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编辑手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讲述科学史的独特角度
热度 2 pup 2020-6-28 22:09
讲述 科学史的独特角度 ——《科学大师的失误》编辑手记 文/ 陈静 ( 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戴维为何会与法拉第反目?迈克尔逊、欧拉为什么感到遗憾? 爱因斯坦一生中干的最大的蠢事是什么? 伽利略错在何处 ? 为什么哈伯获得诺贝尔奖了还遭人鄙视?哈恩为何为自己的发现后悔?为什么约里奥 -居里夫妇一而再再而三地错失良机?霍金到底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 这许多的疑问都可以在杨建邺教授的《科学大师的失误》中找到答案。正如 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所 说 : “ 科学史不限于罗列成功的研究活动。科学史应该向我们阐明失败的研究过程,并且解释,为什么某些最有才干的人们未能找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而另外一些人的名声又如何大大地强化了他们所陷入的误区。 ” 《科学大师的失误》的选材角度恰好验证了麦克斯韦的话,讲述数十位著名科学家或败走麦城、或错失良机、或留下污点的故事。如果将书中的 26讲,看成一条特别的“线”,这条“线”恰恰串起了科学史上著名的“失败”与“错误”。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科学史图书出版的老编辑,虽然本书中的很多故事都似曾相识,但其独特的视角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仍让我一睹为快,尤其是关于希尔伯特 “越俎代庖”的迷之自信和关于歌德鲜为人知的性格描写,忍不住要特别分享一二。 读者也许还记得 华罗庚 曾说: “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今天,数学 甚至 在 人文科学 领域也发挥着 “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力量。 在 20世纪的数学界拥有执牛耳地位的希尔伯特决定“越俎代庖”,直接参与到物理学的革命进程之中。他一心想用公理化方法来改造物理学,并且自信地认为,能担此重任的,非他不可。十年之后,希尔伯特的“越俎代庖”并未成功,最终只能长叹一句:“物理学还得由物理学家来干,数学家干不了!” 为什么希尔伯特会有此等的 “野心勃勃”?狄拉克说过:“数学是特别适合于处理任何种类的抽象概念的工具,在这个领域内,它的力量是没有限制的。正因如此,关于新物理学的书如果不是纯粹描述实验工作的,就必须基本上是用数学形式和方法来描述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希尔伯特曾经的豪言壮志了。 希尔伯特的努力也并未全然无效,至少有两件事可以让他在物理学家面前自豪的。一是希尔伯特曾经因为更懂四维时空的数学,能够采用比爱因斯坦更直接的方法来论述性对论。另一件事则让希尔伯特几乎 “沾沾自喜”了。当玻恩和海森伯用“矩阵代数”建立起微观世界的力学——矩阵力学时,希尔伯特就以数学家的敏锐提出:“根据我的经验,每当我在计算中遇到矩阵时,它们多半是作为波动微分方程的特征值出现的。因此,你们那个矩阵也应该对应一个波动方程,你们如果找到了那个波动方程,矩阵也许就很容易对付了。”但这两位物理学家并没有重视希尔伯特的建议,去找出那个“波动方程”,也许他们打心底里认为希尔伯特根本不懂量子力学吧。结果不久,却让薛定谔找到了这个波动方程,即如今鼎鼎大名的“薛定谔方程”。 我们很难评价希尔伯特投身物理学研究的那十年是多大的 “失误”,也无法假设如果玻恩和海森伯多谦虚那么一点,科学史是否就能重写这一节。历史总是在这种成功与失败中螺旋前进,不仅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如此,生物学家、化学家、宇宙学家等各个领域都如此,而其中折射出来的深刻教训都让读者唏嘘不已,例如 子虚乌有 的 N射线却一度激起了法国科学界的狂热反应,PCR技术引起的官司让曾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恩伯格无地自容……这些科学史上的“阴暗面”至今仍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此外, 当玻尔的理论 理论和 J.弗兰克的 实 验相 冲突 时 , 当戴维看到法拉第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当达尔文收到华莱士的信中谈到进化论时……他们 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纤毫毕现。 