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电磁辐射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电磁辐射

相关日志

加拿大韦仕敦大学:快速&无线检测低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基磁场传感器
nanomicrolett 2020-5-6 19:35
Hybri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with Special Magnetoresistance for Wireless Magnetic Field Sensor Songlin Yang, Mingyan Tan, Tianqi Yu, Xu Li, Xianbin Wang, Jin Zhang* Nano-Micro Lett.(2020)12:69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403-9 本文亮点 1 经济高效且省时的制备了具有 特殊磁阻特性 的 杂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片 。 2 制备的杂化rGO纳米片 在室温低磁场下具有较大的磁阻 ,可用于无线磁场传感器,以快速检测低电磁辐射。 内容简介 在室温低磁场下,很少有材料具备大的磁阻(MR),因此会阻碍开发用于实时检测低水平电磁辐射的磁场传感器。本文,通过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上原位沉积FeCo纳米颗粒(NPs)来生产基于杂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磁场传感器。观察到杂化rGO的特殊量子磁阻(MR),这揭示了Abrikosov的分层材料的量子模型可以在混合rGO中应用。同时,通过调整rGO纳米片上FeCo的颗粒密度可以调整MR值。在室温下,在10 kOe时,具有非常高的MR值,高达21.02±5.74%,每kOe的平均电阻增加率高达0.9282Ω/kOe。基于混合rGO的磁场传感器可以嵌入无线系统中,以实时检测工作中的手机所产生的低水平电磁辐射。 研究背景 磁阻(MR)是指材料在外部磁场下的电阻变化。大多数商业化的磁场传感器都采用霍尔效应技术。最近,超导量子干扰检测器(SQUID)和自旋共振磁力计已被开发出来,用于检测由人工来源引起的低磁场。比起这些磁场传感器, 基于MR-磁场传感器 具有成本低,能耗少,物理尺寸和高能力在检测低磁场方面有利。但是,由于 缺乏在室温低磁场下具有高MR特性的材料 ,很少有研究报道使用磁场传感器来检测或测量低水平EMR。 图文导读 I 用于传感器节点的FeCo / rGO杂化纳米片的开发 用肼还原氧化石墨烯 获得 rGO ,在rGO表面引入缺陷和胺基。在改进的一锅法中,铁(Fe 2+ )盐和钴(Co 2+ )盐的混合物 反应生成FeCo纳米结构沉积在rGO纳米片的表面。 在一锅法反应中分别引入了不同量的rGO,它们随rGO的质量比的增加而分别表示为样品1至样品5( M rGO )从10到50 wt%,间隔为10%。 图1.FeCo/rGO样品的TEM图。(a)样品1的TEM图( M rGO = 10 wt%),插图是样品1的SAED图;(b)样品1的尺寸分布;(c)样品5的TEM图( M rGO = 50 wt%),插图是样品5的SAED图;(d)样品5的尺寸分布。(e)样品5的高倍率TEM图。 为了进一步研究沉积在rGO片材上的FeCo双金属NP的晶体结构,与通过多元醇法制备的rGO纳米片材和FeCo NPs相比,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量了混合rGO样品。在图 2a rGO片XRD图谱中23.5°和43.3°左右两个宽衍射峰分别表示rGO的(002)和(100)面。不含rGO的FeCo NP的XRD谱图有两个峰,分别位于FeCo合金的(110)和(200)晶面,中心为44.8°和65.3°。 图2 (a)FeCo NP,FeCo/rGO杂化物(即样品2, M rGO =20 wt%)和rGO的XRD图谱;(b)通过EDX测量,具有不同 M rGO 的Fe和Co的原子比;(c)XPS样品2、4和5的光谱图(即 M rGO 分别为20 wt%,40 wt%和50 wt%)。 II FeCo/rGO杂化纳米片的特殊磁阻 通过在环境温度下振动样品磁力计(VSM)测量所有样品的磁滞回线。FeCo系/ RGO杂交表明由于小的粒径都超顺磁性和铁磁性的行为如示于图 3a。所有样品的矫顽力均小于250 Oe。样品( M rGO =10–50 wt%)在10 kOe下的饱和磁化强度( M s )分别为74、36、28、14和12 emu/g。FeCo/rGO杂化物的 M s 随着 M rGO 的增加而降低。为了研究MR特性(MR(%),ΔR/R 0 ),并进一步了解MR和 M rGO 之间的关系,测量了样品1-5当磁场从0增加到10 kOe时的MR。在图3b,当所有样本磁场从0增加到10 kOe时,MR值增加。作为功能 M rGO 的每kOe的MR(%)的平均增加率从 M rGO =10 wt%时的0.45±0.10%增加到 M rGO =50 wt%时的2.50±0.07%。样品1至5( M rGO =10–50 wt%)在10kOe下的平均MR分别为4.60±1.27%,6.03±1.37%,9.44±3.52%,15.25±4.85%和21.02±5.74%。 图3. (a)FeCo/RGO样品1至5的磁滞回线图;(b)所有5个样品在室温下从0到10 kOe的磁场下MR值;(c)在室温10kOe时,MR随着 M rGO 的增加而增加。 III 具有特殊MR特性的混合rGO的无线磁场传感系统 当磁场从0增加到10 kOe时,杂化rGO纳米片的磁阻(ΔR,Ω)增大。为了利用具有特殊MR的混合rGO纳米片实时检测低电磁辐射,我们进一步将由混合rGO纳米片制成的磁场传感器集成到无线通信系统中(图4a)。工作中的手机的平均最大功率密度在0.01–0.1 mW/cm 2 的范围内,约100 nT。先前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低水平(1.0–2.5 mW/cm 2 ,1 MT)EMR可能导致潜在的健康风险。当磁场从0增加到10 kOe(1 T)时,我们开发的混合rGO已显示出MR的强烈变化。与传统的现场感测设备相比,我们通过使用FeCo/rGO混合纳米片开发的无线感测节点具有便携性,实时检测以及灵活的数据收集和通信的优势。 图4. (a)无线磁场感测过程的示意图;(b)基于FeCo / rGO混合体的磁场传感器;(c)传感系统中的信号指示器(iii)(LED标记为黄色圆圈);(d)无线磁场感应过程。当传感器的电阻受到外部电磁辐射源的影响时,数据中心(i)接收从无线磁场感测节点(ii)发送的电压干扰,并向无线信号指示器(iii)发送远程命令以打开LED(小插图)作为警报。 作者简介 Jin Zhang 本文通讯作者 Western University ▍ 主要研究领域 (1)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工和性质,(2)靶向药物递送,(3)蛋白质和化学传感器。 ▍ Email: jzhang@eng.uwo.ca ▍ 个人主页 https://www.eng.uwo.ca/chemical/faculty/zhang_j/ 撰稿: 《纳微快报》编辑部 编辑: 《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6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氢原子线光谱辐射是量子还是电磁结构共振现象的判定性实验
jmluo0922 2018-4-8 13:35
按照本人提出的氢原子结构与光谱电磁学理论, 孤立的氢原子一定处于确定的基态,由电子和质子电磁相互作用,辐射耦合作用,轨道的动力学平衡等决定,半径为 a 0 绕质心的圆周运动。 当外界周期场作用于氢原子,频率与强度适当条件下, 氢原子中的运动电荷的轨道会产生共振吸收外部能量,进入高阶共振轨道; 轨道共振沿其法向进行, 当原子从高能态回到低能态轨道(或基态时),产生的电磁波(光子)在轨道平面的两侧都要发生。 并沿轨道平面的法向,以完全自约束的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 因此,轨道共振会伴随双光子辐射,沿轨道面法向正反两个方向传播。 这个推论与量子力学电子的辐射是完全不同。 实验上验证也不难实现, 因此可以作为氢原子结构与线光谱是否属于电磁问题判定实验的!!! 此想法是否可行,请大家发表意见,先谢谢了!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5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天里说晒太阳(1)电磁波与太阳辐射
热度 4 fdc1947 2017-12-18 08:13
冬天里说晒太阳(1)电磁波与太阳辐射 老华:嘿!一个人闭着眼睛坐着干什么? 老温:晒太阳,闭目瞎想。正好,你来了,我可以问你了。 老华: 问什么?老夫子又在格致什么名堂? 老温:我在想,晒太阳能够感到暖和,太阳到底是怎么把我晒热的? 老华: 好的,我也坐下,我们一起晒太阳、聊太阳。谁让你年轻时光钻在故纸堆里,不好好学点科学?现在老了瞎格致。哈,你的衣服晒得好热。 老温:是啊,晒着的地方是热的,晒不着的地方还是凉的。 老华:热的和凉的是什么意思? 老温:那是我的感觉,我用手一摸,比我手温度高,就感觉到热,比手的温度低,就感到凉。 老华:我们的衣服是纤维织成的,纤维是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分子中,原子有一定的位置。 老温:这我知道。原子还要在固定位置附近来回振动,振动得厉害,温度就高。 老华:很有进步啊。那太阳一晒,太阳给了你什么? 老温:太阳给了我光啊,有太阳就有光明啊,还有热啊。我的问题就是,太阳照我,它的热,怎么跑我这里来的? 老华:太阳是什么? 老温:太阳是大火球,从小课本上就有了。说太阳上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温度很高。现在报纸上还说现在人们正在试验人工核聚变,叫做人造小太阳。 老华: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了。我们靠近升着火的火炉的时候,即使没有碰到火炉,也立刻感到火炉辐射出来的热。所有热的物体都在往周围辐射能量,也就是辐射电磁波,或者说,有电磁辐射。 老温:电磁辐射? 老华: 是电磁辐射,不要一听电磁辐射就紧张。所有的物体多多少少都在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包括你和我这样的人。只是各种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强弱有差别罢了。 老温: 我也向外辐射电磁波? 老华: 你不向外发射光线,我能看得见你? 老温: 光也算? 老华: 光当然是电磁波。 老温: 那是有光照射到我,我才反射出来的。不是我本身发射出来的。 老华: 光照射到你,与你就有了相互作用,虽然时间短促,反射光还是从你身上发出来的。好!即使不算外面的光线,就是你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射红外线。外界一点可见光都没有,人们用红外探测仪,仍然可以检测到你发出的红外线。 老温: 这倒是,我看电视上有用红外线探测仪探测到野生动物像老虎什么的。 老华: 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不是绝对零度,组成物体的原子都在不断地振动,原子由质子、电子等带电粒子构成,所以原子在运动时都会发出电磁辐射。 当然,各种物体温度不同,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在各种频率的分布是不同的。 老温: 等等!“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在各种频率的分布是不同的”,这句话不大好理解。 老华: 我们先来看看随着电磁波波长的不同,它都有什么名称吧。下面的图就是一个说明: 老温: 我大致看清楚了,是不是说,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光、伽玛射线,都是电磁波? 老华: 你说对了,它们都是电磁波。 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波长从长到短,分别称为长波、中波、短波,可用于一般的广播、电视等; 再短的一点就是微波,我们每家都用的微波炉里面用来加热食品的就是微波(现在一般的微波炉用波长12厘米的微波); 波长再短一点就是红外光了,也叫红外线,波长通常在0.7微米到1毫米,在红外线中,波长略长的称远红外,略短则称近红外,红外线能够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使得原子、分子运动加剧,就使得温度升高,这是它的热效应,我们的触觉就能够感觉到; 比红外线波长更短的,就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得见的光线了,从0.76微米开始,随着波长的变短,光线的颜色是红变到紫,也正因为我们人类的眼睛能够感觉到波长为从0.76微米到0.4微米的电磁波,才把这个波段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 到了比0.4微米的紫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我们又看不见了,它的波长在可见光谱的紫光之外,所以称为紫外线、也叫紫外光; 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通常称为X射线即X光,它的波长在千分之几纳米到10纳米之间(1纳米是百万分之一毫米); 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是伽玛射线,它的波长小于千分之一纳米也就是亿亿分之一米。 所以,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都是电磁波,不过就是波长不同,从无线电波的很多米,一直到伽玛射线的亿亿分之一米。 当然我们描述波的性质,不但可以用波长,也常常用振动频率,每秒振动一次称1赫兹。这些电磁波的频率,从几赫兹几十赫兹开始(与我们家用的交流电对应的电波是50赫兹),到微波炉的 24.5 亿赫兹,到蓝绿色光的6百万亿赫兹,直到伽玛射线的超过亿亿亿赫兹(1后面加24个0),频率的不同是很大的。 老温:我注意到你用词很有意思,前面两个称“波”,无线电波、微波,后面的从红外线开始就都称“线”了。 老华:是的,前面的无线电波、微波的波长都比较长(与我们人的眼睛看见到物体即所谓宏观物体可以相比),对于不大的宏观物体它们都能够绕过去,也就是所谓衍射现象很明显,与我们熟悉的声波、水波等相似。换句话说,它们很明显地显示出波动的特点。 而后面这些的波长对于我们的视觉来说就显得太小了。他们的传播有明显的直线前进特点。所以,从红外线开始,我们更多的用“线”,或者称“光”, 如红外光、紫外光、X光、伽玛光等等。 称波还是称线(或光),还主要是从他们的传播特点出发。但是,如果要考虑它们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考虑微观的作用机理,那就要说到量子力学了。 我们都知道,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有波与粒子的两重性质,即所谓波粒二象性,在有些问题上显示出波动性,而在另一些问题上显示出粒子性。 在过去也就是所谓经典的理论中,波动所包含的能量与振动的幅度也就是振幅有关、与频率无关。但是,爱因斯坦提出,光可以表现得像粒子一样,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也越大。 老温:说到这里,我有点晕了。 老华:不要紧,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这里,以后还要说的。我们还是说接着上面说物体发射电磁波。 上面我们说到物体发出电磁波,是不是不管什么情况都会把这些波段的电磁波都发射出来呢?不是的,要看物体的温度如何。 一根铁丝,常温下我们的手和肉眼都不能感觉到它辐射的电磁波,但是,略烧一下,手并不碰它就能够感觉铁丝热了,那是感觉到它发出的红外线,再多烧一会,就会看到铁丝发红了,那就是看到了它发出的红光,再多烧一会,铁丝的光越来越发白,说明发出了其他颜色的光。可见,铁丝的温度不同,发出的电磁波种类也不同。 我们再看一张图,这是不同温度物体辐射各个波长电磁波的本领的分布 图上温度为 4000K(即3727 ℃ ) 辐射电磁波的本领比 2000K(即1727 ℃ ) 就大得多,而且辐射强度最大的波长也更短。一般地说,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电磁波的本领就越强,而且,能够辐射出来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像我们人体这样只有约310K(37 ℃ )左右的物体只能辐射出很少一些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5800K,当然会不断辐射出更多的各类电磁波。 老温:我小的时候就知道,太阳发光,太阳光有七种单色的光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老华:基本不错,太阳是发光,但是,这七色光并不是单色光。实际上,即使是一种颜色比如看上去红色的光,也是有许许多多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这些光的颜色实际上也还是略有不同的。在科学上,所谓单色光,就是同一种波长的光。我们现在使用的激光,就差不多就是单色光。上面说过,可见光的波长大约在400纳米到760纳米之间,在靠近760纳米那边的是红色,400纳米这边的是紫色。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在这个范围内连续变化。 另外,太阳辐射中还有比可见光波长更短也就是频率更高的电磁波,即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同时也辐射比可见光波长更短而频率更低的电磁波,即红外线以及微波等。 它辐射出来的电磁波随波长的分布也可以看一张图 老温:哦,太阳辐射照到我们地球上就是这些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图上各种颜色所表示的是不是各种辐射的多少? 老华:可以这样理解,太阳辐射到地球上来的就是这些辐射,从能量的多少看,太阳辐射中间,可见光大概占一半,红外部分(不光是红外线,也有一些比红外线波长更长的微波等)占大约43%,紫外部分(不光是紫外线,也有一些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X射线、伽玛射线)约7%。 但是,到达地面时,这些电磁波的能量分布在紫外光谱区小了许许多多,在 可见光谱 区减少至 占总量40%,而在红外光谱区则增加到60%。 老温: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到达地面时会有这样的变化? 老华: 这个说来话长了,这也是我们这些生物包括人类能够在地球生成发育和生活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们今天已经说不少了,下次接着说罢。 老温:好的,下次再说。 (文中两张图引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16745 次阅读|9 个评论
【读书笔记】为往圣继绝学
热度 2 jmluo0922 2017-4-26 20:18
在经典科学思想和理论范畴内, 对氢原子基态及光谱辐射进行探索, 提出电子与质子的电磁辐射耦合机理, 证实了氢原子基态的存在, 通过基态轨道共振现象, 解释了氢原子线光谱。 捍卫了经典科学的尊严, 是践行“为往圣(牛顿)继绝学”士大夫职责的行为!
个人分类: 杂谈|2056 次阅读|12 个评论
【随想】张操老师的实验为什么不可以为真呢?
热度 4 jmluo0922 2016-4-28 20:49
张操老师的实验结果如果是真实的, 那么会改变我们对静电场,与感应电磁场的基本看法。 按照经典的电磁学理论,电磁场需要以太来传播。 如果我们假定: 静电磁场是以太的“极化”效应, 而感应电磁场,按照麦克斯韦的解释是空间位移电流效应; 很显然,静电场与电磁辐射场的传播,是以太两种不同效应的传播。 为什么这两种机理不同的以太效应,不可以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呢? 我的看法是,完全可以的, 并且以太极化的传播速度,可以远大于以太中空间位移电流的传播速度, 因为空间位移电流可以理解为以太“离化”产生空间位移电荷的运动效应。 因此静电场传播速度超过光速是完全可能的,是不是啊! (以上结论,是针对张操老师超光速实验结果为真的条件下,给出的纯逻辑推理)
个人分类: 杂谈|3495 次阅读|14 个评论
基于费曼“行移场”,再论电磁辐射的充要条件
热度 2 lwg 2015-9-8 13:22
基于费曼“行移场”,再论电磁辐射的充要条件 在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二卷18章第4节,研究了一种理想实验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场,费曼谓之行移场(A travelling field)。 在费曼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讨论该理想实验所述电磁波辐射场形成的条件,可以再次非常清晰地证明:电荷加速运动是产生电磁波辐射场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电荷对电磁场施力做功才是产生电磁波辐射场的充要条件。 费曼原文讨论的、可以脱离源电荷独立存在的“行移场”,要点如下: 1. 初始T 0 时刻, 在过原点的 Y-Z平面附近,存在两个彼此临近、均匀带电荷静止的“无限大”面电荷片,两个面电荷片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电荷密度相等;且空间各处电磁场强度为零; 2. 此后,经过一个短暂时间过程,至T 1 时刻,带有正电荷的那个面电荷片,被外力加速达到一个沿Y轴正向的 V ;并且,在 T 1 时刻之后的某个时刻T,面电荷片速度稳恒为 V ;那么,如图所示,在X坐标绝对值小于CT的空间范围内,对应会感生匀强磁场 B (方向为正、负Z),感生匀强电场 E (方向为负Y); 3. 再往后,至某个时刻T 2 ,叠加另外一对完全相似的面电荷片,但是,其中带正电荷的面电荷片,做(- V )运动;则在T 2 之后的某个时刻T’,在X坐标绝对值小于C(T’-T 2 )的空间范围内,电磁场强度将恢复为零(不再持续产生电磁波辐射场);但是,在X坐标绝对值{大于C(T’-T 2 ),小于C(T’- T 1 )}的空间范围内,可以存在一个独立于源电荷的“行移场”(行移的电磁波辐射场)。 在承认费曼上述理论观点的前提下,可见:在整个( T 1 , T 2 )期间,以速度 V 运动的面电荷片,在持续为“行移场”补充着辐射能,若以 F 表示推动面电荷片运动的外力,显然,其补充功率为: F · V= - ∫ ρ V · Edσ ( dσ 为面电荷片的面元,ρ为面电荷密度) 排除电磁辐射场起始建立和结束对应的两个短暂的时间段,在整个(T 1 ,T 2 )期间,没有电荷加速运动,却有电荷持续对电场施力做功,持续补充 着 电磁辐射能! 可见,和电磁辐射场相伴始终的是:F · V≠0;这才是形成电磁辐射场的充要条件。 在费曼已有讨论的基础上,再继续前进一步,可以更清楚地证明:即使有电荷做加速运动,也可以不产生电磁辐射场。 证明如下: ①.当另一带正电荷的面电荷片,以(- V )运动时,作用在两个反向运动之面电荷片上的感生电场力将归零; ②.如果原始推动面电荷片加速的外力没有撤销,两个反向运动的面电荷片都必定发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加速运动; ③.根据叠加原理,即使两个面电荷片产生了如②所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加速运动”,也一定不会再继续向外部辐射电磁能; ④.因此, 电荷加速运动是形成“行移场”(行移的电磁波辐射场)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证明完毕。 全文结论如下: 电荷加速运动是形成“行移场”(行移的电磁波辐射场)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电荷对电场施力做功——F · V≠0,才是形成有能量行移之电磁波辐射场的充要条件。
4903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严格的数学证明
热度 11 lwg 2015-7-31 19:30
严格的数学证明 经过几天 的进一步研究,现在已经可以为数日以来定性阐释的理论观点,给出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如下—— ⒈根据电磁波基本方程⑴式, 产生电磁波辐射的必要条件是磁场 B 对时间t的二阶微商不为零。 ⒉根据洛仑兹变换,有公式⑵式, ⒊根据矢量微分法则,可导出⑶式, ⒋(定理1)对于如图1所示,X-Y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在匀强磁场 B (方向为Z轴正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电荷+q;可以证明d B /dt=0.(因此,无电磁波辐射产生) 定理1,证明如下: ⑶式第①项为零;(根据是:匀速圆周运动速率V不变,dV/dt=0) ⑶式第②项为零;(根据是: E 初始设定值就是零) ⑶式第③项为零;(根据是: E 初始设定值就是零) ⑶式第④项为零;(根据是: E 初始设定值就是零) 至此,定理1证毕。 ⒌(定理2) 对于如图2所示,X-Y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在电子-q,绕其与质子+q的公共质心(坐标原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可以证明d B /dt=0.(因此,无电磁波辐射产生) 定理2,证明如下: ⑶式第①项为零;(根据是:匀速圆周运动速率V不变,dV/dt=0) ⑶式第②项为零;(根据是: E的量值大小不变, dE/dt=0 ) ⑶式第③项为零;(根据是:d e v / dt平行于 e E ) ⑶式第④项为零;(根据是:d e E /dt平行于 e V ) 至此,定理2证毕。
4453 次阅读|45 个评论
从电磁波微分方程探电磁波的本质特征
热度 3 lwg 2015-7-25 19:27
从电磁波微分方程探电磁波的本质特征 ——兼论电荷匀速圆周运动不可能产生电磁波辐射 是由麦克斯韦尔方程组导出的、著名的电磁波微分方程。从方程可见,空间中某点电场强度 E 对时间t的二阶微商不为零,才可以引发电磁场的二阶涟漪——即通常概念所说的“电磁波”辐射。 对于电荷沿直线加速运动,可以引起空间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E (或磁场强度 B )对时间的二阶微商不为零,应该是没有异议的;由此可以产生通常概念上的电磁波辐射,也是早已被证明的事实。 对于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不可以引起空间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E (或磁场强度 B )对时间的二阶微商不为零,应该也是没有异议的;因此,坚持——在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也要辐射“电磁波”——这个传统观点,在理论上是荒谬的。 为什么会产生上述错误认识呢? 根本原因在于,按照麦克斯韦尔方程组,应该还会产生电磁场对时间的一阶微商不为零的时空涟漪,该时空涟漪就是德布罗意所谓的“物质波”。它和电磁波的显著区别是:电磁波对应有能量流矢量,物质波并不对应有能量流矢量。 虽然,物质波并不对应有能量的时空转移,仅仅对应着能量存在形式在 B - E 之间的起伏变化,但是,其物理效应仍然是可以从电磁场对电荷运动施加的、洛伦兹力的变化得到检验的。 基于电动力学基本定律,考虑推迟势(准确应该称为“提前量”)的影响,氢原子的稳定性及能级现象,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氢原子中电子和质子的运动,是在自感和互感产生的电磁场一阶涟漪(物质波)环境下的运动。其稳态,对应仅有电磁场的一阶涟漪;其暂态(产生电磁波辐射),对应在能级间的跃迁。
3458 次阅读|9 个评论
震惊:理论的逻辑起点竟然埋藏的这么深!
