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北京工业学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苏联专家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的第二阶段(1958-1960)
热度 2 wangql 2012-2-9 17:26
1953 年至 1957 年所进行的大量工作,为常规技术专业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新技术专业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在常规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从 1958 年起,北京工业学院开始了新技术专业的设置和建设,进入了尖端专业建设和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由全面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到重点学习科学技术。在学习内容上(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也由“学”、“仿”进入到学习和独创相结合的独立自主的新时期。 1958 年北京工业学院新专业的建设首先在苏联专家什努恒和涅捷尔克等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这些专家当时住在其他地方,每周来北京工业学院一次,进行一般性的专业设置指导。 1958 年 10 月,学院成立机械工程四系(火箭导弹系)。 1958 年底和 1959 年初,列别捷夫和卡伊达什等十几位专家先后到华,在这些专家的指导下,学院进入了新专业建设全面上马的时期,建立了 11 个新技术专业。 从这些新到专家专业涉及领域:液体火箭燃料、火箭固体燃料技术、火箭发动机试验、火箭指挥仪、远程火箭弹和地面发射系统、计算机、导弹结构、导弹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自动稳定器理论与结构、导弹电器设备、无线电遥测、遥控基础等方面可以知道,这一批尖端技术专业主要集中在火箭与导弹技术领域。这些专家主要来自鲍曼高等技术学院、莫斯科动力学院和列宁格勒电工学院。 后来 1961 年 5 月副总理聂荣臻元帅在关于国防工业高校工作问题向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就提出“北京工业学院以导弹为主,同时设置与尖端密切联系的常规专业”。就是基于这一时期北京工业学院的发展的基础。 1959 年下半年,计算机专家萨波什克夫等专家到校后,在专家的帮助下,使已建立的新技术专业又得以进一步的健全和发展。 1960 年 2 月,学校对部分系进行调整:将机械工程一系(武器系)和机械工程二系(弹药系)合并仍称机械工程系,组建第二系(自动控制系),新建八系(金属材料系)、九系(工程物理系)、十系(数学力学系)。形成了院系设置的新的格局。 1957 年到 1960 年是北京工业学院真正提升的阶段。这个阶段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开设了以火箭、导弹、控制、无线电遥控和计算机为主的 11 个新技术专业。 苏联专家不仅帮助拟定了 11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明确了这些专业的发展方向,亲自讲授了 27 门专业课,编写了 8326 也讲义,同时还指导教师开出了 41 门专业课,完成了 27 个毕业设计,建立了 29 个实验室。 这期间,苏联专家亲自指导的教师有 230 余人,为学校培养出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教师骨干,这些工作为学校从一般常规技术专业发展为新技术的尖端专业,为新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经过 8 年的努力,北京工业学院很快由一所一般性的工业学院成长成为一所具有尖端技术专业领先的国防工业学院。进入了国内工科院校的前列。 在这一时期实际参与北京工业学院建设的苏联专家自少来自以下 17 所学校: l 鲍曼高等技术大学( 10 人) l 莫斯科动力学院( 1 ) l 莫斯科大地测量航空摄影工程学院( 1 ) l 莫斯科化工学院( 1 ) l 莫斯科航空学院( 1 ) l 古比雪夫工业学院( 1 ) l 列宁格勒电工学院( 4 ) l 列宁格勒化工学院( 3 ) 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工程学院( 4 ) l 列宁格勒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1 ) l 列宁格勒航空仪表制造学院( 1 ) l 斯大林格勒机械学院( 1 ) l 捷尔仁斯基炮兵学院( 1 ) l 喀山化工学院( 1 ) l 高尔基工业学院( 1 ) l 图拉机械学院( 1 ) l 哈尔科夫航空学院( 1 ) 由于还有一些专家所属学校不清,目前无法确定还有那些苏联学校参与建设。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在 1956 年、 1958 年、 1959 年分别产生了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如: 1956 年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电视发射接受技术装置(为此国家邮电部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第一频道( 电视发射机频率为 49.75 兆赫) 使用权授与了北京工业学院,中央电视台反而使用的是第二频道。在北京工业学院研制电视设备时,苏联的专家们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回国的苏联专家在知道他们没有显像管影响工作时,还花 7000 多元买了显像管送给学院。此外,专家还送给学校不少电子管和晶体管及其他仪器设备和参考文献,折合价值 5 万多元。反映了专家对学校的深厚友情。); 1958 年 7 月,开始研制新中国第一枚反坦克导弹,即 265-I 型反坦克导弹(考虑到前苏联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系统 3М6 在 1954 年 才开始 立项 , 1957 年 5 月研制成功并试装, 1958 年定型, 1960 年起正式装备苏军 ,北京工业学院这些研究当时是非常尖端的。) ; 1958 年设计并发射成功了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并于 1960 年 8 月 17 日在内蒙古实验 “ 东方 -15 号火箭 ” 时第一次 成功 实现了 火箭仪器舱的发射 回收。 (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有关专家在回顾我国航天事业时,就有人认为北京工业学院 1958 年 9 月 8 日的这次火箭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因为一般认为三十公里以下是航空,但这个火箭设计高程100公里,已经达到了航天的层次。北京工业学院 1958 年 9 月 8 日连续发射成功两枚 代号为“ 505 ”的“东方 —1 号”二级高空火箭;北京航空学院 1959 年 9 月 24 日发射成功“北京二号”探空火箭。从现在的资料看,这两次发射都很可能都受到过同一批苏联专家的技术帮助。 ); 1959 年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天象仪; 1959 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辆坦克 ( L/ZTZ-1959 ,即 59 式中型坦克),并装备部队 ; … 1959 年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 后来, 1995 年北京理工大学成为首批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 15 所大学之一。 2000 年,北京理工大学成为第 10 个进入“ 985 工程”建设序列的大学。
5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苏联专家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的第一阶段(1953-1957)
热度 1 wangql 2012-2-8 14:29
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的前身是 1940 年由中国共产党创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 1949 年 8 月以华北大学工学院的身份迁至北平, 1952 年 1 月 1 日正式定名北京工业学院, 1988 年改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现在北京理工大学正努力建设成一所研究型、开放式和国际化的大学。但是 50 年代,苏联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是值得回顾的。 北京理工大学聘请苏联专家的历史始于 1950 年。当时的华北大学工学院成立俄语专修科,聘请当时国内著名俄语教学专家吴素福教授(苏联籍)主持教学工作,并延聘了卡扎可夫、卡扎可娃、科洛斯托维兹等 10 余名苏籍教师任教。这是北京理工大学早起聘请的第一批外籍语言教学专家。 1952 年中央政府进行了全国院系大调整,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 1952 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国防性质。被要求逐步发展成为国防工业学院,并逐步成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中新的高级技术骨干的主要来源。由于当时正处于朝鲜战争时期,国家对国防工业高度重视。中央政府要求北京工业学院克服各种困难,迅速完成从一所一般性工业大学向国防工业大学的转变。 为了尽快提升北京工业学院的作为国防工业学院的水平和实力,根据中央兵工委员会的决定,北京工业学院向中央申请聘请苏联专家,以便借鉴苏联的经验,迅速建成为我国国防服务的兵工专业。 1953 年至 1960 年八年中,应中国政府邀请,至少来自前苏联 17 所高校的 40 位专家参与了北京工业学院的建设,为北京工业学院的第一次腾飞和成为新中国一流的工业学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联专家对北京工业学院的援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53 年至 1957 年,常规技术专业建设阶段; 1958 年至 1960 年,尖端技术专业建设阶段。 1953 年至 1957 年,是北京工业学院常规技术专业建设阶段。这个阶段,苏联专家的工作特点是对工作全面负责。不仅在教学科研工作上给予指导,在院、系。组。行政组织工作上也进行指导。 1953 年 11 月和 12 月,来自苏联著名高校鲍曼高等技术学院的德罗茨多夫(火炮设计)、费道托夫(军用光学机械仪器)和喀山化工学院的拉扎列夫(火药制造)到达北京工业学院。这是援建北京工业学院的第一批苏联专家。这批专家中德罗茨多夫为专家组长,同时担任了北京工业学院的院长顾问。 在这批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迅速确定了 火炮设计及工艺 、自动武器设计及工艺、自动控制与远距离操纵、炮弹设计及工艺、引信设计及工艺、药筒设计及工艺、坦克设计及工艺、坦克发动机设计及工艺、军用光学机械仪器、雷达设计及工艺、火炮射击指挥仪、火药工艺、炸药工艺、装药工艺等 11 个兵工专业 , 并在原有机械工业系、汽车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等一般专业的基础上,调整设置成为机械工程一系(武器系)、机械工程二系(弹药系)、机械工程三系(坦克系)、仪器制造系(光学仪器、雷达系)、化学工程系(火炸药系) 5 个系。这是北京工业学院学习苏联改革学制,建立国防学院的开始。 这一设置方案 1954 年 3 月,得到当时主管部门第二机械部的批准。到 1954 年 10 月,经苏联专家参与意见, 11 个兵工专业的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得到确定。同时还编写了 6 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建立了 15 个专业研究组。 在此期间,专家们分别担任了院长和系、组顾问。从研究学校发展方向,确定专业的设置方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建立实验室,讲课、答疑等所有各个教学环节,到院、系、组的工作计划,专家们均亲自参加和指导工作。 1954 年 10 月至 11 月,来自苏联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工程学院( 2 位)、列宁格勒电工学院( 2 位)和高尔基工业学院( 1 位)的 5 位自动武器设计及制造、炮弹设计与制造、雷达站设计、光学玻璃工学、坦克设计方面的专家到达北京工业学院。