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电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讨论] 真空、温度是什么?电场、磁场在高温下会有变化吗?
热度 4 zlyang 2020-6-3 13:46
真空、温度是什么?电场、磁场在高温下会有变化吗? 忽然困惑了,下面几个基本的物理学概念。 ( 1 )真空,是什么? 里面没有分子、原子,以及没有其它基本粒子? 真空里,可以有静电场、静磁场吗?或变化的电磁场?或各种电磁波? (2)温度,是什么? 真空,可以有温度吗? (3)电场,是什么? 真空里,可以有电场吗? 在高温下的电场,和低温下的电场,真的完全一样吗? (电场,是独立于温度的自变量吗?) (4)磁场,是什么? 真空里,可以用磁场吗? 在高温下的磁场,和低温下的磁场,真的完全一样吗? (磁场,是独立于温度的自变量吗?) (5)电磁场,独立于真空,独立于温度而客观存在吗? 太阳 表面、表层的 电场 、 磁场 ,和它们(电场、磁场)在 地球表面 一样吗? 太空中天体的光谱谱线移动,与天体和中间太空的温度无关吗? 据说受引力场影响,已经发现了爱因斯坦引力透镜(哈勃发现了“五星”的引力透镜)。 请教以上物理学问题的“主流”学术观点。感谢! 参考资料: NASA,2008-03-24,Hubble Captures A Five-Star Rated Gravitational Lens https://www.nasa.gov/multimedia/imagegallery/image_feature_575.html NASA, 2006-05-23, Hubble Captures a Five-Star Rated Gravitational Lens https://hubblesite.org/contents/news-releases/2006/news-2006-23.html Gravitational Lens SDSS J1004+4112 - Annotated https://hubblesite.org/contents/media/images/2006/23/1931-Image.html?news=true 相关链接: 2019-03-05, 宏观点电荷发出的磁场、电磁波判定实验原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5792.html 2012-12-12,电荷真伟大(打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641876.html 在 麦克斯韦 那里, 你是不变的。 在 爱因斯坦 的狭义和广义 相对论 里, 你还是不变的。 在 弦论 和 M理论 里, 你依旧不变。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5431 次阅读|15 个评论
电场 、磁场与电子的太子弦模型:电子象一朵棉花
tyctyc 2017-12-10 12:51
a是电子结构示意图 b是太子结构示意图 a是电子结构示意图,中心是希格斯粒子, 特征半径 r 0 外面是太子。太子的每一组弦是正反两种弦构成,当正弦向外面时是负电荷(电子);当反弦向外面时是正电荷(正电子)。弦从外向内被压缩,正弦反弦都产生变形,产生了中心对称从内到外的梯度,这就是标量场。从前面已知太子标量体密度分布是: ρ = ρ 0 +k/(r 3 ) 某方向的标量线密度分布是: ρ = ρ 0 +k/r , 这是非线性标量场。 基础力与弦的变形成正比: f=k/r 加上弦的正反时变为矢量: f + =k/r + , f - =k/r - 其差值才是静电场力: f= k/r + - k/r - 令 Δ r=r + - r - , ,正是 Δ r 不为零才能形成电场,同时因为 Δ r 是非常小的固定值,才有: r=r + =r - ,最后得出: f= k/(r 2 ) 这就是静电场力的公式, 静电场 存在于电荷的特征半径 r 0 之外。 电场:电场是电荷的太子弦的梯度正应变,当正弦向外面时电场的力线指向负电荷,当反弦向外面时电场的力线指向正电荷(与前面方向相反)。(虽然静止电子附近有静止的切应变,但该切应变类似于光子的H偏振不是磁场)。 磁场:磁场是电子(电荷)运动时太子弦产生的动态梯度切应变,该动态梯度切应变是许多以电子前进方向为轴心的同心园环,所以磁场是没有起点终点的,这也是不存在磁单极子的最合理解释。 电子是有限定域的小云团,你探测的灵敏度高(能量小) 测到的电子大,反之,你探测的灵敏度低(能量大) 测到的电子小。电子的电场、磁场能到达的区域是电子的太子的扩展范围(电子的外半径),与主流认为的电场、磁场无限非定域不同。从上面分析知道 电子可以很大但是有限 的 。 现在才能来讲电荷是什么,电荷是一个与速度无关的不变量,电荷是这一团中心对称梯度太子弦的表征,在三维空间中是一个球,其二维截面是园,用一个参数来表示就是环绕一周的相角,不论速度高低都是360度。电荷是不可分的整体。不存在分数电荷,从来没有实验证明有自由分数电荷。 从理论上讲电子的静电场有多远电子就有多大,但现实中受测量精度、灵敏度影响,在固体的原子中人们能测量的电子半径在0.01nm--1nm左右。 在气体的原子中人们能测量的电子 半径 在1-2nm左右。 在真空中测自由电子 半径 可能到100nm-1000nm左右,因此测真空中单电子的磁场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能测出一个脉冲磁场,脉冲宽度与电子速度成反比(洛伦兹收缩)。 这里建议一个新光电效应实验可以证明电子大于100nm:实验装置见下图: L是紫外光源,A是光阴极,B是网状栅极,e是光电子,F是阳极,C、D、E是SQUID超导磁强计探头。 