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天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京的天有多高
热度 2 cgh 2016-3-28 01:19
北京的天有多高? 一 天高皇帝远。 北京是皇城根。 所以, 北京的天不高, 而且, 是全国最低的。 二 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这就北漂。 心是上了天, 叫理想或是梦想。 现实就是那具躯体, 还在地上, 中间就像, 春风里的风筝线, 被人拽着。 感觉, 天还是高不可及。 三 雾霾可恶, 虽然在天上, 却时刻进入人体。 对付雾霾, 人是无能了, 自造孽,不可活。 所以, 只能靠天了, 靠天吹。 昔日防风林, 居然影响上了天, 妨碍吹霾。 所以, 北京的天, 是很低的, 人能够得着, 树能挡得住。 四 46万是天价, 北京绝对不到46万, 经实地调查, 历史记录有28万, 挂牌记录有37万, 现如今的46万, 看来是小学生解数学的思路和结果。 统计说平均是五六万, 最高是十几万。 那么, 46万是天, 37万是不是天? 28万是不是天? 蚂蚁看到草叶子, 那是在天上摇动。 不, 天子脚下, 天高, 是天子的意愿, 按需分配。
个人分类: 杂谈|3209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对“天价学区房问题”的回答审视各方
热度 3 cgh 2016-3-14 03:06
汇总一下对“天价学区房问题”都是如何回答的 学区房就是抢占公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天价学区房问题”实质是公有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之下,如何运用自身已有的私有资源去更多的占用公有资源! 从这个实质去理解各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也许可以更清楚的审视各方在岗位作为、公平正义的态度,也可以比较清楚看到可预见未来的形势! 1、教育部门 教育部长的答案显示,这个问题和他关系不大,“你别问我”。可是,这就是堂堂的主管教育的部长啊,不问你问谁去? 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说得很明白的是,“所有孩子都拥有进入名校的同等机会”是公平的目标,但是确一直围绕他所制定的政策辩护。 很显然,包括教育部长在内的教育部门,完全知道教育资源如何分配,也完全知道如何保证公平,但是却主观性不实施。按时下的词来说,就是不作为! -----------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8795 有记者问,45万一平米的学区房值得买吗?教育部长袁贵仁回答:“你自己判断。” http://ysx.eol.cn/xuequfang_11088/20140521/t20140521_1117083_5.shtml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   天价学区房的出现,确实是政策制定者不愿看到的。但是,学区房只是政策制定者考虑的一个方面,毕竟制定“就近入学”政策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过,天价学区房的出现,确实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多考虑一些现实层面的因素。就目前而言,科学统筹教育资源、合理划定招生片区至关重要。如果招生片区划定过窄,甚至只是简单化地一一对应,学区房炒作有可能进一步升温。   从今后的招生方式改革来看,应适度扩大招生片区范围,确保在每一个招生片区内都有优质学校,从起始阶段为孩子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逐步推进多校划片,通过随机派位方式确定每个孩子的就读学校。也就是说,不论是住在“学区房”还是“非学区房”,所有孩子都拥有进入名校的同等机会。这样,随着规范学区房居住年限等条件标准的实施,特别是随着多校划片方式的逐步推进,学区房的炒作自然会逐步降温。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过热的现状,还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下更大功夫。 ----------- 2、地方政府 北京市长王安顺回应天价学区房:个别中介炒作。 呵呵,学区房有没有?学区房房价奇高有没有?学区房疯涨有没有?市长大人到时很实在,别人举个例子问,他就答个具体例子。让人想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回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到的南海设防和夏威夷一样,人家的回答是夏威夷没有主权争议。这种答题技巧很好很管用! 可是,作为地方政府,以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去管理房地产市场、城市污染和雾霾、城市交通拥挤,估计到市长大人升迁走了还是老样子吧。回避问题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让充满期待的百姓失望。 ----------- 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news/2016-03/10/content_37991250.htm ----------- 3、学校 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优质中学北京四中,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表示,“如果是我,我不这么做”。刘长铭表示,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质和质量上,包括带孩子做活动,开拓兴趣,保护兴趣。 从某种角度解读,如果孩子在家庭教育跟不上的情况下,选择优质的学校也没有用,可能是浪费资源。优质的学校当然在保证经济的条件下能保证生源质量,生源质量好,教育的成本当然也就可以降低。而对于家庭来说,付出巨大的房产成本,如果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良好的教育前途仍然无望,也是不划算的买卖。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刘校长站在学校的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也回答了那些不注重家庭教育的土豪。但是,按他的思路,还有家庭教育良好的土豪、家庭教育良好的穷光蛋以及家庭教育缺失的穷光蛋。很显然,家庭教育良好的土豪是不需要问刘校长这个问题的,直接会毫不犹豫买房上学的。而穷光蛋们,问了和没问都一样。所以,刘校长的回答还是“很好的”!但是,刘校长不要忘了,他是公办中学的校长,不是私立学校的校长。也许,刘校长不久的将来就是一个优秀的私立学校校长。只能说,你把你的学校办得那么优秀,不是你的错。 -----------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6/03/09/396488.html ----------- 4、“专家” 无论如何,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这两位专家还是比较合格的! 让人担心的是,优质的公有教育资源,指不定哪天就在私有化的大潮中冲到权贵的手下。很多人已经在朝着临时占有到永久私有的思路前进。 ----------- http://ysx.eol.cn/xuequfang_11088/20140521/t20140521_1117083_5.shtml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钊:   教育均衡至关重要,若实施划片入学,并想给学区房降温,必须增加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或者缩小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改变区域之间、学区之间、学区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岗:   “用均衡资源打破天价学区房神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可行,因为很多既有的投资无法折算到未来。对此有以下建议:一是所有优质小学的入学名额都通过抽签获得——在全区甚至全市范围内抽签,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二是推行房产税,即学校的支出由所在学区的房产业主共同承担,即让有支付能力的人承担起学校的费用。总之,对于公立学校,要均衡配置资源;对于私立学校,可以让家长根据自身的支付能力进行选择。 ----------- 5、委员代表 委员代表也是心里像明镜一样,多位代表委员均指向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 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06892772 “‘天价学区房’因教育资源不平衡” “发达国家‘天价学区房’很少见,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说。 贾康认为,“学区房”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现在有支付能力的人首先考虑孩子能够进入他心目中的好学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的目的是要解决孩子入学的问题,抢到手里之后,也不用担心它贬值。他用完之后一转手实际成为一个投资品,能取得回报。当然受到追捧了。”贾康说。 为何出现“天价学区房”,多位代表委员均指向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曾到美国、芬兰等地考察当地的基础教育情况。“美国的中小学也有排名,在买房时家长也会参考学校的等级,但学区房不会贵得离谱。” 钟秉林说,芬兰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一流的,但是芬兰并不存在“学区房”的问题,在芬兰家长看来,“学区房”实际是中国家长在择校,而并非学生自己。在芬兰家长基本都会让孩子在家附近上学,他们认为学校之间的差别不大。“这是因为芬兰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所致。” ----------- 6、没用的结论 呵呵,我们不得不要问,社会主义的公有教育资源为什么就能分配得那么不均衡?是缺少市场的资源配置结果吗? 我们现在的资源配置是什么主导的呢?是不是教育部的权利配置!教育部长有权利推责吗?! 天价学区房的实际占有者,是在权利配置资源的基础下,应用有限的市场手段抢占有限的公有资源,而那些没权没钱的,只能奉送自己本该得到的公平公有教育资源!是实实在在的劫贫济富!要实现万恶资本主义社会限制富人享有低等公有资源,恐怕是要等变天下雨了。 学区房问题能在两会吹一阵,却有如往年一样,被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轻松甩一边,委员代表说了也是白说。两会还值得期待吗?
