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退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退学

相关日志

真的要放羊吗?
wonsure 2014-5-4 23:40
有博友说,国外教育质量高,是因为卡的比较严,比如德国博士毕业率只有49% 。 中国什么样子呢? 刚看到一个帖子 ,某家长因其儿子被勒令退学而反对学校和中国教育。他给出一个统计数字:广西某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091班的学生入学45人,到大四仅剩29人,最后能拿到学位的应该更少。 这事情没去核实,但至少有一点,即该家长不同意自己的孩子被退学(并认为该动真格的事情没动真格的,如教学质量、无房教师住房问题等)。 显然,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毕业,学生也是如此;最近中山大学一硕士因无法按时毕业找工作受挫自杀事件就是个例证 。 难道中国教育真的放羊好些? 从德国学术界的收入水平看德国科学竞争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279-716121.html http://bbs.tianya.cn/post-828-377517-1.shtml 中山大学硕士因毕业延期找工作受挫自缢身亡 http://www.zyjjw.cn/news/edu/2014-05-04/160942.html
6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由万岁
热度 124 fangchuan 2014-3-26 22:53
海阔天空,自由万岁! 做出决定后,这两天觉得异常的轻松。接受高人建议,从此本人脱离苦海,终获自由,雾霾消散!这是自2006年入行科研以来最幸福的事情。 (剧终!) 方川 2014,03.30
28126 次阅读|365 个评论
为什么总有一部分硕博士生发狂?
热度 64 jinchengfeiwu 2013-12-19 22:17
“实验室的博五的师兄被劝退了”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6762538fpage=1 两个博五学生同时被劝退,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悲伤的背影。面对劝退的硕博士,他们心里是如何地煎熬,有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杀了这个不作为的导师,但是想想自己年轻,用自己的生命为了这个已经半截进入黄土的半老人陪葬不划算,于是懒得跟这种恶心人计较,自己什么都不要就走了,当然他们设想的杀害导师的方式无非也就那么几种。1.向导师餐具茶杯里加入剧毒化学品,如清华投铊那样,又如复旦研究生向饮水机投毒杀室友那样;2.斗不过导师,既然一个既得权势者逼迫弱势研究生,他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去谄害其小孩,国内就有某个研究生杀导师读中学的孩子,酿成悲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2/286575.shtm ;3.杀不了就泼浓硫酸至少让ta毁容,这样的例子也有;4,来不了硬的,有的鱼死网破,鬼哭狼嚎一声,揭露导师不误正业,如何捞钱骗钱,各种项目,各种开公司,各种兼职的...但是这种情况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对那些个导师构不成半点威胁,早就成潜规则了,至少国内是默认的。当然做出前面那些行为的,都是有个性有脾气胆大的学生,但是大多学生也就是自认倒霉,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和导师往来了,最多也就是诅咒那个导师不得好死。其实这都没有用,留给自己的只是哀怨和影响自己的心情,当然一般人是不会去那么做的,我也绝不赞成那样做,若非走投无路,何必不享受世间的美好时光呢,虽然呼吸的是雾霾,好歹不致命。 面对变态的导师,研究生们应该怎么做呢?怎么捍卫自己的权益呢?一遭被收,三五年为奴,强颜欢笑,卑躬屈膝,当然学术场亦如官场,装糊涂卖乖卖骚者是最安全和得利益的,难得糊涂,多少博士读出来,已经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气魄,有的只是那点狭隘的学术思想,丢失了生活的趣味,冷淡了亲情和丢失了人情味。