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演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非常形象的中心极限定理演示软件
jaydow 2015-9-29 17:26
演示软件来源: http://onlinestatbook.com/2/sampling_distributions/clt_demo.html 该网站还提供了其他一些概率与统计的演示软件,对于学习概率与统计很有帮助,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科书中枯燥的理论知识。 截图如下: 附中心极限定理演示图:
2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说王亚平太空授课的两个细节
热度 41 boxcar 2013-6-20 12:45
今天上午,我上人民网看了王亚平的太空授课。不过我不小心错过了开头而部分,是从单摆看起的,感觉王亚平老师的演示实验做得非常精彩,解说语气很有亲和力,聂海胜助教和张晓光摄像师也都尽职尽责。不过,限于时间和听课对象的情况,王老师在课上所做的各个演示物理实验的描述与解说并不十分充分,因此我想写出这篇博文,再补充一些对具体实验现象细节的解说。 1、 陀螺支架越转越快 我们可以看到,在陀螺被王亚平拉动开始高速旋转时,陀螺支架被握在手里,并不旋转,但整个陀螺脱手飞出时没有明显的旋转,但随后却越转越快,这个支架的旋转方向和陀螺的方向一致。这个现象说明,陀螺轴和支架轴承之间存在着摩擦,它会导致陀螺的转速的不断下降和支架转速的不断上升,直到二者达到相同的转速为止。如果不考虑空气的阻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陀螺系统(陀螺 + 支架)将保持角动量守恒。 2、 气泡在水球中随意悬停 在地球表面,液体中的气泡都会自动上浮,而且在到达上表面后经常会逸出,而在王亚平演示的实验中,向水球内部注入气体后形成的气泡却可以悬停在水泡中的任意位置。这是因为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存在,液体内部会由于高度差产生液体压强差,置于其中的气泡由于浮力作用而上浮,在失重环境下,浮力消失,气泡就不会“向上”(此时本来就无所谓常规意义中根据“重力竖直向下”而定义的“上下”了)浮起了。因为它在水球内部随意悬停,几乎静止不动,所以可以在内部停留很久,此时气液界面有内外两个,因为二者实际不能相遇,而不会因为体系的要达到最小表面能的趋势而造成气泡的迅速消失。
个人分类: 科普|16961 次阅读|123 个评论
R语言中演示最大似然法的小例子
Bearjazz 2012-3-27 10:29
R语言中演示最大似然法的小例子
R 语言中演示最大似然法的小例子 熊荣川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在统计学中,通常我们观察的样本呈一定的分布。而各种分布都有自身的参数,调整这些参数值能得到最优的分布形态以拟合我们的样本分布。通常这种参数的调整,或者说找到最优的参数是用最大似然法实现的。利用参数的似然值方程,遍历参数的取值区间得到一个最大似然值,这个最大似然值对应的参数就是最优参数。下面我们就以指数分布来作些最基本的演示。 一个指数分布的 概率密度函数 是: 其中λ 0 是分布的一个参数,常被称为率参数( rate parameter )。指数分布的区间是 -154.0139 似然值 efun2 = Rmlfun(20:30) 定义一个区间在 20 到 30 之间的指数分布 efun2 efun2(3) 求 u=3 时的似然值 -812.9153 似然值小于 efun ( 3 ) = -154.0139 说明,区间 1 到 10 更符合参数 u 为 3 的指数分布,这是区间的最优估计 下面我们对 u 的最优值进行最优估计 chob=function(x){ + for(i in 1:x) print(efun2(i)) + } 在区间 20 到 30 上,输出 u 从 1 到 x 之间所有似然值 chob(10) 参数上限为 10 -275 -542.3754 -812.9153 -1084.751 -1357.296 -1630.291 -1903.595 -2177.126 -2450.831 -2724.672 输出 u 从 1 到 10 的似然值 可见 u=1 为最优参数值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6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灵机演示软件 V.02 及使用说明
热度 1 kghao 2011-9-30 22:01
图灵机演示软件 V.02 及使用说明
图灵机演示软件 V.02 及使用说明 为直观地了解图灵机的执行过程,我用 HTML5 设计了一个图灵机的执行演示软件,放在博客上同大家共享。欢迎大家使用(给学生讲课很有用),并请提出宝贵意见。 图灵机演示软件V.02说明 作者:西北大学 郝克刚 此图灵机演示软件是为直观地了解图灵机的执行过程而设计的。演示软件设计为一个 .html 文件,用浏览器演示。由于浏览器 IE 不支持 HTML5 的 Canvas 功能,本软件只能用 firefox 或 chrome 浏览器观看。这些浏览器可以很容易从它们的官方网站免费下载。 演示可用浏览器直接指向链接,或将 .html 文件下载到本机上浏览(见文后附件)。演示软件的界面由图灵机显示窗、控制按钮区和规则显示区三部分组成。画面出现后,按如下步骤进行。 1. 选择用例 。