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国创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妨碍中国创新的文化因素
热度 2 benlion 2015-1-1 11:36
缺乏深入思考犹太 - 基督教的“上帝的子民”和“亚伯拉罕的后代”与中国文化的“炎黄子孙”和“祭祖文化”的异同。尊重前人的努力和贡献,才会得到后人的敬佩与尊重 – 这是对在以色列问及我的祖先是做什么工作的回答。 社会地位和等级的歧视文化和本位主义,在前苏联有过著名的李森科事件,在中国也批判过摩尔根遗传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这类行为不是专业内严谨的学术辩论或争鸣,而是权力和外行干预的现象,当今社会仍然需要反思。 自我反馈的儒家每日 3 省吾身和基督教的忏悔等缺失,往往很少对自我进行分析与反思,导致容易导致争执和冲突,应该思考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模式,不是辩论,而是提问和回答。 有关“民科”与“官科”的争论,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我没有或很少听到有关谈论,而在回国之后,才发觉这类争论,包括,李约瑟、钱学森之问和中西文化、中西医学争论,都存在反复的循环辩论,却欠缺历史史料和社会考察,乃至国际学术界发展动态的分析与思考。 而且,看到不少这类现象:非常成功的科技型企业家,或非常成功的科学家,往往出现科学与技术之间彼此对立情绪化的思维。其实, 2 者是相互促进而又有别的行业。 “官科”与“民科”,美国科幻电影里也有很多描述,之间的区别不是专业训练,而是资金的来源或任职单位的归属。官方不是 “office” ,而是 “government” ,决定于研究经费来源是私人或是政府, “ 民营科技企业 ” (证书)私营投入的研发,一般认定为 “ 民间或民营 ” 科学。 很多人说到 “ 官科 ” ,其实,却是学院派科学,完整称为 “ 官科 ” 的是曼哈顿工程、航天科学、粒子加速器和 2 弹 1 星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一般说的 “ 民科 ” 是中国社会的通俗和贬义说法;但是,美国或国际社会的 “ 官科 ” 非常明确定义为政府( government )或国立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原有的 “ 民科 ” 与 “ 官科 ” 定义不伦不类。 科学没有国界,只能是国际学术共同体的共识才能确定定义和概念,而不是地理区域性的定义或概念,如, “ 创新( innovation ) ” 是国际经济学界的概念,不同于创造、发现和发明等,国际化规范才是科学的客观精神。 新年已到,希望改变过去的定势思维,“官科”与“民科”是官本位思维的产物,科学无国界,应该走向国际化的科学规范,排除学院派科学与非学院派科学之间的芥蒂,科学没有以地位或权威等其它标准,只有逻辑和求证的客观标准。 也谈一下专利: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路径就是公开专利,权利基本无效,不让其它后来的申请能够拦住自己的技术路径,可能也是一个选择模式。 -(创新型社会)-
个人分类: 201415|1871 次阅读|6 个评论
记下2014,迎来2015
热度 7 zoumouyan 2014-12-22 16:48
记下2014,迎来2015 邹谋炎 又老了一岁,但这一年多少有点值得记下。 新公司去年初建,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只有靠创新的产品、靠新产品的品质和价格,才能解决这样的基本问题。 2014年实现了频移键控(FSK)监测雷达的产品化,并已推向市场,达到了预期结果。设计了6种不同尺寸和天线方向性的基本款式: A(40X70)、B(40X120/40X160)、S(50X120)、L(40X50)、C(70X120),其中C为客户定制设计;所有这些款式又能够划分为普通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普通型雷达的测量距离和目前市场上其他制造商生产的测速雷达相当;而增强型的测量距离则要高出一倍以上。这些款式的推出,可以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绝大多数应用需求。虽然FSK监测雷达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雷达,但到目前国内还仅有华同微波公司推出了产品。由于该体制的雷达具有2D能力(测速、测距),可以用单天线实现双向窄波束,这仍然是国内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发展目标。 2014年末完成复合制式监测雷达设计并已试产,将在2015年初推出。 