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评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AI 名人堂 --- 华人贡献/成就介绍不足
热度 2 JRoy 2016-10-21 23:06
刚注意到,王老师领衔搞了个 AI 名人堂 (王老师博文写到: 一届 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工程量太大了,选谁都会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而且这个并不是单纯由个人学术成就的高低来决定,需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本来讲好每两年一次,但一直未动。直到去年 5 月份,第二届名人堂工作才正式启动,前两天刚刚结束。 后来决定由 13 个人共同来负责这件事情,我和 Nilsson 负责流程上的事情,不参与投票,来自5份人工智能领域杂志的亚欧美11名专家进行匿名投票,全程保密。我只能说提名了 100 余人,选出 50 人,加上 2011 年选出的名人堂 10 位成员,共 60 人,纪念 AI 60 年。 ) 注意到选出的人并不是过去六十年的范围(题目的人工智能六十年是指这一概念提出六十年了),而是自 从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00 多年一直到公元后 2000 年间所出现的60个人。也就是这些人大约:2400年60遇级别...... 用具时髦的话讲,也是(超)诺奖级了? (该文提到 目前在世的只有 18 个人,这其中包括7个中国人, 按年龄顺序为: 吴文俊院士,戴汝为院士,陆汝钤院士,张钹院士,李德毅院士,潘云鹤院士和郑南宁院士 。) 王老师博文对于历史启承介绍很好,不少有趣的人物趣闻轶事(特别是早先于“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的人物成就对后来发展的影响,包括哲学家数学家),并有深刻讨论和领域展望。然而却对入选的华人特别是表单最后几个中国院士的工作没有丝毫介绍(如何得以比肩历史巨人,如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维纳)。显然这些虽是院士,但是工作却不一定响亮至妇孺皆知(甚至同行都完全不知?),所以介绍还是必要的。。。如果不介绍工作,把人家选上去(包括提名) 打酱油吗? 否则,让人感觉这更像一份饱含历史光辉 的大礼似的.......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3857 次阅读|9 个评论
你被“致谢”过吗
ZJUlijiang 2016-8-19 08:17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像引文一样,科研出版物中的致谢也能体现谁对完成某一科学著作做了贡献。像引文索引一样,致谢索引也可成为一个评价科研贡献的利器。学者们开发了一种自动进行致谢索引的方法,通过结合引文索引可以更好地衡量各种人员、政府部门、公司和大学对研究的贡献。 屈天鹏 / 曾就读于东京工业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张琳博士的微信“最浪漫的致谢” 在中文论文中,作者们很少“致谢”,基金资助常常以脚注的方式出现在论文的首页,而对于个人的帮助与贡献,常常被忽略。在英文论文中,末尾有专门的“致谢”部分。今天向大家推荐一篇PNAS论文,该文专门研究了论文末尾处的致谢内容。 学者们从1990-2004年间CiteSeer收录的335,000篇计算机科学论文中提取致谢内容。使用的是一种自动进行提取和索引致谢的方法,具体用到了正则表达式(regularexpressions)和机器学习方法中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其中SVM已经被证明是进行组块分析和命名实体提取的有效工具。结果发现188,052篇(占总数的56%)论文含有致谢,而且被致谢的命名实体(即个人和组织)的分布遵从幂次法则,即只有少数一些实体 出现频次特别地高 ,而绝大部分的实体出现频次非常低。 基金资助是致谢的主体 被致谢的实体可以分成四类:政府资助机构、公司、大学和个人。因为向自己所在组织致谢不常见,所以可以把作者所属组织作为事实上的致谢对象并统计在内。总的来看,政府资助机构中被致谢最多的前15位比其他三个类别的被致谢实体中的每个类别的前15位获得的致谢次数多很多,公司和大学次之。 不能直接从被引次数推断基金资助效果 排在第一位的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NSF)得到的致谢次数为12287次,是排在第二位的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DARPA)的2.6倍,但致谢NSF的所有论文的总被引次数却只是致谢DARPA的论文的1.8倍,而致谢NSF的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还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七。然而,并不能简单地下由此推断DARPA比NSF的资助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因为他们的资助目标、标准和额度是不同的。 被频繁致谢的人,应该向被频繁引用的人一样获得奖励 有些个人比一些享有盛誉的公司和大学得到的致谢还要多。如果只考虑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0篇论文中的致谢,个人获得的致谢次数要远比其他三种类型实体获得的多,这是因为对科研做出贡献的个人数目远大于组织实体的数目。 对个人来说,得到的致谢次数与他或她的被引次数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也许应该对得到的致谢次数多的个人给予奖励,即使他或她的被引次数不多。 总之,把致谢索引和引文索引相结合,或许可以更好地衡量各种实体对科学研究的贡献。 参考文献 Giles,C.L.,Councill,I.G.(2004).Whogetsacknowledged:measuringscientificcontributionsthroughautomaticacknowledgmentindexing. 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01 (51),17599-604. 文字编辑:李江
33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互联网时代可以进行的科研体制变革
热度 21 formthin 2015-1-31 22:48
互联网时代可以进行的科研体制变革 黄洪林 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有了互联网,我已经有十多年不进图书馆了,互联网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近年来,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是网络上购买,也不用进店了,互联网也逐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也成就了马云,使其成为亚洲首富,他甚至庆幸自己没有进入北大,如果他的“智商”足够让他进入北大,也许现在就在过着写标书、赚工分的工作。 互联网的出现,成就显著,功劳是谁的,显而易见是科学工作者,没有科学研究就没有互联网的出现。但互联网的出现对科学体系本身,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变革,也就是其自身没有很好利用这一技术来为其服务。直到现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运行体制仍然存在着许多可变革的窗口。 去年 12 月,科学网博友林中祥老师的两篇博文谈到了互联网与科学论文发表的关系,一篇是: 将来博文能够代替论文发表吗? 另一篇是: 学术‘淘宝’,何时出现? 这两篇博文应该说出了未来科学论文发表的雏形。每位科学工作者经过严谨的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得出结果,然后在电脑键盘前敲打出论文的 manuscripts 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在互联网上发表。其实,论文的确可以像博文那样发表,只是认真程度的不同。如果认真按论文格式写,又有专属的论文发表网站,这种发表方式肯定属于学术论文。不这样发表的原因是这个论文还不会被官方的考核机构认可,也就是不会带来利益。如果要大家这样做,除非不把科学研究当作生活来源。这种情况只有牛顿时代的科学家,或者家里富裕,没有任何生存压力。还有就是某些科学达人,对生活要求很低的人,他们可能会为了炫耀,把论文直接在网上发表。当今人文方面很多学者的文章都是以博客形式在网络出现,让现代人轻易获得文化大餐。自然科学因为涉及课题经费和考核,不得不按照要求,在商业性科学杂志上发表。而且,这些杂志还有等级,所谓的 SCI 和影响因子来评判,为的是以后还能获得更多的资助。当然,也有一些有个性的顶级学者,尤其是数学学科,并不需要多少经费就能够完成成果的,可以直接在网上发表论文。据说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破解 庞加莱猜想 的三篇论文就是在网络上发表的。 2006 年 国际数学联合会 ( IMU )决定将有 “ 数学诺贝尔奖 ” 之称的 菲尔茨奖 授予佩雷尔曼。有意思的是佩雷尔曼拒绝领取该奖,这才是顶级科学家的气场。所以,发表论文不一定非得到科学杂志上发表,如果爱因斯坦活到今天,直接把相对论在科学网上贴出来,难道就不会认可了?所以,在我国建立一个科学论文发表网站,完全免费都是可行的。甚至可以整合全球的学术论文在这一个平台上,也就是类似于阿里巴巴一样的学术“淘宝”网站,大家自由欣赏各个学科跳出来最新研究成果。 现在问题是,在这样一个网站发表没有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能否得到管理部门认可,怎样评价该论文的学术水平? SCI 影响因子怎么计算?这也是笔者思考了很长时间的问题,后来想通了,就是要对科研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也就是所谓的“顶层设计”。其核心就是 改变科研经费申请制为贷款制 , 科学出版由付费出版变为向科学工作者收购科研成果, 也就是说,每年计划的 基础研究经费都按计划拨给各学科的杂志社, 由科学类杂志行使科学研究评估的工作。可以这样说,各学科的不同杂志都是论文的采购方,直接在学术“淘宝”网站说进行采购,这个网站其实是一个学术市场,学者把研究成果贴出来,在没有被杂志收购之前,产权属于自己,被杂志采用后,产权归杂志社,其实是等同于国家收购。 这样一来对杂志社的要求就很高,需要有眼光的科学家组成。 我个人认为由年长的,在本研究领域已经有一定声望的专家组成,不需要额外的同行评审,直接由他们根据自己的眼光来判断是否采购在学术平台是张贴出来的论文, 另外,还要和作者讨价还价,按质论价。 这一点有的像科学网上的博文被精选,贴上小红花。论文下面就是提供给大家评判,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也是给收购方提供参考。 每个学科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杂志竞争采购,出版成打印版后,也可以计算这些杂志的 SCI 影响因子,由国家主管部门对各个杂志社进行考核、根据业绩来调整拨款额度,形成科学杂志之间的相互竞争。科学杂志聘任的科学工作者属于学术裁判,不可以再从国家贷款进行科学研究。当然这些学者应该有稳定的高收入保证。我相信有很多年资高的学者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有点像足球的国际裁判,收入是稳定可观的。作为科学研究者就像是运动员,收入有高有低,跟研究工作的成就和被同行认可直接挂钩。 要有上述改变,最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要变成了国家科研贷款中心。国家准备投入的基础研究经费总额和我国现有的可贷款的研究人员总数就是每位研究者的平均贷款数。每位希望得到贷款的科研人员都在贷款中心注册,申报过去的业绩,由贷款中心评价其科研贷款额度。只要是国家正式机构,大学和研究所的在编科研人员都申请得到贷款,至于贷款额度多少,可以采用科研积分制,也就是每一位科研人员过去的科研成果都登记积分,这需要进行研究,如何给分。早期可以粗略,如国外正教授引入到国内的机构,可以贷款得到 200 万的研究经费,国外副教授引入国内机构,可以贷款 100 万,由此类推,国内学者根据以往的业绩进行分等级给予贷款,经费使用管理均由由依托单位掌握。最初的运行可以粗略一些,慢慢形成一套良好的制度。 在高校或研究所,研究者根据过去已有的研究业绩,分别可以得到不同数量的贷款额。根据这个贷款额自己可以决定怎样开展工作。是招收研究生,还是花大价钱请博士后开展工作,也可以直接聘社会上的人为其工作。经费少的也可以和别的学者合作,甚至不同单位的人进行合作,也可以组团开展研究,有思路没有经费的也可以和有经费的人合作。学生选择有经费的老师工作,完成科研后,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比例的科研积分,为学生毕业以后申请贷款准备。每项科研成果,参与者都有商定好的分配机制,如经费的分配和科研积分的分配。教授带博士生做老师的课题,钱是老师出,也包括生活费。假定教授申请得到 100 万的科研经费,培养了 3 位博士生,这些成果被杂志社收购,收购的价格也是 100 万的话,就是平账了。还可以继续带 3 位博士。如果得到 130 万,那就扩招。如果只有 70 万。那只有少招生了。如果一项科研成果被收购。如论文的形式,也可以由杂志社专家给予一个等级评价,让国家科研贷款中心记录科研积分。导师给予学生的积分是可以商量的。我认为可以一半对一半,或者 1/3 比较合理。导师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较高科研积分的承诺。太小气的导师恐怕招不到好学生,这也是一个市场调节的问题。 学术论文平台的建立,最大的好处是在第一时间可以分享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而且这些成果很快就能够得到全球科学同行的评估,作者可以在线回答同行的问题,即使文章表达不是很理想也没有关系,重在实验设计和结果。 要实现这个学术“淘宝”网站,配套的就是这个科研经费贷款制。 商业性的科研论文发表机制虽然运行了上百年历史,在互联网时代其弊端也就显露出来,现行的同行评议也有不足之处, 刊登在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刊》 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但可能难以识别出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论文发表之前的同行评议和科研基金申报的同行评审都与少数的评审专家有关,由于某些专家的偏见和偏颇都可能导致研究者截然不同的命运。这两项运行已久的规则在互联网时代都是可以改变的,就像淘宝和京东网站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同时也冲击了一些实体店,这些实体店的萎缩和最终倒闭也是可以预见的。 学术“淘宝”网站和科研经费贷款中心的建立都是需要国家主导进行的, 不可能由企业和个人来办。西方国家要推这种制度也推行不了,因为这样制度必然遭到 Nature 和 Science 等出版集团的反对,这是在西方民主国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而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只要国家领导集体讨论,认定这是一项制度创新,就一定可以实施,这也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所在。 好的科学研究体制应该是更加民主、开放、有利于信息交流的制度。 西方运行的科研体制其实是不怎么民主的体制,在民主政治制度下运行,弊端可以不太显露。但这种西方科研体制在我国政体下弊端较多。在我的印象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科研人员是不需要申请经费的,我在读研究生期间的药品就是直接从单位领出来的。过去我们还能看到我国学者的一些好的研究成果用中文发表。现在强调 SCI ,英文发表,发表论文不仅需要用去大量科研经费,而且,查阅这些论文还需要付费,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国家建立这样一个科学论文交流平台,并且,安排年长的科学家对年轻、或者不愿离开科研一线的老科学工作者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收购,以此来奖励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热情开展工作。同时也鼓励国外研究者在这个平台发表论文,对被收购的国外论文象征性的给予一定的奖励,相信国际上顶级的研究论文也会逐渐在中国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我们也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国际同行在做什么研究,能够给我国科学工作者提供借鉴。如果这个科学“淘宝”网运行的理想,最终 Nature 和 Science 这两个科学实体店倒闭也是有可能的。
