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重复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重复

相关日志

[转载]三国际团队重复韩春雨实验失败,<自然生物技术>称1月结束调查
热度 1 zjt06 2016-11-29 09:06
三国际团队重复韩春雨实验失败,《自然-生物技术》称1月结束调查 Original 2016-11-29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编者按: 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及其同事在《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的NgAgo论文可重复性争议日前有了新的进展。《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韩国首尔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国梅奥研究生院等研究机构10位科学家表示使用NgAgo无法检测到基因组编辑效果的来信。《自然-生物技术》表示,调查将于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届时将公布最新进展。 ●   ●   ● 11月28日,《自然-生物技术》 (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就此前发表的韩春雨及同事所著论文“利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发表了“编辑部关注”,并发表德国弗莱堡大学Toni Cathomen及同事的通信文章,题为“利用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NgAgo) 未能检测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 《自然-生物技术》就韩春雨等人NgAgo论文的声明 《自然-生物技术》在声明中指出,他们已审慎考虑过所有关于韩春雨及同事原著论文的评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一篇论文在发表后遭到批评,《自然-生物技术》都会对各种批评进行审慎和全面的评估,此次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不仅发表了Toni Cathomen及同事的通信文章,这可能会否定原论文所称的有效编辑内源性基因的这一主要发现;而且我们还连同原论文一起发表了“编辑部关注”,以确保读者知晓Cathomen及同事的论文,以及另外一篇在别处发表的论文( doi:10.1007/s13238-016-0343-9 ) ( 指林硕、魏文胜、王皓毅等人11月15日发表在 《蛋白质与细胞》杂志的来信 ) 所提出的担忧。” 《自然-生物技术》在发表“编辑部关注”之前,也与原论文作者韩春雨和他的同事取得了联系。“目前,原论文的作者中有两位,即韩春雨和沈啸,已同意我们的发表这一“编辑部关注”,而高峰、姜峰和Yongqiang Wu则认为这并不合适。” 《自然-生物技术》认为,让原作者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对上述通信文章所提出的担忧展开调查,并补充信息和证据来给原论文提供依据是非常重要的,并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将继续与原论文的作者保持联系,并为他们提供机会,以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其调查。届时,我们会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 《自然-生物技术》编辑部关注 《自然-生物技术》的编辑就这一论文发表“编辑部关注”,以提醒读者人们对原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此次,我们发表三个团队的实验结果( http://dx.doi.org/10.1038/nbt.3753 ),他们都设法去重复韩春雨及同事发表在原论文中图4的结果,这一关键图表展示了对哺乳动物细胞内源性基因位点的编辑。这些团队无一能在任何位点,或在任何高于检测方法敏感度的条件下观察到NgAgo所诱发的变异。另外一组作者在《蛋白质与细胞》期刊也报告了类似结果( doi:10.1007/s13238-016-0343-9 )。 我们和论文作者进行了沟通,他们正在调查造成可重复性缺乏的潜在原因。我们向其告知了这一声明。尽管调查仍在进行中,但韩春雨和沈啸同意我们的发布这一编辑部关注,高峰、姜峰和Yongqiang Wu则认为目前并不合适。这些调查一旦完成,我们会向读者提供最新信息。 三国科学家表示使用NgAgo无法检测到基因组编辑效果 《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韩国首尔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和美国梅奥研究生院的10位学者的来信显示,三个独立的实验小组利用NgAgo未能发现基因组编辑的迹象。 “三个小组都合成了5’磷酸化的gDNA序列,使用高峰等人在Addgege提供的NgAgo质粒去转染相同的细胞系,并分析了基因组DNA寻找基因编辑的迹象。” “尽管在报道的三种细胞系中做优化NgAgo介导的基因组编辑的不同尝试,但未能检测到成功编辑靶向序列的证据。”这十位科学家在来信中说。 “我们认为,在设计用于复制Gao等人的条件下,同时转染编码NgAgo的质粒DNA和单独的5'磷酸化单链gDNA不足以诱导在原始研究中报道的培养的人细胞中的indel,实现基因编辑。” 10位署名作者名单 Seung Hwan Lee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基因组工程中心; Giandomenico Turchiano ,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慢性免疫缺陷中心; Hirotaka Ata ,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研究生院; Somaira Nowsheen ,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研究生院; Marianna Romito ,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慢性免疫缺陷中心,德国弗莱堡大学生物研究院; Zhenkun Lou ,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诊所肿瘤研究部; Seuk-Min Ryu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基因组工程中心,国立首尔大学化学系; Stephen C Ekker ,美国明尼苏达州梅奥诊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部; Toni Cathomen ,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所、慢性免疫缺陷中心,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部; Jin-Soo Kim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基因组工程中心,国立首尔大学化学系。 注:部分内容来自“Nature自然科研”官方微信公号macmillan-nature。
187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能重复不等于造假的一个例子
热度 37 bioxncai 2016-10-14 11:38
现在一些人没有搞清楚实验不能重复与造假之间的逻辑关系,实际上,不能重复的实验有两种可能,即有可能造假了,但也有可能没有造假。很多科学实验,由于存在未知的因素,导致其它实验室不能重复,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找到了不能重复的原因,实验就能够顺利重复了。此外,还有些实验出现了假阳性导致研究人员误判实验结果,这些都是科学进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宜求全责备。所以当发现某个实验不能重复,就立即下结论说人家造假,这从逻辑上是说不通的。这种思维方式发展下去,会产生很多冤假错案,对科学的进步极为不利。 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转发一朋友的评论:“对于韩春雨的工作不熟悉,不做评论,但不是暂时重复不出来的结果就一定是伪造的。当年哈佛那哥们儿的VEGF的实验结果也是全世界都重复不出来,只有去哈佛那哥们儿的实验室才能做的出来。最终大家发现VEGF蛋白含量低但粘性很大,提纯过程中很容易贴壁,造成丢失。哈佛的那个实验室当年阴差阳错在实验中无意中使用了经过硅化的tubing和试管,VEGF不能贴壁,才能成功得到分离纯化。这个发现公布后,大家就都能重复他的实验了。他也洗脱了编造数据的嫌疑。”如今怀疑的人越来越多,里面有看热闹的,有幸灾乐祸的,有嫉妒的。我建议大家还是认真做自己的研究工作,多做些创新的东西,总比整天怀疑别人强。
14766 次阅读|82 个评论
有人说重复韩春雨的实验花了20万
热度 30 gaoshannankai 2016-10-6 12:07
韩春雨,自从当了主席以后,很多人都不想提他了。 最近看到滂湃新闻又提到了他 《韩春雨基因编辑技术在数百个基因中均重复失败》 有几处信息,我觉得有些挑战生命科学领域所有人的智商 第一处,是据说某个实验室的某个PI 反差是巨大的。整个5月份,他做了12轮重复实验,都失败。再做,失败,再做,四个月时间里累计做了数十次,花了20万(含人工费),全部重复实验都失败了。 请这位PI列个清单,12轮实验,每轮给你算1万,我看看你怎么花的,就是搞一批细胞,转个质粒, pcr+sanger测序,估计你也没上高通量,怎么花的20万?只有一种解释,你的人工费一共是19万。 第二处,其中一位PI透露,自己曾派学生前往石家庄,希望韩春雨能提供论文中的质粒,但拿回去后PI发现,“他没有给我们这个原本的质粒,他给的是一个编码酶的基因在细菌里表达的载体(论文中为在人类细胞表达的载体)。”而NgAgo酶要工作,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载体上。 这个更离谱,人家提供一个克隆载体,你要表达到什么物种,让自己克隆到该物种的表达载体上, 这也有问题?这个也列为罪状?这是提供材料的普遍方法,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克隆载体才是你所谓的原本的质粒,表达载体都是自己去生成的。 这篇文章,所有的指控,都是某个实验室,某个PI,就这样的新闻,还被科邪网当做新闻转载。 真的好笑啊 假如一个面上基金项目,80万,有60万可以用于试剂和实验,那么这个pi一次就用掉了20万, 三分之一没有了,全国如果成千上万的实验室追风这么做,给国家造成几个亿损失啊。 我看中纪委可以立案了。
14952 次阅读|43 个评论
[求证真伪] 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zlyang 2016-9-13 14:23
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以下转载的内容,不知道知否合理?感谢您的指教! 科学面临的七大问题及出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78-1002186.html 发表时间: 2016-09-11 译者注:2016年9月7日,Julia Belluz, Brad Plumer, Brian Resnick 撰文指出,研究人员通过对270名科学家的调查,归纳出当今世界科学所面临的七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描述,既生动又具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颇具新意、见解深刻、方法多元的解决之道。为交流、分析、借鉴之需,笔者将该文的部分内容编译如下。翻译不妥之处,恭请指正。 研究人员调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70名科学家,他们从事医学,心理学,气候变化和其它领域的研究。研究人员对科学家的调查是询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关于今天的科学,如果你可以改变一件事,那么这件事是什么?为什么?”这些科学家包括了研究生、资深教授、实验室负责人和领域里的专家。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调查人员, 科学家的职业正在被不恰当的激励所绑架,其结果是损害科学。 科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是高雅的。提出一个问题,建立一个客观测试,并得到一个答案,再重复验证。科学却难于实现个理想。但哥白尼相信这一理想。登月火箭的科学家们也这么做了。 通常,科学家们从失败的研究中吸取教训。但失败的研究可能导致职业生涯的终止。因此,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便产生出阳性的研究结果以供发布。“发布或灭亡”,这句话几乎影响着他们的每一个决定。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魔咒,也像一条通往黑暗的绝路。 许多科学家已经受够了。他们希望打破不正当的激励和奖励这一恶性循环。他们打算通过一段时间的反省,希望最终能够推出更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在我们的调查和访谈中,他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想法,以改善科学研究的运行机制,使其更接近于理想的模式。 这个调查并非一个科学的民意调查。受访者不成比例,他们仅仅来自于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和说英语的社区。 