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生命力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生命力

相关日志

干细胞说:“鸡与蛋”的悖论
热度 32 何裕民 2014-9-5 08:43
很显然,基因不是癌症机理的唯一解释。 至少,关于癌症干细胞的假说也很有提示意义。 人们早就发现生命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无限繁殖潜能的细胞,它被称为“干细胞”,也称“起源细胞”。这种细胞数很少,但却具有不朽生命力及无限且多方向繁殖能力,就像“种子”一样,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类型新的细胞,它是形成哺乳动物体内成千上万种类别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从最原始的干细胞开始,逐渐产生了结构和功能上稳定的各种不同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打个隐喻,新生儿哇哇坠地,逐渐发展成遵守社会规则的良民(也就是结构/功能稳定的各种正常细胞),而良民又各有社会分工;这叫做“分化”,即“发育成熟”。人们因此猜想:也许癌症就是因为一些干细胞“误入歧途”,导致了它的子代细胞发育不成熟(或者说是干细胞的分化异常),促使了癌细胞的大量繁殖。这可以解释很多癌症现象,包括化疗耐药等,因此,颇受重视。 最近,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癌症研究院的学者说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仅存在于癌症干细胞中的蛋白,这又激发了人们最终彻底消灭癌症的勃勃野心。他们认为:研发出专门攻击这类蛋白的药物,就能够截断癌症的源头(干细胞),从而达到彻底消灭癌症的目的。 然而,人们同时发现:高度分化的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表现为“去分化”,所谓“去分化”即从一个分化程度较高的状态转入分化程度较低水平。也就是说:原本行为正常的成年/老年人,退回到孩提时代,变得像不懂事的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按照社会规范行事。换句话说,成熟细胞的去分化也可以致癌。看来,上述的干细胞来源说充其量只能是癌症发生学的一种可能。 然而,更值得重视的是2006年的《科学美国人》报道了一个著名实验:将已经癌变的干细胞移植到一个新的微环境中,这些干细胞并不产生肿瘤;相反,将正常干细胞移植到先前受放射线破坏的微环境中,则会变生成癌症。这个似乎提示,环境(微环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有实验研究表明:非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逆向转化为干细胞。看来,这些事实又促使癌症的干细胞说变成了一个“鸡”与“蛋”类似的新的悖论!也许,最初的突变既有可能发生在干细胞本身,使它们的自我更新失控,克隆出带有癌化倾向的子代细胞;也有可能是它们的子代细胞癌变了,在某种机理作用下,突变不断累积,并逆向地影响到祖细胞(干细胞与最终成熟的细胞之间隔着好多代,祖细胞是两者中间一代的细胞)。当然,也可能还存在其他机理。 总之,随着生物学机理研究的深化,人们越发发现癌症问题的错综复杂。同为某种癌症,每个个体所患的也不尽相同!不仅仅症状、性质不完全一致,而且,起因可以各有千秋,并不存在划一的机理和解释!错的只是人们太愿意把扑朔迷离、千变万化的真实世界,人为地纳入自我设定的简单理论框架中,然后妄想着用一种通用的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难题。 看来,过去那套因果律、线性思维等的研究方法,在癌症探讨中,顾此失彼,捉襟见肘,严重制约了认识的深化。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523 次阅读|32 个评论
西域探胡杨---怪树林
xuxfyuwp 2014-4-15 14:53
额济纳的一个著名景点是“怪树林”,一般游人都会前往。 怪树林距达来呼布镇西南20多公里处,这里枯死的胡杨“陈尸”遍野,有的倒在地上,有的仍挺立着,给人一种凄惨、苍凉、恐怖、神秘的感觉。 在枯死的树群中,也能看到一些胡杨树开始发芽,孕育出枝叶,不知这里是否还会恢复昔日的生机。 大片胡杨树枯死显然是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特别是额济纳河断流,造成沿河两岸的大片胡杨林因缺水而枯死。 胡杨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树种,且具备特有的耐腐特性,尽管最终大片枯死,其枝干依然在戈壁荒漠上形成了这形态怪异的悲凉景观。 (原文写于2008-12-07 10:40:29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藻类世界—念珠藻的强大生命力
热度 13 wangjie901 2013-10-30 10:47
蓝藻( Cyanobacteria )也称蓝细菌,是地球上最简单、最原始的原核生物之一 。有化石记录,早在 35 亿年前就有蓝藻出现在地球上 ,比高等植物早了 30 多亿年之久,因此,蓝藻种类较多、分布广泛,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都可成为它们的栖息地。在淡水、海水、盐池,潮湿和干旱的土壤、岩石、树干,荒芜的沙漠,甚至是寒冷至极的南北极和高达 85 ℃ 温泉中都会有蓝藻的生存 。它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生物地球化学重要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的进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蓝藻是光合自养的原核生物,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以空气中的 CO 2 和 H 2 O 为原料转化为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在臭氧层的保护下,为复杂的需氧生命的进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此外,蓝藻的一些种类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如地木耳、发菜、葛仙米、螺旋藻等,从蓝藻中提取的藻胆蛋白、天然色素、胞外多糖、藻毒素等已经用于生活、医学、科研领域,其中天然色素可用作化妆品和食品的添加剂,藻胆蛋白在医学上光动态治疗中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胞外多糖可以 防止细胞脱水、抗原生动物的捕食和杀菌剂的危害;促成固体表面的黏附;螯合细胞所需的金属离子等。在摩纳哥举行的首次世界螺旋藻大会上 , 螺旋藻被认为是人类未来理想的食品。螺旋藻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所必需的 8 种氨基酸,而且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有着多种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 蓝藻还可固定大气中的氮,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来利用。近年来,蓝藻在全球也引起了很大的环境问题,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美学价值,最重要的是,其产生的蓝藻毒素和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水生物的生存,引发中毒甚至死亡,对渔业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饮用水源中的蓝藻毒素会对人类的肝脏造成损伤并会引起肝癌,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难闻的异味会导致人类饮用水水质下降,并且加大了供水公司处理水的难度和成本,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 念珠藻属 ( Nostoc ) 是一类不分枝、具有异形胞的丝状固氮蓝藻,广泛分布于全球 7 大洲的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念珠藻属的一些种类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并受到很大的关注。
个人分类: 念珠藻|13164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不怕 广告 铺天盖地化,就怕 广告 智能化
zxczxc0417 2013-10-10 13:08
广告因为牵涉到商业利益,生命力因此顽强无比,甚至无处不在的小广告享有城市牛皮癣的美誉。 上网的时候也常常被满屏广告占满,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一点不为过,需要一个一个关闭,很烦人,但是并不可怕。 但是,这即将,或者已经成为过去,最近的广告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常常看到自己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的东西出现在广告中,而这些广告所在的网页是你并不常上的网页,或者很多网页都会出现同样的广告。也就是说,这些网页的广告实现了智能化,知道你需要什么。 好可怕!!!!!!!!!!!!!!!!!!!! 他们是怎么知道你的信息的呢? 答案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这些页面可以收集你电脑中的信息,然后在他们的广告库中找到你感兴趣的。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很多个人信息可能已经被收集到他们的数据库中,那么你将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位置,这是一种不道德,或许也是违法的行为(如果有相关的法律的话)。 第二、搜索引擎的公司把你的信息出卖给了这些网页的公司,这种做法也是极端恶劣的。 不管是哪一种都对网民个人极为不利。 广告的进化也许可以看出网络环境的进化,可惜都是纯粹利益的驱动,还是在个人利益被威胁或者受损的情况下。广大的网民难道只能做又肥又大的肉鸡吗?