6376 次阅读|22 个评论
当替代计量成为主流?来自Altmetric创始人Euan Adie的观点
热度 1 yuhouq 2014-9-5 16:33
Alternative metrics, sometimes shortened to just altmetrics, is an umbrella term covering new ways of approaching, measuring and provideing evidence for impact. ——Euan Adie Alternative to what (替代什么)? 替代计量中的“替代”部分,意指替代研究计量的传统视角,即仅使用引文来测度影响力。 但是这并不是说,要完全代替基于引文的计量指标。 Uptake of Altmetrics(替代计量的采用) Publishers and institutions have been quick to take to altme-trics of various forms, and many journal platforms support the provision of altmetrics in some form as standard; altme-tric.com alone serves some 4M requests for data a day, and some publishers like PLoS successfully run in-house altme-trics collection programmes. Interestingly one of the primary drivers of usage of altmetrics is authors looking at their own work, rather than other people’s. This makes sense: if you published a paper tomorrow, would you interested in who else might read or discuss it? Would you want to have some indication of whether or not it was getting more or less attention that you might expect? Partly this is,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an ego thing. It’s natural as an author to want to know who has seen your work, who is reading it properly, commenting on it, citing it. In this context, however, egotism isn’t a negative character trait. Rather it’s something that you need to have developed to be a successful researcher –grants don’t go to people who can’t demonstrate that they’ve had any influence in their field. Practically speaking this means that the majority of acade-mic publishers using altmetrics do so as an author service, linking to altmetrics data reports from each article. Using the data for discovery is less popular amongst publis-hers, perhaps because of the more complicated integrations required for their platforms. That said several successful pilots have been run by Elsevier (showing articles that have been ta-lked about recently on journal homepages) and others. Altmetrics are also used in other areas: by institutions as an awareness tool, for research admin or for reputation mana-gement; by funders, looking for evidence to help show that grant funded research outputs are giving value for money and by mainstream media to pick up interesting stories be-fore they’ve been picked up in other media outlets. Challenges(替代计量面临的挑战) Before altmetrics can truly be considered mainstream 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to overcome. One is simply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exactly what altmetrics are and how they should be used: the price of rapid progress in the field has been some confusion over exactly what is being claimed; about what’s hope and what’s hype and what circumstances the data is to be used in. Another is to get stakeholder communities involved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ltmetrics tools and best practice. Up until now altmetrics has been driven by the people working in that field (and coming, generally, from academic re-search or publishing backgrounds). If altmetrics are to be truly useful to, for example, a small biomedical funder then we need small biomedical funders to be speaking up and talking about what the data they need is. Finally, data availability and reliability is critical. Citations have the benefit of being for the most part stable, captured in the scholarly record and clearly recorded, at least since the advent of CrossRef, Scopus and Web of science. The nature of altmetrics data is that it is much more transient and difficult to capture, at least in a way that allows for clear auditing and tracking data back to the source. 截选自Taking the alternative mainstream,里面也有涉及替代计量内涵的探讨,包括替代计量的快速发展造成的一些困扰。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2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热度 1 杨学祥 2013-5-21 12:03
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杨学祥 全球150多位知名科学家和75个科学团体日前联合反对使用影响因子——杂志被引用频率的衡量标准——评价个人工作质量。他们表示研究人员的工作能够通过其论文内容来判断,无论这些论文刊登在哪里。 正如货币从简单的价值符号和交换中介摇身变为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的主宰一样,“影响因子”同样也从分辨科技期刊影响程度的简单数字变成了统帅科技期刊的指令,科技期刊的编辑、科技项目的管理人员,甚至科学家本人,都拜倒在“影响因子”的脚下,唯“影响因子”的马首是瞻。 我在2010年指出,科学的第一原则是公平,如果文章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同(刊物本身影响力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不仅说明当前科学评论界的低下水平,而且会导致文章作者为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不得不阉割文章的创新灵魂。有些科技论文的作者为了引起刊物编辑和评审人的关注,放弃小刊物上的原文作者的论文引用,转而引用著名刊物上的第二手资料,使科学的首次发现权受到损害。事实上,大刊物和小刊物、洋刊物和土刊物的版权都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大刊物和洋刊物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影响因子优势而否决小刊物和土刊物的首发版权,否则,这将使抄袭和垄断成为合法之举。否认小刊物创新文章的学术水平,只能说明相关学术评价机构缺乏专业水准,他们只认得论文的出身证书,不会鉴别论文的科学性。按图索骥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流行趋势,科研管理机构和刊物编辑评价机构的行政霸权已经开始压制科学的创新,蚕食科学家的灵魂,用科学常识垄断科学界。 研究人员的工作应该通过其论文内容来判断,无论这些论文刊登在哪里。以影响因子的简单数字累加来评价科学水平,这是小学生水平,是外行评价内行的“科盲”和“傻瓜”标准,人人都会操作。 相关报道: 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 作者:张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21 8:15:28 图片来源:DORA 本报讯 全球150多位知名科学家和75个科学团体日前联合反对使用影响因子——杂志被引用频率的衡量标准——评价个人工作质量。他们表示研究人员的工作能够通过其论文内容来判断,无论这些论文刊登在哪里。 上世纪50年代,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被开发出来,这个由汤姆森路透公司计算出的数据用来帮助图书馆决定订购哪种期刊。但是,目前影响因子被广泛用于评价研究机构和个人的绩效。这种衡量标准“变成一种困扰,扭曲了管理、报道和资助研究的方式”。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ASCB)召集的一些科学家在一份新闻稿中提到。在印度和中国尤为如此,他们指出,研究人员认为应当试着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高的刊物上。 “问题是影响因子是有缺陷的。”科学家们指出,例如,它无法从评论中辨别出初步研究;它会被一些高引用率论文所影响;它会阻止期刊发表诸如生态学等应用率相对较低学科的论文。 在一份于去年12月在ASCB年会上起草并于今年5月16日在线发布的名为《研究评价旧金山宣言》(DORA)的文件中,科学家写道:“科研产出被精确测量和明智评估势在必行。”他们提交的18封推荐信督促研究团体在资金、招聘以及项目决策中淘汰期刊影响因子。 签署方包括《科学》杂志总编辑Bruce Alberts,美国科学促进会,许多其他的编辑、期刊和社团,以及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英国维康信托基金会等。 “我认为这是一场起义。我们不愿意再受它的支配。”ASCB执行会长Stefano Bertuzzi说。他还补充道,科学家并非批评汤姆森路透公司,“我们没有对它进行任何攻击”。相反,问题归咎于研究团体“滥用了影响因子”。Bertuzzi还表示,其学会意识到他们无法一夕之间改变现状,“我认为这是谈判的开始”,已经有了改变的迹象。 例如,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所长Harold Varmus正在计划进行一个小规模试验:他将要求研究人员在提交其经费申请书时附上描绘自己最重要工作而非简单罗列发表论文的资料。