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重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影响因子的不能重复的医学论文,大多数不是中国人写的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4-8-2 15:55
实际上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的不能重复的医学-生物学论文,大多数不是中国人写的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25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可以精确再现的摇号,还有概率意义吗?
热度 4 cgh 2014-2-28 12:51
可以精确再现的摇号,还有概率意义吗? 科学网有个数学教,也有不愿入教的数学大师。科学网上的数学科普也是比较多的,这里就不挂上大名,免得有人不乐意。总之,科学网上懂数学的人还是很多。把北京市小客车摇号的概率问题放科学网上应该没错,最好能引起一次小小的讨论。 2014 年开始,北京市小客车摇号推出提高中签概率的举措,“照顾”久摇不中的申请者。从刚刚公布的方案看,具体方法是给需要提高概率的人分配更多的号码放到摇号池。比如,超过 24 期未中的人以 2 个号码参加。这样来看,确实使这部分人的相对概率增加了一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总号码池的数量也增加了。基准概率人群的概率相对是开始减少了。 上面增加概率的方法,无论如何还是相对公平,也符合数学逻辑的。但是,最新的公告 http://www.bjhjyd.gov.cn/jggb/2014224/1393230939498_1.html 显示,“为进一步体现小客车指标摇号工作的公开、公 平、公正性,自 2014 年 2 月 25 日起,北京缓解拥堵网站提供 摇号程序下载 服务,申请人可自行下载摇号程序和 “ 摇号池编码文件 ” ,进行摇号结果验算。” 这就让我这个数学能力一般的人有点纳闷了,随机的摇号居然可以精确重复? 这个“验证“的具体输入条件是:“ 申请人首先输入查询期的“文件 MD5 码”,然后导入相应的“摇号池编码文件”(无需解压缩,直接导入),并输入查询期 6 位随机种子数后,点击“计算”按钮,程序即可显示查询期全部中签编码。 ” 也就是,给定上述三个东西,就能得到唯一的结果。那么,随机的东西就只有那个 6 位的“随机种子”!这个似乎和我们理解的随机不是一回事吧。如果从这个六位数确定地计算每个结果,也就可以从所要的结果精确计算需要的六位数,这个对应关系应该不是随机的。也就可以是人为“操作”。何来公开和公正? 再来说这六位的“随机种子”,带给每个申请号码是同样的概率吗?这个恐怕需要科学网的数学博主来帮忙论证一下。直观上讲,如果没人编号都是同样位数的数字(现在是 13 位的数字),每个数字的概率是相等的。可是,现在中签的编号是 6 位数产生的,这中间的概率是如何传播呢? 看过电视里的彩票摇号,用的是乒乓球在吹气状态下进入管道的随机过程。就这都爆出很多造假行为。北京市小客车摇号程序,在没有公开原代码的情况下,如何能说它是公开公正公平的,还是高科技可控的?
个人分类: 杂谈|5447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一样才是科研成功的第一步
热度 5 gaojianguo 2013-12-8 20:10
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促使科学家或者科研人员“不走寻常路”。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如果老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只会得出me too的结果,往往引不起同行的兴趣,更谈不上是一种创新。所以,要想在科研中出奇制胜,不一样、甚至让人觉得“另类”才是得到关注与认可的第一步。昨天阅读了近期发表在New Phytologist的一篇研究论文,深刻感觉使自己工作突出亮点的方法首先是要让人感觉你工作的独特性( unique )。下面我将介绍简单的工作也可以被同行高度认可的一个案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Losh等人发现海洋浮游植物中光合酶的含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如在他们的研究中作者发现8种浮游植物的光合酶含量占到总蛋白含量比例小于6%,这远远低于其它陆生植物,特别是C3植物叶片的含量,且无论是在快速增殖期还是平稳期,其酶含量均不高。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光合酶只是总蛋白很小的一部分(a small fraction)。为什么这个简单的试验结果能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上?因为他们没有人云亦云。正所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出色的工作往往只需要为数不多的一两个亮点即可! 作者没有人云亦云是建立在对科学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的,我相信他们试验之前已经做足了文献调研。由于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化学反应,反应中的关键光合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应该是比较丰富的,这点已经被科学家证实,如前人的试验表明菠菜中光合酶占总蛋白的65%,其它物种的比例也较高,所以Ellis在1979年就发文称RuBisCO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蛋白质”,但他的估计是建立在粗略的推算之上的。我相信,Losh等注意到了这点,所以敢说出不一样的话。事实上,我也感觉很蹊跷的是,光合酶的含量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物种得到测定,如大麦、菠菜、豌豆和烟草等。所以,“地球上最丰富的蛋白质”目前只是建立在逻辑推论上,实证数据竟然很少。 当然,陆生植物可能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就是RuBisCO,但其它环境中的植物会是什么情况呢?水生植物所处的环境与陆生有很大的不同,对惰性的光合酶来说或许需要更强大的羧化二氧化碳的能力和对应的浓缩机制,从而最终影响酶含量的不同?我不知道作者的逻辑是什么样的,但这应该是开展试验之前的比较合理的推理。作者没有人云亦云,通过简单的试验就完成了一项重大科学发现(刚发表不久就被引用7次)。 当然,不能为了不一样而刻意的求新,有时甚至通过刻意的篡改试验方法、进行稀奇古怪甚至刁钻的试验设计不会得到同行的认可,反而会被耻笑。讲这个案例不是为了否定重复性的工作,事实上,科学需要重复,大量的重复验证,重复出真知。由于当前浮躁的科研环境,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无法重复,这点比较遗憾。因此,不一样是建立在对科学问题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 Losh 等的文章链接: Rubisco is a small fraction of total protein in marine phytoplankto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0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重复已发表论文结果的难处