真是得不偿失,但是博士这个学历确实有用,那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明知读博路不好走,还是想着再忍耐三年,混个985博士学位,君不知现在是知识时代,地方政府也到高校来引进985博士装门面。所以想读硕博士的学生,首先得选985高校,然后看导师人品,到院里打听导师的人品,问ta以前毕业的学生,最后安心进来搞科研。为了搞好科研,首先要知道,导师是不会去实验室指导你的(部分青椒除外),所以要搞好师兄师姐的关系,多向他们学习技术,卖卖乖,物质上请他们吃饭吃东西送礼物、精神上说好话他们听,拍拍马屁;其次,多到相关专业的网站上寻求旁人的帮助,有些办公室是这样的,向身边人求助还不如向陌生人求助,当然求助一定得要装的有礼貌,虽然你平时粗俗话语不离口,国内的学术氛围是很差的,别的不说,我就亲耳听见同学抱怨他们的办公室如何勾心斗角,有武大的,华科的,中南的,南开的,还有一些211的,普通一二本的就不讨论了,本身他们的科研资源如检测仪器就少甚至没有,有什么好斗的,当然也许斗的更狠,物以稀为贵嘛。我的那些个同学,应该说人品情商都很高,只是不屑于做小人,去与办公室的人争抢实验资源,所以科研也做的不咋的,都巴不得早点毕业,离开这个讨厌的办公室,换个环境。当然他们本身也是受害者,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但是硕士找企业工作跟科研做的好坏一点关系都没有(当然事业单位,国企是有很大关系的),只是和专业以及个人口才表现能力等相关,那些企业来招聘,首先看学校是不是985,211,然后筛选简历,就是根据专业对口否、四六级过没、党员否、学生干部否、社会实践否,挑出来后搞个群面,噼里啪啦一阵说,再弄个笔试,无非就是行测与简单的专业知识,然后面试聊一聊,最后签约(这算比较正规的流程,有些更简单半天搞定,就是来招科研民工的)。我一些同学科研都混过来的,走完那些流程,工作照签,有些比那些发了几篇paper的找的还好。在研究生期间发文章,首先是为了满足学校毕业要求,再就是为了拿国家奖学金两三万,以及每篇文章的奖励一两千,当然顶级有五六千,但是不读博士,那些文章如手纸,上厕所都嫌脏,大部分文章里的东西有什么用?都是科研人玩的游戏,就是一个个的故事而已,当然有少部分人是真的做出来了成绩,造福了人类,他们一心科研,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其精神感人至深,他们应该得到荣誉与追随。但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必要让混子们存在,存在就是有道理的,道理都是可以讲的,至少在规则在体制内,他们还是要完成指标的。否则也混不下去了,当然完成那些个指标,对所有人都是没有问题的,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当哲学家一面在强调科学家与农民是一样的,只是从事的活动不同,但事实上,农民缺少知识,缺少洞察力,故而羡慕高学历,羡慕那种体制内的金饭碗,不用风吹雨晒赚辛苦钱,于是乎,下层人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当越来越多的下层人拥有了知识拥有了思想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既定规则仍然让他们艰苦前行,想高高在上无忧无虑高枕无忧还是很难的,所以就有部分心理变态者,把自己曾经承受的痛苦施加给下一代的年轻学生们,当然这是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的,受过不公待遇的男女人士都有邪恶的一面,只是看良知与邪恶谁能战胜谁了。 其他的不说了,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谁活着都不容易,活好更不容易! 身为老师,想想我对自己的学生是否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已毕业的学生是否断断续续和自己保持联系?是否有以前的学生来看望自己?学生们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好?自己是否尊重自己的学生,是否真的在认真指导?研究生们刚开始是需要亲力亲为耐心指导的。如果拿着国家的钱做起了冷血的包工头,那么社会上杀老板的事也许就演变成对导师的不敬了,狗逼急了跳墙,哪个年轻学子愿意断送自己的前程?深思吧!我支持博士学位淘汰制,但拿着能不能毕业威胁学生不知道好不好?良性循环,马太效应,则社会和谐美丽!