Varmus最近表示,他希望研究人员摒弃那种必须在“某些有高名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观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也有相似的举动。该基金会也改变了指导方针,开始强调数据集等“产品”,而非仅仅重视论文。(张章) 链接 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这一评价指标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始人Eugene Garfield在上世纪下半叶创立。1975年,《期刊引证报道》开始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围期刊的引用数据,给出该数据库收录的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1998年,Garfield在《科学家》杂志中叙述了影响因子的产生过程,并说明其最初提出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现刊目次》评估和挑选期刊。 实际上,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较大的研究领域而言,因为研究领域较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例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通常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也不能单凭影响因子断言期刊或文章优劣。影响因子并不具有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 《中国科学报》 (2013-05-21 第2版 国际) 更多阅读 《科学》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8104.shtm 问责国际名刊: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已有 1871 次阅读 2010-11-11 03:4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论文造假,评审关系网 问责国际名刊: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科技管理霸权在吞食科学家的创新灵魂 杨学祥 前不久,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吸引了全球科学工作者的眼球,这样的问题仅仅出现在中国,还是具有世界的普遍性? 曾经用来对科技期刊排行的简单方法——影响因子变成了人才招聘、评定教授和科研资助的标准,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不是中国人的独创,其根源就在世界名刊。由此引起的论文造假和评审关系网首先在国际名刊上发生。让中国这个小学生充当替罪羊,这有失科学的公平。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教授罗伯特·奥斯丁(Robert H. Austin)说“影响因子可能是因为数字的滥用而造成的灾难。”批评家说,影响因子热的持续扩张已经威胁到扭曲科学研究的方向。 影响因子的由来与发展 五十年代末期,费城研究人员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业余时间研究科技文献,思考怎样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最后他总结出所谓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一种将期刊排序的方法,以帮助人们从比较少的题目中挑选最重要的出版物。为了确定对科学家最重要的刊物,加菲尔德提出了统计每种刊物每篇文章引用次数的方法。现在,影响因子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能量,以至于开始控制科技产业。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加菲尔德的工具在招聘、提升教授和研究项目拨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确实,通过影响因子,即使是科技外行也可以从简单的数字统计中轻易地分辨出不同科技期刊的影响程度。 正如货币从简单的价值符号和交换中介摇身变为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的主宰一样,“影响因子”同样也从分辨科技期刊影响程度的简单数字变成了统帅科技期刊的指令,科技期刊的编辑、科技项目的管理人员,甚至科学家本人,都拜倒在“影响因子”的脚下,唯“影响因子”的马首是瞻。 负责监督ISI 的部门,汤姆森科学发展部的副总裁吉姆·普林格(Jim Pringle)说“能够评价一本刊物的引用频率模式并不能说明可以用同样的模式评价刊物上的文章。” 这样的警告没有效果。在欧洲和亚洲有些国家,管理者公开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者和分配研究经费。研究者现在更可能追踪能够进入影响巨大刊物的时髦课题,而不是去追踪不会成为年度热门话题的项目。学术界过去常常是“发表还是死亡”的世界,现在科学界成了“在名牌刊物上发表还是死亡”的世界了。期刊编辑已经学会怎样操纵这个过程,有时候通过合法的编辑部选择,有时候则采用欺骗手法人为的提升自己的排名。对影响因子的调查表明负责列表统计引用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司ISI使用的基本数据存在问题。这个公司最初由加菲尔德在费城创办,1992年被汤姆森公司(Thomson Corporation)兼并,该公司试图将引用次数统计变成更为有利可图的操作,通过买断数据库推销其产品。由于让人惊讶的引用频率,编辑开始挑汤姆森公司公布的影响因子的毛病 。 科技创新并不是一开始就赢得多数 在科学的平稳发展时期,影响因子是度量科技期刊影响程度的一种可行尺度;但在科学发展的突变时刻,首先发表那些创世之作的刊物未必就是影响因子高的著名刊物,因为著名刊物总被当时旧学说的科技权威所控制,新的学说很难冲破阻力得到承认。事实上,许多创新的惊世之作,不仅没有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而且长期遭到当时名人的压制与批判。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说等等,莫不如此。 孟德尔是奥地利科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1856~1863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科学成果孟德尔曾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的两次会议上报告过,并于1866年以《植物杂交的试验》为题发表在该会会刊的第4卷上,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隆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对于孟德尔的发现,当时的名人权威不能理解,一直被埋没了35年之久。直到孟德尔逝世16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34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43年,他的预言才变成现实。1900年,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分别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结论后,才在文献中找到孟德尔的早已被人遗忘的论文,孟德尔的发现才被世人承认,称为孟德尔定律。如果仅仅看文章的出身,而不看文章的内容,孟德尔定律就不复存在。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910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魏格纳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3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1915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和压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魏格纳去世30年后,海底构造研究证实了海底扩张的预言,板块构造学说才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在1533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的初稿。1542年6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负责这本书出版事宜的奥西安德尔却按自己的意愿写了一篇没有署名的序言,说明书中的学说只是为了计算星历表之便而采用的假设,不一定和实际情况相符。这也是在《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几十年时期内很少人重视哥白尼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禁书。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赞成日心说而被教会监禁,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1882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成功并为社会所承认。 由此可见,一种创新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观点而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而被盲目的崇拜。把流行趋势当作科学评价的标准,用刊物的影响力来评价文章的水平,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歪曲。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了35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压制了60多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封锁了三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当时科学界的低水准,就在于“按图索骥”的假伯乐:大多数人期望的理想模式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连小学生都会操作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好汉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重新认识影响因子: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 。用简单的影响因子来评价文章的科学价值,这是外行评价内行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中国的典故“按图索骥”是对这种办法最形象的批评。在跟风趋利的科学界,按图索骥已经国际化。科学的创新精神被淹没在滚滚黄金的趋利浪潮之中。美国生理学会执行主编马丁·弗兰克说的好,“我们都成了影响因子的奴隶。” 刊物本来是科学论文的载体,它是为科学的传播服务的。现在,科学的奴仆变身为主人,人们不是追求科学论文中的科学精神,而是祈求著名科学刊物的权威和灵光。即使是一篇平庸的文章,一旦被著名刊物录用,立刻就身价百倍,奖金和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著名刊物成为文章价值的评价尺度,按照这种尺度,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就会永远被人遗忘,它们在长达数十年的岁月中默默无闻,而著名刊物仍在高谈阔论科学精神。正如英国胡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生物统计学教授阿兰·内维尔(Alan Nevill)所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界已经被这些引用数字勒索绑架 。” 科学的第一原则是公平,如果文章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同(刊物本身影响力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不仅说明当前科学评论界的低下水平,而且会导致文章作者为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不得不阉割文章的创新灵魂。有些科技论文的作者为了引起刊物编辑和评审人的关注,放弃小刊物上的原文作者的论文引用,转而引用著名刊物上的第二手资料,使科学的首次发现权受到损害。事实上,大刊物和小刊物、洋刊物和土刊物的版权都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大刊物和洋刊物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影响因子优势而否决小刊物和土刊物的首发版权,否则,这将使抄袭和垄断成为合法之举。否认小刊物创新文章的学术水平,只能说明相关学术评价机构缺乏专业水准,他们只认得论文的出身证书,不会鉴别论文的科学性。按图索骥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流行趋势,科研管理机构和刊物编辑评价机构的行政霸权已经开始压制科学的创新,蚕食科学家的灵魂,用科学常识垄断科学界。 滕吉文院士指出,在某种程度上的崇洋媚外是客观存在的,即一愿意向外国投稿,二愿引外国人的文章,就是有同类的中国人的文章,哪怕其资料与论述还较外国人全面一些也无人问津,似乎引外国人的文章表明水平“高”,引中国人文章则表明水平“低”。这种现象已决非个别或少数,而是占有了相当比例。这在学术上也反映了少数人的民族气节与学术品德。外刊发一稿,刮目相看。跟着来的是又给项目,又给“官”做 。外刊似乎变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来,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迷信影响因子和外国著名刊物。名牌刊物《美国医学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编辑迪安吉利斯(Catherine D. DeAngelis)叹息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自己的文章不能在顶尖刊物上发表就是失败的现象。