热度 1 tianyizhang6 2013-9-18 13:32
做科研的人希望弄点儿新鲜玩意儿,要做与别人不同的东西。很多时候搞新鲜的东西就意味着冒险,犯错的几率就会攀升。这是事实,但我们不应该把它视为无所谓的事情。当在某个领域的玩科研的人把论文出错变为平常事的时候,那这个领域也就彻底崩溃了。 已经发表的文章有没有错,错了多少,只能从后来的研究结果来判断。如果要证明前面的文章是错的,那后面的作者必须先重复已发表的结果,然后再用更可靠的的证据来证明别人是错的。在我看来,证明前人结果是错的论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论文。我想很多研究者也赞同我的观点。但发表这一类型的论文至少会面临两大困境: 1 )文章只能发表在一般的杂志上,前人做错了发 Nature ,你只指出了别人的错误,那只能发表在很一般的杂志上;即使你推翻了别人并且重新建立自己的论点,也只能发表在相对较好的专业杂志上。 2 )得罪别人。这个可是不得了,说不定明天你的论文或基金就被送到那个被你证明乱弹琴的伙计手上。 目前的同行评审制度不可能让研究者走出这种困境。解决办法倒不是没有,关键还是钱的问题。我认为公共或私人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或者奖项去吸引某些勇士来做这种不怕死的研究 有以上这番感想,是因为刚读了两篇去年发表在 PLOS One 的文章,他们有更直接的思路和更可靠的方法分别证明了分别一篇发表在 2002 年 Developmental Cell 和三篇 2003 年同时发表在 Nature 的论文的主要结论是错误的。
个人分类: 分子遗传|3850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做一个好的观察者和实验者?
kong014 2013-6-1 23:20
科学是一项令人神圣而又敬畏的东西,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刚接触科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将来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回答:科学家。当一个孩童年幼无知还不能够完全理解科学的时候,对科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逐渐长大,才明白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科学的发现过程充满了不经意,有时候也耗尽了科学家们毕生的心血。有些科学家终其一生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也未能有所突破,也有些科学家因为自己的未曾留意而与大发现失之交臂。对于将来有可能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我们来说,该如何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导者,做一个好的观察者和实验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取得成就呢? 我认为发现科学的人通常应该是一个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脑袋里经常装满了问号,在不断反复地实验中,并且想要不断把自己问号拉直的人。牛顿坐在大树下思考问题,被落下的苹果砸中,就开始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从而开始假设猜想,然后不断验证,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做梦的时候也在不停地思考问题,最终发现了苯环的结构。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上千种材料,他通过观察,不断地寻找不同的材料,而且不厌其烦的去证明自己的想法,最终发明了电灯。孟德尔连续种了八年的豌豆,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实验,记录相同特征的豌豆数目,通过合理的数学计算与猜想,最终发现了基因遗传定律。 俗语有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炼达即文章。一个好的观察者通常都是十分用心地留意与问题相关的每一个细节,看到别人所忽视的地方。有时候就是那么不经意之间,比别人多瞥了一眼,然后就发现了科学,而其他人却失之交臂,所以一个好的观察者应该要处处留心,看问题的眼光独特而又全面。科研还需要不断地重复试验,如果孟德尔没有那样日复一日重复实验的毅力和决心,也就不会发现基因的奥秘,所以一个好的实验者应该是能够不厌其烦,坚持不懈的去验证通过观察得到的猜想的人。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那就是留心;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实验者,那就是重复。而贯穿二者的应该就是我们的想法。通过观察,为自己脑海中的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解释,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所以一个好的观察者和好的实验者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勇于大胆假设的人,敢于接受失败的人。 科研路漫漫,有可能是一条不归路,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养成处处留心的习惯以及敢于重复实验的耐心,成为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4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复的课题指南
热度 6 yuliping 2013-3-31 11:24
我看到太多的重复的课题指南,即某一课题指南几年前有,几年后还有,最长的甚至是有 10 年以上,这种情况在人文社科中尤为严重,那为什么会出钱支持同样的或者类似的课题呢? 第一,问题没有解决。既然没有解决,那么该课题结题没有?如果结题,为什么还要花钱继续进行研究?如果没有结题似乎情有可原,问题是没有结题的课题永远是少数。 第二,同一课题出现了新问题。一般课题的研究周期 1-3 年, 3 年中,同样的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所以要进行深入研究,但这样的问题似乎也不多。 第三,问题太大了,无法研究透。所以要在不同的年度进行反复研究,果真如此,那么课题指南是谁设计的?说明课题设计本身就不科学。 第四,无解的课题。问题很多,有些问题根本就是无解的,同样也是课题设计不合理。 第五,相关部门故意的。课题研究变成某些部门的日常工作,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课题而课题,又不愿意动脑筋,行政不作为。 不过我赞成同一年对同一课题资助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是骡子是马,出来遛遛,这对提高课题质量尤其重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宁可少点课题,但要做好。 2013.3.31俞立平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062 次阅读|8 个评论
