出站不久,汽车停了下来,继续揽客。再次开动,再次停下……过道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转眼半个多小时过去,车子依然不紧不慢,没有走出多远。忍不住大喊:“我要赶11点50分的火车!你们必须提前赶到!”喊声得到同车乘客的响应,原来是要赶乘同一班火车。售票员嘟哝:“保证不了,赶车就该早点出发。” 时间分分秒秒过去。这边厢内心着急,那边厢售票员仍在不住地嚷嚷人们往里挤一挤,虽然过道已经没有了空隙。汽车继续走走停停,不断有乘客上上下下。虽然焦急,却又无可奈何,只好祈祷千万不要堵车,以免雪上加霜。心里直后悔,上车前轻信了情报——“只要一个半小时,至多两小时”。不曾想,大过年的,居然明目张胆超载。询问邻座乘客:“今天的路线对不对?”答:“大致是这样,只是不时岔开来,绕远些,大概为了拣到更多乘客。” 终于来到长江大桥,过桥不远就是火车站,可是,离开车只有二十来分钟了。只见桥上汽车首尾相连,排成静止的长龙。这时,大巴车停住,售票员喊叫:“赶火车的赶快自己想办法,我们已经尽力了!”顾不上与他们理论了,下得车来,赶紧找三轮车。好容易找到一辆。开车的老人没有坐地起价,嘱咐我们快上车、坐稳,一边开足马力,在大小汽车间穿行。坐在飞奔的三轮车上,顾不得惊险,祈祷着动车晚点。终于到站,老人提醒我们不要着急,小心下车。只见车站门口的大钟指向55分(后来得知,比北京时间晚了好几分钟),开车时间在2分钟以前。没有悬念的,担忧变成现实。 同车买了同样火车票的两位老乡,一位男孩,多次到这里转车,自觉时间安排充裕,“从未碰到今天这样的!”一位女孩,瞄见我们坐的大巴车车牌中连着好几个6——看来是有来头的? 虽然后悔已来不及,还是有必要总结、反思:情报不准;出门太晚;在车上变通不够——假如我们尽早行动,联合承担司机中途不上客的“损失”?只是这样一来,恐怕那些不老老实实到车站乘车的人中,说不准有人要误火车吧。
328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很担心蓬莱阁“超载”被压塌了!
wangxh 2012-10-4 13:14
很担心蓬莱阁“超载”被压塌了!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利用长假旅旅游。 参加完学生的婚礼,与爱人一起顺便去蓬莱阁看看!哇塞!果然人山人海!虽然景区管理人员设置了“进入瓶颈”,阁楼上还是被站了个水泄不通,只能像蜗牛一样顺着人流的方向蠕动。 想想前几天哈尔滨一座桥由于“不堪重负”被压塌了,在阁楼上的时候,俺真担心傲立于渤海、黄海交界处已经数百年的蓬莱阁“超载”被压塌【那时候的设计者肯定没有想到现在的中国人会这么疯狂】。心里这么想着,嘴上没敢说,只是慢慢离开阁楼才放下心来......
个人分类: 社会|30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报具体数据,这叫神马“调查结果”?!