热度 4 lwg 2015-7-11 08:27
震惊:理论的逻辑起点竟然埋藏的这么深! 本来,以为将理论的逻辑起点放在——匀强磁场中,电荷可以持续进行匀速圆周运动——这个满世界中学物理都在讲的东西上面就足够踏实了。没想到,反方连这个都不认呐! 没办法,继续深挖,一定要挖到反方不得不认的东西上面。经过艰苦思索,终于,这个东西竟然被我找到了! 怪不得,反方辩友,无论是文教授,还是王虹宇教授,最终都是在这个地方摔跤、沉默了。这个东西竟然就是——能量守恒原理! 凭什么这样说? 请阁下随我一起做一个理想实验,立即就明白了—— 考虑一个可以无摩擦转动的电中性材料圆盘,垂直盘面,有匀强磁场穿过;在圆盘的边缘,彼此极为靠近地粘贴有一个电偶极子(一端带正电荷,一端带负电荷,两端电量相等、绕转半径相等)。 让上述圆盘转起来后,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圆盘将以恒定的角速度持续旋转下去。对吗? 现在分析作用在电偶极子上面的力,两端电荷都要受到来自静磁场的洛伦兹力,由于两端电荷极性不同,这两个力,均沿半径方向,在极限情况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吗? 不要忘记,作用在两个电荷上的,还有各自自感生电磁场 ( B,E ) 的作用力 Fe ; 假定, Fe 在切向的分量不为零 ;那么,必定作用在两个电荷上、各自 Fe 的切向分量,在极限情况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一个 Fe 在切向分量和瞬时运动方向相同,一个 Fe 在切向分量和瞬时运动方向相反。对吗? 下来,我们切掉 Fe 在切向分量和瞬时运动方向相反的那一端,不是就可以获得一个永动机了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上述假定是不成立的。由此证明: Fe 在切向的分量只能为零。 既然,我们已经证明,Fe在切向的分量为零;那么,在那个极简的、仅有匀强磁场,和单一垂直磁力线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电荷的预设情景中,就 没有任何力F,它和电荷瞬时速度V,可以满足:F·V≠0这个关系式,从而,可以使运动电荷的运动速率降低,动能减少,进而提供辐射电磁波所必须的能量了。 这个理想实验证明:电荷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向心加速度;但是,该电荷是不可能向外辐射电磁波能量的。否则,一定违背能量守恒原理。 结论:电荷加速运动是产生电磁波辐射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电荷系统对自感或互感电磁场施力做功,才是产生电磁辐射的充要条件。 感谢: 王虹宇教授、 文克玲教授,是你们的不懈坚持,促使我刨根问底,才获得了今天这样比较深刻的认识。谢谢。 李维纲 2015.7.11凌晨
2772 次阅读|9 个评论
关于电磁辐射条件的一种新观点——对罗教明教授观点的研究和阐释
热度 5 lwg 2015-6-19 14:53
关于电磁辐射条件的一种新观点 ——对罗教明教授基本观点的研究和阐释 近日,反复研读罗教明教授的氢原子稳定性理论,非常吃力;究其原因,应该和罗教明教授对自己关于电磁辐射条件的新观点论证不够充分、出现了大幅度的思维跳跃有关。在个人终于通过独立思考、弥补了罗教明教授在有关论文上的跳跃,跟上罗教明教授的思维之后,深感有必要将有关的想法公之于众,和各位研究者交流如下—— 考虑单一电荷(+q): ①. 静止时,产生静电场;源电荷(+q)在自己激发的静电场中不受力,电荷系统的机械能不变;对外无电磁辐射能发射和吸收; ②. 在电荷(+q)匀速直线运动时,感生磁场 B 0 = q V ×r 0 / r 0 3 ( 原点在,t 0 时刻,+q所在处) ③. 后继,经过时间(dt),在原参照系下,空间中同一点,坐标变化为 r t = V (dt)+ r 0 空间同一点位,对应的磁场强度变化为 B t =q V × r t / r t 3 ④. 显然,d B = B t - B 0 ≠0 即, ə B / ə t ≠0 因此,可感生涡旋电场 E 感 ; ⑤. 根据积分形式的麦克斯威尔方程, ∮ E·dl=- ə φ / ət 可知, 该匀速直线运动源电荷( +q )前方空间感应电场作用于源电荷( +q )的电场力是一个阻力; 该匀速直线运动源电荷( +q )后方空间感应电场作用于源电荷( +q )的电场力是一个推力; 来自前方的电场阻力和来自后方的电场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⑥. 匀速直线运动源电荷( +q )在自感生电磁场中所受的电磁场力为零,源电荷( +q )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对外无电磁波能量的支出和收入。 这和匀速直线运动源电荷( +q )对外不辐射电磁波的实验事实是完全一致的! ⑦. 仿照②—⑥,同理可推知: 对于匀加速运动电荷(+q), 来自前方的电场阻力和来自后方的电场推力,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 即,做匀加速运动的源电荷(+q),在自感电磁场中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可以观察到源电荷(+q)对电磁辐射能的支出或吸收! ⑧. 对于匀速和匀加速源电荷(+q), 根据 B= q V ×r/ r 3 , 易知,源电荷(+q)始终不可能受到自感生磁场的场力作用; 即,来自自感生磁场 B ,对 匀速和匀加速源电荷(+q)的场力 F B =0. 即,自感生磁场 B, 不影响匀速或匀加速运动源电荷(+q)的电磁波辐射能收支。 ⑨. 以下进一步研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源电荷(+q), 仅从源电荷(+q)因此要切割自感生磁力线考虑,源电荷(+q)必定受到来自自感生磁场 B 的洛伦兹力作用! ⑩. 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源电荷(+q),⑨所述的洛伦兹力,垂直于源电荷(+q)的瞬时运动方向,是一个离心力,不会增减源电荷(+q)的动能,因此,也和电磁波辐射能的收支无关! (但是,该离心力对于抗衡电子向原子核坠落,不无贡献) ⑪. 在源电荷(+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况下,虽然,源电荷(+q)切割自感生磁力线,与电磁波能量收支无涉; 但是,空间每一点,由源电荷激发的感生磁场 B 随时在变化;因此,感生出的涡旋电场 E ,可作用于源电荷(+q),且 E 对于源电荷(+q)的作用力 F E 具有不平衡性!(这是由圆周运动本身相对空间的不平衡性决定的。) ⑫. 若 F E · V≠0; 则,源电荷(+q)动能可发生增减变化,对应着该源电荷(+q)对电磁波辐射能有收支贡献。这可以用来解释回旋加速器产生的所谓“同步电磁辐射”。 ⑬. 但是,个人猜测: 在严格源电荷(+q)匀速圆周运动条件下,上述 F E · V≡0; 系统不会有电磁波辐射能的收入或支出! F E 仍然是一个沿圆周径向的力(个人猜测, F E 仍然是一个离心力)。 ⑭. 综上所述,个人赞同罗教明教授关于“电荷加速运动必定向外辐射电磁波这个判断并不准确”的观点; 结论:电荷加速运动是电荷系统发射或吸收辐射电磁波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电荷系统在电磁场中所受电磁场力不均衡,从而,电荷系统的机械能发生盈亏变化,才是电荷系统发射或吸收电磁波辐射的充要条件。 论证完毕。
5229 次阅读|44 个评论
可穿戴电子设备辐射会致癌吗?
热度 1 dsm9393 2015-3-22 22:41
可穿戴电子设备辐射 会 致癌 吗 ? 都世民 参考消息网 2015 年 3 月 22 日报道 : 美报称,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怀疑,长时间贴近身体使用辐射剂量很低的手机会导致脑瘤、癌症、扰乱血流节律,并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关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究竟会对健康产生何种影响,迄今并没有权威的研究,但我们不妨通过手机辐射的现有研究来稍作推测。 可穿戴电子设备 引发什么样争论? 什么是 可穿戴电子设备 ?这是指人们随身配带的电子化、网络化设备,是近几年来开发并投入市场的新型电子日常用品,如手表( Apple Watch )、手环、扬声器等。有迹象表明,将来衣服、帽子都可能附加这种电子设备功能。 谷歌眼镜被认为开创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先河。苹果、三星 、 联想、华为、中兴、索尼、HTC等促使可穿戴设备迅速走红。与去年相比,可穿戴电子设备 有 “雨后春笋” 之势 。可穿戴电子设备功能 ,目前 限于信息提醒、音乐、运动记录、健康状况以及睡眠监测等,而 另 一些功能还需要依赖手机平台才能实现。 手表( Apple Watch ) 两项功能是便携式查询和实时提醒。 这类商品上市后,引发了争论: 一是这类商品是科技创新还是多功能延伸,有没有发展前景? 二是这类商品电子化和网络化后,因 该设备内置有包括 GPS 、 UV 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日光紫外线水平)在内的许多传感器。 还有 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的传感器。 三是 电池设备长时间贴近身体 对人体有无危害? 这类商品有无创新内容,应该说有创新的技术含量,就从传感器的小型化、微型化,天线的共形化,是有创新技术含量,特别是纳米材料、纳米技术的应用,天线柔软化,用于 可穿戴电子 衣服,这是创新,不是多功能延伸。 Apple Watch 有没有发展前景? 业内人士指出, Apple Watch 这一变革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推出,将引导移动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中便是使得人们的出行旅游提升到新的水平。 也有人认为 可穿戴电子设备或许会迎来自己消失的一天, 没有发展前景。 这类商品上市后,引发了争论:一是这类商品是科技创新还是多功能延伸,有没有发展前景?二是这类商品电子化和网络化后,因它内含多种传感器,如数据传输等。这种传感器有天线辐射电磁波功能,尽管其辐射功率小,它与人体零距离,其辐射会进入人体,对人体有无危害?就出现争论。这一争论已经几十年之久,尚无定论。这种 可穿戴电子设备 市场化后必然再次引发争论也就不足为怪! 关于这类电子设备对人体的影响,各方面人士说法不一。 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二是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无论在科技界和社会上都广受关注,又充满争议。诸多专家的结论是尚无定论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所进行 了 相关研究 , 这一研究机构汇聚了来自 14 个国家的 31 名科学家。 2011 年该机构总结称,手机“或可致癌”,手机可能与用于干洗的某些化学成分以及杀虫剂一样有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称,设备越是远离头部,危害就越小,因此用手机发短信或上网的危害远比将手机贴在头部打电话要小得多。 为什么说 设备越是远离头部,危害就越小 ?这是因为辐射源离被辐照的人体的辐射强度随距离增加而快速衰减,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与辐射强度、受照人体部位及成份、人体免疫功能等多因素有关。 瑞典厄勒布鲁大学医院肿瘤及流行病学专家伦纳特·哈德尔带领的欧洲研究小组研究认为,长时间接听手机或无绳电话座机,会使罹患某些脑癌的风险增加三倍。 由手机公司或商贸集团赞助的研究 ,他们是开发和推销这种 可穿戴电子设备 的一方,其言论大都认为没有危害,维护己方利益。例如, 医学博士约瑟夫·梅尔科拉 认为: 只要可穿戴设备没有内置 3G 连接,那么即便对人体有危害,也是非常微小的。“实际上辐射来自手机的 3G 网络连接,因此智能手环和苹果手表这样的设备应该没有问题,”梅尔科拉说,“如果你佩戴内置蜂窝式无线通信芯片的手表,那就相当于在手腕上戴了一部手机,这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关于 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 , 实际上手机生产商、手机用户、电磁辐射防护产品的厂商、市场的监管部门、检测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这几个方面发出的言论不会一样。手机厂商不希望对电磁辐射标识,手机用户则希望电子产品对电磁辐射标识,管理部门也希望标识 。可是手环与手表的安全标准现在没有制定。即使想标识也无法进行。 讨论电磁辐射对人有没有危害, 首先要讨论现有 国际和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 对 可穿戴电子设备 有没有用。 对电磁辐射的相关安全标准的制定是有前提条件,现在的 可穿戴电子设备 与手机情况不同。不能够照搬使用。虽然电磁辐射对人体各器官影响的研究己很多年,但过去的研究都是辐射源离人体是远场辐照,只有手机辐射是近场辐照,针对人脑辐照。现在手环与手表则不同,这种影响过去没有研究和模拟试验及分析结论。 对手机电磁辐射与癌症风险的关系已经有了大量研究,总的来说还不能证实两者之间存在 直接和单一的 关联;对手机之外其他一些无线信号发射源的影响,现在相关研究还较少,也还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会导致癌症等疾病。 从业内专家研究的结果和广泛调研结果,对使用者提出 多项具体建议: 1. 1 民众尽可能少地暴露在电磁辐射下; 2. 2. 频繁通话时尽可能使用 “ 免手持 ” 手机 ; 3. 3. 儿童则更要减少电磁辐射的时间和次数。 4. 4. 购买手机时,可以选择比吸收率低的手机; 5. 5.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 手机辐射 的比吸收率最高限值为 2w/kg 。 但手环与手表的安全标准现在没有制定。 为什么 电磁辐射与 对人体的 危害 至今 “ 尚无定论 ” ? 电磁辐射与 对人体的 危害 至今 “ 尚无定论 ” , 是 因为 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存在争议。分歧点是什么呢?笔者归纳如下: 1. 电磁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2.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包括使用频率、辐射功率、近 / 远 场辐射特性、辐射 源 离人体的距离、靠近人体的部位、持续使用时间、 安全标准 极限门值、 安全标准 测试方法等。 3. 研究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有多种方式方法,哪种方法可信度高? 4.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脑部、眼睛、肾脏、生殖器官、血液、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等方面。不同研究团队研究的部位是不同的,相互看法也不相同。 5.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的分析和验证,是单纯热效应影响,还是既有热效应,又有非热效应。相互看法也不会相同。 6.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分析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如何通过试验验证,创建成熟的分析理论。研究者做法也不相同。 7. 对不同年龄、体质的人群如何区分? 8. 对于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 包括水、空气、食物、噪声、电磁辐射等因素 ) 如何区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如今有些人将 “ 尚无定论 ” 解读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无影响。显然这种解读是不对的。 9. 医学上脑癌发病原因也不很清晰,电磁辐射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影响能否自己修复,如何关联? 10. 对长期效应如何评估?如何跟踪定量分析? 笔者认为,应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使分歧逐步统一。 这也与癌症发病机理及治愈方法紧密相关。 早先,电磁生物效应大多数指电磁波照射到人体后,所产生的效应归纳为两种: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其机理的解释,都看作电磁能在生物体内简单地、 ` 静态、局部转化。这些机理的解释是在微观层面,具体内容是:因为生物组织内部有自由电荷,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和正、负离子会产生宏观迁移,从而产生传导电流,引入电导率来表征。 另外,生物组织在电场作用下呈现介质特性,这可以解释为生物组织的分子中的束缚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呈现的特性。而生物组织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还要呈现极化特性,包括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取向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等 . 正、负电荷,还会产生偶极子矩,称之为极性分子。例如 , 水分子就是有较大偶极子矩的极性分子。而氨基酸中的氨基、酸基,核普酸中碱基和磷酸基都会产生偶极子矩。这些大分子的偶极子矩,是这些局部电磁偶极子矩的矢量和。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被电磁感应,导致偶极子矩和极化状态的改变,它会改变分子的构象。 基于上述机理,在宏观层面归结为两种: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在给定功率、频率、极化、时间的前提下,生物体内各个层次生物组织吸收的电磁能转变为热能。当此热量超过生物体新陈代谢能量时,生物体局部会产生体温上升,使生物体传热机能混乱,最终导致生物体组织破坏和死亡。 然而人体血液、脂肪、淋巴等组织的主要成份是水,水分子是高极性分子,当频率足够高时,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变化,会跟不上交变电场变化,导致驰豫过程。当频率更高时,会产生滞后 效应 ,导致介电损耗产生。这种机理解释,认为磁场对生物组织无影响。基于上述 机理解释 ,电磁辐射不会产生明显体温上升。 电磁波照射到人体后 会 产生的热效应,在业界是无争议的。但是热效应对人体健康是益还是害?是 有 争议的 。 研究者对中晩期癌症患者实施微波诱导发热全身热疗法。试验证明可以抑制小白鼠 B16-F10 肺转移黑色素瘤生长,免疫应答増强,肿瘤细胞増加速率下降。还有用微波实施对人体局部 ( 如脑瘤 ) 加热,来杀死癌细胞的研究。 研究者用微胶电泳的彗星检测法,来检测 DNA 断裂和修复,他们发现培养的人类癌细胞,对低强度 ( 比流行健康标准能低一千多倍 ) 能做出反应。观察到微波能加速修复 DNA 潜在正效应。对于两种照射强度,发现电磁辐射对鼠肿瘤细胞可能有诘抗作用 。 这 正 是业外人士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微波既能致病,又能治病。 近些年来,对其机理的解释又有新的认知,蕴含着许多复杂的 生物物理 效应。也就是说将生命体本来具有的 新陈代谢、免疫调节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等方面 都考虑进来,不再把生命体看成非生命体的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考虑了新陈代谢的因素。 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尚不可能定论,其原因是找不到电磁辐射与人体致癌之间的关联,这並不意味着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影响,即使有影响又搞不清楚人体运行机制,再加上人的生活环境复杂,有水污染、空气污染、食物污染、土壤污染、各种类型的电磁污染。而人生病与心理因素又有关,这是精神污染。人的生存环境可以看成一个兼容的复杂系统。 对于癌症病因,业内专家认为有三个方面: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 另外还有专家认为癌症是因为: 人的免疫功能低下; 病毒感染; 易感基因导致; 基因转移等。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因素多、难度大。随着电磁能应用的发展,作为其产品的用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电磁辐射离人体的距离愈来愈近,电磁能辐射功率也在增加,电磁环境污染也不断增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会更加受到关注。 可穿戴电子设备究竟会对健康产生何种影响, 需要研究。这类产品的发展前景与此问题紧密相关。出现各种声音是很正常的。
个人分类: 可穿戴电子设备|8449 次阅读|2 个评论
答吴新忠博士有关电磁辐射的问题
热度 3 jmluo0922 2015-3-4 14:24
带电粒子及其组成的体系,由于运动或受外界作用,会产生电磁辐射,波长可以从无线电长波到伽玛射线。不同波长与辐射源是密切相关的,辐射源的结构决定了电磁辐射的性质以及波长范围。 作为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宏观物体,实际上存在丰富的物质结构层次,例如,一个块状金属,常温情况下是宏观固体,从微观来看,有晶相、晶粒、纳米微晶、晶格、原子、电子与原子核等结构层次。不同的结构层次具有完全不同力学结构性质,因此具有特定的电磁辐射波段。金属物体的电磁辐射特征,应该通过这些结构层次力学性质进行理解,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是由不同物质结构的响应和能量交换实现的。 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界周期性电场作用下振动可以产生无线电波;晶格振动产生红外波,原子中的电子轨道振动产生可见光波,原子核振动产生伽玛射线,这已经成为物理学教材中常识性知识。因此,我们不能用原子中电子轨道振动的辐射性质来理解无线电波,也不能用LC振荡产生的无线电波来解释由原子轨道共振所产生的可见光(所谓光子)的行为。虽然从本质上来讲都是由运动带电粒子产生,但具有完全不同的电磁环境和力学条件。就如同低音贝司不可能发出长笛的声调。 高温物体发出的,可见光波段的电磁辐射只能由晶格原子中电子轨道的共振产生,因此用热运动能量均分定律、电偶极振子来描述是完全脱离实际的。黑体辐射紫外灾害就是由于采用了错误发光对象来理解原子轨道共振现象,导致的“张冠李戴”式的谬误。 我认为采用原子轨道共振产生的线光谱辐射得到的光子的性质和特征,来解释所有的电磁波现象,是完全徒劳的做法。理解电磁辐射问题,应该根据不同波段由物质不同层次结构产生,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才不会产生错误。
个人分类: 杂谈|4151 次阅读|8 个评论
【专业解读】图解手机电磁辐射与防护
useful2you 2015-2-8 06:00
手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 递,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关于手机辐射人体有没有害的马拉松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部分人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也有人提出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 无害论(source: baidu)。本教程通过图解方式说明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下载地址
3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磁辐射耦合——理解物质原子分子结构的要领
热度 3 jmluo0922 2014-12-9 17:35