软件设计了三个演示用例,可以点击演示: Ⅰ , Ⅱ , Ⅲ( 或按键盘的 1 , 2 , 3 键)进行选择。 2. 设置初始字 。演示用例选择后,在规则区中显示其规则列表,并在图灵机的带子上设置初始字“ 1 ”。可以用点击初始字: + ( 或按键盘的 ↑上箭头键)来增加初始字的值。以后可以用点击 “ l ”( 或按键盘的↓ 下箭头键)来恢复初始字“ 1 ”。 3. 执行 。设置初始字后,规则区中适用的规则呈红色。点击向右的三角形图标( 或按键盘的 回车键 Enter )图灵机单步执行一步。点击向右的双三角形图标( 或按键盘的 空格键 Space )图灵机将自动执行。再点击双杠图标( 或按 空格 键) 一次,图灵机将暂停。在自动执行的过程中,可用点击向右并带丨的三角形图标(或按 K 键)加快或还原执行的速度。按照图灵机的规定,在没有适用的规则时,执行将中止。可点击向左并带丨的三角形图标( 或按键盘的 退格键 Backspace )回到执行的开始。 4. 显示窗的调整 。点击图灵机显示窗左、右下角的三角形( 或按键盘的← 左箭头、 → 右箭头)可任意调整显示窗的显示位置。在图灵机自动执行时,会自动调整显示窗的显示位置,不必手工干预。 5. 演示用例 Ⅰ 。二进制数的展开。初始字是一个二进制数。通过图灵机的执行,得到的结果是长度等于此数值的由一串“ 1 ”组成的字。 6. 演示用例 Ⅱ 。求 2 的 x 次方。初始字是一个二进制数 x ,执行结果是 2 x 二进制表示。 7. 演示用例 Ⅲ 。这是对通用图灵机执行的一个示意,本软件并没有真正实现通用图灵机,只是一个简单的表述。当选择演示用例 Ⅲ 后,规则区显示的应当是通用图灵机的规则(本软件只是示意,显示的并不是真正通用图灵机的规则。)当第一次选择 Ⅲ 时,我们演示的是用通用图灵机执行二进制数的展开的例子(相当于演示用例 Ⅰ )。当再次选择 Ⅲ 时,我们演示的是用通用图灵机执行求 2 的 x 次方的例子(相当于演示用例 Ⅱ )。在设置初始字的过程中,在图灵机带子上除设置计算的初始字外,还分别把相应(用例 Ⅰ 或 Ⅱ )的计算规则编码后也放在带子上。可以自动执行来示意计算的过程,最后用点击向右并带丨的三角形图标(或按 K 键)加快执行速度,并最终显示计算结果。 附:图灵机演示软件(用 firefox 或 chrome 浏览器浏览) 图灵机演示软件 TMshow02.html 演示软件说明 TMshowmanu02.doc 也可使用下述链接: http://mainpage.nwu.edu.cn/hkg/home/games/turing/TMshow02.html http://mainpage.nwu.edu.cn/hkg/home/games/turing/TMshowmanu02.doc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8474 次阅读|1 个评论
推荐gapminder:秀出你的数据!(如何做精彩学术报告之3)
热度 1 MJ2009 2011-5-5 22:04
推荐gapminder:秀出你的数据!(如何做精彩学术报告之3)
最近发现一个非常好的网站, http://www.gapminder.org/ 。这是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非盈利机构的网站,目的是“replace devastating myths with a fact-based world view”。他们收集了大量的国际统计数据,用非常简单形象而极富动感的方式展示给你看,即可在线播放,又可下载(每次联网时会自动下载更新数据),免费使用。 还在用表格里密密麻麻的数字来展示你的数据吗?还在用连篇累牍的柱状图来展示你的结果吗?看看gapminder是怎么做的,你可以用类似的动态方式来演示吗?行动起来,让你的演讲更吸引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干什么。 未来的演讲者说不定就能像魔术师一样,不但让观众看到,听到,还能感受到——全球变暖?会议厅里的温度瞬间升高;看到瀑布?水汽迎面扑来;启动视频?拍手它就开始播放;实验结果?仿佛置身3D影院…… 嗯,回到gapminder,使用方法示意如下,这是1990年全球各国GDP的图示(inflation adjusted),圆圈的大小表示GDP的大小,颜色区分了各个国家,在右边可以选择标记出某几个国家,最下面显示的是时间轴,只要点play就能显示在一段时间内(在此是1960-2005)各国GDP的动态变化。 然后到了2005年是这样 目前gapminder有两种演示方式,一个是如上所示的chart,还有一种是map,例如下面是1990年的人均GDP (inflation adjusted) 然后到了2008年是这样
个人分类: 演讲与写作|21225 次阅读|1 个评论
“演示”应“演实”,而无需“掩饰”
热度 5 boxcar 2011-4-19 11:28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唐常杰老师的博文“ 怎样讲解较复杂对象的演化过程 ”【 1 】,先讲了一个 年轻教师 “ 精心准备而又多灾多难的演示课 ”的故事,然后介绍了一些讲解较复杂对象演化过程的方法和技巧,读了以后很受启发 。 不过在我看来,能 看 到 这种多次失败的演示, 或许 比一次成功的演示收获更大。 所以,“演示”的过程尽可以尽量“演实”,而无需“掩饰”。 在实际的教学中,历来都很强调教师的备课,也很注意要求学生尽量在课前做些预习。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会很好,老师在课上讲得清楚明白而且流畅,学生听课时也能跟上进度,理解也会比较到位。在有些课上,老师会做些计算推导、实验演示或者编程演示,这些教学过程其实都有些风险,如果预先没做好准备,进行不下去甚至挂掉的可能性都是存在,所以应该是课前重点准备的内容。