V G 是遏止电压,AB是加速区,当 V G0 ,阳极才能收到电子回路中才有电流。有几种方法可测量BF区电子的位置,同时测量C、D、E的磁场变化,就能够证明运动电子中心前面远处是否有电子产生的磁场。这是一个重要实验。 在 t 1 刻时光源L向A发射脉冲光子,产生脉冲光电子在AB区加速,光电子在 t 2 时刻到达栅极B,光电子在BF区匀速前进,在 t 3 时刻到达阳极F,从时间t 3 -t 2 可以计算出光电子脉冲在BF间的位置,与C、D、E的磁场变化比较就够证明运动电子中心前面远处是否有电子产生的磁场。最终用单电子测量才最佳。 还应当调整AB间电压使光电子刚好不能到达阳极F,此时环路AFA无电流,按经典电磁理论在BF区没有磁场,但是C点的SQUID超导磁强计探头能测量到磁场脉冲。 我前面 讲过电子运动轨迹是圆柱螺旋线,在这里光电子是在BF区作螺旋运动,这种方法仍然能够确定光电子在BF区的水平方向(Z轴方向)的投影位置。本实验中如果在BF区的X、Y、Z方向都装上SQUID超导磁强计探头,因为SQUID超导磁强计能测量磁场方向,本实验还能够证明电子是否作圆柱螺旋运动。
个人分类: 太子弦:真空和场|1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量子力学有什么资格称为力学
热度 6 jmluo0922 2017-7-9 15:34
量子力学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特别是原子分子结构的学问。 带电粒子处于电场中,会受电场力的作用,力会导致其运动状态的改变。 这是不可质疑的事实! 力是研究力学体系的关键物理量,是导致物体运动,甚至结构产生变化的原因。 量子力学承认电荷周围存在场,保留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具有势能, 但回避,或否定电场力的存在和作用, 力的概念都不敢提, “量子力学”还有什么资格,凭什么可以称为力学
个人分类: 杂谈|4294 次阅读|15 个评论
[讨论] 电磁学(物理学)的基础:磁场的起因
热度 3 zlyang 2016-10-13 17:52
汉语是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 6 种同等有效语言之一。请不要歧视汉语! Chinese is one of the six equally effectiv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Not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Chinese, please! 电磁学(物理学)的基础:磁场的起因 物理学,归根到底是实验科学。 本文的目的: (1)请“实验物理学家”做实验。 (2)请“理论物理学家”提供更多的类似现象。 1971 年 Williams, Faller, Hill 在《 Physics Review Letters 》发表“ New experimental test of Coulomb's law: a laboratory upper limit on the photon rest mass ”, 宣称库仑定律 精确成立。 假如这是 真实的,则表明两个相对静止的点电荷之间没有观测到相互的磁力作用,而只有库仑力的静电相互作用。 在安培 力 ( Ampère's force )公式里,只要两个电流 I 1 、 I 2 的大小一样,则在电流方向相同时的吸引力,以及这两个电流方向相反时的排斥力的大小是相同的。这与毕奥-萨伐尔定律( Biot–Savart law ) 一致。 (1-a ) 安培力(Ampère's force)公式 (1-b ) 安培力(Ampère's force)公式 (2) 毕奥-萨伐尔定律(Biot–Savart law) 问题在于,洛伦 兹 力( Lorentz force )与电荷和磁场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系。所以,当两个平行导线里的电力方向不同时,代入洛伦兹力公式里的速度V的数值是不一样 的。因此两个载流平行导线之间的磁力,与电流方向有关系。亦即安培定义缺少电流方向的说明。 (3) 洛伦兹力(Lorentz force) 对于点电荷(按 “速度 v ” 做匀速运动),麦克斯韦理论给出的其激发的电场和磁场为: 都是与“速度 v ”有关的。 问题在 于,“ 速度 v ”到底是什么?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 ( Homopolar generator: Basic Faraday disc generator ) 在不同的惯性系里, “ 速度 v ” 需要根据不同的观察者的速度 V 进行调整吗? 考虑三根平行导线 a 、b、c ,且该三根导线的直径、材料等均相同。这三根平行导线的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即如纵向看为平行导线,则横向看其位置为等边三角形。 假设导线 a、b 、c 均通过不同强度的稳恒直流(方向大小都不变的电流),这样对导线 c而 言:导线 a、b 里的电子(电场)速度不相等。 第三根导线 c 受到的洛伦兹力该怎么计算? ① 分别计算与导 线 a、b之间的洛伦兹力 F ac 、 F bc , 再进行矢量合成( F ac + F bc )。 ② 先计算导 线a、b产 生的磁场 B a 、 B b ,用矢量合成的磁场( B a + B b ) 来计算洛伦兹力。 以上两种计算结果相同吗? 假如不同,那个更正确? 核心:洛伦兹力,依赖于电场(电荷)之间的相对速度。 