目前科学界的普遍共识认为,量子力学是解释物质微观结构,包括原子和分子结构的科学理论。通过氢原子薛定谔方程的求解,其结构和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光谱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的一致性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因此,量子力学也被誉为迄今为至物理学中最精确的理论。 关于量子力学的评价,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学位课程原子结构理论时,读到的美国物理学家J. C. Slater在其著作“Quantum theory of atomic structure”第一章中的一段精彩论述: “Since 1926, we have been engaged in working out the consequences of schrodinger's formulation of the theory, which is known as wave mechanics, and in applying it to the many problems of atomic, molecular, and solid-state structure. we feel that the theory, as now formulated, provide the precise mathematical foundation for all these phenomena, just as Newton's laws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classical mechanics and Maxwell's equations that for electromagnetism. 量子力学的强大威力主要是通过微观体系薛定谔方程的求解和推论表现出来的,也就是在某些物理量的数学关系的表达方面达到了精确程度。薛定谔方程作为量子力学的一条基本假设,与普朗克能量子假设E=hv,物质波假设等构成了量子力学理论基础,但方程作为假设是可以不依赖物质波的。虽然,薛定谔方程的由来,是薛定谔为德布罗意物质波找到的一个假定的数学公式。从氢原子结构和光谱问题的数学求解来考虑,薛定谔方程和量子假设就完全充分了,物质波P=h/λ完全是多余。所以,物质波概念是完全可以抛弃的,这样可以消除解释它而导致的自相矛盾的后果。 量子力学的深刻矛盾或所谓的”神秘性“,主要是由于物质波波粒二像性的解释而产生的,引发了众多的争议,并涉及哲学领域。如果我们采用波函数哥本哈根诠释,将会在逻辑、因果和事实验证方面产生如下矛盾: 1、 逻辑问题: 按物质波几率解释,理论坐标系(质子或质心坐标系)相对于实验室是随机运动的,因此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存在随机关系,不具有可比性。 推论 : 量子力学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不具有确定的逻辑关系,其正确性不能由实验数据证明 ; 2、因果性: 物质波描述的粒子运动及解释否定了自然的因果决定性; 3、事实证明: 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在微观领域,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可以有轨迹运动,并受洛伦兹力的控制,量子力学不能对这个事实进行描述,即,量子力学对客观的事实不能做出全面的解释。 上述 三个严肃的问题涉及量子论的科学基础,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量子大厦的倒塌肯定是必然的,普朗克临终前的忏悔将会成为现实 。 1985年玻尔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拉法讲了句发人深省的话: “我觉得,我们还未得要领,下一代人,他们一旦找到那个要领,就会拍拍脑袋说,他们过去怎么会想不到的呢?” 我认为这句话并不是捕风捉影,散布消极情绪。量子概念提出至今已经过了110多年了,随着研究的深入,物质波波粒二像的解释与客观因果世界的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 量子、物质波这些假设是不是从根本上违背了自然本质,是对自然的错误解读 。 薛定谔方程并不是量子和物质波的专有财产,也可以是描述原子分子轨道共振的数学方程 。放弃物质波,就可以避免由于物质波的解释所导致矛盾,这样,量子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也就回归到经典理论的怀抱。 情况如果像上述那样,通过原子轨道共振就能够推导出薛定谔方程和量子假设的数学关系E=hv。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事先得到证明: 原子应该有稳定的轨道,并且孤立情况下处于自然基态; 在外场作用下,激发基态轨道的共振,导致轨道向高阶模态轨道的跃迁,并可以用于线光谱电磁辐射的解释,频率符合差频原理的要求。 ”电磁辐射耦合“ 是我提出并注意到的原子体系中电磁辐射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现象, 是理解其基态轨道稳定性的 要领 ,关于氢原子的基态与电磁辐射耦合的电磁学证明,可以参见我的论文”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Hydrogen atom“。 通过这个要领的理解,我们可以解决氢原子中的以下电磁学问题: 1、氢原子有唯一的基态; 2、能量最低原理:由于自发电磁辐射,孤立的氢原子只能处于基态; 3、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和量子假设,通过氢原子基态共振模型,可以严格推导获得; 4、氢原子线光谱是基态轨道共振现象产生的,并符合差频原理Δν=ν1-ν0; 5、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Zeeman效应和Stark效应,可以通过轨道及其磁矩来解释等; 另外还可以通过”电磁辐射耦合“进一步理解以下机理: 1、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2、中性原子捕获电子成为带电离子; 3、原子相互作用中的化学键问题等。 在理解原子结构的电磁问题时,只要准确地把握好”电磁辐射耦合“这个要领,原子湮灭的悖论自然会破除,展现在您面前的是一个像恒星体系,有序的,符合逻辑和因果的原子分子世界! 这就是我展示给大家的,自然的,真实的物质原子分子世界!!!
个人分类: 杂谈|3820 次阅读|6 个评论
多电子原子的电磁稳定结构(2)锂
热度 1 jmluo0922 2014-11-4 14:15
从经典理论考虑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除力学平衡关系外,还需要考察原子中的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在内部形成耦合,对外没有能量损失。因此,轨道运动的力学平衡,以及电磁辐射耦合是原子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 按照上述两个条件的要求,锂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如果是共轨道运动,并且实现电磁辐射耦合,可以出现以下的稳定结构。 图1、三电子共轨道运动锂原子亚稳定结构 另外一种情况,二个电子电磁辐射耦合后作共轨道运动,形成内壳层。另外一个电子在其外部作轨道运动,电磁辐射受原子核和内层电子产生的磁场作用,产生偏转,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该电子本身,即,单电子辐射自耦合效应。 图2、锂原子中电子双轨道运动稳定结构 图1和图2给出了满足两种力学平衡,和辐射耦合条件,锂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运动结构。这两种情况,锂原子的总能量是不同的,按照能量最低原理的要求,两种结构中能量较低者,就是锂原子的基态结构。 从锂原子的光谱实验数据,以及锂的化学性能来分析,图2的结构是锂原子的基态结构。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电磁学和力学方法,计算出两种结构的总能量,可以预测图2结构应该具有更低能量。 图1给出的锂原子亚稳定结构,也许只是理论分析得到的可能结果;但也有可能是实验条件可以实现,并可以被观察到的稳定性差的状态,如果是这样,在锂原子光谱实验就会出现一些异样的谱线。 特别声明 : 本想将本文的观点写成学术论文后发表,但属于非量子观点,担心再次地受到主流杂志的拒绝,考虑再三,现以博客文章的形式发表。本文是第一次公开上述个人学术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或引用,任何形式的转载或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 ( 本文的知识产权归本人和科学网所有 )
个人分类: 杂谈|7163 次阅读|4 个评论
电磁波的另一张面孔——“力”
热度 4 tzp39215819707 2014-10-11 14:00
千变万化的大 自然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有时候它把真面目隐藏起来,用足以乱真的假象示人。电磁波或许正是这样。 电磁波( Electromagnetic wave )又叫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相互垂直的电场、磁场在空间以波的形式移动,有效传递能量和动量。 1865 年, James clerk maxwell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 : 电磁波——变化电场周围激发出磁场,变化磁场周围再激发出电场。电磁波通过 电场、磁场在空间互相激变形成传播 。 然而 ,磁场、电场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把研究深入推进一步。 磁场本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作用的物质叫磁场。若 磁针受力偏转,就断定周围有磁场;相反,不产生“磁力”的磁场,不能称其为磁场。“磁力”是磁场的唯一标志。有“磁力”,就有 磁场存在。 电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场。一个静止电荷受到力,就可以断定周围有电场;相反,若电场中电荷不受任何力,就不能称其为电场。因此,“电力”是电场的唯一标志 。 可见,磁场的实质是磁力;电场的实质是电力。 那么,电磁波 中的电场与磁场的相互激变,其 实质 是“电力”与“磁力”的相互激变。就是说:电磁波传播的是“电力”和“磁力”。而且是高频变化的“力”。 也就是说我们接收到的电磁波,实质是接收到微弱而高频的“力”。正是这个力推动了接收天线内的电子高频振荡,天线才获得“信号电流”。 电子有两个重要特性:其一,导体内电子之间有极强的可压缩性——即弹性;其二,电子质量非常微小。正是这两个特性,只要电磁波传来微弱的“电磁力”,就足以使接受天线内电子产生振荡,获得“信号电流”。 长期以来,电场、磁场引进“场”的概念,无意间 掩盖了电场、磁场是“力”的本质,也掩盖了电磁波是传播“力”的本质特征。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认识上的微小变化,如果电磁波本来就是微弱的“电磁力”,那么,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电磁波的本质认识。电磁波与机械波根本没有本质区别,它们都是振动力的传播。 下面, 再来看电磁波的传播效果: 当电磁波传播到接收器(如收音机)天线时,天线内获得微弱的“信号电流”,所谓“信号电流”就是电子振荡电流,然而,电子为什么振荡呢?唯有“电磁力”才能推动电子振荡,因此,电磁波传播的其实就是微弱的“电磁力”。 既然电磁波是“力”,那么,传播电磁波的速度其实是传播“力”的速度。那么,“力”有传递速度。 若如此, 则诞生一个新的物理量——“力的传递速度 ”。 也就是说,“力”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上时, “力”不是瞬时到达的,力有传递速度,也需要传递时间 。(主要指远距离的非接触性的力,如相距远的磁力、电荷力)事实上,宏观世界的绝大部分力都是电磁力。 至此,我忽然恍然大悟,一个自然秘密豁然开朗了: 为什么物体的 极限速度为光速c呢? 原来,“力”是物体加速的唯一条件,而“力”传递的最大速度就是电磁波最大速度——光速c. 根据牛顿定律(F=ma),“力”是产生加速度的根本原因,唯有 “力”才能加速物体 ,因此,物体的速度永远无法超越“力”自身的最大速度——光速 c 。 假如物体速度达到光速c时,那么“力”已无法追上物体,物体速度也无法再增加。可见,物质的极限速度取决于“力”的最大速度——光速c。 (我们常常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作用力多是直接接触的力,好像并不存在力的空间传递。然而,所有的宏观力多是电磁力(万有引力除外),电磁力在本质上是非接触性的力。) 这个结论也符合客观事实: 1) 在粒子回旋加速器中,粒子依靠电场力加速,但是,无论怎么努力,粒子的速度总是小于光速c,原来,加速粒子的电场力的最大速度为光速c,因此,粒子的速度永远无法超越光速c。 2) 电磁波不需要传播媒介。磁力、电荷力都是非接触性的力,电荷之间、磁极之间的作用力不需要借助任何媒介,同样,电磁波也是“电磁力”传递,因此,电磁波不需要传播媒介,这说明电磁波传播的就是“电磁力”。 3) 光在玻璃内的速度为 2c/3 ,当光穿越玻璃进入真空后,光的速度又增大到 c ,然任何物质的速度都不会无故增大。但如果光只是一种“力”,就能很好解释这一现象。 再看一种现象: 在小型变压器中,初级线圈中交流电产生的电磁力,通过铁芯传递到次级线圈,推动次级线圈内电子移动产生感生电流。 在此基础上, 如果大幅度提高初级线圈中交流电频率,同时,逐渐把初级、次级线圈距离分开,那么,次级线圈中的感生电流会逐渐变得微弱,最后变成极其微弱的“电流信号”。这是因为,随着初、次级线圈距离增大,次级线圈获得的电磁力迅速减小。 我们会发现,此时的初级、次级线圈其实就是电磁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次级线圈中的微弱“电流信号”就初级线圈传来的电磁波——微弱“电磁力”。 在这个过程中可清晰看到,电磁波的实质是传递“电磁力”。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63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理论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热度 7 jmluo0922 2014-9-16 16:38
一切理论的科学性都必须得到事实的验证和确认,决不能通过对事实的歪曲、片面理解,甚至是否认来回避相关矛盾,用神秘性来掩盖错误。 关于运动带电粒子的磁效应和电磁辐射问题,是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并且有大量的实验进行了证实。 无论是经典理论还是量子力学都必须尊重和面对这个事实,在研究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时,必须要解决好电磁辐射对原子稳定性的影响,证明自然基态的存在。 从经典电磁理论出发,考虑电磁辐射、带电粒子及其相互作,可以证明氢原子具有稳定的基态轨道运动,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的文章和相关博客。因此用经典理论解释氢原子结构,会由于电磁辐射导致“原子湮灭”只是一个误解。 用于氢原子结构和光谱解释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以及E=hv关系,是可以通过基态轨道共振模型和相关数学推导获得的。因此,原则上讲薛定谔方程就已经成为经典理论的一个方程,量子力学通过该方程能解决的光谱问题,经典理论自然也能解决。 量子力学在理解氢原子结构时,承认质子和电子是运动的,并且由波函数描述。按照波函数纯几率波解释,我们仅能获得电子或质子在某时刻,在空间某位置出现的概率,不会知道确定的位置,更不可能知道其速度。因此不可能对带电粒子的磁效应和电磁辐射进行解释的。 对于电磁辐射,不能简单地讲,由于采用了量子观点,加速运动的电子是不会辐射的,因为你要用量子的概念来解释和证明。 前期,我与湖南大学刘全慧教授就量子力学是否面临“原子湮灭”困境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在理解量子力学处理氢原子问题时,明显存在错误。为了给他留点面子,没有明确指出。他主动提出休战,我也默认了。但之后,在他的博客文章中出现了可笑的一个评论: 文克玲 2014-9-15 13:00 在朱寅有关博文后的评论,转贴于此,请刘老师批评。 ---------------------- 刘老师的话是正确的,只是不详细而已。 关于“第三部,由于电子运动是低速,辐射就忽略掉。你懂的”: 这里的“辐射”,刘老师是指量子场论中的虚过程。各阶虚过程可以等效为一个“有效哈密顿量”。QED可以计算出这个量的表达式,就是刘老师说的把“一个协变的带有自相互作用的理论引入到QED的hamiton量中”,而“能量移动”就是常说的Lamb位移。它和实验结果准确符合,是QED的著名成果。 这一项很小,在零阶方程中当然可以忽略。 量子力学中氢原子,或者任何原子的基态是稳定的,没有实辐射,不会湮灭。 刘老师肯定了这一点:“量子力学也会面临同样的“原子湮灭”的困境? 没有!!”,他认为读者也应该知道这一点。 但是,罗教明和田云川不相信,或者不知道这一点。 --------------------------------- 任何想对氢原子理论创新的人注意了:如果你的理论不能正确计算出Lamb位移和反常磁矩,主流科学界不会在意你说了什么。 博主回复(2014-9-15 17:27) : 经典动力学所有的后果,例如决定的轨迹、速度,速度和磁场的关系,电磁辐射等等,在量子力学中都不复存在,或者需要重新定义或者解释。这些新定义或者解释后的东西与原来经典力学中的对应物的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 但是,很多具有经典对应的系统,例如原子模型,其中的动力学、相互作用、对称性,对论性协变性等都保留了,不过,保留后的东西产生的后果,在经典力学却没有对应物,例如Lamb位移,反常磁矩等等。 您是对的,谢谢您! 我认为必须对此进行反驳: 1、“第三部,由于电子运动是低速,辐射就忽略掉。你懂的” 首先, 刘教授你得给我解释一下,电子运动是低速,辐射就忽略掉。这个结论是从那里得到的,辐射凭什么就可以忽略?科学的问题不能信口开河! 2、经典动力学所有的后果,例如决定的轨迹、速度,速度和磁场的关系,电磁辐射等等,在量子力学中都不复存在,或者需要重新定义或者解释。 经典电动力学中,带电粒子服从洛伦兹力的控制,这是无数实验证实了的事实,是不能否认的。量子力学不能解释,并不表明这个事实不存在。
个人分类: 杂谈|4995 次阅读|28 个评论
量子力学也面临同样的“原子湮灭”的困境?
热度 9 jmluo0922 2014-9-14 11:24
量子力学为什么不谈磁效应?为什么把它隐藏起来? 因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磁辐射,这是我们否定经典理论的依据,但量子力学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只要承认了运动带电粒子有磁效应 , 量子力学也会面临同样的“原子湮灭”的困境 。 这就是我与湖南大学刘全慧教授讨论量子力学相关问题时,表明的观点。 详情见: 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与哥本哈根解释具有不可通约性 中,我的评论与刘教授的回复: 罗教明 2014-9-13 09:54 我想量子力学最好还是把带电粒子周围不仅 有 电场,并且还有与运动速度相关磁场,这个众所周知的、最基本的事实解释清楚。如果不能解释这个基本事实,量子力学的任何解释,任何概念都是没有意义的。 博主回复(2014-9-14 08:32) : 如果一上来就向包罗万象,任何事情都做不成了。毛泽东不是说过,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吗? 牛顿当年也不是这样玩的啊。 罗教明 2014-9-14 09:36 全慧教授,【1】楼的要求是基本的,没有要求量子力学包罗万象。你背毛泽东语录想混过去,没有用的,量子力学在解释Zeeman效应时用了轨道磁矩概念,因此必须首先要解释磁效应。 博主回复(2014-9-14 09:54) : 粒子的磁性必须要有磁场外场才能表现。是否可以先处理没有外磁场的情况? 罗教明 2014-9-14 10:06 用个实例吧,氢原子中有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都是带电粒子,它们都是运动的,会产生磁场,必然有磁相互作用,并且会有自发电磁辐射,你就解释这个问题吧。 博主回复(2014-9-14 10:12) : 第一步,把核固定,这只要把核视为质量很大很大就行了。这个近似是足够好的。而且先不考虑和核中磁矩的影响。你懂的。 第二步,电子运动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在量子力学中甚至是定态磁场!但是这个磁场不起作用。因为只有磁何磁才能相互作用。你懂的。 第三部,由于电子运动是低速,辐射就忽略掉。你懂的。 接下来,只有静电势能就够了。这是领头的贡献。 接下来,把先忽略的贡献一个一个找回来!OK 罗教明 2014-9-14 10:20 给你补充一下, 第四步,考虑到质子的运动,用经典的电子有效质量代替电子质量,对结果进行修正,结果就是考虑质子和电子两体运动的结果; 第五步,相对论修正。。。。 第一步,是数学处理方法上选择坐标系的做法,必须有第四步才能在物理上成立,而且第四步 (经典的电子有效质量修正) 是轨道运动情况下才能成立的。 以上才是物理上的完整理解。 罗教明 2014-9-14 10:41 量子力学为什么不谈磁效应?为什么把它隐藏起来? 因为变化的磁场会产生电磁辐射,这是我们否定经典理论的依据,但量子力学也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只要承认了运动带电粒子有磁效应,量子力学也会面临同样的“原子湮灭”的困境。 这就是我要表明的观点。
个人分类: 杂谈|3668 次阅读|35 个评论
美国SFN学术辩论进展:(4)事实胜于雄辩
热度 4 jmluo0922 2014-8-7 12:53
任何理论的正确性,都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科学事实是检验科学理论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的检验应该对科学事实进行全面的考量,而不能是片面的,片面理解本身就是对科学事实的歪曲。 量子力学的正确性主要是通过光谱实验的测量数据来验证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原子发光的光谱实验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氢光谱的测量,是光谱灯加上电压后,电离的离子对氢原子的碰撞导致的。带电离子与氢原子的碰撞是氢原子产生电磁辐射的必要条件,并且氢原子是处于复杂的作用场中的。目前实验测量到的氢光谱,是大量氢原子发光的综合结果,而不是单个氢原子。 处于复杂外场中氢的原子,作为经典的两体系统,质心坐标系是描述氢原子中两体运动的正确坐标系,电子和质子的轨道运动产生的磁矩可以与外场是平行与反平行两种状态,与外场的作用就会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别外,电子与质子的稳定轨道运动必须满足封闭原则,即经过一个周期的运动,电子与质子必须回到最初的状态,电子与质子绕质心面对面运动一周后,在质心坐标系中观察,它们也自转了一周。因此电子自转是轨道周期性运动的必然要求,是内禀性的。自转产生的磁矩也会与外场产生相互作用,同时也会有平行与反平行两种结果。 1)当带电离子碰撞产生的外场的作用只是导致氢原子产生共振时,氢原子中的电子和质子通过共振吸收外场的能量,轨道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的本征轨道,这个过程中轨道运动辐射的能量由外场弥充,由于轨道与自转磁矩有两种取向,因此高能本征轨道会有两条,当外场消失后,氢原子通过自发辐射,从高能态降到低能态,最终回到基态。这就是氢原子光谱及其精细结构产生的原因; 2)当外场(带电粒子碰撞、外加强磁场或电场)不仅导致了轨道共振,同时也对本征轨道产生了影响,轨道磁矩与相互作用将会导致最终最能共振轨道的变化或进一步的分裂,光谱实验中观察到的斯塔克(Stark)效应和塞曼(Zeeman)效应可以通过这种机制来解释。 以上就是我应对美国SFN上物理学家Swansont的挑战的回复,Swansont对于此回复给出的解释没有进一步的追问和反驳。 事实上,原子发光是要与外场发生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是可以细节化的。量子力学在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只是讲电子吸收一个光子就跃迁到高能态,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就释放出一个光子,在理解精细结构时引入了电子自转概念,涉及到Stark与Zeeman效应时,也要引入电子轨道来说明。 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来讲,是不能解释运动带电粒子磁效应,在电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的运动是轨迹性质的,这些大家都知道的,被无数的实验所证实的事实。 更加令人不解是的,量子力学在研究氢原子结构与光谱时,不能说明理论坐标系(考虑质子的运动,进行电子有效质量修正,没有说明质子相对于什么运动)是以什么参照系为基础的。 众所周知, 一个可以用实验验证的科学理论必须以实验室坐标系为基础 ,其理论计算的结果才能与实验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我想量子力学不能违背这条最基本的科学原则吧! 面对问题或困难,量子力学一般用受理论适用范围的限制来敷衍,甚至用神秘性来回避这些事实。 针对这些回应,我明确指出: 只要我们将量子化现象理解为外场影响下的轨道共振响应,这些事实就可以得到解释,矛盾就会消除。 同时表示: 我会将经典理论的正确推导坚持到底,并坚决抵制对这个理论的歪曲和错误理解。 以上,就是SFN关于氢原子结构与光谱问题学术讨论的最新进展。 谢谢大家关注这个问题以及我的博客!