其中专家组长卢坎德尔(自动武器设计及制造专家)兼任北京工业学院院长顾问。 1955 年 1 月至 9 月,又有来自鲍曼高等技术学院( 3 位)、莫斯科大地测量航空摄影工程学院( 1 位)、列宁格勒化工学院( 1 位)、斯大林格勒机械学院( 1 位)、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工程学院( 1 位)的 7 位以普列斯努辛(火炮射击指挥仪专家)为组长的热力机设计、重武器及自动武器制造工艺、火炮射击指挥仪、仪器制造工艺学、炸药理论、坦克制造工艺和引信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专家到达北京工业学院。 1955 年 12 月,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第二机械工业部同意北京工业学院在原有 11 个兵工专业基础上,再增设射击指挥仪、仪器制造工艺和药筒制造 3 个专业。 此时已有十多位苏联专家在北京工业学院工作。每个专业都有一位专业指导(有的专业有 2 个专家)。而且由于苏联专家实行上班制,每天在校工作 6 小时,北京工业学院的兵工专业建设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全面系统的开展起来。 至 1955 年下半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教学方式基本“走完一遍”,开始了 11 个专业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工作至 1956 年暑假就有第一批 11 个专业 355 名按照新的教学计划培养的国防专业学生通过国家考试,走向工作岗位。 1956 年 8 月,又图拉机械学院( 1 位)、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工程学院( 1 位)、列宁格勒化工学院( 1 位)共 3 位炮弹药筒设计与制造、火炮同步传动系统和弹药装药工艺方面的专家到达北京工业学院。 1956 年 9 月,北京工业学院将雷达系从仪器制造系分离出来,成立无线电工程系。这时,北京工业学院共设有 6 个系 14 个兵工专业。 1957 年又分别有鲍曼高等技术学院( 2 位,车辆液力传动系统和雷达结构及工艺专家)、列宁格勒电工学院( 1 位火炮随动系统专家)、古比雪夫工业学院( 1 位炸药制造工艺学专家)等 5 位(其中一位远动学和控制学专家弗拉基米尔诺维奇学校不详)到达北京工业学院。 1957 年是北京工业学院常规专业重点提高的时期。 1953 年和 1955 年建立起来的专业均已基本定性。教学计划又进一步作了修订,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实验室,完成了一批新型的毕业设计。 小结一下, 1953 年到 1957 年之间,北京工业学院先后聘请了 23 名苏联专家到校工作。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重点规划和建设了 6 个系, 14 个专业。 苏联专家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制定了这 14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及为了使各专业衔接的 37 种过渡教学计划,完成了基本科系的调整。 在这不到 4 年的时间里,苏联专家在帮助建设 14 个专业的同时,还亲自讲授了 44 门专业课,编写了 13575 页讲义,指导教师开出了 75 个专业课,建成 71 个实验室,开出 422 个实验,并全面指导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工厂实习,毕业设计等。还指导了 64 个研究生。为学校培养了相当数量的懂专业的教师。 通过这 4 年的建设,北京工业学院学的兵工专业设置基本配套,基本上实现了由一个一般性的工业学院向国防性工业学院的转变,真正建成了一个比较高层次的大学的形式。这对迅速培养我国国防建设人才,满足国防生产需要起到了重大作用。
27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苏联专家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1953-1960)(待完善)
热度 1 wangql 2012-2-7 17:32
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的前身是 1940 年由中国共产党创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 1949 年 8 月以华北大学工学院的身份迁至北平, 1952 年 1 月 1 日正式定名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改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现在北京工业大学正努力建设成一所研究型、开放式和国际化的大学。但是50年代,苏联对北京理工大学的援助是值得回顾的。 北京理工大学聘请苏联专家始于1950年。当时的华北大学工学院成立俄语专修科,聘请当时国内著名俄语教学专家吴素福教授(苏联籍)主持教学工作,并延聘了卡扎可夫、卡扎可娃、科洛斯托维兹等10余名苏籍教师任教。这是北京理工大学早起聘请的第一批外籍语言教学专家。 1952 年中央政府进行了全国院系大调整,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 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国防性质。被要求逐步发展成为国防工业学院,并逐步成为我国国防工业建设中新的高级技术骨干的主要来源。 由于当时正处于朝鲜战争时期,国家对国防工业高度重视,为了尽快提升北京工业学院的作为国防工业学院的水平和实力, 1953 年至 1960 年八年中,来自前苏联 14 所高校的 40 位专家参与了北京工业学院的建设,为北京工业学院的第一次腾飞和成为新中国一流的工业学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联专家对北京工业学院的援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53 年至 1957 年,常规技术专业建设阶段; 1958 年至 1960 年,尖端技术专业建设阶段。 1953 年到 1957 年之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重点规划和建设了 6 个系, 14 个专业。