他批评现在的文化,说“影响因子已经异化,有些影响因子低于名牌刊物的刊物非常好,完全适合好的科学家在上面发表文章。”外国人的观念开始转变,有些中国人的观念为什么还继续停留在外国人的“初期阶段”? 事实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仅仅具有即时的参考意义。放弃实践的检验标准,把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当作检验论文科学性的实际尺度,这是源流倒置和舍本逐末,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在于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真正的科学家不会为了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放弃自己独立的科学观点,只要理论是首创的和真实的,何必要为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发愁?科技期刊和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应该是科学家的后勤部而不是司令部,让科学家真正成为科学首创的主人。 孙林海和赵振国在2004年指出,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10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赵振国在2003年预言,5-10年后将进入冷周期。我国气温变化和拉马德雷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一预言已经被证实。由于该文没有发表在国际名刊上,国内外气象界至今未给予正确评价,更谈不上应用和发展。 有谁问责过国际名刊? 黄禹锡造假案发生后,针对黄禹锡个人的诘难铺天盖地,对发行刊物的问责却寥寥无几。我们的问责文章:《黄禹锡案的警示:迷信权威刊物将导致灾性后果(原文题目为: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 ,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被称为“近年最轰动、最大胆的学术造假案”的黄禹锡造假丑闻,如今已水落石出。这名韩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两个“轰动性成果”,已被证明建筑在伪造证据之上,黄本人也遭到科学界的谴责。为什么世界科学界声誉卓著的刊物《科学》会连续两次“栽”在黄禹锡的造假手段上?谁为此承担责任?它的论文发表机制是否有漏洞?《科学》杂志编辑的解释证实科技论文的未经过检验。 编辑部和杂志出版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发言人皮诺尔说,“黄禹锡造假案”给编辑部带来的是“震惊和沮丧”,特别是没有想到他2004年发表的论文也出于造假。黄禹锡2005年“培育11名患者匹配型干细胞系”造假论文的发表过程,已经随着杂志编辑部的反思而逐渐清楚了。编辑部是在2005年3月收到这篇论文的,当时各高级编辑都认为这篇论文可能是一个“爆炸性进步”,并将其先后提交给9位审稿人审阅。这9名审稿人不仅有美国本土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授,也包括欧洲的高级研究人员,他们都是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顶级专家。审稿人的一致意见是,黄禹锡论文“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值得发表”。谁都没有看出这篇论文所附带的照片等证据材料,都是精心处理的“假货”。因此,论文很快经过编辑修改阶段,先后刊登在《科学》杂志网络版和印刷版上,整个过程历时58天,比通常的论文审阅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这就证明了我们的观点,编辑的主观臆断会决定文章的命运 。   杂志总编唐纳德·肯尼迪早先曾指出,审稿人首先考虑的是论文的科学意义是否值得发表,作者提出的证据能否支持论点,论证过程是否严谨等学术问题,这些都基于对作者的信任。要验证一项科研成果的真假,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检查,也就是由其他研究人员重复进行实验,如果得到同样的结果,就可以承认这一科研成果是真的;反之则为假。正如肯尼迪所说:“验证科学成果最终要依靠事实。”但是,如今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浩如烟海,要挨个检查又何其难 !这就是说,《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并未经过复查检验,文章发表仅仅是问题研究的开始,而不是终结,需要科学实践的检验。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科学观点 。在著名刊物上发表的观点被推翻,这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屡见不鲜。 问题是,科学界的浮躁和科技管理部门的急近功利,把著名科技刊物发表的文章当成真理和成果,在不加检验的条件下,就盲目庆功表态,给与特殊荣誉、地位、奖金、项目和权利,其结果不仅使国家和民族蒙羞,而且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引发科研的信任危机。迷信权威刊物,忽视实践检验,导致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值得警惕 。 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倒塌了,迷信权威刊物的思潮依然盛行在中国的科技界。如果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技界的种种丑恶现象就不会发生 。黄禹锡造假案表明,科技刊物和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把科学检验当作后续科技研发和文章发表的重点,把证实已发表的科技观点当作自己的职业责任。只有这样,科技文章的发表和竞争才能走向严谨有序的科学状态,任何造假的伪科学都会无法隐匿遁形,科学的刊物才能取信于公众,科研管理部门的经费才能不落入少数阴谋者的黑洞。否则,虚假的科技研发将成为骗取巨额经费的新兴行业,就像考验辅导成为垄断暴富行业一样 。 科技刊物是科技问题讨论的平台,而不是科学真理的发布机构。神化著名科技刊物,是导致阴谋者通过著名科技刊物造假的主要根源。人们只能发现真理,不能发明真理,更不能终结真理。科学不需要宗教裁判所,也不需要任何权威的裁决机构 。历史证明,任何权威的裁决都将在历史实践中黯然失色。真理是相对的,争论是永远的。如果不能通过实践的检验,任何辉煌的成就都会失去其昔日的神圣灵光,虚假的光环更是如此。 科技部网站11月8日刊登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就有关记者近期多次询问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事宜答复,结论如下:今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涉及我国基础研究科研经费分配问题,我们认为与事实不相符合 。 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是否经过核实审查?这是价值观的偏见还是实事求是的评论? 事实上,如果施一公、饶毅的论点有确凿的证据,他们可以直接向科技部举报,完全没有必要远隔重洋求助于国际名刊。杂志总编唐纳德·肯尼迪早先曾指出,审稿人首先考虑的是论文的科学意义是否值得发表,作者提出的证据能否支持论点,论证过程是否严谨等学术问题,这些都基于对作者的信任。这就是说,《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并未经过复查检验,文章发表仅仅是问题研究的开始,而不是终结,需要科学实践的检验。 在没有经过检验的情况下,以期刊社论的名义贬低中国科研文化,这是不科学的,有失国际名刊的声誉。把外刊当做上帝,言听计从,笃信不移,绝不是科学的态度。国际名刊频频出错的记录屡见不鲜。 打破国际的科技封锁,逐渐跻身于国际发展前列的中国,绝不会没有科技发展的支撑,否定不了中国的发展,就否定不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公平、公正、公开的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实事求是的评论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 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重复了反对中国就获奖的历史记录,丑化中国已成为跻身世界名流的一种途径。这不是科学,这是价值观的偏见。欢迎还是诋毁中国的发展,国际名刊应该看清当前国际发展的形势,顺应当前国际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莫纳斯特。吞噬科学的数字。上传时间:2005-10-31 11:41:52 文章来源:世纪中国。 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6679 2. 杨学祥。按图索骥的“假伯乐”与屈死的千里马(修订稿)。上传日期:2005-9-22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611.htm 3. 滕吉文。向科技强国迈进中的地球物理学基础研究和创新理念。见:张中杰,高锐,吕庆田 ,等 主编。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研究50周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5。 4. 孙林海, 赵振国. 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 气象, 2004, 30(12): 57~60 5. 杨学祥。从《科学》杂志的自查看科技文章的真实性。上传日期:2006-1-16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7276.htm 6. 陈勇。《科学》杂志专访:黄禹锡造假案考问科学诚信。时间:2006年01月15日08:52来源:新华网 http://news.sohu.com/20060115/n241439426.shtml 7. 杨学祥。关注2005年气候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05-12-21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10143.html 8. 杨学祥。按图索骥的国际化: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2005-10-29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808.htm 9. 薇开。一期考研班净赚130万 利润空间巨大导致无序竞争。2006年01月15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news.tom.com/2006-01-15/0020/11099673.html 10. 杨学祥。走出科学的误区:科学不需要宗教裁判所。2005-12-29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7189.htm 11. 科技部回应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来源:科技部 发布时间:2010-11-8 17:29:12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1/239907.s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253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说说学术评价,兼说对陈安博士想法的理解
热度 1 physicsxuxiao 2013-1-2 01:04
这两天陈安博士火气很大,大家可能都关注陈博士的气,而不太关注他讲的理了。 绝大多数人都同意,一个学术成果的大小,是依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而定的。 但是,在限定的时间内,每个学术圈中人,都要吃饭穿衣,养家糊口,所以必需限时要我们的评价部门给出评价。这就使得恰当的学术评价往往既困难又复杂。 所谓复杂,是因为在当今学科众多,甚至学科里又有很多方向,这些学科还相互交叉,往往引起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真是“鸡同鸭讲”。而科研又涉及各种利益,复杂事情就更复杂。 所谓困难,是因为学术的成果,往往是“中间产物”,不能够马上体现为实际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制度,见到立即可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看起来“抽象”,很难设立一个客观的办法“测量”学术成果意义的大小。华罗庚当年曾讲:“快发表,慢评论”,就是针对这个困难而说的。显然,华老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现在各种评价学术的办法和改良的主意很多,实际上真正归纳起来只有两种: (1)依靠由学术杂志建立起来评价体系; (2)各种专家评审而形成的评审体系。 第一种办法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比如现在医生也讲发SCI,而不是看病水平有多高了。 第二种办法的弊端,至少在国内的长期实践中,大家也非常清楚:不合某个"圈子"的胃口,你是没有办法获得某个基金的,这当然就大大降低了"创新"的可能。进而言之,如果基金和评审中掺入人情,那么评上的人当然要感恩,自然降低资金使用的有效性;验收评审,评优等等又容易,也就降低了项目承担人的责任感。 在此情况下,陈安博士的主意是说,在制度设计中,使评价体制尽量靠近学术评价的最后标准:经济和社会效益。其具体的办法是: (1)对于靠近应用的学科,给定一定的孵化时间和孵化资金,成熟后,则应该自己到市场上找饭吃; (2)对于离应用有一定距离的学科,也给定一定的孵化时间和孵化资金,然后依据其承担项目的明显的社会效应来评价,当然这个评价还是要看学术杂志评价和同行评审,但是周期较长,如果当事人有问题也有时间发现,并规避其风险。这比较符合华老的主意。 从陈安博士的主意可以看出,他是不太同意王鸿飞研究员的办法的。因为在目前情况下,所谓由海龟主导的Tenure track,实际上相当于国家花上一大笔钱去买未来完全不确定的成果。 我想我是大致同意陈博士的观点的。不过,要劝陈博士消消火,最好对事不对人。
个人分类: 科学评价体系|3671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界的金牌是什么?