10、518400种八字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
baishp 2012-11-28 12:00
(按:这是我几年前在某命理论坛发的一个帖子。原网站好像已经关闭了。幸亏我自己作了备份。今在此贴出,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资料。跟帖的“布易”就是彼网站站长,是位数学专业人士,对八字命理也很有心得。据他说,我这个问题,他还没碰到一个搞清楚了的。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当然是自认为自己是已经搞清楚了的。那么他当时到底有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呢?看完本文就知道了。温馨提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且喜欢动脑筋的朋友,建议自己先研究一下,不要急忙看正文)。 518400种八字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 原帖链接 http://ydxj.tech.topzj.com/thread-52204-1-1.html 本博主2007-3-5 14:20 出个问题问大家:我们知道八字共有60×12×60×12=518400种。请问这些八字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即每个八字至少出现一次,但至少有一个八字只出现一次而不能超过一次)? 布易 2007-3-6 02:45 有个旧贴,供你参考: http://bbs.longyin.net/dispbbs.asp?BoardID=15ID=180544 本博主 2007-3-7 13:42 若按一年365.25天计算,是180年零15天吧。 但是你那个旧帖说是平均180年出现两次,好象不太对吧?我觉得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任何一个八字,只出现一次的最长时间是不超过180年零15天;出现两次的最短时间是不短于60年欠15天,即59年又350.25天。 布易 2007-3-8 18:44 这类问题有不同提法。平均180年出现两次。指的是四同八字;某一个八字,以60年分段,出现的方式是……1,1,0,1,1,0……。也就是说,相同八字出现的间隔,不是60年(1,1),就是120年(1,0)。 518400种八字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这个问题,提法不同,答案有所不同。 你的“正确表述”?最好自己能将验证一下。 本博主 2007-3-10 23:50 举两个例子吧: 一、1827年2月4曰立春,丁亥年壬寅月乙酉曰(时柱因为已经定死,所以就不必考虑了),2007年2月4曰立春,相隔180年,至2007年2月20曰为丁亥年壬寅月乙酉曰,两者相隔180年零16天(正好超过180年零15天1天)。在这当中是再也找不到丁亥年壬寅月乙酉曰的。 二、2007年2月19曰雨水为丁亥年壬寅月甲申曰,至2067年2月18曰雨水相隔60年,但在2067年2月4曰即为丁亥年壬寅月甲申曰,二者相隔60年欠14天(超过60年欠15天1天)。 以上数据来自“**万年历”。 我想不用将518400个八字每一个都查一遍吧。 布易 2007-3-11 13:44 你的贴子我反复看了几遍,感觉是很认真,也有些莫明奇妙。 第一,排八字有关的问题,只会查**万年历之类是不行的。比方公历1827年2月4曰,按照命理规定,仅有戌亥两个时辰的前三柱是丁亥壬寅乙酉,其余(交立春点前)的前三柱是丙戌辛丑乙酉;到23点子初后,前三柱又成了丁亥壬寅丙戌。时辰不同,同一天前三柱有时也会不同的。 第二,你的问题是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你说的是波动范围(最长和最短的时间间隔),我说的是平均情况,完全不矛盾,怎么就不能相容,“好象不太对” 了呢? 第三,要提出波动范围,你显然是查过几个八字,要全面把握数据分布情况,懂数学就得会用熟悉方法,计算解决问题,否则没有效率。结果也没有说服力。比方公历1827年2月4曰前,有1767年2月18曰、1707年3月5曰,前三柱都是丁亥壬寅乙酉,而间隔60年;对于这个例子,2000年中出现20次,即平均100年出现一次;对于大样本来说(超过80例),就是平均90年出现一次,分布是180年中有2次,大多数(90%以上)是按1/1/0的节奏出现。 你说是懂数学的,应该明白两个答案都是对的道理,至于那个更好,你看着办吧。讨论则没有多少意义。 本博主 2007-3-11 15:21 昨天那两个例子是我第一次为此事查万年历,也是昨天才知道有个“**万年历”。此事谁也不会首先从实例中去总结规律吧。 我之所以选“立春”,是为了计算“年”的方便。其实往后推几天、十来天也是一样的。如1827年2月17曰为丁亥年壬寅月戊戌曰,至2007年3月5曰亦为丁亥年壬寅月戊戌曰,二者相差180年零16天。 因为我觉得一个八字出现的方式,大多是按11001100……的方式出现的。这180年零16天就是“1001”中两个“1”的时间距离。因此平均出现两次的时间是240年而不是180年……这个问题我不想追根究底研究下去了……也许你是对的……我只是偶尔想到这个问题,略为思考一下…… 本博主 2007-3-12 15:53 在这里我将八字出现的规律说得更具体一点吧: 如果一个八字出现在节后气前,那么往前推21900天(60年欠15天左右),它会出现一次,而且必定是出现在气后节前;往后推65760天(180年零15天左右),它也会出现一次,而且必定也是出现在气后节前。 如果一个八字出现在气后节前,那么往前推65760天(180年零15天左右),它会出现一次,而且必定是出现在节后气前;往后推21900天(60年欠15天左右),它也会出现一次,而且必定也是出现在节后气前。 由于受交节时刻波动的影响,以及地球公转周期波动影响(每年并不都是准确的365.25天),会有极个别的八字跳出上面的规律。 布易 2007-3-13 07:25 谢谢,你的意见是对的。 关于八字周期性问题,我以前有一批计算资料,因CIH病毒丢失了。现利用量化系统八字反推的输入部分,花费了一夜功夫,增加数据库内容重写,输入年份扩大5倍,核对后发现11001100的规律性表述是基本正确的(少数例外)。 当年的程序没有带数据库,遇到节气前后(上半年456、下半年789)时判断较难,但这个规律还是可以大致看出来的。时隔多年,记忆不确切。现在引起重视,促成我彻底解决公元后八字反推格历的输入问题(公元前部分涉及资料和格历本身问题,还解决不了),再次表示感谢。验证材料就不贴出了。 本博主 2007-3-13 13:47 我再补充一句吧:这“少数例外”,我看基本上都是出在交节的那一天的八字上。 (本文首发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0tvyx.html 首发时间:2011-04-21 21:38:13)
个人分类: 吃饱了饭|4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Endnote中删除重复的参考文献
热度 1 willliam8 2012-9-1 16:18
Endnote中删除重复的参考文献
问题描述: 在导入文献的参考过程中,来自不同的文献库的文件会存在很多的重复现象,可以在文献的参考中将重复的文件删除。 解决问题步骤: 1、 点击菜单 Reference à Find Duplicates 将弹出如下的对话框: 2、 根据提示,选择要保留的参考文献即可。 3 、 点击 Skip 将对每个重复的文献逐个清除 4、 点击 Cancel 将标识出所有的重复的文献,在标出的文献上右键单击,选择 cut 就可以将重复的文件删除
个人分类: Endnote使用心得|42936 次阅读|7 个评论
什么是科学网的时间维?
