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评审意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缺少“高大上”的理论支撑,难逃打酱油的命运
热度 6 zhengyongjun 2019-8-19 08:57
NSFC项目评审意见下来了。有一句评语打动我心:“ 项目方案对科学问题的本质认识不够透彻,项目研究内容仅仅作流水账似的描述,缺乏理论指导,难以从中分析和评价项目研究的创新性。 ” 是啊,没有理论指导的科研,就是耍流氓。缺少“高大上”理论支撑的本子,难逃打酱油的命运。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2751 次阅读|11 个评论
提高发表论文几率的25招
热度 2 zhpd55 2019-5-23 01:23
提高发表论文几率的 25 招 诸平 Laura Moss Professor Editor, Canadian Literature phone: 604-822-4226 Laura.Moss@ubc.ca http://blogs.ubc.ca/lauramoss 毕业需要发表论文、评职晋升需要发表论文、申请经费需要发表论文、项目结题也需要发表论文,就在我们为发表论文而犯愁时,《加拿大文学》( Canadian Literature )的编辑劳拉•莫斯( Laura Moss )教授,以自己的工作经历,在与作者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成功发表的文章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她2019年5月15日专门撰文—— 25 Ways to Increase Your Chances at Publication ,在文章中为提高论文发表几率给出了25种方法。她在文章中指出,作为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经常有人会问到人们如何才能增加他们的文章发表的机会。在过去的五年里,她读了上千份读者报告(审稿意见),写了数百封决议书(投稿回信)。她注意到遗漏和存在的问题。她了解了同龄人读书的目的,以及他们的批评重点往往在哪里。她也知道,大多数学者同时扮演着作者和评价者的双重角色。因此,当她构思自己要为作者支招写这篇提高论文发表几率的25招时,她认为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观察,超越自己的观察可能是有益的。在脸书(Facebook)上,她问过她的同事,在给作者的回信中“你已经给了别人(作者)有用的建议/编辑反馈”吗?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下面引用的所有人都在脸书这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他们的评论。我感谢所有参与者。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她以前在同行评审报告中看到的。这种众包的建议粗略地说明了,虽然子领域可能有所不同,但读者所看重的可发表学术成果往往具有某些特性。 劳拉·莫斯 博士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获学士学位( University of Toronto, BA )、在圭尔夫大学获得硕士学位(University of Guelph, MA)、在皇后大学获博士学位(Queen’s University, PhD)。她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UBC )的英语教授,教授加拿大文学和非洲文学。劳拉·莫斯自2004年起担任《加拿大文学》杂志副主编,2015年成为《加拿大文学》杂志主编。自2011年以来,她一直是 Canlitguides ( Canadian Literature 的 Twitter )的特约编辑。 劳拉· 莫斯从 2008年到2011年担任UBC加拿大研究项目和国际加拿大研究中心的主席。从2006年到2010年,她还担任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联合会(CFHSS)学术出版物援助委员会的委员。自2012年春季成立加拿大文艺界女士团体 ( Canadian Women in the Literary Arts , CWILA )以来, 劳拉·莫斯 一直是 CWILA 的活跃成员。 2012年担任加拿大文艺界女士团体董事会成员(2012-2014年),2012年担任首届驻场评论家评审团主任(as manager of the jury for the Inaugural Critic-in-Residence in 2012). In 2013-14, Moss led the UBC GRSJ-CWILA Research Network.)。2013-2014年, 劳拉·莫斯 博士领导了 UBC GRSJ-CWILA研究网络。除了她的五部编辑书籍, 劳拉·莫斯 博士发表了数百篇文章 ,并在文学教育、加拿大公共艺术政策、加拿大广播、以及加拿大温哥华市东(Vancouver’s Downtown Eastside)的公共纪念碑等都有她的贡献。2013年,她被授予UBC基拉姆教学奖( UBCKillam Teaching Prize for2013 )。 劳拉·莫斯 博士的建议针对的是各个层次的学者,而不仅仅是刚刚步入科研行列的新手。我们都需要努力寻找最佳的方式来沟通我们的研究。成功的文章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让它们成为阅读和引导阅读过程的乐趣:有力的论据、清晰的组织逻辑和明确的作者观点。她的意见分为三类:1)论文投稿前(有5条建议),2)文章本身(有13条建议),3)收到编辑部评审结果后(有7条建议)。几乎每一点都以她本人在给作者回信中以粗体写的评论开始。她谦虚的称自己的观点没有一个是特别震撼人心的——有些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每一个观点都来自于数十个尚未遵循它的意见书。为了避免误解,还是将 劳拉·莫斯 博士提高论文发表几率的 25 招摘引于下,仅供参考。 1.论文投稿之前( Before Submission) No.1. Follow submission guidelines. Seriously. Every journal has citation guidelines and word limits. If it says MLA 8, follow MLA 8. Submitting with another style and a note saying, “I’ll change it later if accepted,” signals that you don’t actually see the paper as a good fit in the journal. Similarly, the solution to a paper that is well over the word limit is not to submit it with a note “allowing” the editor to trim it, or saying that you’ll work with the reader’s reports and cut it if it is accepted. The solution is revision before submission. No.2. This paper has too many typos and grammatical errors to go forward to peer review. Submit polished, professional work.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film studies Julie Rak simply asks us to “write as clearly as you can about complex things.” Let the ideas give weight, not the sentence structure. Do not just assume that copy editors will fix it for you. While finding typos is oddly satisfying, I don’t really relish fixing comma splices. No.3. Peer review is not problem solving. It is a mistake to submit your article because you are stuck and really looking for feedback. This is where you should share drafts with trusted friends or colleagues. It is not the job of the editor or peer reviewers to break your impasse. No.4. Do you know the audience of the journal? A good rule of thumb is to submit to the journals you read and cite most often. You are already participating in their ongoing conversations. You will also know approximately what level of expertise and knowledge your readers might have. My colleague Judith Palti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ays this: “I’m working on a review right now in which confusion about audience is really evident. The article would neither satisfy specialists, who would be irritated by the extensive foregrounding of seminal scholarship, nor a more heterogeneous audience who still has to wade through a lot of other voices to hear the author’s argument. In short, stop putting other people’s voices ahead of your own as an author.” I absolutely love the final point here. No.5. Sharpen your abstract. Spend time polishing the abstract that you submit with the article. It should summarize the article’s intervention, spell out the cor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note the central objects under consideration. The abstract is the article’s first impression. Make it snappy. If you can’t articulate your argument and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clearly in the abstract, you might not have been clear enough in the article, either. 2. 文章本身( The Article Itself) No.6. How would you assess this article? We ask peer reviewers to consider the following criteria in their assessments of articles for my journal: soundness of scholarship, quality of style, coherence of argument. You should ask yourself about these categories before submitting your paper. Be honest. No.7. Who cares? According to Patricia Badir,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UBC, you should “let your readers really see how this text or issue interests you: What’s paradoxical? What’s puzzling? What’s surprising?” In the same vein, I can’t stress the significance of “So what?” enough. Life is short. Why should I spend an hour reading this article? I want to know the answer in the opening paragraphs. We all teach students to ask these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We should keep asking them of our own work. No.8. You need to hook the reader. I often write this statement in decision letters as I send back articles with a request to make the introduction more immediately engaging and to show why it is urgent at the outset. Ask core questions up front. Is it imperative that people read your work? Why now? Epigraphs are your good friends. Take a bit of time in the opening pages to emphasize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topic or field. Note that the knowledge gap -- “no one has done this, so I will” -- is never enough. No.9. The logic of organization in this article is unclear. Katja Thieme, instruct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 at UBC, points to the value of “establishing a sense of trust in the project that there isn’t just the big bold argument or claim or question that the article asserts, but also and right away, at the beginning, a clear road map.” If written in a way that is not simply a cataloging of what is to come, the map can lead to the wonderful sense of “aha! I see the logic of where we are going. Let’s go!” No.10. Who are you writing for? As Professor Mary Bryson of the department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education at UBC notes, “interdisciplinary work by definition needs to imagine and build its own audience.” If you are imagining an audience, imagine out loud. No.11. Who are you in conversation with? While your original article is not a place for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it is a good place to demonstrate what ongoing conversations you are jumping into or scholarship you are building on. This should be a tight page or three, not half the article. Lorraine York,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at McMaster University, looks for “a confident sense of intervention” and notes that “in the most successful articles I read, I feel the excitement at joining that conversation and potentially steering it in a fresh dire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at previous conversation shouldn’t overshadow the author’s voice.” Self-confidence doesn't mean posturing or arrogance. It does mean that you believe that you have something significant to add. Also, note that textual interlocutors sometimes come to life. There is a chance that your peer reviewers will come out of your own works cited list. Are you being fair in your articulation of their ideas? No.12. Clarify your citational practices. Here I ask my three favorite questions: Who speaks for whom? Who listens? Who profits? Sandra Tomc,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UBC, tells us that “the willingness to cite scholarship is probably most important” in her assessment of articles. If research articles are incursions into continuing conversations in the field, whose voices are being heard? As Bryson reminds us, “cite minority voices.” Look at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 don’t just cite the usual suspects. No.13. Stop putting other people’s voices ahead of your own, as Paltin says. Avoid name-dropping, particularly theorists. If the work of Jacques Rancière is central to your argument, by all means bring it in. But don’t just cherry-pick a term (“what Rancière calls ‘X’”) without a discussion of where Rancière coined the term, how he uses it and to what end. Is it really worth the necessary space to use the term? If it is, super. Can your voice be heard in the cacophony of theorists? No.14. Reader A is concerned that there is not enough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existing scholarship on X. Critical engagement is key here, not just citation. The first thing I do when assessing a new submission is to check the works cited and ask how the author has tracked existing scholarship, how up-to-date (all from 20 years ago?) and historically deep (all from last year?) their references are, how extensive their research is (all online? All from one collection?), and how they have entertained a range of views (counterarguments, existing criticism). Then I read to see how in-depth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scholarship is. No.15. Make room for sustained intellectual and analytical engagement with quoted material. It is the author’s job to take the reader through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assage/case at hand and to relate it to the developing argument. Don’t be afraid to slow down and dig deep into the primary or secondary material. Your original voice will come through here. No.16. Avoid theme spotting. Enough said. No.17. This paper is overly ambitious. Your article is not your dissertation in synopsis or a preview of your upcoming book.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scholarship can be minute and still have impact. As Hannah McGregor, assistant professor in publishing at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says, “It is fine to grapple with your subject matter and not solve everything.” Polished does not mean closed down. Further, associate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UBC Robert Rouse notes that, for him, a great article is one that “moves my understanding along.” Really, that’s what we are trying to do: move understanding along. It can be incremental. That’s how knowledge is mobilized in the long run. No.18. What do you want your reader to remember the most? (Hint: this is likely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Conclusions are not just summaries. At the end of an article, you need to make sure that your reader leaves with a takeaway message/point/question. What brief notes would you make if reading your own article? Again, be honest. 3.收到编辑部评审结果后( After the Report ) No.19. We won’t be moving forward with your article. The majority of articles receive a decision of revise and resubmit (RR) or rejection. You weren’t turned down, your paper was. Try not to take it personally. No.20. Both readers have given you detailed and careful feedback. Contrary to popular belief about the dreaded Reader B, in my experience the vast majority of peer-review reports are sent with the intention of moving scholarship along. I wish more people could see the effort and generous spirit many colleagues put into their reports, reports that are often only viewed by the editor and the writer. Sharing this generosity is actually the best part of being an editor. No.21. You are welcome to request that your article not go back to Reader B upon resubmission. My previous point notwithstanding, not all readers are wonderful. If you don’t think the reader gets your article or is unfair, feel free to request not to send it back to them. No.22. Take the readers’ reports as advice. Reports are advice to the author, not nonnegotiable instructions. Peer readers are well-qualified experts, to be sure, but they have spent hours with the work that you have spent months or years on. Mainly, they are signaling places of confusion, contradiction, omission or points that need clarification or elaboration. Do not completely rewrite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a single report and in the process lose your own voice. Your name is on the article, not the name of the anonymous reviewer. You have to stand by it. No.23. Let me know what you’ve done. Upon resubmission, if RR, I recommend including a letter to the editor noting the changes you have made, listing the suggestions you have taken up and explaining the ones you have chosen not to engage. No.24. Why didn’t you read the peer reviewers' recommendations? If a reviewer suggests reading something, you must read it. The recommendation signals that they think you are missing a key part of the conversation. You have to listen. If it doesn’t fit, then let the editor know in the revisions explanation letter. More articles get rejected on the second round by the original reader with the comment that “they didn’t even bother to follow up on my recommendations and the holes are still there” than with any other comment. No.25. Onward! Everything we do is a work in progress. If your article is accepted, you still have to work with the editor to polish and tighten it. This will take many hours. If it is RR, then breathe deeply and dig in to the reports. If rejected, read the reports and try to find th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before submitting elsewhere. Early in my career, I put an article in a drawer after a stinging decision and time passed. It is still not published, and I regret that. If your paper is rejected, take it as a sign that the article is not ready yet, and don’t give up.