个人分类: 杂谈|382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从一个案例看:系统运维是自己培养人才还是依靠购买服务?
wya 2015-11-9 08:42
http://auto.163.com/15/1107/09/B7QEMDG100084K7M.html 我军战车故障厂方需花20万 老兵只用2元 2.5元换20万元,是老宋维修登记本上最值的一笔“买卖”——去年3月野外驻训时,一辆步战车出现故障。厂家技术人员前来检测后, 说要更换综合控制箱,得花费20万元 !正在住院的老宋接到团领导电话后,不顾医生劝阻赶到驻训场。他用万用表挨个元件排查,最终确定只 是烧坏了一个二极管,仅花2.5元 就解决了问题。 博主注: 大多数单位选择以购买企业服务的形式进行系统开发和运维,原因很简单: (1)不差钱!而且可以据此申请巨额运维经费 (2)不用干活!自己单位的职工可以轻松上班。 (3)出了问题可以推卸责任,事不关己,找公司抵罪。 最终结果就是大家对该事业均失去责任心,没人再去投入精力进行创新和钻研。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力量:失主不急,捡拾者害怕
wya 2015-10-9 11:11
http://news.163.com/15/1009/02/B5EUGG7P00014AED.html 女子银行卡突然多出500万元 吓得到派出所报警 http://news.163.com/15/1009/06/B5FCHF7P00014AED.html 魏先生说,当天,他沿着泸沽湖找了一圈,未看见有关旅游景区投诉的热线及相关管理办公室。他根据进入云南服务区后,手机收到的短信提示, 拨打了云南省旅游投诉电话96927,但直到他们离开泸沽湖景区后,都未打通该热线。 管理方回应 泸沽湖景区先无条件退款查实后再严肃处理 10月8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致电泸沽湖景区管理局,该局稽查大队长杨学伟表示,国庆期间,景区管理方联合当地公安、工商、药监、质监、物价等部门驻扎在景区工作,“国庆节前我们就召集景区的酒店、商家开了会,严禁哄抬物价、欺诈消费,商家应该不敢这样做, 估计是偷偷溜进来的流动商贩。” 半小时后,杨学伟给记者打来电话 :“我到观景台这里调查了,魏先生说的距离梯步旁一米远的地方,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摊点了,估计是流动摊贩。 但是,即使是流动摊贩,负责观景台管理的这个公司也是有责任的,如果没经过他们的允许,流动摊贩也没法在这里摆摊。” 杨学伟向记者要了魏先生的手机号后表示,已要求管理观景台的公司马上联系魏先生,无条件退还400元钱。 “剩下的,我们接下来再继续调查。”他说。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上海红会万元天价餐饮
冯用军 2013-4-24 11:13
红会救援雅安被骂 社监委拟重查郭美美事件 2013-04-24 07:48:22 来源: 新京报 (北京) http://ent.163.com/13/0424/07/8T7950ME00031H2L.html#fr=email 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官方先后针对三件公众质疑红会事件开展调查、循环公布调查结果。其中既包括郭美美红会干爹事件、子虚乌有的地方红会虚开救灾药品发票案,也包括“有图有真相”的红会工作人员开车中途甩下志愿者的事件。 上海红十字会万元餐饮发票调查:属行政违规 4月15日13时50分,一位实名注册网友肖雪慧(其微博身份认证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发了一条微博,“红十字会一顿饭的发票不涉密吧?想转发却被告知已经删除”,微博下还附上了一张餐饮发票的照片。这张消费发票的付款单位是“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收款单位为“上海慧公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付款日期为2011年2月28日,发票上消费金额为9859元。 各位看官,你们有钱就捐给黑10字会吧,那里还有好多贪官污吏们包二奶、奢靡消费差钱呢?O(∩_∩)O哈哈~ 反正我等小民的血汗钱可是伤不起啊!!!
个人分类: Economic Review|20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补习班高价收费调查:部分学生1学期补课费超5万
JYH64J98Y99H 2012-5-19 09:18
补习班高价收费调查:部分学生1学期补课费超5万 来源:央视《新闻1+1》2012年05月18日 00:15 补习学校工作人员:650元一节课,80个课时是五万二。 解说:五万、十万,天价的补习班为何疯狂? 学生:五分之四吧,反正除了几个人都在上。 学生家长:没办法,孩子都要分数。 解说:95%进重点,会考包过,提分明显,义务教育阶段为什么培训机构会如此泛滥? 杭州风澜教育工作工作人员:你们请(老师)肯定是请不出来的,我们有我们的渠道。 上海精锐教育工作人员:跟学校都是有一些建交的。 解说:公办教师校外走穴,义务教育市场培训,小升初、初升高,天价补习班的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扭曲的市场? 熊丙奇:政府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是不是有真正的作为。 解说:《新闻1+1》今日关注——天价补习班,谁的“疯狂”? 主持人(白岩松):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这些年,好多东西的价格涨得太快,于是中国人民就发扬了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开始苦中作乐。大蒜价格涨得很快,就起名叫“蒜你狠”;大豆要是涨了就叫“逗你玩”;大葱的价格要涨得很多就是“向前葱”。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这个价格涨得也非常快,我们该给它起个什么样的名呢?这件事就是各种校外的辅导班和补习班价格直线上涨,甚至比大蒜、大豆、大葱涨得还猛,但是它不统计到CPI里去,所以我们就悄悄的自己知道就行了。好多人就觉得应该给它起名叫“补不起”,它不就是各种各样的补课吗?但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别看价格直线上涨,说补不起,但是补的人变得更多。政府天天在喊叫停,它却越来越火热,陷入到一片疯狂之中,到底谁疯了? 解说:50000块钱可以做什么?可以买10台iPhone 4S,可以买3000公斤猪肉,或者6000L97#汽油。然后对于孩子还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他们还会多一个选择? 主持人:又到会考升学季节了,近期一些培训机构是再度忙碌了起来。有的学生一学期补课费超过了五万元。 工作人员(浙江省杭州市风澜教育培训机构):我们一门课没打折之前大概是在4800元(一学期)。 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是650元(一节课),80个小时是52000,总共费用。 学生家长:一个学期可能有十几万,我听说多的十几万都有。 解说:五万可以送孩子去培训,很多城市的很多家庭都在毫不犹豫地做着这样的选择。看看各大城市专门针对孩子们的培训机构几乎达到了泛滥的程度,而收取的费用也在上涨。 学生家长:刚开始一期大概在1200左右,后来逐年上涨,涨到现在基本每期都是2000多块钱。我们这个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低的。 杨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任何培训班的费用都是在节节攀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记者:你们班上补习班的孩子多吗? 学生:很多,五分之四吧,反正几乎除了几个人都在上。 记者:学习好的学生也会上吗? 学生:也会上。 记者:你们班有多少人上(补习班)? 学生:我们班都上。 记者:你知道多少钱吗? 学生:每次都得千八百的。 解说:培训到底有多火爆?记者找到了两年前的一些数据,在教育程度最发达的北京地区,与整个北京市约200万中小学生总量相比,中小学培训市场规模至少在135万人,平均每10个学生中就会有6.5个报名参加培训机构。我们搞不明白,在国家大力为中小学生减负的背景下,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会马上选择校外培训机构,他们在培训什么呢? 