热度 7 jitaowang 2012-8-6 06:07
科学界的金牌是什么 ? 作者王季陶 对科学技术的评价体系的议论很多 , 似乎也没有得到太多的有用的结果 . 其实也可以参照奥运会的评价体系来考虑 . 不同的是 1. 科学界只有金牌 , 没有银牌和铜牌 . 2. 最后的裁判是科学发展史 . 教育也是很好的检查标准 . 一般情况下 , 能够进入大学本科基础课教材的内容 , 比仅仅能进入大学专业课或研究生课的内容更具有普遍的基础意义 . 能够进入中学课堂或教材的科学发展内容更是极其罕见的 . 可以肯定的是 : 科学界的金牌不是 SCI, H-index, Science 和 Nature 等 . Nobel 奖确实具有金牌的性质 , 但也不是全部 . 金牌的性质就是在一定学科领域中 ( 如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三级学科 , 而不是微不足道的或自言自语的 “ 学科领域 ”) 推动科学发展的世界第一 . 也就是领域性创新发展 . 1948 年上海的聋哑人楼文敖到伦敦参加奥运会长跑比赛一事给当时高中生的我留下一定的印象 . 结果楼文敖被一双破钉鞋刺破了脚 , 马拉松赛跑没有到终点就退出了比赛 . 当时的中国人被国内外都骂成 “ 东亚病夫 ”. 如今中国在奥运会的奖牌榜总数名列前茅 . 年青人可能对 “ 东亚病夫 ” 一词都不知道 .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国家进步和发展 . 尽管一直在叫没有拿到 Nobel 奖 , 而如今我国的科学水平不会比 1948 年的我国奥运会水平差 . 两弹一星的成果并非科学意义上的金牌 , 但是同样体现出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进入世界的前列 . 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水平和我国的青蒿素贡献都不会低于 Nobel 奖的水平和贡献 . 因此 Nobel 奖也不是唯一的 “ 金牌 ” 标准 . 任何人为的标准都可能存在偏差或不足 . 不必唯 Nobel 奖是求 . 当前的关键: 需要高度重视具有领域性深远意义的国际领先基础研究成果 . 而且这方面正是体现我国科学界金牌水平的关键所在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4581 次阅读|16 个评论
科学家不要把SCI太当回事(120629)
热度 7 ymin 2012-6-29 10:01
科学家不要把 SCI 太当回事( 120629 ) 闵应骅 今天打开科学网,好多关于新发布的杂志影响因子的博文。例如“ 别拿影响因子不当回事 ”,“ SCI and SCIENCE--- 我们究 竟 应该如何对待 SCI ”,“ 新版 sci 出来了 ”,等等。本人看法是: 1. 科学家都知道:自己领域内什么刊物影响大、比较权威。这些印象不是查 SCI 查出来的。他们一般都熟悉自己领域主要科学家最近研究什么问题,最近发表了什么文章。就我所知道的斯坦福大学 E.J,.McCluskey 教授,他发表文章主要在几个会议和杂志上,他也能随时指出最近的重要进展是谁发表在什么地方。我没听他说过什么 SCI 。 2.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 1958 年建立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怎么评估一个杂志,应该用一些指标来反映科学家看重的杂志和科学家看不起的杂志。于是,就搞出来 SCI 等一系列的指标。至今,已被许多人认可,认为基本上反映了一个杂志的质量。 3. 在中国,为了要评成果、评奖、评院士,必须有定量的指标。否则,无法比较,特别是横向比较。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就把 SCI 当作重要指标。这样做的副作用很大,而且也并不准确。例如生物的杂志 SCI 可以达到几十、上百,而计算机和电子方面的文章最高也就 4 、 5 ,甚至大部分是 1 以下。你能说计算机和电子的文章就都不好吗?问题是很难找到其他办法来做定量的比较。 4. 对于年青学者,他们希望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在著名的杂志上,他们可能还不太了解他们领域最有影响的刊物,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他们要看看 SCI ,以为参考。 5. 科技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国科技管理人员,他们非常关心 SCI 。这是应该的,因为 SCI 毕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各刊物、各位科学家的影响力,及其成就。他们需要这些数据来说明他们管理的课题、他们管理的人才是如何成长壮大的。 6. 杂志编辑部很重视这些指标,是因为希望自己的杂志越办越好,在国际上影响越来越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己杂志的影响因子。 所以,我说:科技管理人员应该把 SCI 当会事的重视,而科研人员不必把 SCI 太当回事。关键还是你自己的科研工作。
个人分类: 杂谈|430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如何科学评价冷暖程度:均值与方差
杨学祥 2012-2-5 11:07
如何科学评价冷暖程度:均值与方差 杨学祥 我在2010年1月26日指出,均值是某一时期的平均状态,方差是某一时期的变化幅度。全球变暖趋势 是近百年来的全球气温平均状态,突发冷事件则表明同一时期的气候波动幅度。仅仅关注和研究全球变 暖的大趋势,只能用均值掩盖现实灾难。 气温总体上升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和1947-1976年以及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 期有所不同,暖位相期间气温波动不大,直线上升,没有发生极端变冷事件;冷位相期间气温波动幅度 大,严重低温冻害事件频繁发生,如1954、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冻害;1955、 1964、1969、1972、1977、1984、2008、2010、2011、2012年长江下游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 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8年)。温室效应难以解释气温的自然波动。 1984-2007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低值期和1955-1984年以及2008-2012年的高值期需要合 理的解释,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4380 我在2007年指出: 均值与方差:暖冬与冷冬的更确切表达 杨学祥 刊发时间:2007-11-08 11:31:38 光明观察   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昨日向记者表示,今冬广东天气料将高温少雨,应做足准备,应对突发寒潮的 来临和持续干旱所造成的压力。由于天气持续干燥,广州市昨天发布了红色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气象专家 表示,今年我国气候异常多变,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南方暴雨洪涝较严重,淮河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 的流域性大洪水;江南、华南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新疆等地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多个大城市遭遇罕 见强暴雨袭击,城市内涝严重;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伤亡人数高于往年。拉尼娜年,我国容易出 现冷冬热夏,即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夏季偏高。不过,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表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 景下,预料今冬气温仍总体偏暖,但不排除某一阶段出现突发寒潮的可能性,广东应做足准备,以防1999 年寒潮造成108亿元经济损失的事件再现 。   今天(8日)是24节气的“立冬”,而据省气象台的预报,从今天夜里起北方有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南 下影响江苏。今天夜里将有5-6级,局部地区7-8级的偏北大风。9日和10日,全省多云转阴,将有一次明 显的降温过程,降温幅度达到5-7℃,10日南京的最低温度只有4℃,气温降幅较大。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 ,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 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意思是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 鸟便不多见了。但是按照气候学的定义,5天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下的,才算是真正进入冬天,按照这 个标准,本省淮北如徐州、淮安、连云港平均入冬日期为11月11日,淮南地区平均要到11月16日-21日才 先后入冬。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消息,目前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水异常偏低,“拉尼娜”事件可能将 延续到明年春天。历史资料显示,出现拉尼娜的年份,冬季全国大部地区会出现阶段性低温。但是气象专 家表示,以前拉尼娜事件形成,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弱,但今年到目前为止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仍然偏强 ,这将使气候监测预测变得更加复杂。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今年中国是否暖冬目前还无定论 。   从天文条件来看,2007-2008年冬季是先冷后暖。有利于暖冬的因素是:2007年9-12月为强潮汐时期 (日月大潮与月亮近地潮时间差不超过3天),2008年1-3月为弱潮汐时期。一般以12月、1月、2月三个月 为冬季,强潮汐的2007年12月为冷冬,弱潮汐的2008年1-2月为暖冬,总体均值为暖冬的估计是可能的。   有利于冷冬的因素是:从月亮近地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情况来看(潮汐南北震荡的次要因素) ,2007年7月10日~11月9日为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2007年11月24日~2008年2月28日为强潮汐南北震荡时 期,2008年3月11日~4月23日为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2007-2008年冬季的三个月完全处于2007年11月24日 ~2008年2月28日由月亮近地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所决定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再加上拉尼娜因素 ,有利于形成冷冬。