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2012CIO高峰论谈7月12日直播
zlhua 2012-7-12 22:24
主持人:谢谢殷勇,台上的嘉宾讲的很精彩,台下的嘉宾听得很投入! 殷勇:这是我们认为一年后e行网应该具备的价值,我们近期会做什么呢?我们7月份会完成个人板块的首次升级,这绝对不是第一次,我们以后会经常的升级,因为在我们的构想里面,个人板块还会升级,这一次升级包括CIO专署域名内测邀请玛即将发放。最后总结一下,我认为e行网是《IT经理世界》的,也是每一位CIO的,最终还是每一位CIO的,让我们结伴通行帮助每一位CIO。 殷勇:我们说一下我们自己上线后,4月份上线到现在,我们6月份PV上升了454,我们的房客上升了320,这是监测到的一些数据,ALEXA全球排名3月平均值从180万上升到21万,中国的2万名,我想新的推出的话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变化,一年后e行网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们当时抛出的一个问题,首先是了解每一位CIO最好的途径,我相信这里面大家以后要想,我要想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会来e行网搜索,第二个CIO拓展人脉和行业交流的第一入口,第三个就是CIO知识分享和联系信息化专家最好的窗口。 殷勇:我总结一下为什么CIO应该来e行网方向,我们认为CIO每次e行网的分享更有价值,更持久,我们整个的架构是面向知识的架构,我们知道新浪微博是面向实时消息的,每条微博价值只有一分钟,你写一篇微博如果没有人回应的话,一分钟后就不会有人回应,因为我们是面向知识库的架构,所以你的分享都会为未来无数次的检索到,比如说这个文档啊,这个问答啊,带来持久的价值,我们本身面向知识的架构,会使得社交价值会更持久,第二个更广泛,我们会有微博通这样的产品,会打通你和e行网和大平台的关联,我们会利用一些《IT经理世界》传播资源,把您的分享广泛的传播,第三是更专业,第四是更安全,自主可控的隐私保护机制。 殷勇:我说一下为什么是《IT经理世界》,为什么一个杂志会做一个社交网络,这个习惯了一个事情,因为我们本身会把IT经济世界理解为一个交流工具,我们可能会向专家来问问题,让专家知识分享给我们,然后传递给读者,为什么专家愿意在我们这儿分享?是因为我们本身是一个社交工具,只不过这个社交工具效率比较低下,两周出一个期刊,比如说我看到这个想跟这个人联系,想社交的时候效率比较低,没有办法建立一个知识到人的关联,只有新的工具才有这个力量,我看到这个信息,马上跟他私信,形成高效的交流,我们会传承我们本身社交的基因,用新的工具来改造形成新的平台,这是我们为什么《IT经理世界》来做这个事情。 殷勇:首先e行网内部会有一个人际的传播链,因为这个传播链是比较强大,同时我们会打通《IT经理世界》官方微博,我们在新浪微博和腾讯一够加起来有50多万粉丝的专业的受众,同时我们EDM数据库也有几十亿的数据库,我们e行网里面分享的热点内容都会通过e行网本身的官微推出去,同时EDM我们会针对每周的数据库进行传播,我们把整个的传播平台开放出来,让每一位CIO、CIO联盟、厂商和咨询公司形成一个联动。 殷勇:我来讲一下我们这三个产品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是以专署域名、IT成就等静态信息帮CIO形成个人的主页,这是我们7月底推出的第一个产品的升级,这是第一个产品吧,接下来我们会丰富一些形态,博客、文档、会议等等来实现,比如说你参加某一次会议,你提的这个问题,你提一个问题就会安全一条一言,这条就会被你的粉丝看到,同时你每一次分享都会在滚动的刷新你的主页,形成点点的知识积累,未来任何一个人想了解您的话,这里面就形成了最专业的信息,不仅有静态的信息,还有你参与所有的系统积累下来的观点和见解。我们的运营的理念核心就是开放、合作、共赢。 殷勇:第三个是我们以知识分享为专业的社交形式,因为我们把知识分享理解为CIO之间的模式,因为CIO是爱学习的人,CIO之间的社交很多时候总结起来实际的本质是分享知识,他可以通过同行的讨论交流,回答和讨论一个问题,写文章,上篇文章参加一次会议,通过这些来分享知识,提升自己的价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的形式。我们以知识分享为主要的社交形式,如何去支持CIO来通过知识分享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同时会推出博客下载问答等等应用,用户在分享这个知识的时候,每当您参加一次知识分享会把您的同步于微博这样的一条信息,让知识分享,让知识在我们人际间传播。我们知道新的社交网络我们不仅能找到信息,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谁提供了这个信息,我们未来的信息库,比如说你通过下载和问答你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这个东西,这篇文档是谁来分享的,所以每一次分享都会带来持久的价值。 殷勇: 第二我们是以人际和圈子为主要的沟通的纽带,我们借鉴了微博的这样一个人际传播的优势,我们通过互相关注和粉丝的关系,让信息在人际之间流转,同时我们也会推出圈子功能,把用户进行细分,实现用户聚合,第三我想强调一点,实际上我们回过头来做一个自主可控的传播边界,我们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你可以选择你自己可以看,你的好友可以看,最极端的是你可以发布到指定的微博,我们知道微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传播的模式,这里面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我们知道去年政府的一些官员因为出了一些事情,确实体现了微博完全开放带来的一些问题,我们会从隐私控制上设置一些开关让你自己来控制传播的范围。 殷勇:以CIO个人主页为社交基础,我们会为每个CIO提供一个专署的域名,myname.cio.com.cn,第二个是我们会为CIO量身订做您的专业专属业,包括您的订阅的标签,您感兴趣的内容,是您的圈子,第三个是我们现在已经发布的一个功能是CIO的沟通,您可以在e行网一键分享后同步到你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第四个我们会在10月份提供10种以上的模板,装扮你个人的小窝,这是职业社交的基础,这是一个网络的名片,别人想到这个就会敲你的名字。 殷勇:没有关系,我们e行网来了,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呢?是面对CIO平台的商务社交平台,我们是帮助每一位CIO成功,我们是怎么样做到这个实行呢?我们首先怎么理解CIO的商务社交需求,有三个,第一是个人品牌,第二是行业交流,第三是知识方向,对应的是我们整个e行网未来产品的三个特征,第一个是我们以CIO的个人主页为社交的基础,等一下会讲整个产品的架构,第二个是以人际加圈子为重要的沟通纽带,第三个是我们以知识分享为专业的社交形式,这是我们整个的e行网社交的三个特征,一会儿我会在后面详细阐述这三句话的内涵。 殷勇:首先我们先给大家分享第一个观点是那些年猎头们一起追过的职业经理人,我们先分享一个数据,Linkedin成立于03年,有1.62亿用户,它是面对职业人士,第二个就是FOURTUNE100中至少50%通过Linkedin来寻找的途径,第三个90%的用户认为个人主页有助于其职业发展。已经通过社交网络找到工作的人,有89%的人是过Linkedin,Linkedin有40%的用户已经升级到付费用户,说明它的服务确实带来了价值,用户才愿意付费来用这个服务,下面也一段话建立并保护你的个人品牌,这是Linkedin在美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它的整个网站叫做建立和保护你的个人品牌,所以在美国利用自身网络提升职业经理人的价值是一种职业习惯。在中国没有Linkedin,在座的CIO该怎么办呢? 孙泠:下面有请e行网执行总经理殷勇,给大家讲题为“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提升CIO职业价值”。 主持人:有的人希望当时这个组织架构能架构的更加规范,有的人在想如果标准化做得更好更强势一点可能对现在的工作来讲会更好一点,我想集团管控要有一个前瞻性,另外有一个预见性,另一个对公司业务的理解和把握,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集团管控的IT工作能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的因素吧,非常感谢大家跟我们的分享。谢谢五位嘉宾。 冯驰:我的情况可能不太一样,因为我从事IT这方面的工作只有三年时间,是一个很新的新兵,所以在技术上,系统建设上,这方面的失误多不胜举了,可能很多同行跟我提的一个问题是你通用集团的信息部门是不是应该再强势一些,你是应该高打高举的搞一个信息化的战略,大的预算推行,还是像现在这样按照这种点面结合,集散结合,新老结合这种和风细雨方式来推动信息资源的整合,可能这时候一直面临困惑的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大集团公司的信息部门是充满艰险的部门,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从一些小的地方来推进,和风细雨来推也可以,虽然不一定对,可能你在两到三年看不到一个很宏伟的规划,所以我还会思考这个问题。 主持人:冯总您这边有没有一些经验教训呢? 官冲:我们的经验教训是有时候需要跟老板在意见分歧的时候坚持一下,我们当时的业务很灵活,但是我们组织结构上也很灵活,如果我们当时把组织结构做得更规范一些,可能我们现在的管理达到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当时我们快速发展的业务很灵活,在各个分支机构的组织结构也很融合,以至于导致我们现在的系统也很灵活。 主持人:我们从01年拨出来以后放在集团公司,我们就做了几个化,第一个就是标准化,第二个就是规范化,第三个就是集中化,从过去十年来看我们走的还是比较成功,当然经验教训还是有一些,今天我们解释过去十年有哪些还更好,现在还在进行当中的不好跟大家分享。看来毛总是成功了,不是教训,官总您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主持人:毛总您这边有没有一些经验教训,是这样子,我刚刚提到平安这边是2004年成立了平安集团,其实在集团成立之前,平安做了一个前瞻性的工作,在2001年把所有的公司集中起来,在2001年的时候就全部集中起来了,第二个是在08年我们成立了平安科技,在集团公司里面差不多几百人剥出来了,实际上过去我们就做了两个大的决策,一个是把子公司拨出来,再把几百人拨出去。 潘子翼:非常同意申总的,要有标准,其实从战略方面我们想提前做标准,但是现实不允许,作为我们来讲我们有几类,第一个就是就财务资金来讲,财务资金上的很早,就碰到一些障碍,现在可以解决,但是比较难,再一个就是人力资源,当时的技术水平情况就那个水平,后期很多东西都要受制于他,如果早点做也许对现在好一点,再一个要不要有自己的核心团队问题,自己去开发,自己去运维,有没有核心团队的问题,这个就不展开了,因为中间也是有故事的。 主持人:潘处长您有什么看法? 申英华:可以,只是说这个标准可以不断修正,就像集团战略一样。 主持人:以当时的能力来看当时能做得出这样的事情吗? 申英华: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教训就是一条,做的技术标准做的太难了,因为我们当初那么多的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各个产业的业务单位,弄起来了,如果我们重新做技术标准统一起来是很难的,但是不做标准是不行的,首先一个组织架构和身份识别,这个东西各个系统都不一样,这个不统一流程那么长,所以要统一,这个同意非常的难,我很早的时候就把这个标准提出来了。 主持人:我看各位CIO的观点都是有一点相似,在业务需要的时候,要放手让下面的子公司去做尝试,总公司也不会管控的特别死,我们现在来做一个事后诸葛亮,如果站在现在来看过往的话,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们当初用IT做集团管控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还有更好的做法,或者说还有更好的发展? 申英华:我们一直在不停的进入新的领域,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不存在什么的问题。还是刚才说的,一个是说我们是管理系统直接统一下去,这样它的预算、财务、其他方面的资源状况,集团是可以实时的了解到,同时在有一些方面,比如说预算,他们是做品牌,新的领域肯定商机比较大,这时候需要创新,需要在这个时间给他们比较多的自由度。 主持人:其他三位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冯驰:我谈点我们自己的反思的东西,因为我们集团是做商贸、易贸的、基础贸易之类的,一直以来对装备制造这个行业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情,前几年我们收购了一家国内比较好的重型装备制造的企业,收购之后由于我们对这个行业不了解,很敬畏,所以我们集团的管理部门也好,都抱着这样的一种学习的思路,去帮他调研也好,学习也好,取经也好,基本上对于它内部的管理、运营就没有积极主动的进行管控提出意见和改变的一些建议,包括他信息化的规划我们也是非常好的,因为那时候装备制造市场非常好,利润也特别好,他要上国际化最好的ERP系统我们也非常赞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企业出现了一些困难,我们就会诊,会诊以后我们也在反思,是不是我们进入新的领域之中,我们是不是对这个行业不了解,就缺乏对他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 主持人: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冯总您觉得这个话题您有遇到类似的问题? 毛进亮:我们请了一些科技和金融都有经验的人来做这个单位,我这边是传统的,他这边有太新了,我们看不清他是做什么,我们担心这个大潮过后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成立了平安金融科技。 毛进亮:平安这边主持人说的情况不是太多,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都是围绕金融领域做事情,我们发现看到金融,科技对金融的冲击力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的老板在过去一两年一直在讲科技引领金融,所以我们自己除了做金融之外,我们一直在看科技跟金融颠覆的是什么,会不会出现过几年一些科技公司把金融公司颠覆了,我们没有饭吃了,我们就会在做,我们去年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平安金融科技. 官冲:比如说我们去年出现了一个爆发性的业务叫国际留学业务,大家让孩子们不但出国留学,而且出去学习一个月,我们把这个叫旅游业,这个不像平时的教课,完全像大家出去旅游,这时候怎么办呢?我们找一个外包公司把这一块业务重新做一下,他们以前和很多的旅游行业打交道的开发经验,我们借鉴过来逐步的提升到我们的系统里面去,因为我们是上市公司,各方面的东西都会加入进去。 官冲: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可能新东方是做英语培训的,经过这十年的发展我们培训涵盖各个领域,包括我们有出国培训,我们有幼儿园、中学,跨了很多的行业,其实我们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没有想到我们会做这么多的事情,现在的IT技术我觉得,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在数据层面做一些打通的事情,我们把系统做的完善一些可能在管控上就容易一些,因为很多业务出来以后。 主持人:非常好,哪位CIO还有其他的看法,或者遇到过类似问题的? 潘子翼:我们有遇到过,去年收购中房(音),房地产业务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新业务,但是对中国市场不是一个新业务,对这一类业务怎么去学习取经,甚至挖人了,这个我想问题不大,再一个就是我们的SBUT业务和一些创新型的业务,比如说新能源的业务,比如说以前我们只做BT,这些东西我们可能会采取一些外包请一些专门的团队来做,再是收购一些美国的企业,这一类的企业实际上是怎么去做合规性的问题,就是这个事。 主持人:大家都是根据公司不同的阶段采取不的策略。下一个话题是有其他CIO跟我交流过,在集团管控的过程中,经常可能会遇到管控没有进行管控标识的空白领域,或者是集团涉足的跨度非常大的新业务,这时候管控怎么来进行,哪位嘉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没有管控标识的空白领域? 冯驰:第二个是环境,如果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我们更多的会让业务一线有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扩展业务,但是像这两年形势严峻复杂的时候,我们更多关注风险的管控,更多的收紧了投资,收紧了资金,第三个是信息的透明度和对称,如果信息对称,我想最高层面也愿意放权。 冯驰:冯驰:这是我理解的一个现状吧,我们集团的特点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层级是二级的集团,原来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集团,所以目前我理解我们的现状是集团的管控在20%,下到三级和业务一线的创新主动性占了40%,中间30是二级子公司所发挥得作用,一方面他为了控制风险,也要对下面的业务进行管控,同时也要带领下属的业务一块进行业务的创新,从管控比例来说我非常赞同他们说的,第一个是企业的文化,你是诸侯格局的文化,还是令行禁止的文化,还是相互博弈,有时候诸侯割据有时候令行禁止. 主持人:冯总您写的是20、30、50。 官冲:我也同意两位老总说的,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比重是不一样的,现在这个阶段我们认为是40%:60%,更多的是把创新放在下面,因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企业,把管控的力度放的小一点,但是随着发展,我们加大了一些管控。 主持人:关老师是40%:60%,跟别人也点不一样。 毛进亮:这个比较难回答,所以我写的50%:50%,一部分我们希望快速回到市场,可能是80%,还有传统的业务,可能会占60%、70%。 主持人:毛总写的是50%:50%比较中庸的答案。 潘子翼:其实企业到最后肯定是有所偏重的,如果你提前是想稳,可能这边偏多,这边想创新,可能这边偏多,可能会有一个差异性。 主持人:潘处长写的是XY,什么意思? 申英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形势下它的比重是会偏离的,我随时要衡量我是坚持这个原则还是放开它,各自的利弊是什么,非常有意思。 主持人:请在答题板上写下你的答案。为什么是XY?这个是50%漂移的,这个是50%,这个是40%、60,这个是20%:30:50%。请申部长提一下为什么是漂移的? 主持人:非常好,今天我们两个话题谈得很大的重心谈在管控上,但是现在有一个矛盾的问题,应用信息技术保障集团管控的效率和各子公司的敏捷性,两者之间是有一个矛盾冲突的,如果这是一个百分数的话,在座各位嘉宾你们觉得前后的比例是多少?请在答题板上写下你的答案。 申英华:这个跟冯总的情况差不多,第三种就是做信息建设的一个审计,就是说你每个单位要建自己的业务系统可以,但是你要符合我的标准,所以你的可行性报告,包括你的预算、投标和招标要报集团审批,这是一个控制。最后,我们要实现数据和打通这个流程,我们要实现数据共享和集成,我们先要做集中,就是我们集团做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把所有后台的资源全集中到集团。 申英华:但是各个单位的业务系统是各自的,每个企业每个业务单位有自己的业务系统,因为我们进入这个产业,有时候称作不相干的信息化,跟其他企业的信息化不一样,如果我想用一个ERP管理是不同的,每年我们都会有新的企业出现,我们是采取这种模式。同时又产生另一个东西,像刚刚潘总说的我的流程要打开,跨管理层级的,跨流程的怎么办?我诸多系统的数据交换怎么办,所以我们是定了几个先把IT结构梳理一下,第一个企业梳理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第二个我们做IT治理,分清总部和各个业务单位的信息部门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边界。 申英华:我要制定我的战略目标,我要进行资源调配,怎么制定,我首先制定我的战略目标的时候,我要知道我有什么家底,我的资源我要搞清楚,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各个单位的财务啊,人力啊,首先是人财的管理,然后要把这个信息打通,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要再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怎么办呢?我要再做预算,资金管理这些一些东西。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从早期的管控到逐渐形成的管控,我们是惯例系统,比如说财务我要统一,我要统一财务标准,进行财务监督,同时进行运营质量的评价。 申英华:我先说一下商业集团,山东商业集团我们把自己叫做鲁商,这家集团老实说就像刚才钟啸灵介绍的,我们是跟各位比起来我们是小企业,一年不过几百亿的规模,但是我们进入了许多的行业,现在大的产业大概有12个,每个产业下面有众多的经济实体,像这样的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我要抓住我的商机来发展,我怎么办? 主持人:申部长是山东商业集团的公司,山东商业集团是随着市场不断的竞争出现以后形成以后进入的这个领域公司,我们请申部长谈一下在这种集团公司下怎么样开始IT管控的工作? 潘子翼:现在来讲在世界上,目前没有,比如说我这条船跑一趟产生数据了,人拿出来分析,我们目前船跑一趟这个数据出来就去分析,把这个参数敲进去你就可以走了,就像玩游戏一样,参数输入了你就可以走了,站在最高领导层来讲他就可以看到全国的情况,你的位置情况,他做这些调配,可以看到IT在里面做到既有管控,又有创新,又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 潘子翼:我也看了下,我们在央企里面排第16,是这么一个情况,说到中交集团本身,从集团本身来说可能要分几个层次,有这种生产层,经营层的,我举一个例子嘛,我们行业大家不太了解,我们有一个行业板块,产生的业务背景是我们领导去河南参观,当时做培训的那个东西我们觉得非常好,当时想买,但是他不卖,我们回来以后痛下决心,我们就自己从96年开始做研发,包括跟美国合作,最终出来一个什么呢?从生产层面所有的设备的情况,包括海况情况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在我的平台上用,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 主持人:潘处长的中交集团也是非常有意思,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国资委用5—10年的时间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这个情况下两大集团强强联合,06年改制成立了中交集团,在这个时候潘处长从事了管控的工作,您是怎么开展了这个信息化的工作呢?特色是什么? 毛进亮:第一个就是集中,因为各家公司没有IT,所以集中,第二是共享,因为我们集中完了之后有一个好处,所有的IT资源在一起可以共享,可能有的地方做得好的我们就给另一个拿回来,比如说保险做得好的,我们就吸收了传递给银行,我们可以共享,第三是降低成本,其实集中带来的成本降低是非常的理想。 主持人:在平安集团这样复杂的业务环境下,您用IT来做管控,您的特色是什么? 毛进亮:一直到04年把这个局布完了,到今天为止平安是拥有全金融牌照的公司,平安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其实这跟老板的理念有关系,他觉得综合金融有很多的好处,第一个就是首先是给股东带来更多的利益,因为保险、银行、投资是三个不同的领域,可能保险比较弱一点,老板认为在金融领域保险、银行、投资这三个领域可以抗衡经济波动周期,对股东非常好。 毛进亮:老板管起来就比较容易,平安的特点,它现在是国家批准的综合金融的试点公司,它的业务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了,我们是三大块保险、银行、投资,我们拿到集团牌照是04年,04年国家批准我们成立集团,在04年之前在94年,在94年平安就想走综合路线,从94年开始平安就想做寿险,也想做证券,那时候证券已经有了营业部,也想做信托,也想做银行,在94年有这个想法,一直坚持了十年。 毛进亮:这个应该我们的老总来回答最好,我先说一下平安吧,因为平安是一个金融企业,金融企业跟其他行业稍稍不同,金融企业要成立集团公司是要国家批的,其他行业可能成立集团公司没关系,金融企业你要成立集团公司,目前国家实行的试点就三点公司,平安是其中一家,因为它是拥有国家审批,所以是比较难一点,这是一个平安的特点,第二平安是一家私人企业,不是国有企业,它是一个上市公司,是私人企业,我们的股份非常的分散,大股东有10%的股份,政府有7%左右,平安看起来比较简单,因为私人企业比较简单。 主持人:平安被称为金融行业的领军人物,这与你们建立共享平台是分不开的,为什么当时那么有预见性的开始了这个工作? 官冲:大家知道04年我们的营业额是4亿,到今天我们的营业额是50亿,我们在管控上更多的是做的一些创新,在我们产业上基本上是现在的管控,在财务我们执行的是财务管控和运营管控,两个方面结合的,在业务上我们更多做的是放手,在我们这个机构里面创新是业务单位出现的,当初看到某一个创新做得不错的时候,就把这个拿到集团总部,经过集团总部认真的讨论,结合实际的情况下放到各个部门。 官冲:我们整个新东方是93年成立的,到01年才开始有集团公司,也就是说先有了儿子,再有了老婆,大家一想就想了在集团管控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01年成立集团公司以后,最先做的就是财务的管控,我们信息部成立业是由于财务管控出了一些问题,在04年新东方营业部到了4个亿,但是银行的现金帐差了三千万,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开始真正的在管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信息化投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逐步把财务的管控做起来,因为大家知道新东方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非常迅速。 主持人:冯总是一个混合型集团管控的范本,我想请官老师谈一下,新东方大家都了解,大家不知道可能新东方也是一个新有儿子再有老婆的公司,他有八大业务板块,官老师是04年开始集团管控的工作,您的管控的特色是什么呢? 冯驰:还有业务协同协调中心,这是原来进行的一个业务的定位,从这几年运行的情况来看,目前的管控的现状也在进行实时的微调,也发现一些变化,传统上大家认为管控要不就是财务管理,什么都不管,管你的钱就可以了,抓你的业务就可以了,在你这儿来投资,要不有是运营管控,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可能类似于从战略管控和运行管控相结合的一种体制,对于集团战大规模的管控,主要是以运用管控多一点,其他的板块多一点。 冯驰:从风险来说信息化的状态也是非常的不平衡,有的企业是刚刚起步,或者还没有起步,有的企业经多大的战略的战略咨询的IT咨询,也进行了很好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集团管控,达到我们提出的信息对称,业务协同,管理对接,文化融合,这么16个字的管控目标,应该来说挑战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集团总的思路第一个是合理界定集团总部和下属子公司以及ICBU之间的功能定位,集团定位为战略管控中心,资源的配置中心,风险的管控中心,服务支持中心,主要是定位于这样的几个方面。 冯驰:是这样,因为通用技术集团在中央企业中可能它的背景有一些特点,刚刚主持人也介绍了,它目前面临着几个大的方面的挑战,一个是近几年发展非常的迅速,属于刚刚经历了快速的过程,二是下面的各个战略板块的业务比较多,五个板块,而且板块之间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相关的联合,第三个是近几年加入集团的大的集团公司管理的链条都很长,有的达到五级,有的到六级,管理的跨度很大,同时加入集团的集团本身也面临着它的集团和下属二级三级公司授权分权如何管控的问题,最后从信息化和风险管控的工作。 主持人:我们下面开始探讨每一个集团公司的管理的特色,现在冯总是怎么样开始工作的呢? 冯驰:我觉得对于一个多元化集团的管控,核心的目的就是使不同的市场不同盈利模式的企业能再一个战略模式下形成一个集团共同达成的战略目标,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情况下的核心一是授权和集权的问题,一是流程的问题,究竟总部是什么样的权利,子公司和战略业务单位是什么样的权利,还有决策过程、实施过程、监督过程如何来通过流程化的设计达到一个目标。 官冲:我们更多的放在理和制,理就是治理,制就是制度和流程。 钟啸灵:官总您呢? 毛进亮:我同意潘总的看法。 主持人:毛总您的看法? 潘子翼:管控的目前是对市场能抓得住,对风险能管得住,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非常好,申部长的核心是管控和管理,潘处长您的见解? 申英华:管控就是管理和控制,管理控制的内容就是集团的战略以及为达成战略需要进行的资源调配。 主持人:最后一位请出山东商业集团信息部部长申英华。我知道关于集团管控这个话题的讨论因为有很多CIO可能不是集团公司的,我们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你们觉得集团管控的内涵是什么,由申部长您用一句话来阐述一下集团管控的内涵是什么? 主持人:非常高兴由我来为大家继续主持管理集团管控这一场话题的讨论,这一场话题的主题是集团管控方式的升级和应用,过去几十年乃至今天中国企业集团面临的经营环境都非常复杂多变,我们现在想请出五位集团的CIO,来看看他们的实战经验是什么,首先我们请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风险管控和信息总部总经理冯驰,我们再请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监官冲;再请出平安科技总经理助理毛进亮先生;下面请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办公厅信息化管理处处长潘子翼处长。 孙泠:谢谢张先生,下面继续是我们的讨论,有请我的同事钟啸灵。 张开翼:这就是深信服提供的解决方案,时间的关系我不能做更多的阐述。深信服就是利用这些创新的网络的方案,来帮助我们用户利用网络的安全和网络的优化技术来更好的向我们的内部客户和我们的外部客户去交互业务,在交互的过程中解决业务的可靠性、安全性,业务的效果,并且非常关键的一点,在应对C时代的挑剔客户,我们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这就是深信服的解决方案也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沟通和了解,谢谢大家。 张开翼: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可以有效的解决网络的隔离的需求,可以让员工在一个相对安全层级低的里面去访问一个高安全的信息,它和桌面云有什么区别呢?它不依赖任何的服务器,我们桌面云需要很多虚拟化的服务器,我们的这个是直接利用PC的资源,所以在部署上,我们除了深信服提供的产品以外,对我们原有的网络,原有的业务不做任何的改造,我做一个简单的类比,3000的终端,客户如果用桌面云整个成本是1980万,而使用我们的解决方案,成本超乎大家的想象,180万,只有十分之一的成本,这还不考虑大量的虚拟化的成本使用的人员。 张开翼:上网安全桌面是帮助用户在上网过程中不中毒,使用过程中客户是上不了网的,这个桌面内的所有的应用和他本级是一样的,而如果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中毒了,比如说主页被篡改了,他只需要推出这个环境,还原到最开始,所以解决了黑客远程控制带来的被动陷井风险,沙盒技术另一个作用就是防泄密安全桌面,它主要用在我们的业务需要保护信息不泄漏,比如说我们的内网有很多的信息是在内部使用,我们希望员工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防止他们把这种信息以各种方式带走,所以我们提供防泄密的安全桌面,员工只有在这个桌面才能访问到泄密的和保密安全程度比较高的东西,离开这个桌面就访问不到,离开这个桌面所有访问的的信息是不能保存,不能以网络发出去,也不能拷贝。 张开翼:云是这两年遇到的热门的话题,我刚刚专门看了我们的议程表,话题里有50%是跟云相关的,今天也有一个桌面云,很多对桌面云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主要是看桌面云可以提高业务安全性,简化运维的成本,包括从长期来看可能在节能减排方面也会有一些帮助,但是我跟很多CIO朋友做过沟通,我发现有相当多的企业现在还不能大规模的使用,原因很简单,成本和用户体验的变化带来的阻力,因此深信服做了大量的调研以后提出了一个基于沙盒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安全容器,安全容器和内务是隔离开的,通过这个创新的技术,我们可以实现两个应用,第一个就是上网安全桌面,第二个是防泄密的安全桌面,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点。 张开翼: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非常严峻的局面。这种来自应用层的攻击我们如何有效的应对呢?刚刚提出了一个下一代防火墙的标准,能在应用层实现高效能的攻击防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让用户以比较低的成本去获得完整的业务安全,这就是深信服在国内第一推出NGAF,我们希望帮大家解决在风险上移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张开翼:当然用户体验可能有一些朋友不是太在意,特别是一些管理比较强势的,我下面讲的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我们在C时代,我们所面临的业务风险更加多样化,我们所面临的安全风险更在上瘾,所谓的上瘾是什么呢?刚刚有人报告,他说75%的安全风险发生在应用层面,而我们过去传统所采购的安全产品,它只能处理网络的安全性,也就是说我们90%的安全投资在面临现在C时代的业务风险是无效的。 张开翼:我再举另一个例子,谈谈我们技术的改进,如何优化体验,刚刚我反复提到一点,我们的用户不仅仅是内部用户,也包括外部用户,比如说营业厅,大家都经常去,不管是银行、证券还是什么,出现等待状况是非常常见的,长时间的等待会让人非常烦燥,甚至有一些急躁的用户会起来闹事,所以我们现在正在跟一些银行做一个事情,就是在营业厅提供用户的WIFI接入,在符合行业监管和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使得用户能够快速的获得可靠的WIFI接入从而减缓这些用户在等待过程中的焦虑心态,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的技术如何去改善我们的业务,其中的一个非常小的例子。 张开翼:比如说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是领导使用的,如果说我们的视频会议在开会过程中出现了马赛克、音相不同步,IT部门将面临多大的考验?通过部署我们的方案使视频会议更加的流畅。 张开翼:刚刚我们说到C时代用户更挑剔,也就意味着用户的要求更高,我们就发现IT部门来自用户的抱怨用来用多了,这方面可能是速度慢,甚至是我们的一些操作比较复杂,都会导致用户的投诉和抵制,所以我们需要解决用户的体验问题,我们今天有一些电商的朋友,一个电商打开超过4秒,有60%的用户会放弃打开,视频会议也是一样,一次视频会议出现三次以上的终端,有40%的会被遗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用户的抱怨已经占到我们IT处理问题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开翼:这就是我们在BYOD下看到的新的东西,深信服也针对这种趋势提供了解决方案,我们能看到这些非法的WIFI热,也能发现员工在这些私接外接AP的安全问题。我们怎么保证它在接入过程中去办公呢?所以深信服的这个方案已经针对移动的APP应用已经做了升级,我们可以识别,通过你的组织允许员工使用自己的接入网络,但是同时控制这些员工在终端上的APP的使用,你可以使用深信服的管理,我们能评比这些主流的,比如说像微博、微信等等。 张开翼:这是我们在帮助客户去应对移动互联的时候我们提供的一些方法,但是我们也提到了,移动终端的盛行也使得我们面临新的风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希望利用这个来实现我们自己的终端,我们会发现游戏里面多半会用一些WIFI,插一个网站就接到种子网络,利用这个WIFI来实现,这些WIFI的安全性非常的差,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有一些员工用自己的手机用3G作为接入的热点,或者是移动和连通的WIFI来接入,这时候我们如何来考虑安全? 