问题一:学术界有巨大的经费问题 做任何研究,科学家都需要钱。实施研究,购置实验室设备,支付他们的助理,甚至他们自己的工资。我们的调查对象告诉我们,获得和维持资金是一个长期的障碍。他们抱怨的不只是资金数量,在许多领域,资金支持都在萎缩。还有科学研究资金的分配发放方式,迫使实验室发表大量论文,从而滋生出利益冲突,并鼓励科学家炒作自己的研究成果。 真正的新的研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工作,并且不总是有回报的。一个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工作文件发现,从整体上看,真正的非常规论文呈现出文献引用较少的现象。所以,科学家和投资者都越来越远离这些领域,更青睐那些周期短、可期待的高文献引用方面的研究项目。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当独立机构、政府和大学的资金来源枯竭时,科学家们可能会被迫转向工业界或某些利益集团,并为集团的利益而积极的产出研究成果。例如,早前的很多营养科学的研究就是由食品行业资助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绝大多数药物临床试验由制药公司资助。有研究发现,私人企业资助的研究更倾向于有利于赞助商的结论。 改善这些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政府简单地增加可用于科学研究的货币总量。或者,更具争议的是减少博士生人数。如果国会提高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降低一些对研究人员资助竞争的压力。 但那只是到此为止。资金将永远是有限的,研究人员将永远不会得到空白支票,以资助他们对科学项目的梦想。因此,改革是必需的。 一个建议:增强资金分配方案和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肯塔基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M. Paul Murphy写到:“明确的解决办法是简单地使科学基金成为一个稳定的计划,以每年的增长率在某种程度上与通货膨胀挂钩。” 另一个想法是改变资助方法:基金会和机构可以资助特定的人和实验室一段时间,而不是某个研究建议项目。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已经这样做了。这个方法会给科学家们更多的自由,去从事他们喜爱的科学研究与探索工作。 另外,最近研究人员在 mBio 杂志上呼吁建立彩票式资助系统。由计算机来测量申报项目的优劣,然后随机确定受资助者。 问题二:许多研究设计不当 科学家们基本上是依据出版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研究。发表文章的压力促使科学家推出带有瑕疵的研究结果,并将这些结果投送到著名的杂志。弗吉尼亚大学开放科学中心的 Brian Nosek 说:“令人惊讶的是,发表这类新颖研究结果的数量还大于其它种类的研究结果。” 这里的问题是,真正开创性突破的研究结果并不多见,这意味着科学家们面对压力,为了自己的研究最终能够具有那么一星半点“革命性”而展开博弈。这种现象在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比较常见。这些偏见可以蔓延到研究决策:如早期是否随机选择参与者,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或控制某一混杂因素而不是别的。 许多受访者指出,不正当的激励措施也可以促使科学家们在如何分析他们的研究数据时,采取“抄近路”的策略。亚利桑那大学的博士生Jess Kautz写道:“当我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其结果看起来没有足够的重要意义时,那么我将承受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压力。相对于研究负责人企盼的良好研究结果而言,如果我得到了一个平庸的结果,那么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压力,足以让他们可以将我扫地出门。此刻,这些问题盘旋在我的脑海里,它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对研究工作进行理性的、诚实的评估。” 如何修复不佳的研究设计?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提出了几个关键的方法:鼓励更强的研究设计,阻止对阳性结果的片面追逐,重建奖励制度,确保研究过程的更加透明。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社会心理学教授Simine Vazire 写道:“我会依据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而不是研究成果本身来抉择奖励。研究资助,出版物,就业,奖励,甚至是媒体的报道,应更多基于研究设计和方法的优劣,而不是结果是否显著、或是令人惊讶。”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 MichaelInzlicht 认为:“消除论文发表的偏倚是很重要的,应该通过问题的质量、研究方法的质量和分析的公正性来判断论文的质量,而不是研究结果本身”。 问题三:重复验证结果至关重要却很罕见 重复验证是科学中的另一个基本观念。研究人员对一些以往的研究,他们去进行测试,然后尝试重复验证,判断其研究结果是否成立。测试、验证和重新检验,这些费工费时的复杂程序已经成为了科学事业的一部分。但是,这种现象并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经常发生。受访者表示,科学家们面对不恰当的激励诱惑,给重复验证带来了冲击。乃至于当他们试图复制一项研究时,往往会发现他们无法做到。渐渐地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现危机。”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受访者们反馈有下面一些问题。首先,科学家们缺乏重复验证的动机,因为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激励。南加州大学 Keck医学院社会科学家Jon Patrick Allem指出,资助机构的资金优先支持发现新信息的项目,而不关心对已有研究结果的验证确认。其次,许多研究可能很难复制。有时可能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很不透明。有时也许是原研究的研究对象太少,且导致了答案的雷同。有时还可能是这项研究的设计不佳,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再次,又回到了激励机制的问题。当研究人员为追求显著的研究结果和频繁地发表论文,便很少有时间来进行具有良好方法学特征的高品质研究了。 对于重复验证难的问题,应该如何来加以改进呢?第一,科学家们需要更多的激励来从事以往研究结果的重复验证。第二,如果科学研究机构更多设立终身职位,依据研究人员的工作质量而不是工作数量来聘用人员,这可能会促进更多的重复验证研究和阻止对阳性结果的过度追逐。第三,鼓励期刊发表“负面”研究论文。 问题四:同行评议出现了故障 同行评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出版前淘汰垃圾研究。然而,调查中受访者们表示,这个机制发生了故障。大量的研究和系统评论表明,同行评议并不能可靠地防止劣质研究被出版。 同行评议通常无法检测出手稿中的欺诈或其它一些问题,因为投稿者并不向同行评议的审稿人付费,而且审稿人仅仅出于责任感而花费时间去审查稿件。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在某个研究领域里能很容易的找到适合的同行评议审稿人。 关于修正同行评审中编辑偏见和流程透明度的问题,受访者们出奇地分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所有期刊都应该实行严格的双盲同行评审,以达到减少偏差的目的。另一派则表示,同行评议必须有更多的透明度,而不是更少。有受访者建议,实行网络上运行协作同行评议程序。还一些受访者希望认为,同行评议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涵盖研究的反复和更新,以及对新的反馈信息的发布。 另外一个可能的模式已经存在于数学和物理学领域,那就是已有些历史的“预印”文章了。研究文章在进行同行评议和发表之前被张贴在一个名为arXiv.org的网站上。 问题五:太多的科学被锁在付费墙后 在一项研究获得资助后,完成了研究实施,通过了同行评议,但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其他人能够阅读和理解它的研究结果。 受访者们对于科学传播的现状深感不满。太多的期刊被锁在了付费墙之后,查阅代价高昂,获取困难。关于研究结果的获取,一些科学家反对现行的出版商以盈利为目的,而将杂志锁在昂贵的付费墙后的模式,认为学术论文应该免费提供给所有人阅读。 怎样改变封闭科学的现状?许多受访者呼吁同行将论文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如PeerJ或PLOS)。但是,这里有一个内部冲突的问题。这就是职业发展往往取决于论文发表在最负盛名的期刊上,比如《科学》和《自然》,那里仍然有付费墙的封锁。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资助大规模的将学术出版过渡到开放获取模式。毕竟,期刊永远不能完全免费。必须有人来为编辑人员、网站维护人员付费,如此等等。眼下,开放存取期刊通常是向提交论文的人收取费用,实际上这是将经费负担转嫁到已经在为资助资金而苦苦挣扎的科学家身上。一个激进的措施是全面取消营利性出版商,转向一个非盈利的模式。 除非发生大规模的改革,否则,很多科学家将会继续采取更简单的策略:使用非法盗版论文。 并不是每个人都同意上述那些激进的观点;批评者担心,太多的共享可能会鼓励科学研究上的“搭便车”。然而,我们的调查中的共同主题是透明度。科学目前太不透明,研究太难以分享。这些方面,确实需要改变。 问题六:科学是很难传达给公众 调查中有不少受访者表示,在科学如何更好地被传递给公众方面感到非常失望。他们对存在如此多的普通民众持有完全不科学的想法或仅仅对科学有简陋的认知,而倍感心疼。 他们还指出,科学新闻经常是充满夸张,相互矛盾,或者是完全误导性的观点。 如何推进更好的科学传播,对此受访者们的意见难以统一。有人指责媒体,有人将矛头对准政府,还有人抱怨别的科学家们。大多数受访者都希望,有更多的科学记者放弃炒作单一的研究结果。相反,记者应该重视新研究的背景材料,注重其研究方法的严谨性,而不是带有瑕疵的最终研究结果。 有些人建议设立可信赖的裁判,他们可以从研究中严格提取出长处和弱点。其他的受访者认为,让研究更自由,可能有助于平息媒体歪曲事实的误导。还有一些受访者指出,科学家们自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如何与公众进行沟通。 也许,我们还应该专注于提高科学素养。 问题七:青年科学家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中 当我们询问受访的研究人员:对于科学有何困扰?他们大都谈的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诸如研究设计,同行评审等等。这些反应往往来自拥有终身职位的科学家们,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希望有更多、更广泛、更好的科学研究项目。 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年轻的研究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研究生或博士后人员,他们满怀热情,热衷于自己的研究。然而,日积月累的经验告诉他们,这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们申明,自己应该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 这些低层次的研究工作是一个苦差事。博士后一般工作时间长,相对其受教育水平来说薪水较低,且不易增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研究服务奖助学金,它从开始的每年43692美元调整到每年47268美元。 大学培养出许多的博士,但可获取的教师职位却在减少。许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职业前景暗淡,其中一些人卡在博士后的时间长达5-10年或更长。 调查人员收集到很多关于研究生和博士后情绪焦虑和抑郁的信息。Gibson写到:“博士生中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工作时间长,职业前景有限,较低的薪酬水平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47%的博士生被认为有情绪沮丧。 如何协助年轻的科学家改善生存状况?调查人员听到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研究生院可以提供更慷慨的探亲假政策和幼儿照护服务。改善博士后的工作环境。鼓励机构录用女性博士后人员。 一些受访者还指出,每年培养出的博士生数量和可提供的学术工作职位数量不匹配。最近,Julie Gould在《自然》发文探讨一个博士学位系统改造的新想法。其设计是将博士生分成两个项目:一个是职业学位,一个是学术学位。对于前者,重点是通过更合理、更务实的培养,帮助其在学术界以外找到工作。 附原文链接: http://www.vox.com/2016/7/14/12016710/science-challeges-research-funding-peer-review-process 二0一六年九月十一日 Contact:j6789@163.com
个人分类: 本科-研究生教学|4586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网网红,吸引力大不?
