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敬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让人敬重的日本学者—江刺正喜Masayoshi Esashi
热度 3 张海霞 2014-8-9 11:48
一个让人敬重的日本学者—江刺正喜 Masayoshi Esashi 张海霞 昨天上午国际会议的最后一个报告是日本东北大学的 Masayoshi Esashi 教授(江刺正喜),这是一个在 MEMS 行业内如雷贯耳的名字, Prof. Esashi ,不仅仅是在亚洲,在国际学术界也是几十年来每一个人都敬仰的名字,他早已经头发花白了,看上去比他实际年龄老很多(其实他去年才 65 岁从东北大学正式退休),为人谦虚低调,从刚入行开始就不停地听他的报告,看他的论文,总是能够学到新东西,这次他的报告也不例外,你讲他最近几年在东北大学开始的一项新事业:他正式退休以后的新舞台,一个十分精干的 6 人专业团队,把一个在山顶上的纪念馆改成了一个面向国际产学研结合的新 MEMS 超净实验平台(其中很多设备来自企业的捐赠),从事工艺开发服务、新器件的研发到中试,这个平台从 2013 年 7 月正式运行以来,短短的 1 年时间里,已经有将近 300 个企业合作伙伴来使用,和很多不停地谈产业化的学者不一样的是:他每天都在实践者和来自全世界的合作伙伴一起不断地实践着把 MEMS 从实验室推向市场的坚实步伐!而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自己开发的工艺和设备以及器件不少都成功推向了市场,他为此也荣获了日本产学研合作的大奖,和他合作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成功的产品也是遍及各个领域! 就是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昨天在他的报告结束之前,做了一件让我今天想起来还掉眼泪的事情:他从自己的平台的运行讲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有更多创新产品、创新应用来驱动 MEMS 的发展,有很多人已经开始鼓励让更年青一代参加进来(大意如下):特别是 iCAN 比赛,这是 2007 年 Alice 在中国发起的大赛,到 2010 年正式成为国际大赛,吸引了多个国家的数万名学生参加,两周前我们刚刚在仙台举办了 2014 年的国际比赛,盛况空前!他展示了我组织比赛的照片和比赛现场的热闹场面,最后他号召大家都鼓励学生来 iCAN 比赛,让 MEMS 更快地发展起来! 我坐在下面,真的是没有想到他在自己报告的最后会这样力推 iCAN ,更没有想到他这样力挺我 — 这个在学术上没有直接师承缘的晚辈,这几分钟内我经历了最初的兴奋、惊讶到落泪,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国外学者跟我说:他一定是特别地喜欢 iCAN 和敬佩你,要不他不会这样做啊!是呀,在国际会议的大报告上,有谁见过这样业内的大拿去力推一个“陌生”人的?见多的是那些怕别人抢风斗而以各种借口略去非自己团队的合作伙伴的贡献的让人心伤的例子,可是,今天, Esashi 教授,这位学界泰斗,利用他大会报告的宝贵时间无私地在为我和 iCAN 背书!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我感动得落泪?!会后,很多国家的教授主动过来跟我说希望组织学生参加 iCAN 比赛!午餐的时候我的周围更是成了 iCAN 的发布会,难怪会后很多国内的同行跟我说: Alice ,你和 iCAN 今天赚大了! 其实回想起来,认识 Esashi 先生,我真的是赚大了, 2002 年我第一次到日本去开会,第一站就是去访问 Esashi 先生,当时是跟国内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一起去的,从做学生起就在学习 Esashi 教授的论文,对于能去他的实验室访问我是格外地兴奋又格外地忐忑,因为是日本人,不知道他对中国人的态度会怎样,可是下了飞机一切都变了,他亲自带着我们看实验室,介绍科研工作,还耐心地回答我没完没了的问题,他亲自安排我们去吃仙台的牛舌,还有鲁迅的纪念馆 …… 他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一个访客,那时候他才五十多岁,可是已经头发花白了,他组里的中国学生说:老师,是累的,每天 12 点没有离开过实验室,他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不到 3 米的距离,每天穿着白大褂就进去了,有访客的时候再回到办公室来,经常 12 点的时候有新想法还找学生讨论!