个人分类: 新观察|3922 次阅读|3 个评论
公示一下我的一个基金的评审意见
热度 15 gaoshannankai 2016-8-19 22:28
我的评审意见下来了,申请那一刻就知道中不了。 你们搞黑暗评审,我就搞光明公示。 强烈要求xx痿反馈意见中告诉我们得分,不要搞暗箱。 评审建议中很多都看不到结论和打分,为什么?????? 请某某痿做好自己最基本的本职工作,不要总是装b,搞调查,提高服务质量 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请你把每个评论说清楚,这个人是 建议资助,不与资助,建议小额资助,然后给一个得分,很难么? 这个要求真的是不高,现在不是可以申请复议么,不许对内容提出异议,好,我们大家 一起提出复议,就要求提供我说明的信息,大家都去申请如何?别整天喊xx腐败,现在 大家出手反腐败,都旁观了吧。公平正义的秩序靠大家维护。 某些人这样胡搞,我一直就想不通,后来想通了,正好回答蔡宁老师一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13429-997433.html 蔡老师你别折腾了,现在把基础研究资助搞臭搞烂,我想可能是国家战略, 这样可以把一些有能力的新人排挤出基础研究,转入创新创业。 通过评审意见,不知道大家能否得到以下结论? 1.实事求是讲,医学部评审意见比生命科学部客观很多,我看现在 最黑就是生命科学部,这块搞农业和植物的多,每个小物种都有一个庄。 我们国家农业落后的根源就是农业领域高度垄断,自己玩。 反腐败反掉的唯一一个院士是农业领域的李宁院士,可见封建割据导致极端腐败。 2.海外专家的评论普遍比国内的有几个优点,第一是说话很礼貌,国内我就不说了; 第二非常谦虚,我们从他们评论中看到很多不确定不懂,拿不准,国内评审充满了 最多的就是你不懂,你缺乏一些基本常识。。。。。。 3.从评论中,只能看出来一个同意资助,一个建议面上,一个建议青年, 四个无结论。特别是两位海外评审,非常有自知之明,都说明了拿不准,无法评估。 希望国内科研工作者多向海外同行学习,珍惜自己学术声誉,不要学“耍不要脸”等手段。 我做的东西基本上是国际最前沿,每次我发表文章,越是发高水平期刊,越是找不到审稿人, 好几篇都是因为找不到审稿人耽误了,还有的发的很低。反而,越是IF比较低的期刊,敢 审的人越多。通过反馈意见,我们看到了, 两名国外专家,基本上讲了前途很光明,技术路线 无法评估;国内这几位,就敢说行或者不行,真的比海外专家牛那么多? 哪天我做出来,你们还有学术声誉么?不要以为匿名评审,不用负责,其实这些信息都有记录。 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该项目拟建立基于高通量小RNA测序的病毒检测方法。该申请主要是方法的建立,具有较大的探索性,缺少重点项目所必需的前期研究基础,更适合面上项目支持。 申请人也缺少主持重点项目所需的有显示度的业绩。 这个老师讲的客观,我这个本来就应该是面上的,可惜生命科学那边太黑了,两年让我初评不过,今年不得已来申请重点, 以后我来你们医学这边还找你吧 2本课题拟通过小RNA(包括siRNA、miRNA等)高通量测序和大数据挖掘分析,去揭示病毒感染机制。申请人在基于小RNA高通量测序的病毒检测和小RNA-seq大数据挖掘分析方面 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所提出的通过smallRNA测序与分析去进行病毒检测与揭示病毒感染机制也是很好的想法,但是申请人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基础尚显薄弱,本课题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过于宽泛, 涉及到的病毒种类较多,技术线路不够明确,例如,本研究提出的主要目标是研究HBV、HCV和HPV,但研究内容中却使用病毒性脑炎或不明原因发烧病人样品。申请书中提出HBV、HCV和HPV为“典型病毒”, 难道还有病毒是“非典型病毒”? 这个问题,体现了您对检测病毒出线情况的估计不足,非典和寨卡都是您所谓的“非典型病毒”。 3此申请项目未阐明其将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仅利用之前在植物病毒基因组中构建好的平台和技术,希望转移到人类病毒研究中,并未详细说明这种探索具有的重大科学意义。并且, 仅仅是将之前的技术转换研究对象,未说明其创新的研究思路和先进的研究目标。此外,研究方案过于简洁,具体步骤未详细阐明,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没有详细的解决方案, 细胞和动物实验未展开说明实验计划。申请人之前所参与的重大研究项目和高水平论文,多数仅为参与者。此外,申请项目所利用的平台和技术也主要是由他人领导开发,申请人并非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 此外,申请书中有多处书写或格式错误。例如:第37页与第38页重复;参与者简介中的论文等未按规定的倒序排列等。 研究病毒检测和感染机制还不是重大科学问题,我们是来玩么 您没拿到基金之前,就是独立工作,无他人领导么,这个算理由么? 4本项目拟利用小RNA测序技术进行病毒的检测与感染机制研究。项目申请人对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缺乏了解,提出的设想无新颖性。建议申报青年项目,进行前期的探索与工作积累。 暂不予资助。 这哥们连标书都不看,如果看了我文章发表列表,用屁股想一下,也知道过了青年基金的年龄了。 不过还好,多少建议一个青年,还算厚道吧。 5ThePI,Dr.GaoShan,hassubmittedanot-wellpreparedapplicationforstudysmallRNAexpressionduringviralinfection(HPV,HBV,HCV,andpossiblyHIV).ThePIhasgeneratedindependentlyagoodprocedure (includingsoftware)foranalysisofhigh-throughputsequencingdata,especiallysmallRNAs,andplantousethesameplatformforstudyingvirusinfection(notsurewhichvirus(s)isgoingtouseandwhatare thedetailedinfection/collectionplan).Somevirusesareveryhardtoinfecthumancellsinvitroandcannotinfectrodentcells(e.g.,HPV).TheReviewercouldnotevaluatethepotentialimpactoftheproject ascertainbasicinformationarenotprovidedatall.ThePIneedssomeguidancefromaseniorinvestigatorfrompreparationofapplicationtoimplementationoftheexperiments.ThePIisaverycompetentandyoung researcherandthusmayenjoycertainbenefitsfromNSFC.Thecollaborator’sCVdoesnotcontaintheproperpublicationlists.Thefirsttwooverseacollaborators(xx,xx)haveasametelephonenumber.Therefore, itishardtoassesstheresearchteam. 国外的评审就是不一样,第一说话比较礼貌,第二仔细看了申请者的一些材料。 我建议xx痿,以后有国外专家的,应该增加国外专家的权重来计分。 6该项目拟由smallRNA高通量测序大数据挖掘探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病毒感染机制。申请人在相关领域有所积累,具备以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病毒相关大数据的能力。虽然作为一种生物信息学手段,从smallRNA角度检测不同病毒 可能确实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及技术优势。但从项目申请书中无法理解通过该技术如何研究病毒持续性感染的机制。申请人对于如何利用生物信息学数据从smallRNA角度研究相关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机制还需要更详尽的思路。在名额容许的情况下,可考虑资助。 终于有一个支持了,不过很勉强,谢谢了。 7ThePIproposestoinvestigatethevirologicaldiagnosticpotentialofsmallRNAviahigh-throughputsequencing.Whilethepreliminarydatademonstratedthatthisapproachmayhavesomevalueindiagnosingplantvirusinfections,thevalueforhumanviraldiagnosis islimited.CurrentlysmallRNAfornext-gensequencingneedspecialRNAextraction,whichisnothigh-throughput.Furthermore,smallRNAmayormaynotexistinmanyvirusinfections.Thenext-genRNA-seqiscurrentusedtoquicklyidentifytheviralpathogens,which hasbeensuccessfullyappliedinrecentre-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diagnosis,thusthedemandandpotentialvalueofusingsmallRNA.WhilestudysmallRNAisimportantforbetterunderstandthepathogenesisandtreatmentofvirusinfections,Iamnotconvincedthe value(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ofusingsmallRNAsequencingtodiagnosehumanvirusinfection. 还是国外学者注意维护自己声誉,不懂就是不懂,就是无法评估。
4128 次阅读|20 个评论
晒晒基金评审意见及标书涉“中医”内容
热度 11 qpzeng 2014-8-29 04:39
中医“气滞血瘀”理论实证肿瘤干细胞起源的研究 通讯评审意见 : 1 癌证发病率日增,不少研究表明癌证发生与慢性炎症相关,CSC 是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根源, 本项目在中医“气滞血瘀”理论指导下结合前期工作基础,提出“炎症激发NO 诱导代谢性缺氧 及癌变”的CSC 起源假说,立论依据充分,选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研究结果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研究思路清晰,内容适当,目标明确,关键科学问题准确,技术路线清楚,方法可行,整个研究 方案前后呼应,层层深入,能较好地验证所提假说。 研究组人员组成合理,有较好的相关前期工作基础,科研能力强,已掌握了完成本研究所需关键 方法技术。 建议优先资助。 2 本项目基于中医气滞血瘀导致积聚等理论的启发,提出炎症激发NO 诱导代谢性缺氧及癌变 的CSC 起源假说,从施加致癌因素与撤除致癌因素正反两个方面对假说进行验证,探讨基因突变 与微环境因子功能失调在CSC 形成中的作用,寻找细胞从良性增殖向恶性转化的根本原因与关键 因素,论证CSC 靶向疗法的可行性,并探讨活血化瘀为核心的中药复方预防CSC 发生的可行性及 其机制。本课题假说新颖,富有创新性。 本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把握准确,整体研究方案思路清晰,设计合理, 逻辑性与可操作性强。研究团队前期工作基础好,并与以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一定的关联性。 3 选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提出“炎症激发NO 诱导代谢 性缺氧及致瘤基因突变”的CSC 起源的假说有学术创新,但是否仅与气滞血瘀相关?在研究中应 予以考量。研究内容基本合适,实验设计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项目主持人及主要人员有相 关的研究工作基础。可资助。 摘要 :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根源,但它究竟如何起源却不清楚。基于 中医“气滞血瘀”理论,并受滑膜炎机理研究的启发,我们首次提出“炎症激发一氧化氮(NO) 诱导代谢性缺氧及癌变”的CSC 起源假说。为了阐明NO 诱导缺氧(气滞)导致非健全血管增生 (血瘀)乃至转化成瘤的分子机理,本研究拟通过注射脂多糖(LPS)、完全弗氏佐剂(CFA)、NO 释放剂硝普钠(SNP)建立小鼠肿瘤样增生及浸润模型,并用iNOS 基因敲除小鼠进行反向验证, 从肿瘤形态学、组织病理学、促炎细胞因子激活、血管形成基因调控、癌变信号基因表达、 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揭示CSC 起源与气滞血瘀的关系。在造模过程中,经消炎(雷帕霉素、苯甲 酸)、抑制NO 合成(青蒿素)、阻断TNFα功能(抗TNFα抗体)、减弱HIF-1α活化(桦木酸)、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等干预CSC 的起源,由此建立融中医“治未病”与CSC 靶向抗肿瘤的新 疗法。 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 瘀”。古今医家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提出了“气滞血瘀,百病丛生”的观 点。医学研究证实,微循环瘀阻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也是慢性病久治 不愈的原因之一,所以又有“久病必有瘀”的说法。近代研究发现,各种 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瘀血、水肿、粘连、病理产物堆积,都会影响气血 运行,从而损害人的健康。沈庆乐和张存琪(2000)的研究发现,冠心病 气滞血瘀患者的一氧化氮(NO)含量很高,而且与其他血瘀证组差异明显, 提示NO 可用来监测血瘀证冠心病的病情变化及评价药物疗效 ,正可谓 “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重量级杀手。早在距今约3500 多年的殷周时代, 我国古代先人就对肿瘤有所认识,殷墟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2000 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还出现了“疡医”一词,“疡医掌肿疡……之齐”, 用以称呼专治肿瘤的医者。中医学奠基著作《黄帝内经》中所述“昔瘤”、 “肠覃”、“石瘕”、“癜瘕”、“癖结”、“膈中”、“下膈”等病症 的描述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肿瘤的症状类似。同时,中医古籍对肿瘤成因 的论述与现代医学对肿瘤病因的认识也有相似之处。例如,《灵枢•百病始 生》云:“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 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汉代著名医家华佗在 《中藏经》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 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此论述发展了《内经》的“邪之所凑,其气 必虚”理论,认为肿瘤也因脏腑“蓄毒”所生。 以上“凝血蕴里而不散”及“五脏六腑蓄毒不流”等说法,其实都暗 喻肿瘤的病因源于“气滞血瘀”。在近代,彭桂原和李云英(2007)从分子 水平上讨论了癌前病变与中医证候类型的相关性,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是中医证候特别是气滞血瘀证密切相关的微观指标 。齐 元富等(1996)以血液凝固性变化为指标,对41 例胃癌病人进行检测,以 阐明胃癌血瘀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病人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血小板 聚集性增加,与血小板粘附、聚集有关的血浆因子Ⅷ(ⅧR:Ag)相关抗原 含量增加,而参与灭活凝血酶Ⅶ(AT Ⅲ)降低,加强吞噬细胞清除激活的 凝血物质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含量(Fn)也降低,造成促凝和抗凝物质的动 态失衡,从而揭示了胃癌病人血瘀证的存在 。 然而,无论中医或西医都未能从发病机理上解释“气滞血瘀”究竟是 如何诱发组织增生乃至转化为肿瘤的,因而使中医“活血化瘀”治则在临 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十分有限。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完成尤其 是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的实施,肿瘤相关基因不断被发现,肿瘤 发生机理及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也受到极大促进。但是,由于肿瘤本身的 难治性、复发性和多药耐药性,人类至今仍未找到有效治疗肿瘤的有力武 器。可喜的是,肿瘤干细胞(CSC)的发现为当前的肿瘤预防及治疗研究注 入了新的活力,基于CSC 的靶向疗法必将为人类最终彻底征服肿瘤性疾病 打开新的突破口! 1.1 CSC 的普遍存在是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根源,也是肿瘤迁延不愈及耐 药性滋生的重要原因,但它究竟如何起源目前仍不清楚。(略) 1.2 炎症与肿瘤的关系正在日益受到重视,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 支持,但至今却无人提出CSC 的炎症起源假说,现有理论也不能圆满地解 释炎症是如何致癌的。 (略) 1.3 肠道感染成功诱发小鼠关节滑膜增生与炎性浸润表明炎症与细胞 增殖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略) 1.4 小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研究结果启发我们提出CSC 的炎症起源 假说。 (略) 1.5 本项目拟建立小鼠炎症诱发肿瘤模型,从正反两个方面验证NO 介 导炎症诱发肿瘤的CSC 起源假说。 (略) 1.6 活血化瘀中药复方通过阻断气滞血瘀过程可能杜绝CSC 发生,并 从肿瘤治疗角度为CSC 的起源提供有力证据。 (略) 1.7 以CSC 为靶点的抗肿瘤新策略将成为人类彻底治愈肿瘤性疾病的 突破口。 (略)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4811 次阅读|34 个评论