个人分类: 天下大事|2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项措施挽救本科毕业论文的“生命力”
热度 6 xiaoshidaguan 2013-6-17 11:49
近日,围绕本科毕业论文的“存”与“废”问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科学网等展开了大讨论。这股风源于5月1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建业的博客文章《 逗你玩: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 》,批评本科毕业论文的“走形式”、“走过场”,呼吁取消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真明也持有类似观点,他明确表示“ 从今以后不再参与本科毕业设计的考评工作 ” 。 本科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实力而言意义不可小觑,因此不应取消,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本科论文中代写、抄袭、批量通过等弊病,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好的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长远。有些教授认为本科生的研究能力有限,难以得到有价值的东西,加之走形式现象盛行,可以取消。但不可忽视的是,本科阶段对于学生的个性塑造、价值观形成等有很大的影响,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是对学生的综合历练,正如《光明日报》的文章《 本科毕业论文应加强而非取消 》所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获取利用资源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是不应该取消的。这些综合能力无论对学生将来读研究生、还是直接工作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对读研究生而言,本科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探究思维、作文技巧等都将助推研究生的学习;对于直接工作来说,本科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将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很多企业抱怨当前大学生贬值,究其因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够扎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培养就业质量的本科毕业论文,应该充分发挥应该有的作用,为本科生的素质提高作出贡献。 本科毕业论文有价值却成了走马观花,其尴尬场面应由高校负主要责任,因为有什么样的认知和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高校有三点做得不够好,一是“导师制”下不到位的激励机制;二是教师尤其是教授对待本科毕业论文的态度不高;三是一次性批量通过的慈悲心态。当前高校在毕业论文上多采用“导师制”,这种相对研究生而言不那么规范的论文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是激励机制不到位,不仅导师没有动力指导,学生也没有动力写作。其表现为一个导师带较多的学生,学校没有指导补贴,导师靠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拿“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而获得奖励,但一般能拿这样荣誉的教师很少,最关键的是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不是靠论文水平,而是靠与院长等的熟识程度而定,那些学生会成员享有的比例较高;因此教师和学生缺乏足够的动力为毕业论文耗时间。同时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教授并没有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他们认为本科生基础不牢,探究性不强,研究价值不大,因此不愿意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加之自己项目多,还要指导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成了“放养”,即使学生想写,也得不到足够的指导。造成毕业论文抄袭和代写等不良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答辩的一次性通过。答辩成员的慈悲心态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压力,即使是抄袭的和代写的,也能够通过,不是给那些不想学习,不想写论文的同学以光明了吗?不够强的激励机制、不够高的指导意识和一次性通过的高概率,高校应该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劣质和造假负责。 因此,要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让其充满“生命力”,可以采取三项措施:提高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激励机制;构建预答辩和终答辩的多次考核模式。高校应该多宣传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所在,其不仅有科研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国外的例子是很好的宣传素材,国外教授本科生公共课都需要选拔学术水平高,师德师风良好的教授来担任,因为国外高校相信本科生是前途无量的,培养他们对于学校和社会而言意义重大。我国的教授也应该改变观念,提高对本科生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激励机制,最主要的是要在评选优秀毕业论文时做到公平公正,选出真正由学生所写,教师所指导的论文;并且通过学生对指导老师的评价反馈,给那些得分高的教师一定的补贴。为给那些喜欢作弊的学生以压力,可以建立预答辩和终答辩双重考核模式,初次答辩严格,对于那些质量差的论文,教师要严厉指出其不足,让学生多作改动,端正学生的态度;最终答辩则重在对格式及一些小问题提出建议。如此,做到内容和格式兼而有之,也能提高所有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有望了。 详见个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b2f7cc0101e6f4.html
个人分类: 教育微言|3034 次阅读|19 个评论
牙齿虽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虽软,但生命力更强
zjzhang 2013-6-5 20:45
牙齿虽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虽软,但生命力更强   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边,他张开口用手指一指口里面,然后问弟子们看到了什么?   在场的众第子没有一个能答得上。   于是老子就对他们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意思是:牙齿虽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虽软,但生命力更强。