不过,准备工作中百密一疏的情况总是有的,而且很多突发的意外更会对精心准备的演示产生巨大的杀伤力。碰到这种倒霉的情况,演示难免会变成演失——表演如何失败,如果处置失当,老师的信心会受到不小的打击,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形象都会受损。 演失过程发生演失,倒也未必有那么可怕,关键要看如何对待这种失败。如果不想正视这种偶发的失败,采取的措施通常是极力掩饰,文过饰非。这样做在很多时候也确实可以蒙混过关,如果糊弄得好,旁人甚至完全看不出破绽来。例如,推公式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步骤卡住了,会掩饰的人会来一句“显然”或者“显而易见”甚至“众所周知”(言下之意,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回去面壁看书吧)就顺过去了。实际情况可能是,这个“显然”显然是很“不显然”的,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专门写篇论文甚至还要商榷争论好几个来回。如果老师在演示的时候总是搞掩饰,结果学生就只能学会“显然”之类的词语,而不能真正掌握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所以,演示中掺入太多掩饰是不好的。 教学中的演示,就应该是“演实”——把实实在在的现象和过程展示给学生。道理很简单,老师在课堂演示中都会发生的错误,学生一样会在做作业、考试甚至未来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如果学生们不知道这里容易犯错误,就很难引起高度的注意而努力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一次曾经出了错的演示,显然会比行云流水般顺畅完成的演示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一辈子不忘。这就像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发生的小意外会让我们经常提及而印象深刻。教学中的“演示”要搞成“演实”而不“掩饰”,就像军事训练中的“演习”不能搞成“演戏”,点验成就和验证已有的理论和方法不是唯一的目的,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会带来更大的提升。 最后,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例。我在给本科生讲大学物理课的时候,就曾经在做偏振片演示的时候遇到过一次突发事件。当时我突发奇想,决定用投影机射向屏幕的光作为光源进行演示,本来期待着用两个偏振片重叠放置转动角度的时候屏幕上出现影子的明暗变化的,结果却看到除了这个预期的现象以外,投影仪出射的白光在穿过一个幻灯片后打出来的偏振片影子居然带有颜色,而且转动偏振片时颜色还是变化的。当时我没掩饰,根据对这个现象的迅速思考,简单地说了句投影机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大概是偏振光。下课以后,赶紧上网查了投影机的原理示意图,发现和我的猜测基本相符,于是我在下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先给学生讲了一下投影机的工作原理。我相信,因为这次演实而不掩饰的演示实验,会有很多学生意外地了解了投影机的光路原理。 参考: 【 1 】唐常杰: 怎样讲解较复杂对象的演化过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7179do=blogid=434497
个人分类: 教育|4187 次阅读|9 个评论
我要怎么做才行
tengyi1960 2011-3-3 15:31
讲演: 1 、熟悉听众,增强自信; 2 、丰富内涵,精心准备; 3 、不断训练,积累经验。 演示文档: 1 、网上学习(套用模板,模仿开始) ; 通用图形摸板下载.ppt 下载 2 、同学、同事之间交流。(信息通过交流而升值) 3 、参加专门化训练。(不仅是美化包装、商业动画宣传方面的技术) 不同的文体会有不同的经典表述方式( 不同的文体经典表述模版.rar 下载)
个人分类: 亲朋好友|1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材料化学第10~11讲
jlxt33 2009-12-14 22:21
这里是材料化学第十~十一讲的课堂演示。 注:以下无需打开口令,可打印。 材料化学第十讲ppt 材料化学第十一讲ppt
个人分类: 材化教*学|3432 次阅读|2 个评论
材料化学第四讲
jlxt33 2009-10-6 14:13
这里是材料化学第四讲的讲稿和课堂演示 材料化学第四讲讲稿 材料化学第四讲演示 后记: 1.这一讲主要是金属晶体的结构,要理解和掌握金属晶体的几种结构形式,及其相关的几个参数,特别是致密度的计算方法。 2.有点难的是A1 结构中抽取出立方面心晶胞的过程。 3.比较有趣的是几种不同类型的金属(或合金材料)。 4.本节没有详细讲解合金的机理,在相图学习时,进一步了解合金。 5.附录中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知识。 6.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还是不错的。 2009.9.28 后记二: 1.应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详细讲解致密度的计算过程,看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2.没有重点讲解点阵的抽取过程,对于选修可以不要求。 3.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互动良好。 2009.10.13