热度 1 qsnote 2016-8-20 04:13
好多人都希望成为网红,红了可以赚钱,红了可以身边彩蝶飞舞,钞票随便甩,但是我还真不知道科网网红有啥好处。在科网上溜达了这么久,也看到了好多人要成为网红。要成为网红,就得博眼球,可以说弱智的话,可以随便攻击质疑别人造假,可以玩弄下娱乐界的绯闻。不过有些人貌似也不是冲着网红来的,科网网红又没钱可赚,只赚了个吆喝。不过还是有些扯着嗓子到处乱吼的。xps 如果仔细分析下此类网友,大多数不在中国大陆,胆子不一定肥,但是诽谤了人可以不用为自己的言论负法律责任,不怕别人打压。你吼就吼,殊不知其实就是人身攻击,辱骂诽谤。这不咱们的韩副主席对这些人也无可奈何啊。哎,谁叫骂你的和你都不在美帝呢。你看看,人家方舟子先生,专打咱大陆科研同胞,本来科研生活就很苦逼了,再给踩上一脚,悲夫啊。人家方舟子先生质疑打假,恐怕从来没有说某个美国科研人员作假是骗子吧?没有,人家精着呢。 再看看,科网里面跟着吼的,上来就说骗子的,不外乎两类人,一类在大陆,想成为科网网红的,谁叫咱天朝的法律就是个笑话你,说你韩副主席是骗子,你能奈我何?另一类是咱在海外的同胞,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在将教授地位捧的很高的地区和国家。你想想,在美国在欧洲等,谁屌你一个教书匠,不就是一份子工作。可是在深谙咱天朝文化的地方,教授那可不得了了,高高在上,受大众所敬仰,久而久之,此类人就翘屁股了,好似他啥都懂了,啥都会了,啥都他说了算了,最后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了。此类人在科网上点名骂人、诽谤,殊不知这些国家或地区还是有鞭刑的,脱光了屁股,被羞辱的滋味不好吧。此类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较咱在国内的众科研苦逼们,心里那个自我感觉良好,无人能敌啊。 TMD ,刚吃了几碗干饭,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此类人也就只能在这些鸡屁股眼大的地方混,去美帝试着点名诽谤人试试,恐怕最后和他们的教主一个德性,也就只敢随便欺负天朝的。实质上此类人是欺软怕硬藏在网上虚拟世界里的一堆猥琐老男淫而已。 因此,在此宣布,我要努力成为科网网红,以骂人为己任,为骂人事业奋斗终身,不达到诸葛孔明空口骂死人的水平,绝不停骂。忘了最重要一条,专骂藏在虚拟世界里的猥琐老男淫。
1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韩氏实验的争论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学术批评范围
热度 22 jiangming800403 2016-8-13 14:48
论文有风险,发表需谨慎。特别是像NSC这样的刊物及其字刊。如果韩氏实验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上面,也不会有这么大的争论。从最早的原创性,到后来的可重复性,已经超出了生命科学学术共同体,成为了一个公众事件,当 越来越多的非专业的人士参加论辩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严肃的学术探讨,而是一场闹剧了 我的生物学只停留在宏观水平,对分子生物学几乎一窍不通。生命科学实验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很成熟的试管婴儿和胚胎移植技术都有很高的失败率。多莉也是失败了很多次才做出来的。如果浅尝辄止的话,大部分实验室都不可能成功重复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克隆。正是因为克隆技术一直存在低效率的问题,在良种繁育方面的应用研究基本上偃旗息鼓了。 如果转基因技术很简单的话,我国选育的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水稻也就不会是重大科技进步了。抗虫棉从高抗性棉铃虫的威胁下拯救了中国棉业。90年代初,棉铃虫几乎毁掉了中国一半的棉花产业。但是能培育出基因工程应用产品的实验室(棉花、玉米、水稻)基本上都属于院士团队(范云六,张启发)。国际上转基因种业也属于高投资、高风险的高技术产业,只有少数大公司才能进行。 但是由于学术论文“不发表即死亡”的理念,很少有人等到实验非常成熟、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再写论文,而是抢发一些并不完善的结果,这也是一流期刊上生命科学论文低重复率、高撤稿率的根本原因,小保方的论文,也和日本国内研究团队之间的竞争有关系。但是,敢于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大部分应该没有造价的主观故意,而且是非常自信的,因为论文或者被证实或者被证伪。而且“证伪”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证伪是科学发展的关键。如何提高韩氏实验的实现率,这就是一个研究的题目。 论文有风险,发表需谨慎。但是不能用大批判代替正常的学术争论。 韩春雨的话题在科学网上已经亢奋了三个月。实际上,我正在赞同高山老师的观点。韩式实验,在逻辑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我是表态不站队。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4870 次阅读|36 个评论
随想:重复发表与科技传播
热度 7 zlyang 2016-8-4 21:47
随想:重复发表与科技传播 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在网络上全文公开后(就是已经授予了相应学位),还能在正式的科技期刊发表吗? 真傻以为,这个问题要从出版物承担的“科技传播”的目的来考虑: ( 1 )新闻类期刊或出版物:一般可以拒绝已经上网的学位论文再次发表。但重大成果、重要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看法等,不在此限制。 ( 2 )档案类期刊或出版物:应该接受学位论文的再次发表。 特别是汉语的学位论文,应该允许并鼓励以英语或其它“非汉语”语言的方式重复发表。 以现实地促进人类科技进步! 科技规范或道德,在历史上多次以反面教员的角色,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实际上,发表前的同行评议,也会越来越成为 阻碍 人类文明进步的内在因素。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强调“科技道德规范、同行评审”的消极作用,不是要完全抛弃它们,而是要现实地进一步完善它们。 陈毅同志解放战争时期说: “不要用昨天制定的条条框框,来阻碍今天革命形势的发展。” (求准确权威的出处) 好像国家的《宪法》、我党的《党章》,也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修订的。 (求准确权威的出处) 是显示自己的权力?还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14-03-09,习近平谈三严三实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09/c_119680070.htm 翟自洋,2013-07-19,放长线 钓大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0081-709357.html 王德华,2013-07-16,什么时候开始学位论文上网后就不允 许再发表了?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08715.html 赵大良,2013-07-13,有人倒霉在博硕论文再发表上了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707789.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1625 次阅读|7 个评论
也说韩春雨该怎么办
热度 3 罗非 2016-8-4 15:02
韩春雨老师的事迹曝光后,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人们先是惊讶于他如何的三无起家,一夜成名。 然后又开始关注他工作的难于重复,种种老外的质疑。 今天上来,发现很多博主都在给韩老师支招,说不用急于重复的,说先编辑个基因出来再说的,乃至说最终评判要请某某大神出山的。 固然,作为有可能商业化的技术,肯定要先申请专利。没有专利,不一定哪天就改性了别人。所以,这个阶段别人说什么的确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专利搞出来。 至于编辑个基因,如果别人重复不出来,对你编辑出来的基因,一样是可以不承认的。鬼知道你是不是盗用了某脆皮技术干出来的,谎称是你做的。 说到请大神就更不好说了。先不要说,大神能不能为你的重复性张目。就算大神想张目,在目前的可重复性状态下,大神是不是能重复得出来? 再说,每个人都在给大神烧香的。万一你少烧了一炷香,大神把庇佑降临到了对手头上呢? 俺这个担心不无道理的吧。 其实,大部分人都忘记了,技术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 技术就是工具。不能用来干活的工具,就什么也不是。 脆皮9号称厉害,也还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如果韩春雨老师的方法能解决某个连脆皮9也不敢梦想解决的实际问题,那么一切质疑都不攻自破了。 所以,笔者以为,韩老师不如想一想,现在这个技术能干什么。 比如,切掉肿瘤里边最捣蛋的那条基因?比如,给免疫细胞加上抗HIV的锁?再比如,让乙肝病毒永远只能和肝细胞共存,而不能诱发肝损伤? 随便哪一条能实现了,那些古今中外的喷子们,自然就会住嘴了。 建议韩老师考虑。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38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和岳博士打了澳洲老外一炮
热度 54 gaoshannankai 2016-8-4 08:47
澳洲BURGIO博士正对NgAgo进一步实验。 这哥们光明磊落,质疑合理,毕竟提供了实验结果,有图有真相。 可惜,水平有限,岳博士给他回复了一下,提2个问题 1.细胞转染之前,是否pcr+sanger测序,这个每次都要做,不要认为做过就不做了, 细胞传几代以后,可能变化很大。你第一图就上转染过的,没有阴性对照,狗屁不是。 他最开始说成功就依据这张图,只有阳性结果,无阴性对照,缺乏最基本科学素养。 2.大部分实验新手都是同时转ago和gDNA,人家老韩特别强调 24小时,还要继续转gDNA好几次 我支持韩春雨工作的论文发表到学术期刊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89094.html 我写博文之前,很多人也是没有做出图3,看了我博文,基本都做出来了。 我们先不说韩是否作假,就这些人的水平,根本就没有资格去怀疑韩,他们距离韩差太远了。 我发的几篇博文里面讲的,你们能看懂10%,再去怀疑韩春雨 澳洲老外,基本实验素质还有待提高,不过还好人家光明磊落, 所以,这次打这个老外一炮,让他知道一下,中国有人,就行了。 一大推狗屁不会的中国人到国际上嚷嚷,有损中国科研人员形象。 顺便讲一下,NgAgo最大的缺点 ,我评论文章故意轻描淡写,就怕坏分子做文章。 NgAgo讲到gDNA不用表达载体,可以直接投递,是个进步,但同时也是一个问题。 韩已经实验证明了,ago蛋白要先吃进去gDNA才能去绑定DNA,因此ago蛋白在 细胞内表达是不好估计的,老韩建议24小时候多次投递,我建议,从12小时开始 陆续少量多次增加投递。 其实,认真看我评论文章,应该能看出,我讲的,当年siRNA没法用于临床 最大问题就是投递。 韩所谓的2.0,也就是解决投递问题,还有一个酶切割效率,如何提高,基本 思路我也给大家露一下。古细菌都是在极端条件下生存,ph值,温度等 与生理条件差很多,因此可以加入离子等方法改变微环境,突变一些位点也可以。
29083 次阅读|69 个评论
分子生物实验也不简单
热度 3 mashengwei 2016-8-3 18:07
韩春雨老师的工作发表之后,很多人发现重复不起来,据说实验也不复杂。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做分子实验的一些事情。有段时间做载体的构建工作,目标片段和载体怎么都连不上,检测了各种出问题的地方,甚至水也更换了,还是不行。基本的连接都做不出来,那是相当郁闷。后来赶上有其他事情,需要离开实验室半个月。忙完事情回来之后,继续做连接,竟然一次成功。当然,我是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后来也做过很多次了,在没有像那次一样怎么找问题都不对。 常年做分子实验的应该有这样一个体会,有些实验不是按照实验操作流程上写的,做就可以做出来的。一个新手和一个有经验的实验员同时进行按操作流程进行实验,新手可能做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建议新生来了要多跟师兄师姐学习“经验”,有些经验不会写到实验操作流程上的。 有些实验看着很简单,你在这个实验室做出来了,换个实验室就不一定能够顺利重复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优化。做分子实验的,有多少次不是需要再来一次。 稍安勿躁,也许好事多磨!!!!
3684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重复韩春雨工作的评论
热度 29 gaoshannankai 2016-7-21 23:04
