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变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未来教师(5):学会学习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热度 1 qiaoqiao1980 2017-1-2 10:55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对于未来教师,他们不仅面临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压力,也会面对自身能力不足、家长的不满和学生的重新选择所带来的困境。当然这些依然不是最重要的,对于教师职业本身,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对于学习的看法的深刻变化,是我们对于教育目的的重新确认。 “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命运”,都曾经是许多学生刻苦学习的座右铭,影响了一代代的学习者,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落后的时代,学会知识,甚至只要学的比别人好,就可以脱颖而出,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掌握知识带来的力量。甚至掌握一些技能专长,也可以安身立命,生活得不错。这一点即使在今天也是一个生活的真理。 虽然在中国,除了知识,还有金钱,权力很多的因素,但是在很多领域,个人的能力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中国的贫富分化严重,阶层分化严重,已是事实。但是面临未来技术变革的冲击和各种潜在的危机,没有谁能够躺在被窝里就能幸福的生活一辈子。尤其是很多人,依然生活得并不如意,他们和他们的子女想生活得更好,学习依然是最好的道路。而那些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人,想守住或者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观念的转变也是关键的因素。 过去的十年,已经明确,技术的变革会带来游戏规则的深刻改变,新技术对于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越来越迅速,越来越激烈。没有人能够确定20年后,我们会怎么生活,我们会怎么工作。 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困惑。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加在一起12年,大学还有4年。16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尤其是在新技术下,知识创新加速,导致老旧的知识贬值和淘汰加速。仅仅是知识,已经不能改变命运。 我们不仅要学知识,还要比别人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别人更快的学到知识,比别人更快的鉴别出更有价值的知识。 这就不再仅仅只是知识的事情,而是学习的事情。 新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已经成为教育研究者的共识。 未来社会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 学习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并且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深刻改变各个国家的教学模式。但是可惜的是,在中国的教育界,我们还没有把学习看作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概念。 学习依然是学生的个人行为,而不是教学中的主题。在知识和学习两者的关系,我们选择的是知识,而不是学习。 学知识,肯定是学习,但是学习,却不仅是学知识。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今天教育革命的主题。只有学会学习,我们才会有勇气有能力面对未来的挑战。 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强有力的学习技能,正在成为未来教师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未来教师职业技能的变革的关键就在于此,从传统的知识讲授,转变成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人,这种转变是根本性的。 理解学生如何学习,将会成为教师最重要的能力。
个人分类: 我爱我师|3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转载】什么是阻碍社会变革的思维关键
wenmiaosong 2016-10-14 18:32
【转载】什么是阻碍社会变革的思维关键 特有理 2016-10-13 长久以来,仁人志士们一直在寻找中国社会变革的出路。其中不外乎两条主线:一条是以文化为核心;一条是以个体素质为核心。但令人纠结的是:个体与文化是一个无法彻底分割的有机体,最终便会陷入谁主导谁的怪圈。 从文化的逻辑方向,个体的思维模式及价值观的确立必定来自与社会文化的塑造和推动,实际上也是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力是不是主导的问题。很显然,从自然规律角度,强势一方必然获得主导地位。而群体对于普通个体,在社会整体层面必然是强势和主导的。 从个体的逻辑方向,社会文化是个体思维模式的集合与适配。离开个体的基础而谈文化的改良和变革,无异于企图建立一个空中楼阁。同时,由于社会的现实中,一个强势个体的影响力可以控制整个社会的走向,这就使个体的思想突破成为逻辑自洽的关键环节。 从文化逻辑角度,最终导致被殖民思维;从个体逻辑角度,则只能期望盛世明君的降临。然而二者逻辑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们都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思维,把文化和个体始终按主从关系来分析,遗漏了互为主从的非线性逻辑状态。 从历史的事实可以看到,中国曾多次被外族所征服,但每一次外族又被中国文化所同化。这一方面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但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人口基数决定了社会整体的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的方向。另一方面,由个体带领的朝代变更虽然在历史上也层出不穷,但同样没能走出传统文化模式的基本框架。 可是从世界角度,由于国家的分割,中国文化即使曾经对周边国家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是由于没有个体之间的密切影响以及暴力的维护,中国文化并没有根植于其它国家。 有不少人会在文化和个体之间找第三条路,那就是宗教。他们认为宗教信仰可以凌驾于文化之上而对社会起作用,他们有西方国家的发展作为证明。但是,他们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中国一直没有一个可以主导社会的宗教信仰。难道这只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巧合? 我认为,宗教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由于这种文化形式在中世纪对思想的影响力,使得宗教成为一种社会思维模式的心法框架和信仰传承。然而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对利益获取手段的包容性。虽然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现实利益,但它对于其它宗教的来生说和永生说并不予以排斥,除非影响到真正的现实利益。这正是中国文化生命力所在,它的特征是用一种“大爱包容”的华丽包装来达到不问手段的利益获取。 要想突破文化与个体在文明发展问题上的相互纠结,最根本一点,就是降低群体对个体的制约力,并使良性个体对群体的影响力能相对增加。在现实中,唯一的方法就是减小社会群体的规模。其科学性,就是集群通信系统与蜂窝通信系统模式的差别所体现的。科技发展证明,只有小范围、小规模的蜂窝系统结构,才能适应多用户、大范围、大容量、快移动的应用需求。而这种蜂窝模式,正是与中国的大一统文化相对立的。 由此可见,真正阻碍中国文明发展的关键性思想障碍,就是大一统的爱国思维。 时至今日,我相信绝大多数华裔都把大一统作为一种社会层面的思维道德。因此,汉奸、卖国贼的帽子才最好卖。行文至此,相信很多人恨不得要发飙了。但是,理性地来分析,现在的大一统正是阻碍整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屏障。而从现在中国社会的堕落程度,这个社会结构如不能以非暴力形式自行调整,则暴力造成的分崩离析将是必然的。事实是,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分裂状态,只不过一个是大陆,一个是台湾。并且很多人还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 破除大一统,并不等同于分裂一个民族。国家不过是一种以民族为主体的群聚生活模式。从一个同民族,多国家和谐共存的模式;到同民族,一个国家的内斗不止,暴力杀戮不断;其间还有很多选项空间。不同国家可以组成军事同盟;同一国家也可能内奸遍地。谁才是大一统真正的受益者?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是明明白白地展示出来吗? 一个关键的逻辑在于:如果一个民族是有希望、有生命力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即使以不同国家的形式存在,国家之间还是应该能和谐共存,一致对外;若这个民族是一个极端没落的民族,即使在同一国家也会相互欺骗、相互迫害、相互残杀。 当然,从理论上讲破除大一统是促使文化变革的最佳出路。但现实中军备的分割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军队国家化,行政高度自治化的“蜂巢”模式,将是一个折衷的选项。这不在于党同不同意、人民答应不答应,而在于首先在思想意识上客观思考大一统的利弊。不能让“爱国思维”阻碍对民族发展出路的深入探索。 附评论 (作者:凌吉可) ,也很好。我也把他转载在下面: 非常有深度,顶! 世界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应该是中华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中华文化讲无为而无不为,基督教文化则讲羔羊之路,并非人的强悍,而是信仰注入文化的结果。二者的共同点是恩典文化(汉朝开始的道儒融合),追求上帝或天道,尽管范围有差异。 而其它的以强悍为主的人类文化则多是昙花一现,或早已衰弱灭绝。 如果对比一下,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33岁征服了大半个世界,却死于33岁;而耶稣33岁死于十字架成为代罪的羔羊,却征服了全世界。 然而,宗教尽管是关键,但人人信教却是大灾难。这在欧洲中世纪前的基督教(天主教)和当今的伊斯兰世界政教合一就是例子。中华文化的成功在于宗教(道释)与世俗(儒)的制约平衡。道释上山,思想下乡归儒,这样的制约其实远远优于人类(儒)层面的制约(会造成人性的异化,如抑郁自闭与猫狗过日子等“文明病”)。 中国的问题出在释的一枝独秀,修行宗教和后来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更极端的道德主义修行)捆绑了人的思维,却成全了人,却去赚取索取的资本,成为主宰而人定胜天:这才是汉奸贪官叛逆产生的根源。 至于博主提出的国家概念,则可以以人类国度和上帝国度分开的办法。这也是老祖先的神州,和美国清教徒当年山上之城提法的原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让一小部分走天路的人走天路,这个世界才有希望,这才是包容的关键意义。
个人分类: 杂文2016|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科研推动LGBTQ*问题的社会变革
WileyChina 2015-7-28 09:41