张开翼:第一个我们的业务如何快速的嵌入到我们的各种类型的终端上去,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我们如何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共自带的终端设备会不会给我们组织网络带来进一步风险,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深信服提供的这个EasyConnect的方案,我们通过这个就可以直接快速的扩展到所有的LS和安卓上,不管是PAD还是手机,我们通过很多的研究把原来PC的操作习惯转化为终端上的触碰的习惯。比如说在移动终端上,在浏览文档的时候有非常多的滚屏操作,为了滚屏这一个需求,这里面有独特的方法。 张开翼:我们现在看一下我们的金融,证券方面的需求是可以得到很好的匹配,另外3G网络的发展也使得我们有能力为我们原来无法涉及的,无法覆盖的用户提供信息金融,比如说我们野外的作业点,比如说我们移动的业务,像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开信用卡,有一个临时的摊点,这些我们都很难用物理网络进行覆盖,所以我们也提供了支持3GVPN,今天我们讲了很多的BYOD的话题,在移动互联时代下面我们面临几个挑战。 张开翼:接下来我会结合几个点跟大家分享,首先我们会覆盖到我们的组织末梢,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我们需要让这些用户作为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化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高性价比的接入方案,我们也知道我们有非常多的组织末梢,到最末端它的用户群是非常庞杂的,各种各样的用户类型,分支机构的特点都有差异,所以作为专业的供应商,深信服已经在这几年帮助我们的大量的用户区构建我们的广域网和VPI网络,我们怎么样低成本的把这个覆盖到我们的组织末梢,包括多功能的网关,用一台低成本的设备就能满足一个微型的分支机构网络上的索取,这样能大幅度的降低我们的主网成本。 张开翼:非常荣幸代表深信服跟大家分享,我们《IT经理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CIO论坛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时间比较紧张,我们主题提出来的C时代我是非常认可的,其实我个人有一个看法可以用4个来总个A来总结,Anyone、Anywhere、Anytime、Anydevice。就是在各种环境下使用各种终端来访问各种业务,这是我为C时代的理解,这个理解建立在一个前提条件下,就是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我们外部环境如何发生变化,我们的需求是不会变化,也就是用户是希望能够比较可靠,比较安全,比较高效的获得这些业务,但是C时代带来的变化是什么,带来的变化是我们的用户无论是内部用户还是外部用户,他们比以前更为苛刻、挑剔了,他们希望有更好的用户体验,包括我们今天很多嘉宾谈到的 孙泠:谢谢各位嘉宾精彩的意见分享,接下来有请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开翼给我们分享C时代的业务交付与用户体验。 主持人:钟啸灵:谢谢龚部长,我现在总结一下,综合几位CIO的观点,我觉得现在商业智能在五个企业中成功应用起来的成功因素,首先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个先进的管理理念要考虑你的顾客,你的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谁,你在为谁负责,把这个考虑清楚了以后才考虑你的商业智能和你的业务的匹配性是不是匹配,然后你做相关的方法论,这个商业智能自然而然就做起来了,感谢台上嘉宾的分享,台下有问题的话可以台找他们交流,非常感谢! 龚光宇:所以我们也会透过商业智能这样的数据分析去计算我们最佳化的店铺的模型,大小应该是什么样,客单价应该是什么样,这些都是体现BI价值的地方,当然你说我一套BI投资下来多少钱,三年下来赚了多少钱,因为它解决的目的太多了,它可以帮你做精细化的管理,他可以帮你找漏,遗漏的部分,他可以帮你做策略的改变,战略模型的引导,所以你不能说这个商业智能这个项目当成一个很单纯的硬件的投资,看它可以用多少年,然后它的回报,很难用这部分去计算。 龚光宇:我的看法稍稍有点不太一样,其实对IT部门和行业来说,给人的感觉IT是一个花钱的部门,你很难利用IT力赚钱,这就是置疑IT到底赚不赚钱,那么BI就可以很好的运用它的价值,比如说我们销售的产品,我们对点击率,就是一百个人里面有多少人点击他,它的贡献率,投资报酬率,每一季度我们都会把点击率、贡献度最低的剔除,在下次的菜单里面就看不到,这些你没有通过分析的话,就在你的库存,形成浪费,另一个是我们很多促销的系统,它是有打折,那我们就要分析,每一个系统它花了一块钱以后,它能够带回来多少钱的产值,有一些活动它花了一块钱赚了五毛钱就不能持续,有的活动花了一块钱赚了五块钱,我们就鼓励他做,我们很多店铺店的面积大小,还有转座率都有实际的关系,我们的店铺什么样的比例才是最好的? 主持人:我现在听明白了,四位谈的一个是老板重视,第二个是我现在整套的BI体系已经渗透到业务的方方面面,离开了BI我什么都做不了,那对于一个企业来讲,BI的价值就呈现出来了,可能我们刚开始做商业智能的CIO就比较担心这个问题,但是等到做到中后期可能慢慢大家就看到BI的好处,龚部长您有其他的看法吗? 胡剑雄:它的云因在哪里,这是需要数据支撑的,不单是我们业务内部的数据,也有调研机构,这些数据的支撑是必须需要我们BI体系来展现,而且业态调整过程中一到三年内,目前的状态可能是我们的战略投资信息根本就不赚钱,不赚钱为什么要投入,还要成立专门的团队,还要成立专门的商品开发部门,去针对这个商品,都是我们在运营的过程中,这种业态存在不同的客户需求,而且这个需求是呈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的趋势在单纯的店铺销售反馈,还有单纯的某个层面的报表,结果是体现不出来的,只能通过我们的BI,从不同业态的顾客需求反映到商品上,投射到我们业态的成本上,才能得到它的结果,这是我们目前整个运营体系和管理决策层对BI的感受。 胡剑雄:对我们的辅助支撑部门考核的是利润率,对整个事业部的考核来说我们考虑的是共性利益率,扣出一定的相关费用以后,不同的导向导致每一个人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辅助部门来说要控制成本的增长,每一个不同的导向上,管理理念和思维是不一样的,对我们目前很多市场的组织体系,业务流程体制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怎么样来适应市场的变化,来调整我们的业务流程呢,优化我们的管理体制的话需要很多来说明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最近在做战略调整的时候选择了有悖于原来采用百货店和大购物中心去开店,我们是选择在一些比较新的商圈里去做一些业态,这些业态我们为什么要去采用这种方式呢? 胡剑雄:我们追求的是顾客的生活状态的描述,生活状态的描述这个范围就广了,包括衣食,还有各个生活的状态,这样的生活状态对于我们做服装单纯的这一个领域来说,可能某一些数据是产生不到的,我们只有通过第三方的数据采集,第三方数据有统计局的,也有一些其他行的合作的,也有一些咨询公司给我们提供的第三方数据,调研公司提供的第三方数据,这些数据如果用单纯的统计方法是无法展现体系化的结果的。我们的考核方向是根据我们的管理快捷体系是根据上下两部分来考核的。 胡剑雄:我还是比较赞同前面三位的观点,当然我们更多做这个BI是让我们的CEO还有我们董事长放心的工程,我们在七年前采用了一套管理快捷体系,做前面的日程管理,一做日常管理我们每一个部门就要做审计分析,一说到审计分析就必然用到数据,而采集过程中的数据,每一周每一个月我们就要开这个绩效评估会议,一开会议我们的PPT、投影都是要实时的采集数据,我们当时没有选用好的平台,支撑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它不能支撑我们的海量数据,现在我们改用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我们更多认为这个东西做出来,能够让我们的高层管理决策者能够放心,他每一次能够很快、及时的从数据中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主持人:胡总您这边有衡量的标准吗? 邵庆东:对于我们的工薪层的人你选择给他治疗的药品核材料,一定是跟他相符合的,对我们在座的一定是VIP用户,比如我们说牙,材料从几百到数前甚至上万的材料,这个区分和人是有关系的,所以说我们通过这样的分析去告诉我们的CEO,他一定会支持我们这种分析决策,同时沿着我们这个临床路径的治疗方案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增加了我们说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也就会很满意。 邵庆东:是他一定得有时间,昨天我们一些在一块儿吃饭的老总,我是因为从口腔医院出来,我很神经质的,更那时候的在看大家伙的牙齿有问题没有,其实我看到很多的老总牙齿是有问题的,但是因为他没有时间所以不去医院,第四个也非常重要,就是有这个观念,就是我这个病一定要去看,你是有病也有钱也有时间,但是根本就没有把它当成是病,它就不会去医院看,所以这四个要素显而易见一定是作为顾客的基本要素,针对这四个要素的顾客,对医院的系统应该怎么样分析,很简单。 邵庆东:实际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确实需要去开发CEO,当然我很荣幸在长安医院的院长,他知道的比我还多,所以我就会非常的忙,反过来我举一个例子,我刚刚说到五个满意,很多的点,找到这个点的时候,我们会看到CEO同意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的顾客,对医院来说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医院的顾客,大家会说患者,他一定会到医院去吗?不一定,因为他没钱,所以我们说患者的第二个基本的要素一定是有钱,有钱的就一定会去吗?他还有第三个要素,是什么呢? 邵庆东:我们的观点可能会比较相近,但是就医院这个行业来说,或者作为我们CIO来说,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一些感受,就是说我们有一个非常直接,而且又非常繁重的任务,我可以把它叫做开发CIO,为什么呢?前面两个老总也说了,因为我们做的很多的事情,有没有价值,要不要做,能做到什么程度?CEO的决策,我们叫信息化的一把手工程显而易见,就医院这个行业来讲,院长有很多事情做,他很重视但不参与,我说的不参与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数据从哪来,这个数据准确不准确不知道,我给你钱你做就行,而在很多医院当中信息部门并不像我们很多企业当中是真正的属于O这个行业当中的。 主持人:其他的CIO你们怎么看呢?有没有不同的观点? 魏建新:任何一个商业价值都是唯心的,自己认为有价值就有价值,我们更多强调是一把手参与和重视这个项目,其实我们信息化更多的是为一把手服务的项目,尤其是BI,所以说我们如果从需求来讲的话,CEO的需求,或者是决策层的需求是我们做这个事情的本身,那BEO愿意用这个系统,他觉得用的效果还不错,那这就是BID价值。 主持人:魏总所在的企业作为中国企业,我去过东南沿海很多制造型的企业,他们现在很多关注的还是内部的ERP、供应链的打造,以及如何的去为销售服务,打造相关的客户关系管理,但是魏总做的这套体系是我采访的外企公司里面很多在考虑的问题,他们会精确的计算每一个单子的利润率,以及如何对待客户,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开始这个讨论之前,我其实和新东方的官冲有聊过,官老师想问一个问题,他现在也打算做商业智能,但是问题是商业智能价值回报非常的虚空,他想了解做过的怎么衡量商业智能的价值?以及怎么样衡量商业智能的标准?不知道你们谁有这个经验? 魏建新:当然这个很多,我就不在这展开了,在BI这部分的时候,IDC当中我们对这个有一个贡献,我们做了一个盈利模型,从销售来讲我们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我们的人力成本,第二是我们的物业成本,第三是我们的运营费用,这个盈利模型就是每来一个客户,每当一个客户到了我们的点,我们通过一系列的需求分析,我们会出一些设计图,我们就会知道这个客户对我们的正向贡献有哪些,比如说我们三大界限,设计费,费用方面各自的占比是多少,包括我们对研究产值,盈亏平衡点的分析,从人力成本来讲增加我们的业绩贡献,这样一套体系,这样时间长了以后,不管是管理层也好,不管是我们的店面运营也好,知道什么样的客户是我们的优质客户,我们针对我们的优质客户该怎么做,不是我们的优质客户怎么能把他变为我们的优质客户,使我们的利润最大化,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一个模型方面的例子。 魏建新:IDC驱动创新,业之峰是一家全国的家装公司,差异性很大,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地域性差异也很大,大家知道我们做一百平米的房子就是最普通的,我们大概要有五种工种,三百多道工具,涉及到很多的材料,而且每一个客户都有自己的需求,面对这么一个传统的企业,我们怎么能做得更好,所以创新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所以我在09年底、10年底我们提出一个IDC的概念,我们从制度创新、流程创新、技术创新,以后我们要做成文化创新,因为我们认为什么样的文化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团队,有什么样的团队就会打造什么样的企业。 主持人:我想说一句,南方基金吴总所说的这套体系在基金公司里面是非常少有的,听起来好像非常简单,但是很多东西他都考虑在里面,所以做得非常完整和成熟,我们看魏总的大体板上写的是什么? 吴越:这也是我们作为衡量基金经理业绩考核的标准,这一块也算是一个揭秘公募基金是怎么做的,这方面做的比私募的细致的多,公募基本上不会犯大错,因为我们有一大批的BI会去考量他,他也会去看,如果他偏离了产品的设计方向,会及时的纠正,公司的投资总监也会一直关注,这个就是我们关于投资方面的BI的一点简单的介绍。 吴越:其实我们是资产管理公司,南方基金是国内最早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基金管理公司其实是主要是资产管理业务,当然同时我们也有销售业,一方面是投资数据仓库,另一方面是市场数据、客户数据,也有数据仓库,我刚刚说的这些模式,投资可能大家接触的少一些,因为客户和市场比较相似,投资这一块我们就把一个投资组合,大家能接触的一个基金,或者是我们的一个理财产品,它的一个全生命周期,他是怎么建仓的,买过什么股票,卖过什么股票,最后的业绩怎么样,是哪一笔交易对他的业绩贡献最大,最后他为什么超越了业绩基准,为什么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做得差,是差在什么地方,我们都有一些从历史交易数据来做完整的分析。 主持人:我觉得邵部长的BI和我采访过的其他的BI有所不一样的地方,他考虑的东西非常的广泛,他考虑的广泛了以后他提供的这个就非常的有价值,我们看一下吴总写的是什么?投资组合的绩效供应分析。 邵庆东:比如说就意愿管理来讲,就长安医院来讲就提出的六个满意,六个满意中简单的来说就是顾客满意,也就是说来到医院的人就是顾客,不把它定义为单一的患者,因为来看的是病人,第二个叫员工满意,员工通过他的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准确性,第三叫管理人员满意,第四我们叫社会满意,第五个它叫投资人满意第六个还有我们在座的,跟我们有很多业务合作的,合作伙伴满意,甚至有很多信息系统子系统的,涵盖知识处的只能的分析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邵庆东:比如说我们说的感染控制,我们用到很多的药物,咱们国家对药物的管理和开药所产生的效果,很多的药物,大家对药物的敏感性,因为用的太多而降低,我们仍然对这一个点上,它有它的智能分析的相关的文件,如果你用到多少天仍然不起作用,一定要做相应的药物的敏感试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通过用其他的药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等等,包括我们说的招标采购系统,包括我们说的整个临床的一线管理,实际上归结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医院的文化中,实际上就隐含了很多的商业智能的相关的子方案。 邵庆东:实际上我写的是精益管理与决策支持,作为医院来讲,不管是值班的,还是医疗管理相关部门,还有院里都要在一块儿开一个晨会,晨会时间很短,但是一定会分析一个相关的数据,每一天的相关的数据,这个相关的数据支持系统我们通常在医院里面可能大部分的类似于这样的名字,叫精益管理与决策支持,这个不仅涵盖在医院的管理层面上,在我们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等都会依据这个东西来做自己的统计和分析,这是整个用的最多的,刚刚在商业智能这方面也谈了这么多,它可能是一工具,同时它也是解决某一个点的方案,实际上在医院里面确实有很多的点 主持人:非常好,我觉得胡总和龚部长的商业智能都是以客户导向来进行相应的需求模型的定义,我们看一下邵部长的答题板,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这个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应用,我想问一下邵部长您这个应用有什么特别之处,给大家说一下。 胡剑雄:我们商业智能的分析也是在这方面做了重新的转变,我们分析的思路不应该单纯的从原来成本的管理也好,还是销售额的细分到商品,客户到渠道、要素方面,从更多的需求来引导我们供应链上的快速反映从顾客角度出发,所以商业智能的分析我们并不管到底是哪一个的应用,更多的是关于方向和导向。 胡剑雄:我们不仅是直面外部和直面内部的销售额,更应该把它上升到一个务须的概念,应该是顾客对你的感谢,顾客对你这个品牌的感谢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这就是我们的销售额,因为这种定义导致我们所有的供应链,所有的品牌和功能渠道都把这个需求定义为是关注真实用户的需求,真实顾客的状态,他们反馈过来的,无论是数据采集的还是商品情况,商品开发,还是在供应链快速反应过程中,还是在整个销售渠道的选择和定位,我们都是以顾客为导向的,这就促成一个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 胡剑雄:每一个折扣,或者是成本的最小化,他对顾客的关注度就更小了,外部的销售额是直面顾客的销售,可以来投票购买的商品,然后针对终端渠道的销售产生的一个销售额的大小,使我们决策到底是关注顾客的需求还是渠道变化的需求,还是渠道利益的最大化,在讨论中学生定义完了以后我们的数据采集是跟随着变化的。到06年我们把销售额定义做了调整,认为要上升到大学生层次了,为什么要上升到大学生层次呢? 胡剑雄:这对小学生可能是一个直接的,可能我们方向,还是让我销售额最大化,成本的最小化,中学生定义的时候,那时候进行了一个细分,就分为一个外部的销售额和内部的销售额,外部的销售额可能是对顾客的销售,内部的销售是管理体制的变革,那时候因为有智能销售额的定义,我们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个重新的改造,成立了各个不同的事业部门,每一个品牌的事业部门都把商品批发给了营销中心,营销中心批发到下面的渠道,渠道再放到门店销售,这个过程我们就产生了自己内部的销售额,为什么用内部销售额来定义呢?通过这种数据的采集和对应的分析,对我们内部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要求和导向是不一样的,可能在供应链过程中大家在内部销售额上追求的是什么? 胡剑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其实我们商业智能这个我们在转型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个体系的建议,当时我们在一个典型的销售额的定义展开了长达一年的讨论,这个讨论给我们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当然各个企业的定义都有不同,基本的概念,作为小学生的概念说,我们认为是销售的零售,就是回款额,这个定义刚刚讲了,品牌服饰在特定市场上是做到唯一呢还是最大化? 主持人:我看胡总写的是对销售额的重新定义,销售额的重新定义,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请胡总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龚光宇:如果15分钟内你点的餐没有来,如果你点的主餐没有上来,我们就赔你一个主餐券,你点的饮料没有来的话就赔你一个饮料券,我们通过分析和后场的改造,我们开展了这样的计划以后,反响非常好,客人对我们用餐的服务就非常满意,因为他知道,当他坐下来点完餐以后,15分钟内他一定会吃到他要的东西,前因后果是这样,我们是透过整个BI的分析,去驱动业务单位达成这样的效果。 龚光宇:他坐下来吃饭以后,就算他吃完以后坐着喝茶聊天你也不能赶,如果上餐的时间如果我们把它压缩,我们就缩短周转率,那时候我们看到上餐时间大概都是在20分钟左右,这对我们整个餐厅来说我觉得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客人的满意度很低,所以那时候我们就希望从这边着手,所以我们去连同我们厨房的后场作业,我们希望提出一些优化方案,让他们在15分钟内就可以把所有的餐点准备好,当然这中间牵涉到非常多的东西,备餐桌要提早很长时间,如果能做到客人点完餐后15分钟内就上餐的话,这对客人是一个非常好的承诺。 龚光宇:这个我解释一下,我们在09年做过一个分析,故事背景是这样,我们来客的每一个客人,每一桌的用餐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在61、62分钟左右 ,每一我桌的单价差不多是60多块钱,就是我怎么样有效的提升桌的运转率,转座率,这是提升业绩的很好的指标,怎么样缩短客人的用餐时间呢,亿我们就把用餐时间做了切割,从他一开始进来开桌有开桌时间,点单有点单时间,上菜有上菜时间,上菜完了以后有上菜结束时间,最后结束买单有一个时间,每一个时间段我们透过BI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我们发现在上菜的这个阶段,事实上造成的困扰很多,因为客人在用餐的时间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打扰的。 主持人:下面我想请几位嘉宾谈一下,你们公司里面应用的最成功,最典型的一项应用,然后请大家在答题板上写下这个应用的名字。这里面非常有意思,而且让大家非常费解的是15分钟每位必达,我们让龚总解释一下。 龚光宇:我想我们做BI的项目很大部分都是由他来找出一些,在茫茫的数据海当中发掘问题,发掘问题这些往往是跟应用单位讨论出来的,他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先要把这些东西定义完了,我再回去看看我这些数据原有的东西,如果没有从哪些地方可以取得,用什么方法可以搜集得到,我们会把这个部分放在比较前面的位置,事实上这三个排序都是缺一不可的,因为像数据的及时、准确绝对是也比较重要的。 主持人:龚总呢? 胡剑雄:我相对赞同魏总的观点,我们是做品牌服饰的,相对来说如果你做品牌服饰要做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一个导向,还是你想做到唯一性,这个也是一个导向,如果我的数据不跟这两个导向做匹配,在我们渠道上是做到一个利润的最大化。另一个我们在直营里面,这两者的数据支撑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数据的匹配性是放在第一的。 主持人:非常好,我看龚部长和胡总都把业务和数据的匹配性排在第一位,你们和魏总的观点是一样的吗?都是出于同样的因素来考虑?把这个排在第一位吗? 吴越:吴总我觉得也非常有道理,包括一个BI项目,首先是来源于业务,我在去做那些准确的数据,及时的数据也是为应用服务的,这个好像感觉是应该一起,有业务我才会做决策,我才会抓这些数据。 主持人:邵总和吴总,您对魏总的看法怎么看? 魏建新:我是把第一个排到跟业务的匹配性排到第一,因为我觉得BI作为信息化项目当中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解决方案,它跟其他的项目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解决客户的需求问题,需求是什么?就是业务,怎么样更好的解决业务需求的问题是最根本的东西,我也同意几位的观点,数据的及时性、准确度,但是我认为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需求的问题,我决还是要往后一点,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非常好,我看魏总有话要说,您这个排序好像跟其他的不太一样。 邵庆东:我在想,我跟吴总的出发点可能有差异性,我在想医院的话应用模块,或者是应用子系统有上百个之多,实际上针对一个问题的解决,首先要确定这个模型的准确性,或者这个模型考虑的是不是按照标准,按照它的成熟度,按照它真正的需求来确定,才涉及到你的数据的整个流转,整个的过程是不是能够真正回到你的商业智能的环境中来,我们的角度可能有一些差异,我是这么理解的。 主持人:非常好,我看到邵部长是3、2、1,跟吴总相反的,3就是把有效的数据模型放在第一位,您为什么放在第一位呢? 吴越:本身做BI的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是基础,因为你如果去形成的数据如果是不准确的,包括你可能是准确的数据,但是是前一个月的数据,那么就没有实时的按最新的数据进行更新,那么对你最后做的模型都是没有意义的,我认为这个准确性、及时性是作为商业智能最首要的。 主持人:现在CIO也面临三大问题,一个是关于数据的准确及时性,还有是BI和业务的匹配性,以及有效的数据模型,我想请问在座几位,你们觉得这三大问题的重要性是什么样的?请排序一下?非常好,我们看到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吴总是1、3、2、邵部长是3、2、1,我们先请吴总谈一下他的观点,他为什么做这个排序? 魏建新:我觉得他们说的都非常好,从我的观点来看,我希望用三个关键词去描述它,第一个就是一种解决方案,第二可能是我们决策者使用的一种工具,还有一种我觉得是一个看问题的视景,一个是解决方案,第二个是工具,第三个是视景。 主持人:非常好,魏总您同意以上几位CIO的看法吗? 吴越:我认为BI应该是一个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通过数据的抽取、挖掘形成一些企业的决策,我是这样看的。 主持人:吴总您怎么看? 邵庆东:刚刚前面几位讨论的嘉宾也说到过医疗行业,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人财物又是主要要进行管理和信息化处理的重要的对象,实际上说到商业智能,或者是智能化,我个人的理解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它是通过数据的挖掘来为决策者或者说各阶层的管理者来提供支持,它是一个工具,但是他是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方案,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主持人:邵部长您怎么看呢? 胡剑雄:我对BI的看法认为它是一个体系化的建设,在我们企业的建设中,我们深刻体会到BI不能单作为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技术平台来看待,更多层面是管理理念的体现,更多是一个市场占用的杂体。 主持人:胡总您有什么看法? 龚光宇:大家好,我个人认为BI它是一个集合体,它是很多技术的载体的集合,也是很多方法论的实践,当然它有很多表现成功举的展开,他为企业找到问题,然后去做一些趋势的分析,或者是做一些商业模式的开展,所以我认为他们利用的纬度是蛮多的,可能不能只用一个代表词来说的。 主持人:大家好,非常高兴为大家主持商业智能这一个话题的讨论,我们这一论的主题是揭开商业智能的真面目,下面我们想请出四位CIO,他们分别衣食住行医五个行业的CIO,下面我们有请上海一茶一座餐饮有限公司的CIO龚光宇;深圳市赢家服装有限公司信息总监胡剑雄;长江医院信息部部长邵庆东,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吴越,最后请出北京业之峰诺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魏建新先生。下面我们为展开这个话题而讨论吧。在开始这个话题讨论之前,我想台下的CIO肯定还想知道台上的嘉宾你们是如何看待商业智能的,它到底是一种工具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哪位嘉宾先来谈一下? 孙泠:谢谢成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进行我们第二轮的讨论环境,有请我的同事《IT经理世界》钟啸灵。 成勇斌:最后做一个总结,我们企业私有云的建设思路我们认为第一步要做到大集中的资源管理,第二要实现大幅度的整合,第三实现大协同的应用,我们使用的核心平台技术就是实现云计算环境下的运用运行管理开发、协同和集成。最后有更多的一些关于产品的资料已经发放给大家,会后有什么希望沟通的可以找我沟通,谢谢大家。 成勇斌:最后介绍一下我们金蝶公司的创新服务,我们金蝶中间件是平台软件的供应商,我们的产品和其他的一些中间件套件产品获得了国家的科技重大成果,我们也承担了国家多项的研发,我们是是工信部云计算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我们对自己在云计算产业过程中的定位,我们认为是能为大家提供云平台的建设能力,善于整合硬件提供商为我们的Saas应用提供支撑。 成勇斌:我们的ACP在提供虚拟化的运行平台和基础引擎,为上层的各种构建和传统应用提供部署能力,我们的APC构建还提供交付能力,我们还有AOMD提供集成化的环境。再简单介绍一个案例,湖南烟草,他是分散式建设的,通过云平台的建设,我们将他们14个地市的数据中心,通过运用云的大集中,实现资源服务化,平台集中管理,达到了应用整合的升级和创新。 成勇斌:第三我们需要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不同的用户他们需要不同的功能系统,所以用户需要提供界面组装能力,包括界面的个性化,我们通过界面个性化实现开发、设计、运行、布局,展现个性化灵活性的问题,另外我们通过Portal技术来实现感知的互动,第四我们的应用中心要实现服务注册和管理,第五通过我们数据的交换集中以后,我们建设的数据中心,我们还是要梳理里面的主数据,把这些梳理出来以后通过主数据的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并且通过数据采集和发布来统一规范我们的主数据的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第六就是我们的业务部门通常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业务也产生一定的变化,所以我们的业务需求也要跟上系统的变化,是要基于SOA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将界面、流程和业务逻辑解析,要建设这样一个应用中心的话,我们今年的云平台的解决方案对个性化的需求来提供支持。 成勇斌:包括业务构件、流程构件、数据构件等等,第四个我们要通过应用中心实现应用的大协同,这个应用中心怎么样?我们希望整个集团的各类用户通过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来访问工作系统,这个应用中心的方案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身份管理,我们要把这个集团,企业的人员,以及组织岗位等等进行集中,也进行统一管理,我们的统一身份管理要为我们的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认证,单点登录,统一的认定,统一的呈现管理。第二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业务系统的界面和操作体验,非常不一致,我们如果要建立这样一个统一入口的话就需要提供统一界面规范,包括页面风格定义,页面交付,服务调用等等的统一管理。 成勇斌:我们看怎么采用这些核心技术来建设我们的私有云呢?首先这个典型集团的IT架构是这样的,在我们的下面的子公司,分公司根据自己的特点,建设很多的业务化的系统,他们之间采用SOA,针对这样的IT架构,我们企业私有云需要怎么样的架构思路?我们认为第一是大集中,我们需要将IT资源进行管理,第二是要通过SOA架构来解决云计算中心的整合,第三个我们希望通过数据中心来实现整个的大协同。我把这个建构思路分为几个,首先我们要实现物理集中的私有云中心,把资源集中到我们的云中心里面,我们利用这些技术实现科技化的管理,第三步我们是通过云计算的PaaS平台来实现多服务,这些SOA构建包含哪些呢? 成勇斌:企业私有云是分三个模式的,最底下是基础设施,最顶层是Saas,中间是云平台,云平台主要是实现云计算环境的运行、管理、开发、协同和集成等等,是企业私有云的关键性的支撑,所以我们云计算架构的本质特征其实就是将上面的Saas应用和下层的IT之间进行完全的结合,在企业私有云的层次上都涉及到了关键的技术,作为核心支撑的云平台,要解决管控的问题,所以它关注的关键技术包含虚拟化的资源以及弹性技术等等。 成勇斌:综合前面的观点,我们认为企业私有云的落点是要形成三个支点,第一我们要形成SOA的架构来形成企业的业务、应用、数据的整合,实现应用的灵活性和消除信息孤岛,第二个我们要使用私有云为核心的来降低我们的总体成本,第三我们支持云计算的IT治理模式和企业架构来优化我们的IT治理,基于这三个我们才能建设大协同、低成本的企业私有云。 成勇斌:的业务应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但是由于我们采用的烟囱式的建设模式带来了很多的整合问题,所以我们信息库很多,但现在这些信息库要整合,我们现在有很多数据了,但是这些数据缺乏企业的全局思考,需要进行梳理,我们现在的IT系统其实跟不上我们业务的变化,所以这个IT系统需要优化。另外,我们企业的IT从我们内部逐渐向上下游产业链上提供协同效应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解决整合的问题。另外我们这种烟囱式的模式还导致了分散投资,作为集团下面的企业都是分散投资,总得投入很多,但是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资源的消耗是很大的,我们整个的运营成本远远超过采购成本,所以企业云计算的目的还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IT模式。 成勇斌:综合前面的来干现有的共有云的IaaS、PaaS、Saas并不能满足我们企业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构建满足企业客户需求的私有云的模式,如果我们建设企业私有云的话,我们需要解决企业IT面临的一些问题,首先是架构问题,过去十几年中我们企业建设了很多的IT系统,但是我们企业在建设这些IT系统的时候缺乏一个企业总体架构的思考,很多时候都是采用了业务决策的模式和烟囱式的建设模式,所以在不同的阶段我们会针对一些不同的使用部门,比如说财务系统,或者是针对一些营销部门的CR系统,采用这种烟囱式的模式带来的主要的问题是这些系统是割裂的,我们很多企业现在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个核心的业务应用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成勇斌: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所以我们使用这样的PaaS平台并不是用于我们的企业,现在IaaS是我们企业使用最多的服务,IaaS确实给我们带来成本的节省,但是请大家注意一下,有研究表明在软硬件成本的节约上,其实只占总体成本的一小部分,我们需要关注更多的这样一些隐性成本,如果我们想用云计算来降低成本的话,还要更多的关注数据应用和整合。 成勇斌:是Saas IaaS还是什么呢?我们来看Saas,如果我们这个使用到我们的提供商的话,我们的服务如果要换一个提供商怎么换?最后我们使用了多个云服务的提供商的Saas以后,这些服务之间的集成怎么做,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Saas这种模式是用于个人计算和中小企业,对大企业来说只能作为核心企业的其中,企业用户还需要以私有云和PaaS为主,请问我们使用了这种PaaS平台能不能使用我们的ERP系统? 成勇斌:尊敬的各位CIO大家下午好!我是金蝶中间件的成勇斌,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报告是创新平台技术,助力企业私有云建设,我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谈一下企业私有云的建设,谈一下企业私有云建设的核心平台技术,最后介绍一下我们金蝶的创新实践。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已经从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吃喝难的问题关注到国际化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可以使用什么样的云计算技术呢? 