22089 次阅读|121 个评论
耸人听闻的“中国留学生美国名校退学率”
热度 40 曹聪 2013-10-27 18:33
近来较忙,这个周末还有几件事得完成,所以只读博而不写博。 但是,看到“ 中国留学生名校退学率达25% ”的报道,觉得有必要较一下真。报道是这么写的: 启德教育集团总裁李朱透露,根据2013年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4所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为25%,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为都是曾经的高分考生。李朱分析,“中西方教育体制、语言环境的不同,导致留学生几乎都会出现海外教育的不适应,只是适应时间各有不同。”同时他认为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高分学生,都可能因为不适应国外学习模式,导致学习跟不上,出现“留学中失败”现象。 感谢Google,上网一搜,还真有 相关信息 。去伪存真,启德集团总裁无疑是个大忽悠。 首先,这14所名为校哈佛、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安姆赫斯特、杜克、乔治敦、布朗、达特茅斯、宾州大学、普林斯顿。注意:所谓的常青藤盟校仅8所——哈佛、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布朗、达特茅斯、宾州大学和普林斯顿。 其次,数据不是2013年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俺不相信常青藤盟校会公布这么个数据。注意:数据来自一个叫Kim Seung-gi的博士论文。论文题目为“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Conflict in Education of the Asian American Community ”。论文是200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的。但不知何缘故,俺母校的图书馆没有这位Kim先生的论文,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的图书馆也没有此公的论文。 第三,Kim先生的研究基于1985到2007年间在上述14所学校注册的1400名韩国/韩裔学生。他的研究表明,在此期间,韩国/韩裔、中国/华裔、印度/印度裔学生的退学率分别为44%、25%和21%。作为对照,美国学生从这些学校的退学率为34%。 由于没有查到Kim先生的博士论文原文,俺不无法判断他的研究对象究竟是来自韩国(或中国、印度)的留学生还是在美国长大的韩裔、华裔和印度裔学生。从题目看,他研究的似乎第一代和第二代亚裔美国人在教育方面的冲突,这显然指的是后者。 Kim的一个主要结论是,韩国/韩裔家长迫使子女念书而不是参加课外活动,所以不能融入社会,不适应大学生活。但是,他没有回答为什么美国学生的退学率同样那么高。 其实,每个退学的学生都有各自独特的理由,比如比尔盖茨,比如不久前从香港大学退学的那个辽宁文科女状元。 逃离大学也可能是因为College is for suckers/losers 。
个人分类: |24604 次阅读|68 个评论
曾经成功阻过一位学生的‘退学’
热度 3 lin602 2013-10-12 22:39
好象2007年左右,接到一位大三学生的邮件,他决定退学,提交退学申请前听一下我的意见。我邮件中表示‘不同意’,当然我也说了我的看法。 过了二天他敲我办公室门,当面与我谈他为什么要退学,他觉得在大学学习的知识没有多少用,他想退学直接到企业去找工作,这样好象更能得到经验与进步。 这个学生是苏北人,家境不好,但有点性格,有点倔,说重点,真倔。但是,我喜欢这样的学生,有思想,不随大流,特别是心好,对人真诚,学习做事认真。 既然来了,那我放下手中工作,跟他讲这退学的厉害,当然他也强调他要退学的理由。我的态度非常坚决,退学的决定是你,但你既然征求我意见,我坚持不同意!好象有二个小时,他被我说通了-----不退学了。 大学毕业,他到我办公室向我辞行,告诉我他到扬州一上市公司做技术工作。前年我到这公司开‘项目论证会’,公司让他陪我喝酒。在公司的车上,他坐我身边,我悄悄问他‘不让你退学,你觉得对吗’?他说‘好在你劝住我,否则我就毁了,没有文凭,不被社会认可,谢谢林老师’。听到这话,心里觉得无比安慰。他现在在这公司是某个产品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好象这个化工装置吨位不小,公司的领导对他的工作很满意,因为他工作负责,认真,能够独挡一面,加上还安心。 8月份,他在我QQ空间上留言,说他结婚了,什么时候他夫妇二人从扬州专程来南京请我喝喜酒呢。我回复;‘OK!’ 大学生有时候是不太懂的,既然他听我意见了,我就尽我最大力量劝说他们。我也很自豪,他们还愿意来听听我的意见,说明我还没有那么‘腐朽’。
3611 次阅读|4 个评论
班上一同学退学了!