我们熟悉的诗人、作家歌德, 20多岁时就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还是个优秀的画家,但很少有人了解到,歌德同时在科学领域也作出了令人称赞的发现 —— 他曾在植物学、矿物学等领域取得了有进展的研究 , 遗憾 因其在艺术领域的名气掩盖了, 幸而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 《科学的旅程》 一书中就专门 肯定了 他 的 科学贡献 。 在《科学大师的失误》中,歌德并不是主角,而是在讲述高斯的故事时,用歌德作为类比。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更丰富、更立体 的歌德形象,他在受到王室赏识时会受宠若惊,总是表现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对此,贝多芬直言不讳地劝他说: “您大可不必这样去敬重他们,您这样做是不妥的……”他们俩一起挽手散步,迎面走来了王后和公爵们。贝多芬小声交代歌德:“挽着我的手别松开,他们该给我们让路。”但歌德还是撇开了贝多芬的胳膊,站在路旁鞠躬如仪;而贝多芬则不同,他径直穿过皇室成员,坦然接受公爵们的礼敬。天才的歌德也是谨小慎微的凡人,难怪恩格斯曾说:“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 为什么歌德不能像贝多芬那样?作者给出的回答简短有力: “ 歌德没有这种精神力量,高斯也没有。 ” 《科学大师的失误》的作者杨教授并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而是在每一讲都特别安排了专门的一小节,对错误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和反思,进一步 从哲学 思想、 方法论 、 科学心理学、人物性格和想象力等多个维度,深刻 揭示 导致 失误的不同原因 , 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科学史的真实面貌——每一个伟大成功背后却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失误。 与杨教授此前的另一部优秀科普作品《物理学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科学大师的失误》中,同样能读到 “科学与艺术”的有机融合。全书引用了中外 诗人 苏轼、袁牧、海涅、雪莱、 蒲柏 等十几位诗人的诗句,引用哲学家如 康德 、 芝诺 、 休谟 、 黑格尔 、 罗素 等十几位的格言,此外,还有柯南道尔、狄更斯、但丁等文学家的经典作品。这些丰富的素材恰到好处的出现的行文中,不仅考验着作者的人文储备,也体现出一位优秀科普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对读者而言,收获的不仅是理性的哲思,还有阅读的美感。 《 科学大师的失误 》 , 杨建邺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年6月出版。 本文已发表于《北京晚报》2020-6-24,发表时略有改动。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50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此简简单单,一切闪闪发光——我认识的王文采院士暨《中国唐松草属植物》编辑手记
热度 3 pup 2018-12-14 23:46
如此简简单单,一切闪闪发光 ——我认识的王文采院士暨 《 中国唐松草属植物 》 编辑手记 2015 年 5 月 6 日, 在 中科院植物所标本馆一楼,王院士 简陋的办公室里, 我跟随领导前去拜访王文采院士。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王院士。 听了我们简短的汇报后, 王院士 说了句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 : “绘图人员的缩编和整个植物分类学衰落的时代大背景有关,这种困境也会影响分类学的发展,至少让会这个学科变得‘更枯燥’”。看到我们策划出版世界著名博物学家的经典手绘 植 物图谱,王院士 欣然答应 撰写 丛书 序言。 2015年5月6日,拜访王文彩院士。 2016年1月26日,我带着新鲜出炉的《雷杜德手绘花卉图谱》样书,去面谢王院士。再次环顾王院士这小小的办公室时,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院士的办公室会这般简陋。