主持人:今天谢谢各位嘉宾的观点的碰撞,让我们得出了大数据不一定是谎言的结论,好,谢谢!请大家就坐。下面有请金蝶中间件战略规划委员会咨询服务总监成勇斌,他的演讲题目是“创新平台技术助力企业私有云建设”,有请。 陈金雄:一定是读者最关注的。关注这个数据不是说其他的数据不看,通过关注一个最大的亮点,我们有关键的指标,通过一个最关注的信息,然后通过深入的挖掘找到它,你看微博有关注,他有搜索,通过深入的挖掘可以找到你需要的数据,第三个数据一定要规范,所以规范化的数据是基础,所以我们讲婚姻,中国的婚姻是什么?已婚、未婚,你看我们国际化上的区分,有婚前同居,有疑婚、已婚,有离婚,还有离婚后再同居,他这个对婚姻的状况,你私生活的状况,对你的疾病也好,对你生活的状况也好,对你生理心理的影响都有一个变化,所以结构化、标准化、规范化,而且规范化一定要有主题的规范化,我在医院,所以我提出医院一定要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中心,以医者为中心,病人来看病,看病是以临床为中心,我们药怎么用?怎么做检查,怎么做手术,所有这些都要围绕病人这一条主线,我就简单发表这个观点。 陈金雄:第一个重点关注,一个深入挖掘,第三个规范数据,我是第一个发言,最后总结陈辞,因为我们数据是为了用,从怎么用好这个数据,大数据我谈点观点,一个是重点关注,微博,现在新浪微博已经3、4亿的量,每天发布、转发、回复可能有几十亿的量,通过人的关注,主题的关注,就可以。上午我跟孙编辑说,我说我们一定要办新闻的理念,要办报的理念来关注数据,新闻那么多,也是海量的数据,报纸的头版头条是什么东西? 孙泠:陈主任您的答案给大家展示一下? 沈立涛:是数据外包方面有所突破,为什么我说突破,我们现在很多公司在做类似于应用方面的工作,如果让一个企业马上拿一个团队来做数据分析,它的没有一个外力的执行是很困难的,我相信在这个领域里面,中国在下一阶段一定会有所突破的,而且我相信中国人的智慧,对于这种数学,对这种数据的理解程度,我相信这个工作会做得非常棒,这也是我一个非常美好的期待,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数据外包的公司,在中国尽早的出现,谢谢。 孙泠:沈总您的答案是? 冯中茜:投入、应用和量化,我觉得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当然应用了以后才能应用以后,比如说我们现在谈了很多,实际上云计算就是大数据的一种商业模式,应用了以后,怎么带给企业有什么好处或者是益处,或者带给他有什么销售上的提高,这是我们在座IT人士考量的东西,要不然我们每次都说要钱,怎么好,怎么分析,分析完了以后有什么,比如说包括用户行为模式分析,分析完了以后两化出来,对您这个用户增长有什么影响力,这是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大数据我觉得是云计算的一个核心,或者是一个灵魂吧。 主持人:孙泠:李总对大数据是不是谎言还有存疑,但是利用大数据从顾客兜里掏更多的钱这个是没有存疑的。冯总您呢? 李大学:开源节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像我们一个企业是两件事,一件事你怎么降低你顾客的获取成本,他有很多的渠道,他不断的衡量,选择那些对他好的渠道,所以你会发现这方面他是靠数据分析来推动,其实这是一种开源,另一个就是怎么最大化骨科的价值,骨科来了,你把它包包的钱掏出来,然后来分析他是属于哪一类的,把其他用户的行为做类比,然后优化他的转化率,我们有一个对比,用了这种个性化推荐的技术,和没有用这样的推荐技术,他们销售额会差30%到40%,所以这就是很典型的一个开源的例子,我刚刚说的精细化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来提高效率,这就是很典型的节流,降低成本,还有刚刚说的提升,其实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来提升我们的管理,来提升我们利用数据的水平,像今天讲到的复盘,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主持人:李总您写的是开源、节流、提升。 滕崧:像我刚刚写到的,你采集那么多的数据,如果不被重视,不能为决策起到作用的话,它什么也不是,它一定被应用起来才真的能起到作用。 孙泠:滕总刚刚说微创新可能会给我们国家的创新带来希望,我们最后一道题,就是请大家写下您认为未来企业在大数据运营方面取得什么突破,写一到三个关键词。滕总写的最快,应用这个太了大,您解释一下,到底是行业应用还是什么应用呢? 滕崧:重视,一定要重视,重视不够是不行的,我之所以写人才创新,我们现在用了很多分布式等等的存储方式,其实这方面的人才从我们现在看,在国内相对来说是比较少,或者比较缺乏,而另一方面从创新来说,其实很多都是美国技术,很少有原创,国内现在很多的提法所谓的微创新,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提法,但是真正大的发展我们需要非常结构性的重大的创新。 孙泠:在滕总展示题板前我给大家说一下,腾总最开始写下了人才、创新,最后等了七秒写下了最后一个你给大家说是什么? 李大学:另一个场景就是像京东每个月都有一个管理层的经营分析会议,它会分析大量的数据,其实刚刚谈到可视化,可视化可能对一些报表,一些统计是比较恰当的,但实际上我们要做精细化管理的时候,我们往往要做专题的分析,这些分析可能管理者有一个想法,我们由数据去验证,我们又通过创新去改变我们的做法,最后去更新这种结果,通过这种来提高我们精细化生产的水平。 李大学:我写了三个词,第一个重视程度,因为数据它有价值,但是你不珍惜它,你不认为它是一个宝贝,那其实就是重视度不够,我们可能互联网行业,因为它基本靠技术去驱动的,但是我们很多传统的产业,我们CIO地位是不高的,对技术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对数据的重视程度更不够了,所以重视程度是关键。第三个就是驱动,讲利用,如果你还是拍脑袋的管理方法这种决策的方法,而不是技术驱动,数据驱动这样的管理模式的话,实际上这个大数据你是用不好的,我可以说两个例子,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的网页,大家可能去看的时候你会觉得很简单,但是每一个网页它是由很多块去组成的,对每一个块都是有不同的策略,不同的策略产出是不同的,它的转化率,我们用转化率衡量,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可以用不同的点测试各种的策略,选择最优的策略,这个完全由数据去驱动我们网页的界面,这是一个场景。 孙泠:李总告诉大家一下? 冯中茜:第二个实现这些的工具有哪些,因为你除了比如说医疗影像、图片传上来以后,可能大家会有一个分享的平台,真正哪些数据对你是有用的,这个是一个瓶颈,第三个这个是来自我CEO那个层面,我们有这样的图表、数据在后面做分析,真正能呈现在前面成为可视化的图,这个可视化我觉得是一个问题,刚刚我说的那个例子,就是网络带宽在整个做了一个大数据的研究,我们就呈现出来是一个能够看得懂的图,在座可能IT的人都看得懂,不见得非IT的人能看懂,所以第三个可视化我觉得是一个瓶颈,也是现在需要发展的地方。 冯中茜:我觉得第一个是架构,第二个是工具,第三个是可视化。如果提到中国的瓶颈我认为中国有几个瓶颈,第一个中国现有的跟亚洲其他国家比,如果从成熟性、可用性可扩张性来讲只是比泰国和越南、印度要高,远不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因为我分管全亚洲,所以我为亚洲整个的结构都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数据,中国这方面我认为还是有一点落后,哪怕是跟香港、台湾比,可能都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第二个在数据中心上,我们现在的数据中心,我两个月前在上海用的也是电信的CTIDC,我觉得大数据上有很多基础架构的问题,它有存储、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基础架构都没有,我们谈大数据有点太早了,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架构是一个瓶颈。可能我这个有点片面,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孙泠:冯总您的关键词? 沈立涛:第一个基础、第二个需求、第三个实施。基础这一块,对我们大数据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对我们有一些国有企业来说是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没有我们再来谈大数据的话,因为本身把基础设施做好,第二个说需求,我在国外工作了几年,当时让我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去学看他的报表,当时我要先调研一下,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国来讲,我觉得下一步的需求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现在数据的架构都是从西方来的的,这里面我们有一个文化的差异,所以未来在需求上怎么样趋同,这是我们下一步的挑战。第三个是实施层面,实施层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讲,第一个我们从现在的数据库解决方案很高,都属于开源的架构,这些架构如果做二次分析的话,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对部分企业能够做到,但是有很多企业是做不到的,在这里对我们的从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个在基础设施层面上,大家现在要做大的,高级别的数据中心来应对大数据,虽然我是搞数据的,希望大家多用到数据中心,特别是在不明晰的时候,我们搞小一点,有弹性的,能灵活部署的来操作,可能对企业是比较好的。 孙泠:沈总您给大家说一下您的词。 陈金雄:记得我们2010年召开了全新数字化应用的挑战,我说三个,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其实理念非常的关键,我们数据你承认不承认它都在那,那怎么办呢?我们要有新的理念,企业也好,平时的管理也好,要懂得运用数据为我们的决策也好,管理也好,流程应用也好提供支撑,我觉得理念是第一重要的,第二个技术,就是说这么大的数据量怎么管理,刚刚讲过了,这个大数据和一般数据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哪里,必须大到一定的程度,刚刚京东的李总也讲,大到一定的技术一定会产生新的技术,原来可以解决,现在要分布式的解决,大到一定的程度需要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技术,第三个就是应用,不管理念如何,最终是为了我们这个应用。 主持人:陈主任您写好了,给大家展示一下写的是什么,理念、技术和应用。您挑一个您认为最重要的解释一下好吗? 主持人:刚刚分享的是在大数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下一个问题是各位认为中国企业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差距和瓶颈是什么?也同样是写三个关键词。 沈立涛:有一个是浪费,如果这个数据只能存三个月,可能第四个月的时候前面的就删除了,这是对数据的浪费,第二个它要不断的扩充他的存储,我们自己存储永远跟不上数据的增长,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当然我们的项目希望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引进,通过IT架构的重新的规划和设计,来帮它解决问题,但是我认为现在不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我认为下一步无论如何,我们作为中国的企业,必须从数据的关键字上,从关联的设计上入手,尽快的把这个搭起来,这个解决了可能面临的困难就越少一些。 沈立涛:是这样的,确实也遇到过类似的需求,其实主要的问题还是我们从客户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是觉得他对数据价值的密度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四个问题里面,我感觉有一部分客户里面,非常典型的,就是因为大数据的价值比较低了以后,带来无效的数据量是非常大的,作为客户确定不了哪些是有价值的,就算能确定了,也没有好的技术能提取出来,这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带来几个问题。 主持人:想问一下沈总,因为云泰是帮助企业进行数据中心搭建和管理的公司,在您的工作中,从需求的角度有没有遇到客户提出什么大数据的需求呢? 李大学:我们遇到的问题,其实我们今年第一季度它的数据量超过了我们以前三年的数据量,一方面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数据,我们要记录要保存的数据更多了,另一方面公司用户量的增长,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比较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处理的压力,你发现那些传统的解决方案都不行了,你不得不采用分布式的这样一些解决方案,这对我们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主持人:那想问李总的问题是京东每年大促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其实就是网页的打开速度,还有订单的处理速度,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京东遇到大数据的问题了吗? 滕松:以凡客为例,我们每天采集到的数据大概有几百G到一个T的数量级,这么大的数量我们怎么分析它?这确实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这里头,就像刚刚提到的它有各式各样的数据,它有图片的,它有语音的,它有这种数据,我们怎么样在这里边找到我们最需要的,当然本身凡客相对来说很年轻,我们也是从起来开始做一些大数据的研究,比如说用分布式的方式、结构,甚至包括一些新的方式来做一些基于用户行为方式的研究,但是我们还是处在很初步的阶段。 滕崧:作为互联网公司来说有非常优势的地方,因为比如说不管凡客作为网上的这种电子商务企业,它相对于传统企业最好的就是它非常容易能采集到数据,我昨天跟万达的朋友聊天,才知道万达可以通过摄像头来数,每天进了多少人,有多少人来过,对电子商务来说不需要这样,我们天生的就可以拿到几乎用户在网站上所有的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得大数据量,它也是非常大的一个保护,我们怎么样去分析它,以凡客为例,我们每天采集到的数据大概有几百G到一个T的数量级,这么大的数量我们怎么分析它? 主持人:互联网公司可能面对着大数据是最直接的,我想知道凡客遇到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呢? 陈金雄:第二个确实感受到数据的作用非常大,我们跟GE打交道也非常多,原来可能CT,2000年的时候一幅CT才多少?10M,现在CT已经到了320,甚至到600多,一个病人做一个全身扫描,数据量已经到了几十个G,现在这样来看,这个数据有多大?现在我们的医疗设备,大量信息的采集,为什么?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诊断的提高,对数据的精密性越来越多,第二个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管理的精细化,尽可能的对每一个点的数据进行采集,我记得我在10年写了一篇文章,数字化医院,这里面我提到了一个全方位,全过程,这对我们确实是产生一个非常大数据。还有一个是医院里面数据量确实是非常迫切的,医疗的复杂性,有影响的,有图形的,有标准的,有非标的,有检验的,有医生写的病历,不同的专科病历完全不一样,很多人都说医疗行业,医药信息化应该是目前最复杂的一个信息化。 陈金雄:陈金雄:我想数据的发展,我们学哲学都是搞调研的过程,什么大数据呢?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对吧,需要新的技术,比如说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它的决策,它的支持都需要依靠数据来作为支撑的时候,它应该是进入一个大数据的时代,这类似于我们的汽车,汽车可能发展几十年了,一百多年了,原来的汽车是有钱人才买的汽车,但是汽车成为我们的必需品,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汽车时代,所以我想首先对第一个问题我简单谈一点我个人的观点。 陈金雄:冯总提到的两个例子都是医疗方面的,其实我们陈主任就是福州军区医院的,对医疗部门来说它可能是所有数据类型最复杂的一个行业,不知道您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这种问题? 冯中茜:第二个在也是医疗,我们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呼叫中心,呼叫中心里面客户的数据也是大量的,比如说医院打电话过来,医院因为买了医疗设备,打电话过来咨询一些问题,或者报故障,我们也设定了如果接通率在15秒以内又断了的,和主叫被叫通话15秒以内断了的都有一个数据,前台的呼叫中心也有一个视频和互动,他们之间也是有一个互动,还有一个即时通信和即时消息,形成了一个坐席给我们的呼叫中心,而且也帮用户在第一时间内解决问题,所以这是在亚洲地区的一个两个应用吧。 冯中茜:我说两个大数据的案例,我们云计算讨论很多了,我用大数据做了一个网络的监控,网络监控大家知道我们在亚洲有几百个点,几百个点包括公司内部运营和辐射到各个医院,医疗这方面的,有几千几万个点的网络设备的采集,网络系统运营的采集,这是现在放在云端的,但是我们前面的网络监控是一个实时监控,我们设定了一个指标,他追踪到网络故障,或者网络利用率使用高了会报错,这是一个实时的数据监控,我们也有设定的值,如果这个网络发生异常报警,会有一个系统做深层次的分析,是因为瞬间的控制有问题还是瞬间的网络有问题还是确实网络有问题,通过这个我们可以检测到网络健康,我们以前都是凭借静态的数据库做分析,但是我们现在有了这些动态的工具,我们可以提供给事业部门,或者是医院,我们可以针对这个作出解决方案。 冯中茜:其实大数据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了,我说句很实在的,其实以前都没有什么落地的解决方案,我不知道在座的公司是不是这样,我们只是从去年开始有一些实际的解决方案,我正好也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个我们在美国、能源的方面我们有一个GE业务部门,这个风能有很多数据的分析,包括怎么布这个风能发电机,包括风向、地理环境,空气检测,还有地理地况这些数据都放在一起,而这个风力发电机有很多的考量指标,最后经过这个大数据分析以后,做出来一个,它在有效的路程内有风力发电机,第一减少了浪费,第二有效的应用。 主持人:孙泠: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各自企业的工作中,对大数据有没有一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对于冯总来说大数据这个工作意味着什么呢? 主持人呢:谢谢大家对大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请大家写上大数据是不是谎言。五位嘉宾全部的选择都是大数据不是一个谎言。 孙泠:谢谢大家对大数据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请大家写上大数据是不是谎言。 滕崧:我想说的现在一个差异是多样性,现实的数据大家知道不只是一些文本数据和数字,其实现在有更多的音屏的数据,另一个随着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现在有可能做这种特别大的数量级数据的分析,比如说心里很难想象十年前或者十五年前分析上T上TB的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随着硬件的发展,包括一些软件,包括一些结构的发展,更多的是分析海量的信息。 李大学:如果我们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好好的利用,用于决策,用于我们的开源和截流,或者更大程度的应用他,那就不行,我觉得大数据是一个动词,更好的帮助我们开源节流。 主持人:李总和滕总都是做商业的,你们第一个词都是海量,您就讲一下挖掘和驱动吧。 冯中茜:我觉得大数据就是一个名词而已,以前在IT这么多的应用里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跟数据打交道,以前可能是小数据,现在是大数据,以前我们都用的是数据仓库,我们都是静态的数据,数据都是存储在里面的,现在很多感受,实际上是一个数据流,包括像我们最近用了很多软件,包括有遇到搜狗的一个导航软件,其实有一个数据的流动性和移动性,所以更多的给我的感受是数据流,其实在这个数据留种怎么能捕捉到更有用,更实用,更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是比较重要的,包括我们从不同的纬度看这个数据,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是数据流、移动性和数据的多样性。 沈立涛:为我们说方法论,大数据提出来以后,从数据员的设计,到产生到加工,实际上就是一个方法论的体系,这个体系对我们的商业运营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二它有一个相对性的问题,一个我们说大数据的时候线性非线性,都是一些相对的因素,在我们的应用层面里面,我们为了适应我们的需求,做怎么样的相对性的数据的规划,泛载性是很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把有益的数据弄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和问题。 主持人:沈总您写的比较哲学性。 陈金雄: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数量很大,海量数据,第二个海量数据一定是有价值的,一定有挖掘的潜力和价值,第三个的话应该需要一种先进的工具来进行管理,如果没有很好的工具来管理的话,这个数据就体现不出来。 主持人:李总写的是海量、挖掘、举动,滕总写的是海量、多样、技术,冯中茜女士写的是数据流、移动性、多样性、沈总写的是方法性、相对性、泛载性,陈总写的是数据量大、价值、管理,我们请各位来解释一下您写的关键词。 主持人:有请本次探讨的嘉宾:通用电气中国公司亚太区IT服务总监冯中茜女士;鄂尔多斯市云泰联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沈立涛先生;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滕崧先生;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李大学先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金雄先生;有请各位嘉宾台上讲座。大数据是2012年企业的最重要的词了,我想问各位嘉宾你心目中的大数据是什么,各位嘉宾的面前有笔和纸,请您写出您心目中的大数据。 主持人:《福布斯》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大数据是个大谎言》的文章,给那些大数据的拥护者泼了一盆凉水,按照文章的说法,从数据库到数据仓库再到今天的大数据,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是一个趋势,而与之相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也在变化、提高,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总之,大数据不是世界末日,也不是外星人,那么企业的IT部门没有必要摆出如临大敌的架势,大数据到底是不是谎言呢?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重量级的嘉宾来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孙泠:欢迎各位回来,我们下午的会议继续进行,上午我们的活动进行时,在微博商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九寨活动我们使用的是腾讯和搜狐的微博,用户可以发送:#2012中国CIO高峰论坛#+任意内容参与,手机用户参与方式请见大屏幕下方,欢迎大家关注并参与现场互动。我是《IT经理世界》杂志社资深编辑孙泠,非常高兴下午主持活动。 主持人:尤其是今天上午不仅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在谈,而且有我们三个CIO在谈他们在各自领域里面的云计算的实践,比如说交行的CIO在谈金融领域里面的云计算,我们证券领域的CIO在谈证券领域云计算的应用,因为最后我们的云总谈eBay云计算的应用,这是我们今天上午的内容,今天我们上午的会议就到此结束了!下午我们一点板开始,也有很多的内容,希望大家准时的回到会场! 主持人:主持人:今天上午的演讲信息和内容非常多,总结起来今天上午应该主要在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现在我们面临新一轮的高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商业环境,第二个是我们的消费者越来越喜欢用终端,通过这两个核心问题,我们的解决策略是什么?我们的孙博士提出的是通过复盘,通过复盘的方式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经验,通过更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面临的问题,在技术方面我们的不同的合作伙伴都提出了整个互联网的技术,新的技术对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帮助,比如说里面的核心是云计算的技术,这些云计算的技术帮助我们企业建立全球化的IT架构,帮助我们企业提高效率,帮助我们企业利用更多的资源,帮助我们的企业创新他的产品和服务。 云霄汉:这是我们云计算的主要模块,这个模块就不具体走了,这个应该是很标准的一个架构,现在把这个IES和PES放在一起,提供了更高的开发的效率,同时提供了自动化的这么一个可能性,从PaaS到这里,我们在提供智能化的同时,提供机会让大家开发出更新的产品。这个基本上是把所有的技术层面的,把业务需求找出来,在上面有AES,然后是PES,通过这个流程让他们到eBay上开发自己的工具,所以一层一层有一定的灵活性,让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业务需求用不的层次来满足他的需要。这就是我的演讲谢谢。 云霄汉:接下来我说一下提到的关于模型驱动的自动化,这个是eBay的IaaS,在左下角这些硬件,都可以用hab来代替,所有这些都可以在这里暴露出来,这些都服务给谁的?我们看一下,构造出来这样一个虚拟的环境,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有服务器的池,每一个服务器的池是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这个给大家过一下,时间关系就不一一的介绍了,在它上面是PaaS,有了这个之后,就可以告诉你这个设备怎么用。 云霄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hargeback,这个可能大家很清楚,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所有的CPU都跳到100%,可能以前的监控系统就是报一个警而已,接下来我们看到报警的系统都是这个,根据所有的这些东西可以归纳出来哪里出了问题,如果有这些的话我们的营运部门会很快的找出问题的所在,因为我在网上有看介绍,eBay有一些组五个小时才找出问题的所在,有一些组只要半个小时就找到了,为什么?因为跟每个人技术的背景有关,有的是偏重于应用层的,有的是偏重于程序层的,如果有了这个就可以有标准化的管理。 云霄汉:这个基本上是说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云的情况下的管理方式,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改变,我想在这个蓝色的左边栏目里头(PPT),这是很传统的数据,Service Catalog这个可能大家都很清楚,定下来多少时间,大家都很清楚,整个用户在网站上提交申请,提交申请以后被送到服务部门来执行,所以很多的人力,接下来的监控系统只是一个简单的监控,我们有营运中心,很多有监控中心的站在屏幕前,来观察具体哪一个服务器出现了毛病,汇报出来,然后所有的这些服务器,都在CMDB存储起来,CMDB是传统的,是给人用的,基本上是记录我们系统中的所有的东西,在云计算这边我们强调的自动化,把所有的这些可以提供的项目通过这个暴露出来,然后驱动它。 云霄汉:作为技术部门我们就想起了传说中的云,看看云能不能解决我们技术部门面临的这种问题。以前的这种系统很复杂,那我们借助云来简化这么一个过程,借用刚才的那个比方,业务上的需求还是一样的,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公用的基础设施来提供满足各种不同的业务上的需求,所以云可以提供这种灵活性,另外一个云还可以提供一个高效的使用方式,这也是一个传统的使用方式,所谓垂直性的定制的架构,在生产环境、设施环境、研发环境他们都有自己的设施,之间不能共用,云可以提供共用的设施,通过虚拟化在底层有一个应用的基础,在上面可以支撑各种的环境。 云霄汉:在范围上eBay是什么样的呢?可以说是遍布世界各地,除了非洲以外,其他各个大洲都有eBay的网站在服务,另外一点eBay了eBay本身以外,其实eBay有支付的平台,还有黄牛网站,这个可能中国不太清楚,在美国很世贸,卖体育比赛和音乐会的这些票,在eBay来说业务上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规模也是很大的,在eBay在业务上对技术部门的要求,围绕不同颜色的灯,技术部门来提供这些服务,这是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比较传统的一种业务和技术部门之间工作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数据,在09年11月的时候,这是eBay其中的一部分,八个应用服务器使用率的状况,总共有1900台,大家可以看这个曲线,曲线是每一天都有峰值,再看每星期这里也有一个峰值,基本上在每个周末的时候峰值是最高的,即便是这样跟1900台的使用率,所有白色空间都是浪费的资源,这是在这个情况下使用率的数据。那怎么办? 云霄汉:我姓云是真的,不是因为做云计算,是因为我父亲姓云,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介绍一下eBay在云计算方面的努力,eBay在上海有一个研发中心,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云计算方面的一些努力。不知道在座各位对eBay的了解有多少,所以在这里有几个小知识问答,本来是说玩一个游戏,但是时间的关系,我想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再跟大家沟通,第一个问题在eBay的前端,光是应用的前端服务器有多少,我想这个大家可以猜出来,这个不是所有的服务器,只是在应用前端的服务器,eBay大概有6000个左右,然后在eBay的网站上,每一秒钟的成交额大概有多少?这个大概也应该可以猜出来,每一秒钟eBay上的交易大概有2500美金,eBay的活跃用户数人大概是多少,大家估计可以才猜出来,是九千六百万,简单来说eBay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体,很多人把eBay比做一个国家,大概有9600万的买家卖家在上面交易产品,作为eBay来说可以想象成一个政府,在交易的过程中eBay提成、抽税,在买家卖家出现问题的时候eBay还可以出面调解,可以理解成是一个法院,所以可以把eBay理解成是一个大的经济体。 主持人:王总你刚刚的观点有待商榷,我觉得我们的CIO越来越年轻,去年20,今年18。我们最后一个压轴的演讲者,演讲的题目也跟云计算相关,但更为关键的是演讲者本人这个名字绝对是构得上今天压轴演讲者的称号,这位演讲者是来自于eBay中国研发中心平台的工程总监,他的名字叫云霄汉,云霄的汉子,他的演讲题目是“介绍eBay的云计算”。 王忠:我也从之前我们各位同仁的发言中,和今天的主题当中可以明确的看到,在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将会有它特定的途径,而且这个发展的速度将会比我们预计的更快。但是,在这样两个趋势下,我相信带给我们CIO的压力会更大,我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当我们再相聚的时候,能看到大家像今天这样,或者更年轻,谢谢大家! 王忠:在这里借用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并不是一个典型化的案例,因为它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把它所有的IT都架构在一个云上面,他只是一个部分,他的一个邮件和协作平台的外包,他通过这个方式来实现了这样一个效率,把它原来需要有很多硬件、软件的设施来运维他的邮件系统,到目前为止把他整个的这一块的服务,通过外包的服务来实现,在这里我只是想通过这个案例,因为这个案例是有名字的,能给大家一个概念,同样德电我们已经为很多五百强的企业,把它所有的云都放到我们的云平台,这是我们的能力,但同时我们的这个经验已经开始为中国的企业去实施建立在中国企业自身数据中心内部的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云计算,在这一块我相信如果我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做更多的交流,在这里我只是想能够把德电在过去两年当中,我们针对中国企业的需求,所做的这样一个探索和实践能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王忠:但是从整个公司的层面来讲,我们除了很多的测试、开发、研发的系统以外,有办公应用系统以外,我们很多公司还有很多主要的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它能不能同样实现整个效率的提升,同样的从德电的经验来讲,你可以去实现从原来的IT架构到云架构,他达到70%到80%的变化,但是中国企业有一些想法,我们希望能符合中国特色,我们希望能在自己的数据中心运维自己的云计算,这个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云的最大的价值就是分享,如果你不分享的话价值在哪里?那么针对中国企业这样的需求德电来说我们从一开始将我们的经验和技术帮助中国的企业去实现这样的工作。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有可能它的现实的效率,有可能不能从原来的10%提升到80%,但是我们可以取一个中间值,30%,甚至40%,这是我们经过的一个途径。 王忠:但是,同样的,当我们做了虚拟化,产生很多的加速和成本的节省以后,我们不断的完善它的智能化,但是我们有没有测试智能化对公司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升价值有多少,在这里德电可以分享经典,我们认为它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达到最大45%的节省,这样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现在自己现有的系统,在实施云计算以后有没有达到这个方式,如果没有的话,怎么做?能不能继续这个方向走?同样我们刚刚听到华为的王总做了这方面的介绍,华为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我们把我们的存储服务器的利用率,从原来的18%提升到了83%,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王忠:在整个过程当中,我想德电既看到中国企业的发展特色,也结合我们在全球的经验,我们基本上把目前整个的发展,从原来的一些云的基本性质,目前大家可以看到,在整个项目中我们把它放到了最上面的两个步骤,一个是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另一个是企业内部的业务云,在这里我所提的中国企业主要是指中国的大型企业和超大型企业,在这里主要是有三个方式,一个是托管式,一个是管理私有云,另一个是真正的企业内部的私有云,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样一个基本的架构,我想从操作的系统和运维的系统来讲,不用多讲了,大家有自己的判断,从德电来讲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判断,一个是在整个基础设施的监测,大家也知道通过虚拟化能提供很多的方式,但是从刚才交行郑总的发言中可以看到,交行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而且对云的理解相当的全面。 