热度 24 boxcar 2012-9-19 18:45
哈尔滨阳明滩“ 8.24 ”塌桥事故的调查结果终于在“千呼万唤”之后公布了,“ 事故性质定性为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而导致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造成人员伤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直接原因是车辆严重超载,间接原因是公路管理部门没有发现超载或已发现超载后没有采取卸载措施。但是,这则新闻让人看后反而更加一头雾水了。因为, 1) 整个新闻稿通篇,除了日期“ 8.24 ” 和车辆编号以外,就只有一个很精确的数据——“ 121.96 米 的长梁体”了。然而,关乎“超载”的最关键数据,到底超了多少,新闻报道中却没给具体数据,很让人费解。不知道是记者对数字不感兴趣有意无意地疏漏了呢,还是事故调查的专家组压根就没给出。 2) 由于超载货车集中停靠在匝道右侧发生偏载最终导致倾覆的原理俺们完全能理解,在有充足数据支持和理论分析的情况下,给出的结论我们也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如果看到的公开报道中完全没有具体的数据和分析,就直接给出的结论,则让我等“技术先行派”(先分析“技术原因”,再深入调查背后的其他“非技术”问题)的围观群众都觉得难以接受,又如何能让无论出了啥事儿都坚持是“质量有问题”然后即痛斥幕后的“腐败”和“体制问题”的另一部分围观群众认可?! 3) 在说“间接原因”。夜间行驶超载车辆如何发现?以后能否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发现超载车辆后如何做卸载处置,是否有标准的操作程序?被卸载的货物是否能够保证安全? 4) 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情况下,这类事故调查的技术报告和查处结果都应该向公众公布。这样虽然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一些人习惯性地“质疑”和“炮轰”,但却可以避免调查中出现敷衍了事、调查报告粗制滥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借此向公众普及有关的科学知识和制度法规,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多次发生。 5) 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可以公布而且也很该及时公布的东西不主动公布,反而等着网民“质疑”来慢慢地“挤牙膏”,只会让自己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中。 6) 如果会议上已经给出了充分的数据和论述说明,则媒体就应该原原本本地把这些讯息在新闻报道中传递给读者,万万不能“私自截留”。当然,现场记录的记者有可能没有办法迅速记录大量的数据,这不要紧,应该向新闻发布者索取调查报告的电子文本。 新闻原文参见: http://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12/09/19/054247400.shtml 哈尔滨市通报 “8•24” 事故调查结果 直接原因系车辆超载 http://heilongjiang.dbw.cn    2012 年 09 月 19 日 15:43:19   东北网 9 月 19 日 讯 ( 记者 陈静 ) 19 日下午,哈尔滨市发布 “8•24” 三环群力高架桥鸿福路段上行匝道倾覆事故调查结果。事故性质定性为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而导致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造成人员伤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发布会现场 东北网记者 陈静 摄   据专家组分析意见、检测检验机构检验结论和调查组调查取证认定,三环群力高架桥鸿福路上行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人员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王志武驾驶超载货车,张会波、刘国东驾驶擅自改变外形和技术数据的严重超载车辆,在 121.96 米 的长梁体范围内同时集中靠右行驶,造成钢混叠合梁一侧偏载受力严重超载荷,从而导致倾覆。   间接原因:    1 、 8 月 24 日双城交警大队兰陵中队和新兴中队没有发现事故车辆经过其管辖路段。    2 、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对上级抽调执法人员增援京哈公路改造工程王岗镇路段的要求考虑不周,致使路政巡查工作出现疏漏。    3 、 8 月 23 日吉林省德惠市公路管理段对 2-4 号车进行了处罚,没有按规定采取卸载措施。 资料图   事故性质:事故调查组经过取证,根据专家分析意见与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结论,认定此事故是由于车辆严重超载而导致的匝道倾覆、车辆翻落地面、造成人员伤亡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意见:对肇事车辆相关人员移送哈尔滨市公安交管部门依法处理。对双城市交警大队兰陵中队、新兴中队及哈尔滨市公路管理处相关责任人交由哈尔滨市监察局严肃问责。对吉林省德惠市路政段在超载货车处罚过程中存在的违规问题,将呈请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向吉林方面通报并由其依据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个人分类: 社会|3095 次阅读|48 个评论