个人分类: 文学|4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作物模型不是最终目的
csiro 2013-4-11 20:02
除了理论模型,如E=MC2,对于一些应用模型来说,建立模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对于作物模型来说,有一段时间说的是,决策支持系统,实际上就是模型,但是目的更明确。 目前对作物模型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耕作系统设计,Farming System Design。如同工程学一样,要设计总要一个工具。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耕作系统,就要从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而这个关系很复杂,所以就需要模型来帮助。 作物模型的生命力在于:它有多大的用处。
个人分类: 感悟篇|3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妮的世界
fdzjkyck 2012-11-30 16:27
无疑,《安妮日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一个13岁的普通女孩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下(当时,纳粹对犹太人的疯狂绞杀;安妮一家在秘密房间隐居生活两年)开始坚持写作,从1942年直写到1944年7月(1944年8月被捕)。安妮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她个人的思想成长经历,安妮眼中,苦难似乎算不了什么,“ 我经常垂头丧气,但从不绝望。我把这种隐匿生活看做是一次浪漫、有趣而又危险的冒险经历 ”,没有坚持到盟军胜利的一天(还差2个星期),安妮离开人世,但留下了这部旷世奇作。日记记录的事件和写作技巧而言,也许寻常不过;然而,安妮的世界并没有因为纳粹横行而黯然失色,相反,正因为有生命成长阶段留下的认真思考与对理想追求而显得熠熠生辉。独立于当时黑暗的外部世界,安妮的世界充满对生活的乐观和热爱;勇敢的直面、真实的表达、纯净的思想和乐观的态度刻画了一个犹太民族小姑娘面对苦难和死亡的不屈精神和意志力量。年轻的生命早已不在世间,这部伟大作品告诉世人的一些东西却依旧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个人分类: 随笔|3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言文字的生命力
热度 2 pingcn 2012-11-1 22:44
今天读《蛙》,被深深地吸引。 姑姑这样一个鲜活的女子, 这样“千回百转”的命运,真 是叫人唏嘘不止。 虽然因为确实有别的事情,读到40页的时候,停下来了。 但我知道,这小说,我早晚会把它看完的。 就像当初,读到《一句顶一万句》,一口气读完,才能去做别的事。 停下来了,依然忍不住感慨—— 写得好的文字(包括小说、剧本、散文),是有生命力的。 好的作品,能抓住人心,让人一开始看就停不下来了。 其实, 最近 还以为自己有“注意力障碍”,没办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因为我会一边看视频,一边看新闻, 一边看笑话,甚至还 间或 和人聊句QQ…… 若是只看视频,会嫌广告烦人,嫌某人说话没有“营养”,嫌这一段太无趣; 于是,不由自主地想同时干点别的。 可是,读书让我发现,我 可能 不是注意力障碍,而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因为,看书的时候、看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我是全神贯注的! 好东西要分享,下面附上莫言的《 蛙》(pdf的 ) ,感兴趣的,请自行下载~~ .莫言.pdf
74 次阅读|2 个评论
感谢有您有大家的日子
热度 18 cosismine 2012-10-27 12:12
从5月10日我摸到那个肿块,做各种检查,手术,确诊,一直到后来的化放疗,死亡曾经触手可及,随着治疗的进展,死亡也渐行渐远,到远处的角落里面躲着去了。至此,死亡以这种方式提请我注意他的存在,提示着我最终的目的地和归期。 但我四十三岁!不是七十三岁,更不是八十四岁。四十三岁还正是生命力旺盛的时候,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还有那么多的精彩可以去经历,有那么多的成就可以去争取,我的人生还刚刚爬过荒原,经历了那么多挫折和不幸,正是启航翱翔的时候,就和死亡这么样地撞了一下腰,生命要消亡,站在原地,看死亡走近前来,我曾经多么不甘,多么愤懑,又是多么恐惧,面临一天天如期而至的日子,我曾经是怎么样地不知所措,无所依从,生活中一丁点的事情,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应对,生命就如精致而脆弱的瓷器,轻轻一碰,也许就碎得无法收拾...... 而这时候,儿子逆反已经到达顶峰,他似乎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家里的危险,还是一副唯我独尊,要风给雨都不行。恰好他上了九班,狂傲得不得了,一副要搬开所有挡在他面前的所有东西,即使是他的母亲,他也毫无顾忌,继续走他的路。如果不是病,我可能会站得远远地,欣赏他男子汉般长大的风采,只是病着,不由得就担心他,怕他也有生命危险,怕他摔着,怕万一我走了,他担当不起身上的担子,怕他因此被社会所抛弃,甚至怕他饿着,所以,一段时间曾费尽心力地教他做饭。但这些关切却招致他更大的逆反。另一方面,他初三了,作为全年级的优秀学生被被抽调到九班,学校和家长都寄予他们考上上海市重点高中的希望。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挑战,和日益加剧的竞争,他先前的领先优势荡然无存,他自己也有些恐惧,怕失去,也还想争取,但有些力不从心,有些不甘心,狂躁的心实在难以安分下来,更难以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情。而我的病,又让他内心里有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恐惧,而他实在还是孩子,压根就没有处理这种生命恐惧的经验,就变得特别难以理喻,性格也变得反复无常,这一分钟还无限宽容,说什么他都虚心接受,好说话得很,让我这个做母亲的无限欣慰,下一分钟,他就梗起个脖子,六亲不认,说,我就要这个(玩游戏呀什么的),又怎么了?呵斥着让我离他远点,别惹他心烦。让我觉得我养了这么一个不肖子孙,死都不瞑目。他曾经是那么乖顺的一个孩子,我还指望着他在我生病期间,支撑起家庭,鼓起家里每一个的信心和决心,战胜疾病,克服困难呢,但恰恰因为他,家庭的气氛特别紧张,我几乎没有办法和他说话,交流,有时候连吃饭和睡觉这种基本的活动,都无法进行下去,有一个晚上我都跑到一家宾馆,准备在宾馆住宿了。他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一天,拿给我《学习导报》上一篇有关逆反期孩子的文章,让我看,文章说,逆反期的孩子自己要长大,要担当,但他们的控制神经还没有成熟,整个行为就在两极之间摆动,文章呼吁家长理解和放飞逆反期的孩子。他用这篇文章解释了他所有的荒谬,要求我理解他......但他当时的所作所为,我实在难以忍受,几乎想把他扔得远远的,再也看不到他。 现在,一切都慢慢地回归正轨,儿子在摔了几个跟头后,逆反期也慢慢过去了。随着治疗的进展,我终于有了信心,感觉自己还能爱孩子,还能用爱来宽容孩子的一切过错,并站在他的旁边,鼓励他,支持他,让他平静下来,伴随他走过人生的这个关卡,让他能够沉着应付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挑战。 这期间,我得到太多的鼓励和支持。这些鼓励和支持有来自病友的,有来自孩子的老师的,有来自医生的,也有来自领导的,还有来自朋友的,这些朋友或者久未联系,甚至从未谋面,却把他们至诚的关爱送给我,当然还有科学往诸多的博友......在世俗功利的世界,癌症病人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人们唯恐避之不远,他们更愿意花时间花精力给一些权贵,谋取一些利益,但我这个癌症病人,却在大家的关爱,支持和鼓励下,克服困境,走出难关,即将展开全新的生活......很难想象没有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和我的家庭能挺过这些磨难,在此,在我美丽的秃瓢世界专栏里,我特开辟一个系列,感谢有你有大家的日子,说说曾经得到的支持,仅仅希望这种帮困扶危解难的精神能够发扬光大,让更多处于困境的人们能够得到帮助,让人间变得更加温暖和美丽。