热度 1 zqshichina 2013-9-17 18:25
2011级无机非二班,这个学期一名同学退学了。 作为班主任的我,心里有隐隐的痛。 学生走的是那样义无反顾,只能祝愿他一路走好。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当年那些中途退出的博士生们
热度 25 nli2233 2013-8-27 13:13
美国的博士毕业率有多少,我没有看过统计。我个人的感觉,应该是文科比理科的毕业率低。中国的博士,一般认为理科比文科难,而在美国正好相反。因为在美国读理科博士,有个本科毕业就行了,花上4-6年,基本搞定。如果读文科博士的话,一般你得先混个硕士文凭,在这个基础上,一般也要花上4-6年。据说,实际情况是,文科博士平均要花超过6年。我估计这个平均年份比较偏高,是因为好多文科博士是在职读的,不是全职学生。(插句话,在国内,好多在职博士,3 - 4年也拿下博士学位了。好多当权者就是这么干的。) 我是读文科的,确切地说,是读社会科学的。我的博士,花了六年才拿到,算是全职学生里面比较慢的。这六年期间,我见过很多学生,欢欢喜喜进来读博士,然后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后,就不见人影了。当然不一定是人家读不下去了,更可能是人家找到更好的program去读博士,或者找到满意的工作了。 一种情况,肯定是因为成绩不好终止的,那就是资格考试不及格的同仁。当年我们学校的资格考试是这样安排的,在修完24几个学分的必修课之后,必须参加资格考试。每次考试,系里按照一定比例往下刷人,一般会有1-2个不通过的。注意,不是考及格就能过,而是根据成绩末位淘汰。所以,资格考试的时候,大家战战兢兢,一点也不奇怪。当然,系里也比较人性化,如果不幸末位了,还有一次翻盘的机会,可以重考。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成绩不好被自动终止的,那就是基础课成绩不能拿C。A或者B,都可以,但有一门拿了C,就自动被踢出了。 所以,中途从博士program推出,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类。不过,学生的成绩都是保密的,上同一门课的同学之间互相也不知道成绩。所以,谁是中途主动退出,谁是被动退出,外人难以分辨。下面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在2000年左右。 我刚刚入学的时候,导师让我跟一个南斯拉夫留学生一起维护一个数据库。这个学生叫Misha,中年,微胖,说话打嘟噜,有斯拉夫口音,但总是一脸微笑,语速也不太快。他跟我说,他给导师干活,就是为了学费和生活费,他的国家正在战乱,他也不想回去。跟他一块儿工作的过程中,我也的确感到这家伙不是个干活的人,丢三落四,还不认真。一个学期后,他就不见了。 Steve是我的办公室邻居,酷爱音乐,他从家里带来两个音质特别好的小音箱,接在电脑上,每天坐在他的办公桌前,用音量很低的声音放音乐。有一次我给他拿了中国古筝的CD,希望他了解一下中国的璀璨文化,结果他听了不到两分钟就还给我了。他只听西方古典和最流行的音乐。我那时候只记得在国内学过几首美国乡村歌曲,问他对那些曲子怎么看,他说如果打分的话,应该是零分以下。他给另外一名教授干活,我们俩的教授都挺照顾学生的,活不多,所以我们有很多时间聊天。那时候我还没有车,有过几次他还主动开车送我回家。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他在马路上打U-turn,明明是在双黄线的地方(禁止U-turn),他也毫不在意。不过那个时候,摄像头并不普及,只要不碰上警察,就没事儿。Steve大概是因为成绩不好退出的。 刚到系里,跟秘书们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名秘书问我,是从台湾来的,还是从中国来的。我还没有回答,在她身后的一个光头,抢着说道,“你这个问题错啦,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半句说得字正腔圆,如同电台的播音员。我当时英语听力还不行,但这句话的每一个词儿我都听明白了。这令我不禁对这个秃头刮目相看。后来熟悉了,知道他叫Larry,也是学生,我们还同修过一门课。有一次下课后,他跟我聊天,问我:“知道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读PhD吗?”我说不知道。Larry很正经地告诉我,他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只为比他聪明的人工作。不幸的是,他这个后半句可能是太正确了,他也没有能够坚持到拿到学位。 上“文化与公共政策”课的时候,有个苗条时髦的白人姑娘,很引人注目。记得在她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扭动身躯,手舞足蹈,下面的同学们有节奏地拍着巴掌,很配合。我当时感觉这人活得真潇洒啊!不过,一个学期后,就再也没见过她。可能是觉得这个program太无聊,走人了。跟我同年如学的,还有个黑人姑娘,在上课的时候,积极参与老师的各个话题,踊跃发言。在她发言的时候,真是激情四射,说到激动出,顿足捶胸。不少同学抱怨,说她话太多,占用了大家的时间。记得,上“宏观政策”课的某一天,传来老美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消息,中国学生都很愤怒,这个黑人姑娘同情我们,她大声说:“This is the end of globalization!”。一年后,不知为什么,她也离开了。 最后说一个拿到学位的例子。我有个师兄,在一个社区大学当老师,我入学的时候,他已经修完的所有课程,在做博士论文了。最后,他是跟我一年拿到博士学位的。毕业典礼的时候,我跟他挨着。他告诉我,他总共读了10年博士,要是在不毕业,就没有机会了。之所以要提一下这个师兄,是因为他的家庭让我大开眼界。他总共有8个孩子,最大的大学刚毕业,最小的才不到两岁。这么多孩子的家庭,在美国很少见的。一次,我见到他太太,聊天的时候,他太太告诉我一个更加令人吃惊的事实。原来他们两口子有多生孩子的基因。事实上,他太太有超过10个兄弟姐妹,我师兄家的这个数字距离10个只有最小的差距。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28665 次阅读|42 个评论