NSFC挂了,但怎么也得邮件告知我评审意见啊。
热度 2 tt52dj 2013-8-29 14:19
诚然,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的功夫,白忙活了。因为不管是之前的马路消息还是现在的官方消息,我都没有得到幸运女神的眷念。只好重头再来,可重头再来的起点,总得知道自己败在何地啊?每次,领导说下次按照评审意见好好修改,应该希望还是蛮大的。我说一定,可原本想直接说:到现今,我还木有收到那个该死的意见呢。 由于,我不清楚生物科学部相关处的评审意见是否全部发送,因此我也不好冒昧电话打扰基金委的工作人员。但我想这是作为一个申请者应有的基本权益吧。请相关人员快点,谢谢了。
个人分类: 项目申请|2875 次阅读|3 个评论
无奈之举:亮出基金申请和评审,接受同行建议与挑战
热度 160 Hongbolu 2013-8-27 13:44
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又一次遭拒,而且连上会的机会都没有获得,原因与去年一样:有一位评委给出很差的评价。 在以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为主的领域内如何避开很差的评价?我已无能为力!去年有一个不负责任的评审,我今年要求回避,可没想到今年的一位评委更是变本加厉,恨不能将我们一棍子打死!为了用这个事例改进基金评审的某些环节,减少无良评审,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本人愿意将评审意见以及我的申请书公布于众,供全国同行评价、监督。 同时也借科学网平台向那位无良的评审人公开挑战:你敢于公开你的信息或者直接与我论战吗?或者找几位国内外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的同行见证,咱们到灵山岛现场观察,如果你能论证我的发现是假的或者主要认识是错误的(以本申请书和相关发表的论文为依据);或者你撰文对我在灵山岛的发现进行质疑,如果我找不到证据回复你,我就在科学网登文向全球华人学者道歉,承担由此鉴定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倘若事实证明你的评审是错的,你承担什么责任?我相信你可能是构造或沉积领域的大牛,有着上千万的经费支撑,甚至“著作等身”,但你敢将你的主要工作亮出来,咱们找同行到野外现场检查,让我这个没什么经费支撑的地质人核实一下你的工作吗? 一句话:是骡子是马,请拉出来遛遛。 我不明白的是:为何一个评审人有那么大的权利?为何他就敢于不顾申请人所陈述的事实而随意胡说?函评的方式是否值得改进?为何这么重要的野外发现连续两年无法获得资助? 请全国地学同行评价一下:灵山岛复理石及滑塌沉积相关发现对中国东部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是否有重要的意义? 感谢基金委工作人员及时地将意见反馈给申请人。还是看看几位评审人明显不同的评语吧: 为了使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更加客观、公正、透明,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我们把同行评议意见全文反馈,该意见仅供您参考。 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 可资助理由: 本申请基于前期对灵山岛晚中生代滑塌沉积的发现和初步观测,深入调研了其同沉积变形构造及其他沉积特征的环境意义和大地构造含义,指出这一沉积记录的深入研究及相关沉积-构造环境厘定,将对完善或修正苏鲁造山带及其相邻区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立论总体有理、有深度,科学问题明确。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配套,重点明确,具有可行性。此外,研究群体层次、专业配套,具备高质量完成预期项目任务的研究前景。 存在问题及建议: 1、有理由相信,灵山岛这套晚中生代沉积是较深水沉积的产物,但是否深海相、残余洋盆性质的推测,基本没有证据,因此相关研究内容,特别是构造解释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应慎重处置,不要先入为主。 2、研究内容应该补充完善海陆沉积环境的综合判别内容,其中微体古生物(尽管技术路线有提及)的研究尤为重要。此外,研究对象所属构造单元与相邻构造单元是否存在“原地”关系,也应安排适当研究内容(含地质-综合地球物理),因为这种关系的不明确将直接消弱本项目立项的依据。 (注:这位评审人给出的建议也正是我们在研究中着力解决的问题。感谢!) 2 1. 选题新颖,立项依据较充分,选题和研究内容具创新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较充分,科学问题分析准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明确; 3. 研究内容设置恰当,重点较突出; 4. 研究方案合理,可操作性较强,研究工作计划详细具体; 5. 研究队伍结构合理,研究基础扎实,预期研究成果具较重要的理论意义。 含大量滑塌变形体的沉积序列是否为远洋浊流沉积请申请者注意。 (注:这位评审人的中肯建议进一步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一定说清楚:哪里是远源的,哪里是相对近源的。谢谢!) 3 所申请项目认为黄海灵山岛存在着早白垩世的深海沉积岩,出现了多种软沉积物变形现象。认为它们代表了早白垩世残余洋盆,从而苏鲁造山带东端在早白垩世洋盆还没有关闭,总体上为自西向东的剪刀式关闭。项目将进行地层年代学、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研究,认为可以为苏鲁造山带的闭合历史提供新的证据。项目申请者进行过预研究,有过较多的野外观察,在国内已发表了相关认识,也有相应的争议。 该申请书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 项目的立项依据不充分。该项目的关键是灵山岛上存在早白垩世的海相沉积与洋盆。然而,无论是地层时代上,还是这套沉积是否为海相上目前皆没有证据,仅为推测,因而立项依据不够。若在这两方面申请者皆能获得可信的证据,将是有意义的研究内容。 ( 反驳 :请问评审人3,地层时代和海相沉积都已经有文章发表了,为何说“皆没有证据,仅为推测”?你读申请书了吗?你看过本人发表的文章吗?你到过灵山岛现场观察了吗?你认识复理石吗?你若能发文否定本人的发现,我要谢谢你!) (请看申请书中的原话: “ 最新的孢粉分析结合碎屑锆石年龄大致可将该套地层限定为早白垩世,但不排除其下部含有晚侏罗世沉积的可能( Wang Jun et al., 2012 ;张海春等, 2013 )”, 在介绍了依据后,还给出了参考文献,你竟然说“皆没有证据,仅为推测”, 你是没读申请书呢?还是不懂 ?) 2 灵山岛所出露地层若是海相的话也只能是陆表海沉积,并不能指示早白垩世洋盆的存在,申请者可能混淆了陆表海与洋盆的概念。因而,这套地层若证实为海相的话也不会像申请者所认为的改变了目前对苏鲁造山带闭合时间的认识。研究区周边已有的大量研究,包括黄海盆地的研究,都指示早白垩世为陆相,由此推断灵山岛早白垩世地层若为海相的话就不合理了。 ( 反驳 :你凭什么说灵山岛出露的地层只能是陆表海?你的证据呢?你能说清陆表海和深海的定义吗?你根据什么说灵山岛早白垩世地层若为海相就“不合理”了?是我发现的事实有假还是你心里那“合理”的模型出了问题?难道为了你的“合理”模型就得修改野外地质事实吗?我怀疑你是否是地学同行!你读过国内外复理石和滑塌沉积的文章吗? 请你给出国际上的文献实例,证明复理石和滑塌沉积是陆表海沉积的!你到底是水平不够,还是人品出了问题?有人说你评审认真,你认真在哪里? ) 3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碰撞时间上已有大量的证据限定其时间,古地磁指示可能为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而不是申请书中推断的自西向东的闭合。申请者在这方面了解不够,对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与认识没有认真调研,显示对研究前沿认识不清。 ( 请问 :前人的认识在新的事实面前就不能改变吗?如果新的发现与你的认识不一样或者挑战了你的权威就不许研究,那你不就是一个学霸吗?按照你的逻辑,地学领域还如何发现?还如何创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地球科学部 地球二处 联系电子邮件地址:geology@mail.nsfc.gov.cn 附申请书正文: 灵山岛晚中生代滑塌沉积与苏鲁造山带构造演化新证据 吕洪波(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 )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4000-8000字): 1 . 项目的立项依据 (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申请人于2010年在灵山岛发现晚中生代深海相复理石,内含大量的滑塌沉积层,发育丰富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吕洪波等,2011a,2011b,2012)。鉴于该套地层是华北东部罕见的中生代海相地层,加之又位于著名的苏鲁造山带中,这就意味着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在黄海地区三叠纪时尚未发生碰撞,而是要到早白垩世后才真正闭合。申请人认为有必要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研究灵山岛滑塌沉积层,为苏鲁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同时为南北黄海、胶莱盆地、郯庐断裂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区域对比材料。 灵山岛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南边的黄海近岸海域中,距大珠山约10km。海岛面积不足8km 2 ,但最高点却达513.6m,号称中国北方第一高岛(栾光忠等,2010)。 从南北黄海之间经山东半岛东南边缘向西南延伸到苏北地区是著名的苏鲁造山带(蔡乾忠, 2005 ;张岳桥等, 2007 ),而灵山岛恰恰位于这条重要的造山带中。 已有的地质图显示有两套地层:上部为青山群八亩地组( K 1 b )火山岩,下部为 莱阳群法家茔组( K 1 f )碎屑岩(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2003 ),但未见详细描述。申请人等初步考察发现: 岛屿上部以中基性火山熔岩为主,其下盖着河流相磨拉石,磨拉石之下是一层最厚可达 20 米的灰白色单层流纹岩,而流纹岩不整合覆盖在岛屿下部出露的晚中生代复理石之上。 以浊积岩为主的复理石在岛上出露有几百米厚,主体应该位于海面之下,厚度未知。最近本研究小组将该套地层命名为灵山岛组,时代属于早白垩世(张海春等,2013)。 该套复理石是本项目的研究主体, 与胶莱盆地和南北黄海的中生代地层差异显著,且广泛分布着滑塌沉积,初步判断为海相远源浊积岩(吕洪波等, 2011a , 2012 , 2013 )。这也是在苏鲁造山带中首次发现晚中生代海相地层,因此引起地学同行的极大兴趣。 2012 年秋季全国岩相古地理会议作为重要的野外考察路线,其独特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让现场参观的 60 多位地学同仁们惊叹不已。国内地学界已经有多人联系申请人,希望亲自到灵山岛进行实地考察,进行沉积学与构造地质学研究。 申请人等拟在灵山岛进行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研究,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沉积学与构造地质学意义: 灵山岛复理石最大的特点是:发育多种同沉积变形构造,包括厚层或巨厚层滑塌沉积,很多出露于海蚀崖处,露头新鲜,便于观察(图 1 )。 软沉积物变形属于次生沉积构造( Selley, 2000, p.160 ;吕洪波等, 2003 ),形态种类繁多,这里很多构造前人很少描述。举例如下: 同沉积布丁构造 ( synsedimentary boudinage ):其形成机理同变质岩中的布丁构造( Davis and Reynolds, 1996 )一样,只不过发育于软沉积物滑塌体中(图 2 )。申请人在内蒙古古生代灰岩滑塌体中首先识别并命名了该构造(吕洪波等, 2006 ; Lu et al., 2006 ),可以利用其判别滑塌体的动向(吕洪波等, 2011a; 2011b )。 同沉积拉伸线理 ( synsedimentary stretching lineation ):为申请人首次命名(吕洪波等, 2011a ),其受力方向与韧性剪切带中矿物沿着应变椭球之 X 轴拉伸生长( Passchier and Trouw, 2005 )是一致的,但却是滑塌体在重力的影响下水平逃逸的结果(图 3 )。 构造变形中早期的线理会被晚期变形所掩盖( Duebendorfer, 2003 ),而且布丁构造和拉伸线理都可以平行或垂直于褶皱的枢纽( David, 1974 )。 同沉积布丁构造和同沉积拉伸线理也需要进行详细甄别,以便用于准确恢复滑塌体动向。 同沉积双重构造 ( Synsedimentary duplex ):构造变形中挤压双重构造最常见于坡坪组合的叠瓦状逆冲带中,根据其产状可以判断顶底板的相对动向( Davis and Reynolds, 1996, p.326—329 )。灵山岛中生代滑塌层中也发现了类似构造,申请人命名为同沉积双重构造(图 4 ),其叠瓦状排列的小型透镜体指示滑塌体来自于 SE 方向(吕洪波等, 2011a ),也有的来自西南方向。 滑塌沉积最容易发生于大陆坡下部到大陆隆等深海区,而古代深海沉积岩主要为灰黑色到黑色的细粒砂页岩,如典型的复理石或浊积岩类( Boggs, 2001, p.405—415 )。滑塌体前方以同沉积褶皱为主,而后方则以断裂为主( Tisljar et al., 1998 ),而且规模巨大( Kangi et al., 2010 )。 很多研究都显示:这类软沉积物变形往往是地震触发的( Knaust , 2002 ; Vliet-Lanoe et al., 2009; Hoffmann andReicherter, 2011 ),而且往往是强震才能保留软沉积物变形记录( Monecke et al., 2007 )。因此可以初步判断,灵山岛滑塌沉积发生于地震频发的深海底,考虑到其位于扬子与华北板块之间,大地构造背景应该属于当时的板块汇聚边界。 上述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仅为少数代表,更多的构造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构造连同复理石特有的沟模、槽模等常见的沉积构造一起,可以很好地判别出浊流等重力流沉积的物源方向,为重建盆地古地理提供重要的信息。 此外,申请人等还在该套浊积岩中发现典型的平面 X 型共轭剪节理,揭示出该套地层褶皱之前遭受了 SE—NW 方向的水平挤压(图 5 中圆珠笔所示方向)(吕洪波等, 2011a )。 这些同沉积变形构造和后期构造变形一起,为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材料,本项目将为此奠定重要的研究基础。 钟建华根据滑塌体中纹层厚不足 1mm 的粉砂质泥岩夹层等推测:灵山岛复理石形成于陆内三角洲浅水高能环境(钟建华, 2012 )。