苏联专家帮助制定了 14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及 37 种过渡教学计划,讲授了 44 门专业课,指导教师开出 75 个专业课,建成 71 个实验室,开出 422 个实验,指导 64 个研究生。 通过这 5 年的建设,北京工业学院学基本上实现了由一个一般性的工业学院向国防性工业学院的转变,真正建成了一个比较高层的大学的形式。 1957 年到 1961 年是北京工业学院真正提升的阶段。这个阶段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开设了 11 个新技术专业。苏联专家帮助拟定了 11 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并亲自授课 27 门,同时指导开出 41 门专业课。建立 29 个实验室。 期间,苏联专家直接指导了 230 教师,为学校培养出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教师骨干,也为新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工业学院经过努力,在 1956 年、 1958 年、 1959 年分别产生了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如: 1956 年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电视发射接受技术装置(为此国家邮电部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第一频道授权给了北京工业学院,中央电视台反而使用的是第二频道); 1958 年设计并发射成功了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有关专家在回顾我国航天事业时,就有人认为这次火箭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因为一般认为三十公里以下是航空,但这个火箭达到了七十三公里,已经达到了航天的层次。); 1959 年设计制造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天象仪; 1959 年设计制造的第一辆轻型坦克; … 1959 年北京工业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 后来 1984 年,国家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 22 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92 年,国家首批确立的 14 所副部级高校之一。 1995 年 ,首批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 15 所大学之一。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学成为第10个进入“985工程”建设序列的大学。
2855 次阅读|1 个评论
领导创建“留美科协”的学者
suqing1961 2009-9-8 16: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美国的一大批优秀华人科学家冲破重重阻力,毅然返回中国,成为新生红色政权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组织、策划华裔科学家回国的运动中, 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以下简称 留美科协 )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 留美科协 的主要创建人,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曾任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副院长的丁儆(博主注:应是竖心旁加一个敬字)教授可以说是这场载入史册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99 年秋,我从美国结束访问学者工作回国后不久,曾在丁先生的寓所专为此事采访过他。 我 1945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 1948 年赴美留学。在浙大读书、任教期间,我就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王家宠等人,并担任进步组织 人民世纪创造建设社 理事,负责宣传工作,主编《时建通讯》刊物。到美国以后,我对旧中国的落后和腐败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开始频繁地与留学生广泛接触,并在国内共产党员朋友的指导下,开展各类进步活动。 已过古稀之年的丁教授,回忆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1949 年上半年,鉴于国内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在美留学生曾多次聚会,讨论新中国成立后应该为新生的国家做些什么工作等问题。 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当年 6 月 12 日在匹兹堡城成立的。我记得,协会是以在国内已加入中国有关科技工作者组织的老会员为骨干组成的。成立大会上,通过了由我起草的会议宣言,并推选葛庭燧、侯祥麟、华罗庚和我等主要发起人为协会理事。 在丁先生书斋里,我仔细地翻看着那些纸色微黄、保存完好的《美中科协通讯》和《留美科协通讯》。由丁儆主编和亲自蜡刻的这些不定期出版的简报,大多报导的是当时的国内情况,或是转载解放区和香港进步报刊的文章,或是刊登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 留美科协 会员的情况和来信。可以想象,这些类似于《挺进报》的油印材料,对那些身处异国他乡、向往光明和进步的中国留学生,予以了多大的鼓舞和激励啊! 留美科协 诞生后,美国各地区的分会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协会会员迅速发展。 1949 年 8 月,全美已有 留美科协 地区分会 19 个,会员 410 人;到 1950 年 3 月,地区分会增至 32 个,会员达 718 人。 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美留学人员无不欢欣鼓舞。