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高校学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对《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的看法
liu005777 2012-10-10 17:40
—— 刘全稳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自 2012 年 8 月 3 日发布以来,曾经引起一阵网络和业内热议,但很快就趋于平静,这也许是《办法》制定者始料未及的。 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有几个问题提出供相关人员思考,那就是: 1 )《办法》是否就是中办发〔 2011 〕 19 号文要求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 2 )《办法》为什么使绝大多数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感到茫然与愤懑? 3 )为什么经过短暂的一段时间后,人心又趋于平静了?《办法》将会不了了之? 4 )《办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些是低级的,《办法》的制定者愿意认账吗? 我曾经到北非的某个国家参访,无论走到哪里,公路两旁的私人宅院尽是一些“乱尾楼”,一问,原来是这个国家有一个政策,规定个人修建住宅可以找国家贷款,还款期限以住宅楼建好为准,住宅建好以封顶为准,没有时间限制。看这是一个于民多么好的政策。 《办法》显然没有时间表,大家尽管热热闹闹地“撤、停、并、转、改”,只要不将楼房封顶就好。 什么转企“可核查,不可逆”,那是逗你玩儿。 再说了,假如大家都在抢的绣球,闹了半天,根本不是由公主抛出的,是丫环抛出的,那多有趣。 假如丫环强行招驸马,我敢断言,丫环将被休。 这是一个“报刊”不分、科技期刊与学术期刊和学报不明的丫环,留有何用?
个人分类: 文化|3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有用的实施办法应该具备的要点分析
热度 1 liu005777 2012-10-10 17:31
—— 刘全稳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 以下简称《办法》)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 5 年;按照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11 年 3 月 23 日颁布的《 关于分类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科研院所 与高等院校到 2020 年将被划分为从事公益服务类,科研院所中的基础性科研因其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将被划入公益一类,而高等教育因其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将被划入公益二类,届时应达到中央的“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 “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之目标,实现“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之目的。所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是迟早的事,即使被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最迟到 2020 年,也得实行改革,而被选作为事业单位改革先期试水的“鸭子”,至 2018 年还可享有一定的政策优惠。因此,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应该理性看待这次改革,认真思考去留的时间空间。 鉴于科技期刊本身固有的高精尖、受众寡、推动社会进步力强等特性及其他属性,科技期刊完全走向市场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因此,对科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要求应该采取的方针是“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要求它们积极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建立起符合科技期刊发展规律、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分配制度和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建立起以推动科技发展为中心、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导向、全面执行国家标准,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机制,逐步发展成有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可以实行先期成立与原有单位分离的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文化单位,鼓励其大胆探索以刊养刊、以商养刊的办刊机制,对于条件成熟的,鼓励其进行转企改制的探索,推动越来越多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最终达到科技期刊数一个不少,辅助刊物不断增加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 国家应该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非时政报刊编辑部为核心,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创业创意园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刊号发放、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高校和科研院所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编辑部要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推动其从行政附属物转变成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创新、依法运营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成为真正的企业法人,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坚决杜绝出现行政事业性质的“翻牌公司”,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进行股份制改造。 总之,作为朝阳产业(李长春语)之一的报刊编辑,其编辑部体制改革应该向世人展示的是一份“成熟、自信与进步”,而不应该是“怯懦、自卑与退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体现的是期刊业的雨后春笋般蓬勃向上之精神,是期刊号的自由获取与销号,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强行注销大批刊号。新闻出版总署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假如你还不能感受到 WTO 带来的经济社会全球化冲击,还不能够从 IT 业的迅猛发展、 iPhone 的畅销、卡扎菲的被活捉与毙亡消息发布、“表哥”的出现与衰落中体味出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那份重要性和紧迫感,还不能认识到党早就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而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你将是一位政治不敏感的人。 鉴于《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出台的“名不正”问题,建议新的非时政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以中办或国办的名义发布,或者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科学院的名义联合发布。 发布前,认真仔细地对照李长春 2010 年在《求是》杂志上的论文,看看理顺了其所述的十大关系没有,认真仔细地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定,看看符合其主体精神没有。想想所制定的办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安居乐业,是否能够展现出国家科技文化的自信,实施后是否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是否为大发展大繁荣起到正力作用?
个人分类: 文化|1513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不懂高校科技期刊的属性
liu005777 2012-10-10 17:25
—— 刘全稳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 以下简称《办法》) 高校科技期刊因其刊发内容的尖端性,决定了其读者较少,受众寡;加上 IT 时代飞速发展的特性,又决定了其刊发内容可查找性强。所以,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永远是比经济效益强,除非国家实行特殊政策。 高校科技期刊可以或缺吗? 让我们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是怎么说的:作为反映我国科学技术前沿不可缺少的学术载体,在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繁荣国家科技文化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高校期刊,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创新知识的萌芽、传播、积累和引导应用的重任,而且在参与创新体系和国家经济建设方面,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 .(2010-08-14) .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1385/201008/703050.html.) 国家需要那么多的高校科技期刊吗? 让我们看看世界人口数量第一大国的我国高校结构吧:我国高校在层次结构上分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的多层次格局。不同层次的高校,其科技期刊报道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科 技报道 应立足于全国、立足于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其中少数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还应面向世界,关注世界性的前沿科研课题,以确保整个国家的自然和社会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和科技中的影响力和排名的提升。 其它不同层次大学科技期刊以报道不同层次的科研成果为主,而且所刊发的文章一般都源于高校的科研成果。高校科技期刊学术技术水平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因此,高校科技期刊的属性是:高精尖、受众寡、可查找、不可缺、多层次、多领域。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以理解为,其包含的实质内容之一就是要求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科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体现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的高校科技期刊,理应得到更多形式更多内容更大幅度的支持与发展,而不是“撤停并转”。 国家知识创新、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繁荣国家科技文化事业、反映我国科学技术前沿等都离不开高校科技期刊,但是,她却因为不能面向大众的属性而不可能走向市场。 如果让高校科技期刊向市场求生存, 99 %的只有死路一条。 而由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办法》却要求“现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均 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 ;对其中具备 建立报刊出版企业 条件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多种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对所主管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 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以完成“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是否违背了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国家要求背道而驰?是否与广大高校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的愿望相左? 所以,一份于民于己于国家都不利的政策绝对会是短命的,是难以实施的。
2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无法逾越部门间行政壁垒
热度 1 liu005777 2012-10-10 17:18
—— 刘全稳 中办发〔 2011 〕 19 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一度给人留下政府会对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特事特办”或“网开一面”,一些人士还就此给出了一些出于自身美好需求的建议,如“编辑与出版分离、独立的事业编制单位”等。 然而《办法》的出台彻底击碎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除了极少数“重要期刊”,有可以暂缓进行的“活口”,绝大多数期刊都得“并、转、撤、停”。在《办法》面前,期刊直接面对的是“生存与死亡”,编辑人员直接面对的是“事业与企业”,没有更多的选择,连止渴的酸梅、充饥的画饼也没有。这是《办法》提供给人最初的印象。 比起《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办法》显得过于直接;比起国办〔 2008 〕 114 号《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办法》显得过于简单。很多人都受到了《办法》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此我要说部门间行政壁垒将使《办法》无法逾越,比如说教育部。 现在是以人为本,十八大后将更会是这样。即使袁贵仁决定在教育部内推行《办法》,各高校期刊编辑人员肯定有绝大多数不愿意转企,袁贵仁就得给她 / 他找一个饭碗,全国这么多单位这么多人员需要这么多饭碗,老袁一时半会就提供出来肯定是有困难的,因为编辑人员很难得以按理想状态安置。这支庞大的编辑队伍虽然口说是人才队伍,但心里认定的是人口累赘居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很多高校期刊在注销 CN 号的前提下,继续出刊。最后的结果是,《办法》执行了,带 CN 号的刊物减少了,而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这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分析。 从高校办科技期刊的历史角度分析,可以搞清这几个问题:高校为什么要办科技期刊?高校的学科建设、学术水平的提升与学术期刊的辅助有无关系?国家科技发展与高校科技创新和高校科技期刊发展存在必然联系吗?就可以知道,由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办法》是多么的粗暴和无知。 解剖《北京大学学报》这只麻雀:从 1919 年 1 月在蔡元培“大学以专门研究为本”思想下诞生最初的全国为数不多的文理综合性的期刊《北京大学月刊》开始,到今天的 N 个版的“北京大学学报”,完成了从刊发内容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从综合到分类的嬗变,期刊完成了由一般到精品的转变,并始终伴随着北大的发展而发展。与全国其他科技期刊一道推动了国家的科技进步。 纵观全国科技期刊,多层次、众领域、大数量是一种普遍现象,从文理综合到专业性期刊,从一般性到精品期刊,覆盖了《北京大学学报》的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北京大学的发展是全国众多高校的榜样,每一所大学都希望能够得到像北大那样的发展。所以,每一所高校都有办科技期刊的必要。除非你让它的大学像历史上的东吴大学堂一样消失,它的大学科技期刊像《东吴月报》一样停刊。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化,不仅受战争、动乱、政局变化的影响,往往也受重要人物的个人喜好而兴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强烈依靠科研院所和中国高校的支持,因为它们既可以提供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也可以及时提供科技思想并需要科技期刊的及时报道、传播与交流、探讨。 现在看来可以这么说,高校和科研院所办科技期刊是体现国家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其连续出版发行是国家科学创新不断进取的标志,国家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是文化自信的标志之一。 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期刊的连续出版为宣传和推进国标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和塑造学术风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综合前述的高校科技期刊的属性特点,可以认为,在《办法》简单粗暴的棒杀下,一些高校科技期刊和科学研究将在和平时期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科学创新将得不到及时发表、学术研究将无从谈起,国家科技评估指标将失去意义,科技进步将发生严重滞后,人才培养将失却重要支撑,国富民强将受到严重影响。 人们洞见了这种后果,只是不说而已。反抗可以体现在逻辑的演变上嘛。何况《办法》体现出的漏洞太多太多。 一个既不管人又不管钱的衙门,居然想颐指气使诸侯王公,大忌呀!国家间有贸易壁垒,部门间有行政壁垒,《办法》想得以如制定者想像的景象实施,难上难。 假如《办法》是由中宣部发布,也许情况要好得多,因其主要职能是管控意识形态、 新闻出版 甚至教育方针,它可能依照中办发〔 2011 〕 19 号文件要求组织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的有关专家共同起草“实施办法”,而不至于像现在的《办法》留下漏洞与话柄。 按照文化强国论,依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本人建议: 1 )中宣部管时政类报刊, 2 )文化部管事业类报刊, 3 )教育部管高校口期刊, 4 )科学院管科研院所期刊, 5 )科技部管其他科技期刊, 6 )取消新闻出版总署或严重限制其功能仅供服务。 假如期刊转企成了科技乱尾楼,其贻害无穷。 不实施《办法》才是对《办法》最好的救赎。
个人分类: 文化|3935 次阅读|1 个评论
报刊改革新动向:编辑部将面临撤并,编辑出路在何方?