2014年提出了两项专利申请:“FSK-CW雷达的一种设计和实现方法”和“一种简约设计的单天线长距离监测雷达”。 2014年已完成一种新型交通路况雷达方案论证。以下信息反映该雷达在技术上的挑战性:24GHz双波束40单脉冲型天线;阶梯线性调频;4通道数据处理;雷达波束覆盖距离大于100米。主要应用目标:红绿灯自适应切换管理;交通流量检测。用雷达照射从路口止行线往后100米的路段,从绿灯启动起,统计该路段上的车辆数,当该数量低于一门限值,即可停止通过。当然,实际算法不会如此简单,须考虑行人、通行时间上限、路口到路口的自适应配合等。当红绿灯用自适应切换代替定时切换,路口等待时间变短,其社会经济效益应该很可期待。该交通路况雷达计划在2015年一季度完成全部电路设计,并争取做出样机,争取在6月底前推出产品。 交通路况雷达是一个3D雷达(速度、距离、角度),也是下一个发展目标的技术准备。发展自主创造的汽车前向防撞雷达是心目中的一个使命,47GHz关键器件已经具备,计划在2015年适当时候启动发展。 华同是一个以科技人员为骨干的劳动者集体,自主创造民用微波产品是公司当前的基本目标。公司虽初建,产品已成熟,市场正在扩展。期待和欢迎有志的年轻朋友加入,和我们一起实现创造的梦想。 2014年将注意力放在产品发展上,理论研究上不得不少些。但产品发展中提出不少新的研究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有用又乐趣。 2014年底收到IEEE终生会员证书(Life Member),是对长年从事该领域研究活动的一个肯定。从此,无需交各个会费,可以低价订阅IEEE的许多期刊。专业研究仍然是个人乐趣,这次定了7种IEEE刊物。今年有一点点研究结果,打算在2015年投稿。 公司全体员工通力合作,才有公司的快速发展。和年轻朋友在一起有高度乐趣。事情很多,但顺手而为,张弛有度。有得力助手,很是庆幸。随着新产品不断成熟和推出,每个人都有一点自豪感:又一种“中国创造”出自我们的手。 告别2014,迎来2015,开年将满74岁。留一小诗,以为年末记忆。 寿长何须志趣消, 夕阳毕竟无限好。 劳作技艺皆有乐, 学海书山觅逍遥。 少时轻狂性难改, 喜偕后生同登高。 写于2014年末
4548 次阅读|13 个评论
2013:旧的已经远去
热度 4 zoumouyan 2013-12-31 22:36
2013 :旧的已经远去 邹谋炎 一、引子 小小的池塘,小小的船, 狂风一阵起波澜。 电闪雷鸣大阵仗, 雨急云黑压山川。 须臾晴空放万里, 池塘是池塘,船还是船。 2013 年 3 月 26 日,那天与 TS 公司全体员工最后道别,留下这首小诗。 2013 ,不得不记住:旧的已经离我远去。 二、沙塔 在海滩上堆沙塔,总是堆到最高就要倒掉。 2008 年 TS 公司的注册资金只有 100 万元。到 2010 年销售额达 800 万元; 2011 年 1600 万元; 2012 年 2450 万元。到 2013 年初公司分配后拥有资金、产品、物资等总价值近 4000 万元,成品、核心部件可支撑生产销售两年。钱太好挣了!条件成熟了!我这个董事长的位置也就到头了。最信赖的助手、学生、最受重用的人,起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他的股权加上投资人的股权一起大于 2/3, 于是能够随时召开股东会,更换董事长。他取得了“总经理”头衔和“负责制”的大权。我拒绝了“顾问”的虚衔,当然,拒绝的代价是可观的。虽然公司至今销售的产品还继续使用我设计生产的核心技术部件,但拒绝支付任何报酬。他们占拥了近 4000 万元的全部资产,正在打主意夺股权,占专利。不过这应该不容易做到。 这是关于一个“中国创造”命运的故事,希望只是个例。 这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故事,虽然不怎么扣人心弦,但各种角色、面孔、手段足够丰富。 想起来,事情有必然性。理念格格不入,权益结构完全不合理,堆得再高,也只是一只沙塔。 既是沙塔,迟早都会倒。也许现在是一个适当的时候。如果晚两、三年,情况会是怎样? 三、得失 亲手创建的企业、基于自己核心技术、共同创造的几千万财富一瞬间被人占有,如果说没有一点心动,那是木头。而人要是只这么想,那就是牢笼。问问自己,你到底失去了多少?你还要追求什么? 至少,思想和知识积累是丢不掉的,这是承载梦想的那支小船。 至少,最紧要的核心技术没有被夺走。 如果说一个人的努力只想表明:科技人员只要勤奋努力,就能够有所创造,体现人生价值,那么失去的就不那么重要。 从来就把世间的事情看成连续剧,只是这次自己成了演员。学到的东西很宝贵。科技人员如何创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如何与各种人打交道? ….. 不是亲身经历,不会有深入的认识。相信这些知识对其他科技人员会有用,我会在以后抽时间写一点与大家分享。 四、重新开始 沙塔现象应该不是宿命。但这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科技创业,有没有可能使事业长久些?掌控股权,个人独大?家族企业?有若干“成功者”是这样做的,但持久者不多。科技人员心目中的“乌托邦”是个什么样子?