对研究者来说,“影响力”是在学术界决定科研基金的驱动因素。这里的“影响力”,往往指的是被引次数。但什么是真正的影响力呢?历史、商业、心理学、教育和哲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社会变革呢? 6 月,我们对当今的社会热点——LGBT群体问题进行研究。我们希望研究人员的发声能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我们希望哲学家像那些在 The Hastings CenterReport 中提到的、在生物伦理学领域工作的专家一样,让治疗变性患者的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这种影响。我们希望在电影媒体研究领域,能多些对LGBT夫妇的学术科研报告,以帮助大众用批判性的视角看待这些电影和文学,从而促进LGBT文学和艺术的传播。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研究人员和专家们同其他学术团体一起,就LGBT领域的相关问题共同交流讨论,以加深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影响力。 “同性恋人群的故事还在继续,相关法律尚未完善,同性恋人群的生命伦理学意义研究还在进行。”—— Timothy F. Murphy, Hastings Center Report 我们诚邀您一起探索LGBT团体的学术内容专题。我们已同研究者,作者和专家合作,通过the Philosopher’s Eye blog 这一哲学和社会问题交流论坛,展开了跨学科的对话。整个月,学者和作家将致力于发表原创博文,讨论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重要问题。我们希望大家都参与到博客讨论中,并鼓励大家在the Philosopher’s Eye上写评论,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这些内容。 正如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期刊 编辑Ann Larabee 博客 中写的那样, “很多人都在关注卡戴珊家族男主人布鲁斯-詹纳的变性决定,这让我们思考接受变性人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来自该期刊的BruceDrushel通过博客回顾了媒体和电影中对LGBT群体的诠释。Hypatia的地方董事会成员Annika Thiem也在重新审视哲学和酷儿研究中的学术声音。她还在博客中呼吁称呼的变化,来消除对酷儿群体的歧视。每篇博客都在发掘LGBT谈话中亲密的部分,并号召读者批判性地思考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LGBT群体。现在,对LGBT团体的关心涵盖了家庭、婚姻治疗、儿童心理学、教育等诸多方面,我们已请专家涉入相关的领域进行研究。 这项集中科研及博客交流活动探索了跨学科领域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引起了对LGBT群体教育和实践问题的广泛关注。 就像Timothy Murphy在博客中所说, “同性恋者其实跟其他人一样,又跟其他人不一样。” (*LGBTQ: People often use LGBTQ to mean all of the communities included in the “ LGBTTTQQIAA ”: “ L ”esbian; “ G ”ay; “ B ”isexual; “ T ”ransgender; “ T ”ranssexual; ” T ”wo-spirited; “ Q ”ueer; “ Q ”uestioning; “ I ”ntersex; “ A ”sexual; “ A ”lly ) 作者信息: Kathryn Coble Community Marketing, Wiley 点击查看英文原文: http://exchanges.wiley.com/blog/2015/06/12/using-research-to-drive-social-change-on-lgbtq-issues/
个人分类: Social Scence and Humanities|18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淘宝村”缓解中国城市化痼疾
热度 1 yuelugj 2015-5-15 17:47
E-commerce can ease social ills in China's villages By Wesley Wu-Yi Koo and Lizhi Liu Financial Times 2015-05-11 http://blogs.ft.com/beyond-brics/2015/05/11/e-commerce-can-ease-social-ills-in-chinas-villages/ “淘宝村”缓解中国城市化痼疾 斯坦福大学博士生 Wesley Wu-Yi Koo、刘立之 联合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译者/许雯佳 Behind China's impressive economic rise is the biggest human migration in history. By 2013, some 269m rural residents had become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offering cheap labour and sustaining urban growth. However, unable to register and settle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ities, these migrant workers are forced to leave behind children, spouses, and old people in the villages. This has taken a tremendous toll on the rural society. Today, there are 61m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40m “left-behind elderly” in Chinese villages. Some 79 per cent of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under the care of grandparents, who are often uneducated and lack parenting resources and energy. As a result, the academic scores of 88 per cent of these children fall below what would be the passing line in cities. The rural elderly, separated from their children, record an average suicide rate of 0.5 per cent, five times the rate for urban elderly. Villages, which have been the backbone of Chinese societ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re falling apart. Reality paints a bleak picture of marginalisation, but there exists a beam of hope. In the past decade, the rise of e-commerce has transformed China's economic landscape, with more than 300m active online shoppers today. A lesser-known trend is that e-commerce has begun to vitalise the rural economy as well. In 2013, roughly 2m out of the 8m online stores on taobao.com and tmall.com – two large e-commerce platforms – were registered in rural areas. In early 2014, China had just 20 “taobao villages”, classified as those villages in which at least 10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is involved in the selling of goods online or those in which annual revenues from those sales surpasses Rmb 10m. But by the end of 2014, there were 211 such villages. The impact of taobao villages extends far beyond the generation of wealth. It is also helping to moderate the mor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urbanisation. Our field research has indicated that e-commerce in some areas has helped reverse the labour drain and brought families back together. A case in point is Dongfeng, a village of 1,200 households. Just ten years ago, most young people from Dongfeng were working in the cities. Some said that during that time if an elderly person died, the village “would not be able to muster four able-bodied men to carry the coffin”. However, since the creation of stores in Dongfeng selling Do-It-Yourself furniture online, the village's social structure has been transformed. Youngsters are now much more likely to stay in their village, and college students from Dongfeng also tend to make their way back after graduation. It is also common for the elderly to help with their children's online businesses, leading to a richer labour force and feeling of self worth. Another example involves Wantou, which is known for the traditional craft of willow-weaved baskets. In 2006, a few villagers started selling baskets online. Their initial success demonstrated that, through e-commerce, producers of baskets could skip the economic middleman, access the market directly, and retain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profit. Over time, villagers who had previously been migrant workers gradually came back to Wantou and set up their own stores online. Today, Wantou is known as a “three no village” – no lonely elderly, no left behind children, and no divorces due to physical separation caused by migration. How is e-commerce able to penetrate rural areas and drive social change? First, e-commerce allows villagers to work close to their families and with their families. This is because it can provide villagers with access to the national market in even the most remote locations. Second, e-commerce, compared to offline business, has a far lower barrier to entry. Initial requirements rarely exceed Rmb 5,000 and access to basic infrastructure (e.g. mobile phone, roads). Third, 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mmerce ecosystem creates an ambiance for learning.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numerous taobao villagers, ranging from elementary school pupils to seventy-five-year-olds, are picking up computer knowledge and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s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not only render a village more competitive economically, they also help build,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 safeguarding the village from the pernicious side of urbanisation. The social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mass urbanisation are not unique to China. Regions such as Uttar Pradesh in India and Kentucky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also facing issues including mass brain drain and dwindling villages.