最后学生补充说:我来这里以后的总体感觉是:中国人比日本人的刻苦精神差多了!是呀,这就是 Esashi 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用功的学者,他也带出了国际上一大批的优秀学者,包括我们国内在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次日本之行,也彻底改变了我对日本的偏见,之后,多次去日本访问,只要有时间就会去仙台:因为 Esashi 先生在那里! 2008 年春天, Esashi 先生发邮件来: Alice ,我要带一个日本中学生的团来北京交流,你能不能安排下在北大跟学生交流?当然好,这是一个 Esashi 教授义务指导了多年的高中项目:鼓励中学生动手拆卸和组装各种电子设备,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每年的获胜者将有机会去国外学习交流,因为,我就安排了 2007 年第一届 iCAN 比赛的获奖学生与他们交流,展示了获奖的作品和比赛的收获, Esashi 先生当时就说: Alice ,你这个比赛比我的好,学生收获更大,我们也来参加吧!于是,从 2008 年春天开始,我们就开始讨论 iCAN 比赛国际化之路,到 2009 年由日本、德国、美国等主力就开始举行 iCAN 的国内选拔赛,到 2010 年 1 月,第一届 iCAN 国际比赛就正式举行了!从最初的提议、策划到举行国内选拔赛到最后正式的比赛, Esashi 先生都是主力,他还组建了日本国内的组织团队,鼓励京都大学、东北大学等日本国内大学甚至是中学参加,而且每次国际比赛他都亲自到场支持!正是有了他和其他一批国际知名学者的站台支持, iCAN 才发展得这样快,而且越来越有影响力!也正是他的鼎力支持,我们才能够于 2014 年 7 月 19-21 日在仙台举办 iCAN 国际总决赛,而且办成了仙台市的“ Science Day ”的重要活动,不仅是仙台市长亲自出席捧场,还得到了 7000 多名仙台市民的现场支持!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居功至伟的学者,他在自己的报告里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贡献,而且把所有贡献都按到了我这个晚辈的头上:“ Alice ,是这个比赛的发起人,她把比赛带到了全世界!” 听着这样的话,想着他和其他学者对 iCAN 的帮助和贡献,我怎能不流泪呢?谢谢您,谢谢你们,这些为 iCAN 比赛顺利开展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听着这样的话,想着过去 8 年里带着学生开始的创新之旅,我怎能不流泪呢?谢谢您,谢谢你们,这些为青年一代的创新梦想而无私相助的人们! 谢谢您, Esashi 教授,您不仅身体力行地教会我们如何开展科研、探索未知,更重要的是您以身作则地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一个竭尽全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有一定贡献的人,做一个无怨无悔无私地帮助别人的人,做一个心底善良纯洁高尚的人!我想这就是我做 iCAN 的动力,希望能够继续在您的引导和帮助下做一个这样的人,不遗余力地努力引导和传播这样的精神让更多的青年人也成为这样的人! 谢谢您, Esashi 教授!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831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个值得敬重的老科学家
热度 12 张海霞 2013-3-26 15:14
这几天讨论得话题有点沉重,也有点特别,因为涉及到老人,涉及到尊老这个敏感的话题,正如尊老爱幼是一个社会共识一样,尊重老者也是应该是科学界的共识,可是要怎么尊?是不是所有人值得尊?确实已是个问题,我自己家里有 90 多岁的奶奶,跟老人打交道不可谓不多,对老人的心情和状态也是比较了解,是不是要把老人当小孩一样哄骗他才开心?由着他性子折腾他才满意?不是!他需要的是和年轻人的交流和互相的理解和尊重,平等诚恳地对待老人才是他最开心的,因为他知道还有人在乎、在意他,而不是无视他的存在!