那样行得通吗? 我突然觉得,最大的“得”是自由,用不着受“投资人”干扰,几个志同道合者在一起就可以进行试验。我们约定创建一个新公司。 这是以科技人员为骨干的劳动者集体,在这里每个人用诚实劳动体现自身价值。 这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它将完全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进行经营和管理。 它将努力成为创造者的乐园,成为诚实劳动者的家园。我们每个成员承认人类历史积淀成的普世价值,企业职工以敬业、上进、友爱和诚信的理念,努力创造最新的科技产品。 这是一个探索,希望找到一条路子,使科技产品公司能够走得更长远。 2013 年 8 月 13 日新公司完成注册。 五、期望 新的探索刚刚开始,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原单位老同事、学生、合作伙伴;同行同仁;器件供应商;电路板和机械制造方。 2014 年计划推出两款新产品,希望能够换代目前的公路管理用产品。已经准备好一份发明专利,更多的专利在准备中。在器件供应商的大力配合下,汽车前向防撞雷达的器件准备已经成熟, 2014 年将开始产品发展。 相信民用微波在中国会成为一个大产业。 新公司是一个开放型公司,专门制定了一个“权益公约”,鼓励创造和诚实劳动。有能力和贡献的员工有机会获得股权。如果你有新产品,公司能够提供平台实施发展。由此,你可能成为重要股东,甚至大股东。 一切按法规,实施规范化管理。有人说,那样的公司没法生存。但我想试一试。 这是不是一个科技人员的空想?还是试一试看吧。 十几天后我满 73 岁,打算还做两年。有年轻人会接着做,因为他们也想成为探索者。 2013 的风雨已经走过, 2014 不会只是坦途。 路艰方见风景多,是不是这样? 写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
4324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创造产品离我们不遥远
热度 9 zoumouyan 2012-10-6 23:09
中国创造产品离我们不遥远 邹谋炎 几位年轻朋友希望我谈谈自己的创业经历。这篇博文只谈技术相关的经历,供年轻朋友参考。 2012 年 9 月 26—28 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七届智能交通年会和展览会。有国内多家研发生产公路安全管理用测速雷达的厂商参展。在多家国内厂商中我们发现,只有一家的产品能够称为“中国创造”,就是北京川速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的测速雷达。 测速雷达使用 24GHz 工作频率,其核心技术是微带阵列天线和微波收发组件,它们合起来称为雷达前端。大致地说,雷达前端加上数字信号处理器,即构成测速雷达。川速公司生产的测速雷达,前端和信号处理器是完全自主研发产品。而其它厂商,包括有中科院大额投入的公司,使用的雷达前端都是国外进口。川速公司的雷达前端全部是我的设计作品。 测速雷达的实际应用环境是多样的,对雷达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天线波束宽度和对车辆行驶方向的判别,会影响雷达的设计和最终尺寸。其他公司因为前端靠进口,可选性不多,雷达品种很少。因为设计上的自由,川速公司推出了 6 种不同指标的雷达进入市场。根据市场需要, 2012 年 3 至 9 月间,我又全部重新设计了各种指标的雷达,并使品种增加到 10 种,全部通过了产品质量检验。 微带阵列天线是第一项核心技术。 2003 年,与一个地方企业合作发展中需要微带阵列天线。查了许多资料,没有系统的设计方法。我不得不从理论基础出发,利用各种资料进行综合推演,整理出完整的设计方法。这个过程中,过去积累的理论知识、对微带电路和各种天线的感性知识、对微波和印制板加工工艺的了解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大致一个月的努力,完成理论推演、编程和版图设计。第一次制作的测试结果就基本达到了要求。后来大致经历了两、三次改进和制作试验循环,设计方法就基本定型。并达到了设计、特性仿真、自动绘制版图全部集成到一个设计循环中,而完成一个设计循环需要的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小时。更感欣慰的事,在国内加工条件下 24GHz 微带阵列天线的测试结果和仿真的特性符合得非常好,表明设计理论和仿真方法是合理的。这些结果为后来的产品化奠定了基础。 不过,产品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为了限制产品成本,微带天线的介质板必须用国产,加工制作必须用国内民品工艺。在天线制作早期,性能一致性差,时好时坏,这不可能适应成量生产的要求。