2007年7月10日~11月9日为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也可以解释2007年夏季和秋季偏暖 的事实。   一般的年变化规律是:从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情况来看(潮汐南北震荡的主要因素), 2007年11月24月~2008年1月22日(59天,正常)为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2008年2月3日~5月8日(正 常)为冬春季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活动从11月下旬开始增强,符合“淮北如徐州、 淮安、连云港平均入冬日期为11月11日,淮南地区平均要到11月16日-21日才先后入冬”的实际情况 。 每年的具体日期变化是有波动的,变化范围不超过两周。最早最长的纪录为1956年11月3日~1957年1月16 日,长达74天(对应1957年严重的低温冷害),最晚最短的纪录为1961年12月8日~1962年1月21日,缩短 为44天(对应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今年情况正常,变冷时间从11月24日开始,12月24-27日达到高潮( 与日月大潮叠加),于2008年1月22日结束。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从均值来看,今年冬季看似偏暖(由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叠加形成的强弱潮汐交替时期:1个月冷 冬,2个月暖冬);但从方差来看,冷暖变化差太大,先冷后暖,起伏强烈,暴冷暴暖,容易引发剧烈的 灾害事件。特别是2007年12月份,处于由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叠加形成的强潮汐时期(强潮汐的主要因 素)、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形成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潮汐南北震荡的主要因素)和月亮 近地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形成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潮汐南北震荡的次要因素)的共同影响时期 内,可能有异常冷事件发生,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我在10月20日指出,从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的叠加情况来看(强潮汐的主要因素),2007年9-12月 和2008年4-7月为强潮汐时期,2008年1-3月为弱潮汐时期。从日月大潮和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情况来看 (潮汐南北震荡的主要因素),2007年11月24月~2008年1月22日(59天,正常)为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 期,2008年2月3日~5月8日(正常)为冬春季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2008年5月20日~7月3日(44天,异常 )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从月亮近地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叠加情况来看(潮汐南北震荡的次要因 素),2007年7月10日~11月9日为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2007年11月24日~2008年2月28日为强潮汐南北震 荡时期,2008年3月11日~4月23日为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综合三种情况,2007年12月为三者强潮汐叠加 时期,加上拉尼娜因素,将有严寒出现;2008年1月为两者强潮汐叠加,寒冷程度减弱;2月两者弱潮汐叠 加时期,冬季气候将变暖;3月为三者弱潮汐叠加时期,早春气候将变暖。先寒后暖的冬季气候,将导致 流感的季节性流行。请注意观察、检验和预防 。 参考文献   1.叶卡斯,赖伟行,杨绮薇。今冬料将高温少雨。大洋新闻。时间:2007-11-08来源:广州日报。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11/08/content_77340.htm ###   2.于丹丹。今夜起冷空气南下影响我省。2007年11月08日01:52扬子晚报。 http://news.sina.com.cn/o/2007-11-08/015212864382s.shtml   3.杨学祥.2007-2008年冬季气温的特征:先寒后暖流感流行.2007-10-20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880.htm   4.杨学祥. 拉尼娜形成与地震火山活动:暖冬冷冬有争议.刊发时间:2007-11-0611:06:41 光明 观察.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06/content_693680.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曹广福:“眼界比SCI更重要”是科学评价方面的及时雨
热度 7 jitaowang 2011-11-10 17:39
作者 王季陶 科学网中 ” 掐架 ” 之风由来已久 , 也并非都是坏事 . 但是往往和片面或极端的观点有关 , 这是应该避免的 . 正如孙学军老师在博文 ” 旗帜鲜明地支持 鼓 励发表 SCI 论文 ” 所说 : “ SCI 论文的争论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 既然如此就必须非常明确讨论的主题是 : “ 中国特色的 SCI 问题 ” 的 ” 创新 ” 内容 , 而不是泛泛而谈的 ” SCI 问题 ”. “SCI” 根本就不是中国的创新 . 为此我明确表示 ” 支持 ” 以及 ” 旗帜鲜明地反对 SCI 崇拜和鼓励发表 SCI 论文不是对立的事 ” . 我认为在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发表的《 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 学校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评价的意见 》是正确和及时的。网友们可以通过超链接直接看到 . 我仅仅列出其中的五个大标题如下 : “ 一、充分认识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重要意义 二、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 三、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 四、完善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 五、采取有力措施将改进科研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 一句话 : 就是要建立质量第一 , 科学合理 , 诚信公正 , 落到实处的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和制度 . 不管有多少评论人反对 , 我都坚决支持 ! 具体实施中还会有很多困难 . 我同时认为 : 其精神对自然科学 , 技术科学等也是完全适用的 。 对比之下 , 新京报所报道的 " SCI 论文被视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GDP ,目前已成为衡量大学、科研院所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最重要的甚至唯一尺度 , 评职称、申请经费、评奖、晋升乃至评选院士,几乎都与此挂钩。 " 等严重不良倾向 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 一句话 : “ 中国特色的 SCI 问题 ” 是往往和 ” 升官发财 ” 过度相联系 . 这是我们应该警惕和反对的 . 因此我认为曹广福老师的博文 “ 眼界比 SCI 更重要 ” 是一场科学评价方面的及时雨 ! 曹老师说 : “ 对于导师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学术修养或许比 SCI 更重要,因为修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 ” 显然这儿的 ” 眼界 ” 是一种 ” 判断标准 ” 或 “ 判断能力 ”, 对任何科研成果来说 : 真伪 , 是非和曲直 ( 符合客观真理或谬论等 ) 是第一位的 , 肯定远远比 SCI 更重要 ! 又例如 , 曹老师说 : “ 靠什么决定研究的方向?是眼界,有良好的学术素养或学术眼界可以辨别什么是好、什么是一般,可以判断一项工作的价值。没有好的眼界或许可能做出一项很好的工作,却未必知道自己工作的价值以及别人工作的价值,只能以 SCI 的级别与影响因子来判断了。当然,由于高水平 SCI 杂志评审人的学术眼界通常也比较高,所以整体上讲,高水平 SCI 杂志上的文章大多还是能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水准与工作价值的,但如果据此认为 SCI 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水平的标杆未免有失偏颇。这或许正是我们出不了大师,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的重要原因。 ” 显然这段话非常精彩 ! ” 眼界 ” 就是一种 ” 判断标准 ” 或 “ 判断能力 ”! 是否具备这样的 ” 眼界 ” 肯定比仅仅或盲目依赖 ”SCI” 为判据的人高明得多 ! 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 孙学军老师说 : “ 我不反对曹老师的观点,也可以这样说,解决科学问题比发表论文更重要 ”. 显然并没有正确理解曹老师博文的真正含义 . 孙老师的话 : “ 旗帜鲜明地支持发表高水平的高档次的 SCI 论文。 ” 实际上混淆了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 究竟是 ” 旗帜鲜明地支持高水平的高档次的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 ( 包括垃圾论文或错误论文 ) ” 还是 “ 旗帜鲜明地支持在 SCI 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高档次的论文 ”? 按照孙老师的全文来看 , 也注意到论文的质量问题 . 不过孙老师说 : ” 当前情况下,指责发表 SCI 论文类似对一个食不果腹的人说,高营养膳食会导致动脉硬化,要少吃才能身体健康。 ” 还是有不符合实际的极端嫌疑 ( 注意这两段话都是孙老师的黑体字 ). 至少在 ” 食不果腹 ” 时也不要抛出垃圾或谬论 . 众所周知 , 过分夸大论文数量不考虑论文质量正在败坏我们国家的名声 . 因此也希望和孙老师一起认真学习一下曹老师所说的 ” 学术修养 ” 和 ” 眼界 ”. 这就是我对曹老师博文的学习心得 ! 供交流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6375 次阅读|13 个评论
计量分析类论文如何创新?