在这样的环境下总忍不住想起鲁迅的名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王文采院士在植物所标本馆大楼101的办公室 此后出版的 “博物学经典丛书”中,《玛蒂尔达手绘木本植物》《果色花香——圣伊莱尔手绘花果图志》也都皆刊载了王院士撰写的序言。 由王文采院士作序的3本植物图谱 熟悉后获知王院士仍在笔耕不辍,每周中都有两天,从中关村的住处,坐班车到所里的标本馆,研究他最爱的植物标本。 2017年初王院士开始撰写专著《中国唐松草属植物》,很幸运,他把书稿交给了我们来出版。同样幸运的是,该书最终得到植物所的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 有了这笔资助,作者的创作更加安心,编辑的各项流程也顺利得多。 2017 年 12 月 5 日 , 我带着出版合同前往植物所。孙英宝老师带我走进标本馆二楼长长的走廊。远远看见王院士坐在显微镜前,手边是一摞植物标本。此前在照片上见过这个画面,如今真实的景象就在眼前。冬日的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王院士的身上。我很难形容那一刻的美好画面:一位 90来岁的美男子,一位德高望重的分类学家;窗外是凌冽的寒冬,眼前是安静的研究。总之,一切闪闪发光。此刻,我写编辑手记的当下,脑子里还不断的浮现那一幕温暖和感动。 \0 2017年12月5日拜访王文采院士 并签订图书出版合同。 2018年 春节假期刚过,王院士挂念书稿的编校进展。 2月27日早上,我 带着书稿的校样,如约来 到王 院士在 标本馆一楼的办公室, 恰巧在门口碰到提 着水壶 刚 打 完 水回来 的王院士 。 他总是非常客气和礼貌: “陈先生,来来来,您请坐。”我被这个称呼弄得非常不好意思,每次都恳请:“王老师您叫我小陈就好啦,可不能再喊我先生啦~”王院士每次都笑,电话里也还这么称呼,写信时也这么写…… 这一次 见面,看得出王院士心情很好, 跟我讲了些邱园的故事,还有他最喜欢的 那些 植物标本馆。 5月16日,我去 植物所 给王 院士 送稿子。进入标本馆二楼,狭长的临窗的工作台边上,依旧是王 院士 伏案工作的身影。一位 92岁的老人,一台显微镜,几份标本,几沓稿纸,后边是深远寂静,窗外是绿树盈盈.......每次看到这个场景,都有些许感慨,又些许不忍,连多一句工作之外的寒暄都觉得有点打扰了先生的思绪。 先生知道我来了,依旧热情起身与我握手,连连道谢。 每次分别我总是忍不住说: “稿子慢慢看,可别累着您”。 但有一天还是收到了 孙英宝老师发来 的 微信: “告诉你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王先生身体不适,现在住院治疗。” 看到消息后我立即 意识到 , 时间对王院士来说,无比宝贵。幸好王先生很快康复出院了。 5月28日 是 周一, 一大早, 孙 英宝 老师 就 带着纸稿来到排版公司,一一交代怎么改正。因为王 院士 的突然住院,孙老师一心想加快《中国唐松草属植物》的出版进度,好让王 院士 尽快看到自己的专著。 三四月时 正值我社校对科的工作有调整, 许多书稿的 校对工作一度被迫延迟。多方协调努力后, 王院士书稿的校对和审稿得以加急推进 。 我同时也制定了书稿流程的倒计时计划。 《中国唐松草属植物》 按照《中国植物志》的版型排版和设计,文中拉丁学名、标本登录等的体例,参考国际著名的大型志书,如 Flora of North America , Flora Hongkongensis, DIE NATURLICHEN PFLANZENFAMILIEN。 2018年8月8日 为讨论拉丁学名的正斜体问题,王 先生 拿出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 三个新种 是首次发表,它们分别是 : 希陶唐松草、定结唐松草、亚东唐松草 。 希陶唐松草 定结唐松草 亚东唐松草 六、 七、八月期间,书稿进入了紧张的初审、复审和终审阶段。期间我多次到王院士家里,讨论书稿的修改情况。王院士待人总是温和又客气,每次都让保姆切好西瓜和桃子,有一次还留我吃了顿午饭。 \0 \0 图书最终顺利地赶在了植物所 90周年庆典之前出版。王院士拿到新书时,甚是喜悦。紧接着就告诉,正在撰写《中国翠雀花属植物》。王院士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状态,我已不再意外,唯有再三说:“书慢慢写,不着急哦,您一定别再累着。我也还愿意给您当编辑。” 2018年9月20日王院士收到样书 《中国唐松草属植物》 的 101 个种,分别配有 101 幅精准的 墨线 图版(其中对花部器官萼片、雄蕊、心皮都有放大的插图) , 这些图版都出自孙英宝老师之手。 2018 年 9 月 4 日, 我在 审核印厂 送来的 打样时,发现有 几 幅图的线条像被水浸润过, “糊了”的感觉。因为这几幅图是此前在杂志发表新种时所绘, 而 孙老师 交稿给我时只找到了电子 扫描件 , 估计是当时扫描仪器精度不够, 导致线条都虚了。