为此,我们对国内印制板厂商进行了大量考察和试验,深入分析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由此来选定最终的制版厂,并进行技术交流,提出了明确的工艺要求,使厂家对如何进行工艺控制有依据可循。这个努力的成效是显著的。我们证明了用国产材料和国内民品制版工艺,制作多品种天线的成品率都可以超过 97% 。自然地,同时进一步验证了我本人综合出的设计理论和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如果用户提出的要求基本合理, 24GHz 微带阵列天线通常只需一次设计制作循环。 除了达到以上描述的目标外,关于微带阵列天线还有什么新东西吗? 这里有两点可以与同行分享。 第一点是微带天线馈线不连续性最小化技术。微带阵列天线的各个辐射元靠馈线供电,馈线起着功率分配和阻抗匹配的多重作用。并因此,计算出的馈线宽度呈阶梯状变化,称为馈线的不连续性。不连续性会引起寄生辐射,增高天线旁瓣,降低天线增益。在设计中使用不连续性最小化可以减小寄生辐射,是保证仿真预示结果和最终测试结果一致的关键。同时,对寄生辐射的定量估计,是规定天线旁瓣设计余量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天线才是实际意义上最优的。 第二点是考虑辐射元方向性的阵列优化设计。熟悉数字滤波器和阵列天线的研究者知道且比雪夫窗函数是阵列功率分配的一种最优函数:当给定辐射元数目和旁瓣电平条件下,使用且比雪夫窗函数可以得到最窄的波束宽度。不过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依赖于一个事实:辐射元是各向同性的。当辐射元不是各向同性时,且比雪夫窗函数的非最优性容易检验:只要适当修改窗函数的系数,使得辐射元加阵列的合成方向性的旁瓣趋向于等旁瓣,会发现天线波束主办宽度可以更窄。问题是如何实现合成优化或如何修改且比雪夫窗函数的系数? 以上两点都在设计程序中得到实现和证实。不过这些是关乎产品的核心技术,目前不宜公开。虽然如此,如有必要,本人的设计技术可以接受任何权威机构的现场考核检验。 微波收发系统与天线相比要容易些。然而,民品雷达要求的低价和可靠绝非易事。在产品设计中必须重新检查、推演微波电路计算的每个需要环节。可以检查,我设计的微波收发电路中有若干环节与教科书或资料中的经典环节有别,但效果良好。 测速雷达提供的数据是公路管理执法的重要参考,测试数据必须满足准确度要求。而这又是一种民用工业产品,必须使用工业级有误差的元器件,包括工业级的微波振荡器芯片。雷达实际环境温度为 - 40 0 C ~ + 70 0 C 。有 3 个问题必须解决:( 1 )必须保证雷达中微波振荡器在宽温度范围内能启动和正常工作,保证频率偏移量限制在法定范围内;( 2 )必须保证在大量生产条件下达到高成品率。( 3 )必须使生产过程中的调试过程简单、快速。不满足以上 3 条的任何一条,都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甚至使产品化变得不现实。 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称为电路参数最优化中心设计技术,我在另一篇博文“理论非无用,唯需精和深”中作了简单介绍。 (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368 ) 在产品设计中使用这种技术需要付出劳动,但很值得。事实上,它保证了川速公司出品的雷达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低成本。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的使用,“川速微波”已经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知名品牌,以品质优、价格低、服务好,销售量占到国内该产品市场的 35% 以上。我认为,国内需要从大学教育开始,改造电子和电气设计教材,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以及更多的实际技术和理论基础,才可能在电子和电气设计方面有更快的进步。 做这些事累吗?值得吗?我想,一个科技人员如果能做一件自己过去没有做又想做的事,是不是很有乐趣?一件有乐趣的事,会觉得累吗?如果你的工作是在与国外产品竞争,是不是很有乐趣?一个老头快 72 岁又有什么关系? 研究生们知道我从事多年的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研究,不知道我在微波技术方面的积累。这方面的积累确实不厚。但只要在大学期间认真读过,数学基础强,捡起来并不困难。关键是把书本上的数学变成自己能应用的数学,时隔几十年也不大会忘得了。 最不认可的是说中国的科技人员做不出中国创造产品。我只想试一试。发现只要认真去做,是可能做出来的。我们现在做得太少,只要大家一起来做,就会多起来。我的体会就是,不要说科技人员只能做研究,中国创造并不遥远。
5384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从仿造到创造——中国应该怎么做?