申请人等讨论了他的沉积环境误解(吕洪波等, 2013 ),但这个误解也是一种提醒:灵山岛复理石若为陆相沉积,其大地构造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二、大地构造学意义 前人研究认为:频繁发生的滑塌沉积某种程度上也是盆地基底大地构造活动的反映( Fodor et al., 1992; Chakraborty, 2011;Zouaghi et al., 2011 ),其根本原因是板块的运动。 Einsele 归纳了残余盆地的重要特征:盆地为两个已经开始碰撞的大陆块体之间残留的狭长洋盆,一侧为再旋回造山带,而另一侧则为被动的大陆边缘,沉积物以复理石为主( Einsele, 2000, p.606—621 )。 申请人前期研究揭示:灵山岛富含滑塌沉积层的复理石应形成于地震频发的深海斜坡底部,沉积物则来源于南东方的扬子板块和北西侧华北板块边缘的俯冲造山带,而当时的盆地应为残余洋盆(吕洪波等, 2011a , 2012 )。 灵山岛这套沉积地层以前被划为莱阳群( 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2003 ),但二者明显有别:莱阳群含有丰富的陆相淡水生物化石,而灵山岛复理石化石却非常稀少,据找到的少量花粉判断其时代可能为晚侏罗世(吕洪波等, 2011a )。最新的孢粉分析结合碎屑锆石年龄大致可将该套地层限定为早白垩世,但不排除其下部含有晚侏罗世沉积的可能( Wang Jun et al., 2012 ;张海春等, 2013 );沟鞭藻和膜状藻类的发现则进一步肯定了这套地层为海相沉积(张海春等, 2013 )。 莱阳群含有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与辽西的义县组(张俊峰 , 1992 )或九佛堂组(谭晶晶 , 任东 , 2009 )相当,而义县组和九佛堂组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张海春等, 2010 )。据此判断:灵山岛这套地层与其北边邻近的胶莱盆地的莱阳群时代相同,但却为深海沉积。 这就表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至少在灵山岛附近尚未碰撞,可能被一个残余洋盆和其北西侧的俯冲造山带相隔开。也就是说,苏鲁造山带的形成时间在这里并非前人所说的三叠纪,而要至少推迟到早白垩世。 邱检生等测定了胶莱盆地南缘青山群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09.9±0.6Ma和108.2±0.6Ma,属早白垩世晚期(邱检生等,2001)。灵山岛老虎嘴剖面浊积岩之上不整合覆盖着一层巨厚的浅灰白色流纹岩(图6),意味着苏鲁造山带在灵山岛附近此时已经形成,下部的复理石褶皱隆起并遭受剥蚀。这套流纹岩是否属于青山期?其时代限定了造山带隆起的上限。 扬子与华北板块边界曾经存在认识差异。胶莱盆地南缘 莱阳群底砾岩中含有扬子板块的鲕粒灰岩砾石(郭振一,孙秀珠,1985)和有孔虫化石的石灰岩砾石( 蔡乾忠,刘守全,2001 )等,曾被看作扬子板块的一部分( 蔡乾忠,1995 )。后来因发现来自华北地块的砾石而认为南北界限位于诸城皇华店之南(龚建明等,2004),而 重、磁资料(郝天珧等1996)也支持这种观点。 有人认为:苏鲁造山带与华南地块相似且缺少中生代大洋组分,故南北陆块之界应该更北( Faure et al., 2001 )。 地震勘探揭示扬子板块在苏鲁造山带深部向华北板块俯冲(刘因等, 2009 ), 但也有人认苏鲁造山带是由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相互对冲形成(吴冲龙等,2006)。 李正祥提出鳄鱼嘴模式:扬子板块上地壳在“苏鲁造山带”仰冲于华北板块之上,而岩石圈的深部却在南京以东一线向华北地块俯冲( Li, 1994 )。但多数学者都认为扬子板块在苏鲁造山带南向北俯冲(如:索书田等, 2000 ; Zheng et al., 2005 )。 灵山岛复理石的发现(吕洪波等, 2011a , 2011b )宣告了晚中生代海相地层的存在,也为解决南北两大陆块的边界厘定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苏鲁造山带垂向上明显不均匀,李曙光等认为造山带深部存在着壳幔岩石圈拆离现象(李曙光,杨蔚,2002),解释为造山带深部解耦(刘贻灿,李曙光,2008)。地震测量反映苏鲁造山带深部密度也不均匀(姜枚等,2007)。灵山岛复理石的发现说明苏鲁造山带在纵向和横向上都不均匀。 前人研究大都认为苏鲁造山带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一样,均形成于三叠纪。根据残存的超高压变质岩研究,在三叠纪(240—210Ma)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部斜向俯冲(索书田等,2000),晚三叠世碰撞已经存在(郑永飞,2008)或已完成(郭玉贵,王红霞,1994)。 三叠纪时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增生楔( Zheng et al., 2005 ), 大陆板块俯冲后折返形成各种变质岩或岩浆岩(郑永飞等,2008,2009)。据中上三叠统黄马青群沉积研究,南北块体在中晚三叠世已拼接(夏邦栋、李培军,1996)。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大量相关测年研究结果显示苏鲁造山带西南端碰撞折返发生于三叠纪(许志琴等, 2009 ;杨经绥等, 2009 ; Liu and Liou,2011; Liu et al., 2004; Xu et al., 2009; Zhang et al., 2007, 2009 )。 然而,吴根耀等认为苏鲁造山带不同于秦岭—大别造山带,根据其燕山期花岗岩的分布与区域地质资料对比推断:碰撞时间应为早白垩世(吴根耀等,2008)。灵山岛晚中生代复理石及滑塌层的发现恰恰为这种认识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这就意味着苏鲁造山带在不同段落形成时间是不一样的,这才更符合板块碰撞的规律。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南北大陆先在中间碰撞,然后向两端呈剪刀式闭合。 石耀霖等认为,大别山先形成大陆碰撞带后其西边还有残余洋盆的扬子板块继续向北俯冲(石耀霖,范桃园,2002)。吴根耀提出苏鲁洋( Su-Lu Ocean )的概念,认为其形成于中元古代(吴根耀等,2003),印支期经历消减但直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才闭合且引发了左行斜向陆内走滑(吴根耀等,2007)。灵山岛晚中生代海相滑塌沉积的进一步研究将为上述推断提供一系列直接的基础地质材料。 苏鲁造山带位于五莲 — 青岛断裂与嘉山 — 响水断裂带之间,向黄海中延伸经过千里岩隆起(蔡乾忠, 2005 ),其边界和东延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认。 早期研究认为苏鲁造山带延伸到朝鲜半岛的临津江造山带(Ree et al., 1996)。后来很多学者提出异议。侯泉林等认为:沃川与临津江带合并成一个较宽的造山带与苏鲁造山带相对应(侯泉林等,2008)。有人认为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与韩国洪城( Hongseong )的榴辉岩带可以对比(杨经绥等, 2009 )。 乔秀夫等认为苏鲁造山带对位于朝鲜半岛的南部,在半岛西部存在着一个巨大的NNW向右旋黄海转换断层(YSTF)(乔秀夫,张安棣,2002),后来的研究也支持右旋“转换”断层说(葛肖虹,马文璞,2007;葛肖虹等,2009)。古地磁研究显示:早白垩世辽东与朝鲜半岛相对于华北、华南块体顺时针旋转了11 o (裴军令等,2009)。重力测量揭示黄海地区存在着NE、NW两组共轭断裂,可能是扬子板块嵌入中朝板块造成的(郝天珧等,2003)。灵山岛早白垩世复理石研究将为上述讨论提供区域对比材料。 苏鲁造山带内目前已知的晚中生代海相地层露头有两处:一处是灵山岛,另一处是崂山东端八仙墩。八仙墩的复理石最近被看作扬子板块的奥陶系(付永涛,虞子冶,2011),申请人初步研究认为:那套碎屑岩也为深海远源复理石,时代与灵山岛浊积岩相同或相近,必将为苏鲁造山带和南北黄海盆地演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南黄海基底为三叠纪海相碳酸盐地层,白垩纪才接受陆相沉积(蔡峰,孙萍,2006;蔡峰,熊斌辉,2007); 北黄海盆地晚侏罗世开始发育,形成河流、湖泊与三角洲相沉积(王立飞等, 2010 )。那么,晚中生代分隔南北黄海的构造单元是已经隆起的苏鲁造山带还是苏鲁残余洋盆? 郯庐断裂主要的左旋走滑活动时间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在三叠纪(万天丰,1996;万天丰,朱鸿,1996;许志琴等,2009)。另一种认为在侏罗纪、白垩纪(徐嘉炜,朱光,1995;窦立荣等,1996;Wang and Dou, 1997;周建波等,1998,1999;周建波等,2005;葛肖虹等,2006;刘国生等,2006; Vergely et al., 2007 )。实际上大规模左行走滑可能有两期:三叠纪和白垩纪(朱光等,2001,2005;王勇生等,2005; Zhu et al., 2009 )。灵山岛早白垩世残余洋盆收缩与郯庐断裂早白垩世大规模左行走滑可能是耦合的。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由于苏鲁造山带在陆地上分隔着苏北块体和胶东块体,在黄海海域分隔着南北黄海,在西端被郯庐断裂所截,在东端又可能登陆朝鲜半岛,因此灵山岛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必将为苏鲁造山带以及相邻区域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新证据。 此外,灵山岛海蚀崖出露有晚中生代复理石和滑塌沉积层,露头良好,现象独特,不仅是地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也是地学科普教育的绝佳场所,而本项目的开展将为上述目标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蔡峰,孙萍 .2006. 黄海海域的中朝造山带与沉积盆地。海洋科学, 30 ( 7 ): 69—75. 蔡峰,熊斌辉 .2007. 南黄海海域与下扬子地区海相中 — 古生界地层对比及烃源岩评价。海洋地质动态, 23 ( 6 ): 1—6. 蔡乾忠 . 1995. 中国东部与朝鲜大地构造单元对应划分。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5 ( 1 ): 7—23. 蔡乾忠,刘守全 . 2001. 渤海湾盆地成盆前后重大地质事件与浅层油气富集。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5 ( 1 ): 11—14. 蔡乾忠 . 2005. 横贯黄海的中朝造山带与北、南黄海成盆成烃关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6 ( 2 ): 185—196. 窦立荣,宋建国,王瑜 .1996. 郯庐断裂带北段形成的年代学及其意义。地质论评, 42 ( 6 ): 508—512. 付永涛,虞子冶 .2010. 青岛垭口 — 八仙墩变质海相碎屑岩的属性和构造意义。地质科学, 45 ( 1 ): 207—227.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袁四化 . 2006. 中国大型走滑断裂的复位研究与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预测。地质通报, 25 ( 9—10 ): 1022—1027. 葛肖虹 , 马文璞 .2007. 东北亚南区中 — 新生代大地构造轮廓 . 中国地质 , 34 ( 2 ) :212—228. 葛肖虹,马文璞,刘俊来,任收麦,刘永江,袁四化,王敏沛 . 2009. 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中国地质, 36 ( 5 ): 945—965. 龚建明,张巍巍,郭新,李刚 .2004. 胶东 — 朝鲜半岛中朝扬子碰撞带初析。海洋地质动态, 20 ( 2 ): 11—13. 郭玉贵,王红霞 .1994. 试论秦岭 — 大别山 — 胶南隆起 — 临津江褶皱带及其周缘地区的大地构造属性。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5 ( 2 ): 49—59. 郭振一,孙秀珠 .1985. 胶莱坳陷南缘晚侏罗世鲕状灰岩砾石中有孔虫、 { 虫筳 } 化石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地质评论 ,31(2) : 179—182. 郝天珧,刘伊克,段昶 .1996. 根据重、磁资料探讨中国东部及其邻域断裂体系。地球物理学报, 39 (增刊) :141—149. 郝天珧, Sun Magcheol ,阎晓蔚,江为为,宋海斌,胥颐,刘振峰 .2003. 黄海中央断裂带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与边缘海演化的关系。地球物理学报, 46 ( 2 ): 179—184. 侯泉林 , 武昱东 , 吴福元 , 翟明国 , 郭敬辉 , 李忠 .2008. 大别 — 苏鲁造山带在朝鲜半岛可能的构造表现 . 地质通报 ,27(10):1659—1666. 姜枚,王亚军,刘因,钱辉,李庆庆 .2007.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构造特征 — 宽频地震层析结果。岩石学报, 23 ( 12 ): 3302—3308. 李曙光,杨蔚 .2002. 大别造山带深部地缝合线与地表缝合线的解耦及大陆碰撞岩石圈楔入模型:中生代幔源岩浆岩 Sr-Nd-Pb 同位素证据。科学通报, 47 ( 24 ): 1898—1905. 刘国生,朱光,牛漫兰,宋传中,王道轩 .2006. 合肥盆地东部中 — 新生代的演化及其对郯庐断裂带活动的响应。地质科学, 41 ( 2 ): 256—269. 刘贻灿,李曙光 .2008. 俯冲陆壳内部拆离和超高压岩石的多板片差异折返:以大别 — 苏鲁造山带为例。科学通报, 53 ( 18 ): 2153—2165. 刘因,汪青,姜枚,王亚军 .2009. 苏鲁造山带深部构造的接收函图像。岩石学报, 25 ( 7 ): 1658—1662. 栾光忠,李安龙,王建,李甘,谢汝吉, 2010. 青岛主要海岛成因分类及其地质环境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40 ( 8 ): 111—116. 吕洪波 ,王俊,张海春, 2011a ,山东灵山岛晚中生代滑塌沉积层的发现及区域构造意义初探。地质学报, 85 ( 6 ): 938—946. 吕洪波,王俊,张海春, 2011b. 苏鲁造山带灵山岛段晚中生代海相滑塌沉积与大地构造意义。见:第四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专题 6— 中央造山带与大陆深俯冲): 253—254. ( 2011 年 4 月 11—13 日,南京大学) 吕洪波,张海春,王俊,张素菁,董晓朋,张星, 2012. 灵山岛晚中生代浊积岩中发现巨大滑积岩块。地质论评, 58 ( 1 ): 80—81. 吕洪波,张海春,王俊,张素菁,董晓朋,张星 .2013. 灵山岛早白垩世复理石不是陆内三角洲沉积 — 答钟建华教授。地质论评, 59 ( 1 ): 11—14. 吕洪波,章雨旭,夏邦栋,方中,周伟明,彭阳,吴智平,李伟, 2003. 南盘江盆地中三叠统复理石中的同沉积挤压构造 ---- 一类新的沉积构造的归类、命名和构造意义探讨。地质论评。 49(5): 449-456. 吕洪波,章雨旭,张绮玲,肖国望, 2006 ,内蒙古白云鄂博东南黑脑包腮林忽洞群发现地震滑塌岩块。地质论评 52 ( 2 ): 163 - 169 。 裴军令,杨振宇,赵越,孙知明,王喜生,刘静 .2009. 中国东北及邻区白垩纪古地磁分析与块体旋转运动动力学背景。地质学报, 83 ( 5 ): 617—627. 乔秀夫,张安棣 .2002. 华北块体、胶辽朝块体与郯庐断裂。中国地质, 29 ( 4 ): 337—345. 邱检生,王德滋,罗清华,刘洪 .2001. 鲁东胶莱盆地青山组火山岩的 40 Ar— 39 Ar 定年 — 以五莲分岭山火山机构为例。高校地质学报, 7 ( 3 ): 351—355. 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2003. 山东省区域地质。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1—970 页。 石耀霖 , 范桃园 .2002. 大洋板块拖曳窄条陆壳俯冲。地质学报, 76 ( 1 ): 77—82. 索书田,钟增球,游振东,周汉文 .2000. 大别 — 苏鲁区残余超高压构造及其动力学意义。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5 ( 6 ): 557—563. 谭晶晶 , 任东 . 2009. 中国中生代原鞘亚目甲虫化石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347 。 万天丰 .1996. 郯庐断裂带的延伸与切割深度。现代地质, 10 ( 4 ): 518—525. 万天丰,朱鸿 .1996. 郯庐断裂带的最大左行走滑断距及其形成时期。高校地质学报, 2 ( 1 ): 14—27. 王立飞,王衍棠,胡小强 . 2010. 北黄海盆地西部坳陷地层与沉积特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30 ( 3 ): 97—104. 王勇生,朱光,陈文,宋传中,刘国生 .2005. 郯庐断裂带热年代学信息及其与大别造山带折返的关系。