热度 1 zhpd55 2012-8-11 17:07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对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作出部署。 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党政部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用于指导工作、面向本系统发行的报刊,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对于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均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其中具备建立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多种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对所主管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报刊编辑部停办和撤销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主办单位负责做好人员安置、资产处置和债权债务处理工作。 根据上述文件精神,仅有一种或者两种期刊的高等学校学报编辑部,必然是在撤销或者归并之列。但是归并的可能性大于撤销,除非将所有的高校学报(一所高校仅有一两种期刊)一律注销。如果让他们继续办下去,归并可能是由其他出版机构包括数字化出版数据库托管,也可能组织一个以地区为单位的高校学报出版集团之类的出版机构,还有就是编辑部撤销之后,归属于每一个数据库如“CNKI”、“万方”、“维普”、“华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所有这些纯属个人猜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改革目前局面,出现一个新格局。新格局会有许多新机遇,也有许多新挑战,每一位高校学报编辑部的从业者,未来将去何方,有待深思。 更多信息请浏览中国新闻出版网: 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8/02/c_131755876.htm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6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错误仍在延续
zhpd55 2012-3-6 16:34
本人曾经撰写博文,将收集到了陕西部分高校学报条形码使用乱象进行了通报,2011年过去了,2012年出版的期刊仍然看不到更改的新气象,下面是陕西2011-2012年误用期刊条形码的部分高校学报统计结果。 刊名 ISSN 出版年,卷(期) 条形码 安康学院学报 1674-0092 2011,23 ( 5 ) 2009 年 10 月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1-8879 2011,31 ( 4 ) 2002 年 7 月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1-8879 2011,31 ( 5 ) 2002 年 9 月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1-8879 2011,31 ( 6 ) 2002 年 11 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1672-7312 2011,32 ( 3 ) 2008 年 5 月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008-598X 2011,27 ( 3 ) 2000 年 9 月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1008-598X 2011,27 ( 4 ) 2000 年 12 月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1000-8511 2011,29 ( 5 ) 2000 年 10 月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1000-8511 2011,29 ( 6 ) 1999 年 12 月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673-2936 2011,29 ( 4 ) 2005 年 11 月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673-2936 2012,30 ( 1 ) 2005 年 2 月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3-2944 2011,27 ( 4 ) 2005 年 12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72-4283 2011,40 ( 6 ) 2000 年 11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72-4283 2012,41 ( 1 ) 2000 年 1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2-4291 2011,39 ( 6 ) 2000 年 11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72-4291 2012,40 ( 1 ) 2000 年 1 月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1673-9973 2011,25 ( 4 ) 2007 年 11 月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1673-9973 2012,26 ( 1 ) 2007 年 2 月 商洛学院学报 1674-0033 2011,25 ( 5 ) 2008 年 10 月 商洛学院学报 1674-0033 2011,25 ( 6 ) 2008 年 12 月 商洛学院学报 1674-0033 2012,26 ( 1 ) 2008 年 2 月 唐都学刊 1001-0300 2011,27 ( 5 ) 2004 年 9 月 唐都学刊 1001-0300 2012,28 ( 1 ) 2004 年 1 月 统计与信息论坛(西安财经学院) 1007-3116 2011,26 ( 11 ) 2008 年 11 月 统计与信息论坛(西安财经学院) 1007-3116 2011,26 ( 12 ) 2008 年 12 月 统计与信息论坛(西安财经学院) 1007-3116 2012,27 ( 2 ) 2008 年 2 月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1008-8938 2011,27 ( 6 ) 2001 年 11 月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1672-2817 2011,24 ( 6 ) 2003 年 12 月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1672-2817 2012,25 ( 1 ) 2003 年 2 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8-472X 2011,21(5) 2006 年 9 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8-472X 2012,22(1) 2006 年 1 月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008-9233 2011,29 ( 6 ) 2004 年 11 月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8-777X 2011,14 ( 4 ) 2005 年 8 月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1008-5815 2011,24 ( 5 ) 2000 年 10 月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1008-5815 2011,24 ( 6 ) 2000 年 12 月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1008-5815 2012,25 ( 1 ) 2000 年 2 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9-2447 2011,31 ( 3 ) 2000 年 10 月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1672-2914 2011,26 ( 5 ) 2003 年 9 月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674-6189 2011,25 ( 2 ) 2009 年 4 月 榆林学院学报(条形码有误) 1008-3871 2011,21 ( 5,6 ) 2000 年 4 月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1674-0351 2011,4 ( 4 ) 2007 年 7 月 浏览下面内容对于纠正错误会有帮助。 htt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6117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3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白尼索引》收录中国期刊现状
zhpd55 2011-12-6 15:55
《哥白尼索引》收录中国期刊现状
截止2011年11月底,波兰《哥白尼索引》( Index Copernicus ) 累计收录中国期刊557种,其中大陆地区540种、香港地区11种、台湾地区6种;557种期刊中活跃期刊455种,非活跃期刊102种;有158种高校学报曾经入选该数据库,其中114种高校学报属于活跃期刊,44种高校学报属于非活跃期刊,158种高校学报来自全国24多个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其中入选IC数据库高校学报最多的是江苏省,累计有25种高校学报入选;辽宁省位于第二,累计有20种;位于第三位的是浙江省,有18种高校学报入选IC数据库。但是,活跃期刊最多的是辽宁省(16种高校学报)、第二是江苏省(15种高校学报)、浙江省第三(13种高校学报),其他地域的高校学报统计结果列入表2。 表2〓158种高校学报地域分布 2010年《哥白尼索引》评估值(ICV)最高的高校学报ICV 2010 =9.00,有18种高校学报并列。详细统计结果近期将另外全文发表。更多信息请浏览: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23DbCode=CJFQdbname=CAPJLASTfilename=BJWX20111207000uid=WEEvREcwSlJHSldSdnQ1YmJiOTZNN2pOd0dOZkhzdm1ReVZxTmREbDdEUnpUUkpwVWdhRTNWWWpQWjgrNlA0PQ ==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4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5-2008年被MR淘汰的34种高校学报题录、摘评以及引用统计结果
zhpd55 2011-11-28 20:55
附件对于2005-2008年之间被美国《数学评论》(MR)数据库淘汰的我国34种高校学报的题录、摘评、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其中有20世纪80年代初入选的高校学报,也有21世纪前10年之内入选的高校学报,有大学学报,也有学院类学报,请关注高校学报对外交流的编辑同仁进行浏览评议、指正。34种高校学报的逐年统计结果将在另文进行全面系统分析讨论。 反思MR数据库与中国期刊的择优录用.pdf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2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入选MR18年以上,但是已经被淘汰的8种高校学报统计结果
zhpd55 2011-11-28 20:24
入选MR18年以上,但是已经被淘汰的8种高校学报统计结果
我国入选美国《数学评论》(MR)数据库的期刊,如果包括更名、停刊、合刊、淘汰以及目前仍然在继续被收录的所有期刊,有300余种,但是目前被继续收录的期刊只有131种,2005-2008年之间就有30多种高校学报被淘汰,其中包括入选MR数据库20多年的《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以前的博文中就其淘汰原因进行过简要分析。可能最为关键的淘汰原因是我们的期刊发展,赶不上世界数学发展的节拍。在我们看来有新意的作品,可能在行家里手眼里仅仅是平庸之作而已。因此导致我们的入选期刊被题录的论文数量在逐步增长,但是可供专家评论的论文却越来越少。下图是8种入选MR18年以上的高校学报合计题录量与评论数量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成为题录量与摘评量的分水岭,年度题录量逐渐攀高,而摘评量下滑趋势明显增加,到最后题录量与摘评量重合,成为被淘汰出局不再收录的终止符。 再看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摘评量逐年变化趋势。一路下滑最终被MR淘汰。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2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IC数据库待评估高校学报应该是12种
zhpd55 2011-6-27 08:31
IC数据库待评估高校学报应该是12种
2011-06-24报道了“ 被IC数据库淘汰的高校学报16种 ”中对于待评估期刊(高校学报)的统计结果是10种,经过近日的进一步核实,其实应该是12种。淘汰或者更名高校学报16种没有问题,因此,2010年获得ICV的我国高校学报有113种,累计有141种中国高校学报被IC数据库收录。 IC数据库待评估12种高校学报列入下表(如果看不清,可点击放大)。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3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IC数据库淘汰的高校学报16种
zhpd55 2011-6-24 17:15
《哥白尼索引》(IC)收录中国期刊(截止2011-06-14)510种 中,高校学报有141种(2010年是108种),其中更名或者淘汰高校学报16种;待评估高校学报10种,详细统计结果见下表(如果看不清,可点击放大)。 待评估高校学报 淘汰或者更名高校学报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4714 次阅读|0 个评论
IF逐年提高,SRJ逐年下滑,原因何在?
zhpd55 2011-5-11 07:56
IF逐年提高,SRJ逐年下滑,原因何在?