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 taobao villages demonstrates that, in an increasingly connected world, the rural society does not have to be overturned for urbanisation to take place. Instead, villages can ride the wave of urbanisation toward building an economically viable and socially integrated future. Wesley Wu-Yi Koo is PhD candidate at the 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 Lizhi Liu is PhD candidate at the Stanford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淘宝村”缓解中国城市化痼疾 斯坦福大学博士生 Wesley Wu-Yi Koo、刘立之 联合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译者/许雯佳 来源:FT中文网 2015-05-15 在中国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增长背后,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截至2013年,约有2.69亿农民进城当了农民工,给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支撑着城市的发展。然而,由于无法在城市落户和接家人来城市定居,这些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配偶和老人留在村子里。这给农村社会带来了严重损害。 如今,中国农村有6100万“留守儿童”、4000万“留守老人”。近79%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照料。这些老人往往没念过书,也缺乏养育孩子的资源和精力。结果,88%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达不到城市里的及格线。 同子女分隔两地的农村老人平均自杀率达0.5%,是城市老人的5倍。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社会支柱的农村正在分崩离析。虽然现实勾画出了农村被边缘化的暗淡前景,但我们依然看到了一线希望。 过去10年,电子商务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格局。如今,活跃的网购者已逾3亿。一个较不为人知的趋势是,电子商务也开始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2013年,中国两大电商平台淘宝网(taobao.com)和天猫(tmall.com)的800万在线商户中,约有200万是在农村地区注册的。 2014年初,中国只有20个“淘宝村”。但到2014年末,这样的村子增加到了211个。所谓“淘宝村”,是指村中至少有10%的人口做网店生意,或者全村的在线商品销售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 淘宝村的影响远大于其创造的财富。它还有助于缓解城市化带来的较为负面的影响。我们的实地调研表明,在一些地区,电子商务已帮助逆转了劳动力的外流、让家人重新团聚。 有1200户居民的东风村就是一个例子。就在10年前,东风村的大多数年轻人还在城市务工。一些人说,那时候,如果村里有老人去世,整个村子“都凑不出四个身强力壮的人来抬棺材”。 但是,自从东风村村民开起了卖DIY家具的网店后,该村的社会结构就发生了彻底改变。年轻人现在远比以前更有可能留在村里,村里出去读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也倾向于回村。老人帮子女打理网店也很常见,这让村里的劳动人口变得更加富裕,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以传统手工草柳编篮子出名的湾头村是另一个例子。2006年,一些村民开始在网上卖篮子。他们的初步成功表明,通过电子商务,篮子的生产者可跳过经济环节中的中间商,直接对接市场,并保留很大一部分利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外出务工的村民逐渐返回湾头村,开起了自己的网店。如今,湾头村被称为“三无”村:无孤寡老人,无留守儿童,无夫妻因外出打工两地分居而离婚。 电子商务如何能够渗透到农村地区并推动社会变革?第一,电子商务让村民得以和家人一起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这是因为即使身处最偏远的地区,电子商务依然能让村民直接对接全国市场。 第二,与线下生意相比,电子商务的门槛低得多。需要的启动资金很少超过5000元人民币,而且只需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比如手机和公路)就可开业。第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营造了学习的氛围。 我们的初步结果表明,上至75岁的老人,下到上小学的孩子,无数淘宝村村民都在学习电脑知识和商业沟通技巧。这些学习机会不仅使村子更有经济竞争力,还有助于村子培育、吸引和留住人才,保护村子免受城市化负面影响的冲击。 大规模城市化所伴随的社会挑战不仅出现在中国。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和美国肯塔基州等地区,也面临人才大量流失和农村地区萎缩的问题。 淘宝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表明,在一个日益互联的世界里,推进城市化不一定要以颠覆农村社会为代价。相反,农村可以搭上城市化的大潮,建立一个具有经济可行性和社会融合性的未来。 作者简介:Wesley Wu-Yi Koo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科技创业项目博士候选人;刘立之是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
个人分类: 地学人生|4271 次阅读|4 个评论
小议教授当官
热度 76 weijia2009 2014-12-14 10:33
小议教授当官 贾伟 最近科学网又开始热议施一公当官的新闻,有人鄙视,有人赞赏,也有人认为这件事跟“教授治校”终于关联起来了。 有这么一个评论还是比较中肯的:施一公做不做官,没有必要讨论,好不好,只能看他自己和清华师生,他觉得快乐就是好,清华师生能接受就是好,其他旁人的评论,毫无意义! 说个貌似不相干的事情。记得我们中学的历史课本上总有这样的描述,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最后无一例外地“被地主阶级窃取了胜利果实”。于是有的同学对中国的农民起义这件事儿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农民起义没一万次也得有八千次,这个“地主阶级”也忒厉害了吧?上万次地偷大伙儿的血汗成果,居然次次得手!是俺们无能,还是他们太狡猾了? 当然这是个图样图森破的问题。实际情况是,“农民”和“地主”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起义之前是农民,可是起义后抢了一堆地产、房产、货币资产,外加一批美女,于是当初的农民起义者开始冲着农民兄弟挥刀抡枪,渐渐的,你再说他们是农民,人家都会跟你急的! 科学网的扫地僧老师傅这两天脑子里闪出一个理论来,他老人家说:看一位中年人的志趣和理想,不必去听他的演讲,也不必去读他的博文,只要看他把屁股放在哪里,就一目了然了。 拿这个理论来解释农民和地主的角色互换问题,是再贴切也不过的了。但如果我们拿这个理论来预测受过很多年西式民主文化熏陶的“中年”教授,也许不一定次次准确。海归学者过渡到政府官员,其言行到底会不会完全受屁股所坐的位置所左右,我自己心里的感觉是“不一定”,至少我深深地希望不是那样 - 像农民和地主间的切换来得地覆天翻、彻底颠倒。 科学网的金拓博主曾说过另一个理论,(大意是)一个学者通过改变自己立场来获得权势以期达到自己良好的初衷注定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这个依附权势的上升过程会不可逆的改变他本人。很显然,不论是扫地僧理论还是金氏理论,都让人觉得悲观。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痛苦转型的社会,学者的地位一向是十分尴尬的,但他们对于科技振兴和挽回社会文化的堕落是负有沉重的社会责任的。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从一种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学者要承担起社会变革的重任,一个办法就是主动参与政治 - 如同在西方社会一样,而不是被动地当一名在野的不同政见者或精神守望者。当然,这种积极从政的办法是否能行之有效,我们需要让时间来说话,现在表示悲观和乐观都为时尚早。 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我个人还有一些分析在三年前的一个博文里写过,现在重贴出来,省些笔墨。 海归与当官的随想 贾伟 最近几年每次回国,常有朋友将我再次“归海”的举动归结于当初没能当上学院的正院长的缘故,说要是在上交大有做院长的机会,这个人大概是不会走的。每次我听到这样的评论,总要费力地解释一下 - 这个问题绝对是冤枉交大了。事实上我这个当了5年的副院长不是没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当初我对领导和同事的解释是自己多年从事管理,在工业界干了5-6年的管理工作,在2001年才回到学术界开始建立自己独立的实验室,比学术界的同龄人少了一段科研上的积累,因此,对于我来说欠缺的不是行政管理,而是科研时间。让我出来为大家做点服务的话,至多就适合当个副院长,当院长需要全身心投入,我不合适。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美国遇到一些资深的华人学者,居然也这么在问,当初为什么没当正院长?也就是说我还得接着在美国做“祥林嫂”,一遍一遍地重复自己的话。当然,我有时也会跟他们开点玩笑:没想到你们至今还很官迷啊,现在对“千人”啥的兴趣不大,磨磨唧唧,给个院长或所长的位置八成就跑得快了吧? 尽管我们习惯于把历史分成奴隶社会、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等一系列阶段,在我看来中国自古以来的所有制形式基本属于一种形态,即“官有制”,所以文化的内里大抵也脱不出“官”这个烙印。即便是许多在西方平等和自由的学术氛围中熏陶了多年的华人学者,其思想深处的“官”印由于幼时文化启蒙的缘故而大多依然保留得完好如初。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种提法,大致意思是如果我们把美国大学的“官”和中国高校的“官”做一个粗略对比的话,用百分制来综合评价一个位置所拥有的权力、威望、社会认同、自我感觉(尊严)等因素,中美两地的大学校长都是100分,美国教授的得分应该在80分左右,系主任应该得85分,院长得90分;而在中国的大学,一个教授至多能得30-40分,一当上系主任差不多就能到80分,院长能得90分。两个体系的主要差别在教授的得分上,西方教授的地位和院长和校长有一段距离,但不是“天差地别”的那种。而在中国,一个教授当上了系主任或院长,多半有点“鲤鱼跳龙门”的感觉,味道好极了!所以说要一个“面值”达八十分的美国教授辞了工作回国干一个“面值”三、四十分的中国教授是有难度的,即便薪水给得一样或更多,只怕人数也不会多。上个月网上不是还有篇博文题为“美国华人教授:给我实权就海归” - 多么直接的表述啊! 我这几年观察下来,在美国当上教授的海归回来当院长、所长的大多不太称职,因为他们很多人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教授生涯中除了有“八十分”面值以上的自我感觉以外,并没有太多的学院/学术机构管理经历。尤其是五十多岁的高端海归上岗,在现代管理技能的学习和思维切换上已没有优势可言了。 而我们知道这样的“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的情形还是会持续下去的 - 只要我们普通教授的“面值”上不去的话。高校不将“官位”提供出来就请不来高端人才,至于海归院长来了以后能否把百多号人的单位搞好,那就只能以时间和很多人的前途做筹码来“走着瞧”了。 最近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味道:职位就像一只杯子,你的修养和品性才是杯中的尤物。夜光杯中盛的未必是葡萄酒,也可能是一杯浊水,而粗瓷盏里也可能泡的是极品龙井。个中的品质全在自己的后天造化!