闲谈“劝退前请高校扪心三问” (习主席:打铁还需自身硬)
热度 5 fly86 2013-4-2 05:13
临近休息才匆匆写下几笔,本来作文就不太好,所以肯定有些语句前言不答后语,请见谅。 -------- 复活节四天假期已经离去,偶然看到这篇“劝退“学差生”前请高校扪心三问”评论,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作者三问高校之后总结说:“如果大学在经过上述三问之后,自觉问心无愧,自觉已经尽力,自觉教训深刻,那么就请劝退那些“学差生”吧。否则,且慎重。” 我不知道作者是否知道何谓“大学”,维基百科上说“ 现代大学 制度 的 实质 是排斥不法干预,鼓励教授与学生在法律许可范围内 自由、自主、自律 地追求真理与探究学术,以形成大大小小的自治体。 ”我们虽然对中国大学的教育制度充满很多不满,但不容否认的是,它确实做到了“ 自由、自主、自律 ”,尤其在自律方面体现尤为突出。大学也不过是“ 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并且遵循”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 ”的“联合体”罢了。显然,在现代大学制度里面,并非一定要承担起培养人才或要将学生培养成人的责任。这是任何一所大学不能做到的。众所周知,国外相当多的大学本身就有一定的淘汰率,入学之前,明码标价“行就留下,不行滚蛋”。不知道作者本人还是否知道自己曾经的大学 学生手册 上是否有对学业的要求呢?在我自己读的一个不像大学的大学都有规定关于“重修”“退学”等详细的规定,山东大学学生手册里自然也会有的。 作者第一问:“我们尽职了吗?” 这个问题问到了很多人的心理,包括我自己,遭受过中国大学模式教育极度摧残的一员。这其实就是批评中国现代大学体制。虽是如此,但论事就是论事。大学需要尽什么责?作者认为“大学平时管理松松垮垮,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甚至形同路人,听任学生丢弃学业,到头来却让学生独自承担“成绩差”的苦果”,这个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读大学只是希望得到的是知识和阅历,而不是送到另一个地方被管理,被教导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另外,山东大学60000名学生 (95名被劝退,大约1/600吧,如果我计算对的话),为何其他“年满18周岁,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又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一直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学习”的孩子们可以正常的学习生活呢?按作者的逻辑来说,没有读大学的孩纸将没有出路了。事实上,似乎不是这样。既然中国现代大学体制如此之差,而且你也觉得大学没有尽职,那倒不如不读,另寻他路即可了。 作者第二问:“学差生还有救吗?”这个问题问得叫人不知道回答啥好?这个大学劝退和学差生有没有救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坦白的说,大学不过是一个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你过来走了一圈发现并不适合这里,那你就离开继续选择其他的道路罢了。 作者自己承认说“ 站在大学角度讲,学生无法完成学业当然得劝退。 ”那我也真的不知道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继续说“ 大学是教育人的地方 ”这里,一是国人到现在还是不明白大学的实质是什么: 大学不过是提供教授和学生一个可以自由,自主和自律地 追求真理与探究学术的自治体 罢了, 它没有也不应该承担更多“育人”的地方,那是应该在家,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学习的地方,否则,没有读过高中和大学的孩纸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去做错或者坏事吗 (这也为何大学需要收费,而不是义务教育的原因吧) ?即使退一步,按作者说的“ 有学生迷途知返,大学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他呢? ”似乎山大好像也是“警告多次”,而最终仍是不能好好完成学业才遭到“劝退”的吧。 对于第三问“ “教育失败的经验吸取了吗? ”因为时间很晚,就不多说了。还是一句话,经验吸取与否和当下的劝退毫无逻辑和本质上的关系。 我们所有读过大学的人都承认并且肯定的知道中国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失败的,但是吸取经验需要时间,还要总结完善,那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想我是赶不上了,尽管觉得自己还算比较年轻,所以,既然教育失败了,学生也就没必要在继续在大学里待下去,当然,很多孩纸依然能够刻苦努力,通过自强自信和自己的拼搏,认真自学,积极参与讨论等等多种方式,依然从中国这样破烂不堪的大学制度里成长为 各个领域的引领着,这不得不说,“打铁还需自身硬”。 大学固然重要,但中国大学的弊端绝不应该是“被劝退”孩纸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理由。 最后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箴言送大家“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5358 次阅读|8 个评论