SJR指数(SJR indicator)是西班牙的一个研究小组基于Scopus数据库的数据应用与PageRank类似的算法提出的一种指标,它利用期刊之间的引用关系来计算期刊的重要性,将期刊A引用期刊B的次数解释为期刊A对期刊B所投的票数。这样,期刊B在期刊A处得到的分数为期刊A的得分(代表期刊A的重要性)乘以期刊A对期刊B所投的票数。SJR指数的数学定义如下: SJR i :期刊i的SJR值; C ji :期刊j引用期刊i的次数; C j :期刊j的参考文献数; d :常数,一般是0.85; e :常数,一般是0.10; N :期刊总数; Art j :期刊 j 的论文总数;Dangling-nodes:整个期刊引用网中的孤立节点,它们与其它期刊没有任何引用关系。 一本期刊的影响因子(IF)是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来源期刊引用的总次数(包含了该刊本身的自引) 除以该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论文总数。期刊的可被引论文主要指原创性论文和评论文章;而一本期刊的SJR指数是通过迭代计算三年内该刊获得的“声望”而得到的,而这种“声望”可以通过期刊引用网中其它期刊的声望计算得到,声望的初始计算方法是用该刊过去三年发表论文在过去三年被引总次数除以该刊前三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一本期刊在引用中传递给另一半期刊的声望值由前者引用后者的引文占其总引文数的比例决定。杨康等人在“SJR指数研究及其与影响因子的比较分析”(见《情报杂志》,2009,28(11):27-30.)一文中,将IF与SJR的比较归纳如下: SJR指数以Scopus数据库的数据为基础,由于Scopus数据库相对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而言,收录了大量的非英语期刊,2009年收录的期刊数量已经达到18732种,因而能够对科技期刊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尤其是对于非英语国家的期刊显得更为重要。以中国为例,Scopus数据库中2009年收录中国期刊600余种,其中包括台湾地区的59种期刊,而Web of Science在2009年仅仅收中国期刊168种(SCIE库),其中SCI核心库收录34种。168种期刊分别来自大陆地区期刊122种,台湾地区33种,香港地区13种。因此Scopus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的数量是SCI收录中国期刊数量的3.5倍多。SJR指标不仅考虑了绝对被引文数量也考虑了引文的质量,而影响因子只能从被引频次的绝对数量上来考虑。杨康等人也分析了SJR与IF的差异与优劣,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SJR比IF更为科学、合理、客观,不会受到人为因素(提高自引等)影响。由于IF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使编辑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手段来提高自编期刊的影响因子成为可能。最为常见的包括提高自引,多刊载综述论文,发表长篇大论,降低计入刊载论文的论文数量。相比而言,SJR指标对于期刊的评价,由其它引用它的期刊而不是其本身所决定的,即SJR指标的计算与自引并不相关。应该说,SJR指数和IF都属于“篇均”指标,因而综述性期刊因为综述论文被引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必然会导致数值出现膨胀,这对偏重原创性研究论文的期刊显然不利,然而在SJR和IF两种指标的计算过程中,都没有为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赋予不同的权重而区别对待,也是其不足之处。我们的期刊中,特别是高校学报中有许多出现IF(相当于Scopus数据库的2年篇均被引次数)逐年提高,但是SJR却逐年下降。下面举几个一流大学学报,看看其变化吧。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1000-005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0253-987X)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0253-374X)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ISSN 1001-596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ISSN 1006-2467)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ISSN 1001-053X) 《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ISSN 1007-120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 1671-4512)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ISSN 1001-2486) 《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ISSN 1672-8467) 上述的几种高校学报SJR的逐年变化出现下滑趋势,但是2年的平均被引频次(即IF)却呈现上升趋势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引用我们学报的期刊影响力不够强,因此对被引期刊的贡献不大,但是2008年已经成为我们这些学报SJR发生逆转的一个拐点,我们期待2010年的数据表现更佳。但是希望能否成为现实,需要我们的付出与努力。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74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主编对期刊的影响
热度 4 zhpd55 2011-4-25 21:32
几年前,我记得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姚远老师曾经说过,有人就有主编影响因子的提法,但是自己至今一直没有看到原文,最近看到《光明日报》开展的高校学报改革出路何在系列报道,结合美国《数学评论》(MR)2010年10月份的收录期刊一览表(是目前最新结果)中中国(包括港台)期刊的新变化,再回头想想昔日接触到的高校学报编辑同仁,感到主编影响因子的确有道理。主编确实对期刊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期刊在外界的影响力与主编自身的影响力有正比关系,难怪许多专业期刊的主编不是一种由政界官员来担任的角色,而是由某一领域内的知名学者来掌舵领航,特别是有些国际性的名刊更是如此,丘成桐就是《亚洲数学杂志》的主编之一,我们经常会在CEN周刊网站看到某些新主编的就职公告。但是我在此谈到的是以个人接触到或者了解到的信息作为基础,以高校学报界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其主编是广义的,并非就是学报封面或者封底上明确署名的主编,他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编辑,是负责某些学科的,但是同样会对学报产生重要影响。先说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主编陈汉忠老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能够在RM淘汰中国期刊的过程中躲过一劫,而且死里逃生,二返长安,其中陈汉忠老师的功不可没,我记得我们2004年联合创办《大学数学辑刊 》(Math Colloq.Chin.Univ.,简称MCCU) 之后,非常关注MR收录我国期刊的一些新变化,并将我们搜集到的信息传递给相关杂志编辑部,虽然有编辑部非常重视,及时回信或者采取积极的补救或者应对措施,然而,绝大多数的高校学报编辑部根本就不回信,置之不理,本人认为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主编危机意识的反映。处于强手如林的竞争之中,不知己知彼,岂能百战不殆?一劳永逸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认为我刊入选某个数据库之后,就可以成为终身成员,永远不会被淘汰。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点,根本没有任何一家二次文献数据库会将收录期刊一成不变的收录下去,为了保证数据库的高水准,优胜劣汰的规则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陈汉忠老师收到我们关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被MR收录中断的信息后,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其学报发表的优秀数学论文推荐给我们,我们通过MCCU推荐给MR编辑部,果然被收录了,但是后来我们发现有重复收录的现象(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和MCCU有重叠收录的情况),马上通知陈汉忠老师,建议他单独与MR编辑部联系,《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也有类似情况,他们单独联系的结果,《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仅仅收录了一年就被淘汰了,而《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二返长安后,MR数据库一直摘评延续至今,而且是为数不多的几家高校学报,特别是师范大学类学报之一。陈汉忠老师这几年为了学报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稿件质量的不断提高,新招不断,聘请外校兼职编委,向著名学者预约稿件,积极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等。2010年专程从内蒙古呼和浩特来到西安,有转乘去天水,参加第6届国际数论与Smarandache问题研讨会(6th international coference on number thoery and Smarandache problems)”,每年一度的国际数论研讨会今年3月25-27日在渭南举行,陈汉忠老师再次参加第7届国际数论与Smarandache问题研讨会(7th international coference on number thoery and Smarandache problems)”,积极宣传和与作者交谈,为学报组织优秀稿源。 其次就是浙江的《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的桂林会议上(2005年11月20日至25日在广西 桂林 召开),通过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的翁胜兰老师介绍,认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的方岩老师,当时他们学报刚公开不久,尚未入选任何一种国际知名数据库,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成长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当然与学校更名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学报自身的发展,先后加入了德国《数学文摘》(ZBl)、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化学文摘》(CA)等多家国际著名数据库,2010年获奖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编辑质量奖”,都是方岩主编以及编辑部的其他编辑同仁的贡献和努力的结果。还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的梁洁老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朱新华老师等曾经多次与本人联系、在获得国际交流联系方式之后,积极进行联系,这2种期刊目前均是MR的尚在继续收录的期刊,也有其他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相反《菏泽学院学报》的成广兴教授(数学专业,已退休)、《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吕玉琴编审(英语专业,曾经长期在科研机构从事科技信息的咨询服务工作,后调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已退休)等,他们在职时非常重视国际交流,深知入选国际著名数据库对于学报自身扩大影响的重要性,所以千方百计,借助各种渠道,想方设法使自编的学报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使其发表的论文在国际著名数据库亮相,而二位退休后,后来者新人有新方式,对于国际交流的热衷程度锐减,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与MCCU的合作相继中断,但是发展的结果至今为止,尚未看到入选新的国际数据库。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就不同,该刊2002年创刊,先后入选ZBl、CA数据库,参与MCCU的编辑工作,使其数学论文入选MR数据库。在2010年教育部科技司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又一次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这是该校学报自科版前两届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后,第三次获此殊荣。而且2010年的评比中,全国师范院校学报仅有2家获得此奖,《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其中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获得特色奖的学报。同时,在全国连续三届获此奖的学报仅有14家。这些成绩的获得与姚兴芝, 陆宜新 主编的努力有密切关系。特别是陆宜新编审,曾经2次到陕西西安、宝鸡,与学报界同行进行交流,积极参与MCCU的合作编辑工作,同时也不放过自身努力,付出必有收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已经入选CA数据库、也被ZBl数据库收录。截止2011年4月26日,ZBl累计摘录49篇论文。相关信息如下: J. Nanyang Norm. Univ.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Shifan Xueyuan Xuebao.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Henan. Chinese. Journal, ISSN 1671-6132 http://caod.oriprobe.com/journals/nysfxyxb/JOURNAL_OF_NANYANG_TEACHERS_COLLEGE.htm 1 Zbl 1187.00011 Hou, Shao-jun ; Zheng, Qing-a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originality. (Chinese. English summary) J. Nanyang Norm. Univ. 8, No. 9, 117-119 (2009). MSC2000: *00A35 Comment on this Item PDF MathML XML ASCII DVI PS BibTeX Online Ordering Journal 2 Zbl 1187.03029 Ma, Shu-yun A note on the definition of dependence systems. (Chinese. English summary) J. Nanyang Norm. Univ. 8, No. 9, 27-29 (2009). MSC2000: *03B99 05B35 Comment on this Item PDF MathML XML ASCII DVI PS BibTeX Online Ordering Journal 3 Zbl 1187.49021 Sun, Fan ; Yang, Guo-zhi A variational principle for a class of function without lower bounds. (Chinese. English summary) J. Nanyang Norm. Univ. 8, No. 9, 25-26 (2009). MSC2000: *49M30 Comment on this Item PDF MathML XML ASCII DVI PS BibTeX Online Ordering Journal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姚远编审,在科技期刊史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科技期刊史研究成为其一个新亮点,过去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学史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也有一定影响,但是现在似乎西北大学有超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势头。 