41712 次阅读|136 个评论
微博晨读点评二则
热度 2 陈龙珠 2013-7-31 08:25
陈龙珠sh :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能做成合适的事情,将展示新一届党政首脑的智慧 ◆ ◆ @华尔街见闻 【新华社评论:触动利益格局须慎之又慎】新华社最新评论文章称,速度“换挡”为改革留出了空间,但同时称改革越是啃硬骨头就越会触动利益格局,须慎之又慎。 http://t.cn/zQ6Z1sY (2) | 转发(43) | 评论(40) 22分钟前 来自 享拍微博通 来自 新浪微博 陈龙珠sh :这场能源变革,很可能会导致美国对中东石油产地逐渐失去兴趣,而出现新的热点争议地区,亚洲尤其是中国或将首当其冲 ◆ ◆ @华尔街见闻 【页岩气影响深远,法国电力集团退出美国核电市场】世界最大核动力电力生产商法国电力集团(EDF)近日宣布退出其与Exelon合资运营的5个核电站项目,全面退出美国核电市场。集团CEO表示页岩气发展使核电站竞争力明显下降,完全有利于燃气发电,美国核电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详见 http://t.cn/zQis4e5 (4) | 转发(80) | 评论(16) 41分钟前 来自 享拍微博通 来自 新浪微博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1631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应对变革
gzchengzhi 2013-4-3 09:28
  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之中。几十年前,我们经常说知识大爆炸,指的就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同意这样的说法。   如同清朝灭亡之际,还是有很多的保皇派出现。他们竭力维持皇权统治,认为中国如果没有了皇帝,那就会很糟糕。事实如何?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虽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曲折,但现在我们并没有出现当年那些保皇派所担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我们现在还维持当年的皇权统治,那当然就有些糟糕了。   当然一切只是假设而已,或许这样的猜想并不正确。这令人牵肠挂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也正是历史学家能够痴迷于其中的魅力所在。科学网上有很多历史学家,我相信他们的体验一定比我更加深刻。   话说回来,即便不是如同社会变革那样伟大的变革的出现,我们身边仍然会不断出现各种变革的机会。这些变革的机会的到来,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适应这种社会变革的发生,免得如同当年的保皇派一样,成为历史的笑话。   然而由于人的思考方式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稳定的状态,期望能够在人的一生中始终保持这种稳定的状态。因此变革的到来,可能会引起人们心中的一些不安。如何应对这些变革?需要理论的支持。   现在有一种学习理论,被称作“变革学习理论”,这一理论是基于成年人与年轻人的学习特点的不同而建立的。变革学习理论认为,由于成年人与年轻人的学习方式不同,成年人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增长自己能力的过程。成年人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对社会的批判过程。   当然这样的批判,并不是一个对什么事情都去指手画脚的过程,并非是对什么事情都不满,然后发泄一番了事的过程。批判应该建立在已有的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外界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只有这样,成年人的学习过程才会发生。最终错误的想法得到改正,正确的认知成为成年人经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变革学习理论与人的认知规律也是相一致的。在青少年时期,面临着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要求,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打下牢固的基础,应对成年以后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需要。而到了成年,生理成长已经停止,并开始下降。每一个成年人都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在这一时期,如果还如同青少年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效率是比较低下的,学习的质量也不高。这也就要求成年人必须采用不同于青少年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青少年的学习是一个信息不断输入的过程,对于成年人来说,变革学习理论认为,成年人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与外界持续的信息交流的过程。其中既有信息的输入,更多的则是信息的输出。随着年纪的增大,信息的输出所占的比重会逐渐增大。   变革学习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比较一致的。中国古代强调了尊敬长者,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面对长辈,晚辈应该尽量多听取教诲。如同“程门立雪”这样的例子算是一个特例。这里长辈输出信息,而青少年接收信息。   儒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反映了人的成长过程的规律。按照这样的思想,一个人先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是一个利用外部的信息丰富自己内涵的过程,而到了治国平天下,则是一个要用自己的想法去改造社会的过程。如果说一个人青少年的时候需要格物致知,则到了成年人的时候,就应该用自己的知识去治国平天下了。   看来这种变革学习理论还是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的。   当然古代文化总是精华与糟粕并存,作为成年人,面对这些东西,自然也应该采用一个批判的态度来学习。   最后回到本文的主题,如何适应变革?   既然变革时时发生,如果我们仍然采用青少年那种比较被动的方式来学习,你会发现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今天要学幻灯机,可过了若干年后,人家用上了液晶投影了。等你好不容易掌握了如何灵活操控液晶投影了,教室里已经更换上平板电视了。   因此在这种变革的时代,你有永远也学不完的知识。然而并不是说学不了就不学了,实际情况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学习特点,用批判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你会发现其实不管是液晶投影还是平板电视,他们的本质同黑板都是完全相同的。当那些多媒体技术的神话被刺穿以后,你最终会发现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过去的习惯,就能够得心应手地左右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毕竟一项技术的出现,是要方便人们的使用的,而不是要令我们变得更落后。    更多有关变革学习理论的知识请参考: http://transformativelearningtheory.com/
3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时代如何看待科学
热度 1 Wuyishan 2013-2-26 21:30
刘大椿 194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图书馆馆长、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抉择》、《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科学哲学》等。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创新方法、交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等。 (解放日报,2012-11-24)   科学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但实际上,究竟该怎么看待科学,还是存在许多争论和不同看法,最主要的分歧在两个方面。一、什么是科学?也就是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到底有没有界限,究竟怎么划分为好?比如,有人提出中医不是科学,有人认为风水也是科学,等等。这些都是有争议的。二、科学的价值,或者说作用,到底怎么看?有人热情称赞科学,说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有人认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问题,包括生态问题,精神危机等,都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的。那么,科学的价值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呢?我们对科学的基本态度应当是怎样的?   为科学辩护的基本态度   尽管科学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科学本身也不一定像科学哲学家原来所论述的那么纯粹,但是如果从根本上否定它,人类没有科学的发展,就真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态度。   我想从上世纪90年代一场非常重要的论战讲起,这场论战又被称作“索卡尔事件”。   艾伦·索卡尔(Anlan Sokal)是美国纽约大学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 1996年,他在《社会文本》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超越边界:迈向量子引力的变革性诠释学》。 《社会文本》是美国著名的左派文化批评先锋刊物,对科学持一种质疑的态度。索卡尔其实是捍卫科学、为科学辩护的,但是由于当时关于科学与反科学的论战正酣,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索卡尔狡黠地采取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争方式,他把自己伪装成对方阵营的人,也来反对科学,批判科学。这篇文章把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的最新成果拿来,然后用诠释学的观点,批判科学、质疑科学。索卡尔在行文中做了一些小动作,故意将一些在自然科学家看起来是常识性的错误,放到这篇文章里面,洋洋洒洒地说来道去。文章发表后,有的人认为非常好,你看科学家都持这样的观点,也对科学采取质疑态度了;也有的人说这个科学家太小儿科了,连基本的科学常识都不懂。   与此同时,索卡尔又在一本相对中立的杂志《大众语言》上,发表了另一篇谈话文章,叫做《曝光: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表示前一篇文章不过是模仿嘲弄后现代派的游戏之作,其中的论断大部分既无逻辑前提,又无经验根据或概念论证,不过是一派胡言。这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这种做法显然对捍卫科学的这一派比较有利你看连基本的自然科学常识都不懂的人,就可以写出批判科学的文章,而且还头头是道,还引起了反对科学派的喝彩,可见批判科学的人、批判科学的观点,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但是同时,批判科学派也认为,这样一种噱头并不代表他能够真正捍卫科学,也并不能够把质疑科学、批判科学的观点真正驳倒。所以此事又引起了一番新的争论,而且愈演愈烈,这就是所谓的“科学大战”。   此事件可以说明什么呢?就是当下对科学具有不同看法,这是世界性的。应当说,20年前在我国,质疑科学、批判科学的声音很少;但是今天,批判和质疑科学的声音,渐渐多起来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低碳观念的出现,随着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发生,人们对科学技术有了更加多样的看法。   那么,究竟应当怎么来看待科学?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科学作为一门学问,它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和构造性。   所谓客观性,就是指一个东西、一门知识,它是可检验的,而检验是能够被重复的。比如,我们说一种治疗的方式、一种药物,它是符合科学的,那一定是,它用在你身上有效,用在别人身上也应当是有效的。否则,就不能够被称为科学。这是客观性的一个基本含义。   所谓普遍性,就是抽象性,或者是非地方性,无国界性。比如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它并不只是17世纪英国的物理学,我们今天世界各地所教授的物理学,基本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科学的,首先要看它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只有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才是科学。   什么叫构造性呢?就是指科学的知识应当是具有逻辑性,或者更严格地说是具有数学性,即能够用数学表示。比如自由落体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一般认为,只有符合客观性、普遍性和构造性这三个特点的,才可以叫做科学。但是这个观点也引起了很多的质疑。   今天的捍卫科学派,还是非常强调科学的这三个特点,只是不会讲得那么绝对了。当然,尽管科学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科学本身也不一定像科学哲学家原来所论述的那么纯粹,但是如果从根本上否定它,人类没有科学的发展,就真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这是有关科学辩护的一个非常基本的态度。这方面的代表作,一本是1994年美国科学史家霍尔顿的 《科学与反科学》,对反科学现象提出了批评,还有一本是美国生物学家格罗斯和数学家莱维特合著的《高级迷信:学界左派及其与科学之争》,认为批判科学是一种高级迷信。   那么,为什么科学的知识应当为我们所遵循?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论证,它和我们原来所讲的客观性、普遍性、构造性有一些区别,但实质是一样的。其中,颇为出名的是自然科学家哥特弗里德和威尔逊在《自然》杂志上撰文提出的七条证据,他们以此说明科学能够掌握真理。   这七条证据分别是:第一,稳定提高的预测力;第二,日益准确和广泛的数据;第三,不断具体和综合的理论;第四,种种组合证据;第五,描述和解释自然的不断进步;第六,可重复的实验;第七,基于科学而起作用的技术。尤其是最后一条,它不仅仅是理论,还可以变成技术,而且这个技术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我要说,这些证据在当下是非常精彩的。   