其实 这种图都应该拿原作去电分 再印制, 才能最好的体现画家的线条功力。与孙英宝老师紧急商榷 后,他立刻 连夜加班,重新绘图到深夜 3点,第二天早上 用 闪送 快递回 原作。并 给 我 留言谈到与王先生的交往 : “ 我的今天是完全受到王先生的熏陶和影响,先生不仅是我的贵人,还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相处的非常好,并没有上下级或者居高临下的情况。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王先生指导写完和发表的,而且还是 SCI,后面的很多文章也是受到先生指点和影响而写完发表的。在我后来才明白,平时的工作交流中,先生之所以讲的那么详细,不仅仅是让我了解他所研究的内容来画图,还让我逐渐的进入了研究者的角度,去体会与感知相关的科研内容,现在细想来看,先生这是在培养我,如何去投入一项研究工作;如何去研究;各种研究方法;如何去查阅文献;如何去编写内容;又如何去有效的传播内容。 ” 言辞恳切,令人动容。 有一天 89岁的陈心启先生来 到编辑部 ,我们聊到王 院士 ,陈老特别诚恳地说: “王文采院士特别友好,他的品格高洁,是最让人敬佩的科学家!” 图书出版后几天,我突然收到了王院士寄送给我的样书。我给先生回电话,刚说我手边还有样书呢,王院士连说: “那不一样,那不一样。我要感谢你,我要送给你一本书。” 附《中国唐松草属植物》一键购买链接 https://item.jd.com/12451118.html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7335 次阅读|6 个评论
? 我和《基因论》
pup 2010-5-18 08:45
有位诗人说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粒干瘪渺小、随时会被鸟儿吃掉的种子会变成一棵参天大树。而生命又是那么脆弱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久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在哀痛之余,人们也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神奇。 生命具有如此迷人而久远的魅力,以至千百年来,无数人对生命的奥秘思考着、探索着。今天,研究生命的生命科学甚至已经成为一门显学,而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的《基因论》则无疑是生命科学的经典之作。而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中的《基因论》则以她独特的魅力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作为一名生物学研究生 , 在校时我和大部分的同学总是去阅读最新的 paper ,几乎很少想过应该去阅读像《基因论》这种在生物学甚至医学领域里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更没有意识到,了解学科的思想史对于科学研究是多么的重要。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目前国内市场上这样的书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是一副让人望而生畏的面孔,读者以为书里都是高深莫测的科学研究,自然敬而远之了。在图书馆能借到的,也大都是数十年前的版本了,落满了尘土。如今已广为流传的名词基因、 DNA 、染色体其实早在 1926 年出版的《基因论》中都能找到原形。摩尔根( T.H. Morgan,1866 - 1945 )也因此获得 193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就是这样一部在科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此前却不被广大读者认识,确实是个极大的遗憾。 幸运的是,我正在参与《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这个工程,可以从此改变《基因论》尴尬的地位,让读者感知到其可亲可近,可阅读,可收藏。虽然《基因论》看似讲述的是深奥的遗传学,在如今中学生的生物课本里已是基本的知识了。那么,为什么还要阅读这些早已成为定理的著作呢?因为它们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创造的结晶,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载体①。这让我想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通识教育,坚持让学生阅读原著,而不是以通史的形式教授科学史或人类文明发展史。