地球化学, 34 ( 3 ): 193—214. 吴冲龙,张善文,毛小平,柳忠泉,宋立军,佟彦明 .2006. 苏鲁造山带北侧构造演化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31 ( 6 ): 817—829. 吴根耀,马力,陈焕疆,徐克定 .2003. 苏皖地块构造演化、苏鲁造山带形成及其耦合的盆地发育。大地构造与成矿, 27 ( 4 ): 337—353. 吴根耀,梁兴,陈焕疆 .2007. 试论郯城 — 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其性质。地质科学, 42 ( 1 ): 160—175. 吴根耀,马力,梁兴,陈均亮 .2008. 从郯庐断裂带两侧的 “ 盆 ”“ 山 ” 耦合演化看前白垩纪 “ 郯庐断裂带 ” 的性质。地质通报, 27 ( 3 ): 308—325. 夏邦栋 , 李培军 .1996. 中国东部扬子板块同华北板块在中 — 晚三叠世拼接的沉积学证据 . 沉积学报 ,14(1):12—21. 徐嘉炜,朱光 .1995. 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构造模式讨论。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0 ( 2 ): 121—134. 许志琴,梁凤华,杨经绥,张泽明,唐哲民 .2009. 再论 “ 大陆深俯冲和折返动力学 ” :来自中国大陆科学群钻及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制约。岩石学报, 25 ( 7 ): 1561—1574. 杨经绥,许志琴,张建新,张泽明,刘福来,吴才来 . 2009. 中国主要高压 — 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 / 折返机制的探讨。 25 ( 7 ): 1529—1560. 张海春 , 王博 , 方艳 . 2010. 热河生物群昆虫多样性的演变 . 中国科学 D 辑 . 40 (9): 1266-1276. 张海春,吕洪波,李建国,王俊,张素菁,董晓朋,张星,黄振才,舒云超,任星民 . 2013. 山东青岛早白垩世新地层单位 — 灵山岛组。地层学杂志, 37 ( 2 ):出版中。 张俊峰 . 1992. 山东莱阳中生代晚期昆虫群及其古生态特征 . 科学通报 , 37: 431—434 张岳桥,董树文,赵越,张田, 2007. 华北侏罗纪大地构造:综评与新认识。地质学报, 81 ( 11 ): 1462—1480 。 郑永飞 .2008. 超高压变质与大陆碰撞研究进展:以大别 — 苏鲁造山带为例。科学通报, 53 ( 18 ): 2129—2152. 郑永飞 , 叶凯 , 张立飞 .2009. 发展板块构造 : 从洋壳俯冲到大陆碰撞 . 科学通报 ,54 ( 13 ) :1799—1803. 钟建华, 2012. 灵山岛中生代沉积岩是深水远源浊积岩、还是陆内三角洲沉积? —— 与吕洪波教授商榷 . 地质论评, 58 ( 6 ): 1180~1182. 周建波,胡克,申宁华,赵达 .1998. 沂沭断裂中段莱阳群浊积地层的特征及意义。中国区域地质, 17 ( 4 ): 353—359. 周建波,胡克,申宁华,赵达,宫田隆夫 .1999. 郯庐断裂中段石场 — 中楼拉分盆地的确定。地质科学, 34 ( 1 ): 18—28. 周建波,程日辉,刘建辉 .2005. 郯庐断裂中段管帅拉分盆地的确定机器构造意义。地质科学, 40 ( 4 ): 486—498. 朱光,宋传中,王道轩,刘国生,徐嘉炜 .2001.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 40 Ar/ 39 Ar 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中国科学( D 辑), 31 ( 3 ): 250—256. 朱光,牛漫兰,刘国生,王勇生,谢成龙,李长城 .2005.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走滑运动的 40 Ar/ 39 Ar 法定年。地质学报, 79 ( 3 ): 303—316. Boggs S Jr. 2001. Principles of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3 rd Edi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726pp. Chakraborty P P. 2011. Slides,soft-sediment deformations, and mass flows from Proterozoic Lakheri LimestoneFormation, Vindhyan Supergroup, central Indi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wardsbasin tectonics. Facies , 57 (2):331—349. doi: 10.1007/s10347-010-0241-1 David S J. 1974. Patterns ofboudinage and apparent stretching lineation developed in folded rocks. Journal of Geology , 82: 651~661.doi:10.1086/628012 Davis, G H. and Reyholds S J.1996. Structural Geology of Rocks and Region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JohnWiley and Sons Inc., 776pp. DuebendorferE M. 2003. The interpretation ofstretching lineations in multiply deformed terranes: an example from theHualapai Mountains, Arizona, USA. Journalof Structural Geology , 25 (9): 1393~1400. Einsele G.2000. Sedimentary Basins—Evolution, Facies and Sediment Budget (2 nd Edition). Heidelberg: Springer, 792pp. Faure M., Lin W, LeBreton N. 2001.Where is the North China—South China block boundary in eastern China? Geology , 29 (2): 119~122. Fodor L, Magyari A, Kazmer M,Fogarasi A. 1992. Gravity-flow dominated sedimentation on the Buda paleoslope(Hungary): Record of Late Eocene continental escape of the Bakony unit. Geologische Rundschau , 81 (3): 695~716. Gary M, McAfee RJr, Wolf C L (eds). 1973. Glossaryof Geology. Washington: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805pp. Hoffmann G, Reicherter K. 2011.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of Late Pleistocene sediments alonog the southwesterncoast of the baltic Sea (NE German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Geologische Rundsch) , in press, DOI10.1007/s00531-010-0633-z Kangi A, Aryaei A A, Maasoomi A.2010. Synsedimentary deformations in member 2 of Mila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Alborz Mountains, Northern Iran.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3 (1): 33~39. Knaust D. 2002. Pinch-and-swellstructures at the Middle/Upper Muschelkalk boundary (Triassic): evidence ofearthquake effects (seismites) in the Germanic Bas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91 (2): 291~303. DOI:10.1007/s005310100225 Li, Z.X. 1994. Collision between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Blocks: a crustal detachment model for suturing inthe region east of the Tanlu fault. Geology ,22, pp. 739~742. Liu, F.L.,Xu, Z.Q., Liou, J.G., Song, B., 2004. SHRIMP U – Pb ages of ultrahigh-pressure and retrograde metamorphism of gneisses,south-western Sulu terrain, 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 22:315 – 326. Liu, F.L.,and Liou, J.G., 2011. Zircon as the bestmineral for P–T–time history of UHP metamorphism: A review on mineralinclusions and U–Pb SHRIMP ages of zircons from the Dabie–Sulu UHP rocks.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40: 1—39. LU H.B, ZHANG Y.X, ZHANG Q.L., XIAO J.F. 2006. Earthquake-related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soft-sediments and their constraints on the basins’ tectonic evolution. Acta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80 (5): 724~732. Monecke K, Anselmetti F S, BeckerA, Schnellmann M, Sturm M, Giardini D. 2007. Earthquake-induced deformationstructures in lake deposits: A Late Pleistocene to Holocene paleoseismic recordfor Central Switzerland. EclogaeGeologicae Helvetiae , 99 (3): 343~362. DOI: 10.1007/s00015-006-1193-x Passchier C W, Trouw R A J. 2005. Microtectonics(2 nd Edition). Berlin: Springer-Verlag Heidelberg, 366pp. Ree,J. H., Cho, M., Kwon, S. T., and Nakamura, E., 1996. Possible eastwardextension of Chinese collision belt in South Korea: the Imjingang belt.Geology, 24 (12): 1071—1074. Selley R C. 2000.Applied sedimentology.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523pp. Tisljar J, Vlahovic I, Velic I,Maticec D, Robson J. 1998. Carbonate facies evolution from the late Albian toMiddle Cenomanian in Southern Istria (Croatia): influence of synsedimentarytectonics and extensive organic carbonate production. Facies , 38 (1): 137~151. DOI: 10.1007/BF02537361 Vergely P, Hou M J, Wang Y M,Mercier J. 2007. The kinematics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during theMesozoic-Palaeocene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North China – South China blockcollision (Anhui Province, China). Bulletinde la Societe Geologique de France, 178 (5): 353~365. Vliet-Lanoe B V, Hibsch C, CsontosL, Jegouzo S, Hallegouet B, Laurent M, Maygari A, Mercier D, Voinchet P. 2009.Seismically induced shale diapirism: the Mine d’Or section, Vilaine estuary,Southern Brittany.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Earth Sciences , 98 (5): 969~984. Wang Jun, Chang Su-Chin, Lu Hongbo, Wang Kuo-Lung, ZhangHaichun, Chung Sun-Lin. 2012. Detrital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ItsConstraints on the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in Lingshan Island, ShandongProvince, China. AOGS-AGU (WPGM) Joint Assembly, August 13-17, 2012, Singapore,abstract ID: SE111-A004. WangYu, and Dou Lirong, 1997. Formation tim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northern par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in east China. Seismology and Geology,19(2): 186—192. Xu,Z.Q., Yang, W.C., Ji, S.C., Zhang, Z.M., Yang, J.S., Wang, Q., and Tang, Z.M.,2009. Deep root of a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belt: Evidence from the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CCSD) deep borehole in the Suluultrahigh-pressure (HP-UHP) metamorphic terrane, China. Tectonophysics, 475:204—219. Zhang,Z.M., Shen, K., Liu, Y.S., 2007. Petro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of the Maobeicomplex from the southern Sulu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easternChina.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12: 3095 – 3115. Zhang,Z.M., Shen, K., Wang, J.L., and Dong, H.L., 2009. Petrological and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formation, subduction and exhumation of the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southern Sulu orogen, eastern-central China.Tectonophysics, 475: 291—307. Zheng, Y.F., Zhou, J.B., Wu, Y.B.,and Xie, Z., 2005. Low-grade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a passive-margin accretionary wedge deformed during continent subduction.