打开一家培训机构网站,看着“小升初:95%进重点,小升初连续10年蝉联第一,特级教师、一级教师、一对一授课”这样的广告,我们就会知道答案。 某小学学生家长:三门都得上吧,语、数、英。没办法,光说要分,孩子没分不行,所以没办法。因为你要考重点中学,不上这个班基本不会要你。有用没用不好说,反正人家上了你不上,就觉得可能 要吃点亏呗。 解说:北京、上海、长沙、武汉、重庆、成都,在每一个城市眼下又是小升初的关键期,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明年的培训费又会涨到多少呢? 主持人:先讲一个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有一个同事,很多年前孩子刚出生不久的时候,他就信誓旦旦的坚决要做一个挑战者,我才不让孩子陷入到应试教育的泥潭当中去,什么班都不让他报,要让他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今年孩子要小升初,然而在今年春节的时候他突然坐立不安,因为他发现他几乎成了他孩子所在的班里最后还不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家长了。左打听、右打听,他陷入到了焦虑、疯狂和强烈自责的阶段,我这不是在把孩子向火坑里推吗?我这不是在毁孩子的未来吗?结果春节快过完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疯了一样的开车到自己的老人家里,把孩子给接过来,赶紧去报班。在小升初之前剩下的这几个月里,把时间排的满满的,一下子交出去了四万块钱。他成了当初他信念的叛徒,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我的这个同事几乎是天下很多父母的一个缩影,都曾经之前有过信誓旦旦,但是最后在应试教育即将临门一脚的时候全部溃不成军,谁也打赢不了这个跟应试教育的战争。但是难道我们就要这样继续纵容下去吗?现在学生当中非常流行叫“杜甫很忙”,其实真忙的是孩子。 看这样一组照片,先看第一张,这是3月底在南京一个补习班外,就是辅导机构外,蹲着吃饭的小女孩上午刚上完课,中午赶紧在父母的注视下简单吃两口饭,因为马上接着又补习另一科,这孩子多惨,我真怕中国的天下父母最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想到最后的孩子都是扭曲的。 第二张,这到处在诱惑着家长的眼帘,“精品小班、精品托管班、一对一名师辅导”,“高中、初中、小学各科辅导”,而且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电视机前的您,只要您的孩子还是学生,估计您的手机上经常接到各种培训班发给您的短信吧? 第三张,这是一个培训机构课外辅导班校外的景象。在周末的时候,各路家长领着孩子来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一天排好几科,孩子很忙,家长也很忙。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它直接给各个家庭带来的负担有多大?有一组数据显示,北京、广州、南京、哈尔滨、石家庄、西安、成都、银川8个城市对近5000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年家庭教育的总支出大约是8773.9元(在上述八个城市),其中有6031.4元用到了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支出,包括补课费、各种培训班的费用等等。回头看,如果把这6000多块钱刨除,一个家庭一年真正在校内的教育支出还不到3000块钱,但是加了这6000块钱,一下子就增负了。要减负的何止是孩子的课业和书包的重量,还有中国所有天下父母的重任和家庭的重担。 在这样一个热潮当中,小升初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在怎样扮演这样的角色呢?我们接着看。 解说:取消小升初统一入学考试,表面上看卸下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但你去问一问每一个孩子的家长,得出的结论却是看似减负的背后拉开的是另一场残酷的竞争。看看北京市铺天盖地专门小升初的教育培训机构广告,不管是一对一还是多对一,名师辅导和高昂的培训费用下,检验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成绩。 咨询员(北京巨人教育):一定给他延伸一下奥数的知识,因为小升初这一块,无论是你选择学校后期的一些考试,它都不会脱离奥数的知识,因为课内的知识孩子与孩子之间几乎是拉不开距离的。 咨询员(北京京翰教育):好一点的初中可以提前选择一部分,假如我招收60个孩子,挑20个孩子可以进行选择,所以咱们必须争取到那样的名额。 咨询员(北京精锐教育):现在整个小升初算下来一共有16种升学方式,预选、推优、点招、贡献、派位、条子生、直升班等等。 解说:北京、上海、长沙,在每一个校分优劣的城市,一纸小升初,两行辛酸泪,无数个家庭被裹胁在其中,无法自拔,而各类专门针对这些孩子的培训机构泛滥,则是以一种看似市场化的方式强力地扭曲着义务教育。很多人在问,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到底有没有经营范围,国家命令禁止公办学校教师不能在外以盈利为目的教书,但是那些培训机构的特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又是从何而来?还有为什么在一些培训机构一经名师辅导,孩子的成绩就可以马上直线上升? 咨询员:也有学校里的老师。 记者:学校里的老师是指哪的呢? 咨询员:大部分学校里的老师都有。 记者:这个学校您是指中学、小学还是指其它的高中? 咨询员:小学。 有一部分现在是在学校里边,就属于咱们所说的这种一线的老师。 我这边老师是最好的,而且您要知道,咱们这儿只做一线的,就是说老师必须在校的,他对这方面肯定更懂一些,对孩子来说可能短期内效果是特别显著的。 解说:远远超出小学所学范围的考试,以及各种各样的所谓的特长要求,名校竞争激烈,校外培训市场就会推波助澜。为了孩子,被恐慌情绪笼罩的家长们不仅乱了自己的方寸,也加剧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和默许小升初入学考试,舆论在问,如果这种现象加剧,我们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能维持下去吗? 学生家长:你不知道你努力的方向对不对,你只能是蒙着来,然后东一榔头,西一杠子,那时候家长的心情已经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就逼着孩子去(考)。 解说:以北京为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已经成为中小学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比率最高的地区,占到了学生总数的80%以上,而针对中小学的各类补习机构也达到了10000多家,这真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数据。 主持人:首先还是得再次强调,这小升初可是处在义务教育的范畴之内。但是现在小升初成了培训的重点,如果说教育产业化在过去提出来了之后,现在慢慢被大家淡化甚至批驳,但是教育辅导产业化显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现实,现在围绕着小升初这个产业也是越做越大。看看围绕小升初要做多少准备?初中占坑班37%,各培训机构奥数班62.2%,各培训机构英语班54.1%,各培训机构作文班30.9%,艺术特长培训35.4%,体育锻炼培训16.3%,其他培训21.5%。为什么加起来早已经超过了100%,因为一个家庭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不会只选择一个,有时候选择六个,有时候选择四个,有时候选择两个,因此这个比例大大超出。看所谓的“占坑班”,这更有一些微妙的地方,学校跟这种培训机构简直捆绑在了一起。在北京,中国人大附属中占坑班名称叫仁华学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占坑班是水木龙华学校,直接跟清华联系在一起,北京市101中学是101培训部,北京四中就是四中网校,而且最逗的是四忠培训,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就是北大附小、为明学校。