网上陆续出现国内外各位老师重复出韩春雨工作的 一些介绍。针对这些博文,我有以下几点意见,与各位商榷。 1.对于韩的工作,我很早就预测了,白人不care,国人自己 围剿的一个结果。想让白人转到你这个系统,还是很难。 因此,更需要我们国人多支持。现在闹得大了,一直没有结果, 也是好事,会让更多的实验高手care,过去不care的也有可能 进来重复,有利于提高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我支持韩春雨工作的论文发表到学术期刊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89094.html 另外,我也预测到了一大批没有任何基础的有钱人,找几个研究生 试图重复试验,然后换个材料发几篇文章,喝韩春雨点汤;现在这么一闹, 为了发文章进来捞一票的人不来了,一些有些水平的高手可以进来了, 重复出来可以扬名立传,也是好事,中国的科研假货太多了,这样, 大家光明正大出来试试身手,是好事,是大大的好事。 2.目前的重复都是简单重复,韩春雨工作的一个重要重复和 确认,就是通过高通量测序,对于切割位点进行评估,有多少 测序读段(read)是完整的,有多少是切割过的,并计算效率。 高通量测序如果使用二代illumina测序,我建议测序长度为250bp, 这样结果更为可靠。 3.对于切割效率,很多人计算是错误的,基因组被切断后, 一部分就完蛋了,只有能够链接上的,可以继续存活并且表达。 因此,当前计算的所谓切割效率5%,实际上是切割+连接后 两部分的综合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切割效率高,连接效率低, 也不行。 基因组方面,很多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才可以深刻理解, 我也不方便写太多,只有找些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写写。 更多内容请看我发表的支持韩春雨的论文 题目是《NgAgo-gDNA基因组编辑系统的成功及启示》
10521 次阅读|72 个评论
重复的力量
热度 1 lvnaiji 2016-4-14 15:39
吕乃基 大概有半年多了吧,不时收到这样的微信: 今天被清了2次,你也清清吧。不用回。试试吧,复制我发的消息,找到微信里的设置,通用,群发助手,全选,粘贴复制的信息发送就行,谁的发送失败了,就是把你拉黑了,你再扔掉那些尸体就OK啦 不发不知道,一发吓一跳 ~! 一开始是不加理会,后来一而再再而三收到,大概有十几次了吧,终于不厌其烦,按图索骥,操作了一番。约半分钟后就陆陆续续收到朋友们的回复,众口一词:吐槽。愚蠢、轻信、糊涂,以及打扰了朋友。真是羞愧难当。 电脑、手机不时收到形形色色升级的通知,一开始不理不睬,然而在自己干活时却总是在一旁跳出来,一看已经超过50%都升了,那就升吧。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崩盘,死机。 前者源于朋友们的 不知情和热情,可见这两种“情”合起来的能量 。不过假以时日,终究会褪去;后者则是电脑自己生成,只要背后的指令不改,就一直重复,不知疲倦。这里说的是重复的一方。 反过来是主体自身抵御重复的能力。人生来就不耐烦单调重复的事项,图灵测试之一就是由此区分计算机与人(最新进展似乎越来越难以区分)。因而在上述情况下最终转发微信或软件升级,既是对重复的屈服,实际上也是对“重复”的终结,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说到底是站到重复者一方。 重复的又一个例子是央视大楼。民间多少吐槽,我自岿然不动。 性?最后人们接受了它 …… 正如我发言人在某次记者招待会上的妙语,“你来还是不来,我总在这里”。这里的“重复”就不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而是成为不得不接受的客观存在。当年的火灾,或许是对“性楼”的一种天谴。 有道是,谣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的,其中也有重复因素的影响。至于谣言止于智者云云,那是另一回事了。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中, 说一千遍的谎话和说一千遍的真话 ,前者往往成真,而后者依然被认为是假。这就关系到“重复”的主体:谁在重复,向谁重复。 上面说到的事例,“我”都是“重复”的被动接受者。想想看,如果自己作为主体去一遍遍向他人重复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譬如推销产品或自己。那就叫做“坚持”,而且还要“不懈”,因为胜利往往在再坚持一下之中。 顺便说,未来“奇点人”的一大品行就是,既可以像人类那样,在问三遍后暴跳如雷,不耐烦任何重复,也可以像“机”一样,可以重复或被重复一万次而依然我行我素,以及可以在这两种模式之间自由切换。
个人分类: 杂谈|3445 次阅读|3 个评论
讲话重尾习惯的数学模型及其矫正
热度 23 tangchangjie 2015-11-1 15:02
   讲话重尾习惯的数学模型及其矫正 ----巡课笔记之13(唐常杰)    录音矫正法的后效 去年听几位年轻教师讲课后,曾在听课意见表和博文中建议, 上课时带一个记录设备(手机/照相机/录音笔等),作课堂录音或录像,自看自听,以改进教学(参见博文 《带个相机去上课—巡课笔记之九》 。   近日又去听课,几位教师说,录音矫正法颇有效,当听到自说自录的声音,第一感觉是:“这是我的声音吗?”,“我会有那么多口禅吗?”, 真的是“不录不知道,一听自己笑”。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矫正,老师们口头表达大有进步,有的口头禅已得到矫正。   但有一位老师说,听录音后,发现自己每两三句话,就重复半句,难听死了,矫正挺难,问有没有妙法来纠正这种“讲话重尾”的毛病?       我从青涩来 自我批评比讽刺人家更厚道,还是说自己的当年青涩。在三十多年前,我刚进课堂讲课时,口语表达也是毛病多多。有一次,为改进英语听说能力,买了一个最低档的录音机,号称“一匹砖”,虽是二手货,当时的100多元,也是两个月工资了;为物尽其用,也为满足好奇,上课时自讲自录了几盘磁带,发现讲课中口头禅多,特别是那密集的重尾,敞放出来实在尴尬,只敢一个人用耳机听。       提出问题:重尾现象之通俗描述 我初上讲台学着讲课时,一紧张,讲话就会重尾,在堂下背得很流利的“老和尚的故事”,在课堂上,也可能会讲成如下的形式:    从前有个庙, 有个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 有个老和尚, 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 讲故事, 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个庙, 有个庙 ,…..   上述描述在重复密度上,稍微有点夸张,是为了有趣且避免冗长。       分析问题:重尾现象之数学模型及观察 如果用汉语拼音首字母取代汉字,“老和尚的故事”表达如下:    Cqygm, ygm ,,Mlyglhs, yglhs ,Lhsgxhsjgs, jgs , Jdsmgsn? ,Cqygm, ygm ,…   抽象一下,得到:    定义1 给定字符串S,称S为一个讲话,设有字符串 S 1 ,S 2 ,,S k , 如果讲话S中,含有连续的子串: S 1 S 2 ,…,S k S k ,则称讲话S含有重尾。   这就是讲话重尾现象数学模型。      考察上述模型,得到到下列观察(没有证明,还不能称为命题或定理):    观察1 问号后面没有重尾 。   进一步收集更多的数据(那时还没有大数据),发现:    观察2 惊叹号后没有重尾。    观察3 强调或着重时没有重尾,例如讲“从前 有--个--庙 ”,大声,慢速,不会重尾。    观察4 重尾的密度和紧张程度是增函数关系(很难量化地验证是否线性的正比例关系)。 重尾机理分析:掩护思维延迟 当讲完 “从前有个庙 ”时,按正常程序,下一句是“ 庙里有个和尚 ”;如果讲话人对内容不很熟悉,或者有点紧张,或者是即席讲话需斟酌措辞,又想要保持发音连续, 此场合下,在发音缓存空间中最容易取出的就是刚刚讲过的最后几个字“有个庙”,于是就产生了“ 从前有个庙, 有个庙 ”的重尾表达。 重尾现象似乎是下意识行为,讲话人不能感觉和控制,它承担了时间占位子的作用,使发音连续,掩护思维延迟,使得讲话人能借机推敲措辞。 解决问题:矫正讲话重尾的四种方法 (1)充分的准备可避免重尾 讲比较熟悉的内容,人的思维在发音“从前有个庙”时候就采取了预取技术,(pre Fetch,例如网页浏览器预取),预先取出了下一句“ 庙里有个老和尚 ”,不需要 “有个庙” 来掩护思维延迟。 这就是我们强调认真备课的原因。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是最根本的方法。 (2) 用可接受的口头禅代替重尾。 从机理上讲,重尾是从发音缓存中最容易取出的短语,用来填充无声时间,掩护思维延迟。我们可以从思维的全局缓存中取出不变的万能短语,如:“接下来”、“然后”、“嗯-”,这就产生了口头禅,也是一个疑似的下意识行为。 在国内外的讲堂上,有一些口头禅是可以被听众接受的,如: 好、接下来、然后、OK、Next、So far, so good、You know,…. 中文中,口头禅一词,源于佛家禅宗,我们俗人,则用来指代那些无心而出的惯语;电视剧上的少林主持,一口一个“善哉”。较早出现“善哉”的文献,有《左传·昭公十六年》和《论语·颜渊》,其中“善哉”就是我们俗人说的“好”,不过双音节的善哉(类似于双音节的OK)更好发音、更有文言文味道、更雅致一些。如果请宗教研究所的老师做报告,间或一个 “阿弥托佛”或“善哉”,是可以接受的,太多了就会烦。 (3)用提问、感叹和强调语句避免重尾 上面的观察1和观察2 指出,通常在问号和惊叹号后,没有重尾。这是因为问号和惊叹号自然地留出了停顿和思维时间,如果在讲课中,常常有疑问句,或者是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或者是设问引起学生几秒钟的思维,引出自己的回答,都留出了时间,一边从发音缓存中取出下一句,避免了重尾。 根据观察3,在强调时,“庙里有个老-和-尚”,一字一顿,绝对不会重尾。谓予不信,可立试之,因为这时重尾会很不自然,就不会无心而出。 (4) 条理化避免重尾 ,上面的观察4指出重尾的密度和紧张程度是增函数关系。如果讲话有条理,pre fetch就做得很好,能避免重尾,例如: “这个和尚的故事有什么可讲的呢?”,讲三个关键词,关键词1 ,口耳相传方式;关键词2, 递归;关键词3 ,递归终止条件。 “现在讲关键词1,……. “现在讲关键词2,……. “现在讲关键词3,……. 由于思维有条理,就不会紧张,不紧张,就能从容从思维内存取出下一句,就比较容易避免重尾,偶尔有点其它口头禅,也不至于使听众厌烦。 这是成熟讲话人的方法,这需要锻炼,需要时间,教师讲几年、十年后,讲业内的话题,如数家珍,都能达到到这个水平。 老教师们都年轻过,成熟都是从生涩走过来的,年轻教师口语表达上的毛病,不算大毛病,但总是不完美。只要愿意改,有正确的方法去发现毛病,有决心去纠正,把改陋习当作业余的科研,就一定能改掉。 相关博 文 让PPT灵动而又吸引眼球—巡课笔记之一 课件内容之处理:思路、方法、深浅和详略(原名《照念PPT陋习之分析与解决》)---巡课笔记之二 互动是课堂的活化剂和清新剂 ---巡课笔记之三 享受学习,享受实践---喜看学生“玩”电脑,----巡课笔记之四) 享受听课和享受讲课—巡课程笔记之五 谁是“那位同学 ”---巡课笔记之六 记一次带”民意调查的课堂讨论(图文)---巡课笔记之七 秀秀我们学生的实习作品 ---巡课笔记之八 带个相机去上课—巡课笔记之九 展现教师魅力的开学第一课----巡课笔记之 十 半期考察:种瓜见瓜,种豆见豆--- 巡课训科笔记之十一 让学生看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而不只看练成了的钢铁 --- 巡课笔记之十二 讲话重尾习惯的数学模型及其矫正 ----巡课笔记之十三 反木桶效应 与 985/211本科资历-- 巡课笔记之14 马航MH17的辩论 兼 反思一次课堂辩论的组织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36638 次阅读|45 个评论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五)
热度 1 controlhopeless 2015-7-9 01:45
按照上面的序号,这个应该是7)。难得这一辈子,有序地做点事,希望能坚持下去。 7)在西电我接受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这些日子因为要写一篇前人工作的回顾,不得不重新学习电磁场和天线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于是又看到了一些人,比如毕德显、保铮,前者为中国的雷达教育奠定了基础,后者是我在西电读书时的校长,恰好刚看了他2014年凤凰卫视的一个节目: 永不消失的电波 ,保校长介绍他的工作和教育、研究理念。 最近,要写“这个人生可以重来”,一部分的动力是回首来时路。我的想法如题,西电的四年至少没有让我爱上我的专业,先是电子对抗、电子工程,后是自动控制。记得保校长给我们讲过话,我就忘了他讲了什么,反倒是依稀记得后来四军医大对张华的宣传。 保校长,大个,穿着退色的旧式军衣,戴着帽子,是在二系教学楼附近见过。 2011年年初,毕业25年后去了就这么一次西电,宿舍、食堂、教学楼都还在,只不过感觉校园是那么的狭小。走在去图书馆的那条路上,只是听了背后一老师的说话,就已经知道他教过我们Pascal语言了。 主楼前面的那条路,每当秋天,梧桐树叶落下。。。 年轻时,有人培养的话,一定会走些近路。人生是可以被影响的,也应该影响别人。 8)看到胡适1936年写给当时24岁吴健雄的信提到:“凡治学问,功力之外,还需要天才。龟兔之喻,是勉励中人以下之语, 也是警惕天才之语。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定可以无敌于一世。仅有功力,可无大过,而未必有大成功。 胡适这段话的意思就是:高效率+持久性=成就。这和我感觉差不多,只是我见过的是:天才= 高效率+持久性 。
个人分类: 往事随风|34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在门和门的对面
pingguo 2015-6-26 19:36
吱呀一声,木门打开, 声音有故事有年头, 以为会走出传说中的女子。 乡下才见得到这样的木门, 门上挂着两只铁环, 当铁环静止,木门随即沉默, 望不到尽头的沉默。 门前挂满蜘蛛网, 新网与旧网交织。 伫立良久,感觉有人出入, 著长衫,梳辫子,手拎包袱, 之乎者也地进,之乎者也地出。 这幻觉持续了至少两千年。 不远处的另一扇门, 互为镜子似的相对, 像是有世仇,有怀疑。 当我从一扇门望向另一扇门, 仿佛从一张面孔望向另一张面孔, 分不清是被带到了梦里, 还是刚刚从梦里醒来。 不断重复的梦境像一个漩涡, 无形的束缚,已成为习惯。 我不喜欢重复或者相似的东西, 哪怕是两块玉石的相似, 哪怕是两个标点符号的相似。 有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阳光落在木门上, 他将终止这种说法。 2015-06-24
个人分类: 诗歌|1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周末随想:高标准的重复和模仿也应鼓励
热度 17 wangdh 2015-5-31 12:12