从可靠度的角度定量分析超载对哈尔滨阳明滩大桥的影响
热度 15 soar1120 2012-8-25 08:51
从可靠度的角度定量分析超载对哈尔滨阳明滩大桥的影响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出事已经一天多了,目前可以分析的资料也越来越多了,目前专家意见主要是认为严重超载与偏载导致单柱式桥墩的倾覆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此言一出引来一片痛骂。 超载是桥梁的杀手之一,但是超载也有一个量,超个1%,2%肯定没啥问题,那到底超载多少会导致桥梁事故呢,本文拟利用报道的一些数据,用可靠度的手段粗略的分析超载对桥梁的影响。 数据来源: 王宗林说,事发时,停在塌桥中段的有3辆大挂车,每辆保守估计120吨到150吨之间,另外,还有一辆距离较远的,损坏程度较轻,约为30吨。“据伤者回忆,3辆大车都靠桥外侧停靠。从现场看,3辆车停靠得比较近,合计将近500吨重量在单侧压着。” 王宗林表示,在设计上允许向一侧偏,但是偏载有一定的限度,按现在交通部的相关标准,单侧大概能承受150吨左右的重量,而事故中车辆总重量已经超过此限度两倍多。 http://news.sina.com.cn/c/2012-08-25/031925033215.shtml 基于以上报道,可以得到两个数据:设计容许的最大承重量是150吨,目前超载车达到500吨。 根据公路工程的可靠度规范,桥梁结构中延性破坏构件的目标可靠度应该是3.7。 那么假设 承重水平成正态分布,变异系数为10%,20%,30%,可以反推该桥极限承重值。 本文采用蒙特卡洛抽样的办法,计算可靠度指标,抽样次数100万次。 由此可以得出: 变异系数10%时,极限承重值为:240吨 变异系数20%时,极限承重值为:570吨 变异系数30%时,极限承重值为:大于10000吨(显然从经验上说,这个是不可能的,故变异系数不会达到30%) 设计时考虑的变异性如果只有10%,那么这个桥的极限承载能力为240吨,显然当荷载达到500吨时,必垮无疑。 而如果设计时考虑的变异性有20%,这个桥极限承重为570吨,比超载车辆重,桥有可能不跨,我们也可以利用可靠度方法计算一下失效概率。 计算结果为,可靠度指标为0.6151, 失效概率为 26.9%。 (最新报道是称车货总重420吨,其对应可靠度指标1.314,失效概率9.43%) 也就是说超载达到500吨时,失效概率是很高的。 另外本文计算了超载200吨,300吨,400吨,500吨时,桥梁的失效概率,从曲线可以看出,失效概率与超载重量并不是线性增长关系,超载值比较小时(例如200吨),失效概率很低;随着超载值增大,失效概率急剧升高。 再次申明:本文数据基于网络报道,所做分析为粗略分析。 分析目的也不是为了争辩工程质量有没有问题,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本文仅为了说明超载对桥梁的影响,为了说明超载多了对桥梁确实不利。 当然在工程质量有问题的前提下超载,那就更致命。
11226 次阅读|49 个评论
一次次的超载,桥梁荷载规范是否有点尴尬
热度 5 soar1120 2012-8-24 16:42
一次次的超载,桥梁荷载规范是否有点尴尬
又有一座桥垮了,原因目前官方称有可能是超载引起的。 桥梁事故常见的恐怕是有两类,第一桥跨了,第二桥裂了,分别对应着桥梁设计中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桥跨了,通常可以看到的官方理由是超载,沉降等 桥裂了,通常找的理由是超载,温度。 超载,沉降和温度就是一个框,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 当然找借口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外一回事,超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长期存在时,我们是不是除了治超之外再有一个思路,就是提高现行规范的水平,把超载变成常载呢。 在科研与教学实践中,我总是以横向折减作为例子,来说说现行我国规范的尴尬。 我国规范中当车道数目大于3时,应考虑横向折减,折减系数如下表: 表中可以看出,荷载并没有与车道数目成比例增加,当车道数目为8车道时,计算荷载只需要4个车道。 其中原因,规范是这样解释的: 简而言之,规范认为多个车道不可能同时排满或者不可能同时所有重车都在各个车道的最不利位置。但现实又是如何呢: 1、城市桥梁堵车是常态,所有车道全部排满随时都可能发生,由于秩序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出现比设计多出1-2个车道的情况。 2、重车超载普遍存在,大量重车上桥的情况,也是一个现实。例如此次哈尔滨,4辆重车,同时上桥,同时出现在单柱桥墩的一侧,极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倾覆。 3、治超引起的问题,笔者曾经去参观过某大桥治超,早上八点到晚上10点,路政人员在上桥出查超载,这时候上桥车上比较正常,而超载车辆去哪里了呢,都在桥下等着。10点钟路政人员一下班,几十上百辆超载车辆一拥而上,排成车队,此时就不是什么同时都出现最不利位置的几率低了。这就是一个火车过桥了,而且是几列火车同时过桥。 我国规范在制定时参考了不少国外的规范,有的地方甚至是照抄,这脱离中国国情的照搬,当认为的小概率事件成为一个必然事件时,恐怕就会造成自己的尴尬。 这也给规避责任留下了隐患,超载真正成了一个框,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
4929 次阅读|6 个评论
如此毛估很不靠谱:卡车超载压塌大桥?