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47 (8): 851—871. Zhu G, Liu G S, Niu M L, Xie C L,Wang Y S, Xiang B. 2009. Syn-collisional transform faulting of the Tan-Lu faultzone, Ea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Earth Sciences (Geol. Rundsch), 98 (1): 135~155. Zouaghi T, Bedir M, Melki F,Gabtni H, Gharsalli R, Bessioud A, Zargouni F. 2011. Neogene sedimentdeformations and tectonic features of northeastern Tunisia: evidence forpaleoseismicity. Arabian Journal ofGeosciences , in press. DOI: 10.1007/s12517-010-0225-z. 2 . 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 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此部分为重点阐述内容) ; 2.1 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主要为灵山岛下半部出露的复理石、不整合面上的巨厚层流纹岩以及其上的“上部碎屑岩段”(实际为近源陆相磨拉石建造),兼顾灵山岛上部的局部火山岩。拟开展下述几个方面的研究: 1 )灵山岛复理石的地层时代,进一步弄清这套地层属于晚侏罗世还是早白垩世,同时兼顾火山岩与至少两套碎屑岩的先后次序与时代。虽然初步的孢粉分析和碎屑锆石测试结果倾向于早白垩世,但不排除海面之下埋藏着的复理石主体有晚侏罗世的部分。 2 )灵山岛复理石的沉积环境:重点研究各种常见原生沉积构造和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形成机理, 注意滑塌变形构造组合序列的成因机制研究, 进而判别浊积岩物源区方位、滑塌体运移机制,最终恢复盆地古地理。 3 )灵山岛复理石的物质组成:包括砂岩的矿物组成、全岩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配分,用以判别物源区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砂岩碎屑锆石研究则用于定年和物源区对比等。 4 )灵山岛复理石的构造变形:包括平面X型剪节理、褶皱与断裂等,以便恢复后期构造变形历史。 5 )不整合覆盖在浊积岩之上的流纹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学性质等。 6 )青岛崂山东段八仙墩复理石沉积环境与地质年代对比研究。 2.2 研究目标: 1 )灵山岛下半部出露有晚中生代海相浊积岩,内部保留丰富的滑塌褶皱层等,层内发育各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已经鉴别出来的有:同沉积布丁构造、同沉积拉伸线理、同沉积双重构造等(吕洪波等,2011a,2011b)。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对已经识别出的构造进行详细划分和机理探讨, 特别关注滑塌变形构造组合序列中个体与总体机制的相容性, 从理论上提高软沉积物变形研究水平。 2 ) 进一步研究核实该沉积盆地是否为残余盆地;若非残余洋盆,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海相盆地?有否陆相组分?并弄清盆地发育的时代和演化规律。 灵山岛复理石初步判别以远源浊积岩为主,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重力流沉积?是否有近源组分?物源区性质如何?这些对恢复沉积环境和盆地大地构造背景都是非常重要的。 3 )根据薄层砂岩中的平面 X 剪节理方向判断:该套地层在褶皱前受到了 SE—NW 向的动态挤压,可能为扬子板块自南东向华北板块俯冲的结果 (吕洪波等,2011a) 。对其他后期变形构造进行系统的测量(包括大型褶皱和重要断裂的识别与产状测量),以便对灵山岛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提出理论模式,进而为苏鲁造山带在黄海的演化研究提供关键证据。 4 )在灵山岛南坡老虎嘴下方发现巨型滑积岩块(吕洪波等, 2012 ),说明当时至少在盆地的一侧已经存在着造山带,而且已经有变质基底被剥蚀到地表。进一步研究要明确当时哪一侧为造山带,是否是俯冲造山带,而西南端是否已经存在着局部已经碰撞造山带,进而为苏鲁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可靠依据。 5 )灵山岛复理石之上不整合覆盖着巨厚层流纹岩(吕洪波等, 2011a ),进一步研究要测出其同位素年代,以便为浊积岩沉积后遭受挤压隆起提供时代限定,为苏鲁造山带在黄海近岸地区隆起提供时代上的约束。 无论如何,对灵山岛晚中生代复理石及滑塌沉积的详细研究必将为揭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在郯庐断裂以东俯冲、碰撞缝合的演化历史提供非常关键的证据。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灵山岛晚中生代滑塌沉积中各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恢复的作用。 2 )灵山岛复理石及上覆火山岩和碎屑岩的时代、性质和物质来源。 3 )灵山岛复理石(含滑塌层)是否形成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之间的残余盆地之中,该盆地与苏鲁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时空关系如何。 3 .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关键技术等说明); 本项目的研究重点是野外现场考察与详细观测,配以采集样品并进行实验室研究。 1 )对灵山岛浊积岩地层最典型的露头进行剖面实测,尽可能地测量其出露厚度(利用最大潮期海滩暴露最宽的条件),把握其在岛屿出露的整体情况。 2 )对上覆火山岩的分布进行追踪,深入了解二者之间的空间接触关系。采集岩石样品以便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确定岩石性质以判别岩浆成因,同时测定火山喷发的时代(同位素精细定年)。根据厚度变化和流动构造等判别熔岩流的动向,以便确定其古火山口方位。 3 )选择典型露头对复理石进行各种沉积构造观测,包括原生沉积构造和大量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测定地层及各种构造的规模与方位。为恢复古流向、滑塌体搬运方向、物源区方位等提供依据。探讨各种软沉积物变形的形成机理和应力状态。 4 )采集不同层位的泥岩样品以便进行孢粉等微体古生物分析,以便确定地层时代和沉积环境。 5 )采集砂岩、泥岩样品以便磨制岩石薄片、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岩石薄片便于进一步观察岩性特征和矿物学分析,以利于判别物源区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地球化学分析(包括全岩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配分)也利于沉积环境和大地构造背景研究。砂岩样品碎屑锆石同位素测定不仅解决碎屑物来源对比,也能确定碎屑物年龄范围。 6 )对崂山东端八仙墩剖面进行详细的野外观测(拉剖面),并采集岩石样品,进行岩石薄片观察、测年、地球化学、微体化石等综合研究,以便对灵山岛相关材料作为有效的补充与对比。 7 )在时间与经费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胶莱盆地、郯庐断裂带典型剖面露头进行野外观测对比,必要时邀请国内相关专家一起到野外露头进行现场讨论。这样的研究与切磋有利于对郯庐断裂以东地区大地构造演化进行综合分析。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方法都是申请人和参加人已经掌握的常规方法,完全切实可行。关于精细测年和碎屑锆石研究补充说明如下: 鉴于灵山岛地层至少可以分为两大套:下伏海相碎屑岩和上覆火山岩(火山岩内至少还夹着一层粗碎屑岩,厚度 100 米左右),本次研究计划对这两套地层进行地质年代学研究。对上覆火山岩拟采用 40 Ar/ 39 Ar 高精度测年以获得精度较高的绝对年龄值并分析其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值,而对碎屑岩进行碎屑锆石 U-Pb 测年以获得其沉积年龄上限值。 40 Ar/ 39 Ar 测年方法自其提出( Merrihue and Turner, 1966 )后在高精度地质年代学领域中取得了可信的地位( Deino et al., 1998; Jourdan et al., 2008;Kuiper et al., 2008 ),本课题组成员在辽西中生代热河生物群研究中利用该测年方法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Chang et al., 2009 , 2012 )。而对碎屑锆石利用 LA-ICPMS 获得其 U-Pb 年龄和 Hf 同位素信息的报道( Machaodo and Simonetti, 2001 )对分析沉积物物源提供了一种更有效和便捷的地球化学方法并得到了广泛运用( Murphy et al., 2004; Iizuka et al., 2005;Gerdes and Zeh, 2006; Moecher and Samson, 2006; Chew et al., 2007; Long et al.,2010; Liu et al., 2011 )。 测年相关参考文献: Chang, S.C., Zhang, H.C., Renne, P.R., and Fang, Y., 2009.High-precision 40 Ar/ 39 Ar age for the Jehol Biota. Earth Planetary Sciences Letters , 280(1—2): 94-104. Chang, S.C., Zhang,H.C., Hemming, S., Mesko, G., and Fang, Y., 2012. Chronological evidence forextension of the Jehol Biota into Southern China. 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44-345,1-5. Chew , D.M., Schaltegger , U., Košler , J., Whitehouse , M.J., Gutjahr , M., Spikings , R.A., and Miškovíc , A., 2007. U-Pbgeochronologic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Gondwanan margin of thenorth-central Andes. Geological Societyof America Bulletin , 119, 697-711. Deino, A., Renne, P.,and Swisher, C., 1998. 40 Ar/ 39 Ardating in paleo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6,63-75. Gerdes, A., and Zeh, A., 2006. Combined U–Pb and Hf isotopeLA-(MC)-ICP-MS analyses of detrital zircons: comparison with SHRIMP and newconstraints for the provenance and age of an Armorican metasediment in CentralGermany.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Letters , 249: 47–61. Iizuka, T., Hirata, T., Komiya, T., Rino, S., Katayama, I., Motoki, A.,and Maruyama, S., 2005. U-Pb and Lu-Hf isotope systematics of zircons from theMississippi River sand: Implications for reworking and growth of continentalcrust. Geology , 33 (6): 485-488. Jourdan, F., Renne, P., and Reimold, W., High-precision 40 Ar/ 39 Arage of the Janisjarvi impact structure (Russ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Letters, 265, 434-449. Kuiper, K., Deino, A., Hilgen, F., Krijgsman, W., Renne, P., andWijbrans, J., 2008. Synchronizing rock clocks of Earth history. Science, 320,500-504. Liu, C.H., Zhao,G.C., Sun, M., Zhang, J., He, Y.H., Yin, C.Q., Wu, F.Y., Yang, J.H., 20 11. U-Pb and Hf isotopic study of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Hutuo group in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 andtectonic implications. Gondwana Research ,20, 106-121. Long, X.P., Yuan, C., Sun, M., Xiao, W.J., Zhao, G.C., Wang, Y.J., Cai,K.D., Xia, X.P., Xie, L.W., 2010. Detrital zircon ages and Hf isotopes of theearly Paleozoic flysch sequence in the Chinese Altai, NW China: New constrainson depositional age, provenance and tectonic evolution. Tectonophysics , 480 (1—4): 213-231. Machado, N., and Simonetti, A., 2001. U–Pb dating and Hf isotopiccomposition of zircons by laser ablation–MC–ICP–MSA. in : P.Sylvester (Ed.), Laser Ablation ICPMS in the Earth Sciences: Principles andApplications, Short Course—Mineral. Assoc. Can., 29: 121–146. Merrihue, C., and Turner, G., 1966. Potassium-argon dating byactivation with fast neutrons. J. Geophys. Res., 71, 2852-2857. Moecher D.P., and Samson, S.D., 2006. Differential zircon fertility ofsource terranes and natural bias in the detrital zircon record: Implication forsedimentary provenance analysis. Earth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47, 252-266. Murphy , J.B., Fernndez-Surez , J., Jeffries , T., and Strachan , R., 2004. U–Pb(LA–ICP-MS) dating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Cambrian clastic rocks in Avalonia:erosion of a Neoproterozoic arc along the northern Gondwanan margin. Journal ofthe Geological Society, 161: 243-254. 4 .