问题: ( 1 )假如库仑定律成立,且磁场与电荷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则在安培力定律( Ampère's force law )中 I 1 、 I 2 的大小,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电场或电荷的相对运动 “ 速度 v ” 吗? ( 2 ) 1825年Ampère 的以及 1833 年 Gauss 的实验,实验精度是否足够高?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否合理? 以下思考题均属于宏观范围问题,请不必考虑量子力学。亦即只在经典电磁学和相对论的范围内思考。 思考题一: 在一个无限大均匀静电场 E 里, ① 一个点电荷 q 按图示方向以 “ 速度 v ” 做匀速运动。请问,该点电荷 q 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吗? ② 反过来, 该点电荷 q 静止, 均匀静电场 E (和平板导体) 以 “ 速度 v ” 做匀速运动。请问,该点电荷 q 会受到磁力的作用吗? 思考题二: 在上题里,点电荷换成一个均匀的载流导线,且该导线里流过电流强度为 I 的稳恒直流。 思考题三: 不妨假设上面的“一个无限大均匀静电场”是由平行导体板构成(类似平板电容器)。假设上下两个导体板都做匀速运动,且 v 1 、 v 2 方向相反。请问,这两个导体板之间会出现磁力的作用吗? Homopolar generator: Basic Faraday disc generato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Faraday_disc.jpg Michael Faraday ' s experiments in 1831. 相关链接: “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大会报告,地点:南开大学 二 主楼A203,时间:2008-11-12 上午,《逻辑方法的局限性》. 中国科学院科学智慧火花,2012-04-12,SI基本单位中安培定义的两种可能缺陷 http://idea.cas.cn/viewdoc.action?docid=4681 Williams E R, Faller J E, Hill H A. New experimental test of Coulomb's law: a laboratory upper limit on the photon rest mass . Physics Review Letters, 1971, 26(12): 721-724. http://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26.721 Ampère's force law-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mp%C3%A8re%27s_force_law 科学出版社,2015-08-10,科学上过分漂亮的结论很有可能是以无中生有的方式编造 出来的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11890.html (3) 19 世纪伟大的化学家 道尔顿 (J. Dalton, 公元1766~1844), 他发明了化学链法则并证明了不同种类原子的存在, 并发表了一系列高深的实验结果. 但是当代的化学家没有一个能再现他所发表的实验结果. (4) 美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 (R. Millikan, 1868~1953), 由于他首先测量了电子的电荷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为了让他的实验结果看起来比实际结果更具说服力, 用大量数据伪造了他的工作. 2016-09-06, 一年了,没有人理俺(安培定义的物理实验检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01173.html 2015-09-06,rainsnow 老师:我的担忧并没有消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1887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个人分类: 基础数学-逻辑-物理|7667 次阅读|12 个评论
超光速的乌龙该收场了,我教你如何疑似超光速。
热度 33 kiwaho 2016-5-7 05:36
光速不可超越是现代物理大厦的基石之一。自奠基之日起百年来,欲撬之而后快的少数科学家,一代接一代从未停止过。盖因料想大厦倾覆的震撼效果,能引起科学界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以及个人成就感。 然而,近代科学史上多次近乎“成功”的尝试,最后都偃旗息鼓。多年前的中微子超光速乌龙如此,最近的张超教授的交流电超光速也必如此。 光子本是电子或原子核内扔出来的极微“排泄物”— 正负微电荷对,就象齿轮系统啮齿蹦断后飞出来的断齿。 学术界至今尚未弄明白光子的物理本质,盖因忽视了光子发生的本源目的:平衡角动量! 别再自作多情地以为它是上帝关爱人类故意带来的光明。人类只不过因物质微观世界角动量平衡的物理本性,而意外沾光。 每次光子事件,可以平衡掉多少角动量呢?这得看这光子姓啥。 源自电子的光子则为 ℏ ,而原子核内抛出的光子大多可补偿2 ℏ ,也有 ℏ ,甚至 更高的 3ℏ 至 8ℏ 的“稀有光子”。如钽核同位素 Ta-180 的激发态,要卯足上亿年的“德行”,才可以迸发出 8ℏ 的光子! ℏ为量子领域的約化Plank常量。 