个人分类: 我美丽的秃瓢岁月|4285 次阅读|21 个评论
幸福在哪里
热度 1 fdzjkyck 2012-10-20 10:41
没有舒适的居所、丰盈的财富、体面的工作、骄人的成绩,可能会很痛苦;但仅有了这些的还不一定谈得上幸福。 幸福要比较(自己或别人),幸福是一种感受,因人而异,因此,很难说谁幸福谁不幸福;幸福不幸福,也许连他本人都不知道吧。 小孩子简单些,看上去是幸福的;老人无所求,看上去也容易得到幸福; 从饥饿、困顿、苦难中走出来的人,看到前头有盼头感觉就很幸福; 有爱的阳光温暖到的地方,人们也会说那里很幸福; 有权、有财、有名者不一定有幸福,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处心积虑、阴奉阳违处处时时包围着他们;有些流浪汉看上去流离失所、无依无靠、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透过强大的生命力,竟也能找到无忧无虑的幸福身影; 能常吃到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或许是幸福的,现在格外受到追捧的绿色食品却仅仅是因为没有污染,看样子唯有回归自然,才有幸福;乡下日子苦、物质医疗条件差,没有享受到什么现代文明生活的滋味,可外爷活了99岁才安然辞世,临走之前没有经受病痛之苦,他算不算幸福? 以前,物质匮乏,交通通讯不发达,人间却多有信任、友谊、爱情和亲情,还有美丽的天空和纯净的星星;现在,物质丰足了,交通通讯便利了,但人际关系淡漠了,压力和焦虑增多了,高速飞奔着疲惫的生命,精神家园被侵蚀,幸福的老巢不见了,我哪里去寻找幸福?
个人分类: 随笔|2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瓜 瓜 瓜
热度 16 zhangyuxiu 2012-10-20 10:04
瓜 瓜 瓜
天天早出晚归的,已经有日子没进花园了,今天清晨阳光很好,秋光明媚,一脚踏进去,满眼都是南瓜和盛开的南瓜花.这南瓜可真生态啊,生命力也真顽强,10多天没人打理:既没人给它任何肥,也没人给它浇水,老天也没给它下一滴雨,可是它枝枝蔓蔓,蓬蓬勃勃竟然长得这么茂盛.业余农妇,粗放式管理,也能有这样的收获,真让人高兴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428 次阅读|41 个评论
老井.1
热度 1 heartuser 2012-9-24 22:52
一个村庄可以远离喧嚣,隐没在地图当中标不出经纬,但是村庄必须得与水相伴。每一个村庄都离不开一湾水源,或深或浅,或淡或甜。因为井水,村庄变得清新,因为井水,村庄变得灵性。而一口老井,这一个天生的盛水容器呵,因为井水变得有生命力。 山村里的日子,清苦干涩。村民们默默地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每天,天一麻麻亮,村民都挑着两个铁桶,蓄足了一晚的精力,轻盈地走向老井。老井在村头的东边,是村中接受阳光最早的地方。在村庄都安静的夜晚,老井慢慢蓄着水。这水源或是来自岩石,或是来自树根,或是来自露水。总有草木岩石的贡献,老井蓄水的速度,有如春天野草生长,有如村头袅袅升起的炊烟。悠悠地一井清水,从不拒绝村民的索取。井边,两条发溜光的羊肠道就是最好的证明。落在村中的第一束阳光,在井里是多美的一朵鲜花。村民们担水的动静,引来了一只接而一群狗吠,多美的村曲因老井而触发。为了担上最新鲜的井水,往往需要踏着露水去,或许会被秋天疯长的茅草打湿一截裤子。正如朝圣,忘却了一路跪拜头痛脚酸。担水时,吱呀刺耳的是铁桶发出的,沉重闷响的是木桶的声音,轻盈无声息的是塑料桶发出来的。多少年,这些声音陪伴着老井度过了一轮又一轮。水桶投入井面的那一刹那,岁月积淀的经验定会让老井知道,这一桶会担多重的水。两天羊肠小路的交叉口,就是老井。老井成了联系上村和下村的纽带,上村的张三碰到下村的李四时,总会递上一支烟,晃悠晃悠地点燃。村中女人、田野、牲畜都成了担水人的话题。默默无语的老井,不知道它知道多少村庄中秘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井中水更幽了。 日子是苦的,井水是甜的。真的,这井水的甜嵌进了管理味蕾的基因中,舌尖一碰就会唤起记忆的甜。但是,对于村民来说,这淡甜淡甜的味道,无法说清楚。多少年来,可能有数不清楚的村庄有数不清楚的村民都有喝凉井水的陋习,或许井水的独特的味道能够剖析出陋习的根源。茶叶放在井水中,会淹没井水的味道,烧开了的井水,会分解出井水的矿物质。这些试图破坏原本井水的方式,一直在与现代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较量着。老井不语,村民依旧大碗喝着凉凉的井水。在农忙时节的耕地上,在播种季节的土地上,在寒露时节摘茶籽的山坡上,老井里的水伴随着村民的汗水一滴滴落在了脚下的地上。是的,井水也会走路。一年到头,伴随着村民的脚步,走遍了村庄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汗水,都别着井水的透彻,照亮了村民的额头。默默地,承载着艰辛和欢乐,带着小孩般纯真无邪,将每一寸阳光的光束,凝结成每一滴晶莹透彻的露水,敲打着村庄的没一片瓦砾。 老井的坚守与自然无关。老人的眼睛如枯井一般。人有一生,岁月的痕迹在年轻的姑娘的额头留下了时间的刀光剑影。老井有一生,不知道老井出生的日子,也永远不知道老井终点。自然,总会考验一座老井。滚滚春雷,老井满溢,夏日洪水,老井浑浊,秋高气爽,老井见底,冬日雪花,老井热气腾腾。时光,将老井刻成了一幅幅图画,永远挂在村头的东边。连续的干旱,在老井抵挡不住时,村民会翻过老井头上的一座山,去另外一座山脚取水。老井不负众望,总会流露出一线线希望,汇成一洼水。每年过年村民在取水时,总会在老井井口石板上点烛燃纸,用最虔诚的方式表达感恩。 默默的老井像一头耕牛,没有你比谁更懂村庄的土地。傻傻的老井像一条的老犬,没有谁比你更能懂村庄的院落。老井,守护着田园,关心着村民的疾苦。我想做一首诗,随着清晨的第一束阳光,默默洒向村头的老井。 老井, 湾湾浅浅, 波澜不惊。 老井, 娟娟而流, 沁人心脾。 老井, 默默不语, 缓缓绽放。 老井, 你是一幅画, 村庄炊烟的背景。 老井, 你是一首歌, 村庄最动听的山歌。 老井, 你是一束光, 村庄清晨最清新的阳光。 老井, 你是一条河流, 村庄永远的母亲河。
3043 次阅读|2 个评论
自然的生命力
热度 1 xupeiyang 2012-9-22 13:28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1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为什么我们的基金上不了会--转帖
wqzh2008sd 2012-7-29 23:36