个人分类: 杂谈|326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专家参加4G手机电磁辐射国际标准制订
francy 2014-6-14 21:03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中国专家参加4G手机电磁辐射国际标准制订 2014-06-14 20:09   来源: 光明网   我有话说 有 9 人参与 2014-06-14 20:09:05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责任编辑:崔益明   光明网6月14日讯(记者 沈阳) 记者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南非开普顿召开的TC106工作组会议获得的消息,由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瑞典、南非以及中国等国家的十几位专家,正在讨论4G移动通信电磁辐射全球标准。来自中国的代表讨论了针对制式为TD-LTE的电磁辐射的安全评估方法、并向会议各位代表介绍了我国在电磁辐射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该项目旨在通过向普通公众展示居民生活环境中的电磁辐射量值以降低公众对基站电磁辐射担忧。   国际电工委员会4G手机电磁辐射标准工作组会场讨论 武桐 摄影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电磁辐射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话题,社会公众对电磁辐射的疑虑和担忧不断见诸网络和媒体。我国政府有关机构和移动通信运营商正积极开展电磁辐射管理、标准制订、日常监测等工作,并逐步开辟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新渠道,以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知情权。 http://world.gmw.cn/2014-06/14/content_11611905.htm
个人分类: 热点话题|2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科学网剥夺了的个人权益
热度 25 jmluo0922 2014-6-2 13:42
科学网博客对于实名博主所发表博文的管理,是否因人而异的? 我于2009年底实名开通博客到今,已经有4年多时间,共发表了148篇博客文章。这些博客基本上是针对现代物理基础的探讨性文章。 讨论和质疑主要涉及两朵乌云、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导致原子湮灭等论断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以及氢原子结构和光谱辐射、光子、薛定谔方程和普朗克量子等现代物理理论关注的重大议题,这些讨论也在美国科学论坛SFN上发表。 对于上述问题,我完全采用经典物理的思想、基本概念、定义和方法,得出了与目前流行的观点完全不同的结论,澄清了一些对经典物理理论的错误认识,特别是两朵乌云和原子湮灭悖论,给出了既符合经典理论要求,又满足量子力学数学描述的氢原子模型和光谱辐射理论。 我想我的这些观点和结论,没有附加个人的假设,完全是经典物理理论的传承和发展。如果今后得到证实,必将改变人们对物质的原子分子结构的现有看法,开拓原子分子结构电磁理论新领域。显然是对目前物理学理论的重大改变,并且会对科学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在科学网和SFN上公开的这些观点,通过各种反馈的信息来看,没有什么原则性学术错误。氢原子结构的新理论《科学日报》于2011年进行了重点介绍,并且进入了中国最大的官方知识网站CNKI。全世界最大的学习网StudyGuideNow也将我的学术观点,作为正面的知识引用于相关学习问题和解答条目中。 但是,几乎我的所有科学网博客文章,从来就没有进入过科学网博客的首页,因此,我认为科学网对我的文章和观点存在偏见,并进行了压制。 我不指望科学网能够给我的博客戴上小红花,因为50岁的人了,早已失去了童心童趣,早已经没有获得老师表扬,戴上小红花的骄傲感了。 但是,我非常想知道,为什么我的博客文章不能够出现在科学网博客首页的原因。是不是编辑部,真的听信了一些科学混混,对我们这些不怕被主流学术派系所排挤,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明显存在缺陷的所谓革命性思想,以事实为依据提出质疑的人,就应该被帖上特定的标签,甚至戴上所谓“民科”帽子,对我们的博客文章进行专门的管理和控制。 我可以断言:我提出的氢原子新理论,以及对相对论和量子论科学基础的质疑,完全是有理有据深思熟虑的举动,不会令科学网降低档次,更不会令中国科学人蒙受羞辱。 我希望得到科学网实名博主同等权益,因为公平、公正和公开,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环境要求。如果科学网博客一定要如此对待我们,就请给出一个理由,这个要求不过分吧,编辑MM!
个人分类: 杂谈|4137 次阅读|63 个评论
剖析尚无定论的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性
dsm9393 2014-5-4 22:09
剖 析 尚无定论的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性 都世民 摘要:夲文主要阐述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对人有没有危害。综述各国的相关报道,並剖析这些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当前学术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中的难点,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 关键词: 手机,电磁辐射,危害性,卫生安全标准, FDTD 分析法, 癌症。 一、引言 自电磁之父麦克斯韦于 1873 年,发表 电磁学通论 至今已百年有余,而赫兹在麦克斯韦去世后,巧妙地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他发明了第一对天线,将这一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展现在世人面前。从此后,电磁波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今在航空、航天、宇宙探测、雷达、导航、全球定位、气象、遥测、遥感、核磁共振医学、电磁理疗、电视、移动通信、家电产品(如微波炉)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 。电磁领域的飞速发展给人类造福,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烦恼和困惑。特别是 目前全球 手机 用户已经高达 46 亿以上,手机 电磁辐射 可能会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伤害的忧虑,一直倍受 关注 。 电磁辐射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二是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无论在科技界和社会上都广受关注,又充满争议。诸多专家的结论是尚无定论 。于今令人惊讶的是:有些人竟然不負责任地声称电磁辐射对人没有危害,是空穴来风。夲文将综述并讨论电磁辐射对人有没有危害,国际和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有没有用。 二、不久前的英、美、法报道说明什么? 不久前,英、美、法三国关于 手机辐射对人类潜在危害的报道 。美国的报道是科研人员所写,专业性强,结论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实体与过去的报道不同,测试方法也比较新。该报道表明: 研究者发现,不论是手机开机或者关机状态,整个大脑的新陈代谢都不受影响。但是大脑的部分区域却有显著变化。在手机开机状态下,手机天线附近大脑区域的新陈代谢显著地高于手机关机的状态(大约是 7% )。葡萄糖代谢的迅速提高表明大脑区域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较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大脑对手机辐射是敏感的。 但是研究者明确指出:手机辐射影响大脑葡萄糖新陈代谢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手机打一次长达 50 分钟的电话),而影响大脑新陈代谢活动提供了科学证据。 英国这一 报道则指出: 英国卫生防护局发布的研究报告说,该机构专家汇集大量与手机辐射有关的研究结果,经分析后认为,现在仍没有证据显示手机对人的健康有害。但报告同时又指出,因手机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对其长期影响还需要继续跟踪关注。另外该文还 指出: 就现有证据而言,手机及相关无线网络中的辐射只要低于国际通行标准,就不会引发人体疾病症状;对手机辐射与癌症风险的关系已经有了大量研究,总的来说还不能证实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对手机之外其他一些无线信号发射源的影响,现在相关研究还较少,也还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会导致癌症等疾病。这一 报道不是科研人员所写,没有阐述研究方法和研究实体,测试方法也未说明。其结论明确:低于 国际通行标准,不会导致人体疾病症状。 法国国家卫生安全署, 2011 年设立由 16 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查阅 2009 年以来 300 多项科学研究报告,就 “ 无线电频率与健康 ” 撰写相关评估报告。报告 明确指出: 现阶段, “ 没有证据表明 ” 手机 和 WiFi 等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 “ 影响 ” 。 另外,法国权威机构还提及,一些科学研究表明,就长期而言, “ 频繁 ” 使用手机可能提高患脑瘤的风险。卫生安全署风险评估部门主管多米尼克 · 贡贝尔说, “ 频繁 ” 是指一天中使用手机通话超过 40 分钟 。 卫生安全署提出多项具体建议: 1. 民众尽可能少地暴露在电磁辐射下; 2. 频繁通话时尽可能使用 “ 免手持 ” 工具; 3. 儿童 则更要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次数。 4. 购买手机时,可以选择比吸收率低的手机; 5. 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 手机辐射 的比吸收率最高限值为 2w/kg 。 另外,购买手机时,可以选择比吸收率低的手机。比吸收率反映人体暴露于电磁辐射下身体吸收辐射量的水平。 国外媒体报道,北京时间 2012 年 8 月 8 日,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现在应 “ 重新评估 ” 在美销售的 手机 的辐射量限值。美国政府问责局(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用了一年的时间,重新评估了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 当前 手机辐射 危害的研究结果; 2. 美国法律对手机行业的监督; 3 美国公众对潜在的健康威胁的理解程度。报告最终对手机辐射量限值标准提出质疑,该项标准还是基于 1991 年的研究数据。 2012 年 4 月 23 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发布了关于射频曝露和比吸收率符合性要求的 6 个 KDB 文件的修订草案,其中 KDB865664 是关于 100MHz ~ 6GHz 的比吸收率测试文件,这次修订主要是顺应 LTE 等新一代移动通信规范中无线电信号频率上升到 700MHz ~ 6GHz 的客观要求,而以前所考虑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是 2GHz 以下。 目前我国有少数人否认这些标准的实际作用,似乎是多此一举。笔者认为了解卫生安全标准的人发此言论实属不该。从现在报道的科研成果和社会上各种言论看,将手机辐射和其它电子设备的 电磁辐射与 癌症挂钩,至今确实尚无充分证据。但是 手机辐射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和潜在危害确实存在。 然而 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于 2013 年 8 月 1 日,制定并公布了《电磁辐射等级标准标示对象及标示方法》,要求 手机 等无线设备产品明确标示电磁辐射的等级。韩国由此成为第一个由政府直接立法要求企业标示的国家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1 、美、 英、 法三 国对上述问题至今仍很关注; 2 、 美 国直接用人体做试验受体,过去都是用动物做试验受体,这是笔者首次看到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3 、测试目的与学术界现在有的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分析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协同,这种方法也能被医学和生物学界认同; 4 、肯定国际 通行安全标准的必要性,美、 英、 法三 国 权威机构都着重强调了这一 标准的重要性, 韩国成为第一个由政府直接立法要求企业标示的国家。 实际上这一标准涉及到手机生产商、手机用户、 电磁辐射防护产品的厂商、 市场的监管部门、检测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这几个方面发出的言论不会一样。手机厂商不希望对 电磁辐射标识,手机用户则希望电子产品 对 电磁辐射标识,管理部门也希望标识 ; 5 、对 电磁辐射的长期效应均认为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医学上对药物负作用是临床研究,可是长达几年的跟踪研究,做起来就困难多了; 6 、对于 手机辐射与癌症风险的关系无定论,三份报道结论有些差异。 7. 对 “ 频繁 ” 使用手机的界定,其通话时间是超过 40 分钟。 美 国直接用人体做试验,选择 50 分钟,两者比较接近。这一点对手机 用户很重要。 三、尚无定论的焦点议题 无论是学术期刊论文,还是各个网站的博客、文库论文、百科词条,大都认为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尚无定论。特别是手机电磁辐射是否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更是无证据证明。 “尚无定论”就是说手机电磁辐射与危害性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存在争议。分歧点是什么呢?笔者归纳如下: 1. 手机电磁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2.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包括手机的使用频率、辐射功率、近场辐射特性、手机离人体的距离、手机靠近人体的部位、持续使用时间、 比吸收率的极限门值、比吸收率的测试方法等。 3. 研究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有多种方式方法,哪种方法可信度高? 4.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脑部、眼睛、肾脏、生殖器官、血液、神经系统、免疫系统、 新陈代谢 等方面。不同研究团队研究的部位是不同的,相互看法也不相同。 5.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理的分析和验证,是单纯热效应影响,还是既有热效应,又有非热效应。相互看法也不会相同。 6.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分析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如何通过试验验证,创建成熟的分析理论。研究者做法也不相同。 7. 对不同年龄、体质的人群如何区分? 8. 对于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 包括水、空气、食物、噪声、 电磁辐射等因素 ) 如何区分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如今有些人将“尚无定论”解读为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无 影响。显然这种 解读是不对的。 9. 医学上对脑 癌发病原因也不很清晰, 电磁辐射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影响能否自己修复,如何关联? 10. 对长期效应如何评估?如何跟踪定量分析? 笔者认为,应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使分歧逐步统一。 四、电磁生物效应机理 的讨论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电磁学与物理学研究成果渗透到生物学、医学,为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近些年来,手机用户的迅速增加,电磁场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很受关注,形成了生物电磁学科。这一学科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物理学、电子学用于生物学和医学,使这一领域的研究由定性分析变成定量分析;二是将这些成果所揭示的生命运行中的规律,以及生物在遗传进化过程中所获取的生物信息,经处理后获得的优异特性来启发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从而导致新变革。 早先,电磁生物效应大多数指电磁波照射到人体后,所产生的效应归纳为两种: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大家对其机理的解释,都看作电磁能在生物体内简单地、 ` 静态、局部转化。这些机理的解释是在微观层面,具体内容是:因为生物组织内部有自由电荷,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和正、负离子会产生宏观迁移,从而产生传导电流,引入电导率来表征。 另外,生物组织在电场作用下呈现介质特性,这可以解释为生物组织的分子中的束缚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呈现的特性。而生物组织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还要呈现极化特性,包括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取向极化和空间电荷极化等 然而正、负电荷,还会产生偶极子矩,称之为极性分子。例如水分子就是有较大偶极子矩的极性分子。而氨基酸中的氨基、酸基,核普酸中碱基和磷酸基都会产生偶极子矩。这些大分子的偶极子矩,是这些局部电磁偶极子矩的矢量和。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被电磁感应,导致偶极子矩和极化状态的改变,它会改变分子的构象。基于上述机理,在宏观层面归结为两种: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这可解释为:在给定功率、频率、极化、时间的前提下,生物体内各个层次生物组织吸收的电磁能转变为热 能 。这是因为极性分子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会产生碰撞和摩擦,从而产生热量。当此热量超过生物体 新陈代谢 能量时,生物体局部会产生体温上升,使生物体传热机能混乱,最终导致生物体组织破坏和死亡。 然而人体血液、脂肪、淋巴等组织的主要成份是水,水分子是高极性分子,当频率足够高时,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的极性分子的极性变化,会跟不上交变电场变化,导致驰豫过程。当频率更高时,会产生滞后 效应 ,导致介电损耗产生。这种机理解释,认为磁场对生物组织无影响。基于上述 机理解释 ,手机电磁辐射不会产生明显体温上升。 五、微波生物效应的双重性与转换机制 电磁波照射到人体后所产生的热效应,在业界是无争议的。但是热效应对人体健康是益还是害?还在研究之中。这是业外人士困惑的问题。为什么微波既能致病,又能治病。 研究者刘静提出:对中晩期 癌症患者实施 微波诱导发热全身热疗法。试验证明可以抑制小白鼠 B16-F10 肺转移黑色素瘤生长,免疫应答増强,肿瘤细胞増加速率下降。 电磁波照射到人体后,所产生的热效应是福还是祸?这中间的“转换开关”在哪里?尚未知晓。除此之外,还有用微波 实施对 人体 局部 ( 如脑瘤 ) 加 热,来杀死 癌 细胞的研究。 Phillips 等研究者用微胶电泳的彗星检测法,来检测 DNA 断裂和修复,他们发现培养的人类 癌 细胞,对低强度 ( 比流行健康标准能低一千多倍 ) 能做出反应。观察到微波能加速修复 DNA 潜在正效应。对于两种照射强度,发现手机电磁辐射对鼠肿瘤细胞可能有诘抗作用。试验表明:在 SAR 为 2.6W/kg 和 2.4W/kgTDMA 信号,辐照时间为 2h 和 4h 时,观察到损伤 DNA 减少,在 SAR 为 26W/kg 时, DNA 损伤明显加剧。这表明 DNA 损伤和修复之间存在平衡机制。这表明微波非热效应也有正面和负面。研究者认为辐照时间和信号调制起主要作用。但是对这一机理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后来,研究者对上述机理解释进了一步,提出功率窗、频率 窗 、作用时间窗等效应的新概念。 近些年来,对其机理的解释又有新的认知,蕴含着许多复杂的 生物物理 效应。也就是说将生命体本来具有的 新陈代谢、免疫调节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等方面 都考虑进来,不再把生命体看成非生命体的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文章 的试验就考虑了新陈代谢的因素。 从电磁能辐射到生命体,就功率而言,过去只考虑平均功率,对峰值功率的因素未作 考虑 ,如今有新的认知,将 电磁 辐射 能量的 峰值 作用于生命体时,会形成一种触发机制,当这一峰值超过系统运行的门限值时,就会使生命体有序而又平衡的机制 ( 包括 `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 产生非线性响应。 - 六、 研究 方法的讨论 研究 手机 或者是其它电子设备 的 电磁辐射,对生命 体 的影响和危害,其目的是要找到辐射源与受体之间的关联度。既要有 定性分析 ,又要有定量分析。要想有定论,必须方法正确,现在看来这方面问题确实复杂,这是跨多个学科的难题 目前所釆用 的 方法 主要包括以 下 的内容: 1. 群体比对法,就是选择长期、长 时间 使用手机的用户 和不使用手机的用户,进行比对调查,或进行体检。笔者认为过去采取的调查比对法,无论是人数、调查项目、 数据 准确性及其它相关问题,很难令人信服。比如手机使用时间 应由 电信运营商提供数据,手机电磁辐射数据应由计量检测部门提供数据,人体健康状况应当由专科医院提供数据,调查时间、周期、人数、年龄、性别等选择要考虑多种因素,然后用大数据方法处理,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结论会好些。 2. 动物 实验法 ,这是过去和现在很多研究人员釆用的方法,取得很多有益的结论。 Dubreuil 对 小白鼠进行手机电磁辐照, 900MHz , SAR 值为 1wpkg 和 315wpkg , 45 分钟,对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无差异。 法国研究者 对手机电磁辐照到鸡胚上,在温度 38 度,湿度 45%-55% ,手机离鸡蛋水平间距 10mm ,辐照时间 24 小时,全频带 2w 功率,在 3 至 13 天,每 2 天对死胚计数,发现死亡率比对照组高岀 6 倍。 然而,问题是人与动物毕竟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人的新陈代谢、免疫调节功能、内分泌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过去的文献资料得到的结论,大都是针对眼睛、神经系统、生殖器官、胸部、心脏等方面。 3. 人体实验法 文章 的方法是人体实验法,更直接,更有说服力。但是文章 的方法 和 结论,能否被业界重复和认可,仍然需要其它科研机构做工作,或进一步改进。 Lee 对人大脑的注意力进行测试,在手机电磁辐照下,无明显影响。 文章 对人大脑电功能进行测试,利用脑电图 (EEG) 和听觉诱发电位 (AEP) 测试,而且对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其结论是普通 GSM 手机电磁辐照强度,可以改变大脑初期生物电活动,这是对特定功能和脑局部解剖位置发生的。这个结论是一种推测,因为对此机理尚未知晓。 因手机电磁辐射是十分靠近人的头脑,研究者主要针对大脑功能、眼睛、耳朵听力、脑肿瘤等方面进行试验和问卷调查。 4. 建立分析模型和仿真软件,同时构建人体测试模型,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这种方法是有前途的,但面临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创建理论分析模型,给定边界条件,来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困难在于分析模型不能准确逼真人体,而且在数学上无法精确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只能利用电脑作数值解,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是 FDTD( 时域有限差分 ) 法和矩量法。 这些方法是借鉴于微波天线和微波器件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由于计算机仿真实用化。 另一方面是实验模型的创建,其目的是验证理论分析模型的结果,从而创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理论。这是生物电磁学、生物电磁剂量学的基础。困难在于实验模型也不能准确逼真人体,因人体各组织的电磁特性不同,运行机制又未知,所以实验模型相当粗糙,而且测试方法也有不少问题。 另外这些分析方法与实验方法总体思路也存在问题。因为人不是一种材料,也不是一个微波天线和微波器件。从西医解剖学看,人是由一些器官组成。但是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无法仿真。从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看,也无法仿真。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还有一些运行机制未知,想逼真尚不可能。 七、 癌症病因 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尚不可能定论,其原因是找不到电磁辐射与人体致癌之间的关联,这並不意味着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影响,即使有影响又搞不清楚人体运行机制,再加上人的生活环境复杂,有水污染、空气污染、食物污染、土壤污染、各种类型的电磁污染。而人生病与心理因素又有关,这是精神污染。人的生存环境可以看成一个兼容的复杂系统。 