老人所以爱折腾也是这个想法,希望有更多人关注他,表示他还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都有着自己擅长专精的领域,如何对待自己逝去的时代和辉煌、如何看待时代的进步和年轻人的成长,我这里讲一个我熟悉并且十分敬重的老科学家的故事: 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已经年满 90 岁的老科学家,他出生成长在我国的福建, 1940 年抗战期间在厦门大学求学(在萨本栋校长执教的电机系),毕业后支援台湾建设, 1950 年代初期从台湾到美国留学, 50 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的大学做教授,是种族隔离年代那所大学里第一个来自东方的华人教授, 1970 年作为第一个科学家访问大陆,他也是带领整个 MEMS 行业从无到有到成为一个重要领域的先驱之一, 1981 年在波士顿亲手创办了 这个领域第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 Transducers 会议并带领着大家一直坚持到现在,成立了 Transducers 基金资助年轻学子们,他捐赠了他几乎所有给母校厦门大学建设了萨本栋微机电系统研究中心,他在哥哥不幸入狱的特殊年代里寄钱养活了将近 30 口人的大家庭并资助多个晚辈读书完成学业 ...... 在这长达 60 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他截至目前共培养了 185 个博士和硕士,前几年他生病作了手术,可是手术恢复后他又回到办公室,直到今天还坚持每天工作半天( 3-4 个小时),亲自做事、写论文、辅导青年教师工作,还申请有 NIHFunding..... 他就是著名的科学家 WenHKo ,葛文勋先生! 我有幸认识葛先生是在 2002 年,那是他刚刚联合了厦大的校友捐赠并建立了萨本栋研究中心,组织第一次 APCOT 国际会议,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葛先生,记得那个画面很美:一个明媚的早晨,我和其他开会的伙伴从酒店出来,就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先生拿着一束美丽的花从林荫大道上走过来,仔细一看,是大会主席葛先生,葛先生乐呵呵地说刚刚在校园里散步,带了鲜花给葛夫人!真好!那次会议非常成功,那个画面也非常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2005 年,我又一次有机会和葛先生深入交往,因为那年春天我们申请 Transducers2011 会议到北京来看,准备资料、找人支持,自然就先找会议的发起人葛先生,那时候葛先生和我们一样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白天我写了稿子发给大家,晚上就收到了他们的回信,葛先生改的很仔细,每一个用词、每一个标点都尽善尽美,我受益匪浅! 6 月份我们的申请大功告成,机缘巧合我 8 月份就来到葛先生在的大学做一年的访问教授,这一年我们工作在一层楼,他更是花了很多时间跟我谈科研项目和工作,小到一个电路的设计,大到研究方向上的指导和梳理,真的让人内心充满了感动,要知道,那时候葛先生已经 85 岁了,而他和我们一样天天都在学校里,看论文、写论文、改论文(我回国后葛先生还在CINN网站上专门为大陆学生免费改论文的服务,一直坚持到他做手术前,为不少高校和研究院所的青年朋友改了论文),跟每个学生谈科研工作,我不在他的指导下,他也一样地关照我,其实不只是我,而是每一个年轻人,你去找他,他都会帮忙你,而且他会主动帮你、支持你,去年在一个国际会议上,和一位 Berkeley 的老外教授聊天,他也感慨说: Prof.Ko 让人感动,因为他见过几次 Prof.Ko 亲自带着刚出道的年轻人出去争取支持,这样的人不多! 葛先生和他的太太对我家人也帮助很大,这个我之前写过博文《 Christina 的爱心接力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214925.html ),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流泪,因为我们第一次去葛先生家做客,是葛太太打了 7-8 个电话才找到我送给我各种家具用品,我现在还用着她送给我的刷牙杯子,每天记得这个助人为乐的故事! 这是一对十分令人敬重的老人,无论是在国内国外,不管是不是他们的学生和亲友,认识他们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们开着很旧的车、住着 60 年前买的房子,过着简朴快乐的日子,始终积极乐观面对这个世界并坚持不懈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最终成就了一个传奇!这也成了一句行业内常说的话:千万不要说自己老,你看看 Dr.Ko ! 2011 年在北京召开的 Transducers2011 大会上, 88 岁的他大会小会报告和海报展示环节、还有 iCAN 比赛都一个不落地参加了,还积极与年轻人讨论!去年年底我跟他联系,他说 13 年巴塞罗那的 Transducers2013 他也投了论文,无论录不录他都要去参加!这才是一个科学家的典范,这才是一个科学家 “ 活到老、学到老 ” 的令人景仰的精神!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12073 次阅读|13 个评论