1. 因为我们要教学、要娱乐、要看电视、要享受节假日,每天用于研究的有效时间都没有一个小时。不勤天不酬。 2. 因为我们的目光只关注自己的职称、科研奖励等等,申报基金只是为了应付每年一次的考核等。胸无大志,必有近忧。 3. 因为我们就在国内的几个刊物上发了两、三篇文章,引用次数没超过10,我们还声称要做理论研究。忽悠吧。 4. 因为我们在一些方向上设备还没有到位,我们却声称要做材料制备与器件研究。忽悠吧。 5. 因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项目完成后,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除了发表几篇文章。 6. 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研究的方向究竟有无前景或生命力?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研究的方向真正的困难在哪里? 7. 因为我们被自己的博士导师忽悠了。当初导师处于各种考虑,给了我们一个博士论文题目,让我们能顺利拿上博士学位,我们竟然天真地认为,这是要奋斗终身的课题。 8. 因为我们的研究内容大而泛,我们的申请书忽悠评审人说:“给我几十万,我要改变‘世界’”。评审人没有上我们的当。 9. 因为我们没有好的思想或技术来解决一个小问题——即使我们已经很勤奋。但我们只会在别人后面照猫画虎、亦步亦趋。 10. 因为我们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学术声望。自己都不认识本领域的20余名高手,更别说让高手认识自己了。 11. 因为基金委每年基本上选取拟资助数的130%-160%上会,我们的函评成绩可能在Top40,但没有进Top30,或者函评成绩低于3分。 12. 因为我们发的文章不好还很少,特别是导师还不是大名鼎鼎,在工作单位中,还没入大牛的法眼。真是自己不行,还没有“很行"的人说自己行,所以就的确不行。 因为我们真的不行,在研究方向上,排名进不了Top20;与全国的其他青年博士相比,前期研究基础也进不了Top20。而国家基金,大约资助前面的20%的选手。 我们的不行,或在勤奋、或在悟性、或在合作等。归根结底,在能力。 但我们多次被告知:“男的不能说自己不行”。 如果我们不讳疾忌医,而能对症下药,半年疗程,明年雄起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3458-593688.html
个人分类: 王云才|1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学”是科学创新的基础
热度 1 kejidaobao 2012-7-26 14:28
文/眭 平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是治学的几个主要层次。“博学”需广泛涉猎,兼容并包,以达博大精深的境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但博学是创新的基础,越过博学阶段,为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不仅要有精深的本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邻近学科知识和尽可能多的其他知识。当我们翻开科技发展的史册,不难发现科技史上绝大多数科学大师都是兼容并蓄、博学多才的“博学”者。这已成为科学史上一大事实。 “博学”动机多来源于“兴趣”和“需要”。关于“兴趣”的作用已见诸多文章论述,这里不再累笔,仅探讨一下“需要”。 一是科学探索需要博学知识。因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体;科学之所以可以分解为单独的门类,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人类对于客体的科学认识逐步提高后,科学必然会走向汇合贯通。基于科学分化和综合的矛盾运动形成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上“分久必合”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种规律下,要求科学探索从多学科多领域,用系统论的观点,动态地考察科学认识过程,把握事物之间、学科之间、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达到系统的科学认识。这就要求科学创造者应具有“博学”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索和科学创新。 二是科学思维需要博学知识。因为“博学”能带来更多的信息,信息多能使思维开阔,突破条条框框和陈规旧律,促使信息和思想交叉、融合,从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在科研活动中,倘若你把思想仅局限在本领域,其作用显然是有限的;而你将它与其他领域的科学思想进行碰撞,往往可能激发出耀眼的火花,拓展出新的科学认识和方法。从思维方式上,科学探索不仅要求研究者积极接收其它领域信息,在信息系统中达到转换思路的目的;而且要求研究者要努力摆脱定势的、僵化的、受条件限制的思考,进而产生思维的突变。 三是科学方法需要博学知识。科学史表明,科学与方法同生共长、形影相随。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的结果。没有研究方法就没有科学。因此,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必然要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博学”使你不仅能用不同层次的科学方法(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指导科学探索,还能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交叉融合运用,所以,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博学的人更加游刃有余。 科学创新也是一种科学探索,有上述便可引出“博学”对科学发展的创新作用。 一是“博学”能使科学者对科学认识系统化、整体化。科学探索的对象是大自然,而自然界本身就是统一的、系统的整体。它要求如实地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考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解决科学提出的问题,用整体的和动态的观点求得最佳解答。“博学”能帮助科学者从学科多领域多角度认识和研究大自然规律,并能将头脑中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单元或方法单元联结起来,达到疏通思想的作用。同时,“博学”还能使多学科多领域的信息和情报互通有无,只有互通有无才能集思广益、触类旁通、相得益彰,达到思想互补、方法互补的作用,从而缩短认识周期、获得全面客观的认识,达到对科学认识的系统化、整体化。 二是“博学”能促使科学者在科学创新活动中进行大跨度思维。思维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因为跨度大,人的思维不受各个学科研究的角度、方法的局限,易于把一个学科的最新成果、原理、方法、规则等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达到知识成果共享、互相激发,从而有可能使被囚禁已久的思维能量突然释放出来,迸发出灿烂的光华。而且,运用大跨度的思维方式,跨度越大越能够向全方位敞开视角,这就便于人们纠正偏见,充分发挥全面认识的能力与功能,获得高于任何一门科学的见解,显示出更高一级的更带普遍性的理性认识,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实现创新。 三是“博学”能把在科研中原来旧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传统的各学科所采用的基本上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它们利用本学科的基本原理研究本学科的问题,它们彼此划界,严格限定研究的范围,在本身的学术框架内活动,并产生关于界定为本学科的知识。然而,对于人类关心的一些根本问题,例如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等等综合性的根本问题,单学科研究显得无能为力。而科学者的“博学”能促使学科交叉,并带来“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式,它从各学科不同的侧面或视角展开对同一问题的研究,从而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交融,大大拓展和加深对相关问题的了解。 