周末随想:高标准的重复和模仿也应鼓励 ( 王德华 ) 微信上经常会看到美轮美奂的照片。漂亮的景色,让人心身愉悦,忘却烦恼。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向往境界。溶于大自然中,会一扫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很多时候,会有些顿悟,会对以往的事情有些新的理解,对生命,对死亡,对生活。触景会生情,赏景也会促进思考。 做学问的,对抄袭、剽窃等行为深恶痛绝,对重复不喜欢,对模仿也不欣赏。所以,行内人都知道,学问只有创新。创新新知,探索未知,是科学之本质。心存质疑,敢为天下先,是科学之精神。 投机取巧,避难趋易,应该是一种本能。花费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生物界的一个基本生存法则,利益最大化原则。所以,人作为生物界的一类,有这种心理,应是正常。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和匹配,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感兴趣的。 看漂亮的照片,赞叹美景的同时,也会欣赏摄影人的高超技艺,美学理念,分享精神。 我们有过拍摄的经历。回想自己在拍摄的时候,没有想过艺术创作,多是想照下来,想记录下来自己遇到的、看到的,也会想着尽量照得好一点,自己满意一点,清楚一点。 我经常想,拍照如何拍出特色来?如何拍得照片漂亮好看?都说拍照关键不是装备,关键是使用装备的人。这是真的,照片的布局取景,取决于拍照人的审美观念。 看到好景色时,大家都会拿出自己的设备照个不停,然后是分享,看谁照的漂亮、艺术。 实际上,只要上网搜索一下,自己心理上还是很受打击的。同样的景色,那么多人拍摄得那么漂亮,再看看自己拍得照片,真是拿不出手了。可是,见到漂亮的景色,只要有拍照的工具,就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拍照。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参与,这对心理上应该是很重要。自己照的,自己拍的,首先是属于自己的。然后,就是欣赏他人的技术和境界。也就学着尽力做得更好一点。这就是重复和模仿了。 我今天对重复和模仿,有了新的看法。 只要在允许的条件下,重复和模仿做到极致,也是很不错的。 如学习书法,绘画,会临摹。书法、绘画,需要技艺,但要达到样板一样水平,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需要很多汗水和努力。工匠,也有不同的级别,有专家级的工匠,也有二把刀的工匠。 做学术不同吗?不见得。我们重复,模仿,都是以高手为样板的。谁都不会把低劣的做样板。如果是这样,初入道的学者,如大学生、研究生,为什么不可以重复、模仿呢? 允许重复和模仿,是有条件的,以高手为样板,技艺练到最好,做出跟样板一样水准的作品来。有些人,达到这种级别,就可以为社会服务了。有些更聪慧的人,可能就会悟到一些新的门路,产生新的火花,就会升华提高了,这就是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了。 所以,我想,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如果不能发现新的知识,创作新的知识,至少应该是做出样板水准的重复或模仿作品出来。这样,研究生的整体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从社会需求上说,社会需要工匠多,需要天才少。所以,我们以发现、培养天才学者为目标,提高和保证更多一般科学家的匠艺。最怕的是,天才的思维没有挖掘,埋没了有发展前景的学子的天分,多数学子没有学到匠艺,或者匠艺肤浅。这当是研究生教育的失败,是导师的失败。 重复和模仿,是初级要求。要鼓励高标准,避免或杜绝低层次。 创新,必须超脱重复和模仿。 创新,需要创新的思维,也需要高标准的匠艺。 早上浏览照片,一点随想。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7230 次阅读|24 个评论
习惯--重复与期待
smallland 2015-1-1 11:03
依然从巴甫洛夫狗开始。如果以为狗需要多次才能记住铃声这个信号,那就错了。狗不如人聪明,但记忆力不一定比人差。一次,两次,它为什么记不住?因为它不需要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需要“联系”。那可能只是偶然,有好吃的,碰上偶然的铃声。如果是偶然的,就毫无意义。 如果重复多次,那就有意义了,说明两个事件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这就需要“记住”了,就有必要产生“习惯”了。 人体对特定刺激的反应,也需要重复,才能产生习惯。比如,某领导参加植树活动,即使干的蛮拼,不带手套,磨破了手掌,手上也不会长老茧。因为,这种时间不是经常发生,或许几年才一次,无所谓习惯不习惯。 但是,如果他腐败人笼,去劳改,去种树,只需一个星期,掌上就会产生老茧。因为,手掌经过重复的刺激,产生了期待:这种摩擦经常有,生产老茧来抵抗吧。这个原理,跟巴甫洛夫狗的唾液是一个道理。 不管是好的刺激,还是恶意的刺激,只要足够的重复,身体就常常会产生期待。虐待自己的身体,也会产生期待,比如高强度的跑步运动。虽然你看不到唾液,看不到老茧,身体的代谢系统也在期待。一旦停下来,为此期待积蓄的能量不释放出来,反而觉得不舒服。一些长跑运动员就有次感觉,虽然累得要命,但突然停下来会感觉全身不舒服,就像满手的老茧觉得别扭一样。
1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影响因子的不能重复的医学论文,大多数不是中国人写的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4-8-2 15:55
实际上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的不能重复的医学-生物学论文,大多数不是中国人写的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25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可以精确再现的摇号,还有概率意义吗?
热度 4 cgh 2014-2-28 12:51
可以精确再现的摇号,还有概率意义吗? 科学网有个数学教,也有不愿入教的数学大师。科学网上的数学科普也是比较多的,这里就不挂上大名,免得有人不乐意。总之,科学网上懂数学的人还是很多。把北京市小客车摇号的概率问题放科学网上应该没错,最好能引起一次小小的讨论。 2014 年开始,北京市小客车摇号推出提高中签概率的举措,“照顾”久摇不中的申请者。从刚刚公布的方案看,具体方法是给需要提高概率的人分配更多的号码放到摇号池。比如,超过 24 期未中的人以 2 个号码参加。这样来看,确实使这部分人的相对概率增加了一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总号码池的数量也增加了。基准概率人群的概率相对是开始减少了。 上面增加概率的方法,无论如何还是相对公平,也符合数学逻辑的。但是,最新的公告 http://www.bjhjyd.gov.cn/jggb/2014224/1393230939498_1.html 显示,“为进一步体现小客车指标摇号工作的公开、公 平、公正性,自 2014 年 2 月 25 日起,北京缓解拥堵网站提供 摇号程序下载 服务,申请人可自行下载摇号程序和 “ 摇号池编码文件 ” ,进行摇号结果验算。” 这就让我这个数学能力一般的人有点纳闷了,随机的摇号居然可以精确重复? 这个“验证“的具体输入条件是:“ 申请人首先输入查询期的“文件 MD5 码”,然后导入相应的“摇号池编码文件”(无需解压缩,直接导入),并输入查询期 6 位随机种子数后,点击“计算”按钮,程序即可显示查询期全部中签编码。 ” 也就是,给定上述三个东西,就能得到唯一的结果。那么,随机的东西就只有那个 6 位的“随机种子”!这个似乎和我们理解的随机不是一回事吧。如果从这个六位数确定地计算每个结果,也就可以从所要的结果精确计算需要的六位数,这个对应关系应该不是随机的。也就可以是人为“操作”。何来公开和公正? 再来说这六位的“随机种子”,带给每个申请号码是同样的概率吗?这个恐怕需要科学网的数学博主来帮忙论证一下。直观上讲,如果没人编号都是同样位数的数字(现在是 13 位的数字),每个数字的概率是相等的。可是,现在中签的编号是 6 位数产生的,这中间的概率是如何传播呢? 看过电视里的彩票摇号,用的是乒乓球在吹气状态下进入管道的随机过程。就这都爆出很多造假行为。北京市小客车摇号程序,在没有公开原代码的情况下,如何能说它是公开公正公平的,还是高科技可控的?
个人分类: 杂谈|5466 次阅读|7 个评论
不一样才是科研成功的第一步
热度 5 gaojianguo 2013-12-8 20:10
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促使科学家或者科研人员“不走寻常路”。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如果老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只会得出me too的结果,往往引不起同行的兴趣,更谈不上是一种创新。所以,要想在科研中出奇制胜,不一样、甚至让人觉得“另类”才是得到关注与认可的第一步。昨天阅读了近期发表在New Phytologist的一篇研究论文,深刻感觉使自己工作突出亮点的方法首先是要让人感觉你工作的独特性( unique )。下面我将介绍简单的工作也可以被同行高度认可的一个案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Losh等人发现海洋浮游植物中光合酶的含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如在他们的研究中作者发现8种浮游植物的光合酶含量占到总蛋白含量比例小于6%,这远远低于其它陆生植物,特别是C3植物叶片的含量,且无论是在快速增殖期还是平稳期,其酶含量均不高。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光合酶只是总蛋白很小的一部分(a small fraction)。为什么这个简单的试验结果能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ew Phytologist上?因为他们没有人云亦云。正所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出色的工作往往只需要为数不多的一两个亮点即可! 作者没有人云亦云是建立在对科学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的,我相信他们试验之前已经做足了文献调研。由于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普遍的化学反应,反应中的关键光合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应该是比较丰富的,这点已经被科学家证实,如前人的试验表明菠菜中光合酶占总蛋白的65%,其它物种的比例也较高,所以Ellis在1979年就发文称RuBisCO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蛋白质”,但他的估计是建立在粗略的推算之上的。我相信,Losh等注意到了这点,所以敢说出不一样的话。事实上,我也感觉很蹊跷的是,光合酶的含量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物种得到测定,如大麦、菠菜、豌豆和烟草等。所以,“地球上最丰富的蛋白质”目前只是建立在逻辑推论上,实证数据竟然很少。 当然,陆生植物可能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就是RuBisCO,但其它环境中的植物会是什么情况呢?水生植物所处的环境与陆生有很大的不同,对惰性的光合酶来说或许需要更强大的羧化二氧化碳的能力和对应的浓缩机制,从而最终影响酶含量的不同?我不知道作者的逻辑是什么样的,但这应该是开展试验之前的比较合理的推理。作者没有人云亦云,通过简单的试验就完成了一项重大科学发现(刚发表不久就被引用7次)。 当然,不能为了不一样而刻意的求新,有时甚至通过刻意的篡改试验方法、进行稀奇古怪甚至刁钻的试验设计不会得到同行的认可,反而会被耻笑。讲这个案例不是为了否定重复性的工作,事实上,科学需要重复,大量的重复验证,重复出真知。由于当前浮躁的科研环境,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无法重复,这点比较遗憾。因此,不一样是建立在对科学问题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 Losh 等的文章链接: Rubisco is a small fraction of total protein in marine phytoplankton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106 次阅读|10 个评论
重复已发表论文结果的难处
热度 1 tianyizhang6 2013-9-18 13:32
做科研的人希望弄点儿新鲜玩意儿,要做与别人不同的东西。很多时候搞新鲜的东西就意味着冒险,犯错的几率就会攀升。这是事实,但我们不应该把它视为无所谓的事情。当在某个领域的玩科研的人把论文出错变为平常事的时候,那这个领域也就彻底崩溃了。 已经发表的文章有没有错,错了多少,只能从后来的研究结果来判断。如果要证明前面的文章是错的,那后面的作者必须先重复已发表的结果,然后再用更可靠的的证据来证明别人是错的。在我看来,证明前人结果是错的论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论文。我想很多研究者也赞同我的观点。但发表这一类型的论文至少会面临两大困境: 1 )文章只能发表在一般的杂志上,前人做错了发 Nature ,你只指出了别人的错误,那只能发表在很一般的杂志上;即使你推翻了别人并且重新建立自己的论点,也只能发表在相对较好的专业杂志上。 2 )得罪别人。这个可是不得了,说不定明天你的论文或基金就被送到那个被你证明乱弹琴的伙计手上。 目前的同行评审制度不可能让研究者走出这种困境。解决办法倒不是没有,关键还是钱的问题。我认为公共或私人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基金或者奖项去吸引某些勇士来做这种不怕死的研究 有以上这番感想,是因为刚读了两篇去年发表在 PLOS One 的文章,他们有更直接的思路和更可靠的方法分别证明了分别一篇发表在 2002 年 Developmental Cell 和三篇 2003 年同时发表在 Nature 的论文的主要结论是错误的。
个人分类: 分子遗传|38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做一个好的观察者和实验者?