几乎都有“占坑班”,不到“占坑班”,占不上这个坑,那就在外面偷偷哭吧。其实问题有很多,接下来我们也要寻找一些答案,连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著名教育家杨东平。各级都在培训,但是为什么这几年突然小升初成了一个培训的重点,成了一个产业化中间的增量部分?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因为小升初的确在各个阶段当中是非常特殊的,本来小升初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允许考试的,而升高中有选拔性的考试,中考是可以选拔的,但是小升初不应该选拔,还应该是免试、免费就近入学。但是由于现在北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差距太大,所以造成家长不得不择校。培训班的火热实际上是“择校热”的一个外表,择校越激烈培训班就越火,是这么一个关系。 主持人:在校外进行各种补习,真的是补充学校里很多教育的不足,还其实它就是一种产业,利用的是家长那种谁都补,你不敢不补? 杨东平:也不能这么说,现在因为很多像那些“占坑班”和那些名牌初中暗中的考试难度是非常高的。譬如数学,大部分考试就是奥数,这是在正常学校教学当中得不到的,如果不参加课外培训就很难胜任这种考试。所以这就是很多家长不得不上培训班的原因,而这种考试难度远远超过国家的课程标准。 主持人:其实这样一个链条,说是不择校,但是现在择校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择校现象中,既然择人家就要有选择权,就要考试,考试的时候难度就很高,超越教学大纲,因此就不得不到校外去寻找这样的补习,形成了这样一个链条。 杨东平:对,所以这里面真正的源头还是义务教育阶段这些初中名校的择校热,而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按照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各种规定严禁考试入学,明摆着是违法违规的,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仍然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大规模进行,包括在校的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任教,而按规定都是禁止的。 主持人:其实这就点出了一个更加让大家血淋淋的事实,天天在禁,年年在禁,但是越禁越多,而且越禁越变成了一种法不责众,都没法去处理了,因为各个学校都在这么做,为什么会是这样? 杨东平:这里面核心的问题还是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依法执教,因为我们看到有些地方,譬如说像山西晋中、辽宁盘锦、河北邯郸,他们由于有效执行了国家有关的要求,那里就风平浪静,很正常,小升初就跟五年级升六年级一样,没有任何竞争性、选拔性,这个理想本来是可以达到的。 主持人:其实各个家长反而心平气和了,因为大家都不用去争了,重新回到了一个真正公平的平台上。杨老师,一会儿还会有问题向您请教。我们继续关注,其实学校,整个我们背后的一个环境对这样的事情是推波助澜的。 解说:“严禁公办中小学举办或与校外机构合作举办有偿补习班,严禁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今年初,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出《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提出“禁补令”,并强调凡是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的一律取消当年评优、评奖、晋升、职称评选等资格,并严肃追究纪律责任。尽管补课原因错综复杂,但我们还是希望各地能够认真执行中央文件,好好查一查那些在培训机构大肆敛财的特级教师、一级教师。 书人教育,一所在南京被称为超级学校的民办中小学培训机构,仅在南京就有14个教学点,常年学员超2万名,这个规模南京任何一所中小学都无法相比。而这所教育培训机构的考试证书也颇受南京一类中学认可,甚至会成为名校敲门砖。但就是这所被当地称为“中小学培训航母”的机构,记者采访发现,它同样可能存在违规聘请中小学在职老师的现象。 新华社南京站记者:我们从家长那边获悉里面是有一些中小学教师,但是因为它是采取了完全封闭式的一种教学,不让旁听,也不让试听,所以我们无法知道这些中小学教师到里面上课的确切情况和数字。 解说:不仅如此,在南京明文禁止小升初考试后,这座学校反而变本加厉地组织考试,俨然成为当地择校考试的替身。 书人最大的一个特点也就是它这种所谓星级学员评定,这个星级学员能够获得名校的认可,在取消小升初考试,然后又鼓励就近入学的背景下,它等于是扮演了一个挑选者和评判者的角色。我们也采访了部分名校的负责人,他们也承认确实是会把他在书人期间的活动,还有书人的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他们录取时的一个参考。 解说:课外补习到底是“补”有所值还是“补”不偿失?特别是它发生在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而一些教育专家结合国外中小学的课外现下教育,也从另一方面看到了我们的问题。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外教育机构还有学校所提供的闲暇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说音乐、艺术、美术、烹饪、木工等等,学生能够坚守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而且他们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而国内我们现在的学生,其实现在不是兴趣驱动,是压力驱动、目标驱动,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貌似有很多时间用在学习之上,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到了高中开始厌倦读书,他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放纵,他就可能变得没有追求。 主持人:其实真的想到学校之外去找一些比如说踢足球,或者说是为了兴趣而去画画,找这样好的补习老师的时候其实还真不太容易,因为大家都是在奔考试而去,背后的大背景是应试教育的背景。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施进军针对“补习热”也说了这样一番话,补习市场繁荣是华人社会一道“特别”的风景。我承认,我去台北的时候还看到了专门有一个叫“补习一条街”,不过针对的是高考没考好,或者是说想考更好的大学准备的,特热。本来“补习”不可怕更不可恨,现在可怕可恨的是一些地方出现了在职老师有偿补课,甚至参与高价补课,教育部门必须对此零容忍,严惩不贷,才是给大多数学生和家庭一个公平。 其实还有更缺德的,就是在自己上课的时候非常宽松,不讲多少真章,但是暗示你在补习班或者在校外补习的时候会讲更多真的东西,甚至会去押题,让大家、让学生,让家长给学生交钱去校外补习,这样的老师不更缺德吗?但是还真有,可能还不是特别特别少。 接下来继续连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杨老师,一直教育有关部门说打打打,要严惩不贷,但是现象却越来越膨胀,是什么原因导他们是管不过来还是怎么着? 杨东平:还是因为他下不下决心,而且是不是动真格的。因为这种禁令其实这十年来下了很多,下的真不少,而且经常下,但是各地的情况也不一样,有些地方严格依法行政,这个情况就会得到遏制,但有些地方就乱象丛生。 主持人:乱象丛生的背后他也在喊打,为什么狠不下这个心呢?是利益作怪还是法不责众? 杨东平:可能主要还是利益的问题,他不愿意痛下决心来改变现在这种重点学校的格局,真正改变择校竞争的这种现状。因为治理择校竞争有一些釜底抽薪的办法,也是教育部和国家规划纲要里面要求的,譬如说促进教师流动,不能把所有的好教师集中在少数学校,通过教师流动,通过示范高中的指标下放,就可以有效遏制初中阶段的择校竞争,这个很多地方都已经有实效了。 主持人:杨老师,您一直在谈很多地方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好的办法,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我,您认为他们最成功的地方做到了已经补习班慢慢在消失,它的成功之处在哪儿,做了什么? 