个人分类: 材化教*学|3732 次阅读|2 个评论
材料化学第三讲
jlxt33 2009-9-20 20:27
这是材料化学第三讲的讲稿和演示。 材料化学第三讲讲稿 材料化学第三讲演示 后记 1.本讲的内容较多,主要通过硅酸盐工业和液晶的学习,了解晶态和非晶态的异同。 2.同时了解水泥、玻璃、陶瓷、液晶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3.简介陶瓷工业的现状和玻璃的认证,为就业方向提供指引。 4.两个附录深入了解液晶的相关知识: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和高分子液晶。 5.本节若只是讲解,易产生枯燥感,宜使学生多参与,通过提问学习较好,但用时较多。 PS: 本节的学习过程中,选修课的同学的学习兴致和精力集中程度明显高于必修课的学生。
个人分类: 材化教*学|13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材料化学第二讲
jlxt33 2009-9-11 17:45
这是材料化学第二讲的讲稿和课堂演示。 材料化学第二讲讲稿 材料化学第二讲演示(1) 料化学第二讲演示(2) 后记: 昨晚的一场秋雨,将天气浇的凉了些,上课的体力省了不少。 (1)这是一次理论性较强的课,学生还未学过结构化学,但是在物理课程中接触到一些基本内容,所以课程内容进行还算顺利,学生反应还算灵敏。 (2)为了加强对晶体学理论的理解,加入了较多的发展历史过程,同时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研究的思路,如何发现问题,深入研究。 (3)对称性的学习要求不高,但是对晶体而言很重要,故内容较详细。 (4)增加两个附录。简介了晶体学发展中重要的科学家,希望学生能够了解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给出了大量的有关对称性的例子,希望学生通过分析能够基本理解和掌握对称性基础。 (5)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不错的,基本能够跟上教学思路。只是个别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稍有疑惑。 (6)第一次习题下次课要交的,检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后记二 选修课的教学情况相对轻松些,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蛮高的,很认真地听讲和思考,回答问题和反应都挺快。 希望这种状态能一直保持下去! 师生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要保持良好的互动。 2009.9.16
个人分类: 材化教*学|4596 次阅读|4 个评论
材料化学第一讲
jlxt33 2009-9-3 18:17
这是材料化学第一讲的主要内容和课堂演示。 材料化学第一讲讲稿 材料化学第一讲演示 后记: 在汗水淋漓中,讲了第一次课。 1.三个班(材料化学)共计81人,再加1名双学位和1名辅修专业的学生,共83人。 2.绪论课还是比较轻松和内容丰富的,所以学生总体情况还是可以,情绪比较好。基本可以看出一些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差别。 3.很明显,学生对实际的例子和新奇的图片很感兴趣,但是作为一门课程不可能,每次课都跟绪论一样。但是如何将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却是值得不断摸索的。既要了解本课程的要求和内容,也要了解本学科的历史和进展,特别是与生活和实践相联系的内容和例子,同时也要了解学生关注的内容。 4.教师要关心时事和研究,并勤于思考,才可能给学生较新鲜和生动的知识和方法。 5.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内容、进展、前景、他们将来可能的作为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基本了解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6.学生自己总结出了一条额外的目的:增强社会责任感,担负材料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2009年9月4日午记 后记二: 今天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选修课,共约80人,还未最后确定。 讲的感觉很好,挥洒自如,但是热得要命,汗水甩十瓣,600mL的水不够喝,唉,不知何时才能凉快啊。 华农的宗旨是以生为本,所以讲台上没有风扇吹出的热风的吹拂。 不过学生倒是情绪饱满,兴趣盎然,为师者也情绪倍增,互动良好。 热了,也值了! 2009年9月8日夜
个人分类: 材化教*学|459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