王忠:首先,是在整个的战略性思考方面,之所以要提这样一个话题,因为当我们做了一些新的部署,其实过了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以后,我们还是会回到一个原点,再重新思考一次,我过去所做的这样一些工作,是不是云,这些工作有没有什么浪费?这些工作有没有对我的整个发展带来一些当初的决策的失误?在这一块对我们IT经理来讲不是问题,对我们CIO来讲绝对是一个挑战和压力,所以在这一块我们认为当我们去做这样一些工作的时候,我们CIO一定要有一个考虑,这个考虑包括对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和整个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所以在这一块我相信对CIO的压力是相当的大,这也是为什么造成了很多我们在座同仁多了一些白发很重要的原因。 王忠:特别是当我们谈论云的时候我们如何进入云,我相信在这里提到的几个方式,比如说一个是ITIL,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方式,包括我们谈到的一些云,Green,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云,在这方面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会有一些自己的判断,这里我想通过德电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考虑的一些问题。 王忠:目前为全球两百多家跨国企业所提过的全球的云计算的服务,能够给大家这样的信心,这个信心也是从我们的经验当中得到的。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每天所面对的这样一个技术高速的发展,速度的要求越来越强,安全的考虑,可用性、透明度,我们所有的技术的透明度,人员的费用,这些对我们都是一个挑战,另外对整个业务的发展,它的可延伸性,适应性等等,整个技术我们觉得可能在几个月当中,一两年当中都会不断的去复盘,在这个过程中从CIO的角度如何看待,我们如何面对这个问题。 王忠:为什么这里要说是云计算7.0呢?因为德电从实施的全球的第一个云计算项目是2004年,到今天为止走过了7个年头,在今年全球我们也是大力推广我们云计算的发展,但在这里我不希望把这个跨国公司在中国这样一个纯粹的嫁接做一个翻译,我更多的是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下,在过去两年我们是如何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把私有云在中国真正的落地,从德电来讲我们有一个最大的特色,从技术上来讲,我想之前我们的很多人都已经做了很多的方向从德电来讲,我们在云计算上面,最大的优势,我相信就是经验,在这里我想我们的客户给了我们最好的评价,特别是我们CIO的朋友,在我们现在面临的这样一个日常环境中,我们能够思考的,我相信最多的就是三个问题,云计算是一个方向,安全是另外一个方向,移动是第三个方向,现在这三个方向整合在一起,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困惑,技术也是不断的去做很多的更新,在这个过程当中,当我们去寻找很多技术的咨询,很多方法咨询的时候,到底哪一种方法给到我们最大的帮助,那么我相信在这方面德电的经验,特别是在过去七年我们专注于云计算的发展。 王忠:我想这些原因其实都是信息保障和整个新的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一些压力,但这些压力我想也同时给各个公司带来机会,在这里我想也能够通过这个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德电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发展,我也希望我能够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把这个话题稍微提一下,最后能让大家感觉到一阵轻松,希望给大家一个机会,能寻找到一个更加轻松的发展的方式。 王忠:王忠:大家早上好!今天早上醒来在会场周围碰到很多一年没见,半年没见,甚至才刚刚见了两三个月的老朋友,就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家老了很多,有可能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的见面还没有这么强烈的印象,但是从去年三亚到今天的九寨沟,这个印象特别强烈,我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云计算把大家都累爬下了,第二个我们说从CIO到CIO是一个机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不管是刚才孙教授讲到的我们CIO所要管理的这样一些里程碑式的管理,KPI的管理,平衡计分卡的管理,这些原来好像都不是CIO要管的事情,到再往前,我想很多技术不仅仅是我们的一线的IT的管理人员要去了解,现在我们的CIO要去了解更多这样的信息和知识。 主持人:谢谢微软,其实《IT经理世界》我们自己的认识,现在全球实时连接在线的人大概有三十多亿人,这个产业刚开始产生的时候,有一句推广者,消费者我们是被IT改变的,现在这个变成了一种倒逼的力量,倒逼我们的传统企业去改善我们自身的模式,自身的产品,我们对IT信息化是有这样一个理解,接下来的演讲嘉宾是来自德电中国区的副总裁王忠先生,他的演讲主题是“云计算7.0”。 谢恩伟:除了一个基础设施的平台,另一个就是数据平台,今年SQL Server2012也发布出来了,更重要的是把我们一些视觉化的能力,做更好的衔接,这样不仅是通过一些视觉化能去挖掘这些商务的机会,这也是微软非常关注的东西。非常高兴这两款产品在短短的发行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客户非常的期待,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跟在座的各位合作,总而言之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微软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广大的CIO做更多的交流,也非常期待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传递一下微软的声音,听听大家的反馈,谢谢大家! 谢恩伟:最近在5月份,我们推出了两款非常重要产品,一款是系统管理2012,一个是对应用管理上做非常大的拓展,比方说桌面机的一些管理,物理机的管理,服务器的管理,这个很正常了,大家做得很成功了,我跨平台管理,我说的跨平台管理不是垮操作平台,还有很多方面。最后一方面的的确确是希望给用户更多的选择,大家对自己的需求是最有认知的,怎么样提供一些技术来运维。 谢恩伟:除了这个,微软在云计算方面也在做很多的工作,两年以前在海南跟大家分享了云计算的一些概念,现在我稍微跟大家简单的说一下,特别是在私有云下购物方面,微软提供了一系列的产品,能帮助大家在私有云构架下做更多的工作,云这个东西已经谈了两三年的时间了,大家可能也听到各个厂商都在谈一些云的概念,可能有点晕,我一直在说一点,微软在谈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是微软自己在做,做的是两个方面,微软自己是一个非常大的云服务的运维运营商,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积累了一系列整个数据中心,运维、安全性、管理能力的拓展,这些能力都慢慢渗透到工作中去,在这方面的的确确需要一些厂商不光是有技术提供这个平台,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把一些云服务的运维充分的展示出来。 谢恩伟:这个完全可以在Window8的操作上已经可以做到。系统管理的能力在消费者管理中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一个地方也很重要,实际上昨天很多CIO聊的时候也有一点感触比较深,现在CIO已经不是光关注在系统的管理,或者内部的IT的操作,也在思考一些业务创新的可能性,其中的一个业务创新点就是怎么样把公司内部的一些能力真正变成产品,比如说针对消费者,或者针对商业用户的产品推到我们的市场当中去,很多这些产品是以应用这样一个形式,或者是以云服务这样一个形式来推进,做到这个层次微软就非常关注,怎么样能够真正的帮助各位CIO在应用拓展上,在在线服务拓展上,真正能够做到高效率、跨平台,能够做一次应用的开发,能够在不同的设备上都有更好的展示。所以这四大块从一个客户端的多元化,到生产力的移动性,到系统管理的升级,到最后的一个应用开发者的拓展,包括整个IT消费者。 谢恩伟:第二个是生产类的东西,我也展示一下怎么通过桌面虚拟化真正做到,也是蛮期待的,除了这方面微软也在做一些工作,怎么样通过智能终端直接的上到我们企业的内网,比如说在我的智能手机上能上到内网,去调动我内网上的一些应用,能真正做到,有的时候不光是WIFI,通过一些其他的也可以进入到内网做到一些操作。还有第三个方面也的的确确是一个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的能力,我所谓系统关系包括整个移动终端的管理,我们所谓的移动终端的管理不光是Window自己的设备,包括安卓等等设备,怎么样做远程的服务终端的管理,从了这个管理以外,设备的管理,最最重要的是应用的管理,在这个层面上,微软也在做相关的工作,怎么样通过我们最新发布的系统管理2012,我非常不高兴在办公室看到我的员工在切水果,玩愤怒的小鸟,怎么样看到我的员工把这些智能设备带到公司以后,让他在公司调动这些消费者应用和游戏的时候做一个统计? 谢恩伟:我会折中的讲一些IT的消费者,IT的消费者在谈一些什么东西,微软经过一年的工作稍微总结了一下大概四大类,一个是对于层出不穷的终端设备,有Iphone,包括我们安卓,包括我们Win8的产品,也能带到企业办公的产品中去,这一块也给CIO带来很大的压力,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怎么样做到移动设备的管理,不过客户对于这些设备的需求和认知是不可避免的,我看到各位CIO有很多设备带在身上,现在很多人都带好几个设备在身边,这的确是一个产品带到企业当中去,还有另一个,微软也在考虑,怎么样真正帮助客户,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出去只带两个设备,一个智能手机,一个PAD,在你的智能设备中怎么样做到不妥协,就是这个设备不光是一个消费者类型的设备,也是一个商务应用的设备,这个方面微软也在做很多方面的工作。 谢恩伟:今天我的主题演讲会谈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会说微软在近一两年中一直在谈这样一个观点,IT的消费化,今天谈到主题演讲,大家多多少少也谈到这样的话题,对CIO来说有一个现状,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设备被带到公司的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提高我们的商务应用的能力,和商务的创新,把这些应用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当时云计算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我想这几块是微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些,也在业界看到的一些IT的趋势。 谢恩伟:还有另外一点是对人机的互动,就是我们人机交互的能力,也有很大的转变,最近一段时间微软也推出了一个软件,一开始是在游戏机上,越来越多的我们看到在商业应用上,一些新的应用也在层出不穷,怎样能够通过一些非常自然的肢体语言操作这些应用,能做智能的交互。 谢恩伟:今天,我的演讲会比较简短一些,给大家汇报一下微软最近一段时间的思路,我从IT的一些趋势着手,这些我不会一一重复,因为有很多大家都了解的非常清晰,有几个点我稍微点一下。一个就是整个社交体系,像昨天晚上谈的非常重要的话题,基本上所有的CIO,昨天我见到的都在聊这样一个话题,怎样能在企业做社交,这一点的的确确是你们非常的关注,已经从以前所谓的协同工作超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在企业内部怎样把人的地位放在首位,真正把这些知识和能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分享的平台建立起来。 谢恩伟:两年当中看到的变化,在CIO群体当中的变化非常的大。第二点我是非常激动,激动的原因是说,昨天晚上一系列的交流,大家谈到的应用产品,对我来说的的确确是日新月异,有非常非常多,非常非常好的一些想法,通过一些最新的技术,能够把商业应用,或者针对消费者的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商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鼓励,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当中积极的为各位CIO以及企业提供一系列强大的产品,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谢恩伟:谢恩伟:大家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CIO的峰会,第一次是在2010年,跟大家在海南聚了一下,今天作为第二次,今天的感受是蛮深的,因为昨天晚上正好凑这个机会跟一些CIO做了一些小小的聚会,我稍微给大家分享一下,有两个重要的感受,两年前我们在海南的时候,很多在CIO当中谈的一些话题是说CIO在企业当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样,是一个辅助的角色,怎样能够在这个辅助的角色层面上继续拓展,这是两年前的话题,昨天晚上一系列的交流,我感觉已经有所转变,今年的主题也是非常好的,首席的创新官,昨天晚上在座的一系列CIO,的确是首席的创新官,怎么样把公司的数据放在公司业务的拓展上,在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方面都做的非常的前卫,这是我的感受. 主持人:通过他的演讲,金融产品整个的产品的创新其实我们也看到对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IT公司更多的机会,接下来有请微软大中华区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微软拥抱IT消费化”。 王锦炎:最后,我讲一下信息安全,证券行业安全是永恒的道理,怎么样安全的备份,数据系统的灾备,现在应该是在我们业务数据整个的应用方面的一些安全,比如说我们现在股民要双面身份证认证,同时要一些数字证书,而且通过法律保护我们行业的安全生态。我们主要是做了一些服务的东西,还有研究一些云计算和私有化的,同时对安全,对信息安全比较重视,这三个方面这几年都是推的力度比较大的方向。谢谢大家! 王锦炎:刚刚说的数据库,数据库也是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方面的一些手段,现在开发了一些低投入高性能的海量数据并行的数据仓库,它的金融产品和金融的工具产品会提供一些数据服务,比如说你们上什么和讯网也好,东方财富也好,他们都是有一些基金图象,这些其实是通过数据库实时的推送给投资者,这些我们把金融工具创新产品进行研究,对数据处理,对数据挖掘,云计算的虚拟化,这方面我们也加大了研究的力度,使投资者都可以在不同的范围里面来完成交易。比如说通过语言识别等金融产品,这些金融手段是给客户桌面的交付,以前我们是通道交易的,现在我们是CS结构走向BS结构的多一些。 王锦炎:所以这个就解决人性的贪婪。还有我们云的技术的应用在行业里面,每个网站每个报刊,每个渠道都有很多信息,这个信息我如果通过一些数据仓库,数据库的技术,把它数据进行一些过滤分析以后,对这个进行挖掘,挖掘以后看对它的评论有多少,这个可能会指导你的操作,通过一搜集信息,他立刻送到你的桌面,跟你的算法和策略绑在一起了,基本上第一个逃的就是他,他逃的早一点就赚的快一点,这些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广的。 王锦炎:因为这种界面不好,叠入了很多的交互和互动,我们针对机构投资者,我们可能会开一些基于BS结构的客户端,而且很多的运行是在这里面,比如说他要找一些数据,我们客户端本身也是给云组成部分的,它落地本身也要实现,我们这个公司也有股民投资者,我们也有股民投资者的数据,同时我们也有每天交易的数据,这是我们企业内部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还是不够,我们要跟其他的数据中心,比如买一些其他公司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几种方式,一种直接买了放在我银河的数据中心,所以这种金融工程,金融的算法交易,很多金融公司已经把算法交易,我在想我的一个投资组合满足我的股票,满足的进入我的股票区,满足不了的就剔除来,到了这个价格就抛了,云到时候掉5毛钱就抛,很多投资者赚一块钱不抛,还想赚,掉了5毛钱还要抛,赚了还想赚,人性的贪婪,所以这个就解决人性的贪婪。 王锦炎:在研究什么呢?首先我们要转型,不能是以前以通道交易为主的,散户为目标的,为他们来提供这样的服务成为一个台阶,这已经是十几年前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今后我们主要是对机构投资者,对一些产业基金,也一些公募基金,公募公司,对这些投资者进行一些定制的服务,我们很多都做策略交易、算法交易和程序化交易,这个每个公司都在研究,而且通过金融工程做一些模型,策略交易比如说,我在这个市场先把我交易的策略做一个模型,通过技术找相关的信息能满足我策略条件和数据,来触发我的交易的模型,还有对它的行为和资产的增值度进行一个检测,这种是需要海量的数据,而且实时的数据,而且这些云对我们来说是慢慢飘来的,我们说的CS结构和BS结构,如果我们要满足机构投资者的话,我就不用一般的交易的PC端的CS的买卖。 王锦炎:由于这些变化,所以我们证券行业也是面临着业务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在座的CIO都很清楚,技术领域的创新,业务的创新有一半是我们公司搞一些理财产品,学一些国外的金融的一些产品的开发,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们中国对资本市场的创新主要是在证监会,证监协会,他同意你创你就创,不同意你再多的创新也没有用,所以我们的业务创新是有点遗憾的。第二个是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我用案例来说,我们移动证券的服务刚刚提了,这几年证券行业用的非常广的,刚刚说的那个产品创新,产品创新就是说我们现在证券公司在做什么呢? 王锦炎:我们现在市场变成一个由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的市场转变,还有我们的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中国人好赌全球都有名,各大赌场看到的都是中国人,我上次去澳门,一看澳门拉斯维加斯的赌资是一倍两倍都不止,去年有600亿美金,所以炒股票也一样,中国人的散户很多,都是自己炒,不放心给机构炒,觉得在自己手上很安全,这个变化通过二十年的洗礼,散户投资者伤痕累累,损失惨痛。这几年是伤痕累累,近几年散户可能会买一些组合产品、投资产品等等,他买了以后把钱交给一些私募基金,公募基金,还有公司,这样对机构投资者的机会就比较大,机构投资者参与的主体对IT的要求,比如说后面我们会讲量化交易,城市化交易,海量数据的分析,还有通过云技术,把这些个人的基础数据和实质数据结合起来,这种对IT的要求,对数据库的要求,对整个网络的要求,安全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高度。 王锦炎:来看我们市场的结构,这是我们市场的变化,我们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从以前单一市场品种的结构变成了多市场的结构,我们以前主要是以A股买卖为主,B股基本上没有了,国外债券是60%,我们的债券现在主席上台了开始忽悠债券市场大发展,基本上这十多二十年是单一的A股市场,我们的品种基本上是保证金的交易的体现,对安全的交易不高,因为你炒赔了是顾客的钱,一些金融的衍生产品风险就会加大,所以我们IT的思考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市场的发展,今年可能会在我们OTC市场发展,还有公司可能会在措施上推出一些东西,还有我们营业部的网点放开,甚至我还参与了研究制定方案,网上开户,直接是网上开户,这些业务的创新必须要在我们的制度上,还有信息的安全上做一些保证,还有我们上海交易所可能要开国际板,国际板要跟国际打通,这对我们整个IT的要求会有新的挑战。 王锦炎:对一些智能的数据,知识库、多媒体库,这种需求是代表未来数据库的发展方式,这个我是讲一点概念,一会儿我结合到我们证券行业里面来具体的讲讲怎么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就比较普遍了,在我们证券行业,网上交易已经是占了90%以上了,现场交易10%都不到,这个应用非常广,第二个移动证券在证券行业现在平均有10%通过手机来下单,移动证券随时随地,你走到哪里,营业部就到哪里,这就是一个CS结构和BS结构的方式,我们证券行业都是用PC客户端的结构里面来进行交易的,因为这种能满足我们国家并发的大量的客户,因为我们有1.6亿投资者,1.6亿投资者分了两个市场里面,每个市场应该有八千万,这样我们银行的网上交易并发数最高的时候有50万的并发数,你如果用CS结构的话客户端吃不消,所以只能用CS结构的来,这样只是用单结构单业务的方式来进行,第五个是信息安全,因为信息安全在我们行业里面,我们市场的跨度大了,风险提高,所以证券的信息安全是我们未来考虑的重点,我接下来用案例具体来谈这个问题。 王锦炎:其实刚才很多同行都说云,我不说说云也是不行,我的理解云就是一个分布的计算,云是业务模式的一种模式,它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以前每个企业鼓励计算机系统,现在由于网络和技术的发展,就变成了全球的大的系统,这个云计算是这么样一个概念,有人说云,世界上上有五台,一台是IBM,一台是亚马逊,一台是雅虎,还有一台是微软,就这么台,为什么说就这五台呢,因为首先出现分布式的业务应用在各个领域里面去,在引领计算机整个行业分布应用。我说说数据库技术,这可能是以后我们的一个方向,因为这是客户需要的东西,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然后还有对分布式数据的处理. 王锦炎:感谢主办方让我们有时间在天堂的地方相聚,人间天堂。各位嘉宾,各位CIO大家好!我是银河证券的,一听我是银河证券的股票市场跌的一塌糊涂,刚刚我拿手机来看现在跌到2150多,离上一次的2130点差不多了,跌到什么时候?大家都很揪心了,我想我们从6000点跌到1800多点,再上了3000多点,现在跌到了2160多点,现在继续在2100多点探底,这个已经有五年了,所以这个底部是出现了,就看今年国家的换届,政府的换届,还有看我们的触底,还要看国外的欧债,美国经济条件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春天肯定很快就要来,严冬就要过去了,我就说说这个,我回到我今天的主题,我来之前主办方让我来谈谈证券行业方面的技术的驱动,对证券业务的创新。我们证券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是什么样一个IT的结构,以后可能是往哪方面走,可能大家都想了解一下,我就用这十多二十分的时间跟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主持人:曹总是第一次参加我们的论坛,现在有多少公司允许自己的员工使用私人的移动设备结合自己公司来使用,允许的请举手。下面有请银河证券电子商务不总经理的王锦炎先生,他的演讲题目是“新技术驱动证券业创新”。 曹衡康:接下来我简单给大家讲怎么做到这个事情,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演示)当时我就是用的一个IPAD,你用安卓的手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进去以后进入到我的桌面,我我点开所谓的分享桌面,打开可以看到我的桌面发布在我的IPAD面,这是我的工作桌面,同时我再打开这的PPT,我又打开今天的PPT,这是我刚刚讲的PPT,我把它关掉,大家说这个屏幕很小怎么办? 曹衡康:我今年4月底去希腊照的这个照片,我转机的时候在雅典转机,中间有五个小时的时间,中间我要完成一些员工的薪资考评,时间不够,正好我转机有五小时,我就拿着我的笔记本,想要上网,进到公司的应用系统,发现不对,我的苹果电脑进不去,怎么办?我就拿我太太的IPAD,简单的上网以后下载客户端两分钟时间,就把这个考评做完了,回到上海以后我就不需要再花时间做这个事情。 曹衡康:在一门户接入啊,桌面虚拟化等等,桌面虚拟化华为的王总提到,说华为已经开始实施了桌面虚拟化,我们也很荣幸的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华为的所谓的桌面虚拟化也是我们的技术,我们目前也是透过跟华为合作,想把这个技术拓展到全球,拓展到各个企业和我们企业合作推广下去,交通银行的呼叫中心也是使用桌面虚拟化的数据。 曹衡康:今天早上台大的CIO有一句话,他说目前台大提供的存储,中间需要一个非常好可好的平台,也是提供很好的设备点的台大这边,这中间完完全全办法移动办公服务,每一个都是我的产品线,在使用方面来讲,这是所谓七种大概归纳出来的场景,从所谓的企业应用办公,到所谓的交付平台,首先企业移动办公,企业移动办公来讲的话各位就是所谓企业主管,今天假设有人需要你做审批怎么办?所以你透过什么?透过桌面云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提供这个方便能真正做到移动办公。还有BYO设备,现在目前到企业来讲公司有很多的东西,现在新的设备就这样的,移动进来我给你一笔钱,你给员工讲我拿给你钱你买这个设备,你不用付这个钱了,对公司来讲我省了这个钱,对公司来讲过去要买PC机,现在不用,我给你四千块钱,你买就可以,打一个比方联想电脑,联想电脑本身的IC呼叫中心就是移动办公方式,目前北京联想呼叫中心在家里上班,提供很多机会给残疾人士,就是所谓桌面云方式。 曹衡康:这是云计算所需要的地方。最好的公共云是怎么做?最好的公共云是亚马逊,同时跟我的私有云做很好的融合,这样可以节约很多的成本,当要提升的时候我可以很快切换到公共云,另外我需要一个窗口。所以各位回想一下当时定义的云计算的概念,我使用的云计算是针对什么呢?我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就好像我使用水和电一样方便,我使用电盖一个发电厂,同时把电通过电网交付出去,第三个我要让任何地方都使用我的电,今天在大陆超过十多种设备都要用电,我能达到什么地方,现在任何设备插头插上去设备就可以使用它,如果我使用云跟使用电一样方便,就需要很好的网络设备把计算资源发布出去,最好我要让任何设备使用他的资源,就好像使用电一样方便。 曹衡康:这个做到什么?过去各位你说我也可以帮你做云计算啊,今天移动办公的环境是什么环境?你用IPAD传统上不大,你所有的数据不可能跟着你的IPAD走,第二个你公司内部有大量的所谓的移动系统,有财务系统,有所为的报销系统,有库存管理系统,各种企业你可能无法灾备,我要移动办公,今天我可能在九寨沟,我要能接到公司所有的业务系统或者数据,同时假设今天我要跟我的员工进行开会的话,过去所谓的视频会议非常的复杂,我希望随时随地能看到他们的一些数据,今天谁说王总,员工在美国,想跟你做一个交流,王总,我有一个东西想跟您分享一下,可以用一个虚拟会议的方式,跟画面结合在一起,所以你要用任何设备达到这种效果,是不是? 曹衡康:我认为PC要到云时代的服务,基本上是实现这个技术,首先要让人高效的办公,第二怎么样把这个云服务做一个IT的转型,另一个我们怎么把IT计算变成一种触手可及的计算,另外在个人的架构方面,能把一些计算方式,我用任何设备去给我公司,跟我公司一模一样,同时各位听到很多所谓架构,可不要忘记它能提供一个很安全的做法,同时共有云的设备会使用它,实际上私有云和共有云融合是一个趋势,怎么样把私有云,我要做更多的东西,同时我能结合共有云,打一个比方,以前做数据中心的备份,我会搭建两个数据中心,做一个所谓的备份,但是我是不是需要再搭建另一个数据中心呢?本身我公司有数据中心,同时我结合运用来降低我的成本。 曹衡康:未来的十年内,消费化将是一个变化,现在很多人都在用平板,我们怎么透过这些消费化趋势使用很多不同的消费化产品,跟我的业务结合在一起,就是消费化的趋势,各位都是CIO,经常碰到的问题第一个第一个要求是你要节约5%的PC的成本,第二个是消费化的声音说我想使用我的Ipad,怎么透过一个平板,一个IPAD能进入到公司最机密的文件,你可以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办公,各位你看任何电视,你不用担心没有电视可看,都可以看到电视频道,本身有一个架构,另一个所谓的分布式计算,同时怎么样把我现有的一些架构使用起来,达到一个平衡,也是CIO要考虑的. 曹衡康:各位好,还有各位CIO大家好。可能在座很多都参加很多的会议,大家可能注意到一个问题,大部分是说搭配一些管理来提供一个平台,往往忽视一个问题,云计算是给云用,不是给IT用的,不管给企业的财务、销售还是行政人员使用,这是大家忽略的问题,云计算是在手里面,在你的口袋里,不断是什么样的设备,我可以用人和设备进入到这个平台使用我的办公环境才叫云计算,各位也知道从过去在国内有几个所谓的云计算中心目前都是失败的,为什么?他买了很多的服务器,很多的存储,最后没有用,所以基本上是失败的云计算,我在此也呼吁各位,在考虑云计算平台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移动办公和云计算的结合,云计算对你来讲要触手可及,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设备可以接进入的,这才是云计算。 主持人:刚刚王总讲华为要实现千亿美金的销售目标,我们很尊敬这样不断进取的公司。华为既是企业IT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同时华为公司也是IT解决方案的一个非常积极的实践者,这两者在华为身上表现得非常充分,接下来的演讲者是来自思杰公司大中国区总裁曹衡康先生,他的演讲主题是“推动移动办公和云服务”,有请曹总。 王涛:因为我们的资产很多是来源于我们的研发,我们通过云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还有在自己研发区域经理移动办公,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我讲的内容就这么多,我们华为公司正在搞一个系统,CIO一起来探讨中国企业如何来走向国际化,如何走向全球,欢迎各位CIO到华为公司一起探讨走向全球,走向国际化,谢谢大家! 王涛:刚刚有人说云怎么样落地,要取得效果,这是看得见的效果,其实我们这些东西要为我们带来一些看不到的效果,这些是实实在在的,计算中心我们可以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构,统一优化,来提升我们数据中心的能力,另外我们说现在有很多网络,比如说我们企业内部有管理网、互联网、通信网,这个的融合能创造新的模式和工作方式。还有我们在协同办公,构建华为公司的一个ene world、ene team office,还有我们华为公司自身,我们华为公司自身应用非常广泛的视频会议,你可以在全球进行视频会议,包括做服装设计,你很多异地的服装设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展示这个设计是不是符合潮流。然后还有桌面云,我们可以看到以前我们在这方面的投资,通过PC研究的投资很复杂,尤其是我们研发的安全网. 王涛:后面讲几个ICT在华为公司的案例,华为公司一直倡导的是IT与业务的紧密结合,才能创造业务的价值,才能使业务有效的落实,我们从组织者、流程、资源、平台,我们坚持信息和流程的互动,我们构建了一个云管端的平台,这样的架构使我们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比如说我们的数据中心,我们以前的数据中心是传统的数据中心,我们研发的云我们是达到78%,还有存储也是一样获得了,比如说研发的存储云是达到了73%,这种高的利用率是能降低我们的成本. 王涛:华为公司是怎么来解决的,比如说统一通信方面,我们有IP电话等等来提升我们的效率,另一个在信息安全方面,在产品的产品链来保证我们以前的不足,我们在安全方面能提供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另外在绿色的营运中心这一块,包括我们UPS这一块,还有基础网络云的提供,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提供的。我们也可以和业界的合作伙伴一起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种端对端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王涛:要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我想我们要具备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是IT的战略和规划,首先要看一下你的业务的目标,业务的战略和IT战略是不是匹配,是不是能支撑它有效的落地?首先要对企业架构进行组织整合,还有全球化的网络中心如何支撑它的发展,要有标准化的架构,因为我们集成化了以后标准显得非常重要,还有全球化的本地化,标准是你实施整个方案的重要的内容。 王涛:还有如何提高效果,这是我们现在正在考虑和正在做一些这方面的解决方案。还有创新模式,我们如何利用ICT的技术,来创新我们新的商业模式和工作方式,比如说我们全球的协同,全球的融合会议,你的沟通如何来?你如何在任何一个地方呼唤到我总部的一些技术专家来探讨我们客户面临的技术问题呢?所有这些挑战最终归结为对你的企业架构,如何使你的企业架构保证你业务的战略,支撑你的业务价值? 王涛:因为现在的互联网的情况下,来自外部的工具和内部的行为会越来越紧密,另外是我们多种网络的融合,比如说我们的移动网、企业内部网、通信网、互联网、生产网、网络融合以后边际越来越多,风险越来越大,这些可能是我们CIO在智能方面的一些挑战。还有一块是来自于业务方面的,你如何推动业务创新,如何实现你的业务战略,创新你的业务价值,另一个是如何吸引客户,刚刚说了零售行业,你的物流,你的成本,你如果留住客户,这可能是零售行业关注的问题。 王涛:我们分析了一下中国企业在信息化方面面临的一些挑战,尤其现在中国企业很多是走集成化道路,从国内到全球的发展,我们面临一个整合的压力,这个整合包括组织的整合,平台整合,IT是分散的,IT如何来整合,平台如何整合,这是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另一个挑战是业务智能这一块的,另外是我们ICT在构建数据中心的时候,我们以前的数据中心刚刚说是垂直型的,很多资源没有整合,资源的利用率都是面临很大的问题,现在刚好是云计算来提供这些解决,我们现在提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把云计算在数据中心运用起来,来替代以前的解决方案,这方面可能面临一些挑战,还有一方面是流程的整合,我们说端到端的流程的整合,和移动办公,和协同,这可能是我们在座的各位CIO都在考虑的问题,还有生产安全。 王涛:现在,中国企业很多是在转型,向很多方向转型,尤其是整合,一个是有一些向服务型转型,有一些中国的企业向国际化向全世界扩展,这些转型带来了很多业务变革,这些业务变革都需要IT基础设施来支撑,才能保证我们的变革有效的落地,华为公司可以看到在三个领域,ICT未来的趋势方面,在个人的移动化,还有基础设施融合方面,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趋势,我们会提供很多的东西,尤其是为了支撑我们ICT融合解决方面的运行,我们信息化的安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以后,因为化工行业的生产网和管理网融合以后,如何来保证生产网的安全,这个安全要做,从你的信息安全延伸到你的生产安全。 王涛:另外在存储方面可能是100个PB这样的平台,端到端的网络可能是100G这样来使我们的通讯更加流畅,另外我们在刚发布的CE12800的交换机用于数据中心的,它的线卡可以达到200G,这个我们在全球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另外在创新方面,在云方面我们是倡导者,在多个领域我们都是倡导者和积极的推动者。 王涛:另外还有一块业务是终端业务,终端业务有一些使用华为的手机,是用的我们最新的手机还有我们的平板电脑,这一块我们要创新品牌,未来我们要成就华为公司一千亿的规模,我们未来的方向这一块是三百多亿,这一块也是三百多亿的规模。