再说浙江大学学报编辑部张月红编审,她是《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编辑部主任,她也是《浙江大学学报》进SCI的第一功臣。她工作非常执着,依靠自己的英语特长,为《浙江大学学报》在国际舞台赢得一席之地。有人描述当年和ISI沟通申请学报进SCI的可能性时,对方回答:我们已经有nature,science这样的综合、权威期刊,对于综合性期刊我们不再欢迎。张回答:nature,science能把所有的好稿都发了吗?对方语塞。张月红老师手下人员不多,不过团队的硕士、博士个个很敬业,从编辑、校对到排版,事无巨细,坦白的说,比国内不少中文期刊编辑部的效率要高一些。付出就有回报,值得敬佩。也非常值得国内中文期刊编辑部学习。《浙江大学学报》成为中国第一份闯进SCI阵营的高校学报(不含高校主办承办的其它学术期刊),令《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惭愧、汗颜。其后,《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也进了。再后,浙江大学学报的其它英文辑也进了。《浙江大学学报》入选SCI,是张月红及其编辑同仁的辛劳与付出的最好回报。更详细的信 息可以浏览《 我所知道的张月红老师和浙江大学学报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能够进入SCI,不能说与主编王亨君教授没有关系啊。2000年学报主编王亨君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1999年影响因子居高校学报第一位,学报上的文章曾被EI(工程索引)、CA、CBST、GeoRef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科学》编辑部在国际交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地球科学》早日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学报编辑部先后与国际上156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和出版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交换和发行关系。为学报国际化、网络化、数字化,为学报网络版问世,为创建中国名牌期刊和世界名牌期刊争进SCI世界著名检索系统而努力奋斗的目标终于变成现实。通过王享君及其同事的不断努力,《地球科学》的编辑出版工作逐渐走上正轨,由复刊初期的不定期到双月刊,由中文版到外文版,由一个不起眼的一般学报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地学期刊。王亨君是一位“开拓型”人才,始终把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对她来说,一个目标的实现同另一个新目标的提出总是结伴而行。更多更详细的报道请浏览《编辑学报》2001年04期发表的喻军,王淑华 合作撰写的“ 华丽的乐章——记《地球科学》主编王亨君教授 ”。类似的例证还可以列举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就约稿而言,与主编的影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影响的主编可以约到高水平的稿件。如Cell Research的李党生常务副主编,就能约到美国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写的综述性文章,这类论文是以国际大视野为背景,综述了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方面近期的研究进展或者发展历史等,对于系统而全面了解其相关知识非常有用,也是易被他人引用的文献类型。约名家、大家写这类稿件,对于大大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无疑大有帮助。 当我们看到有些高校学报已经被某数据库淘汰多年,但是他们依然在学报封底或者其他位置注明“被XX数据库收录”字样,这种情况并非少数,从中反映出主编根本就不了解期刊被收录动态信息,可能也不关注收录信息,如果稍有留意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仅仅局限于编辑,而忽视编辑结果的外界影响、忽视编辑结果的传播与扩散的主编,这种主编是否会对其期刊带来生机,发展壮大与扩大影响也难以想象,说白了充其量就是一个编校员,期刊的发展需要的不是这样的主编,不知您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主编对期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可能还有许多,欢迎批评指正,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465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高校学报出路何在”座谈会发言摘录
zhpd55 2011-4-6 19:02
张耀铭 《新华文摘》原总编辑认为:高校学报改革需要突破口,对社科学术期刊的改革应分为三部分:一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学术期刊,包括一些基础学科、前沿学科,继续实行事业体制。二是公信力差、影响力小的综合性、专业性期刊,要转为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三是对学术质量差、经营水平低、靠收取版面费生存的期刊,要实行退出机制。 目前存在三种改革模式:第一种是将学报和学术期刊并入学校出版社,一起转制。有的学校不再提供办刊经费,而由期刊或出版社自负盈亏。第二种是以专业期刊为龙头成立杂志社,集中管理学校所有刊物,以刊养刊,多种经营。第三种是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近20家期刊主编提出的“名刊工程”专业化发展方案,即“联合创办数字化专业期刊”的设想。具体做法是:成立联合编辑部,对纸本综合性学报拟发表的文章进行同步数字化、专业化重组,在主要一级学科联合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传播。首批推出系列专业期刊10本: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学报》、《传播学报》,统一封面和版式设计。我看好“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美好前景,也真诚希望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给予大力支持,将其纳入“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办成国际一流水平、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我国自主品牌期刊。 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认为:高校学报问题的形成牵涉到高校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亦有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掺杂其中,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正本清源,立足实际,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有关方面与高校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武京闽(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长)认为:从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的实际情况看,还不具备从综合刊向专业刊大规模转型的条件。关于高校学报改革,她有几点认识:首先,学报的发展,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自己,要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否则的话,向专业刊的转型就缺少立命的根基。其次,不同类型的学校承担着不同的教育职能,因此,对学报的要求也不能一概而论。高校学报的改革应该有多种模式,不能整齐划一,一刀切,要充分考虑高校社科学报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再次,高校学报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扩大自己的传播范围,增强影响力。最后,要为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搭建公共平台。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自身规模比较小,力量薄弱,许多想做的事情却由于人力和资金的限制而无力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就至关重要。 张 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认为:高校学报应该把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出版中存在的问题是:片面追求所谓的国际化而忽视思想和学术的自主性;片面强调形式上的标准化和普适性而忽视内容上的多样性;学术成果的发表背离了学术规律,完全受功利因素所支配(如职称评定、重金奖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术研究中脱离实际、脱离国情、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和照搬照抄的不良倾向盛行,不利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不利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认为,现在的高校学报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反省现有的学术体制。我们现在必须切实思考:那种“千校一面”、“千刊一面”的局面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在他看来,学术刊物的主要职责一方面在于学术传承和积累,更重要的还在于思想创造和建构。二是着力培养引领学术潮流的专业办刊人和编辑家。他们不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把编辑工作真正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来追求,更需要有超越单一专业的宽广视野、对学科动态的高度敏感和学科前沿的精准把握,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些办刊人和编辑应该真正起到整合学术资源、打通学术藩篱、提出重大学术问题和引领学术方向的作用。总之,高校学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目前中国学术体制、教育格局和思想状况的一个缩影和体现,需要综合性考虑、多方面突进才能解决。 李 频 中国期刊研究所所长认为,高校学报改革一是,面对目前高校学报的现状,他个人主张,退而思之,系统反思目标设定,系统反思实现目标的路径设计。二是,在学术转型、学术期刊转型这样两种同时发生的转型的互动中认识学报改革。这个观点有一个逻辑起点——对中国当下问题的审视要联系社会转型,要结构化地思考问题所包含的内在要素及其关系。讨论高校社科学报改革,首先要在认识方式上明确其中的要素及其关系。局限于高校社科学报谈论高校社科学报改革有难以摆脱的局限性。只有在学术期刊的层面才能更好地认识高校社科学报,只有在学术期刊转型中才能更清晰地认识高校社科学报改革。而要认识清楚学术期刊转型,则必须联系学术转型。而学术转型的内在要求则是通讯技术、全球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加速,社会转型加速导致的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鉴传今 《哲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对于高校学报改革,认为 应该反省学术自身及其评价机制,核心性问题在于中国学术自身及其评价机制。 仲伟民 清华大学社科学报副主编认为,高校学报问题背后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学术评价机制和学风问题。学术界存在的对自己学术的不自信甚至连一些著名高校都不能避免,比如对SSCI和AHCI的崇拜。在高校评价者的心目中,国外期刊比中国的好,社科院期刊比高校的好,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潜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高校学报的根本出路在于改进中国的学术评价机制,改变目前比较浮躁的学风, 以质评文,而非以刊评文 。 更详细的信息请浏览: http://epaper.gmw.cn/
个人分类: 新观察|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抗战时期的《清华学报》
kexuechuanbo 2011-4-5 22:53