由于光子抛出时用力过猛,可怜的微薄质量100% 化为飞行的动能,使得宇宙间再无任何物质能被加速到光速那样大! 所以,省省劲,也省省心吧,光速就是速度的极限了! 再快的话,就连时空参考系都要自发献身调整,以尺缩锺慢的对冲方式,站出来维护光速的至尊地位。有人建议酷信超光速的张老师骑自行车开手电筒,你以为这样就可以超光速?图样图森破,呵呵。 还有人说:用一根要多长有多长的棍子,使劲转呗,端点线速度 = 棍长* 角速度。只要棍子足够长,就可以超光速了吧? 天真哟,一旦端点的线速度达到光速,别忘了:端点处的质量也呈指数成长,直至无穷大!这世界上还有哪个大力士能转得动这样的棍子?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没辙。 你要真心想学超光速,我倒是可以教你一个绝招,保证物理上合情合理。也是用一根棍子,但不用它划圈,仅可往复直线运动。 请看下图: 站在A 处的甲某人,想给站在X 米距离开外的B处的乙 某人挠痒,就找了一根略短于X 的长度为Y 的棍子,使得X-Y 的值大约在甲某手臂可摆动的范围。棍子端点C 碰到乙某人的腋窝,则表明挠痒或胳肢信号与效果达到。 假定棍端C 运动到B 某人的痒点的时间为T ,则可计算出棍子运动速度V 1 = (X-Y)/T ,也就是甲某人甩膀子的速度。 还有一种速度,称视在信息或能量传播速度V 2 。毕竟物理距离X实打实摆在那里,那就把它直接算进来。显然,V 2 = X/T 。 换算之后,得出V 2 与V 1 的关系为V 2 = X*V 1 /(X-Y) = *V 1 。 甲乙两人的距离X 可以任意大小,甲发给乙的挠痒信息,由于占了长棍子的便宜,只需很短时间T 即可。棍子长度Y 更是随心所欲。 显然,不怕人类甩膀子的速度V 1 不够大,哪怕慢悠悠地晃也无所谓,数学上只要分母X-Y 足够小,例如1 个纳米或更小,算出来的V 2 总是可以大于光速的。 反正物理定律管不了数学,算出来大于光速,也不会引起棍子质量无穷大,以及尺缩锺慢。毕竟是刚体嘛,作用力穿越 棍长Y 从一端传导至另一端不费时间。 大家看出来没有?V 1 是人类的物理实力打拼出来的,有自知之明的人都知道V 1 大不到哪去。然而V 2 纯粹是数学演算结果,它才不管什么实力不实力,数学结果大于光速一点也不奇怪。 特例:当X-Y = 0, 即X = Y时,就称甲乙两个家伙完全纠缠。甲哥们只要身体晃一下,由于棍子“焊”在他们之间,乙哥们瞬间就联动感知了。即便这两家伙一个在地球一个远在月亮,挠痒信息传递仍可超光速无限大!其实量子纠缠说穿了就这么回事。愿意折腾的话,X Y时的情形,可以称为部分纠缠。 另一个特例:Y = 0,此时棍子不存在,甲乙无任何纠缠,放大系数X/(X-Y) = 1,啥便宜也占不上,再梦想光速,就得将自己的质量化作能量,象光一样飞过去给人家挠痒。象不象50年磨一剑,由于用力过猛,不小心把柄长度Y也磨成零了呢? 理想情况下, 假定棍子完全是刚性的 ,如此可将棍子一端的力无衰减传递到另一端。实际上任何型材构件都或多或少具有弹性,相当于棍子长度Y缩小到 μY , 0 μ1, 这会使得速度放大系数,或称纠缠度X/(X- μ Y)打点折扣 。海绵的弹性大,打折自然多, 即便如此,将V 1 放大到大于光速V 2 也并非不可能 。 数学上只需: *V 1 c,式中小写c 代表光速。 解上述不等式,得到μ要满足的极小值条件: μ (X/Y)* 。 这个极值条件工程材料很容易满足。可见并非只有用理想刚体棍子才行, 现实很骨感的棍子也可! 如果真空以太当作虚拟棍子的话,显然其刚度为0,若是空气则 刚度也小的可怜, 不满足 μ极值条件,因而万有引力传播是不可超光速的! 广义抽象地看,棍子上携带的既是信息也是能量,它的确能带来面子上的超光速奇迹,而又不招致时空扭曲, 因而实际应用应该能找到一席之地。 主流科学界坚定断言:信息或能量不可超光速传输,我认为应加上限定语--同时招致时空扭曲。 这种虚拟棍子技术现实中已能见踪影,虽说不是超光速,仅达到速度有限放大。例如:网页浏览的cookie和pre-fetch功能,就相当于把信息预先从 棍子上 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加快存取速度 。 这个例子恐怕连从来没有学过物理的编辑美眉也能看得懂! 张操教授的所谓20倍超光速, 实质上就是这里的V 2 = X/T ,而不是V 1 = (X-Y)/T 。 他如果不用导线的实际长度,而是低调地取其20分之一,不就是低于光速的物理速度吗? 处于电路之中的导线,电子的运动速度,类似这里的V 1 ,行内人士都知道,那是低得一塌糊涂的。 在张老师的实验中,算出耀眼的超光速V 2 ,个中原由分析如下: 1、 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大家庭,实际上是以plasmon 的轻子(lepton )形式存在; 2、 所谓的自由电子也不是享有绝对的自由,多少与难以动弹的重子即原子核,存在若即若离的牵绊。因而金属内的自由电子显得比真空中的同伙要重得多。此乃业已证实的“重电子”之说。重1000 倍也不奇怪; 3、 在一定程度上,重电子构成的pl asmon 构成了类似前面提到的虚拟棍子,即整体具有一定的 刚性。 就算电子“导带云”不完全刚性,具备“电子 气”可压缩性,也不过滋生疏密波而已,相当于削略棍子有效长度Y; 4、 正是plasmon 重电子“海洋”的震荡惯性储能作用,形成了微观下的轻子疏密波,也赋予了抽象意义上的,或称电工学意义上的导体分布电感L 和电容C 。经典的LC 相移就这样自然产生了; 5、每种导体材料内电子重度有异,相当于前述等效棍长Y值不一致。按此理论,想象的速度放大倍数X/(X-Y)应有差别。张老师只用了常规铜线做实验,建议使用镍线和银线试一试; 6、高层级的电学定理,传输线原理,或者高频电路理论等,皆构筑于电子层级的集体运动统计学的高级抽象之上,就像网络通信接口也是多级衔接的(7层协议),或类似于高级编程语言建立于低层的汇编语言。