热度 5 huabolin 2011-5-4 16:39
目前,主题型计量分析类论文已比较多,常规的统计包括发文量年度增长统计分析、作者统计分析(核心作者与作者合作)、期刊统计(核心期刊与期刊学科)、机构统计(重要机构与机构类型)、关键词频次统计(绝对统计、相对统计、累积量统计等)、基金资助统计等。但是要想有所创新或有亮点的话,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数据来源方面: 异源数据的融合: – 万方与同方的融合 – SCI 与 EI 数据的融合 异构数据的集成 –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图书、项目信息、会议信息 多语数据对比 – 中文、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俄文、阿拉伯文等多语数据对比分析 二、研究方法方面: 提出新指标 如 h 指数、下载指数等。 使用多重指标体系 对指标进行加权 三、结果解析方面: 规律的总结 验证先前的错误并进行修正 异常点发现 新关系的发现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4526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2010年第二期计量分析评价与前沿热点监测高级研讨班
huabolin 2010-11-8 13:38
2010年第二期计量分析评价与前沿热点监测高级研讨班 内容简介 时间:2010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6天) 地点:北京 数据庞杂繁多,信息琳琅满目,知识却相对匮乏,如何从海量信息中分析出有价值的知识或情报,如何把握最新前沿热点问题,这需要敏锐的思维以及专业的工具与方法,计量分析是一条成熟的路径。 文献题录信息、专利信息、访问日志信息、调查问卷信息,大量的信息中存在哪些规律,如何看待与使用这些规律,是体现信息分析能力的标志之一。如何针对成千上万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迅速找出核心作者、主要机构、区域分布、最新热点、趋势变化等重要信息,并在一周内快速形成一份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这是科研选题的重要一环。 我国科技情报界、科研管理部门在长期的研究工作实践中,在计量分析的理论和实践上有较为丰富的积累。为了帮助广大专业人员尽快提高信息分析能力,提高各行各业对于信息的利用能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定于2010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在北京举办2010年全国计量分析评价与前沿热点监测高级研讨班, 重点在于计量分析能力、热点监测能力、信息可视化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 本次培训将邀请国内资深专家和教授讲授,并组织与会代表进行研讨和交流。 一、研修内容 计量分析的软件与系统 万方数据的STADS、中国知网(清华同方)的文献计量分析系统、ISI的web of science,专利分析软件TDA,参考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RefViz、NoteExpress等。 数据源的预处理 异源异构数据的滤重、融合、归一化、重名处理等。 数据源的快速批量获取 文献题录数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CI、EI、PubMed等)、专利数据、项目信息(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调查问卷等。 数据的统计分析 计量的指标与类型,TopK统计、数量分布统计、年度增长统计、关联统计分析等。 论文的撰写 期刊载文量、核心作者、最新热点监测、期刊偏好、国内外对比分析等等。 信息可视化 基于引文分析、合作分析等的关联图、树图、云图、时序图的绘制,社会网络分析等。 研讨与交流 为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有条件的代表请自带笔记本电脑(最好具备无线网卡)。 二、参会对象 政府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评价人员、奖励办人员;高等院校的科研处、社科处、人事处、校办公室人员;图书情报机构;统计中心、战略中心、参考咨询部、技术支持部人员;各类企业的信息中心、研发中心、战略规划部门人员。 三、研讨安排 1.2010年12月5日全天报到,12月6日至12月10日全天授课及业务交流。 2.报到及培训地点:北京瑞成大酒店(北京市海淀区西翠路9号) 3.培训费:2800元(含培训资料、证书等费用)。培训费请于2010年12月3日前汇至以下帐户,并注明计量分析研讨班。 户 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玉渊潭支行 帐 号:0200232109200900593 4.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住 宿:北京瑞成大酒店(标准间280元/天) 四、参加培训人员请务必于2010年12月3日前将报名表返回会务组。邮寄、(邮件附件请注明计量分析-姓名)或传真返回均可。 五、联系办法 通讯地址:北京复兴路15号(100038) 联系人电话:胡老师010-58882298; 陆老师010-58882299; 吴老师010-58882297; 传 真010-58882296。 招生网址: www.istic.ac.cn 邮箱地址: kjpx@istic.ac.cn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34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诺贝尔奖不是科学的唯一标准
热度 2 sungennian 2010-10-6 22:24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我们中国人,有很强的诺贝尔奖情结。这也许是因为,至今仍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所以才倍感迫切。很多报刊,都把诺贝尔奖看成是评价科技成果的最高标准。每年10月诺贝尔奖宣布之前,许多人预测谁会获奖;诺奖宣布之后,许多科学家撰文介绍,对获奖人及成果大家赞扬。 自1900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百年辉煌,威信很高,确实是评价世界级科学家和科技成就的重要标准。但是,诺贝尔奖却不是评价科技成果的唯一标准,因为,诺贝尔奖还存在如下局限性: 第一,学科覆盖面不全。科学技术方面的诺贝尔奖,只限于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奖,并不包括数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航天科学等,诺贝尔奖对科学技术的覆盖面是有局限性的。 第二,并非所有获奖都很伟大。20世纪100年中,共授奖469人。其中,物理奖162人,化学奖135人,生理医学奖172人。其成果的大小和重要性差别很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百年一遇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如爱因斯坦及相对论,也是很少数的,大概只有1-2%;十年一遇的大科学家和重要成果,如L Pauling、W C Rontgen、Crick等,也不到20%;一年一遇的科学家和科技成果,大约占80%左右。 第三,诺奖评审也有失误,例如1948年的生理医学奖授予Muller发明的DDT,其实,这项成就科学价值不大,并且具有环境残留性,现在已经禁用;又如,1912年物理学奖授予Dalen发明的灯塔,虽然对航海很有用,但在物理学的贡献很小。 第四,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例如,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应该是很伟大的化学成就;H Eyring创建化学反应速度理论,并在量子化学其他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这至少是十年一遇重大成就,但未被授予诺贝尔奖。 第五,其他领域还有更重大的科学成就。科学发展到今天,学科门类越来越大,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巨大。以地球科学为例,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到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理论,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获得重大进展,而且还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管理世界的手段,这些成果远超过很多诺贝尔物理化学奖。 中国科学的发展需要基础科学,需要诺贝尔奖,但是,不要把诺贝尔奖看成是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例如,中国是地理大国是农业大国,刘东生院士从事地球环境变化研究,获得代表地球科学最高水平的泰勒奖;袁隆平院士从事超级杂交稻研究,获得代表农业科学最高水平的沃尔夫奖,其成果的重要性远超过很多诺贝尔奖,授奖的国际影响与诺奖也不相伯仲。 在中国科学发展中,既要重视基础科学,更应重视应用科学;既要重视个人志趣的原始创新性研究,也应重视集体合作的重大技术攻关,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嫦娥奔月,这些重大的科技成就,在某种程度证明中国再不是科技小国,当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科学文化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时,获得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就指日可待。
个人分类: 旅游管理|9990 次阅读|6 个评论
“熵”和“热力学”-- 尊重科学的严谨性-
jitaowang 2010-1-16 10:52
科学发展 - 科学严谨性 1. 经典热力学的成功是 19 世纪近代科学严谨性的典范 19 世纪经典热力学的建立和发展是非常成功的,实际上也成为当时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一个杰出典范。正如国内印数最大的物理化学教科书中,作者傅献彩等所说(第四版 15 页): 热力学有着极其牢固的实验基础,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可靠性。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是严谨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非常可靠。从这些定律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也说过: 一个理论,如果它的前提越简单,而且能说明各种类型的问题越多,应用的范围越广,那么它给人们的印象就越深刻。因此,经典热力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典热力学是具有普遍内容的唯一物理理论。我深信在其基本概念适用的范围内是绝不会被推翻的。 请特别注意 爱因斯坦说 我深信在其基本概念适用的范围内是绝不会被推翻的 。 这句话是是非常严谨的。傅献彩等也同时指出过经典热力学的 局限性 2. 20 世纪处于现代热力学的探索期 19 世纪末 ( 1896 )波兹曼提出著名的波兹曼关系式,为加深从微观方面对 熵 的概念理解作出重大贡献,并由此奠定了统计热力学的基础。在 20 世纪初 杜亥姆,纳坦舜和乔曼等人引入了熵产生和熵流的概念。于是得到比熵增原理更普遍适用的正熵产生原理,它可以适用于任何孤立、封闭和开放的宏观体系。但是此后的热力学发展是比较缓慢的。整个 20 世纪中基本上处于现代热力学的探索期。 昂萨格和普利高京分别在 1968 和 1977 年获得诺贝尔奖。可是昂萨格倒易关系是在引入了热力学以外的假定基础上得到的,而耗散结构理论更是建立在动力学 ( 非热力学 ) 模型基础上的,因此在 20 世纪中热力学的自身基础理论性发展基本上是停滞或受到很大限制的。