此时,年仅 25 岁的丁儆已任协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全面负责协会的工作。在 1950 年 6 月召开的 留美科协 年会上,由丁儆主持会议,确立了以 认识新中国,为回国参加建设作准备,一切为了回国去 的协会工作重点,开始广泛动员留学人员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那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国会麦卡锡分子活动十分猖獗, 非美活动委员会 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将 留美科协 列为非法团体,并对进步的中国留学人员进行迫害。我自己就曾被美国特务跟踪,并遭殴打,被迫多次搬家。 说到这,丁先生仍然十分激动。 在这种情况下,鉴于 留美科协 会员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陆续回国,余下的会员中还有许多人也准备近期回国,经协会干事会表决, 留美科协 于 1950 年 9 月 19 日 宣告解散。 创建并领导 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 ,可以说是丁儆教授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页。从我查到的资料看, 留美科协 的历史虽然不足两年,但却有近 800 名中国留学生参加了该组织,并有 400 多名协会会员在解放初期陆续回国。 这是一项意义深远、十分了不起的成就。而今,丁教授因疾病缠身,已经记不起曾经经历过的所有事情了;我最后一次见他时,他已认不出我。但是,我相信,历史会记住为祖国曾经做出过贡献的每一个人。 附: 丁儆教授学术简历: 1924 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县; 1941 年考取浙江大学,加入进步学生组织华社; 1944 年底,随浙江大学内迁至贵州,任学生自治会主席、战地服务团副团长,赴前线开展鼓舞士气的劳军、慰军等抗日宣传活动; 1945 年大学毕业,到甘肃玉门油矿炼油厂工作;随后返回浙大任教,担任进步组织人民世纪创造建设社理事,主编《时建通讯》刊物; 1948 年,赴美国留学,先在阿力斯查尔默斯公司植物油脂提取实验厂实习,随后到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和布诺克林工业学院选读研究生课程; 1949 年 6 月 12 日 ,与葛庭燧、侯祥麟、华罗庚等人发起的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在美国匹兹堡城诞生。大会通过了由丁敬起草的会议宣言,丁敬被推选为协会理事,负责创办《美中科协通讯》,并参与《留美科协通讯》编辑工作; 1950 年 7 月回国,被华北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聘为副教授,讲授《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 1955 年,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爆炸装药加工专业,担任该专业教研室主任,编写了《爆炸作用原理》、《弹药装药工艺学》等教材,与人合译了《火工品》专著,和其他专家一道创建了弹药装药实验室、火工品实验室、烟火实验室; 1956 年,参加国务院规划委员会主持制定的第一个全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工作; 1958 年,负责在北京工业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可进行破片杀伤、聚能破甲等课题研究的爆炸实验室; 1959 年,与他人合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大爆破用毫差雷管和尖端武器用毫秒雷管; 1962 年,出任北京工业学院力学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领导了对多种导弹战斗部的反设计研究;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并蒙受屈辱; 1969 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率领技术骨干昼夜开展反坦克导弹武器和坦克防护技术研究,为取得珍宝岛战斗胜利做出了贡献; 粉碎四人帮后,调任国防工办规划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参与主持 1978 年全国力学规划制订工作,负责起草《国防工业系统力学规划纲要 ( 草案 ) 》; 1981 年,调回北京工业学院任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管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工作; 1984 年后退离行政领导岗位,成为北京工业学院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负责建设力学工程系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出任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 主要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爆轰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并在二维爆轰理论与实验技术、二维拉氏实验技术、固体火箭推进剂的冲击引爆及安全性研究,以及冲击波化学和材料动态响应等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在爆炸理论基础研究方面,首先提出了二维定常爆轰广义 C-J 条件,发展了二维爆轰理论及二维拉氏量测和分析技术;纠正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把火药的发明归功于英国人罗吉培根( Roger Bacon )的错误观点,考证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和最早描述冲击波现象的国家。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764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7 0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