这是因为依赖别人的阐释,便没了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所以,我们阅读《基因论》,收获的不仅有是什么,更多的是为什么,也就是这个理论是如何发展而来,如何设计实验,如何选用实验材料,如何运用到各种生物学现象中使得微观的生物世界变得清清楚楚作者摩尔根又为何被称为经典遗传学中成就最大的人,是经典遗传学的旗帜。 ② 图书出版已经有一年半,然而,每当手捧着这本精美、厚重的《基因论》,就会怀念起那时的全情投入。连续奋战两个月,对照审读《基因论》英文版、繁体版和简体版, 160 多幅黑白插图更加清晰,若干疑点问题也得到了专家解答。果蝇实验室的照片拍到了,遗传学的发展脉络捋清了,摩尔根的生平故事收集了,彩色插页的框架搭建好了终于体会到了领导经常教导的编辑要为书提供附加值这句话的分量了。 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生命的种种神奇,同时也再一次体验到了科学的深刻内涵。 20 世纪 30 ~ 50 年代,摩尔根遗传学派被扣上资产阶级的反动理论的帽子,大批遗传学家被剥夺科学研究的权利,甚至被关进监狱在这种极度艰难的环境下,本书译者卢惠霖( 1900 - 1997 )始终坚持科学问题不带有政治性的立场,在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中保护《基因论》的翻译手稿,历经 18 年终于翻译完成。每次阅读《我的父亲卢惠霖》③,都会让我眼睛湿润。短短的数千字,看到了卢惠霖学习摩尔根的遗传学并在我国捍卫、传播和发展摩尔根遗传学的一生,看到了《基因论》一书为我国遗传学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其实,《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在阅读书稿或参阅资料的时候往往自己先被感动,并强烈的希望这种感动能传达给广大读者。所以我们将科学大师的一生和科学思想史浓缩在彩色插页中,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图书本身的珍藏价值,更希望读者们因此而更珍藏大师们非凡的科学思维和光辉的人格魅力。 ①《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封面文字 ②《基因论》导读, p1. ③见本书附录 特别感谢我的同事为本文润色,尤其是开篇和之处,将原文明显拔高。本文发表在《中国可供书目》2008年夏季的某一期上(忘了具体日期啦,后来这本刊物停办了,呜呜)。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4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之道,编辑之道——让“科学元典”亲切感人
pup 2010-3-31 16:26
科学之道,编辑之道 让科学元典亲切感人 陈静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 常常有读者一看到典雅的装帧和作者的赫赫大名,便不禁不住想要拥有《科学元典丛书》,同时又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疑问:科学元典?这么深奥的科学原著好读么?能读懂么?的确,在今天人们更青睐轻松阅读的网络时代,阅读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名著,想想就会觉得艰深枯燥。但是,如果翻阅一下书中的导读和那些独特的彩色插页,《科学元典丛书》往往就成了读者的藏书。 虽然《科学元典丛书》中诸多著作讲述的内容,有许多如今已经是学生课本里的基本知识了,比如厚厚的一本《基因论》,在当下的中学教材中只用了两页篇幅就讲清楚了的基本遗传原理,但在生物学史上,《基因论》堪称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要出版元典,提倡阅读原著,是因为我国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全人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无论人文专业还是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应该有一个共同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阅读经典原著是通识教育的一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手段。 作为编辑,怎么让读者对这些向来被误认为是古板、冷峻的科学著作变得亲切、生动并值得细读,同时又不能让这些积淀着厚重的人类智慧的杰作流入庸俗呢?