理性看待质疑科学的声音   批判工具主义、批判技术至上、批判无节制的经济扩张,这是对的。但是,必须首先正视现实中各种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向前推进,如果试图把现实中那些工业化的成就都废掉,返回到从前那个前工业社会去,那只能是一种倒退。   与捍卫科学相对应,另外一种态度,也就是批判科学、质疑科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样一种态度其实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出现的。原本大家以为,科学技术的成长壮大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大家理应越来越喜欢科学、维护科学。但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它有可能会走向反面。   我们知道,强烈批判科学的声音首先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毒气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死伤了几千万人,这在过去的战争中是很少见的。是什么让战争具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呢?人们很自然地将之与科学技术联系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残酷,纳粹的毒气室、核武器的使用等,都与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包括核能的利用,核电站的建设,也可能后患无穷。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影响至今未消除;日本的核电安全技术,相对来讲,原来认为是比较先进的,但福岛核泄漏,居然弄成这个样子,大家也都看到了,不得不进行反思。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难免会对科学产生质疑。所以,对科学的批判,并不是几个吃饱了没事干的人随便想出来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以及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在今天频发以后,人们很自然的一种反思。当然,这样一种反思走向一个极端,就会产生一些非常尖锐的所谓另类的观点。   当下在科学哲学领域有一批颇具影响的学者,他们认为科学其实是我们今天人类问题的根源。而且,他们从很多方面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在他们看来,科学技术首先是与政治共谋的权力,是为政治服务的。比如,美国的国际战略靠什么?就是靠它的科学技术,才使得它自认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能够为所欲为。科学技术也是依靠金钱运转的游戏。现在的人不可能靠一支笔、一个脑袋,在自家后院的储物间里面做实验,就弄出一个定理来。你要进行科学研究,没有资源是不行的,必须有很大的投入。随便弄一个项目,那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科学技术还是听命于赞助人的工具。不管是科学家也好,还是技术工作者也罢,都是某个机构的工作人员,要靠别人给他资助、给他钱,他才有自己的事业和利益。更严重的,科学技术还是残酷统治自然的帮凶。在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比较和谐的,人类知道怎样在自然中生存,也知道必须服从自然。现代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发现自己可以做那么了不起的事情,少数人因而产生了一种狂妄的态度。主客观长期较量和演变的结果,就把自然变成了充满生态危机的这种状态。   以上种种,就是另类科学哲学或者说批判科学诸流派的主要观点,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主要是溯源于欧洲大陆传统的一些思想流派,如以欧陆哲学为基础的存在主义,以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以福柯、利奥塔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等。第二类,主要的批判者原本是正统的科学哲学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随着社会和思想的变化,他们背叛了自己的观点,而从原来的营垒中杀了出去,他们以费耶阿本德和罗蒂为代表。第三类,我们称之为科学知识社会学,这是从英国兴起并迅速扩展到欧美各国的一个学派,他们采取一种所谓人类学的方法,大量运用民族志、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关注具体的科学活动,由此得出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结论,成为批判科学的根据。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两位著名的法国学者拉图尔和伍尔伽写了一本书 《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他们通过对实验室科研活动全过程的细致观察和分析,发现在实验室里工作,跟在其他单位、作坊工作,基本是一样的。比如,在实验过程中,谁更有经验、地位更高,那就听谁的;或者得出一个数据,有人认为这个数据不够可信,那就重新再做,直到他觉得好为止。由是,该书的结论就是:在实验室里面进行的科学工作,其实也是社会建构的,没有所谓纯粹的、客观的、记录下来就行的知识,实际上它们大部分都是人为的。   如果你从这个例子中得出一个质疑和否定、批判科学的结果,这并不奇怪。我们常说,科学的一大特点是其客观性,但这个例子很显然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工作是纯粹客观的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因为所有的科学工作都是人做的,这样一种研究带有某种主观性,就不足为怪了。   这个例子其实揭示了一个新的方面,即人们不是纯粹地从哲学、从思辨角度来否定科学、批判科学,而是从科学活动的实践中,从科学家这个共同体的行为方式中去进行研究,由此得出的一些结论,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当然,更是需要再三斟酌的。   显然,从科学活动和科学家两个方面来看,所谓客观性、普遍性和构造性都不是绝对的、纯粹的,科学活动的过程一定会掺杂进很多社会因素,会打上某种个人或社会的烙印。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科学就是没有客观性、没有普遍性、没有构造性的。没有纯粹的客观性并不等于说没有客观性。这一条很重要。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来分析和思考一下。   第一个是“女性主义”,代表作是桑德拉·哈丁的 《女性主义中的科学问题》。她的主要观点是:在科学中跟在社会上一样,性别其实主要不是自然的、生理的东西,而是社会建构的。现代的科学共同体,其实是男性、男权占统治地位的,女性科学家一直受到排斥。因此科学的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要破除男性的霸权。果真如此吗?   第二个是“后殖民主义”,也有一本比较有代表性的书,是印度学者兰丁主编的《科学、霸权与暴力》。他认为,现代科学其实就是西方帝国主义的余音。西方帝国主义在16世纪以后靠殖民主义取得霸权,20世纪殖民地都解放了,独立了,但是殖民主义实际上还存在,所以叫做“后殖民主义”。在这种格局下,西方就靠着它在科学中的霸权来统治全世界,特别是统治东方,统治非西方的文化。兰丁认为,印度的占星术就是印度的传统科学,不幸被西方的天文学取代了,像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这样一些西方科学家,其实是西方帝国主义霸权最重要的支撑。所谓理性主义,也不过是一个重要工具,是用来对东方、对非西方的科学和文化进行侵略和剥夺的。他宣称,要真正把殖民主义的毒害消除掉,必须在科学中也排除掉殖民主义霸权。这样一种观点,也是比较极端、片面的。   最后一个是关于“生态主义”的。生态主义的思想在今天已经非常流行,我也觉得很有道理。科学发展了,技术发达了,容易产生一种技术主义的倾向或价值观,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确实,技术有很大的作用,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是相反的观点认为,科学就是破坏生态的元凶,主张应当回到那种完全自然的状态中去,我觉得这其实是非常不现实的。   批判工具主义、批判技术至上、批判无节制的经济扩张,这是对的。但是,必须首先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才能向前推进,如果试图把现实中那些工业化的成就都否定掉,返回到从前那个前工业社会去,那只能是一种倒退。   当然,有关社会建构的这样一些观点,的确对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科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因其极端,自然也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极端的观点比较容易吸引眼球,但是你如果照它去实行的话,不仅行不通,可能还会出大乱子。   警惕科学主义成为新迷信   对待科学应持一种审度的态度,盲目地辩护和极端地批判都是不恰当的。既要支持科学、尊重科学,又要保持对科学的警醒,不要迷信科学、认为科学是万能的,这才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应当怎样看待科学呢?我以为,盲目地辩护和极端地批判都是不恰当的。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多元的、理性的、宽容的态度,以一种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观点,既不是简单地辩护,也不是简单地批判,而是持一种审度的态度来看待科学。   当前在学界也已出现了这样一种反思的新潮流。例如,舍格斯特尔主编了一本《超越科学大战》,他主张回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传统,就是既研究科学内在的认识论的规律,同时也研究它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苏珊·哈克的代表作是《理性地捍卫科学》,她提出了一种折中的批判常识主义,认为批判科学的观点往往违背常识,所以要回到常识,但是又不能简单地回到常识,要吸取批判观点中的长处。还有阿伽西,2003年出版了一本书《科学与文化》,他提出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主张把科学作为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来看,不能把科学跟人文截然分开。这种思想很具启发性。不要老是认为科学是一种外来文化,只有人文才是传统文化,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太符合实际的。   特别需要提一下:在西方,为科学辩护和批判科学,两种声音都非常强烈,而且批判科学似乎还更加时尚。对于这样一种思想文化现象,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呢?   首先,要清醒地看到,在发达国家,对科学的基本坚持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而对科学的批判,主要是为了矫正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批判科学的观点,普通民众并不反感,但是真正完全接受它的人也不是太多。这就好比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制度,尽管有很多人批判法制,但是人们并不会因此而主张废除法律,相反,遵纪守法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我想这一点,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科学,而不能轻易地去简单否定它。   在我国,目前科学还主要是被当作一种器物层面的工具,它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但是,人们尚没有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来看待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是去努力弘扬科学,去说明科学精神其实跟人文精神是一致的,而是简单地去批判科学,那是会出问题的。当然,如果我们仅仅去鼓吹器物层面的科学,认为它就是绝对真理,根本不能碰的,那也成问题。   所以,我们既要从简单的科学万能论中解脱出来,又要与反科学保持距离,不能人云亦云,指责科学是我们一切问题的根源。如果大家都反科学,我们的发展、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就麻烦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极端的科学主义,把科学理想化、神圣化,就等于把科学变成了一种新的迷信,这是不对的。具体科学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真理,一定是正确的,科学也可能会出错。任何具体的科学,它都要往前发展,都是会被修正、甚至被取代的。科学知识并非绝对正确,这正是科学的伟大之处。   最后我想说的是:既要支持科学,尊重科学,又要保持对科学的警醒;不要迷信科学、认为科学是万能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而且是真正科学的态度。   (根据作者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的演讲录音整理,经演讲者审阅)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36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社会体制改革是深刻的社会变革
whyhoo 2012-6-29 11:22