热度 3 liwei999 2012-7-31 08:03
如此毛估很不靠谱:卡车超载是否可能压塌大桥?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24/2012 15:30:18 笑死人了,车超载压塌大桥,司机车主被判赔1556万,但是没有追究桥的质量问题。 行车时有颠簸,因此桥的承重有个动负荷的概念。第二,疲劳是可以累积的。超载一次可能没有问题。这样N此下去,就会有问题了。第三,有个作用点的问题。同样的负荷,在桥墩上和在桥墩之间,作用不会一样。 “追究桥的质量问题”的思考不错,但是,这不能混同于问“为什么不建一个更结识的桥?”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971 次阅读|3 个评论
质疑精神可嘉,凭证更应严密
热度 4 陈龙珠 2012-7-25 11:09
日前见网上报道,京城郊外有货车超载压塌大桥,司机车主被判赔1556万: http://t.cn/zWSy6zo 。 严重超载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本博没有花时间去检索相关事故的背景报道。但今天上午浏览科学网博客,见有一位海外华人学者博文质疑,便点进去阅读了起来,其内容令人忍俊不禁:笑死的,估计不是那位博主对法官,而是读者对这位博主。 博文段落照录【我来做一个简单的估算。 宝山寺白河桥全场200m, 四个桥蹲。桥面宽11.5m, 桥高度假设5m. 其中部分参数可以从下面链接中获得,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19/145022840229.shtml 钢筋混凝土密度每立方米2.5吨。 这样整座桥重量为40 * 11.5 * 5 * 2.5 吨 = 5750吨. 其中只计算40米是因为桥有4个桥蹲,假设间距为200 / 5 = 40米 (本博讨论前原文为20米) 。卡车中的重量为140吨,所以只占该段桥比重的140 / 5750 = 2.4%. 考虑到桥实际的高度和密度都比这里估算的要高,所以卡车的比重比2.4%可能要小一些。 笑死人了,一个重量近5750 * 5 = 28750吨的桥,居然承受不了一辆 140吨的卡车,跨了。判司机判赔1556万, 里面肯定有猫腻。】 显然,这位博主不熟悉桥梁工程,因为桥墩高度与桥梁截面高度不是一个概念。本博并非否认那位博主对事故桥梁质量环节可能存在问题的怀疑,只是认为其目前成文的计算方法过于离谱了而已。 这位博主将车货总重与桥梁自重相比来评估桥梁承载能力的做法,并非不可取。因为在跨度一定、宽度可变范围有限的条件下,该跨桥梁自重越大,往往其截面高度越大,而这是有益于桥梁提高抗弯、抗剪承载能力的。 写到这里,本博又想起了几年前预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遇到的事。在桥梁振动领域,有一种说法是桥梁单位长度的质量(或自重)越大,桥梁振动会越小。在这篇博士论文预审稿中,作者将其经过公式推导和参数分析后得出与之相悖的结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创新点。我对此很好奇,在多次阅读纸质文稿后,再向作者询问了具体的参数计算分析过程,从而弄清楚了其中的原由:其在计算分析时,将桥梁线质量密度和截面抗弯刚度分别当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参数,在考察线质量密度变化对桥梁振动影响时,将后者当成了常数。殊不知,在工程材料类型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线质量密度,意味着会加大桥梁截面高度和/或宽度,继而会相应地增大桥梁的抗弯刚度(振动往往与此负相关)——增加截面高度比增大宽度使得提高抗弯刚度的幅度要显著得多。作者显然忽视了这个基本的力学概念,而使得上述创新点变成了谬误。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4128 次阅读|7 个评论