热度 5 lvnaiji 2012-4-7 09:30
吕乃基 常有这样的感受,一篇博文,引来若干评论,而评论所及的问题,多是以前博文曾经谈到过的,为了回答评论,就必须重拾以往的话题。固然,诸如“革命、民主、自由”这样的话题,古老而长青,多少哲人贤士反复研讨,包括如今的韩寒;生命与爱情更是永恒的主题,由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讨论,主体和语境各异。但此刻,博主的情况是,我依然是我,仅相隔数年甚或数月,语境依旧,却须旧话重提,不断的重提。这就是“重复”。然而这又是必要的,因为网友在流动。博主两次踏进的不是同一条河流。再说,一篇博文,不过如此,作者无心长考,读者无意细究。又有谁会花功夫去“领会精神”? 放大来看,在知识层面,科学网,乃至整个社会,又在重复着多少他人写过的文章,说过的话?多少话题被一再提起而了无新意。博主扪心自问,难道自己的每个观点都标新立异?正因为此,学术界强调“查新”,以避免无意的重复和有意的抄袭。但是博文呢,也要求查新吗?进而,还有微博……。看来,重复,是知识社会的一大特征。 不仅重复他人,而且重复自己。那就是“遗忘”。已经发表过的博文,竟然原封不动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发了一次!第二次上载时开头还大言不惭地写了这么一行字:“ 此文写于去年 4 月,后不知何故放了下来,今日翻阅,感到似乎尚未过时。 ” 有趣的是,两次都得到了小红花,编辑部没有发现,网友也没有发现。遗忘,真乃人之本性! 本以为,进入知识社会,人类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看来未必。倒是在以物质为“中轴”的社会,较少重复。例如,工业生产领域著名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汽车模式设计开始,直到真正意义的生产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套以有意识地加快商品更换、缩短商品生命周期以刺激消费、增加生产、让企业获得更大利益的设计与生产策略。家里已经有了一个杯具(非悲剧!),时时在眼前刺激着感官,于是恐怕不会再去买一模一样的杯具。 重复加遗忘,让知识社会如同在沙漠中行走,进两步,退一步;甚或,进两步,退两步。 重复与遗忘——知识社会的两大困境。知识社会似乎正在失去时间维。 回过头来看科学网。无疑,博主、网友,以及点击率与日俱增;但什么是科学网的时间维?难道只是消磨时间,甚至“饭后打嗝”? 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网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深度和内容上与时俱进? •
个人分类: 杂谈|303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如何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美好 (6)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1-11-21 09:42
如何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美好 ( 6 ) (六)生活是一种简单的重复 蒋继平 2011 年 11 月 20 日 科学知识告许我们, 地球的最大特征是: 1 。 自始至终, 始终如一, 不快不慢, 持之以恒; 2 。 简单无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3 。 季节变换,岁月更新, 一直向前,决不后退。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我们的一切日常生活都受到地球的影响。因而,我们的人生也像地球一样,是一种简单的重复。 从生下来开始, 我们就要一日三餐, 这个行为一直要维持到死亡的时候,这跟地球的第一个特性很相近, 那就是自始至终, 始终如一, 不多不少,持之以恒。世界上真正懂得养生的人, 一般都很重视吃喝起居的生活规律,他们不会饥一顿,饱一顿, 因而,他们就会有比较健康的身体,从而, 有一个较长的寿命。 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 一辈子过着典型的乡村生活, 粗茶淡饭 , 一日三餐, 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他们都活到 95 岁以上,最后无病无疾, 自然仙逝。 与此成鲜明的对照, 大多数皇帝吃的是山珍海味, 可是寿命却很短。 在这一点上,我本人认为我的爷爷奶奶的生活和命运要比那些皇帝幸福美好。 到了上学的年龄,学生们就要上学。上学的过程就是重复的过程, 上学,听课, 做作业, 放学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简单的重复中,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然后, 要是成绩好,运气好,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工作, 上班和下班,仍然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不管是自己开车,还是乘公交车, 骑自行车, 或者步行上班,早出晚归, 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来来往往, 天天如此。 退休在家,那更是一日三餐的重复生活。 所以,人生呀, 说到底, 就是一个简单的,重复的次数累积。 从这一点上来说, 虽然从表面上看, 人生的命运千差万别, 实际上是一致的。 认识到这一点, 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去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首先是持之以恒, 不急不躁,循序前进,始终如一,做事有一个规律,起居有一个好的习惯, 这样有利于健康长寿。 其次是让生活过得尽量简单些。天地是简单的,是无为的,可是它们是独立的,永恒的,也是伟大的。因而,我们不必事事计较, 我们应该像天地一样,尽量减少摩擦, 具有独立的精神, 在简单无为的重复中,与天地一起体现出永恒和伟大。简单无为的生活也会给我们带来平安。 人们常说, 平安就是福。 举此推论, 简单无为就是福。 再者, 我们应该争取尽量多的重复。从理论上来讲, 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表明你在这个领域越成功。比如说,作为一个学生, 上学的日子越多, 可以达到更高级的水平;作为一个雇员, 受雇的时间越长, 表示越胜任这项工作。作为一个运动员, 更是如此, 能重复到最后的就是优胜者。 简言之, 生活是简单的,一日三餐; 生活是重复的, 天天如此;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成功。因而,我们只要一日三餐有保证, 不去算计别人, 就会有一个独立,轻松和自在的人生。这样的生是一个平安的人生,也是一个幸福的人生。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3012 次阅读|6 个评论