我所敬重的邓蜀生先生
黄安年 2012-11-21 07:33
我所敬重的邓蜀生先生
我所敬重的邓蜀生先生 黄柯可(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1 月 21 日 发布 得知黄安年教授要编辑这本文集时,我喜出望外。我终于可以借此机会表达对邓蜀生先生的敬重之意。 邓先生既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编辑,又是造诣颇深的美国史专家。在我心目中,他始终是美国史学会的栋梁之一,他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意志给学会一种“安全感”,胜似一颗“定心丸”。难能可贵的是,他本人的研究领域广泛,成果甚丰。我以为,他的著作的明显优势在于引人入胜。阅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极大的享受。同样的一段历史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感人,让人爱不释手。我佩服他选材恰如其分,分析深入浅出,观点令人折服。 2009 年我曾在纪念学会成立 30 周年的小文中说过,“邓先生的专著功底深厚,论证严谨,而且文字表达那样准确又不失生动幽默,引人入胜,堪称美国史著作的典范。”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受。 邓先生在《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1993 年)一书的“自序”中写道:“编辑在发现一部好稿编出一本好书时的心情,并无 ‘ 为他人作嫁 ’ 之感叹,却有收获、催生之喜悦。”我想,这正是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原因吧。他热爱这份工作,把它看做成人之美的好事去做。 学会成立之初,我国的教学和研究体系尚不健全,大家的文章往往投稿无门。邓先生利用自己工作之便,主动承担为学会出版论文集的任务。我当时虽已届不惑之年,专业工作却刚刚起步,心情十分焦躁。我赶写了一篇论文——《美国联邦政府与垄断资本结合的开始——威廉 • 麦金莱执政时期》,明知题目太大,难以驾驭,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投给了邓先生。结果,他不但没有拒绝,反而仔细对文章进行修改,收入了《美国史论文集 • 1981 — 1983 》(三联书店 1983 年版)。这件事,在邓先生来说,或许是他帮助无数年轻人中的一例。可对于我,意义不仅在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更重要的是给予我巨大的信任和鼓励,使我坚定了克服困难、做好研究工作的信心。有时候就是这样,老先生习以为常的举动,对于年轻人可以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邓先生长期担任设立在中国社科院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中华美国学丛书的评审委员,他与商务印书馆的方生编审、南开大学张友伦教授一起,积极热情地扶植年轻学子成长。在已出版的中华美国学丛书中,美国史研究会会员撰写的书最多,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史研究的发展。 6 卷本《美国通史》是我国美国史学界引以为豪的成就,这其中包含了邓先生几十年辛勤的汗水,而他所做的贡献是无法比拟的。这套书是学会成立 30 来组织的一项巨大工程。自 1979 年策划构思至 2002 年全套整体出版,耗时 23 年,作者队伍几经调整,包括三代学者几十人。可是,唯一的责任编辑邓先生却始终不渝,坚守阵地。 我曾有幸在杨生茂先生关怀下,参加了《美国通史》第 2 卷的一小部分工作,因此也就比较关注本书的进展。我的体会是,即便学会策划了一部著作,也组织了写作队伍,但是如果没有人敢于出版,那也只是一个空想。为什么要强调“敢”字呢?