优秀的大学应该让退学生和开除生都心存感激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3-3-11 17:48
  我听说哈佛退学生比尔盖茨君的一些故事,网上得来,不知道是真是假,权且说说。   第一个事情是他曾经给哈佛大学很大的资助,退学看来没有影响到他对学校的感情。   第二个事情是比尔盖茨想参加毕业生的某次聚会,被拒绝,组织者说:他不是毕业生,何必非要参加毕业生的聚会呢。【不过这个故事我总觉得渗着不那么真实的味道,不过八卦而已,也懒得去找具体的来历和依据了。】   我本科到博士,一共上过三个大学,所以对大学也还是有所了解,虽然很多大学都有校友会,但是似乎很多校友会的主要功能就是募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告诉你得给学校做点钱上的贡献才行。而学校的动向、发展、事件,则都得校友们通过媒体才能知道。   我上过的三所大学,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定期和校友沟通的,我也就知道了不少从媒体中获得不了的消息,谢谢科大校友会的各位。另外两所都是校庆时突然来个信,说欢迎参加,俺因为并非著名校友,加之附在校庆通知里的还有募捐通知——您能为母校贡献点钱吗?我摸摸囊中,总觉还是很羞涩的,面对这样的通知都是不敢接招的。只私下里和要好的同学不时聚下,就不去校友会上聚了。   也所以,当我某日看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给他的另外一个母校耶鲁大学捐款多少百万千万美元的时候,也顺便看到了很多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母校就没有这多感情呢?   后来我又惊喜地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很高调地说某某校友捐了比那个耶鲁人大双重毕业生还多的钱,我暗自笑了下:人大这段时间看来很郁闷,猜测这个捐款怕也不是特别单纯,有学校和校友共同私下努力操作的结果吧?   对于大学来说,善待每一个学生,不管是高官子弟还是农家子弟,这一点做到很容易;但是下一点:一视同仁,做到就有点困难了。什么才是好的大学?让大家在同一个校园里感受到同学间的平等和亲近,有一股学习向上的激情,就是。   但是,一所优秀的大学,仅此还不够,我觉得作为大学,要让每一个学生,包括不得不离开的学生,都心存感激才是。具体而言,即便从这所大学退学了,但想起以往在大学里的种种,总能产生寒冬里温暖的感觉。而即便是被开除,也是有理有据,而且给学生保留出足够的尊严,让开除生都能在未来的岁月里回想母校心有所动。   当然,也许说的太理想主义了。
个人分类: 物论|3899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盘点国外退学创业的奇才们
redtree 2013-1-13 11:17
盘点国外退学创业的奇才们 http://www.netbig.com 2013年01月10日 10:13 网易教育 核心提示:创业不是神话,而且有的时候上学会“耽误”创业,来看看国外退学创业的奇才们。 1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 乔 布斯是从波特兰的里德学院(Reed College)退学的,而沃兹尼亚克则是著名的柏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肄业生。二人在1976年共同创建了著名的苹果公司。实际上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在创建苹果之前就已经是朋友了,当时乔布斯在惠普工 作,而沃兹尼亚克正在研制一台大型计算机。 三十多年之后,他们创建的苹果公司总价值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 2 戴尔创始人:麦克•戴尔(Michael Dell) 1984 年,19岁的戴尔还只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一名医学预科生,但是他却毅然决定退学,用1000美金创建了“个人电脑有限公司”(PCs Limited)。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年戴尔通过卖改装电脑和相关配件,营业额竟然达到了5万美金到8万美金之间。之后这家公司就改成为大家熟悉 的戴尔公司。 30年之后,根据2012年的《福布斯》超级富豪排行榜显示,戴尔的身价已经达到了159亿美元。 3 Digg创始人:凯文•罗斯 ( Kevin Rose ) 罗斯是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肄业生,退学之后,罗斯是从编写软件做起的。2004年,27岁的罗斯创建了社交新闻网站Digg,当时他只有1200美元。 创业之后的罗斯凭借着敏锐的眼光发现Twitter和Foursquare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在两家公司起步阶段进行投资。2012年,罗斯带着自己的最新的移动应用程序公司Milk加盟谷歌。