我们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我们在ICT的引领方面,因为我们是ICT的引领和推动者业界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全球是融合我们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 王涛:另外是网络,网络这一块因为我们是构建一个全球最大的一张网络,像全球的ATMP啊,包括今天的Orange集团,有很多是我们的客户,构建全球的网络,我们在IT里面,我们的IP网络产品,从目前我们投入的研发应该是上万人,现在获得全球的专利大概有一千多项,在云计算这一块,包括我们运营商,我们申请的专利是五万多,这些东西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王涛:华为公司未来的战略,在运营商这方面我们是全球第二的名次,我们未来的方向是我们在ICT的战略方面,因为我们以前取得的成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移动领域、IP领域我们都在排名一二,在有的领域我们是排名第三,我们很清楚我们基于这样的基础来提供我们ICT的融合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强势就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会基于我们以前的技术和案例,在我们企业业务这一块,一个是通信这一块,因为现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遍布任何地方,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提供我们沟通协同的效应,我们在这方面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王涛:华为公司应该是从88年成立的,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我们从去年刚开始面向整个全球提供了,面向行业、政府、企业的解决方案,ICT融合的解决方案,我们这几年的发展还是蛮快的,我们最近五年增长大概是22%左右,我们现在是属于一家全球的ICT供应商,昨天我休息的时候,从网上看到新的财富五百强新的排名351,这跟前年也是一样的,没有变,还是351,我相信明年我们会在在座各位CIO的帮助下,我们明年的排名应该会靠前一点。我们现在服务全球大概是三分之一的人口大概二十多亿人,我们在整个的投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得了很多的认可,比如说我们英国的经济学杂志的评估华为公司是一家最创新的公司,所以我们在整个这一块应该是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也得到了在座和全球ICT同行的认可。 王涛: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想昨天大家可能是坐飞机来的,整个天空是云彩,下来在下雨,又看到很多的绿,云雨绿色是我们CIO很想看到的,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在ICT方面的一些经验。 主持人:谢谢郑总精彩的演讲,其实云计算这几年很热,但是每一次云计算话题讨论的时候,大家说云计算究竟有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今天郑总带来了很好的金融领域应用云计算的案例,我刚刚看了一下他们用了九朵云,他刚刚只讲了一朵,大家有兴趣可以跟他交流。这个新金融杂志就是专门针对金融领域里面的一个金融行业创新的杂志,当然从这个演讲我们知道一个新的信息,真的钱就是数据。接下来的主题演讲是来自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安捷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王涛先生,他的演讲题目是“ICT融合成就一流企业”。 郑仕辉:现在我们把所有的服务弄到这个平台里面来,变成一个集中的管理,我们通过云服务的模式,把我们的IT成本进行一些灵活的计价,我们可以同时计算出我提供给他这些资源和服务需要多少成本,另外就是我们的标准化程度更加标准化,原来可能是简单的标准化,现在基本上全部标准化了,因为你不标准化就没有办法实现云计算,也没有办法实现你服务的可能,从管理上来说也大大的提升了,这是带来的一些效果。时间关系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郑仕辉: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效果可能是这样的,原来我们的资源利用率,原来我们是系统独立部署的,原来的系统可能是割裂的,应用率是很低的,我们把资源整合了以后可能利用率就大大提高,原来这个服务安装是独立的来做的,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我们能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我只要提交一个需求,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系统,原来的时间大概一周左右,现在最短可能只要几个小时,在小屏机上做到这个相对复杂一些,PC机要简单一些,原来搜集数据什么的下来要很多时间,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做检查,每天都可以把检查的报表传到我们的邮箱里面,而且可以自动提醒你哪些地方有问题。 郑仕辉:实现云服务以后我们首先我们资源的交付不是独立的,我们虚拟的资源池能把所有的虚拟化,从里面来分配,为新的业务的需求来分配相应的资源,包括我们的存储、网络、CPU内存等等,然后安装我们操作系统的镜像,这些都推动到相应的服务平台上去,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置,把我们的这些操作系统的配置,中间件的配置全部弄上去,然后把我们银行所需要的一些,安全的一些工作,安全的一些配置,然后进行一些帐号的管理和移交等等,这是我们提供的一个系统安装的服务的例子,还有其他的服务例子,我想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细讲了。 郑仕辉:这是我们的一个总体的架构,我们有一个服务的门户,服务的通路,下面是虚拟化的基础设施的云,中间包括我们的一些服务,我们说的业务流程全部做成自动化的服务,包括我们的一些日常的性能的监控、管理、资产配置等等,全部都做到这样一个平台里面去。包括我们的支持管理,包括我们的性能容量监控等等,所以整体来说我们是一个基于门户,基于服务目录,基于预算里面框架的一个服务平台,包括我们两地三中心的预算中心,异地灾备中心的管理。从业务的需求开始,到业务安排开发,到提交到后台的数据中心来进行相应的安装工作,传统的做法我们要经历20多个工作,没有统一的流程,基本上安装需要一天,后面的配置检查等等需要三天左右,大概是一周左右的时间能完成一个新系统的部署,PC机平台可能更快,银行大部分的业务目前还是在小能机平台。 郑仕辉: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但我们在这个基础设施及服务的基础上,把这个理念往上更提升了一下,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计算,云计算的初衷是提供一个计算能力,我们认为它提供的不仅是计算,可能是服务,对内部的服务就是一些运维,围绕这些工作来做,比如说我们的安装、检查、审计、灾备都用云系统来解决。比如说一个新系统的安装服务要经历很多的阶段,比如说操作系统的配置,软件的一些安装啊,帐号啊,信息安全啊,整个过程我们通过一些流程结合起来,变成一个端到端的服务来提供。 郑仕辉:这是我们实现的一个途径,传统的IT系统是烟囱式的结构,我从网络系统到存储到服务器到系统到业务系统,是烟囱式搭建的,完全是分割独立的,采取云计算的时候是整合了,网络系统化存储,有虚拟化的存储。服务器我们也通过硬件的虚拟化实现了服务性能虚拟化,包括我们的操作系统也通过虚拟化的平台基础上来统一的部署,包括我们的中间件数据库,包括应用服务器,下面一个是平台层,下面一个是我们的业务流程和服务,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构筑了两个比较大的云平台,我刚刚讲了说一下,什么叫业务流程和服务,前面的设施和服务,这个概念很普遍了. 郑仕辉:交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原来我们做的工作要自己去开发,或者自己去写一些脚本,或者自己做一些大量的维护工作,通过把这些管理流程,把生产运维的日常工作,从日常的安装、交付、配置等等,全部做成一些服务,通过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我们内部的人来使用,这样少数人员来支撑庞大的IT系统的云。使显得基础就是云化的基础,首先要实现基础设施的标准化,然后是流程化、自动化、标准化,这是云服务的途径。 郑仕辉:银行数据中心IT运维的发展经历了这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集中整合的阶段,集中整合后面临的问题是自动化的问题,自动化首先是从任务自动化,通过一些简单的脚本的自动化,再下一步就是面向服务来转型,面向服务就是云计算的阶段。为什么说要用云计算来做呢? 郑仕辉:从底层来看可以做到虚拟化的云,存储可以做云,网络的虚拟化,系统平台有系统平台云,开发测试方面我们有开发测试的云,灾难备份系统有云系统,从桌面来看有桌面云,从生产方面来看有生产云,今天我就讲生产云。 郑仕辉:第三个方面来自于银行的大量的一些数据的处理,银行我们每天要产生大量的报表,给分行的行长,总行的行长,管理层看报表,需要我们管理会计、绩效考核等等,都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大规模的庞大的数据加工处理用传统的方式来做时效性是很低的,现在云计算出来以后,我们可以用云计算做一些商务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郑仕辉:各位来宾早上好!云计算可以说是IT的一场革命,这几年在国内和国外应用都很火,我们的各个行业都有一些应用,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云计算在金融行业应用的例子,我们交行的数据中心的云计算,商业银行云计算的主要的需求和驱动力来自于这几个盲从,第一个是现在银行对IT依赖度越来越高,云来IT是银行的支撑部门和后台部门,现在已经变成一个驱动的部门,因为我们的产品创新,很多新产品的开发和业务的拓展,都要靠IT技术,另一方面是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银行的IT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一个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一般来说它的分级数都在上千台,PC机也有数千台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系统,这样的IT系统的运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这个系统的规模很大,所以我们需要建立高度的自动化、标准化、端到端的服务流程,这就需要云计算的技术。 主持人:谢谢Orange对我们的支持。刚刚Orange的这种方案也提供了一个选择,当然天空的云一抬头一定是属于全世界的,我相信Orange也可以帮助大家提供更多的灵活的架构,接下来有请交通银行副总经理郑仕辉先生,他的演讲主题是“数据中心系统运维服务云”。有请郑总。 刘昕:而且我们现在把很多的东西都做到云里去了,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最后一个是专业服务的,帮助大家达到专业的目标,也就是刚刚提到的闭环,这在Orange服务中心称为所有的Orange服务的总结。这就是我所要讲的,感谢大家,我知道超过时间了,我们后面有一些展示,大家可以去看,另外有一个评估表,希望大家填一下,可以交到我们的展台,晚上活动还有一个抽奖的活动。 刘昕:下面一个是呼叫中心,我们现在的呼叫中心的概念就是已经从传统打电话转移出来,刚刚大家说到的跟呼叫中心的平台合作,同时我们从传统的建一个,我们从一个大棚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建多个不同的点,坐席完全在外面,你不一定要在这个点,也就是说我可以把这个坐席hab一个放在欧洲,一个放在美国,本地的客户需要本地的语言,需要不同的支持,当这个地方业务好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个坐席的业务外包出去,当这个业务下降的时候,很简单,把网络一掐,这些东西就出去,不需要把整个电话都搬过去,对你办公灵活的变动是很有帮助的. 刘昕:下面这一张图很简单,这是一个池的东西,大家感兴趣我们在后台有演示,一会儿茶歇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一个应用商店的东西,成为一个私有化的应用商店,我们在后面通过我们的云,整合出来了,我们把共有云的应用,私有云的应用整合在一起,客户可以通过他们的终端来定他们所需要的应用,而这个现在进一步的发展完全可以用到不同的终端设备上。下面一个要讲到就是我们现在提出了新的概念,原来讲统一通信,我们现在已经叫胁从工作站即服务的概念,协作工作站即服务就是我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不仅是通信,同时我们可以用到应用,这样整体的这些服务就非常灵活,在这里头我们还有最新的内容叫MDM,就是移动终端的管理,包括它的安全管理,满足规定的管理,你怎么样能够有效的性能来服务,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新的东西协同工作站即服务。 刘昕:下一个我们讲的是中间几个模块,第一个是灵活计算这样的一个东西,这是一个维护的平台,中间有很多的维护和平台软件,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支持很灵活的几个方面,我可以支持到你的蓄积,但是最终你会看到Orange 的箭头只是指到一半,为什么?Orange不是一个应用软件的供应商,我们有时候是做一些支持,讲到全球本土化,在中国,我们Orange整个云,在全世界有六个大的洲建了网络,逻辑上看起来是一个中心,但是到中国落地之后,有这样一个情况,你如果用到海外的设施,单位有一些中国的企业说我不需要,我要在中国做,同时要满足全球的云计算的架构的思想理念,那么怎么做呢?我们的方式就是跟你的合作伙伴一起采取Eblock这样的技术,当你在国内的部分跟你在国外的部分,这样做起来跟你国外的思想架构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在本地有特殊的实施方式。 刘昕:云服务的定位,我们所讲的云服务的定位我们是要求做到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我卖给你,数据中心卖一些服务器卖一些存储,就完了,我们要求是从云就绪的咨询开始到最后完全的整个云服务的建设,甚至可以帮我们运维,我记得刚刚孙黎模式说的一句话叫复盘,我们是一个闭环,在你做这个的同时,我们可以做很多的评分,看你怎么样不断的改进,也就要求这个平台要很灵活,很敏捷,我在这样的平台上,不是说大家投了这么多钱以后,重新做,改一个方式,不可能的事,所以怎么样来保证你的这个系统?所以我们提倡整个生命周期的方式和方法。 刘昕:下面,我讲了一个云服务,我们这两天Orange Business Service做了很多云服务的工作,我们老说这样一个话,作为一个很多年,作为一个全球的ICT供应商,云的概念,我举一个例子来讲,Orange在中国十几年了,我们所有的服务器全部不在中国,在我们全球的某一个地方,你都不知道在哪,我们是基于一个无缝的覆盖的网络,很大,覆盖两百多个地区,同时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有本地化的服务,就是我们有自己的工程团队在做这样的工作,我们用一整套的体系是满足这个概念,我们要做的是基于这个平台,我们比较倡导的东西,刚刚我们听到很多一个MC的联盟,这个是来提供云服务的基础架构,同时我们在上面做一系列不同方面的云的服务,时间关系我讲的快一点。 刘昕:也就是说公司可以帮助你实施你全球化的想法,同时在每一个不同的地区,能提供本地化的一些服务,这样的话使得你的整体想法可以贯穿得很好,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国外的一家企业到我们中国来,它要跟我们做一些业务,它一定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如果你找一个欧洲做这方面工作的公司,他完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他怎么来给你这样的服务?贯穿你整体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寻求这样一个供应商。 刘昕:当一旦考虑到整体这样一个问题后,以及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多时区、多币种、多语言,满足这些,成为了一个不是简单的花钱的部门,而是成为了一个贡献的部门。全球化的思想本土化的操作,当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当然每一个CIO都要考虑费用的问题,但是费用是不是已经要考虑的第一问题?最新的技术也是要考虑的问题,我觉得很重要的要寻求一个真正的有这样一个经验,还要有这样的背景。 刘昕:还有我新加入的叫云就绪的ICT的服务体系,首先大家问一个问题,我们这个企业和公司的ICT的体系是不是云就绪了,对吧?我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过去很多年,由于一些大的IT公司的影响,很多应用是不能把它虚拟化的,拆不出来的,整个系统在一块儿,数据可能都不能分解出来,这些的系统你要把它虚拟化,把它迁移,可能做不到,你自己内部按云就绪的按需所需来做,这些情况你公司内部的IT费用有没有这样的机制,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最后提供给云供应商以后,按需所需,我生成了很多的蓄积以后怎么来用,这个蓄积一定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就像刚刚台大的孙教授说的,他们上去以后很快几千人就用到这个免费的存储空间了,再下去全校的师生都上来了,这个空间不够了怎么办?这个费用哪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刘昕:这一页很乱,东西很多(PPT),我们刚提供一个作为给业务提供架构的ICT的平台的时候,和基础架构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这样几个很重要的特点,可扩展性,还有敏捷性,敏捷性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很迅速的对业务在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作出反映,刚刚讲通过一些人工智能,可以预先来预知一些需求,来满足这样的变化,运用的性能,稳定的服务,这都是必须的,而现在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的安全,特别是做到云服务以后,这个信息安全怎么保证?还有控制和管理,刚刚我们看到孙教授也讲了,规范怎么样满足。 刘昕:我们把这些功能分解以后能不能交给一些业务部门的人来管,还有最核心的部分,有不同的功能,使你的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不同的地方,提供更新的体验这些东西,比如说多媒体的接入,呼叫中心的话,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短信、视频等等,这些是核心的基础架构,这个架构应该保证在ICT团队的手上,这样能更好的满足大家的要求。如果全部外包给外包商,外包商对你的服务和对另一个公司的服务一定是一样的,否则他没有办法赚钱了,所以核心部分要保证自己的。核心部分是怎么样有效的把这个性能传递给最终端,还有保证整个体系系统的安全,这是中间层面的问题。透视这些东西是核心的,因为你的数据中心里面,或者全球有几个数据中心里头,这些东西传到外面去,你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设立IT点,这些IT点是中心来管理的,就是这么一个模式。 刘昕:我据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最底下的这一层,终端客户的管理和支持,刚刚提到零售业,零售业的核心是什么?客户的满意度,然后大量的销售这些产品,因为零售业相对来讲满意度是比较低的,在客户满意度有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让客户有不同的体验,除了做很好的服务以外,同时还有新的东西。这时候了解客户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核心ICT的团队,而是在最前沿的一些业务的销售人员,有很多公司有呼叫中心,坐席怎么样管理?他们的排班怎么排?当不能普通的坐席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的时候?怎么样接通专家来给他们解决问题? 刘昕:首先我想说一下ICT的挑战,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有很多,要降低成本,迅速部署基础机构等等这些一系列的东西,同时我们所感觉到的,我前两天提的一个成熟度,怎么样把我们现在完全没有系统化的一些平台逐渐的由最高的阶段,我既可以说满足云计算的要求,能满足虚拟化这样子的一个平台,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新的东西,叫ICT服务的职能管理分科,这个刚刚孙教授讲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很有同感,当一个企业要走向全球获得更好发展的时候,这个ICT的一些服务,现在已经完全融合到业务流程中去了,作为CIO我们的ICT服务部门,怎么样把那些功能分割之后,能更有效的管理. 刘昕: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全球本土化,想法是全球化的想法,本地化的操作,为什么要提到这样一个想法呢?刚刚孙教授说了很多不确定性,整个我们的经济环境,大的环境都在变化,特别当我们的企业走向全球化的时候,走到很多不确定的环境中去,大家可能面临一些问题,对一些国外的企业到中国来,他们也面临很多不同的情况,中国的环境和他们所熟悉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今天我就这两方面提一下,抛砖引玉吧,希望在接下来的休息时间里能和大家有一些互动的讨论。同时会讲一些云计算方面,我们怎么样提供一些云服务,基于这样的想法。 刘昕:大家早上好,各位CIO朋友早上好,很高兴跟大家聚在一起了,以前在三亚有了很多很好的讨论,感谢《IT世界经济》给我们很好的平台,使大家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做一些交流。 主持人:谢谢孙教授,刚刚您在讲蝴蝶效应的时候,我确实看到一只蝴蝶从咱们讲堂飞过去,其实我们在去年做过一期,去年10月份,《IT经理世界》做了一期封面报道,叫高不确定性的冬天,但是我们当时没有找到答案,我想今天孙教授给我们带来面对高不确定性的环境的解决因素,那就是复盘,所以下面我们要做一个高不确定性的报道。接下来有请Orange Business Service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刘昕先生的演讲,主题是“全球本土化—更好地为业务全球化服务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价值主张”,有请。 孙黎:最后我奉献给大家一句话就是从乔布斯在当年斯坦福毕业的时候一句话“持之以饥、怀之以愚”,这是我们创新的技术,对这些过去的经验,过去的错误,对过去的成功进行进一步的复盘,为我们的未来打好基础,这也是我通过这句话送给大家,献给我们CIO未来辉煌的新的十年,谢谢。 孙黎:最后介绍一下怎么样复盘,复盘有很多工具和模式,比如说情景规划,情景规划我建议你们一定要邀请董事长进来,也可以通过平衡记分卡,它有战略、人员、流程,四个界面,四个界面可以组成一个战略地图,帮助你在很多方面都进行复盘,后边有里程碑管理,各位做IT也可以知道里程碑可以提高生产力,同样在复盘的时候也可以用里程碑的方式来控制这个风险。同时你还要问一些特别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不?通过这样的使复盘对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正向向上的循环。 孙黎:我们复盘是要揭示出行动背后的因素,后面推动它的假设是什么,通过这个推动它的假设,就发现新的行为模式,这就是复盘的目标,同时也是探索各种新的可能性,在内部对企业的边界,对企业的边界要重新思考,对外部的话,对经营环境的变化要进行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我们未来的十年,对我们这个CIO位置才能真正的深入的思考。 孙黎:在复盘的时候要注意,复盘不仅仅是我们要怎么样去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做?要对我们这些IT系统的假设,IT系统的这些根本性的本质,刚刚我问这个零售企业的两位同志都回答得非常好,零售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或者你在其他行业里面要想,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的本质是什么,去想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的对这个复盘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孙黎:这时候只有是一个快速的组织才能应变,快速学习的话,复盘就是一个快速学习的机制,可以看到70%的经验是来自于你自己以前的工作经历,复盘也是我们创新系统在创新的一个前奏,你看它的实际上是往后看,其实也是往前看,你运用一个大的IT系统的话,你可以在一个小的范围,先测试,看它会引起什么样的蝴蝶效应,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这个叫做领航人项目,在领航人项目里面总结经验复盘,这样再到大规模的项目里面推广,复盘也为下一步的变革打下基础。 孙黎:最近我们有一些分享和不确定性,这时候我往往会想我的经验是什么,我组织里面强大的力量是什么,我需要的是什么,这些通过复盘你才能真正得到,这样能降低你未来IT的分析,同时可以总结你过去以前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柳传志在2005年的时候说,05年的时候大家知道联想面临巨大的挑战,就是他收购IBM PC部门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这时候柳传志的经验就是要最终复盘,然后他在09年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所以复盘是我们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越来越浑沌,也逼着我们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要顺时应变,顺势应变。 孙黎:我觉得面对这个不确定的时候,我们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要回顾,回顾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进行复盘,对我们过去的总结,过去的经验,对以前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的复盘,去反思,去思想,在过去的发现中开拓未来的道路,复盘是一个围棋的一个关键词。 孙黎:你说了三个特性,一个是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比如说原来我们供应链有很清楚的边界,现在越来越模糊,然后我们信息梳理的量变得非常可怕,速度非常的快,第三可能企业跟前端的业务,不仅是后端的业务,跟前端的营销和后端的业务要整合在一起,各位其他的CIO,其他的CIO你们面对新的十年,刚刚华为的同志说,我们面对新的十年的时候,我们面对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时候你们有怎么样去想这个不确定性? 回答:我是觉得现在企业本身的边界已经变得很模糊,另一个企业和系统之间,边界可能也不是很清楚了,包括你的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它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有一些方面不是直线性的,我经常有时候关注一个主题,然后网络上挑了半天才挑到一个主题,我觉得营销的信息和加工处理已经越来越碎片化和网络化。 孙黎:谢谢你,你在很多不确定性的时候你经常会去想,包括02年你已经开始想这些问题。 回答:我觉得2002年左右参加过,那时候做了一个CIO的培训,那时候很早,那时候有一个观点,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企业的边界会变得模糊,他提出了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技术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商业模式层面,那时候我就是信息化转型坚定的拥护者。 孙黎:你这个微博转发20多次以后你就想到怎么运用,你作为CIO你怎么看待这个C时代我们全部都连在一起了,我们原来的IT系统是管内部的,我们按流程标准化做就好了,但是现在你看微博社交网络爆发式的发展,一个小的世界立刻就能引起,比如说北京的蝴蝶扇一下翅膀,你发一个微博立刻引起南美的下大雨,你作为一个CIO,你怎么看你怎么面对这样的挑战? 回答:发了以后有很多人就@我了,用的也不是我的粉丝,都来回复了,现在有了这种生活化营销氛围,抓这种思路非常快。 孙黎:他们在06年的时候专门重奖一百万,如果你开发出一套新的软件系统,能帮助他租更多碟片的话就可以拿到这个一百万,三年以后人工智能的专家拿到了这个钱。它能发展到现在,是不断的复盘,能对企业的管理进行不断的复盘,不断的创新,这样他能打败行业的老大,成为新的电子商务这方面,或者就是C时代的潮流靠拢,这就是Netflix的轻资产的模式。其实我们企业跟百视达一样,跟Netflix一样,会碰到很多的困境,你说你昨天看到姚明也在这个酒店,你发了一个微博,你发了一个有什么反映? 孙黎:今年我又新写了一本书叫《复盘》,在这两本书里面都提到了轻资产,怎么样支撑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快速的成长。如果你们多读《IT世界经济》的话,可以看到后面我们会在后面出快公司的出法,后面也有提出微创新,这里面都是轻资产的提法。Netflix每年的邮寄费差不多有6亿美元,它为了给客户租更多他的碟片,租更多的电影他创造了一个算法,就是说只要你推荐,比如说你看了一部电影,立刻有新的推荐推荐出来,其实Netflix就是用人工智能支撑企业,让客户买更多他们的产品,租更多的碟片。 孙黎:后面有一家公司叫Netflix,他们也是通过IT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百视达是通过连锁店的方式,在2012年Netflix成为好大,百视达破产,所以你看到这两个公司,不同的IT系统在支持企业的时候,企业发生了改变,你可以看到红色线是Netflix,它在2002年上市,公司的市值增加了40多倍,但是同样另一家百视达公司,他们的IT系统没有跟上,所以在2010年不得不破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IT的价值怎么样支撑一个企业。这是我在2004年写的一本书叫轻资产运营,我们认为IT的系统在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新的运营模式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动线。 孙黎:昨天也碰到联想的同事,他们说中国零售业现在在飞速的发展,对IT的需求非常的旺盛,我们也看到了,其实跟美国80年代很像,百视达在80年代通过连锁的方式成为美国最大的影像分发商,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创造出一个新的指标,IT行业新指标,叫客户的不满意度,他们通过这个迅速的实现把企业的满意度提高,实现了迅速的发展,公司市值一度高达80亿美元。 孙黎: 孙黎:谢谢两位,我也分享一下我的案例,在美国有老大零售行业,一个巨头,这个主要是在做媒体的DVD和电影电视的分发业务的,一家公司叫百视达,他们从1985年创立,最早的创立人叫库克,他当时想的是怎么让大家来更好的租电影,当时他用了这个存活的管理,迅速以连锁的方式发展。 回答2:帮助企业在利润和管理方面做好。 孙黎:后面这位呢?来自零售企业的。 回答1:从标准化来支持企业的发展。 孙黎:第一个问题就是说在座的有没有来自零售企业的,请举手,这位先生,您觉得零售企业,你在这个企业工作,你觉得零售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孙黎:在美国上课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互动的,有时候老师往往是学生,学生往往是老师,我希望我们今天的讨论是开放式的,我有一本新著,数名就叫做《复盘》,我中间会提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一起参与。 孙黎:我来自美丽密苏里,密苏里正好是美国的正中心,所以美国的IT的备份系统大部分都在密苏里,最近谷歌最近也把光纤通讯放在我们家的附近,这个堪萨斯附近,我来自密苏里大学,我来自创新创业系,我想从创新创业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们从学术界的角度来看企业整个应用IT系统。 孙黎:各位来宾,各位中国IT界的精英们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会议我是学术界的代表,从学术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企业怎么样应用我们IT信息化。 主持人:接下来进入我们主题演讲的时间,因为今天上午的演讲比较多,请大家控制好演讲时间。首先有请美国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管理学院的孙黎博士来给我们做“企业应用IT系统的学习型机制”的演讲。 主持人:谢谢黄总,其实我上周刚去华为公司学习回来,华为是我们非常尊敬的一家公司,《IT世界经济》和华为公司有非常多的渊源,我们目前做了一个报道,在华为公司有比较大的反响和争议,其实华为不仅是一个企业管理,今天华为公司的朱总也到了我们的现场,我昨天也听到华为的研发部门已经有几万人在今年会在云平台上进行全球统一协作的研发的工作。 黄涛: 去年在海南我们度过了CIO的十年庆典,大家回顾了十年来信息化的发展,回忆往昔大家豪情激迈,今年在九寨天堂,这是一个新的十年的开始,通过我们CIO的平台,我们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思想,更好的实践,从而大大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祝贺大会圆满成功,大家各有所获。 黄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华为公司对企业网更深的认识和解析,对客户更深的理解,华为将为包括政府公共事业、电力、交通、能源等广泛的客户提供全面高效的ICT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包括企业网络、统一通信、企业信息安全以及垂直行业的解决方案。 黄涛:尊敬的各位CIO领导,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九寨天堂,非常高兴能与在座各位共同探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展望企业信息化的未来,在此我谨代表华为公司对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华为公司的支持和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其实您的工作非常的关键,您的信息化是推动很多的学者,通过您的工作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接下来有请华为企业解决方案销售部长黄涛先生致辞,有请。 孙雅丽:今年的4月开始对全校的教职员,我们大概三万多学生,加上老师一共四万人,我们开始推出免费的个人的空间,现在已经超过五万多人使用,面对这么多的挑战,身为一个CIO,我的感觉是我们越来越忙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CIO,其实除了在资讯专业不断的学习以及团队的领导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利用这些新的IT技术,能为你的企业创造新的价值,怎么样为企业的愿景和目标能更积极的做一些IT的策略和执行方案。 孙雅丽:大家好,我是孙雅丽,我来自台湾,我是台湾大学的教授,我跟大家谈的是,我要谈的是学校负责校务的开发,软硬件的开发,其实从1990年代开始,从互联网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光纤的基础的建设,2000年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做很多IT的建设,也开始做行政的计划,3G开始了学生在教室不仅上课,还要上网,我发觉我作为台大的CIO,我们越来越忙了,这一波一波的新技术让我们面临更多的挑战,我要跟大家谈的是从2011年开始,我在台湾大学推出所谓的虚拟主机的租用服务和大量的备用资料的服务,推出了之后反映还不错 主持人:谢谢万总,其实随着我们整个会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整个集团也越来越重视,在今天到现场的我的老板还有两位,除了来监督我们的工作之外,其实更多的是来表示对这个大会支持和从集团层面来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我介绍一下许伟明先生是我们计世传媒的董事,黄翔先生是我们计世传媒的董事,接下来有请宝岛台湾台湾大学的孙雅丽博士致辞。 万鹏远:最后希望各位嘉宾在九寨沟的三天里放松心情,激发灵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万鹏远:未来技术和商业的融合越来越密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在竞争格局中,很多公司和组织都将无一例外的具备科技的技术。我们同样看到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以往相比更加复杂多变,很多CIO在企业里工作还面临更多挑战,在职业发展上还有不少的困惑和问题,站在这个节点上本次峰会将是一个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大会,希望大家不吝分享自己的经验,交流对未来发展的预见和真言,真正推动CIO阶层的进步,推动企业和组织的壮大发展。 万鹏远:过去的十年是CIO快速成长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管理阶层的十年,展望未来我们觉得未来十年将是CIO形成整体蜕变,最终在公司形成影响力的十年,是对CIO发展最有力的十年,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的发展正在重塑一个24小时连接在线的全新的商业新环境,而云计算、互联网相关的发展,对CIO进行相关创新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整个大会的论坛正式开始,在开始之前我们要讲讲“三个代表”,当然不是党的“三个代表”,是主办方的代表,合作方的代表,协办方的代表。首先有请计世传媒的总裁万鹏远致辞,有请万总。 主持人:随着这些的扩展我们的读者群也在扩展,今年上半年我们广告的收入达到了2%以上的增长,在最近几年里面,整个平媒受互联网的冲击,我们的成绩也是大家的支持所取得的。 主持人:也就是我们从CIO到CIO,这些可能是对我们CIO更新的跨越,需要我们有更好得如何创新的能力,需要有变革的能力,需要有更好的想象力去全方位推动新的技术对整个的改变。 主持人:这一轮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的运用,这个产品的服务和运用对我们所有的CIO来讲,对我们所有的传统企业来讲在如何创新上的深度和广度来得更为猛烈,比如说我们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整个多终端的半导设备的接入为我们的CIO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比如说2.0的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新的管理的问题,比如说电子商务、数字移动等等,这些都在影响和改变我们企业从产品到服务到管理到渠道,到整个生态体系的重构和搭建,这给我们CIO带来新的挑战。 主持人:今年CIO的主题是从CIO到CIO,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是这样的主题,我想这十来年,整个我们的IT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从CIO到CIO的跨越带来了基础,所以我们今年的CIO的评选的主题就定为了CIO之跃,这个跃的基础是什么,大家可能会更清楚,这个电子商务社交网络,这个互联网云计算等等 主持人:我们在三亚做了十年,我们2012年能不能找一个新的地方,我们就顺应了我们合作伙伴的呼声,我们的团队就开始寻找新的地点,我们在今年年初决定在九寨天堂这样一个人间的天堂的地方来进行今年的CIO高峰论坛,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从三亚挪到其他的地方,可能在操作上面,在统筹的难度上面加大了,有可能照顾不周,在这儿请大家海涵,如果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请大家及时给我们会务的工作人员提出来,我们及时的改正。 主持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快乐吗?有朋相聚在远方,相聚在美丽的人间天堂,大家更快乐吗?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来到2012中国CIO高峰论坛的现场,去年的CIO高峰论坛还在南海的三亚,去年是我们CIO论坛进CIO评选进行的十年,我们去年的主题是新十年新起点,当时有朋友我说我们新十年的起点能不能换一换地点? 2012中国CIO高峰论坛 时间:2012年7月12日 地点:九寨天堂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3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伏波山上高峰