这正是美国研究的敏感使然。我们分头撰写各卷的八十年代,还处于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初期,当时中国社科院对涉美问题规定了严格的纪律。我估计,人民出版社作为国家头号出版机构,对此事的态度也许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想象,邓先生在那种环境中敢于站出来,肯定承担了巨大的责任,甚至一定的政治风险,因为书中的内容一直写到当代。后来,我们看到了这位责任编辑所具有的非凡勇气和毅力。全书完成的时间不等,写作进程旷日持久。难以想见,在这种情况下,邓先生是以怎样的胆量向出版社担保各卷能够完成。他的工作量早已超出了一个责任编辑的范围。当编写队伍发生变化,几本书处于停顿之际,他果断地提出启用新人,并以乐观的态度鼓励后选的作者完成任务。 2002 年,邓先生以近 80 岁的高龄努力促成了 6 卷本全套出版。而这一切,据我所知,邓先生是在夫人长期重病的困境中坚持工作的。 这套书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无可估量。我曾在为刘绪贻先生百岁而写的祝寿小文中提出,这套书的出版对于推动美国史研究,对于研究队伍的建设所起的巨大作用,远远大于书中的具体内容。其实,邓先生早就对此书的价值胸有成竹。他说,“只受外国的影响而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来,是不行的。必须得有我们中国自己的观点”。我以为,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先生义无反顾。然而,当历经千辛终于成功之后,邓先生却是那么平静,他说,“我们只是起到了一个将美国史过去的无人问津或者不敢问津或者一边倒的那个局面,慢慢地给它扭过来一点,就起点这个作用,别的作用应该还谈不上吧”。寥寥数语触动人心。先生做人的准则跃然纸上。 2009 年,美国史研究会成立 30 周年时,邓先生又为这套书提出进一步设想。他说:“我还是等于说把这个端出来让大家来评判吧,作为一个平台去修改吧,或者是充实吧,或者推倒重来吧,都可以。至少我端这个菜出来了,菜做的好坏,那是另一个问题”(《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9 年第 1 期)。能够把自己的成果看成是“抛砖引玉”的人,必定有着博大的胸怀。 邓先生有句名言“编与写很难分家。要编好书,必须知书,要深入下去,知识要尽可能广博,还应成为所从事工作的某一方面的内行。”他从 1944 年发表印缅前线战地通讯,到参加朝鲜战争志愿军新华总分社工作,再到在人民出版社任职,一路走来,他始终对这一原则身体力行。我猜想,邓先生对美国的兴趣大概源自美国在二战和朝鲜战争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他从上个世纪 40 年代已经开始收集有关美国的资料,至 60 年代初终有机会得以研究美国历史。这样,邓先生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史研究会的筹划者之一,并任第一届理事。 1979 年 12 月召开的第一届理事会制定了多卷本《美国通史》的编写计划。从此,邓先生也就担当起了把这部巨著推向社会的重任。张友伦教授在回忆文章中写到,“当时大家讨论要不要搞这么一部大著作,人民出版社的邓蜀生是编辑,他鼓励大家应该写。他说美国史研究会真正要做出有分量的东西要靠大家的力量,整体来说我们的力量都比较薄弱,但是如果把最优秀的人组织起来,力量都发挥出来,我们还是可以写成一部在 20 世纪有代表性的著作”(《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9 年第 1 期)。邓先生说这番话的底气何在?在于他对事业的执着,对这支队伍的信任,更在于他本人从事研究工作的功底。 我发现,邓先生研究美国史侧重于研究“人”。这要比我个人研究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更为艰难。我可以更笼统,更概括,他则必须更具体,更深入。因为人和由人组成的社会是最复杂的。 他的笔下有总统一类大人物,更多的是移民百姓小人物。他对美国各个民族和种族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走在了前列,起到了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之前,受苏联学界的影响,我国学术界仅在美国工人运动、印第安人起义和黑人反抗等方面有些研究。邓先生从 80 年代就开始填补空白,分门别类对美国各色人种、各种民族进行剖析。