《清华学报》为一份文理综合性学术月刊,由创刊于 1915 年 5 月的《清华月刊》发展而来, 1915 年 12 月始用《清华学报》刊名。由清华学校创办于北京,采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单、双期间隔出版的形式。邮务局认为新闻纸类。严复,黎元洪、梁启超为之题写刊名。 1920 年至 1923 年停刊, 1924 年 6 月复刊后改为半年刊。 1934 年改为季刊。抗战期间随校迁昆明出版, 1946 年迁回北平出版。 1948 年后渐以自然科学为主。从 1915 年至 1948 年,先后共出版 20 卷,约 90 余期。陈达、浦薛凤、朱自清等相继为总编辑或编辑部主任。罗加伦、熊庆来、吴有训、翁文灏曾为编委。梁启超、萨本栋、胡适、王国维、梅贻琦、周培源、赵元任、马寅初、顾毓琇、冯友兰、金岳霖、陈寅恪、闻一多、王力、俞平伯、张光斗、刘仙洲均曾参与学报的编、审、撰等工作。它是我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最早使用中、英文两种版本间隔出版,也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的高校学报,并在学术性、探索性和舍弃日本间接渠道传入西学而代之以从欧美直接传入西方最新科学技术等方面开创了高校学报的新纪元 。 1941 年 4 月在昆明出版的《清华学报》编为第 13 卷第 1 期(大学三十周年纪念号上册)。其时,邵循正任学报编辑部主任,成员有冯友兰、陈寅恪、雷海宗、闻一多、潘光旦 5 位。该期载有:梅贻琦的《大学一解》;冯友兰的《孟子浩然之气章解》;陈寅恪的《读哀江南赋》;杨树达的《易牙非齐人考》;金岳霖的《论不同的逻辑》;吴晗的《明教与大明帝国》;谷霁光的《宋代继承问题商榷》;陈梦家的《射与郊》;张荫鳞的《顺昌战胜破贼录疏证》(附顺昌战前之刘锜);何炳棣的《张荫桓事迹》;陆侃如的《建安文学系年》等。 其中,梅贻琦校长的《大学一解》一文,是抗战时期有关大学科学教育思想与大学学报发展模式的重要文献。该文提出了两点重要思想:第一,提倡文理融通,并 为“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今日大学 ……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今日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门,学子对此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 。《清华学报》编辑部特别指出创刊的初衷是:“欲求博通今古,融贯中西” “因为学问的范围是很广的,所以本报的论著,不用机械式地分类,除文苑一门暂时不登外,其余的著作,但求与本报宗旨相合,俱可选载” 。因此,梅贻琦的文理融通说或“一以贯之”说,既是对清华办学思想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文理综合性的《清华学报》这种模式的一个肯定。第二,提倡大学与所处环境相融,并负起“教化”职责,推崇古人关于“一乡有一善土,则一乡化之”的说法,认为“一地之有一大学”,则此地化之,“教在学校环境以内,而化则达于学校环境以外”,其具体内容就是“一曰为社会之倡导与表率”,“二曰新文化因素之孕育与简练揣摩”。 由此,则“终将为一地方所共有,而成为一种风气” 。这正是西南联大西迁昆明以后,“以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倾心致力于地方工农业建设、地方教育、地方科学技术、地方文化的理论性总结和升华 , 即便西南联大结束以后,也留下了昆明师范学院,并制订了与之合作的办法。 其中 冯友兰的《孟子浩然之气章解》一文,在国难当头,外侮深重的抗战岁月,亦不啻为一篇培育民族气节、养成浩然正气教育的绝好教材。什么是“浩然之气”?冯友兰引经据典地指出:“浩然之气是孟子所特用底一个名词”;“浩然之气,是天地之正气,而人得以生者”;“志”又与“气”相关,所谓“志至焉,气次焉”,“气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如他引朱子语:“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这样气,人须有盖世之气方得。又如古人临之以死生祸福而不变,敢去骂贼,敢去殉国,是他养得这气大了,不怕他”。“这种气可以说是‘一股劲’,有这种气者,可以说是‘憋一股劲’,这股劲在军队打仗或个人打架中,最可看见。所以孟子举养勇为例。勇士养勇,是养这种气,这股劲。有了这种气,这股劲,则可以‘躬冒矢石’,而无所畏惧”。“有浩然之气者,自然不知富贵之为富贵,贫贱之为贫贱,威武之为威武,所以其不淫,不移,不屈”,“如长江大河,浩浩而来”,“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塞于天地之间,上下与天地同流” 。这就是浩然正气。西南联大的闻一多、李公朴、朱自清,正是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之气常在的大丈夫。 详见: 姚远 . 西南联大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兼与西北联大比较 . 伊继东,周本贞主编 .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 313-325 ;中国现代史学会: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会, 2007-11-10 (昆明) 抗战时期清华学报封面.doc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
zhpd55 2011-3-31 15:28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研制的“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及《研究报告》已经正式发布。该排名是根据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00多种 学术系列期刊 在2010年度转载的学术论文数据,对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和教学科研机构进行了统计排名。具体包括以下排名: 1综合性学术期刊按系统排名: 从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三个量度,对我国高等院校、社科院(联)、党政干部院校三大系统主办的综合性期刊进行排名。高校学报排名的前百种,其中南阳师范学院主办的2种期刊入围,象这种期刊在同类院校中非常少见。 2学术期刊按专业学科排名: 从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三个量度,按学科对学术期刊进行专业排名。 3教学科研机构按系统排名: 根据论文作者所属单位,从转载量和综合指数两个量度,对我国高等院校、社科院(联)、党政干部院校三大系统内各教学科研单位进行排名。 4高等院校及其二级院所按学科排名: 根据论文作者所属单位,从转载量和综合指数两个量度,按专业学科对高校及其二级院所进行排名。 高校学报排名 期刊名称 转载数 名次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7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 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0 4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9 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38 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1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9 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9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9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7 11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6 1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 13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5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3 15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3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 1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 2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 财经科学 2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1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1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 2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 3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 求是学刊 19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8 3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8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 3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7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7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7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6 4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6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 45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3 5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3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3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13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2 56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1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12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2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 齐鲁学刊 12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68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 广东商学院学报 11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11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 思想战线 1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11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1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78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0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10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9 86 外国语 9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税务与经济 9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9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9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9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9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9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9 综合性学术期刊排名: 期刊名称 转载数 名次 学术月刊 117 1 社会科学 78 2 河北学刊 70 3 管理世界 69 4 江海学刊 65 5 教学与研究 63 6 学术研究 61 7 南京社会科学 60 8 改革 56 9 中国社会科学 51 10 社会科学战线 49 1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7 12 探索与争鸣 44 1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 14 文史哲 42 管理学报 4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 17 当代财经 4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0 19 浙江学刊 40 江苏社会科学 40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9 2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38 23 江汉论坛 38 外国经济与管理 37 25 学海 37 经济管理 37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37 江西社会科学 36 29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35 30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35 浙江社会科学 34 32 商业经济与管理 32 33 经济学家 3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1 35 山东社会科学 31 人文杂志 30 37 探索 30 中国流通经济 30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9 4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9 学习论坛 29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9 学习与探索 28 44 中州学刊 2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7 46 广东社会科学 27 道德与文明 27 领导科学 27 天津社会科学 26 50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6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 53 开放时代 2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5 国外理论动态 25 社会科学研究 25 理论探讨 25 理论与改革 24 59 学习与实践 24 社会科学辑刊 24 国学学刊 23 62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3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3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 67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2 理论学刊 22 学术界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 7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1 江淮论坛 21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1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 7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 兰州学刊 20 人民论坛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 83 阅江学刊 19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 求是学刊 19 国外社会科学 19 新视野 19 社会主义研究 19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 湖北社会科学 19 周易研究 18 92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8 南开管理评论 18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8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1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 人文地理 1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8 更详细排名结果请浏览: http://www.zlzx.org/
个人分类: 新观察|3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学报改革的呼声-出路在何方?