对于 癌症病因,业内专家认为有三个方面: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 另外还有专家认为癌症是因为: 人的免疫功能低下; 病毒感染; 易感基因导致; 基因转移等。 上述诸多因素中,虽然包含有环境电磁污染,但它与 癌症 之间的关联却不知晓。上述研究方法也不能勾画岀其间的联系。加上它们之间的科学技术问题涉及相当多学科,而现有的科学研究运行机制,分工十分细,横向沟通、协作难。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因素多、难度大。 八、展望未来 随着电磁能应用的发展,作为其产品的用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电磁辐射离人体的距离愈来愈近,电磁能辐射功率也在增加,不仅用手机的人增加,而且从事有电磁辐射的电子产品研制、使用、维护的人数也在增加。电磁环境污染也不断增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会更加受到关注。 对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会更加深入,更加直接。一种是对辐射源的分析与仿真,这主要研究手机天线的辐射特性,由于移动通信和手机使用頻带扩展,成为多頻和超宽带, 制式也有改变。天线辐射特性的研究和仿真,已成为研究热点。已经取得许多进展。 对 癌症病因的 研究,也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热点。 笔者认为卫生部门和医学界,特别是职业病防护部门,能对从事电磁辐射研制、使用、维护的工作人员,建立工作与健康档案,体检时有所区别,对患 癌症者作一些检查和分析,对相关数据 建立长期工作与健康档案。笔者在北京地区的同事和同行中,共四个研究室 ( 天线室、无线电室、目标特性室 ) ,患 癌症者有十二人之多,但病因不明。 患 癌症者年龄从 40-70 岁。有一人患脑肿瘤,做了两次头部手术,还健在。其他都已先后死亡。这项工作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参与。 在 辐射 源与其照射的人之间的 研究,需要改进方法,变换思路。不是将人看成一个形状像人的模型,其内部只填充几种材料。而是构成一个形状像人的自控复杂系统。其內部成分达到分子量级。这必须建立在纳米材料、纳米电子、纳米计测技术的基础上,能否在纳米管道内安装电磁收发装置,数字摄像和精确定位装置。用来实时测量人体受电磁辐射的相关参数,並且测量人体内各局部参数变化,经体外观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像。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果这一思路能实现,其分析方法、分析理论、仿真软件和实验验证都要重新考虑。 参考文献 都世民,吴毅, 电磁环境与生活 , 中国计量出版社 , (1990 年 1 月 1 日 ) 。 作者:甘晓, 手机辐射致癌:研究方法仍存争议,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39:26:24 。 周公朴的博客 , 热点追踪: 追问 世卫“手机可能追问致癌”声明,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tister , 2011-6-16 10:33 。 奥卡姆剃刀, 手机辐射致癌,或许只是传说,中国数字科技馆博客, 2012-03-05 14:56:45 。 lazzi and OP Gandhi, Realisticallytilted and truncated anatomically based models of the human head for dosimetryof mobile telephones .IEEE Tra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1997,39(1) : 55-61 。 刘晓东,郑晓泉,釆用 FDTD 法研究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百度文库。 手机电磁辐射能引发脑癌吗?百度文库,该文指出这是引自世界卫生组织著的 电磁辐射的风险与规避 。 代子文,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预防,道里巴巴文库。 郝欣 , 手机可能正在谋害你, C114 中国通信网 http://www.c114.net2012/11/20 来源:腾讯科技 。 孜孜咪, 使用手机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活动,但对健康的影响未知 , 发布日期 2011-02-24 15:12:25 更新日期 3] 2014-04-02 12:3 英报告说仍无足够证据显示手机有害健康 , 文章来源: 新华网时间: 2012.04.27 14:20 法国卫生安全署 : 手机辐射影响健康 “ 尚无证据 ” , C114 中国通讯网, http// www.c114.net, 2013/10/17 Edward , 手机辐射标准为 1991 年数据 美政府建议提高标准, C114 中国通信网 , ttp://www.c114.net ( 2012/8/9 08:06 ) 来源:搜狐 IT 韩国手机出厂需标注辐射等级, http:/ www.c114.net ( 2013/8/6 10:08 ) 来源: C114 中国通信网 。 Sanchez S, Milochau A, Ruffie G, et al. Human skin cellstress response to GSM-900 mobile phone signals. In vitro ,study on isolatedprimary cells and reconstructed epidermis.FEBS J. 2006;273(24):5491-507 。 Nylund R, Leszczynski D. Mobile ,phone radiation causeschanges in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 lines and theresponse seems to be genome- and proteome-dependent. Proteomics.2006;6(17):4769-80 。 John Zarocostas. , Mobile phones do not raise risk of braintumours in adults, but harms among highest users need investigating. BMJ.2010;340:c2688 。 G James Rubin, Gareth Hahn, Brian S Everitt, et al. , Are some people sensitive to mobile phonesignals? Within participants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provocation study. , BMJ 2006;332:886 。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腾讯网 . 2009-09-29 ,引用日期 2013-06-5 . 大规模 “ 手机是否致癌 ” 研究结束 , 未得出结论 .,松鼠科学会 ., 2010-05-18 . 关于手机辐射危害的认识 ,.松鼠科学会 ,. 2011-4-16 , . 手机危害大于香烟 细数手机辐射七宗罪,网易手机 http://mobile.163.com/special/001127IM/radiation0804.html 。 手机辐射 - 不同观点 , http://www.omdcw.com/aomxw/20131226/218.html 。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_ 科学 _ 评论频道 _ 腾讯网 http://view.news.qq.com/a/20090929/000013.htm 。 手机辐射,编辑词条, 来源: Sogou 百科。 你我他 896 , 手机辐射是脑肿瘤作祟者, 凤凰博客 2014-04-23 16:48:02 甘晓,手机辐射致 癌 尚无证据, 知识就是力量, 2012(2) : 18-19 。 邱丰,浅析减少手机辐射 影响, 科学与财富, 2011(4) : 3-3 。 S Watanabe, M Taki, T · Nojima, O · Fujiwar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R distributions in ahead exposed to electromagnetic _elds radiated by a hand-held portable radio ,IEEETrans. Microwave Theory Tech., MTT-44,no.10,1874-1883,1996 。 姜槐,论 生物电磁学和激光医学研究的学科发展战略,囯外 医 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2 , 5 。 M A Stuchly, M Ckoniewshi, A Study of the handset antennaand human body interaction, 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Tech.,MTT-44,no.10,1855-1864,1996 。 王宝义, 电磁场在生物 医学 中的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0 。 P · J · Dimbylow and S · M · Mann , Sar calculation in an anatomically based realistic model of the head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ransreceiver at 900MHz and 1.8 GHz ,Physics inmedicine Biology, Vol.39, pp.1537-1553, 1994. Phillips, Ivaschuk O, Ishida-Jones T, et al, DNA damage inMolt-4T-lymphobo cellular telephone radiofrequency fields in vitro,Bio-electrochemistry and Bioenergetics, 1998, 45 :103-110. R · J · Luebbers , K · S · Kunz , The Finite-Di_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 CRC Press , Boca Raton , FL.,1994 。 Mild K H, Sandstom G, Wilen J, Use of mobile phones and subjective disorders,a Swedish-Norwegi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uestionnaireIn:The Bio-electromagnetic Society ,Abstract Book, Twentieth Annual Meeting ,Trade Winds Resort, St Pete Beach, Florida,1998,98. Bruce Hocking Preliminary report: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mobile phone use ,Occupational Medicine, 1998,48:357-360. Dubreuil D, Jay T, Edeline J M, Does ead-only exposure toGSM2900 electromagnetic field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rats in spatiallearning tasks ,Behav Brain Res, 2002,129(122):203-210. Youbicier-Simo BJ, Lebecq J C, Bastide M, Mortality ofchicken embryos exposed to EMF from mobile phones In : The Bio-electromagnetic Society , Abstract Book , TwentiethAnnual Meeting , Trade Winds Resort ,st Pete Beach ,Florida,1998,100 。 Lee T M, Ho S M, Tsang L Y, et al., Effect on humanattention of exposure to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itted by mobile phones,Neuroreport, 2001,12(4):729-731. Edelstyn N, Oldershaw A, The acute effects of exposure to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emitted by mobile phones on human attention,Neuroreport , 2001,13(1):119-121. Killl Y S, Cho Y S, Kim S I, et al., Characteristic of EEGand AEP in human volunteers exposed to RF In : BEMS Abstract Book , Twentieth Annual Meeting , Trade WindsResort, St Pete Beach, Florida 1998,105. Freude G, Ullsperger P, Egert S, et al., Effects ofmicrowaves emitted by cellular phones on human slow brain potentials,Bio-electromagnetic, 1998, 19 : 3842387 。 Adam DTinniswood , Cynthia M Furse , Om P Gandhi , Computation of SAR Dostributions for Two Anatomically Based Modls eothe Human Head Using CAD Files of Commercial , Vol.46,no.6 , June 1998 , 829-833 。 沙薇,倪建平,刘以农,白同云,基于 FDTD 算法的手机近场辐射建模与仿真,《安全 与电 磁兼容》, 2005 。 闻映红,张林昌, 在手机辐射作用人体内外的场强分布, 电波科学学报, Vol.13 , no.1 , 1998 年 3 月。 王长 高本庆, 时域有限差分法,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5 。 周晓明,移动电话与人体系统建模及其模型数值模拟 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 基于 FDTD 算法的 手机天线对 人体头部电磁辐射 的仿真研究,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xibawang 2013-12-25 20:49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论文), 道里巴巴文库。 癌症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 JBC 文章, 2912-8-19, 来源:生物通。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发表鼻咽 癌研究成果, 2011-1-11 , 22:47, 来源:广州日报。 最新 癌症研究成果或能实现“与癌共生”, 2014-2-20 12:52:08, 来源:携手健康网。 周建军,李贞刚,人类有望攻克 癌症,世纪图书馆, www.Redlib.cn 。 山西省肿瘤医院, 癌症 最新 研究成果, 2013-4-25 11:23, 来源: www.sxszl.com. Hans Schantz, The Art and Science of UltrawidebandAntennas ,Copyright,2005 by ARTECH HOUSE,INC.
个人分类: 手机辐射|3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令我终身难忘的美图
热度 6 jmluo0922 2013-4-8 15:46
我个人关于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的完整图像,经历了三个阶段才基本完善。2006年完成第一稿时,我的论文只是对氢原子轨道共振可以解释原子光谱,推导薛定谔方程进行了相关阐述。 当我完成由氢原子基态圆形轨道,在外场作用下沿轨道面法向共振,解释其线性光谱,并推导出薛定谔方程和普朗克量子的数学表达式时,我感到科学真理就在我的前方,并且闻到了它的味道。 我满怀喜悦地将相关研究整理成论文,取名“Vibration of the orbit of hydrogen atom”,投向相关物理学术期刊,以为这一重大发现会很快得到编辑和相关审稿人的认可,会即时的发表。大约两周后,德国《物理年鉴》的主编给我回了一封退稿信。内容大概是经典物理理论, 由于电磁辐射不能解释氢原子稳定性,因此我的研究没有基础和意义。 说实话,当我看完这封信,我的心情可以说是从天堂一下坠入地狱般逼倔,激情从沸点降至冰点。郁焖了一段时间,冷静下来想想主编的话和退稿的理由是天经地义的。即使如此, 为什么由轨道共振能推导出薛定谔方程?这样的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如同幽灵挥之不去。 要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性的,首要工作是要证明氢原子要有稳定的电磁学结构,也就是要求我 突破“经典物理理论的困难”,颠覆“原子湮灭”的论断。 一年多时间已经过去,虽然我重温了电动力学中的相关内容,同时也学习研究了一些关于运动电荷电磁辐射的书籍和文献,但没有太大的进展。按照目前电磁辐射的理论,原子是根本没有稳定轨道的,我们只能考虑辐射理论本身就存在问题。根据这样的思路, 重新思考了关于运动电荷电磁辐射的拉莫尔-亚伯拉罕公式,特别是通过些公式推导辐射反作用力(Radiation reaction),出现奔离解的情况,以及因果倒置现象的发生, 我意识并坚信目前的电磁辐射理论存在严重问题,得到的相关结果不可靠的结论。 此时我的研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建立质子和电子绕其质心作圆周运动的电磁辐射模型。相关的可用的理论实在是太少,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数学上是不能直接求解运动电荷电磁辐射问题的,这在有关教科书中早有定论。因此, 我只能从库仑定律、安培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空间位移电流的概念等实验验证了的规律出发,建立理论模型。 抛弃了对运动电荷的辐射孤立处理的做法, 采用电荷相互作用辐射模型 ,因为没有孤立加速电荷,相互作用才能导致电荷的运动的变化,另外研究的 重点集中到了电荷所受的包括辐射阻尼力的电磁场力及其变化,因为电荷所处位置的电磁力与该处的电磁场和辐射场强度直接相关,电荷受到的电磁力得到求解,该点的电磁场也就求解了。 研究工作进展到这步,可以得出电子和质子受到的辐射阻尼力相同,由于运动的速度不同辐射功率不同,与莫尔公式完全不同的全新结论,但要证明氢有稳定的基态还远远不够。因为即使如此,体系中电子和质子是两个电磁辐射源,会不断消耗体系的能量,因此难以稳定。至此研究工作处于一种停顿状态,难以取得突破,对此我一愁莫展。 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想在书中找到答案的 欲望和潜意识的指引下,无意间的翻阅, 正好打开了J. Jackson, 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2nd edition, 1962)第327页,出现了等离子体自箍现象示意图: 以上是其中的两幅,正是这些示意图启发了我,由于自感磁场对运动电荷运动和分布的影响,因此,感应电场产生的感应磁场也应该对其分布和传播也要产生影响,因为感应电场可以视为空间位移电流。 基于这样的思考, 光子的 纯电磁波解释和氢原子稳定基态证明就顺利完成 了 。 我写这篇博客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 只要您坚持不懈,老天不会辜负有心人; 困难是暂时的,你的意志力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只要方向正确。
个人分类: 杂谈|5146 次阅读|21 个评论
科研笔记(7)运动带电粒子电磁辐射的补充资料
热度 5 jmluo0922 2013-3-18 15:32
科研笔记(7)运动带电粒子电磁辐射的补充资料
“在非相对论性运动情况下,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仅与加速度相关。” 这是我在科学网和美国科学论坛网讨论运动电荷电磁辐射问题时,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在SFN上的讨论中,相关的专家对此表述没有提出任何异义。在此基本上我做了进一步的推论,在辐射过程中, 作用于带电粒子上的反作用力 (阻尼力)也仅 取决于加速 , 由于带电粒子的运动是可以任意的 ,即粒子的运动速与加速度的夹角可以是任意角度,根据功率的定义, 辐射反作用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由其与速度的标量积决定,因此功率可能为正 (夹角为锐角), 也可以是负 (夹角为钝角), 这样的推论显然是与辐射只能做负功的要求相矛盾的 ,则目前关于运动电荷的电磁辐射的认识是错误的。并且在前期的博文“ 答天德劝慰:比咱们聪明的人多的是 ”中,用作圆周运动的电子的辐射说明了相关矛盾。 “原子湮灭”是电子作加速运动会产生电磁辐射而损失能量,因此轨道是不稳定的,最终会落入原子核。我认为这个 “原子湮灭”结论是加速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模型得到的,而这个模型本身存在悖论,由此悖论推论原子不稳定是不可靠的 。关于原子中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问题必须重新考虑,并且在我的论文中提出了氢原子中电子与质子电磁辐射的新模型,证明了稳定轨道的存在。 最近讨论过程, 曹天德教授 对于我上述观点和论述 提出了强烈的批驳 ,指出“在非相对论性运动情况下,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仅与加速相关。” 在教科书中没有出处,是我瞎编出来欺骗大家的 。由于当时忙于其它事务,还有就是相关的原版书四川大学图书馆没有,需要到电子科技大学借阅,因此只作了预备性的回复。 最近我在网上查阅发现当时参考过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工科二三年级的教学用书,《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s, Waves, and Radiation 》, George Bekefi, Alan H. Barrett , 有中文翻译本 《 电磁振荡电磁波和辐射 》,加速电荷辐射的专门论述在该书pp217-226,原始公式摘录如下: 该公式在 §4.1 运动电荷的辐射 章节中,书中第221页。书中有公式的详细推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内容。我想问问大家, 从这个表达式出发能不能得出, “ 非相对论性运动情况下,运动电荷的辐射仅与加速度相关,进一步推证辐射反作用力仅与加速度相关。” 对此我不想下结论,相信大家有能力得出您的正确结论的。
个人分类: 杂谈|9172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高压电线“电磁辐射”危害人类健康:事实还是误解
crossludo 2012-12-9 16:34