□ 魏礼群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 社会管理 研究院院长):   社会体制改革是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   本次论坛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与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对社会体制与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思路和对策,这不仅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当代中国,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需要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一般来说,社会体制是一种社会治理的方式和制度安排,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规范,决定着人的社会关系、行为准则和社会运行。我们现在讲的社会体制改革,有着特定的内涵和范围,就是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 文化体制 相一致的社会体制。我国现行的社会体制总体上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些年来也进行了许多改革探索,但仍存在着不少缺陷和问题,主要是:社会管理的理念、组织、形式、手段、方法不适应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多层次、多元化和互联网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 政府 、社会、企业、中介机构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清,关系不顺;社会管理的体系、制度、机制不健全,难以有效发挥应有作用。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和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现代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整体设计、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管理体制新模式。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一些重要关系:一是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即政府行政管理与多元社会治理的关系;二是条条和块块的关系,即中央(部门、行业)与地方的关系;三是民生和 民主 的关系,即改善人民生活与发展 民主政治 的关系;四是德治和 法治 的关系,即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建设保障的关系;五是社会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关系,即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与推进其他体制改革的关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应当把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同实现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二是扩大公民参与和社会协同功能,三是拓展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四是健全各类人群服务管理机制,五是加快社会规范建设,六是构建虚拟社会管理制度,七是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八是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社会体制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务艰巨繁重。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许多重要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而任何一个重要问题都没有简单的答案。我们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总结,努力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 刘应杰(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   激发社会自身发展能力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宏大的历史性任务,涉及到社会管理体制多方面的改革,要统盘考虑,周密部署,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第一,政府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 公共服务 职能。其目的是更大程度地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动力,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运行,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在社会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改变以前的“大包大揽”、无所不管的状况,把一些社会能够自我管理的职能逐步转移给相应的社会组织来承担,并加强管理、引导和服务,培育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公共服务方面,要区分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主要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而把非基本公共服务交给相应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来承担。这更有利于在加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为国民提供更广泛的、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满足其高水平、多层次的需要。   第二,规范发展各类社会组织。为了加强现代社会管理能力,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公民意识,提高其发育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考虑,选择发展三类社会组织:一是社会事业类组织。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发展体制外的民营社会事业,与现有的国有公立类社会事业形成平等竞争关系,形成一种外在压力和内生动力,推动我国社会事业进一步改革发展繁荣。二是公益类组织。鼓励、引导和支持公民与民间资本投入社会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三是自我管理类组织。人们通过一定的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应该鼓励、引导和支持这些社会组织正常有序发展,并且依法进行规范管理。为此,要加快制定《社会组织法》,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作出法律规范,做到依法管理、自主发展。   第三,积极推进基层社区自治。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一个社会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社区这个基础。我国《 城市 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都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自治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基础,要进一步扩大社区自治的范围,丰富社区自治的内容,使社区成为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   第四,加快建立和形成现代化的稳定的社会结构。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建立起稳定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针对我国在发展中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需要下大力气改革 收入分配 制度,扩大 中等收入 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通过分配调整和税收调节等手段限制过高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起收入分配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五,加快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社会规则。我国正处在由传统人情社会向现代契约社会的转型过程之中。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规则,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我们应该加快建立现代社会的基本规则,培养公民的诚信意识、规则意识。要从最基础的做起,首先是诚信,其次是守规矩,包括遵守基本的交通法规、现代文明生活守则等,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    □ 朱耀垠(民政部办公厅副主任):   好的社会服务依托于好的社会管理   我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创造社会服务的过程。关于“社会服务”概念,近两年来大家讨论得比较多,也有很多的分歧,连叫法也不统一。比如,英国叫个人社会服务,美国叫人类服务。在欧美国家,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对社会服务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有的侧重志愿的角度,有的侧重市场的角度。   其中,最根本的分歧如下: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服务是向弱势群体提供的帮扶性服务,主要是要解决社会问题。它使个人和家庭适应社会的价值规范,帮助受损的家庭和个人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尤其是主张市场化改革的人认为,人的这种服务的需求主要应该由市场和家庭来供给。只有当家庭和市场彻底崩溃的时候,才可以去申请社会服务。而且社会服务要经过资格审查,是有条件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另一种是基于福利的普遍主义观点,认为社会服务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是人的一种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来享受这种社会服务。另外,对其外延的界定也不同,有的是把教育、健康、住房这些都纳入了社会服务的范畴,有的认为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是 社会保障 、医疗和个人的一些需求服务。   不管存在多少分歧,人们对社会服务的特性也存有很多共识,大概有八个方面:1.社会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依托。因而,它是公共服务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2.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保障人权,促进公平正义,因而必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3.社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当然也兼顾公众的需求。4.社会服务的主体责任应该是政府,当然也要发挥独立组织和非正府组织的作用。5.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性照顾、个人照顾和家属服务。6.社会福利的主要手段是专业社会工作。比如,在苏格兰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叫做社会工作局,在英格兰叫做社会服务局。7.社会服务提供方式有上门服务、社区服务、机构服务。8.社会服务有明显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有别于商业服务。   社会体制的本质是社会结构,是社会体系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制度安排。社会服务体制是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各类社会服务主体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利划分的制度安排。它反映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定位,体现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的划分。社会服务的机制是社会服务各类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结合方式,包括社会服务的运作模式、供给方式,包括决策机制、投入机制、竞争机制、监管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    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社会服务有明显的发展,改革创新也迈出了许多重要的步伐。但是,体制机制创新仍然落后,服务设施和项目不完善,供需矛盾突出、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不活、效率不高以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的目标是什么?主要是坚持在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社会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提供方式的多样化,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使社会服务更加有效、更加丰富、更加经济、更加灵活、更加公平、更加人性化。我们的改革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 张秀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社会管理应给家庭更多保护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20世纪以来,中国的家庭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包括市场力量的冲击、思想观念的冲击等。特别是最近30年,因市场经济理性的涤荡,自我中心式的个人主义的发酵,家庭的根本价值关爱、责任、义务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瓦解,导致了家庭价值能力的下降。可以说,家庭在缺乏保护机制的前提下,暴露在市场机制面前。当下,流动人口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等社会问题凸显,与家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息息相关。如流动人口的问题,城市只接纳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进来,但并未接纳他们的家庭。   如何缓解上述社会问题?首先在认识上要高度重视家庭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是社会政策促进社会整体功能有效发挥的焦点。任何组织都不能取代家庭的功能,在中国更是如此。从国际上看,以支持家庭作为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点,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共识。