现在罗斯的最新身价还没有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4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扎克伯格的创业故事已经在2010年被搬上了荧屏,相信很多的读者已经看过那部《社交网站》(The Social Network)了。 为 了更够全身心地创建Facebook,扎克伯格从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退学,和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Dustin Moskovitz)、爱德华多•萨维林(Eduardo Saverin)以及克里斯•休斯(Chris Huges)一起创业。 在经 历了八年的发展之后,Facebook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网站,全球的注册用户数量超过了9亿。在Facebook首次公开招股上市之前,扎克伯 格的身价曾一度高达280亿美元。虽然受Facebook股票影响,扎克伯格身价有些缩水,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依然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科技天才。 5 微软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 艾伦是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肄业生,而盖茨和扎克伯格是校友,也是从哈佛大学退学的。二人在1975年创建了微软了,而微软所接的第一个业务就是推销一个编程语言翻译器。 时至今日,二人的身价总和已经超过了700亿美元。 6 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埃里森是在大学二年级离开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之后又在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上了一个学期,最后埃里森决定退学去加州北部创业。 在安培公司(Ampex Corporation)工作期间埃里森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创建了一个数据中心,名为“甲骨文”(Oracle)。1977年,埃里森创建了软件开发实验 室,这正就是甲骨文公司前身。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数据显示,埃里森现在的身价高达360亿美元。 7 RIM创始人: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 在拉扎里迪斯还有2个月就能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毕业拿到电子工程的学位的时候,通用公司的一个合同让他最终决定放弃了学业。通用希望拉扎里迪斯能够开发一个通过网络计算机控制的显示系统,薪酬是60万美金。 正是通用才让拉扎里迪斯有了创建RIM的想法。据报道,“黑莓之父”拉扎里迪斯现在的资产价值在8亿美元左右。 8 Spotify创始人:丹尼尔•埃克(Daniel Ek) 据 报道,这位来自瑞典的企业家埃克在14岁就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但是埃克最成功的业绩就是在2008年创建了音乐流媒体服务提供平台Spotify。 在创建Spotify之前,埃克已经是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学生了,但是还没有完成学业的他就决定退学了。 除了Spotify之外,埃克还创建了广告公司Advertigo,后来被TradeDoubler收购。此外,埃克还是Jajja Communications和Stardoll两家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现在30岁的埃克身价为3.06亿美元。 9 Tumblr创始人:大卫•卡普(David Karp) 14岁时,卡普就在动画制片人弗雷德•塞伯特(Fred Seibert)旗下的动画制作公司实习。15岁卡普从高中退学,之后去了日本东京,为在线网站UrbanBaby做软件顾问。 后来卡普创建了兼微博和社交网站为一体的Tumblr,截止到2012年,Tumblr的博文发表数量已经超过了4600万。 现在年仅25岁的卡普净资产在4亿美元左右。 10 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 从 密苏里州科技大学(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转到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之后不久,多西就退学了,然后前往加州找工作。可是多西在加州的职场生涯一开始并不顺利,他曾多次跳槽。2008年多西和比兹斯通 (Biz Stone)、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共同创建了Twitter。 现在多西依然对Twitter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他还是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据《福布斯》报道,多西现在的身价为6.5亿美元。
个人分类: 人物|1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逃离大学——College is for suckers!