杨东平:就是使得学校之间的差距比较小,学校均衡了,真正实现就近入学了,就没有课外补习的这种需求了。 主持人:哪些地方是做得比较好的呢? 杨东平:最近像杭州、成都都有很大的动作,明显改善,但是有些地级市,像山西晋中都已经做到了零择校,真正是零择校。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东平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其实针对这件事已经快像“狼来了”了一样,大家不希望教育有关部门像喊狼来了的那个孩子,年年喊打,可是大家冷眼一看根本不打,而且法不责众,大家只好赶紧去交钱,继续去培训。 《河南商报》评论员王攀说了一段话,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禁补令”和给学校的“升学率”是一对矛盾。“补课”这一需求基本上成了学校、家长和一大部分学生的共识。于是,补课机构与学校、与出题者“暗合”,共同牟利,也就繁荣了补课市场。自相矛盾不破,利益瓜葛不除,想扑灭补课经济,不可能。 是的。我们有做得好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做不好的地方,没做好的地方是不是要自己思考一下,究竟在哪些利益是不愿意放手的呢?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2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亚事件经工商越描越黑,又是一个完败的政府公关案例
wya 2012-2-3 08:44
以所谓的法规挑战公众的道德常识,完败是必然。 百姓心中的秤远远胜过所谓的法律规定。 黑的东西是经不住推敲的,越辩解漏洞越多,越不可信,这点常识都没有? 闷声发大财才是弄虚作假者的不二法宝!!! http://news.qq.com/a/20120203/000084.htm?pgv_ref=aio 三亚工商部门回应万元账单:不属欺诈宰客行为 网友“黑人光辉”晒的天价海鲜账单。 本报讯 (记者李媚玲)对于此前有网友在网上晒 一顿饭打7折后仍高达9000多元的海鲜账单 ,昨日三亚工商、物价部门执法人员,到所涉及的饭店“海岛渔村”进行了检查,随后该店停业。 昨日上午,针对网上曝光的“海岛渔村”的消费单据,三亚市物价、工商等部门已介入调查,该店也已停业。据三亚媒体报道,网上曝光的单据显示的销售价格,明显高于有关部门公布的最高售价。 下单前须让消费者签字 上述该负责人表示,为了防止欺客宰客的行为,三亚市工商局强迫各个海鲜排档老板必须在下单时让消费者签名,消费者认可后才能下厨。因此,现在网上很多消费者晒出的菜单理论上可以拿到工商局投诉,但是如果菜单上已经有消费签名,这就是合同关系。 对于海鲜排档一顿饭动辄几千上万的价格是否合理,该负责人表示,这就是属于物价局管理的范畴了,只要是明码标价,又有消费者签字,就不能算欺客宰客 ,也不能照此进行处罚。按照三亚工商局的规定,如果海鲜排档有欺客宰客的行为,将执行“一次性死亡”的处罚。此前网友曾质疑为何媒体质疑富林渔村曾多次被投诉而没有被查处的原因。 另外,昨天三亚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处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昨日很多人都去询问“两年内消费凭证均可投诉”一事,但该消息并不属实,局方并未在发布会上发布这样的消息。“ 为了调查取证方便,投诉事件最好不要距离消费时间太长。” 九成投诉因为价高 “现在有九成的投诉都是因为价格高。”该负责人表示,工商局对这个问题也很头疼,春节旅游旺季的时候,即使是当地人也不敢去吃海鲜,价格确实很贵。 按照三亚物价局的规定,海鲜排档出售的海鲜价格其涨幅不能高于采购价的一定比率 。 对于三亚市目前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该负责人表示,从长期来看,罗迪发这个微博对三亚是件好事。 但遗憾的事,罗迪的朋友高先生并没有出示单据,而该店老板自己说没有接待这样的客人,这样工商局和物价局也无法介入调查,连其投诉的情况是否属实也无法确认。 对于到底什么是欺客宰客,该负责人表示,按照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时候,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因此,价格过高不在其列。 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在处理此类投诉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滞后的问题 。 评:三亚“天价账单”有何玄机? 三亚市工商部门的核查,除了“不属于宰客”的这个结论,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显然需要有关部门继续调查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对于网友晒出的九千元一顿的海鲜账单, 昨日,三亚市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经过核查该消费并不属于欺诈的“宰客”行为,已经移交给物价局相关部门处理,所涉及的“海岛渔村”已经停业。 这位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三亚市工商局要求海鲜排档老板必须在下单时让消费者签名,消费者认可后才能下厨。该账单上有消费者的签名,表明消费者对这笔消费是认可的,已经形成合同关系,因此不属于“欺客宰客”,而价格过高问题属于物价部门的管辖范围。 这样的“核查”结果不免让人觉得意外。因为晒单网友指认的店家否认有过这样一笔业务,否认春节期间开出过九千元的账单。既然如此,“该消费”又是如何被核查出来的呢?莫非面对工商部门的核查,老板又突然想起确实曾有八人一顿点了近40斤海鲜的事情? 三亚市工商部门的核查,除了“不属于宰客”的这个结论,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显然需要披露完整。 人均消费近5斤海鲜,连被指开出天价账单的店家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三亚市工商部门眼中,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理由很充足——只要你签字,就代表你认可;只要你认可,就不是宰客。 因为按照规定,“只有消费者认可后才能下厨”。 店家确实在按照规定办事吗?尽管我们不能做有罪推定,先把店家放在欺客宰客的判断之下做各种推测。但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工商部门确实需要多下些工夫去调查,而不能简单因为有消费者投诉便勒令店家停业整顿,更不能凭账单上一个签名便作出不存在欺诈的判断。 其实调查也并非难事,例如,查一下店家的交易流水、进出库记录,又或者,按网友的提示,查一查印有编号的结账单底单,看看是否真的卖出过一顿40斤的海鲜。 最后还需要普及一个法律常识,有签字就能代表认可,即形成合同关系吗?恐怕未必。翻看《合同法》第三章第五十四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也就是说,即便签了字,如果并非本人真实意愿,或者在欺诈胁迫之下签的字,这个合同是可以被变更或撤销的。如果消费者是受到欺诈签的字,这个签字怎么能视作不存在欺诈行为的证据呢? 当然具体这张天价海鲜消费账单是怎么产生的,目前,公众还不太清楚。“天价账单”中存在诸多不合常理的疑点, 例如8个人吃了40斤海鲜,签字是否违背消费者意愿,需要当地有关部门继续调查。 当然,这与价格高是两码事。改善三亚的旅游环境确实需要个案的推动,“天价账单”就在那里,这是比罗迪以及诸多网络投诉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希望当地工商和物价等部门更深入的调查,最终给公众解开“天价账单”背后的玄机。 相关报道: 三亚餐厅7个菜要价近万被查 老板怨游客没良心 该店铺一股东介绍称,春节期间在店内消费四、五千元很普遍,当天的确有人在亚龙湾包厢消费吃海鲜。 他表示“真是没良心,吃完饭后,我们免费开车送他们去天涯海角,还问他们觉得贵不? 他们说‘可以,过年过节不算贵’。”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院天价内存条事件是个“双输”的应急公关案例
热度 2 wya 2011-12-6 10:49