热度 1 zhpd55 2011-3-30 15:23
2011年3月28日的《光明日报》第16版的《教育时空》专栏中就有郭红松绘的一幅漫画,在高校学报乌纱帽的上方,从宝葫芦中倒出了“文”、“史”、“哲”、“政”、“经”、“法”......而且旁边还配有“高校学报泛综合化、自留地式办刊面试难有特色与精品”。《光明日报》主要讨论对象是哲学社会科学版类高校学报,就自然科学版学报或者理工版学报也同样是全、散、小、弱。就以被美国《数学评论》2005年以来淘汰的30多种高校学报来讲,有些学报平均一年之内发表的数学论文不足10篇,有的仅仅只有4-5篇,如果是庞加莱猜想证明式的长篇大论,少也不足为奇,但是并非如此。再有就是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与主办单位的学科专业设置相对应,为了面面俱到,均衡其间,学报编辑有点象调酒大师或者高级烹饪大师一样,既有考虑荤素搭配,又要兼顾营养均衡,这样的局面一定成为高校学报发展的紧箍咒。由于是校方出资办刊,为校内教师发表论文提供方便是天经地义的,因此高校学报的泛综合化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我们几所普通高校学报(盛期有20所左右)编辑部,为了让我国高校学报发表的优秀数学论文能够有机会参与国际范围内的学术交流,通过美国《数学评论》平台自然是有效途径之一,在2004年联合筹办了《大学数学辑刊》论文集,在注明原文出处,充分考虑保护版权的情况下,6年来一直坚持向《数学评论》推荐优秀数学论文,曾经有420多篇论文被《数学评论》数据库摘评,虽然为高校学报的专业化发展开了个好头,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有许多认识观念需要更新,有许多优秀的数学稿件没有被美国《数学评论》摘评,使国际化、专业化交流的渠道不畅,这对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期刊的发展,特别是国际化的发展极为不利。杂志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只有在交流过程中才会增值。交流范围的大小,与其影响力的大小密切相关。超市、集贸市场是商品交流的场所,专业数据库就是专业信息交流的平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高校学报编辑部向《大学数学辑刊》推荐自己学报已经发布的优秀数学论文(联系信箱: l.kxbb@163.com ),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精益求精,通过《数学评论》展现我国数学研究的新成果,广泛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 科学把握学术杂志的专业化趋势、精心打造优质的综合性杂志的高端平台,应该是目前学术杂志发展的一个总体原则和方向。当前的综合性杂志过多,且存在千篇一律、千刊一貌、千文一调的弊端,大部分杂志的专业化转向势在必然。但是,我们不能把学术杂志的专业化发展趋势理解为可以完全取消综合性杂志。虽然学科细化要求杂志的专业化发展,但是学科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共同问题的多学科思考及跨学科研究,这就需要多学科之间的共同努力。而以发表多学科文章为特征的综合性杂志的存在,就显得尤其必要。而且,综合性杂志如果一窝蜂地走专业化道路,势必会造成大量的重复,从综合性的千刊一貌走向专业化的万刊同调。 高校联合办专业期刊是一种在综合集成基础上的创新。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建议,目前先集中精力办好10种专业刊,待时机成熟后再陆续创办其他专业刊。各专业刊也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例如探索中国道路、中国发展、中国转型、中国影响、中国政策等方面的前沿性研究,通过引入审稿制、约稿制相结合等机制改革,办成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成为联系海内外学者的重要纽带。 只有在全社会把学术当做一个民族的灵魂,把学报当做一个国家的公共产品时,让堪称学术人的办刊人去办学报,学报的学术质量才可能提高。如果只是把学报当做文化市场的一个行业,当做实现就业的一个岗位或一种职业,把学报中的论文看做“评职称”、“升学位”、“结课题”的一种手段,那么学报的前途和去向自然令人担忧。 科技繁荣、学术繁荣应该有学术期刊繁荣这个环节。不可想象,一个强国的第一流学术成果都发表在别国的学术期刊上。国家投入巨额科研经费,出一些成果,研究者花高额发表费发表到国外的期刊上,第一时间被国外研究者借鉴和引用,推动别国的科技再发展。然后我们再花高额代价买回国外的数据库,供国内学习和研究者参考引用。而且,按照现在的行业规则,以别国语言发表后,就不能再以本国的母语发表了,如果你翻译成中文再发表,就侵犯了第一发表期刊的知识产权。 对于高校学报,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专业化”或“综合性”办刊方向问题,而且要提高学报的整体学术水平,塑造各种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这需要通过配备职业化的编辑人员,建立健全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设置特色栏目、品牌栏目等诸多技术手段来实现,从而改变目前千篇一律,千刊一貌,千文一调,编辑模式趋同、栏目设置趋同等问题。 高校学报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望通过暴风骤雨式的人为推动一蹴而就,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对于高校学报改革的推进,需要在遵循学术研究自身规律以及学术期刊办刊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讨论和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循序渐进地为高校学报的改革和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虽然过程漫长,路途遥远,但是《光明日报》的系列讨论,可以认为高校学报改革的进军号已经吹响,改革之舟已经准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驶向改革的彼岸,所有从事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同仁,应该有迎接改革挑战的思想准备,弄潮儿与落伍者的选择权就在于自己了。 《光明日报》“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以及相关研究摘引如下,点击可以浏览原文。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 高校社科学报向何处去?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之二:告别"全、散、小、弱" 高校学 报出 路何在系列报道之三:迈向“专、特、大、强 高 校学报出路何在之四:勇于尝试 止于至善 高 校学报出路何在之五 网友观点:高校学报最好“做自己”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之七:我们正在探索社科期刊专业化之路 学 界三议高校学报: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学术创新 高校学报:寻找与建构新的起飞点 高校学报发展的困境、责任与出路 推动学报改革,促进学术创新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3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入选美国《数学评论》(MR)最早的中国期刊
zhpd55 2011-2-17 18:29
最早入选 MR数据库的数学 专业期刊是中国数学会会刊《中国数学会学报》(J. Chinese Math. Soc.),该刊创刊于1936年,4年之后MR创刊,MR创刊当年就摘评了华罗庚(Hua Loo-Keng, 1910-1985) 、周炜良(Chow Wei-Liang,1911-1995)、周鸿经(Chow Hung-Ching,1902-1957)、段学复(Tuan Hsio-fu,1914-2005)以及方德植(Fon Te-Chih)等人在1940年发表于《J. Chinese Math. Soc.》的多篇论文。与《中国数学会学报》同年入选MR数据库的还有创刊于1931年的《国立清华大学理学报告A辑》(Sci. Rep. Nat. Tsing Hua Univ. A),A辑主要报道数理科学,华罗庚分别与闵嗣鹤(Min, Szu-Hoa,1913-1973)和段学复合作撰写的论文,1940年发表于《国立清华大学理学报告A辑》之后,就被MR数据库摘评,这也是入选最早的我国高校学报。下面摘录几条,供参考: Hua, Loo-keng . On a generalized Waring problem. II. J. Chinese Math. Soc. 2, (1940). 175--191. MR0004260 (2,348a) Addtoclipboard Hua, Loo-keng . On an exponential sum. J. Chinese Math. Soc. 2, (1940). 301--312. MR0004259 (2,347h) Addtoclipboard Hua, Loo-keng ; Tuan, Hsio-fu . Some "Anzahl'' theorems for groups of prime-power orders. J. Chinese Math Soc. 2, (1940). 313--319. MR0003390 (2,211c) Addtoclipboard Hua, Loo-keng . On Waring's problem with cubic polynomial summands. Sci. Rep. Nat. Tsing Hua Univ. (A) 4, (1940). 55--83. MR0006194 (3,270b) Addtoclipboard Hua, Loo-keng ; Min, Szu-hoa . On the number of solutions of certain congruences. Sci. Rep. Nat. Tsing Hua Univ. (A) 4, (1940). 113--133. MR0006193 (3,270a) Addtoclipboard Hua, Loo-keng ; Tuan, Hsio-fu . Determination of the groups of odd-prime-power order $p\sp n$ p\sp n which contain a cyclic subgroup of index $p\sp 2$ p\sp 2 . Sci. Rep. Nat. Tsing Hua Univ. (A) 4, (1940). 145--154. MR0004618 (3,33f) Addtoclipboard 70年过去了,我国入选MR数据 库( MATHSCINET 是 MR的网络版)的期刊有300余种(包括更名期刊、收录摘评中断期刊),但是目前尚在继续被收录的期刊只有百余种,2009年以前被淘汰的高校学报有30余种,其中被淘汰的主要原因与其数年无人问津有关,30余种被淘汰的高校学报之中,有22%的期刊在5年期间(2003-2007)没有人引用过一次,但是也有累计被引用50次的《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也没有被保留下来,同样遇到淘汰的厄运。但是约81.2%的被淘汰高校学报,5年之间的累计被引用不到10次!详细统计结果见附件: CHIN. UNIV. JOURNAL 2009-11-30.pdf 也可以看看 2009年的收录情况: MathSciNet 是 MR 的网络版,可以为读者提供1940年至今的MR和《最新数学出版物》的检索服务,包括大约1800种系列出版物,收录中国期刊累计300余种,由于停刊、更名、淘汰等原因,2009年被列入MR收录期刊一览表的中国期刊141种,2005~2008年被淘汰的中国高校学报33种,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4种、江苏3种、福建、甘肃、广东、广西、河北、河南、黑龙江、陕西、重庆各2种;湖北、湖南、江西、辽宁、宁夏、四川、天津、新疆各1种。详细情况请浏览最新 MR收录期刊一览表 No Journal Name ISSN 出版地 入选年 淘汰年 摘录量 MathSciNet 摘录量 MR Total citations Total citations 2008 1 Fujian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0-5277 福建 1985 2005 440 20 2 2 J. Huaqiao Univ. Nat. Sci. Ed. 福建 1997 2007 167 1 0 3 J. Lanzhou Univ. Technol. 