四是“博学”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催化剂”。科技史表明,科研中的许多创新成果,特别是重大创新成果,往往是在多学科多领域研究之中取得的。如牛顿在他的多领域研究的过程中,运用自如地借用相关学科的方法、原理和概念解决了当时科学上的许多重大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诺贝尔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颁发一百多年中,几乎所有获奖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均跨分支学科,其中还有近1/3的科学家跨学科研究。可见,“博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极大的。因为“博学”能把各种观点,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学说都兼收并蓄,把那些杂陈并立的各家之说置于多维的参照系之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比较、交叉、融合式的研究,提出创新的观点或获得新的成果,从而有效地开拓各学科的边缘地带。(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442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文社会科学有神韵在,才能使人感受深切
liuguowei58 2012-6-30 18:16
人文社会科学有神韵在,才能使人感受深切 摘自:http://www.socibar.com/a/theory/2012/0524/7283.html 古稀之年的叶启政教授曾出版过《台湾社会的人文迷思》一书,感叹现代化使得伦理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人类生命中流失,倡导至少在大学应当思考和讨论德性与伦理问题;他特别看重人类知识当中那些非线性的、有神韵的、诗性的内容,主张社会理论要本土化,要回归日常生活,要有生命力……日前,叶启政教授在上海大学讲学,其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张敦福受本报之托,对叶启政教授做了访谈。   量化方法不是研究社会的不二法门   文汇报:您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在台湾的社会学界从事社会学理论的研究,积30余年之功,被称为“台湾的社会学大师”。大学教授究竟是做校园里的纯教学研究,还是应该关心和干预社会事务,这两者之间的张力所形成的焦虑,是您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时就强烈感受到的。30多年来,您认为这样的焦虑在学界有所缓解了吗?   叶启政:19世纪以来,科学和自由主义的冲击构成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非西方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教授,处于剧烈变迁中的社会,不太可能、也不应该与世隔绝,他们会关怀社会事务、表达意见甚至参与行动,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正当的。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知识阶层的责任。其间,你怎样拿捏,以什么态度对待,基本上是个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生命态度和修养不一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应当成为知识典范,在西方也如此。对我而言,用佛家的语言来说,社会学的知识只是个方便的法门,可以从事一些实际的实践行动表现。   文汇报:我们知道,您是特别反对用科学化和统计学的方法来从事社会学研究的,为此,您曾经在台湾的大学里坚决反对教授高等统计学课程和社会研究方法的课程。您经常被认为是台湾社会学界里最懂统计的少数几个人之一,却又反过来反对统计实证的方法。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做出如此的反叛?能不能向我们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当年的这些情形?   叶启政:量化研究、实证主义方法代表了美国社会学界最基本的取向。台湾社会学界基本接受了这样的取向,尤其1970年代以来,这个趋势更明显。这需要反省。用这样的方式作为认识论基础,尤其是“至高”甚至唯一的基础,对我来说难以接受,它难以成就带着生活意义乃至人文内涵的知识传统。我基本上不反对量化,我在台大30几年甚至主张加强量化教学,我批评量化,但并不完全否定量化。作为一个学术传统,量化方法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价值。我反对的是把量化加以“一神化”,认为其“至高无上”、是研究社会的不二法门,认为只有这样做才对。这种霸权,我是反对的。   我当年写那样的文章,也是想表达:寻求普遍真理的研究方式,背后有其思维方式、特定的文化甚至意识形态。作为学者,要懂得收敛,要谦虚地认识到这一点。我反对的是学术上的专制权威。所以,几十年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我并未把定量研究一竿子打下去。定量方法有陷阱,这些缺陷有时来自方法本身,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来自认识论与存有论的层次。认识到这一点,社会研究者就应当学会谦虚,容许不同的方法和做法;学界的人不认识到这一点,就容易导致无知和狂妄了。   文汇报:您是否担心自己被人们称作为一个反科学主义者?   叶启政:我不担心。不过,假如非做这种“非此即彼”的两分的话,那么把我视为反科学主义者,其实也不为过,特别是以所谓的“实证主义”来界定“科学”的话。其实,我一直不喜欢以“科学家”自居,宁愿自称为“社会研究者”。我反对的是把科学“一神化”、从而成为唯科学主义。我们应当学会接受一种基本的态度,即探索世界与人自身有着另外的可能性。不是只有通过逻辑与(实证)科学方法来了解这个世界才是对的,比如爱情、正义,这些对人没有意义吗?这些现象能够以科学来化约吗?17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Pascal)即指出,人们有两种不同的心智状态:一种是几何型的,强调的是线性的逻辑演绎,数学与科学知识可以说是其典型;另一种则是纤细型的,表现出来的是以非线性的拟情感知来经营的一种具有诠释性的论述体系,重视的是诸如是否有着启发性与想像力的明智(prudence),因此,是极富艺术性的。套用17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科(Vico)的说法,后者这样的知识(假若可以称之为“知识”的话)基本上是诗性的(poetic)。   整个教育体制必须保存一股力量,反思意义与价值问题   文汇报:您曾经提出,做一个有伦理意识和美感情操的人,比起做一个专业的社会学家来要更为重要;知识有人味才更宝贵。显然,保持人固有的伦理道德和高尚情操最为重要。但是,现代社会的科学化精细化分工化发展,使得人类的道德意识似乎越来越淡薄,全球范围似乎皆然。您本人是否也这么看?   叶启政:几百年下来,特别是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联手经营下,今天的学院已经成为市场经济逻辑主导下之生产(与消费)体系的“共谋者”甚至“附属品”。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卡尔曾提出大学有三种功能:教学、研究和服务。