【Fortran】format语句中如何指定重复数目的格式描述符
热度 1 ddbb12 2011-10-12 09:37
好久没有写过与fortran程序相关的东西了。Fortran语言作为至今仍在研究界有很大的市场,因其语法简单,规则较少,使用灵活,的确是吾辈求解方程、数值模拟的一大神器。具体的关于Fortran语言的介绍和基本规则,可参考很多的参考书和搜索引擎。笔者本人学习的是 《 Fortran 95 程序设计》彭国伦 ,可参考本博书评。 昨天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例如,有一个可变数组(allocatable array)是N维的,dimesion :: a(N), 如果N=10,那么可以用 write(*,100)(a(i)i=1,10) 100 format(10(I3)) 之类的代码来进行输出操作。 但是,如果一旦N发生变化,那么只有修改format语句才能正确输出。而且,为了保持所有平台的兼容性,应该要求每次N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应该修改代码。这有失一般性。 那么 有没有可能在fortran的format语句中用变量来表示描述符的个数, 或者说, 有没有可能将format写成: format(N(I3))之类的格式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途径: 1、 据说在CVF下可以使用一个尖括号来写成如nI3,从而来表示可变的重复次数。CVF的手册上也是如此说的,但是由于没有环境,因此没有做过测试。 2、可先设计一个不限长度的字符串,然后通过显示循环,将要输出的a(i)的每个元素都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写入该字符串中。最后只需要输出该字符串即可。 3、实际上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这样的,只需要将format中这个要重复描述符前面的这个数字设计成一个比待输出的元素个数的大的整数即可。该方法已经在gfortran下调试通过,没有任何错误。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如果这些重复输出元素不是输出列表中的最后一项就会出现格式错乱。、 话说,格式这种事情本来就很容易的错乱的。人们总是希望输出的东西好看,整齐,有规律,所以才有了格式这个玩意。Anyway,也算是个小问题。
个人分类: 计算机|128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控制数量并提升质量的一个简单举措
热度 3 mliang 2011-10-11 10:3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准备阶段,陆续接到一些朋友邀请“友情”加盟申请项目。听基金委的朋友介绍,今年的申请量又像往年一样暴增,害得他们天天加班、夜夜开车,处理大量的项目评审工作量。笔者检索的结果显示, 2010 年基金委在集中受理期间共收到申请 114955 项,而在 2011 年 3 月 20 日项目申请截止期限的统计显示,基金委收到项目申请 147449 项,项目申请数已逼近 15 万,出现井喷式增长 。 按理说,项目申请量攀升是好事,说明自然科学基金受到科技界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认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科学基金与科学家的关系就像施惠人与受惠人的关系一样,当受惠人数量庞大、鱼龙混杂时,施惠人就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和英明决策,遴选出应予施惠的对象并提供合理额度的恩惠。由此可见,申请量并非“多多益善”。 经济学有一个术语称为“资源诅咒”( resource curse ),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占有的天赋自然资源(如矿产、石油等)可能是一种“诅咒”反而不利于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为人们会倾向于仰赖这些资源禀赋而不思进取,而政府也会倾向于从中攫取利益而不思治理。这种现象在中东地区国家和中国西部地区表现的最为明显,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迷思”。笔者曾把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量的井喷式增长称为“声誉诅咒”( reputation curse ),也就是俗话说的“为名所累”。人们通常认为声誉或声望是一种财富,韦伯的“ 3P 党”学说就认为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权威的重要源泉之一。社会学和管理学也将声誉视为组织的无形财富之一,可以增加组织的受关注度和受欢迎度而为其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但声誉的积极作用取决于一定的情境条件(如社会规则的公正),如果不具备则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的攀升与中国科研体制和环境的“国情”或“中国特色”密不可分。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和到款额被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有时候甚至成为决定能否升迁的“硬杠杠”和“生死线”,由此倒逼科研人员拼命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哪怕科研工作不需要也会争夺,即便为申请而花费的费用与实际获得的资助金额相去甚远也在所不惜。