高压电线“电磁辐射”危害人类健康:事实还是误解 输变电设施不能形成有效的电磁辐射 周日特别策划 编者按 近日,北京多家媒体在报道“甲状腺癌发病率十年增两倍”时,引述北京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的话说,甲状腺癌的发病与射线辐射有关,并把“高压电线的辐射线”与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等并称为目前甲状腺癌“仅有已明确的”致病因素。这些报道及其后网上的不少转载,又一次将所谓高压电线的“电磁辐射”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高压电线是否真有“电磁辐射”?现代供电系统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会不会对人居环境造成污染?造成什么样及多大的污染?跟所有人息息相关的这些问题,理应得到公正、及时而又经得起检验的回答。 “按国家标准和WHO推荐的国际标准,我国的电力设施都是安全的” 对高压电线等输变电设施所谓“电磁辐射”的担忧,其实早已有之。 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电磁场和人类生活关系的研究很早就开始,诸如无线电射频、微波炉、手机等,都在受关注之列;电力系统当然也不能例外。 在国内,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输变电设施“电磁污染”的疑虑乃至恐慌时有发生,而且,以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尤为突出,甚至酿成多起“居民阻建变电站”的纠纷。 为此,北京市科委2010年立项“北京地区居住环境电磁水平调查研究”课题。在时间、空间上,这可能是离我们最近的、也最易于被我们接受的一个此类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国务院参事沈梦培研究员表示,该课题不仅研究原理,而且重视实测,“一直坚持用数据说话,以理服人,用大量的实测数据向老百姓和政府官员说明,无论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还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健康标准,我国的电力设施都是安全的”。 输变电设施产生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而非电磁辐射 据沈梦培介绍,我国及世界上多数国家,电力频率都采用50赫兹(也有部分国家采用60赫兹)。 因此,在电力或动力领域中,通常将50赫兹(或60赫兹)频率称之为“工业频率”(简称“工频”)。 工业频率会不会产生电磁场?沈梦培笑着说,这一点,其实我们在中学物理课本就可以读到:电力输送与使用过程中,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和用电设施的周围,都会存在感应电场和磁场。电场是由电压所产生,电压升高时电场强度会增大,电场强度以伏/米(V/m)来表示;磁场是由电流通过导线或电气装置时发生的,当电流增加时磁场强度也会加大,磁场强度用特斯拉(T)来表示,但“特斯拉是一个很大的‘单位’,多数情况下只用微特斯拉(μT,即百万分之一 T)来计量”。 那么,这种感应电场和磁场有辐射作用吗?沈梦培解释,在临近输电线路或电力设施的环境中,电场和磁场单独存在,并不像高频电磁场那样以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微波等)形式形成有效的电磁能量辐射或形成体内能量吸收。也就是说,输变电设施产生的是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而非电磁辐射。 他强调,所谓“工频电磁辐射”的不确切概念,长期被国内一些文件引用并在社会上传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众对低频场的误解与担忧。有鉴于此,WHO及诸如美国全国环境卫生学研究所(NIEHS)、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等权威机构,在电磁环境和公众健康领域中,均无一例外地严格统一采用“EMF”(即电场、磁场和电磁场)这一术语,拒绝使用“电磁辐射”的不适当的概念。 我国现行标准比国际标准偏严 据悉,目前,我国在工频领域(频率50-60赫兹)所执行的公众曝露控制国家标准,见于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环保行业标准《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具体限值为:在交流输变电设施周围环境工频电场强度小于或等于4千伏/米(kV/m);交流输变电设施周围环境工频磁场强度小于或等于100微特斯拉(μT)。 从这个数据来看,我国的现行标准符合国际标准,而且略偏严格。沈梦培介绍,WHO推荐的标准——ICNIRP公布的《电磁场曝露限值导则》规定:“输电线路的感应电场”(简称工频电场)的限值标准是5千伏/米(kV/m);“输电线路的感应磁场”(简称工频磁场)的限值标准是100微特斯拉(μT)。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的研究进展,2010年该导则规定的磁场限值标准已调整为200微特斯拉(μT)。 感应电磁场强度随距离增加而降低 沈梦培讲解了感应电磁场的一大重要特性:如果把电断开,电磁场就会变得非常低;当离开产生电磁场源的物体距离增加时,可测知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迅速降低。 这一点,记者日前随同课题组和具有国家授权资质的测量机构,在北京前门地区某变电站和西四北二条小绒线胡同箱式变电站、南三环路220千伏草桥变电站出线实地测量时,均得到了验证。 在草桥变电站出线现场,沈梦培指着220千伏线路形象地说明:就工程技术而言,电能要靠“连着线”来输送,不是靠“辐射”来传递的;真正表现出“电磁波”特征的是无线电频段,比如手机、电视及无线电广播,在“没有连着线”的塔架上,装着无线发射天线或接收天线,靠电磁辐射传递信号,它们是有“电磁辐射”的。当然,在我们国家,这些辐射都严格限定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所以也是安全的。 但对于11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来说,由于电压很高,在其运行中,特别是在天气不好情况下,其导线表面会有“电晕”放电现象,并伴有“呲呲”的可听噪声。这的确是一种高频放电,但频率也仅在0.15-30兆赫之间,其唯一效应是会对无线电中波产生干扰,但其强度在无线电中波的千万倍之下,否则就不会仅仅是干扰,而会完全听不到无线电广播。如果说它对人体有害,那么无线电广播就是不可接触的了。 输电线路辐射能量比月光小2000倍 “计算表明,输电线路电磁场的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Seq)小于0.0001微瓦/平方厘米(μW/cm2),比晴朗的夜晚由满月送到地球表面的辐射能量(0.2μW/cm2)还小2000倍。”相比于该项研究的大量专业表述,这是一个可以让公众明白而放心的数据。 沈梦培从原理上解释说,工频50赫兹的频率太低,波长为6000公里。如果把电力线路看成一根“发射天线”,它的“发射”能力几乎为零,实际上形不成向外“辐射”;人体处在电力线路附近几米到几十米的地方,这里电场和磁场在空间是静止不动的,不可能存在电磁波发射现象。另外,即使在300千兆赫兹(GHz)以下的高频范围内,电磁粒子能量太小,远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断开细胞间的化学键),这一点与“核辐射”有着本质的区别。 “高压走廊”下的种种奇特现象 输变电设施既然对人体是安全的,为什么国家规定不得在输电线路的“高压走廊”范围内修建住房、或将“高压走廊”地面移做他用?对此问题,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研究员杨新村答道:主要是出于电气安全考虑——高压电线距地面的最小悬垂高度有数十米,正常情况下是安全的;但如果在其下有违法活动,比如吊车臂举升超高、钓鱼杆甩线等,有可能造成触电的严重后果。近年来,此类事故屡见不鲜。 杨新村还列举了几个“没什么可隐瞒的”高压走廊下的奇特现象。 比如,在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走廊下,特殊情况下,如碰到接地金属物体,极少数敏感人群可能因接触电流流过人体,会有轻微电刺激感觉;如碰到不接地的大型金属物体,部分人会感到有轻微的电刺激感。这些电刺激感,强度可能比冬天脱毛衣时的静电感还要低一些,但毕竟引发体感不适。所以,国际标准规定5千伏/米的电场限值,就是保证绝大多数人在碰到接地金属物体时不会感到不愉快的电刺激感。 另外,在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场中,如手持感应式电笔,它会发亮;在超高压电力线下,手持荧光灯管,它可能会发荧光。这些现象往往引起不了解情况的人担忧,但杨新村安慰说,这其实是简单的物理现象,与“健康影响”并无关联——“这些只是告诉你上面的线路有电而已,感应式电笔在感应电场中若不发亮,倒是不正常了”。
个人分类: 趣味科技|14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关注节能灯的电磁辐射问题
huailu49 2012-3-10 19:46
个人分类: 自我科普|2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专题系列(1)日常生活须防电磁辐射
热度 2 hanlingeorge 2012-1-7 20:35
1。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在手机接通1-2秒后再接听电话 2.电视、电脑等电器的屏幕产生的辐射会导致人体的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电器后应及时洗脸 3.多食用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的紊乱状态,加强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2277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突破:寻求指引方向的新“路标”
热度 2 kejidaobao 2011-10-31 15:02
杨书卷 暗物质与暗能量“代表”着一个近96%的成分仍然未知的宇宙,其证明足以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相比肩”,刚刚揭晓的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在此方面研究成果斐然的三位科学家。不过,这一被称为21世纪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注定还要更持久地考验人类的智慧:最近的一项发现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似乎比以往更加“神秘”了。 暗物质是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我们“感知”它存在的方式,只能通过它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产生的效应。因此,虽然科学家无法直接对暗物质进行观测,但可以通过观察恒星围绕星系中心的运转模式,利用暗物质的影响,化隐形为有形,来“绘制”出暗物质分布图。 2007年,曾有科学家团队据此绘制出一幅三维的暗物质分布图,认为暗物质会在某些地方聚集成团状,而在另一些地方却不去涉足,换而言之,暗物质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宇宙物质在被大块暗物质吸引并固定之后,就会形成星系,而科学模拟实验也证明,星系中心附近的暗物质密度会骤然升高。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则据此形成,认为跟普通物质一样,暗物质具有引力,几十亿颗恒星正是在它们的帮助下聚集到星系里,但是暗物质很难与普通物质发生互动,并且应集中在星系中心。 但是近日,天文学家对位于天炉座和玉夫座星域的矮星系进行观测后发现,这两处矮星系内的暗物质呈均匀分布状态,并没有高密度暗物质核心,即暗物质在星系各处的分布状况大体一致。天炉座和玉夫座矮星系中,有99%的成分是暗物质,只有1%属于普通物质,如果此次天文学家的观察属实,那么根据之前的理论,疑问则随之而来:如果这两处矮星系的中心位置不存在集中的暗物质,那它们就无法被固定在原处。这一观察结果挑战了之前物理界对暗物质的理论假设,使本来就模糊隐晦的暗物质更加“琢磨不定”。 伴随而来的是各色的猜测:也许暗物质与普通物质之间有着我们之前并不明晓的“互动作用”,普通物质能够“搅动”暗物质,使之分布更均匀广泛?又或者,暗物质的移动速度可能快于目前的估计,所以暗物质不太容易凝聚在星系中心?不了解暗物质的性质,就不能了解宇宙,假设和观测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激发出人们对暗物质本性更深入的思考,也许,暗物质研究的“新路标”将会在这些多样的暗物质理论中脱颖而出,为解释宇宙的奥秘指明正确的前行方向(10月15日美国Wired网站)。 而在生物病毒研究中,也浮现出“新路标”的迹象。法国马赛大学的科学家Jean Michel Claverie,分离出目前已知最大的病毒,这种名叫Megaviruschilensis的病毒个头甚至超过某些细菌,其直径约为0.7微米,使用常规显微镜就能看到,它拥有丝状结构,还有超过1000个基因,含有126万个碱基对,是最为复杂的DNA病毒,Caratfre在智利沿海进行海洋生物调查时“偶遇”了它。 发现Megaviruschilensis的意义在于,它是病毒学研究的一个“新路标”。因为过去,人们寻找的都是在人类或动植物身上引发疾病的病毒,而Megaviruschilensis开拓了新的“环境病毒学”方向,即在海洋、湖泊等各处寻找病毒。而且,Megaviruschilensis不同寻常的大个头也让研究人员非常感兴趣。一种假设认为,Megaviruschilensis会不断“偷盗”宿主的DNA,进行“基因转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Megaviruschilensis比其他病毒的结构复杂,会继承祖先的细胞基因组。无论哪种假设成立,Megaviruschilensis都会促使更多的生物学家思考更多的的病毒谜题(10月出版的美国PANS)。 有关病毒的研究还有着更多的进展。近日,有一项研究认为,多达四成的癌症可能由病毒引起,包括脑瘤和白血病。这一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如果进一步实验的结果证明此研究成立,则会为癌症疫苗的研制和新疗法的产生带来新的曙光。 虽然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知道某些癌症是可能由病毒所引起的, 如可能引发肝癌的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以及可能引发宫颈癌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但一直认为这一比例只在一两成左右。不过最近的研究陆续表明,这个数字在不断扩大。例如,两年前科学家曾发现,一种恶性皮肤癌的很多患者都感染过多瘤病毒;而就在几天前,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病毒可能与一种最常见的儿童脑瘤——成神经管细胞瘤有关。2008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Harald zur Hausen也支持这一说法,认为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发现证明,病毒可能与皮肤癌、乳腺癌、肠癌和肺癌有关,而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进化生物学家Paul Ewald的观点则更加激进,预测到2050年有95%的癌症患者都将被证明是由感染引起(10月15日英国DailyMail)。 将癌症的成因与病毒“关联”,的确是癌症研究方向上的一个“新路标”。这样一来,安全治愈和预防癌症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识别了解这些病毒的运作机理,锁定感染诱因,甚至研发出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摧毁被感染细胞或癌细胞的疗法,而这也是2011年3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获奖成果。 科学并不是一直延续循序渐进的成长途径,在某些时候,天才人物的思考会为其提供迥然不同的“新路标”,从而完全改变科学的发展方向或急速加快科学的行进速度。“山雨欲来风满楼”,科学的各个领域新路标的出现已然是“初露端倪”,蓄势而动。■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9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加拿大卫生部建议手机用户减少电磁辐射的影响
xuxiaxx 2011-10-8 12:13
鉴于有研究显示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致癌,加拿大卫生部日前发表公告,提醒手机用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电磁辐射影响,尤其是父母应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据统计,加拿大手机用户从 1987 年的约 10 万增长到目前的 2400 多万户。随着手机迅速普及,手机安全问题也日益令人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今年 5 月称,手机辐射可能使人患癌症。   对此,加拿大卫生部建议手机用户通过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减少辐射,例如缩短手机通话时间、以短信代替手机通话、使用免提设备等,特别建议家长鼓励 18 岁以下孩子减少使用手机。但加卫生部同时也指出,目前还缺乏表明手机对孩子健康有潜在影响的科学证据。   加卫生部已制定了人体接受无线电安全辐射量的指导意见,建议普通公众所受辐射量为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临界值的五十分之一以下。此外,加卫生部科学家还在跟踪这个领域的科学研究结果,以确保安全辐射量的指导意见足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安全。加卫生部计划明年再次更新指导意见。 来源: 新华网
1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质量为零是否意味着能量也必定为零?
热度 2 lnwangjunli 2011-8-25 19:19
有的人可能误认为,根据质能方程就回答肯定的结果,其实不然。 在经典力学中,质量是物质存在的象征,没有就没有动量和能量,也没有任何其实可观测的性质,所以什么也没有。 在相对论中情形则不同,在相对论中,质量是动量____能量四维矢量的间隔不变量。在类光间隔的情形下质量等于零,但动量和能量都可以不等于零。跟据动质能关系,这类零质量的粒子的能量动量关系简化为E=pc,它表示零质量的粒子的能量与动量成正比,比例常数为光速c。所以,零质量粒子的能量完全是动能。早在相对论建立之前,对电磁辐射就已经发现了上述关系。 由于类光间隔的情形,零质量粒子总是以光速运动。在极端相对论情形下,能量动量关系与零质量粒子的一样。 上述分析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光子有动量与能量,并以光速运动,而从未测到静止的光子,所以光子质量为零,在放射性衰变中发现的中微子虽已有实验证明具有很小质量,但在许多问题中仍可近似认为是以光速运动的零质量粒子。引力子是理论上预言的一种传递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零质量粒子,在实验上还没有发现,因为引力太弱,单个引力子携带的能量太少,现有的实验技术还达不到这种精度。 零质量粒子没有静质能,意味着它没有内部结构,反过来说,有质量的粒子是不是一定有内部结构?这要靠粒子物理的发展来回答。 (原文地址: http://www.wkepu.com/article-4819389-1.html )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14 次阅读|2 个评论
想生儿子要搞地质 尤其要搞物探
热度 10 chrujun 2011-8-16 18:40
刘庆丰博主介绍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事化学类职业的科技工作者 生女儿的几率要远远大于生儿子的几率【1】。 相反,我发现我们单位搞物探的同事的子女绝大部分是儿子。 三十多号人中,生儿子的几率在90%以上。 这极不可能是小概率事件,可能有一些必然性的因素在发挥作用。 据单位的一位老同事介绍,有一个从事放射性研究的单位,其职工的后代全部是男性。 据说地学楼有放射源,现在不知在什么地方。 不知是不是放射性元素的影响? 也有可能是搞物探的人员经常跑野外,尤其在火山岩多的地方找金属矿。很容易遭受剂量比较大的核辐射。此外,物探仪器往往没有搞EMC认证,电磁辐射可能高得惊人。 操作物探仪器的人可能受到了过量电磁辐射。在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的双重影响下,可能导致了本单位从事物探的职工生儿子的概率远远高于生女孩的概率。 【1】刘庆丰,生男生女的概率好像与化学类职业有密切关系! 生男生女的概率好像与化学类职业有密切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154do=blogid=475685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4299 次阅读|20 个评论
新型纤维在军事防护服装领域的应用(论文选)
热度 2 nanyq 2011-7-21 23:22
摘要: 在现代国防军事领域中,对防护服装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抵御气候变化的影响,在防弹防刺、防电磁辐射、调节温度、抗菌除臭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纺织科技的发展,各国研制出了大量高性能新型纤维,以适应这些需求。本文介绍了其中几种可广泛应用于军事防护服装领域的新型纤维及其性能特征。 关键词: 新型纤维;军事;防护服装 1 引言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化纤的生产量首次出现了自1982年以来的负增长,但我们要看到,世界高性能纤维的不断创新却为化纤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是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创新与升级分论坛上传出的声音。在各行各业普遍遭受金融危机影响时,世界主要高性能纤维生产厂家却靠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开发新品种,需求增长势头基本保持在两位数。 大量具有高性能的新型纤维的诞生,不仅仅满足了服用纺织品对纤维性能的要求,同时也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2 纺织科技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纺织军事工业是为军事工业和部队武器装备配套的纺织工业,简称纺织军工,属于产业用纺织品的一部分。在为军工配套的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我国纺织军工走过了由仿制到研制和自主开发的过程,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不论是六十年代“ 两弹一星” 的上天,还是当今的卫星发射成功,纺织业已经形成了管理严格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纺织军工配套科研生产制造体系,军需纺织品涉及绸、布、绳、带、线、化纤、特种防护材料和碳\碳复合材料等众多领域。 伊拉克战争给特种纺织品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是,面料和服装要加快功能性的延伸性,要保证部队的作战力和士兵的生存能力,要及时追踪国防装备前沿动态,不断根据部队作战的要求开发出适合部队需要的多种产品,为国防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以人为本、提高自我防护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个体防护装备的研制和开发也正在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在防护装备上的应用愈来愈多。 3 纺织品应用在军事防护服装领域中所需具有的性能 以前,军用作战服主要是为士兵抵御风、雪、雨、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的影响,现在的作战服,除了具有美观、防寒御冷、调温、调湿、调气等特点,以保证人员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作战以外,还要具有防火、防弹、防侦视、伪装性能以及最大限度地抵御常规战争及核、生物和化学战争危险的性能 。 现代高技术战场中的新型常规武器、核生化武器和新概念武器给士兵带来的伤害日益严重。此外高温、高湿、低温、低气压、强紫外线、风箱雨雪、蚊叮虫咬、致病细菌真菌沾染等环境因素也对军人构成威胁。战场防护服装是军人与各种伤害因素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除了防弹衣、防化服、导弹推进剂防护服、核生化沾染防护服、防酸防碱工作服等特种专用防护服装之外,通用战场防护服装和通用工作服也应具备阻燃、迷彩伪装、防静电、防电磁辐射、抗油拒水、防水透湿、防紫外线、耐脏防污、抗菌防臭、极端环境防护等防护效能或者根据具体的使用岗位兼具几种必要的功能 。 4 几种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新型纤维 4.1 芳纶 芳纶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其杰出的物理化学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中国环保和劳保政策的推进,芳纶在许多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性能芳纶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和耐磨性好的高科技纤维,它是第一个高价值且至今仍在大量生产和使用的高性能纤维品种。 芳纶1414外观呈金黄色,貌似闪亮的金属丝线,实际上是由刚性长分子构成的液晶态聚合物。由于其分子链沿长度方向高度取向,并且具有极强的链间结合力,从而赋予纤维空前的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特性、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芳纶1414的强度是优质钢材的5-6倍,模量是钢材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材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材的1/2。芳纶1414的连续使用温度范围极宽,在-196一204℃范围内可长期正常运行。在150℃下的收缩率为0,在560℃的高温下不分解、不熔化,其耐热性更胜间位芳纶一筹,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腐蚀性,生命周期很长,因而赢得“ 合成钢丝” 的美誉。芳纶的问世被认为是材料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芳纶首先被应用于国防军工等尖端领域。为适应现代战争及反恐的需要,美、俄、英、德、法、以色列、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军警的防弹衣、防弹头盔、防刺防割服、排爆服、高强度降落伞、防弹车体、装甲板等均大量采用了芳纶 。 4.2 高性能超高强聚乙烯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又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其分子量在100万~500万的聚乙烯所纺出的纤维。当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是: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的比强度和比模量是钢铁的10倍,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强度又高出芳纶纤维1.5倍左右。 4.2.1 特殊性能 1)高比强度,高比模量。比强度是同等截面钢丝的十多倍,比模量仅次于特级碳纤维。 2)纤维密度低,密度是0.97g/cm 3 ,可浮于水面。 3)断裂伸长低、断裂功大,具有很强的吸收能量的能力,因而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和抗切割性。 4)抗紫外线辐射,防中子和γ射线,比能量吸收高、介电常数低、电磁波透射率高。 5)耐化学腐蚀、耐磨性、有较长的挠曲寿命。 4.2.2 应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众多的优异特性,在现代化战争和航空、航天、海域防御装备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该纤维的耐冲击性能好,比能量吸收大,在军事上可以制成防护衣料、头盔、防弹材料,如直升飞机等的装甲防护板、防弹衣、防刺衣等,其中以防弹衣的应用最为引人注目。它具有轻柔的优点,防弹效果优于芳纶,现已成为占领美国防弹背心市场的主要纤维。国外用该纤维增强的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防暴头盔已成为钢盔和芳纶增强的复合材料头盔的替代品 。 4.3 碳纤维 碳纤维是含碳量90%以上的纤维状碳材料。它具有高比强度(抗拉强度/密度)、高比模量(弹性模量/密度)、耐高温和低温、耐腐蚀、耐疲劳、抗蠕变、导电、传热、热膨胀系数为很小的负数等一系列的优异性能,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由于碳纤维的强度比钢大,相对密度比铝还轻,并且具有上述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和现代国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4.3.1 应用于防弹防刺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碳纤维,可织成用于军事和执法方面配备的超级防弹背心。研究人员称,他们的这种新材料比目前用来制造防弹背心的纤维更强,更结实。这种很轻的纤维由数以千计的小碳纳米管组成,现在已经开始显示出令人兴奋的功能。 碳纳米管为空石墨圆柱体,只有一个原子厚度。新材料由剑桥大学材料科学和冶金系研制的。温德勒教授说:“这些纳米管纤维有多种性能,可织成布匹,或者合成化合材料制成超强产品。”对防弹背心而言,织物中纤维的强度是一项临界参数。应变造成的损坏,也就是说这种材料在损坏之前能扩展到什么程度是另一项临界参数。剑桥大学制成的这种纤维非常结实,重量轻,擅长在高速运行中吸收能量。 