kong014 2013-6-1 23:20
科学是一项令人神圣而又敬畏的东西,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刚接触科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将来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回答:科学家。当一个孩童年幼无知还不能够完全理解科学的时候,对科学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逐渐长大,才明白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科学的发现过程充满了不经意,有时候也耗尽了科学家们毕生的心血。有些科学家终其一生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也未能有所突破,也有些科学家因为自己的未曾留意而与大发现失之交臂。对于将来有可能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我们来说,该如何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导者,做一个好的观察者和实验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取得成就呢? 我认为发现科学的人通常应该是一个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脑袋里经常装满了问号,在不断反复地实验中,并且想要不断把自己问号拉直的人。牛顿坐在大树下思考问题,被落下的苹果砸中,就开始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从而开始假设猜想,然后不断验证,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做梦的时候也在不停地思考问题,最终发现了苯环的结构。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上千种材料,他通过观察,不断地寻找不同的材料,而且不厌其烦的去证明自己的想法,最终发明了电灯。孟德尔连续种了八年的豌豆,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和实验,记录相同特征的豌豆数目,通过合理的数学计算与猜想,最终发现了基因遗传定律。 俗语有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炼达即文章。一个好的观察者通常都是十分用心地留意与问题相关的每一个细节,看到别人所忽视的地方。有时候就是那么不经意之间,比别人多瞥了一眼,然后就发现了科学,而其他人却失之交臂,所以一个好的观察者应该要处处留心,看问题的眼光独特而又全面。科研还需要不断地重复试验,如果孟德尔没有那样日复一日重复实验的毅力和决心,也就不会发现基因的奥秘,所以一个好的实验者应该是能够不厌其烦,坚持不懈的去验证通过观察得到的猜想的人。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观察者,那就是留心;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实验者,那就是重复。而贯穿二者的应该就是我们的想法。通过观察,为自己脑海中的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解释,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所以一个好的观察者和好的实验者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勇于大胆假设的人,敢于接受失败的人。 科研路漫漫,有可能是一条不归路,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养成处处留心的习惯以及敢于重复实验的耐心,成为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4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复的课题指南
热度 6 yuliping 2013-3-31 11:24
我看到太多的重复的课题指南,即某一课题指南几年前有,几年后还有,最长的甚至是有 10 年以上,这种情况在人文社科中尤为严重,那为什么会出钱支持同样的或者类似的课题呢? 第一,问题没有解决。既然没有解决,那么该课题结题没有?如果结题,为什么还要花钱继续进行研究?如果没有结题似乎情有可原,问题是没有结题的课题永远是少数。 第二,同一课题出现了新问题。一般课题的研究周期 1-3 年, 3 年中,同样的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所以要进行深入研究,但这样的问题似乎也不多。 第三,问题太大了,无法研究透。所以要在不同的年度进行反复研究,果真如此,那么课题指南是谁设计的?说明课题设计本身就不科学。 第四,无解的课题。问题很多,有些问题根本就是无解的,同样也是课题设计不合理。 第五,相关部门故意的。课题研究变成某些部门的日常工作,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课题而课题,又不愿意动脑筋,行政不作为。 不过我赞成同一年对同一课题资助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是骡子是马,出来遛遛,这对提高课题质量尤其重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宁可少点课题,但要做好。 2013.3.31俞立平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078 次阅读|8 个评论
10、518400种八字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
baishp 2012-11-28 12:00
(按:这是我几年前在某命理论坛发的一个帖子。原网站好像已经关闭了。幸亏我自己作了备份。今在此贴出,也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资料。跟帖的“布易”就是彼网站站长,是位数学专业人士,对八字命理也很有心得。据他说,我这个问题,他还没碰到一个搞清楚了的。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当然是自认为自己是已经搞清楚了的。那么他当时到底有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呢?看完本文就知道了。温馨提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且喜欢动脑筋的朋友,建议自己先研究一下,不要急忙看正文)。 518400种八字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 原帖链接 http://ydxj.tech.topzj.com/thread-52204-1-1.html 本博主2007-3-5 14:20 出个问题问大家:我们知道八字共有60×12×60×12=518400种。请问这些八字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即每个八字至少出现一次,但至少有一个八字只出现一次而不能超过一次)? 布易 2007-3-6 02:45 有个旧贴,供你参考: http://bbs.longyin.net/dispbbs.asp?BoardID=15ID=180544 本博主 2007-3-7 13:42 若按一年365.25天计算,是180年零15天吧。 但是你那个旧帖说是平均180年出现两次,好象不太对吧?我觉得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任何一个八字,只出现一次的最长时间是不超过180年零15天;出现两次的最短时间是不短于60年欠15天,即59年又350.25天。 布易 2007-3-8 18:44 这类问题有不同提法。平均180年出现两次。指的是四同八字;某一个八字,以60年分段,出现的方式是……1,1,0,1,1,0……。也就是说,相同八字出现的间隔,不是60年(1,1),就是120年(1,0)。 518400种八字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这个问题,提法不同,答案有所不同。 你的“正确表述”?最好自己能将验证一下。 本博主 2007-3-10 23:50 举两个例子吧: 一、1827年2月4曰立春,丁亥年壬寅月乙酉曰(时柱因为已经定死,所以就不必考虑了),2007年2月4曰立春,相隔180年,至2007年2月20曰为丁亥年壬寅月乙酉曰,两者相隔180年零16天(正好超过180年零15天1天)。在这当中是再也找不到丁亥年壬寅月乙酉曰的。 二、2007年2月19曰雨水为丁亥年壬寅月甲申曰,至2067年2月18曰雨水相隔60年,但在2067年2月4曰即为丁亥年壬寅月甲申曰,二者相隔60年欠14天(超过60年欠15天1天)。 以上数据来自“**万年历”。 我想不用将518400个八字每一个都查一遍吧。 布易 2007-3-11 13:44 你的贴子我反复看了几遍,感觉是很认真,也有些莫明奇妙。 第一,排八字有关的问题,只会查**万年历之类是不行的。比方公历1827年2月4曰,按照命理规定,仅有戌亥两个时辰的前三柱是丁亥壬寅乙酉,其余(交立春点前)的前三柱是丙戌辛丑乙酉;到23点子初后,前三柱又成了丁亥壬寅丙戌。时辰不同,同一天前三柱有时也会不同的。 第二,你的问题是在多长时间内可以遍历一次,你说的是波动范围(最长和最短的时间间隔),我说的是平均情况,完全不矛盾,怎么就不能相容,“好象不太对” 了呢? 第三,要提出波动范围,你显然是查过几个八字,要全面把握数据分布情况,懂数学就得会用熟悉方法,计算解决问题,否则没有效率。结果也没有说服力。比方公历1827年2月4曰前,有1767年2月18曰、1707年3月5曰,前三柱都是丁亥壬寅乙酉,而间隔60年;对于这个例子,2000年中出现20次,即平均100年出现一次;对于大样本来说(超过80例),就是平均90年出现一次,分布是180年中有2次,大多数(90%以上)是按1/1/0的节奏出现。 你说是懂数学的,应该明白两个答案都是对的道理,至于那个更好,你看着办吧。讨论则没有多少意义。 本博主 2007-3-11 15:21 昨天那两个例子是我第一次为此事查万年历,也是昨天才知道有个“**万年历”。此事谁也不会首先从实例中去总结规律吧。 我之所以选“立春”,是为了计算“年”的方便。其实往后推几天、十来天也是一样的。如1827年2月17曰为丁亥年壬寅月戊戌曰,至2007年3月5曰亦为丁亥年壬寅月戊戌曰,二者相差180年零16天。 因为我觉得一个八字出现的方式,大多是按11001100……的方式出现的。这180年零16天就是“1001”中两个“1”的时间距离。因此平均出现两次的时间是240年而不是180年……这个问题我不想追根究底研究下去了……也许你是对的……我只是偶尔想到这个问题,略为思考一下…… 本博主 2007-3-12 15:53 在这里我将八字出现的规律说得更具体一点吧: 如果一个八字出现在节后气前,那么往前推21900天(60年欠15天左右),它会出现一次,而且必定是出现在气后节前;往后推65760天(180年零15天左右),它也会出现一次,而且必定也是出现在气后节前。 如果一个八字出现在气后节前,那么往前推65760天(180年零15天左右),它会出现一次,而且必定是出现在节后气前;往后推21900天(60年欠15天左右),它也会出现一次,而且必定也是出现在节后气前。 由于受交节时刻波动的影响,以及地球公转周期波动影响(每年并不都是准确的365.25天),会有极个别的八字跳出上面的规律。 布易 2007-3-13 07:25 谢谢,你的意见是对的。 关于八字周期性问题,我以前有一批计算资料,因CIH病毒丢失了。现利用量化系统八字反推的输入部分,花费了一夜功夫,增加数据库内容重写,输入年份扩大5倍,核对后发现11001100的规律性表述是基本正确的(少数例外)。 当年的程序没有带数据库,遇到节气前后(上半年456、下半年789)时判断较难,但这个规律还是可以大致看出来的。时隔多年,记忆不确切。现在引起重视,促成我彻底解决公元后八字反推格历的输入问题(公元前部分涉及资料和格历本身问题,还解决不了),再次表示感谢。验证材料就不贴出了。 本博主 2007-3-13 13:47 我再补充一句吧:这“少数例外”,我看基本上都是出在交节的那一天的八字上。 (本文首发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0tvyx.html 首发时间:2011-04-21 21:38:13)
个人分类: 吃饱了饭|4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Endnote中删除重复的参考文献
热度 1 willliam8 2012-9-1 16:18
Endnote中删除重复的参考文献
问题描述: 在导入文献的参考过程中,来自不同的文献库的文件会存在很多的重复现象,可以在文献的参考中将重复的文件删除。 解决问题步骤: 1、 点击菜单 Reference à Find Duplicates 将弹出如下的对话框: 2、 根据提示,选择要保留的参考文献即可。 3 、 点击 Skip 将对每个重复的文献逐个清除 4、 点击 Cancel 将标识出所有的重复的文献,在标出的文献上右键单击,选择 cut 就可以将重复的文件删除
个人分类: Endnote使用心得|43024 次阅读|7 个评论
什么是科学网的时间维?