他研究的对象不只停留在传统的欧洲移民,还包括非自愿移民的黑人奴隶,更对华人在美的血泪史分析得入木三分,就连犹太人和非法移民这类敏感问题他也从不回避。从邓先生的书中我们可以明白,美国何以如磁铁一般吸引人们蜂拥而至,为什么能“借鸡生蛋”,“筑巢引凤”。同时,邓先生又尖锐指出,种族歧视和民族矛盾将扩大多元文化社会的鸿沟,成为分裂美国的隐患。他研究外来移民对美国的贡献和负面影响时,总结出了非常辩证的、令人信服的论断:“移民不负美国,美国包容了移民。应该是共生体,应该是双赢。只有在双赢形势下,才是真正的合众为一的美利坚合众国;也只有在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族关系基础上,才能有丰富多彩的和谐的多元共存社会”(邓蜀生著《世代悲欢“美国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458 页。) 在与邓先生相识的几十年中,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不只是作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做人的准则。我衷心祝愿先生愉快幸福,健康长寿。 2012 年 6 月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者有责任敬重自己的语言文化
热度 9 wangdh 2011-12-17 19:50
学者有责任敬重自己的语言文化
学者要有敬重自己的语言文化的意识 (王德华) 语言的产生到现在还是一个谜,生物学上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语言的作用和功效,我们都有体验和理解。没有了语言,世界将会怎样?没有了语言,我们人类将会怎样?展开您想象的翅膀,飞出去望望。 语言有高雅和低俗之分,语言有温暖和寒冷之分,语言有优美和龌龊之分,语言有积极和颓废之分,语言有逻辑和混乱之分 … … 语言是活的,语言也是死的,语言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有传统的,也有时尚的。语言是通讯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沟通的工具。语言有声音,有音乐,有气味,有颜色,有感觉,有滋味,视觉、听觉、味觉、听觉、触觉,都是通讯方式(化学通讯、声音通讯、嗅觉通讯 ……. ),不同的通讯方式有不同的“语言”。 语言在人类发展到了极致。语言可以展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养(涵养),可以展示一个人的智慧和学问,可以展示一个人的胸怀和趣味,可以展示一个人的志向和追求。我们知道“文如其人”的描述,也知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言六月寒”的忠言。 学者,是有知识和文化的一个群体。科学网人就属于这个群体,是知识群体,是文化群体。社会由不同的群体组成,社会也赋予每个群体不同的社会责任。每个群体中的个体人也需要明白和理解自己群体的责任,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应该是一个健康社会所要求的。 学者有发现知识、传递知识的作用,学者也应该有敬重和维护语言文化的意识和要求,不知道说责任合不合适。学者的语言不应该是“痞子语言”,也不应该低俗化,虽然可以雅俗共赏、通俗易懂,但绝不是低级下流、粗俗不堪。 网络、媒体、电视上充斥着粗俗,大学教授也可以粗口骂街,赤裸裸的粗口,电视小品相声充满了低俗。新生代的语言特点自然具有时代性、时尚性。传统不是守旧,高雅不是复古,每个时代都有美的语言。语言美不美,在使用语言的人,不是文字的错误。名牌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这样庄严的时刻,竟可以使用青春派的快餐语言迎合学生的口味、换取学生的掌声,实在不足取。正式媒体、报纸、书刊白纸黑字印刷着粗俗语言、粗口代语,也不可取。这不是进步,这是文化的倒退。教授、博士、研究生、大学生,应该是美的传播者。 一个学者学问做得好,其智慧和创造力受学界羡慕和赞赏,但如果缺乏涵养,开口粗俗下流,一定不会受到尊重,严重者还会误导盲从者。文化人都不尊重自己的语言文化,不传承自己的美的文化,靠谁来尊重,谁来传承? 当然,尖刻犀利,诙谐幽默,调侃戏说,不是低俗,不是粗口,也不是下流,这您懂的。 (照片来自网络,致谢)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931 次阅读|16 个评论
毛主席敬重什么样的老师?