4.3.2 应用于防电磁辐射 碳纤维具有密度小(1.5~1.8g/ cm 3 ),直径细(5~7μm),高强、高模,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普通的碳纤维可以借助特殊的工艺处理方法,通过改善碳纤维的电磁性能而使屏蔽效能得到提高。这些方法包括在碳纤维表面包覆金属、镀覆SiC、沉积石墨碳粒,以及将碳纤维原料与其他的成分混合制成复合碳纤维等,其中碳纤维表面沉积或镀覆碳粒或SiC膜是碳纤维电磁改性的常用方法。德国BASF公司曾研制成功一种表面镀有SiC的碳纤维,在电磁辐射频率为500 MHz时,屏蔽效能可达48 dB。日本歧阜大学元岛栖二教授等研制的螺旋碳纤维Carbon microcoil在较宽频段内有较高吸收率。国外曾报道过,通过一定的工艺,可将铁系金属粉末混入碳纤维、SiC纤维中制备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用于电磁屏蔽方面,而且其复合纤维质地柔软、强度高,可交织成各种复杂的形状 。 4.4 蜘蛛丝纤维 蜘蛛丝是一种高分子蛋白纤维,具有其他纤维不可比拟的强度大、弹性好、柔软、质轻、抗断裂、耐紫外线等优点,并且可生物降解和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生产绿色织物优异的纺织材料。蜘蛛丝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特殊的理化性质已引起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关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蜘蛛丝的开发生产取得了突破,使其在纺织、军事、航天航空、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蜘蛛丝是目前世界上最坚韧且具有弹性的纤维之一。蜘蛛丝人工生产的方法有三,一是蚕吐蜘蛛丝:此法利用转基因技术中“电穿孔”的方法,将蜘蛛“牵引丝”部分的基因注入只有半粒芝麻大的蚕卵中,使培育出的家蚕分泌出含有“牵引丝”蛋白的蜘蛛丝。二是牛羊乳蜘蛛丝:将能产生蜘蛛丝蛋白的合成基因移植给某些哺乳动物如山羊、奶牛等,从其所产生的乳液中提取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用来生产有“生物钢”之称的光纤,其性能类似于蜘蛛丝。三是微生物吐丝:此法是将蜘蛛丝基因转移到能在大培养容器里生长的细菌上,通过细菌发酵的方法来获得蜘蛛丝蛋白质,再把这种蛋白质从微孔中挤出,就可得到极细的丝线 。 由于蜘蛛丝不仅具备强度大、弹性好、柔软、质轻等优良性能,而且有目前的材料所不及的透气性,另外蜘蛛丝的超级伸长能力使它断裂时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理论上可以使射弹更有效地减速,使它用于防弹衣,会起到极好的消力作用,对破碎作用是一种很大的障碍,因此非常适合防弹衣的制造,也可以用于制造坦克和飞机的装甲,以及军事建筑物的“防弹衣”等。 蜘蛛丝的强度高,韧性大和一定的热稳定性,在极高温度下才会分解,可用于做降落伞布降落伞索、降落伞绸,这种降落伞重量轻、防缠绕、展开力强大、抗风性能佳,坚牢耐用。蜘蛛丝还可用于织造太空服等高强度材料 。 4.5 银纤维 银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很早以前祖先们就将银用于制作首饰、硬币和餐具,用银制品来保存水和食物以防腐烂变质。到了中世纪,人们常常用银箔敷裹伤口,预防溃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用银线缝合伤口,以防止交叉感染。中国蒙古族牧民亦习用银壶盛放马奶而防止其变质。近年来利用现代科技人们将金属银应用于纺织物中,创造出银纤维及银纤维织物。银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功能纤维,其独特的抗菌除臭、防电磁波辐射、抗静电、调节体温等功能受人瞩目,现已应用于保健服、内衣、家纺、医疗手术服、体育、部队装备等领域 。 4.5.1 银纤维的性能特征 4.5.1 .1 调节体温 银的热传导性在所有金属中最突出。假设银的热传导性为100,则金是53.2,铁是11.6,白金为8.2等。银纤维能迅速将皮肤上的温度传导散发,以降低体温,达到凉爽的感觉: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体毛细孔收缩不再大量排汗,转而发射辐射能来调节体温。体温流失均因辐射效应,而银是最有效的储存及反射材质,可将辐射能储存或反射回身体,以产生最佳的保暖效果。医疗保健借由“银”快速传导的特性,可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消除或显著减轻疲劳感。 4.5.1 .2 抗菌除臭 细菌滋生会让身体产生臭味,而银纤维表面的银离子能非常迅速将阿摩尼亚及变质的蛋白质吸附其上而降低或消除臭味,达到防霉除臭。抗菌金属银杀菌的机理就是阻断细菌的生理过程。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这意味着银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环境越温暖潮湿,银离子的活性就越强。经测试银纤维能于1 小时内抵制99.9%暴露于表面的细菌。而大部分其他抗菌产品经测试48 小时后仍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而且一般的抗生素平均只能对6 种病菌起到作用,但银能消灭650 种病菌。此外,银离子还能消弱病菌体内有活力作用的酵素,因而能够防止副作用和病菌的耐性强化,从根本上控制病菌的繁殖。由于银纤维是将银和纤维紧密聚合而成,因而,其抗菌效果具有永久性,且不会因时间及洗涤而递减,即使经洗涤250 次后,其抗菌功能仍然丝毫没降低。 4.5.1 .3 抗静电 因银的高度导电性,抗5000V静电,具有电磁屏蔽功能,只要少量的银纤维存在衣物上,将迅速消除因摩擦所产生的静电,使产品具有无静电的舒适感,因此银纤维可以快速且有效率的把电传导出去,并可保护人体免受电磁波侵害。 4.5.1 .4 防电磁波辐射 镀银纤维织造成的织物质地轻薄、柔软、透气、耐蚀、抗菌,防电磁辐射安全可靠,在电磁辐射频率0.15MHz~20 GHz范围内的屏蔽效能达到60 dB以上,广泛地应用到带电作业服、电磁辐射防护服、电磁弹防护材料领域中。 4.5.2 生产及开发 传统的银纤维材料均采用外镀工艺,表面银材料——纳米银容易脱落,降低银材料抗菌效果( 特别是洗涤后效果会大大降低) ,还会造成污染。新开发生产的银纤维以“溅镀”技术将“纳米银”织入纱线将银和纤维紧密聚合而成,具有永久性,并且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水,因此,不会污染环境,避免了传统银纤维的缺点。而且,其效果不会随时间及洗涤而递减。目前银纤维已有涂银尼龙长丝、超细纤维、短纤维和织物等产品。可生产电磁屏蔽件、屏蔽服、飞机隐蔽蓬布、屏蔽帐篷,银纤维特种织品还可装备特种部队 。 4.6 汉麻 汉麻(也称大麻)是具有自主产权的新型纤维资源,汉麻的综合应用研究预示着“新一代的纤维革命”。汉麻纤维独特的吸湿、透气、防霉、抑菌、抗辐射等功能,对人体健康极有裨益。在人们追求健康环保生活品质的今天,汉麻的诞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次富有里程碑意义的产业进步。作为一种新材料,汉麻以其优异的防霉抑菌、吸收紫外线、吸湿放湿快、悬垂性好、阻燃、舒爽、无一般麻织物的刺痒感等优异性能在防护装备中展露端倪。 4.6.1 优异的导湿快干性和良好的抗静电性 汉麻纤维是亲水性纤维,纤维单丝纤度细,分子结构多棱状,较松散,有螺旋线纹,细胞呈交织网状结构,表面纵向分布着裂缝和孔洞,并通过毛细管道与中腔连通,此种结构使汉麻纤维具有较多的毛细管道,能够迅速转移和扩散织物内的水分和水汽,使织物具有卓越的吸湿透气性能。据测算,穿着汉麻服装与棉织物相比,可使人体感觉温度低5℃左右,与化纤织物比就更觉凉爽了,即使在气温高达38 ℃及以上的酷暑,也不会觉得热不可耐。所以,汉麻产品能在稍有汗和大量出汗时,保持穿着的舒适性,与现在开发的吸湿快干类面料较多采用的四沟槽涤纶长丝类交织产品相比,仍具有较大的优势。 汉麻纤维分子结构稳定,分子排列的取向度好,产生静电能力极低。加之吸湿能力好,能够避免静电积聚。据检验,汉麻与棉、丝、化纤等纤维相比,在空气中摩擦产生的静电最低。因此,汉麻防护用品能够避免静电给人体造成的危害。 4.6.2 优良的抗紫外性 人体适当接受紫外线照射对健康是有利的,但当人体皮肤经受过量紫外线辐射后,会产生黑斑、红斑、水疱、灼伤等。医学研究表明:紫外线能损伤皮肤细胞,甚至会使皮肤致癌。汉麻纤维有着优良的抗紫外性,当紫外线照射到汉麻纤维上时,一部分形成多层折射被吸收,大部分形成漫反射,使汉麻织物具有很好的防紫外线辐射的功能。汉麻天然抗菌、防虫、防蛀性又使防护服为人体增加一道保护屏障。 4.6.3 灭菌除臭性能 汉麻纤维的细长中腔内富含氧气,使得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的厌氧菌无法生存,并且汉麻纤维含有汉麻酚类物质。科学实验证明:汉麻酚类物质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明显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4.6.4 耐高温、耐腐蚀和独特的消音吸波性能 汉麻纤维中的纤维素的分解温度在300℃~400℃之间,在200℃以内或在200℃受热时间小于30 分钟,纤维强力可以保持在80﹪以上。汉麻纤维中的纤维素成分有很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脱胶汉麻经海水浸泡后纤维表面以及强力没有明显的变化,海水浸泡对汉麻纤维结构无不良影响,并且汉麻纤维的耐海水腐蚀性能要优于苎麻纤维和亚麻纤维,因此汉麻纤维适合用于海上防护用品的开发以及各种特殊需要的工作服 。 汉麻在历史上曾经是人类所需要的纤维和食品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对航海、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作为一种传统而又具有新意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开发汉麻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工农业一体化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实现特色农业与现代造纸、纺织、食品、医药、化工、新材料等其他行业技术相互融合和嫁接;汉麻的产品应用范围将广泛渗透到工业、农业、军工、食品、医药卫生、建筑等领域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潜在市场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 5 结语 在产业用纺织品中,军事用纺织品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对于军队来说,纺织品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仅次于钢铁材料的第二大军需装备品,是保证战斗力的基础。 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我国的特种纺织品领域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某些领域仍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总后某军需研究所专业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现代战争向高科技方向发展的趋势,降低战争伤亡,提高士兵防御能力,保存部队战斗力就显得更加迫切。 纺织行业应该根据国防发展提供更多的自主原创的新纤维、新材料,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部队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相信纺织行业会给国防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军用材料。
67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手机辐射危害的认识
songshuhui 2011-4-27 12:44
赵承渊 发表于 2011-04-16 07:08 作者:赵承渊 电磁辐射究竟对人体有何影响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如今市场上针对此类辐射的防护产品很多,最突出的就是孕妇防辐射服。然而医学界至今没有对手机等电磁辐射的健康风险做出确定的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对这一问题说法不一;关于微波等电磁辐射的物理效应可参见松鼠会沐右的文章《 辐射伤害知多少?(下) 》,但是除了物理效应,医学研究还发现电磁辐射会产生某些生物学效应,而这些效应究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尚不清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迄今为止所做的研究。 笔者首先在著名医学期刊THE LANCET(柳叶刀)杂志上检索到一篇关于手机健康风险流行病学证据的文章,题名为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n health risks of cellular telephones,发表于2000年11月(年代略有些久远),该文就截至当时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些总结。从那时起,流行病学专家们开始探寻手机使用与 肿瘤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在那之前有关射频电磁波与肿瘤发病关系的研究均来源于非手机暴露,如从事电磁辐射相关的工作人员或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基于上述对 象的7项研究结果中,一项研究发现淋巴和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率略有增高,一项显示脑部肿瘤和血液淋巴系统肿瘤发病略有增高,但总体肿瘤死亡率没有变化;一项 研究发现脑部肿瘤发病率和总体死亡率“翻倍”;一项研究发现暴露于非电离电磁场的风险略微增加;其余研究均未发现有任何额外肿瘤发病率升高的迹象。柳叶刀 文章认为这些研究样本存在某些偏倚,且几乎均为回顾性研究,结论意义有限。随后该文章提到了一项针对近20万摩托罗拉公司雇员历时20年的大型随访,结果 称“未发现任何肿瘤死亡率升高的迹象” 。 该文同时提到了几项在当时为数不多的针对手机使用者的研究,结论均为未发现使用手机会增加肿瘤发病风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项研究虽未发现使 用手机与肿瘤发病之间的联系,但在那些使用手机并确已罹患脑瘤的患者当中,脑瘤的发病部位更多见于常使用手机的一侧。文末作者认为,手机对于人类健康的主 要风险并不在于电磁辐射。同年发表于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美国5个医学中心的459名脑瘤患者与422名非脑瘤对象,研究 结果也未发现使用手持移动电话与脑瘤发病率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 但是JAMA今年发布的一条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并非针对长期使用手机的人士,而是观察“急性手机暴露”与脑部活动的关系。研究者对47 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脑部测试,结果发现时长为50分钟的手机暴露对靠近手机天线一侧的脑组织葡萄糖代谢造成了影响,葡萄糖代谢明显增加了。这一发现有什么 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在这之前,细胞培养研究也曾发现手机辐射的非热效应导致了基因表达和蛋白活性的变化 。 近些年来又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出炉或正在进行中。2009年一项针对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四个国家1974-2003年间420000人脑膜 瘤及胶质瘤的发病率与手机使用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揭晓了。该报告发现,在30年间,胶质瘤发病率男性每年增长0.5%,女性每年增长0.2%;脑膜瘤发病 率男性每年增长0.8%,90年代早期以后女性每年增长3.8%。1998-2003年间,没有发现发病趋势有所改变,无论从总体发生率还是脑瘤发生部位 研究者都没有发现他们与使用手机有任何相关性 。 2010年一项为期十年的研究结果称没有发现使用手机会增加脑瘤发病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排除两者的相关性。 关于孕期胎儿暴露于电磁辐射的研究也有相关报告:研究者对1999-2001年间1397名儿童肿瘤患者与5588名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儿童早期肿瘤与孕期母亲暴露于移动电话基站之间的关系。 针对那些声称对手机辐射“敏感”,暴露后感到不适的人群,也有相关学者进行了研究。英国研究人员通过双盲、随机试验发现,没有证据表明那些自称对手机辐射敏感的人能够区分不同的电磁信号并表现出相应身体不适,推测之前的感觉多为心理因素造成。 以上仅仅列举了主流医学期刊的部分研究结果。尽管大部分临床研究都没有发现肿瘤发生与使用手机之间确定的相关性,但是研究者们在作出结论前都显得小 心翼翼。尤其对于儿童,各国所采取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在芬兰、法国、德国、印度、以色列、瑞士等国,政府建议群众,尤其是儿童减少在手机辐射下的暴露,其 他国家和地区虽未给予官方建议,但仍继续就此问题进行大规模的和富有说服力的研究。 针对那些发现手机辐射增加了肿瘤发生率的流行病学报告,Cancer去年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文章就这些阳性报告结果提出了几点质 疑:第一,受试者在向研究者通报自己使用手机的情况时已经获悉自己罹患癌症,这种信息容易出现偏倚;第二,此类阳性报告结果很多出自瑞典的同一个研究者, 而这名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并未获得广泛认可并得到重复;第三,尽管手机已经在瑞典广泛使用了超过20年,但瑞典的脑瘤发生率并未发现显著增高,这使得那些脑 瘤发生与使用手机存在相关性的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 不过Cancer的文章也留有余地。关于手机辐射究竟有无危害,文章表示仍需等待大样本长时间的流行病学调查。一项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起的名为 INTER-1 PHONE的研究将涵盖13个国家,评估10-15年以来手机使用对成人的健康风险;另一项名为MOBIKIDS的研究将联合16个中心以评估电磁辐射对 儿童和青春期脑肿瘤发病的影响;美国也将花费2500万美元以研究3000只大鼠和小鼠从出生到老年每天照射10小时的后果。这些花费巨资的研究结果如何 我们将拭目以待。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对于手机辐射的危害,严格的表述应为: 大多数临床研究没有发现手机辐射与肿瘤发生有确凿的相关性;手机辐射存在某些生物学效应,但其意义尚不清楚。 对于手机辐射是否应该防护,各方意见尚不统一。孕妇防辐射服屏蔽电磁辐射的效果究竟如何,呼唤具有实验精神的朋友们予以证实。 参考文献 Rothman KJ.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n health risks of cellular telephones. Lancet. 2000;356(9244):1837-40 Joshua E. Muscat, Mark G. Malkin, Seth Thompson, et al. Handheld Cellular Telephone Use and Risk of Brain Cancer. JAMA. 2000;284(23):3001-3007 Nora D. Volkow,Dardo Tomasi,Gene-Jack Wang, et al. Effects of Cell Phone Radiofrequency Signal Exposure on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JAMA. 2011;305(8):808-813 Sanchez S, Milochau A, Ruffie G, et al. Human skin cell stress response to GSM-900 mobile phone signals. In vitro study on isolated primary cells and reconstructed epidermis.FEBS J. 2006;273(24):5491-507 Nylund R, Leszczynski D. Mobile phone radiation causes changes in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 lines and the response seems to be genome- and proteome-dependent. Proteomics. 2006;6(17):4769-80 Deltour I, Johansen C, Auvinen A, et al. Time trends in brain tumor incidence rates in Denmark, Finland, Norway, and Sweden, 1974-2003. iNati Cancer Inst. 2009; 1D1: 1721-1724. John Zarocostas. Mobile phones do not raise risk of brain tumours in adults, but harms among highest users need investigating. BMJ. 2010;340:c2688 Paul Elliott, Mireille B Toledano, J Bennett, et al. Mobile phone base stations and early childhood cancers: case-control study. BMJ 2010; 340:c3077 G James Rubin, Gareth Hahn, Brian S Everitt, et al. Are some people sensitive to mobile phone signals? Within participants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provocation study. BMJ 2006;332:886 Michael J. Thun. Jury still out on cell phone—Cancer connection. Cancer. 2010;116:2067 21 您也可能喜欢: 火山灰云对飞机有什么危害? BP漏油,危害继续 BP原油泄漏的生态危害,危言耸听? 氢化油到底有多大危害 冷浪漫mdash;Geek式恋爱研讨会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1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注核污染的同时,“电子烟雾”同样 紧急!!!紧急!!!
yangyingguo 2011-3-30 11:33
电子烟雾   一项新研究发现,电脑、打印机及其他办公设备产生的“电子烟雾”(即电磁场、电磁辐射),可能使员工置身于污染物和细菌水平更高的工作环境中。 电磁场模拟图 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完成的这 项新 研究,调查了在工作中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而产生头痛等健康问题的员工。尽管老板们对此很不屑,但新研究表明,这些电磁场会损害健康。   人们对“电子烟雾”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的担心由来已久。去年,英国牛津儿童癌症研究中心报告说,居住在距离高压线200米范围内的儿童罹患白血病的危险,比那些居住在距离高压线600米开外地区的孩子高69%。家电和办公设备产生的低压,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基思·牙米森,绘制出了典型办公室的电磁场图。他说:“电磁场对空气具有很大的影响,人们的皮肤和肺也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电磁场会增加人体内的毒素量,污染物的危险和感染的危险随之增加。”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2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白衣防辐射?
songshuhui 2011-3-28 22:01
Fujia 发表于 2011-03-22 05:41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又将“辐射”一词提升为热门话题。一时间,翩翩白衣成了流行色,“孕妇专用”的“防辐射服”炙手可热。然而,白色衣物是否便是乌蚕宝衣?“防辐射服”能否成为金刚护甲? 白色衣服“仅能”反射可见光 人视觉所见的白色,源于物体表面几乎将所有可见光线反射回来,这与是否反射核辐射没有任何关系。核辐射的能量大大高于可见光,物体反射或阻挡核辐射的能力与其颜色并无联系。 日常衣物的白色来自纺织染整工序中的漂白或添加荧光增白剂。漂白衣物时,加入的过氧化物破坏纤维原本所带的发色团,使其失去颜色。而添加的荧光增白剂则可吸收紫外光,并发射出蓝光,使织物在人眼中显得更加洁白。但荧光增白剂并不能吸收高能量的核辐射。 防辐射服“只为”电磁辐射 防辐射服的原理是在织物中加入金属。金属有导电性,可以屏蔽部分电磁辐射。手机信号等电磁辐射的波长远高于核辐射,对人体也无甚危害。普通金属电子数不大,对伽玛或x射线的高能核辐射并没有阻挡效用。 市面上防辐射服的制造方法不一,或为纺织纤维表面镀金属,或为金属纤维与纺织纤维混纺而成。织物中所含金属越多,则其防辐射性能也越好。然而金属可大大增加织物的重量,影响穿着的舒适感,织物的孔隙也显著减少其防辐射功能。更重要的是, 在衣服的领口、袖口等地方,电磁波可轻易侵入人体。如果“防辐射服”不将人体完全包裹住,其屏蔽效果便非常微弱。 如何挡住核辐射? 核电站所发射的辐射大约包括α、β、γ与衍生的x射线。这其中,α与β粒子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为巨大。如若进入体内,它们难以穿透身体,只能将其全部 能量用以与身体各组织碰撞。但它们也很容易被截留,能量最低的α粒子可以轻易被一页薄纸挡住,β粒子也仅需1厘米厚的塑料便可被抵挡在外。织物的密度与厚 度可以决定其是否能阻挡这些高能例子。 高能的γ与x射线则可由真正的“防辐射服”——铅服来阻挡。铅拥有很高的电子数,这些数目众多的电子可以大幅度阻挡伽玛与x射线的行进。这种沉重的防护用铅服便是放射专业人员的工作服。但一般γ与x射线能量极高,可以直接穿透人体,短期暴露并不对人体有太大伤害。 如果核辐射来临,逗留室内是最好的选择。大部分阿法与贝塔粒子可以轻易被家中墙壁隔离在外。户外活动需避免将皮肤暴露在外,增加穿着衣服的厚度。怀疑已被核污染的衣物应当迅速更换丢弃。 您也可能喜欢: 电离辐射与健康风险 谁最需要防辐射? 后辐射时期海鲜,吃不吃? 那些食物真的能防辐射吗? “盐”尽于此 无觅
个人分类: 专题|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比谁更缺少职业操守呢?