热度 5 lvnaiji 2012-4-7 09:30
吕乃基 常有这样的感受,一篇博文,引来若干评论,而评论所及的问题,多是以前博文曾经谈到过的,为了回答评论,就必须重拾以往的话题。固然,诸如“革命、民主、自由”这样的话题,古老而长青,多少哲人贤士反复研讨,包括如今的韩寒;生命与爱情更是永恒的主题,由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讨论,主体和语境各异。但此刻,博主的情况是,我依然是我,仅相隔数年甚或数月,语境依旧,却须旧话重提,不断的重提。这就是“重复”。然而这又是必要的,因为网友在流动。博主两次踏进的不是同一条河流。再说,一篇博文,不过如此,作者无心长考,读者无意细究。又有谁会花功夫去“领会精神”? 放大来看,在知识层面,科学网,乃至整个社会,又在重复着多少他人写过的文章,说过的话?多少话题被一再提起而了无新意。博主扪心自问,难道自己的每个观点都标新立异?正因为此,学术界强调“查新”,以避免无意的重复和有意的抄袭。但是博文呢,也要求查新吗?进而,还有微博……。看来,重复,是知识社会的一大特征。 不仅重复他人,而且重复自己。那就是“遗忘”。已经发表过的博文,竟然原封不动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发了一次!第二次上载时开头还大言不惭地写了这么一行字:“ 此文写于去年 4 月,后不知何故放了下来,今日翻阅,感到似乎尚未过时。 ” 有趣的是,两次都得到了小红花,编辑部没有发现,网友也没有发现。遗忘,真乃人之本性! 本以为,进入知识社会,人类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看来未必。倒是在以物质为“中轴”的社会,较少重复。例如,工业生产领域著名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汽车模式设计开始,直到真正意义的生产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套以有意识地加快商品更换、缩短商品生命周期以刺激消费、增加生产、让企业获得更大利益的设计与生产策略。家里已经有了一个杯具(非悲剧!),时时在眼前刺激着感官,于是恐怕不会再去买一模一样的杯具。 重复加遗忘,让知识社会如同在沙漠中行走,进两步,退一步;甚或,进两步,退两步。 重复与遗忘——知识社会的两大困境。知识社会似乎正在失去时间维。 回过头来看科学网。无疑,博主、网友,以及点击率与日俱增;但什么是科学网的时间维?难道只是消磨时间,甚至“饭后打嗝”? 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网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深度和内容上与时俱进? •
个人分类: 杂谈|3039 次阅读|11 个评论
如何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美好 (6)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1-11-21 09:42
如何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美好 ( 6 ) (六)生活是一种简单的重复 蒋继平 2011 年 11 月 20 日 科学知识告许我们, 地球的最大特征是: 1 。 自始至终, 始终如一, 不快不慢, 持之以恒; 2 。 简单无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3 。 季节变换,岁月更新, 一直向前,决不后退。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我们的一切日常生活都受到地球的影响。因而,我们的人生也像地球一样,是一种简单的重复。 从生下来开始, 我们就要一日三餐, 这个行为一直要维持到死亡的时候,这跟地球的第一个特性很相近, 那就是自始至终, 始终如一, 不多不少,持之以恒。世界上真正懂得养生的人, 一般都很重视吃喝起居的生活规律,他们不会饥一顿,饱一顿, 因而,他们就会有比较健康的身体,从而, 有一个较长的寿命。 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 一辈子过着典型的乡村生活, 粗茶淡饭 , 一日三餐, 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他们都活到 95 岁以上,最后无病无疾, 自然仙逝。 与此成鲜明的对照, 大多数皇帝吃的是山珍海味, 可是寿命却很短。 在这一点上,我本人认为我的爷爷奶奶的生活和命运要比那些皇帝幸福美好。 到了上学的年龄,学生们就要上学。上学的过程就是重复的过程, 上学,听课, 做作业, 放学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简单的重复中,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然后, 要是成绩好,运气好,上大学。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工作, 上班和下班,仍然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不管是自己开车,还是乘公交车, 骑自行车, 或者步行上班,早出晚归, 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来来往往, 天天如此。 退休在家,那更是一日三餐的重复生活。 所以,人生呀, 说到底, 就是一个简单的,重复的次数累积。 从这一点上来说, 虽然从表面上看, 人生的命运千差万别, 实际上是一致的。 认识到这一点, 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去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首先是持之以恒, 不急不躁,循序前进,始终如一,做事有一个规律,起居有一个好的习惯, 这样有利于健康长寿。 其次是让生活过得尽量简单些。天地是简单的,是无为的,可是它们是独立的,永恒的,也是伟大的。因而,我们不必事事计较, 我们应该像天地一样,尽量减少摩擦, 具有独立的精神, 在简单无为的重复中,与天地一起体现出永恒和伟大。简单无为的生活也会给我们带来平安。 人们常说, 平安就是福。 举此推论, 简单无为就是福。 再者, 我们应该争取尽量多的重复。从理论上来讲, 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表明你在这个领域越成功。比如说,作为一个学生, 上学的日子越多, 可以达到更高级的水平;作为一个雇员, 受雇的时间越长, 表示越胜任这项工作。作为一个运动员, 更是如此, 能重复到最后的就是优胜者。 简言之, 生活是简单的,一日三餐; 生活是重复的, 天天如此;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成功。因而,我们只要一日三餐有保证, 不去算计别人, 就会有一个独立,轻松和自在的人生。这样的生是一个平安的人生,也是一个幸福的人生。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3023 次阅读|6 个评论
【Fortran】format语句中如何指定重复数目的格式描述符
热度 1 ddbb12 2011-10-12 09:37
好久没有写过与fortran程序相关的东西了。Fortran语言作为至今仍在研究界有很大的市场,因其语法简单,规则较少,使用灵活,的确是吾辈求解方程、数值模拟的一大神器。具体的关于Fortran语言的介绍和基本规则,可参考很多的参考书和搜索引擎。笔者本人学习的是 《 Fortran 95 程序设计》彭国伦 ,可参考本博书评。 昨天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例如,有一个可变数组(allocatable array)是N维的,dimesion :: a(N), 如果N=10,那么可以用 write(*,100)(a(i)i=1,10) 100 format(10(I3)) 之类的代码来进行输出操作。 但是,如果一旦N发生变化,那么只有修改format语句才能正确输出。而且,为了保持所有平台的兼容性,应该要求每次N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应该修改代码。这有失一般性。 那么 有没有可能在fortran的format语句中用变量来表示描述符的个数, 或者说, 有没有可能将format写成: format(N(I3))之类的格式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途径: 1、 据说在CVF下可以使用一个尖括号来写成如nI3,从而来表示可变的重复次数。CVF的手册上也是如此说的,但是由于没有环境,因此没有做过测试。 2、可先设计一个不限长度的字符串,然后通过显示循环,将要输出的a(i)的每个元素都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写入该字符串中。最后只需要输出该字符串即可。 3、实际上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这样的,只需要将format中这个要重复描述符前面的这个数字设计成一个比待输出的元素个数的大的整数即可。该方法已经在gfortran下调试通过,没有任何错误。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如果这些重复输出元素不是输出列表中的最后一项就会出现格式错乱。、 话说,格式这种事情本来就很容易的错乱的。人们总是希望输出的东西好看,整齐,有规律,所以才有了格式这个玩意。Anyway,也算是个小问题。
个人分类: 计算机|128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控制数量并提升质量的一个简单举措
热度 3 mliang 2011-10-11 10:3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准备阶段,陆续接到一些朋友邀请“友情”加盟申请项目。听基金委的朋友介绍,今年的申请量又像往年一样暴增,害得他们天天加班、夜夜开车,处理大量的项目评审工作量。笔者检索的结果显示, 2010 年基金委在集中受理期间共收到申请 114955 项,而在 2011 年 3 月 20 日项目申请截止期限的统计显示,基金委收到项目申请 147449 项,项目申请数已逼近 15 万,出现井喷式增长 。 按理说,项目申请量攀升是好事,说明自然科学基金受到科技界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认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科学基金与科学家的关系就像施惠人与受惠人的关系一样,当受惠人数量庞大、鱼龙混杂时,施惠人就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和英明决策,遴选出应予施惠的对象并提供合理额度的恩惠。由此可见,申请量并非“多多益善”。 经济学有一个术语称为“资源诅咒”( resource curse ),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占有的天赋自然资源(如矿产、石油等)可能是一种“诅咒”反而不利于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为人们会倾向于仰赖这些资源禀赋而不思进取,而政府也会倾向于从中攫取利益而不思治理。这种现象在中东地区国家和中国西部地区表现的最为明显,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迷思”。笔者曾把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量的井喷式增长称为“声誉诅咒”( reputation curse ),也就是俗话说的“为名所累”。人们通常认为声誉或声望是一种财富,韦伯的“ 3P 党”学说就认为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权威的重要源泉之一。社会学和管理学也将声誉视为组织的无形财富之一,可以增加组织的受关注度和受欢迎度而为其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但声誉的积极作用取决于一定的情境条件(如社会规则的公正),如果不具备则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的攀升与中国科研体制和环境的“国情”或“中国特色”密不可分。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和到款额被绝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有时候甚至成为决定能否升迁的“硬杠杠”和“生死线”,由此倒逼科研人员拼命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哪怕科研工作不需要也会争夺,即便为申请而花费的费用与实际获得的资助金额相去甚远也在所不惜。当然,我们不排除还有大量因为需要开展实验研究而不得不申请科研经费进行科学研究的群体,但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驱动的科研项目“刚性需求”绝对不会是小概率事件。 如此大的申请群体和相形见绌的资助率(一般低于五分之一的概率)的同时存在,必然导致一大批项目申请无法获得资助。由于一份项目申请书的撰写通常需要花费申请人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和精力,将被拒的项目弃而不用显然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申请人通常将被拒的申请书改头换面、粉墨登场,来年再战。这种做法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资助机构中被限制或禁止,但在中国却还没有受到重视。例如,通过将申请人的项目信息同科研资助机构项目数据库中的项目信息进行计算机自动比对,既可以识别可能发生的剽窃或抄袭事件,也有助于发现申请人是否“新瓶装旧酒”,将上次被否的项目申请旧事重提。 英国研究理事会( RCUK )旗下的工程与物理学研究理事会( EPSRC )制定了“重复不成功申请者”( repeatedly unsuccessful applicants ) 12 个月的“冷却期”( cooling-off period )政策,将申请者近两年的申请成功率作为依据,如果三个及以上项目申请的排名不及格(即在资助优先名单的后 50% )或未进入会评就被拒绝,或者总成功率低于 25% ,那么就要被限制申请,请其咨询所在单位、同事或专家并重新思考其申请策略。这一记录是自动动态更新的,即每过一年就重新计算一次,而且不能被删除以使申请人重新获得“清白历史”( clean slate )。 EPSRC 在过去 20 年的申请量翻了一番,而通过这项政策就是为了减轻同行评议压力。通过这项政策,申请人在提交申请时就会慎重考虑,避免申请人滥竽充数而降低申请质量、增加申请数量和评审负担 。 假定科学基金的同行评议是公正无偏的(这一点科技界绝大多数人是认同的),那么被否的项目申请书再次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前景也近乎渺茫。如果仍然执迷不悟地继续在这个申请书上“押宝”,既会对科学基金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造成“审美疲劳”,浪费宝贵的评审注意力;也是对申请人的不负责任,因为这种“放纵”可能会使申请人偏离科研道路的正轨。诚然,一些非共识项目或受偏见的申请可能需要“屡败屡战”乃至“屡战屡败”,方能在科研进步和学术更替的气候下获得认可。还有一些项目申请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潜力,但由于资助率低而导致无法获得资助,但并不表明其所代表的科研方向“误入歧途”。但总体来说,无益的重复申请情况占据多数。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就像学术期刊论文投稿一样,通常一份期刊拒稿后可以选择申诉,请期刊另选评审专家复审把关,以抗议原评审专家的不公正或偏见。也可以选择改投其他期刊(一般是级别稍低的期刊),在小领域研究和小同行评审的情况下有可能仍然落入原评审专家而继续遭到拒稿,但多数情况下经过修改而获得发表的几率会很大。重复申请显然属于第一种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说明申请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也暗示申请人对评审专家的评审公正性提出质疑,寄希望于新申请不再落入他们的手中。 总体而言,重复申请的数量放大以后,弊大于利。因此,学习发达国家科研资助机构的经验和做法,开发和设计甄别重复申请的数据库技术,可能有助于自然科学基金提升申请质量、降低申请量,控量提质,优中选优;也有利于申请人抛弃侥幸心理,开辟科研新路。 目前,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申请书通常会请申请人提供“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和“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要求提供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并对申请人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科学基金项目完成情况、工作总结摘要和相关成果的详细目录、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等加以详细说明。这种做法有利于评审专家判断申请人主持项目的能力和潜力,而且有助于判断新申请项目同已结题项目的关系。 笔者认为,为了控制项目申请量并减少重复项目申请量,可以在这一点上要求申请人同时提供被拒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信息,并说明新申请项目和被拒申请项目之间的关系,以供评审专家判断是否存在重复申请的情况。更进一步的尝试是,将被拒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也在此处列出,供评审专家评判其评审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为新申请项目的评审提供依据。当然,就如出国签证的拒签记录一样,项目申请被拒记录可能不利于申请人获得资助,因为人们通常假定被否决的项目申请有问题而继续将其否决,哪怕它并非如此。究竟是否会发生这种现象,可能需要对照实验研究加以证明。 参考文献 2011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已逼近 15 万 . 科学时报 , 2011-03-21, http://www.sciencenet.cn/classinfo/info.aspx?id=10741, 2011/10/11 登录。 EPSRC. 2011. 12-month cooling-off period for repeatedly unsuccessful applicants. http://www.epsrc.ac.uk/funding/apprev/Pages/rua.aspx, retrieved 2011/10/11.