1673-5196 甘肃 2004 2007 129 1 1 4 Xibei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1-988X 甘肃 1998 2007 304 4 0 5 J. Guangzhou Univ. Nat. Sci. 1671-4229 广东 2005 2007 33 0 0 6 J. Shenzhen Univ. Sci. Eng. 1000-2618 广东 1999 2007 37 1 0 7 J. Guangxi Norm. Univ. Nat. Sci. 1001-6600 广西 2005 2007 44 0 0 8 J. Guangxi Univ. Nat. Sci. Ed. 1001-7445 广西 1998 2007 101 3 0 9 J. Hebei Norm. Univ. Nat. Sci. Ed. 1000-5854 河北 1999 2007 322 3 0 10 J. Hebei Univ. Nat. Sci. 1000-1565 河北 2000 2007 176 4 0 11 J. Henan Norm. Univ. Nat. Sci. 1000-2367 河南 2000 2007 267 4 2 12 J. Zhoukou Norm. Univ. 1671-9476 河南 2006 2007(5) 13(2006) 0 0 13 Heilongjiang Daxue Ziran Kexue Xuebao 1001-7011 黑龙江 1984 2007 902 37 7 14 Natur. Sci. J. Harbin Normal Univ. 1000-5617 黑龙江 1987 2006 677 7 2 15 J. Yangtze Univ. Nat. Sci. 1673-1409 湖北 2005 2007 30 0 0 16 Natur. Sci. J. Xiangtan Univ. 1000-5900 湖南 1984 2007 665 25 3 17 J. Jiangsu Univ. Nat. Sci. 1671-7775 江苏 2002 2007 130 3 0 18 J. Xuzhou Norm. Univ. Nat. Sci. Ed. 1007-6573 江苏 1998 2007 231 7 0 19 J. Yangzhou Univ. Nat. Sci. Ed. 1007-824X 江苏 1998 2007 149 9 2 20 J. Jiangxi Norm. Univ. Nat. Sci. Ed. 1000-5862 江西 1997 2007 126 2 1 21 J. Liaoning Norm. Univ. Nat. Sci. 1000-1735 辽宁 2000 2007 201 2 0 22 J. Ningxia Univ. Nat. Sci. Ed. 0253-2328 宁夏 1998 2007 297 4 0 23 J. Qingdao Univ. Nat. Sci. 1006-1037 山东 2005 2006 45 2 1 24 J. Shandong Univ. Sci. Technol. Nat. Sci. 1672-3767 山东 2000 2007 118 1 0 25 J. Yantai Univ. Nat. Sci. Eng. 1004-8820 山东 1999 2007 113 0 0 26 Qufu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1-5337 山东 1986 2007 1199 17 1 27 Basic Sci. J. Text. Univ. 1006-8341 陕西 2003 2007 210 0 0 28 J. Baoji Univ. Arts Sci. Math. Colloq. Chin. Univ. 1007-1261 陕西 2004 2007 429 7 3 29 Sichuan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1-8395 四川 1991 2007 1188 37 4 30 J. Tianjin Norm. Univ. Nat. Sci. Ed. 1671-1114 天津 1997 2007 99 1 0 31 J. Xinjiang Univ. Natur. Sci. 1000-2839 新疆 1988 2008 579 近期月刊 50 8(2003-3007:92/5) 32 J. Chongqing Norm. Univ. Nat. Sci. Ed. 1672-6693 重庆 2000 2007 134 0 0 33 Xinan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0-5471 重庆 1994 2006 270 12 2 2009年MR收录中国期刊141种,注意以下收录论文数量有新变化。2005-2008年MR数据库对收录中国期刊进行了重新遴选,2009年有140多种中国期刊继续被MR摘评,有33种高校学报已经被淘汰,笔者根据 MATHSCINET数据 库以及 MR收录期刊一览表 进行核实,其统计结果整理(见 MR/MathSciNetd收录中国期刊的新变化, http://blog.sciencenet.cn/?212210 )供大家参考。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39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专家审稿的分析和思考
热度 1 fairyslave 2010-3-8 12:18
摘 要 为了研究专家审稿的规律和特征,对 2008 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96 篇论文的 195 次送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副教授的审回率和 A 类意见率都高于教授; 40 岁以下专家审回率和 A 类意见率最高, 4 0 ~ 44 岁的专家次之, 4 5 ~ 54 岁的专家审回率和 A 类意见率低, 65 岁以上专家审回率不高,但是一旦审稿就会比较认真,而且返回迅速; 学术氛围浓厚的著名学府的专家在审稿方面更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工作繁忙是专家不审稿和审稿不认真的一个主要原因。建议高校学报大胆选用青年审稿专家;不断优化审稿专家数据库;与审稿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 高校学报;专家审稿; A 类意见;审回率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peer review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er review,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195 submissions for approval or revision of 96 papers on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the year of 2008 was conduc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turn rate of peer review by associate professor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by professors, and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reviewers’ opinions belonging to level A to that of all reviewers’ opinions by associate professors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by professors. The most efficient peer review is performed by reviewers below 40 years old, the efficiency is lower for reviewers during 40-44 years old, and it is the lowest for 45-54 year-old reviewers. The return rate of peer review by reviewers over 65 years old is not high, but these reviewers are usually more careful and the review is in a fast return. The reviewers in universities with good scientific atmosphere are more responsible for the examina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reviewers to refuse the peer review or perform it carelessly is their busy work. It is suggested that young reviewers should be chosen for the peer review reasonably. The database of reviewers should be optimized constantly, and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reviewers should be set up. Key words university journal; peer review; reviewers’ opinions belonging to level A; return rate of peer view Author’s address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150001 , Harbin , China 科技期刊的专家审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帮助编辑对论文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同时指出论文的差错和不足,为作者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使论文质量得以完善和提高 。专家审稿对于促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健康发展、科研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以及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专家敷衍审稿、超期审稿、拒绝审稿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专家审稿意见不充分,参考性和指导性不强,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专家审稿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找到一些规律和特征,为科技期刊选择合适的审稿人,获得满意的审稿效果,提出参考建议。 1 数据来源 1.1 分析对象 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 年度通过初审的电气工程、道路、桥梁、交通工程等研究领域的 96 篇论文的 195 次送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涉及 150 位审稿专家,其中教授 127 人(博士生导师 114 人),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23 人。 150 位专家分别来自 52 个高校和研究院所。审稿方式:通过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在线审稿。编辑部与专家约定的审稿时间为 20d 。 1.2 审稿意见类型 专家审稿意见主要包括论文评价和修改意见两部分:论文评价是对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规范性等方面作出判断;修改意见是 针对论文具体内容的修改、完善和提高提出建设性、 指导性意见。专家审稿意见大致可分为 3 种类型: A 类审稿意见既有对论文的整体评价, 又有修改意见,而且很细致,这是最好的; B 类审稿意见只对论文整体把关,细节不太注意; C 类审稿意见对论文整体不作评议,细节上加以指导,大节上可能存在潜在问题。编辑部在定稿时需要全面阅读、综合分析专家审稿意见,从中衡量取舍,互补协调。 1.3 评价指标 审稿效率的评价指标有 2 个:审回率,审稿时间。“审回率”是审回意见数量与送审数量的比值;“审稿时间”是专家审回时间与编辑送审时间的差值,“平均审稿时间”是一定数量专家审稿时间的平均值。 对专家审稿质量进行评价是一个复杂问题,文献 在对专家审稿意见进行量化分析时,订出两个分析项目:其一为总体上对论文学术价值的评判是否准确,其二为 5 项具体指标: (1) 能否对论文的理论和概念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2) 能否对论文的研究方法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3) 能否发现论文在内容上的错误; (4) 能否发现论文中的数据错误; (5) 能否发现论文中术语上的错误。 文献 认为专家审稿的量化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应该在定性评价、修改意见方面有所加重。 可见,审稿意见 “充分” 是高质量审稿的必要条件,尽管“充分”的意见不一定质量高,但是高质量的意见一定是“充分”的。 A 类审稿意见是编辑最希望看到的“充分”的审稿意见,它能为编辑选稿和作者改稿提供更多参考信息,本文把“ A 类意见率”作为评价指标,从一个直观的角度来反映专家审稿质量,“ A 类意见率”是 A 类审稿意见数量与审回意见数量的比值。 2 数据分析 2.1 不同职称专家的审稿情况 将专家按职称分为教授和副教授两类,不同职称专家的审稿情况见表 1 ; 审稿结论有 4 种情况,分别为录用、修改后发表(简称“修发”)、修改后再审(简称“修审”)、退稿, 不同职称专家给出审稿结论的情况见表 2 。 表 1 不同职称专家的审稿情况 专家职称 送审量 审回量 ( 审回率 /%) A 类意见 (A 类率 /%) 平均审稿时间 /d 教授 163 121(74) 86(71) 21 副教授 32 28(88) 26(93) 23 表 2 不同职称专家给出审稿结论的分布情况 专家 职称 审稿量 录用 ( 录用率 /%) 修发 ( 修发率 /%) 修审 ( 修审率 /%) 退稿 ( 退稿率 /%) 教授 121 38(32) 46(38) 9(7) 28(23) 副教授 28 1(3) 12(43) 8(29) 7(25) 从表 1 可以看出,副教授的审回率为 88% , A 类意见率为 93% ,都好于教授, 教授和副教授的平均审稿时间相差不多。从表 2 可以看出,教授更多地给出肯定性的“录用”结论,而副教授认为论文还需要再修改、再审理。 2.2 不同年龄段专家的审稿情况 将专家按年龄段进行划分,大约 5 年一个年龄段分成 7 组。 其中, 32 ~ 39 岁的专家中有 10 位教授, 16 位副教授; 40 ~ 44 岁的专家中有 43 位教授, 6 位副教授; 45 ~ 49 岁的专家中有 30 位教授, 1 位副教授; 50 ~ 54 岁的专家中有 17 位教授。 不同年龄段专家的审稿情况见表 3 。 表 3 不同年龄段专家的审稿情况 年龄段 / 岁 送审量 审回量 ( 审回率 /%) A 类意见 (A 类率 /%) 平均审稿时间 /d 32 ~ 39 42 40(95) 38(95) 22 40 ~ 44 55 43(78) 34(79) 21 45 ~ 49 41 28(68) 17(61) 21 50 ~ 54 20 13(65) 7(54) 24 55 ~ 59 7 6(86) 4(67) 24 60 ~ 64 14 8(57) 3(38) 28 ≥ 65 16 11(69) 9(82) 13 从表 3 可以看出, 40 岁以下的专家审回率和 A 类意见率最高; 4 0 ~ 44 岁的专家次之; 65 岁以上的专家审回率不高,但是一旦审稿就会比较认真,而且返回迅速; 4 5 ~ 54 岁的专家审回率和 A 类意见率低,可能因为这个年龄段科研任务繁重,担任行政职务和社会兼职比较多,无暇顾及审稿。 2.3 不同学校专家的审稿情况 150 位专家中的 101 位专家集中于 14 所高校, 各学校专家 审稿情况见表 4 。 