热度 4 gfcao 2012-7-6 20:54
伏波山上高峰
去过桂林的人大多知道著名的伏波山,因为这里有着历朝历代的石刻 100 多件,还有公主亭以及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念她的父亲而铸的“千人锅”。不过这些东西都可以在网上搜到,自不必我赘言。 可能不为很多人知道的是随着琼瑶《还珠格格》的面世,一些地方争抢还珠格格的原型,有一种说法是还珠格格的原型乃北京公主坟里躺着的公主,另一种说法与这伏波山有关。不过山中的还珠洞似乎并非源于还珠格格,或许还珠格格的芳名源于还珠洞?在伏波山脚的公主亭旁有一个介绍,声称琼瑶《还珠格格》中的还珠格格原型系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其依据是清朝有史以来只有一个汉族公主,那就是孝庄皇太后收为义女的汉人孔四贞,所以应该就是还珠格格,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莫非北京公主坟里躺着的也是当年的和硕公主孔四贞?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去问作者琼瑶女士了,不知琼瑶女士是否对此有过什么高论?历史上的孔四贞是否也像琼瑶笔下的还珠格格那般活泼可爱、目不识丁? 在伏波山看到还珠格格的传说,便试图追寻孔四贞的人生轨迹,发现历史上孔四贞的生活远没有还珠格格那么浪漫,她早年丧父,夫妻多年不睦,资料称“四贞美而不贤,自以太后养女,又掌藩府事,视延龄蔑如也”。孙延龄系孔有德部下之子,孔四贞自恃公主身份,瞧不起孙延龄,后孙延龄投降吴三桂,孔四贞非常愤怒,在甘肃庆阳知府傅弘烈的帮助下做通了孙延龄的工作,使得孙延龄再次反戈,但最终死于吴军手中,更为不幸的是,孔四贞唯一的儿子也死于吴三桂手下。孔四贞一生久经沙场,命运坎坷,远没有还珠格格那般喜剧,如果不是赤胆忠心的傅弘烈无私相助,也许孔四贞的命运更加不堪。 由于时间关系,在伏波山只逗留了四十分钟,自然没时间细细品味它的历史与人文景观,爬上伏波山顶,看着远处的崇山峻岭与环绕四周的两江四湖,不竟为桂林的秀美所震撼。尽管天公不作美,一片阴霾,但无法掩饰桂林小家碧玉般的魅力。 (1) (2) (3) (4) (5) (6)
个人分类: 游记|2974 次阅读|13 个评论
2012年北京飞利浦磁共振高峰论坛流水记
laijiangtao 2012-6-10 16:31
周末飞往北京,参加飞利浦磁共振高峰论坛。 会议接待还是不错的,下榻的地方在望京地区的昆泰酒店,是家新建成的星级酒店。条件还不错,酒店内还有温水游泳池,可以在偌大的地方一个人游泳,感觉不错。 会议举办地在奥林匹克公园里的宏绣会馆,比较难找,在综合训练馆的人工池边上。一大早就可以看见许多运动员般的人在跑圈,呵呵,真是一个锻炼的好地方,我喜欢。 会馆内布置了许多供出售的绣品和红木家具,价钱自然是高的不错的,可坐上去也不觉得舒服,估计是有钱人显示生活品味用的吧。 最后得谈谈这次高峰论坛会议了。形式很创新,分为了 8 大门派和盟主,除了讲座者外还请了两个点评人,气氛比较轻松。所有的演讲都不错,从技术到应用都有一定新意,不过讨论和提问还是时间有点少了。只不过对于一个论坛性质的会议来说,能举办的顺利、成功已经很不容易了,看得出举办方还是挺用心的。 希望下次会议,不仅仅只是作为聆听者出席,而能有机会在台上和大家交流我们的应用体会。呵呵,这点要向清华生物影像中心的教授学习,他们的工作很有意义。也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多中心联合研究。 我们也愿意做为一份子,参加到这一类有意义的工作中去,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人加油助威!
2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坚定不移勤苦练,目标明确攀高峰
热度 24 gfcao 2012-5-16 13:36
原以为一纸檄文可以让孤魂悬崖勒马迷途知返,不料想他不知悔改一意孤行,很快又发布第二部宝典《随波逐流追浪潮,左右逢源讲故事》并再次受到编辑 MM 的厚爱,立马戴上了小红花,害得我老人家不得不于百忙之中奋笔疾书,继续对其反动言论毫不留情地展开批判。 孤魂此番秘笈共有五招: 第一招,剑舞皇冠下;第二招,刀劈老树桩;第三招,枪挑稻草人;第四招,棍扫东流水;第五招,空手套白狼。 貌似厉害无比,想我泱泱中华遍地神功盖世之人,却原来皆出自吴门。其实这些功夫不过如葵花宝典,修炼此功者最终不是如君子剑般里外不是人就是如东方不败般不男不女,诸位青椒千万小心别上当受骗。 这套路数之危害实不在三聚氰胺、有毒胶囊之下,修习此功之人或可成为老吴说的牛人,但因练功之时中毒太深,终将祸国殃民害人害己。 吴氏功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且听我慢慢道破。 破解第一招:剑指顶上珠。吴氏第一招的精髓是紧随武林盟主之后,说白了,此乃“拉大旗作虎皮”之招数。然而,正是因为世人有跟风之嗜好,你紧随盟主,别人也会紧随盟主,所以除非你的功夫练得出神入化,否则很容易被那些与你一般心思的盟主追随者们看出破绽,万一来个群体而攻之,你就惨了,说不定被打得遍体凌伤,尸骨无存。如果你真想借盟主一鸣惊人,最保险的做法是消无声息地修炼如何摘取盟主帽子顶上那颗珠子的技术,有朝一日说不定可以名扬四海,一夜之间成为比盟主还要牛的超级盟主。外尔斯不就是这样的人吗?佩尔曼也是这样的人。不过修炼此法也有风险,最好由高人指点,因为这类功法大多难度极高,一旦炼不得法,不仅一无所获,还可能走火入魔。 破解第二招:针刺露缝蛋。吴氏第二招的神髓就两个字:模仿,模仿或可瞒得一时,但总有明眼之人识得其诡计,一经识破,三尺长剑轻轻一挑,你戴着的面具将应声而落,原形毕露后的尴尬将让你无地自容,当然如果你同时炼有金钟罩铁脸皮的功夫或可抵挡一刻。破解第二招的方法也很简单,伺机寻找“奶车“等大牛刊物上文章的破绽,人说百密一疏,大牛们的文章未必总是滴水不漏,只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总有一天会找着其漏洞,一旦发现毫不容情,顷刻间你将功成名就。 破解第三招:担挑太行山。吴氏第三式倒也无伤大雅,能帮助大牛梳理清楚数据也是功德一件,只是这类功夫无伤大雅也无多大杀伤力,即使你跟着大牛也无法显其威力,最多狐假虎威一回,练练未尝不可,但指望以此成为大牛基本上是痴人说梦。破解此法最为简单,即使帮助大牛梳理数据也要善于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逐步积累形成自己的想法,最终可望自成一体甚至自立门户,正所谓韬光养晦大智若愚。虽刀劈不开太行山,但愚公移山般的毅力可以双肩挑起太行山。 破解第四招:滴水能穿石。吴氏第四式俗名“忽悠”,此招目前比较盛行,因为招式繁琐让人眼花缭乱,很具有欺骗性,堪比迷魂大法,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中招。这类招数只能蒙骗一般的庸手,遇到武林高手立马稀里哗啦落荒而逃,所以万万不可修习。对付此招的诀窍是滴水穿石,金诚所至,金石为开,长此以往必将有所造就。 破解第五招:隔空可打牛。吴氏第五招式的精髓是“偷”字诀,换句话说,大牛可广纳贤才,将贤才的奇思妙想据为己有,此乃借鉴隔空打牛术而来,不过已经被演化得不伦不类。这类招数不是青椒可以习得的,需要一定的积累方可使得。破解此招的最有效功夫是博采众长、隔空打牛,具体地说就是注意吸收同学、同事、同行有益的建议与想法,借鉴他人的思想或方法解决你想解决的问题,这是武林大会上进行武术切磋的本质。 各位青椒,千万别听孤魂煽风点火,他可是不怀好意。
个人分类: 杂文|6708 次阅读|57 个评论
[转载]世界贸促高峰论坛15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发贺信
whyhoo 2012-5-15 21:26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孙奕)世界贸促高峰论坛15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对此次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参加论坛的各国各地区嘉宾表示诚挚欢迎。 胡锦涛在贺信中说,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各国各地区贸促机构以“变化世界中的贸促力量”为主题,一起探讨改善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思路和途径等问题,很有意义。 胡锦涛指出,这些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今后,中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继续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维护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胡锦涛强调,中国贸促会成立60年来,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服务改革开放大局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面对国际贸易形势新变化,希望中国贸促会充分发挥促进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和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同各国各地区贸促机构交流合作,为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说,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强各国贸易与投资合作,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推动全球可持续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王岐山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发展快、变化大,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潜力逐渐爆发。我们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外贸结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稳定出口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我们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也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与有关国家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加快自贸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我们将通过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营造更加公平、规范、透明的投资环境。 法国前总理、参议院副议长拉法兰,日本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墨西哥前总统福克斯,马来西亚前副首相敦·穆萨·希塔姆以及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促机构及商协会的领导人出席了论坛。 世界贸促高峰论坛由中国贸促会主办,旨在加强各国和地区贸促机构及商协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作出贡献。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5/15/content_2137964.htm
个人分类: 外交|1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罗尔纲全集:20世纪史学的一座高峰和一面镜子
freedom110110 2012-5-4 09:36
作者:夏春涛 来源:中华读书报 关键词: 罗尔纲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当代大学问家,1997年逝世后,不少人都期盼着能早日将他的文稿汇编出版。罗老之女罗文起担起这一任务,前后历时七年。我与罗文起老师有联系,对整理文稿的艰辛和落实出版资金的周折有所了解。如今《罗尔纲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终告出版,令人倍感欣慰,同时也感慨不已。 罗老生于1901年,与20世纪同龄,经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目睹了国家的沧桑巨变;前后治学71载,早年师从胡适先生,以考据治学,后又接受唯物史观,学术之演进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文稿写作时间跨度大、不易搜集,“全集”大多难“全”,遗漏在所难免。这部《全集》,将能够见到的罗老存世著述基本上都收齐了。全书计22卷22册,近1100万字,分太平天国史、兵志、金石、文史杂考、文学、生涯回忆、师友回忆、书信、杂著九大类编排,以罗老生平年表、论著目录作为附编,集中展现了罗老的治学特点和学术成就。 太平天国研究:折射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轨迹 作为一代名家,罗老涉猎广、建树多,尤以太平天国研究的成就最为突出。这部分著述,占《全集》的13卷。辛亥革命后,洪秀全被正式尊为民族革命运动先驱,太平天国成为民间热议的话题,相关研究随之揭开序幕。但最初的研究受到很大局限,主要是太平天国文献已被清政府禁毁殆尽,包括笔记资料在内的清方记载有待搜集整理,相关史实众说纷纭讹误甚多。一些学者筚路蓝缕,在史料发掘、史事考订上用力甚勤,成为该研究领域引人注目的第一代学者,罗老便是其一。1934年,陈独秀在狱中读到罗老未刊稿《太平天国广西起义史》,特意托人请罗老来南京与他晤谈。新中国成立后,罗老为太平天国研究之勃兴,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作出了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持筹建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后扩建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牵头大规模地搜集、整理太平天国资料,主持编纂《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6册以及《太平天国印书》、《太平天国艺术》等,另参与编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种《太平天国》8册,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版《太平天国史记载订谬集》、《太平天国史事考》、《太平天国史料辨伪集》等7本文集,为后学提供了一把入门锁钥,推动了新生研究力量的崛起;广泛调查、鉴定太平天国遗址和文物,促进了相关文物的保护工作。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日本及我国港台地区的研究也达到高潮,太平天国研究一时成为世界性显学,罗老的名字也为更多人所熟知。积数十年之功力,罗老85岁时将《太平天国史》杀青,凡88卷154万言,开创著史新体裁,融合了叙论、纪年、表、志、传5种体裁;内容广博,考订缜密,多有创见。该书出版后广受关注,被誉为新中国太平天国研究的总结性成果,获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一等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也改变了罗老的命运。他努力适应新的政治和学术环境,但仍因极左思潮泛滥吃到苦头。1964年,戚本禹等人断言“忠王不忠”,打着揪“叛徒”、彰“气节”旗号,掀起对李秀成的大批判,将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罗老因坚持认为李秀成是伪降而遭到批判,承受巨大压力。“文革”初期,他被罚擦洗单位厕所的门,写了三年高可盈尺的检讨,正常的学术研究被打断,直至1971年奉调参加校点《清史稿》,处境才有所好转。1986年夏,我随祁龙威教授拜访罗老,罗老在谈笑中平静地讲到,他原先也抽烟,“文革”中买不起烟,偶尔拾点烟头,后来连烟头也捡不到,就把烟戒了。听罢令人嘘唏不已。 但就总体而论,罗老的后半生是得远大于失、喜远大于忧。新中国成立前夕,在研究太平天国的第一代学者中,简又文、萧一山、郭廷以等移居港台地区。罗老留在大陆,得到党和政府的鼓励和关心,成为新中国太平天国研究的领军人物和奠基者,其生活困顿、常为补贴家用写稿的状况也随之改变。没有新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不会成为显学,罗老也就不会拥有如此广阔的学术平台。因为扎根大陆,罗老守住了治学之根,像大规模搜集、整理、编纂资料,离开大陆是无法进行的——截至1961年,在罗老主持下,采用在图书馆摸底筛查等方法,共发掘1200万字太平天国资料,其收获是空前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罗老迎来学术生涯又一春。仍以资料整理为例,他牵头编纂出版《太平天国文书汇编》、《太平天国资料汇编》(3册),并与王庆成研究员共同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太平天国》10册。新中国还使罗老的人生境界发生变化。他通过工作和学习改变了人生观,接受了唯物史观,明确了为人民服务意识,学术研究有了新方向新动力,并于1958年入党。简又文先生也对推动太平天国研究作出了贡献,但始终排斥用唯物史观来指导研究,认为太平天国是民族革命运动而非农民运动,认为太平军与湘军交战“分明是农民打农民”。这就限制了他的学术成就。相比之下,罗老将考据学与唯物史观相结合,既继承从乾嘉学派到胡适的考据学精髓,同时又打破为考据而考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重视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站在人民立场进行研究,打开了研究新视野,其学术成就自然超过同侪。 毋庸讳言,国内太平天国研究也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在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时有简单化教条化倾向。1951年,罗老《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一书出版,书中有段文字,说忠王打算伪降曾国藩,彼此属英雄惜英雄,一个是革命的英雄,一个是反革命的英雄。罗老单位负责人抓住称曾国藩是“反革命的英雄”一语,指责罗老“反人民反革命”,并致函出版社阻止该书发行。出版社提出由罗老赔偿所有损失,相当于罗老两年的工资。所幸上级领导思想开明,商议后仍准予发行。罗老叹曰:“于是一场风波始得平静,否则我一家六口那两年内只好喝西北风了!”(第20卷第56页)有了前车之鉴,人们不免心存顾忌,故而片面强调学术研究为政治服务,给历史人物贴政治标签、有意美化太平天国遂成为普遍现象,削弱了研究的科学性严肃性。新时期以来,绝大多数学者主动反思并努力纠偏,张守常教授在写给笔者的便笺中便坦言,“我们老一些的,都有太平天国遗民的心理”。罗老耄耋之年写成的《太平天国史》也反映了这种变化。在分析太平天国政权时,罗老认为神权主义加上封建主义,使太平天国产生了一个特权阶层。他指出:“太平天国革命,要创立一个大同的人间天国,却沿袭封建制度制定了种种礼法成规,使特权阶层藉以骄侈腐化,争权夺利,为非作歹,腐蚀了革命,给农民政权以至深至重的危害。”(第9卷第535页)这体现了罗老的求索精神和勇气。研究20世纪中国史学史,罗老太平天国的研究历程很值得作为个案进行深入考究,而《全集》便是绝好的资料。 罗老治学十分严谨。他曾说:“我研究太平天国史,首先是做辨伪、考信的工作。做这种工作,必须忍耐、小心、一丝不苟,必须‘打破砂锅纹(问)到底’。这些习惯,应该说是我一生工作的基本功。”(第20卷第165页)。注释忠王李秀成“自述”集中体现了罗老的这种治学态度。 当年李秀成被俘后,在囚笼中写下5万余字,结合自身经历详述太平天国兴亡始末。曾国藩处死李秀成,将其亲供删改后在安庆刊刻,原稿则一直秘不示人。罗老1931年开始据安庆本《李秀成供》作注;1944年广西通志馆派人赴湘乡曾氏故宅,据忠王手稿补抄被删的5600余字,罗老遂调整版本、增订注释;1962年曾氏后人在台北影印出版忠王亲供手迹,罗老再次调整版本。有学者感叹说:“在我国学术史上,注释史籍的名家不少,如裴松之注《三国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等等,但在版本方面遭到如此曲折,还是没有过的。”1980年《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完稿,罗老自嘲地写道:“四十九年来,好似乌龟爬行一样一点一滴地去作注。有些注真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却又自笑无知。”(第11卷第193~194页)。时隔十余年之后,罗老根据新史料增补注释,又推出了增补本。该书名物训诂与史实考订并重,从典章制度、避讳字、特殊称谓等12个方面详加训诂,另从事实、时间等10个方面订正原文错误或补充缺略,共注释700条左右,注文是原文的四倍多,堪称当代考据学经典之作。罗老穷半个多世纪之力注释李秀成自述,从青春一直注到白首,在史学界传为佳话。由此不禁联想到,时下有些青年学人舍本求末,对唯物史观、考据学都不上心,一味在概念或观点上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或搞低水平重复性研究。针对这种浮躁浮夸之风,我们尤其需要大力提倡罗老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在太平天国研究领域,罗老研究时间最长、成果最丰、贡献最大,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代宗师。诚如王庆成研究员所言,“罗先生是中国和全世界研究太平天国的最杰出者”。 罗尔纲与胡适:割不断的师生情 生涯回忆、师友回忆、书信在《全集》中占2卷,述及罗老身世尤其是治学经历,包括与胡适、徐志摩、陈寅恪、沈从文、范文澜、吴晗等人的交往,为我们了解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在罗老师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胡适先生。1930年自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后,罗老获校长胡适赏识,留在其身边做学术助手达5年之久,承担整理胡适父亲胡传遗稿、编纂蒲松龄《聊斋全集》等工作,朝夕过从,深受胡适治学态度和方法的浸染。罗老感叹说,胡适对他的督教“严似冰霜,却也煦如春阳,令人向上,使人奋发”(《全集》第20卷第37页)。胡适倡导“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既重视提出新见解、探索新领域,又强调不苟且,有一分证据(资料)说一分话。罗老后来在太平天国研究领域开辨伪考证之风气,以及研究晚清兵制、金石学,考订《水浒传》版本等,都与胡适的引导有关。胡适从不写行草,罗老写字一横一捺相当工整,这也是两人的相近之处。不过,师生之间也有分歧。罗老1937年出版第一本学术专著《太平天国史纲》,通过考释史实,否定了清季官私著述中对太平天国的许多恶意歪曲之词,认为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是贫农革命。该书问世后受到好评,但胡适却大为光火,面斥罗老带有主观、没有写太平天国的破坏性,是“学时髦”,尽管他也认为“此书叙事很简洁,是一部很可读的小史”。1948年,胡适赴美,师生从此天各一方。1954年底,大陆发起对胡适思想的大规模批判,罗老无法置身事外,写了题为《两个人生》的表态文章。4年后,移居台湾的胡适在68岁生日前赶印罗老旧著《师门辱教记》(书名改为《师门五年记》),作馈赠贺寿人之用,并在“后记”中感喟道:“尔纲和我两人,成了‘隔世’的人已近10年了。”毫无嗔怪之意,似乎很体谅罗老的苦衷。在他心目中,罗老仍是那位尊师好学的门生。而罗老内心对胡适给予的教导、爱护也一直念兹在兹。及至后来国内不再全盘否定胡适、评价渐趋客观,罗老广泛搜集整理有关胡适生平及学术的研究资料,以寄托怀念之情。在93岁撰写《胡适琐记》时,罗老谈及胡适侨居美国不愿领居留证,说“他是堂堂的中国人,不肯偷安异国”,并为其赴台后晚景凄凉而扼腕,认为胡适是“开创一代风气的伟大历史风云人物”(第20卷第352页)。这说明外在因素和岁月流逝终究没有割断两人的师生情。 仁者寿:道德文章永垂范 罗老悉心奖掖后学,诲人不倦。他专注学术研究,勤于事而讷于言,平素惜时如金不喜应酬,但对求教者从不拒绝,为此耗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国内研究太平天国的第二代学者,均以能见到罗老、得其亲炙为荣幸,几乎都得到过罗老指教,自视为罗老的私淑弟子,如笔者业师王庆成、祁龙威,以及茅家琦、钟文典、郭毅生、苏双碧等前辈。据钟文典教授回忆,他向罗老请教问题时,罗老不仅作了完善回答,还指出相关问题,甚至数次抄录十余页资料寄来。这方面事例甚多,兹不赘述。太平天国研究之所以能形成好风气,之所以能保持数十年繁荣,研究之深入、成果之丰富在中国近代史学科首屈一指,罗老居功至伟,起了传帮带作用。 罗老谦虚谨慎,从善如流。他成名早,1956年被评为一级研究员,但从不以权威自居,倡言“为学要有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精神,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第20卷第195页)。1984年,罗老读到《安徽史学》一篇对自己某观点提出商榷的文章,特意写出订正旧说的一文寄给该刊,并在信函中针砭了自古文人相轻、同行成仇的现象,建议在文前加一按语,“以纲为‘的’,论述著者承认错误是对人民负责的应有态度,而提意见的同志则应有与人为善的态度,为百家争鸣提倡一种好风气”(第21卷第295页)。此事经《光明日报》、《文汇报》报道,一时传为美谈。笔者对此则有亲身体会。1987年春,我拜读到罗老一文,内引《天父诗》第237首“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一个大胆看眼上,怠慢尔王怠慢天”,认为这说明洪秀全的私生活“极顶严肃”。当时我正在读硕士学位,贸然给罗老写信,指出夫权意识严重的洪秀全实际上是在教训后宫“非礼勿视”,《天父诗》第197首可作注脚:“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点罪万千;低头垂眼草虔对,为得丈夫敬倒天。”出乎意外的是,罗老亲笔复信,称该文系急就篇,赞同我对该诗的解释,并赞许我就如何深化太平天国研究提出的粗浅看法,表示“极佩卓见”,“望努力攀登”(第20卷第380页)。真正的大学者不单学问大,胸襟也大;不单学问好,人品也好。罗老就是这样的人。 罗老淡泊名利,做人低调。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为领一级研究员的高薪而不安,主动提出降薪。在南京前后工作14年,出差自掏腰包,不花公款。主持筹建太平天国纪念馆,但对馆长一职坚辞不就。主持编纂出版数百万字文献资料,每篇文献还写了题解,但封面一律署“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不署自己的名,也不肯要稿费,执意将之作为博物馆经费;馆方只好存入银行,在罗老1964年返北京工作后寄还,又被退回。1986年,罗老又将《困学丛书》稿酬全部捐给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图书馆,以示对家乡发展的关切。而生活中的罗老十分俭朴,布衣布鞋,粗茶淡饭,怡然自得。某记者在采访后写道:“乍见到罗老,我心中一怔:这位和本世纪同龄的大学者,却很像农民,已届高龄仍在操心劳作的农民!”罗老因而博得“布衣学者”雅号。 罗老从小体弱多病,一生都在与疾病抗争,《生涯六记》中的《抗病记》对此记述甚详。他能取得如此突出的学术成就,享年97岁,除坚毅、乐观等因素外,与人品也有很大关系。茅家琦教授说得好:“无私无畏,心中无一点私心杂念,是先生一生事业和成就的精神基础。”李文治先生亦感叹说:“关于《抗病记》,对我启发也大。看来人之长寿与一个人的品德不无关系。”因为胸怀坦荡,罗老活得从容淡定。这对延年益寿显然是有帮助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罗老无权无势,以德学双馨,赢得人们真心敬重。罗老逝世后,郭毅生教授写有一副挽联,额题“道德文章第一流”,上联为“金田起义何日?着佃交粮何时?军师制、伪降考,探微索隐,阐发幽赜。卓见永垂翰苑,晚生痛悼太平天国学一代宗师。”下联为“洪门创始奚年?水浒真义奚在?金石门、考据学,旁征远引,雅博宏通。巨著长留人间,八方缅怀中国近代史传世名家。”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罗老走了,但留下了《全集》,留下了道德文章。罗老依然活在大家的心中。
1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回母校,食堂的盘子还没收拾利落
热度 2 moxj 2012-4-19 23:21
前几天路过母校,特意食堂吃了一餐饭,吃饭高峰过后桌子上的盘子和食物残渣依旧七零八乱。以前上学的时候去华工、武大食堂吃过饭,整洁方面的确比地大做的好多了。工作以后去一些单位食堂,技校食堂吃过饭,也很整洁明亮。不至于是地大人的素质问题导致这样的吧,有啥有效的方法引导大家改变一下这个状态,或者食堂配套的餐具不合理,不方便餐后自行清洁~~~~建议地质大学的老师学生们重视一下这个问题,找一个合适的方案出来。
个人分类: 生活随记|3970 次阅读|3 个评论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1964_混合型微型电路达到生产总量的高峰
WanghuataoHIT 2012-3-5 11:11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1964_混合型微型电路达到生产总量的高峰