个人分类: 杂锦|42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创新III
metanb 2010-10-11 12:42
重复乃创新之母。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创II
metanb 2010-5-1 13:31
一项原创重复千万次以后就产生另一项原创。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原创
metanb 2010-5-1 12:50
是那些值得重复千万次的东西。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何“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热度 2 boxcar 2010-3-24 07:49
刚才在王修慧老师的博客中看到 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的说法【1】,大约1年前徐坚老师也说 孩子们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呀! 我也来凑个热闹,分析一下为何学生们会认为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说出这句话,要先整明白孩子们眼中的知识是什么。或许在很多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和刚下实验室的研究生看来,知识还只是为了应付一次次残酷的考试所必须掌握的东西。某个知识如果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越多、出现得越频繁,就越重要,由于高中的考试多、高考的意义最为重大,所以高中的知识虽然并不太多、也不太深,在学生的心目的地位却显得最重要。 到了大学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已呈现出知识爆炸的特征,可能一个学期学的东西不但比整个中学阶段还多,而且更加艰深,学生却不认为学到了什么。这是因为在大学阶段学知识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中学阶段有本质的差别。在中学阶段,所学知识的关键点并不太多(减负之后更少了),但却要反复至少学三遍正式开讲前老师预先办班讲一遍,正式的课上再讲一遍,高三总复习再搂一遍,这还没算家长给找的家教补课讲的那N遍,如此短时间反复学习,再辅佐以铺天盖地的习题册模拟题,学习过程可以深入到知识的每一个细节,这就如同老牛吃草以后的反复倒嚼(反刍),可以消化吸收得很好,所以对知识掌握得会比较到位了。相比之下,在大学阶段的知识点多,掌握的难度明显加大,但课时紧张,课后的复习和理解全靠学生自觉,所学知识的掌握自然变成了非常粗线条的,细节更是无从谈起,加上缺乏运用知识的实践环节,所以知识的掌握很不牢靠。在这种情况下,人家一问,自然脱口而出的是 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或者 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呀! 。 其实,人大都是喜欢有效果的东西,特别是见效最快的东西。这就如既然国家科学技术奖可以很快会给人带来利益,马上可以用到个人的评职称、弄称号、抢大项目以及单位在拿各种工程和计划中装点门面多弄点钱和关注,于是就有了最近搞上了CCTV《焦点访谈》的西安交大李连生事件。学生学知识的时候也是一样,能见效最快的知识,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也是真正在一个阶段内学到位(不同的人,这个位还不一样)的知识,之所以认为主要是高中学的,就是因为高中学的这些知识,很快就在高考中派上了大用场。其实大学所学的知识,见效比高中还快,但学生们却学得不深,其功夫远远未到。许多学生在大学能通过期末考试,很多时候是因为老师们迫于压力不敢考得太深(有不及格率和优秀率的指标压力,还得满足正态分布),加上他们会去揣摩老师出题的路数、会到学校的复印社搜集往年期末考试的真题,有不少学生会靠投机取巧拿到了不错的成绩(其实投机取巧的这点看和李连生事件有点儿像)。 大学生们在大学阶段学了不少知识,却还认为没学到什么、不如高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机会,除了应付考试,他们在短期内没有真正用到这些知识,更没有把所学的N多门课学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如果想让学生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增加绝对的知识量可能并不是关键所在,恐怕还需要些必要的反刍,即应该允许和鼓励对重要的知识点和关键概念在多门相关课程中进行多次多角度的讲授,而目前在一遍遍地修改《培养方案》的时候,似乎在力求收到一种零重复的效果,这使得很多重要内容无法突出而被轻易平滑掉了。如果大学生谈到一门课时没法说出几个印象深刻的知识点,那么他们当然有理由说在大学没学到什么东西。要想争取融汇贯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联系相关教学内容的上下游,学生多知道一点儿来龙去脉,或许在理解上就可以多深入一层。 总之,真正有用的知识总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而要把知识学到手、用到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老师和学生都该在内容的安排上和方法的使用上多做出些努力。 ~~~~~~~~~~~~~~~~~~~~~~~~~~~~~~~~~~~~~~~~~~~~~~~ Mirror大侠和李维老师对此问题有深度分析的新作: mirror - 也说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的感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002 ~~~~~~~~~~~~~~~~~~~~~~~~~~~~~~~~~~~~~~~~~~~~~~~ 参考: 【1】王修慧: 知识主要是高中学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5501 【2】徐坚: 孩子们在大学里没学到东西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613
个人分类: 教育|11089 次阅读|28 个评论
科研技巧之“走他人之未走完之路”
whitesun 2010-2-28 18:20
不管理你在科研上投入多少精力,也绝对不会把所有想做的做到完美,这对完美主义者决不是好事,一项科研工作要追溯到源头,并彻底完成,绝非易事。 近日发现,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把科研工作当做是为人类做贡献的比重过大,而当成为自己生存需要、兴趣需要的比重过小,实际行动上,受到各方面制约过大,过分强调真实性和有利于社会的标准,为此,在心态上就产生了我如此奉献,如此做好事,为什么大家不支持不理解我呢?这样一来,成功难求不说,基本上脱离主流价值观了。 仔细分析,就按我目前的水平和所处的科研环境,首先应该为自己的生存做事而非为什么人类,自己及家人都生活好了,都幸福了,也算为人类做点贡献了。只有在这种很现实的驱动下,才有可能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那么这样的目的下,怎么做科研呢?技巧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法律、法规、道德等约束下,尽力为自己争取利益,什么课题好做就争取什么课题,常做取悦别人更能增加自己利益的事情,具体到科研上,那就是 走他人之未走完之路。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原创的区别究竟何在?
boxcar 2010-2-6 10:14
昨晚看到蒋劲松老师以其特有的繁体字风格写了一篇题为 与原创的区别究竟何在?的博文【1】,当然在此我给翻译成了简体字,因为我虽认得繁体字,却不大会写,怕整错了。一时觉得有趣,便当即扬言要亲自写一篇与原创的区别究竟何在?,请蒋兄来【转载】。这位蒋兄很不含糊地要我说话算数,看来不写是不行的,于是现在就动手写它一篇,算是给科学网的小年献礼。如果各位博主和编辑们看着不爽,不妨把它和灶王爷一块烧掉,让它上天言好事去;如果看着顺眼,就留在这儿和新灶王爷一起下界保平安,保佑咱科学网博客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兴旺发达。下面言归正传,就说说这【转载】和【原创】的事儿,看看它们到底有何区别。 首先,以我个人在科学网写博发博的经历看,转载和原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原创比转载更受重视。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一共在科学网博客上贴了百余篇博文,其中绝大多数(95%以上)完全是自己的原创作品,剩下少数几篇是从其他地方转载过来的新闻(一般我会写段简要的评述文字)或期刊文章。当然,原创的作品严格说并不全是在科学网实时在线写的,有一部分是以前在我自己的新浪博客(自信的老师,已经荒芜久矣)或QQ空间写成,转帖过来的。最初,我在2篇转载自己的博文的文章标题中明确是转载旧文,结果很可悲,阅者寥寥,也少有推荐,虽然那两篇博文是我早年花了不少心血精心打造的,也有些内涵,但吃了转载的瓜落儿,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看来一般人都喜欢看原创的博文,未必喜欢转载博文。没办法,后来只好在标题中把转载旧文四个字去掉了。从此以后,我再转载自己以前在别的网站上写的东西时不敢再在标题中轻言转载了,只是在内容中交待清楚博文的来龙去脉。 其次,过多转载不但会影响原创,也会影响网站的影响力。原创是需要自己亲自立题、并搜肠刮肚地寻觅语词和论据,奋笔疾书一通才能精心打造出一篇新的博文,其工作量不小,一篇千把字的博文也得写上个把小时,虽然写毕贴罢后颇有成就感,但也多少有些乏累,所以博主们很难在很短时间里连续写出多篇博文,能做到一天写1~2篇已殊为不易,这倒也难怪现在不时兴长篇大论的上起大帽子下至大衣皮靴全套行头的博文,转而流行围脖(微博)了。相比之下,转载要容易些,看到好的文章,复制下来,点一下发表文章,填写几个必填的选项,再点击一下提交文章就OK了。这么看,转载的效率比原创高得多,而且也没有什么风险,有原则性的错误你找原文作者去,跟帖评论者出言不逊一般也不是冲着转载者来的,可以算是既安全又可靠,既经济又实惠了。因为这些原因,有些博主会比较喜欢转载甚至乐此不疲。不过转载太多会带来些问题。当版面被大量的转载博文覆盖以后,原创博文的空间被挤得很狭小,变得不起眼儿,以至于慕名来科学网看原创博文的读者看不到原创博文,反而满眼都是其他门户网站社区论坛比比皆是的八卦新闻或者非常专业的简讯消息,这样的结果是读者想看的新鲜观点看不到,原创博主想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想法的愿望也落空了。长期下去,读者会离科学网而去,辛苦写作原创博文的博主们也会失望而淡出,这会对科学网非常不利。所幸的是,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博主们为了原创和转载吵闹了几场之后,编辑部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在最新博文栏目已经把原创博文和转载博文分在了不同的栏目。 最后,鼓励原创,克制转载。现在中国很注重创新,学术界更是把原始创新看得非常重,在这种大氛围下,科学网的博主们在写博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考虑顺应一下潮流,多提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在此过程中多做有深度的分析和思考呢?我想大家是应该努力去这么做的,只有科技界的人士都多钻研、多创新,未来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才有更强劲的动力。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取信息,适当的转载和传播当然也是必要的,但凡事应有个度,过度转载、重复转载会适得其反。试想,如果大家在一期杂志的目录里看到2篇题目相同的文章,看具体内容的时候又看到了3篇内容完全一致、仅仅题目略有差别的文章是什么感觉?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来源看到了一个相同的感兴趣的信息时,可能都会有转载的欲望,如果没有必要的过滤和制约机制,就可能出现在一个网站或论坛上多次重复出现一个相同内容的帖子,看见的次数多了,谁都会觉得别扭。所以,对于转载现象,转载者个人应该有所节制,要注意自己正要转的东西是不是已经有人转载过了,而网站似乎也应该从技术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引入必要的查重机制,如果发现是重复转载,则后转者被抑制或者自动链接到最早转载的帖子上去。 以上,是我对转载和原创区别的认识, 欢迎蒋兄转载 ,更欢迎广大博友们批评指正。 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虎年吉祥!虎虎生威! 参考: 【1】蒋劲松: 與原創的區別究竟何在?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2929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216 次阅读|12 个评论
重复
metanb 2010-1-28 19:25
即创新之母。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复过去
xie0612 2009-9-10 11:20
每次这样我都会经历这么一个难熬的阶段。我的心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我就不能大方地从中走出来呢,每次吵完架我都会这样的难受。每次这样,我都决定我要让这样的事情是最后的事情,为什么每次我又那么的不自爱呢,为什么要重复这种让人难受的事情。我恨死那个让我如此伤心地人了。我知道这件事情不能怪他,可是我是真的恨他,恨他让我这样,让我失去了自我。我知道这件事情是我自找自受,不能怪任何人。我真的是郁闷,我的感情路怎么走的这么的艰辛。内心的愤怒真的是无处发泄。 一次接着一次,这次能否是最后一次让他这么地伤害我。我内心清楚地明白我们终于是不可能再在一起了。就让我们这次的分手是最后的分手吧,我们就此分手吧。 希望我能早日走出这种困境。
个人分类: 牢骚|1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