通过该事件,我们不难发现: 1、科学院某些研究员、博士在危难关头,面对互联网上群众的一片质疑声,口径统一到了惊人的地步(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大众在危急时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光荣传统是不会变的!): 要么保持沉默, 要么枪口一致对外: 其他人都是外行,不了解政府采购流程、不了解中科院财务管理严格,完全是政府采购制度不好!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 其实,吴宝俊先生反复实证只说明了一点:惠普天价内存条确实货真(真有该型号天价内存)价实(hp原装稳定性好)!也侧面证明了政府采购网价格属实,没有虚高报价。 王铮研究员则一直想说明“政府采购卡住了中国科学”,但该合同的成功签订恰恰证明了“政府采购这点小钱根本卡不住财大气粗的中国科学”。 况且如果王研究员的论点成立,则高价的政府采购不仅卡住了中国科学,更卡住了中国政府的行政开支,这样的结论他能证明出来吗? 呵呵,二者费了半天劲都在帮政府采购的忙了,也难怪政府采购一声不吭,坐收渔人之利了。 2、政府采购除了关闭内存条报价网页之外,完全履行“装死人”策略,不辩解、不说明! 而给普通大众的印象就只能是: 1、政府采购的东西都是天价的,是腐败的根源。 2、中科院真的很有钱,不差钱,敢花钱,也能花出去! 呜呼,一场双输的公关!!! 丢的都是政府的脸!流失的则是群众对科研界的信任。 拜托,科研界能否动动脑子,用科学评估的方式处理这场应急事件?? 你需要证明这根天价内存的确有购买必要、就是买的值得!打印机也是经过年初财政预算的! 而不是经办人员要拿回扣或者决策者突击花钱、拍脑袋的决定! 中国政府连“ 发达国家减排承诺执行情况” 都要进行科学评估,科学院的专家们也别把平时花样百出的“科学评估”的本领都用在忽悠申请经费上啊。 编后话: 其实,对于政府采购的弊病讨论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此事一出,舆论的主要矛头指的是中科院,而非政府采购。 所以,不需要再强调政府采购制度的不合理,而应该就此个案证明其合理性:该内存条的确必须购买才能满足工作的特殊需要! 如果想进一步消除影响,该空间中心可以公示一年来的政府采购明细,证明以前从来没有买过如此不合理的天价商品。这样,就变坏事为好事,宣传了该中心的正面形象。 当然,前提是该中心的确一贯光明正大,此事仅为个案,而非回扣、洗钱的惯用伎俩!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77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价内存条:你们心虚什么?中国迫切需要第三方的“尽职调查”
热度 2 wya 2011-12-5 11:45
科学网不愧是科学院主办的网站, 天价内存条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一批科学院系统职工大力佐证: 要么证明:“科研工作长期受到“政府采购”的蹂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11do=blogid=513174cid=1380281 , 要么证明:“ 天价内存跟科学院无关的一个证据 ” http://grou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id=513887, 总之一点:天价内存条是政府采购的问题,不是科研人员和中科院的问题! 有趣的是,事后两家涉事单位分别作出了迅速反应: 中科院:“天价内存条”合同已终止 政府采购网:发现HP LaserJet 5200的选配件信息现在已经完全是空白了。 交易两方都在试图掩盖、回避这一交易,为什么??????? 既然采购方的确需要这一内存来提高打印机的性能,供货方也的确提供这么一个货真价实的内存条,大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顺利完成交易啊! 毕竟这是一个正常交易,任何方面都没有过错啊?? 终止合同干什么?隐藏配件信息干什么?光明正大的需求和供给怎么就这么见不得光??? 呵呵,空城计果然凑效了,媒体曝光一吓唬,狐狸尾巴就露出了,心都虚成这样了,还需要什么调查吗??? 其实,此事并不需要追究到底是“政府采购”还是“中科院”的责任,也不需要调查有没有“回扣”,因为这表面上就是很正常的交易,没有任何违法违规,体现出的只不过是双方的 心虚!!!! http://tech.qq.com/a/20111205/000057.htm?pgv_ref=aio 当日朱春明也不是吃饱了没事干。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与浑水既是同行,又互为潜在客户——就在意外追踪浑水的数月后,朱春明的老板曾成华接下了美国某对冲基金的一个大单:针对浑水在中国的第六次出手做 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这些尽职调查内容包括:浑水有关分众传媒的一系列报告质疑是否属实;江南春(微博)针对浑水报告的回应是否合理。 国内迫切需要这种第三方(最好是同行或竞争者)的尽职调查,不仅是政府采购等合同采购领域, 对官方委托的课题、项目等,更需要考察其提供的报告、结论是否属实,是否忽悠。可见,还是西方的市场机制更科学、严密。 不像当前的中国,一家之言充斥学术界,引进几个国外模型就号称权威,获取亿万经费,希望成为国家决策的依据!可悲、可笑、可怕! 既然那份政府采购合同已经签订,就说明“ 内存条根本没有卡住中国科学 ”,特别是经费充足的单位和科学家团队,他们根本“不差钱”! (王铮:内存条卡住中国科学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12/251545.shtm ) 政府采购卡住的往往是弱势科研团队那可怜的微小经费。牛人的焦虑,不过是“鳄鱼的眼泪”。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256386.shtm 随着事态发展, 社会质疑加大 ,该中心 不得不 选择终止合同。 内查 未发现违纪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配件价格过高,其价格已接近打印机的价格。该负责人认为,内存条定价6000多元, 是国外厂商采取“低主机、高配件”的销售策略,反映了该厂商对自己品牌的垄断经营行为 。配件的定价包含很大的水分,是其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 面对质疑,最好的办法是在曝光后继续履行合同,证明其光明正大。 也让我们看看这个6000元的内存条什么时间能到货? 是不是事件出来之后才开始从国外生产线上采购进来抵账的? 踢皮球是向来是强势机构的强项!如同中石油新疆采购进口越野车后,将皮球踢给国产汽车质量不行一样,该所把皮球踢给政府采购垄断。 政府采购也真窝囊,除了关闭网页之外竟然没有任何回应的言辞,你们的年终报告该怎么写??是如王铮研究员一样,写“政府采购卡住中国科学”? 这样的责任你们担得起吗?? 政府采购网,引进几个科学院的博士吧,这样也许能更好进行应急公关!!!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1_01/11/4219383_0.shtml?_from_ralated 天价采购影响政府信任度 七成受访者希望追究责任 博主注: 话说千遍,只为进一言: 一方“敢卖天价”和另一方“敢买天价”现象本身就说明了背后的一切。 重点不是追究哪个机构的责任,追查回扣、洗钱、突击花钱等腐败等问题, 关键是需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使政府采购不再天价,而是低于市场价;使 采购方主动公开采购明细,接受大众监督!而不是被内部人出于种种目的被动曝光。 不管是“差钱”还是“不差钱”的科研组,用的毕竟都是纳税人的钱啊! 专家说法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表示,中国科学院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它的收入中有一部分是政府拨款,其采购行为应该公开,不允许乱花钱的情况存在。   胡教授说,与“天价内存条”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主要是政府采购在监督方面存在欠缺。他分析称,要杜绝此现象发生,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公开自己的支出明细,接受民众监督;二、经费必须经过严格的预算审核,落实每一项支出,而不是笼统的一个预算;三、审计应该独立,行政机关的审计部门应该从政府中独立出来,事业单位的审计则应该由第三方的审计机构来完成;最后,政府机构的招投标过程要全程公开,还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招投标监督小组,由社会名人、利益相关方以及人大和政协代表组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37528do=blogquickforward=1id=514545 什么样的内存才能惊慌? http://tech.sina.com.cn/it/2011-12-01/01096406468.shtml 根治“天价内存条”缺的是决心 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12/01/11014615_0.shtml “天价内存条”是一只有待解剖的小麻雀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265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科院天价内存条的政府采购内幕