热度 2 qyu111 2012-9-28 21:25
中央领导一直在强调中国的经济转型,要从制造、仿造转型到创新、创造。 问题是怎么转? 中国做药的模式倒是可以给中央领导做个参考。 中国药物的从仿造到创造分 4 步走: 第一步: me too ,仿造。 第二步: me different ,和你差不多,但和你不一样,来点中国特色。 第三步: me better ,和你差不多,但比你的好,仿中有创。 第四步: me first ,我首创,我创造。 注意:要紧的是不要弄错方向,走出下面读者“hangzhou”说的第“-1”步:me worse,看上去和你差不多,实际上比你差:水货!
个人分类: 随笔|312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
热度 5 zhandlu 2012-3-8 11:14
万部长说“ 中国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0853.shtm 一看,觉得很高兴;再一看,觉得怀疑;再一看,就觉得有必要分析一下。 这句话可能是对老百姓说:中国很不错了;也可能是对领导说:我们科技实力很强了; 可是,“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明明是个全称判断=“任何东西中国都造得出来”啊?! 同一天,同一时期,我们的徐部长又说了: 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 政府造不出乔布斯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0852.shtm 我就基本默认,政府=中国。 我们也没必要做口舌之争,万部长指的是东西,而乔同志不是东西。可是我们到底什么造不出来? 但是,我们在这个网上,大部分都是搞研究工作的,不想来争名誉,加上一些限制: 是指 今天,或是很短的时间,或是一两年,或是两三年,不能无限期。 不能只造一个样机,主要功能实现,而是要全面实现 是指一个东西,可以是材料,零件,设备,特种装置,没必要指理论,超大规模的加速器,甚至单价过亿美元的大飞机,航母也不算。 是指一个高水平的、国外已经有的东西;不能说,你有奔驰,我有夏利;具有技术指标上的可比性。 但我倒有个想法,只是我做不来。 能不能谁来搞个投票,或是填空网站(网站本身估计不敢), 到底我们什么造不出来? 我觉得很有必要,而且在科学网搞它有几个好处: 1)研究人员对自己行来很了解; 2)基本上在这个网上的研究人员面及的所有科技领域; 3) 可以达到了解中国一线技术的水平; 4) 看谁真的对自己的领域熟悉、军工保密技术外; 5)本身是个数据库,对各行来有意义;说不定还会给一些有能力的人指引方向;给大家建立一个很好的最新领域交流平台;也算是我们万部长一句话,对大家的帮助。 比如:在中国,精密的科学仪器就造不了几种 一级 二级分类二 分类三 细节 举例 时间限制 仪器仪表 分析仪器 精密制造产品串级质谱仪 XX公司产品 三年 材料
个人分类: 时速评述|3446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制造到创造的中国精神
benlion 2012-2-9 00:50
管理的高效率和资金管理的规范,这是科技、经济创新的关键。 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引进高层人才,为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这是一个中国深化改革和振兴科技的很好机遇;然而,必须排除私心杂念,应该更多以社会公益和国家前途为着眼点。 人类文明史:第一期从古代到印度 - 中东 - 意大利的宗教文明,第二期为轴心时代到罗马、阿拉伯和中国帝国时期,第三期从欧洲文艺复兴到联合国成立,第四期文明为中国民族独立、改革开发和将走向的创新型 - 环太平洋文明模式。 欧洲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市场经济而进入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现代艺术时代,二战后形成了学术创新 - 知识经济、技术发明 - 实业经济和股票市场 - 虚拟经济模式,德国的宗教改革和法国的启蒙运动为现代文明奠基了伦理学和法制学基础。 加强和普及儒家伦理学教育和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将为中国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中国知识阶层应该反思,当代社会出现的各类社会问题,文化建设和创新精神需要引导社会的文化走向道德规范和监督健全,从而提高组织和管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创新的效率和资金投入产出率。 二战后,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使文化结构转换成经济结构:管理(组织 / 人群世界)– 金融(数码 / 货币世界)、工程(无机和有机 / 机器世界 / 科学)、传媒(虚拟世界 / 艺术),管理模式、技术发明和资金分配决定企业的创新,企业文化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文化。 欧洲文明从东、南、北方向延伸到环太平洋,从罗马时代的中东文化融合、文艺复兴的欧洲与东方阿拉伯、印度、中国文化研究,到环太平洋时代又将进入新的一轮东西方文化冲击与融合时期,加强东亚 - 澳洲合作,将为中国进入太平洋时代的新文明模式奠立基础。 将西方现代和传统文化简单模仿,将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否定,缺乏客观研究和百家争鸣的辩论的行为,都属于人云亦云的习惯思维或没有思维的简单复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官来于民,商亦来于民,缺乏社会诚信的伦理和法制建设的伦理依据不足,知识界的教书育人和社会舆论、文化建设必须反思。 (总结 – 微博集成)
2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准晶诺贝尔奖这次被中国科学家撞上了,但是被诺委会忽视了!!!