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项目特色在于申请人对软沉积物变形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主要参加人在地层古生物、同位素测年等方面具有专长。申请人和参加人已经对灵山岛滑塌沉积层的地层时代和变形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初步认定以晚中生代深海远源浊积岩为主。本项目的执行将进一步丰富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种类,从理论上促进其形成机理的解释。项目参加人重点解决灵山岛复理石碎屑锆石测年和其上流纹岩精确定年,能为苏鲁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关键的时空证据,同时还可为胶莱盆地、南北黄海、郯庐断裂带等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提供时空对比资料。 5 . 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包括拟组织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等)。 2014 年01月—04月:整理前期所或资料,为野外考察做准备。 2014 年05月—10月:在灵山岛进行野外考察,包括地层剖面测量、系统的地层学微体化石样品采集、岩石标本采集,以便进生物地层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和同位素测年(含碎屑锆石分析)等。 2014 年11月—2014年04月:室内样品整理、准备和相关测试送样。 2015 年05月—10月:根据前期工作对灵山岛进行野外补充调查,对崂山东端八仙墩进行相关的野外考察,并采集相关岩石标本。 2015 年11月—2016年04月:室内整理第二批标本并送样。整理前期资料撰写第一批学术论文。论文撰写分为地层部分(张海春负责)、同位素测年部分(张素菁和王俊负责)、地球化学部分(王俊、张素菁负责)、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以及综合研究部分(吕洪波、董晓朋、张星负责)。 2016 年05月—10月:进一步进行野外补充考察(必要时选择胶莱盆地和郯庐断裂带典型剖面或露头点进行野外考察和区域对比,最好邀请有关专家现场讨论),个别标本补充。加紧完成实验室测试工作。 2016 年11月—2017年12月:对所有资料进行全面总结,争取发表多篇具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如果时间允许,争取完成一幅灵山岛简易地质图,并编辑出版。 预期成果: 在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两个方面回答下述问题: 1) 灵山岛复理石的地层时代(是否为早白垩世?)。 2) 复理石的沉积环境(是否是深海相?滑塌体的原始沉积环境,是否存在着除浊积岩之外的其他重力流沉积?)。 3) 各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类型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它们与滑塌沉积体搬运机制与动向之间的关系。 4) 灵山岛晚中生代沉积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是苏鲁洋残余盆地?还是其他类型的盆地?) 5) 灵山岛附近晚中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扬子板块、华北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苏鲁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时空耦合规律。此外,该区域晚中生代构造演化与胶莱盆地、南北黄海盆地以及郯庐断裂带演化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对比关系。 成果形式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代表性论文5—7篇,争取编制一幅灵山岛简易地质图并配以简单说明书(比例尺1:5万)。 项目组成员往来于香港、台湾“中研院”及大陆之间,除了野外考察和做实验外,还有一些相互学术交流活动。此外,除了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外, 还争取参加诸如 WPGM 和 AGU 等国际会议 。 (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 . 工作基础 (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本项目组主要成员多年来一直相互合作,特长互补,关系融洽。申请人吕洪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直从事沉积学与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研究,1997年曾经作为技术负责率领南京大学代表队完成石油与天然气总公司委托的羌塘无人区两幅石油地质填图任务并发现含油层,擅长野外地质填图和区域构造演化综合研究。特别是最近十年来一直从事软沉积物变形研究,在沉积学与构造地质学交叉领域取得一批代表性成果。参加人张海春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中生代古生物地层研究工作,擅长华北东部中生代地层识别(是1997年申请人负责的青藏高原填图队特邀成员之一)。参加人张素菁擅长火成岩同位素精细定年, 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澳洲科廷科技大学等院校的高精度同位素测年实验室保持良好的关系。 参加人王俊本科与硕士阶段就一直跟随申请人从事构造地质方面的研究,现在跟随张素菁助理教授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主攻锆石测年,博士论文研究对象为包括灵山岛在内的鲁东地区中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生董晓朋在申请人的指导下将以灵山岛浊积岩为对象完成硕士论文。研究生张星等也多次参与了灵山岛的野外考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申请人2010年夏天率先发现灵山岛复理石及其内部的滑塌褶皱层,立即意识到其对苏鲁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先后带领本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多次对灵山岛的重要露头进行了野外考察与观测。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已发表论文及会议报道6篇(吕洪波等,2011a,2011b,2012,2013;张海春等,2013;Wanget al, 2012),有一批样品正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少量已出结果。 项目参加人之一王俊参加了 2012 年 8 月在新加坡举行的 WPGM 并报道了灵山岛部分样品的碎屑锆石测年和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Wanget al, 2012 )。这些论文的发表已经引起国内同行的极大兴趣,申请人被邀请到香港大学作报告,为学术会议野外考察带队主讲,这些都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经验。 2 . 工作条件 (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利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基地的计划与落实情况); 本项目依托单位为中国石油大学,合作单位为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香港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是距离灵山岛最近的地学研究与教学机构,这为野外现场观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与国内同行现场交流奠定了基础。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微体古生物样品处理与鉴定提供极大的方便,保证本项目地层对比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香港大学和台湾“中研院”有关实验室为本项目地球化学和测年提供方便(参加人张素菁博士、博士生王俊目前正利用这些实验室做实验): 香港大学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实验室(ICP-MS with Laser Ablation System Lab)。 台湾“中研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可以利用的实验室:质谱仪实验室(Mass Spectrometer Lab)、电子微探分析仪实验室(EMPA Lab)。 常规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等可以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国内相关地质实验室完成测试。 (其他部分略...)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35388 次阅读|391 个评论
回复同行评审意见的要与不要
热度 3 editage 2013-3-22 21:15
Eddy 博士:    您先前有关同行评审的博文非常有用。我回复评审意见的时候遇到困难,总是不晓得怎么写比较适当,您那有什么技巧可以提供吗?   谢谢你对我博文的喜爱。   回复同行评审意见这件是对资深的作者来说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时候评审员长篇大论的意见会让你很难判断要回答的点有哪些,所以在一收到评审意见的时候,要仔细来回看过,读第一次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评审员没有那么理解你的研究或是评审员的意见不合理,有时候你甚至会感到被冒犯了。如果你有这种感觉,给自己一点时间平复情绪是很重要的,不要在带有情绪时回复意见。你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天反复多读几遍,有目标的读了几遍后,你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评审员的观点,头脑也会变得清晰,你便知道该如何回复。   首先,找出评审员认为的主要问题,例如,评审意见是否都针对研究方法?还是质疑你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你是否有其他的数据能加进论文里支持你的论点?一旦厘清评审认为的主要问题,就能继续进行下一步,撰写回复。   如果评审员给的意见是长篇大论,试着把它们列成几个点,方便你逐点回复,如果有任何意见可以从不同面向解读,在回复的开头说明你是怎么理解这项意见,然后再开始你的论述。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 Do’s 跟共同作者或熟悉你研究的同事讨论,与其他共同作者一起脑力激荡可以帮助你找出回复评审意见的最好方式。 确认你完整的回复所有的意见,如果文章内已经有回复评审意见的内容,或是有任何意见是与该研究无关,也记得要在回复中说明。 即使不同意某项意见与建议,也要措辞有礼。 必要的时候,注明文献来源或附上附件/未发表的数据来支持你的论点。 及时递交回复意见与修改稿件并明确注明根据评审意见做的论文修改。 Don’ts 不要争论每一个意见,如果评审员建议了一个你不是很同意的修改,但这个修改不是很大、能简单改好、也不会改变你研究的价值,进行修改会比争执来得容易。 不要把评审的负面意见当做是这对个人的攻击,尽量以中立的角度来看它然后尽力回复。 避免在反驳时使用“我们完全不同意”等字眼,建议使用 这篇文章 里 Box 2 所提供的有用的词汇。 不要拒绝评审员对原始数据的要求。   万一文稿在评审后遭拒或是评审意见很难回答,作者通常会拒绝回复评审意见然后直接改投另一家期刊。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建议你尽量根据意见修改,这多少能提高你投稿到其他期刊时的接受机会。   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帮助,欢迎你持续回复评论你在回复时遇到的问题。不晓得其他博友们在回复时又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得 辑 论文修改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回复同行评审意见的要与不要
个人分类: 国际期刊发表非难事|8059 次阅读|11 个评论
我为我的2012年基金评审意见吐点血
热度 12 cgh 2012-9-6 05:09
我为我的 2012 年基金评审意见吐点血 现在网络流行吐糟,我看吐多了就成吐血了! 经过半个月的期盼,事实证明我的申请还是送审了,并且返回了评审意见,所没有申诉的机会了。这次评审意见从一师妹那里(全单位未获批申请人的评审意见汇总)获得的,刚看邮箱居然在那之后收到了。为什么呢?(我就纳闷了……) 仔细分析一下评审意见,也算对得起评审专家这么辛苦认真(真的是辛苦和认真)! 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专家一: “……,项目申请人以……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且意图区别于……研究,试图通过……等获得……等。但申请书存在以下不足: 1 、…… (方法) 能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将…… (目标) ,所以如果申请者的…… (目标不能实现) ,则本项目就不存在创新性,只是常规……研究,而且研究者在以上……地区已发表相关研究成果。” 好,抓住了我的申请主体,将常规……细化,所以第一条评论就直接下结论否定我的方法和论据。对不起,我有研究基础证明它确实可以啊(申请书片段),不是您说一句话就否定得了的。只不过给不给钱我说了不算,而是您说了算。 2 、申请者前期参加了以上两个地区的活动构造研究,比如探槽研究。而本次申请的项目没有给出拟进行……研究的地点,申请人的前期基础还有待完善,同样增加了项目投入的风险性。 这个我得说一声,对不起,让您失望了。虽然我交申请书之前就知道您希望我把所有的测量地点、测量方法、探槽地点和探槽尺寸都写上,但是我实在是做不到。因为我不想这么傻,这些细节出去了,还需要我做吗,您上去可能比我效率高多了。如果我前期已经有经费和人力去把野外都跑了,您可能又得教训我说,工作都做差不多了,来自然基金委骗钱吧。我可能孤陋寡闻了,不知道面上基金除了在方法上有相似探索、在研究区域有相关工作基础,还需要专门投入前期研究。从这一条评审意见可以看到,您也知道探槽地点的选择是需要两把刷子的(我不敢说我有刷子,但是在结题的基金中确实出来一点,所以也是我写这个申请的深入的基础)。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过于简单,应当详细加以说明。 本人不才,认为关键问题当然得明确归纳,详细说明和解决那就是研究内容和解决方案了。但是还是觉得申请书中提到的三个关键问题其实已经不少了,我要再多说几个,可能您又不高兴了,该教训我漫无目标、难度太大。 4 、预期成果过于简单,申请人只列出预期发表四篇 SCI 论文和四篇其它论文,而对项目本身能达到什么预期研究成果却只字未提,科学研究不能只以论文数量来当预期成果。 您太辛苦了,以至于把对别人的评价复制到对我的评价中了,我也没有那么豪迈,对于您最后这一句,我本来是想赞成的,但是一想觉得恶心。我知道您没必要花时间研究我的预期成果,因为您对研究内容和方法更感兴趣。 5 、申请的项目经费过多,而且没有详细的经费说明。 您的前半句可能是我在得知落选后预期的评价,但是后半句我不能不说,您没有仔细看预算了,或者我得怀疑您有没有真刀真枪干野外、测样品。 专家二:“本申请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拟通过多……等三方面来研究上述两条断裂段晚第四纪以来……,进而探讨上述断裂的……等重要科学问题。其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和理解……断裂……机制、……过程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深入分析青藏高原最新构造活动特征、大震危险性等均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本申请研究思路较清晰、研究目标明确、技术方案可行,研究基础较好,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本申请的研究人员结构较合理、技术力量较强、任务分工明确,具备承担本项任务的条件,经费预算较合理。 建议: 1 、在……的厘定过程中,除了加强对……的测量和定年之外,建议认真分析不同地段、不同级别……的发育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将有助于科学分析测量和测试结果的合理性,增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2 、由于两条断裂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年代样品……上均应有所侧重、要针对性。 ” 比较中肯的建议和评价吧,可以看出您至少是第四纪研究方面专家。谢谢…… 专家三:“不同学者获得的不同……的差异性长期困扰了人们对断层位移的深刻认识,精细解剖断裂位移……无疑会大大加深人们对断裂活动的认识,进而帮助理解区域构造活动的动力机制;而对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无疑也对揭示断裂强震活动的规律性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申请书分析了活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研究的重要意义。申请以对青藏高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彼此活动存在相互关联的……断裂为研究对象 提出主要通过……来研究……问题。研究思路清晰,对关键问题有很好的把握,研究内容具体细致,测试技术主要拟采用……,可以保证测年要求的精度,方案可行,且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和实践。” 辛苦啊……! 从得到的评审意见来看,只有基金委的那句结论“ 您申请的科学基金项目,已经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和学科评审组评审。由于科学基金实行竞争机制、择优支持,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资助项目只能优中选优;或者因申请项目本身原因,在某些方面尚有不足;今年未能获得资助。 ”,没有评审专家关于资助与否的评语,所以无从知道有没有上会审。很多博主得到的评审意见是明确有对资助与否的评语啊。这是为什么呢? 之前有人在基金申请大讨论中说,别发牢骚,根据评审意见好好想想怎么改进,从自己的申请书找问题。我现在还真不知道怎么找问题才能使我的申请达到可以资助。 可能得按这个执行一下,“ 如果您对同行评议意见有不同看法或建议,请用信函或电子邮件方式及时告知地球科学部二处(地质学) , geology@nsfc.gov.cn ;如该看法或建议与您下年度拟申请项目有关,建议在下次申报项目时打印后装在信封内,钉在纸质申请书封面上,以便于今后的评审工作参考。 ” 灰太狼被揍飞了,留下一句渐远渐弱的话,“我会再回来的……”