学术界一直颠倒的一个因果关系
caojian123 2010-10-13 17:25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草地超载是因,退化是果。 然而,综合各种因素,发现这一认识颠倒了二者之因果关系。 事实上,政策设计错误引起的草地利用方式不当才是造成草地退化的真正原因,尤其是 重农轻牧 思想下的开垦政策和 农区崇拜 主义下的草地承包制度对草地带来的破坏更为严重。如果把开垦引起的草地退化称为机械性退化,与之对应的因草地承包制度而引起的草地退化可称为制度性退化。对机械性退化而言,可通过禁止开垦和退牧还草等工程来阻止草地的新一轮退化及已退化草地的恢复。对制度性退化而言,可通过政策调整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草地的进一步退化。 草地退化是因,超载是果,并非相反 。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果可以相互转化。因此,解决草地问题的一切结症在于如何抑制退化,而非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或控制超载过牧。 本来有个图示,但怎么粘贴不过来,只好作罢。 诚恳赐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32 次阅读|3 个评论
超(加)班与超载
热度 1 famingkuang 2010-7-3 11:04
行车在路上,常常不得不感叹中国道路的质量太不如人意,才修好一年半载的马路就已经开始变得坑坑洼洼,设计使用十年八年(听说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是十五年,水泥路面的设计使用寿命是三十年,中国的道路应当折半来算吧?)的道路往往用不到三五年就报销了。 是豆腐渣工程吗?应该有但不全是。真正的问题出在道路的使用上,在中国搞运输的都知道,没有超载就没有利润、就没法养活车子、更养不活一家人了。一辆核准载重两吨的车子往往上载重十吨以上,核准载重十到十五吨的必须载重60吨以上,虽然道路管理部门严打重查超限超载,但司机却是乐此不疲,何也?是司机都素质低下?非也,是司机们非此难以活命也。当然素质高的司机也是有的,而且他们绝对不会超载,那就是那些开着高档小车的主儿们。 与超载极其相似的是中国工人的工作量,法宝工作量是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五天,但有几个工人真能享受这个法定的待遇呢?富士康工人跳楼事件只是中国工人水深火热中求生存的一个例子。中国工人就象中国道路上的货车一族,他们不得不加班加点的超限超载地工作着,他们在毁灭自己的身体的同时也在毁灭着中国经济这条道路。 中国经济能走多远?道路已经损毁,前路将应是艰难。 治路当从治超限越载开始,而治超则当保证司机不超也能活命开始。 中国经济道路想要畅通无阻,也当从治超(超班超点)开始,而治超则当保证工人不超也能生存开始。 不过这些都不过是货车司机与普通工人的一厢情愿罢了。道路越坏得快,修路就越积极,道路也会越来越宽畅,国家有的是钱嘛。这一批工人倒下了,会有另一批工人来接班,中国人多嘛,大不了就象富干康一样,深圳办不下去了,可以搬内地呀,反正资本家不差钱,资本家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3198 次阅读|5 个评论
最牛的超载——艺术
famingkuang 2009-8-28 22:17
这一招发发也玩过,而且更刺激。嘿嘿 所有图片都来源于网络
个人分类: 转载|1077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