热度 6 laserdai 2011-10-7 20:11
准晶诺贝尔奖这次被中国科学家撞上了,但是却被诺贝尔奖委员会忽视了!!! 感谢科学网的几篇好搏文(下面*123和其它未列出的),提出了‘擦肩而过’的观点,受到了我的注意并给了一些回复。其后我认真查阅了相关文献后,感觉到这次是被中国人撞上了,但是却被诺贝尔委员会忽视了,因此需要尽快澄清事实,联合起来联名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出异议,以便他们及时更正授奖决定,以维护诺贝尔奖的公正,同时也积极维护本土‘中国创造‘应该得到的荣誉。 *1. 黄秀清 : 中国人再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93559 *2. 黄秀清 : 准晶:被双料诺奖得主鲍林斥为Nonsense的伟大发现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383415 *3. 曾荣昌 : 我国材料科学家与2011诺贝尔奖化学奖擦肩而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4283do=blogid=493747 今天又看到另一个好的帖子如下: *4. 李世春 : 准晶体:我们离诺贝尔奖究竟有多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21do=blogid=494031 综合起来的事实是: 第一,Shechtman早在1982年就观察到准晶的5重电子衍射图(很多人在此之前也都观察到过,但是都忽视了) Shechtman随后的遭遇不太好,但是他顽强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继续了实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直到1984年夏天左右,他的详细的实验和理论确定了,所以才有了开创性的论文如下,也请参见李世春的博文 4: *5. Phys. Rev. Lett. 53, 1951–1953 (1984), Metallic Phase with Long-Range Orientational Order and No Translational Symmetry, http://prl.aps.org/abstract/PRL/v53/i20/p1951_1 (公开下载) (Received 9 October 1984; published in the issue dated 12 November 1984) 此论文与1984年10月9号收到,发表于1984年11月12日。 第二,中国方面,郭可信院士团队的王大能于1984年夏天看到了同样的现象,随后加进了理论上的解释,并发表了下面一篇重要的论文: *6。 Fivefold symmetry in real and reciprocal spaces. H.Q. Ye, D.N. Wang and K.H. Kuo. (1985) Ultramicroscopy. 16, 273-278. 全文公开下载地址为 http://saturn.med.nyu.edu/files/mylab/wang/pdf/Fivefold-Ye-1985.pdf 这篇论文于1985年1月25日收到稿件,请考虑当时的写稿、投稿过程费时较长,可以肯定的是,这应该和Shechtman同期的独立进行的一份工作。 我看过两遍以后感到,这篇论文明确而准确地说明这是一个5重对称的新相。实验结果详细而全面,并且结论清晰,科学意义明显不低于 Shechtman。今天我还 咨询了我的同事,一位电镜方面的专家,他说,二者科学意义一样,并且中国人的论文非常清晰地指出了这是一个5面体(pentagon),并且给出了大面积的电子显微图像,从中观察到了很多已经知道的相和这个新相。相对比较, Shechtman的工作(*5)并不够细致, Shechtman过分强调了这个新相,而故意忽略或者淡化已经知道的相(估计和做人有关),只有同行的专家才能读懂他论文里面字里行间的东西。中国人的论文就非常全面。请读者中比较专业的人士认真比较上面两篇论文*5和*6。 现在很明显,王大能应该和Shechtman一起分享这个奖。 同事告诉我, Shechtman论文的合作者 J. W. Cahn 是个大人物,如果不是几年前去世,应该和 Shechtman分享这个奖的;我们这边,郭可信院士也是几年前去世,但是王大能在,他是当年的主力,这可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中国创造‘,所以,应该是: 王大能和Shechtman一起分享这个奖。 再多说几句,上次高温超导的授奖,不知道有没有出现抗议的声音?因为赵忠贤排在第三位,朱经武排在第四位,赵应该得奖。 大概去年,绿蛋白授奖的时候,有超过100多名联合写信给science,抗议有一位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没有获奖。现在这种关键时候,郭先生的子弟们很多,在国内很有气势,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不能沉默。 最后,请让我引用下面的话,说明这次不能够沉默,并呼唤中国科学界的团结:上次赵忠贤与高温超导,你们沉默了; 这次王大能郭可信与准晶,如果你们还沉默,那么以后呢: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著一位叫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5715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创造”难在哪里?