表 4 不同学校专家的审稿情况 院校 专家数 送审量 审回量 ( 审回率 /%) A 类意见 (A 类率 /%) 平均审稿时间 /d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23 17(74) 13(76) 20 上海交通大学 11 12 11(92) 9(82) 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11 6(55) 5(83) 23 清华大学 9 9 8(89) 6(75) 21 同济大学 8 20 17(85) 14(82) 21 长安大学 8 10 7(70) 6(86) 23 东南大学 7 19 17(89) 16(94) 14 北京交通大学 6 9 7(78) 7(100) 11 浙江大学 4 5 4(80) 1(25) 28 吉林大学 4 4 3(75) 2(67) 28 华中科技大学 4 5 3(60) 1(33) 16 武汉理工大学 4 4 3(75) 3(100) 27 北京邮电大学 4 4 2(50) 1(50)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3 2(67) 2(100) 31 从表 4 可以看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学府的专家在审稿方面表现得更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著名学府的科学传统积淀和文化氛围使身处其中的学者更有科学精神;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有常为我刊审稿的优秀审稿专家,送审次数多,审回率和 A 类意见率高;北京交通大学的审稿专家有 4 位年轻博导,平均年龄 42 岁,精力充沛,审稿认真。 2.4 未审回记录分析 统计分析发现,未审回的 46 份记录中,有 18 人分别担任校长、院长、所长,科研处长等职务; 37 份意见不充分的审稿记录中,有 12 人分别担任校长、院长、所长、处长、主任等职务。说明工作繁忙是专家不审稿和审稿不认真的一个主要原因。 3 思考和建议 3.1 大胆选用青年审稿专家 高校学报在选择审稿专家时,不宜过于追求审稿人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尽管知名学者学术水平高,科研经验丰富,能给出更权威的评审意见,但他们身处领域的核心,事物繁杂而精力有限,一些专家没有时间对论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使审稿质量大打折扣。文献 提出应对本刊审稿专家进行“合适度”评价,依据分别是对待审稿的认真程度、审稿意见水平、审稿时效性和审稿适宜条件。名人名家和高水平的权威人士可能就不具有完成审稿任务的适宜条件,本次分析中有请 5 位长江学者审稿, 3 位审回,两个意见不充分,少的只有一句话:“非共识的常量需要标注”。同时发现,知名学者在审稿时经常给出肯定性的“录用”结论,而不提出任何修改意见,可能知名学者更关注高水平的专业期刊,不太了解学报的用稿情况,认为文章差不多就可以在学报发表。高校学报为提高论文质量而请知名学者把关的良好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实现。 到底谁是高校学报合适的审稿人?在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一大批年轻有为的专家,他们有博士学位,是硕士生导师甚至是博士生导师,选拔、邀请他们作为高校学报的审稿人,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年轻专家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追踪最新学术进展的能力强,将参加学术评议看作自身价值的体现,而且在审稿过程中常能有所收获,因而审稿积极性、主动性高;同时,年轻专家也是撰写论文的生力军,为期刊审稿的同时也能向期刊投稿 。前面的统计分析也充分显示了年轻专家的审稿热情和认真程度,但不是说审稿就要完全依靠年轻专家,文献 曾探讨审稿人年龄对审稿质量是否有影响,其统计结果显示,审稿专家年龄不同,侧重点不同,仅单纯重视单一年龄段的审稿人,势必造成审稿重点偏差。所以,对条件相似的审稿人,宜优先选用年轻的,但为了避免出现审稿偏差, 最好采用组合搭配模式 , 老中青优势互补,使审稿更全面,更有保障。 3.2 不断优化审稿专家数据库 编辑应定期搜索专家的科研状况和发展动态,如果专家担任了重要行政职务或者社会兼职增多,要在专家个人信息栏及时标注。不断更新、完善专家审稿领域的信息,尽量细化到最具体的问题,甚至标注专家近期发表了哪些文章,以确保把“专业对口”的论文送给专家 。论文送审的过程也是宣传期刊的过程,准确、有效的送审是对专家的一种尊重,也是编辑能力的体现;对专家的每一次审稿都评分,一段时间综合考评后淘汰不合格的审稿人,补充业绩突出、年轻有为、热心审稿的新专家进来。 3.3 与审稿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尽管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把学术评议视为科学家的“份内事”;但是,编辑不能因此就疏于与审稿专家沟通,有时一张贺卡、几句问候,都会拉近与专家的距离 。送审时,将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以及对专家审稿的期待充分表达清楚,并向专家通报近期的论文收录情况,让专家在了解学报的基础上支持学报。对于经常为期刊审稿的优秀专家,适当提供优惠政策,例如对专家的投稿和推荐的论文,加速审理、优先发表、减免版面费等。有的期刊(如《化学进展》、《力学学报》)年终发布一份全年审稿专家的名单并致以诚挚谢意,值得提倡。 审稿是一个需要编辑用聪明才智和细致耐心来苦心经营的过程,期刊只有通过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吸引到更多优秀专家为期刊审稿和向期刊投稿,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才会得到相应提高,期刊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4 参考文献 马英 . 国外医学期刊的审稿标准 . 编辑学报, 2009 , 21 ( 3 ): 276-278 朱大明 . 审稿对科技期刊论文质量的创造性贡献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 19 ( 5 ): 880-882 陈斌 . 专家审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 18 ( 2 ): 311-313 苏振伦 . 从《中华耳科学杂志》 82 份外审意见量化分析探讨同行评议的优势与不足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 , 20 ( 1 ): 149-151 朱美香 . 审稿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 编辑学报, 2005 , 17 ( 2 ): 99-100 益西巴珍 . 吐故纳新 : 审稿专家队伍持续建设的措施 . 编辑学报, 2008 , 20 ( 6 ): 526-528 韩锟,刘冬云,游苏宁 . 论科技期刊编辑部对年轻审稿者的选拔与培养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7 , 18 ( 2 ): 329-331 钱越,侯存明,崔晓兰,等.从审稿者年龄与审稿意见看审稿队伍建设 . 编辑学报, 2001 , 13 ( 5 ): 277-279 杨波,赵丽莹,张荣丽 . 审稿专家的搭配法 . 编辑学报, 2009 , 21 ( 1 ): 51-52 赵丽莹 . 如何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 . 编辑学报, 2007 , 19 ( 1 ): 75 宫福满 . 科技期刊提高专家审稿质量的编辑措施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3,14(4):428-430 《编辑学报》2010年第2期 对专家审稿的分析和思考.caj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6064 次阅读|3 个评论
2009年美国《数学评论》(MR)收录中国期刊新变化
zhpd55 2009-12-31 18:20
今天是 2009 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 2010 年的元旦了,送上 MR ( http://www.ams.org/ )收录中国期刊 2009 年新变化,作为元旦献礼,希望对于关注高校学报对外交流工作的同仁有所参考,深思我们被淘汰的原因何在?在新的一年有何新打算。 MathSciNet No Journal Name ISSN 出版地 入选年 淘汰年 摘录量 MathSciNet 摘录量 MR Total citations Total citations 2008 2 Fujian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0-5277 福建 1985 2005 440 20 2 33 J. Huaqiao Univ. Nat. Sci. Ed. 福建 1997 2007 167 1 0 14 J. Lanzhou Univ. Technol. 1673-5196 甘肃 2004 2007 129 1 1 31 Xibei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1-988X 甘肃 1998 2007 304 4 0 8 J. Guangzhou Univ. Nat. Sci. 1671-4229 广东 2005 2007 33 0 0 19 J. Shenzhen Univ. Sci. Eng. 1000-2618 广东 1999 2007 37 1 0 6 J. Guangxi Norm. Univ. Nat. Sci. 1001-6600 广西 2005 2007 44 0 0 7 J. Guangxi Univ. Nat. Sci. Ed. 1001-7445 广西 1998 2007 101 3 0 9 J. Hebei Norm. Univ. Nat. Sci. Ed. 1000-5854 河北 1999 2007 322 3 0 10 J. Hebei Univ. Nat. Sci. 1000-1565 河北 2000 2007 176 4 0 11 J. Henan Norm. Univ. Nat. Sci. 1000-2367 河南 2000 2007 267 4 2 26 J. Zhoukou Norm. Univ. 1671-9476 河南 2006 2007 ( 5 ) 13 ( 2006 ) 0 0 3 Heilongjiang Daxue Ziran Kexue Xuebao 1001-7011 黑龙江 1984 2007 902 37 7 27 Natur. Sci. J. Harbin Normal Univ. 1000-5617 黑龙江 1987 2006 677 7 2 24 J. Yangtze Univ. Nat. Sci. 1673-1409 湖北 2005 2007 30 0 0 28 Natur. Sci. J. Xiangtan Univ. 1000-5900 湖南 1984 2007 665 25 3 12 J. Jiangsu Univ. Nat. Sci. 1671-7775 江苏 2002 2007 130 3 0 22 J. Xuzhou Norm. Univ. Nat. Sci. Ed. 1007-6573 江苏 1998 2007 231 7 0 23 J. Yangzhou Univ. Nat. Sci. Ed. 1007-824X 江苏 1998 2007 149 9 2 13 J. Jiangxi Norm. Univ. Nat. Sci. Ed. 1000-5862 江西 1997 2007 126 2 1 15 J. Liaoning Norm. Univ. Nat. Sci. 1000-1735 辽宁 2000 2007 201 2 0 16 J. Ningxia Univ. Nat. Sci. Ed. 0253-2328 宁夏 1998 2007 297 4 0 17 J. Qingdao Univ. Nat. Sci. 1006-1037 山东 2005 2006 45 2 1 18 J. Shandong Univ. Sci. Technol. Nat. Sci. 1672-3767 山东 2000 2007 118 1 0 25 J. Yantai Univ. Nat. Sci. Eng. 1004-8820 山东 1999 2007 113 0 0 29 Qufu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1-5337 山东 1986 2007 1199 17 1 1 Basic Sci. J. Text. Univ. 1006-8341 陕西 2003 2007 210 0 0 4 J. Baoji Univ. Arts Sci. Math. Colloq. Chin. Univ. 1007-1261 陕西 2004 2007 429 7 3 30 Sichuan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1-8395 四川 1991 2007 1188 37 4 20 J. Tianjin Norm. Univ. Nat. Sci. Ed. 1671-1114 天津 1997 2007 99 1 0 21 J. Xinjiang Univ. Natur. Sci. 1000-2839 新疆 1988 2008 579 50 8 5 J. Chongqing Norm. Univ. Nat. Sci. Ed. 1672-6693 重庆 2000 2007 134 0 0 32 Xinan Shifan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1000-5471 重庆 1994 2006 270 12 2 是 MR 的网络版,可以为读者提供 1940 年至今的 MR 和《最新数学出版物》的检索服务, 收录中国期刊累计 300 余种,由于停刊、更名、淘汰等原因, 2009 年被列入 MR 收录期刊一览表的中国期刊 141 种, 2005~2008 年被淘汰的中国高校学报 33 种,来自 19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山东 4 种、江苏 3 种、福建、甘肃、广东、广西、河北、河南、黑龙江、陕西、重庆各 2 种;湖北、湖南、江西、辽宁、宁夏、四川、天津、新疆各 1 种。收录期刊详见 http://l.kxbb.blog.163.com/
个人分类: 其它杂项|4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