他于传统强调的教学与研究之外又加了个“服务”,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但“服务谁”?显然,除了过去一向彰显的服务国家之外,企业是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而其背后最为明显的动力即是学院所可能提供的科技知识。就此而言,今天的大学教授基本上是以服务整个生产体制的专业从业人员的姿态出现的。于是乎,大学教授以“文化人”的姿态出现之际,除了被政治化之外,也被经济化了,逐渐丧失了传统期待“文化人”具有独立自主之社会性格的理想了。文汇报:西方传统上不是一直也强调古典人文精神素养的培育吗?   叶启政:回顾整个西方学院教育的传统,强调所谓古典人文精神素养的培育,确实是有其时代背景和一定的实际功效考量的。譬如,传统的“文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三学门(另有四学门,加在一起共有七学门),基本上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表达能力足以说服别人的政治领导人的,因为,在当时政治作为主导优势社会力的时代里,确实是有着这样的需要。又如,到了18世纪启蒙时期,所谓理性逐渐抬头,德国的康德即呼吁主掌教育政策的当局应当重视属于低等学院的哲学教育(相对的所谓高等学院是以培养统治上所需要的法律、神学与医学为主的人才)。在现在以发展经济为主要诉求的科技时代里,这样的教育取向自然显得过时而“无用”了,顶多只是用来展现具有贵族气质的文化素养,甚至被视为只是一种时尚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假若追求生命的意义与经营合理合情的社会生活是所有人类共同的期待的话,那么,整个教育体制必须保存一股力量,能够反思人类文明进程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或人类文明往哪里走之类的问题。总之,这涉及的是有关意义与价值的问题,或许,这正呼应着19世纪尼采所说的“重估一切价值”吧。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以消费为导向的富裕的时代,在传播媒体网络科技高度发展以及社会福利与安全制度日益“完备”的双重催化下,人们有及时行乐、过一天算一天的“优裕”条件,逐渐地丧失了责任感。就像台湾年轻一代“低头族”,整天啵啵地玩着手机、iPad、iPhone,从瞬间的信息流转中找到一点符号的愉悦。在过往,厚重的责任、正义、爱、德性等等意识,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但是,如今却是诸多轻盈、飘荡而不断异动的符码,除了为人们带来愉悦之外,顶多增添了一些“不可承受之轻”。再者,在长期以个人至上为主调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冲击下,过去诸多沉重的道德伦理约束逐渐被撤销,譬如,诸多表现性爱的问题(如对同性恋、婚外情、婚前性关系等等)的道德约束越来越松绑。文明走到这样一个所谓的“后现代”地步,诸如正义、贞操、气节等等正经八百的、厚重的东西逐渐消失了。   麦金泰尔(Alasdair McIntyre)在《德性之后》一书中提出,后现代伦理基本上是情境性的,而不是基于固定厚重的德目(如忠孝节义),这在后现代西方社会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人类是否因此就不需要伦理了?人类应该有哪些思考?在哪里思考?我觉得至少应在大学里加以思考与讨论。   在此,我要对当代所谓“中产阶级”经营追求符号消费的生活方式表示一点意见。笛福在其著《鲁滨逊漂流记》中所要讨论的其实就是“中产阶级”的生命意识。鲁滨逊纵然一个人在孤岛上还是念念不忘“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需要有个仆人——星期五。对此,笛福企图指出的是,在脱离了贫穷之余,基督教(特别是清教徒)把奢侈当成“罪行”之信念的催动下,“中产阶级”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们追求具有“中道”特质的舒适生活。这无疑奠定了“中产阶级”所展现的这种以消费为导向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时尚、广告的催化下,今天人们不是没有衣服穿,而是没有“合适”的衣服穿。所有的时尚精神表现的是人只存活在“当下此刻”之中,不断的变动更替是其基本精神。于是,时尚鼓励着人们衣服只能穿一季,隔年之当季就得更换,否则就是跟不上时代。鼓励不断消费的生活方式,基本上都是通过物(如服装、汽车、饮食等等)来实现的,而这意味着人类需要不断地剥夺自然。没错,消费固然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却也导致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空气、河川等等属于自然本貌的状态也被污染了。如此长期下来,地球承受得了吗?大自然不会反扑吗?难道人类不需要反省和考虑重建价值吗?基本而言,这个价值即是有关伦理性与美学性的,可以说是人类必须迫切面对的课题。   在中国运用西方移植过来的知识,好像拿着筷子吃西餐   文汇报: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您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倡导的。您之所以有资格做出这样的倡导,正是因为您曾经长期在西方学院派的话语体系里受到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社会科学的“本土化”难道不是建立在对西方知识话语的详尽了解基础之上的么?   叶启政:这其实是刀之两刃或鸡和蛋孰先孰后的问题。今天西方的知识占据了优势和主宰地位,我们大学里教的、学的都是西方的主导性知识。必须对西方的知识体系加以了解和反省,以探寻可能的出路。这里就有一个进和出的问题。首先要进去。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术界往往是:西方卖什么,我们就跟着卖什么,西方流行什么,我们就跟进什么,“依葫芦画瓢”。西方讲现代化,我们也讲现代化;西方谈现代性,我们也谈现代性。跟是可以的,但重要的是要批判。批判的基础是了解他们,追根溯源。从哲学角度看,这就涉及到存有论的问题了,即西方人怎么看世界,怎么看人?有哪些基本的概念?依据又在哪里?这些功夫都要下的。   就这一点而言,所谓本土化,就是要看你所在地方的老百姓是如何经营他们的生活的,看他们的语言、传承、历史和价值。本土化是根本,它不是把西方的东西加以照抄照搬,而是要化为对己有用。两岸很长时间都在谈“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是市场开放,赚钱更多,GDP增长?这就是我们要的吗?即使是,我们也要了解其中的所以然啊。   中国社会本来有其自己的运作方式,不需要高深的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本土化是不可避免的。台湾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强调“研究的本土契合性”。毕竟,中国有西方所没有的东西,中国的语言本身就是承载,比如“缘分”、“神情”、“神韵”等等概念,在英文里是找不到对应的词的。其实,从美国移植过来的社会学知识,在中国运用起来开展研究似乎缺乏感觉,好像拿着筷子吃西餐。人文社会科学有神韵在,才能使人感受深切、有力量、使生命更丰富。   本土化是一种对话,是反对宰制,是找到“阙如”和“留白”,是对西方知识体系的“反转”,从而找到西方主流知识体系所不知道的东西。这就是某种程度的创造,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工作。社会理论需要回到日常生活。这是一条生路,它不会使人赚钱,也不可能获得大的权位,但意义巨大。   