最低层能够解释的现象,必然在高层级也能讲得通。部分专家前不久纷纷从高层级理论,进行了与我本次结论类似的解释。 小结 : 并不是观测到任何一种超光速都是值得兴奋的。在没必要兴奋的时候偏偏兴奋了,就是价值取向出了问题,而不是被测得的现象出了问题。反之,当该兴奋时你还冷淡,同样价值导向有可能出了偏差,愧对观测到的惊人现象以及背后潜在的理论突破。 就像同是看到10万元大钞叠起的厚厚一沓钱,不同人看后表情不同。有的人会兴奋3天不睡觉,而大款爷眼也不眨。看了我这个分析,还在嚷嚷超光速的朋友们,多少人觉得该洗洗睡呢? 光速是与电磁作用联系在一起的。在非电磁作用域,超光速或许可以存在。例如,核反应霎那,在强核力作用区,速度超光速是有可能的,遗憾的是 强核力作用区仅仅数飞米而已,速度快过光速没啥意义。一旦进入长程电磁力作用区,就再别指望超光速了。 无论如何,张超教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科学探究精神、徐晓老师的实干精神、高山老师维护科研人员要求行业求证的权利,以及跳出中世纪思维的呼吁、科学网对科学红线触碰容忍的精神等等,都是值得颂扬的! 习题 : 两人分别站在地球和太阳表面,已知太阳光射到地球要走8分钟的路,设计一根刚体棍子,用于连接那两个人,且当一人动弹一下,另外一个人在比光速快的时间内感知对方在挪动。 刚体是个理想的概念,任何型材都不能达到绝对的“刚直不阿”。本题让你考虑实际选材,自行决定最优材料、截面积和尺寸,例如:空心圆、实心圆、方形等都可以,也不求 超光速过猛, 只要稍超即可。 本题献给对超光速有兴趣,且懂工程材料力学的朋友,不设标准答案,管用即可。 前面那个棍子太长了,理论上地面几米左右长的棍子即可超光速,工程材料现实化应该没问题。只是因这么短的棍子,滞后时间小得测量起来极其困难,远不像日地距离8分多钟光程好测。 关于重电子介绍的参考文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avy_fermion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75280.htm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62910182422925058.shtm
8858 次阅读|79 个评论
dmol3 QE加电场
plgongcat 2016-1-22 10:32
dmol3 里面加电场 : Dmol 3 计算加电场的时候,打开计算模块,SAVE files,左侧面板会出现*input文件; 需要在.input, bandstr.input,Dos.input 中输入 Electric_field 0.000 0.000 0.01 , 先保存完后再RUN。 单位:1 a.u. = 51.36 V/A (1 hatree.bohr) QE 单位 1 a.u.=25.68 V/A 参考:http://emuch.net/html/201307/5975108.html
个人分类: pwscf|6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场 、磁场与电荷
热度 4 tyctyc 2014-7-5 07:53
a是电子结构示意图b是太子结构示意图 a是电子结构示意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1273-745547.html ,中心是希格斯粒子,外面是太子(b),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1273-752559.html 。太子的每一组弦是正反两种弦构成,当正弦向外面时是负电荷(电子);当反弦向外面时是正电荷(正电子)。弦从外向内被压缩,正弦反弦都产生变形,产生了中心对称从内到外的梯度,这就是标量场。从前面已知太子标量体密度分布是: 某方向的标量线密度分布是: 基础力与弦的变形成正比: 加上弦的正反时变为矢量: , 其差值才是静电场力: , 令 ,正是 不为零才能形成电场,同时因为 是非常小的固定值,才有: ,最后得出: 这就是静电场力的公式。 电场:电场是电荷的太子弦的梯度正应变,当正弦向外面时电场的力线指向负电荷,当反弦向外面时电场的力线指向正电荷(与前面方向相反)。(虽然静止电子附近有静止的切应变,但该切应变类似于光子的H偏振不是磁场)。 磁场:磁场是电子(电荷)运动时太子弦产生的动态梯度切应变,该动态梯度切应变是许多以电子前进方向为轴心的同心园环,所以磁场是没有起点终点的,这也是不存在磁单极子的最合理解释。 电子是有限定域的小云团,你探测的灵敏度高(能量小)测到的电子大,反之,你探测的灵敏度低(能量大)测到的电子小。电子的电场、磁场能到达的区域是电子的太子的扩展范围(电子的外半径),与主流认为的电场、磁场无限非定域不同。从上面分析知道 电子可以很大但是有限大。 现在才能来讲电荷是什么,电荷是一个与速度无关的不变量,电荷是这一团中心对称梯度太子弦的表征,在三维空间中是一个球,其二维截面是园,用一个参数来表示就是环绕一周的相角,不论速度高低都是360度。电荷是不可分的整体。不存在分数电荷,从来没有实验证明有自由分数电荷。 从理论上讲电子的静电场有多远电子就有多大,但现实中受测量精度、灵敏度影响,在原子中人们能测量的电子在0.01nm--1nm左右。更灵敏的测量可能到10nm(100埃),因此测真空中单电子的磁场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实验,能测出一个脉冲磁场,脉冲宽度与电子速度成反比(洛伦兹收缩)。将来能测到在运动电子中心前100nm(1000埃)外就有磁场,这只是太子弦模型的自然结论。测极小区域(微米以下)微弱磁场是很难的,但有实验室能做到。 不识电子真面目,只缘身在电子中!