热度 8 wya 2011-11-30 10:36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209330950 惠普HP LaserJet 5200,9040,9050 打印机专用512M内存 DDR 100pin 价  格: 195.00元 http://www.edgetechcorp.com/ram/HP/LaserJet/5200-Memory EDGE 128MB (1X128MB) PC2100 NONECC UNBUFFERED 100 PIN DDR DIMM memory $ 13.88 关于政府采购的猫腻,大家都懂的,本不想就此发文,但看了些评论,觉得还有糊涂人。 1、政府采购里面设备的型号市场上一般是不卖的,因此无法比较价格高低。如果非要同等配置的进行比较,人家会说我政府采购的包含了n年的上门服务费等软性价格,你拿这个就没辙!但可以肯定,大家都感觉政府采购比市场买的贵的多。 2、政府采购网同意那么高的价格卖、采购单位同意那么高的价格买,只说明一个问题:大家都不差钱!因为政府采购花的是国家的钱,不是你自己腰包里的!所以,中科院该所宁可放弃自掏腰包买600元的内存条,也甘愿接受政府采购网6000元的协议。 3、此外,还存在供需双方的暗箱操作。供货方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高价格开出6000元内存条的发票,然后采购方愿意得到一个300元的非原装内存条,剩下的钱则是归采购者吃回扣,当然也要给供货商分一点。 4、有专家建议取消政府采购,俺认为此举可以,但需要有个制度保障前提:取消之后的所有采购明细账目必须公示!同时,单位资产处入库审核时需要和市场价格进行比对。 其实取消政府采购的问题,和科研经费中劳务费的提取比例问题基本一样,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而是能否更好监督和验收的问题。如果科研人员能出真成果、好成果,全部都发成劳务费也无妨;但是若缺乏监督和验收机制,放开劳务费比例就是助长科研腐败! 所以,错误不一定都在政府采购上,而是一个愿打,另一个愿挨!!! 此前听说一个故事:某单位科研人员购买一台笔记本,但没有配光驱,建议资产处在政府采购时添加购置原装品牌光驱。资产处先问钱从哪里出:是个人课题经费还是单位办公经费?当得知是用单位办公经费支出时,该处人员称:原装品牌外置光驱要接近1000元,不如从市场买个300元的也一样用。于是数天后,该资产处人员交给科研人员一台原装ibm笔记本和一部三星外置光驱。当然,不清楚这个光驱是否经过了政府采购程序。 可见,是否愿意接受天价,完全取决于单位掌控资金方的意愿!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在科学网讨论??? http://news.163.com/11/1130/00/7K2NRTR70001124J.html 中科院:“天价内存条”合同已终止 网店要价不过300 昨日上午,网友“逸水寒”在华声论坛发帖称,“朋友单位上买了个打印机,要求政府采购,一根普通一两百元的128M打印机内存居然卖6000多,整整翻了几十倍”。其在帖子中贴出了一张采购合同,其中采购方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所”,最后一栏“惠普128M内存条”的价格为6247元。 从事数码配件经销的网友“D C”称,打印机内存条相对电脑是有所不同,但也不会差这么多,“一般来说128M的内存条都在300块钱左右,即使是原装牌子也不会贵这么多, 一台打印机才多少钱?” 记者也在 中关村 在线、京东 商城 等网店发现,惠普同型号打印机128M的内存条不过一两百元,最贵不过300元。 这已不是政府采购首次出现天价商品:简阳市档案局办公设备采购的“ 移动 硬盘”为苹果iPodtouch4;辽宁抚顺财政局采购iP od touch4做U盘…… 原装就得这么贵 ? 网 帖显示,该合同购买方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所,方式为政府采购,时间为11月18日。随后,记者致电合同中的供货方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业务经理王先生承认确有此事,并称128M的内存条之所以卖6000多块,是因为“内存条是惠普原装的, 经过专业检测,所以贵一点”。 王先生表示,一般客户都会选择放弃“原装”6000多的内存条,取而代之的是市场上一些普通的内存条,“价格大概在两三百左右”。 为了核实如此高的价格是否因为“原装”,记者致电惠普中国总公司。在其客服的转接下,记者联系到惠普公司在广州的代理商奥通有限公司。记者将网帖描述的惠普打印机型号告之客服,称需要一款相匹配的128M内存条。客服告诉记者,“普通版的内存大概在300元左右, 而惠普原装的需要预订,价格在600元左右”。该客服人员同时表示, 这款600多元的内存条已经是他们店里最贵的内存条了。 采购方证实采购行为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采购行为的确存在”。对于网上出现的采购合同以及其中透露的价格,这位工作人员也没有否认。 针对网友关于“天价内存条”的质疑,该工作人员称,此次采购活动所有的采购程序都是合法的,价格也是透明的。至于为何价格高得离谱,该工作人员认为, 这可能涉及他们的特殊专业要求,所以会贵一些。 “如果大家有质疑,可以去中央政府采购网进行查询,那里的价格都是公示的”。该工作人员最后表示。 记者随后浏览了“中央政府采购网”,发现其中信息类的商品价格都需要“登录后查看”,而 该网站的 注册需要“验证政府部门的身份”。 http://baike.baidu.com/view/229817.htm “什么工作需要?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竞标,比的不是价格、不是质量,而是关系。”曾参与政府采购的昆明市供货商李某称,“买的东西次一点,供应商赚一点,回扣拿一点”是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的“三点”规律。少数负责采购的公职人员甚至会和供货商“共谋”赚取差价。 博主注: 呵呵,这些人的数学真的有问题,“贵一点、贵一些”竟然贵了10倍!!! 此外,都拿“专业检测、特殊专业要求”说事,“专业”就能值这么多钱?? 试想如果没有内部人出于各种目的主动曝光出来,这笔买卖肯定就成交了! 制度监管在哪里?难道查处所有的违规违法问题,都只能靠媒体和内部人的揭露? 合同可以终止,追责不能终止,而是刚刚开始!!! 要弄清楚这个“天价”究竟出自哪个环节?哪个部门? 有趣的是 合同中的供货方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 承认确有此事,并称128M的内存条之所以卖6000多块,是因为“内存条是惠普原装的,经过专业检测,所以贵一点”。这就说明该公司认可6000多元的报价是正常行为而并非数据错误,且很早就知情。所以,政府采购网站就很难再拿“数据录入错误”搪塞。其他还能找出什么理由?“数据陈旧,协议未更新?”好像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6000元以上的128m内存条吧? 因此,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政府采购网站和中科院都一直保持沉默,不了了之。 因为一个谎言必须用多个谎言来掩盖,但是现在似乎已经掩盖不了了。“装死人”应该是最后的计策。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417 次阅读|25 个评论
又一个清代瓷器将被天价拍卖!