相反的情况是滥用或夸大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所谓 熵 ,的情况可以说是泛滥成灾,几乎断送了热力学课程在物理类大学教学的生存。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中的热力学部分有时就被基本上删除成为统计物理课程。所幸运的是如此众多的所谓熵,始终无法占领绝大多数的大学物理或化学等的讲台。我相信这就是绝大多数大学教师和同学的基本态度。 3. 信息熵 不是热力学 熵 在泛滥成灾的所谓 熵 概念中,也要区别对待。 信息熵 本身就有它的自身定义。仅仅是借鉴于热力学 熵 概念来描述或讨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在所谓 熵 概念泛滥成灾的情况下,有时也被拿来混淆视听,完全是无聊之举。 此外,社会热力学等中借用熵概念来描述有序无序等也十分普遍。社会热力学等都不是热力学的分支领域,往往自作定义而不太讲究原来的含义。我们自然科学家,特别是热力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相对严谨学科的学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不必过于在意,毕竟是不同的学科。 4. 负熵 理论不是一个严谨的理论 爱因斯坦非常强调 基本概念适用的范围 。众所周知,只要学过一点热力学基础知识的人都知道克劳修斯的 熵增原理 仅仅适用于 孤立体系 。而生命体系是开放体系, 熵增原理 或 负熵 的概念是根本不适用的。对 负熵 理论或称为带负号熵的理论,在我的 2002 年Springer出版的英文专著中(p.222-223)就对文献中图文并茂的 鸡蛋孵化成小鸡 的问题作过讨论,在此就不重复了。 在此只强调一点:我们必须站在 巨人的肩膀上 去发展科学。决不能站到 巨人 的脚下。何况众所周知, 隔行如隔山 ,不能要求 巨人 成为神。即使对同行 巨人 的理论,也必须是采用科学发展是 新陈代谢 态度。例如,克劳修斯继承发展卡诺理论时就是抛弃了卡诺的 热素学说 的证明,才发展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继承发展克劳修斯的 熵 概念时也必须抛弃他的 热寂说 。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仅仅是人类的宏观经验,不能任意推广到宇观领域。 5. 谨慎使用 民科 一词 民科 一词是褒贬不清的。我建议在学术讨论中少用或不用。直接就事论事指出问题或错误之处,或指明证据不足等。最根本的科学评价判据就是 有没有实验的依据或证明 , 是否经得住时间(历史)的考验 。热力学的第一位奠基人卡诺的科学巨著就是自费印刷 600 本。对经典热力学功勋卓著的吉布斯论文就是发表在他堂兄弟(一位图书管理员)主办的名不见经传的期刊上的。 Science 或 Nature 上发表的理论也照样可能是错误的。 6. 科学网中应集中讨论真正热力学领域的熵概念 例如,张xx的熵:一个不是物理量的概念等博文中否定熵概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就是完全错误的。就连热力学中最基本的卡诺循环都理解错误。通过所谓的重新定义把烧煤的蒸汽机变成了烧功的机器,等等。请见我(王季陶),曹博士,刘全慧老师等的博文和评论。在学术上理解错误并不可怕,改了就好。但是他始终不敢回答任何学术核心问题,而是变本加厉地进行人身攻击,使问题发生转化,在伪科学或反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众所周知,该博主的博客和博文因违反三根红线已经被 警告和封除。我本人坚决支持 的这次正确行动。也希望不要有人因再转载这类博文而触犯 的三根红线规定。最近有相关反科学人士的欺骗和骚扰行为也证明 这次行动的正确性。 7. 现代热力学的发展同样应该是 科学发展严谨性的典范 成功的概念是可以在适用范围内推广使用,也可能定量成功的范例在一定范围内定性推广,决不要忘记科学发展的严谨性。 2009,1,16,14:00修改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256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要混淆“科学管理”和“科学评价”
jitaowang 2009-10-25 10:22
最近一篇博文 以期刊级别代表论文水平一定不对吗? 受到不少推荐,也受到不少正反两方面的评论。而前一段时间和能用期刊级别来确定论文的学术水平吗?相关的博文也受到不少推荐和关注。两者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讨论的并不是相同的命题! 前者着重于宏观 科学管理 ,而后者着重于微观的 科学评价 。两者是统计数据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既有密切的关联又不能等同起来。 从国内的学术发展来看,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学者开始向国外期刊投稿,只要能在国外发表就不错了。管理层引入 期刊级别来鼓励学者向高级别的期刊投稿,扩大我国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统计数据)是不错的。今后也可以继续使用。也要注意期刊级别只是一个方面。 现实情况是管理层出现了夸大的行为和做法。例如,直接简单地把它和每一个人的职务晋升和每人每年的考评挂钩,甚至实行所谓的量化管理。据说几年前一位青年海龟的家破人亡就可能是和发表论文的年度考核不合格有关,惨不忍睹。 我的意见是以期刊级别代表论文水平的做法必须限于 统计数据,对个别论文的个体行为最多只是一个参考方面,决不能作为量化指标。 如今,在管理层上应该迅速健全科学评价(包括科技奖励)体系,维护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在这方面绝不是无计可施!或者只能如此!在这方面,期刊级别有时仍然是论文水平的一个参考方面,但两者之间是不能简单地画等号的。这才是当前众多呼吁的主流。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205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SCI之父"表示: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
panfq 2009-9-15 10:48
2009年09月15日 07:04:44  来源: 人民日报 尤金加菲尔德表示 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 被誉为SCI之父的尤金加菲尔德博士日前首次在中国公众面前亮相,与数百名中国科教界专家、文献计量学专家和年轻学子对话。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明确表示,不能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应该运用更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加菲尔德博士于1955年提出了引文索引和引文技术的概念,开创了从引文角度来研究文献及科学发展动态的新领域。因其对世界科学研究的杰出贡献,加菲尔德博士被科学界誉为SCI之父。他改变了全球数千万研究人员的研究过程,使他们能够利用引文索引进行深入研究,跟踪科研发展趋势,评估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SCI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科学评价指标。加菲尔德博士说,SCI是一个国际标准数据库,但是单纯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科研人员是不合适的,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更是不合适的。评估人、包括评估一个机构或期刊,需要用多个科学评估标准而不是一个评估标准来评估。人们必须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必须重视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要重视论文被引用的情况。 对于中国缺乏高水平学术期刊的问题,加菲尔德博士十分关注。他认为,好的学术期刊一定要有创新性的、原创性的文章,中国科研工作者本身并不缺乏创新性的思想,只是往往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西方著名刊物上,所以中国本土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就不像国际期刊那么高。20年来,中国论文发表情况已经发生了重要改变,从最初主要以中文形式发表,转变为大量的以英文发表。科学家愿意把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化的、有很高影响力的期刊上,这个问题不止在中国一个国家发生,无可厚非也很难控制。如何吸引中国最好的科研成果在中国本土的期刊上发表,将是中国本土学术期刊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赵亚辉 王昊奎)
个人分类: 科学与技术|2723 次阅读|1 个评论
陈景润与刘后一,一个也不能少!
热度 1 lxh2009 2009-9-2 17:47
爱因斯坦曾经对卓别林说: 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 。卓别林的回答更妙: 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 。 陈景润,穷毕生之精力,证明了至今也没有几个人弄得懂的( 1+2 ),因此成为了摘取自然科学皇冠上璀璨明珠的国内外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后一撰写的大量科普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发行量超过 1000 万册(读者有多少就无法统计了)的《算得快》,小学生也能读懂并从中受益社会知名度如此之高,但在中国科学院内,却仍属于一不小心就会被疏忽的小人物。 同在中国科学院的屋檐下,同样对咱们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个人,在人们眼中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如果说陈景润是位于科研金字塔顶端、傲视群雄的顶尖高手,那么刘后一这样的人则是为夯实金字塔基础、培养千百万热爱自然科学的青少年而不懈努力的、不应该被忘却的 奉献者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咱们的科学评价陷入了这么一个怪圈,似乎什么东西懂的人越少,其学问价值就越高。可能正因为如此, 解决了几亿人吃饭问题 的袁隆平当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能会有人说,多打出几斤杂交水稻算什么,还不都是农民干的事?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SCI 论文牛吗?袁隆平先生的境遇似乎说明他所从事的研究还不够 高、精、尖 ,从理论上讲,也许很多人都有可能在这方面做出成绩 可 问题在于有谁几十年如一日去做了,又有谁已经做到了呢? 刘后一,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审,曾经担任《化石》杂志主编、《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报编辑。按照时下中国科学院的说法,属非主系列的支撑系统人员,能否享受创新正高的待遇要打个问号。而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更是有点不务正业了,要顺利通过每年的岗位、职称考评,刘后一先生可能会比较悬! 到底该如何评价科学家的成果与贡献?其实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陈景润与刘后一,都应该属于贡献卓著者,从推进国家的科研和教育事业角度看,一个也不能少! (近日清理书架,无意中找到多年前购买的刘后一先生的《算得快》,有感而发)
个人分类: 杂感及其他系列|964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