当然,我们不排除还有大量因为需要开展实验研究而不得不申请科研经费进行科学研究的群体,但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驱动的科研项目“刚性需求”绝对不会是小概率事件。 如此大的申请群体和相形见绌的资助率(一般低于五分之一的概率)的同时存在,必然导致一大批项目申请无法获得资助。由于一份项目申请书的撰写通常需要花费申请人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和精力,将被拒的项目弃而不用显然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申请人通常将被拒的申请书改头换面、粉墨登场,来年再战。这种做法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资助机构中被限制或禁止,但在中国却还没有受到重视。例如,通过将申请人的项目信息同科研资助机构项目数据库中的项目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比对,既可以识别可能发生的剽窃或抄袭事件,也有助于发现申请人是否“新瓶装旧酒”,将上次被否的项目申请旧事重提。 英国研究理事会( RCUK )旗下的工程与物理学研究理事会( EPSRC )制定了“重复不成功申请者”( repeatedly unsuccessful applicants ) 12 个月的“冷却期”( cooling-off period )政策,将申请者近两年的申请成功率作为依据,如果三个及以上项目申请的排名不及格(即在资助优先名单的后 50% )或未进入会评就被拒绝,或者总成功率低于 25% ,那么就要被限制申请,请其咨询所在单位、同事或专家并重新思考其申请策略。这一记录是自动动态更新的,即每过一年就重新计算一次,而且不能被删除以使申请人重新获得“清白历史”( clean slate )。 EPSRC 在过去 20 年的申请量翻了一番,而通过这项政策就是为了减轻同行评议压力。通过这项政策,申请人在提交申请时就会慎重考虑,避免申请人滥竽充数而降低申请质量、增加申请数量和评审负担 。 假定科学基金的同行评议是公正无偏的(这一点科技界绝大多数人是认同的),那么被否的项目申请书再次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景也近乎渺茫。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地继续在这个申请书上“押宝”,既会对科学基金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造成“审美疲劳”,浪费宝贵的评审注意力;也是对申请人的不负责任,因为这种“放纵”可能会使申请人偏离科研道路的正轨。诚然,一些非共识项目或受偏见的申请可能需要“屡败屡战”乃至“屡战屡败”,方能在科研进步和学术更替的气候下获得认可。还有一些项目申请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潜力,但由于资助率低而导致无法获得资助,但并不表明其所代表的科研方向“误入歧途”。但总体来说,无益的重复申请情况占据多数。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就像学术期刊论文投稿一样,通常一份期刊拒稿后可以选择申诉,请期刊另选评审专家复审把关,以抗议原评审专家的不公正或偏见。也可以选择改投其他期刊(一般是级别稍低的期刊),在小领域研究和小同行评审的情况下有可能仍然落入原评审专家而继续遭到拒稿,但多数情况下经过修改而获得发表的几率会很大。重复申请显然属于第一种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说明申请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也暗示申请人对评审专家的评审公正性提出质疑,寄希望于新申请不再落入他们的手中。 总体而言,重复申请的数量放大以后,弊大于利。因此,学习发达国家科研资助机构的经验和做法,开发和设计甄别重复申请的数据库技术,可能有助于自然科学基金提升申请质量、降低申请量,控量提质,优中选优;也有利于申请人抛弃侥幸心理,开辟科研新路。 目前,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申请书通常会请申请人提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和“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要求提供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并对申请人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科学基金项目完成情况、工作总结摘要和相关成果的详细目录、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等加以详细说明。这种做法有利于评审专家判断申请人主持项目的能力和潜力,而且有助于判断新申请项目同已结题项目的关系。 笔者认为,为了控制项目申请量并减少重复项目申请量,可以在这一点上要求申请人同时提供被拒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信息,并说明新申请项目和被拒申请项目之间的关系,以供评审专家判断是否存在重复申请的情况。更进一步的尝试是,将被拒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也在此处列出,供评审专家评判其评审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为新申请项目的评审提供依据。当然,就如出国签证的拒签记录一样,项目申请被拒记录可能不利于申请人获得资助,因为人们通常假定被否决的项目申请有问题而继续将其否决,哪怕它并非如此。究竟是否会发生这种现象,可能需要对照实验研究加以证明。 参考文献 2011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已逼近 15 万 . 科学时报 , 2011-03-21, http://www.sciencenet.cn/classinfo/info.aspx?id=10741, 2011/10/11 登录。 EPSRC. 2011. 12-month cooling-off period for repeatedly unsuccessful applicants. http://www.epsrc.ac.uk/funding/apprev/Pages/rua.aspx, retrieved 2011/10/11.