热度 1 laserdai 2011-11-2 06:03
博主按:最近几年西方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然而西方不亮东方亮,这几年总是听到我国古代瓷器在西方被天价拍卖的报导,买家毫无意外都是自己人。不清楚这些中国古代瓷器是怎样到了西方的,应该不是当年国家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过程中赠送的礼品吧?反正这些当年不值几吊铜钱的东西,辗转到了西方后沉睡了几百年,现在西方再天价卖回给你,呵呵,这样的商品交易就是不错,利润率就是超高!!! 请看下面的一则报导,不知道这次是哪省哪市的富豪要出手了。估计最后的价格恐怕要轻易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一亿肯定到不了,过几天就水落石出了,等着瞧吧。博主将持续关注。 ************************************************************************************************ 英国发现清代瓷罐,估价50万英镑(500万人民币) 一个在英格兰什罗普郡乡无意中发现的清代金彩莲花蝙蝠盖罐,被拍卖行估价为50万英镑。 这个彩瓷罐高约45公分,做工精致、保存情况良好。 瓷罐的主人并不知道其价值,所以过去的30年来,这个瓷罐就一直放在饭厅的窗户边的地板上。 直到瓷罐主人找来了一个古董商到家里鉴定一套甜点餐具,阴错阳差地才被这个古董商发现。 瓷罐主人并不清楚瓷罐的来历,但是苏富比拍卖行估计应该可以排出30万到50万英镑的价格。 苏富比解释说,一般有盖瓷罐经过长年累月,很少还能盖子和罐子可以同时保存下来,完整的有盖瓷罐非常的罕见。 苏富比拍卖行预定在11月9日拍卖这个瓷罐。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551 次阅读|4 个评论
天价、无价与廉价
热度 9 boxcar 2011-4-10 08:58
最近一些天,网络上为了一起大学生交通肇事“激情杀人”然后畏罪逃逸的案子吵翻了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辩论波及各个网站,科学网的博主们也不失时机地加入到辩论之中,多位博主都发表了标题相当惹火、内容十分上火的灌水博文,一举颠覆了“水火不相容”的老训。其中一个观点是哲学家所说的“生命无价”【 1 】,另一个观点则是一位消防专家的 “生命无价即廉价”【 2 】。本人按照网名 boxcar 的工作原理,本着从“ 尽量争取多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多对这些信息和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 【 3 】的精神,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表见解,在千军万马都疾驰过后,写一篇博文,说说我对“价”与“生命”的看法。顺便说一句,这个题目是昨天晚上看了黄秀清的博文【 4 】以后在评论时起的。 本来,这几天大家在争论“生命”到底是不是“无价”的,我的文章却拿了一个不相干的“天价”打头,是为何故?说起来你们不一定信,是因为如今的简化字中“天”字和“无”字长得太像了。“大”字上面的加一“横”就是“天”,意味着有“担当的人”头顶上是一片天。“无”字和“天”字相差是又边那一“捺”,拐了弯就像一条腿跪了下去,结果就成“无”。“天价”意味着价格很高,高得让人咋舌,“廉价”说明价格很低,低得让人吃惊,那么“无价”呢?“无价”本来意味着没有价格或者不能定价。 所有被政府和社会认可其买卖的东西,都可以要有个定价,有叫做物价局的单位或者叫做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机构管理着,随便提价牟取暴利或者随意降价搞倾销,都会遇到些麻烦。那些被喊出来“天价”的东西,一般只具有自抬身价的炒作意义,除非有个别人烧包摆阔,是不会有太多人去买的。那些卖得很廉价的东西,会很受像我这样断不了穷根的穷人的欢迎。 不过,无论是天价还是廉价,都是关于可以合法交易的有价商品而言的。在正常的现代法治社会里,人的生命本来就不是商品,是不能直接买卖的,因此,谁都不可以给人的生命来定价,所以说生命无价。在现代“法治社会”管辖之外的“黑社会”,倒是可以有花多少钱去买个杀手“做掉”某个人的全部或者局部的事情发生,这时候可能会有一条胳膊多少钱、一条腿多少钱、一条人命多少钱的明码标价存在;在战争年代,似乎还有悬赏多少钱去要某个革命领袖人头的赏格,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生命似乎变成了商品,被标注了价格。当然在后现代社会里,也会有某个球星的一条腿价值 N 多美刀或者欧元的传闻,这大概是多少钱保险的意思,但其本质上是一种伤后的“补偿”,而不是作为商品进行直接的买卖。事实上,杀人案件宣判执行时附带的多少万元民事赔偿,只能是一种赔偿,绝对不可以理解为被杀者生命的价格。 苍天在上,“ 生命无价”本意味着人应该就像跪下去的那一“捺”的样子去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不是一刀攮过去;“生命无价”中的“无”字,不是“虚无”的“无”,也不是让他人失去尊严跪倒求饶。 像药家鑫这样开车撞人再持刀杀害被伤害人的家伙,如果不能得到严惩去偿命抵罪,何以彰显法律的庄严?又何以能警示后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药家鑫如果在一片煽情的声援中只被判个轻罪,那么我们可能要随身携带着更长的刀(甚至矛)和盾牌才敢上街了,那时中国的大街可能会变成古罗马的角斗场。 参考: 【1】 周可真:生命无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26do=blogid=430806 【2】 麻庭光:生命无价即廉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2992do=blogid=431231from=space 【3】 吕喆: 我为什么要起 boxcar 这个网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280819 【4】 黄秀清:生命:无价等于廉价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31311cid=830130
个人分类: 社会|4742 次阅读|20 个评论
太夸张了吧~
热度 1 wzhong 2009-9-8 20:44
两年前听说过方形西瓜,一直没有见到过。今天到香港九龙塘附近的又一城,里面有个超市,卖各种奇形怪状的西瓜,都产自日本,售价惊人。有几款西瓜,售价都是9999港币一只。这么贵的西瓜有人买吗?买回去舍得吃吗?形状再特别,也是西瓜呀。虽然具有工艺品的观赏性,可是却无法像工艺品那样长期保存。 葫芦型西瓜,9999港币/只 金字塔型西瓜,9999港币/只 人脸西瓜,9999港币/只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502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