个人分类: 活动构造|213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对这次基金评审意见的几点商榷
热度 37 cranelover 2012-8-30 16:06
也许评审专家们看了本子也经过了思考,在此表示感谢。下面仅是针对科学问题做一些商榷。 2011年申请(评审结果一个优先、一个可资助、一个不予资助) 这一次专家们都对科学选题进行了充分肯定,糟糕的是第三位认为我的团队太弱,于是乎秒杀青年基金。 2012年申请(一位持肯定意见,两位持否定意见) 下面就来看一下否定的意见: 1、专家意见:生态位分化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既然是伪命题那还做什么呢?! 回复:这一个所谓的伪命题结论基本上就要了命了,但请注意我的研究前提假设就是近缘物种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位分化,这是科学证明过的结论,我也没想去探讨生态位分化的真伪问题,本研究关注的是生态位如何分化才导致两个近缘物种可以共存在同一片区域,其中的关键机制是什么,在濒危物种保护工作中有什么应用价值 2、专家意见:研究生态位分化用不着动用卫星啊、遥感啊,不需要分析土地利用情况 回复:所有学过生态学的都应该明白,土地利用变化会严重影响动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该变化可能会负面影响其中一个物种,对其生存不利,但对另一个物种可能有正面的促进影响。环境的变化为引起物种的生态位产生偏移,使竞争加剧或减弱。这是研究生态位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专家意见:保护区的土地利用数据都是现成的,你为什么还要花钱买卫片自己分析 回复:请注意我的研究区域是在祖国西南偏远地区,很多保护区都是流于形式,你能找个保护区规划就不错了,还想要数字化的土地利用数据,简直是做梦。而且我需要的是多年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数据,这才能和物种的种群年季数量变化建立关联。 4、专家意见:确定两物种的营养生态位没有实际意义 回复:营养生态位其实就是两种动物的食谱差异,如果食谱相同,就意味着竞争会特别大,如果食谱完全不同,就是产生了生态位的分化,可以实现共存。如果说这个都没有意义,那请问什么有意义。 5、专家意见:对国内的相关文献掌握不够 回复:这个批评我认了,怪我读英文文献读的太多。 还有一点,评审意见中有些错别字,在此就不商榷了。
18271 次阅读|64 个评论
善对论文评审意见的宽严与长短
热度 27 tangchangjie 2011-9-13 09:53
让心凉透的评审意见 暑假中,一位年轻朋友的来信说,他收到了论文的评审意见,心都凉透了。评审意见很长很细致,其中有好多“应该怎样怎样, 不应该怎样怎样”的指责,委员会还给了一个feedback(反馈或申辩)的机会。他觉得就像“痴心遇冷风”,发表欲望总被评审人打击;认为八成没望了,申辩也是白申辩,准备放弃申辩机会而改投稿到低一级的发表物上。 笔者只是大同行,一条大河波浪宽,波浪之中还隔山,为避误导,先未盲目安慰,仔细看完意见后,笑了;给他打电话说:你的论文基本上中了,因为如此这般….,对辩解机会,一不放弃,二要认真。昨天,这位朋友借贺中秋报喜,这篇论文果然中了。 其实,笔者当时说该文“基本上中了”,只有七成把握,是因气可鼓,而不可泄。现在真的被录取了, 才敢把那时说的“因为如此这般…”写成博文。 长而细致的意见未必是杀伐。 原评审意见是英文写的,为私密性,下面隐去具体内容相关的领域知识,只把意见的框架性要点译成中文。 四份意见中,有三份很长,每一份给出了三个优点(Strong Points),三个缺点(Weak Points); 优点部分都不长, 大致是说 , 选题很有意义,模型不错,XXX有意义,YYY比较巧妙,实验不错,…,之类。 这三份意见在叙述缺点时都比较细致、比较长,大致是:在 应用价值、贡献的意义还阐发得不够充分,其结果的应用范围还可该推广,例如可以….;实 验数据类型还可以增加…..;XXX参数的设置可能对用户比较,建议如此这般….. ; XXX不应该….,而应该如此这般,YYY不应该….,而应该如此这般,云云。 严厉的措辞是愿铁成钢 评审意见中有些语句的确不是和风细雨,比较激烈。 从旁观者角度,觉得评审人没有刁难作者,主要是在批评中支招,在指责中建议。告诉作者怎样才能把论文改得更好;受批评者应当把批评理解为愿铁成钢,一定不要有敌对情绪,反馈要心平气和,辩解要据理力争。 简短意见未必就宽松 ,第四份意见比较短,在优点部分说:论文可读性好,容易理解,实验好;叙述缺点时,说内容偏工程,理论不复杂,似与本发表物相关性不强,云云。 这份短短的意见有点杀气。通常,说某文与本会议(或本杂志)无关,就好像说,这个药方虽然昂贵,但不对此症,再好也没用;这基本上是一票否决。所幸,另外三份意见都说有意义,有价值,可能第四位评审人不看重工程,或者,在学术上与另外三人观点不一致。这种情况下,认真辩解,是可能辩解成功的。    少有不指缺点的评审意见 。评审有评审的规则,如认为论文不能录用,须说明理由;如认为论文可录用,须提出可进一步修改的地方。有些评委会还规定,要提出三个优点(strong Points),三个缺点(Weak Points);很少见到没有弱点的论文。评审人不写缺点,或者是不太负责,或者是水平所限看不出问题,或者是作者的水平太高或权势太高,有如《吕氏春秋》,千金难求一字之改。 一字千金的《吕氏春秋》 战国末期的吕不韦,为了表达与秦王嬴政不同的治国政见,自拟了一个社科项目,自任“首席科学家”,课题组成员包括三千门客(其中多有45岁以下者,相当于如今的杰青基金申请者),其研究路线是“集腋成裘”,相当于今天的“融合式创新”。出成果后,吕不韦令人誊抄悬于咸阳城门,承诺改一字而赏千金。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吕不韦列传》); 堪称史上最早的大字报或墙上博客。 《吕氏春秋》也有不足 如今,在网上容易查到现代学者指出的《吕氏春秋》的若干缺点,如部分内容重复、系统兼容性不好(部分论点自相矛盾),等等。之所以当时没有人对《吕氏春秋》提出意见,可能有几个原因,(1)课题组阵容强大而豪华,3000人合作,千锤百炼,发表时觉得改无可改,缺点较少;(2)有些观点需要时间检验;课题组之外的人们理解都来不及,短期内更提不出意见;(3)吕不韦之地位、之荣誉、之权势以及 之关系 with 嬴政,绝非今天的一般学术权威可比,谁要提意见,真像刀郎唱的,“还需要勇气”。 中学时代的毛泽东曾作文赞商鞅之“徙木立信”,吕不韦这一炒作比商鞅的 “徙木立信”还扯眼球。不知他为什么要如此张扬.在一些小说家营造的艺术氛围中,似乎可感觉到,《吕氏春秋》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商鞅的法家思想不如《吕氏春秋》。 当然,小说不是历史。小说中的吕不韦借《吕氏春秋》给秦王嬴政施加压力,表达不同的政治见解。在笔者看来,这是一场“治国思想上的路线斗争”(此术语也许有点犯忌,请建议更好的术语);小说中的吕不韦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掺杂了个人的动机,用错误的大字报(或博客)方式,发表了有一定正确性和意义的作品(晚一点,在汉武帝时代就可以得到赏识);吕不韦未将成果先呈秦王批准,就在京城墙上又发博客又悬赏;今天的博友看来,我的作品我做主,很自然,很摩登;但2000多年前的秦王嬴政,在政见上受到大字报的突然袭击,一定很不爽,由此也导致了吕的人生悲剧。 远离“后悔的马尔科夫链” 那位朋友刚看到评语列出的缺点时,后悔投稿前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些弱点,为什么不多看几遍,先把这些漏洞补上。其实,即使评审意见更差,笔者也会鼓励他一不放弃,二要认真。否则,有朝一日,听说别人辩解成功后,会联想到“要是自己辩解了,说不定….”,这个后悔药要吃很多年。如果 今天后悔昨天,明天又来后悔今天,那真是一个后悔的马尔科夫链了 。生活在后悔的马尔科夫链中,一定有很多“被拒”,太多的被拒,实在是悲剧。      相关博文(教学与学生论文 系列)        A型与Z型:毕业论文正灌浆, 学生表现几风格   本科毕业论文----学术新兵的初次立正稍息 研究生阅读大餐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防止有意的抄袭,避免无意的雷同 我用全英语方式讲过课(图文) 在统计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   善对论文评审意见的宽严与长短   计算机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记忆观   路与人,以及科研选题----节日感怀(图文) 到了新团队,没有事情做才是最难最难的--兼毕业生赠言 短学期:小曲好唱,唱好了那也难 ----兼议用QQ答疑 醒事”就在一瞬间 --- 一个真实的故事 为什么信息学科看重会议论文----兼给相关基金申请者的建议 要SCI-EI,但不唯SCI-EI ---读CCF新的会议杂志推荐目录有感 取巧不须投机,鞠躬不必尽瘁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9189 次阅读|61 个评论
评审意见早知道-标书的命运
lxchencn 2011-5-28 21:38
国自标书评审接近尾声,专家的意见都在上传了,标书的命运确定了,最后就看能否上终审等待最后的决定了,总有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结局,待终审结局后大家才可以看到自己标书的评审意见,从专家上传意见到申请者看到评审已经要3-4月时间,对于能够中标的项目来说评审意见好话多,得了项目就做吧,可是对于落选的项目评审意见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可以根据意见修改准备,来年再战吧,可是评审意见几个月的等待还是很难熬的,如果专家意见上传后经过适当处理,能够迅速即时反馈给申请者,从现在的技术层面来说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让申请者能够及时跟踪了解自己的标书评审评价,对自己标书的书写、准备有更清楚的了解,评价优秀,可以耐心等待终审结果,评价一般,可以期待奇迹,评价不好的,早早死了心吧,早点从期待煎熬中解脱,早点开始下一轮的准备工作,早点再做点预实验、多查点文献早修改,岂不乐乎?
4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基金委能更多的资助年轻人
pukin 2010-8-27 16:25
认识一个青年教师,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去年开始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经申请了2年了。两次6个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都是 同意资助 ,但最后上会投票的时候都被归入了80%的行列,运气是太差了点。我把他两次评审意见的主要内容的列在下面: (一)2009年申请项目同行评议意见反馈信 一、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 本申请利用控制算法和实时控制器,通过自己设计的。。。小型试验系统。。。。既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又有自己的特色,研究基础较好,研究重点明确,研究方案具体、可行,有望实现研究目标, 同意资助 。 2 申请人在分析研究了先进国家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BLSS)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BLSS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为航天员基本生保物资提供保证,因此,本项目的立项依据较为全面、充分。。。 同意资助 。 3 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工作基础比较扎实,但研究内容比较多,重点不是很突出;。。。;建议进一步突出重点,细化试验方案。 可以考虑资助 。 二、专家评审组意见: 投票未过半数,建议不予资助 。 本子在评审专家评议意见的基础上做了修改,而且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今年又继续申请。 (二)2010年申请项目同行评议意见反馈信 一、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 本项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项目,闭合生态系统运行的人工干预机制,是理论和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希望对实验对象生态需求和变化特征多加考虑。 本项目可以资助 。 2 项目设计有一定的新颖性,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项目可以资助 。 3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研究特色明显,试验方案比较可行。研究团队具有一定的前期工作基础。 建议资助 。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设计模块较多,需要对大量的模型参数进行计算和检验,工作量相对较大,建议申请者就其中最关键的一些参数作为重点研究。 二、专家评审组意见: 投票未过半数,建议不予资助 。 我个人认为基金对年轻人比较苛刻,而对一些本来就掌握很多经费的牛人却异常的大方。顺手检索了一下基金申请的情况,发现有的大牛今年拿了 15000000 左右的经费,而且基本上是同一个研究方向的。 如果这些牛人少拿一点就可以多支持几十甚至上百个可能更有前途的年轻人。为什么国家有关部门就不能为年轻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而宁愿为一些大牛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呢?! 年轻人为申请20万左右的基金压的喘不过气来,可是大牛一批准就是上千万的基金啊!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5510 次阅读|10 个评论
久违的自然基金评审意见
whitesun 2009-9-6 00:52
虽然2号就公布评审结果,但是我的评审意见是6号凌晨收到的,但发邮件时间是6号6点多,我是零点刚过就看到了。4条评审结果中第1条返回的是空,显然是没写评语,投给大忙人评审了,其他的三个评委的评语也十分苛刻,但也只是大面上说了几句,感觉不是相关方向的内行。哎,一样的内容去年评审的比今年的好多了,看来运气很重要。本来地方院校水平本来就不高,而且是青年基金,难道今年要求提高了?按目前的这种状况来看,3-4年后可能有一次评价比较好的,但未必能中。年年写,年年中不了,真觉得没意思。
个人分类: 科研实践|708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