个人分类: 杂锦|42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创新III
metanb 2010-10-11 12:42
重复乃创新之母。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创II
metanb 2010-5-1 13:31
一项原创重复千万次以后就产生另一项原创。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0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原创
metanb 2010-5-1 12:50
是那些值得重复千万次的东西。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何“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热度 2 boxcar 2010-3-24 07:49
刚才在王修慧老师的博客中看到 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的说法【1】,大约1年前徐坚老师也说 孩子们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呀! 我也来凑个热闹,分析一下为何学生们会认为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说出这句话,要先整明白孩子们眼中的知识是什么。或许在很多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和刚下实验室的研究生看来,知识还只是为了应付一次次残酷的考试所必须掌握的东西。某个知识如果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越多、出现得越频繁,就越重要,由于高中的考试多、高考的意义最为重大,所以高中的知识虽然并不太多、也不太深,在学生的心目的地位却显得最重要。 到了大学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已呈现出知识爆炸的特征,可能一个学期学的东西不但比整个中学阶段还多,而且更加艰深,学生却不认为学到了什么。这是因为在大学阶段学知识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中学阶段有本质的差别。在中学阶段,所学知识的关键点并不太多(减负之后更少了),但却要反复至少学三遍正式开讲前老师预先办班讲一遍,正式的课上再讲一遍,高三总复习再搂一遍,这还没算家长给找的家教补课讲的那N遍,如此短时间反复学习,再辅佐以铺天盖地的习题册模拟题,学习过程可以深入到知识的每一个细节,这就如同老牛吃草以后的反复倒嚼(反刍),可以消化吸收得很好,所以对知识掌握得会比较到位了。相比之下,在大学阶段的知识点多,掌握的难度明显加大,但课时紧张,课后的复习和理解全靠学生自觉,所学知识的掌握自然变成了非常粗线条的,细节更是无从谈起,加上缺乏运用知识的实践环节,所以知识的掌握很不牢靠。在这种情况下,人家一问,自然脱口而出的是 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或者 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呀! 。 其实,人大都是喜欢有效果的东西,特别是见效最快的东西。这就如既然国家科学技术奖可以很快会给人带来利益,马上可以用到个人的评职称、弄称号、抢大项目以及单位在拿各种工程和计划中装点门面多弄点钱和关注,于是就有了最近搞上了CCTV《焦点访谈》的西安交大李连生事件。学生学知识的时候也是一样,能见效最快的知识,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也是真正在一个阶段内学到位(不同的人,这个位还不一样)的知识,之所以认为主要是高中学的,就是因为高中学的这些知识,很快就在高考中派上了大用场。其实大学所学的知识,见效比高中还快,但学生们却学得不深,其功夫远远未到。许多学生在大学能通过期末考试,很多时候是因为老师们迫于压力不敢考得太深(有不及格率和优秀率的指标压力,还得满足正态分布),加上他们会去揣摩老师出题的路数、会到学校的复印社搜集往年期末考试的真题,有不少学生会靠投机取巧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其实投机取巧的这点看和李连生事件有点儿像)。 大学生们在大学阶段学了不少知识,却还认为没学到什么、不如高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除了应付考试,他们在短期内没有真正用到这些知识,更没有把所学的N多门课学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如果想让学生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增加绝对的知识量可能并不是关键所在,恐怕还需要些必要的反刍,即应该允许和鼓励对重要的知识点和关键概念在多门相关课程中进行多次多角度的讲授,而目前在一遍遍地修改《培养方案》的时候,似乎在力求收到一种零重复的效果,这使得很多重要内容无法突出而被轻易平滑掉了。如果大学生谈到一门课时没法说出几个印象深刻的知识点,那么他们当然有理由说在大学没学到什么东西。要想争取融汇贯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联系相关教学内容的上下游,学生多知道一点儿来龙去脉,或许在理解上就可以多深入一层。 总之,真正有用的知识总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而要把知识学到手、用到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老师和学生都该在内容的安排上和方法的使用上多做出些努力。 ~~~~~~~~~~~~~~~~~~~~~~~~~~~~~~~~~~~~~~~~~~~~~~~ Mirror大侠和李维老师对此问题有深度分析的新作: mirror - 也说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的感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002 ~~~~~~~~~~~~~~~~~~~~~~~~~~~~~~~~~~~~~~~~~~~~~~~ 参考: 【1】王修慧: 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5501 【2】徐坚: 孩子们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613
个人分类: 教育|11079 次阅读|28 个评论
科研技巧之“走他人之未走完之路”
whitesun 2010-2-28 18:20
不管理你在科研上投入多少精力,也绝对不会把所有想做的做到完美,这对完美主义者决不是好事,一项科研工作要追溯到源头,并彻底完成,绝非易事。 近日发现,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把科研工作当做是为人类做贡献的比重过大,而当成为自己生存需要、兴趣需要的比重过小,实际行动上,受到各方面制约过大,过分强调真实性和有利于社会的标准,为此,在心态上就产生了我如此奉献,如此做好事,为什么大家不支持不理解我呢?这样一来,成功难求不说,基本上脱离主流价值观了。 仔细分析,就按我目前的水平和所处的科研环境,首先应该为自己的生存做事而非为什么人类,自己及家人都生活好了,都幸福了,也算为人类做点贡献了。只有在这种很现实的驱动下,才有可能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那么这样的目的下,怎么做科研呢?技巧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法律、法规、道德等约束下,尽力为自己争取利益,什么课题好做就争取什么课题,常做取悦别人更能增加自己利益的事情,具体到科研上,那就是 走他人之未走完之路。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原创的区别究竟何在?