个人分类: 太子弦:真空和场|200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电场对半导体Fermi能级的影响
plgongcat 2012-11-4 17:36
电场对半导体Fermi能级的影响 2010-07-08 11:09:12 |分类: 微电子物理 |标签: 电场 内建电场 能级 fermi 半导体 | 字号 订阅 (Fermi能级与准Fermi能级的区别怎样?在什么情况下Fermi能级会发生变化?在什么情况下Fermi能级不发生变化?) 半导体中的电场可以是内建电场,也可以是外加电场。这些电场将要使其中载流子的势能分布发生变化,并从而影响到半导体的 Fermi能级 。 (1)外加电场的影响: 见图(a),当n型半导体上加有外电场时,多数载流子——电子即从负电极端流向正电极端,并 在外电路产生电流;这种作用在能带图上就表示为能带的倾斜。因为导带底可以认为是电子的电势能,在负电极端的势能高,在正电极端的势能低,从而外电场即使 得能带图发生倾斜;能带倾斜的程度即决定于外加电场的大小(电场的大小就等于势能的梯度)。 注意:有外电场作用时,半导体的Fermi能级也将随着导带底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倾斜,因为这时外电场已经打破了半导体的热平衡状态,即半导体是处于 非平衡状态 ,则整个半导体中不可能存在统一的Fermi能级(严格说来,这时Fermi能级的概念已经失去了意义);只可以分别有电子的、和空穴的“ 准Fermi能级 ”(图(a)中示出的是电子的准Fermi能级),这些准Fermi能级的位置(与导带底的距离)即反映了载流子浓度的高低状况。这时电子的准Fermi能级与导带底的距离始终不变,即表明半导体中电子浓度的仍然保持为均匀的——外电场并不改变载流子浓度的分布。 若在半导体的两端加有电压V,则电子的、或者空穴的准Fermi能级在两端的差别即为qV。可见,电压越高,半导体中的电场越强,则能带和Fermi能级的倾斜也就越大。 (2)内建电场的影响: 内建电场是半导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在内部因为载流子浓度分布不均匀所自动产生出来的一种电场。这种载流子浓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可以是掺杂不均匀所引起的,也可以是辐照不均匀等所引起的。 例如,若在n型半导体中的施主原子浓度不均匀(左端高、右端低),如图(b)所示,那么在半 导体内部就会自动产生出一个阻挡多数载流子扩散的内建电场,以维持整个半导体内部的平衡。内建电场以及相应的内建电压,都是半导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内部出 现的一种现象,它们并不能呈现于外表(若用一根导线把半导体的两端连接起来,并不产生电流)。可见,半导体中存在电场时,并不一定就是非平衡半导体,即热 平衡半导体中也可以出现电场和空间电荷。 内建电场有驱赶载流子的作用。因此,在图(b)所示的情况中,左端电子浓度大、右端电子浓度小,在中间区域基本上就没有了载流子——载流子被耗尽了,这时的内建电场区域就称为 耗尽层 ,这是一种近似的看法,即称为 耗尽层近似 。 这时虽然能带倾斜,但由于Fermi能级不变,所以Fermi能级与导带底的距离,在左、右两边的不同——左边小、右边大,这也说明了电子浓度在左边高、右边低;正是由于这种电子浓度的不均匀,才造成了内建电场。 pn结在热平衡时,其中空间电荷区中的Fermi能级和内建电场也就是这里所说的情况。 转载:http://blog.163.com/xmx028@126/blog/static/13164607120106811912914/
个人分类: 半导体|4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FDA批准一种利用电场治疗脑癌的装置
chemicalbond 2011-4-17 12:00
这个比较新鲜,先是看到网络新闻,后来查到FDA的官方批文。否则,没准还误以为是“伪科学”呢。 FDA的文章里面提到,通过对237个脑癌病人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发现经过电场治疗的病人与化疗的病人有着相似的存活率。另外,两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有所不同。FDA的建议是在其它办法都无效的时候使用这种电场疗法。 详情请看 http://www.fda.gov/NewsEvents/Newsroom/PressAnnouncements/ucm251669.htm 【这里是研制厂家给出的背景知识 http://www.novocuretrial.com/science.html 】 下面是FDA网站的原文,全文抄袭如下: FDA NEWS RELEASE For Immediate Release: April 15, 2011 Media Inquiries: Erica Jefferson, 301-796-4988, erica.jefferson@fda.hhs.gov Consumer Inquiries: 888-INFO-FDA FDA approves new medical device for form of brain cancer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recently approved the NovoTTF-100A System , a new device to treat adults with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 that recurs or progresses after receiv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Brain tumors are the growth of abnormal cells in the brain tissu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each year about 19,000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diagnosed with primary brain cancers. In 2010, there were 13,140 deaths from brain and other nervous system canc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GBM 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brain cancer. The brain tumor is highly resistant to standard treatments such as surgery,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When using the NovoTTF-100A System, a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 places electrod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atient’s scalp to deliver low-intensity, changing electrical fields called “tumor treatment fields” (TTFs) to the tumor site. The unique shape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viding tumor cells make them susceptible to damage when exposed to TTF, which could stop tumor growth. The device is portable and can be powered with batteries or plugged into an electrical outlet. Patients can use the device at home, allowing them to continue their normal daily activities. “Recurrent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is