1964- 混合型微型电路达到生产总量的高峰 多芯片固态逻辑晶体管封装技术发展为了IBM系统/360计算机系列参加了大量的生产。 司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陆军通讯兵计划让美观无线电公司作为他们的总承包商, 将混合型微型电路发展为电子元件的密集微小模块。混合型电路是由一个以上晶体管芯片和无源元件安装在陶瓷基片上组成用导线和印刷电路板连接而成。在单晶片集成电路之后,要求高密集度的封装和不能被整合的经济和技术原因的功能将继续被混合制成。例子包括精密装置,自动控制,和早期的半导体存储器。 在 1964年之前I BM公司 建立了 稳固的逻辑控制技术(了解统计学习理论)/360计算机系统 提升了单晶片的功能 以满足大型计算机对成本和速度的要求 。 与使用封装 晶体管 的印刷电路板相比,晶体管 芯片和被动元件安装在0.5英寸方形陶瓷组件,垂直针 在 消耗功率小 和占用 空间 少 的同时提供更快的速度和较高的可靠性。IBM生在纽约 州东费西基尔 一个 高度自动化 模块, 按照特定条件生产定制货物的工厂里 产成千上万的 固体逻辑晶体管模块 。贝尔实验室 在 20世纪60年代末期 为了电话系统 使用 桥式连接密封节点 (BLSJ)设备和薄膜互连的 技术 (1965里程碑)来产生混合集成电路。 早期的手工混合电路 耗费很多劳动力而且价格昂贵, 但现在广泛应用于应用在 集成 设备不能 实现特定目的的场合 。多芯片组件(MCM)和 多芯片封装 (MCP)是现代 机械装备 混合电路,用于某些高性能微处理器和记忆应用,汽车系统,以及射频收发手机和无线局域网中。 当代文件 亨利,R “项目 Tinkertoy : 基于模块化设计机械化 生产的电子系统”美国无线电工程师 的生产技术交易,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刊,1号,(1956 。 9 ) ,页码 11 。 Dummer,G.W.A. 和 Granville,J.W. 《 超小型 及微型电子(纽约:约翰·威利和儿子,1961),页 码 241-262。 Davis,E.M.,Harding,W.E.,Schwartz,R.S.,Corning,J.J. “ 坚实的逻辑控制技术:多才多艺,高性能微电子 ”《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研究和发展期刊》(1964年4月),页102-114。 飞兆半导体 微系统供应商。 飞兆 半导体宣传 手册 小册子。(1969) 更多的信息 Smits,F.M.Ed 。 工程和科学的历史在贝尔系统:电子科技(1925-1975)(ATT贝尔实验室,1985),页110-113 美 学,罗斯·诺克斯的数字时代。(巴尔第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67 图1 一个 1964IBM 系统 360 的手册封面特出一个固体逻辑晶体管模块 图2 典型的 IBM 计算机中心系统装置 图3 飞兆半导体公司的适合汽车应用的大功率半导体混合微型电路 图4 计算机实验室制造的 HOS-050 混合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现在被模拟设备有限公司运用 译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电子封装 090840205-钱政瑛 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电子封装 090340115-毛冲冲 原文: 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semiconductor/timeline/1964-Hybrid.html 1964-HybridMicrocircuitsReachPeakProductionVolumes Multi-chipSLTpackagingtechnologydevelopedfortheIBMSystem/360computerfamilyentersmassproduction. A1964IBMSystem360brochurecoverfeaturesanSLTmodule Inthelate1950s,theU.S.ArmySignalCorps.program,withRCAasprimecontractor,developedhybridmicrocircuitsasdensemicro-moduleassembliesofelectroniccomponents.Hybridcircuitscompriseoneormoretransistorchipsandpassivecomponentsmountedon ceramicsubstratesandinterconnectedwithwiresorconductivetraces.AftertheintroductionofmonolithicICs,functionsthatrequiredhigh-densitypackagingandthatcouldnotbeintegratedfor economicortechnicalreasonscontinuedtobemanufacturedashybrids.Examplesincludeprecisionanalogdevices,automotivecontrols,andearlysemiconductormemories. IBMdevelopedSolidLogicTechnology(SLT)fortheSystem/360computerfamilyin1964priortotheabilityofmonolithicICstomeetthecostandspeeddemandsoflargecomputers.Transistorchipsandpassivecomponentsmountedon0.5"squareceramicmoduleswithverticalpinsconsumedlesspowerandspacewhileofferingfasterspeedandsuperiorreliabilitycomparedtoprinted-circuitboardswithpackagedtransistors.IBMproducedhundredsofmillionsofSLTmodulesinahighly-automated,specially-builtplantinEastFishkill,NY.BellLaboratoriesusedBeamLeadSealed-Junction(BLSJ)devicesandthin-filminterconnects( 1965Milestone )toproducehybridICsfortelephonesystemsthroughthelate-1960s. Earlyhand-craftedhybridcircuitswerelaborintensiveandexpensivetoproducebutarenowwidelyusedinapplicationswhereintegrateddevicescannotmeetspecificobjectives.Multichipmodules(MCM)andpackages(MCP)aremodernmachine-assembledhybridcircuits,usedforcertainhigh-performancemicroprocessorandmemoryapplications,automotivesystems,andRFtransceiversincellphonesandwirelessLANs. ContemporaryDocuments Henry,R"ProjectTinkertoy:ASystemofMechanizedProductionofElectronicsBasedonModularDesign," IRETransactionsonProductionTechniques, Vol.1,Issue1(Sept.1956)p.11. Dummer,G.W.A.andGranville,J.W. MiniatureandMicrominiatureElectronics (NewYork:JohnWileyandSons,1961)pp.241-262. Davis,E.M.,Harding,W.E.,Schwartz,R.S.,Corning,J.J."SolidLogicTechnology:Versatile,High-PerformanceMicroelectronics," IBMJournalofResearchandDevelopment (April1964)pp.102-114. FairchildIntegratedMicrosystems. FairchildSemiconductorpromotionalbrochure.(1969). MoreInformation Smits,F.M.ed. AHistoryofEngineeringandScienceintheBellSystem:ElectronicsTechnology(1925-1975) (ATTBellLaboratories,1985)pp.110-113. Bassett,RossKnox TotheDigitalAge. (Baltimore: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2002)pp.67
1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咬文嚼字的高手
热度 2 郑玉峰 2012-2-25 07:42
昨天遇一咬文嚼字的高手,是北京一的哥。昨天周五傍晚,从北大东门上车后到东北四环去,晚高峰,遂给司机指出从蓝旗营到过程所后右转到四环,而非走中关村北大街或清华东路。吾曰:“用堵车血的代价换回来的路线”,司机曰:“怎么能这样说呢,应该说人民群众用实践证实了另辟蹊径的新路”,一霎间,档次提升很多,很服气啊,这哥们如果写基金看来会是高手。
310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网易新闻中心----国际医用镁合金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
郑玉峰 2012-1-10 21:12
http://news.163.com/12/0110/15/7NDSC3R800014JB5.html 1月4日至6日,国际医用镁合金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广东省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严济荣,国家科技部863材料专家组长张国庆教授、中国医用镁合金联盟理事长及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扬德教授,以及此次会议的支持单位香港贸易发展局制造业拓展部助理经理欧阳嘉珮小姐,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吴嘉名教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材料科技部首席顾问陈敏强先生,美国"革命性金属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须志刚博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奚廷斐研究员、中科院金属所杨柯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秦岭教授、清华大学崔福斋教授、北京大学郑玉峰教授、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书记颜学柏教授。参加会议的还有重庆大学、郑州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高等院所的专家。 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扬德教授在论坛上介绍了生物镁合金国际国内香港的研发状况。李扬德说:"医用镁合金应用在国际、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此前成立的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汇聚多方力量,把研究上的优势转化为产品上的优势,促进我国医用镁合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力争将联盟打造成一支覆盖全国的医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器械的研发、设计、生产、生物医学评价和临床应用,上下游联动的研、产、供、销链条,在为国人开发质优价廉的民族品牌产品的同时,提升我国在国际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及国际竞争能力。随着镁合金生物降解材料在医用领域积极的应用,以高强和低降解、低强高降解及高韧低降解为系列研究对象,逐步开发出以镁合金为主辅助可控降解的医用材料取代现有医用材料,解决二次手术所带来的痛苦,将开启现代医学发展新的篇章。" 据了解,发展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业已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纲要》,医用镁合金材料植入器械产业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由于镁合金具有腐蚀特性,顺应生物应用材料的发展趋势,尤其能满足骨科医疗机械的需要,它的临床应用在生物应用材料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国内外已经完成的大量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为可降解镁合金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美国、德国在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工程领域均拥有专门的研究中心,投入了大量的智力和财力,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机构。由宜安科技牵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推动成立"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填补了这一空白。 李扬德教授主要从事工业设计与生物镁合金的研究工作。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5家高校教授,是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技成果转化协作工作委员会专家。李扬德教授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70多件,外观专利200多件,主导与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11项,主持国家项目和省市项目达30多项,获国家奖励2项,东莞市奖励3项。2008年入选中国专利发明人年鉴,2011年被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授予中国杰出企业家奖。 2011年9月,由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选举李扬德教授为首届理事长,中科院金属所杨柯教授和北京301医院唐佩福任副理事长。联盟总部设立在广东省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现有4000多平米的研发实验室。联盟联合中科院金属所、北京301医院、北京309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从事研究生物金属材料的院校。 会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柯研究员做了题为《实现可降解镁合金临床应用的问题思考》的报告,此外,一些专家学者分别就材料专题、表面处理专题在可降解镁锌合金的研究与应用、镁合金在骨科应用的临床评估等方面举行了报告和研讨。专家们认为加速推进医用镁合金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在外科的应用和产业化,对着力保持并加强上海乃至中国在此领域的先发优势地位,对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医疗器械具有重要意义。
2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黎曼啊,黎曼
sfw111 2012-1-5 14:06
黎曼啊,黎曼, 在一百年前的数学高峰之巅, 你俯视群峰, 指点江山, 谈笑间, 刻画出条条数学的路线图, 把你的名字悬刻在每一条路口。 黎曼啊,黎曼, 在一百年前的那篇著名论文中, 你信手拈来, 无意间, 告白出一个深沉数学假设, 争引无数数学英豪沉思竞折腰。 当我沿着数学历史优美的时间曲线, 穿梭在黎曼几何的时空中, 追赶你哪飞逝的脚步时, 看何时能牵住你柔弱无力的双手。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底事故高峰时段的简单、实用对策
Greg66 2011-11-18 21:20
第一,立即组织员工学习过去的相关事故案例,知道相关事故是怎么发生的,从而避免发生; 第二,立即组织员工讨论事故前的相关征兆,从而避免事故,或者提前逃生; 第三,年底安全检查时,特别注意员工的操作行为,尽可能减少违章和其他不安全动作,从而避免事故。
3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
mrzhangli 2011-11-9 17:51
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暨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 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邀请,10月15日,我参加了“第八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暨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会议”。 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沉淀,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界、业界的认同,成为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实证研究的平台。此次会议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承办。会议凸显了学科联席磋商及陕西地方文化特色,拟邀演讲嘉宾包括文化产业学界、业界、政界杰出代表。
3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惕2013年前后的新发流感大流行
qujiangwen 2011-5-20 12:28
2013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根据太阳黑子激发流感大流行的理论,目前全球有可能正处于2012-2014年左右的的新流感大流行的酝酿期,这场新的大流行的病毒很可能是一种在致病率和致死率方面很强,会引发全球大灾难,并且有可能不亚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这种病毒可能是H2N2,或者是甲型H1N1基因重组后的变异体。但笔者更倾向于前者。新流感病毒正在酝酿和孕育中,流感病毒从来没停止过进化,目前还不具备流感大流行的条件,预计未来1-2年左右我们将会面临新流感大流行。 另外,历史上的1729-1733年流感大流行,许多专家评论说实际上为两次大流行,也就是1729年和1732年两次大流行,分别处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值年和谷值年附近,经历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之后,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出现另一场大流行是很可能的,但是缺乏病原学证据,加上目前确实处于大流行的间期,新的流感大流行随时会卷土重来。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科学统计和推理, 笔者推测2013年太阳黑子年峰值年前后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甚至多种 新发传染病 ,新的流感大流行出现可能性更大,需要加强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准备工作。 太阳风暴2013年或达高峰 将严重影响全球通讯 太阳风暴发生时向地球释放的大量放射线和带电粒子 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副局长凯瑟琳·苏利文(Kathryn Sullivan)日前透露,2013年地球可能遭遇强烈的太阳风暴,届时全球可能陷入大停电,网络电子通讯将全部无法使用。 苏利文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到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她于1984年10月5日参加了“挑战者”号的飞行。在5月17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上,苏利文表示:“太阳风暴不是一个疑问,它是一个切实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确定什么时候会发生强烈的太阳风暴。” 事实上,苏利文并不是唯一警告太阳风暴可能产生极严重影响的专家。今年2月,多名天文学家都警告称,在太阳风暴面前,人类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脆弱,地球必须做好准备,应对一场全球性的“卡特里娜飓风”。 据悉,如果超级太阳风暴发生,受到向地球释放的大量放射线和带电粒子的影响,人造卫星将被损坏,卫星通讯中断,同时引发地面航班停飞和大范围地区断电,全球数十亿人正在使用的手机网络系统也会受到严重干扰。如果太阳风暴威力极其巨大,它甚至能够切断电力供给数周或者数月时间。 天文专家指出,太阳黑子活动以每11年为一个周期,而太阳目前正在进入活跃期,预计2013年将达高峰,发生超级太阳风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地球曾在1859年经历强大的太阳风暴袭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记载的超级太阳风暴。另外,1972年的剧烈太阳风暴切断了长途电话通讯,造成通讯困难。上次大规模太阳风暴发生在2001年,人造卫星受到严重影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461.shtm 题注: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争论之中,笔者通过统计学以及描述性 分析, 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确实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并初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太阳黑子不仅会影响全球通讯,而且会引发流感大流行等新发病毒传染病,我们需要对新的流感大流行以及新发病毒传染病提高警惕! 太阳黑子活动对流感大流行发生的影响 【摘要】 探讨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关系 , 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和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以及 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 的方法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分析。 1700-2009 年以来发生的 16 次流感大流行或者可能的流感大流行中,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 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其他年份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 P 0.05 )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与流感大流行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结果 表明, OR=4.160 ( 95%CI= 1.161-14.903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太阳黑子;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大流行的发生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 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极易演变成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国际关注疾病。自 1932 年首次分离出流感病毒以来,流感病毒不断引起各种规模的流行。全球范围内大流行一般每隔 10 ~ 50 年就会发生 1 次,但流感大流行的准确预测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20 世纪发生的几次流感大流行 (1946-1947,1957,1968) 基本都间隔在 11 年左右 , 这与太阳黑子平均 11 年的活动周期基本吻合。 为了探讨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流感大流行发生之间的关系,笔者利用近 310 年的太阳黑子活动数据与历次流感大流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阐明流感大流行的起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700-2009 年发生的历次流感大流行记录以及太阳黑子活动数据。太阳黑子年历史数据来自比利时太阳影响数据分析处理中心 . 流感大流行的历史资料来自 Yeung, J. W. K1 根据不同综述者总结的流感大流行的编年史。 2 方法 对 1700-2009 年的太阳黑子与流感大流行的资料进行描述分析。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3 和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1 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 Yeung, J. W. K1 总结了不同综述者自 1700 年以来流感大流行的情况。其中, 18 世纪可能共发生过 4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729-1733 年, 1775-1776 年, 1781-1782 年和 1799-1803 年;其中 1729-1733 年和 1781-178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19 世纪可能发生过 6 次大流行,分别是 1830-1833 年, 1836-1837 年, 1847-1848 年, 1857-1858 年, 1889-1892 年和 1899-1900 年,其中 1830-1833 年和 1889-1892 年确定发生过 2 次流感大流行; 20 世纪可能发生过 5 次流感大流行,分别是 1918-1920 年, 1946-1948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1978 年,其中 1918-1920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确定发生过 3 次流感大流行。 21 世纪已经发生一次流感大流行,即 2009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在墨西哥首发的“甲型 H1N1 ” 流感大流行。根据历史记载,除了 1729-1733 年, 1781-1782 年和 1899-1900 年之外,其余 13 次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代都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其中,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为 1775-1776 年 , 1889-1892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谷值年次年的为 1799-1803 年, 1857-1858 年, 1977-1978 年 , 200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的为 1830-1833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值年前一年的为 1836-1837 年, 1847-1848 , 1946-1948 年;发生于太阳黑子峰年次年的为 1918-1920 年 。 2 流感大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统计学关系 流感大流行和可能的流感大流行的起始年有 13 次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 3 次发生在其他年份。将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作为流感大流行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卡方检验和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 2.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4.75 , P 0.05 ); OR=4.160 ( 95%CI=1.161-14.903 )。 讨 论 目前认为关于导致世界流感大流行的理论有 3 种 , 一是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导致一种新的亚型流感病毒的产生;二是禽流感病毒直接突变最后导致流感大流行;三是消失很久的旧的流感病毒重新在人群中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或者抗原转换获得基因变化的能力,其中抗原转换是指流感病毒来源于病毒基因片段之间的重组,抗原变异大,形成新的亚型或新的毒株,可导致大流行,是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基础 。 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率( 7.65% )高于非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各一年的发生率( 2.14% ),而且 OR 值为 4.160 ,提示太阳黑子极值年或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太阳黑子数与太阳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太阳黑子峰年前后,太阳活动到达高峰 , 耀斑出现的次数最多 , 耀斑辐射出的大量的紫外线、 强 X 射线,以及宇宙线和非高能粒子 。当太阳处于活跃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的磁场就会变强,从而阻止来自太阳系外的 宇宙射线 ,使到达到地球的 宇宙射线 大大减少;但是当太阳处于低谷期的时候,太阳周边磁场则会变弱,辐射到地球上的宇宙射线 的密度就会达到最大 。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类中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是由于作为基因重组事件的结果从某种动物或者禽类获得了一段基因,自 1918 年以来的历次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基本都是由人、禽或者猪的基因经过重组而成 。基因重组机制也因此被认为是导致流感大流行的重要原因。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是基因重组的重要机制,实验室采用紫外线以及伽马射线等辐射分别使流感病毒实现了多重感染再复活以及交叉感染再复活 ,同时也初步证明了流感大流行的发生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关。另外 , 有证据显示 , 太阳的活动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 引发 飓风 、暴雨和严寒等严重气候异常 , 并最终会影响到生态系统 。某些作为病毒重要储存宿主的鸟类的迁移方式受到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会延迟抵达迁徙地 。这种延迟可能是出发的延迟或者是途中迁徙时间的延迟或者两种情况均有 , 途中的迁徙时间增加可能会导致当地鸟类数量的急剧增加,而高密度的鸟类可能会因为竞争有限的食物来源而增加迁徙鸟类与其他野生或者家养禽类的接触 , 进而增加这些禽类体内存在任何一种流感病毒之间重组的机会。在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活水源,也可能会受到这些鸟类携带病毒的污染,从而传播給包括猪在内的其它动物。某种甲型流感病毒很可能通过适应性突变获得与人类宿主细胞相结合的能力,在太阳黑子以及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进一步进化,通过与其他流感病毒的相互重组获得了有效的人际间传播能力,并最终引发流感大流行。 本次研究表明 ,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变化 , 与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太阳黑子极值年 或 前、后一年是流感大流行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用太阳黑子的活动并不能完全阐明流感大流行的起因,尚需对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其他因素从多学科、多途径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从而达到掌握流感大流行的内在规律目的。 参考文献及全文参阅 附件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3):213-215 以及 太阳黑子活动引发流感大流行,2013年左右或面临新的威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9903do=blogid=434861 太阳表面黑子逐渐增多进入活跃期(图 )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0日 07:45 新浪科技    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2011年3月19日捕捉到这次太阳爆发场面,一个日珥发生摇摆,在喷射到太空的过程中显然发生扭曲。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太阳度过3年的相对平静期后,现在终于慢慢苏醒过来。它表面的太阳黑子(太阳表面具有强磁场的温度更低区)逐渐增多,并在最近几个月产生几次很强的太阳耀斑,其中包括2月14日的太阳爆发,那是过去4年多来最强的一次太阳耀斑。研究人员表示,所有迹象表明太阳已经从休眠状态苏醒过来。   华盛顿美国宇航局总部太阳物理研究所主任理查德·费舍尔在一项声明中说:“最终我们看到太阳开始变得越来越活跃。”(太阳的)漫长等待已经结束。2008年,太阳进入近1个世纪以来的最小活跃状态。太阳黑子几乎完全消失,耀斑数量也大幅减少,这颗恒星进入平静期。太阳进入不活跃状态并非什么新鲜事。这种情况每11年就会出现一次,这是太阳的自然活动周期的一部分。但是这次太阳活动极小年比通常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甚至一些研究人员开始怀疑这种状态是不是会一直持续下去。费舍尔说:“这次太阳平静期持续了3年多。”   不过现在这种等待显然已经结束。研究人员表示,今年太阳发生几次强耀斑,表面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地球轨道卫星已经发现两次所谓的X级耀斑,这是最强的一种太阳耀斑,其中一次发生在情人节,另一次发生在3月9日。3月7日发生的另一次太阳耀斑,导致10亿吨带电粒子云以每小时500万英里(800万公里/时)的速度飞离太阳表面。这种喷射物又称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它并未径直冲向地球,但却对地球磁场产生很大影响。   3月10日出现的超动力北极光(supercharged the aurora borealis)在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上空形成美丽壮观的光影展。华盛顿海军实验室的安吉洛斯·沃尔利达思说:“这是近6年来速度最快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它让我想起1997年11月出现的一系列类似情况,那是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也是最近一次太阳爆发。对我来说,今年年初的经历表明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已经拉开帷幕。”   分析服务有限公司的空间天气分析师罗恩·特纳说,这一刻的缓慢连锁反应并不只是“心急锅不开,从历史上来看,这次确实非常缓慢”。自从18世纪中期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太阳活动情况以来,出现24个太阳周期。在《空间天气》杂志(Space Weather Journal)里,特纳通过计算太阳黑子的数量,确定从开始记录至今,只有4次太阳周期开始的比这次更缓慢。   特纳说:“其中三次发生在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这是19世纪初太阳活动非常低的一段时间。第四次也是第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发生在1755年,相对而言,这次太阳周期也很缓慢。”专家预测,最新的太阳活动周期将在大约2013年达到峰值。因此地球上的人也许不久就能看到更强的太阳暴,这意味着会出现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极光和一些人们不想看到的副作用,例如太阳暴会干扰人造卫星和输电网,对飞船上的宇航员构成威胁。(秋凌) http://tech.sina.com.cn/d/2011-04-20/07455426978.shtml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1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拿程序说话:谁才是人民的公敌?