一个人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保护,就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付出的代价将会更高。所以,要有经济激励,重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责任,比如说以家庭为单位的税收制度,考虑养老和就医的社会负担,平衡家庭的劳动政策。基于社区的平台,以国家投资支持家庭职能。另外,家庭应该成为一个社会福利的单元,而不仅仅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   我们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以家庭为单元的人口流动。现在的人口流动几乎完全是个人的。为什么提这样的概念?广东有研究指出,80%的青少年犯都有留守的经验。他们大部分是初中毕业就进城了,正值青春期就脱离了家庭的监管,在城市里工作不稳定,就会滋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也就成为城市未来的新问题。现在我国1985年以后出生的流动人口,新生代的农民工就有1亿多。如何让城市接纳他们的家庭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未来五到十年,这个问题就会更加凸显。   我们要以社区为平台,强化国家对家庭的统筹和支持,实现社区与家庭资源的整合,增加家庭的抗逆力。其实社区中就有很多资源,我们应考虑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把这些资源更好地组织起来,满足社区内家庭和个人的需求。同时,应该考虑制定一系列的亲家庭的社会政策,增加家庭抗逆力,从根源上避免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降低社会管理的压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涉及到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对问题群体的管理,不让这些问题从家庭、社区溢出到社会。第二个层面就是整个社会的服务。家庭是我们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细胞。如何使家庭的力量和功能更好地发挥起来,对社会管理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 岳金柱(北京市委社工委研究室主任):   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到2011年底,民政部统计我国正式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是45.75万个。如北京市27家枢纽型社会组织,覆盖了85%的市级社会组织,还有在社区备案登记的,同时高校、境外也有一定数量的社会组织,另外还有一些草根组织。这些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的社会组织一般能吸纳大约10%的 就业 人口。部分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经济规模能占到GDP的5%-10%。英国是社会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大概有5万多家社会企业,每年的营业额达270亿英镑,大概为英国贡献84亿英镑,占GDP的1%以上,拥有员工47.5万,占英国所有企业员工数的5%,同时提供30万个志愿者岗位。   社会组织是社会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推进社会组织改革要有各司其职的思路,民政部门管什么,业务主管部门管什么,这个应该分开。同时,统筹协调配合,分级管理,依法监管评价,扶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除了必须严格控制的,其余社会组织全部放开发展,最大限度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2.除了必须登记审批的,其他社会组织全部备案登记。3.除了国家必须进行业务主管的,其余的社会组织全部纳入到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社会组织都纳入党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之中。4.除了必须非营利的组织,鼓励其他社会组织走社会企业之路。5.除了必须政府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其他的社会服务可以考虑市场化、社会化。6.除了必须由政府行使的,其余一些微观的管理职能交给行业协会。7.除了必须由指定部门监察的,其余社会组织部门全部纳入到社会评价和社会监管之中。8.除必须保持兼职的,考虑将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职业化、专业化。9.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军事经济情报等秘密的,其余社会组织信息全部向社会公开。10.除了需保持自身特殊性的,比如宗教类组织,其他的要么建立党组织,要么实行党建工作全覆盖。 原文见 http://www.chinareform.org.cn/Explore/perspectives/201206/t20120628_145422.htm
个人分类: 社会|1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需要开启政治普选的漫长之旅:代表能代表谁
Zhanglincn 2012-3-4 03:58
科学需要开启政治普选的漫长之旅:代表能代表谁
科学的发展有其基本的规律,其运作机制非常明显(理论创新-技术实现-经济投资-市场利润-反馈投资-理论创新-....),所以科学的进步和创新不会随着时间而停止和改变,只要某个社会体系不出现动荡,这个社会内的科学发展会按照其规律前进。一个国家如此,整个地球更是如此! 然而科学发展的快慢在各个国家却不尽相同,其快慢却是通过社会进行调节,而这个调节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状态。世界科学发展中心的转移无一例外都通过社会变革和政治发挥调节作用,没有一个社会纯粹是靠科学家努力做科研而最后成为科学中心的,虽然这必须是一个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当社会政治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智力的最大潜力的时候,这个社会的进步才是快速的,而这个最大潜力的发掘就是要靠社会政治的公平和民主来实现,因为一个优秀科学家生下来首先是从一个普通公民开始的,如果社会没有公平对等到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那优秀的人就不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连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所以社会的公平和民主,是促进科学发展和经济进步重要因素。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现实和所面临的瓶颈来看,社会政治的落后是主要原因。如果社会能让真正有能力和水平的人保持在政治决策和管理的岗位,那社会必然会得到持续高速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要让公民享有充分平等的政治权利,目前中国已经到了开启全民普选进程的时刻了,虽然这个道路漫长,但开启的时间不能继续拖延。 科学只在科学框架下是很难得到快速发展的,科学家必须参与到政治的诉求中去获得科学发展的强大社会支持,这个支持不仅仅是合理的经费分配,更是社会公平环境下不断成长起来的智力资源。 然而这样温文尔雅地用科学说话,有些文官体制下的文化人还是看不到普选的意义,说那是劳民伤财毫无意义之举。那么就什么都不要说让我们一起欣赏下面的图片吧。人大代表能代表的是什么人,顺便有个著名的皇帝代表也有一个著名的立场,他有句名言,看到百姓没有粮食吃饿死了,不能理解,就说:既然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个人分类: 生活娱乐|2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加学位授予仪式有感
热度 1 fanchunlong 2012-2-14 09:16
(2012年02月14日 阴) 今年一月,我第一次参加了学校研究生院组织的学位授予仪式。自己毕业的时候,学位授予是发一张纸到手里;自己学生毕业的时候,学位授予除了发一张纸,还有一场身着专用服装的仪式。坐在哪儿,看着仪式的进行,一股烦闷之感渐渐涌上心头,时至今日依然萦绕不去,略记之。 我是生在红旗下的一代,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整个历史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社会现象、遇到各色人等,优秀与腐朽的、高尚与低级的。细细品来,无论好坏的事物,其发生、发展都渗透着科学的自然与辩证,对于科学与创新的社会历史作用,我有着发至心底的敬畏,对优秀科学家甚至有奉若神明之感。 但在学位授予仪式中,老师们身着“道袍”一排排的坐着,校长与“侍者”也身着等级明确的专用“道袍”并立,为每一个穿着不伦不类小“道袍”的学生们施行着“入门”仪式,那一系列犹如神圣“洗礼”般的动作恍如法事中的驱鬼方法,怪异而又令人寒战。仪式中,科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撒旦教”,教育领潮人们也已成为“教庭”的长老,看着仪式的进行,倒是可以促进理解十字军的“高尚杀戮”。 对于学位,我视其为衡量个人学术水平的指标之一,反映了个人掌握具体领域的研究方法、发现和解决领域内问题的能力,与个人的社会历史贡献没有必然关系;它更多的是对某段学术经历的肯定,是个人未来参与学术研究的敲门砖,与其最终科学成就也没有必然关系。因此视学位为潜力人群的普遍素质可以,但没有必要用固定的仪式来彰显其特别和差别,形式主义让人深恶痛绝,这种仪式形成的自我定位和社会心理会加剧学位在社会生活中的畸形认同。 当前,学位在社会生活中已经与收入分配、道德水平和领导能力等过分联系,导致少数高学位群体在利益博弈中处于超然地位。而事实是许多知识分子具有谨小慎微、吹毛求疵和自大自利的心理,使得他们很难从善如流,至于道德高尚、果敢坚决、统观全局这样的品质则与学位无关。这样说不是否定学位的作用,而是说高学位、没学位都需要有完善的培养过程,而不是理所当然的设想过程的结果。 科学,在批判中延展认识; 宗教,在传播中封闭认识。 形式主义, 宗教的打手,科学的敌人。
3551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大秦帝国》看社会变革之艰!
热度 5 blog2learn 2012-1-3 10:20
偶然在中国城发现《大秦帝国》电视剧。出于对古代历史的兴趣,就买下了。本没抱太大希望。这一看,竟一发而不可收。苦战7天把51集从头看到尾。虽有诸多不合情理之处,但故事的主体基本体现了我所了解的历史原貌。 穷则思变,一变而脱胎换骨,二变而傲视群雄,最终一统天下,这就是大秦帝国。秦国变法成功,主因有三。其一:大部分百姓的坚决拥护;其二,变法者的坚强意志;其三,秦国国君的坚定支持。这三“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一,老百姓的坚决拥护。 没有百姓的支持,变法只能是纸上谈兵。秦国地处西北边陲。秦穆公也曾为春秋五霸之一。但随后几代王宫内乱不止,对外连年征伐,到秦孝公时期,已经国事衰微,不可与江东六强同日而语。百姓民不聊生,官府府库空虚。人心求变。在变法之初,由于急功近利,甚至用暴力手段强行执法,变法遭到很大抵制。但是,由于废井田,开阡陌,鼓励农耕,奖励战功,制止私斗等一系列措施让老百姓,特别是人数众多的社会底层百姓得到实质性的好处。经过几年的实践,秦国人路不拾遗,家家富裕充足。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因此,变法很快得到大多数秦国人的坚决拥护。老百姓生活的改善的同时也带来国家财政的增加,加之老百姓积极从军为国效力,秦国的经济和军事在变法10多年后就超越了其它诸侯国。 其二:变法者的坚强意志。 如果变法者意志不坚强,则可能随时被出现的困难吓倒。而变法者的坚强意志来源于其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对自己学说的信心。秦国招贤纳士与它国不同。所有应征者必须深入秦国腹地考察三月,了解民间疾苦,社会风气,然后提出自己的变法主张。这样的变法才是切合实际,有的放矢的(考察三月这点并无历史记载,可能是编剧自由发挥的)。商鞅是法家思想之“法治”派的忠实支持者。为推行变法,他殚精竭虑、尽公不为私。正因为有坚强意志,他排除万难,最终得到国君以及部分掌管军政的开明派的支持;正因为有坚强意志,他才得以在和旧势力的交锋中屹立不倒;正因为有坚强意志,他可以做到赏罚分明,无论亲疏远近,不畏富贵强权。社会底层的贱民可以立功封爵;位高权重如国君兄弟也因触法而受割鼻之刑;他敢于处死阻扰变法的地方老氏族,他也敢于斩杀好勇斗狠的村野莽夫;正因为有坚强意志,他敢于同墨家和儒家等学派进行斗争,并用极端手段禁绝百家之言而独尊法家。为了不要让秦国因王位之争而夭折,他拒绝了国君秦孝公欲传王位于他的建议。 他的的铁面无私和唯法是从,也让变法充满了血腥,让很多本来支持变法的人也充满怨恨。国君秦孝公去世后,他被反对变法的旧势力,以及在变法中遭到酷刑的人(包括秦孝公之兄)的诬陷,逼迫四处躲藏。有一次他逃到一家客栈,因为没有带当地县衙开的身份文书,主人拒绝让他留宿。因为他的新法规定,“如果让没有身份文书的人住宿,客栈主人全家斩首”。他最终被俘而被处以车裂之邢。成语“作法自毙”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 毛泽东对商鞅有极高评价:“他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的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正是这种“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让他的变法得以推行并让秦国由弱变强,并最终统一中国。 其三,秦国国君的坚定支持。 如果国君变法决心不坚定,变法可能走不出宫门,也随时可能因外界阻扰而夭折。秦孝公从小和父亲一同驰骋沙场,深知国力难继,不变法图强,国将不国。这就是他决心变法之根源。正因为有变法之决心,他得以说服王室内部(包括一向骁勇好斗的哥哥)对变法的支持(1898年的戊戌变法,就是由于宫廷内部的阻扰而失败);正因为有变法之决心,他可以力排众议,无论国籍门派,唯才是用,最终法家代表,“外籍专家”商鞅受命变法;正因为有变法之决心,他可以利用手中权势成功化解甘龙等既得利益集团对变法的阻扰;正因为有变法之决心,在其兄被处割鼻之刑后,仍然全力支持变法;正因为有变法之决心,为了让变法得以延续,他临死前就欲将王位让于商鞅。凡此总总,不一而足。有了国君的坚定支持,商鞅的变法才得以顺利展开。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商鞅的很多手段,比如用暴力推行变法,并压制对变法不利的言论等,是违反自由和民主原则的。但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却特别值得今人学习。特别是施割鼻之刑于国君之兄长。割鼻之刑固然不人道,但在当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社会大环境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实践的如此彻底可真是石破天惊。要是请商鞅出任司法部长,李刚的儿子也就不敢那么嚣张了吧? 以古鉴今,当今之改革(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变法,还是行业领域的革新),百姓的坚决拥护,变法者的坚强意志和领导人的坚定支持同样是成功之关键,三者缺一不可。当然,自下而上的革命又另当别论!