文汇报:大陆的社会学家,也曾经为社会学知识的本土化做出过许多努力,比如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但是,也有论者指出,费孝通先生以社会学结构分析方法,提出“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思路其实还是相同的,还谈不上独创。对此您又怎么看?   叶启政:费孝通的概念与涂尔干的概念是否有关联,这需要考据,没有证据不好下断言。我难以断言两者有此关联。也有人怀疑涂尔干的这两个概念来自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或“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之类的概念。但至少在华人圈里,费孝通先生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这一点不能否认。   他们那一代华人社会学家的特色,是所谓比现代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旧时代”。他们处在中国现代化的早期阶段,承载过去的东西有很多。平心而论,就他们在国外的直接经验来看,他们那代人对西方社会的了解未必深入,比如,胡适对西方的了解就未必深入。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就贬抑他们,因为这只是那个时代的局限。   他们的长处是把西方经验立马与中国做对比,学术的生命力反而容易透露出来。费孝通先生在《大公报》发表的论文,就融会贯通了他个人的生活经验,很有生命力,人家一读就会“心有戚戚焉”。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成就有无创意可以争论,关键看你怎么界定创意了。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的学术成果也很有神韵。可以说,那个时代的学者都各有自己不同的表现形式,他们大部分都讲故事,使外行人都乐意看、也看得懂。现在所谓经过学院严格训练、正经八百、中规中矩的文章,行内人都很少看甚至不看,生命力反而有限甚至萎缩了。   文汇报:从亚洲的视角来看待东亚现代化道路,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自觉意识。在您看来,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现代化道路,会否促成东亚一种独特的现代性?东亚的知识阶层在其中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叶启政:1970-198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到台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现代化是结构的因素还是文化的因素所导致的?这使很多学者马上联想到马克斯·韦伯有关中国宗教和印度教的论述。其实,韦伯是为了回应资本主义为什么例外地在欧洲产生这一问题。他看到了宗教和经济之间的选择性亲和关系,他对中国宗教和印度教的研究有多少误解并不重要。   伯格讨论韦伯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化,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如果涉及文化因素,儒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就变得十分重要了。这样的问题之所以有很大的反响,直接原因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这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是否表明韦伯讲的不对?这就引起了金耀基、黄光国、杜维明等学者去研究儒家和儒学,李光耀甚至还在新加坡成立了儒家研究中心。这些研究认为,传统儒学在俗民化之后,倡导和秉持勤勉、节俭的情操,从事储蓄和投资,不仅不会妨碍、反而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我看来,亚洲的经济发展,储蓄和投资的提高等等,不仅仅是因为儒学。有些行为是匮乏经济状态下本来就有的美德所导致的。   全球未来发展面临很多大问题。对气候变暖、沙尘暴等大自然的反扑,除了通过政府进行制度性改变、倡导节能减排之外,最根本的是意识形态、基本想法和基本态度的改变,也就是要从文化角度型塑新的生命观和自然观。这是全球的共同任务。对东亚社会而言,更应该有这个意识。儒学有很多理念可资借鉴,如“天人合一”、“顺天”、“敬天”等;道家主张的“无为”,佛家主张的控制欲望等等,也都是东方文化的重要遗产。东亚有儒、释、道思想传统,理应有条件找到新的发展道路。   像许多同时代的台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那样,古稀之年的叶启政教授也有着类似的求学经历、研究生涯和问题关切:他获得过台湾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也拿到了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并且曾经在斯坦福大学进修过高等统计的博士后课程;他习得了美国社会学理论的主流思想和方法,同时又“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在台湾的社会学界反对把定量化方法当作研究社会的不二法门;他曾经出版过《台湾社会的人文迷思》一书,感叹现代化使得伦理价值和美学价值在人类生命中流失,倡导至少在大学应当思考和讨论德性与伦理问题;他长期在台湾大学担任社会学系教授,把台大作为自己整个人生生涯的唯一托身处,同时又一直困扰于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关怀社会事务所带来的焦虑;到后来,他越来越看重人类知识当中那些非线性的、有神韵的、诗性的内容,主张社会理论要本土化,要回归日常生活,要有生命力……   三十多年来,叶启政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除了在知识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统计社会学、全球化等领域发表了诸多论文外,他的主要著作还包括:《迈向修养社会学》(2008,台北)、《进出“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2000,台北)、《传统与现代斗争游戏》(2001,台北)、《社会学和本土化》(2001,台北)、《对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的反思》(与林文凯合著,2002,台北)、《从现代到本土》(编著,2002,台北)、《社会、文化与知识分子》(1984,台北)、《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2005,上海)、《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2005,北京)、《现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费与当代文化的揉搓摩荡》(2005,台北)、《观念巴别塔——当代社会学迷思》(2005,台北)等。日前,叶启政教授在上海大学讲学,其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张敦福受本报之托,围绕定量化方法被“一神化”、市场至上的逻辑主导下的道德约束松绑、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本土化、东亚现代化之路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等等问题,对叶启政教授做了访谈。   (录音整理:张敦福 方程煜)
个人分类: 名师转载精粹|3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