boxcar 2010-2-6 10:14
昨晚看到蒋劲松老师以其特有的繁体字风格写了一篇题为 与原创的区别究竟何在?的博文【1】,当然在此我给翻译成了简体字,因为我虽认得繁体字,却不大会写,怕整错了。一时觉得有趣,便当即扬言要亲自写一篇与原创的区别究竟何在?,请蒋兄来【转载】。这位蒋兄很不含糊地要我说话算数,看来不写是不行的,于是现在就动手写它一篇,算是给科学网的小年献礼。如果各位博主和编辑们看着不爽,不妨把它和灶王爷一块烧掉,让它上天言好事去;如果看着顺眼,就留在这儿和新灶王爷一起下界保平安,保佑咱科学网博客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兴旺发达。下面言归正传,就说说这【转载】和【原创】的事儿,看看它们到底有何区别。 首先,以我个人在科学网写博发博的经历看,转载和原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原创比转载更受重视。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一共在科学网博客上贴了百余篇博文,其中绝大多数(95%以上)完全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剩下少数几篇是从其他地方转载过来的新闻(一般我会写段简要的评述文字)或期刊文章。当然,原创的作品严格说并不全是在科学网实时在线写的,有一部分是以前在我自己的新浪博客(自信的老师,已经荒芜久矣)或QQ空间写成,转帖过来的。最初,我在2篇转载自己的博文的文章标题中明确是转载旧文,结果很可悲,阅者寥寥,也少有推荐,虽然那两篇博文是我早年花了不少心血精心打造的,也有些内涵,但吃了转载的瓜落儿,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看来一般人都喜欢看原创的博文,未必喜欢转载博文。没办法,后来只好在标题中把转载旧文四个字去掉了。从此以后,我再转载自己以前在别的网站上写的东西时不敢再在标题中轻言转载了,只是在内容中交待清楚博文的来龙去脉。 其次,过多转载不但会影响原创,也会影响网站的影响力。原创是需要自己亲自立题、并搜肠刮肚地寻觅语词和论据,奋笔疾书一通才能精心打造出一篇新的博文,其工作量不小,一篇千把字的博文也得写上个把小时,虽然写毕贴罢后颇有成就感,但也多少有些乏累,所以博主们很难在很短时间里连续写出多篇博文,能做到一天写1~2篇已殊为不易,这倒也难怪现在不时兴长篇大论的上起大帽子下至大衣皮靴全套行头的博文,转而流行围脖(微博)了。相比之下,转载要容易些,看到好的文章,复制下来,点一下发表文章,填写几个必填的选项,再点击一下提交文章就OK了。这么看,转载的效率比原创高得多,而且也没有什么风险,有原则性的错误你找原文作者去,跟帖评论者出言不逊一般也不是冲着转载者来的,可以算是既安全又可靠,既经济又实惠了。因为这些原因,有些博主会比较喜欢转载甚至乐此不疲。不过转载太多会带来些问题。当版面被大量的转载博文覆盖以后,原创博文的空间被挤得很狭小,变得不起眼儿,以至于慕名来科学网看原创博文的读者看不到原创博文,反而满眼都是其他门户网站社区论坛比比皆是的八卦新闻或者非常专业的简讯消息,这样的结果是读者想看的新鲜观点看不到,原创博主想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想法的愿望也落空了。长期下去,读者会离科学网而去,辛苦写作原创博文的博主们也会失望而淡出,这会对科学网非常不利。所幸的是,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博主们为了原创和转载吵闹了几场之后,编辑部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在最新博文栏目已经把原创博文和转载博文分在了不同的栏目。 最后,鼓励原创,克制转载。现在中国很注重创新,学术界更是把原始创新看得非常重,在这种大氛围下,科学网的博主们在写博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考虑顺应一下潮流,多提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在此过程中多做有深度的分析和思考呢?我想大家是应该努力去这么做的,只有科技界的人士都多钻研、多创新,未来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才有更强劲的动力。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取信息,适当的转载和传播当然也是必要的,但凡事应有个度,过度转载、重复转载会适得其反。试想,如果大家在一期杂志的目录里看到2篇题目相同的文章,看具体内容的时候又看到了3篇内容完全一致、仅仅题目略有差别的文章是什么感觉?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来源看到了一个相同的感兴趣的信息时,可能都会有转载的欲望,如果没有必要的过滤和制约机制,就可能出现在一个网站或论坛上多次重复出现一个相同内容的帖子,看见的次数多了,谁都会觉得别扭。所以,对于转载现象,转载者个人应该有所节制,要注意自己正要转的东西是不是已经有人转载过了,而网站似乎也应该从技术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引入必要的查重机制,如果发现是重复转载,则后转者被抑制或者自动链接到最早转载的帖子上去。 以上,是我对转载和原创区别的认识, 欢迎蒋兄转载 ,更欢迎广大博友们批评指正。 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虎年吉祥!虎虎生威! 参考: 【1】蒋劲松: 與原創的區別究竟何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2929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204 次阅读|12 个评论
重复
metanb 2010-1-28 19:25
即创新之母。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复过去
xie0612 2009-9-10 11:20
每次这样我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难熬的阶段。我的心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我就不能大方地从中走出来呢,每次吵完架我都会这样的难受。每次这样,我都决定我要让这样的事情是最后的事情,为什么每次我又那么的不自爱呢,为什么要重复这种让人难受的事情。我恨死那个让我如此伤心地人了。我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怪他,可是我是真的恨他,恨他让我这样,让我失去了自我。我知道这件事情是我自找自受,不能怪任何人。我真的是郁闷,我的感情路怎么走的这么的艰辛。内心的愤怒真的是无处发泄。 一次接着一次,这次能否是最后一次让他这么地伤害我。我内心清楚地明白我们终于是不可能再在一起了。就让我们这次的分手是最后的分手吧,我们就此分手吧。 希望我能早日走出这种困境。
个人分类: 牢骚|17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