lih65 2009-9-11 21:30
于景宁 2009年09月10日13:54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 毛泽东和符定一交谈   毛主席的幼年、少年、青年时代,曾师从许多老师读书,在其经历的诸多老师中,主席最敬重什么样的老师?对此,虽然我们无从全面知悉,但我们从毛主席后来对其某些老师的所感和评价中,也略微可发见一斑。   一、毛主席敬重既教学生知识,又教学生怎样做人的老师。   毛主席的学前塾师是他的八舅父文正莹,他除了教幼年的毛泽东读书、识字和一些童蒙诗书等之外,还特别重视对后辈们做人方面的教导。曾手抄《家范箴言》一卷,要学生们诵读、熟记,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还常常教育他们要干正事、走正道、成大器。后来,毛主席曾数次动情地说:八舅父是个大好人啊,他不仅是我知识上的启蒙老师,他还教我怎样做人。他对我毛泽东是有大恩的!   二、毛主席赞赏教书育人很有办法的老师。   毛泽东的最后一位塾师是他的堂伯父毛麓钟。毛麓钟对他格外看重,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给他点读、辅导《史记》、《贞观政要》等经典,为毛泽东打下了较全面的中国文史知识的基础。他还在思想方面给毛泽东教育和启迪,向他宣讲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道理,并推荐一些时论文章,使毛泽东读后顿觉思想开阔。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韶山,在同另一塾师毛宇居叙旧时,他深情地说:那时我能读书,可就是不好好读,后来到了二伯手下读书,才晓得用功了。二伯不愧是韶山的秀才,教书育人很有办法哩!   三、毛泽东敬重道德高尚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的老师。   杨昌济在一师时,曾任毛泽东的修身教师,他不仅以其哲学和伦理学思想,熏陶了毛泽东这个农家出身的青年学子,尤以他高尚的人格、廉洁的节操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赢得了毛泽东的衷心敬佩与爱戴。1936年毛泽东在和斯诺的谈话中说,在一师学习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   四、毛主席敬重德才兼备且有人望的老师。   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老师符定一是发现毛泽东同志为中国有用人才之第一人。1912年符定一创办的省立一中招考新生时,他从名列第一的毛泽东入学考试的作文中,意识到此生将来绝非等闲之辈。从此经常向他讲解古典文学作品,贯彻爱国主义思想。符不仅在建党初期,支持党的活动,营救党的领袖;即使在晚年也参加反蒋斗争,对建设新中国颇多贡献。解放后,毛泽东提出请符出任中央文史馆长,符说:这个职务只要老而贫的文人当就可以了。而毛主席则恳切地说:还要才、德、资啰,需要您这样有学问和德高望重的人啊!   五、毛泽东敬重具有高尚师风和优良品格的老师。   1913年秋,就在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不久,徐特立也来到该校任教。后来四师合入一师,毛仍从师徐老。徐生活极简朴,而且品德和学识都堪称一流,还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后者,对于求知若渴的毛泽东,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徐老坚定的革命态度和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高尚品格,更令毛泽东佩服。所以在徐老六十岁生日时,毛在贺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六、毛主席敬重尽职尽责、严格要求学生而又诲人不倦且国学功底深厚的老师。   在湖南一师,绰号袁大胡子的袁仲谦教授毛泽东古文长达五年,其虽然保守专制,但教书却尽职尽责,严格要求学生而又诲人不倦,且酷爱古文,博览群书,国学功底深厚。他看不起毛泽东视为楷模的梁启超,认为他半通不通。毛泽东因此只得改变文风,转而钻研韩愈的文章,学会了古文文体。1936年,毛泽东对斯诺说:多亏袁大胡子,我学会了古文体,今天我在必要时仍然能够写出一遍过得去的文言文。在袁仲谦去世20年之后,毛泽东于1952年特为他亲自题写墓文:袁吉六先生之墓。   毛主席所敬重的老师除以上所举之外,还有他多次邀请进京欢聚的塾师毛宇居等诸多老师,限于篇幅和涉猎的资料有限,恕不能一一备述。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辛勤的园丁节日快乐,希望能从毛主席所敬重的为师之德、教育之能中,有所感悟和收益。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323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