热度 1 zhaopei 2011-3-6 19:43
欧美国家雄浑扎实的建筑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使得我很鄙视国内的建筑行业,认为这帮人尸位素餐,将因为孜孜以求地制造垃圾而整体遗臭万年;反观自身所在的通信行业,敲锣打鼓的3G时代究竟满足了人们怎样的需求?除了一大堆的电磁辐射外,又将给这个地球留下些什么东西?!恐怕值得业内人士深思。
个人分类: 大千世界|33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富力煤矿应用SOS微震监测系统
热度 1 edward3 2011-2-13 16:04
鹤岗矿工报讯近日,波兰SOS微震监测系统在富力煤矿率先安装完成,并顺利通过中国矿大和分公司专家组的验收,已正常投入使用。 以往,富力煤矿测量矿震应用的是电磁辐射系统,是由工作人员携带仪器到井下测量点进行固定点数据收集,人为进行数据分析,具有干扰性大,地点单一,数据不够准确,分析难度大,监测范围小,人力投入多等缺点。去年分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引进波兰SOS微震监测系统,并由中国矿大专家组率先对富力煤矿-170至-530进行实地论证,最后确定15个监测点,经过安装、调试,整套系统完全达到验收、使用要求,顺利通过中国矿大和分公司专家组的验收。波兰SOS微震监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扩展能力强,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随时进行监测,记录准确,可视性强,分析功能强大,定位快速准确,能量计算精确,监测范围大等优点。这套系统的投入使用,改变了富力煤矿之前矿震监测的落后工艺和手段,全面实现矿震监测自动化。(富宣)
个人分类: 微震|25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量子的解释(1)光子
热度 5 jmluo0922 2010-8-23 18:58
什么是量子?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也没有值得关注的相关的解释。采用Google输入“interpretation about quantum”进行准确搜索,第一条结果就是我在本网发的第一篇博文中的论文附件,这可能是Google为这个附件文章特意给出的条目。为了不让理论物理学家反感,虽然文章的目的在于此,但在我的论文中没有用这样的关键词,也没有大篇地论述。我认为Google不仅很职业,而且很专业。因此本系列博文取名“关于量子的解释”,介绍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 1900年M. Planck在研究黑体辐射提出量子假设之后,耗尽毕生精力试图通过经典理论来理解物质电磁辐射的量子化现象,但最终未能获得成功,带着遗憾和忏悔离开人世。 光是由物质结构变化导致的电磁辐射现象,带着结构的信息,是我们理解量子和物质结构最根本的出发点。因此揭示光的本质就理解了量子,也就理解了量子力学和物质结构。 爱因斯坦用“光量子”对光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进行了总结,结论性的语言是: 光具有波粒二像性,即光既是粒子又是波。 这种总结好象是目前的终极论断,很有哲理。因为这个论断暗示我们“如果用波的性质理解不了就用粒子理解,反之就用波”。那么, 对于低频无线电波具有球面波的传播性质,波的强度随距离的平方衰减,而高频可见光波的传播,光子的能量似乎并不衰减,遥远恒星的光芒可穿越浩翰宇宙来到地球。对此我不知波粒二像性应作何种解释,才能自圆其说呢?? 从根本上讲,组成物质的原子和分子是由带电粒子组成,光是由运动带电粒子产生的,难道我们就不能建立一个比目前更完善的电荷互相作用模型,对原子结构和发光现象作出更合理的解释吗? 经典电磁理论认为,加速运动是导致带电粒子产生电磁辐射的根本原因。在原子结构中,带电粒子的加速运动是由带电粒子间的电磁场力决定的,其中磁场力取决于与运动电荷等效的电流元间的相互作用,力矢量与电流元的矢量积成正比。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场,这是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思想核心。变化的磁场由变化的电流产生,因此研究变化电流元的相互作用,是我们正确理解原子电磁辐射最根本的出发点。这种由变化电流元互相作用产生的电磁辐射现象是难以用目前公认的单个加速电荷的加速电场模型来描述的。 电荷是电磁场以及辐射的终极源,根据场强的定义,电磁场强度是单位电荷的电场力与单位电流的电磁场力,因此研究作用于带电粒的电磁场力也就研究了电荷所处位置的电磁场强度(包括辐射场)。因此通过求解作用于变化电流元上的磁场力变化率,可以获得辐射阻尼力,同时也就获得了电磁辐射场的结果。 麦克斯韦理论告诉我们,变化的电场等效于空间位移电流,感应电场和感应磁场的相互激发和传播产生电磁波;另外,等离体自约束的现象告诉我们运动的电荷会受到自感磁场的约束作用,约束强度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如果原子中的带电粒子是作轨道运动的,作用于变化电流元的磁场力变化率将于轨道频率的三次方成正比,因此空间位移电流(感应电场)受到的自感应磁力的约束随频率的增加是急剧升高的,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空间角随轨道频率增加应急剧收缩。当轨道半径小到某一值时,即频率达到某一高频时,辐射角为零时,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就可以被约束在管状的空间中传播,这就是高频电磁波具有定向传播的原因所在,也是可见光传播具有所谓“粒子性”的原因解释。 基于以上理解,对电磁辐射和光子可以给出以下经典解释: 1、 运动电荷的辐射应基于运动电荷相互作用模型进行理解,加速运动导致的电流元变化,作用于电流元的磁场力的变化率决定了电磁辐射阻尼力,也就可以获得带电粒子电磁辐射场强度; 2、 感应电场等效于空间位移电流,受自感磁场的约束,在空间中传播的空间角随频率的增加急剧收缩。 因此, 光子从本质上讲是完全自约束的电磁波,等效为完全自约束的空间位移电流,完全自约束是指电磁波的辐射空间角为零。 系列博文: 关于量子的解释(1) 光子 关于量子的解释(2) 氢原子的电磁自辐射与稳定性 ; 关于量子的解释(3) 共振与量子化 ; 关于量子的解释(4) 薜定谔方程与普朗克常数 ; 关于量子的解释(5) 物质结构理论的新篇章 。 附件: 氢原子电磁辐射与稳定性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12019 次阅读|9 个评论
小儿脑瘫的预防---电磁辐射污染对孕妇与儿童的损害
lzh1958424 2010-4-7 21:57
小儿脑瘫的预防 --- 电磁辐射污染对孕妇与儿童的损害 谈起室内环境污染,大家马上联想到氨气、苯、甲醛等的危害。但如果有人告诉您电磁辐射污染也很危险、很可怕,可能很多人就不能理解了。 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磁波污染,是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斥空间,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人体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所以被称为电磁辐射污染。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刘振寰   电磁辐射污染的主要危害  近年来,国内外对电磁辐射危害的相关报道很多,主要对孕妇和婴幼儿方面的危害和影响如下:   电磁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生殖和代谢功能,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某省对某专业系统16名女性电脑操作员的追踪调查发现,接触电磁辐射污染组的操作员月经紊乱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8人10次怀孕中就有4人6次出现异常妊娠。有关研究报告指出,孕妇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计算机,其流产率增加80%,同时畸形儿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可以导致儿童智力残缺。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名新生儿中,有35万人为出生缺陷儿,其中25万人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专家警告:电磁辐射可能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等。表现为心悸、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律不齐等。如果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另外,还会导致失眠、白细胞减少、女性经期紊乱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对视觉系统的不良影响。由于眼睛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儿童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 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意大利专家研究后认为,该国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离高压电线太近,因而受到了严重的电磁污染。   另外,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物电流和生物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群。   怎样防止和减少室内电磁辐射污染   注意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注意使用办公和家用电器时间。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注意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距离。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离电器越远,受电磁波侵害越小。如彩电与人的距离应在4~5米,与日光灯管距离应在2~3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一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 注意电磁辐射污染的环境指数。专家提醒有5种人特别要注意:①生活和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员;②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人员;③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工作人员;④佩戴心脏起搏器的患者;⑤生活在以上环境里的孕妇、儿童、老人及患者等。这些人都应该了解室内电磁辐射污染的程度,如果环境中电磁辐射污染比较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电磁污染已被公认为是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已将电磁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人体如果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射剂量下,细胞就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并产生多种疾病。 事件:电磁污染之争诉诸法院近日,5位百旺家苑业主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起诉至海淀法院,请求法院撤销市规委为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公司核发的(2003)规建市政字0721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据介绍,北京电力公司所建的1号塔位于百旺家苑小区南门外公共道路边,4号塔位于小区北门外公共道路边,2号、3号塔位于小区西侧绿地上,该绿地上建有小区人行道、篮球场、儿童活动场,是小区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 北京电力公司所架设的是220KV高压输电线路,业主称,根据电学常识,高压输电线导线周围的工频电场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辐射,并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5位业主在诉状中称,国内外的众多专业机构和专家通过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已证实:220KV高压线周围300米地段内的人群患白血病、癌症的几率是其他地区的数倍,电磁辐射也会导致孕妇流产、胎儿畸形和心血管疾病。在高温、大风、大雪、阴雨、雷电等气象条件下容易断裂和发生其他危害事故。220KV高压输电线路能否架在社区?电磁污染到底怎样?这一事件使电磁污染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解惑:电磁辐射的危害到底怎样其实人类一直生活在电磁环境里。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此外,太阳及其他星球也自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但天然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没有损害的,对人体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人工产生的电磁辐射。 19世纪80年代,人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发电站。从此,人类大步迈进了电磁辐射的应用时代。在充分享受电磁辐射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人们也日渐感受到它的负面效应。中国电子学会电磁专业委员赵玉峰教授说,任何带电体都有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即安全卫生标准限值),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引起人体的不同病变和危害,这部分超过标准的电磁场强度的辐射叫电磁辐射污染。 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哪些地方的电磁辐射容易超标?(1)电脑0.6至1.5米的距离内;(2)居室中电视机、音响等家电比较集中的地方;(3)工、科、医电气设备及视屏显示终端周围;(4)广播电视发射塔周围;(5)各种微波塔周围;(6)雷达周围;(7)高压输变电线路及设备周围。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1.电磁辐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2.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3.电磁辐射是造成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大脑组织发育,骨髓发育,视力下降,肝病,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5.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专家:对电磁辐射不必过分恐慌。赵玉峰教授说,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虽普遍存在,却并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使在超标环境下,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对电磁辐射草木皆兵。当然,对老人、儿童、孕妇和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对电磁辐射敏感人群及长期在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采取防范措施。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制造电磁辐射污染的污染源无处不在,我们如何防护呢?专家说,一些城市建有电视塔,因为电视塔有几百米高,辐射的区域已经超越了居民住宅的高度,基本不会对市民的健康产生影响。 有些高楼架设有天线,像抛物面天线、手机基站及传呼台天线,这些天线功率有限,而且受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控制,对居民影响不大。 至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微波炉、电磁灶等家用电器,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一般都符合规定,电磁辐射不会超标,不会带来危害。 中国电子学会电磁辐射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文魁建议,当前要尽快制定一个综合性的电磁辐射标准,对各种电磁辐射的强度做出明确的规定,严格禁止那些超标的电器进入市场,危害消费者。 半年前,李女士购得寓所一套,大兴土木装修一番后,便喜滋滋入住。然而本打算安居乐业的她,却没有享受到安居的乐趣家中老小接连患上肺部疾病。更让李女士纳闷的是,室内并未有装修残存的异味或刺眼气体。   无奈,李女士来某居室污染防治中心寻求解答。据该中心仪器检测表明:李女士家中氡气含量严重超标,居室污染严重,居住一日无异于一天吸了100盒香烟。   那么,氡气从何而来?居室内还有哪些看不见的杀手?专家告诉她,这些都来自于居室污染。   居室污染的物理因素主要有噪声污染、光污染、电离辐射等。化学因素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物质有300多种。生物类污染主要有细菌、真菌、螨虫等。   对人危害最严重的物理因素主要是电离辐射,它包括电磁辐射和天然放射性核素辐射。电磁辐射来源于各种家用电器,但只要人们稍加注意防护,就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最为可怕的是天然核素的放射性,在居室里,对人危害最大的主要来源于铀、钍、镭等物质,它们存在于土壤、石材、砖瓦、水泥、钢材、瓷砖、石膏等材料中,其天然射线作用于人体,形成外照射,其强度如果超过一定的量,就会诱发白血病、胎儿畸形、不育等病变;除此之外,这些放射性物质还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一种气体氡。   氡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惰性气体,比重是空气的7倍多,容易集聚在房间内形成较高浓度。氡在衰变过程中产生子体,氡子体是一种放射性微粒,随空气进入人体,或附着于气管及肺部表面,或溶入体液进入细胞组织,作用于人体内部,形成内照射,诱发肺癌、呼吸道其他癌变。氡是仅次于吸烟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据报载,美国每年因氡引发肺癌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0000人,远高于艾滋病;我国每年因氡致肺癌人数达50000例以上。由此看来,氡是可怕的无形杀手,切不可等闲视之。   对人危害最严重的化学因素主要有甲醛、氨、苯等。甲醛存在于人造板材、保温及绝缘材料、涂料、塑料贴面等,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质;氨主要来源于冬季施工混凝土中的防冻剂尿素,它可破坏血液的运氧功能,严重的可发生肺气肿、呼吸系统病变等;苯来源于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燃烧等,它可以抑制人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生物类污染主要是细菌、真菌、螨虫等,它们存在于地毯、被褥、毛绒玩具等家用物品中,适当注意即可防范。   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全市抽查了6座新建的高档写字楼,结果,这些外表富丽豪华、内部装饰典雅的写字楼甲醛的超标率达42%,氨的超标率达81%。   如何才能降低室内污染的危害呢?第一,购房者在装修居室时,为避免受到放射性侵害,在购买前应先索取1千克建材,到市卫生防病中心等权威技术部门检测合格后再购买;第二,已建成的住房,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做到房间早晚开窗,厨房内安装换气扇等通风设置,增强室内的通风、通气;室内栽植像月季、天竺葵等一些既有观赏价值、美化功能,又能吸收有毒物质的花卉等,方可有效地避免居室现代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从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恐怖悲剧起,接着就是废墟气体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生活在这一带的居民出现了许多异常病痛。时隔4个月调查发现石棉含量是允许水平的500多倍,而且铅和苯含量过高,受影响的居民、办公室职员和消防队员经常出现头痛、鼻出血、咳嗽等症状。这表明了建筑物中含有大量隔热的石棉材料,它会引起人患石棉肺和肺癌。   我们知道建筑材料分为2种,一是基本建筑材料,二是装饰材料。基本建筑材料通常有砖瓦、水泥、预制板、隔热材料等。有些原材料本身就很轻,容易飞扬到空气中,如石棉尘。在基本建筑材料中,主要的环境污染物是释放有害的放射性核素,如氡及其子体和其他放射性衰变产物。一般情况下,地下室氡的浓度高于地平面上房间的浓度。氡是镭或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有些建筑材料由于含有镭,使得房屋内的氡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我国有些地方用煤渣制成的碳化砖,用于建筑材料,以致室内的氡及其子代产物的浓度远远高出其他普通材料造的房屋。   装饰材料主要起到保护、防护和美化的作用,例如石灰浆、涂料、塑料壁纸、地板革、地板砖、地板腊、隔音板等。装饰材料主要的环境污染物是各种有机化合物。已鉴定出500多种,其中20多种是致癌物或致突变物。当室内用特种胶水铺设地板后1星期内,每立方米苯的浓度最高达0.059微克以上。苯是肯定的人类致癌物,这是非常不安全的。甲醛也是室内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例如大宾馆新装修后,甲醛浓度每立方米可达0.85微克。甲醛是对人的潜在性的致癌物,目前在新装饰完毕的房间内的甲醛浓度,几乎都在危险水平以上。急于住进新装饰的房间,如果又使用空调器,是不安全的。   瓷砖可以用作墙壁砖和地板砖,它们是通过基本建筑材料或装饰材料做成的;不管是哪种材料,都会有氡及其子代产物污染室内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氡是一种惰性放射性气体,室内氡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由于房屋的地基土壤内含有镭的衰变产物;另一来源是从含镭的建筑材料如花岩石、水泥及混凝土等中衰变而来。镭衰变到氡,成为气体。在衰变过程中,可以放射出射线、射线、射线,达到一定的浓度就有可能构成对人体的危害。   氡及其子代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肺癌,潜伏期约15~40年。有人提出除吸烟以外,氡比其他任何物质都更能引起肺癌。在美国估计每年约有两万例肺癌病人是与室内氡的接触有关。   如何防护瓷砖对人体的危害呢?首先需要控制污染源,合理使用安全无毒或低毒的建筑装潢材料,减少氡气或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在可能有氡释放的建筑材料表面刷上一层封闭性涂料,能防止氡的逸出,使室内空气中氡的浓度降低,起到防护作用。第二是合理通风。如可吸入性尘粒、甲醛及氡等都可以通过改善通风而加以降低。合理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调查报道,空调室有充足的室外新鲜空气补充,可以免除空气的循环使用对人群健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据2001年福州市对部分住房室内放射性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门窗关闭时氡子体浓度均值是门窗打开通风换气后的3.5倍,可见通风换气的重要性。室内氡子体浓度受季节、时间、室外氡浓度、气温、气压、风速和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三,为了公众的安全与健康,国务院有关规定,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放射性防护技术单位检测合格的建筑和装潢材料都不得销售。
个人分类: 未分类|6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复叶剑先生的问题
chenzhao 2009-9-24 16:22
叶剑先生: 您好!很高兴跟您探讨物理问题,请不要叫我老师,因为我只是个工程师而已。 由于回复内容太多,请允许我把回复放到博客上。 首先有必要解释三个重要概念。 1、关于电磁辐射的度量 让我们先用光做例子,如果要度量光的辐射,首先采用的物理量是:辐射通量。她的定义是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国际单位瓦特每平方米,对于远距的点光源,只要让仪器垂直于光线方向,测量到得功率除以仪器镜片面积就是辐射功率,这个容易理解。 但这样的做法无法反映光源本身的信息,因为跟距离有关。譬如遥远的恒星,辐射通量很低,但并不代表其比灯泡暗。为了反映光源本身的发光本领,我们定义一个叫做辐射亮度的物理量,它为:辐射通量/光源的立体角。 我数学不好,立体角(solid angle)的定义请查几何书。这样,遥远的物体由于张开的立体角小,其辐射亮度保持不变。辐射亮度是只跟光源有关的属性,跟距离就几乎无关了。作为例子,在开阔海平面的仪器测量到得半球天空立体角应该是2PI。辐射亮度也有简单称辐亮的。 更加周到的考虑,因为电磁波谱非常宽,从波长零点几微米到波长几公里,通常仪器只能测量一个很窄的电磁波谱范围,因此把辐射量度对波长做一个偏导数,得到的结果称为分谱辐射亮度,或称单色辐射亮度。工程常用单位制为(瓦特*米^-2*球面度^-1*微米^-1) 2、亮温是一个光度学概念。 亮温是一个光度学概念,刻画的是单色辐射亮度的强度。 譬如使用光谱仪测量晴朗天空的亮度,在不同狭窄波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微波大约3K,因为晴朗天空的大气对微波几乎完全透明。在红外窗区约十几K(因为大气在红外窗区吸收很少量,自然也发射少量辐射);在可见光区又非常高,可达几千K(因为散射了太阳光)。区别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只是反映了几个电磁波谱段,天空辐射或反射的电磁能量强弱而已。 2、黑体是理想化模型,犹如质点等物理理想化模型一样。 黑体的特性是:如果有外来电磁辐射能量投射到黑体自身,则把它们全部吸收,没有辐射透过或反射。这样,如果我们能测量到来自黑体的电磁辐射,就能断定,这是黑体自身发射出来的。(还有个假定,黑体发射的辐射都是由于热)。黑体发射电磁能量的原理是物体内部带点粒子由于热运动,以不同频率不断振动的缘故。 对于实际物体,只要在电磁能上以吸收、发射为主要的,且大大超过透射、反射,可近似看做黑体处理。 典型的近似黑体例子如恒星、普通白炽灯丝、深海清洁的海水(红外波段)。 因此,可以回答您的三个问题了。 1、亮温里提及的辐射都是电磁辐射。 2、文中提到的亮温的辐射属性,实际是物体发射电磁能的本领,或者说,物体近似黑体的程度。用发射率epsilon表示 0epsilon1 , 接近于1的就是黑体,接近于0的就是白体(只反射不吸收)。 3、辐射是能量的传播方式,完全正确。但是,不一定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譬如逆康普顿散射实验,简单解释,就是光子跟电子相碰撞,光子把一部分动能传递给电子,然后由于光子减少了能量,变成了频率较低的光子。波动的传播需要介质吗?要看怎么定义介质。譬如引力波,时空本身算不算介质?如果我们承认时空也有物质属性,那么时空也算介质。这样的话,一切波动都需要介质。 顺便说下,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能谱(单色辐亮相对于波长的分布),与普朗克理论计算的2.7K的绝对黑体能谱分布几乎是完美的一致,误差小于万分之一数量级。
65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