a devastating form of brain cancer that often eludes standard treatments,” said Jeffrey Shuren, M.D., J.D., director of the FDA’s Center for Devices and Radiological Health. “The agency’s approval of the NovoTTF-100A System shows FDA’s commitment to innovative new devices that provide patients with other treatment options.” The FDA based its approval of the NovoTTF-100A System on results from a single international clinical study in 237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GBM or with GBM that hadn’t responded to traditional therapy. Patients in the stud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either the NovoTTF-100A System or chemotherapy treatment. The study showed comparabl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between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NovoTTF-100A System and those who underwent chemotherapy.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NovoTTF-100A System experienced a slightly higher incidence of neurological side effects including convulsions and headaches compared to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However, they did not experience the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chemotherapy, including nausea, anemia, fatigue and serious infections. A survey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suggested an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NovoTTF-100A recurrent GBM patients compared to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Patients should not use the NovoTTF-100A System if they have an implanted medical device or a skull defect, or have a known sensitivity to conductive hydrogels, such as those used with electrocardiograms. The NovoTTF-100A System is not intende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ancer treatment. The device should only be used after other treatments have failed. The NovoTTF-100A System is made by Novocure of Portsmouth, N.H. For more information: FDA: Medical Devices http://www.fda.gov/MedicalDevices/default.htm FDA: Device Approvals and Clearances http://www.fda.gov/MedicalDevices/ProductsandMedicalProcedures/DeviceApprovalsandClearances/default.htm NCI: 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 Brain Tumors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wyntk/brain The FDA, an agency within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rotects the public health by assuring the safety, effectiveness, and security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drugs, vaccines and other biologic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 and medical devices. The agency als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our nation’s food supply, cosmetics, dietary supplements, products that give off electronic radiation, and for regulating tobacco products.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2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洛伦兹力与磁矢势的变化
liuying56 2010-2-7 23:14
在谈到静电场时( 库仑力与静势的变化 ),我们发现:一个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称为洛伦兹力。其原因在于这个带电粒子的电场会使原来的电场发生变化,即:使改变了电场的势。 再来看看静磁场。一个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其原因在于这个带电粒子的运动会产生磁场,因而使原来的磁场发生变化,即:使改变了磁场的势。 磁场的势是矢量,称为磁矢势。通过分析磁矢势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磁矢势的变化导致这个运动带电粒子受到力的作用。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7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库仑力与静电势的变化
liuying56 2010-2-1 21:43
两个相距为 r 的电荷之间有作用力,称为库仑力 。电荷Q 1 周围存在电场,这个矢量场(电场强度)与一个标量场(势场)有关,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势场的梯度, 。当另一个电荷Q 2 靠近时,会使势场发生变化,使电荷Q 1 感受到Q 2 的存在。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7399 次阅读|1 个评论
库仑定律和高斯定理
热度 1 liuying56 2010-1-29 00:48