热度 11 曹聪 2012-12-2 18:27
就在科学网热烈讨论“逃离科学”之际,NYT发表了 Saying No to College 的长文,鼓励 年轻人 种走得更远—— 逃离 大学! 从 大学退学不乏大家熟悉的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 等 名人。 Twitter的Jack Dorsey和Evan Williams、Digg的Kevin Rose也都是大名鼎鼎的退学生,而Tumblr的David Karp甚至连中学都没有毕业。 2006年从普林斯顿退学的Mick Hagen来到旧金山创办了 Undrip ,他现在就热衷于从大学生中招聘员工 。 据他说,这在高技术公司已然成为的一种趋势。退学生们思维活跃,富有冒险精神,没有收到思维定势的污染。 PayPal的共同创始人Peter A. Thiel在2010年开始了Thiel Fellowship program,向20岁以下逃离大学的年轻人提供10万美元的基金,鼓励他们创业。 Dale J. Stephens从阿肯色的Hendrix College退学。他 后来 获得了Thiel Fellowship并创办了 UnCollege ,探寻比读大学更有意思的另类途径。 不久前从堪萨斯大学退学到旧金山工作的Benjamine Goering 认为 ,“教育不 仅仅 是 一个 四年的过程,而是一种的 思维方式的训练。” (Education isn’t a four-year program . It’s a mind-set. )
个人分类: 其他|744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童鞋啊,你是不是该退学呀?
热度 9 RAOH 2012-9-14 05:18
童鞋啊,你是不是该退学呀?
童鞋啊,你是不是该退学呀 ? 新老童鞋们,大家好!老师们,你们辛苦啦!不知道为啥, C 老师要我上来,我讲完后,他 肯定后悔找我了! 系主任 A 先前说了,科研要激情。希望 童鞋们一切顺利。 下面就给大家些遇到麻烦 的 例子。 Top 10 signs a Ph.D student is in trouble #10. 好几个月了,您跟实验室里谁都不愿讲话。 # 9 。 好几个月了,实验室里谁都不愿和您讲话。 # 8 。您的导师这阵 倒常 找您谈心,尽讲“如何做个好博士生” # 7 。都上年了,您还要等导师来才知道,您的结果是说明了啥,该如何接着做。 # 6 。 晚上,周末,您在实验室里都没出现过。 # 5 。 这么久了,您都没有过自己的科研想法。 # 4 。 每天实验室里,常见您网上泡着,但这礼拜的专业期刊都没读。 # 3 。系里开学术讲座,您要就少去,去了也是打瞌睡。 # 2 。 您光做手头的,对本专业,本行当的“热点”“趋势”一点都不清楚。 # 1 。如果您有超过以上的 3 种现象, 系主任和您有个约会: 童鞋啊,你是不是该退学呀 ?
个人分类: 友情娱乐版|9970 次阅读|2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