热度 1 zoumouyan 2010-11-27 21:04
中国创造难在哪里? 邹谋炎 中国创造太少。从官员到学界,似乎无人不就此论道。多年了,依旧太少。中国创造应该是靠中国人在中国这个土地上来创造。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哪里有产生中国创造的机会,那里有什么基本困难: ---- 研究所。以国家(含地方政府)的规划研究项目为主导。中国创造体现为专项成果或产品。其产品主要面向国家级应用项目,因而对国民经济有一定的或局部的影响。如果要以产品面对大市场,则非常难(?!)。研究所是高技术人才汇集的地方,人们自然期望那里能出现大量的中国创造,进入大市场。多年的期盼证明这不切实际。( 1 )经费。国家项目经费大,才能支撑研究所运行。搞产品从市场挣钱,谁敢冒这个险?( 2 )人员。承担国家项目者才有岗位和收入保障,谁愿意搞产品研发?( 3 )知识产权。并非科研人员没有创造发明。你有,很好。贡献出来,培养学生好了。没有可依据的鼓励政策,知识产权和发明人有何关系也不清楚。 ---- 大学。大学教授跑项目,主要是跑国家项目,情形和研究所差不多。只有很少数教授能拿出可达到产品的技术。产业界不少人和名牌大学曾经有过合作的历史,并因此对中国大学教授的总体评价很低。许多工科教授对制造业、制造技术不熟悉,研究工作只到纸面,既无条件也无机会接触产业,这个情况直接延伸到学生们。大学教授的职责显然不应该是产品研发,而应该是教书。然而,让工科教授完全脱离产业,他(她)的学生们会是什么样的? ---- 国有和大型企业。许多人说,企业应该是产生中国创造的主体。这个愿望很好,然而事实还未出现。中国企业的普遍问题是( 1 )对高新产品研发缺乏实际动力,研发投入不足。研发?在预期内能拿出上市的产品吗?有多大市场?能够养活企业吗?这是企业最先考虑的问题。所谓前瞻性、风险投资、培养市场是学者们想当然的事,目前还和企业实际地无关。( 2 )行政化。企业行政化与官场相比豪不逊色。产品创新思想要得到高层了解、采纳绝非易事,因为这涉及到风险和责任。一个生产环节的更改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别说上新产品。( 3 )知识产权。情形和研究所差不多,也是不明不白。 ---- 个人创业者。个人创业者可能引导和创造出大产业,如微软、三一重工等等。一些重要专利发明人走自主创业的道路,这样的例子更多,只是多在国外。个人创业者要实现中国创造至少需克服以下基本困难。( 1 )资金。有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人多年从学从研,普遍清贫。创业需要的资金对他们是天文数字。最好将风险投资当逗你玩,包括政府的各种支持。因为各种文件都清楚地告诉你,必须证明你已经成功了、作大了,才能支持。( 2 )各种许可门槛。高新产品如何进行质量认证、生产许可认证,还未见到国家出台一个有操作性的政策。有管理、缺规范的现象普遍。生产许可门槛可能很夸张。例如,需要每个生产环节和质检环节的不同人员配备,以及生产、质检、环境试验的各种环境要求等等。这意味着未生产之前的规模和高额资金需求。 以上列出的仅仅是一些表面观察。然而,每个因素对中国创造可能都是致命的。 创新型产品技术通常有两个特点:( 1 )深、精、小:有一定深入的理论和技术背景,不属于众所周知;通常需要一定精细的工艺和制造方法支持;常常由专家个人或小组掌握开始,起始规模小。( 2 )市场常常需要培养,但市场演化速度很快,市场规模也会非常大。希望政府和管理方面了解这些特点。 可以看出,中国创造最需要的是一个有利于创造的环境和政策。如果一些明明白白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创造就始终只能是期待。
个人分类: 研学小记|6181 次阅读|4 个评论
辉煌十一五:重大专项催生更多“中国创造”
pikeliu 2010-10-15 12:55
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辉煌十一五:重大专项催生更多中国创造 2010年10月14日08:1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href; var s=document.getElementById("finance_mf_code"); if (s){ String1 = url.substr(0,29); codes = s.innerHTML; codes.replace(/\"/g,""); codes.replace(/\'/g,""); codes.replace(/\ /g,""); if (String1=="http://finance.people.com.cn/") document.write(" "); }   制图:李强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赵永新)自去年4月到现在,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已先后被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奇瑞等七八家汽车企业采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让长期盘踞在中国冲压设备高端市场的国外巨头措手不及!济南二机床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卢建生自豪地告诉记者,通过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攻克了高端装备的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具备了与国际知名冲压制造商同台竞争的实力!   济南二机床集团市场地位的提升与中国高端冲压装备竞争格局的变化,仅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据科技部重大专项办主任许倞介绍,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新药创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各相关部委的共同努力下,自2007年至今,重大专项已启动实施2500多个课题,投入资金400多亿元。   让企业挑大梁、唱主角,是重大专项与以往重大科技计划的最大不同。据介绍,在重大专项的实施过程中,产业化和工程类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均采用业主负责制、用户考核等,建立了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紧密合作的新机制。