电磁学在讲到高斯定理时,都是从库仑定律出发,得到高斯定理后,再用高斯定理得到库仑定律(作为高斯定理的应用例子)。这样讲高斯定理,似乎高斯定理是库仑定律的一个推论,出现数学上的一个逻辑错误。物理学发展也是先有库仑定律,后有高斯定律。但是如果高斯定律不是库仑定律的推论,我们完全可以不从库仑定律出发就能得到高斯定理。 用流线表示静电场时,如果可以确定流线总是从正电荷出发,并且终止于负电荷,我们就可以得到高斯定理,当然还要用到 静电场的叠加原理。这样库仑定律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定律。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17896 次阅读|6 个评论
关于电磁场的简单归纳和小结
williammilo 2010-1-28 06:25
我的博客已经搬家到 xiongbox.com 欢迎访问熊伟博士的网站! 本文永久链接 http://xiongbox.com/关于电磁场的简单归纳和小结/ 1.电磁波电磁场的一种 运动形态 。它以交变的电场和磁场 相互作用 、 相互依赖 而存在,是电场和磁场的 波动运动 。 2.这种运动的能量, 以光速在空间或以小于光速的速度在有限区域中传播 。电磁波的波动性还表现在:在媒质交界面上的 反射与折射 ;在障碍物后的 绕射 ;以及 互相干涉 等。电磁波除波动性外还有 粒子性 ,后者对无线电频率往往可以忽略。 3.电磁波的运动意味着 能量的流动 。 4.电磁波的三种基本传播形式(均匀无界媒质)是平面波、柱面波和球面波。平面波由 无限大平面源 激发,其波前(等相位面)是平行平面簇;柱面波由 无限长直线源 激发,其波前是同轴圆柱面簇;球面波由 点源激发 ,其波前是同心的球面簇。 5.每种形式的波都可以表示为另一种形式的一簇波。平面波、柱面波、球面波就是波动方程在直角、圆柱、球坐标系中的 特解 。
个人分类: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29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场与电荷之间的关系
liuying56 2010-1-24 21:58
实验发现: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移走电荷,场也消失了。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电荷是这个场的源,但没有告诉我们源和场之间的关系。电荷和其产生的场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做两种假设: ( 1 )场是从属电荷的,或者说电荷和该电荷形成的电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电荷上,但电荷占据极小的几何空间。 这个假设是否合理,要看从这个假设出发,又会得到什么结果,以及结果是否有实验支持。 首先我们看到,当电荷运动时,这个电荷的场就要发生变化,我们就能观察到一个由电荷运动速度决定的变化的场,也许这个变化的场就是德布罗意说的那个物质波。电子衍射实验似乎证明了这个假设。 但是这个假设不被其他实验现象和现在的电子工程实践所支持。因为运动的电荷,使其电场变化,变化的电场会产生磁场,即会形成电磁波,而电磁波是可以辐射出去的。因此场是可以脱离电荷存在的。 ( 2 )运动的电荷会产生电磁辐射,这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那么电荷和电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场不是从属电荷的,而是电荷激发出来的,是承载场的某种物质(我们称为场物质)与电荷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当电荷运动时,场物质被扰动,电荷运动的能量转化为这种场物质的能量,这种能量在场物质中的传递就是电磁波。 这个假设存在的问题是,我们至今还不能直接确定这种场物质的存在,并且这种场物质性质不能在经典物理学框架内阐述。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9308 次阅读|5 个评论
矢量场的性质,通量、高斯定理、散度
liuying56 2010-1-23 00:26
标量场梯度表征了标量场的性质。矢量场的性质要复杂些,如用散度和旋度来描述。 矢量场可以流线形象地表示。静电场的流线就是电力线,流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了该点电场的方向。 根据流线的性质,可以把矢量场分为有旋场和无旋场。如果流线是闭合的,称这样的场为有旋场,反之为无旋场。 对于矢量场引入流量(或通量)的概念。 考虑电荷Q产生的静电场,其 电场通过一个闭合曲面的通量只能与该电荷以及该电荷所处的环境有关。根据静电场的叠加原理,由多个电荷形成的电场 , 只与电荷的代数和有关,与电荷分布无关(这就是高斯定理)。 因此为了描述电场的性质,我们需要引入一个微分量,这个量就是这个场的散度。 (科学网的公式编辑器不好用,特别word文本中的公式不能直接拷贝过来,所以文中都是文字表述)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12939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教量子点在电场中的行为?
chaohe 2009-12-1 23:23
量子点(英语:Quantum Dot)是在把导带电子、价带空穴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这种约束可以归结于静电势(由外部的电极,掺杂,应变,杂质产生),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的界面(例如:在自组量子点中),半导体的表面(例如:半导体纳米晶体),或者以上三者的结合。量子点具有分离的量子化的能谱。所对应的波函数在空间上位于量子点中,但延伸于数个晶格周期中。一个量子点具有少量的(1-100个)整数个的电子、空穴或空穴电子对,即其所带的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摘自《百度百科》 我们都知道量子点在太阳能电池中有很好应用前景。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在光子作用下,束缚的电子受激发后,可以经量子点和半导体金属氧化物(TiO2,ZnO等)的界面传输到半导体中,从而产生光电流传输(?原理是不是这样,不是很清楚)。 那么量子点在电场的激发下,是不是也会在这样一个两相界面处释放束缚电子,从而产生电子传输呢?望请各位高人指点一二,如有相关文献推荐一二亦可,谢谢!
个人分类: 纳米点滴|5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物理学勘误(一)--库仑定律
llllaa 2009-9-1 19:26
写在前面: 本文中之观点均为非主流观点,如果您是学生或者非物理学专业人士,最好不要读此文以免被误导,如果出于好奇您一定要读,请一定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本文中之观点。欢迎您发表自己的看法。 1、库仑定律 凡是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库仑定律,很少听到有人怀疑这个定律,而且从物理意义上推断也很容易接受这个定律。由于电荷的感应效果使得库仑定律的实验精确验证是非常困难的,一般的实验只是初步证明力的大小与距离平方的反比,属于一种太过粗略的原理验证,但是无法验证极小距离的规律,也无法验证引力与斥力是否一致。 实际上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远比库仑定律要复杂,其规律描述如下: 1)不同电荷间的引力与相同电荷间的斥力是不同的,规律是正电荷间的斥力 大于 不同电荷间的引力 大于 负电荷间的斥力,即对于不同的电荷间的力库仑系数是不同的,如果用K + 表示正电荷间的斥力系数,用K 0 表示正负电荷间的引力系数,用K - 表示负电荷间的斥力系数,则K + >K 0 >K - ,但是差别非常小。 2)相同电荷间的斥力在任何距离上都满足库仑定律,但是不同电荷间的引力当距离很小时则不满足库仑定律,例如原子尺度。而电荷引力的奇点也是不存在的。 在大部分情况下,库仑定律都是正确的,对于第一条是很容易验证的,只不过很多实验结果被人为地强制从其他方面找原因错过了,因为以上规律在不了解根本原因时,不会轻易让人想通。 而第二条涉及到原子及原子核的作用,这里暂不作细述。 以上都是由电荷作用的本质所决定,当然这里说的本质决不是所谓规范场论所描述的电场本质。
个人分类: 物理|507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