这套书的策划者及执行主编周雁翎就明确提出:编辑要为书增添附加值,要有编辑理念。为此,我们每编辑加工一本书,都要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数十次,搜寻数百幅插图并为之撰写最终能串联起来的图说;要捋清学科理论的发展脉络;要再现大师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要挖掘科学人物背后的动人故事;要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内在关系;也要注重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力 比如,我们原本只知道波义耳是化学家,却不曾了解他极富个性,仅仅因为讨厌宣誓仪式而拒绝就任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他游历意大利期间阅读了伽利略的对话体著作《关于两们新科学的对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达 20 年后,他终于模仿这一格式写就了《怀疑的化学家》。他总是保持着 17 世纪英国绅士的言谈风格和贵族气息,所以他写的科学书籍也语句优美,像诗句一样讲究。而当时的上流社会,会将床头摆有波义耳的《怀疑的化学家》 一书而引以为豪,这可谓科学流行的一大佳话。 我们耳熟能详的化学家拉瓦锡在他的《化学基础论》一书中提出的氧化理论完成了科学上的一场革命,但不幸的是,这场科学革命恰好与另一场革命法国大革命同时发生。拉瓦锡也终因参与了包税商集团而被送上了革命法庭,在共和国不需要学者!让判决给他上一课。的口号下,法国将自己伟大的儿子判处了死刑。当我们凝神注视著名画家大卫创作的油画《拉瓦锡夫妇肖像》时,画中透漏出的无言甜蜜和美满,让多少人不禁惋惜,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就曾愤懑地说:砍掉他的脑袋只需要一瞬间,但要再长出一颗这样的头颅也许要等一百年!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赫胥黎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时,正值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处于大危机、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改译了该著作,取名为《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对当时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维新领袖、辛亥精英、五四斗士改造中国的武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胡适、毛泽东等人都曾深受其思想的熏陶。 其实,每一本《科学元典》背后,都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往往在阅读书稿或参阅资料的时候就已经深深感动,并强烈地期望能将这种感动传达给广大读者。因此,我们精心设计,将科学大师的人生和思想史的轨迹浓缩在导读中、在篇章页中、在彩色插页中,以呈现科学大师研究、著述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图书本身的珍藏价值,更希望读者因此而更珍藏大师们非凡的科学思维和光辉的人格魅力。我们力求更加生动活泼、更多的人文关怀,希望我们所做的这些努力,能使读者在阅读它时,好像正由一位智者引领着在科学的旅程上散步,教你欣赏科学之美,体会智者之思,感觉正在经历一段趣味盎然、回味无穷、充满收获的思想之旅。 此文发表于《上海科坛》 2009 NO.4 (总第 50 期),再次感谢执行主编李乔老师。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3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编辑之路:从茫然失措到乐此不疲
pup 2009-9-9 16:53