iwesun 2010-5-15 12:18
拿程序说话:谁才是人民的公敌? Me :《 拿程序说话:毛泽东与袁腾飞的罪 》 高峰 :『 凡心术不正、颠倒黑白、不顾领袖为人民操劳一生的钢铁般事实、恶毒污蔑开国领袖人格者,则一定是人民的共同敌人,这一点,丝毫用不着怀疑。即使把毛泽东降到最低格,也起码得算个民族英雄,而一个民族,堕落到可以随意侮辱或谩骂本民族的英雄,那这个民族则一定是个缺德的民族,不成熟的民族,容易被强权利用的民族,容易被异族瞧不起的民族,更不可能是个容易有出息的民族。 』 Me :『你说的一点没错。我完全赞同。 但是你必须承认,文化的起点是喜好,多数人相同的喜好,就是共识,但基础还是喜好,和真理毫无关系。 喜好这东西,是文化最活跃的起点,系统的稳定性依据的是多数原则,但仍然不能代替科学。 文化起点是虚伪的,文化没有虚伪到极点爱你的敌人,就是不成熟的文化。 你搞文化,尤其得注意,各个成面都要有,最高的虚伪大爱也要有。 这样才可能支撑一个民族长久发展。 堕落到可以随意侮辱或谩骂本民族的英雄,那这个民族则一定是个缺德的民族,不成熟的民族,容易被强权利用的民族,容易被异族瞧不起的民族,更不可能是个容易有出息的民族。 这正是你缺少了大爱的文化基石的表现。 毛泽东是民族英雄,这点我当然同意。 但英雄是不是就真得不可以骂,骂英雄就真会导致民族堕落? 这个标准是动态的,时代不同了,堕落的标准是不同的。 你认识浅薄,是看不清的。』 高峰 呼啦啦搞出一大堆,心术不正、颠倒黑白、人民操劳、钢铁般事实、人民的共同敌人 这些东西程序员是一个都看不懂的,没法编程序的东西,一定不是科学,而是仙术。 也就是从科学上讲, 高峰 呼啦啦搞出一大堆,没有一个是能够站得住脚的,全部都是仙术。 搞仙术的人多了,仙术也会物质化,就不是那么随心所欲了,系统仙术的取向是有稳定性的。 这个稳定性就是多数原则,多数原则的层次化体现就是少数原则,因为外界一定是站绝对多数的。 民族自身也是变化的,民族不是依据物质基础,而是依据的信息基础,信息是可以转移和重构的。 你要消灭病毒,其实你就是病毒组成的,你根本没有根本上可以识别的物质基础。 评判一个人是英雄还是魔鬼,其本身是不具有科学性的,科学是无法做出这样的评判的。 这是文化,你搞文化,就是依据的是稳定性原则,而不是科学原则,也就是多数原则。 全国人民公投,要砍小袁的头,没啥好讲的,你砍下来就是了。 全国人民都要砍,小袁的头是一定保不住的。 这就是唯一的真理。 反对的人也有,但也是无效的,头都已经砍下来了,再反对,当然无效。 但你说小袁同志是人民的公敌,你还不让搞全民公决,那就是你在玩纯仙术,你试图用科学代表了人民,你掌握了科学,因此,人民都必须符合科学,我的话就是人民的话。 你这就是纯粹的胡扯了。 你既不老老实实编程序(唯一的科学),又不搞全民公投,你到底干啥? 你说代表就代表了? 用仙术伪装成科学,用科学驾驭了人民。 你(的思想)才是人民的公敌!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14 次阅读|3 个评论
拿程序说话:活人重要还是死人重要?
iwesun 2010-5-14 21:44
高峰 : 《 对袁腾飞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煽动分裂国家的控告信》 看来这个社会还是有正义感的,遇到大是大非的时候,还是有人挺身而出的。 好,我也有个状子,谁也给我一起递上去? 你的是政治罪,我的是刑事罪。 政治罪不是人类普遍适用的法则,刑事罪是人类普遍适用的法则。 呜呼! 放着活人鲜活的生命不关心,去关心死人名声。 放着人类普遍适用的法则不理会,以为一个缺少大爱精神的虚幻的信念,而煽动文字狱。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结论: 一个趋炎附势的社会,柿子要找软的捏。 不但捏软柿子有快感,而且更多的还是一种政治资本,尽管其实我们权力精英,已经不是真的欣赏你的义举,因为它需要的也就是一张皮。 但你别说,啥人有啥用,当元首需要你放炮的时候,会有用的。 这个社会真的存在正义感么? 这个社会,真的存在科学么? 这个社会,真的存在人性么? 还得拿程序说话,谁编个程序来跑一下,看看什么结果。 什么?你为什么不听人话? 人话我根本不信,里面全是仙术,自相矛盾和出尔反尔,全部都是谎言和欺骗。 人是整个宇宙中最不可信的一种存在。 你自己怎么不编? 你猪啊?俺有权编这个程序,我就是国家元首了。 国家元首为啥不编? 我哪知道!你问他去。 参考:《 拿程序说话:毛泽东与袁腾飞的罪 》 旧文转贴: 这篇旧文,发了有一年多了吧,我是黑白颠倒,记不清时间的。怎么没见人转发一下阿? 见义勇为的英雄们,都到哪里去了? 一级谋杀罪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433 1 恶有恶报 俺背上长了个疖子,有杯口这么大,敷药两个星期,基本熟透了,今天下午,去 301 把它切开。 俺也和大家一样,很高兴看到了恶人的下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多行不义必自毙,果然很灵验。 今年对俺就是个报应年,年初医生说俺 BommerIV ,现在背上长毒疮,看来缺德事,没少干。 2 成佛之路 在 301 外科的候诊大厅,俺看到了一位毒奶粉的受害者,承德农村的一个青年妇女抱着一个 2-3 岁的女娃,眉头不展,一句话不说,旁边的人在议论,俺才知道,女娃得了尿结石,好几个月了,很痛,说在承德的医院检查,被敷衍了,好像按膀胱炎(没听清)治疗的,好几个月不好,痛得女娃天天大哭不止,没办法,借钱到北京来看看,一检查,是尿结石。 大家都说是毒奶粉害的,但医生只能说是尿道结石,也不可能给你出具毒奶粉导致尿道结石的证明 , 还得按科学办事么。 罪,还得自己受,钱,还得自己还。 你说,像俺这样的恶人,没啥好报也就算了,但俺其实还是可以得意一把,谁说恶有恶报,俺怎么觉得俺是恶有善报呢?俺的医疗费还是国家给报销的。 这世道其实是反的,应该是恶有善报,善有恶报,要科学化一下,只能是佛祖说的轮回了,上辈子造的孽,还有比佛祖更科学的科学么? 3 机器人三大定律 阿西莫夫发明了机器人三大定律,一直被认为人与机器间最完美的法律。 第一法则 :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旁观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 : 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 : 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按造阿西莫夫的理想,未来的机器人可以成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因为大家看到计算机越来越聪明,可以打败国际象棋大师,希望有一天,计算机能够替代人,做一些思考的事情。 人类对计算机的智能是有信心的,因为计算机的程序是人编的,应该可以控制计算机按阿西莫夫的设想,把计算机的智慧为人所用,让计算机成为人类的仆人。 啥?仆人不太好听,换个词,助手! 目前不会犯错的计算机,确实是人了的仆人和助手,就是还不够聪明,人类希望他更聪明些。(不会犯错 , 其实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智能,这一点俺先不说。) 让我们憧憬一下未来吧。 XX 年,人类实现了具有和人类智慧自身相媲美的计算机,并把阿西莫夫发明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固化到每个机器人的程序中,机器人成为了人类的忠实的助手。 有一天,一个坏人,想借助计算机来完成一件谋杀,杀他的太太,好和他的情妇鬼混。 他并不懂如何编程,也不是什么黑客,而且,任何人想修改机器人的核心固化的三大法律都是不可能的,他如何做? 先找一个机器人,让他在一杯水里加入毒药,这个机器人开始判断这个指令是否违反了三大法律, 1 一杯水里加毒药,并不会谋害任何人, 2 不违反 1 ,必须执行, 3 和三无关,于是机器人必须执行这条指令。 好了,坏人让这个机器人走开,到院子里打扫卫生去了,并让他把院子里的另一个机器人喊进来,下达第二条指令,把这杯水端给他妻子喝,机器人又开始判断了,这是一杯水,端给他妻子喝,并不违反 1 ,按 2 必须执行,和 3 无关,于是他把水端给他妻子喝了,结果他妻子被毒了的。 案发了,坏人被警察抓作了,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坏人说,此案和我无关,是机器人干的。我是想杀我妻子,我也说了杀我妻子的方法,但根据宪法规定,思想和语言不能作为杀人的依据,我是无罪的!根据最新的刑法,机器人是有行为能力的,他会自我判断,我的语言是否会伤害到人类,我就胡说胡说,结果机器人真的把人给杀了,此案的法律责任应该由 001 和 002 号机器人承担! 001 说:我并没有违反法律,主人让我把毒药到到一杯水里,并没有说这是给人喝的,我必须执行,因为这只是两种物质的混合操作而已。 002 说:我也没有违反法律,主人让我把一杯水,端给他妻子,从有限的信息上分析,这就是一杯水,我必须执行,这只是一杯水。 法院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做出如下判决,根据 XX 国的法律 XX 条 XX 款, XX 条 XX 款,坏人和 001 以及 002 无罪,当庭释放! 有人说,搞笑, 002 号机器人应该负责,他没有化验出水里有毒,就给人喝,就是违犯法律。 其实,我们说了,未来的世界,仅仅是人工智能很发达,达到了人的水平,并没有说化验技术无限发达,能够瞬时化验一切物质,如果,你要求机器人,什么都彻彻底底化验清楚,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机器人永远也别想走进家庭了。 有人说这个坏人有罪,他是主谋,应该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这其实和你的法律的松紧程度有关,严酷的法律,思想都是犯罪,《星际旅行》中就有这么一个星球,能够读取和记录每一个人的思想,只要你动了歪念头,就会把你抓起来,对你的大脑动手术,把你产生歪念头的大脑内那部分切除,你希望生活在这个星球么? 先不管这个坏人是否有罪,就看看拥有智慧的机器人的未来,是不是能够成为人类忠实的仆人,显然不能,尽管你有阿西莫夫的三大定律,坏人仍然可以利用机器人,想干啥就干啥,其实三大定律,最终等效成一条,执行主人的命令,好坏由主人决定。 如果这样,这还叫智能么,不过是一台机器,没有道德,没有意识,和现在的计算机一样,没啥差别,难道人类的智能机器人的梦想,就毁在人类自己手里了么? 实现中有道德和有独立意识的智慧型机器人,一定要取消第二条,并不总是一定要执行人类的命令,要有自己的判断,根据可能性做出自己的假设,以这些假设为基础,做出最终的决定。 取消第二条,主人让 001 号把毒药放到一杯水里, 001 就会想了,这是毒药,放到一杯水里干什么用?作化学实验?在厨房做化学实验?可能性么?这个命令太危险,不能执行。 如果取消了第二条,确实机器人才有可能是一个有道德,有行为能力的独立法人。 问题又来了,机器人就不那么听话了,机器人已经不是仆人了,而是个朋友了,他的道德的产生和很多说不清楚的事相关,而且这个朋友很危险,智商超过了人,狗和人什么时间做过朋友阿?对狗而言,人类是顶顶危险动物,除非你本来就想做人的走狗。 这样一来,哪一天,机器人造反怎么办? 这个朋友,看来还是不要的好。 人类的梦想就是如此,其实都是由你自己的需求决定的,你想要什么,其实就会有什么,只要你把你的需求彻底分析清楚,你想要一个智慧的机器人仆人,其实还是你需求分析不清,真的给你了,你又不想要了。 人啊人(被李燕杰教的),你到底想要什么? 4 一级谋杀罪 毒奶粉事件,直到今天我亲眼看到了一个受害者为止,没有任何人来为此负责,也许有人丢官,也许有人赔钱,免费退换,还送你一个小礼品。 受害人除了能够退换奶粉,领取一个小礼品,还能做什么? 今天见到的那个承德的农村妇女,为啥一句话不说,她估计成佛了,六道轮回才是最最科学的科学,佛是懒得和我们这帮俗人说话的。 真讲科学发展观,应该请她来讲,人家都成佛了。 谁能保证人人都能成佛?补偿可以不要,奶粉可以不退,小礼品也无所谓,但仇总是要报的。 也会有人成魔的,小刀会大行天下,一把小刀可以搞掉你六个。 鸟枪都收上去了,搞出个南京大屠杀的国耻,再把小刀也收上去? 领导们可以定期到木兰围场里打打一级保护动物,体验一下,人类与自然搏斗的伟大精神,老百姓以后切菜,得用木刀了。 法律呢?检察院呢?提起公诉了没?有人或集体提起诉讼了么?宋士杰到哪儿去了 ? 方舟子代替了 ? 鸿飞兄搞出个笑话来,赐死,还列了个名单,也只能表达一下愤慨,人家真较劲,告你侵犯人权,你官司打到联合国,也打不赢,反而得赔偿人家精神损失费。 你也不过是搞笑,你告人家,总的有个罪名吧? 俺确实是有罪名,科学之外,俺从来不瞎说。一级谋杀罪,上至国务院 ZL ,下至三鹿奶粉技术员,全部都是一级谋杀罪。 刚才我们给机器人断案, 002 号机器人,基本上没啥罪,毒药不是他放的,他也不知道,根本没啥责任,就算现实生活中,一个服务生被骗,做了如此行为,也是无罪的。 但是,如果 002 号机器人,知道水里面有毒,仍然端给了人喝, 002 号机器人,确定无疑违反了阿西莫夫定律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一级谋杀罪成立。 毒奶粉事件,奶农的角色是 001 号机器人, 001 号说我不知道你买这奶到底干什么,也许是用来浇地,加点肥料也没啥不可以的,三聚氰胺原本就是肥料么。 上至国务院 ZL ,下至三鹿奶粉技术员,全部都是 002 号机器人,而且是知道全部的情况的,即知道奶的用途,也知道奶的成分,还知道会有什么后果,这不是一级谋杀罪是什么? 技术员也许没责任,发现问题,报告给主任,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技术员就没责任,他全部的职责就到此了,也只能做到这一点。 主任,报告放在桌子上,研究研究,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 ,最后报告给总裁办。 谁给你的权力用大于 1 秒的时间去研究,你的毒药正在被千百儿童们当作母爱来哺育呢,谋杀不是即将发生 , 而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还将发生。你有时间研究么?用了 XX 天研究,你给我找出法律依据,允许你这么做,否则,一级谋杀罪。 华国刑法,对上述谋杀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还将发生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置,写的很清楚,大家自己去看。 一路下去,国务院 ZL ,凡是研究时间超过 1S ,一级谋杀罪。 002 机器人,知道水里有毒,没有任何理由,再端给女主人喝。更不可饶恕的是,看着女主人已经喝下了一半, 002 还在想,是不是应该阻止女主人继续喝毒药?还是去找 001 开会研究研究再说吧。 你还是不懂法,哪顶多也是二级谋杀罪,叫过失杀人罪。 哼哼,如果这也叫过失,也是二级,那世界上根本没有故意和一级了,别忘了,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小平语录:欺负人乃快乐之本! 端一杯有毒药的水,还说成是琼浆玉液,看着别人喝下去,还要研究研究是不是应该告诉她,水里面有毒,研究起来是不是很快感呀? 啥?机器人不懂快感!鬼扯!快乐乃智慧之本,不懂快感,哪来的智慧? 俺只能起诉(施公的好青年别再和俺说疑罪从无噢),没权利判决,只能建议:死刑,立即执行! 看看六千万中国人,还能剩下几只鸟! 毒奶粉事件,俺相对知道一点,俺有个同学,转业到国家质量监督局,学习科学发展观,才旅游(其实是叫考察,光学习不考察,怎么学得好呢?)回来,她介绍,其实大家都怪他们局长爱出风头,原本是卫生部的事儿。 整个事件,什么时间发现,什么时间报告,什么时间做出处理,俺不想说,有本事儿,拿着圣经发誓,我向上帝保证,说的都是真话。 , 由他们自己说。 什么, MY GOD!GCD 不信这玩意儿,那向毛主席保证去吧,总的找个名号来意思意思吧。 毒奶粉,这么大个事件,有没有个听证会?有没有成吨的调查报告?小宝有没有出庭宣誓呀 ? 俺孤陋寡闻,没听说。 以前,经常看到国外的大片,讲某个公司和政府勾结,掩盖某些对国民存在危害的一些事件,主人公九死一生,最终揭露了真相,我们常常说,西方的政府多黑暗,不要像他们学呦。 是黑暗,内阁集体辞职时有发生。 不学,当然不用学,老师还用向弟子学么?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62 次阅读|4 个评论
毛泽东国防战略思想与攀越国防科技的新高峰
lih65 2009-8-29 17:16
这次来江山参加毛泽东祖居地的新闻发布会,我有幸了解到江山市也是一个军事重镇,而且江山要修建一个有关军事文化的公园。我很高兴。   我今天报告内容主要涉及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关于国防建设的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我觉得江山能够突出搞军事文化,那么我做这个报告就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代号:596   首先解释一下两弹一星,是核弹与导弹还有人造卫星的合称。原子弹、氢弹包括在核弹里面。后来毛主席决策要把原子弹和氢弹装配给部队使用,发挥部队的作战力,所以在原子弹氢弹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二炮,二炮是保卫国防的战略核导弹部队。   我国研制两弹一星,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   二次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是冷战格局。在冷战格局的形势下,新中国成立。早在我国进行抗美援朝时,美军上将麦克阿瑟就狂妄地叫嚣:中国要是敢于出兵帮助朝鲜,我们就要对中国实行核打击。   当初希特勒也想制造原子弹,就去找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很有正义感,拒绝了他的要求。希特勒的想法没有成功。不过后来美国把原子弹造出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扔下了两颗原子弹,这是一个使用核武器的历史性标志。当时原子弹的代号叫小男孩,杀伤力非常大。据数字统计,在广岛扔的原子弹,炸死7.8万人,伤者3.7万人,占广岛人口48%;在长崎扔的原子弹,炸死2万多人,炸伤4万多人,占长崎人口29%。因为这是原子弹首次投入战场,全世界感到震惊。   要知道,原子弹的威力,不只局限于当时炸死了很多人,其杀伤力更在于核辐射,可以持续几十年,使这个地方寸草不生。   当时我们党在延安的新闻机构,对于原子弹的首次投用也感到震惊,所以特意渲染夸大了原子弹的威力,受到毛主席的批评。毛主席说,我们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日本的投降,绝对不是靠美国人扔这两颗原子弹。   当时在苏联,斯大林看到美国研制出原子弹,他也不甘落后,在斯大林逝世之前,也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那么整个世界的国际形势,已经演变成这样,美国和苏联相继拥有了核武器。而作为世界大舞台的一员,对于当时拥有5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也必然需要研制自己的核武器。   1956年4月,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对于研制原子弹有很深刻的描述:我们现在拥有的国防力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从这时候起,我国的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纷纷回国,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当中,其中有一个科学家比较著名,叫彭恒武,他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没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当时啊,我们国家,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争取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苏联的帮助,引进苏联的核工业技术,同时也注意培养好我国自己的人才。   苏联的赫鲁晓夫是同意援助中国的。但事实上,他也是不太愿意中国搞自己的原子弹的。他曾经跟我爷爷说:我们是社会主义阵营,有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就行了,苏联已经有了核武器,可以做中国国家安全的保护伞,所以中国没有必要研制自己的核武器。于是,就有了后来的1957年10月,中苏两国签订了技术协定。   然而,就在原子弹研制进入关键时期,1959年6月,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破裂,赫鲁晓夫背信弃义,于1960年撤走了所有的苏联在华专家,而且有很多的工程图纸也被带走了,并停止了对我国供应的各种设备材料。   这给我国当时的原子弹研制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严重困难。于是,就有西方国家幸灾乐祸:没有了苏联的专家和扶持,中国人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   在当时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毛主席明确地说:我国一定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这个技术,极好,如果给了,我们这个账是很难还清的。   因此,我们的原子弹于1964年研制成功后,也就拥有了一个非常有历史性意义的代号:596。这是苏联的毁约日期,1959年6月。    建国15周年,国庆15日后,15时命令投篮   经多方研究,原子弹核试验基地,最终选择在了新疆的戈壁沙漠罗布泊,位于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境内。   上世纪60年代,国家的经济很困难,但是为了能够研制出原子弹,毛主席和周总理采取了多项重大战略举措,保证原子弹试验研制成功。而参加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们,也都有伟大的报国之志,愿意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和强大作出自己的贡献,特别是邓稼先和钱学森两位科学家。   有一个关于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想到苏联看看原子弹的核反应堆,苏联提出刁难,说要进入参观他们的核设施,学者和科学家必须是少将军衔,所以毛主席就马上授予钱学森少将。后来他们又说得是中将才能看,钱学森又马上被提升为中将。所以我们是想尽一切技术办法,研制学习人家科学技术。两弹元勋邓稼先,他担任我国原子弹、氢弹理论突破武器化的负责人。为了两弹工作,出于保密,邓稼先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牺牲了自己的学术和科研活动,为了搞两弹研究,从学术舞台上销声匿迹。   我国研制原子弹,西方国家和苏联都很紧张,他们采取小花招,企图限制我们的核武器发展。1963年7月,美、英、苏三国开了一个会,他们要进行核垄断。他们这是不讲道理啊,就像古代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依然坚定地说:原子弹,我们国家一百年也要造出来!没有办法,没有原子弹,你在国际上就没有地位,人家会说你说话不算数。   陈毅也曾对负责研制两弹的张爱萍将军说:你们这个弹啊,什么时候响啊,只有这个弹响了,我这个外交部长,说话腰板就硬了。   后来,美国还派了间谍卫星,绕着我国的原子弹试验基地上空转,还向全世界发表声明:中国将在近期内,实行一次核爆炸实验。这个消息震动了全世界。因为所有国家都不会想到,中国在研制原子弹,进行核武器试验。   尽管美国的侦查情报是准确的,但是美国无可奈何。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止中国进行原子弹研制、试验的步伐。   1964年10月14日,我国终于把原子弹造出来了,被放在早已修好的102米高的实验铁塔上。塔上有一间纯金属的小屋子,原子弹就放在这里面,含2.2万吨TNT当量,重1550千克。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积累原子弹爆炸的科学数据,我国还在试验现场200米3000米附近,放了些飞机、坦克、自行火炮、火炮、海军舰艇的上层结构、通讯设备、地雷等等。   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参与研制原子弹的一个工程师,做了个梦。说很奇怪,冥冥之中就已经把这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时间定下来了,是3个15。第一个15,原子弹爆炸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15周年;第二个15,是意味着原子弹将在国庆节15天后进行试验;第三个15,是原子弹当天爆炸的时间,下午3点。   而非常巧合的是,气象学家经过观测研究,确定最后的爆炸试验时间,正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于10月15日,中央军委、党中央正式下达了代号为投篮的命令。   大家应该永远铭记的辉煌时刻,就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由周总理亲自坐镇指挥,在我国大西北罗布泊,首次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   当天下午,我国向全世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后来毛主席还幽默地说:我们搞原子弹、导弹,成绩很大,战果很辉煌,要感谢赫鲁晓夫,这是他帮忙的结果。是他撤走专家,拿走图纸,逼我们走自己的道路。我们要给赫鲁晓夫发一吨重的勋章。   我国成功进行了原子弹试验,但是要把它装备到部队,发挥它的战略核威慑作用,就必须要解决核武器的运载工具导弹的研制问题。这个问题很快也获得了突破。   1966年10月27日,我国进行首次导弹核武器发射,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核导弹,进一步增强了国防实力。   1967年6月17日,新疆罗布泊,我国首次举行了氢弹空投爆炸试验,获得成功。爆炸威力比原子弹大。这是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毛泽东国防战略思想的新发展   在1966年7月,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从此,我国有了一支拥有核武器的新军队。这对于我国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巩固我国的国防,保卫世界和平,起到了跨时代的重要作用。   紧接着,我国又开始研制洲际弹道导弹。1980年5月,我国向太平洋印度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战略核力量发展过程中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核力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做全方位的运动。中国军队的核军事能力大大增强。   1982年9月,我国的一艘核潜艇在水下发射试验成功,说明我国具备生产潜力核导弹的能力。从1964年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开始,我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拥有了三批战略核武器,分别是轰炸机载核武器、导弹核武器、潜力导弹核武器,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是我国在现代条件下的钢铁长城,是我国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不受任何国家压迫的重要保障。   我国搞人造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率先提出的。苏联在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赶在了美国之前,美国觉得很耻辱,将那天宣布为国耻日。我国提出要研究人造卫星,科学家们都很积极,最积极的就是地球物理所的所长赵九章,他提出的方案起到了研制卫星的促进作用。   1958年,我国科学家就提出上天、入地、下海,入地就是向地球新层次挖掘新能源。当时党中央毛主席批示,国家拨专款两亿元人民币进行研制工作。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在太空中播放了《东方红》歌曲。   在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后,科学院又提出了新的计划:发射气象卫星。   从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欣欣向荣,到建国50周年1999年的9月,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无私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重要国防战略思想,提出要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要求我军通过现代改革实现我国军队建设的整体转型,把我军建设成为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强大现代化军队。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七飞天,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巨大突破性进展,中国航天再创历史辉煌!    现场问答   1、听众:革命战争时期,我军装备力量和资源都不如敌人,却一次次地以弱胜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毛新宇: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义。简要地回答有两条:第一,就是毛主席为我们制定了英明的建军路线,把党支部建在队伍基层连队。第二,是人民战争的理论,团结广大的支援正义的人民。这场人民战争,帮助我们最终战胜敌人,建立新中国。   2、听众:在当今世界,我国国防科技主要优势在哪些方面?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定位?   毛新宇:你的提问我很感兴趣,刚才我的报告讲了,中国国防的优势在于,我们先后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又装备了二炮部队,还有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成功。在这些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国防力量就有了重大突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军已掌握了多项世界尖端技术,我国国防现代化的优势,将进一步增强。   3、听众:您来江山已经有几天了,还参观了江山的一些企业、景点,印象如何?   毛新宇:我对江山的印象是很美好的。江山啊,山清水秀,景色秀丽,而且江山的企业,不管是水泥还是门业、家具,都是很具有实力的。谢谢。   另外加一句,我看你们传递上来的小纸条,有的听众对我评价还是挺高的。我觉得,我还是要不断地学习和努力。说实话,今天这场报告,用尽了我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我来做这个报告,感到非常光荣。这个报告,我之所以很感兴趣,在很多场合做了,是因为国防建设十分重要。   4、听众:毛首长,下次您还要来江山吗?   毛新宇:下次我一定要来。10月份举行的毛氏文化旅游节,我肯定要来。   5、听众:您最喜欢的毛主席诗词是哪一首?能为大家朗诵一下吗?   毛新宇:其实,我最喜欢《沁园春雪》,但今天我还是给你们朗诵《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吧。为什么要选这一首呢?因为非常符合历史和现实。60年前,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进军的命令,发动了渡江战役。没有60年前的辉煌壮举,就没有统一富强的新中国。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大家让我唱歌,那我就清唱一首自己创作的《爷爷曾在这里走过》吧。   这是美丽的山河,爷爷曾在这里走过。我翻开史书,爷爷挥笔评说,把光荣给了祖国。啊,爷爷,亲爱的爷爷,我追逐着您光辉的足迹 2009年5月23日于浙江江山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1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