此外,科技部重大专项办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协调成立了集成电路封测、抗生素、维生素等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构建上中下游贯通的创新链条,提高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全新的运行机制和国家的资金投入,极大激发了参与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短短几年内涌现出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在承担集成电路装备专项的企业中,上海中微半导体公司研制的12英寸65纳米介质刻蚀机,已在5家亚洲客户芯片生产线投入使用;由江苏长电科技公司、南通富士通微电子公司牵头承担的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封测设备、材料应用工程,攻克了1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国内外高端客户的订单纷至沓来。   拿不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是我国制药企业的最大隐痛。通过实施新药创制专项,多家企业正逐步走出长期模仿的被动局面。江苏恒瑞自主研发的瑞格列汀,可有效治疗Ⅱ型糖尿病,已被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进入Ⅰ期临床试验;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阿霉素脂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而且毒性大大降低。阿霉素脂质预计将在今年底进入市场,届时每支药品的价格将从原来的8000元降低到2000元,患者的治疗成本将大为降低!石药集团高级技术外联经理张文峰说。   许倞表示,随着十二五期间的继续实施,重大专项将催生更多中国创造。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href; String1 = url.substr(0,29); //if (String1=="http://finance.people.com.cn/") document.write(" "); String2 = url.substr(0,29); if (String2=="http://fashion.people.com.cn/") document.write(" "); (责任编辑:曹华)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成果到产品的距离有多远?
zoumouyan 2009-8-30 21:37
研究成果到产品的距离有多远? 邹谋炎 提要:从研究成果到产品不是简单的成果转化,而是需要科学和技术再进步。科技人员夸大成果,市场只看产品。这个矛盾不解决,中国创造就难以产生。 年年都报奖,岁岁有成果,没有研究所和大学例外。然而,中国创造的产品有多少?各个单位并非不下功夫,孵化器、成果转换办公室处处可见。另一方面,有机会接触一些公司老板,他们对所谓名校专家教授微词颇多,竟可列举上当蚀本经历案例若干。中国创造难以产生,问题出在哪里? 接触过不少同行,谈及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中遇到的困难和无奈。同时也接触过一些官员和老板,他们已经可以给你讲解产品发展的初试、中试、认证等等环节的操作,很是行家老到。看来科技人员和市场方面不应该有多深的鸿沟。其实不然。 笔者从自主研发产品中得到的基本体会是:从成果到产品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果转化问题,而是需要科学和技术再进步。为什么会这样? 1 、研发原则需要改变 科研项目:按性能最优性的研发原则,成本宽松甚至不计成本。 产品:按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的研发原则,对成本斤斤计较。 2 、设计原理需要改变 科研项目:按专业理论的设计,一般不考虑构成元件的容差。 产品:扩展专业理论到简约设计和参数中心设计,必须考虑构成元件的容差。 3 、质量和可靠性控制不同 科研项目:在研发阶段不作重点考虑,常用多套筛选,以通过成果鉴定为目的。 产品:在产品设计中须重点考虑,不能用多套筛选,而是必须用常规容差元件、低 成本材料、低成本工艺,同时保证高成品率。 4 、生产机制不同 科研项目:实验室少量制作,关键工艺可外协,不需要考虑生产系统。 产品:必须组建生产系统,必须把握关键工艺,这意味着必须加入生产系统和工艺 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这些不同不是全部,也不是个例。从国外报道的材料看,产品发展期通常都会提出各种新的挑战性问题,引导研究人员在理论和技术上更深入地发展。可以看出,高技术创新产品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问题,常常需要添入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理论,并成为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源头之一。由于我们的科研人员包括大学教授们普遍地脱离产业,相关的理论和实际知识不足,如何面对产业事实上是一个普遍的困难问题。年轻科技人员中有人视研究为高雅,产品为粗俗。年长的科技人员大都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不会那样浅薄。 笔者希望科技管理部门认识这个规律,不要简单、浮躁地看待科研成果。为产生中国创造产品需要做多方面的改革和进步。科研人员需要提高研究水平。在应用学科领域内,未达到一定应用目标的理论和技术应视为深度不足,需继续努力。同时,管理部门需要为研究成果提供再发展的支持和机会。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成果产业化才可能进入循环发展的良性轨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5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