以下为原文,发表时有删减。 上学时我是纯理工科女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在实验室度过,不分晨昏。也许是基因里,也许是星座里,也许是血型里,都有点文学气息想要表达。所以喜欢台灯下的阅读,自习时有关书的畅想。有时候偶得一书,在下雨的夜晚,能让我完全投入那些静静流淌的文字,就像聆听一个熟悉的朋友,来自作者心底的声音,跟我曾经的所想那么一致。短短的几千字,便能娓娓道出我曾经有所触动却无法成文的心事。我阅读的所有,都让我相信,文字具有神奇的魔力,而承载文字的书就是完美的情人。在书里,常常会有遭遇知己的触电感觉。比如某一书中流露出的对纸质情书的怀念,对真实图书馆的眷恋,对去日苦多、念你如昔的感怀,对电影、旅行、文学的感动,甚至对某一个地方的多次重访,无一不让我惺惺相惜。 凡人大抵都是被神的手指引着的吧,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很幸运地成为一名图书编辑。我至今还记得求职面试的时候,领导问我放下自己多年经营的实验,会不会惋惜,彼时的我,感性与向往全都写在脸上,一副为梦想而光荣的青春模样。领导微笑颔首,她大概是看到了自己初入行时的影子了吧。那时候的我,以为编辑只是个名词,是一个很小资、很惬意的职业,可以每天与喜欢的书籍为伴,可以将工作和喜好(也许还有一点点特长)完美地结合起来,就像豆瓣书店的口号读书即生活那样充满诱惑,更可以埋头于文字之间而免于游走于纷繁的人际事物,这正是我的私心,也是幸福的期待,所以满怀喜悦和感恩,迎接着我的工作我的梦想。 真正投入之后,才知道编辑除了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同时还是个动词,与书相关的一切都要操持,事无巨细。《现代汉语词典》对动词编辑的定义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但真正的图书编辑要比这个定义要求的广义得多,也具体得多,并非只限于找找错别字,改改病句,写写小文章而已。从作品还没有成形到它日渐被读者淡忘,也许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它需要沉下来的同时也要求走出去。既要能够静下心来审稿,逐字逐句地梳理案头工作,耐得住寂寞;也要具备优秀的文化素质和敏锐的市场意识,从而策划选题并有效地执行,即能折腾。出版社要在传播文化的同时,自身也要得到财富积累,这样才能让产业得以良性循环,最终更好地服务于读者,这也正是业内常常说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收。记得初为编辑时,站在行业大规模改制的路口,我既慌乱又难过,当时对做书没有具体的想法,对自身的合适定位没有足够认识。 幸运的是,我来到了北大出版社,这里有一套高效的培训机制,我尊敬的领导周雁翎和姚成龙两位老师给予我宝贵的引领,要求我做一个有思想的编辑,也常常教导编辑要为书提供附加值,要做儒商,不仅要做书,也要养书。我身边的同事都无私地帮助我,像朋友一样共同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随时辅导我编辑业务。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良师和益友,我才得以顺利的跨过这段毕业生常常遭遇的职场青涩期。 如今细算起来,我成为编辑已经四年了。从茫然失措到乐此不彼,其中的苦与乐都当成收获,也当成生命的礼物,哪怕偶尔为一些纠结而抓狂,也因为深陷其中而自觉甘之如饴。某日翻看到自己昔日的一页日记,记录了我责编的科学元典丛书之一的《基因论》的辛苦过程,读完日记再看手边端庄典雅的《基因论》,由衷的感念当时的全情投入,成就感也满满当当。如果人和人之间有一见钟情,那么我相信,和书也一样;如果读者和书能够惺惺相惜,那么我更相信,编辑也一样。 近日读到沈昌文的《书商的旧梦》一书,其中也谈到很多做书的苦与乐,读后也深受启发。在沈先生那一代或者更早之前的编辑,其社会地位堪比学者教授,有很多学界名人,都是编辑出身。那时候的编辑大都同时是学者,也研究学问,在著述方面慧泽后人,所以那时候都称大编辑。到了我们这一代,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再敢妄称学者,但希望做好文化的传播者,做好作者和读者的服务者。 虽然当编辑也会有不太好的职业毛病,比如习惯了用审稿的劲头来审视一本书,吹毛求疵的事没少做,包装背后的水分也能估摸出一二来,慢慢地,想要轻易地喜欢上一本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常常有人说编辑看文字太多了,会看伤了,就像大厨在完成美味佳肴之后自己却没有胃口了一样。但是我始终觉得这是一个幸福的职业。博尔赫斯说过: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那么,书就应该是天堂里最丰盛的礼物吧。每当看到暑期的学生,带着干粮整日泡在书店;每当看见周末图书大厦像早晨的菜市场一样人潮涌动;每当我获知又有人在家里排除万难都要僻出一个空间当成书房;每当遇到自己编辑的书,它们看似招摇的,艳丽的,被安放在重点推荐的架子上,哪怕只有一本,也淡定而从容的独自绽放这时候我就由衷地感谢命运之神的眷顾,让我走上这条幸福的编辑之路。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423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