个人分类: 杂谈|2451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胡锦涛:主动正视社会变革带来的矛盾
热度 1 whyhoo 2011-12-10 11:0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由吴邦国主持。习近平宣读中共中央关于表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1 三件大事   胡锦涛说,事实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90年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胡锦涛指出,90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2 三大成就   胡锦涛说,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胡锦涛说,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解读】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确实是一个全新的阐述。过去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道路、体系,今天我们的制度也基本成型了,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相关的体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当然远不完善,需要在进一步坚持的基础上完善。    3 基本结论   胡锦涛指出,回顾90年发展进步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胡锦涛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4 当今形势   胡锦涛指出,从严治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繁重、更紧迫   四种危险尖锐摆在全党面前   胡锦涛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解读】   谢春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非常到位,对形势的估量非常清醒。他看到了我们今天存在的问题,毫无疑问,各种问题当中,最要害的是脱离群众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意味着什么?   不失时机推进重要领域改革   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胡锦涛谈干部任用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胡锦涛谈党群关系   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胡锦涛谈反腐败 5 选拔干部   胡锦涛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任用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们党坚持这个崇高原则,为一切忠于人民、扎根人民、奉献人民的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   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解读】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这次讲话一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新意之处在于把人才问题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些年来,我们党越来越注重加强人才建设。尤其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这时候就对我们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党群关系   胡锦涛指出,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拜人民为师 把人民当亲人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解读】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密切联系群众)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继承了我们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有现实的针对性,在这方面我们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    7 反腐倡廉   胡锦涛指出,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反对腐败,认识是清醒的。   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同时,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8 党风建设   胡锦涛指出,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   克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现象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发展党内民主,积极稳妥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坚决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全党同志都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认真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总之,只要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9 体制改革   胡锦涛指出,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   破除妨碍科学发展体制弊端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面向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10 经济建设   胡锦涛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根本要求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关键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今后,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建设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我们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我们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做主。   ——胡锦涛谈民主政治建设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胡锦涛谈发展与稳定   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胡锦涛谈青年成长    11 民主政治   胡锦涛指出,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胡锦涛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我们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做主。   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2 文化发展   胡锦涛指出,要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胡锦涛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3 发展稳定   胡锦涛说,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主动正视社会变革带来的矛盾   胡锦涛说,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解读】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提出的,但是稳定是硬任务,这是第一次提出。过去我们曾有过不稳定的时候,国家遭殃、百姓遭殃。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有了稳定的局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稳定是第一位的,没有稳定什么都无从谈起。    14 台湾问题   胡锦涛指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   两岸共同遏制“台独”分裂   胡锦涛指出,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坚强后盾。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提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抓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我们要一如既往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香港、澳门同内地的交流合作,团结一切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力量,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创未来。    15 关心青年   胡锦涛指出,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依靠青年   全党关爱青年 支持青年创业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回顾我们党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我们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我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   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16 成就总结   胡锦涛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胡锦涛指出,90年前,中国共产党只有几十个成员。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8000多万党员,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90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在本世纪上半叶,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tbzt/jdjszntbzt/zywzjd/201107/t20110702_90757.htm
个人分类: 社会|854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
panfq 2009-9-1 00:22
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 2009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 (教科文组织,巴黎, 2009 年 7 月 8 日) 潘发勤 译 序言 我们作为 2009 年 7 月 5 日至 2009 年 8 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参加者,认识到会议成果和 1998 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的持久的相关性,并考虑六个区域会议(卡塔赫纳,澳门,达卡,新德里,布加勒斯特和开罗的)成果和建议,以及本次世界大会 高等教育新动力、社会变革和发展研究 的辩论和成果,通过本公报。 作为一项公益,作为各级教育的战略需要,以及作为研究、创新和创造力的基础,高等教育应当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应得到政府的经济上的资助。正如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强调的, 高等教育应 根据 成绩 而对一切 人平等开放 (第 26 条第 1 款)。 目前的经济衰退也可能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国家内部教育机会和质量之间的差距,这对那些教育机会已经受限的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 历史上没有任何时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如同现在这样重要,如今 高等教育是建设包容性和多元化的知识社会,推动研究、创新和创造力的主要力量 。 过去十年的证据表明,高等教育和研究有助于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朝着实现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前进,这些目标包括 千年发展目标 ( MDGs )和 全民教育 (EFA )。全球教育议程应该反映这些现实。 一、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1.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益 ,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特别是政府的责任。 2. 面对当前和未来全球挑战的复杂性,高等教育应承担起促进我们了解并有能力应对多方面问题的社会责任,此类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方面。高等教育应能在创造全球知识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中引领社会,这些挑战包括粮食安全、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跨文化对话、可再生能源和公众健康等等。 3. 高等院校应通过其在院校自治和学术自由背景下进行的核心职能(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提高其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批判性思维和积极的公民意识。这将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和平、幸福和实现包括性别平等在内的人权。 4. 高等教育不仅要为当前和未来世界提供坚实的技能,而且要有助于公民道德教育,致力于构建和平、维护人权和民主的价值观。 5. 有关涉及各个院校的不同使命和成就,需要更多的的信息、公开性和透明度。 6. 为了通过质量、适切性、效率、透明度和社会责任来实现院校使命,自治是必要条件。 二、入学、公平和质量 7. 过去十年在改善入学和确保公平方面各国已作出巨大的努力。这种努力必须继续下去。然而,仅有入学是不够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必须努力确保学习者的 成功 。 8. 扩大入学已成为大多数会员国的优先事项,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是全球大趋势。尽管如此,各地仍然存在巨大差异,构成了不平等的主要来源。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必须鼓励妇女在各级教育中的入学、参与和成功。 9. 在扩大入学中,高等教育必须同时追求公平( equity )、适切性( relevance )和质量等目标。公平不单是一个入学机会问题 目标应当是在保证学生的福利的同时,使其 成功地参与和完成学业 。这就必须包括向那些来自贫困和边缘化社区的学生提供适当的财政和教育支持。 10 .知识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体制的多样性,应具有不 同的要求 、适应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的一系列院校。除了公立院校,追求公共目标的私营高等教育也具有重要作用。 11 .我们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解决世界各地的教 师短缺 问题。高等教育必须扩大教师教育(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以相关课程武装教师,以使他们能为学生提供 21 世纪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新的方法,包括开放学习和远程学习( ODL )、信息与通信技术( ICT )。 12 .对教育规划者进行培训,展开旨在改进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有助于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13 .开放和远程教育的方法、信息通信技术扩大了人们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特别是当开放教育资源很容易被许多国家和高等院校分享的时候。 14 . 信息通信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提高入学率、质量和成功来说有着很大的潜力。为了确保信息通信技术引用的增值,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共同努力、分享经验、制定政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带宽的改进。 15 .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在教师和工作人员培训方面投资,以期实现在提升教学系统方面的新功能。 16 .既要重视社会和人文科学,也要重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它们对所有社会都至关重要。 17 .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开放科学文献,使人们有更多的利用科学研究成果的机会。 18. 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培训应回应社会的需要和期望。这包括促进对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和职业培训、创业教育和终身学习课程。 19. 扩大入学向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挑战。 质量保证 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它关涉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提高质量既需要促进院校内的质量文化,又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模式。 20. 为了整个高等教育部门,促进入学和为完成学业创造条件的监管和质量保证 机制应该到位 。 21 .质量标准必须反映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这一目标。要鼓励创新和多样性。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需要认识到吸引和留住合格的、有才干和负责任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的重要性。 22 .政策和投资必须支持第三级教育或中学后教育和研究的广泛多样性,包括大学,但不局限于大学,必须对新的和多样化学习者的迅速变化的需求作出反应。 23 .知识社会要求在高等教育系统和院校内的不断的角色分化,有研究卓越、教学创新和社区服务的新方法的 极点和网络 。 其他部分参见: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2):国际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研究与创新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63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